五帝本纪第一(精选4篇)
五帝本纪第一 篇1
史記筆記
五帝本紀第一
一.注音
yīnjiãshàomìruìjùnxùnpíxiūchūmǐbáyìrěnshūbìpâibēi駰頡劭謐叡濬濬貔貅貙弭魃蓺荏菽髀轡陂bìqúbiànxiǎnyǔncâshīyínqiánjíxuānáoyínmïqiïngxìduānzhì詖朐艑獫狁筴蓍螾葴姞儇囂嚚嫫邛舄剬剬kùjiǎoqūntiáochânjūzǐxiâxiâxiǎndãjīnguānxuánzāiyǒngyúchū嚳蟜夋齠齔娵訾禼卨毨惪矜矜璿烖禜雩樗cháicùcúzēngzhíyìfâijiǎquānzuìtáowùfâilǒngjuànlízǎoyǔ祡蔟徂繒贄劓剕檟悛辠檮杌髴壠鄄釐棗窳chīcūgǔtuíyǎnyǒushūchāojiǎodîuzhìjiānjiànhâbìyǐjìyuán絺麤盬隤戭戭儵勦勦鬭稺籛鑑湼庳苡洎爰
二.注解
1. 黃帝初都涿鹿——彭城,在上谷
2. 黃帝生於壽丘——曲阜東北六里
3. 有熊——河南新鄭
4. 黃帝長於姬水,因以為姓
5. 黃帝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6. 幼而徇齊——①幼而才智周徧,且辯給也。②徇齊——敏慧。徇,疾也。齊,速也。
7. 成——二十冠,成人也
8. 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為姓。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又曰魁隗氏、連
山氏、列山氏
9. 荏菽——胡豆
10. 阪泉——黃帝泉,涿鹿城東一里
11. 披山——開山。一說,旁山、靠山。披通陂,旁其邊之謂也。
12.匈奴——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
13.涿鹿之阿——廣平曰阿。涿鹿,山名。即黃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
14.逆知——預料,逆料
15.爾雅曰:有足曰蟲,無足曰豸。
16.旁羅——遍佈
17.螾——蚯蚓
18.舄——鞋
19.帝顓頊——高陽,有天下號也。高陽者,所興地名也。
20.四瀆——江、河、淮、濟
21.帝嚳——高辛,所興地名也。
22.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23.允執厥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24.堯——謚法:翼善傳聖曰堯。陶唐氏,祁姓。母陳鋒氏女,曰慶都,十四月生堯,都平陽,漢曰太原郡。
25.黃收純衣——收,夏冕名,其色黃,故曰黃收。純衣,士之祭服。純,讀曰緇。
26.便章百姓——便章即辯章,辨明的意思。也作平章。平通辨。平章,意為評議辨別,引申為決斷處理。亦即考察百官的意思。
27.羲和——重黎之后。重,南正,司天以屬神,黎,火正,司地以屬民。
28.歲——夏曰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周曰年,取禾榖一熟也。唐、虞曰載,取萬物終更始也。歲,木星也,取歲星行一次也。
29.嚚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
30.五帝之廟——五府,蒼曰靈符,蒼帝靈威仰之府,周曰青陽;赤曰文祖,赤帝熛怒之府,周曰明堂;黃曰神斗,黃帝含樞紐之府,周曰太室;白曰顯紀,白帝招拒之府,周曰總章;黑曰玄矩,黑帝汁光紀之府,周曰玄堂。
31.七政——日月五星
32.六宗——星(五緯星)、辰(日月所會十二次)、司中(文昌第五星)、司命(文昌第四星)、風師(箕星)、雨師(畢星)。
33.五瑞——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五寸;子執榖璧,五寸;男執蒲璧,五寸。五瑞者,王不在中。
34.律——有十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統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種,六曰中呂。
35.度——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管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
36.量——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黃鐘之龠,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為一龠,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
37.衡權——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種,一龠容千有
二百黍,重十二銖,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衡,平也。權,重也。
38.五禮——吉、兇、賓、軍、嘉也。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類于上帝”;以兇禮哀邦國之憂,“如喪考妣”;以賓禮親邦國,“群后四朝”;以軍禮同邦國,“汝徂征”;以嘉禮親萬民,“女于時”。
39.瑞、玉——執之曰瑞,陳列曰玉。
40.三統——伏羲,天統,色尚赤;神農,地統,色尚黑;黃帝,人統,色尚白。
41.三帛——高陽氏後執赤,高辛氏後執黑,其餘諸侯執白。
42.六贄——孤執皮帛,卿執羔(取其群不失其類也),大夫執鴈(取其候時而行也),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羔、鴈馴,可生為贄。
43.生曰父,死曰考,廟曰禰。
44.五刑——墨、劓、剕、宮、大辟也。
45.眚烖——為人作患害者也。
46.四兇——共工,窮奇也,變北狄;讙兜,渾沌也,變南蠻;三苗,饕餮也,變西戎;
鯀,檮杌也,變東夷。
47.舜——謚法:仁盛聖明曰舜。
48.郊野法云: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
49.八愷——倉舒、隤皚、檮戭、大臨、尨降、庭監、仲容、叔達
50.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
51.姦軌——由內為姦,起外為軌。
52.四海——爾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53.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零陵,和舜葬於此有關。
54.帝堯為陶唐,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堯為唐侯,因以為姓。帝舜嬪于虞,因以為姓。帝禹母脩己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而契姓子氏者,亦以其母吞乙子而生。
55.爰洎——到了„„的時候
五帝本纪第一 篇2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本纪》与主要原材料的对照。我们就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部分为黄帝纪。“黄帝者, 少典之子, 姓公孙, 名曰轩辕。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 成而聪明。”这是文章的第一段, 其内容源于《五帝德》:“黄帝, 少典之子也, 曰轩辕。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慧齐, 长而敦敏, 成而聪明。”只有“慧齐”二字与《本纪》的“徇齐”不同, 但意义上差别不大, 都是指黄帝“幼而才智周徧, 且辩给也”。
关于黄帝与炎帝作战的记载:“ (黄帝) 治五气, 艺五种, 抚万民, 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 然后得其志。”完全采自今《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治五气, 艺五种, 抚万民, 度四方……以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对照可以发现《五帝德》与《本纪》的记载只两处不同, 即“版”作“阪”;多出一个“行”字来。《本纪》关于黄帝的政绩的记载也大致如此。
第二部分, 关于颛顼与帝喾的记载最简, 主要是录自《五帝德》、《帝系》, 并未对之进行大规模加工润色。只是个别的字词有所改动, 但与《五帝德》或《帝系》中的意思接近或完全相同。如:“帝颛顼……静渊以有谋, 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 载时以象天, 依鬼神以制义, 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 南至于交队, 西至于流沙, 东至于蟠木。”实际上“静渊以有谋”和“洪渊以有谋”都是指颛顼做事有谋略, “载”与“履”意思也基本相同, 《索隐》言:“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五帝德》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治气以教化”其实教化就是指教化百姓, 教化人民, 所以“治气与教化”与“治气与教民”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至”与“济”就更明显了, 都是到的意思。
第三部分关于尧、舜的记载是《本纪》中最多的部分, 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采自《尚书》中的《尧典》篇。基本史实和线索二者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尚书》以对话的形式叙述尧、舜事迹, 而《本纪》以叙史的形式记载了二位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关于两者的对比, 台湾学者古国顺先生作了详细的对比与总结。古先生很赞同清末学者孙德谦关于两者关系的评价, 认为《史记》实继《尚书》而作, 其宗《尚书》者有四个方面, 即“宗《尚书》之体者” (谓宗其通史与纪传之体) ;有“宗《尚书》之文者”;有“宗《尚书》说者”;有“宗《尚书》之意者”。而《史记》所引之篇, 除了《尧典》之外, “但举其篇名或述其行事大意者”, 共达68篇。”此外, 作者还对司马迁的引用方法做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分为选录原文, 摘要剪裁, 训诂文字, 翻译文句, 改写原文, 增插注释等六种, 并从《尧典》开始逐篇逐句进行对比分析归类。
司马迁对于材料的考察并不限于用几种文字资料来验证某一种文字资料, 他还结合自己的游历、访问, 来检验某种记载的真实性。如他在赞中所言“余尝西至空桐, 北过涿鹿, 东渐于海, 南浮江淮矣, 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 风教固殊焉,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这一点在《五帝本纪》中有明显的体现。
从以上可知, 司马迁在撰写开篇之作《五帝本纪》时, 几乎采用了他所能用的所有的考证方法, 可见其慎重的态度。而一旦选定一种资料, 他就表达了最大的信任, 除了因语言需要而作的翻译、补充之外, 明确作出修改补正的地方并不多。我以为, 正是在这一点上, 表现了司马迁的取舍之境。
即使是经过慎重选择的资料中, 实际上也是有很多抵牾矛盾的, 司马迁对此一般是秉持“疑则传疑”的原则。篇内序五帝之世系, 全用《五帝德》和《帝系》。其中, 尧为帝喾之子, 禹为颛顼之孙, 上距黄帝共五代, 而黄帝至舜共九代。这中间的失误很明显, 但司马迁并没有做修改, 而是传习了原材料的错误, 可见其“实录”精神。
还有一点, 很多前人也已注意到了。即是, 如果说《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宣扬的是“德治”, 是“任贤禅让”。但《本纪》开篇即讲的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而代神农氏的天下, 这岂不是“征伐得天下自黄帝始”?还有, 既然要“任贤禅让”, 又为何“五帝”都是“一家人”呢, 岂不是典型的“家天下”吗?这一切都是司马迁“心知其意”的保留。
史记—五帝本纪读后感 篇3
完备礼仪自古有之
我们中国一直被称为是“礼仪之邦”,读完第一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在遥远的五帝时期,礼仪就相当完备,庆贺喜事、避免凶险、宴请宾客、军事活动、赏赐嘉奖,这些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就比如每个帝王都会专门选一个官员负责祭祀活动,包括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不同的祭祀也要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应该佩戴哪种不同的玉制福信;在君主去世三年之内应该如何服丧,不能做什么事这些都有详细的礼仪制度。其实这些礼仪在之后的朝代发展地日趋完善,前段时间去河南省博物院参观,在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和陶瓷文化已经发展得非常鼎盛,每件器皿都雕刻得非常细致,而且大部分的物品上面都雕刻有极其精致的图案,其实这也是我国礼仪制度的体现,不同地位的人,物品上的图案不一样;款待不同级别的宾客,所用物品上图案也不一样,所以,渐渐地,对我国的礼仪制度简直到了叹服的地步!
农业大国名不虚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这一点在五帝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黄帝还是其他各位君主,治国之初都是把这么几件事放在首位,首先种植五谷,安抚万民,考察四方,让四方百姓的温饱问题都得到解决;其次是根据天象推算四时节令,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大自然,种植合适的农作物,另一方面是祭祀上天,以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君主还会派专门的官员去教化万民,教他们如何耕作,如何遵守作为父母、子女、兄长、妻子、臣子应该遵守的准则,其实根本上还是为了保证人民能够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禅让制度利国利民
黄帝之后,他的孙子高阳沉静、稳练、有智谋,于是即帝位,称为颛顼帝,颛顼之后,他的侄子,也就是黄帝的一个曾孙高辛即位,称为帝喾,帝喾之后,先立了他一个儿子挚即位,但挚不善治国,于是帝喾的另外一个儿子放勋即位,称为是帝尧,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帝位的继承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制度,而是谁适合继承、谁有能力就让谁担任国君。后来尧把帝位传给了舜,虽然他们之间也有那么一丁点的亲戚关系,但从舜往上查七辈人都是平民,到舜这一代已经是无人问津了,但尧还是经过多方面考察,得知他的能力后,把帝位传给了他。之后舜把帝位传给禹,更是没有亲属关系,完全是看中他的才能。其实这样的帝位继承方式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五帝本纪第一 篇4
史记一整本书其实当数三皇五帝篇目最为无趣,尽数是些枯燥文字,以平淡的口吻轻声叙述着那距今实在太过久远的远古时期,讲中华大地最初的故事。没有太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侠客豪情也没有英雄悲歌。然而翻开舜的故事,读来却实在令人心生慨叹。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百善孝为先这样从古流传至今的句子,中华文化传承上千年,孝之一字从来都是时间长河里艰难前行的人必坚持之事。我一直相信父慈子孝当是家人相处时的一大幸事,但我未曾思量过父不慈子当不当仍做孝子。
幼年丧母的孩子唯一的依靠却是那个凶顽的盲眼父亲,偏这样的父亲极其宠爱续娶的后妻与狂傲暴戾的小儿子。于是这个孩子被迫早熟,年纪尚幼便一个人去历山耕种,在雷泽捕鱼,在黄河边烧制陶器,在寿丘制作日常用具,在负夏经商,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深沉,他的劳作从不曾停下。他的家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他却从未对家人的偏心而抱怨,从来都抱有赤诚之心宽容待人。可即使如此,总还有人容不下他。孩子从来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什么会有父亲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杀死自己的儿子?火烧粮仓、活埋地下,无所不用其极。行凶者甚至在意识到他们杀死了舜后,骄傲的说自己是主谋。可是舜啊,他实在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分明清楚父亲与兄弟一门心思置他于死地只为得到他的粮仓和妻子,偏还在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后,对他们更好了。为什么行凶者没有意识到呢?没有意识到舜之所以拥有粮仓与妻子,拥有他们没有却十分渴望的那些,是因为他传至远方的.孝名。
犹记得曾经看过的动画,主角便是舜,画面上是尚且年幼的孩子,冰天雪地里只穿着件单薄破旧的外衣,而歪在家里塌上的象,身上是崭新的棉衣。舜带着空篮子回到家里,盲眼的父亲以为舜穿着新棉衣还偷懒,找来木棍便要抽他,偏这实诚孩子一动不动任他打。木棍抽开本就极其单薄的布料,露出内里的干枯木叶,孩子的背上许是已经青一块紫一块了,但他强忍着一声不吭,红着眼眶跪在雪地里。
【五帝本纪第一】推荐阅读:
《史记·高祖本纪》09-20
夏本纪教案05-20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07-20
高中项羽本纪原文翻译08-01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08-17
《史记?高祖本纪》读后感09-12
项羽本纪教案教学设计11-11
《圣祖仁皇帝本纪》读后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