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案教案

2024-08-24

生活教案教案(精选12篇)

生活教案教案 篇1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陈玲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节奏与生活》是一节创新课,选取和创编的内容主要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音乐性、人文性这几方面入手。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延展和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关注对人的教育,活化教材,从文本向人本转化,创设更多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表现和创作的空间和机会,追求课的逻辑关系,提高密度,时效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了解,二是创作,三是表现,了解是创作表现的前提,创作表现是了解掌握的提升,这个关系是本课教学的主线。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教学一开始在复习掌握各种节奏型之后,教师不做任何讲解,提出问题“为什会有这些节奏型,他们从哪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去想、去体验、去思考,经过体验思考后向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从生活中提炼节奏,用节奏来表现生活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节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并产生自己创作创新的愿望,自然引入创作阶段。接着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生活形象创作表现节奏。使学生对节奏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2.技能目标:能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形象来创编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生活形象创编并表现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书写纸、口琴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组织学生按节奏进行 “请你跟我一起动”的游戏按节奏模仿教师的动作调动情绪,拉近距离,引出节奏

复习所学节奏,了解节奏是音乐的骨架(1)请学生例举并复习所学节奏

(2)渗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这一知识点回忆.例举所学节奏,进一步享受节奏复习.掌握节奏,为节奏提炼和创编打下基础

从教师的言行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形象中去寻找提炼节奏从教师言行中提炼节奏,积极讨论,自主地从身边的形象中寻找提炼节奏 播放录像,引导 学生从大自然的各种形象中提炼节奏投入地欣赏,积极地从大自然中去寻找节奏

街头录像,引导学生提炼节奏,表现节奏大胆想象街头情景,从中去寻找节奏,提炼节奏。根据创设的情景,用身体语言表现节奏,并为节奏取名为命题节奏创编作好铺垫

出示四条不同特点的节奏,引导学生想象分别表现怎样的生活形象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节奏特点,大胆想象生活形象,并用身体语言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索与学习,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节奏表现不同的生活形象 出命题,让学生运用节奏表现命题,用身体语言来表现节奏学生齐心协力的创编节奏,尝试用节奏来表现命题,同时用表演的形式充分表现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形象创编节奏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作的时间空间,培养合作精神,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1)出示节奏(2)出示旋律

(3)引导学生领略音乐带来的美(1)想象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用口琴吹奏旋律,领略音乐带来的美进一步了解节奏是音乐的组成要素之一 小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节奏,创编节奏

生活教案教案 篇2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 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通过从动手实验, 规范学生操作, 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导学、提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猜测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分子结构的推断过程, 乙醇的性质, 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分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 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有关性质。

四、学情分析

1. 认知基础

初中知识:乙醇的用途、燃烧实验。日常生活用品。

高中知识:电子式、结构式、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2. 心理特征

与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学生对此有兴趣和期待。

五、教法、学法

教法:学案导学、建构模型→教学重点:乙醇分子结构特点, 乙醇的性质。

评价激学、实验探究→教学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醇的氧化。

学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篇3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试用)《生活·生命与安全》二年级(下)

【辅导目标】

知识目标:明白观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的兴趣,形成自觉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辅导重难点】

初步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辅导准备】

教师准备训练观察力PPT。

【辅导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喜欢)你知道他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吗?(火眼金睛)因为这双火眼金睛,孙悟空观察得可仔细了,他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小细节,你想拥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吗?(想)那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11.我有一双亮眼睛)

二、主题活动

(一)师: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双亮眼睛呢?它有多重要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睁大你的眼睛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提醒这些小朋友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6张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图1:鞋带松开的小男孩要出门。(鞋带松开容易绊倒)

图2:行人离破损的井盖太近。(易踩破井盖掉入,不能逗留玩耍)

图3:经过外墙瓷砖脱落的大楼。(易被脱落瓷砖砸伤)

图4:高压线放风筝。(易触电。)

图5:红灯过马路。(易发生交通事故)

图6:用两头都削尖的铅笔写字。(容易被对着自己的尖头戳伤)

师:通过上面几幅图哪位小朋友知道仔细观察的亮眼睛会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什么呢?(生活中的危险)(板书:发现危险)

(二)师:孩子们真能干,用亮眼睛就帮助了上面的小朋友远离生活中的危险,这不,又有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啦!

1、请伙伴们帮我看看数学课堂练习我能全对吗?

2、我的语文考试的这一题我能得满分吗?

师:通过帮助上面两位小朋友改错,我们知道了会观察的亮眼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错误)(板书:发现错误)

(三)师:孩子们刚才那么动脑筋,下面给大家猜个谜,轻松轻松!我手上有一张动物的图片,我说你来猜是个啥?一对耳朵一双眼,一张嘴巴四条腿。谁能猜出来?(猜不出来)哦!好多动物都长这个样呢!看来老师没有发现它的主要特点,我要请位小朋友帮忙了。

我会仔细观察小游戏:请一个学生看图片,描述看到事物的特征,其他学生根据他的描述来猜猜是什么?

师:你知道了会观察的亮眼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什么呢?(特点)(板书:发现特点)孩子们个个顶呱呱,我们把仔细观察的本事用在写话上怎么样?我想一定会非常精彩。

(四)现在睁大你的亮眼睛,看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课件配乐展示图片)

你发现蜿蜒奔腾的金沙江了吗?

你发现巍峨壮美的座座群山了嗎?

你发现巨人般屹立的二滩水电站了吗?

你发现火一般燃烧的攀枝花了吗?

还有那三花节上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

竹湖园的宁静、广场的欢腾你发现了吗?

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原来我们的亮眼睛能够发现——美!(板书:发现美)

(五)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么重要,有什么观察的好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个小游戏来总结一些观察的好方法。

1、找不同:两图中有5处不同(抽学生组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看图前告知有5处不同,另一组不提示,看哪个组又快又准确。)板书:明确目的2、找规律:带“?”的方格里是什么图形?(错误和正确的学生说找的方法,比较后得结论。)板书:按顺序3、两可图:你看到了什么?(抽学生在教室的不同角度观察,看看都能看到什么。)

板书:全面

4、师:小朋友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好方法,老师用把大家的好方法编了首儿歌,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

仔细观察真重要,我有观察好方法! 明确目的最先做,按顺序,挨着看。边观察,边思考,记录工作要做好。眼睛看,要全面,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都不漏。好方法我记牢,练成一双亮眼睛。

三、练习巩固

师:孙悟空来喽,我们来和它比一比吧!指导学生完成P44“我的火眼金睛”练习。

1、图一,数清图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圈。(课件出示)

2、图二,图中画的是什么?各处于什么状态?(课件出示)

3、图三,小动物分别钓到了哪条鱼?(课件出示)

四、总结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5 篇4

课型: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二、教学思路: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猫和老鼠的形象与生活中的猫和老鼠的异同

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 生活 ”

(三)美术作品赏析。

1、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教材P4)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3、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①映示国画作品《虾》(教材P4)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干湿浓淡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

-----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4、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油画《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图例:中国画《松魂》(吴冠中)

(四)其他艺术作品赏析。学生展示和分析生活中能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例。

提示实例可以是美术作品,也可以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作品,还可以是文学作品。

(五)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1、结合课件讲述名家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论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毛泽东

2、师生共同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同时课件映示“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图”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3、映示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六)结束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擦亮眼

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用我们的心去体验美,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然后---起享受美吧!

(七)课后拓展

一、写一篇相关主题的小评论

低碳生活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争做“低碳小达人”。

二、活动过程:

1、中队长: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正日益遭受破坏,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最首要的问题,“低碳生活”也逐渐为全球所关注,作为小学生更应该从小树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观念,所以今天召开“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争做“环保小达人”,“低碳小达人”。下面有请主持人上台

2、主持人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主持人乙: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乙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通过《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甲:同学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妈妈一样,精心养育着我们。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满身伤痛。

乙: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蔚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新……

甲: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呢?

乙:是环境污染。同学们,看!地球母亲来了。

(一个学生身上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体温异常,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隐隐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受到温室气体的影响,得了高温症,你的肌肉正在大片大片的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对大家,作哀求状)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3、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品你们一定深有感触吧。

乙:谁来谈谈看了小品后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感受和体会)甲:刚才同学们讲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都讲得很好。

乙:地球的哀求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

甲: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出示图片):大家请看,垃圾到处都是;河水污染厉害;北京近年经常受到沙尘暴的袭击;工厂烟筒直冒;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乱扔;树木乱砍乱伐;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等等。

乙: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大会上就提出了“救救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

甲:大自然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我们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乙:也许我们的行动很微不足道,但用我们聚沙成塔的信心和力量就能汇聚成地球绿色的希望!

甲:下面出几道环境知识竞赛题,看看大家对环境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1)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2)国家提倡的夏季空调温度是多少?——26度

(3)世界无烟日是——5月31日

(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徽是——大熊猫

(5)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废渣

(6)绿色食品指的是——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7)什么是低碳—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

(8)什么是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生活”,是指日常生活时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9)最后一题我们大家一起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4、乙:是的,“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世博三大主题,我们将把世博的巨大热情转化为绿色、低碳的实际行动,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低碳使者、环保达人。请听三句半《低碳好》

甲:欢歌笑语锣鼓敲,乙:我们四人走上台,丙:说说减排和低碳,丁:该聊。

甲:哥本哈根开会了,乙:世界气温在升高,丙:各国都要少排放,丁:真好。甲:骑车上路是妙招,乙:锻炼身体成本小,丙:没有污染少排碳,丁:真高。

甲:节约用水要号召,乙:加强管理更重要,丙:水比油贵快宣传,丁:大搞。

甲:地球能源太难找,乙:用点少点不多了,丙:继续浪费是犯罪,丁:没跑。

甲:环保袋子真正好,乙:拒绝污染人人笑,丙:低碳生活最光荣,丁:知道。

甲:节能减排是法宝,乙:低碳生活要高调,丙:反对铺张和浪费,丁:奏效。

甲:节能减排低碳好,乙:纳入国策力度高,丙:党政军民齐动员,丁:吹号。

甲:节能减排很重要,乙:从我做起别迟到,丙:一点一滴都节约,丁:很好。

甲:节能减排表一表,乙:低碳生活聊一聊,丙:我们水平很一般,丁:欢迎指导。

5、甲:感谢这四位同学的精彩演说。生活中有点绿色,心情也会变得愉快。当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正一步步逼近时

乙:一股“低碳”行动的浪潮,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悄然兴起。请听小记者的报道: 小记者1:13月17日,一场极其普通的会议,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和镜头。这一天,民盟湖南省委在长沙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的精神,与会者手中自带的茶杯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与会的300多人中,至少有八成自带了茶杯。记者关注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茶杯,而是一个风向标。

小记者2:新生事物也在不断出现。3月13日,长沙通程万惠生活超市左家塘店广场,吸引了很多的妈妈们,这里正在举办的“低碳生活”二手母婴用品交易会,展示着许多二手童车、童床、宝宝衣服和玩具等用品,妈妈们生意都很兴旺。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4月主办首届二手母婴用品交易会以来,这已经是湖南妈妈网主办的第九届二手交易见面会。火爆的交易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人已经接受“低碳生活”理念,尽可能地减少能耗,合理利用身边一切能利用的资源。

小记者3:“低碳”生活理念也逐步从城市深入到了农村,新能源利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今年年初,联合国项目审定小组来到石门县磨市镇,对于该镇减排目标任务进行仔细抽样调查。当他们走进王官桥村村民王富文家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沼气储气柜顶得老高,厨房

干干净净;浴室里,轻轻拧开龙头,“哗哗”的热水从沼气热水器中洒出、、、、、、在这个不起眼的山区小镇,农民也过上了崭新的低碳生活。盯着绿色能源建设不放松,这个镇2008年建成沼气池200口,2009年又建成沼气池500口。据了解,因为沼气池的建设,该镇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500吨。

甲:同学们听了这几位小记者的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6、乙:是的,低碳生活是我们保护环境,恢复地球抗病能力的最好的方法。

甲:同学们想想刚才小品中地球的哀求吧,如果我们再不来保护环境,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请欣赏校园小品《最后一滴水》。

校园小品:最后一滴水

旁白:故事发生在未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地球上能源紧缺,人们过着白天无水、晚上无光的日子。这天,由于缺水,地球母亲也已经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她的大儿子“节水”出去找水了,只有二儿子“节电”和三儿子 “环保”留在家里照顾着地球妈妈。(语气低沉,缓慢)

节电:妈,您喝点水吧,要知道您已经三天三夜没喝水了!

地球妈妈:不,我不渴,孩子,妈知道你们也已经好几天没水喝了,还是你们喝吧!节电、环保:妈,我们不渴,还是您喝吧。(眼看着杯子咽口水)

节水:怎么办,怎么办,到现在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妈妈和两个弟弟还在家等着我带水回去呢,真是急死我了!想想以前,我在学校里洗手不关水龙头,喝不完的水就倒掉,有时还拿水来和同学们打水仗,大量的水白白浪费,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我真是后悔啊!(垂头丧气的回去)

地球妈妈:唉(深深的叹一口气,当看到节水垂头丧气回来时)„„

节电、环保:怎么样,有没有找到水?(心情急迫)

节水:到处都找过了,没有啊。(心情低落)

旁白:就在这时,家里断电了。

地球妈妈:停电了,这是怎么回事?

环保:我出去看一看。

节电:不用去了,一定是人们不节约用电,导致了能源紧缺,才会断电的。

地球妈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给你们取名“节水”“节电”“环保”了吗?我就怕有这么一天,地球上的各种能源被耗尽,美丽的环境被破坏,所以希望你们能够节水、节能和环保,可,可,可你们„„

节水、节电、环保:妈妈都是我们不对,如果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一定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哭,喊着妈妈„„)妈妈是我们对不起你。

环保:水,水,妈妈水。(三个儿子用手接住眼泪来为地球妈妈)

地球妈妈:天哪,难道,难道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竟然是我们的眼泪吗?!

主持人甲:同学们,为了不让人类的眼泪变成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我们要不要节约用水?全体师生(包括演员):要!(大声回答!)

乙:同学们,保护地球刻不容缓!在全球变暖的今天,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用“碳”来计算。为了不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的眼泪,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低碳达人”!

甲:有人说,低碳是大人的事,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还远着呢。其实不然,很多事都是我们举手之劳、力所能及的,专家告诉我们,其实只要稍微用点心,健康低碳,其实并不难,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低碳行为?

辅导员总结:

(1):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全国每年节电33亿千瓦时。

(2):一只11瓦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瓦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3):看完了电视和DVD,要将电源拔下才彻底不耗电。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

(4):多用电子邮件,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如果全国的机关、学校、企业都采用电子办公,每年减少的纸张消耗在100万吨以上。

(5):多乘公共汽车出行减少地球负担,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油耗约为后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1/16。

(6):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7):减少一次性木筷子使用,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7、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低碳生活很简单,那么在校园中我们又如何健康低碳呢? 学生: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纸,一张纸两面都要写满。不浪费一滴水。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绿地。离开教室必须关掉电灯。爱护课桌凳,轻搬轻放。书包坏了可以让妈妈缝一缝。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个人坚决打击、、、、、、甲: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将“低碳”这种生活态度传播开来,为绿色校园增添一份力量。

8、乙: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我们要时刻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因为我们是红领巾,我们要让胸前的红领巾飘起来。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齐唱《红领巾飘起来》。(边唱边用红领巾表演)

9、甲:是的,我们是红领巾!我们要让胸前的红领巾飘起来,但是我们更是低碳生活的宣传者!下面请听低碳童谣《低碳生活宣传忙》

同学争夺环保章,低碳生活宣传忙。买菜拎起菜篮子,重复使用多提倡。

洗菜洗脸多用盆,废水浇花真正棒。在外就餐备餐具,如有剩菜送厨房。

电脑不让空运行,节电不少心花放。出差自备洗漱品,节省资源不能忘。

多走楼梯练身体,少乘电梯利健康。公共场所不吸烟,空气清新气流畅。

家车每周停一天,缓解堵塞废气降。路见浪费勤制止,节约环保风尚扬!

甲: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乙: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合:共同携手建设绿色低碳新家园!

10、下面请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讲话:茫茫宇宙中,地球人类目前唯一可以居住和生活的星球。几百万年以来,地球养育、敷衍着人类,但是近百年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却破坏、污染着地球。地球在呻吟,地球在呼救。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一起保卫我们的家园,成为“低碳达人”,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吧!

生活适应 洗手教案 篇6

一、活动设计思路

学生中午吃饭前,我请学生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学生这些东西是脏的,都带有病菌,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学生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学生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学生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教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水果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3、学习儿歌、认字。

三、活动准备

脸盆、水、肥皂、小毛巾

重点 会朗诵儿歌 认识字宝宝 “洗”“手”。难点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活动过程

1、做手指操导入: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弯弯,四只手指叉叉,五根手指开朵花,六根手指打电话,七根手指捏捏,八只手指啪啪,九根手指勾勾,十根手指握成拳,我真棒!

2、提问学生刚才是用什么做的游戏? 幼儿回答:手。

3、请幼儿伸出手,老师介绍手的结构,手心、手背、手掌、手指,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两只小手,是否一样大。再和别的小朋友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

4、出示字 “手”,认识“手”,用游戏“打字卡”巩固。

5、做手指游戏“小鸟和田鼠”,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的小手很脏,提问学生该怎么办呐? 学生回答要洗手。

6、拿出脸、盆水、肥皂,让手脏的学生洗手,洗完后用手绢擦干。纠正学生洗手的方法,教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手心对手心、手背对手背------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7、学习儿歌《洗手》,学生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8、出示字 “洗”并认识,用游戏“顶字卡”巩固,9、用游戏“谁不见了”“照一照”“藏、找字卡”巩固字:洗、手

10、教育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学生。

五、活动延伸:(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学生用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卫生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家园共育: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配合,引导学生在家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卫生行为的养成。个案反思 案例:a 上这节课的时候,学到“洗”的时候,孩子们发挥想象。可以洗什么东西。先想到的是身体上的,洗手、洗脸、洗脚、洗头.........后来又想到洗苹果、洗梨.........又有一个小朋友想到洗衣服,接着洗帽子、洗袜子、洗褂子.........又想到洗衣机、洗衣粉。又有一个小朋友想到洗碗,接着小朋友们想到“老师,我帮妈妈洗碗来”“老师,我帮奶奶扫地来”.........孩子们想到他们做过的事情。反思:

生活教案教案 篇7

●喜忧参半:传统教案的“两面性”

传统教案是教师手工劳动的成果。它形成的操作流程是“解读文本—收集素材—胸中有案—撰写教案—课堂教授”。纸质教案更多地体现出授课教师的个体教学特性, 也彰显出教师心中有“案”、胸中有“人”的教学备课局面, 但也透露出设计上的“狭隘”格局:由于是教师个体行为, 设计思路难免存在“局限”, 课堂调控以及应变能力掌控不足;由于是教师独立撰写, 课堂教学难免存在“排他性” (不接收课堂上学生临场的生成, 只会按部就班地将备课的教案“演示”完成) 与“包办性” (教师“一言堂”现象的存在) 。

●呼之欲出:电子教案的“灵活性”

电子教案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作一种数字化的预设, 实质上就是多媒体教案。相对于传统手写纸质教案, 它不仅有内容上的新意, 更有形式上的改善, 是现代技术的产物, 可视为“教学生产力”的一大进步。它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面向的是全体教师, 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在电子教案备课平台上进行教育理念、智慧思维等方面的碰撞。

如上图所示:相同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先确定主备人, 然后通过备课系统上传教案, 使用者直接在教案备课系统中对主备教师的教案进行删减、修改、批注, 形成的“二次备课”教案在备课系统中留存, 以便参考、借鉴、修改。

●取长补短:相融并济的“兼容性”

从系统角度而言, 课堂教学要发挥最大的效能, 每位授课者必然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从小方面说, 教案也有相互借鉴、整合的必要, 将传统教案与电子教案的方式相互融合, 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落到实处。

传统教案的设计要做到“五个统一”, 即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训练统一、考试统一, 这是教学效益的基本保证。而电子教案的备课形式又是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反思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传统教案的备课习性, 在电子教案的备课过程中实施“课 (教师一课一备, 独立成形) ”、“研 (教师一课一改, 相互交流) ”、“联 (教师一课重组, 取长补短) ”“三位一体”的研讨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 (2011版) 中提及了“继承”与“汲取”的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电子教案备课研修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 以校本的、开放的、互助的形态呈现, 体现课堂教学实践、教研、科研、培训等主要教学要素间不可割裂的辩证关系的电子教案、传统教案备课模式的“兼容性”。教案主备教师与修改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实际, 通过交流整合、科研反思、总结提高, 也势必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实用残局教案⑥ 篇8

车马有仕必胜车双士。取胜要点:一、以帅助攻;二、运用等着,使之防御阵形走坏。

1、车五平七车2平42、仕六进五…………

此等着,既保留单仕,又可使黑车离开九宫的防守要点。

2、…………车4平2

黑方如走车4退1,则马七退九,将4平5,仕五进四,车4进1,车七进七车4退2,马九进七,红胜。

3、马七退六车2平44、车七进七将4进1

5、马六退八车4平26、马八退六士5退4

7、车七退一将4进18、马六进七车2进1

9、车七平六(红胜)

第2局车马相难胜车双象

车双象可以守和车马相。守和要点:车守将门,保护双象的连环,注意红马的进攻线路。当红马侵入九宫时,应及时用车盯马。

1、车二进一…………

红方如走车二平五,则车6进1,马五进七(如车五退一吃象,则车6进6,帅五进一,象7退5,黑方得车),车6退2!车五平四,将6进1,和棋。

1、…………将6进12、车二平五车6进1

3、马五进七…………

红方不能走车五退二吃象,因黑有车6进7打将后再退象吃车的棋。

3、…………车6平34、马七进六车3平4

5、车五平二将6平5(和棋)

第3局车马仕相全巧胜车双象

如图3是第一届“五羊杯”象棋冠军赛上,广东杨官对湖北柳大华弈至第74回合时的残局形势。这个局型,由于黑高象与车将不在同翼,故不是正和局面。红方如能及时扬仕露帅,发挥残棋中老帅的助攻作用,将可取胜。胜法如下:

75、仕五进四!…………

扬仕,取胜要着。实战中,杨老走的是车五平二,以下车6进4,马六进五,将6平5,马五退七,将5平6,相一进三,车6退2,至此,红方难寻取胜之道,最后双方弈至第106回合,握手言和。

75、…………将6进1

黑方如走象3退1,则车五退一!车6平7(如车6进1,车五进二,车6平4,车五平四,红胜),车五平四,将6平5,马六进七,将5进1,马七退九得象,胜定。

76、车五平二车6进4

黑方如走车6进5吃仕,则车二进二,将6退1,车二平五,象5进7,车五退三,红必得一象,胜定。

77、车二进二将6退178、车二退一车6平5

黑方另有两种应法:甲、象5退7,则车二平三,车6平5,帅五平四,象7进5,车三平四,将6平5,仕四退五,将5平4,车四进二,将4进1,车四平五,车5平2,车五退二,红方得象,胜定;乙、象5进7,则车二平三(如车二进二亦可,以下将6进1,车二平五,车6退3,车五退一,将6退1,马六进八再马八进六,胜定),车6平5,帅五平四,象7退5,车三平四,将6平5,仕四退五,以下胜法同本变黑甲种应法。

79、帅五平四车5退380、马六进五!车5平7

81、马五退三将6进182、车二进一将6进1

83、车二退五象5退7

黑方如走车7平6守肋道,则车二进六,红胜定。

84、车二平四将6平585、车四平五将5平6

黑方如走将5平4,则马三进四(帅四平五亦可),车7平4,车五进五再车五平六,红胜。

86、帅四平五车7平687、车五进六

传媒与生活 教案 篇9

德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智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传媒包括哪些方面。教学难点: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活动设计:小组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他们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属于传媒工具呢? 学生:回答略。

二、进行新课

教师:荧屏连着千万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覆盖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节目背后,包含着许多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保护传媒工具,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生:回答略。

教师:书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常看的书籍也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各种儿童画报、儿童读物和中外名著伴着我们一起长大。同学们,你读过什么书?读书的方法有哪些?把你最爱读的图书介绍给大家,交流读书后的感想。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喜欢广播电视。你喜欢听“小喇叭”广播吗?喜欢看电视节目“大风车”和“七色光”吗?你看过什么广播电视节目?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讲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主要介绍了几种传媒工具,教师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型。

《传媒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智育目标: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传媒包括哪些方面。教学难点: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活动设计:小组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谈谈感受。刚才我们看到的书籍、广播、电视、电脑都是传媒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传媒与生活》这课,师板书。那什么叫传媒呢?(课件或板书)

2.那么你还知道其他的传媒工具吗?(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电话、互联网、书籍、VCD、广告、手机、信件、电影、磁带等等。)

二、走进传媒

1.大家知道吗?传媒的家族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去看一看。师:我是传媒妈妈,我的孩子来了吗? 生:传媒妈妈我们都来了。(1)书籍组 合说:我们是书籍组 A.我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我是不说话的老师,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传媒,C.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合说: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要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2)广播组 合说:我们是广播组

A.我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家世界的大事,B.我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让大家增长知识,C.传媒在灾难降临时的宣传抚慰作用可大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大家肯定还记忆犹新,当时在灾区,由于光纤通讯中断,很多灾区的人无法向外面的亲友报平安,现场的救灾工作进程也无法向外传达,而在外面的人也焦急地等待着灾区的消息。这时,广电调集了11部发射机,在救助站里建立临时广播,为他们搭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播放“寻人启事”、“救援信息”,中间还播放一些能安抚大家心灵的歌曲、诗歌。能够把我们的声音以及温家宝总理的声音传到整个灾区。这给灾区的抢救工作带来了便利,也给人们受创的心灵带来了安慰。)

合说:你们书的作用没我们大,生活中可以没有书,但不能没有广播我。(3)电视组 合说:我们是电视

A.我们每天都在看电视,我最有发言权 B.我可以为大家播天气预报

C.我可以让大家欣赏精彩的节目,我还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家世界大事 合说:我们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呢。(4)电脑组 合说:我们是电脑组 利用我可以学习、娱乐、办公 B.我可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络

C.我可以查阅资料,我可以让大家在网上购物 D.我是学习的的一种调剂,大家可以在我这得到快乐 E.利用我可以在网上进行医疗会诊,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合说:我们才是最先进的传媒工具,功能齐全,用途广泛,只有我们的作用是最大的,现代生活离不开我们。2.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的作用都很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你们,你们都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四、懂得传媒与生活的关系。

如果这些传媒工具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五、畅想未来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会发明更先进的传媒工具是吗?大家想发明什么样的传媒工具?说一说好吗?

六、放松时刻 听歌《爱我中华》

七、师总结:学传媒,用传媒,发明新传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传媒与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传媒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到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了解传媒,利用传媒的积极性。

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应用传媒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知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传媒,传媒的发展过程。学会利用传媒去搜集自己有用的信息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媒,传媒包括哪些方面,传媒的发展过程。

三、课件:传媒与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导入新课 放映课件

播放短片《纳爱斯伢牙乐》和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通过短片,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我们刚才从短片中所了解到的信息就是通过多媒体这个传媒获得的,(并给同学们指一指)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传媒,传媒包括哪些方面?

说到传媒这个词也许同学们感到很陌生,可是传媒就在我们身边,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相机板书“传媒”)那下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传媒。(指名)板书“传媒: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我们了解什么是传媒,并认识了传媒家庭的这么多的成员,那我们愿意和这些传媒做朋友吗?(生:愿意)那我们再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传媒的朋友吧!(齐读)

2、传媒的发展

让学生课下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时代的传媒。

同学们你们知道传媒是怎样从古到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吗?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说,教师适当补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媒也是有生命的,它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一天天长大的。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不再仅仅是满足于温饱,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信息资源,如今传媒全面地、多方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比以前掌握更多、更好、更全面、更生动的信息,为我们学习带来更多方便,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乐趣,那么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生活中哪些传媒对自己影响最大?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3、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

我们利用传媒获取了知识,了解了世界,丰富了生活。看来传媒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三)模拟游戏活动

(1)每个小组为一个活动小组,每个同学扮演一种传媒工具。比如:有的扮演书籍,有的扮演收音机,有的扮演电视机,有的扮演电脑。

(2)让同学分别带上头饰上台来表演。这样游戏玩起来更加有趣。

(3)通过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传媒工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指名说一说。

引导学生思考:现任传媒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如果没有这些传媒工具那我们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生活自理能力教案 篇10

时间:2012-4-23

执教老师:吴老师

活动目标

1、能分辩冬季裤子与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中低层次的目标);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高层次的目标)。

2、体会到自己穿裤子的乐趣。

3、继续发展身体和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重点难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活动准备: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冬季外裤。

2、新奇角或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活动过程:

1、用开“聪明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说明1: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平行影响中获得更多的分辨裤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

说明2:幼儿讲完后,教师应稍稍加以归纳。

2、由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

要点:(1)裤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有带、后、链者系上。(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3、幼儿边看教师念顺口溜(或自己念),边练习穿裤子: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腿丫儿,自己穿裤儿,真是乖孩儿。

说明1:幼儿穿裤子时,教师可重点指导使用门襟拉链有困难的男孩。

说明2:教师也可利用顺口溜的最后两句,对穿好裤子的幼儿作评价和鼓励。

4、活动的延伸:

《蒹葭》教案 篇11

1.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2.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重点

1.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2.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对伊人的理解。

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教学准备

让学生上网查阅历史名人有关坚忍不拔追求的资料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诗词中,我们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艳丽,我们也欣赏过“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的萧瑟;我们体验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满腔豪情,我们也体验过“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淡淡哀愁;我们领略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粗犷,我们也领略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燕子啄春泥”的细腻。今天,我们将跟随《诗经·蒹葭》篇中的主人公,一起去追寻我们心中的“伊人”。

进行新课

一、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重章叠唱的写法

1.朗读课文。

2.说说诗歌内容大意。

3.说说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二、作品主题的探讨

过渡语:《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它残缺而丰富,因它的遗憾而完美。《蒹葭》是《诗经》中的不朽的篇章,因它的朦胧而迷人,因它的神秘而永生。陶渊明告诉我们,读书要“不求甚解,读书的要义在于会意,每至于会意,便欣然忘食”。真正会读书的人,读书就是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我们就要揭开“伊人”这神秘的面纱,探究《蒹葭》的主题。

教师创设情景(1):

“骗子,你们统统是骗子,洞房花烛之夜,你们竟使用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勾当。”

“林妹妹啊,林妹妹,我来迟了,我来迟了。”

“林妹妹啊,你‘香魂一缕随风散’,林妹妹,我‘愁绪三更入梦遥’。”

“我遁入空门也。”

这位用血泪控诉,最后遁入空门者是谁,他声声呼唤的伊人――林妹妹是谁呢?请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生讨论

1.爱情说:诗歌通过主人公对伊人的坚韧不拔的追求,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纵然追求的道路曲折漫长,充满着艰难险阻,追求的结果也许是个未知数,可追求的决心不减,追求的行动不止。

教师创设情景(2):

“二位贤弟,你我兄弟三人桃园三结义,为了光复大汉基业,烦请二位贤弟陪为兄我走一遭,有请一位身八尺,自比管仲、乐毅却居住于草庐之人。”

“兄长,什么鸟人,还要惊动兄长大驾,待洒家替你捉来。”

“兄弟,不可鲁莽。此人只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一次请不到,二次。二次请不到,三次。”

同学们,请人之人何许人也,他所请的“伊人”又是何许人也?请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生讨论:

2.招隐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有道之明君对大贤大智能建国安邦之人的渴望,他知道在茫茫人海要寻找这样的人中豪杰的确如大海捞针,他希望自己有伯乐式的慧眼,他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襟,他将不惜一切代价要寻找。

教师启发:我们可否作一下逆向思维,把诗中的主人公和伊人均想像为男性。

学生创设情景(3):

渭水之滨,一白发老者边垂钓,边悠哉悠地唱着歌:“烟波垂钓兮渭水滨,直钩垂钓兮钩无饵,直钩无饵兮愿者上。”

师:这老者何许人也?他为何用直钩垂钓?他要钓谁?他所追求的伊人,你们知道是谁吗?请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生讨论:

3.思贤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世外高人或隐士对有道明君的向往。主人公或学富五车,或深谙兵法,或身怀绝技,他渴望得到有道明君的赏识与重用,从而实现自己的富国强民或完成统一大业的远大志向。

教师引导:诗中的人物我们既可以想像为男性,也可以想像皆为女性,或是异性,普通人均想要追求的“伊人”,请大家想一想诗中的伊人和主题。

学生创设情景(4):

(做激情演奏式)

“啊,巍巍乎如高山!”

(做悠扬演奏式)

“啊,汤汤乎如流水!”

(断弦,摔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吗?说的是哪两个人的故事?

生讨论:

4.知音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对知音向往。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教师引导:以上我们讨论的伊人都限定为人,伊人不一定非限定为人不可,她还可以是什么呢?

学生创设情景(5):

“师父,我看这一关是过不去了,这妖怪太厉害了,大师兄,你还是回你的花果山,做你的齐天大圣吧,沙师弟,你还是回你的流沙河做你流沙河之主吧,我啊,我可要回高老庄找我的那位高小姐喽。”

“阿弥陀佛!八戒,不可造次,休得胡言乱语,取经路上怎么会一帆风顺,纵有九九八十一难,又能奈我何?不达西天,我决不罢休。徒儿们,继续赶路。”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送走了秋冬,迎来了春夏……”(唱)

生讨论:

5.信仰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对信仰的执着。这一信仰是主人公一切行动的指南,为了这一信仰,他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学生创设情景(6):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同学们,这位追寻者是谁?你知道他要追寻的伊人是谁?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生讨论:

6.境界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最佳境界的向往。主人公要追求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世外桃源,这一境界也正成为后世文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教师引导:诗中的河我们要是把“伊人”想像为海峡会怎么样呢?

师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学生跟着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生讨论:

7.思乡说: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两岸人民同是龙的传人,盼统一,盼团圆。

总结语:《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代表多少海外游子从心底发出呼喊:

千万里 / 千万里 / 我追寻着你 /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 你不象是在我梦里 / 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 问我到底爱不爱你 / 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 问自己是否离得开你

我苦苦追寻的伊人啊,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你就在这里啊,你就在这里。

三、赏读全诗

四、拓展练习(如时间有限,可作课外作业)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家简介:

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

代表作:

诗歌:

《断章》

《投》

《墙头草》

《雨同我》

送别诗复习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 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首先, 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这样既可以复习默写, 又为下一步的讲解做好准备。然后, 通过这些名篇名句让学生们分析体会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最后, 结合典型例子进行训练, 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划线处为填空题, 学生先填空, 然后通过这些送别诗找出体会送别诗的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温故知新

1.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意象:秋;情感:伤感;手法:渲染)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意象:月;情感:惨;手法:融情于景)

2.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意象:寒蝉、长亭、都门、帐、暮霭、清秋、残月;情感:惜别之情;手法:渲染、白描、虚实相生、情与景会)

3.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 唯在别也。”

4.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劝勉友人。

5.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虽感伤别离, 却不使人灰心、颓废。

情景交融。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一洗悲酸之态, 意境开阔, 音调爽朗, 独标高格。

7.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8.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 言有尽而情无穷。

自己送自己。

9.高适《别董大》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宽慰。

10.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借景写情。

1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1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表诗人志节。

1 3.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感:歌颂友谊。

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 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 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 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 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 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现。

15.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6.《送别诗》[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1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 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二.结合导学案总结

(一) 常见意象

默写完这些送别诗名句以后, 可以发现送别诗的常见意象有哪些? (学生们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小结:

1. 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教师解释: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 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

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那里原有一条灞水, 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 遂称灞陵, 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 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屈原“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 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 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 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3. 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二首》) , 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 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秋”能使志士失志, 对现实失望, 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 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 代表了寂寞抑郁, 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4. 意象:

酒、斑马、晚风、古道、芳 (春) 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杨载《诗法家数》) , 故许多离别诗, 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 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 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以水 (连绵不断) 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 表达感情

再看看我们学过的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送别诗表达的情感)

“悲欢离合”, 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对别离的伤感;“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别离的眷恋……

小结:对友人的留恋、关怀, 对友人的宽慰, 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自己的志节, 依依不舍, 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等等。

(三) 鉴赏方法:

这些诗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们能说出来吗?

析例:《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析: (1)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 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2) 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劳歌一曲解行舟”, “劳歌”, 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

“红叶青山水急流”, 画面感强, 色彩明丽, 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 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 越显欢聚的可恋, 别离的难堪。

“日暮酒醒人已土远, 满于风雨下西楼”, 一来写友人已远去, 诗人谢亭暂憩, 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 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 独留谢亭, 友人已去, 天空暮色苍茫, 满楼风雨凄迷, 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上一篇:医联体远程协议书下一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