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

2024-08-18

走向生活(精选12篇)

走向生活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中把“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通过探索物理现象, 解释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而现在90后的孩子们, 大多依赖性强, 很多父母太过宠爱孩子, 什么事情都帮他们打理得妥妥当当, 几乎是替孩子做好全部的事情, 这就减少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 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 如果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 没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何创造性的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 提倡教学要注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关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及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但是由于家长几乎替孩子做好了全部的事情, 减少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 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 这使他们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 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直以来是教师们比较困惑的问题, 经过十来年的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要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和生活现象相结合

物理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要通过多种形式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例如, 在讲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一节时,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液化和汽化, 我带了电炉子和水壶进了教室就开始烧水, 学生感觉很奇怪, 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实我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现象。液化和汽化现象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但孩子们大多数从没想过为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对这两种物态变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身边的现象中很清楚地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学习轮轴的知识时, 学生对轮轴的知识比较陌生, 我就带学生到水房观察水龙头, 到自行车旁观察车把、脚踏板和轮盘、后车轱辘和轴承等,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去体会什么是轮轴, 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 便于接受。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 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

二、课堂教学和社会活动、实践相结合

物理教学除了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还要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例如, 学习噪声的防治时, 带学生到大街上去体会交通工具发出的噪声, 到工地旁去体会噪声的危害, 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 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案,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有关噪声的知识;学习杠杆时, 为了让学生对杠杆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寻找身边的杠杆, 设计一种方便人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工具, 结果我们得到了许多方案, 对这些方案我们分别与学生分析是否可行, 学生也发表了很多的意见。

另外我们还搞了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物理科技讲座活动、小制作活动等等, 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陶冶了情操, 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由物理走向了生活。

三、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进行各种物理实验, 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感受到物理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另外, 由于这些本来的用途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 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种类型的简单实验。如:用盛水的玻璃杯和球形烧瓶替代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 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 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 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用盛水的玻璃杯代替透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通过小水滴观察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多做一些随堂小实验, 通过这些小实验的探究、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 演示实验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效果会更好。例如, 讲授《在流体中运动》一节时, 我首先做了三个演示探究实验:探究一: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 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探究二:用双手将一张纸条靠在嘴唇下, 另一端自然下垂, 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 手中的纸条会怎样?探究三:用吸管水平地对准乒乓球吹气, 观察乒乓球怎样运动?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伯努利原理, 然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了两个实验:1.跳高比赛, 在离桌边2~3cm处放一铝质的硬币, 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一高约为2cm的直尺或钢笔支起一个栏杆, 不借助其他任何器材, 你能不能让硬币跨过栏杆或钢笔?2.把一团纸放在饮料瓶口, 让学生去把纸团吹进去, 结果学生吹了半天也没吹进去, 这个实验即增强学生的兴趣, 又使学生对伯努利原理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一举两得。

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就在生活中,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使学生由生活走向了物理, 由物理走向了生活。

四、提供多种信息, 丰富物理课程内容

在物理课程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 选取结合实际的例子, 丰富和充实物理课堂内容, 尤其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广泛应用公共媒体或从网上获取有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 使物理成为完全开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全新课程。例如:在讲液体蒸发吸热致冷时, 我给学生讲了冰箱的原理, 随即留下了课外作业, 让学生上网查找空调压缩机的原理, 以及空调对人健康的影响、空调的耗能与节能问题、空调产生的城市热岛效应、空调漏氟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空调的结构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寻找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环保型空调等等问题。这样做既充实了课堂教学, 又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更清楚了物理课程与生活、科技、社会的整合, 丰富了物理课程的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五、多与家长沟通, 争取家长的支持,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现在90后的孩子们, 大多依赖性强, 很多父母太过宠爱孩子, 什么事情都帮他们打理得妥妥当当的, 几乎是替孩子做好全部的事情, 减少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因此, 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 鼓励家长当好“向导”, 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 独立地思考问题, 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逐步具备独立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现象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活动实践相结合、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提供多种信息丰富物理课程内容等环节, 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的能力。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人类文明等纳入课程, 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终身的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创新,探究兴趣,思维习惯,能力,生活,物理

走向生活 篇2

读《走向生活》有感1

读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通过回忆作者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明白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动的”。这是罗斯福夫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含义深刻,应当细细咀嚼。她说生活中充满了偶然,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由不认识到认识逐步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人投入新的生活,扩大社会生活的.开端。

以前,我上课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言不发,有时是不会,有时是会但不确定,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举手发言,发现其实它也是一种乐趣,也会让我高兴。在以后,我就尽量积极的发言,尽管有时是错的,但我也挺高兴的。现在,读了这篇文章,我想我以后应该再积极一点,应该为学习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

戴维.科宁斯把罗斯福夫人说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它对于我来说也是我的座右铭。“来自生活,广交朋友”它将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努力。

读《走向生活》有感2

学习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触.这篇课文通过回忆自己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提出并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这是罗斯福夫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含义深刻,应当细细咀嚼.它是说生活中充满了偶然,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一种由不认识到认识的逐步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人投入新的生活,扩大社会生活的开端.所以,要放开生活的怀抱,拥抱生活,珍视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意义,你才会过得快乐,过得幸福.以前,我上课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发言,有时是不会,有时是会,但没有把握对.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举手发言,发现其实回答问题也是一种乐趣,会让我高兴,然后,我就尽量地积极发言,尽管有时的回答是错误的,但老师从来都不批评.每次发言以后,我都会感到很高兴.现在,学习了《走向生活》这篇课文,我想我以后应该再积极一点应该为学习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

读《走向生活》有感3

当我学完《走向生活》这一颗时,我的感触颇深。文中最后一直然段:“走向 生 活,广交朋友。”这一句话是作者戴维`科宁斯的人生有了扭转.走向生活,广交 朋友。听起来像个顺口溜,但这一句话,这几个字竟会扭转命运,我们不难体会到这 句话的深刻含义。“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首先要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广交朋友,就是要多交些朋友,但必须有选择性的交:第一,要叫一些性格开朗的朋友。第二,要交一些比你学习好的朋友,这样就会让你有了奋斗目标,超过他。

生活中常会有人冒一句“郁闷”啊!但回头仔细想一想,人生也就那么2万多天,我们何苦呢?我们何不尝试一下每天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也许这样生活会比你想象的好多了——别让郁闷成为时尚吧。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篇3

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很多规律性的知识,要尽量安排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演化而来的探究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先不给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获得结论。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例如以下探究活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气体的压强中流速的关系等这些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

二、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于内容跟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在讲述对水结冰、冰化水、水的沸腾等大量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只局限于书上的内容,还可增加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讲述功的概念时,从生活中的实例“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等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具体的概念--功。这种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的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和实际作用很有帮助。在讲述动能和热能时,让学生观察玩具枪射出的子弹推动泡沫塑料块、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实验、风车实验等,利用学生身边的器材进行探究,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物理学是有用的,物理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在讲述光现象时,让学生体会到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通过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在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海市蜃楼、热谱图、验钞机等。又如在讲述功和机械能的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過山车、机械效率问题、水电站、三峡大坝及人造卫星等,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物理知识充满魅力,在社会中充满活力。

科学源于生活, 走向生活 篇4

一、在课内进行生活化的教学

新教材更多地体现了知识系统中的“生活因素”, 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 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 避免了旧教材中对知识体系、逻辑体系的处理较严密, 克服了“面向生活”的不足。新教材“科学”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克服了学科中心的倾向, 避免了“偏”的弊端。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 更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性。同时, 新教材“科学”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课程设计思想, 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 展示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内容更为更新, 富有时代感, 克服了“旧”的弊端。如克隆技术、基因组计划等学科新发展都融入到教材之中。面对上述问题, 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实行生活化教学。

1. 教学情景“生活化”。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 学习者走进教室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 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 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 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导入, 既增加了科学的生活气息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增强同学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而避免产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内容上要变革传统的课程观, 即不要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 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 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例如讲物态变化时,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乐瓶外会冒汗?寒冷的冬天, 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窗上有汗水, 它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它是怎样形成的?夏天, 自来水管也会出汗, 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 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理科教学“填鸭式”注入法,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 通过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酸碱性》时, 事先准备些水果, 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各种水果让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品尝, 学生很是惊讶, 上课还能吃到水果?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事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品尝水果后的感觉, 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到, 原来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 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来自于生活。

二、将生活化教学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里, 教室外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大的天地。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 促成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 课外作业布置“生活化”。

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实践, 学生的作业与生活世界联系紧密, 使教学由统一走向自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题海走向求活, 求精。例如:在教好电功率一节新课后我让学生去调查11月份家里的电费情况, 并要求他们通过计算用电器一月的用电情况, 再把计算结果和收据上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与生活结合, 学生都能很好地运用公式W=Pt进行解题, 而且对电功率也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 实验教学“生活化”。

科学教学以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为探究对象,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 这是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我在教《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准备了三组教学材料, 第一组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 学生实验后, 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 与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 学生一脸的不解;第二组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小瓶子, 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 大的浮, 小的沉;第三组提供了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 实验后, 学生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重的沉, 轻的浮。以上三组实验, 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 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否定自己, 不断地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探究。

3. 课外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在教学中, 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观察记录本, 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现象等作为自己探究的问题并做好观察记录, 让学生随时与大自然沟通。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自主探究一些生活中的现象问题,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三、让科学回归生活, 走进学生的生活

科学课程回归生活, 不仅仅是要让课堂增添一些生活气息和生活趣味,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 领悟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通过对生命的参与和解读, 领悟生命的真谛, 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 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 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 态度的培养还是来自生活。总之, 在科学教学中, 把生活与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构建这种从生活走进科学, 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真正使学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形成会学知识、会用知识的良好习惯。让科学知识回归实际生活, 使学生带着知识走进生活, 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摘要:科学来源于生活, 势必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不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的教学,课内,课外,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2].陈坚主编.《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走向生活》教案 篇5

1、了解作者条文罗斯福夫人的过程,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才能为生活赋予价值,增添欢乐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向罗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问题?罗斯福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的第一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1)作者当时的身份。“初出茅庐”产什么意思?

2)当得知让自己去采访前总统夫人的时候,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当责任编辑肯定了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样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四个字的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全班讨论

1、整个采访过程是哪几个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罗斯福夫人什么样?“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不可磨灭”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抛出的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是什么?“我”预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罗斯福夫人为什么选中了作者呢?你怎样理解罗斯福夫人的这番话呢?

6、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作者有什么收获?什么是“座右铭”?

二、总结课文

1、罗斯福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2、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课文中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决定:初出茅庐 采访

准备:扎进 寻觅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访:走向生活 广交朋友

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篇6

关键词:生活教育; 科学课拓展活动; 实践性;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90-001

陶先生在1932年5月13日杭州师范学校进行了《儿童科学教育》的演讲。先生不仅阐述了有关科学教育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还具体指导小学教员如何开展科学活动的实用方法。先生认为科学教育要由小学教师先承担起来,从小孩子开始教育。从每个家庭里做起,给孩子玩科学的机会。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观点,在演讲过后的八十多年时间仍然显得那么的高瞻远瞩。这给我们进行科学教学开阔了眼界,也启迪了我们努力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科学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家庭生活做起

富兰克林的父亲,任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这边摆弄摆弄,那边捣鼓捣鼓。富兰克林的好奇心得到了呵护,同时他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使得在四十多岁的情况下才转向科学研究成为了可能。我和孩子也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当时他才入幼儿园,并没有科学课的学习。我从冰箱里取出饮料(冷),并倒入直筒杯。孩子发现杯子的外壁上出现了一层水汽,便告诉了我。我提出问题,这些水汽是从哪里来的?他观察了周围的事物,指向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拿来第二个直筒杯,用餐巾纸擦干外部,问:如果我把这个杯子放置在远离餐桌的客厅茶几上,再倒饮料,还会出现水汽吗?孩子有些犹豫,说应该不会有了。我在客厅茶几上再倒上一杯饮料,孩子紧盯杯子。不一会儿,跑来告诉我,又看到水汽了!我发问,第二个杯子已经离得远远的,怎么还出现水汽了呢?如果我再拿一个直筒杯,倒入凉开水,还能看到水汽吗?孩子自己拿着杯子开始尝试起来了……像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有力的学习动力,精心的呵护好,这股力量总有一天会得到爆发。

二、精心设计科学课拓展活动,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小学科学课里有很多的课后延伸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给学生形成课堂里的科学活动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印象。课后延伸做的充分,可以为科学课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在高年级学习了形状与结构后,我们便会参加“纸有多高”的课后拓展活动。孩子们利用规定数量的纸张,搭建一个更高的结构。孩子们体会到了要实现一个目标,可能要失败很多次才能有所接近。

作为一名教师,要开阔自我的思路,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现在学生接受的教育呈现出多边化,这种教育的多边性,要求教育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校外延伸,这对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又一个挑战。但这却是践行先生“社会即学校”教学思想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社会和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实验室,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

《课标》中关于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又有什么用呢,弄不好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这就是先生所说的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不轻易破坏生态环境。

学生在校园里多次发现死亡的鸟类的尸体,送到科学实验室。向老师提出疑问,这些鸟儿都已成年,怎么会死去的?难道是城市的环境恶化造成鸟儿的死亡?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形中是无比强烈的,对鸟儿死亡感到很难过,也引发到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环境的关注。于是,科学课中公告了相关事项的细节,并发起成立研究主题:学校附近城市设施的调查报告。其中包含有城市公共设施的调查,比如交通设施、商场、大型超市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工业设施的调查,包括工业的类型、所处位置、可能存在的危害等情况的调查。师生基于最朴实的情感,对区域内所有生命的关注进行细致的寻访。经过对各类数据的筛选、整合,得到各项设施的数量,以及分布的位置。对专家、大学老师的采访稿件进行梳理,对普通市民的调查问卷也进行了整理。只是由于资金有限的问题,并没有采集到区域内空气质量的数据、水样的各类指标以及有关电磁辐射的数值。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借鉴于城市各个基站同期公布的采样数据。同学们初步分析和研讨后,并不能得出鸟类的死亡与城市污染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们还提出对死亡鸟的尸体进行化验,希望查明真相。回看这个活动,我们已经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围墙,在社会和大自然中进行探究。孩子们建立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彼此帮助照应。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生存的状态,渴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最有力的影响。陶行知说,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它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为大众谋福,解大众苦痛。这不就是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吗?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远比孩子拥有的科学知识要重要的多。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高屋建瓴,从社会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改革的理论源泉,更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向着正确方向迈进的灯塔旗帜。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

走向生活 篇7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物理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可从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如老师用幻灯机投影教材时,让学生观察幻灯机投影出来的像和放上去投影的资料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使用幻灯机投影教材,这就为学生以后学习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如,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同学们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学习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帮助甚大。

2.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

“物理来自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事件更贴近学生,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新课更能使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所以,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新课,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容易。如对“力”的认识,我们可以用木块、小球、弹簧等“模型”类的物品间的相互作用引入“力”的概念,也可以用马拉车、脚踢球、人坐沙发等学生日常熟悉的事例引入“力”的概念。显然,后者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走向物理,因此更加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3.巧用生活常识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授课时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如判断一些日常用品:起子、羊角锤、老虎钳、指甲剪、筷子、镊子、钓鱼竿等是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如果只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费距离则省力、省距离则费力,对于初二的学生要记忆区分这些方法已很复杂,再加上利用这种方法去判断就更复杂。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生活常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问学生起子、羊角锤、老虎钳、指甲剪是干什么用的?不用行不行?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需要省力的时候用的(起到省力作用)是省力杠杆,不需要省力的时候用的(其他原因)是费力杠杆。

4.联系生活,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探索物理规律时,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对“浮力”的学习过程中,一种做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实施具体探究过程:(1)观察鸡蛋在清水里和盐水里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2)猜想与假设,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3)制订计划与搜集证据,把一只鸡蛋轻轻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逐渐往清水里加盐,用筷子搅拌使盐溶解,比较鸡蛋沉浮现象。(4)小组分析与论证,得出解释或结论。(5)反思评估。(6)报告交流与合作。从而在学生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获得物理知识和规律的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结果的形成过程及采用方法。

二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了物理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1.引导学生用物理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自觉地应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物理知识生活化,从而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如现实中生活安全用电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学生学了“安全用电”后,可以动手写一份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单,宣传人们日常生活要安全用电、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购买电器要看3C认证,把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课堂上的知识能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如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风扇调速器、更换保险丝等。在学习了作用力与相互作用力后,让学生解释“拔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改变哪些因素”可以增大拔河比赛获胜机会的问题。在生活中怎样选用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等。

3.开展具有物理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材中要求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寻,也可以是科技制作,具体形式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当地实际。如学完电功、电功率以后,教师布置学生回家练习读电能表,并计算某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也可以通过用电器的銘牌计算该用电器一个月的开支。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从生活走进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是枯燥无味的,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教学,有利于物理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内心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愿望,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应用于社会。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学物理、用物理,体会物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让语文走向生活 篇8

一、创设生活情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和父母老师、小伙伴交流时, 一般都显得无拘无束、自然流畅。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也要注意创设生活情景, 使学生入情入景, 尽可能地回归自然、还原生活。这样, 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积极投入, 主动训练语言, 提高训练兴趣与质量。创设情景可以采用语言描述、课件演示、实物情景、家长参与等方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教学《菜园里》的:课前学生六人围成一组, 教室四周摆着各色蔬菜。课上先让学生根据事物认读拼音, 然后在师生活动中纠错、强化, 通过形象知觉认读、记忆拼音, 最后小朋友近距离接触实物——“我觉得豆角又细又软又长”“我摸到黄瓜身上有刺”……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感知中认识蔬菜, 认识事物。生活是丰富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 激发兴趣, 激活情感, 体验生活, 受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体验生活

对于文章的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不能束之高阁只字不提, 也不能只作平推式的表面化的训练, 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体验, 并加以强化, 来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教育孩子要关爱他人, 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发生在校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给贫困孩子捐书, 给印度洋海啸受难民众捐钱, 照顾身边的孤寡老人, 还有班级中互相帮助的事例, 这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如《月光曲》中的片断:贝多芬走近茅屋, 琴声忽然停了, 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段话包含着贫穷的兄妹俩互相理解、互相体贴的深厚情意。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引导的:

师:“随便说说”的话指什么?

生:是指姑娘希望听到贝多芬怎样弹这首曲子的话。

师:你认为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

生:我认为姑娘不是随便说说的。上面她说:“要是能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她的希望这么迫切, 而这里说“随便说说”, 显然她说的不是真话。

师: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有一次, 我帮妈妈做家务, 不小心脚烫伤了, 伤口隐隐作痛, 我不禁“哎哟哎哟”叫起来, 妈妈在一旁伤心落泪, 还不住地说:“都怪我, 都怪我, 真不该让你做家务。”我看见妈妈伤心的样子, 连忙安慰她说:“妈, 没事的, 一点儿也不疼, 我骗你的。”并故意调皮地笑了笑, 还在屋里走了一圈。妈妈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

……

《月光曲》教学中, 对语言包涵的情感, 我没有简单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总结, 而是唤醒学生的相似经历, 以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诱发其真情情感, 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 进入文中, 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 以己度人, 感受其情。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心境中, 对语文的描写感到可亲、可信, 从而深化了课文的主题。

三、联系家庭生活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教师要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我校的夏老师就曾成功地创设过家庭的语文课堂,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时, 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 一个小朋友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 夏老师就巧妙利用孩子想当老师的心理, 和家长商量后, 请那个学生回家教爸爸妈妈学习拼音。这下子小家伙来了劲, 学得特别认真, 回家果真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 很快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 家庭的语文课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效果。其实, 在家庭中还有很多学习语文的机会, 如家长是做服装生意的, 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下服装的广告;家长是做水果生意的, 可以让孩子读读写写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进一步讲, 在家庭生活中, 从打电话到招待客人, 从听广播到看电视, 从亲子间的沟通到家庭讨论, 从糖酒广告到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学习语文和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

开放教学走向生活 篇9

一、走近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 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教学时, 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让学生走近生活, 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 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感受春天的美, 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 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因此, 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模拟生活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 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 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 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 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 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 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 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 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 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 在教学本课前, 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 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 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 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 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 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 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 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 ××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 看到一个‘跷脚’, 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 我马上就不笑了的, 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 也是真实的, 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 虽然这收获极其细微, 相信经过努力, 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三、走进社会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让儿童走出学校, 到社会中去学习, 去实践, 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 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组内分工, 1号同学负责采访提问;2号同学负责画下被养护的花草树木;3号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4号同学负责拟订意见;5号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 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 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 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 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成立调查组, 到自己所在地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 并进行组内分工, 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团结合作, 了解到本林业局残疾人生活的基本情况, 有什么困难等, 通过调查, 尽力为残疾人做点什么。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 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04年以来本林业局的断电断水情况, 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 增强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 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 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 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 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 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触及他们的心灵, 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参与实践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 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 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 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 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 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 情操得到陶冶, 素养得到提高。因此, 在上课前, 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我爱我家》时, 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爸爸妈妈、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父母。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 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 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不易, 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而爱父母、爱家庭,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 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 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我爱我家》这一系列活动来看, 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 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 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 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 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 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 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 制作生肖卡等, 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 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 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亲, 个别孩子甚至对家长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 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父母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 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之二《我的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 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对于父母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 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 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面对终日为自己奔波劳累的父母, 他们甚至觉得最辛苦的是他们自己。因此便设计了亲子游戏, 从游戏中让他们明白虽然自己与父母朝夕相处, 但对于他们自己很缺乏了解, 倒是父母平日对自己用心良多。因此, 激发起他们了解父母的欲望, 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 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父母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地去了解, 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 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 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 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 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 使学生有所获。因为, 常常来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的教育, 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 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重建“教材观念”, 革除“唯书唯上”的陋习。当然, 还需注意的是, 实践活动的安排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无论是搜集材料、制作、还是考察, 教师都要有布置、有展览、有表扬, 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式上抽象的教条, 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 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 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 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 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

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 篇10

一.创设情境, 课堂融入生活

传统的课堂环境总让学生觉得枯燥和单一, 教室里整齐的课桌椅、前面一块大大的长方形黑板, 严肃的老师……而新课程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 主动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

1.看一看, 展现生活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为语文教学的直观、生动提供了保证。如教学《西湖》时, 播放风景如画的西湖, 展翅翱翔的白鸥, 泛舟湖面的游人, 五颜六色的华灯……再现生活的真实, 唤起学生相似体验。

2.唱一唱, 感悟生活

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优美的诗歌, 它们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诗歌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呢?唱一唱是个好方法。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背诵了课文, 还理解了文章的意境, 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为我们安排的, 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3.演一演,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小组演一演, 通过不同小组的不同表现, 体验百味人生,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4.做一做, 体验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做一做, 可以给孩子撑起一片想象的天空。课文《水上飞机》教学中,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设计航天飞机, 他们设计出了水上清洁机、水上气象机、水上侦察机……生活融入其中, 此时此刻, 学生已是一个个飞扬的生命。

二.走出教室, 生活就是课堂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 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叶圣陶先生曾说:“从小学一年级起, 就要鼓励孩子们学习, 在课堂之外的学习, 锻炼观察的本领, 思考的本领, 试验的本领, 创造的本领……”

1.敞开生活的大门

走出教室,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墙上的海报, 报纸上的广告, 电视上的新闻, 营业员得体的话语, 歌唱家动听的歌词等, 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我们需放开学生的手脚, 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冬天, 感受冬天与众不同的美, 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接着,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冬天、观察冬天, 让学生了解冬天也是个美丽的充满快乐的季节,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2.活化生活的场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 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 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 让学生参与生活, 学以致用。在教学风景古迹等课文时, 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 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学写建议书后, 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三.放飞心灵, 课堂超越生活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传承, 也不能只停留在适应, 应立足于生活, 并要超越生活。语文为学生的梦想拓展开辟了自由飞翔的空间, 我们应好好利用这片空间努力让一只只小鸟拥有尽情舒展羽翼的蓝天让他们去放飞心灵。如我在教《看月食》一课, 抓住课文中末尾的一句话:“妹妹跳着说:‘我去告诉奶奶,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虚拟情境:由我扮演奶奶, 让全班同学争做妹妹。模拟生活表演是对生活现实的提升。生活中的奶奶也许会固执己见, 不会那么容易就放弃“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生活中的奶奶也不会一而再, 再而三地要求孩子们“说清楚点, 让奶奶听听”。在表演中, 教师这样做了, 之所以这样, 正是因为对教学价值的追求而提炼了生活, 不仅让学生能把月食的科学原理说清楚, 而且历练口语交际能力, 又一次享受生活的亲和和温馨。

从生活走向物理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16-001

在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可是在师资和实验器材都很落后的农村中学,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学会联系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所以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一、巧妙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此物它用

比如说,学生的课本可以用来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这里可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的实验。让学生将课桌上的书整理成一摞,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将书去掉一半,再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同样,在这一摞书的下面,垫上几支圆柱形的细长铅笔,然后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又可以使学生得出: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的结论。

再比如,学生的长直尺也可以用来做多个实验。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手拨动直尺使它振动,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也可以利用长直尺。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来拨动它,倾听频率的变化,学生很容易的得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还可以在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使用,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拨动它,观察振幅的变化,学生也会很容易的得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学生使用的透明胶带,也可以拿来作为实验器材。将胶带拉细,它就可以作为一根琴弦使用,可以用来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的关系。在这根拉细的胶带下面系上一个小石头,就可以制成一个重垂线,可以当堂检测学生自己的课桌是否水平,或是检查墙上的画挂得是否竖直。在课堂上学生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物品竟然可以做出这么多的探究实验,这大大的提高了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兴趣。

二、利用废旧物品的其他功能,废物利用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如饮料瓶等,我们在将其中的饮料喝完以后就随手丢掉,这样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我们充分的加以利用,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比如,拿一个饮料瓶,在里面灌上一定量的热水,晃一晃倒掉,马上将瓶盖盖上,过了一会儿就可以看到瓶子被压扁了,这时就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将瓶子压扁的。像这样非常直观的就让学生看到了大气压的存在。

同样还是一个饮料瓶,在瓶上同一直线的不同高度上戳三个小洞,再将瓶内灌满水,就会发现水从小洞中喷出,越向下水喷的越远,这样就可以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体会深度的意义(深度,从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

还可以做液体压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拿一个饮料瓶,在瓶壁上用小刀沿着竖直方向划几道刀痕(要将瓶壁划透),再用橡皮筋将划透的塑料瓶拉紧,在瓶盖上插进已密封连接好的大小吸管,可以用橡皮泥将缝隙封好,再用硬塑料纸做一个漏斗,把漏斗与吸管相连,使漏斗与瓶口相对齐。然后往漏斗里加水,直到瓶里和漏斗里都注满水,此时瓶壁的刀痕处不流出水,再将漏斗向上拉高,就可发现水从刀痕的地方流出。这样就可模仿帕斯卡所做的裂桶实验了。像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变成了活动的主人,变成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主体。

三、培养学生探究的热情,多种方式

1.敲:在讲述音调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时,可以一边向杯内倒水,一边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杯壁,让学生倾听音调的变化;还可以在同样的七个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调整水的多少,直到瓶子被敲击时能够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可以让有演奏基础的学生敲击一曲,如《两只老虎》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印象深刻。

2.画:在讲解视觉暂留时,同学们画出了“笼中鸟”“走马灯”等等。

还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画出来:学习完一章的内容以后,将所学的内容用图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画出来。

3.想象:在我们讲解物质可分时,有的同学把分子想象成了一个桃子,扒开一层桃子皮(分子),出现了桃肉(原子),吃完了桃肉滴了几滴桃汁(电子),出现了桃核(原子核),砸开桃核出现了桃仁(桃仁可分成两半,相当于质子和中子),而桃仁又由物质(夸克)组成,一层一层的剥开桃子,就像一步一步的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一样,可是却更有趣,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4.分角色表演:在讲述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让学生分角色模仿描述各个科学家的观点,并相互辩论,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争着相互提问,相互质疑。学生之间通过辩论和问题解答,学习中的疑问和难点都能够解决,而且印象非常的深刻。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非常好。

总的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实验器材的缺乏并不代表思想的缺乏。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或是废旧的物品。开动脑筋,发挥智慧。让每个人都热情的参与。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即使在各种条件都很缺少的情况下,也能真正做到“无中生有,废中生宝”。

参考文献:

[1]王兴乃,罗国栋等编著.初中物理实验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

《走向生活》片段教学有感 篇12

《走向生活》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临近课堂尾声,有位学生问:“课文开头写‘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把校报办公室里那块工作人员任务牌看了一遍: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这里为什么要用‘任务牌’布置工作任务呢?这样布置任务行吗?”问题刚提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怎么不行?”有的说:“不行,不行!”听到这两种声音,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抛开预设的教案,走到学生中间组织了一次即兴辩论。

正方:我方认为可以用任务牌布置工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科宁斯上次采访哈武德教授的表现很出色,所以让他去一定能成功!

反方:我方认为不可以用任务牌布置工作。科宁斯虽然在上次采访中表现很好,但他毕竟在报社工作才几个月,万一他这次不能成功,对他今后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正方:我方认为领导将任务安排给科宁斯是经过一番思考的。科宁斯只有不断地磨练自己,大胆地走向生活,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反方:对方辩友说的是文中的科宁斯,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科宁斯那样幸运,也许有人会因此而胆怯,反而把工作越搞越糟,从此丧失信心……

辩论在激烈地进行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完全进入课文的情境,正在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争论的不仅仅是“任务牌”的问题了,而是要不要“走向生活”的中心问题。

反思:

课堂教学不一定完美,因为它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许我的这个小小案例不是那么精彩,但却是我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资源,给我很多启发:

1. 贵在发现。

优秀的教学资源往往流淌于不经意间,而发现它则需要教师的智慧。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节外生枝”的自主生成现象,适时地抓住课堂蕴藏的教学资源,大胆地设计,在“解惑设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美丽。

2. 美在倾听。

这里的倾听,一方面是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既要听教师讲课还要听同学的发言。当课堂上出现不同声音时我们都应该耐心地倾听,冷静地判断,积极地思维。倾听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唯有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唯有倾听,教师才能利用好课堂中的“节外生枝”。

3. 智在引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接”,可以“抛”,可以“存”,甚至还可以“避”。如何处理好课堂生成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好课堂脉搏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富有艺术地引导学生思辨。有时我们必须走在学生前面,引导学生;有时又必须走在学生中间,帮助学生;有时还必须走在学生后面,等待学生的精彩“绽放”。

上一篇:TBS技术下一篇:电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