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

2024-05-12

史记管晏列传(共10篇)

史记管晏列传 篇1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衣帛:名词作动词,穿丝绸衣服。

B.既而归,其妻请去 去:离去。

C.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即小看的意思。

D.其夫为相御,拥大盖 盖:印章。

答案:D。盖:伞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②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B.①解左骖赎之②久之,越石父请绝

C.①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D.①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②其夫为相御

答案:A。(A组,都为介词,在,表处所。B组,①之:代词,他,指越石父;②之:助词,起拼凑音节的作用。C组,①而:转折连词,却;②而:连词,表顺承。D组,①为:动词,待为,当作;②为:介词,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晏子“求贤”和“礼贤”的一组是()

A.①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②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B.①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②晏子荐以为大夫

C.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②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D.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答案:A。(B项,①是说晏子的节俭;②是说晏子荐贤。C项①是说晏子对君主的忠心厚义;②是说晏子的名声大。D项,①是说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②是说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如实地回答。)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跃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的心计、意念和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答案:D。(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4分)

翻译:

翻译:他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

给分标准:句子翻译基本正确给1分,翻译对一个得分点得一分。

得分点是:危言: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有道:国君能行正道。衡:权衡、斟酌。)

(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4分)

翻译:

翻译: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

给分标准:句子翻译基本正确给1分,翻译对一个得分点得一分。

得分点是:诎:通“屈”。诎于不知己:状语后置,即:于不知己诎。信:通“伸”,伸展、伸张。)

史记管晏列传 篇2

一、管仲之侈

(一) 因为其“侈”, 所以孔子“小之”。

司马迁本传提到孔子“小”管仲的话。出自《论语·八佾》。原文是, 子曰:“管仲小气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理乎?”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知礼, 孰不知礼?”

管仲“小气”“焉得俭”。孔子认为作为人, 管仲是小器量的, 贪财的, 谋私的, 不清廉的;对待君王, 你管仲就是个无理的、僭越礼法的臣子。这给我们留下一个功高自傲、贪图享受、不把连同齐桓公在内的任何人放进眼里的管仲形像。孔子的理由是, 他拥有“三归台”, 他自己养着好多不给朝庭做事的私臣。

其实, 最让孔子不能容忍并且事过百年以后想来就气不打一处来的, 是管仲的越礼行为:齐桓公的居所有多么大的气派豪华, 你管仲就有多么大的气派豪华;齐桓公在豪华气派的府邸门前做了雕饰精美的照壁, 你管仲在豪华气派的府邸门前也做了雕饰精美的照壁。特别是在对外接待方面, 齐桓公用多么隆重的礼节, 管仲就有多么隆重的礼节。你这管仲, 你成何体统!!

但司马迁说:“管仲富拟于公室, 有三归、反坫, 齐人不以为侈”。“齐人”竟然“不以为侈”?为此疑问, 细读《管子·侈靡》, 似乎有了新的注解。

(二) 管仲首倡并身体力行“侈靡”。

早在帝喾、帝尧时期, 人们“耕以自养”, 奉养给“天子”的那一份, 也足够。所以天下太平。而自周以来, 情况不同了。尽管严刑峻法, 人们也还是死争其利。管仲说, 理由简单, 是社会财富不足了。

“人君寿以政年, 百姓不夭厉, 六畜遮育, 五谷遮熟, 然后民力可得用”。民力可得而用, “而民可富”。这道理通用着, 一般人都能懂。但思想家管仲, 竟然提出要让社会形成“侈靡”之风, 要构建出以“侈靡”为经济链式结构的“侈靡”社会, 这对于不是思想家的其他人, 确实难以读懂。

《管子》中有专门篇章, 专事宣扬“侈靡”。要义是:“饮食者也, 侈乐者也, 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 赡其所愿, 则能用之耳。”民力, 不用说, 就是社会生产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就是人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欲”和“愿”。如果能满足这样的欲求, 你就能使用他们, 他们就听从你的。此其一, 这里说到生产问题。

其二, “故尝至味而, 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 雕橑然后爨之”意思是说,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请大家尽情寻欢尽情作乐吧, 大家要吃味道最好的食物, 欣赏特别动听的音乐, 鸡蛋先画上图案再煮了吃, 木柴先雕成艺术品再来烧火。这里说到消费问题。

统一铸造、管理钱币, 制定捕鱼、煮盐之法, “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 三乘者有刍菽, 五乘者有伍养。”意思是让齐桓公下令为商贾建筑住所提供好服务。

其三, 说到流通问题, 管仲提出的是, 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力的有三驾马车:生产、流通和“消费”。让有钱的人尽情地为快乐消费, 普通人就能挣到钱, 这就有了安居乐业的升平气象。

不用说, 管仲以他春秋那个时期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看出社会发展的经济链结构:社会消费是社会生产的重要一环。这一点, 曾经得到郭沫若的充分肯定。

“齐人”因为偏爱于这位思想家、改革家, 崇拜他的思想, 敬佩他的行为, 肯定他的功绩, “不以为侈”;后人因为偏爱于这位思想家、改革家, 崇拜他的思想, 敬佩他的行为, 肯定他的功绩, 似乎亦“不以为侈”。但今日看来, “侈靡”从词的感情色彩上来说, 确实具有贬意性。管仲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侈靡”, 在当时的社会已产生负面效应,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 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

(三) 管仲之“侈”产生的社会负效应。

1. 必然导致统治集团腐化靡费,

荒淫无度。管仲主张的侈靡, 即是指一种“高端消费”。“高端消费”的群体, 是君主、统治上层和富商巨贾。

管仲认为, 人人“可得而用之”, 社会财富就会源源不断, 社会财富增加了, 就得产生“高端消费”群体来进行“高端消费”。而“高端消费”往往又反过来刺激社会生产。不用说, 管仲的用心是好的。但“高端消费”的“高端人群, 能以良好的用心进行“高端消费”吗?实际上, 侈靡一但成风, 副效应马上会显现出来。

齐桓公, 一代英主, 一世英明, “侈靡”之后表现怎么样?就说吃什么和怎样吃, 那时候是有严格规定的。史料记载:国君用九鼎, 卿用七鼎, 大夫用五鼎, 士用三鼎或一鼎。其他阶层用豆, 阶层不同, 豆的数量也不一样。吃什么的等级规定是:“天子食太牢, 牛羊豕三牲俱全, 诸侯食牛, 卿食羊, 大夫食豕, 士食鱼炙, 庶人食菜”。又从《礼记·王制》中读到:“诸侯无故不杀牛, 大夫无故不杀羊, 士无故不杀犬豕, 庶人无故不食珍。”

那齐桓公本人呢, 他的级别够得着吃牛肉, 但也不能天天想吃牛就杀牛。而他却是日日宴乐, 日酒高会, 时时迷醉。在自己宫里守着美女喝酒听歌不算尽兴, 有心腹臣子陪酒不算尽兴, 出宫到自己建的妓馆里喝酒听歌不算尽兴, 别出心裁要轮着去臣子家里喝酒听歌, ———而后一项, 在管仲看来, 比前边几项更不能容忍:这是完全僭越了人臣之礼的行为, 这是为君者不能自尊的表现。所以对齐桓公好一顿训教。

“甘肥饮美, 殚天下之味。”之后, 觉得天下再无可食, 齐桓就想着, 不是野味又能比野味更吊胃口的还能是什么?有个叫易牙的大臣, 厨艺非常出色, 马上回家, 把自己年幼的儿子给烹了, 做成一道千古未有的菜肴捧给齐桓公。

后来, 管仲之后, 齐桓公因为生病被活活饿死, 饿死后在床上晾了70多日没人理尸, 几个儿子在各自党徒的扶助下大打出手, 搅扰天下纷争。扶助儿子们作乱天下的得力之人, 其中就有厨艺超群的易牙。

2. 必然导致社会上层弱肉强食,

巧取豪夺。管仲认为, 财富足了, 远者来了, 近者思安了, 人心齐了, “守战之备合”了。可是《周礼·天官》上说, “惟辟作福, 惟辟作威, 惟辟玉食。”就是只有君主才能作威作福, 吃玉食, 可由于管仲施行了“侈靡”, 社会积非成是, 蔚成风气, 在当时已经推及到上卿 (他本人) 及社会上层作威作福, 锦衣玉食。导致了达官显贵们的争名逐利和巧取豪夺, 也导致了豪商巨贾生活靡烂和屯积居奇。所以管仲不得不调整策略, 提出奢俭并重, 积散相辅, 后来干脆下令把极度“侈靡”的祭祀与丧葬取消。

3. 必然导致社会追名逐利,

勾心斗角。司马迁说管仲侈比公侯, “齐人不以为侈”, 想来还有另一层意思, 就是当时齐人, 把追名逐利视为常态, 见怪不惊。足见当时“侈靡”成风, 习非成是, 人人欲之。

一个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就是管仲推荐继承人的问题, 即史载管仲荐相的故事。据《国语·齐语》记载, 管仲病重时, 齐桓公和他讨论过继承人的问题, 齐桓公提出四个人选, 都被管仲一一否定了。这四个人是;鲍叔牙、竖刁、易牙、开方。管仲否鲍叔牙的理由是这个人太是非分明了。否后三个人, 是因为其三者尽为追名逐利之徒, 包藏祸心之人。管仲死后, 动摇国本、侵凌霸业、祸乱齐国的, 果然是后三个人。

诚如管仲主张的“侈靡”, 或许倒真是一种经济策略、经济手段、经济调控措施了, 那样或许社会上的“侈靡”者倒真是尽心尽力为社会作贡献的人了。但实际情形与管仲主张毕竟不相符合。

这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管晏列传》中提到的鲍叔, 司马迁也做了明确的交待:“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有封邑者十余世, 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在后人史评时, 往往“管鲍”并称, 是既“多管仲之贤”, 亦“多鲍叔能知人”。

二、晏婴之俭

晏婴三朝做宰相, 一顿饭只吃一道肉菜, 妻妾不穿丝绸衣服。上朝以后, 国君如果说话涉及到他, 他才恭恭敬敬正正经经地陈述意见;要是国君的话不涉及他, 他就正正经经认认真真去做自己分内的事。国君能行正道, 就按他的指示办事, 国君如果不能行正道, 就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办事。因此, 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 名声显胜于各国诸候。

比之管仲, 晏婴少了些张扬的个性、犯颜直陈的勇气和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刘向说:“晏子博闻强记, 通于古今,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以节俭力行, 尽忠极谏道齐, 国君得以正行, 百姓得以亲附。”这里看出晏婴是以“节俭力行”, 增加了君王及百姓对他的信任, 提升了自身的威望和亲和力。还有与管仲不同的是, 晏婴的“尽忠极谏”, 就是在劝谏君王时, 往往不直接的强谏而是委婉地曲谏或诱谏, 从中既显示了他高度的政治智慧, 也看出他委屈求全的处世态度。

晏婴之俭, 推及百姓, 就是要关注人民的生活贫困与疾苦, 大家一起过苦日子。推及到“高端消费”者, 就是不要过分奢华侈靡。而“高端消费”者的奢华侈靡, 恰恰是人民生活贫困与疾苦的根源。这不能不认为是一代贤相晏婴对前贤相管仲追求“侈靡”的一种反对, 不能不认为是晏婴对管仲因倡导“侈靡”造成严重恶果的一种历史性修正。

举《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一例。正当隆冬, 晏婴访问鲁国, 到他回国后, 发现齐景公正动员全国之力, 为他兴建一处让他能够登高望远、躲避夏天高温的大台。“岁寒不已, 冻馁之者乡有焉, 国人望晏子”。晏子回朝后, 齐景公为他接风洗尘, “公延坐, 饮酒乐, 晏子曰:‘君若赐臣, 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 若之何!太上靡散我, 若之何!歌终, 喟然叹而流涕”。晏婴又唱又泣, 只为要叫停一处楼堂馆所, 只为要叫停为君者让百姓又冻又饿做劳役。

齐景公心想, 不就是一座高台吗, 何至于你这样身份的人又哭又笑的:“寡人将速罢之。”让人称奇的是, 晏婴赴宴出来, 径直来到工地, 工头就说, 我们还修个亭子之类懂得避避燥湿呢, 咱们君王不就是做个高台, 多大的事呢!晏婴不理他, 盼他回来想让他替他们说说话的那些民工, 看他什么也没说, 就心里骂他:他也是一个“助天为虐”的人。但一会儿景公的命令就下到工地上了:大家都回家吧!

“仲尼闻之, 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 声名归之君, 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 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 能使垂衣裳、朝诸侯, 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 其晏子是耶!’”晏婴者, “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还有史料称他不去封邑取食甚至不要封邑, 自己的奉禄以及君所赐者, 大都接济了穷人。与管仲自请有“三归台”种种, 侈俭各行其道, 大相径庭。

所以司马迁对二贤臣各自的态度, 用史学者的口吻, 用言里言外的表达方式告知后来人, 其用心不谓不良。

《史记·苏秦列传》解读 篇3

司马迁用其毕生精力而完成的《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经典著作。初读《史记》诸列传,便对苏秦颇感兴趣。苏秦这一人物形象,历来倍受世人争议,甚至遗有骂名。但《史记》將其收录時,司马迁已于文章的结尾用总评的形式告诉世人:“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过人之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历史上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对苏秦的生平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人,战国时代最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

读《史记·苏秦列传》可以知道,他最初东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纵观其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未受重用之前,二、富贵显达之时,三、被受谗言之后。因此,要解读苏秦,我们应从他一生所处的三个时期入手。

起初,他散尽钱财,狼狈而归。时“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并对其一反先辈所走的路而以“卖弄口舌”为业进行猛烈抨击。是时,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面对家人的冷嘲热讽苏秦没有反抗,只是感到惭愧并暗自伤神,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放弃他的游说计划,而是在沉默中发奋图强,积蓄力量,寻找新的契机。

痛定思痛后的苏秦,出于对自己新战略思想的自信,他再次离家到各国游说。说秦惠王失败后,复又游说受强秦威胁的其它六国,最终使六国从合而并力,构成“合纵”之势,患难相恤,共抵秦国。苏秦因之而被六国君王合封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总辖六国臣民。洛阳之行,使其威风至极,时“周显王除道,使人效劳”;其“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这时的苏秦真是荣耀之至。但是,他没有因自己的显贵而不可一世、耀武扬威。他笑谓其嫂:“何前倨而后恭?”并发出“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的感叹。他慷慨地把钱财分散给众亲友,并一一回报曾经有德于他的人。

认识最后阶段的苏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被受谗言后的他,面对燕王的冷遇,他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坦诚表白自己。他头脑清醒、审时度势,做出冷静而客观的分析,与那种以礼仪信用来攻击他的论调针锋相对,并用列举事例的方法向燕王证明:“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最终,使燕王收回成意,复就其故官,并益厚遇之。另一方面,与燕太后有染被揭露后,他因惧怕受诛,遂离燕奔齐,最终因遭齐大夫疑忌而被刺杀。为使凶手能被捉拿归案,又在临终之前向齐王建议: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齐王依计行事,刺客果被伏法就诛。

通过对其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他虽出身寒门,但却敢于一反先辈所走的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并在其不被认可之前,能够做到百折不挠,不被别人的言语和行为所左右,可见其胸中的志向是何其宏大,胸中的意志是何其坚定。其次,他能在说秦失败后复改其策略而游说六国并取得成功,可见其头脑是何样的机智、灵活!在其荣耀之时,他毫不避讳、赤裸裸地对其嫂前后不一的行为进行询问并发出沉重的慨叹,并没有趁势打击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其心志的人,而是反其人之道,“以千金赐其宗族朋友并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其性格的豪爽、胸怀的博大以及他粗犷外表下的那颗涓细之心。最后,在其被受谗言、遭到冷遇后,他能够临危不惧、虑事审慎,面对燕王他首先坦然承认自己的“不信义”,使燕王在乐于接受其阐说的情况下,又用具体事例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捍卫,最终说服燕王。可见他处事有谋略,做事讲究方法,这尤其体现在,他临死之前还能借别人之手为己报仇雪恨上。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试问有谁能像苏秦那样以一己之身兼具诸才能、品格?虽然,苏秦的“合纵”之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并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在他一人身上。六国合纵本身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从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至少,苏秦用他的“合纵”之策曾使历史上出现了二十余年的安宁,也因而改变了一段历史,开创了策士之先河。

《史记·苏秦列传》作为文本结构,是司马迁及过去时代人类审美精神状态的符号化形式,它只有经过历代读者的阅读思考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使苏秦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我们也只有在对其重读的情况下,才能从中寻找到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指导我们更好的生存与奋争。

一代有一代的读者,一代有一代的苏秦,苏秦的价值与意义,于是就蕴藏在历代读者的意念中。

单凭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他的身价也随之提升百倍。

合纵始末: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一步。

秦国得知六国合纵抗秦之后甚为吃惊。随即,秦惠文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用软硬兼施的方法引起六国之间相互猜疑,以拆散合纵。首先派人去最近的魏国,归还了从魏国夺来的几座城池,然后又派人去最远的燕国,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于是,魏、燕两国同秦国和好起来。赵侯得知之后,责问苏秦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苏秦十分惶恐,立刻出发,去平息这场同盟中的“内乱”。 苏秦首先又来到燕国。此时,燕文侯已死,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齐国趁燕国办丧事之机攻燕,连克城池十余座。燕王便以齐国归还城池为条件,命苏秦以“从约长”的身份出使齐国。如若齐国归还城池,燕国便同秦国断绝来往。

苏秦去齐,晋见齐威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又行哀悼之礼。齐威王不解,问其原因。苏秦道,人饿得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头籽,吃得越多,死得也就越快。燕和秦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就等于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就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头籽一样!齐国实在是大难即将临头。齐威王闻言大惊,忙向苏秦请教解危之法。于是苏秦就建议齐威王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会高兴。齐威王以之为是,竟然立刻照办。

回到燕国之后,苏秦又受到了燕王的封赏。这却引发了一些嫉妒他的人在燕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苏秦见自己再呆在燕国不安全,就假装得罪燕王,逃到了齐国。齐威王用他为客卿。谁知后来齐国一些疑忌他的大臣竟然雇佣刺客向他行刺。临终之前,他向齐王建议,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齐王依计行事,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就诛。一代纵横家也就以这样惨壮的形式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读史记-刺客列传有感 篇4

我喜欢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史诗巨作。我们所熟知的本纪、世家、列传、表等一系列的名词皆是太史公的首创。鲁迅先生眼中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特别喜欢刺客列传,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又有了和以前不同的感受。

记得专诸吗,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位刺客让世人记住了他。由于形式的神秘和危险,由于人在行动中爆发出的个性和勇敢,这种行为已经经常呈着一种异样的美。事发之日,一把刀子被秘密的烹煮与鱼腹中。专诸乔装献鱼,进入宴席,掌握着千钧一发,使怨主吴王僚丧命。这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书又被我翻了几页。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那个果断决绝的要离。这个身高不过五尺的男人却显现了他的高大形象。这也许就是侠客的义吧。这一次的主角把他的前辈的开创发展到惊心动魄。杀妻断臂,为求接近公子庆忌。滔滔的江水淹没了要离的腾腾杀气。一柄长长的画戟就让庆忌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这是另一个悲壮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埋藏了几千年的侠义。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刺客的卑微而为统治者去取舍。他的一笔,不仅是异端的死者名垂后世,要是自己的著作得到杀青压卷。

历史的轮子又滚到了豫让。他不仅以个人对抗强权的威武活剧,而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美的衣服,给豫让完成生命的绝唱。这是古代史上形式和仪式的伟大胜利。

荆轲不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然一位剑术不精的普通游侠却留下一段惊世之举-刺秦。就连一代霸王项羽远观秦始皇,也仅仅感慨“彼可取而代之。易水河边,高渐离的筑声显出几分悲凉,一个高大的背影低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历史的车轮并停止,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依旧一统山河。

史记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篇5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读了《商君列传》后,有以下几点粗浅感受。如有不妥,请方家指正。

一、革旧立新,依法治理,使商君功成名显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案例之一。一是建新制。根据天下大势和秦国实际,创立了适合秦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把零星的乡村合并为县,重新划分田塍,鼓励开垦荒地,平衡税赋,统一度量衡,极大地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二是严管理。十家编一什,五家编一伍,相互监督,连带治罪。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城乡秩序稳定的大好局面。三是明法度。太子犯法,依新法处罚了他的两个老师。公子虔再犯,被处劓刑。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初步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使封建国家机器更加健全,推进了中央集权制。四是兴教化。要求男子长大后,父子要分开,男女老少分居而住;明确尊卑爵位等级,按等级占有土地、房产。五是重农业。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六是奖军功。有军功的显赫荣耀。人民勇于为国战斗,不敢为私争斗,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为秦国实现称霸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刑法严酷,刚愎自用,致使商君结局悲惨

商鞅变法使秦国民富国强之功难没,但最终却落得个车裂族亡的悲惨结局,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刑过度。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是法律的责任。如果法律违背人性,滥用酷刑,无视百姓切身利益,就不会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遵从。商鞅变法的宗旨是富国强兵、王霸诸侯,至于百姓权益、尊严则很少顾及。“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让亲人、邻里之间没有安全感;奖军功,“民勇公战”,把人培养成了战争机器;对百姓有议论新法的,“尽迁之于边城”。

(二)不听进谏。赵良对商鞅说,听得进反面意见是聪,能正视缺点是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是强。还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赞同,不如一个人不留情面提出反对意见。这番话商鞅还算听得进,认为“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希望赵良“终日正言”,作自己善政之“药”。而赵良劝商鞅,鉴于朝野积怨太多,不如功成身退,交出商於十五国封地,到偏远的地方浇园耕种,“可以少安”。但商鞅认为有秦孝公支持,自己功勋卓著,没有谁能撼得动,因而没有服用赵良的“药”。

赵良劝商鞅学五羖大夫,劳累了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撑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廉洁自律、勤政爱民。提醒他,“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如果您还要贪图商於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政教为荣宠,聚集百姓的怨恨,一旦秦公驾崩,“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令人惋惜的是,对赵良的逆耳忠言,“商君弗听”。

(三)重刑罚、轻德政。商君治理国家倾向于刑罚,过度使用严刑、酷刑,这不仅不能使百姓心甘情愿地遵从法令,还容易引起民愤,造成积怨。应当是德政教化,刑法约束,标本兼治,相辅相成,才能夯实治国理政的法治之基。

(四)监督缺位。商鞅自己立法,自己执法,而且拒绝接受监督。他持才傲物,自诩为“高人”、“智者”,瞧不起任何人,认为“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在没有与大臣形成共识,没有征求公众意见,只凭借孝公的`支持推行新法。太子犯法,刑、黔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以杀鸡儆猴。公子虔复犯新法,即被处以劓刑,“使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本来,评论法令得失,是最有效的监督。可商鞅听不进反面意见,对评论者无情打击,“其后民莫敢议令”。

(五)自身腐败。腐败是最不得人心的诟病之一。商鞅出任秦相后,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损耗国家资财,引来众多非议。受封于商於之地,恃功自傲,高调称君,“南面而称寡人”,更是不讲规矩;一旦出行,后边跟着数十辆车,车上都是穿着铠甲的卫士,身强力壮的人作贴身警卫,持矛操戟的人紧靠车子奔随。兴师动众,作威作福,好不气派。

三、身受其害,痛恨酷刑,太史公对商君评价少褒多贬

史记刺客列传读书笔记 篇6

《刺客列传》中一共描写了五个刺客,“人气”最高,但业绩最低的就是荆轲了。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不但一无所获,反而损失惨重,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还丧失了燕国督亢地区图,樊於期的性命也白白搭了进去。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可能是他剑术不精,可能是失去了帮手,也可能是想要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一样挟持秦王。荆轲可以要挟秦王,做出对燕国有利的事,如若不成,再刺杀也来得及,可是事情连第一步都没有进展成功,他就被秦侍卫所杀。荆轲为人慷慨,临行前,燕太子,高渐离等人为他送行的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体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决心。可能荆轲的脑子里想法太多,到底是刺杀还是挟持,让他犹豫不决,最终成了遗憾。或许他“感情用事”不适合当刺客,如果他果断一点,就会成功。司马迁这样评价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使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我们听过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却也曾见过辛弃疾笔下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或许只是因为时代没有给当代人一个人去抛头颅洒热血,杀身成仁、英勇就义、慷慨赴死的机会,但我想这绝不意味着是英雄的缺失,而是当代的英雄们就在我们身边默默的奉献着。指挥交通的交警,城市美化的环卫工,奔波大家小巷的外卖员,建筑城市的工人……不正是他们这些人才撑起了我们的这座城吗?或许并没有那样的光彩夺目,但着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分体量词 篇7

关键词:分体量词,《史记·货殖列传》,用法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类数量名结构的句子, 其中的量词由人或动物的身体部位或器官组成的, 但又与“头”“尾”这类量词不同, 个体拥有这样的部位或器官的数目不止一个, 而是有多个。列举以下七例。

(1) 千足羊, 泽中千足彘。 (《史记·货殖列传》)

一般而言, 羊和彘的足不止一只, 而是有四只。但在这里, “足”已经不单纯指一个身体部位了, 而是用来充当量词, 这样的“足”即为本文所言之分体量词。《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引韦昭曰:“二百五十头。”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因为马、牛、羊、猪等都是四条腿, 所以千足就是二百五十头。要注意的是, “千足羊”“千足彘”并不是说长有千足的羊或彘。诸家所立量词次类目均不能管住这类量词。“足”既不能归入个体量词, 又不能归入集合量词, 所以我们另立门类, 暂名之为“分体量词”。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特征。黎锦熙最早提出“量词”一说, 但是他当时还没给量词以独立的定类, 而云“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 添加在数词之下, 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1]84。直到20世纪50年代, 量词才得以正式确定为汉语中的一个词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 (1954年至1956年拟订) 给量词以明确定义:“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 计算行为动作的是动量词。”

量词作为一个词类已经确定, 但是量词内部小类的划分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如赵元任按计量方式把量词分为九类: (1) Mc个体量词 (类词) ; (2) Mc'个体量词 (类词) , V-O中; (3) Mg集合量词; (4) Mp部分量词; (5) Mo容器量词; (6) Mt临时量词; (7) Mm标准量词 (度量衡等) ; (8) Mq准量词; (9) Mv动量词[2]263。朱德熙把量词分为七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3]。吕叔湘将量词分为以下九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度量量词、自主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4]14等等。

这类分体量词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用得较多, 可能只以这一类的场合为限 (为的是更便于计算物类的价值所在) [5]63, 《汉书》中亦有此等用例, 但均为《史记》之仿写, 不能算数。其他文献中似乎少见。分体量词虽然不多, 并且存在的时间也不长, 但是它在汉语史中确乎出现过, 所以有必要提出来讲一讲。

分体量词既可以是单量词, 如“足”“蹄”, 也可以是双量词, 如“蹄躈”“蹄角”。从与数词、名词的组合关系来看, 可以组成“数+分体量词+名”格式, 如例 (1) 。也可以组成“名+数+分体量词”格式, 《史记》中能进入“名+数+分体量词”结构的分体量词有“足”“蹄”, 例如下文。

(2) 牛千足。 (《货殖列传》)

(3) 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 (《货殖列传》)

“牛千足”即为二百五十头牛, “马二百蹄”即为五十匹马。还可以组成“名+分体量词+数”格式。《史记》中能够进入这类结构的分体量词有“蹄角”“蹄躈”“手指”等, 例如下文。

(4) 牛蹄角千。 (《货殖列传》)

(5) 马蹄躈千, 牛千足, 羊彘千双, 僮手指千。 (《货殖列传》)

关于例 (4) “牛蹄角千”, 集解引《汉书音义》曰:“百六十七头也。马贵而牛贱, 以此为率。”索隐:“牛足角千。案:马贵而牛贱, 以此为率, 则牛有百六十六头有奇也。”至于“牛蹄角千”何以指“百六十七头”“百六十七头有奇”不明呢?是因为牛有四蹄二角, 相加共六, 一千被六平分, 1000÷6=1662/3, 故此集解、索隐说法略有出入。《汉书》颜注亦云:“百六十七头牛则为蹄与角凡一千二也。言千者举成数也。”

关于例 (5) “马蹄躈千”, 司马贞索隐曰:小颜云“噭, 口也。蹄与口共千, 则为二百匹”。若顾胤则云“上文马二百蹄, 比千乘之家, 不容亦二百。则躈谓九窍, 通四蹄为十三而成一马, 所谓‘生之徒十有三’是也。凡七十六匹马”。案:亦多于千户侯比, 则不知其所。

颜师古的看法与顾胤的意见相抵牾, 根源出在对“躈”的理解上。小颜谓噭 (躈) 为口, 顾胤云躈谓九窍, 这样两人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集韵·啸韵》曰:“躈, 马八髎也。”《埤仓》云:“尻骨谓八髎。”《汉语大字典》释“躈”为脊骨的末端, 肛门。《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躈”字条:躈 (qiào) 〈书〉牲畜的肛门。看来释“躈”为“肛门”应大致不失。每一头畜牲只有一个肛门 (肛门亦为口, 颜师古谓躈为口, 亦合) , 这么推算, “马蹄躈千”共有二百匹马。另索隐末尾案语的断句疑有误, 似应作:“亦多于千户侯, 比则不知其所。”

例 (5) “僮手指千”中“手指”亦为分体量词。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僮, 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 皆有作务, 作务须手指, 故曰手指, 以别马牛蹄角也。”又《汉书》颜注:“手指谓有巧技者, 指千则人百。”据此, “僮手指千”即指一百个奴婢。

这种“名+分体量词+数”结构不多见, 魏晋六朝基本不见了它的影踪。虽然于后世文献中也能偶遇, 可以肯定是仿古文辞了, 例如下文。

(6) 不数岁, 田百顷, 楼阁万椽, 牛羊蹄躈各千计。 (《聊斋志异·促织》)

(7) 故有羊蹄躈千, 则比诸索封。 (梁启超《论国民宜亟求财政常识》)

刘世儒称这种分体量词为“词汇称量法”, 是指量词在计算数量时, 它的词汇意义仍在起作用[5]62。分体量词用起来比较麻烦, 须经过折算后才能弄明白真实的数目, 尤其是一些不常用的量词如“蹄躈”理解起来也颇费周折, 所以发展到南北朝时代它基本被淘汰了。

参考文献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 1992.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 1979.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198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 1999.

[5]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中华书局, 1965.

史记管晏列传 篇8

关键词: 史记 商人 治生 规律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史学观总结了汉武帝以前工商业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商人治生之道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本文将初步分析《货殖列传》中商人的治生之道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一、治生之道

《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邯郸郭纵、乌倮氏、巴寡妇清、蜀之卓氏、程郑、宛之孔氏、周之师史、宣曲任氏、边塞桥姚、无盐氏、关中田氏等约二十位经济人物活动,他们各以矿冶、煮盐、畜牧等方式发家致富,富埒诸侯。

矿冶治生:《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以矿冶业治生的商人最多,多达六位,分别为邯郸郭纵、巴寡妇清、蜀之卓氏、程郑、宛之孔氏、曹之邴氏。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这六人中除巴寡妇清的祖先以丹矿冶炼治生之外,其余五位均是以冶铁业治生。另外,这六人中除巴寡妇清和邯郸郭纵是汉以前的经济实业家外,其余四位均是汉兴以来的经济实业家。

盬盐治生:《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以煮盐业治生的商人共有一位,即汉以前的猗顿。“猗顿用盬盐起。”

畜牧治生:《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以畜牧业治生的商人共有两位,即汉以前的乌倮氏和汉兴以来的边塞桥姚。“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塞之斥也,唯桥姚已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

囤积治生:《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以囤积治生的商人共有一位,即汉兴以来的宣曲任氏。秦末楚汉之争,“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

高利贷治生:《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以高利贷治生的商人共有一位,即无盐氏。吴楚七国之乱时,政府向民间借钱,因战事不明,百姓多不愿借,“唯无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无盐氏之息什倍,用此富埒关中。”

二、治生规律

考察《货殖列传》中这些成功的商人,虽然每个人的治生之道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是根据一定的商业规律来运营的。下面简要探讨其治生规律。

(一)逐时知物。

逐时,所谓“时”就是市场行情变化。市场行情千变万化,只有从纷繁的现象中找到规律和趋势,才能真正做到与时逐。范蠡的经营特点是“与时逐而不责于人”,“能择人而任时”;白圭的经营特点是“乐观时变”。这些成功商人所谓的时确切地说就是适当的自然时机、政治时机和市场上商品价格涨落的时机。

知物,所谓物,就是自己拥有的与即将拥有和售出的货物。关于货物,在《货殖列传》中有明确的要求,“积著之理,务完物”,“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这就是说,在选取货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货物的质量,这就保证了售出商品的质量,树立了品牌形象。白圭从事粮食买卖,在选取卖给农民的粮种时“长石斗,取上种”。既然种子是上种,这对于粮食的丰收有了一定的保证。农民粮食丰收,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白圭,这样周而复始,呈良性循环。

(二)无息币。

货币是商品交易的承载品,只有保证货币的畅流不息,商品交易才能正常进行。在中国古代的治生之学中也非常重视货币的作用。范蠡就曾提出“无息币”的要求,强调不能让货币停留,一定要投入在商品交易中,让它转化成商品。贱买,贵卖,这是商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资本要创造利润就不能停留,必须尽快投入到下一个循环周期中,贵卖后根据市场变化买入有潜力的货物,以待时机,开始第二个循环周期。只有这个循环周期周而复始地运动下去,才能为商人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财物才会越来越多。“货币欲其形如流水”,这就是范蠡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治生之道。

(三)因地制宜。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把全国分成几个大的经济地理区域进行概述,并详细介绍了每个地理区域的风俗和特产。这些获得成功的商人正是利用了有利的地理环境实现其治生之道的。范蠡居陶,因为陶是天下的中心,便于货物流通。蜀卓氏之所以能东山再起,完全是根据现实情况考虑的,舍近求远,选择了含有铁矿石的临邛,继续其在赵国的冶铁产业。其次,以矿冶业治生的几位商人都是依据有力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开展适合本地区的商业活动,最后都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商人。

(四)善于择人,智勇双全。

人才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齐之刁间善用“桀黠奴”并依靠他们“逐渔盐商贾之利”,最后“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这是《货殖列传》中借助人才的力量治生最好的例子。另外,在商业运营上必须运用一定的智谋,智勇双全是工商业者的一个必备的素质。刁间依靠的都是“桀黠奴”,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系统,那么这些“桀黠奴”不会老老实实地为他“逐渔盐商贾之利”。司马迁对商人的评价极高,把商人与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相提并论,白圭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很难成为大商人。

《史记·货殖列传》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人和商业发展情况,本文所陈述的关于杰出商人的一些情况只是《货殖列传》很微小的一个方面。关于中国古代尤其是两汉以前的商业发展状况有待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 篇9

原文: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注】①挽,同“晚”。②刍豢:指牲畜的肉。③眇:同“妙”。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⑤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译文: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如果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对于近世来说,无疑等于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实际上)则是行不通的。

太史公认为:说到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知道。至于象《诗经》与《书经》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处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而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所以,(掌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广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往往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这还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族富有。贫富的形成,没有入能给予他们,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只是聪明的人能使财富有余,愚蠢的人只能使财物不足。所以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向这里集中。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畅销天下,从海滨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整好衣袖来齐国朝拜。此后,齐国中经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调整物价的九个官府,而齐桓公因此能够称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会诸侯,匡正了整个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财富却胜于列国的君王。从此,齐国又富强起来,一直持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史记·乐毅列传》原文及翻译 篇10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乐羊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而乐家的后代出了个有名人物叫乐毅。

乐毅很贤能,喜好军事,赵国人曾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

当时,齐湣王很强大,南边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眛,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 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劝说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乐毅回来汇报了出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在济水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是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上一篇:茶的起源和发展下一篇:与患病员工解除合同应否给予医疗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