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

2024-08-17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精选6篇)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 篇1

《项羽本纪》 二.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三.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

(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

(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臵)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举起)思考: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臵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提示:刘邦见始皇:‚大丈夫当如是也。‛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五)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破釜沉舟。

<三>点拨:巨鹿之战的意义。有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项王则夜起(名作状)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2、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面这首诗。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臶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入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这更是设问,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一组男女对唱,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

《垓下歌》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附:《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有—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是说,项羽、英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语出弱女黛玉,所言极是。

(六)研读第五段,<一>梳理重点词句。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 ②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汉军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

明确: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像他说的这样吗?试剖析。

明确: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3、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七)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八)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思考:

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明确:

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灭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九)小结: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十)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

【模拟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2)狱掾()(3)力能扛鼎()(4)时不利兮骓不逝()(5)田父绐曰‚左‛()(6)项王嗔目而叱之()(7)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9)乃自刎而死()(10)舜目盖重瞳子()(11)自矜功伐()(12)岂不谬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毋妄言,族矣(2)又不肯竟学(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4)以故事得已(5)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6)楚兵冠诸侯(7)无不膝行而前(8)九战,绝其甬道(9)项王军壁垓下(10)辟易数里(11)骑皆伏曰

(12)田父绐曰(1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14)地方千里(1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1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8)乃引‚天亡我‛(19)何兴之暴也

3、填空。

本文节选自《》,作者,字,是时期伟大的家、家、家。《史记》原名《》,是我国第一部体,全书共篇,全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记载了从到太初四年约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4~7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流逝 B、与秦军遇遇:遭遇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 D、诸侯皆属焉属:归属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项王乃大惊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B、以示士卒必死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C、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由:介词,从 D、项王则夜起则:连词,不译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答: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

(3)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答:

7、翻译下列句子。

(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译文: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译文:

(3)是何楚人之多也。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何也? 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旧故,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未知何如也。‛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种为越王成霸功,勾践终拮②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祸至于此。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如是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节选自《史记蔡泽列传》)

[注]①‚应侯‛即范雎。②拮,或作‚掊‛,赐剑死。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应侯因让之曰让:责备 B.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存:保全 C.乃延入坐,为上客延:延请 D.应侯遂称笃笃:深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 ②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 B、①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②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C、①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 ②公为我献之

D、①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蔡泽善抓机遇和范雎不识物盛则衰道理的一组是()

A、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

B、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

C、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D、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蔡泽听说范雎举荐的人犯了重罪,马上意识到正在鼎盛时期的范雎已开始有了隐患。深明盛极则衰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说服权臣、飞黄腾达的机会终于来临。

B、蔡泽公开扬言要夺范雎的相位,且与范雎见面时态度傲慢,显得恃才傲物;范雎本对蔡泽一肚子恼火,但为其辩才所折服,最终举荐了蔡泽,显示出其爱才的大度。

C、蔡泽极为善辩,雄辩过程环环相扣,各种人物、事件随手拈来,他列举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的遭遇,目的是要范雎认清盛极则衰的道理,从而主动让出相位。

D、秦昭王初次召见蔡泽就很赏识他的谋划、谈吐,加上应侯始终推托有病,昭王就免掉了范雎的相国官职,任命蔡泽担任秦国相国。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译文:

(2)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译文:(3)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译文:

【试题答案】

1、(1)lù(2)yuàn(3)gāng(4)zhuī(5)dài(6)chēn(7)yì(8)chuāng(9)wěn(10)chóng tóng(11)jīn(12)miù

2、(1)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2)完成(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4)故,缘故;事,事情(5)沉船,使动用法,译为使船沉没破釜甑,使动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6)超过,盖过(7)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8)九,多次:绝,截断,断绝(9)壁,名词用作动词,安臵营垒(10)辟,通假字,通‚避‛(11)伏,通假字,通‚服‛(12)绐,欺骗(13)于是,在这种情况下(14)地方,土地方圆(15)西,向西挺进(16)王,使动用法,让我做王(17)被,遭受(18)乃,竟然(19)暴,迅速

3、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子长西汉史学文学思想太史公书纪传通史130书表本纪世家列传黄帝汉武帝300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A(奔驰)

5、D(连词,于是,就)

6、(1)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3)《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7、(1)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

(2)诸侯军队中前来解救巨鹿之围的有十多座营垒,没有谁敢派兵出击。

(3)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8、D(笃:病重)

9、B(A.两个‚以‛都解释为‚在‛;B.笫①句‚而‛字表顺承关系,第②句‚而‛字表假设关系;C.两个‚为‛都解释为‚替‛;D.两个‚于‛都解释为‚在‛)

10、A

11、B(错在‚显示爱才的大度‛)

12、(1)(蔡泽)四处游学向许多大小诸侯求官,但没有人赏识。

(2)先生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的相国,难道有这样的事吗?(3)秦昭王召见他,与他谈话,非常喜欢他,让他做客卿。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 篇2

这种相似情节的呼应首先表现在篇与篇之间。比如, 在文章开头部分, 写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时说:“彼可取而代也!”而在《高祖本纪》里, 刘邦在咸阳看到秦始皇时, “喟然太息曰:‘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是志向远大, 两人性格却截然不同:一个是心直口快, 又稍嫌鲁莽少谋, 一个是艳羡富贵, 形之于色。性格的不同之中又可见年龄、出身的影响。项羽这一年二十四岁, 刘邦长项羽二十四岁, 说此话时至少已三十六岁。所以一个是少年气盛, 一个则稳重谨慎。项氏“世世为楚将”, 项羽身世辉煌, 从小是见过大世面的。楚国的灭亡又在他心里种下了仇恨秦的种子, 这棵植物在其叔父项梁的浇灌下正在茂盛成长;他与项梁虽然此时已流落异乡, 但很快就以自己的才能慑服了吴中子弟, 站稳了脚跟, 这使得项羽“才气过人”得到了现实证明。于是, 在项羽眼里, 秦始皇也就算不了什么, 他想要并且相信自己能取而代之。而对刘邦这个从未见过如此盛大场面、缺乏显赫的家族背景、对自己才能又不特别自信的下层官吏来说, 除了惊叹羡慕之外, 恐怕就是对自己卑微地位的些许不满了。《陈涉世家》中的陈涉也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则又是一个不愿死于秦的严刑苛法的戍卒愤怒的呐喊。由于地位更加卑贱, 其时处境更为危困, 情绪也更见激烈。

在本篇之中, 此种情节的相似也是屡见不鲜。比如, “杀会稽守”与“杀宋义”过程完全相同:“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但在这主体相同之外, 又存在着更多枝节的不同。在杀会稽守事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项梁, 从事前预谋到事后收拾局面, 都是他一手操办, 而项羽除了听从项梁的安排杀人之外, 更无作为。到了杀宋义时, 项梁战死, 项羽已然在战斗中、在长时间的痛苦思索中成熟起来。在忍耐了宋义“四十六日”不进兵去解钜鹿之围后, 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就去找宋义建言。他先用好言催宋义进军救赵, 被宋义用欲坐观秦赵斗然后收渔人之利为由拒绝, 后又受到宋义旁敲侧击的警告和威胁, 心中的不满已将要爆发。但他并没有意气用事, 马上发作, 而是先去作士卒的思想工作。他说:“将戮力而攻秦, 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 士卒食芋菽, 军无见粮, 乃饮酒高会,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 与赵并力攻秦, 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 攻新造之赵, 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 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 王坐不安席, 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 国家安危, 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非社稷之臣。”这段话最能见项羽并非宋义所讥笑的那种只会“披坚执锐”、不能“坐而运策”的一介武夫。也很便捷地证明了宋义缺乏知人之明, 根本没有认清对手的本来面目, 他的悲剧下场是自己造就的。项羽这段话的高妙在于, 先摆出宋义的行动与这次出兵目的的明显矛盾, 即从大义上否定了宋义。士卒最关心的是生活待遇问题, 他就摆出宋义饮酒高会而士卒却“食芋菽”的事实, 很容易煽动起不满情绪。接着, 他从秦赵双方悬殊的实力分析了宋义欲“承其敝”不可能, 句句在理。再下来, 他说到怀王对宋义的信任及救赵是否成功关系到国家安危。最后得出结论:宋义“非社稷之臣”。那么诛杀宋义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但他并不说破, 只是将事实两两对比, 点到为止。这一番话很好地完成了对士卒的思想策反, 又丝毫未透露要杀宋义这个军事机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杀宋义后, 他“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 楚王阴令羽诛之’”, “使人追宋义子, 及之齐, 杀之”, 再“使桓楚报命于怀王”。考虑之周密, 态度之从容, 手段之老辣, 比起项梁在杀会稽守事件中的表现来, 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会稽守和宋义被杀后, 诸将的反应同样是“皆慑服”, 但也有区别。杀会稽守后, 其手下目睹项羽又“击杀数十百人”, 所以“一府中皆慑服, 莫敢起”;杀宋义后项羽并没有再杀人, “诸将皆慑服, 莫敢枝梧”。前者的恐惧感显然要强烈得多。而且, 后者很快就从恐惧中清醒过来, 意识到自己的靠山已倒, 且无可挽回, 于是马上转向项羽, “皆曰:‘首立楚者, 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而在前文中, 这些人“皆属宋义, 号为卿子冠军”。两相比较, 司马迁对于那种见风转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的讽刺与厌恶, 就在不言之中了。

这种在同中求异的手法最精彩的还是表现在垓下之围中。作者写项羽前后四次被围, 有详有略, 有同有异。同是写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 第一、二次都明确交待双方士兵数目, 第三次只说项羽“亡其两骑耳”, 第四次因其悬殊更加厉害, 反而不提。同是写斩将杀敌的经过, 第一次突围是夜里潜行, 未和敌方发生正面冲突, 就只一笔带过, 并未展开。第二次是马上作战, 实际上是项羽第一次同汉军正面厮杀, 士气正旺, 因而“大呼驰下”, 杀得“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多么轻而易举;尤其是面对追兵, “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又照应了前文中项羽与楼烦的交战。楼烦“善骑射”, “楚挑战三合, 楼烦辄射杀之”, 但项王一出场, 连出手都不用, 只“瞋目叱之”, 正要射项王的楼烦就“目不敢视, 手不敢发, 遂走还而入壁, 不敢复出”——真是神勇无比啊!除了《三国演义》中在长坂坡“睁圆环眼”, “厉声大喝”, 就使得“曹操见如此气概, 颇有退心”, 而“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 倒撞于马下”的猛张飞之外, 恐怕再也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了。第三次也是马上作战,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已稍显疲劳。第四次是“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一次比一次更加艰难费力, 更加像临死前的绝望挣扎。

在四次突围中都插入了项羽与他人的对话, 也各不同。第一次详写别姬时慷慨悲歌, 第四次详写赠马, 既情深意长, 又充满英雄末路的悲哀, 共同完成了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充满人情味的另一个性格侧面的刻画。但虞姬是他深爱的女人, 在即将永别的关头, 项羽这个盖世英雄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闸门, 只放任感情自由奔淌。而赠马时面对的却是一个并不熟悉的第三者, 失败的结局已然清晰, 因而他显得温情脉脉的同时又冷静而克制。第二次详写项王对手下人发表“最后一次演讲”, 其中出现了一组对仗句“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反复两次, “诸君”反复三次, 浓烈地渲染出项羽对自己骁勇善战的绝对自信和骄傲。第三次只写项王问其骑曰:“何如?”得意之态清晰可见。前后照应的两段话表现出人物同样的心理性格, 详略却如此悬殊, 别有一种奇峭美。第四次写项羽与亭长的对话, 再一次强调“天之亡我”, 并因此拒绝了亭长渡他过江的要求, 最后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三段对话, 都既可见项羽至死不悟自己失败的原因, 一味逞强争胜, 又可见其虽一开始就“自度不得脱”, 但又有一个从想侥幸逃脱到最终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二次被围之前插入田父绐项羽, 第四次插入亭长接应项羽, 不仅可见不同的人对项羽的不同态度, 也使故事情节增加了变数, 更加曲折动人。这种同中有异, 异中又有同的情节, 一般人写来最容易失之简略, 或流于雷同, 而作者写来却详略有度, 变化多端, 显得从容不迫, 游刃有余, 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杀会稽守”与“杀宋义”、垓下之围中的这种情节的呼应是以同一人物为主线展开的, 文中还有许多不同人物之间的情节呼应。比如, 彭城之战后, 汉王请和, 欲割荥阳以西为汉, 以东为楚, 项王欲听之, 范增阻止说:“汉易与耳, 今释弗取, 后必悔之。”到了垓下之围前, 楚汉相约以鸿沟为界分疆而治, 汉王欲西归, 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 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 此亡楚之时也,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 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两段话基本意思相同, 而详略却相差甚远。范增的话都用四字一句的短句, 十分简略, 语气冷淡生硬, 表现出他一方面不愿白白错过消灭刘邦的好机会, 不能忍住不说;一方面又对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虎归山做法不满的心理状态。这就既照应了前文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 又为接下来项羽中反间计、他怒而离开埋下伏笔。而张良和陈平的话不像范增那样只硬梆梆地摆出观点、一幅你爱听不听的样子, 而是多用长句, 语气热情而诚恳, 有一个详细的说理过程:先说己方的优势是地广人多, 而对方却是“兵罢食尽”, 因而可趁此良机消灭对手。再从反面假设, 用“养虎为患”的俗语指出“弗击”的后果。两相比较, 范增的性格褊躁, 感情用事, 张良、陈平的析理精细, 循循善诱, 就跃然纸上了。

再比如, 文中还写了章邯、项羽、刘邦这三个不同军事集团领导人物的“泣”:

已盟, 章邯见项羽而流涕, 为言赵高。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

同样是哭, 用语并不相同, 而由这不同便透露出人物泣时的不同心理。三者之中, 刘邦最假, 打了八年仗的强大对手终于不可思议地被自己消灭了, 恐怕梦里都会笑醒的, 怎么还会泣?只是为了给公众一个仁爱的形象而秀罢了!章邯是真假参半。他在战场上为秦卖命, 先消灭了陈涉军, 又在定陶之战中大败项梁, 战功赫赫, 但阴险的赵高专权使他时时提心吊胆, “战能胜, 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 不免於死”。他进退两难, 在钜鹿之战后他不得不选择了向对手投降, 怎能不满腹的委曲、怨恨和羞辱?因而他的“泣”有真的一面。但是, 接受他投降的项羽却正是死于他手的项梁的亲侄, 他就不能不替自己的性命担忧。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人的泪也就能产生更强的冲击力。果然, 项羽这个直率豪爽的男人就不好意思再追究他的杀自己叔父的责任了, 后来还封他为雍王。章邯的戏演得很成功。项羽的泣是最真的。一生英雄, 最终却败给了无赖刘邦, 他想不通;他清楚地意识到败得如此彻底, 连心爱的女人也得抛下了, 他心不甘, 然而又绝望。司马迁为这三人用的词分别是“泣”、“流涕”、“泣数行下”, 字数的多少就显示了情感的真伪程度。在项王之泣后又加上“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 我们从中就能体会出他心中汹涌的对这个人物浓烈的同情。

《史记·项羽本纪》动词配价研究 篇3

【关键词】动词;配价

“配价”这一语法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1953年,法国语法学家特斯尼耶尔在《结构句法概要》一书中首次将配价概念引入语法学,并在《结构句法基础》中做了进一步阐发。1978年朱德熙先生在《“的”字结构与判断句》一文中运用配价理论分析“的”字结构中的中心语和修饰成分间的潜在关系,率先将这一理论方法引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指出“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一向动词”,“能够跟两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双向动词”,“能够跟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三向动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 “VP的”结构歧义指数理论,总结出了公式P=n-m,P指的是“VP的”能不能指称事物,会不会有歧义,n代表V的配价数,m代表在 “VP的”里出现的V的配价成分的数目。

此后配价语法越来越受到我国语法学界的重视,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深入,各种有关配价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即是运用动词配价理论来分析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动词配价情况,把文章中的动词分类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以及共价进行分析。

一、一价动词

一价动词只能关联一个从属成分。《项羽本纪》中的一价动词例子如:①籍大喜;②士卒恐;③大司马怒;④左右皆泣;⑤嘉死,军降。

以上的例子中,一个动词只能支配一个名词,所以它们是一价动词。①②③的动词“喜”、“恐”、“怒”都是心理动词。它们的施事格分别是“籍”、“士卒”、“大司马”,在语义上隐含了一个受事格,即“什么”,但它们在句法上都是没有实现的,所以这些动词应看做是一价动词。④⑤动词“泣”、“死”、“降”都是只有一个主语,只支配一个名词,所以也是一价动词。

二、二价和准二价动词

(一)二价动词

二价动词只能关联两个从属成分,其中一个是施事或主题,另一个是处所或受事或结果。《项羽本纪》中二价动词的例子如:①项梁杀人;②士卒食芋椒;③楚骑追汉王;④臣活之;⑤沛公军霸上;⑥沛公欲王关中;⑦是时桓楚王在泽中;⑧沛公安在?

①②③动词“杀”、“食”、“追” 语义中包含了施事和受事,即 “谁杀了谁?”、“谁吃了什么?”、“谁追谁?”。动词后面必须跟一个宾语成分才能构成一个自足的句法结构,不能说“项梁杀”、“士卒食”、“ 楚骑追”,这几个动词能直接关涉两个名词成分,因此是二价动词。动词的宾语也可以是代词,如④,-“活”是使动用法,有致使义,所以它可以带受事,意思是“使之活”,“活”的施事是“臣”,受事是“之”,即“项伯”。

⑤⑥两个动词“军”、“王”是名词做动词,⑦“在”是一个存现动词,它们强调的都是“在某处所”。施事格是“沛公”、“沛公”、“ 桓楚王”,这里的处所格“霸上”、“关中”、“泽中”都是句法结构中一个不可省略的部分,它通过语义上受事化和语法上的述题化而化作宾语,同样是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

比较特殊的是⑧,是“名词+名词+动词”的结构。它是宾语前置句,还原为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动词“在”的施事格是“沛公”, 而“安”做宾语表处所。

(二)准二价动词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它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共现时,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这样的动词配价层级体系称之为准二价动词。古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项羽本纪》中的准二价动词,如:①楚兵已破于定陶;②今卒困于此;③楚起于彭城。

这几个句子都是名+动+介+名的框架。句首的名词性成分“楚兵”、“卒”、“楚”是施事格,由介词“于”引导的名词性成分“定陶”、“此”、“彭城”是处所格,是自足的句法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动词“破”、“困”、“起”直接关涉这两个名词性成分。

三、三价动词

(一)三价动词

《项羽本纪》中的三价动词不多,从语义上看,大多表示教授、赏赐和给予的意义,它能关联施事、与事和受事三个语义格,受事和与事以双宾格的形式出现在动词之后,形成施事+动词+与事+受事这种结构。如: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②项王曰:“赐之彘肩”;③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1)中涉及三个要素:教授者(A)〔项梁〕,被教者(D)〔籍〕,所教之物(P)〔兵法〕。这三个动词都是“教”这个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所以“教”是三价动词。

(2)中涉及三个要素:赐予者(A)〔项王〕,被赐者(D)〔之,即樊哙〕,所教之物(P)〔彘肩〕。“赐”动词强调A使D获得了P,A和P之间有所属关系,所以A的赐予意义和P的获得意义是很明显的,表明了A和D的领属关系。

(3)中“遗”所支配的三个名词:张良(A),项王(D),书(P)。“遗”有给予的意义,施事A使与事D获得受事P,动词“遗”所表示的动作是有偏向的,是施事针对与事发出的动作,与事被动的接受和参与。

(二)准三价动词

还有一种三价动词的一个配价项一定要借助介词的引入,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框架结构为:施事+动词+受事+介词(于)+处所。《项羽本纪》中的例子有:①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大破秦军于东阿;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

准三价动词“破”关联三个必有补足语,这三个必有从属成分分别是:施事〔项梁〕,受事〔秦军〕,处所〔东阿〕。处所“东阿”既表示谓语动词“破”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地点,也表示受事格“秦军”的处所。“王”是名词做动词,关联“项羽”、“故王”及由介词“于”引导的“丑地”三个名词性成分。

四、共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句子中,某一个配价成分只与一个动词相关联。但也有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的情况,根据这个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角色是否一样,又可以分为同格共价和兼格共价。

(1)同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一样的。如:①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②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③名词“秦始皇帝”对于动词“游”、“渡”来说都是施事格;④中名词性成分 “我”对于动词“怜”、“王”来说都是受事格。

(2)兼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如:①梁召籍入;②乃使宋义使于齐。

①中名词性成分“籍”对于动词“召”来说是受事格,而对于“入”来说是施事格。②中“宋义”对于第一个“使”来说是受事格,对于第二个“使”来说是施事格。

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篇4

于是我穿越这千年蹉跎岁月的层层阻挡,走进与司马迁一起尘封的那一册汗青,走进只属于他与她的那个夜晚,走近他与她于乱世之中的那段并不仓促的对白。

我来的那个夜晚,垓下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月色。只是,无论是垓下还是天下,楚霸王的夜晚都来得太早了。

月色初上,寂静了这一片狼藉的战场。项王的乌骓马静静地立在帐外,与旷野里的风一起陷入伸手可触的落寞之中。身经百战的项王转身进帐的那一刻,留给身后的明月一个过于落寞的背影,一如他的沉默无言。他累了,是的,他太累了,以至于可以暂时忘记这还是楚汉争雄的一片杀场。

“王,你回来了!”

虞姬迎了上去,却心疼的一眼看穿了他眼中一望无际的孤独。

项王笑了笑,没有解下战甲,就径直上了床。帐里的灯越发亮了,是了,夜又深了。

不久,项王就睡着了,不知梦中他又回到了他昔日的战场,独挡着千军万马,还是回又到了他与她的初见,碧月映西楼,总之他笑了,并且用一个充满孩子气的声音轻唤:“虞姬!虞姬!”

坐在他身边的虞姬征了一下,一滴泪不经意落到了她的王的脸上,睡梦中的项王并没有被惊醒。虞姬充满爱怜地轻轻地为她的王拭去。

“王,我在啊!王,我怎会离你而去?”

帐外歌声骤起,楚韵独有的相思与缠绵似一味温柔的毒药,喂给每一个站在帐外的士兵。虞姬站起,于仓皇的夜色中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或许,这一仗真的不用再打了,胜负之数,任何一个人都已了然于胸,她又凭什么不知道。

项王醒了,他明白这歌声意味着什么,他自己尚且无法抵御,又凭什么要求他的士兵。在那一片交织的楚歌声中项王为自己默默地置了酒。连眼神的交流都不需要了,虞姬则拔出项王的佩剑舞动起来,舞出这个英雄末路的旷世悲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击案缓歌,把每一个字都敲进了虞姬的心里。

虞姬啊!我该拿你怎么办啊?她的王落泪了,面对着千军万马这红尘的战场,他可以称王,面对着他最心爱的女人,他却落泪了。

而虞姬,这个处于乱世的女子,此刻却出奇的清醒了,因为她可以允许她的王失败,却不允许她的王绝望。他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神,所以她不愿给他倒下的机会。

这一支舞所拥有的决绝和悲壮已远远凌驾于她的西楚霸王之上,因为这是一支死亡之舞。舞的尽头,灯灭了,虞姬倒下来,带着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男人的最后的一丝牵挂。

“虞姬!”他抱着她,泪如雨下。

他忽然明白,原来这场战争一被开始就不再只属于他,也属于她。

“王,你的剑。”她说,“突围吧!”

他哽咽着,接过剑,不去看她的眼睛,却终究点了点头。

突围?没有你,我的突围又在哪里?

帐外,敌人的号角已然响起,他的对手是谁,再也不重要了。失去牵挂的项王变得无比强悍,又变得无比绝望。而他留给她的那个点头,是男人给女人的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诺言。

项王又跨上了他的乌骓马,一如他的第一次出征,战马还在嘶鸣,而手中的剑却早已折断了。他将走近了他历史的最后一个篇章,带着一个王者的所有未卜和必然。

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多情的旁观者,我可以穿越千年的历史,却无力改变这个故事应有的结局。

王的她死了,她的王也会死,纵然上天还会给他一次机会。

好想看看乌江,看看乌江上那个如血的残阳,看看那个最后一刻仍然固执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男人的脸上的最后一份坚毅。

他注定是英雄,却注定得不到天下,但他与她却曾经拥有唯一的彼此,这就够了。

《史记·项羽本纪》的阅读答案 篇5

A.毋妄言族矣族:一族人

B.又不肯竟学竟:努力,加倍

C.以故事得已故事:旧例

D.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壁:壁垒

2.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梁与籍俱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4.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项梁在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后来有一人没被任用找到他,他就说出了让大家信服的理由。

B.项羽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他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和舞剑,而是喜欢兵法。

C.项梁感到项籍很不一般的原因是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

D.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以上文段。项羽的具体做法是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现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5.翻译下面句子。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4分)

《项羽本纪》教案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项羽本纪》的内容,了解《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品读第1—2节了解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从而自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3、通过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4、品读第3节,疏通文意,了解巨鹿之战,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通过把握“巨鹿之战”,分析并了解项羽的将帅神威。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让大家查阅有关项羽的故事或诗文,下面请几位同学来交流一下。明确:(1)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故事(2)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

二、内容介绍: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 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

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

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

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4、垓下战败自刎,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清人郑板桥曾说:“《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本文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项羽身世及其性格中“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两个侧面,并以个性化的语言,初步展现共心胸器度;“巨鹿之战”部分以极为精彩而有气势的情节与文字,生动展示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则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从而以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表现出司马迁极为高超的人物形象的刻划艺术。

三、品读第1—2节: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品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1、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文言现象

第一节: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

第二节:②去:放弃,丢下。③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⑧繇:同“徭”。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12)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惮:害怕。

2、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提问:第1、2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一介绍项羽家世: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戮; 二介绍项羽少时由项入吴后的学习情况(求学项梁),突出“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观秦王巡游时的“言志”之语“彼可取而代也”(观帝出游)。

3、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开头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

②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

明确: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但几次学习“不成”、“不成”、“又不肯竟学”,使之缺乏谋略。

③试比较:三人话语在内容、语气、思想上的异同。

项羽“彼可取而代之也。”----看不起,胸怀大志。(“悍而戾”)

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豪情壮志,大丈夫气概。(“津津不胜其羡”)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的观念,激励人心。

③说明:按纪传体史书惯例,人物传记开始要介绍传主的家世及生平初期的情况。古人认为“不凡之人,必异其生”,即凡是后来做出非常事业的人,必定会在其人生之初显示某种征兆。本段对项羽的有关描写,似也有此寓意。

因项羽一生的成败都与项梁的影响有关,所以文中对项羽这二层内容的介绍,都笼罩在项梁的形象之中。但项羽的形象已初见端倪。

4、选文随后省略的“吴中起兵”一段,叙述的是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响应陈涉、起兵反秦的情况。

同学们课后可在网上或图书馆找到这段内容自行阅读,想一想省略的这一段在主体描写项梁的同时,侧面交代了项羽的哪些事迹?从中显示出项羽怎样的气质性格,这对以下集中描写项羽的事迹及塑造其形象,有什么作用?此外,同学们还可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及思考结果写出表达观点,抒发感想的议论文章;

① 项梁自身的性格器度及其对项羽早期的培养教育,对项羽日后的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 项羽早年情况对其一生起制约作用的事例,对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为未来发展而明确学习态度、培养气质性格、选择事业方面而言,可提供哪些启发?

四、简介“吴中起兵”等省略的有关情节

项羽随项梁在吴中响应陈胜、起兵反秦后,接受如召平以陈胜名义的命令,从江东吴中“渡江而西”。沿途收编或兼并了好几支军队,气势大振。陈胜死后,刘邦也来投奔。项梁采纳范增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其间项羽受遣攻下襄城,之后项梁又屡败秦军,项羽与刘邦还率军斩杀了秦宰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一连串的胜利使项梁骄傲起来,拒绝了宋义“将骄卒堕者必败”的劝谏,终于导致以楚为首的联军被章邯所率的秦朝援军击败,项梁也战死,从而使反秦义军在陈胜死后,又一次遭受到重创。秦军则趁机将反秦阵营的赵国君臣及军队包围在巨鹿城,与赵国及诸侯援军形成决战局面。

五、品读第3节:巨鹿之战

1、疏通文意,概括大意。

(1)重要文言词语:

河:这里指漳河。②少利:胜利不多。③釜:锅。甑(zèng,憎):做饭用的一种瓦器。④冠诸侯:在诸侯军当中居第一。⑤壁:壁垒,营垒。⑥纵兵:出动军队。“纵”,放。⑦惴(zhuì,赘)恐:恐惧。⑧辕门:即营门。古时军营用两辆兵车竖起车辕相对为门,所以叫辕门。⑨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走。“膝行”,有膝盖行走。

2、说明:在这场决定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性决战中,项羽充分展示出其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神威,使他的一生功业发展到了顶峰。明代茅坤说,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文中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镇楚国,名闻诸侯”以下对巨鹿之战的正面描写部分,虽文字不多,却极有气势,尤为精彩,值得反复诵读。

3、在巨鹿之战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战争?表现了项羽什么的形象?大量采用短句有什么效果?

明确:明人唐顺之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在这场决定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性决战中,项羽充分展示出其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神威,他的一生功业发展到了顶峰。故而侧重展现其将帅神威形象。破釜沉舟、势如破竹,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三个“无不”、两个“莫敢”从侧面极力渲染烘托项羽的将帅神威。

4、随堂思考:

(1)我国古代散文中的战争描写,与小说中侧重于兵戎相见的正面描写不同,多侧重于双方战略的形成、人心向背、双方的内政、外交等战争诸因素的交代。对战争的交锋场面及结局,一般不多着笔墨。思考这种写法和传奇、武侠小说中侧重交战场面描写的手法相比,有什么好处和不足?

(2)回顾必修三《鸿门宴》

巨鹿之战基本消灭了秦军主力,并使秦王朝内部出现分裂,导致秦军首领章邯投降。项羽在纳降秦将,并在新安坑杀秦朝20万降军后,继续向秦地进军,于公元前 206年12月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此时项羽年仅28岁,即成为各诸侯军的统帅,事业上可谓如日中天。

巨鹿之战是项羽等人受楚怀王派遣,从北路击秦时为救赵国而遭遇的大战。同受派遣而从南路攻秦的刘邦,则由于项羽主战的巨鹿之战吸引了秦军主力,而得以长驱直入,率先入关,从而与因战争耽搁而后来入关的项羽,发生了反秦军队中的内部冲突。这一冲突导致了鸿门宴上刀光剑影的明争暗斗,并由此拉开了继秦代灭亡之后楚汉数年相争的序幕。而项羽性格中的长处短处都在鸿门宴上得到集中体现,他毕生的功业及生命历程,也以此为标志,出现了重大转折。

鸿门宴一段已选入必修课本,本书对这一段内容予以简单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品读本文所选的《垓下之战》时,对项羽生平和垓下之战的背景,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把握,并由此思考或讨论:鸿门宴的结局对项羽的人生历史和楚汉相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六、课后作业: 巩固前知,预习4—8小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读第4-8节,疏通文意,掌握主要内容。2. 体会项羽在“乌江自刎”时的悲壮。教学重点:

1. 掌握各种文言现象。

2. 能用辨证的眼光来看项羽的人物形象。

一、品读第4-8节:

鸿门之宴拉开了项、刘楚汉相争的序幕,项、刘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政权争夺战。项羽在鸿门宴后进入咸阳,烧杀抢掠后又东归,分封天下诸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不久又派人击杀楚怀王。刘邦被项羽分封到蜀地为汉王,仅三个月就率先引发了楚汉战争,并于公元前205年春率50万军队东伐项羽。虽屡遭败困,但均得逃脱,并用反间计除去项羽身边的范增。公元前203年,刘、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议和罢兵后,刘邦又违约击楚。几经反复,项羽不断被削弱,终于在公元前202年,被刘邦主力和诸侯联军合力包围于垓下。项羽在悲歌别姬后,率仅28骑残部,与数千汉军展开了生平最后一次“快战”,终于自刎于乌江边。

1、品读第4节:悲歌别姬

(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并翻译句子。

原文:项王军壁(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解词:壁: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扎营、驻扎 兵:军队 及:以及 之:代词,指代项王军

翻译:项王军队在垓下驻扎。军队很少,粮食也完了,汉军以及诸侯的兵马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

原文: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解词:夜:在夜晚,名作状 楚:用楚地方言,名作状 惊:惊异

这句话,所显示出来的一个成语:四面楚歌。

翻译:在夜晚听到汉军营的四面八方都用楚地方言唱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异地说道:“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有了楚国吗?(不然)这汉营中楚人怎么这么多呀!

原文: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解词:则:于是 夜:在夜间,名作状

翻译:项王于是夜中起床,在营帐中饮酒。

原文: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项王)常骑之。

译文:有美女名叫虞,常受宠幸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有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着它(行军作战)。

原文: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解词:于是:在这时 忼慨:同“慷慨”,情绪激昂(忼,慷的古字)

译文:就在此时,项王情绪激昂悲愤地唱起歌来,自己作诗唱道,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解词: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啊,呀 盖:超过 时:时运 逝:奔驰

译文:“力气能拔起大山呀,英雄之(豪)气超过全世,时运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奔驰。

原文: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词:奈何:怎么办 若:第二人称代词,你 奈„„何:固定句式,对„„怎么办

译文:乌骓马不奔驰啊,我可对你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呀!” 原文:(项王)歌数阕,美人和之。

译文:唱了好几遍,美女虞姬也应和着唱了一首诗。

原文: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解词:泣:眼泪;哭 莫:没有谁

译文: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将士都哭起来,没有人能仰视。

(2)赏析项羽的《垓下歌》,可与刘邦《大风歌》比较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明确:《垓下歌》“悲歌慷慨”“泣数行下”体现项羽的多情。无奈的悲愤,表现英雄末路的悲哀。项羽霸王别姬的悲歌形象与他叱咤风云的形象,融合于项羽一身,人物形象丰满。在垓下被围悲歌别姬,主要是渲染一种悲剧氛围,表现出作者对项羽的怜惜之情。

《大风歌》是刘邦在彻底击败项羽,做了几年皇帝后回家乡沛县时,在欢乐的宴会上哼唱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豪情满怀的歌。

《垓下歌》和《大风歌》说不上有多少艺术性,但十分确切地表明了“诗言志”的道理。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

(3)思考:“霸王别姬”中项羽为什么哭了?如果删掉“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效果如何?

明确:项羽意识到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已经降临到头上了。“泣数行下”,一个英雄的哭,一脸英雄的泪。热泪滚滚,迸涌而出,是不可遏止的悲痛,不期而然的流泻。

周围的人一方面受感染不忍看,因同情而跟着悲泣,一方面因敬畏之情而不敢与项羽的目光相遇,怕伤他自尊。

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如“夜闻楚歌”、“项王悲歌”、“虞姬和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等,并且在这些细节多有对历史事实合理的艺术加工,如“慷慨悲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形象。

3、说明:

近人郭嵩焘评论“垓下之战”的描述是“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独记巨鹿、垓下两战为详。巨鹿之战全用烘托法,„„而垓下(则)显出项羽兵法及其斩将搴旗之功。”其实,在司马迁笔下,无论是悲歌别姬还是快战东城,无论乌江拒渡还是“为德”自刎的描写,都能“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阅读时可仔细体味。

司马迁在《垓下之战》中对项羽形象的刻画,不仅极为生动极具神采,极有气势,而且笔法曲折多变,极具戏剧性和艺术韵味。品读本段时,注意细读项王别姬一段,分析其中展现的项羽叱咤风云的性情中的另一个侧面。

二、品读第九小节

1.随堂讨论:自主探究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小组讨论)2.教师说明:投影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 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 思考:以下三位诗人对项羽兵败自杀各持什么态度?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民心向背)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定态度,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明确: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三、课后作业:

上一篇:风险代理委托合同协议下一篇: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