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走向

2024-09-03

课堂走向(共12篇)

课堂走向 篇1

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那么, 高效课堂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拓展创新路径呢?

从理念走向行动

“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全省是最高的,如果课改,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许多学校面对课改都会提出这类问题,进而就是 “不敢改”“不愿改”。

所有的改革都是艰难的、痛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曾经多少次寄托于所谓“循序渐进” 的改良?但结果往往是“夜郎自大”和“故步自封”。

实际上,课改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归。课改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回归教育规律、回归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课堂教学规律、回归学科知识建构规律。如果不彻底抛弃那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课改必将举步维艰。

谈起理念,许多校长都头头是道,许多教师也明明白白。比如,“自主、合作、探究”,大家都非常认同,但一到实践,又有多少遵照这种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呢?我们的教育不缺理念, 缺的是行动———用来诠释理念的行动。

“想到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从理念到行动应该遵循如下逻辑:有了理念问目标,有了目标问流程,有了流程问工具,有了工具问执行, 有了执行问评价,有了评价问使用。

从知本走向能本

人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知识是为了增长能力,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最近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知识转向能力,绝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的层面,更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加强知识与生命、知识与生活、 知识与时代、知识与社会的联系, 通过这4个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判断课堂究竟是知识本位还是能力本位并不难———如果课堂追求“做题”,那就一定是知识本位,说穿了就是应试本位;如果课堂回归了“问题”,那就是能力本位,也就是我们向往的素质本位。

从课堂走向课程

高效课堂紧紧抓住课堂这一核心,致力于课堂转型。但是, 如果仅仅着眼于课堂,只能解决 “怎么学”的问题,推动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课改的深化必然会涉及“学什么”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因此, 从课堂走向课程就成了课改深化的必经之路。

究竟什么是课程?“课”就是主题,“程”就是有序。重建课程意识、投身课程创新,这是教师智慧生存的方式。应该如何进行课程创新呢?可以重点关注 “四个领域”“四个类型”“四个层次”。

四个领域。课程要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模型,至少应该包括人文领域、科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如果说课堂学习内容是学生的“规定动作”,那么,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就是给学生提供“自选动作”。

四个类型。课程应该包括分层课程、分类课程、综合课程、 特需课程。分类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班选课;分类课程要打破单元、年级界限,对教材进行重组,从而让教材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课程主要指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特需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特别需求。

四个层次。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校本课程,以学校为主体研发的课程;二是班本课程,以班级为主体研发的课程;三是师本课程,以教师为主体研发的课程; 四是生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研发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开发的生力军,放手让学生自主研发课程, 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这将是新课改的另一重境界。

从课本走向书香

课本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 但如果学生眼里只有课本,那学习就成了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 对于学校而言,一个缺乏书香味的学校会给人浅薄的感觉。

如何让校园充满书香?我认为应该有6个保障:一是目标保障,需要构建分学段、分年级的阅读目标系统;二是时间保障,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三是课程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把阅读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四是制度保障,建立 “周读一诗、月读一刊、季读一书”等有助于阅读的制度;五是活动保障,比如荐书活动、晒书活动、聊书活动、画书活动、唱书活动、演书活动等;六是评价保障,尝试把阅读纳入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考评之中。

从传统走向现代

高效课堂作为现代课堂的一种类型,在“互联网+”时代,必须有现代技术给予支撑。现代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但需要特别警惕的是,信息技术也是需要使用者的,使用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了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 因此,高效课堂必须坚持“课改理念”“课堂模式”“学科课程” “信息技术”的捆绑式转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理念、课堂模式、学科课程同步有效的整合。

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3种模式:班班通,每个班级都配备多媒体设备; 组组通,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电脑; 人人通,每个学生配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信息技术下的 “云笔记”“云展示”“云作业” “云互动”“云生成”“云评价” 等,正在打破班级、学校、地域的界限,创造划时代的学习方式。

课堂走向 篇2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等级观念严重,师生感情冷漠,严重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可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归根结底,教学还是要以人为本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精心备课,做到事无巨细

一堂好课从精心备课开始。备课时要做到“知识要细,重点要明,难点要透”。也就是说:知识点要梳理清楚,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了如指掌且细致讲解;重点知识就是一节课的核心,所以要点明、点亮,告诉学生这些就是中考考点;难点就要运用一切方法化难为易,比如运用画图、多媒体、实物演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类比等等,只有突破了难点,学生才能对这节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提高。

三、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地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立足课堂,走向多彩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师评价语

课堂教师评价语言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它发生在教学与学习全过程之中,多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将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潜能。学生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的咽喉地带,多彩的教师评价语言可以带来丰富的教育内涵。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原因导致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存在弊端,造成评价真实意义缺失,对学生学习造成消极影响,使学生产生学习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变化地运用教师评价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运用好课堂评价语能够激励、鞭策学生不断上进。评价不是为了鉴定、甄别,而是为了诊断改进,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评价语言要发挥激励功能,鞭策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生学习过程有明显的回流作用,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学习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通过回流作用,教师评价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交互,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途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师评价语可以促使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融合起来。通过教师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全面反思自己学习的成败得失,实事求是地看待取得的成绩;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使教师评价语言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剂和助长剂。

一、关注评价用语的多维度——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如果不以不同维度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发展,教育便会事倍功半。“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课堂上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评价将生命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用心呵护,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热切期望,乐于多角度观察和评价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注重评价用语的形成性——润物细无声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采取的评价。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要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对教与学的行为做出调节。

教师评价用语是为了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会更多学习策略,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面对学生的答案,不忙着肯定表扬,而是引导回顾思考的过程,使最有价值的过程与方法让全体同学共享。面对异类答案,尊重差异,肯定思维过程中的价值因素,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过程。教师的基本姿态是接纳,既不表示赞同,又不表示反对,而是非常乐意倾听。不是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阅读和思考,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评价才有可能深入学生发展进程,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指导,才有可能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三、巧用评价用语的延迟性——为报花须缓缓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和素质不同,学生之间在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实现目标。可以采用“延迟性评价”,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当前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给予评价。多数情况下,适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发言积极性,但有时会产生副作用,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评价,自然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平时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许多问题的答案确实不止一个,而且学生经常会有独到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不曾想到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成功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才能让更多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曾看到过这么一则案例:一位语文教师上《坐井观天》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一位同学说:“青蛙出了井口后看到花儿、蝴蝶和蜜蜂,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白活了。”一位说:“青蛙坐飞机环球旅行,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可一位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只有教师微笑地追问道:“你的想法好独特呀,能说得具体点吗。”那位同学说:“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跑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听到这里老师接着说:“是呀,河水里经常漂有死鱼,菜市上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青蛙跳回井里的想象也是合情合理的。”[1]上述案例中,如果老师过早地给前两位学生的发言下结论,或者不再追问最后一位学生的想法,就不可能听到来自童心深处朴实又独特的声音——“还是井里好”。当那位学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时,老师没有马上给予评价,而是微笑地追问他更详细的想法,这正是教师恰当使用了“延时评价”,从而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独特想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从而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创新灵感。

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学评价处于核心地位,其中课堂评价居于主体地位。课堂评价中,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评价语言,却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正如气象学家洛伦兹的蝴蝶效应,虽然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花瓣上轻轻煽动了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教师评价语就是教育中的蝴蝶,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2]每个教师都应该发挥语言的魅力,让评价语成为课堂上的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杨培升.教学与管理(小学版)[M].山西:太原师范学院,2005.

走向“生本”课堂 篇4

走向“生本”, 这是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 是对学生的全面负责。生本教育, 首先让学生能够自主,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他们会像在卡拉OK厅的人们一样, 虽然他们不一定是职业歌手, 不一定受过专业训练, 但他们都能放开喉咙唱出自己最拿手的歌曲, 而且能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经过加工在饱含激情中唱出, 这样一来, 卡拉OK厅的聚会自然变成了一台丰盛的文化大餐, 一场全明星阵容的文艺晚会, 在快乐中他们都成了导演和明星, 把自己潜在的学习天性、本能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永远也不会疲乏。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完全相信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核心是“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遵循“先做后学, 先会后学, 先学后教, 不教而教”;最理想的结果会是“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 开启全体学生的智慧, 达到人人能学, 人人好学, 个个有创新”。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从常规课堂教学到生本课堂教学, 需要教师的角色转换。老师要当好一堂课的总策划师, 设计好每个人都能说、都愿意说、有兴趣想说的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既要简单, 还要空, 以求低进入, 不断生成;有时是客串点评家, 不断帮助学生提炼升华;老师有时必须充当剧务, 提供学生需要的一切;需要时也要当星头, 把所有明星聚在一起, 唱好每一台戏;还要当好向导, 不时掌控学生展示交流的动向, 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总之, 老师虽然退出了导演和主演的角色, 把教室真正归还给学生, 但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需要的知识面更广, 判断和决策能力更强, 调控机制更灵活实用, 前瞻性更远, 包容性更大。

二、学生角色的转换

教室本来就是为学生准备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最根本的课堂模式, 小组内, 学生有明确的分工, 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也都是合作者, 他们在课前一起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预习新课、共同完成前置作业, 他们在不断交流、讨论、互评中快乐地成长, 在课堂上, 他们更是精神焕发、跃跃欲试, 各小组争先恐后到讲台上展示成果、与其他小组辩论、评价其他小组的成果, 多渠道、多方式获得大量信息, 由被动吸收变成了主动吸取, 由在压抑的气氛中去听、记、练、考转换为轻松愉快地、积极地参与, 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开动脑筋想、认真记、激情地辩, 全方位展示各自的才能, 他们都在交流中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思考中积淀学科知识, 在张显个性的探究中锻炼能力, 他们没有失落和遗憾, 乐于学, 好于学, 学得好, 学得轻松开心。

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 他们的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 常常会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出现无法预知而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 他们个个都是“小”演讲家、“小”博物学家、“小”工程设计师……

三、生本教育的课堂给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天地

进行生本教育, 学生不只是从简单层面上获得了知识, 让考试分数得到提高, 而是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 学会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非常有趣, 在盎然的兴趣中, 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和分享成果中, 学会了资源共享、团结协作, 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 实现了人的完满发展, 课堂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 课堂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 巨大的引力吸引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 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快乐的成长。在相互评价中, 学生永远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小组和班级的交流, 达到了生生互动、生生互帮, 师生互动, 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交流, 师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能最好的实现学生的积极、快乐、高质、高效的学习。同时, 在合作学习中, 还能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他们在合作和交流中, 会深深地体会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集体的智慧却无穷尽, 他们会主动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去, 积极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四、素质教育必须走向生本课堂

教育改革提倡进行素质教育,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平衡发展,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 而不是限制学生。素质教育将必然走生本教育的道路。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主动的探究, 主动合作、主动展示, 甚至主动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 让学生保持天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使每个学生都能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只有走生本教育, 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来临, 教育才有出路, 才会彰显教育独特的人文魅力。

参考文献

[1]《视听教学》.

读书心得—《走向高效课堂》 篇5

工作之余,我拜读了《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受益匪浅。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作者结合洋思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一。读完《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

首先:在《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中改变教师过去独占课堂的传递模式,实行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体系,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生高效了。在高效课堂中,老师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前提,以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过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成,要让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敢于再次“创造学习”,而非“接受学习”,或沉闷机械的模仿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达到“三动”: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心动,思维在动;神动,思想在动。学生“动”中探求真理,在“动”中发展学习能力。其次:在《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中让我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一个高层次的发展。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满足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是学生在情感化的数学交流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及习惯,产生总想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想法。我是这样理解小组学习的,小组学习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这种学习的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智商情商的发展。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把教材当作导火索、“交”后再教、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让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在“有无”转换中发散学生思维、巧用“思维漏洞”、基于每个人的起点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等10多项让课堂进入真正互动状态的策略,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交往和沟通。并且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怎样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们探索学习的主要问题。书中也给出了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出问题后适当的停顿便于学生思考,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微停数秒,往往可引出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几秒钟的等待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确实如此。还有的补充做内分工,小组长调控等等有效地方法,而在这一过程中习惯的培养却显得尤为重要。确实没有良好的习惯作保障,何谈小组学习? 再次:在《走向高效课堂》这本书中让我感受到老师们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越。要想做学生的“导师”,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舍得放手,科学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素质,凌驾于课堂之上,以达到教师的高效。就讲授环节来说,高效率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这必然要求教师以少胜多,要言简意赅,重点将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如何能讲在点子上,如何教会学生自己提炼等问题,需要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加压,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

在走进同伴这种工作方式中让我感触颇深。老师们不在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学科组捆绑在一起,年级组在一起共同商讨怎样有效管理班级,学科组在一起商讨备课,怎样上课,好的经验我们一起分享,真正体现了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紧紧地在一起荣辱与共。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共享。老师们畅所欲言,你说我帮他补充,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

引领教师走向理想课堂 篇6

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农村部分小学教师对一些新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这些偏差就像无数个疑问拧成的“结”,等待着管理者去解开。如何扭转这些偏差,引领教师走向理想的课堂呢?

一、让书籍成为走向理想课堂的基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为学与从教的基础。很多教师存在有话说不出、表达不清、话多但无中心要旨等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文化功底差,语言组织能力弱。为此,要把“让读书成为习惯,从读书中学习提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要读书,首先得有书读。我校为教师搭建了三架梯子。其一,学校每学期投入资金购买大量教学业务书籍,充实教师阅览室。其二,向每位教师赠送了《听名师讲课》《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案例》等书。其三,鼓励教师订阅业务杂志,学校给予50%的补贴。这样,创造条件,便利教师读书,从书中获取知识。其次,针对教师实际指明读书的方向。如有的低年级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低,语言组织能力弱,可以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有关优秀案例,进行说课式的练习;有的中高年级教师把握教材能力差,教学设计缺乏新意,可以要求他们多读名著,提高文学素养,研读有关教学资料并反思教学。还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沙龙、读书随笔评比等活动,促使教师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效率,为其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集体成为走向理想课堂的摇篮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其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优秀的教师群体能把学校推向成功。为此,应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遵循“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的三环节教研路径。

1.集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几天把主备教案发到组内教师手中,教师们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一度调整方案用红笔注上;再集中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形成二度调整方案;课后的教后反思、施教建议作为三度调整方案。

2.反思交流:针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共同提高。

3.主题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组内研讨活动。

上述环节做到每月轮流一次,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活动时间,如,周一晚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周二晚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在集体备课时通过同伴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让集体成为教师走向理想课堂的摇篮。

三、让网络成为走向理想课堂的翅膀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发展自我,应成为当代教师不懈的追求。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全天候开放电脑室,创建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站,积极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实现了与名师的沟通、对话。要求所有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上线跟帖,并结合教学实践,在论坛上发表经验或困惑,各抒己见。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教育论坛上设立主题帖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轻点鼠标,方寸之间,天高地阔,通过包罗万象的网络,教师正在走向多彩的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网络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翅膀。

四、让多元评价成为走向理想课堂的驱动力

受传统评价体系、现行教师聘任和职称评聘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平时的工作仍是围绕着“分数”这根指挥棒转,还不能完全从题海战术、课外辅导中走出来。我校在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不仅看教师所任学科的考试成绩,还要看这些成绩的增减幅度;不仅注重教学考核结果,还要注重教学考核过程;不仅考核期中期末的教学成绩,还要考核教师的师德规范、教育科研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等,多元化、多层次地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且这些评价标准的制订和评价过程的操作由教师自己掌控。这样,每个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有意识地促进既定目标的达成。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师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成为教师走向理想课堂的驱动力。

一位古代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起地球。而我们想说的是:授我全新的理念、赐我反思的智慧、给我潜心的实践,我就能营造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让创新走向课堂 篇7

一、民主—提供创新的土壤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 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 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小学生的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 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以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且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感触。”经验也告诉我们:心情舒畅, 乐观开朗的情绪使人浮想联翩, 思维活跃。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 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伴随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的活动而不断发展。

二、质疑———播撒创新的种子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变通, 有变通才有创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 是学生的内驱力, 是探索和创造的源头。因此, 在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质疑, 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课始进行预习后的质疑, 课中进行深入地质疑, 课后进行延伸性地质疑, 并渗质疑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以“敢问”到“善问”。同时,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 从而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精神。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我在课始进行预习后的质疑, 有位学生提出“一年为什么有大月、小月之分?”“为什么一年中的大月、小月不都是6个月?”等。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当我介绍用圆规画圈的操作方法后, 有位同学提出:“如果不用圆规, 有没有办法画圆圈呢?”等。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证明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思维状态, 求知欲望强烈。因此, 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给予答案, 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 积极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这样, 学生在自动探索中会有创造, 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就会进发出思维的火花。

三、求异———拓宽创新的渠道

求异思维是开放性思维, 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 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 不受思维定式等心理因素的干扰, 发挥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全方位、多角度地求解, 在求异中培养创新精神。例如, 数学活动课时, 我设计这样的题目:“怎样才能使小玻璃杯掉下3米而不破碎?”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已见:“在下面放一盆水;铺海绵;给小玻璃杯特制一个降落伞……”其中有位学生说:“我不用做任何准备工作, 只要在3米以上的空中让小玻璃杯往下掉。小玻璃杯就不会破碎, 因为它还没有落地。”新颖奇异的解答思路, 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教学中, 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 让学生解答, 通过比一比谁的解法多, 谁的解法最简便。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阔了学生思路, 而且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多中求佳的独创性, 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操作———挖掘创新的源泉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 是智慧的源泉。俗话说得好, “手巧才能心灵”, 可见动手操作与思维的活泼、敏捷是密切相关的。切断动手操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难以发展, 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说起。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 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 把操作与思维的训练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获取知识, 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创新的能力在操作中不断提高。如, 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 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分割成16等分的圆形纸片, 运用割补。拼凑、转化等方法, 把手中16等分的圆形纸片转化成已学的圆形, 并写出计算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兴趣很高。有的学生摆出了类似课本例题的长方形, 有的却摆出了三角形、梯形, 还有的摆出了平行四边形。最后简化得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 学生充分动手、动脑, 在动中学习, 动中思考, 动中发现,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为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直觉———点燃创新的火花

爱因斯坦说:“直觉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 直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创造行动几乎就是直觉。”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比, 解题的方法更具独创性、新颖性和灵活性, 是创造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六、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 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 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2米, 宽1.5米, 高1米的长方体切成3个小长方体, 表面积增加多少?题目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切, 从哪里切?因此题目条件、解题策略及答案都是开放的, 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 让他们尽情想象, 锐意创新, 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谭雅明, 罗爱平, 周连明, 郝淑云.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12) .

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 篇8

一.创设情境, 课堂融入生活

传统的课堂环境总让学生觉得枯燥和单一, 教室里整齐的课桌椅、前面一块大大的长方形黑板, 严肃的老师……而新课程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 主动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

1.看一看, 展现生活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为语文教学的直观、生动提供了保证。如教学《西湖》时, 播放风景如画的西湖, 展翅翱翔的白鸥, 泛舟湖面的游人, 五颜六色的华灯……再现生活的真实, 唤起学生相似体验。

2.唱一唱, 感悟生活

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优美的诗歌, 它们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诗歌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呢?唱一唱是个好方法。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背诵了课文, 还理解了文章的意境, 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为我们安排的, 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3.演一演,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小组演一演, 通过不同小组的不同表现, 体验百味人生,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4.做一做, 体验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做一做, 可以给孩子撑起一片想象的天空。课文《水上飞机》教学中,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设计航天飞机, 他们设计出了水上清洁机、水上气象机、水上侦察机……生活融入其中, 此时此刻, 学生已是一个个飞扬的生命。

二.走出教室, 生活就是课堂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 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叶圣陶先生曾说:“从小学一年级起, 就要鼓励孩子们学习, 在课堂之外的学习, 锻炼观察的本领, 思考的本领, 试验的本领, 创造的本领……”

1.敞开生活的大门

走出教室,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墙上的海报, 报纸上的广告, 电视上的新闻, 营业员得体的话语, 歌唱家动听的歌词等, 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我们需放开学生的手脚, 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冬天, 感受冬天与众不同的美, 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接着,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冬天、观察冬天, 让学生了解冬天也是个美丽的充满快乐的季节,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2.活化生活的场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 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 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 让学生参与生活, 学以致用。在教学风景古迹等课文时, 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 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学写建议书后, 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三.放飞心灵, 课堂超越生活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传承, 也不能只停留在适应, 应立足于生活, 并要超越生活。语文为学生的梦想拓展开辟了自由飞翔的空间, 我们应好好利用这片空间努力让一只只小鸟拥有尽情舒展羽翼的蓝天让他们去放飞心灵。如我在教《看月食》一课, 抓住课文中末尾的一句话:“妹妹跳着说:‘我去告诉奶奶,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虚拟情境:由我扮演奶奶, 让全班同学争做妹妹。模拟生活表演是对生活现实的提升。生活中的奶奶也许会固执己见, 不会那么容易就放弃“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生活中的奶奶也不会一而再, 再而三地要求孩子们“说清楚点, 让奶奶听听”。在表演中, 教师这样做了, 之所以这样, 正是因为对教学价值的追求而提炼了生活, 不仅让学生能把月食的科学原理说清楚, 而且历练口语交际能力, 又一次享受生活的亲和和温馨。

带着爱心走向课堂 篇9

在学期初的一节体育课上,内容是篮球,学习体前变向运球、复习原地运球,上课之前我问全班同学是不是原地运球都熟练了,还有不熟练的请举手,不等我的话说完,王聪的手就高高地举了起来,我很生气地让他出列,想看一下他是如何的“刀枪不入,油盐不进”。他来到我面前满不在乎地昂着头,摆出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挑衅似看着我,好像在说:“我就是不熟练,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随你处置……”见到此情此景,我气得火冒三丈,血直往脑门上涌,其他同学大概也看出我此时的愤怒,都默不作声地看着我,操场上出奇的安静,同学们都在等待一场暴风骤雨的降临,我刚想张口,转而又想,如果还是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他,是不是更加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呢?他的这一副表情不正说明了老师的无数次训斥和批评已经使他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吗?这难道没有我的责任吗?如果我再无视这一点,继续以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他,那不过是给他那“金刚不坏之身”再穿上盔甲而已,对他的改变起不了任何作用。

不如我今天就从反方向去处理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效果如何。我努力地使自己狂躁的心平静下来。目光平和地看着王聪,让微笑爬上我的嘴角,摸着他的头说:“王聪,老师要谢谢你,我叫不熟练的人举手,你很诚实,说明你尊重老师,不想骗老师,老师要谢谢你的尊重。”王聪一愣,眼睛诧异地看着我,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反应,我趁热打铁,接着说:“老师为你的诚实感到骄傲。”王聪的眼睛明显地亮了起来。“但是,老师要你假设一下,如果你诚心诚意地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却对你爱理不理,问题不给你解决,反而训斥你一顿,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沉默中,王聪缓缓地低下了头,显然这一招对他是有效的,此时,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了王聪具有诚实和尊重老师的优点,相信明天王聪还会带着更多的优点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王聪明天的优点鼓掌吧!”王聪在热烈的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一节课他练得非常认真,眼里放射着从未有过的光芒。在以后的体育课上,他都对我非常尊重,路上遇到主动打招呼,课上学习也认真了,课后主动和我交流,一学期下来,他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和他班主任交流时得知,他的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极大改善。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感情冲动而让王聪再一次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原来老师赞美的评价能给学生带来如此美妙的感觉。于是对自己以前的种种粗暴非常惭愧,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克服自己的急躁情绪,改变思维方式,努力从学生各种行为中去发现美,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哪怕他很小很小,也要抓住它,摸清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师对犯错学生的宽容最能引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因此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

走向有效的语文课堂 篇10

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创造有效、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显而易见, 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 这是最直接、最显著的目的。另外, 从间接的角度说, 语文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础, 如果学生语文素质不够高, 语文成绩不够好, 那么, 学习起其他学科来就会有困难, 成绩提升也会有阻力。所以说, 不遗余力地创建小学语文有效、高效课堂, 除了提升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外, 还有促进其他学科学习进步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遇到的问题

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过程中, 经常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通过总结归纳主要表现在兴趣不强、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老套和教学载体不新等四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有效的解决。

(一) 兴趣不强

目前, 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即便是调动兴趣, 还有调动不够、调动不足的现象发生, 更何况有些学校、个别教师不注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情趣的调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原因是, 如果课堂兴趣调动不起来, 那么, 高效课堂、学习动力等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二) 积极性不高

就兴趣不强来说, 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虽然有一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纪小、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能动性不足等因素的存在, 导致学习劲头提不起来, 缺乏动力。

(三) 教学方式老套

目前, 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甚至沿袭着自己当学生时候教师留下来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传统、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虽然对于教学依然有效, 但是对于新时代培养出来的少年儿童来说, 很多教学模式和理念都已经相当落后, 甚至早已过时。学生又怎么会提起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呢?

(四) 教学载体不新

不仅仅是教学理念, 有些小学在教学设施和教学多媒体方面也都相对落后,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投入的比较少, 教学载体不多、不新, 电化教室和第二课堂几乎没有。如此一来, 由于硬件设施的短板, 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有效、高效课堂的创建。

三、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办法

多年来, 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花了很多心思、很多心血, 总结出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

(一) 抓住一个“乐”字, 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要想建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 教师就要在“乐”字上下工夫, 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喜欢学, 乐于学, 孜孜不倦, 乐此不疲。例如, 教学四年级上册《孔子和学生》一课时, 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比如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的4个人物, 就可以由4名学生来分别扮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孔子和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乐趣的学习方式, 可以让学生记住相关需要背诵的课业内容。因为有“乐”字在先, 所以学生所学所背知识都十分牢固, 甚至是终身难忘。

(二) 抓住一个“动”字, 提高学生积极性

突出“动”字, 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么, 如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互动性呢?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下一番工夫, 多用一些心思, 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主动回答、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从而使语文有效课堂建立起来。例如, 教学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一课时,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 教给学生朗诵的方法, 让学生在嘴上“动”起来, 并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融入到朗诵中去。在学生朗诵之后,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交流,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对见解进行总结归纳, 让学生在手上“动”起来。最后, 教师可让学生在配乐的协作下, 对《七子之歌》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 让他们从心上“动”起来。

(三) 抓住一个“变”字, 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 也不能将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全盘的否定, 而是要在创新和推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时, 对原有的成功的、科学的、积极向上的方式方法进行吸取和借鉴, 然后在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之上突出一个“变”字。教师千万不能忘记, 也不能偏离, “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成功地营造小学语文课堂, 而这个变不是单一的变,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之一变上, 而是要多变、善变, 把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来。例如, 教学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一课时, 教师可在教学媒体上求“变”, 尽可能通过图片、视频、电化教室等方式,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看一次《海上日出》, 从而确保他们可以高度理解和吸收课文中的言语。此外, 教师也可在教学环境上求“变”。如有地缘优势的学校, 可以开展第二课堂, 让学生到海边去观看真正的海上日出;不临海的城市, 则可以让学生到湖边、河边、水库边等地去感受一下, 从而实现在“变”中优化教学。

(四) 抓住一个“新”字, 不断创新教学载体

推陈出新是所有教育教学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先进理念。打造小学语文有效、高效课堂也是如此, 必须要讲求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载体,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和设施, 不断更新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观念。总而言之, 要想实现这个“新”字, 教师就要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载体上下工夫, 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从而在新的教学、新的学习中使成绩得到有效提升。例如, 教学四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创新学习载体, 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或者教学实践明白教学中的道理。此外, 教师还可以学习欧美、日本等国家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 即凡是涉及到植物种植方面的, 都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进行身体力行的实际操作, 从播种到耕耘到收获, 让学生尝试和经历一下整个花生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用“崭新”的教学教育方式带动小学语文改革进程, 推进有效课堂的发展进程。

四、总结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是一条相对艰辛且漫长的路。随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 随着语文知识的扩容, 在有效课堂的追求上也要与时俱进。可以预见, 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未来发展历程中, 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 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予以不懈努力, 追求和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平.走向有效的语文课堂[J].研修总结, 2012—12—24.

让课堂从“无效”走向“有效” 篇11

一、灵活处理新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基于此,教学中,在反复研究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笔者从五个方面对新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取得了最佳的使用效果。

1.改变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地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的素材。如,教材中的“用数学”尽量用画面呈现事物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渗透“问题解决”的思想。

2.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真实、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在教学《位置》这一单元时,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刚入学的儿童方位知觉的水平不高,他们只能对“上、下、前、后”进行正确判断,对“左、右”则只能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而且不够完善。一般7-9岁的儿童才能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11岁儿童才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而我教的学生大多数年龄为6-7岁,因此,备课时,我们把教参规定的4课时改为5课时,并有针对性地分配了课时:“上、下”“前、后”1课时,“左、右”2课时,“位置”1课时,检测1课时。单元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在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性;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掌握的效果也好。

4.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如二年级(下册)在学完了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以后,为了使学生学得更为系统,我跳过了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先学习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5.留出适当时间,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演讲活动和智力趣题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渗透数学史、数学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二、树立全新的备课观

一堂课准备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在备课上,笔者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完全走进”教材。系统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更要“蹲下身来”,站在学生的高度,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首先要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前知基础和后继地位;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还要吃透教材,在初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实质上是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

3.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一种宝贵而难得的间接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与挖掘。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克与千克》内容时,我首先想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到了哪些质量单位?学生所接触的物品中以克作单位的多,还是以千克作单位的多?通过思考和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我认识到,1克的重量是很轻的,几乎感觉不到,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感知,从克入手建立这一质量单位很困难,而1千克水果、1千克洗衣粉等在生活中却是几乎天天都能接触到的,于是,我重组教材,先学千克再学克,结果课堂教学非常成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

有效教学的行为设计仅仅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行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经过实践和研究,笔者构建出了“生命课堂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框架,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这种课堂教学框架体现了课程的建构性和开放性,以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为原则,具体操作为“学案导学-激情互动-诱思探究-练习拓展-分层检测-总结评价”六大环节。

四、探索新的评价系列

1.构建“三维”的评价内容。小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不等同于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它包括:学习情感、态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方法、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过程等的评价。小学生更多的是对学习情感、态度的判断,而对于学习策略、解决方法的评价,则需要教师协同完成。为此,我们尝试从情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结果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三维”评价。

2.构建富有实效的课堂评价。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评价支撑起整个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经过课堂教学的尝试,我从学生的“看”“听”“想”“说”“做”“合作”六个方面制订了详细的评价细则,并发给学生写有针对性评价语言的“表扬卡”。如,“听”方面分为两个层次:愿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别人发言,能有选择地接受,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我发给他们一张写有“倾听奖”的表扬卡,而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我则在表扬卡上印上一个夸张“大耳朵”,并写上“听力大王奖”,认真地签上我的名字。这样,不同的学生我就可以从他们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每一节课、每一天都能体验到“我在进步”的快乐。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客观地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这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阳光、空气、雨露,更需要我们坚持去做,只要上路,我们就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合理定位角色,课堂走向精彩 篇12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师应是平等对话者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而且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同时,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课堂上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从阅读角度说,阅读既是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种心灵的探索。

二、教师应是合格组织者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重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步骤,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教《香菱学诗》一文时,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短暂冷场的情况下,我巧妙地将学生分成“宝玉”队和“黛玉”队,一队提问一队答,学生的兴趣已被唤起,不知不觉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兴趣显然高昂一些,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相互之间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要担当好课堂教学组织者这一角色,而不能越俎代庖。只要教师善于选择,精心设计组织,就会让它发挥“投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种教学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表达愿望和交流习惯。

三、教师应是积极促进者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落实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也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和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途径来实践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

教师不应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团结合作或自读、自练、自悟等方式解决问题。如在学了《范进中举》、《孔乙己》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学、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采访同学,“小记者”问得透彻,问得彬彬有礼,接受采访的同学也回答得相当精彩,有理有据。尽管有点雕饰的痕迹,但的确是个很好的尝试。

学生在自主学习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一步步地把学生“逼”向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不断引发思维碰撞,还要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要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做一个积极的促进者,如开展积极的人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

四、教师应是扎实探究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探究”,我觉得不仅对学生应大力提倡,教师还应积极尝试作为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崭新理念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难点。教师如果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与认识,不以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对此加以探索、研究,在教学时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走上辩论台”这个专题中,我首先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要求他们对周围的上网同学的心态和日常表现进行调查,要求写调查报告;其次,我在这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两个课时的辩论赛,让他们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述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要求他们写一篇小论文:《“上网”之我见》。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教师若不加以探究,就无法因地制宜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甚至过于依赖课文,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若加以探究,达到真正符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就应涵盖回味、反思,感悟生命,展现自我,理解包容,调适角色,得体推荐等内容。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培养了分工合作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从这项调查活动中可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更清醒的认识,便于反思、小结,从而促进自身学业的进步。

上一篇:大学生“考证热”下一篇:高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