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走向

2024-09-13

设计走向(精选12篇)

设计走向 篇1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说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自然形态为法度。“道”需要以心去领悟,以思维使之慢慢明晰。“道”作为一种世界观,它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最常见的概念,是从自然中提取的一种对于秩序与和谐的基本信念,也被看作是客观现实的首要原则。设计之“道”——可持续设计理念提倡人类应当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融合自然,把自己作为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是一种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自然,决定了人类具有向往自然的天性。作为人类需要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人性的美和局限,客观的面对并发展自己的美,这是人本。认识到人性的美与局限是融合于自然宇宙的生命运动规律之中的,使自己的美在此之中发展,这是自然。整个自然宇宙的生命运动规律称之为“道”。

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室内外环境设计是为解决适宜人居环境问题提供路径的科学和艺术。建筑工程设计师理应以“人与自然共生”为基本出发点,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一些人造空间环境的创新方法,达到人—建筑空间—自然环境共生互惠、协调发展。

1 选用绿色建材,设计回归自然

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质地(即它的肌理或称纹理)来显现材质的美是室内设计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室内界面装饰常选配一定量的天然材料,因为天然材料具有优美的纹理和材质,常给人以亲切感。有些材料可以通过人工加工进行编织,如竹、藤、麻、棉等,有些材料可以进行不同的拼合组装形成新的构造质感,使材料的软与硬、粗糙与光滑等得到转化,如木材、花岗岩饰面板等。如果处理恰当,能有助于降低成本,富有情趣且给人以天然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

选用绿色环保建材,推广应用室内环境质量的“绿色标准”,重视防止环境污染的“绿色装饰材料”的选用,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一种可“治理”装修污染的墙面漆技术。这种光触媒净化空气、抗菌防霉、耐污自洁墙面漆,利用以纳米二氧化钛为基质的纳米复合物为光触媒材料,经活化处理而成,无甲醛、无防腐剂、无防霉剂。它能净化、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并可改善空气品质,释放负离子。这种墙面漆可制成上千种色彩,使用寿命是普通墙面漆的1倍~2倍,其既绿色又环保,还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2 探索仿生设计,设计结合自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经过长期的生存竞争,不断地完善自身,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等性能,适应自然而存活下来。建筑物如果能够具备类似生物的性能,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学习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吸取自然界生物的生命规律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将之创造性地用于设计创作,成为仿生设计的一种重要思路,目的是希望建筑物能像生物一样与自然相协调,减少与环境的冲突。

仿生设计可以从多方面模仿生物。生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构造组织和运动方式等都可能被借鉴在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与构造、造型组合及材料的利用等方面,使建筑获得某些“生物特性”。例如,美国结构工程师富勒发现自然的结晶体与蜂窝的菱形结构存在着能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的向量系统,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迄今为止被认为是以最小消耗获得最大空间的结构体系——短线穹隆,并应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的美国馆设计中。德国建筑师托马斯·郝尔佐格从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效法北极熊体表白色的毛具有热阻作用,而毛下的黑色皮肤易于吸收太阳辐射热的生物特征,发明了兼具隔热和导热两方面特性的外墙蓄热构件TWD,用于温德堡青年旅馆建筑的外立面上,取得了显著的集热保温效果。

3 走向生态设计,设计尊重自然

人起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经常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才能获得生命活力。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分析,需要新鲜空气,安静环境,适宜的气候,合理的光照,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从人类生活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到人工仿照自然,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

自然生态元素:如果植被、水景、山石等运用得当,确实能在改善室内外气候环境、降低能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浦东机场航站楼在设计中十分注重运用自然元素。在进入机场的高架道路两侧,各有一条长900 m,宽50 m的绿化带,使旅客进入机场就像进入了一座巨大的花园;航站区前面还布置了一个400 m2的水池,风起涟漪,水光相映,充满了动感与活力,而且水面的存在更易使人们联想起海鸥在水面上展翅飞翔的感觉,突出了主题建筑的海鸥展翅欲飞的造型形象;航站主楼与候机长廊之间长450 m,宽48 m的带状绿化也为旅客提供了开阔明亮的优美环境;航站楼立面采用高透射、低反射的玻璃幕墙,把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且内部也布置了大量的室内绿化,使得旅客到处感受到自然的韵味,体味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将绿化引入室内是一种生态设计,人类愈来愈需要与大自然亲近,因此许多建筑师开始将绿色设计作为一个主题展现在室内设计中。以西班牙建筑大师拉菲尔·莫内欧的马德里中央火车站为例,巨大的中央候车大厅被设计成一座多层次的城市街心花园,因候车大厅高大而宽敞,花园中可随心所欲引栽品种繁多的热带植物,其间精心布置灯具、长凳等园林设施。置身其中能完全感受大自然的活力,但又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尤其在炎热的夏天,这座室内街心花园是天然的空气调节器,为巨大的候车厅提供了令人向往的理想小气候。该改建项目的成功使原本老朽昏暗的马德里火车站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每晚12:00工作人员开始清场时,总有成百上千的本地人和外地人极不情愿的被赶出来。

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可持续设计,其理念是将环境性能、循环设计作为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充分考虑材料回收的可能性、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力求达到环境污染最小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

愿业主和设计师都能成为自然主义者,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剥夺和利用的对象的错误观点,由向自然索取转变为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探讨对传统设计方法体系的变革,由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逐步走向生态设计。

摘要:对室内设计师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质地来显现材质的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仿生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介绍了生态设计的理念,指出建筑工程设计师应以“人与自然共生”为基本出发点,从而达到人—建筑空间—自然环境共生互惠、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绿色建材,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岳峥峰.住宅生态设计因素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6):35-36.

设计走向 篇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从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启迪——主动走向生活。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准备、大胆应对、广交朋友、主动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二是一采访为拓展点,进一步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一条自己的座右铭

2、搜集有关罗斯福夫人的资料

3、汪国真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记得去年学校庆典时,我班的蒋君锴同学超过采访了市长(出示当时的照片),请蒋君锴同学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是呀,要成功的采访好一个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勇气和智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顺课文,理清脉络

2作者向夫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是怎么回答的。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交流

1、采访前,我的心情如何?是怎么准备的?

2、采访过程中,我向夫人提了什么问题?夫人是怎样回答的?

3、作者采访夫人有什么收获?

(获奖懂得“走向生活”这个人生哲学)

五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模拟采访过程

(1)读一读课文的9至14小节,把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线条标出来,对采访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

六、总结深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是呀,其实一句格言,一个座右铭会影响人的一生。你有人生格言吗?请写下来,贴在桌子的右上角,让这些格言时刻激励我们。

七、延伸

是的,只要我们摆脱了束缚,屏弃了羞涩,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阳光灿烂。著名诗人汪国真送给我们一首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和他一样微笑着走向生活。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只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松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1、师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又注重适时的点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思考未来“设计”走向 篇3

设计的目标始终是赋予产品和系统更卓越的功能、更优美的形式、更美好的身心感受,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满足和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中国设计必须坚持科学理性、开放包容的理念,用创新合作取代模仿跟踪,创造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设计,顺应、影响和引领世界设计的潮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思考设计的历史发展以及知识文明的走向,未来设计将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

1、绿色。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的总水平。必须从设计研发开始,就考虑资源能源的节约、循环、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使产品和系统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运行使用到废物和遗骸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资源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物、废弃物最少。

2、智能。先进传感、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机器的感知、运算能力快速提升,知识、信息的海量获取与存储,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宽带、数控、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信息处理、知识挖掘、判断决策、加工演示、用户感受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精彩;云技术及其应用平台使网络化智能设计更加强大,设计资源共创分享水平得到空前提升。智能设计制造、设计制造智能产品和系统,实现以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运行服务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用户满意,生态环境友好为目标的智能化。

3、全球网络。信息网络时代,设计不仅依靠个人或单一团队,已发展成为全球网络合作、多领城、多学科协同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而且需要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间的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水平。促进全球多样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包容,促进全球设计资源的共创分享,推动规模化集中大生产方式向柔性、网络、全球分布式制造发展,将使设计团队、设计方法和设计业态发生新变革,形成全球网络设计、制造、服务和经营融会一体的新格局。

4、个性化与可分享。人类社会存在多样的应用需求和文化审美追求,未来的創新设计不仅要满足中高端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要满足普通大众可分享的基本、多样的需求。工业社会创造了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为特征的大生产方式。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数控技术的应用,发展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数控、柔性、集成制造方式。21世纪云计算、智能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进展,预示着个性化与规模化设计制造服务相结合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

5、和谐协调。在设计阶段就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的和谐协调,更加关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利用和综合价值的提升。中国设计既要弘扬中华文明,又要吸收融合世界各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促进世界多样文化和谐协调。不仅要满足和引领物质需求,还将创造和引领健康、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中国现代设计走向 篇4

现代设计 (主要是西方设计) 可以说是在现代化浪潮的促涌下, 在人们麻木的眼前猛然亮起的铺天盖地的漂亮的浪花或泡沫。它在为科技及经济抑或政治摇旗呐喊的同时, 也为人们的生活的外衣加上了一道新奇的花边, ——不管这个花边是否优美抑或必要, 但它终究是新的, 能刺激人的眼球和感官。自从设计有了电脑这个似乎无所不能而又超级忠诚的仆人以后, 它最可贵的东西由于仆人非凡的能力而在逐渐流失。设计很多时候不再诞生于设计人手底的草图和脑中的想象和创意构思, 而是诞生于电脑这个仆人随机玩弄的拼图。当然, 事实也许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离谱或耸人听闻——但愿是这样, 但至少是有这样一种倾向, 我们不得不警惕。在现代艺术走向无限的非主题化, 无限的平面化的趋势下, 设计也逃不脱现代主义命运的纠缠, ——何况设计自身就具有抽象性和平面性等固有特征。

电脑在把设计的意图及草图转化成现实的作品或付之制作时, 确实有其不可比拟的便捷性和省时性。这也是电脑能够一无抵抗地进入设计领域的最好见证。尤其在商业化信息化的现今, 电脑介入设计可以说使设计如虎添翼, 当然对电脑不当的利用和过分依赖, 也许就变成了为虎作伥了, ——令设计背离其本质, 而要危害人们的生活了。由于电脑功能的不断开发和设计软件的不断翻新, 令我们现今的设计人惊喜不断, 甚至眼花缭乱, 在面对如此自由强大的电脑功能应用于设计中时, 渐渐失去了冷静。设计渐渐变成了设计人在电脑上沾沾自喜地把玩的魔方, 当然个别优秀的设计师除外。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设计人, 尤其是中国的设计人, 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 要认清设计的本末, 因为设计 (主要指现代设计) 在我国还像一个刚刚走出襁褓的孩子, 虽然它有着一点外国血统, 但它毕竟是新生的事物, 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所以, 作为我国的设计人, 有责任也有信心让我们自己的设计健康成长。在现今不去应用电脑而求以手工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 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 认真熟练地掌握一些与自己设计领域相关的应用软件是及其必要的。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 这就像是绘画中的技法一样, 熟练掌握一定的技法, 才能在绘画中自由地表现和抒写自己的情怀及意趣, 而掌握了一定的设计软件, 对于我们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创意才能无碍。任何极端都意味着受到更大的局限, 过犹不及。所以, 在设计中, 我们不能把学习电脑及设计软件潜意识地化为目的, 它的定位只能是工具, 是辅助设计之手段。我们一定不要被其迷离的功能所俘获和牵制, 而要更多地去思考, 更多地开发我们自己的人脑而不是电脑。虽然在现代化或现代主义所向披靡的今天, 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固守设计的本真, 设计人的本色, 而不是去步浮躁的现代主义的后尘, 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 不追随时代的步伐, 那还是设计吗?即使算设计, 那也是老套的不合时宜的。那么就是说, 只有唯时代潮流马首是瞻之设计就是好的喽, 我看也是有问题的。我所理解的设计, 它不是完全纯形式的东西, 它有其本身的内涵, 至少包括对美的表达及人文情怀的传达等, 它是形式与创意的绝妙契合, 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玩纯形式。它的表现形式肯定是有时代性的一面, 但它的内在精神实质应该是永恒的或者说至少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追随时代的变迁, 亦步亦趋, 东施效颦, 而不去探究设计的渊源及其以一贯之的形而上之内涵的话, 最终会把设计引向死胡同, 葬送设计的未来。

我国有自己悠久的设计文明, 我们应该为之自豪, 只是我们的后辈们没有像现代西方人那样把设计置于比较前沿或比较突出的位置。我认为, 当下应是弘扬我国设计文明使其得以传承的最好时机, 我们面对发端于西方的现代设计不应有丝毫的自卑感。我们在还没有透彻地厘清我们自己的设计本身之内涵及其优秀之处, 就去盲目吹捧西方的现代设计是如何如何地经典并迫不及待地去模仿其形而不究其本, 是不理性的。

因此, 我国设计的出路, 或说整个设计的出路就在于坚持设计上的民族主义。在借鉴外来设计文化的同时, 坚定地扛起民族主义的大旗, 积极挖掘中华民族自己无比丰富和优秀的设计思想及潜力, 走自己民族设计振兴之路。

摘要:本文就中国设计在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和推动下, 如何成长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做一宏观的阐述。

关键词:现代主义,电脑,设计

参考文献

[1]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J]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

设计走向 篇5

随着对教学模式有效性的不断追求,人们开始认识到一种教学模式再优越,也不能作为唯一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取代其他具体情境中的教学模式。不可能找到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和所有的学生。教师将不再幻想开发出一个能够一劳永逸和机械套用的教学模式。因此以“教学模式”为主题的第二阶段的有效教学逐渐转向第三阶段的基于“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人们开始期望在教学中寻找某种理念的支持,以此来展开教学设计。在某种理念支持下展开的教学设计必然具有该理念的“依附性”。

一、科学主义取向

该取向以“教育心理学”的思路为基础。由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应该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教学过程阶段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和不断强化的过程,由此形成了50年代风行一时的机器教学和程序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直接应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学期待以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人的“认知”。1963年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他认为学习规律不同于机械联想和条件反射,他提出用“同化论”来解释有意义的学习。当时以科学主义思路的教学设计思想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加涅 [Robert Mills Gagné 1916.08.21-2002.04.2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试图从两方面对教学论作出解释:

第一、对教学目标或学习结果精确分类。

在这之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含糊性的,而绝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都反对使用含糊的教学目标。

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从学习结果角度出发的,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又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第二、对教学行为作出科学分析,使教学成为一门科学。

在加涅看来,由于人类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作为促进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也应是相对不变的。由此观点出发,他根据学习过程中包含有多个内部心理加工环节,从而推断出相应教学过程应由九个教学事件构成:

1、引起注意

2、告知目标

3、提示原有回忆

4、呈现教材

5、提供学习指导

6、引出作业

7、提供反馈

8、评估作业

9、促进保持和迁移。加涅特别指出,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展开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逻辑的顺序,但也并非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并非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教学事件。

加涅认为把学习结果作为教育目标,有利于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条件。而且,从学习条件中还可以派生出教学事件,告诉教师应注意些什么。因此他认为人类个体的学习和众多个体组成的课堂教学如此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清清楚楚的和条分缕析的。只要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便可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铺平道路,难以把握、难以琢磨、无法说清楚的“教无定法”是不应该存在的。

但是,加涅等人的理想在至今为止的教学实践中几乎从来没有完整地实现过。教学是一种很个性化地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断留下遗憾的艺术,教师的个人风采、临场即席创作、学生的突发奇想,并不一定都能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计划。

二、建构主义取向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关于学习的含义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由此得出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多元智能取向

(一)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不仅加德纳本人的有关著作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其他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也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语言 2.逻辑 3.空间4.肢体运作 5.音乐 6.人际 7.内省 8.自然探索

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

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

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逻辑数学智能

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空间智能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

肢体运作智能

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音乐智能 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人际智能

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内省智能

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自然探索智能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其它类型智能

人的智能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作为教师选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依据,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在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智能差异几乎被忽略了,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人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使教学过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全面发展。

1、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及学习特征分析、目标的阐明、策略的制定、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成果的评价这七个组成部分够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抽取出教学设计最基本的四个环节: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下面我们就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四个教学设计的环节。

2、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学设计环节分析(1)学习对象分析

传统的教学设计我们假定所有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心理智能,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行统一的设计,学生通过相同的学习材料,学习相同的学习内容。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师要以多元的观点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不是关注哪个学生“智能高”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确定其优势智能。从而有助于教师制定出有助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习者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促进他们优势智能的发展。

(2)学习目标确定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的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在目标的确定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策略和情感上的不同特点,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于不同学习者的个别化的目标。根据学习者的智能强项来选择学习结果的表现方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要制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过高的目标,往往会使学生因无法完成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过低的目标往往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教学策略的选择

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多元智能理论把开发人的多元智能作为自己的宗旨,人的智能上的差异,要求所学习的知识应该多元化,所以教学内容可以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只要有助于发挥学生强势智能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选择。其次,选择正确的内容传递方式。由于个体智能的差异和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我们要以多元的方式传递信息,提供多元的传递渠道。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信息的多元传递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此外,加德纳关于智能的定义中强调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智能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的设计不仅应当重视学习者智能结构的不同特点,还要营造丰富的有利于学习者与他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针对实际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践情景,在特定的情景中,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提高学习者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4)教学结果的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标准化测试作为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学习者的智能差异,由于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从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角度来指导教学评价,注重以学生的强势智能发展为基础评价,使得每个学习者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展现自己的能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不仅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有所评价,也要对学生的观察、音乐,运动、自我反省、人际交往等智力方面有所评价,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运用能力得到了评价。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优胜劣汰”而是为了学生个人智能的发展,以便学生更好的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教学设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不断生长的动力。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单一的课堂媒体的限制,在教育实践中并不能针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关注到每一个学习者的需要,以学生的“优势”智能作为教学的起点,促进学生“弱势”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一个班的学生通常较多,要将多元智能理论中体现的教学思想切实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工业设计走向多元化 篇6

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走上了新现代主义的道路,产品设计的特征走向了多元化。而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了一起。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罗维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就表现了这种风格。

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波普风格的流行与后现代主义的运动,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解构主义逐渐兴起。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Fank Gehry)、柏纳德·屈米(Gernard Tschumi)等。盖里被认为是解构主义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特别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的设计反映出对整体的否定和对局部的关注。

德国解构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是英戈·莫端尔(Ingo Maurer)。他设计了一盏名为波卡·米塞里亚的吊灯,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解构”成了灯罩,别具一格。

浅析走向未来的“非物质设计” 篇7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 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同时使社会以及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革。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传统设计本身成为改造的对象, 而计算机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 导致设计从手段、方法、过程等方面开始迈入“数字信息化”的设计时代。这种“非物质设计”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与人文性。它也展现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意义从实用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 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的一个变迁过程。

一、未来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因特网的环境中以及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 设计从范围、定义、本质、功能及教育诸具体方面开始向“非物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方向变革。美国学者马克·第亚尼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 人们工作的主导性结构形成的一个主要特色, 就是技术的无所不在性和随机应变性。从以人力工作发展到以机器工作, 再发展到以电脑为工具工作, 其间发生的迅速的技术变化, 导致了个人和群体为适应其特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这种技术变化同时发生的, 还有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革, 这一变革反映了从一个基于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到一个基于服务或非物质产品的社会的变化过程。在这样一些新的条件下, 设计已经变成一个更复杂和多学科相结合的活动。”[1]这就是说未来设计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硬件设计, 即不像传统那样设计类似椅子、屏风、键盘之类的物质产品, 而是着重对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流互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等“非物质化设计”。它涵盖绿色设计、仿生设计、符号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多个方面, 注重激发消费者的创造潜能和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当然“非物质”并非是“物质”的简单反义。在信息化时代里, 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 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 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生产方式共存。如汽车设计, 不仅仅是设计物质的汽车本身, 而且要求更多地考虑非物质的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洗衣机设计不仅是洗衣机本身的设计, 更多考虑的是洗衣服务的方式和可能的使用习惯。可见, 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非物质性考虑 (如产品的构思和设想、功能和样式) , 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形式才能得以实现 (如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 ;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 缺一不可。然而非物质设计又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并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和发展的路径。非物质设计作为物质设计的前期存在形式, 蜕变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形式, 无疑是当代科学技术与艺术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也预示着未来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非物质设计的信息化特征

从前文所述中不难看出, 未来的非物质设计跨越了学科的界限, 把设计师、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专家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传统艺术设计发展成为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视觉艺术。

信息化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主要特征, 体现在许多不同的非物质层面。首先, 由于高科技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的渗入, 设计师需要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 以虚拟化、数字化为设计媒介或手段与新技术相匹配进行设计。如苹果机等绘图工具几乎完全取代了绘图桌, 各种绘图、设计软件代替了铅笔, 所有需要绘制的形象,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 还是立面、侧面、横截面都在电脑中完成。这使得设计者的想象力如虎添翼, 并在更大的空间里尽情发挥创造性。.其次, 信息化界面设计过程就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传达与交流过程。一方面设计的产品已不再有物质层面的存在形式, 而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产品。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已不仅仅是为表现功能, 产品功能也成为一种“超功能”。例如文件在电脑中的复制粘贴, 物质层面的纸张、文件夹已不存在, 我们看到的只是信息复制的数字化表现。屏幕上显示纸张向某个文件夹飞去, 实际上只是为方便使用者了解信息处理过程而在非物质操作下特意添加的物质形式。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借助虚拟设计为产品的创意设计、形式变更以及工艺优化提供虚拟的三维环境, 对产品进行虚拟的加工、装配和评价。这样既避免实体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 又降低了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成本, 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再次, 设计中图形符号的样式和表达方式虽由信息本身和理性的规范决定, 但也需要艺术及感觉的配合, 这种艺术和感觉必须与科学和理性结合, 它要求任何一个形的出现必须要有明确的、科学的、实证的理由才可确立。李砚祖教授在《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中认为信息设计类似于“地图”的绘制。他认为地图制作者将具象事物科学严谨地转换为符号并将它们合成为有意义能识别的图形时, 他既参与了科学的生产过程又参与了艺术的制造过程。以上这些都是提供给用户的对信息的判断、使用、感受、处理和管理的权利, 属于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非物质层面的信息化表现。

三、非物质设计的人文性价值

信息时代强化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个性化的生存方式, 人们更渴望设计在提供更好功能的同时, 突出设计产品的精神追求和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表现, 使其包含更多的人文价值。德国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提出的“形式服从情感”的理念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 更是对产品所包含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购买。所以非物质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 担当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并扮演着延续人类文明的角色。然而作为连接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的非物质设计, 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人文文化的表现, 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人文性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为了使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与尊严真正得到重识, 设计必须真正贴近使用者的愿望。非物质设计将与使用者的交流沟通贯穿在设计作品生存周期的全过程中。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设计, “它产生于深刻的认知及力求实现某种强烈的想法的创造性努力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努力应永远受到制约:即永远属于它的特定主题而不是基于创作者的个人自我表达。”[2]设计的社会责任是使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为使用者代言, 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方便。非物质设计运行中设计师通过倾听并贯彻使用者需求个性, 从中获得灵感, 创作出实用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从而使人们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成为可能, 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日本一家吸尘器公司, 设计了一种吸尘器的租赁服务体系;GR地铁公司设计了一种快速地铁+出租+自行车的系统交通服务方式, 由于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灵活快捷的交通条件, 而深受民众欢迎。

其二, “非物质设计”又是以为人服务为根本的设计, 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 服务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服务为本的非物质设计中, 服务量成为联系生产者与用户的纽带, 生产者以提供“服务”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侧重点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物尽其用、资源共享, 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 因此会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 (如有用部件回收再利用) , 用户选择使用产品, 按服务量付费, 这样就会主动优化使用过程。最终使生产者与用户共同担负起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责任。

其三, 非物质设计为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及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与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注重修身养性、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文化传统极其相似;非物质设计倡导的绿色设计与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正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我国面临着人口大国与资源小国的矛盾, 只有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才能获得好的发展前提。非物质设计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未来的非物质化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并超越物质设计的一种全新设计, 它是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人文性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未来产品的设计, 生成而制造出相应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 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设计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人类的未来, 从发展的角度看, 在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之时, 设计的趋势将又向“自然平衡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从而形成“以生命环境为中心”的新的设计趋势。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 对于引导形成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不断修正观念, 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符合信息时代的设计观念, 将非物质设计所具有的前瞻性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方向。

注释

1[1][美]马克·第亚尼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消费时代下的设计走向 篇8

工业时代的到来, 使大众进入“闲暇”状态时, 艺术的指南针就不再指向极少数人了。1934年, 法国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成立了“现代艺术家联合会”, 在发表的宣言中宣称“现代艺术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共知的艺术, 即一种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纯艺术”, 并且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只有少数精英的艺术是贫乏无味的艺术”。迈克尔?柯比在谈到审美经验和非审美经验的界限问题是写道:“把审美经验看作是与世隔绝的、封闭的、与生活没有联系的看法, 使传统美学一个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观念。按照这种看法, 艺术必须‘仅仅为它本身的缘故’而被感受, 对它必须采取与日常知觉方式相异的分离或心理距离的态度。”趣味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利, 大众开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来看待设计产品, 体验使用物品带来的感受。这时的消费就从单一的满足生活的物质需要变成一种体验性的消费。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 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60年代在英国萌芽而后在美国得到发展的波普艺术 (即流行艺术) , 创造的艺术形象取材于大众最常见的物品, 如广告、电视、连环画、照片等, 要求取消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汉密尔顿这样评价波普艺术——短暂易逝、流行、低成本、批量生产、年轻、机智、性感、别致、富有魅力。波普艺术是以生活方式支配艺术的艺术形式。阿马亚写道:“这些艺术家, 根本不去描述‘生活’本身到了如此的程度, 只是通过某种商业性语言的经验, 面向大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广告宣传。”波普艺术是对浮华的消费社会的一种美化, 与“用完即扔”的流行文化符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现代功能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与秩序, 被波普艺术的感性、流行、瞬间的浮华所颠覆。

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形式跟随功能”变成了“功能跟随趣味”, 产品的好坏, 已不再只取决于客观形式和功能, 也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评价和选择。197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家庭景观》的展览, 就体现了意大利多元化的设计美学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的阿基米尔工作室和孟菲斯设计集团, 更是追求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孟菲斯的设计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 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 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观念。

趣味是一个十分主观的词语, 中国人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趣味都和其他人不同, 设计师如何把握趣味?趣味总是随着流行而变迁, 流行会让大众以相似的方式来选择产品, 设计师就是要预测下一步的流行趋势, 即适当超前设计, 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趣味的产品。

流行的东西一定是美丽的吗?不是的, 并不是漂亮的、优美的东西才是有趣味的。丑陋的东西有时成为时尚, 并且价值比优美的物品更昂贵, 如前些年流行的丑布娃娃。另类时装就是一个流行但不美丽的现象, 它的价格比优美的服装更贵。另类服饰的欣赏者这样评价它:“另类服饰颇具艺术性、戏剧性的独特造型。你可以认为它不实用, 甚至不能接受它的怪诞、夸张;你可以认为它是丑的, 甚至是违背常理的;但是, 它俨然给予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当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遭遇冷酷残忍现实的时候, 审丑文化则产生了。从某种角度来说, 丑更真实、更具震撼力。在美学史上, 丑文化产生于人对于虚假、浮华、冷酷世界的反抗, 更具民主内涵。流行与时尚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各种风格样式、特色, 甚至美丑轮流交替。美从来不可能一统天下, 虽然美是舞台的主角。但过度的美经常走向矫饰主义:做作、浮华、粉饰、甚至虚假。在流行中, 也很难见到纯粹丑陋的物品, 美丑兼具、语义复杂、含混的物品较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种物品往往带有极强的特色和个性。但无论怎样的物品, 都有被消费者厌倦的一天, 流行的结束就是厌倦开始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流行厌倦的表现, 这势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引起生态环境的危机。

设计师要把握大众的趣味, 但大众的趣味一定是有品味的吗?由于趣味是社会差别的体现, 所以趣味不可能脱俗。19世纪弥漫欧洲的繁琐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 是矫饰主义在设计上的反映。只要有足够的钱, 就可以购买这种产品, 把自己的房间打扮的充满繁琐的装饰, 成为地位的象征。金钱美取代美学上的美, 金钱美感使人天生的对美的感觉变得迟钝。这种金钱美感的泛滥不止在外国, 在中国也随处可见。由于有钱人更容易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 从而使品位变得庸俗和堕落, 并把金钱美变成时尚。

阿尔文·托夫勒写道:“在社会物质匮乏的条件下, 人们想方设法来满足自身直接的物质要求。今天, 在物质较丰富的情况下, 我们正调整经济以适应人们的新需求。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制度迅速过渡到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这种‘心理化’的过程, 是超工业革命的中心课题之一, 但一直为经济学家们所忽视。然而, 这一过程将会产生一种新奇的、事事出人意外的经济,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经济。”飞利浦设计公司不仅有工业设计师、工程师, 也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飞利浦设计公司到不同的人群中去采集各年龄段的生存样本:把人的一生分为12个年龄段, 分析各个阶段的生存状态和特点。

三、设计方向的转移

过去我们可以在一个物品中看到几代人的印记, 如今却是在一个人的一生看到几代物品的出现与消失。一起而来的, 是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有因才有果的逻辑被颠倒过来, 先享受后果再寻找原因的模式, 使得传统的节俭和自律受到冲击。

从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 由于经济的增长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的消费文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需求日趋多样, 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冲击。很明显的变化就是, 过去中国人提“勤俭持家”, 现在很多人追求享受生活, 先行消费的理念被很多人接受。这种现象的产生, 除了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的进步以外,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也是很大的一个成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对产品的使用价值的需要, 而且对其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也有了很多关注。现代人期盼设计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带来感情的愉悦。

现代社会的物质产品极其丰富, 各种设计产品, 以往那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和家务劳动被工业产品的多功能和高效率取代, 高速的交通和便捷的通讯, 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开始变多。可现代功能主义的产品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是一种“独白式”的设计逻辑——功能决定形式的理性逻辑和美学 (社会生产的必然结果) 。但在“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眼中, 这种单一的模式使“观看”变得审美疲劳。“独白式”的逻辑使产品的样式闪烁着理性之美, 但现代功能主义无法解释——什么样的形式是功能的最佳体现, 因为功能体现在多种形式之中。现代功能主义认为自己的理性力量可以将人类的文化定型, 但事实是, 人毕竟不是完全理性的生物, 不可能完全以理性的方式来消费。人们需要从符号意义的获取上求得心理上的需求, 这种需求在物质生产已经达到满足的条件下成为消费的主要意图。

社会学家威利思说:“早期的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群体分成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 以使产品能够更为精确地瞄准他们。但是, 现代营销则从社会——经济群体的划分转向新生活方式的探索。这一转向至关紧要, 因为人们不再是从客观的角度而是从消费者的观点来描述市场细分。消费者不再是商业之神被动的牺牲品, 他们在文化商品的选择和使用上越来越被认为具有实质性的且不可预测的决策权。”设计由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曾经宣扬的设计广泛性和标准化, 变成设计以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为指向。如今的设计更尊重消费者, 尊重个性, 使设计适应“消费者化”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第79页

[2] (英) 特里温·科普勒斯顿:西方现代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1年第1版, 第122页

[3]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第87页

[4]吕锋: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127页

[5]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第197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走向” 篇9

一、作业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作业设计,无外乎几种固定的形式,老师驾轻就熟,学生按部就班,没有激情,没有挑战。单一化的作业让学生少了很多完成挑战的兴趣。我们要有所改变,注重创新,让作业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1.在“点”上突破

这里的“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我们应该从学情出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采用集中性练习, 对难点内容既要抓住关键, 又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有以下几种作业练习的形式:

(1)验证性练习 。 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从而突破重点与难点。 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由猜测结果到猜测验证、实验方法。

(2)专题性练习 。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重点花时间进行专项练习。 如在教学 “分数应用题 ”时 ,首先要找出题中单位1的量,对如何找单位1可以进行专项练习。

1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如果把女生人数看成1份, 男生就是这样的()份,一共有多少份?

2 “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如果把()的朵数看成1份,( )的朵数就 是这样的 ()份 ,一共有多 少份?

2.在“巧”上探索

课堂作业的设计要讲究技巧,要有针对性,设计得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

(1)比较式练习 。 教学中有一些题目是通过对每组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进一步理解算理,此时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

(2)发现式练习 。 如在教学 《十几减九》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十几减九的规律。

10-9= 11-9= 12-9= 13-9=

14-9= 15-9= 16-9= 17-9=

18-9= 19-9=

3.在“趣”上调控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的课堂作业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练习,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 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寓练于乐、乐中生趣。

(1)花样性练习 。 低年级学生好动,如果一味地进行高密度的单调练习,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时可设计一些小游戏,如钻山洞、摘苹果、给小蚂蚁找家等形式的练习。

如在学习了《十几减九》后,可以设计让学生过桥的练习:在地上画一座“桥”,桥的两端标上“9”,学生手持写有“十几”的卡片依次过桥,如能正确算出得数,就算顺利通过,否则要重新排队,等待下一次机会。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巩固知识的目的达到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趣味性练习 。 在枯燥无味的数学中加进一些设计好的有趣的练习, 让本来无趣的东西变得有趣,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如在《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抢20”。 游戏规则是 : 两位同学轮流报数,每人至少报一个数,最多报四个数,从1-20按顺序连续报数,谁先报到20谁就获胜。你有办法使自己每次都获胜吗? 有什么秘诀吗? 如果游戏规则不 变 ,把 “抢20”变成 “抢21”或 “抢22”,你还能成为常胜将军吗 ?

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养成学生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4.在“展”上延伸

在课堂练习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带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题目,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其探究精神。 这种高层次的练习,既可拓宽学生思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此阶段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

(1)一题多变练习 。 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既巩固了知识, 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如由基本 题 : 红花有30朵 ,黄花比红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

可变为:

1红花有30朵,比黄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 2红花有30朵,是黄花的5倍,黄花有多少朵?

这种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开放性练习 。 设计一些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唯一,或具有多种不同解法的练习, 这些题目形式新颖,解法灵活,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如在学习了“图形的面积”后,可以布置这样的练习题,老师给你们每组一根24米长的绳子,在校园内的地面上圈一块面积最大的游戏场地。该怎样圈?

二、作业内容——从拿来走向开发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 学生错的也越多, 因此在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原有的书面作业, 而布置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后作业, 开发有个性的作业。

1.调查型作业

这种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如在三年级学习了《年、月、日》 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中成员的生日,看看他们分别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出生的。

2.操作型作业

新教材上有越来越多的实践操作内容,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的感性体验是最直接、形象的,最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并建构模型的。我们的作业设计也应当借鉴这个优点,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从而获得理解数学知识的感性体验。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后,我设计了先操作再计算的环节:根据图上的要求剪出一个三角形,再按要求操作并计算。

(1)以AB边为轴 , 旋转一周后能得到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请算出它的体积。

(2)以BC边为轴 , 旋转一周后能得到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 请算出它 的体积。

3.探究型作业

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让学生去研究“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为什么要用草稿纸”“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等,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方法进行反思。 让“学”融于 “ 玩 ” 中 , 在 “ 玩 ” 中实践 , 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4.应用型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服务于生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很弱, 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练习还原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地解答出来。

如学习了《我们认识的数》后,让学生回家抓一把蚕豆, 数数有几粒; 再抓一把花生米, 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还可以让学生到篮球场上走一走, 数一数从篮球场的这头走到那头,自己走了多少步? 又如在学习了 《千克和克 》后 ,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 再掂一掂一袋糖、一棵大白菜大概有多重;还可让学生跟妈妈到菜市场去,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 再亲自动手称一称, 验证一下。 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又如教学《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1)到超市去看一看,了解10元钱能买些什么?(2)到文具店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两种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 (3)计算出应付的钱数。

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增加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四、作业批改——从自白走向对话

有的老师对作业批改不够重视, 有的只是机械操作。 实际上,作业批改是一项有较强技巧性和专业性的工作。 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是否认真,批改方法是否科学得当,对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课堂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对错误较多的作业最好是当面批改,及时纠正,这样练习才会有效。

我想,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只给一个等第,而是在批改后,送给每个学生一句话,有鼓励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指出努力方向的,把作业当作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一个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

另外,在作业评价中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集体评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错误比较多的作业应反复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习惯, 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评价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走向”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见解探析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 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教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作业观:设计的数学作业要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设计作业时, 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出发, 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与亲近性的作业, 也可以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游戏, 或者是故事、谜语等形式, 通过多渠道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呆板的机械式的练习, 把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把学生对知识的内部需求感激发出来, 进而再主动去完成作业. 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 要依据教学内容, 把所学的知识蕴含到游戏中, 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作业. 例如, 在探究“数的组成”与“乘法口诀”的练习, 设计“对口令”的游戏, 学生可以边玩边学, 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新知.

二、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让学生加深对学到的知识的印象, 因此, 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 作业的设置也要秉承着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 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应该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习题练习当中去实现,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题海战术”, 设计这样的作业也让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更甚者会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 课后作业的设置不能一味求多,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 例如, 在探究《梯形的面积》这一部分知识后, 在作业布置上应该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推导、演示, 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下或者分组进行演示, 自己再总结演示的过程, 进而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既能通过完成作业时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还能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这种以锻炼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目的作业设计同样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三、作业设计时要融入探究性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探究、 创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 数学教师要结合所学的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 设计一些探索性的课后作业, 在探究欲望的激发下学生也会主动思考、实践, 进而再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学生也能在作业完成过程中, 变成知识的探索者. 例如, 在探究“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内容后, 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再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 有些学生自己叠纸飞机, 有些学生自己扎的蝴蝶风筝等.学生的作业设计的丰富多彩且形式各样,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标准的轴对称图形, 这些作品的设计也足以表明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四、拓宽学习空间, 体现作业的生活化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确实如此, 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 而且处处能用到数学知识. 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 因此, 设计的作业如果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 结合教学内容, 多布置一些和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 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不断拓展、延伸, 学生还能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 在探究《利息》的相关知识前,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以及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 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后, 也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洗衣机、彩电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 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心得, 并且再从中感悟创新设计的魅力, 体会数学的美. 在探究《百分数的意义》的知识后, 也可以布置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 然后再把这些材料进行有效归类、展览……

设计这些生活化的作业, 既能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 又能拓宽他们的学习空间, 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加.

作业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出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相符的作业, 能让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得以提升,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为此, 则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深入探究、思考, 主动打破传统教学的框架, 为了小学生今后的发展, 为此, 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这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俊涛.创新作业, 以“形”提“质”———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J].湖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14 (01) .

[2]管志阳.小学数学作业开发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 2011 (02) .

设计走向 篇11

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的阅读课堂中,根据文体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宜的知识,并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活动形式,需要借助怎样的学习工具来达成目标?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单教学法的研究与尝试。浙师大王国均教授带给我们的学习单工具是从“一页纸教学法”中得到启示而进行的创新,通过学习单的研制与使用强化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有价值的目标。

初期,我们的学习单研制摆脱不了导学案研制的影响,知识细碎,习题倾向明显,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在其中很好体现,使用过程更类似于讲习题,对答案。课堂的语文味没有了,琅琅书声消失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次次课堂诊断与反思,通过对比导学案与学习单的不同点,明确了语文学习单的学科特性与研制目标。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单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助学支架,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语境与沉浸言语的活动;对于不同学力的学生,学习单要架设不同梯度的支架。

两年的实践,我们的学习单教学运用于课内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名著阅读指导课、文学圈活动等不同课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单的设计与研制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学科组长负责,实行主备课人与二次备课制度。在对课堂效果的观测中、学生评价反馈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不断对学习单的研制内容进行动态的修改和调整,并把学习单这一学习工具从初期的单一刻板的课堂使用单,变为形式多样,适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功能不同的学习单。以5份学习单为例,简述实践中我们对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一、课前学习单,为自主学习和学情分析引路

课前学习单的设置目的为了引领学生先行学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读课文,分析本篇的文体特点,文本类型与特质,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确定它所承担的学科知识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后编制课前学习单。如教学七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我们将该篇在小说单元教学中承担的文体知识教学点定位为“伏笔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在自主学习中就将学习任务设置在学习单中。同时,该学习单中的“感受评论”与“我的疑问”作为学情调查能显露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起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依据,直接影响着下一步课堂学习目标的制订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下表1为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课前学习单。

二、设置体现方法与过程引导的路标式阅读学习单,为学生指引阅读路径

传统的以问题解决为课堂推进方式的教学,教师必然关注的是中上等的学生,只要问题有了正确答案,课堂就快速向前推进,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或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慢慢成为课堂中的旁观者,进而逐渐拉开了距离,造成了分化。以教学七下课文《狼》为例,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缺乏学习经验与方法的积累,文言文学什么?怎么学?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还是不清晰的。那么,课堂学习单的研制重点,便是在方法与过程的引导上进行细化设计。同时,课堂学习单的使用要关注学习差异性,基础题与挑战题给不同学力的学生设置了不同能力层级的学习任务,所示例句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四字短语句式,感受言简义丰的言语现象,凸显了教师的教不缺位,学习单上附注的助读链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搭建了支架,指引了路径。学生沿单而学,教师沿学而教,《狼》的学习单发挥了助学提升的作用。见表2:

三、创设活动情境,将静态的文体知识教学转化为动态的驱动型任务活动单

实验前,我们的导学案编制,呈现的大多是问题或习题式的文本,是练习推动教学的行进,课堂上缺失情境性教学,一堂课下来,往往只有问题对答,没有了有情有味的朗读声,这样的课堂缺失了语文味。学习单教学依据不同的文本特质,文体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用读小说的方法读小说,用读散文的方法读散文,当然也用读诗歌的方式读诗歌。《在山的那边》一课的学习中,我们根据诗歌的阅读方法编制了朗读活动单,让学生自己设计朗读方案来阅读该诗,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互读,组间竞读,课堂中书声琅琅,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理解。见表3:

四、转换评价主体,从读者角度设计读写一体的评价性学习单

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即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设计?我们尝试转换评价对象,设计评价性学习单,让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查反思学习结果的过程。以八上《学习写消息》写作课为例,基于消息要素与基本结构的评价,让学生以自评互评的方式编制了互评学习单,基于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考量,让学生自审自评,编制自评学习单。见表4、表5。

两年的学习单教学实验,让我们深知不同的学习要求,需要有不同的设计,学习单的设计没有定法,它依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知识,在课标的引领下,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课前、课中、课后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的学习设计。学习单就是显现的学习设计,它的研制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它是教师与学生、教材、课程多重对话的思维成果,它需要教师团队的智慧,需要学习共同体的集体参与,依据不同的课文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学情特点,依文、依体、依生设计学习单,我们的路还很长。王国均教授建议我们把教材中的选文按照文体进行梳理和统整,采取“阅读困惑—核心知识—知识转化”的分析思路,进行目标、内容与教学策略相应的学习单设计,把学习单的设计纳入课程编制的范畴,那将是一个艰巨而有意义的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在路上执着前行。

参考文献

①王国均:《“比尔斯与普劳布斯特的‘路标式细读法述评”》,《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年第11期。

②黄本荣:《“导学案”:不是天使,更非恶魔》,《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4期。

③刘仁贵:《初中报纸教育的实践探索》,[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2。

中国动画造型设计成功走向分析 篇12

关键词:动画,动画造型设计,动漫产业,创新意识

1 当代中国动画造型的创新意识

美学家克罗齐曾经指出, “艺术家的全部技巧, 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动画角色造型是画面表现的一个创作元素, 它与镜头一样, 也应该创造能引起观众审美再创造的画面形象。因此, 如何创造这种刺激物, 就需要创作者把握好创作要素。创新性的形成需要高水平、强专业、重合作的复合型动画人才。

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只有新奇富有创新的画面才会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才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由于动画市场的日趋繁荣, 近些年来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相关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相继红火起来。但目前投放市场的优秀作品还不多, 尤其是原创性、艺术性较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虽然有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 但从根本上来看, 仍是动画造型方面存在着问题。中国动漫发展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几个因素是:模仿太多, 原创力不够, 资金不足, 投入不够, 营销手段落后, 品牌影响力不够, 政策配套不够等。

在动漫角色的外形设计方面, 《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天书奇谭》等传统动画片借鉴了中国古代寺院壁画造型;《南郭先生》《火童》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骄傲的将军》《医生与皇帝》, 则通过京剧脸谱赋于角色鲜明个性。在进行动漫角色的性格设计方面, 中国传统动画也有很多成功之作。例如, 《过猴山》中调皮的猴子、《长发妹》中善良美丽的长发妹、《小鲤鱼跳龙》中勇敢可爱的小鲤鱼、《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

动漫形象的设计关乎动漫产品的出版、播映市场, 还关系到衍生产品的售卖市场, 为了让带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动漫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我们必须在这一环节倾注更多的心血。

2 当代中国动画造型的标准化

影视动画制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各类人才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在这中间, 一个视觉上的标准化动画形象设计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动画技术人才与动画艺术人才的过于分离, 导致在影视动画制作中产生了“各干各, 不相干”的现象。有些动画片在制作过程中对角色标准化的执行不利, 导致一个动画片中角色形象不完整, 甚至出现在每个场景中的形象不一致的问题。在中国动漫界有着很大知名度的漫画《梦里人》, 是武汉漫画家姚非拉的成名作。决定动画化后, 由十二家动画制作公司承包。在经历了两年的制作后进行合成的过程中, 发现角色造型分家, 角色在十二家的成品中有十二种外形。同样的尴尬在国产动画片《小兵张嘎》中再次出现。

2004年4月20日, 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支持和鼓励国内影视动画产业与境外动画产业开展广泛有益的合作。希望通过与国外动画制作者的合作, 借鉴、学习、吸收国外系统的形象创造模式与标准化的执行模式, 能够完善我国动画产业中动画形象的标准化问题。

3 动画造型的品牌魅力

3.1 卡通明星——虚拟形象的品牌代言人

版权、形象权等是动漫产业的生命线, 它不但基本贯穿了产业链 (图1) 的所有环节, 也为这些环节的获利取得了法律保障。理论上说, 一个文化作品一诞生就天然地拥有版权或形象权, 但仅仅拥有版权、形象权等权益还远远不够。因为如果这些文化商品不能形成品牌, 在市场上没有品牌效应, 那么它还是难以转化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品牌是一个有着明显竞争优势的符号体系, 因其对产品各要素的综合体现而成为产品的标志, 它能促成与消费者的快速沟通, 使企业的利益得以实现。品牌的形成非常艰难, 它需要优秀的创意与大力的宣传, 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 一旦形成, 就要严格保护, 并抓住机会, 实现其品牌扩张, 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出有形的经济价值。

相对于其它文化产业, 品牌对动漫产业更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沃尔特·迪斯尼经常说, 迪斯尼的一切都是从一只老鼠开始, 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至今, 米老鼠这个“老字号”仍在为迪斯尼公司大量赢利。对于动漫产业来讲, 只有以卓越的创意打造出“金字招牌”, 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经济力量。

动漫品牌明星就是动漫企业的虚拟代言人。它的优点很突出:其一, 它能以独特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真人明星类型化的缺陷。其二, 动漫明星们不怕衰老, 能永远保持年轻、可爱的形象, 长期为动漫企业代言。其三, 这些动漫明星有艺术生命, 却没有现实生命。因此, 它一经动漫企业创造出来就成为动漫企业长期拥有的无形资产, 动漫企业并不需要为这些动漫明星支付酬劳。正是靠这些不要报酬、不怕衰老、形象独特的虚拟代言人, 以迪斯尼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动漫企业才能成为“长寿企业”和行业巨头。

在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 在动画制作之前都会对角色形象进行充分论证。迪斯尼公司有专门的角色设计师, 此外, 创意执行部门也要对角色形象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 考察其是否能满足衍生产品市场的需要。在日、韩, 企划公司、制作委员会对角色设定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制作委员会, 很多时候就包括衍生产品开发商。比如, 在韩国SBS制作公司的一次动画制作项目中, 其制作委员会的成员不仅包括日本顶级的动画制作公司日出 (Sunrise) 公司, 还包括玩具形象授权商。在动画片制作之初, 这些企划公司和制作委员会成员就会对动画角色的形象进行反复斟酌, 以确保这些动画明星进入衍生产品市场后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通过形象授权, 动画明星们不但更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且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在, 这些动画衍生产品有的已经登上《福布斯》公布的“虚拟形象富豪榜”, 如米老鼠、小熊维尼、皮卡丘等。

在日本, 通常是以优秀的漫画为蓝本拍摄影视动画片, 然后再以动画明星为模特打造衍生产品 (图2) 。经过长期的产业运行, 这种传统的运作模式已经广为采用。而且在此基础上, 还产生了多种其它运作模式, 如“皮卡丘模式”:由游戏中的形象变为衍生产品中的形象和动画片中的形象。早在1996年, 皮卡丘还只是任天堂公司电子游戏中的一个动漫形象, 照林社制作部认识到这个形象的商业潜力, 于是和任天堂公司签订合约, 注册了对皮卡丘形象的专属所有权。这个远见给照林社带来了滚滚财源。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在2003年公布的“虚拟形象富豪榜”显示, 皮卡丘的身价是8.25亿美元。1998年9月, 《口袋怪兽》 (即《皮卡丘》) 的第一部动画片在美国首映时创下了1010万美元的首日上演的动画片票房收入最高纪录。在这种轰动效应的带动下, 其电影的CD上市第一天销售量就达到100万张。而“口袋怪兽”卡通片自1999年4月发行以来, 很快就突破了24亿张, 轻松地超过了销售16亿张的日本纪录。

这些形式被灵活地交替运用, 已经形成了以漫画、动画和游戏为中心的“产业网”。而成功的动漫形象则是提升这个“网”上每个产业环节市场利润的关键。现在, 日本这个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海岛国家已经从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3.2 我国动画形象的品牌状况与存在问题

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的文化产业整体, 动画形象是其灵魂, 动画技术是血脉, 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 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形式独特, 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生代的动画设计者, 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 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在五、六十年代, 中国曾有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问世, 追根溯源, 从万氏兄弟开创中国动画历史, 至今已有70多年了, 但是,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材料动画上的重视, 使我们忽略了动画品牌形象的发掘与塑造。

目前, 我国动画形象品牌化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 从动漫产品到衍生产品 (图3) 这一环脱节、断裂情况严重。由于我国动画原创水平不高, 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动漫明星, 所以, 能够进入衍生产品环节的国产动画形象极其有限, 加上我国缺乏成熟有序的衍生产品授权机制, 因而从动漫产品到衍生产品这一环脱节、断裂情况严重。

第二, 我国动漫衍生产品知名品牌少、产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 面对国外动漫衍生产品的冲击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湖南、上海、广东等地已经展开了动漫衍生产品的授权、经营活动, 初步建立了动漫产品授权机制, 但是, 从总体上看, 我国动漫衍生产品知名品牌少、产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

第三, 授权体系混乱, 缺乏管理。三辰卡通企业集团自2001年底开始授权生产蓝猫系列儿童用品, 三年内就迅速诞生出十几家专业公司、6000多种衍生产品。仅在食品饮料行业, 就有四只“蓝猫”。到2003年底, 蓝猫代理商已有180多家, 专卖店有2600多家。但是, 迅速的发展也带来了盲目扩张、管理不善的问题。三辰卡通企业集团与授权企业之间的协调、数千种衍生产品的质量监管问题、大批新加盟的经销商的管理问题都困扰着三辰集团。

第四, 对国产动漫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 在创造动漫品牌的同时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 以至于白白失去对该动漫品牌的法律权利。其二, 在我国, 未经授权非法制作加工动漫衍生产品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而工商部门对此的打击力度还不够。比如,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刚公布不久, 市面上就出现了不少非法制作的福娃玩具;喜羊羊形象玩具被随意仿制等等。

上一篇:制造商动态下一篇:HEVC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