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教案(共11篇)
《走向生活》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条文罗斯福夫人的过程,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才能为生活赋予价值,增添欢乐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向罗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问题?罗斯福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的第一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1)作者当时的身份。“初出茅庐”产什么意思?
2)当得知让自己去采访前总统夫人的时候,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当责任编辑肯定了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样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四个字的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全班讨论
1、整个采访过程是哪几个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罗斯福夫人什么样?“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不可磨灭”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抛出的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是什么?“我”预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罗斯福夫人为什么选中了作者呢?你怎样理解罗斯福夫人的这番话呢?
6、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作者有什么收获?什么是“座右铭”?
二、总结课文
1、罗斯福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2、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课文中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决定:初出茅庐 采访
准备:扎进 寻觅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访:走向生活 广交朋友
收获:获奖 座右铭
《走向生活》教案 篇2
在新课程背景下, 提倡教学要注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关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及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但是由于家长几乎替孩子做好了全部的事情, 减少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 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 这使他们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 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直以来是教师们比较困惑的问题, 经过十来年的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要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和生活现象相结合
物理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要通过多种形式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例如, 在讲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一节时,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液化和汽化, 我带了电炉子和水壶进了教室就开始烧水, 学生感觉很奇怪, 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实我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现象。液化和汽化现象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但孩子们大多数从没想过为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对这两种物态变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身边的现象中很清楚地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学习轮轴的知识时, 学生对轮轴的知识比较陌生, 我就带学生到水房观察水龙头, 到自行车旁观察车把、脚踏板和轮盘、后车轱辘和轴承等,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去体会什么是轮轴, 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 便于接受。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 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
二、课堂教学和社会活动、实践相结合
物理教学除了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还要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例如, 学习噪声的防治时, 带学生到大街上去体会交通工具发出的噪声, 到工地旁去体会噪声的危害, 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 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案,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有关噪声的知识;学习杠杆时, 为了让学生对杠杆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寻找身边的杠杆, 设计一种方便人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工具, 结果我们得到了许多方案, 对这些方案我们分别与学生分析是否可行, 学生也发表了很多的意见。
另外我们还搞了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物理科技讲座活动、小制作活动等等, 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陶冶了情操, 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由物理走向了生活。
三、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进行各种物理实验, 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感受到物理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另外, 由于这些本来的用途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 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种类型的简单实验。如:用盛水的玻璃杯和球形烧瓶替代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 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 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 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用盛水的玻璃杯代替透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通过小水滴观察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多做一些随堂小实验, 通过这些小实验的探究、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 演示实验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效果会更好。例如, 讲授《在流体中运动》一节时, 我首先做了三个演示探究实验:探究一: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 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探究二:用双手将一张纸条靠在嘴唇下, 另一端自然下垂, 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 手中的纸条会怎样?探究三:用吸管水平地对准乒乓球吹气, 观察乒乓球怎样运动?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伯努利原理, 然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了两个实验:1.跳高比赛, 在离桌边2~3cm处放一铝质的硬币, 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一高约为2cm的直尺或钢笔支起一个栏杆, 不借助其他任何器材, 你能不能让硬币跨过栏杆或钢笔?2.把一团纸放在饮料瓶口, 让学生去把纸团吹进去, 结果学生吹了半天也没吹进去, 这个实验即增强学生的兴趣, 又使学生对伯努利原理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一举两得。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就在生活中,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使学生由生活走向了物理, 由物理走向了生活。
四、提供多种信息, 丰富物理课程内容
在物理课程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 选取结合实际的例子, 丰富和充实物理课堂内容, 尤其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广泛应用公共媒体或从网上获取有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 使物理成为完全开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全新课程。例如:在讲液体蒸发吸热致冷时, 我给学生讲了冰箱的原理, 随即留下了课外作业, 让学生上网查找空调压缩机的原理, 以及空调对人健康的影响、空调的耗能与节能问题、空调产生的城市热岛效应、空调漏氟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空调的结构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寻找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环保型空调等等问题。这样做既充实了课堂教学, 又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更清楚了物理课程与生活、科技、社会的整合, 丰富了物理课程的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五、多与家长沟通, 争取家长的支持,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现在90后的孩子们, 大多依赖性强, 很多父母太过宠爱孩子, 什么事情都帮他们打理得妥妥当当的, 几乎是替孩子做好全部的事情, 减少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因此, 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 鼓励家长当好“向导”, 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 独立地思考问题, 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逐步具备独立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现象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活动实践相结合、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提供多种信息丰富物理课程内容等环节, 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的能力。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人类文明等纳入课程, 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终身的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篇3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科技新成果很快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其中不少已达到普及化的程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观察和实验。实验固然重要,但很多实验要受到条件的限制,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实验。例如:到实验室可能不方便;特别是农村中学,有的实验可能没有条件做,这就对学习物理造成一些不方便。但是,观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可以对身边事物仔细观察,分析这些常见的、“熟视无睹”的事物、现象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并理解它。
《吕氏春秋察今》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意思是:所以察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可以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寒暑的变化;看见瓶里的水结冰了,就可以知道天下都很寒冷、鱼和鳖潜伏的位置。可见善于观察,可以获得很多未知的东西。
一、让学生明白观察什么?
被观察的对象是:身边的各种事物和各种现象。包括
(一)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雾、露是怎样形成的、河水结冰、冰雪溶化、雷电的形成、看见水中有蓝天白云、看见的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二)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鞋底为什么会造有花纹?书包带为什么做得那么宽?刀口为什么要磨得锋利?水沸腾后,水蒸气为什么会把锅盖顶起?对身体扇风,空气温度并没有降低,为什么人感到凉爽?为什么自行车、缝纫机要经常加润滑油?电炒锅、电风扇等为什么要用三脚插头?……
(三)常见的生产中的现象。例如:工农业生产中的内燃机、电动机、播种机、收割机;交通运输业中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现代尖端技术中的人造卫星、核能发电、光纤通信、电脑等。
二、教会学生怎样观察?
(一)在观察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白被观察的事物、现象中包含哪方面的物理知识,是力学的、热学的、电学的、光学的还是声学的知识,并深入分析这些事物、现象中与哪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点有关。
(二)在观察身边事物、现象的同时,使学生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并能把概念、规律和图景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機械记忆,又有利于形成结构性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使学生养成一边观察,一边分析思考观察到的现象中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引起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只观察事物、现象,不加分析、思考,就走上了“外行看热闹”的误区;如果既观察事物、现象,又认真分析、思考与这些现象相联系的物理知识,就形成了“内行看门道”的好现象。
说了这么多了,这似乎是“纸上谈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上,究竟如何具体操作?下面举例说明。
笔者是一位初中物理老师,我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时,就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并从这些事物和现象中挖掘出物理知识,并理解地记忆它,在头脑里对物理知识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现在我当老师了,我把自己的这种在观察中学物理知识的方法教给了我的学生,效果不错。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按计划组织我的初三学生去花果山野炊。早晨八点钟,出发了。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我让同学们观察太阳的升起,问:“太阳从东方升起,参照物是什么?”小Z同学马上答出:是地球。我们继续往花果山步行,小Z和小T同学各自用背篼背了一些野炊用具,轻重都差不多,但T同学的背篼绳较细,而小Z的背篼绳扁而宽。一会儿,小T喊“背篼绳勒肉”。我便让他们说出为什么?他们都回答上了有关压强的知识。到花果山脚下了,有一个小卖部。大家走得满头大汗,我说:“歇一会儿吧”。大家各自用扇子扇风,我又问:“用扇子扇风,空气温度并没有降低,人为什么感到凉爽?”小Z和小T都答对了。大家口渴了,小Z同学买了几瓶在冰柜里冻成了冰的矿泉水,每人一瓶,但我的一瓶当时没有喝。一会儿后,瓶外面有很多水珠。小T惊讶地说:“瓶子在漏水!”而小Z说:“不是,是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我微笑着对小Z点了点头。上山了,奇怪,小T同学有好几次差点溜倒在地,怎么回事?我让他们都看一下鞋底,他们都明白了,小T的鞋底已磨光滑了,跟地面的摩擦力减小,易溜。
到了山顶,同学们有的切菜,有的生火,开始野炊了。Z同学用的是煤油炉,用500ml的瓶子装了两瓶煤油做燃料,而另一组的同学用的是干木柴约5kg。小Z问:“两瓶500ml的煤油质量是多少?”小T说:“两斤”。而小Z根据m=ρv马上纠正了小T的说法。一会儿饭菜都做好了,另一个组的约5kg干木柴快用完了,而小Z一组的0.8kg煤油却剩很多。我让大家说出原因。开始他们用热量的知识回答。我又问:“只用热量的知识还不能说明问题,因为Q油=q油m油与Q木柴=q木柴m木柴相比,后者大些,为什么木柴却先用完?”同学们明白了,原来还有炉子的效率问题。……
读《走向生活》有感 篇4
学习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触。这篇课文通过回忆自己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提出并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这是罗斯福夫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含义深刻,应当细细咀嚼。它是说生活中充满了偶然,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一种由不认识到认识的逐步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人投入新的生活,扩大社会生活的开端。所以,要放开生活的怀抱,拥抱生活,珍视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意义,你才会过得快乐,过得幸福。
以前,我上课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发言,有时是不会,有时是会,但没有把握对。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举手发言,发现其实回答问题也是一种乐趣,会让我高兴,然后,我就尽量地积极发言,尽管有时的回答是错误的,但老师从来都不批评。每次发言以后,我都会感到很高兴。现在,学习了《走向生活》这篇课文,我想我以后应该再积极一点应该为学习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
让地理课堂走向生活 篇5
山东省泰山中学
高文(2018.0909)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观看了章丘一中肖苗老师的示范课《热力环流》,受益匪浅,感触很多。先看看肖老师的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导学案,并且利用地理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做了相应的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热力环流,并把观察到的热力环流通过绘图方式再现出来; 了解了热力环流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整个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当熟知了热力环流原理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并作简图,并运用简图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知识掌握得更深刻、牢固。整节课始终贯彻贴近生活,贯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体现了小范围的“研学旅行”,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我们老师都知道,《热力环流》这节课,是地理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 一节内容。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热力环流”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规律和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限于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能让学生明白《热力环流》的原理就相当的难,更别说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了解决难点问题,肖老师通过《研学》的方式提前让学生做了实验,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地理现象,再回到课堂,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又运用孔明灯的实验,还有三国演义中的视频资料《火烧子午谷》,通过震撼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为了让学生感受地理的美,肖老师在上课时,在课堂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安排了大量的文学、历史、音乐、电视、工程规划等案例情景,在整节课中让学生始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充满向往而且更加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肖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以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的形式组织教学。学习小组形式的探究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心智得到了发展,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释地理现象,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3、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4、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实际的地理实例,例如引用章丘明水的相关规划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求知的欲望。
5、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
际问题,精讲精练。
《走向生活》教案 篇6
摘 要: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自然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来自生活,也在不断的改变生活,让人类从无知到有知,社会从落后到进步,不断的向前发展。物理教育就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物理 生活 社会
正文内容:
一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浅到深的认知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科学的真实性是从大量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逻辑辨证相结合来辨其真伪的。可以这么说从古至今,人们认识世界完全靠的实践中加以数学的,逻辑的,推理的,和所谓纯粹的理念工具所做的总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可以这么说难以定论。就像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谁主导谁一样。
物理学被称为是所有科学的支配学科,也难怪物理学一直所探究的是万物之理呢。但是作为物理学的最基本的研究理论是力学,可以这么说,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石。“力”在物理学的概念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学的架构方式是逻辑推理加之实验结果的总结。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力有过研究,虽然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真理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实验观察中,对于逻辑上的严谨性不是很清晰,这已经很好的为物理学的发展起到萌发的作用,阿基米德在浮力上研究已经是相当深彻的。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力的概念和研究上已经是空前绝后的认知了。直到16世纪的意大利,伽利略通过实验总结和逻辑推理的相结合,将力的概念从新定义,这时物理学的基石才算真正的有了其真正的含义。虽然伽利略的研究没有真正的系统化,以及后来他没有在教廷的威逼下坚持自己的理论正确性,而使得力学没有真正的系统化和定义化。在伽利略死后,继承和继续他的工作的是牛顿,正是他的研究和总结,将物理学开端做到了真正的理论体系化,也正是有了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的基础构架已经是确定完成了。
19世纪末,物理学是达到了其及其繁荣的时代,正像英国物理学家在世纪之交的新年祝词中所说的”物理学中已经没有新的待发现的东西了,剩下的就是精确的测量,而最后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就是现在天上的两朵“乌云”——一朵和黑体辐射有关的实验,一朵和以太漂流有关的实验。但是就是这两朵“乌云”奏起了一场物理学的革命,正是这两朵“乌云”诞生了近代物理学的新格局,产生了当今两大理论——量子论和相对论。
虽然两大理论个不相同,但是它们的产生都和光学有直接关系,量子论是从黑体辐射研究开始的,当时普朗克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基本上算是有了确定的结论,而由于其思想中一直坚信着传统理念的正确性,差一点把这一伟大的发现弃之,而正是凭借着这个发现,他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学奖。量子论的诞生也充分说明世界的未来不可预见性,由于物质的波粒二项性导致不确定原理的产生,正是这种物质之间的神奇的效应,对于人们的思维上的认知是一个不易接受的理论,因为人们天天看到的都是连续的并且在宏观上测量上都是可预见的,正是这种理论的建立,导致现在人们的生活处处和“量子”现象接触。在爱因斯坦之前就有人对相对论中的某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研究,洛伦兹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了,但是由于他的“顽固”导致没有新的理论的诞生,庞加莱的工作为后来爱因斯坦的研究起到了
很大帮助。由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并且证明了光速相对于任何牛顿参考系的都是不变的,同时将伽利略的理论推上质疑台上,爱因斯坦的洞察力相当敏锐,通过自己的研究建立了现今最伟大的两个理论之一——相对论。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前者是依惯性参考系所表征的时空特性,后者是依非惯性参考系的所表征时空特性。相对论的诞生完全改变了对时空观的认识,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延缓,长度收缩,质量增大,以及最伟大的公式之一——质能公式,都是人们想象不到的,更有甚是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弯曲的理论完全是人类用直觉观察不到的。
随着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人类科学渐渐走向一种统一理论趋势。物理学家们认为存在着一种能够将所有分支理论统一的理论,这个理论用几个公式就能完全概括所有这些理论,通过理论的计算可以预知宇宙的模型。直到现在物理学家们发现了四种力,分别是强力,电磁力,弱力以及万有引力。通过各种物理模型,物理学家想把四种基本力统一起来,随之产生了QED理论,电弱统一理论,规范场统一理论,色动力理论,但是就是无法把万有引力与其他的力统一起来,这也预示量子论和相对论的统一的艰难性。夸克的诞生并产生的弦论可能是现在寻找统一理论的一条途径。在现在物理学中任何一切已知理论都有可能被推翻,因为现在的理论对于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还都束手无策,任何一个观测结果都有可能推翻现有的所有理论,所以万有理论的存在还有待探究。物理学是否有尽头,也同样预示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正确与否,人类认识世界靠的是实验和逻辑,而数学的公式的都是人类从客观认识中建立的,用现在的认知去认知所要认知最深层次的未知,这条路是否正确,也是人类一步一步需要思考的。
二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知识: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学,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用到的物理知识有那些呢?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
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学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三 物理知识的应用
Ⅰ、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重力的应用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
2.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力,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安装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类机器中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
3.弹力的应用
利用弹力可进行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如高大的建筑需要打牢基础,桥梁设计需要精确计算各部分的受力大小;拔河需要用粗大一些绳子,防止拉力过大导致断裂;高压线的中心要加一根较粗的钢丝,才能支撑较大的架设跨度;运动员在瞬间产生的爆发力等等。
Ⅱ、热学知识的应用
天气的阴晴、冷暖与人类的各类活动息息相关,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热学知识。如人们常喝开水、吃熟食,需要对水和食物进行加热,而加热过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烧或电力加热的基本知识;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严寒的冬天如何保暖,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保护秧苗不被冻坏而往往采用在夜间向稻田里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水稻生长在夏季,是由于水稻是喜高温的植物;各种机械轴承、火车轮箍的制造是充分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Ⅲ、光、声现象的应用
人类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阳光,夜间需要灯光,设想宇宙无光,整个世界将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怎样利用
这些规律为自己服务,这是人类研究光的目的所在。如日月食现象中遵循的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室里通常用日光灯管而少用白炽灯,除为了节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炽灯这种光源容易形成阴影,而日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阴影使我们能够很好的工作学习;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近视眼病人要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手电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点发出的光能平行射出。
Ⅳ、电学知识的应用
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生活用电到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用电,都来源于发电机,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36V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要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四 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过程:
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1.开创课堂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真实的探究过程,学生应学会给这些问题定义,学会和别人一起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以及在尽可能多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的要求不可能这么高,我们可以以课堂作为舞台,创设课堂上小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临沂城市空气污染的来源,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
2.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肯定要遇到许多困难,有一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例如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保险丝等。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进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毛泽东早在1964年2月春节座谈会上说过:“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现在看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的教材也要求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寻,也可以是研究性实验及科技制作,具体形式要结合当地实际。例如学完电功、电功率以后,布置学生回家练习抄表读数,并计算电视机的电功率;又如学完简单机械一章后,领着
学生到工地,参观大型机械施工情况,了解杠杆、滑轮的运用。
开放教学走向生活 篇7
一、走近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 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教学时, 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让学生走近生活, 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 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感受春天的美, 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 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因此, 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模拟生活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 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 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 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 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 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 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 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 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 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 在教学本课前, 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 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 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 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 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 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 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 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 ××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 看到一个‘跷脚’, 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 我马上就不笑了的, 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 也是真实的, 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 虽然这收获极其细微, 相信经过努力, 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三、走进社会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让儿童走出学校, 到社会中去学习, 去实践, 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 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组内分工, 1号同学负责采访提问;2号同学负责画下被养护的花草树木;3号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4号同学负责拟订意见;5号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 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 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 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 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成立调查组, 到自己所在地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 并进行组内分工, 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团结合作, 了解到本林业局残疾人生活的基本情况, 有什么困难等, 通过调查, 尽力为残疾人做点什么。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 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04年以来本林业局的断电断水情况, 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 增强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 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 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 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 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 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触及他们的心灵, 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参与实践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 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 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 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 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 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 情操得到陶冶, 素养得到提高。因此, 在上课前, 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我爱我家》时, 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爸爸妈妈、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父母。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 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 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不易, 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而爱父母、爱家庭,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 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 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我爱我家》这一系列活动来看, 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 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 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 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 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 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 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 制作生肖卡等, 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 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 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亲, 个别孩子甚至对家长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 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父母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 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之二《我的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 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对于父母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 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 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面对终日为自己奔波劳累的父母, 他们甚至觉得最辛苦的是他们自己。因此便设计了亲子游戏, 从游戏中让他们明白虽然自己与父母朝夕相处, 但对于他们自己很缺乏了解, 倒是父母平日对自己用心良多。因此, 激发起他们了解父母的欲望, 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 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父母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地去了解, 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 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 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 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 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 使学生有所获。因为, 常常来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的教育, 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 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重建“教材观念”, 革除“唯书唯上”的陋习。当然, 还需注意的是, 实践活动的安排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无论是搜集材料、制作、还是考察, 教师都要有布置、有展览、有表扬, 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式上抽象的教条, 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 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 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 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 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
走向生活,用生活理解语文 篇8
聋哑孩子受先天残疾的影响,“言语”是他们的大难题,也是他们最难应付的课程,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上极易出错。语文本身蕴含着美,闪现着无穷的魅力,这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力量源泉。五彩斑斓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它给语文课堂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习《洗手帕》一课时,课文的内容侧重点就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内务劳动,但是落实到文字上,学生们却是犯难了。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根据课文内容步骤洗毛巾,最后引导学生将毛巾换成手帕,在换的过程中再次带领学生同步进行演示,训练学生作到“手口合一”。与此同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事情学会有顺序的说话、写话,积累身边的素材,运用现成的模板,学习“照猫画虎”式写话,使聋哑学生能够较好的把心中所想用笔尖流露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积累,从而拓宽语文的时空领地。
《水仙花》一文不仅写出了水仙花的清新与诱人,而且写出了主人公将“美”分享给大家的美好愿望,使读者既能品味花的芬芳,又能接受德育教育,这篇课文不失为一篇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生观的好范例。为此我在课前特意准备了一盆盛开的水仙花,让学生闭眼闻花的香气,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随即让学生细心地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地感觉花的外观与香气,再让学生观看后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到的水仙花。虽然孩子们倾尽了所有的词汇,但仍觉得无法比拟眼中的水仙花。此时,我抓住契机再让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水仙花美的句子之后细读课文,分析作者的举动。让学生体会到水仙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与美好,体会主人公的良苦用心。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让他们在分享水仙花的芬芳的同时考虑文章主人公的行为,并从个性化朗读、表演读、想象读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激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整节课学生在柔美的情境中,沉浸于水仙花的芬芳,体验“有福大家同享”。正是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品析着语言,在想象的海洋里畅游,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学习,此时的学习不就是自主而快乐地享受语文吗?并且,孩子们的口语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充分的练习,使言语教学与语文教学很好的融在了一起。
学习《秀秀明白了》一课后,让学生很吃惊的知道生活中的这些物理现象原来这么有趣,小小的暖瓶里还藏着这么深奥的知识。
主动走向生活周记500字 篇9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读了戴维科宁斯这句话后让我感触非浅,的确,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会使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变得更加的充实。
以前,我总是很胆小怕事,老师一分配给我任务我总是用一万个理由推却。因此,我得不到老师的.半点赏识,干什么事都缩手缩脚,对自己很不自信,连上课举手回答问题都不敢。就这样,我一直熬到了四年级,我才有了转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也不知道那时后哪里来的勇气,因为我的那一次回答,我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使我找回了那久违的自信。那件事后,每当上课老师提出问题,我都会踊跃回答,我积极参加了朗诵比赛,甚至还当了领读,获得了全级一等奖。我开始变得开朗,广交朋友,笑着面对困难,也因此,我的成绩像雨后春笋直线上升,我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一起携手面对困难与挫折,共享欢乐,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变得更加充实和欢乐。内心深处再也没有了千年的积雪,我走向生活,打开了那扇紧闭的心窗,大自然赐给了我一室的阳光,我的世界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到处冰消雪融,莺歌燕舞,到处生机勃勃。如今的我已不是以前那个干什么事都羞羞答答的我,已不是那个内向的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事迹 篇10
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朱兴旺家给村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穷”。一栋破旧砖瓦房,屋顶漏着好几处,每当台风袭来,“屋外下大雨,屋里下中雨”。这年,朱兴旺家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
仅仅过了2年,朱兴旺家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0858元。如今,朱兴旺已经成了当地响当当的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感谢党、感谢政府帮助我们家,而且为我指出了养黑山羊这条致富路。”朱兴旺感激地说,“党和政府这么帮扶我,我要证明自己值得帮扶!”
“党和政府帮你解决”
朱兴旺现在满脑子都是黑山羊。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心里还装着两块“大石头”:一个是债,一个是病。
少年时代,朱兴旺一家的吃穿用度,全靠父亲在镇小学教书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读完初中,朱兴旺便开始打工,干过泥工、当过渔民、进过农场……工作倒是勤勤恳恳,就是攒不下钱。
为了能“多赚钱”,,朱兴旺辞别家人,只身赴深圳打工,在一家危险废物处理站工作。因为干活踏实、肯钻研,他从包装工做到了业务员,月薪从1000元涨到3000多元。本打算留在深圳好好干,不承想母亲突然病倒,朱兴旺只好辞职回来,在家乡和妻子一起打零工、跑“摩的”,维持生计。
终日劳碌,兜里刚装进千把块钱,带母亲去趟医院,就全掏了出去。入不敷出,朱兴旺只好四处借钱。
“月月借钱,月月想办法还钱。我自己也快累病了。”朱兴旺回忆起那段日子就直摇头。
207月,朱兴旺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任文昌市就业局局长的潘先福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潘先福主动上门给他介绍扶贫政策,把朱兴旺家的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此时,朱兴旺的旧瓦房墙面已经爬满裂痕,屋顶也是东缺一角、西漏一块。
“想不想盖房?”
“当然想,可没有钱。”
“党和政府帮你解决!”
“有这样的好事?”
朱兴旺没想到,更多好事还在后头。
以前治病屡屡掏空全家积蓄,而现在大病报销90%,全家参加新农合,政府代缴保险费用。以前自己因贫困早早结束学业外出打工,如今孩子们每学年都有数千元补贴。
有党的好政策,钱袋子渐渐鼓起来,政府帮扶的两头牛也产了崽。,朱兴旺家就脱了贫,搬进了新房。
欣喜之余,朱兴旺也有思考。“过去一次次陷入困境,根子就在没有一个稳定的产业,抵御不了风险。现在脱了贫,就坚决不返贫!”
如何确保朱兴旺家不返贫,也是龙楼镇人大主席陈符和的一桩心事。他和潘先福一样,是朱兴旺的帮扶责任人。经过一番考察,陈符和给朱兴旺提出建议:“试试养黑山羊,成本低,市场需求大。”龙楼镇大力发展航天旅游,日渐火热的宾馆酒店将成为潜在客户。
朱兴旺动心了。,海南省继续给予脱贫户扶贫政策支持,朱兴旺领到了48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用这笔钱买下两只黑山羊。
“必须吃透一门技术”
不到3年时间,朱兴旺修建的简易小羊圈,变成了5间宽敞的羊舍。
将一桶桶牧草倒进食槽,看群羊吃罢,朱兴旺走向一只不吃不喝、躺在地上无精打采的小羊。“它叫‘大耳朵’,生病了,四肢无力,站不起来。”朱兴旺已请兽医开了药,准备给它打针。只见他左手提起小羊后颈的一块皮肤,右手把注射器针头刺入皮下,然后缓缓将药物推入,动作十分娴熟。“大耳朵”咩咩地叫唤着,妻子陈桂亿一手按着小羊防止它乱动,一手轻抚它的后背。
等“大耳朵”平静下来,朱兴旺又取了些杨桃叶装在盆里,搁在它眼前。“我现在还不能走。”蹲在小羊旁边,朱兴旺告诉记者,“它没有力气,要看着它吃,不然旁边的羊可能会来夺食。”
朱兴旺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饲养黑山羊的。第一批母羊产崽时,朱兴旺非常兴奋,一有时间就蹲在小羊旁边看着,生怕有啥闪失。不料,几个月后,一只小羊还是死去了,朱兴旺很心痛。请教兽医,说是病菌感染导致的。“必须吃透一门技术!”朱兴旺立志苦学黑山羊的养殖和防病知识。
而就在这个时候,政府为他端上了一道道丰盛的“大餐”。
20,龙楼镇成立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养羊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平台。通过合作社提供的技术和信息,朱兴旺改良羊种,母羊的体格更大更壮了。
离开课堂多年的他,兴奋地坐进了教室。文昌市畜牧局举办种养业培训班,邀请专家为贫困户免费传授养殖技术。“换季怎么防病?”“怎样提高羊羔存活率?”朱兴旺问得很仔细,授课专家答得很认真。行家点拨加个人勤学,成效明显。朱兴旺把两只羊变成了42只,还发明了一些养殖妙招。
42只羊都有名字,对应着各自的特点。“‘阿来’是你叫它,它就来;‘帅帅’长势最好,最漂亮;‘大耳朵’,就不用多解释了吧。”朱兴旺掏出笔记本,上面记载着黑山羊的名字和健康信息。好记的名字加上细致的笔记,朱兴旺夫妇便可因“羊”制宜,精细化照料。
朱兴旺还创造出“半放养半圈养”养羊法,在羊圈的活动场所栽种一些杨桃和牧草,下午4点多开放给羊群活动。这样一来,单靠早晚两顿“正餐”吃不饱的山羊,就可以在这里补充一些“零食”。
“朱兴旺家的黑山羊肉质很好,从不愁销路。每次卖羊,他只要发条朋友圈,很快就能售出。”龙楼村赤土三村民小组组长朱威力称赞道。
“加油干,过上好日子并不难”
“过去过穷日子的时候,我没少接受乡亲们的帮衬。跟自己不沾亲、不带故的各级扶贫干部,更是带着好政策,帮我诊贫脉、断穷根。”回看自己的脱贫路,朱兴旺心里充满感恩,“如今产业越做越好,手头渐渐宽裕,只要有机会,我就尽力帮助别人。”
凭借过硬的养羊技术,朱兴旺乐此不疲地授人以渔。一有空,他就会去合作社,跟社员们分享自己的养羊经验与心得。经过口口相传,朱兴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些养殖户专程从昌洒、潭牛等邻近乡镇赶来向他取经。“他有问必答,好多养殖户都跟他交上了朋友。”朱威力说。
“自己懂多少,就告诉人家多少。我当年学养殖,也是一家家养殖场跑下来、问下来的。人家那时候真心教我,我现在哪能藏着掖着。”朱兴旺说,“引良种、备草料、驱虫害、种疫苗,这些都不难教会。难教些的,是‘志’与‘勤’两个字,脱贫要靠‘志’和‘勤’。”
“养羊这件事,说难,真不难。我半路出家,不也把42只羊喂得体格壮、毛色亮吗?”朱兴旺说。
“不过,要说容易,还真不容易。”朱兴旺举例说,山羊“老三”曾经受伤,伤口还长了虫,他只要一有空就过来检查伤口,用镊子取虫,忙活了许多天才见好。经验技术,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
“走向生活的影像” 篇11
“走向生活的影像”
“生活”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不断思考审视的宏观命题。我们所谈论的“生活”,又包含着形式/内容/意义/观念/物质/精神等众多分支命题。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的媒介,也反映着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念。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摄影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摄影的日趋普及与当代影像的丰富性,使得这一话题拥有了更丰满的内涵和外延。“走向生活的影像”,将“影像”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可以多层次、深入探讨的话题。
主办方对于此次大展的主题也做了如下阐释:
必须承认,在这个数字的时代,一台相机+一台电脑,甚至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便可以创造无数的“神迹”,而图像泛滥的结果必然是我们不再信任影像自身,而是以一种廉价的快感取代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
摄影由半科学与半艺术结合而成,神秘感本不应是摄影的应有之意,但在剥离神秘感的同时,将我们对于摄影本身的敬畏一同剥离,则是过犹不及的愚蠢。
从数码摄影诞生至今,摄影这一行为正逐渐变成“行为”本身,而不再具备其他的意义。被赋予在“摄影”之上的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功能正逐渐被普通民众手中的手机、卡片机、单反所拍摄的各色照片所取代,“摄影”变成某种用以自娱自乐的玩意,一门产业链完整的生意。
走向生活的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摄影神秘性的一次剥离。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展览追求大画幅的视觉冲击力,却忘却摄影本应具有的心灵冲击力,将影像本身变成某种“奇观”,以此来掩饰作者面对生活时所欠缺的敏感与新鲜。
如果说以往的大展主题着重于向外“观看”和“探寻”,那么本届的主题更倾向于从摄影者切身的角度出发,回归一种向内的思考与自省。
记录生活的摄影
摄影最原始、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摄影者按下快门,记录下“此时此地”的情景,也为后人保留了回忆的凭证。
在此次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众多的纪实影像。我们除了可以观看不同时空的摄影者在生活中关注着什么、记录下什么,还可以思考: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形式和脉络呈现这种生活记录。
重要的不仅仅是影像本身,更是观看和整合的思路。在此次大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策展人、摄影师将分散在时空中的影像精心地梳理和串联,并尝试用新鲜、多元的形式呈现给观者,带给观者全新的感受。
由国内策展人那日松和来自美国的乔纳森·科斯里德(Jonathan Kos-Read)策展的《谁·看》展,展示了21位中国摄影师和21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当代人日常生活的纪实影像。这其中也许有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甚至很熟悉的场景,也有那些你可能甚少关注的景象。这些照片全部来自网络,摄影师并不全是专业摄影师,更多是业余爱好者。参展者和照片的选择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的意图是想看一看中国摄影师和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当代中国’有什么不同。当然也许这个意图产生的结果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如果单纯看照片,你也许几乎分不出哪个是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哪个是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因为经过了策展人的挑选和编辑之后,所有的展览照片都有了一种共同的‘概念’—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景观: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多元、混乱、生机勃勃的国家以及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民。”
在《穿影越像—威廉·桑德斯1866年的中国影像》展上,你可以观看到150年前中国的日常生活。这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ders')是19世纪在中国拍照的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尽管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摆拍,但仍然准确地记录下来了那个时代的风光与故事。此次展览,除了展示这些老照片以外,策展者还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全息技术(虚拟成像技术)来呈现这些影像,通过投影配合交互技术,让人们看到新颖的影像呈现方式,让时间和空间再次生动起来。
由策展人陈小波策划的《中国式合影》影展,搜集、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众多黑白老照片—遥远年代中的集体照,每一幅照片里的人们,都端正地摆好姿态,望向镜头。陈小波在策展人语中这样阐释:“每当我走进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寻找老照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从中国大历史中走出来的面孔……这些面孔置身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为我讲述大时代中每个人独特的经历、每个人的悲欢喜乐、每个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过去的每一天成为历史,历史帮助我们洞察现在。过往的人委身黄土,但图片的存留却让我们在疏远和陌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各种角色相会,并试图重新捕捉过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去探寻他们的故事,体贴他们的情感,重新组织一段被历史因果和必然规律解释得支离破碎的人生。这些面孔,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时代的记忆、一个如此独特的国家的记忆……”
透过影像感知世界
“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的观点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摄影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和知觉,通过不同时空的摄影者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世界。陌生的人、新奇的场景,我们在赞叹和震撼的同时,也被世界另一端所感染,被人类共通的情感联结在一起。
《平凡中的非凡》拉丁美洲五国展由澳大利亚总策展人阿拉斯戴尔·福斯特(Alasdair Foster)策划,由来自拉丁美洲五个国家的展览组成:哥伦比亚、古巴、危地马拉、墨西哥、委内瑞拉,每个展览的策展人都是各自国家摄影界的领军人物,而所有参展摄影师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个缤纷世界里日常生活中的非凡之处。哈瓦那人潮涌动的防海墙,坚忍不拔的哥伦比亚传统马戏团旅者,委内瑞拉繁华街头工作的美甲师,正在虔诚祈祷的危地马拉人家,喧嚣的墨西哥公路之旅……拉丁美洲国家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尽管贫富悬殊,这里的人们仍然享受轻松愉悦的生活。生命即是生活,平凡的每一天也会呈现出诗意,生活在这里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不断地用镜头捕捉着人们生活中的情境。
nlc202309040159
此外,《澳门馆》、《跨界》、《非洲印象》、《美拉尼西亚》等众多展览都可以让观者领略“生活在别处”的风景与文化,为观者打开全新的视野。
照片背后的审视与反思
除了通过照片记录生活、观察世界,影像也是输出观念、引导人们对生活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媒介。
《日常困境—四月风中国影像展》,包含了几十位国内摄影者的作品。作品关注当下尖锐的社会问题:环境、城市化、教育、贫困……这个展览呼吁人们在真切、实在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思考生活的困境和疑惑,用影像记录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微小参与汇集成流,“日常困境”有可能被逐渐改变。
策展人杜曦云为这个展览作了如下注解:“基本生存处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肉身感受,再貌似宏大、高远、深奥的思想或舆论,都需要落实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来,日常生活才是真切、实在的。生存在中国的个体,日常生活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都被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塑造、制约着。同时,这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诉求、体验、思考等,也在生产、塑造、制约着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专注日常生活,就是面对真切、实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困境直接显露了出来。有些困境是个人的、私密的,但在当下,更多的困境是普遍性的、公共性的。对它们的追问,又可能牵扯出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发现、感受困境,同时用记录或者创作的影像方式表达这种困境,是对日常生活的负责。但发现、感受、表达困境,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认知,以及带着问题意识的‘镜头’”。
用虚构折射现实生活
在此次摄影大展中,美国摄影师罗杰·拜伦(Roger Ballen)的个展《魔力与神话》可谓相当引人关注。他此次的展出作品分为《影子房间》和《寄宿公寓》两个系列,非常切合“魔力与神话”这个主题,带有一种诡异而独特的超现实感。作品看似梦境中的场景,充斥着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构象,发人深思。
“对于我们惯常的视觉习惯和语法逻辑而言,罗杰·拜伦作品无处不充斥着‘物’与‘词’的冲突,人们的观看经验被刻意割裂,意义判读失去了常识性和有效性。”策展人连芷平这样诠释罗杰·拜伦的作品。
罗杰·拜伦在作品中有意混淆纪实摄影与虚构摄影的界限,用“幻象”代替了“现实”,却又坚称“它们内部有一个世界,我如实记录了那个世界”,将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陷入新的争执。
“以虚构去纪实,实际上便是装置。罗杰·拜伦的创作方式如同装置艺术家,他营造特定空间,安排戏剧性情节,画面元素铺陈如道具,又犹如画家那般注重调子、肌理、线条……每幅作品虽皆为日常生活场景,却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魔鬼一般的措辞,暴力感与陌异感被推向了极致。”
与此类似的“虚构纪实”还有由澳大利亚摄影师布罗尼克·科茨卡创作的系列作品《101房间》。《101房间》系列表现人的缺点、恐惧以及脆弱,不仅反映人的生活片段,同时也反映人类内心存在的恐惧—害怕失败、害怕孤独等等,整个系列从不同的人物、场景、影像反映生活的不同片段。风格上,《101房间》借用了电影中表现破旧旅店的方法,融合了诸多书记、电影、戏剧的手法,你可以通过《101房间》想象到一个破败小旅店的景象,即使你从未踏入现场。《101房间》探索自我身份和地位的认同,它搭建了虚构的场景,创造出想象中的房间。
作为观展者,我们可以选择多个维度来思考“走向生活的影像”这个主题—其中之一即是摄影如何进入并改变着我们观察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什么,我们如何通过摄影拓展对世界的认知,摄影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此外,生活又是如何进入摄影并改变摄影的内涵与外延:生活方式对摄影产生的影响,摄影有了哪些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我们如何将新的观念赋予摄影创作……
这些维度可以作为线索,供我们思考影像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但两者融合所产生的碰撞与思考绝不仅限于此。
【《走向生活》教案】推荐阅读:
走向生活08-18
从生活走向物理06-25
小六语文 走向生活习题07-03
走向生活化的数学之美07-26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10-18
走向全面小康教案11-11
走向胡杨高中汉语教案.(DOC)08-31
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教案10-19
初二地理教案:走向世界的中国07-14
3 走向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