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海洋视角(精选6篇)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1
系统论是一门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 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协调发展模型等应用研究。海洋功能区划是一项集宏观管理与微观研究于一体的系统性工作, 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构筑、各层次海洋功能区划的定位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的执行与修编等工作均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动态相关性、结构和功能性以及层次性等基本理论予以剖析和解释。因此,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海洋功能区划的相关工作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系统论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系统”的定义有近40种, 其中比较简单又容易达成共识的是, 系统是由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并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统一体。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 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整体具有确定的功能, 即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秩序和能力。
系统论认为, 整体性、动态相关性、结构和功能性以及层次性等既是系统论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 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现简单介绍其相关原理。
1.1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论中最基本的原理。贝塔朗菲强调,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他同时认为, 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在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 起着特定的作用, 并且相互关联, 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 系统的动态相关性原理
相关性原理是整体性原理的延续和具体化。系统的相关性主要指由于系统是由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而系统、要素和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系统相关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其他部分的变化, 以至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同时, 这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又是系统动态性原理的体现。
1.3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性原理
结构和功能性原理主要探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关系。系统的结构是使系统保持整体性并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 是一个系统区别于另一个系统的重要标志, 而系统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二者的相关关系是:结构决定功能,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制约着结构的组成与变化。静态来看, 系统的有序结构保证了系统整体上的功能作用, 即系统的有序度高, 功能就较强, 反之功能较弱;动态来看, 当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即趋向有序, 反之趋向无序。
1.4 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层次性原理要求把客观世界看作一个结构有序的、多层次等级结构的统一体。系统诸要素的差异使得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及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 形成了统一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不同层次有其不同质的规定性, 以一个管理系统为例, 上层系统往往要求明确体现整个系统的目标及控制管理方案, 在上层系统的要求和约束下所得出的优化研究的结果往往又是其下层系统优化研究的前提和依据, 因此任何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都要明确该系统所处的层次并考虑到上下层次之间的关系。
2 系统论下的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功能区划作为一项宏观的系统性工作, 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因此,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编制过程及区划对象等相关环节, 同时建立和明确海洋功能区划中所涉及的各个相关关系以及剖析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的内部结构, 进而把握其层次性和掌握其动态性。
2.1 功能区划体系的完整性
海洋功能区划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 在编制和评价海洋功能区划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将海洋功能区划的各个内容和工作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海洋功能区划过程中涉及的整体性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的完整性。
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直接关系到海域的审批和管理问题。从理论上来说, 分类体系必须涵盖海域使用管理的各个方面, 尽可能地包括现状与未来、近期与长远以及全局性与地方性的所有海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综合管理等活动。
2) 海洋功能区划对象的完整性。
海洋功能区划的对象是一个集环境、经济和社会特征为一体的地域单元, 其整体性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时间维度上, 区划对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摸清区划对象的海域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需求等, 可为近期开发、未来开发、整治利用区和保留区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② 空间维度上, 整个区划对象是一个空间整体, 单元间的协调关系及区划对象的整体效益是管理关注的焦点, 空间布置时要做到统筹兼顾, 使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以及主导功能和一般功能兼容安排, 从而保证区域单元内部经济、社会和环境平衡协调发展, 区划对象的整体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3) 海洋功能区划组织体系的完整性。
海洋功能区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技术难度高, 大多采用以行政领导和各部门技术干部为主体, 由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参加的组织体系。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和密切配合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完整体系, 从而保证区划信息科学和高效地运行。
4) 海洋功能区划编制过程的完整性。
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过程是一个整体, 其中的前一阶段往往是后续阶段的基础, 遗漏或者忽视任何一个阶段的作用和功能都将影响到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 有理由将海洋功能区划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看作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
2.2 海洋功能区划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海洋功能是依据海洋自然属性划分的, 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具体海洋区域的功能定位, 海洋的自然属性相对稳定决定了海域功能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同时, 前瞻性也是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之一, 海洋功能区划应在客观展望未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对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前瞻性意识, 为提高海洋开发利用的技术层次和综合效益留有余地。在海域功能的确定过程中, 需要掌握海陆环境条件及自然资源分布和变化的规律, 同时还需弄清由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这些动态变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预测今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影响;经过这样反复的动态循环研究, 最终实现海域的功能区划, 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调整和变动。因此, 掌握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功能定位。
2.3 海洋功能区划涉及的相关关系
作为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客观准则和依据, 海洋功能区划必须处理好各种相关关系并协调好各方利益, 从而提高其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海洋功能区划涉及的主要关系如图1所示。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规定海洋功能区划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以及协调与协商等基本原则, 因此其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以及开发与保护等关系。从具体工作看, 其涉及的相关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① 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包括与相关涉海规划、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所依托陆域和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该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行业部门和地方利益等的关系;② 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关系, 包括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各类型用海布局与时序以及重叠功能等的关系。在这其中, 明确各个要素在海域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地位是处理各个相关关系的关键。
2.4 海洋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结构
海洋功能区划的结构性主要体现在其空间布局上。海洋功能区划的对象是一系列由不同类型功能区组合的且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整体, 因此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布局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针对海域的整体规划有海域使用规划和海洋发展规划等, 但其与海洋功能区划范围的对应和管理的协调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有必要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相关结构理论针对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空间布局进行系统研究, 分析出适宜的方案。
除了考虑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布局结构, 还要考虑内部单元间的协调和布局问题。当前海洋功能区划的内部单元即各个功能区大多是按需来定, 缺乏用海类型的统筹安排, 导致区划类型错位或区划单元间不兼容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通过研究发现, 海洋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与海洋产业布局和用海类型布局等息息相关, 所以只有根据产业结构的布局规律来统筹安排各行业用海的比例, 协调行业之间用海矛盾以及优化和提升产业布局, 才能促进海洋空间布局向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2.5 海洋功能区划分级体系的层次性
海洋功能区划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其分级体系上。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和县四个级别层次, 国家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是宏观的, 国家级海洋功能区划注重对国家重要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区域配置, 省级海洋功能区划负责重点海域的功能排序及重要功能区的划定, 是指导性的;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是微观的, 主要负责制定具体海域单元的功能定位。从国家级到市、县级是一个下级体现上级要求、逐渐与地方单元结合和逐渐细化的过程, 根据系统论层次性的观点, 层级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约束关系和控制手段, 所以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应制定不同层次的管理要求和指标, 达到逐层控制和约束的效果。如, 国家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现海洋主体功能思想, 按照自然单元结合行政单元划分重点海域;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在国家级的基础上, 按照保护级别的管理要求确定围填海的禁止区、区域建设用海区及部分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和保护要求;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再针对省级区划中的相应级别海域, 划分具体功能单元。
3 海洋功能区划问题分析
3.1 海洋功能区划的内容问题
就某一具体海域, 海洋功能区划规定其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总体来说, 各地的海洋功能区划对管理要求的论述内容概括且简略, 而内容的缺失必然影响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性功能和预期效果, 从而出现区划内容不全面或管理实施不明确的问题。具体来说, 内容简单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1 对海域多方位和多用途利用的相关规定不明显
从海洋本身具有多种兼容性功能的特点来看, 某一具体的海域是无固定功能的,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但目前的海洋功能区划突出强调海洋的某一种适宜功能, 却抹杀了海洋本身多宜性的特点。同时, 实践中也有对海洋立体使用和多种用途并存的事实与要求, 忽视其立体使用与多用途并存的现象与内容会影响其在引导和规范人类开发活动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1.2 忽视对海域利用过程与使用方式的规定
海洋功能区划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引导某一海域的主导功能即海域用途上, 对海域功能的利用过程, 即以怎样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规定不够明确细致, 忽视了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于海域用途的价值差异, 因此仅仅规定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用途对于海域的开发利用是不够科学的, 其内容应涵盖海域利用过程与使用方式。
3.1.3 对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符合性判断无规范说明
一方面, 在海洋功能区划内容中仅仅明确功能区的范围和功能, 导致海域使用论证中的判断依据过于简单, 机械地以“用海类型是否与功能区类型一致, 用海范围是否在对应功能区范围内”为原则, 使得兼容性的海域使用被排斥及与功能区范围略有出入的用海平面布置方案被否定;另一方面, 随着海域使用分类的发展和完善, 《海域使用分类体系》会有调整和更新,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海域使用类型与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不一致的现象, 对此种由分类体系不一致引起的符合性判断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是需要规范说明的问题。
3.1.4 缺少对保留区和功能待定区的限制性规定
部分地区将这两个功能区当成了可以兜揽一切项目的“大筐”, 而保留区何时何条件下可以应用于某种项目应有原则上的规定, 否则将来海洋的利用空间和潜力会大大下降, 同时海洋利用的备用原则也得不到体现。
3.2 海洋功能区稳定性和动态性问题
海洋的自然属性相对稳定, 所以海域功能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 由于人们对海域的社会需求以及海洋环境本身的动态变化, 海域功能又具有前瞻性。作为一种区划管理, 海洋功能区划要求具有稳定性, 同时动态可调,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海洋功能区划系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然而, 目前绝大多数的海洋功能区划并没有从资源定位的角度长远地考虑其最佳利用, 而是以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为定位, 通过现有利益的协商甚至是现有规划的拼凑来划定海域功能,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破坏, 而且使得海洋功能区划经常随政策导向和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的改变而变动, 从而难以给海洋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就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海洋功能区划的单元定位缺乏对未来需求的预见性和兼容性, 导致其应用时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3.3 海洋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问题
从目前海域使用的空间布局来看, 主要集中在近海沿岸、沿海城市附近海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局部已趋于饱和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粗放利用现象。空间布局结构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3.3.1 海洋功能区划的平面整体布局不佳
针对某一具体海域, 海洋功能区划只定义了其适于开发利用的海域功能, 而并未体现其在海洋功能区划空间布局中的地位。同时, 海域管理更多地关注对某个具体用海项目的审查, 而对于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和是否达到最优缺少相关的政策指导和管理方案。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① 各行业用海布局不协调。从当前海洋产业的整体布局来看, 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发展不平衡, 相对于海洋强国产业布局的结构不尽合理;从用海类型的布局来看, 为满足沿海城市的发展, 向海洋要空间和要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海洋功能区划按需来定和项目化的问题, 从而使海洋功能区划类型错位或者区划单元不兼容和不协调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② 单一用海项目平面设计粗放且简单。由于缺少行业用海的控制指标和布局方案, 海域的最佳使用和利用方式得不到相关的控制和管理, 以致海域资源的粗放利用和浪费现象在个别地区比较突出。以围填海为例, 我国当前的围填海造地类工程大多采用沿海岸向海中平行推进、利用海湾口门进行直线围堰和利用岛礁为依托的简单粗放的围填方式, 围填海面积较大, 消耗了大量的天然海岸线、公共可利用海岸线和近岸海域等稀缺资源, 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和特殊单元遭到不可恢复性的重创, 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值得指出的是, 国家海洋局就此类问题发布了《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 对今后的围填海项目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3.3.2 海洋空间立体利用结构缺失和不足
海域具有立体性, 是一个集多种资源和功能于一身的统一体。海域中几乎每一种资源都可以成为开发利用的对象, 并且只要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相互间不冲突, 便完全可以对其同时进行开发利用。但由于当前海洋管理手段及海洋工程技术的限制, 海洋功能区划对立体空间的利用不多, 导致海洋空间结构立体利用的缺失和不足。
3.4 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的层次性问题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和县四个级别, 各个层级虽然分明且要求明确,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缺少明确的约束关系和控制手段, 导致层级体系不清晰以及缺少对应关系和有机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4.1 上下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层次性体现不明显, 部分地区层级之间存在一定出入
具体来说, 上级区划对于下级区划的指导性及下级区划对于上级区划的细化和对应关系体现不明确, 甚至有矛盾冲突。从描述方式来看, 省级与市、县级对海洋功能区的描述方式是相同的, 缺少发展目标与指标控制方面的约束方案, 无法体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思想, 即层次性体现不明显;从实际操作来看, 由于下一层次的海洋功能区划相对于上一层次属于大比例尺的区划, 其制定相对具体详细, 与本地区经济需求的联系程度也更紧密,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上下级海洋功能区划对同一地区功能定位有出入。层次性体现不明显或有一定出入导致海域使用论证在上下级一致性判断上过于机械化, 一旦上下级海洋功能区划不一致, 不是项目被否定就是海洋功能区划内容被改变, 这样反复的变动必然引起不同级别海洋功能区划的混乱局面。
3.4.2 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与县级基本相似, 未体现层次性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 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与县级基本相同;从实际工作流程来看, 由市统一编制包含所辖县 (市) 的市级海洋功能区划, 县 (市) 把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中的本地区部分作为自身海洋功能区划, 而并未另行编制。
4 讨论
将系统论应用于海洋功能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人们了解海洋功能区划的现实和分析海洋功能区划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国内众多学者针对海洋功能区划的相关研究很多, 且部分渗透着系统论的思想, 但均尚未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全面剖析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的各个方面。
笔者将系统论的思想贯彻始终。首先梳理了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和理论思想, 以此作为诌议部分和问题分析部分的理论基础;然后在系统论整体性、动态相关性、结构和功能性及层次性等理论的指导下, 针对海洋功能区划进行了积极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海洋功能区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最后从系统论的角度, 总结和分析了当前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筛选和梳理系统论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 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当前海洋功能区划工作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海洋功能区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 并从系统论主要原理出发分析当前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系统论,海洋功能区划,整体性,动态相关性,结构和功能性,层次性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2
目前我国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相比, 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有资源量不占优势。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每年有大量的新增人口产生,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以不占优势的耕地数量供养着世界20%的人口, 耕地资源的约束性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新世纪以来, 海洋成为人类新的资源供应基地, 也成为人类索取食物的新空间, 发展海洋渔业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开拓我国农业资源、增加食物供给总量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海洋渔业对于粮食安全的贡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是海洋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海洋渔业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海洋渔业不断地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 为人类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首先, 在食品安全框架体系下, 海产品是重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海产品中多含有优质蛋白质, 是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对于沿海居民以及海岛居民 (例如日本) 来说, 海产品是替代畜牧肉类提供的动物性蛋白的主要食物, 甚至某些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动物性蛋白质50%以上源于海产品。海产品中富含的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促进人体健康, 是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有研究从蛋白质含量与组成、氨基酸含量与组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组成、EPA和DHA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方面综合评价食物营养价值, 证明水产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优于鸡蛋、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食物[1]。因而从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意义来看, 水产品符合“营养全面”的粮食质量安全要求。
其次, 海洋渔业直接为粮食安全贡献了相当数量的水产品。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5600万吨, 连续23年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海产品产量超过3000万吨,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3.63千克。海洋渔业不仅为我国沿海居民提供了品种丰富、数量充足的水产品, 随着海洋渔业带动水产品加工业以及冷链物流的发展, 内陆居民食用海产品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作为世界上海水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 我国先后经历了以藻、虾、贝、鱼、参为代表的五次发展浪潮, 海水养殖业成为我国产量增速最快的食品生产部门, “蓝色粮仓”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最后, 海洋渔业经营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购买粮食, 间接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发展历史悠久, 具有较好的渔业发展条件及技术支撑。沿海省份依托渔业资源优势, 发展渔业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水平, 也提高了区域粮食换购的经济实力, 从该角度来看, 海洋渔业可间接地促进区域粮食安全。从全国来看, 201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189.83亿美元, 位居我国农产品出口首位, 所带来的收益可以抵消部分进口粮食的逆差。
二、发展海洋渔业对于促进粮食安全的必要性
海洋渔业在质量和数量上间接或者直接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海洋渔业是我国保障和促进粮食安全的长远战略, 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保证的重要支撑点, 也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1. 粮食安全涵义的内在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谷物粮食的安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食物消费升级, 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越来越多元化, 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非粮食食物, 日益成为增进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补充。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其较为合理的营养成分比例, 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 日趋成为居民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均动物蛋白食物消费量从1978年的11.44kg/人增加到2002年的38.33kg/人, 年均增长速度为9.79%, 是同期粮食消费增量的4倍[2], 在这其中水产品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升级, 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点逐渐由解决“吃饱”的问题上升到解决“吃好”的高度,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逐步演进为“国家综合食物安全”问题。将水产品纳入“粮食”范畴, 不仅使得国家粮食数量更加充足, 也符合现代人们的膳食需求。由此可见, 充分重视水产品在粮食安全中的促进作用, 是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必然选择。
2. 拓展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工业化发展进程导致的耕地资源缩减、土地质量恶化、淡水污染日趋严重,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而人口仍在保持增长的趋势, 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相对而言, 广袤的海域空间尚有较大开发潜力, 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多公里, 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海水可养殖面积约为260万公顷, 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约为240万公顷, 2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约1600万公顷, 4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5000万公顷。目前我国海域总体开发利用率比较低, 沿海10-30米等深线以内的13万平方千米的浅海和滩涂面积利用率不足10%, 且主要集中在10米以内等深线的海域, 20米等深线乃至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水养殖空间开发极少。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空间资源和生物资源, 发展现代化渔业养殖模式如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资源恢复型的海洋牧场渔业、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等, 将极大地拓展我国农业生产领域,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缓解耕地资源紧张压力, 丰富蛋白质食物的供给。
此外, 还有丰富的公海生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远洋渔船是“流动的国土”, 既能够为本国居民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促进粮食安全, 也能够通过水产品国际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间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发掘“蓝色粮仓”产量潜力, 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压力、拓展农业资源的客观需求。
3. 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的客观需求
谷物粮食是人类获得糖类的主要途径, 水产品、畜禽肉以及蛋奶等则是蛋白质的主要供给源, 同时种植作物粮食又为水产动物和畜禽提供饲料原料 (见图1) , 因此, 水产动物和畜禽在不同程度上与人类“争粮”。我国种植业每年为畜、禽、水产养殖提供约1.5亿吨的饲料用粮, 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3, 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动物性蛋白摄入量的提高, 饲料用粮增长的速度飞快。尽管人均口粮需求趋于稳定, 但由于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需求的增长, 粮食需求的总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预测, 到2030年饲料粮需求将会较2010年增长60%左右[3], 饲料用粮过快增长将是导致我国出现粮食供求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陆地畜禽类养殖, 很多水产养殖模式依托自然生态系统, 对饲料要求相对较低, 仅需少量投饵甚至不投饵, 例如藻类、草食性鱼类以及滤食性贝类和鱼类。而需要饲料养殖的品种饲料报酬也较低, 仅为1.0~1.5。据报道, 国外鲑、鳟、鲤鱼饲料的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 其他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达到1.5~1.8之间, 对虾饲料的饲料系数可达到1.0~1.2[4], 都低于畜禽饲料报酬在2以上的水平。因此, 水产动物可以消耗较少的饲料用粮就能够产出较多的蛋白质。从生物学和营养学角度来看, 鱼类为冷血变温动物, 不必消耗大量的能量维持其体温, 因而摄入的能量能够更多地用于生长, 因而水产动物的饲料报酬低[5], 属于相对经济“蛋白食物”品种养殖业。综上所述, 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调整畜、禽、水产养殖结构, 减少饲料用粮需求, 是减少粮食消耗、增加粮食安全保障系数的重要途径。
4. 水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 渔业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新阶段, 呈现出水产品供求两旺的发展态势。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低脂肪、高蛋白为主要特征的水产品逐渐在居民食品消费中日趋占据重要位置, 粮食和非粮农产品的消费之间的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据预测, 未来十年口粮消费量会有所下降, 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有74%的增长空间, 有学者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产品总需求量将超过9千万吨, 为当前水平的2~3倍[6], 由此可见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水产品在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随着现代渔业科技以及渔业管理理念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设施渔业及可持续发展渔业管理策略的发展和实施, 海洋渔业正经历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化经营、由近海开发向远海开发、由海域平面开发向立体综合开发的转变。海洋渔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海水养殖发展尤其迅速, 表现为海水养殖面积扩大化、养殖品种特别是名特优品种丰富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化。从水产品的供给趋势看, 数量可观、品种丰富的海产品能够有效补充粮食仓储。
三、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的对策建议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也是未来我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不仅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同时在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 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 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战略选择。
1. 充分发掘拓展海洋渔业空间资源
提升海洋渔业的海域空间利用率, 支持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发展, 拓宽农业生产领域,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系数。海洋捕捞业方面要坚持限额捕捞制度, 合理进行近海捕捞;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开拓深远海发展空间, 鼓励扶持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海外渔业基地建设, 提高远洋渔业的资源开发能力和竞争力。海水养殖业方面, 一是要优化传统海水养殖模式, 深入发掘近海滩涂空间;二是要推广深水网箱养殖, 拓展海洋渔业纵向深度空间;三是要兴建海洋牧场, 拓展海洋渔业资源量;四是要发展现代化海水工厂化养殖, 拓展海洋渔业陆海耦合空间。
2. 延伸海洋渔业产业链丰富海洋渔业“粮食”供给形式
积极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 提升水产品的附加值, 结合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 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海产品。完善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罐头、烟熏品、鱼粉、鱼油、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加快水产品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名特优水产品, 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由外延粗放型发展阶段向内涵型精深加工阶段发展, 逐步改变目前水产品出口主要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局面, 增加水产品附加值, 提高产品竞争力。
3. 强化海洋渔业建设的科技支撑提高海洋渔业“粮食”生产效率
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有自主科研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对海洋渔业中的核心技术攻关, 重点完善海水养殖技术体系,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养殖技术方面, 加强对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和名特优品种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重点突破其苗种培育、人工驯养、饵料开发、病害防治等关键养殖技术;在工程技术方面, 围绕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人工鱼礁的工程设施, 设置专项科研资金对抗风浪网箱制作工艺、循环水处理设备及技术和人工鱼礁建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管理技术方面, 健全渔业技术推广体系, 通过渔业示范基地等形式对养殖创新成果进行示范和推广, 落实渔民科技培训工作;配套技术方面, 逐步完善海水养殖配套技术体系, 如海洋勘探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鱼类行为控制技术、海岸工程技术等。
4. 提高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水平
建立和完善水产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健全水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检测机构, 加强渔用饲料、渔药与药物残留、水产品养殖水域及其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推动渔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安全化生产。首先要加强水环境的生态保护, 加强保护水域环境的力度, 从源头保障渔业水体安全;其次要加强养殖、加工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监管与控制, 推行健康、无公害养殖模式, 从管理、技术与生产实践入手, 开发和推广快速诊断水产养殖病害技术和产品, 建立可靠的病害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手段和监测技术水平, 进行长期而系统的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调查与评估, 加强数据收集、分析、评估和信息传输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化的渔业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加大渔用药物检查和海产品质量检测力度, 克服药物残留、有害添加剂等问题, 增加抽检的范围和频度, 从产业链整体上提高水产品安全水平。再次, 完善海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 强化海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提高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焕亮.我国主要水产品营养成分的研究[J].科学养鱼, 2000 (7) :11-12.
[2]常平凡.我国动物蛋白食物消费与饲料用粮供求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2) :35-37.
[3]黄季焜.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机遇, 挑战和战略选择[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3) :295-300.
[4]麦康森, 赵锡光.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渔用饲料的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0 (B09) :1-5.
[5]杨子江, 柯炳生.关于粮食安全与渔业发展的对话[J].中国渔业经济, 2006, (3) :75-80.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3
一方面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高新技术进步为依托的, 因此海洋新兴产业的涌现离不开海洋开发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海洋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不仅依赖于技术进步, 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供给, 激励人们响应市场需求, 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因此, 引入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 经济学领域最为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崛起, 进入21世纪以来, 更是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 成为经济学理论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
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海洋新兴产业, 对我国海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1]。因此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与论述。本研究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结合我国海洋经济现状, 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解释。
1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0年国家海洋局在《展望2010, 撑起海洋战略新产业》中对海洋新兴产业的界定, 海洋新兴产业就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新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装备和基础设施制造产业[2]。从对海洋新兴产业的界定可以明确海洋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高新技术性和战略性。目前主要的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装备业、深海产业等。20世纪后期以来, 随着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海洋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
1.1 主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10年来, 由于海洋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 》中指出,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初步形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 支撑引领海洋经济发展, 战略型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速将不低于20%, 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3]。
从几个主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 海洋生物医药业已具备一定规模, 至2011年, 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全年实现增加值9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依靠海水利用技术发展形成的海水利用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 至2011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不断增强, 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海水利用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增加值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0.2%, 同时在海水淡化设备、海水淡化工程建造等相关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我国自主创新海水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和产业化体系;随着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海洋电力业为代表的相关海洋新兴产业已逐步发展壮大, 以海洋电力为例, 2011年, 我国海洋电力业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全年实现增加值49亿元, 其中海上风力发电发展尤其迅速, 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在技术研发、测试、应用等方面都已形成规模, 相关新兴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深海产业方面, 深海海洋油气开发已成为目前我国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之一, 南海东部的荔湾3-1深水气田是我国首个深海气田, 计划2012年底投产, 由此将揭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序幕, 预计到2020年, 中海油将在南海深海区将建成年产5 000万t油气当量能力[4]。
1.2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分析
通过选取2006-2011年期间,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3个主要新兴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总量以及年增长速度来分析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图1) , 增长速度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
从图1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 以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2010年期间进入缓慢发展和恢复阶段, 产业规模增速回落, 低于同期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 其他阶段始终高于同时期的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5年间海洋新兴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 发展势头强劲, 在海洋经济发展和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但从海洋新兴产业的整体规模来看, 至2011年,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的增加值分别为99亿元、49亿元和10亿元, 海洋新兴产业的整体规模还比较小。
总的来说, 尽管目前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经济的整体规模中所占比重还较小, 但在海洋开发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 借助海洋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已初见成效, 海洋新兴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突出。
2新制度经济学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解释
高新技术性是海洋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特征, 对于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首先要对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解释进行研究。
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 制度被看做是一个内生变量而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 而且指出制度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而使得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中忽视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致命缺陷, 提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影响人的选择行为, 同时也会约束人的行为, 明确了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存在着重要影响[6]。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产权, 为产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从而激励了投资,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 降低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程度, 而且保障了契约的执行, 最终制度实现了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7]。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仅来自于技术创新, 但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制度因素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即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动力, 这一市场需求的产生为新兴产业的出现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潜在的方向与需求意味着人们有意愿向这一新兴产业进行投入, 但是仅仅依靠需求并不足以使新兴产业确立与发展, 而制度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度是决定市场中人们是否有动力响应市场需求, 是否为新兴产业投入足够多的资源的关键;其次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确保这些资源能按最有效率的方式发挥作用, 资源配置向帕累托有效倾斜, 保证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再者有效的制度因素可以为技术因素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 有效地激励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推动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在经济的发展中, 均衡是短暂的, 不均衡才是常态, 制度变迁理论进一步指出制度会随着时间、技术、偏好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8], 因此, 当技术革新出现时, 也会使制度变迁成为可能, 及时有效的制度供给使得制度变迁与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表明, 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之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 而制度要素的短缺并不能依靠其他要素来代替[9]。
与传统产业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制度环境的供给更为敏感, 区别与传统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技术要素尤其是高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突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传统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投入, 如何发挥技术优势、人才的智力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依靠有效的制度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决定了制度首先要保证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的预期收益, 减少外部性;其次有效激励技术创新, 从人才引进与培养、生产要素投入等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创新动力, 从风险控制、分担等制度的供给, 减轻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和高风险所带来的创新阻力。
3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实践的制度因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 已成为带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制度的确立是我国近30年来经济腾飞的根本所在, 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 但长期以来, 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被普遍看做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 政府往往重视资金、土地等要素的投资, 而忽视制度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海洋巨大资源的市场需求, 这种需求有效吸引了相关企业投入到海洋开发中, 并促进了海洋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海洋经济发展所处的制度环境, 通过提供合理的制度进而激励企业家响应市场需求, 投资于海洋相关产业, 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分析, 主要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在产权的明确与保障、行为的规范、激励机制三个主要方面的相关制度建设研究入手。
(1) 产权的明确与保障。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 对海域权属和有偿使用制度加以确立, 并规定了海洋开发中的海洋功能区划原则。海域使用权属的明确, 保证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市场机制的正式建立, 科斯曾强调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必要前提, 进一步根据科斯定理, 产权制度的设置与确立是优化资源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基础, 依靠产权明确所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整。海域权属的确立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奠定了我国海洋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基础。
(2) 规范用海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的《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了对海洋环境保护、涉外海洋科研等活动的管理。涉海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效的规范了海洋经济活动中涉海的各项行为, 减少了海洋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也为契约的实施、产权的保障提供了制度安排, 进一步降低了海洋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3) 建立激励机制。
200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 并在政府报告、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的地位, 与此同时各地区也分别制定各自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尤其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批准与实施将海洋经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一制度安排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也推动了区域间海洋经济竞争的形成, 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激励, 进一步吸引大量生产要素向海洋经济发展转移。此外, 其他制度安排还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期, 随着我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海洋行政管理方式开始加快由行业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海洋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上述一系列相关制度的确立, 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从产权确立、行为规范明确、有效激励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而降低了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 实践证明良好的制度供给确实是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建议
海洋新兴产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既符合海洋产业的内涵又具有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征, 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作用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依靠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科技创新, 制度因素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结合制度经济学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用的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在制度安排上的相关对策建议。
4.1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支柱, 明晰的产权制度与完善的产权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规则, 对于海洋新兴产业来说, 由于其自身的高新技术性属性, 这就决定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就应该是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海洋新兴产业以知识创新获得收益为目的, 创新主体 (包括企业、科研机构、个人) 与创新成果间的产权关系是推动海洋高新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 相关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 但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根据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海洋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建立海洋创新成果的产权交易平台与市场, 保证知识产权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 推动海洋创新成果的交易, 不仅可以激励创新者不断创新, 而且与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起共同有效地解决了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外部性问题, 将外部性内部化, 使得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趋于一致;②建立人力资本的企业产权制度, 海洋高科技人才是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根本力量, 硅谷企业等创新型企业的实践证明, 通过确认创新人才在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 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等企业核心人力资本更加努力工作, 提高企业效益。海洋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成果入股、企业共同决策管理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为海洋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机会。
4.2 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而合作的重要性就显得愈发突出, 制度的功能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主要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形式。海洋新兴产业对海洋高新技术创新的高度依赖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须要在产业形成之初就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度, 积极推进海洋科学与海洋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通过借鉴国内外硅谷、中关村等高科园的经验, 发挥我国海洋科技力量相对集中的优势, 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 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依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自的优势, 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 园区内加强契约化管理, 以技术合约为合作基础, 由政府部门提供金融、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按照从海洋人才培养、海洋科研到海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 积极引进和建立相关产业部门。
4.3 建立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应将创新性作为产业文化的根本特征, 在产业发展中形成创新氛围, 政府应通过引导宣传、物质奖励等措施在海洋新兴产业内部建立起创新的理念, 将创新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一切为海洋技术创新服务。积极引导增强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形成追求创新、鼓励创新的创新性企业文化。通过对2005-2011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 规模较小, 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 加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因此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 需要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规划中做好对海洋新兴产业应对外部冲击的各项措施, 并加强海洋新兴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 建立起有效产业风险监控、评估和预警机制, 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加大资金扶持、财税优惠等方式从市场、政府多个层面完善海洋新兴产业的风险分担体系, 解决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所面临的后顾之忧。
4.4 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通过建立高科技园区被证明是以产业集群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途径, 但是现有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过度拥挤、过度竞争、路径依赖与技术锁定等影响产业发展升级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 集群内企业达到一定数量, 在原有的制度环境下, 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带来了企业成本增加、劣等品搭便车现象严重等, 而且由于技术领域的相似, 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也会阻碍整个产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进程, 丧失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 从而使技术发展陷入锁定状态, 整个产业发展陷入僵化。因此, 政府在海洋新兴产业园区建立之初就应该对园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好相应的规划, 引入外部评估制度, 定期对园区发展进行评价和再定位, 必要时在园区内企业间组织、联系、竞争等制度规则上主动做出适度修改, 适应不同产业集群阶段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突破路径依赖与发展的固化。
参考文献
[1]钟雯雯.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9) :163-167.
[2]向晓梅.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J].广东社会科学, 2011 (5) :35-40.
[3]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 [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4]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国家海洋局[EB/OL]. (2012-03-13) [2012-04-01].http://www.soa.gov.cn/soa/hygb/jjgb/webinfo/2012/03/1332048458583782.htm.
[5]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2011.
[6]杨琦.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论略[J].现代经济探讨, 2011 (10) :84-88.
[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 罗华平,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8.
[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M]//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428.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4
1 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平瑛等[1]对我国现代渔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展望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当前应构建科学的现代渔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从多方面探讨了园区建设的评审和考核标准。翟鹏飞[2]认为我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园区建设规划实施,对渔业园区建设的标准、基本要求以及扶持政策等没有落实到位,渔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缺少新办法。侯英民[3]提出园区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通过园区建设吸引渔业发展要素、配置优势资源、壮大主导产业,并提出对渔业园区建设的建议:整合各类优势政策资源向园区集聚,将园区建设与渔业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渔业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朱菲莉等[4]对南京市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提出要由渔业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逐步形成现代渔业产业链,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融资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园区人力资源结构。孔维军[5]对兴城大菱鲆养殖现代渔业园区进行研究,指出要保障现代渔业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井盐水资源额充足供应,其次要有优良的苗种作保证,此外优质的饵料、科学规范的管理及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良好的市场销售也是重要保障。钟巧仙等[6]对杭州市余杭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进行研究,提出要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园区科技创新模式,努力推广现代渔业园区特色优势,大力提升现代渔业园区产业化程度。综观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目前缺少针对海洋渔业园区的评价研究,另外评价指标设计仍不够科学,缺少理论指导。
2 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2.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如何突出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指标体系构建重点考虑的内容。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包含自然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围绕人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7]。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除具有一般园区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8],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脆弱性,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受到来自陆地、近海的多种自然营力的直接影响,人口、经济活动密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剧烈,景观破碎度最大,生态干扰最严重[9],是环境和生态系统易受破坏的敏感地区;(2)优质性,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是海陆经济社会活动衔接的枢纽区、产业发展的高密区、资源存量的丰裕区,经济禀赋优势明显;(3)原发性,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依托广阔的海洋空间,原生态性能显著。基于这些特征的考虑,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既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其生态意义突出,又区别于一般的淡水渔业园区,其原生色彩浓厚、开放性能更强。
因此,基于生态系统原理的考虑,对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的评价应着重以下方面:(1)园区运行以生态驱动为动力,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常态化管理方式,园区建设适应产业融合和渔业功能新趋势,示范效应强,着力于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园区结构相对稳定、资源配置科学,各种不同类型要素彼此关联、结构耦合,形成自然结构合理、经济结构有利、社会结构有效的稳健形态;(3)突出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要素循环流动顺畅,园区运行动力机制灵活,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生态链”的高端发展、“设施化+装备化+信息化”的全面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园区对外界干扰抵抗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调解能力和恢复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明显,产业政策要素、市场平台要素、资本投资要素共振效应明显。
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能够反映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复合生态系统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要素。二是系统优化原则。指标体系要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既有反映不同侧面的横向联系,又有反映不同层次的纵向联系;同层次指标之间尽可能界限分明,避免重复或雷同;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各要素及其结构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可在较大区域内应用;指标设计力求精练,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指标参数获取容易,所需的数据易于采集。
2.3 指标体系构建特点
一是突出大系统观,即反映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园区系统构造力)、动力(园区系统活络力)、功能(园区系统适应力)的交互关系,同时体现“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响应(R)—控制(C)”复合生态系统发生的关联架构(DPSRC)。园区系统结构在系统驱动力荷载作用下响应;园区系统结构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具有反作用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园区系统功能体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功能。二是体现大哲学观,即反映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海关系,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反映现代渔业园区的社会生产关系。指标体系突出现代渔业示范园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三是彰显大生产观,即通过融入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反映现代渔业园区的社会生产关系。
3 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说明
基于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的特征以及健康评价标准,本研究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视角,构建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从园区系统构造力、园区系统活络力、园区系统适应力3个方面构建三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7个(表1)。
园区系统构造力(A1)指标从系统结构方面反映园区组织完善、结构完美程度,其中包括园区自然结构(B1)、园区经济结构(B2)、园区社会结构(B3)3个二级指标,这3个二级指标反映园区复合生态系统下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的结构构造。园区自然结构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海域生境结构(C1),主要反映在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指数、污染指数、营养水平指数;海域资源结构(C2),主要反映在水资源量、生物资源量、空间资源量;海域区域结构(C3),主要反映在海域规模、海域使用论证合理性、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方面。园区经济结构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园区生产结构(C4),主要反映在园区生产总值、渔业产业增加值、园区产业集群度、渔业产业链延伸度、渔业设施装备更新度等方面;园区交换结构(C5),主要反映在水产品国内市场供给量及销售额、水产品出口量及出口额等方面;园区消费结构(C6),主要反映在园区能耗量、清洁能源利用率、管理运行成本、技术开发资本投入等方面。园区社会结构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园区就业结构(C7),主要反映在园区原有渔民安置数量、吸纳社会就业数量等方面;园区收入结构(C8),主要反映在从业人员人均收入等方面;园区组织结构(C9),主要反映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养殖大户数量、管理机构健全程度等方面。
园区系统活络力(A2)指标从系统动力方面反映园区动力强劲、机制灵活程度,其中包括园区内生动力(B4)、园区外生动力(B5)、园区衍生动力(B6)3个二级指标,这3个二级指标反映园区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园区内生动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渔业创新能力(C10),主要反映在专利数量、研发经费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率、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等方面;渔业服务能力(C11),主要反映在水产品供给量、游客数量等方面;渔业吸纳能力(C12),主要反映在吸纳社会资本投资额、人才引进数量、新技术应用数量等方面。园区外生动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市场区域竞争(C13),主要反映在区位商等方面;政府政策扶持(C14),主要反映在政策出台数量等方面;社会评价反响(C15),主要反映在民众认同度等方面。园区衍生动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生态资本运营(C16),主要反映在资本投资回报率等方面;新兴业态培育(C17),主要反映在列入国家新兴产业政策支持项目数量等方面;政策共振效应(C18),主要反映在政府正面清单、企业负面清单等方面。
园区系统适应力(A3)指标从系统功能方面反映园区要素开放、组织调解程度,其中包括园区海域调控(B7)、园区开放调控(B8)、园区环境调控(B9)3个二级指标,这3个二级指标反映园区复合生态系统内在调控(系统输入)、外在调控(系统输出)以及系统压力响应(抗干扰恢复能力)。园区海域调控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渔业碳汇能力(C19),主要反映在藻类、贝类播种面积等方面;空间容量控制(C20),主要反映在立体养殖面积、兼容功能区面积等方面;利用方式优化(C21),主要反映在海洋牧场建设面积、海洋牧场建设类型等方面。园区开放调控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外向合作影响(C22),主要反映在外界合作单位数量、合作成果数量等方面;海洋文化效应(C23),主要反映在接纳参观访问调查人次、媒体关注报道数量等方面;示范推广辐射(C24),主要反映在示范成果数量、辐射范围面积等方面。园区环境调控主要考察指标包括:环境压力响应(C25),主要反映在生物多样性变化、初级生产力变化、养殖容量变化等方面;产业风险防范(C26),主要反映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生物资源损害量等方面;自我恢复能力(C27),主要反映在生态缓冲容量、恢复时间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平瑛,蔡中华,张鸿杨.现代渔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145-148.
[2]翟鹏飞.关于渔业园区建设投资的定位及其方向的几点思考[J].农业综合开发,2009(2):29.
[3]侯英民.加快创建现代渔业园区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N].中国渔业报,2012-02-06(1).
[4]朱菲莉,李文杰,杜宣,等.南京市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26-28.
[5]孔维军.兴城现代渔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J].水产科学,2006,25(11):593-594.
[6]钟巧仙,刘晟.余杭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情况及思考[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1):21-23.
[7]董经纬,蒋菊生,阚丽艳.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18-219.
[8]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3):1-4.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5
进入21世纪,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功能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作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之一,文化产业更是因其具有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益以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1],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已被确定为“十二五”规划重要目标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海洋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文化消费中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和面貌得以呈现。新时期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以此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提升沿海城市文化形象和吸引力,早已成为沿海城市的共识。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国内外其他文化产业的成功运用,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同样可以借此途径实现繁荣和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所谓的海洋文化是与陆地文化相对而言的一种文化。有学者从文化创造主体角度认为,世代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滨海地域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依傍海洋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构筑了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文化艺术及教育科技,海洋文化由此产生[2]。也有学者将海洋文化定义为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认为从海船、航海、海洋科学等器物制度到有关海洋的神话和风俗等精神创造都是海洋文化[3]。曲金良将海洋文化定义为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指出海洋文化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缘于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是海洋文化的本质[4]。张开城同样认为“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学术界对海洋文化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普遍一致的观点是海洋文化强调人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其中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
关于海洋文化产业,张开城将其定义为“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5],并认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和体育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等八大产业[6]。徐舒静和于慎澄[7]同样将其定义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的产业”。而卞崇道则从哲学层面提出了海洋文化产业研究要处理好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合作等问题[8]。叶云飞[9]、郑贵斌[10]、韩兴勇等则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了舟山群岛、山东省及上海市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本研究采用张开城的定义作为理解海洋文化产业最基本的出发点。
2.2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定义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给出,认为协同创新是指由自我激励并具有集体愿景的人员组成的网络小组,借助网络交流观点、信息及工作状况,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11]。我国学者陈劲、阳银娟[12]认为协同创新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熊励[13]等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组织本身,依赖企业内部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及支撑要素(战略、文化、制度、管理等)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外部协同创新又分为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同一功能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如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客户等)间的协同;横向协同创新则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间协同。
本文关注的对象正是围绕市场(即用户)需求的企业外部横向协同创新过程,其核心就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市场机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有效整合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优势资源,促进产学研三方协调配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样可以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其中。
3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政产学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1.8万公里的海岸线、200海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以及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14]。经过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我国临海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进入21世纪,海洋文化产业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讲,我国海洋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3.1 政府统筹管理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
海洋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相关政府部门对该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首先,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管理服务部门主要业务范围是陆地,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缺少统筹管理。而且在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形式分散,实行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部门之间的管理服务协调机制欠缺,造成海洋文化经营企业无所适从。其次,政府还没有制定完整完善的配套政策。有关企业市场准入、竞争和退出的程序没有形成定式,外贸、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现行的政策法规一部分套用文娱产业管理办法,一部分采用综合性管理办法,政府出台的关于海洋文化产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偏少,且多数提法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落到实处。
另外,政府在海洋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全国性的统筹规划,资金、人员的投入力度不够。在海洋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当前来看,政府对这一庞大的社会工程的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重任。
3.2 产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
相比于陆地文化,海洋文化虽然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由于长期处于重陆轻海的文化氛围,且海洋文化受众有限,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目前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呈现出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低端同质化特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趋同。海洋文化旅游是当前大多数省市海洋文化产业的主导方向,大批中小企业集中于这样的传统文化产业,经营饮食、休闲度假业务。由于这些企业经营中较少运用现代科技、经营业态相似,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二是海洋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态势。由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各区域又对海洋文化产业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产业的市场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整体规模偏小,还没有形成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各地区海洋文化产业的企业还是以小规模的旅行社为主,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数量还在少数。海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总产值占比偏小。三是海洋文化产业对海洋环境已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有些海滨文化旅游项目、亲水文化休闲项目通过填海的方式获得土地,破坏了海岸线自然状态原貌,虽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滨海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为满足海洋饮食文化发展,很多海域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3.3 海洋文化挖掘不够、产业统计受忽视
我国海洋文明历史悠久,但与西方国家对海洋历史的研究相比,我国海洋文化史研究相对较少,属于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中薄弱环节。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涵盖多种领域,包括海防文化、海商文化、妈祖文化等,国内对各领域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珍贵的海洋文化资料已经流失,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存在困难。几千年的海洋文化发展进程中,祖先们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等,海上交通留下的丰富水下遗产遗址也还有待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目前国内对海洋文化发掘整理工作还不够,尚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想法。大量海洋文化资源还需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被挖掘、包装,转化为能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海洋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另外,海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资料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并未提及海洋字样。这就意味着单独的海洋文化产业数据统计资料很难获得,其产业发展状况也难以被客观真实展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3.4 国民海洋文化意识相对薄弱、群众参与度不高
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群众即最终消费者的参与,而目前来看海洋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没有吸引广大民众参与海洋文化的弘扬,在社会各界中的宣传力度并不够大,缺乏群众感召力。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某大城市9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版图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面积,而不知道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也是国土的组成部分[15]。我国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反映海洋历史文化的作品也远远少于以大陆农业历史文化作为题材的作品。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国民海洋文化意识相对薄弱,群众参与性不够。
4 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策略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资源开发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与人们意识形态最为紧密相关的海洋经济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居民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鉴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国内外其他文化产业的成功应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可以运用此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政府机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目标用户各自优势。
4.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与规划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政府的扶持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强化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服务管理职能,包括建立协调统一的海洋文化产业服务管理体系、培育和壮大海洋文化市场主体、制定并完善海洋文化产业服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等。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海洋文化产业相关财税、金融、投资、市场准入、土地、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有待建立完善。
此外,政府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方面应做出贡献,加快推进能形成产业拉动作用、引起重大示范效应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加大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宣传方面的投入。
4.2 实现企业及产业的主导作用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企业和产业单位。沿海区域应积极建设海洋文化产业集群,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各地可借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契机,统筹规划建设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群;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或重组,着力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海洋文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资源整合、产业链、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可涉足海洋文化产业多个领域,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带领作用。另外,海洋文化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应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合理使用海洋资源、自觉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海洋文化资源很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这方面问题应予以关注,企业经营应尽早树立产权意识,创建独特的海洋文化品牌。
4.3 学研紧密结合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两大知识来源,是知识库的主要贡献者。此外高等院校还有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功能。而技术和人才正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支核心力量,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将举步维艰。首先,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尤其需要高新技术支持。海洋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吸纳高新技术成果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海洋文化产业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服务水平的特点,形成竞争力强、规模大、素质高的蓝色文化产业体系。其次,海洋文化产业兴起时间尚短,人力资源相对匮乏,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夺取海洋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当前正需要结合培养、引进等多种途径充实国内海洋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队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和人才这两支力量的主要供给者,二者紧密结合为企业输送技术和人才是海洋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4.4 以市场为导向
《史记》的海洋视角 篇6
关键词:高校特色,水上运动,和谐,发展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 体育不仅在提升学生身体、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累积起一种文化底蕴, 为大学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涉海类高校除发挥一般高校的教育功能外, 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这些高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海上工作者, 他们将来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等学科为特色的大学, 在百年办学实践中, 历来坚持“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育人之路, 十分注重将体育工作与学校办学特色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了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的水上运动的重要作用。
一、水产办学特色催发了水上运动的萌生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水产高等学府之一上海海洋大学1912年诞生在长江入海口吴淞, 时为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又俗称吴淞水产学校。以振兴水产业、发展航运业为宗旨的学校办学特色直接催发了水上运动的萌生。由于发展水产教育的需要, 吴淞水产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游泳和端艇技能教学, 始为百年水上运动之发端。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的体育运动尤其水上运动的肇始缘于近代新式教育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与启迪。在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 著名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意在抵御列强侵略, 力图发展振兴民族水产业和航运业, 竭力筹措并创建了吴淞水产学校, 是当时国内设备最完善的水产学校。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 建校初即设“体操”为基础教学内容, 后又规定了游泳是渔捞科学生的必修课, “身体羸弱难望成就者令其退学”。在面积不大的吴淞水产学校校区内, 游泳池、足球场、篮排球场等体育场地及设施一应俱全;再加上学校背靠上海, 濒临长江、黄浦江交汇处, 四周有护校小浜与随塘河相通, 校门朝东径直向前二百米即到黄浦江边, 这都为水上运动的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吴淞水产学校的校舍被日军的战争炮火夷为平地, 部分师生辗转内迁至四川合川 (今重庆合川) 。萌兴而起的水上运动伴随着在炮火中毁于一旦的校舍也陷入了沉寂。抗战胜利后, 在侯朝海、冯立民及其他著名人士的强烈呼吁和竭力筹措下, 1948年我校在上海复兴岛复校, 定名为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后的办学之路极为艰难, 校址几经迁移, 但学生对水上运动的热爱没有消减, 因此学校的水上运动仍然持续发展。借用大夏大学 (现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场地期间, 早期学子们在美丽的丽娃河上荡漾着舢板, 成为那个艰难岁月里最富有诗意的画面, 永远定格在后学们的脑海中。
二、全面发展中水上运动走向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走过了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1952年10月, 经过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在全国进行的院系调整, 鉴于已具备的办学条件, 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组建成独立的本科学院, 被正式批准成立上海水产学院。因学校专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水上运动在五六十年代走向辉煌, 既有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的航海多项运动、游泳运动, 又有赛艇、水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运动, 形成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水上运动教学与训练, 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在五六十年代的全面发展与辉煌同新中国体育运动尤其上海水上运动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1958年前后, 上海市体委按照上海市政府对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要求, 对原华东体训班 (上海市队) 的部分运动项目进行了合理布局和调整, 把市级一线运动队布局到部分体育运动开展较好的高校中去。作为一所具有水上特色的专业院校, 上海水产学院的水上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水上项目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布局过来。在学校和上海市体委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水产学院建成了开展划船训练条件基本完备的赛艇运动训练基地, 并拥有八人艇、四人艇、两人艇、单人艇、皮划艇等多条船只, 在当时的上海市高校中可谓绝无仅有。在60年代初上海水产学院还建成并拥有了自己的正规游泳池, 当时算得上是上海最先进的游泳池之一。游泳教学是渔捞科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渔捞科的学生入学时要测试游泳技能, 未通过者不能就读该专业。学校组织成立的“水上运动训练班”除了进行游泳技能教学外, 还教授学生和教工划船和驾驶技术。特别是“以水上运动为主, 水陆并举”的教学方针提出以后, 学校以水上运动为特色的教学传统及办学理念既已稳步形成。水上教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水上训练条件日渐完备, 有着雄厚实力的水上运动队伍日益壮大, 由此, 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快速发展, 在舢板、赛艇、游泳、水球等项目上走在前列, 取得了今天仍无法望其项背的辉煌战绩。1956年7月, 四名上海水产学院学生代表上海市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航海运动竞赛大会, 获得全国第三名;1957年5月, 上海市全市海军舢板荡浆比赛中上海水产学院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1958年10月, 在武汉举行的赛艇对抗赛上, 由上海水产学院学生参加组成的上海市八人艇运动队以7分11秒4的成绩打破全国记录, 并创下世界最好成绩;1959年2月, 上海市第一次赛艇对抗赛中上海水产学院获得三项第一名, 即男子四人艇2000米、男子八人艇2000米、女子双人艇1000米;1959年6月, 上海水产学院男女赛艇队获市秋运会赛艇比赛男子单人赛艇获得了第一名, 8人艇获得了第二名, 总计总分获得上海市第二名;1959年6月, 在杭州西湖举行的上海、杭州、贵州、山西四省市赛艇对抗赛中, 上海水产学院双人单浆赛艇、四人赛艇均打破了第十六届奥运会记录, 有四十五人次连破三、四次全国记录;全市首次赛艇锦标赛中获得三项第一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水产学院水上运动队多次参加全国和上海的各级比赛, 屡屡出现摘金夺银的难忘时刻, 创下令人骄傲的辉煌战绩, 成为上海高校中的一朵奇葩。
三、坎坷前行中水上运动延续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 上海水产学院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 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 训练与比赛处于停顿状态。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农业院校不能办在城市, 学校于1972年搬迁至厦门集美办学, 改名为厦门水产学院。全体师生开始了在厦门的学习和生活, 并在集美度过了九个寒暑。在艰难的岁月里, 由于师生对水上运动的热爱, 以及水产教育的特殊需求, 水上运动仍然顽强地延续发展。业余游泳训练和锻炼依然是学生的主要体育活动之一。这一时期学校最为重要的游泳活动就是响应毛泽东“到大江大河中去锻炼”的号召, 参加上海市各项横渡长江的比赛。毛泽东并多次在武汉畅游长江, 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66年7月16日的毛泽东畅游长江, 随之各地纷纷以此为榜样依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游泳、练横渡的空前运动。上海水产学院在体育教研组和校武装部的组织下, 成立了“武装游泳队”, 在学生中广泛选拔队员并进行强化训练。1966~1971年期间, 学校游泳队先后参加了上海市组织的上海至崇明26000米、上海至长兴岛16000米等横渡活动, 并获得了上海市武装部的表彰。厦门办学期间学校基本承继了上海办学的传统, 把游泳作为了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规定游泳课程是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学校通过这项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鼓励学生更好的掌握游泳技能。水上运动虽然在特定时期遭受了很大挫折, 但既使是在极其艰难的办学环境下, 学校仍把游泳作为专业课程来学习。
四、转型发展中水上运动向海洋体育拓展
在各界知名人士和农业部、教育部的关怀与帮助下, 1982年厦门水产学院回迁上海, 由此翻开了学校历史上新的一页。1985年, 经农牧渔业部同意学校易名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并整体搬迁至临港新校区。进入新世纪以来赛艇运动也得到了全面恢复与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来龙舟运动的奋力崛起, 是学校对传统水上运动项目的重要拓展与创新。“人人会游泳”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课教学目标。游泳教师们对游泳课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抓游泳技能教学与训练的同时, 特别重视学生的德、智方面的素质教育, 在逐渐形成团队和优势的基础上组建了校游泳队, 多次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上海水产大学的游泳教学与训练在上海市高校体育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誉, 游泳竞技水平和群体活动也走在上海市高校的前列。1991年上海市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 上海水产大学夺得八枚金牌、七枚银牌和三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2年上海市大学生游泳比赛中, 夺得九枚金牌、九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3年上海市大学生游泳比赛中, 夺得八枚金牌、六枚银牌和六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93年上海市大学生短池游泳比赛中, 夺得四枚金牌、十四枚银牌和六枚铜牌, 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游泳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使得上海水产大学水上运动在上海市高校中的影响力逐渐恢复。学校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并搬迁至临港新城以来,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上海海洋大学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高水平水上运动队建设工作, “恢复历史传统、重建水上运动”已经成为新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运动的最强音。2006年学校专门召开划船队成立大会, 商讨水上运动发展战略;2009年学校探讨学校水上运动复兴战略, 为龙舟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复建赛艇队以来, 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的赛艇、龙舟比赛:2006年6月, 校新赛艇队参加了上海市首届“港城杯”龙舟公开赛, 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10月, 全国秋季赛艇锦标赛在上海举行, 大学生组比赛获得第三名;2009年5月, 校龙舟队参加第六届中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获得第三名;同年9月, 上海市高校龙舟锦标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5月, 校龙舟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获得一等奖;2012年6月, 为庆祝“世界海洋日”, 学校在滴水湖举办首届“海洋杯”龙舟暨赛艇邀请赛并获龙舟、四人皮艇比赛一等奖, 八人赛艇比赛二等奖……一系列的比赛以及令人瞩目的成绩证明:作为一所拥有水上运动辉煌历史的海洋类高校, 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是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以体现海洋特色的育人理念, 使当今大学生通过水上运动对海洋有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进而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的通识教育, 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强健体魄的海洋人才。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百年发展历程很好地阐释了高校特色与体育运动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 这对我国其他高校的体育教育不无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田静, 肖亚玲.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水运, 2006, (7) .
[2]滕海颖, 陈学德.航海体育[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3]上海水产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上海水产大学校史[M].上海:上海水产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 2002.
【《史记》的海洋视角】推荐阅读:
《史记》的文学本体07-29
《史记》的文学性07-14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08-21
《史记》的艺术成就10-12
《史记》的学生读后感09-04
史记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06-28
阅读《史记》这本书的心得06-14
《史记》的读后感1100字09-27
借鉴的名著《史记》读书心得体会07-03
初中生读史记的阅读感受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