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教案

2024-05-20

夏本纪教案(精选7篇)

夏本纪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中本纪的形式。

2、了解篇章的内容及相关的文化内容。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本纪的形式。

2、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解题:《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2、课文说明: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这成了当时因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gǔn)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课文节选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三。作者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人们诉说着夏禹的业绩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译文翻译全文。

4、文言知识积累:

1、文言实词:

⑴一词多义:

浩浩怀山襄陵:冲上,漫上

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败坏

摄行天子之政:代理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治理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衡量

禹敏给克勤:敏捷 给”与“敏”同义。

身为度,称以出:称量,权衡

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给„„作表记;测定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送达,表达。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发动。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察看,考察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流放,放逐

女其往视尔事矣。视,看,照看,这里有办的意思。亶亶穆穆,为纲为纪:亹(wěi)亹:勤勉不倦的样子。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应根据各地所具有的物产来向天子进贡。

陂九泽,度九山:测量,勘测,即上文的“表木”。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刊,砍削;旅,治理。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渐,流入;被,覆盖。

⑵古今异义

中国赐土姓:中国:指九州之中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

于是帝尧乃求人:这时候

⑶通假字: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通“敷”

女平水土:“女”通“汝”。

致费于沟淢:“淢”通

5、课文简析:

(1)学生口述大禹的事迹,并概括他的高尚品质。

提示:禹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他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等高尚品质。

(2)问题探讨:大禹治水给了我们那些启迪?

提示:大禹治水,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前赴后继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拼搏精神,在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毫不气馁,万众同心,最终达到的是“九州既疏,九州既洒,诸夏艾安”的太平盛世。这表现出一个伟大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明的稳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儒家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海洋一般百折不挠的心态,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可以看出我们提倡的一种集体主义,大禹是子承父业去治水,完成先人的遗愿,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尊师重道、忠义孝顺等优良品德和对社会、对世界的责任心。

6、课文小结: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夏本纪教案 篇2

一、夏王朝存在的真实性考辨

在《夏本纪》研究中争议最大的是夏王朝的存在问题。现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共识是:在没有确切文献和考古材料能推翻《夏本纪》中有关夏王朝、夏史记载的前提下,仍然相信夏王朝的存在。但是,有关夏王朝真实性考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推断性的,文献资料与考古成果的简单对应不足以支撑夏王朝、夏代、夏文化的最终确立。

与夏王朝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紧密相关的便是《夏本纪》能否作为信史的问题,即对《夏本纪》可信性考辨 , 多从文献梳理和材料来源角度进行研究。

以上问题研究主要立足于宏观,近十年对《夏本纪》的深入研究更多着眼于文本中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

二、《夏本纪》涉及的夏史问题考辨

《夏本纪》系统记载了夏王朝的历史。因此,围绕《夏本纪》而展开的对夏史具体问题的考辨便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夏王朝的世系、纪年;与考古学上文化时期的对应;夏王朝的国家政治形态、建立时间;益启权力交接的真相;禹伐有扈还是启伐有扈;伐有扈、后羿代夏事件反映的夏王朝民族关系;夏都阳城、鸣条地望的考察等。

夏王朝的世系、纪年及与考古学上文化时期的对应关系:研究者多将文献梳理与考古成果相结合,把夏王朝与考古学上的文化分期进行了对应:认为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末期文化和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 , 二里头一期大体包括启、太康时期和后羿代夏时期,二里头二至四期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

夏王朝的国家政治形态:这一问题争议较大,有的认为《夏本纪》中描述的完整的国家形态是司马迁整合删减材料后附会的结果,考古学物质文化材料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样态与之存在的明显差异是很好的佐证。有的认为夏王朝是一个以一国统万国的国家联合体。

夏王朝的建立时间,传统观点认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基于大禹,至启时正式建立。但也有研究者提出质疑 , 认为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充分证明,二里头遗址大型建筑基址的始建年代应为夏朝国家正式建立的标志,太康才是夏朝国家的真正建立者。

益启权力交接的真相,禹伐有扈还是启伐有扈,伐有扈、后羿代夏事件反映的夏王朝民族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益启揖让的实质是禹启以政治斗争的方式确立了世袭制,实现了“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亦有研究者对益启揖让关系进行了否定,认为益启关系以“启干益位”说较为妥当。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对学术界公认的以《夏本纪》记载的夏朝建立为国家机构产生标志的观点产生质疑,认为从考古学上物化表现和文献资料都表明五帝时代,甚至直至少康时期,其政治实质是夷夏之间的方国联盟,夷夏联盟的最高首领由华夏和东夷轮流坐庄。这种形式到禹死后发生了变化,启干益位、后羿代夏等事件反应的是二者之间的斗争博弈。到少康中兴 , 夏人又夺回了最高首领的位置 , 夏在夷夏联盟中的主导地位才正式确立。

夏王朝民族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夏本纪》记载的太康至少康这段时期夏朝不稳定的局面,反映了夷夏之间的民族斗争和夏对东夷的军事征服以及在此过程中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另外,对《夏本纪》中记载的“伐有扈”事件的辨析,认为禹、启皆有伐扈之事较为符合历史实际,因为部落联盟制阶段部落间的战争不可能仅通过一次争夺就决出胜负。

夏都阳城、鸣条地望的考察:多数研究者认为《夏本纪》中的“阳城”地望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北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王城岗城址。研究者从夏亡时夏遗民迁徙的方位来考察《夏本纪》中记载的“桀走鸣条”中的“鸣条”地望,认为鸣条地望安邑说是诸说中最靠得住的一种说法。

三、以“大禹治水”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

《夏本纪》记载的主干为大禹治水的功绩,因此《夏本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以“大禹治水”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大禹身份的研究;鯀禹的家族谱系;大禹治水真实性、治水方式、治水地域的考辨;鯀被杀原因;九州、五服、巡狩等制度的真实性考辨等。

大禹身份的研究历来有图腾说、历史人物说、神话说等不同说法。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大禹并非疑古神话学者所谓的神话人物 , 而是部落方国的首领。

大禹治水真实性等问题的考辨: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西周文物燹公盨(亦作“豳公须”)的出现和当前学者多学科交叉探讨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大禹治水的真实性。亦有研究者从全球性气候变化角度论证了史前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距今4000年以后气候的好转而非人力之所为,较好地解释了多数学者对史前发生洪水的相信但却对大禹能否成功治水的怀疑之间的矛盾。

鯀被杀原因:传统观点都将鲧被杀的原因归为治水的失败。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鲧被杀的根源是政治斗争的失败。

九州、五服、巡狩等制度的真实性问题的考辨:周书灿的《大禹传说的多元并起、层累、积聚与定型统一》运用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理论,对西周至汉流传的大禹传说的发生、流变、定型、统一进行了历时的缕析,认为史迁在《夏本纪》中记载的大禹事迹是对西周以来大禹传说素材进行综合整理的结果,其中存在着许多虚构臆测、带有传说性质的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记载。其中自传说中的黄帝到大禹同出一源的帝王家谱式的“世系”现象是战国以来种族观念淡化、大一统趋势的结果。诸如禹巡守、益让位于启等亦同样不可作为信史。

杨栋的《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实物图像等材料结合,对《夏本纪》中涉及到的舜禹权力交接方式、鯀禹启关系、禹避阳城、大禹治水划九州的真实性、治水方法、伐有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述论证,称得上是大禹研究方面的专著。

夜读《夏本纪》 篇3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亶亶穆穆,为纲为纪。”十全十美,尽善尽美,这就是禹,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禹,这就是世代景仰的大禹。假如生在那个时代,我能成为这样一个万世景仰的英雄吗?我的肩膀担负得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吗?面对心灵的提问,我只有沉默,也只能沉默。大禹何许人也,我何许人也?面对千古圣贤,我只能仰望,不敢平视。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是何等宽阔的胸襟,这是怎样的勤于职守!舍小家为大家,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父亲未竟的事业呕心沥血。这是尽职,也是尽孝,更是尽忠。人言忠孝难两全,禹圣却且忠且孝,难怪后人超越时代和信仰,世代敬慕之。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者,家天下之始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为公的时代终于禹圣?那个统治中国数千年之久的家天下就始于禹之子?我们顶礼膜拜的圣人竟然是家天下的始主,我有些不敢相信,然而白纸黑字,历史写得分明。尽管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的必然,就像专制政体最终要让位给共和政体一样,谁也阻挡不了。但是,传给己子而非人子,建立自己的家天下,而非他人的家天下,禹的圣人形象在我头脑里低矮了许多。

也许这就是人,圣人也是人,圣人也像常人一样有瑕疵,有失察之处。也许这就是信史,信史是不为圣人掩过的,难怪鲁迅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许多名人和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也常常会爆出一些负面的新闻。对此,我们可以以一种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尝试着去理解他人,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去要求一个人不犯错误,哪怕他是名人。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所谓好人,其实也只是瑕不掩瑜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也宽容一些呢?

太史公,谢谢你,你让我明白,圣人就是圣人,但是圣人不是完人,对圣人没有仰视的民族是可悲的,而对圣人只有仰视的民族是难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

点评:

《夜读〈夏本纪〉》是读《史记·夏本纪》时生发的感想。读到有关大禹有关的事迹,顿生崇敬之情;读到启建夏朝,公天下终而家天下始,禹的形象黯然失色;而后悟彻,圣人非完人,《史记》乃信史,再联系现实,抒发了一个民族对圣人既须仰视又不能只有仰视的感慨。文章视野开阔,高屋建瓴,体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注。

据《史记》记述,禹并未直接传位给启,而是先传位于益,益再让位于启。作者立论的基础与这段史实略有出入,这无疑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

《项羽本纪》教案 篇4

2.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分析项羽性格弱点,引出“性格决定命运”的结论。[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

项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应当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今天我们就从项羽的性格入手,分析其性格中的弱点,来寻找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二、研习课文 1.霸王别姬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提示: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面皆楚歌,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他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借酒浇愁。在这时,项羽想到的不是他的天下,不是战争,也不是事业,他想到的是他的宝马和美人,他慷慨悲歌,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也一同悲泣起来。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2.东城快战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提示:作为统帅,项羽在这时主张快战,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难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逞匹夫之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原因: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提示:“不成”“又不成”“不肯竟学”,项羽少时在个人修养上的缺失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起了制约作用。插曲: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不得人心)原因:(联系“巨鹿之战”)《项羽本纪》

项羽遂西,屠杀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提示:项羽的英勇神武的背后埋藏着他残忍暴戾的一面。3.乌江自刎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提示:在这关键时刻,项羽作出的决定是不肯过江东。他想到的是“荣誉”“尊严”“血性”,他拒绝苟且偷生,他知耻知愧,就是死他也要死得光明磊落。但他所想要保卫的只是他的盖世英名,他的英雄形象而已,他没有做到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倒是显得有些沽名钓誉了。

三、迁移拓展

1.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不能用人)2.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四、讨论

夏日绝句 题乌江亭 [宋] 李清照 [唐] 杜牧 生当做人杰,胜败兵家事不期,死亦为鬼雄。包羞忍耻是男儿。至今思项羽,江东子弟多才俊,不肯过江东。卷土重来未可知。假如再给项羽一次机会,项羽会成功吗? 提示:性格决定命运

五、总结

英国著名的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如此,我们也如此。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完善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和力量。

六、作业:

请大家课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找找看历史上性格决定命运的例子。如在李白的性格里,有庄子的超逸,有儒家的忠孝,有义士的义薄云天,有道家的离主超世,有玄学的狂放不羁。亦儒、亦侠、亦道,儒侠道相得益彰。亦狂、亦狷、亦逸,狂狷逸集一身,共同铸就了他的狂傲豪放、卓尔不群的性格,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瑰丽的诗篇。同时,也注定他今生无缘官场。

《史记》选读教案 高祖本纪 篇5

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三.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四.《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一)实词积累 1.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解”通“懈”(4)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距”通“拒”(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6)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 2.古今异义词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句中古义:渐渐今义:稍微(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无如季相(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3)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4)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2.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3.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4.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留到最后)吕媪怒吕公曰(对……发火)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怪现象)

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四)虚词积累 1.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2.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因与俱攻秦军(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3.以

乃以秦王属吏(把)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而,表承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可以有大功(凭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4.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喟然太息曰(……的样子)

(五)其他重点词语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

昌邑未拔(攻下)

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起为太上皇寿(献酒献物,祝人长寿)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五.情节结构

《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从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看,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

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

课文首先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等,体现了《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这一部分主要记述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主要情节。“见蛟龙于其上”,极言刘邦出生不凡。刘邦当初,其为人,仁而爱人,有大度;但又好酒、赊酒;有诈称“贺钱万”的无赖举动。说明他原本是一个不从事生产的普通人,而且性格中有不少毛病。观看秦皇帝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慨叹,表明他的志向不小,也可以说是“布衣登基”的起点宣言。

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说明刘邦能虚心听

“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决策东进争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

这一阶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项羽入关时率军四十万,刘邦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刘邦自知不敌,到鸿门谢罪得以解脱。项羽入关后,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与刘邦先前入关的安抚吏民,宽容秦王形成鲜明对比。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负约”,“更立”刘邦为汉王。可见项羽的强势与霸气,刘邦的弱小与屈从。诸侯各自回到自己封地后,刘邦烧绝栈道,以示无意东归;暗中却听从韩信的劝说,“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在相持中发生了变化,由于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方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欲引”,又用“留侯、陈平计”,其决策和行动的变

“决胜垓下”充分说明楚汉相持三年后,形势大变,汉军逐渐扭转败局,已经强大起来。垓下之战,韩信受命以三十万大军围困项羽十万之众,第一次以众击寡。韩信仍然运用谋略,尽量用极少的代价取得胜利。他以孔将军、费将军为两翼,亲自居中正面诱敌,佯装败退,拉长楚军战线,然后两翼合拢,分割包围,打败楚军,把项羽逼上死路。到了夜里,汉军又唱起楚歌迷惑楚军,这就彻底瓦解了项羽斗志,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第三阶段:刘邦在氾水之阳称帝。

这一阶段,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于氾水之阳。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而且能驾驭人。、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刘邦称帝后的情况。这一部分写了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和高祖之死等情节。“未央宫举杯噱父”是刘邦即位后在群臣面前对自己父亲的一次戏弄。汉高祖九年,华丽无比的未央宫建成,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朝会,会见诸侯群臣,其父太上皇也在场。刘邦在此即位已经三年,帝业已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以四海为家,诸侯群臣毕恭毕敬,刘邦尝到了作为天子的显贵和乐趣,不免飘飘然起来。在未央宫前殿大宴群臣之时,刘邦忽然想起父亲曾训斥他“无赖”,没有什么

石酒杯,斟满了酒,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表示对父亲的十分尊重,不料却问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你说我没有出息,现在看看谁有出息?你说我不从事家业,但我从事的是天子的产业。言下之意,你当年说错了。刘邦一席话,竟引来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刘邦灵魂深处渺小鄙陋的东西。“高祖还乡”一节,作者放笔铺叙,摹绘点染,造成浓重的抒情氛围。先写“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且“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后自编自唱《大风歌》,然而乐极生悲,在大风歌欢乐豪迈之中透露出一种巨大的隐忧,所以“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说出了“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样动情的话来。正是由于作者渲染了浓重的故土乡情与衣锦还乡所造成的人生荣枯之感,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高祖之死”一段,仅用十字,交代卒年时间、地点。

六.人物形象

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刘邦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特点是:其一,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后的所作所为。率先入关却“还,按楚怀王之约“先入关者王之”,刘邦应为关中王。他一度也“意欲留居之”,“樊哙、张良谏”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而消除秦地百姓的后顾之忧,也在各路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说他是从未来统一全国的角度处理眼前的问题。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措施,赢得了秦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宋代刘辰翁说:“高祖始终得关中之力,关中人心所以不忘者,秋毫无犯,约法三章之力也。”(《班马异同》)“秦人大喜”、“人又益喜”,足见人心所向。得到人民的拥护是他日后节节取胜的根本原因。所以,尽管后来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兵十万”,但有了“民心”的基础,鸿门宴上才得以解脱,而项羽也不可能在关中立足。其二,智谋超人。他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明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三,善于使用和驾驭人。刘邦称帝后,置酒洛阳南宫,总结他统一全国的成功经验,谈到张良、萧何、韩信时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确,在刘邦所重用的将领中,不少原是项羽的部下,如韩信、陈平,他们投奔刘邦后,一个被举为大将,一个被提为护军中

认错。如樊哙、张良劝他“止舍咸阳宫”一事,一个最高统帅如此善于听取意见,无疑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邦善于驾驭人的手段也是极为成功的,韩信评价说:“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意思。“垓下之战”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型例子。韩信智勇双全,当年就是他以少胜多,设下埋伏打败项羽,才扭转汉军败局,使楚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决战垓下,既显示韩信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干,也说明刘邦知人善任,能驾驭大将,使得将领们愿意为他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作者的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盲目歌功颂德,也没有把汉代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在作者的“实录”下,写了刘邦的流氓无赖行径,记述了他不持一钱而诈称“贺钱万”的举动,描绘了他问太上皇“所就孰与仲多”的洋洋自得的神情。也写了他性格上的缺点,如好酒及色、言行粗鲁、奸诈圆滑等,还之以凡夫俗人的本相。、七.艺术手法

1.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高祖本纪》中,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方法展现给

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惠,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素突显出来了。

2.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

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

3.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

4.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由于各人的出身、经历、教养、思想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内容、特点、口气也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能够准确地写出每个人的独特语言,使人听其声而知其人。如,刘邦早年观看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感叹、羡慕的口吻,符合刘邦当时处于一个平民的身分。写郦食其,见刘邦,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活现一个狂放不羁而又胸有妙计的说客形象。、【模拟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大泽之陂()(2)武负贳酒()(3)酒雠数倍()(4)高祖常繇咸阳()(5)乃绐为谒()(6)降轵道旁()

(7)乃以秦王属吏()(8)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9)日夜跂而望归()(10)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

(11)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12)高祖奉玉卮()、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2)常从王媪、武负贳酒(3)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4)高祖常繇咸阳(5)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6)乃绐为谒曰“贺钱万”(7)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8)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3、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译文: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译文:

(3)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译文: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译文: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事:从事

B.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竟:尽,终了 C.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交好

D.吕公者,好相人好相人:喜欢结交别人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隆准而龙颜B.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 ②黑质而白章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高祖为亭长D.①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②成反复子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6、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

7、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高祖对自己的境况不满和对权力渴求的心情? 答:.(2)文中哪里写出了高祖性格中狡诈的一面? 答:

(3)吕公妻同意将女儿嫁给高祖吗? 答:

(4)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公有远见? 答:

8、翻译下列句子。

(1)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译文: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译文: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体会与现代汉语意思的不同。

1)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古义今义(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古义今义(3)会项伯欲活张良古义今义(4)沛公然其计,从之古义今义

10、翻译下列句子。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译文:

(2)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②。诸将尽喧③,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

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中涓:此处指侍从官。②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③喧(xuān):喧哗。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⑤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使为参乘,典护军②今又从吾游③汉王乃谢 A.①做模范②游玩③道歉B.①做模范②交往③道歉 C.①掌管②交往③道歉D.①掌管②游玩③道歉

12、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句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子之居楚何官③平,反覆乱臣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B.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C.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D.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②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③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④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⑤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⑥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⑥、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试题答案】

1.(1)bēi(2)shì(3)chóu(4)yáo(5)dài(6)zhǐ(7)zhǔ(8)xiǎng(9)qì(10)gāi(11)fàn(12)zhī

2.(1)水边,水岸(2)赊欠(3)售,卖出(4)同“徭”,服役(5)看不起(6)欺骗,诈说名帖,这里的名帖上兼写着进献礼品的价值(7)异,与一般人不同(8)示众

3.(1)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2)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3)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客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4)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

(善于看相)

5.A(B.代词,指他,代词,指自己的。C.作为,被。D.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的情况,处所)

6.A 7.(1)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4)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8.(1)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这样啊!(2)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3)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9.(1)称王大王(2)抵抗距离(3)使……活下来生活,存活(4)听从跟从

10.(1)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官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2)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

11.C 12.B

项羽本纪_教学设计_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项羽本纪》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案 2008-10-03 手机版 江苏四中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项羽本纪》的内容,了解《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品读第1—2节了解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从而自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3、通过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4、品读第3节,疏通文意,了解巨鹿之战,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通过把握“巨鹿之战”,分析并了解项羽的将帅神威。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板块,旨在让我们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马上要学习的《项羽本纪》是专传,另外几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滑稽列传》与《刺客列传》是类传,即同类人物的合传。它们从叙事体例上说,本专题选文和其他专题的绝大多数选文一样,同属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历史散文。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因原文较长,本书只选了项羽家世的介绍和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两个片段。未入选的精彩片段还有巨鹿之战前的“吴中起兵”和“巨鹿之战”后的我们学过的“鸿门宴”。

本文学习目标:积累有关文言知识;了解项羽的个性特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理解并学习《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栎阳逮(能扛鼎(()()()()()()))

狱椽()

繇役()

钜鹿()

釜甑()

甬道惴恐()

诸侯皆属焉()

垓下名骓()

歌数阕()

田父绐曰()

刈旗瞋目而叱()

王翳()

瞳子苗裔()

陇亩之中()

自矜功伐檥船()

乘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学万人敌——不肯竟学——尝有栎阳逮——狱椽——以故事得已——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宾客——以是知其能——族矣——以此奇籍

2、提问交流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写字。学万人敌——敌万人。不肯竟学——完。

尝有栎阳逮——有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狱椽——官吏名称。

以故事得已——因为这个缘故。皆出项梁下——下,下面,不及的意思。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阴,暗中;部勒,部署管理。以是知其能——以是,借此。族矣——灭族

以此奇籍——奇,意动,认为„„奇特。)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最初起兵时,二十四岁。他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家世世代代做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识字书写没有学成,放弃不学了;学习剑术,又没有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认字足够记写名姓就行了。剑术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对抗一万人的本事。”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大意,又不肯学完。项梁曾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就请蕲县的狱椽曹咎写信给栎阳的狱椽司马欣,因此被牵累的事得以了结。项梁杀了人,和项籍在吴中逃避仇人。吴中有贤能的士大夫都不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为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秦始皇出游到会稽,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口,说:“不要胡说,会灭族的!”项梁因此认为项籍奇特。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起大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都已敬畏项籍了。)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卿子冠军——皆沉船——破釜甑——无一还心——楚兵冠诸侯——膝行而前——诸侯皆属焉

2、提问交流(卿子冠军——项羽这股军队的上将军宋义。皆沉船——沉,凿沉。破釜甑——

无一还心——没有一个人有回头逃跑的想法。楚兵冠诸侯——冠,居诸侯之首。膝行而前——膝行,跪地用膝盖移步。诸侯皆属焉——属,归属。)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羽杀掉卿子冠军以后,威震楚国,名声传遍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士兵两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交战稍有胜利,陈余再次请求增援。项羽就统率全军渡过漳河,都沉掉所有船只,砸破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于是楚军一到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交战多次,截断他们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奋勇当先居诸侯之首。巨鹿城下,诸侯援军有许多座营寨,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等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军将领都在壁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惊惧惶恐。当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无不跪在地上,用两膝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是何楚人之多也——常幸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奈若何——歌数阕——莫能仰视

2、提问交流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何,要不,为什么。常幸从——常,一直。力拔山兮气盖世——盖,超过。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宝马不向前。奈若何——把你怎么安置。歌数阕——数阕,数遍。莫能仰视——不忍心抬头看他。)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王军队在垓下筑起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包围了好几层。晚上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歌曲,项王就大惊道:“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的土地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就连夜起来,在营帐中饮酒。项王身边有位美人名叫虞姬,一直受宠随行;项王有匹骏马名叫骓,经常骑它。这时项王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能拔山呀,气势盖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难于驰骋。骓马不前行呀,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把你怎么安置!”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伴唱。项王泪流数行,左右的侍从人员都哭泣,不忍心抬头看他。)

六、疏通第5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直夜溃围南出——平明——骑能属者——田父绐曰——然今卒困于此——今日固决死——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刈旗——期山东为三处——辟易数里

2、提问交流

(直夜溃围南出——溃围,突围。平明——天亮。

骑能属者——属,跟从。田父绐曰——绐,欺骗。然今卒困于此——卒,终于。今日固决死——固,一定。为诸君快战——快,痛快。必三胜之——一定胜他三次。刈旗——拔了他的军旗。

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边。辟易数里——辟易,躲避。)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于是项王就骑上战马,部下精壮骑士相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决重围,飞奔而逃。天明时分,汉军才发觉,派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骑兵能跟得上的只剩一百多人。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种田老人,种田老人欺骗他说:“向左走。”项王向左,结果陷入大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他们。项王就又领兵向东,到达东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有八年了,身经七十多次战斗,阻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遭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未失败过,于是称霸,据有天下。然而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啊。今天肯定是我的死期,愿为诸君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胜它三次,给诸君冲破重围,斩杀汉将,夺取汉旗,让大家知道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作战的过错。”就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分别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包围起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骑兵们四面奔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分做三处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奔驰而下,汉军如草木随风倒伏,于是斩杀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担任骑将,追击项王,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惊吓,退避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们在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就分为三路,再次包围楚军。项王就飞奔过去,又斩杀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几十上百人,又聚集他的骑兵,仅损失了两名骑兵。就向他的骑兵说:“怎么样? ”骑兵都佩服地说:“正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夏 教案 篇7

这篇散文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难点解析

文章开头这个独立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夏天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紧张、热烈、急促”这也是全文的总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形容夏天不用“炎热”“烦躁”等词,而是用紧张、热烈、急促。这里词的感情色彩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隐隐约约体会到作者对夏天是喜爱的,用这样积极的词语是要抒发赞颂之情的。

第2段用了一个恰切的比喻,一锅水逐渐沸腾,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作者通过对春天景物和夏天景物的比较来突现夏天的特点:芊芊细水,长成密密的厚发,淡淡的绿烟凝成了黛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换来了蝉儿的长鸣。这些变化是因为天气渐热带来的。就像开头的比喻所说,像冷水经过加热。最后沸腾了一样。因为这些景物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变成这样的,这样的比较正是表现了“逐渐变化”的过程。

第3段写大地的夏景,抓住了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描写。其中,成熟的麦子是最能体现夏的特色的,同时它又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可以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所以作为重点来描绘。写了金黄的色,又写了其香味,写了其形——麦浪翻滚。写麦浪是为了表现夏天的热烈。“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这句话与段首的话相呼应。这句话的语意重点是“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这样写,结句的“夏天到了”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这一段写“金黄的大地”,“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切”,为下边写夏天的色彩作了铺垫。所以下面一段开头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就显得顺理成章。第3段里把夏天的色彩与春天的色彩作比较。夏之色是中性的黄色,它是处于“冷的绿”与“热的赤”之间的一种过渡色,因为它标志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色彩的“冷”和“赤”,是抽象的,作者便用“碧波”“嫩竹”和“夕阳”“红叶”来具体地表现,使人对夏天的色彩为中性的黄色这其中的道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因为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是指春,这里的“后”是指秋。“生命旺季”指有的作物已经收获了,而有的作物正在茁壮成长,甚至正要播种。也因此说这个季节已经有收获,而且还充满着希望。作者又对“旺季”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麦子刚刚割过”,旧的生命已结束了,而新的生命正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接着由上而下地写了棉苗、高梁、玉米和瓜秧。这里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挑”“举”“匍匐”,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抖动,把它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出来。写夏天作物的生长,又与春天里的生长情况相比较,又一次写出了夏天的热烈。“蓬蓬勃发”“冲刺”,形象地写出了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活力。

第4段写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是从侧面写夏天的紧张。这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白天到夜里,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白天劳动时想着快割、快打,半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二是写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写“五月人倍忙”,处处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如“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这里多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确实使人感到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这样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结句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对这一段的内容作了形象的概括。它与第3段中所说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见文章前后勾连得十分紧密。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夏天呢?第5段就交代了这其中的原因。文章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的。历代文人多写春、秋,而极少写夏天,其原因是春、秋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文思,而夏天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里用“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最后,作者直接抒发对夏天的感情: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季节。

综上所述,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一)导入

1.观看一幅各具风韵的四季图,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播放一段有关夏天的优美音乐,让学生判断音乐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个季节。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点。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炽热,秋天的色彩,冬天的严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为我们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对四个季节的感悟也会有异。

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赏 梁衡 先生的散文《夏》,看看 梁衡 先生笔下的夏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关于夏天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夏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夏天的兴趣。)

(二)落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听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同时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伴随着音乐听读,并结合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加以想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比较直观的了解,以便尽快熟悉课文。)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并齐读两遍,然后任选三个词语说一段话。芊芊(qiān 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 bó)匍匐(pú fú)迸发(bèng)澹澹(dàn dàn)(设计意图: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而用词写“话”,则是强调词语的运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在听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初步与文本对话并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二个问题:

①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或:夏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先在书上勾画,然后用课文中现成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夏天的特点是“紧张、热烈”而又“急促”的。

(设计意图:文章着力表现的是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学生抓住这一特点,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内容的“纲”。同时,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勾画,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②请在文中分别勾画出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特点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明确:作者是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景致的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第一段的总领句去找相关句子,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关系,同时领会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进一步靠近文本。)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它有何作用,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最后一段与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比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无比喜爱及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齐读最后一段,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会有所启迪与帮助。)

(四)品味语言

根据示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示例1: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示例2:我喜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个句子,它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替”字写出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象,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细致生动,富有韵致的句子:

“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这些语言都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既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二,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刚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从何入手品味语言,多少会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师给出一二示例,他们做起来就驾轻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关于四季的古诗?请写出来。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夏茗悠经典语录下一篇:d开头h结尾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