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走向(共12篇)
技术走向 篇1
信息技术课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兼具了知识性与操作性的特点。然而, 受传统技能培训的影响, 信息技术课堂长期以来存在着学习单向性、课堂管理困难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兼顾学科特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挑战。老子云:“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教学是师生沟通、交流、合作、共享的一个活动,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更是教师展示智慧的舞台。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构成, 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 只有关注细节, 才能为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通过课堂细节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形成上机规范, 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良好的纪律是顺利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关注教学内容传授的同时, 更要提高自身对课堂纪律的控制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地点一般多在机房, 学生往往容易被计算机吸引, 再加上本身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难集中注意力, 因此, 在课堂纪律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 上课前闹哄哄地找座位, 坐下后还继续嬉笑打闹, 对上课铃声充耳不闻;上课过程交头接耳, 甚至还会随意走动;教师控制电脑以后, 有些学生还是会忍不住悄悄地点击鼠标、敲击键盘, 不愿意认真听教师讲课;更有一些学生在得到电脑的操作权后无视课堂任务偷偷上网玩游戏, 或者进行其他与授课内容无关的活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首先,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 完善奖惩措施, 并且严格执行。其次, 加强教学任务设计, 使之符合学生兴趣, 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状况, 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再次,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一个严、慈并施的教师, 主动与学生沟通, 师生关系融洽了, 才能实现良好的课堂纪律。
重视教材使用,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重视技能操作, 但综观信息技术课堂, 很多教师在整节课中从来就没有指示学生打开课本, 甚至有些教师还发出这样的质疑:信息技术课需要教材吗?上课的关键不是只需要学生掌握技能吗?笔者认为这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目标的片面理解,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纯粹的技能掌握单一而没有延续性。信息技术教学承载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材 (教科书) 除了传递种种信息并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结构化之外, 还必须教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是做学问的方法。教材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 还有思想, 它不仅是学习的方向, 更是学生求助的工具。通过对教材的阅读, 学生可以从自我需求出发去理解教材, 获取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体验。如学生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 对其中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 之后尝试独立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辅以教师的点拨, 课堂效率才能明显提高。如此一来,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不仅搜集到了一定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掌握了提取信息的方法,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适时指导学生使用教材, 让学生的眼睛、思想、行动三者合而为一, 这将比单纯的技术操作更有意义。
避免“哑巴”演示, 寻求技能和语言的双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变革, 但语言作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美国心理学家伯特·赫拉别恩经过实验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 语言在课堂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生动精彩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信息技术教学演示过程中, 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操作流程, 还必须配合言语的说明。首先, 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规范, 避免出现术语混用的情况。其次, 语言要精炼, 避免出现过多的口头禅。再次, 语言要生动, 将幽默与机智相结合。好的语言表达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的和谐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同样, 鉴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课堂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常用到的方法, 学生上台操作本身具有很多好处:知识的记忆、技能的巩固、成功的体验、自信的提升、榜样的树立、语言的表达。但是, 在此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哑巴”演示状况, 学生只顾自己操作, 忽视讲解。试想:如果学生“沉默是金”, 演示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因此,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需要教师语言的交流, 更需要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
如在教学《美化文章》一课时, 笔者特别注意使用了学生上台演示的方法,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上台以极快的速度操作了一遍, 当他自信满满地下去时, 其他学生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原来, 上台操作的学生忽视了台下的学生而独自完成任务, 台下的学生完全没有得到信息传输的信号, 台上和台下的衔接不顺, 进而导致效果一般。第二次, 笔者提出要求“小老师”必须用讲故事般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这一次上台演示的学生使用了极具个性的介绍:“同学们, 今天就由我来揭示一下在插入‘艺术字’过程中发现的小秘密, 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注意看!”台下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高度集中, 齐刷刷地把目光锁定在自己的显示器上, 期待台上同伴的精彩表现。演示者继续描述着:“当使用‘文字环绕’后, 艺术字四周的黑色小方块变成了小圆圈, 拖动四周的小圆圈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 拖动黄色菱形方块可以改变艺术字的样式, 拖动绿色小圆圈可以旋转艺术字。插入的艺术字, 哪儿美观就拖动到哪儿, 哪种出现方式美观就采用哪种方式。”所有学生的眼球就跟着演示者鼠标而动, 此时演示者的语言、动作完全调动了听者的视觉、听觉、思维, 这种全方位感官的刺激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唤醒了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学生演示完毕, 全班学生情不自禁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使其他学生更能明白其操作过程及道理。
提倡自我评价, 形成自我发展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要鼓励学生创新, 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科学的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新课改强调了评价方式应该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变革, 注重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目前, 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已经得到了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对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 很多教师一般仅关注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反馈, 却忽视了学生本人对创作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对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都是在自我评价中发展成熟起来的。通过自评, 学生可以在自我反思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与回顾, 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同样, 只有善于自评, 学生才能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反思自己, 努力争取他人对自己更高的评价。只有正确认识自己, 才能勇于面对问题, 不断寻求改正自己缺点的好方法,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总体能力, 促进自我不断向上发展。因此,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先自评——谈谈是如何设计的,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样设计后自我感觉如何, 有什么地方是特别得意之处, 有什么地方是差强人意之处……学生通过评价过程的全程参与, 获得了自信并期待自己做得更好, 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关注基础训练, 夯实技能基础
说到信息技术基础, 最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的当属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 可以说这项基本技能渗透于信息技术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其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只有拥有正确的电脑坐姿和键盘打字指法, 才能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提高文字输入水平。当前,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只在教授打字课时才注意提醒学生的打字习惯, 在随后的教学中就忽视了这项基本技能的训练。键盘指法的练习应当常抓不懈, 它等同于小学生练习写字, 是需要多练习、反复督促才能养成习惯的。因此, 这些基础训练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到每节课, 这样学生才会循序渐进, 有层次地提高, 为每节课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如课堂开始的5分钟开展丰富多彩的打字训练活动, 可以是打字比赛, 可以是边听写边打字, 可以是打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用的内容等, 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形式让看似枯燥无聊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同时, 还可以将法则编写成有趣的儿歌、顺口溜让学生反复朗读, 加深记忆。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 其实内涵深刻。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细节远远不止文中所提及的这些。教师要着眼于细节, 在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中, 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把握好教育时机, 不忽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关注学生的发展, 才能演绎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环节, 走入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
技术走向 篇2
从技术走向管理
前 言
在职业发展的某个阶段,许多技术人员必须决定是继续沿着技术路线发展或者是走向管理发展路线;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某些技术人员会提拔到管理工作岗位;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创业技术人员进入到管理领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当一个技术人员提升到管理岗位后,得到的结果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增加了一个不称职的经理。
如果你目前在基层管理岗位或者刚刚进入管理岗位,本课程将展示你未来的挑战,增加管理的能力,有效地配合你的主管,恰当地选择职业发展通道,以较高的起点、较快的速度成长,成为值得企业最有潜力的培养对象。
特点
1.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提升技术人员转型为管理人员的多种能力:
了解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同特质差异,管理人员必备的观念、知识、技能
认识和适应你所处企业的企业环境、文化氛围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资源制定工作策略
掌握如何规划和设计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掌握如何建设和运作团队,考察、培养、使用人才
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任务、达成目标
学习如何建立自我提升机制,不断磨练和提升管理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企业领导者
对象
各类研发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者、新员工培训师。
1、技术人员转型于管理人员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
a)
企业典型的职位层次及要求
管理的概念
管理者应该从事的主要活动
人才发展规划-职业通道与职业定位
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九大思维模式区别
□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的五大障碍(“老母鸡效应”、“超人”、“考试高手”、“保险
系数”、“技能错位”)
工作转型后的角色定位
角色的重新定位(做个小团队的CEO、角色准则)
如何培养个人的领导力(影响力)
改进和应用能力
2.例子:GE韦尔奇的领导人员选择标准
从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升级的体系模式
管理体系模型
从技术到管理-技能提升模型
如何修炼从技术到管理的能力
3.参考:10大管理技能简介
案例讨论:她又努力又有能力,为何绩效评估结果还是不佳?
2、全局把握能力-文化、业务、战略、资源
a)
□ 全局观的重要性(工作重点、能力准备、资源配置、任务控制、行事方式)□ 把握全局的工作策略
适应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战略
善用企业资源
追随关键成功路径
□ 适应企业文化
文化的体现方式(加班、上班上网、授权、„)
观察文化的五个维度
文化与价值观的联系
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优秀的企业价值观、良好组织气氛的框架
2.课堂研讨:加班与公司文化
课堂研讨:宣传企业价值观的最好时机
□ 追随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
什么是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层次)
了解公司业务和战略(业务战略、竞争战略、产品与市场战略、研发战略)
克服战略实施中的四大障碍
3.案例讲解:苹果电脑企业战略规划
□ 善用企业资源(人、财、物、关系、知识„)
专题讲解:如何建立知识关系网络
□ 紧跟关键成功路径
制造型企业业务模式
产品盈利因素
研发关键路径向导
产品开发路标
4.示例: 苹果iPod mp3音乐播放器
惠普公司喷墨打印机产品开发
5.课程练习:根据企业战略确定关键成功路径和行动重点
模板:工作策略分析
3、规划与设计-职能、岗位、流程
a)
□ 管理规划和设计的体系
分析和明确组织的职能
职能分解与岗位设置
建立管理规范(职位说明、制度、底线)
职能规划与设计
2.课堂练习职能分析和分配
模板1:职能分析表
模板2:职责分配表
□ 建立组织形式
研发组织的常见问题
常见的组织方式(职能、轻度矩阵、重矩阵)
现代研发的组织方式(资源线、任务线)
□ 流程规划与设计(支持公司战略和业务)
什么情况要考虑流程建立或者再造
流程建立的必要性
流程的构建
流程示例
流程成熟度评估
□ 实际流程讲解(支持公司战略和业务)
4、如何有效的完成任务-目标、方案、计划、执行
a)
□ 有效完成任务的5大步骤(ORADO-PDCA模型)
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检验目标
制定解决方案
选择方案(Pro-Cons决策方法)
任务执行(计划、跟踪、调整)
□ 提高时间效益的方法
工作分类方法
工作授权方法
时间安排技巧
□ 任务执行系列模板讲解
工作选择表
目标计划表
周工作检查计划
工作总结表
问题跟踪表
2.课程练习:利用提供的任务执行模板计划工作
5、团队建设和运作
a)
□ 优秀团队的基本概念
四种团队现象(明星队对冠军队、„)
群体、团体与团队的区别
优秀团队的五大特征
课堂小游戏:团队有效工作
□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阶段特征和管理要点)
形成磨合规范
表现
转型
□ 如何进行人岗匹配
如何考察不同员工的类型(态度、技能、特长等)
如何进行人岗匹配(人岗匹配表)
2.课题研讨:如何管理聪明的员工?
6、有效的沟通技巧
a)
□ 为什么要沟通?
□ 沟通障碍的来源
□ 如何分析他人的沟通模式
□ 不同模式的沟通特征
压力下的沟通特征
时间观念不同情形下的沟通特征
决策观念不同情形下的沟通特征
i.如何选择沟通激励方式
□ 沟通方式的灵活调整
□ 沟通方式与管理方式(指挥、授权、支持、教导)
7、如何成为管理操作高手
a)
□ 管理方法技能综述(图表化、表格化、帕累托原理、BSA、信息收集与整理技能)
2.课后作业:利用差距分析工具,分析你的改进领域、改进目标和改进行动。
纺纱技术的未来走向 篇3
环锭纺是一种传统的、成熟的纺纱方法,它相对一些新型的纺纱方法而言,纺纱流程长,人工成本高是其劣势,因而,近年来环锭纺逐渐被一些新型纺纱取代。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环锭纺纱技术采用新技术更新升级,如赛络纺、紧密纺、全聚纺、嵌入纺、低扭矩纺等技术的应用,使环锭纺纱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再加上环锭纺纱产品适应范围广的特征,未来一段时间内,环锭纺纱的主导地位基本上无法被动摇。目前,由于国内国际形势严峻,中国早已具备推动环锭纺纱大面积升级的动力;而且中国要做纺织强国,也必须走高端路线,推动环锭纺纱技术高端化势不可挡。这些,势必带来环锭纺纱的新活力。
江南大学谢春芳教授更对环锭纺充满了期待:中国目前已经具备环锭纺纱技术升级的人、财,具备了升级后生产的高端纱线产品的市场需求,这真是振奋人心。
聚纤纺环锭技术未来之星
集聚纺纱方法目前比较成熟、常用的方式是紧密纺,但紧密纺设备的造价较高,增加了纺纱厂的设备投资;关键的纺纱部件网格圈因以前罗拉转速高速运行,消耗大,大大增加纺纱成本;网格圈的损坏导致产生问题纱,并难以预测;异形吸风管阻力损失大,能耗大;3毫米以下毛羽的减少,使得布面手感不丰满,柔软、舒适度下降。
针对气流式集聚紧密纺的这些问题,湖北聚纤纺科技有限公司程登木总工提出,他们公司已研发成功并正在推广一种新型的气流集聚、控制式纺纱方法——聚纤纺。这种新型的聚纤纺,其主牵伸区的结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相对传统的环锭纺,它摒弃了双皮圈牵伸机构,改用气流场加压力棒、网格圈建立摩擦力场;相对现在流行的气流集聚式紧密纺,它只保留了形成气场的异形管部件,以及可以起集聚作用并被聚纤纺利用形成主牵伸区摩擦力场的网格圈,且网格圈不是以前罗拉的高速度运行,而是低速度运行;主牵伸区以压力棒为界分成前后两个集聚场。
这种主牵伸结构的优点是:主牵伸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摩擦力界分布均匀、合理、稳定;浮游区长度大大降低;降低了牵伸部件的消耗;相对紧密纺降低了能耗。
产品质量同等配棉条件下,聚纤纺比传统环锭纺成纱水平高很多,达到2007乌氏特公报5%的水平都是容易的事,只是3毫米以内的毛羽指标与传统环锭纺水平相当,而这正是聚纤纺相对紧密纺的优势之一。因而,能更好地满足高档产品用纱的需求。
随着这种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将得到广泛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环锭纺系列中一颗闪耀的新星。
色纺技术亟待揭开神秘盖头
色纺纱是纤维先染色再纺纱,相比传统的先纺纱后染色工艺而言,色纺纱色彩立体、朦胧;同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色纺集纺纱技术、色彩艺术、时尚于一体,市场前景诱人吸引很多人产生了涉足的欲望。
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色纺纱占整个纱线市场的份额还是相对较少,纺纱利润相对较高,因而业内技术封锁还比较严密,很多人对色纺技术还有着天生的神秘感。
涡流纺价值虽高风险也大
涡流纺纱目前已经成为新型纺纱家族中引人关注的新星,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基地在江浙,例如浙江天长纺织、宏扬控股公司在涡流纺的生产使用、产品开发方面已有一定经验。
从这两家公司的情况中,我们感受到:涡流纺的前景是可观的,也适应时下潮流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泛。因为涡流纺纱的产品有其独特的性能,是其他纺纱方法生产的产品不能比拟的。所以,成功投资涡流纺纱的秘诀就是找到合适的下游客户,共同研发,打开更下游的市场,乃至最终客户。
但是,涡流纺也有问题,那就是目前市场对涡流纺纱线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一旦涡流纺生产的产品没有畅通的下游客户,产品积压就是肯定的,亏本自不必言了。而且,涡流纺纱前期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所以,如果生产经营不善,风险自然很大。
走向教育技术的“云计算”服务 篇4
1.“云计算”的定义
2006年8月9日, 极富创新思想的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在搜索引擎大会 (SES San Jose 2006) 首次提出“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的概念, 并于2008年1月, Google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 大规模、快速的将这种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推广到校园。
“云计算”就是指利用数量众多的各类计算机组所构成的服务器系统构成的“网络”。从而通过资源共享的网络模式为入网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在该服务系统中, 用户只需要准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子设备就可以“分享”网络中其他用户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获取更多、更准确的需求信息, 还能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对一些资金不足的地区十分有利。
2.“云计算”因为其固有的特点, 使得其比其它新技术更容易走进学校
2.1“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
这一特点决定了“云计算”将会很受学校的欢迎。“云计算”实际上就是指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组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 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的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服务。“云计算”服务, 把绝大部分的计算任务交给云端 (即分布式计算机服务器) 来完成, 只需让电脑直接接入互联网即可。因为云存储技术则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海量的网上存储空间, 用户端就不必加装大级别硬盘了, 所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此外, 云端本身会给用户提供一些基本的软件, 一般它们都很廉价或是免费的, 并时刻保持软件处于最新版本, 用户只需接上互联网就可以直接应用云端的软件, 而不用刻意安装在客户端上, 这样就省去了购买软件的资金和软件更新带来的麻烦。“云计算”通常可以为学校提供经济实用的应用软件定制服务。这里举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Google的“云计算”服务, 它为个人用户免费提供了字处理、PPT演示文档制作、网页制作电子表格、以及电子邮件等应用软件。在一些学校, 使用Google apps比在电脑中布置开源的应用软件来得更为方便和简单。
2.2“云计算”让数据共享更便捷
“云计算”技术利用互联网将全世界的终端连接在一起, 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以从云端获取优质的资源, 也可以把自己这里的优质资源上传到云端, 还可以用过云端来合作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从而, “云计算”让共享数据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3“云计算”能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在病毒猖獗泛滥的互联网时代, 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越来越重要, 而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专业人员欠缺的学校显得犹为突出。那么如果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 将数据储存在云端, 就无需担心病毒的入侵和硬件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了。
2.4 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虚拟性、多元化的特点, 可以对教学要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2.5 采用开源“云计算”项目, 布置在校园网中的“云计算”服务。
目前有很多开源的“云计算”项目, 例如:构建类似与Google“云计算”服务的云平台, 可以采用App Drop开源“云计算”项目;如果构建类似Amazon (亚马逊) 云服务的云平台, 选择的开源项目是Eucalyptus。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在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大量的老式电脑。如果还继续用在教学上, 很容易导致一些教学软件无法正常使用, 影响教学质量。而“云计算”在电脑的先进性方面要求不高。这样一来, 在各个学校开源“云计算”项目就变得更加的容易, 不仅能够降低系统的运营费用, 还能够合理的对旧式电脑充分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 在校园里还有一大批电脑尽管常常处于开机状态, 但是, 并没有人使用, 这样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对于这些电脑也应该纳入“云计算”服务中, 提供给学校一些需要大量计算的科研项目服务。
3.“云计算”的应用, 与教育装备的结合, 共建“教育云”
近年来, 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教育系统借助该技术提出了“教育云”这一概念, “教育云”是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 将各地区的教育系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在网络资源平台中进行整合、分类, 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类系统。在云平台上进行统一部署和实现, 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人员服务的系统。实现“教育云”带来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普及, 目前中国教育领域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平等, 这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矛盾, 借助于“云计算”能够使得教育资源得到平均的分配, “云计算”的技术的实施, 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矛盾,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教育云”平台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以及软件服务。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硬件部分, 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基础硬件平台服务;平台服务包括认证、授权、数据管理等平台服务系统, 主要由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开发平台等组成;软件服务是“教育云”的上层服务, 也是“教育云”的核心部分, 教育信息化系统部署在该层, 通过统一门户提供服务, 是用户获得服务的入口。基于“教育云”的平台, 使得以前很多不能共享的教育资源现在可以共享了, 这对于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4.“云计算”引发教育行业革命, 开启教学新篇章
“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 它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云计算”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的核心, 在现在的教育装备市场上, 最火热的词非“云计算”莫属。虽然“云教育”的理念与创新逐渐兴起, 但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并不成熟的阶段。不过, 不成熟并不表示“云教育”的理念就会成为一片“浮云”, 所谓的不成熟也意味着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大量应用, 未来打造数码校园与数字教学的教育环境是势不可挡的, 有教育市场就会产生教学的需求, 反之, 教学中产生需求的地方必然会推动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5. 总结
“云计算”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而形成了一个时代产物, 其具有强大的计算、存贮等功能。借助该技术教育系统更是逐渐形成了“教育云”系统, 从而实现了教育资源网络共享。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是, 我们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教育云”会发展的更加科学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桑新民, 郑旭东.凝聚学科智慧引领专业创新——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基础研究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1 (06)
[2]祝智庭, 姜昌华.教育云开启泛在学习之门[J].中国教育网络.2011 (06)
技术走向 篇5
首先八维教育专业的不断拓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需求。随着北京八维教育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现在整体的业务范围不断的扩大,逐步的形成了由网络工程、软件工程、3G软件开发以及动画、广告、环境艺术专业构成的一个完善的产业格局,更多的学生可以选择到自己想要从事的专业从而进行深入的学习。
其次得益于八维研究院的专业研究经验为八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八维研究院通过长时间对教育和产业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得出了相关的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在这样的经验支持和引导下,为之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它依然在教育市场中“不倒”的原因。
最后八维的教育使命促使八维不断的改革创新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北京八维教育的教学使命是“创新教育、引领未来”,在使命的不断指引下,八维不断的创新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培养更加专业的教师团队等等,让每一位选择八维教育的学生能收获切实的“成绩”。
从技术走向艺术《摄影史话》读后 篇6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早期摄影史,论述时间基本是十九世纪,它详细介绍了摄影术发明的过程,沿着技术发展的线路,从尼埃普斯的沥青摄影法、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湿版火棉胶、干版火棉胶、纸质干版、纸质胶卷,一直到赛璐珞胶卷的诞生,讲述了十九世纪人们对于把影像保存下来的各种努力。
对于这段历史,学摄影的人略知一二,但说多、说细就难了,国内出版的各种编、著、译摄影史籍,也多是以几页的篇幅一带而过,简单介绍而已。吴钢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摄影术的孕育、发展和诞生。一般的说法是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但各国学者对此看法不一,吴钢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发明家的故事和他们之间的纠葛,使这些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不再是枯燥简单的铅字,而是把他们探索发明的经历和日常生活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摄影术发明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已经从法律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全社会对专利技术的重视。尼埃普斯的成果无疑是早于达盖尔,但尼埃普斯小心翼翼保护自己发明的同时,由于资金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各方面优越一些的达盖尔先一步正式向法国政府提请专利。为了法兰西的荣誉,法国政府以年薪的方式从达盖尔和尼埃普斯后人的手中购买了这项专利,然后无偿地向全社会公布,使得摄影术迅速在全世界传播。法国政府付给专利人的价格是普通工人十倍左右的收入,而且是终身津贴。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专利保护所带来创造发明的积极性和政府适时出手干预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1839年法国政府宣告摄影术正式诞生,三年之后,一位名叫埃迪尔的法国海关官员,携带全套沉重的摄影器材和大量金属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拍摄了许多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照片。这是最早的中国风景和人物的影像,在埃迪尔的日记里,他讲述了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摄影”时的故事。
我们身处一个讲求速度和效益的时代,学术和出版领域也常常难以免俗,为了效益,以“短平快”的方式赢利,更有甚者,不惜制造垃圾来误人子弟。就连著名的以出版学术著作闻名的三联书店,其有关摄影史方面的译著中也有许多硬伤。由于阅读或翻译外文资料时的失误,在国内一些摄影书籍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吴钢在书中用详实的图文,纠正了国内长期以来一些提法和研究上的失误:譬如“阿拉伯沥青”、“红衣主教”的摄影者、最早的照片“牵马人”等。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书中的照片都注明了出处,除早期摄影家的作品来自资料,其余全部是作者多年在学习、研究、采访过程中自己拍摄的(而省工省力缺乏版权意识的做法是从他人著作中翻拍),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明确而强烈的版权意识,吴钢多年生活在法国,工作方式已经完全符合国际惯例,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利益也得到了保护。
这几年国内部分摄影师,运用古老的技术,或者使用不同于目前流行的摄影器材,表达一些现代观念,造成强烈的反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同时也赢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吴钢在讲述摄影先行者们的故事的同时,也详细开列了这些古典拍摄方式的详细细节,包括银版、铜版的制作过程,各种感光乳剂、显影、定影的配方,如果有人愿意在复古方面进行尝试,这本书无疑是块垫脚石。所谓艺术,首先是一项技术,掌握了纯熟的技术之后,再加上创意,才称得上艺术。玩转数码技术是时尚,在数码时代玩古典的摄影法更是前卫。能人所不能,这个能,包括创意,包括技能,也包括资金,甚至包括时间。
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走向有效教学 篇7
一、以兴趣激发培养为先导, 营造信息技术教学高效氛围
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中, 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 如果学生兴趣盎然, 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实践, 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功的体验。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重点在体验性教学, 情境体验和成功体验是体验性教学的两大基本内容。
比如:教学Flash, 必须把“元件”这个概念使学生理解与掌握, 因为在Flash中这个概念的作用非常重要, 如何讲解“元件”这一概念就成了核心问题, 教师如果对学生单纯地说教, 那么他们就会兴趣全无, 乏味枯燥。对此, 在教学前我精心设计并制作一系列简单的运动渐变动画, 亲眼观赏了这些运动渐变动画, 学生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对此认为也比较简单, 学习兴趣也因此而大增。于是, 我要求学生制作运动渐变动画, 完成实践任务。在分组合作制作实践中, 学生兴趣浓厚, 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 积极探索实践。然而尽管学生作了很大的努力, 但制作成功的却一个也没有, 很多学生失望而不解地问:“我们为何制作不成?”这个时候我因势利导提出了“元件”这个概念, 并把重点“将运动的对象转化为元件才能制作简单的运动渐变动画”向学生突出地进行了说明, 与此同时, 重点对元件在Flash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讲解。这个时候, 学生茅塞顿开, 通过合作实践, 制作出了运动渐变动画。
二、以钻研熟悉教材为抓手, 优化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全面熟悉和掌握, 确定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性,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充分地联系起来, 特别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和应用新学的知识。例如, 《图片的采集与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的教学内容, “图片合成”是这一模块的关键词和主题, 整个模块的设计是紧扣“图片合成”这一关键词和主题来进行的, 而且条理与层次非常清晰, 课时的安排与分配也十分合理。再比如, 《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教学内容, 这一模块的关键词和主题是“网页设计”, 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分配了16个课时。上述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安排好, 而且要对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明确下来。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衔接, 前呼后应, 既有前面的铺垫, 又有后面的延伸与拓展, 学生的学习也因此而走向高效。
三、以优化学习方法为依托, 提高高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向学生传授好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和优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策略在学习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后, 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 在分析研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解决好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了解制作该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并对在制作该作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因学生自主学习而进行改变, 可以让学生先操作再学习, 也可以要求学生一边操作, 一边学习。也就是教师先把“问题”交给学生, 再让学生自己对问题去探究, 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评。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引导学生重视对屏幕提示和软件“帮助”的使用, 并形成使用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帮助”和人机对话中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杂症”。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接触到计算机中的一些新的知识和新的软件,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以互助合作学习为载体, 构建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
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 学生之间有差异存在是必然的。如何有效缩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差异,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本身要优化教学方法之外, 还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这一资源。例如:对于电子表格的“自动填充”的教学, 为了体现学习这一教学资源的作用, 我请学生上机来操作演示。在演示过程中个别学生的方法并不与教材上相同, 他的方法是CTRL (控制键) +鼠标, 而结果却是正确的。然而对于这种方法的演示, 其他的同学却是茫然不解, 为了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这种实现方法, 我又让这名学生对其实现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 不但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教师还应让那些在上机操作中快速正确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完成任务中运用创新方法的学生做教师的教学助手, 给他们分配任务, 让他们负责辅导在操作中有困难的同学, 同学之间更便于交流和沟通, 在某种程度上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这样也很好地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教师也能集中对有关重点和难点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辅导, 这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篇8
1.以钻研熟悉教材为抓手, 优化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 能够对教材驾轻就熟。在设计教案时要从整体思考, 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备课段, 教师要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全面熟悉和掌握, 确定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及认知过程, 在强调学习与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 使知识与技能得以最佳组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性,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 特别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和应用新学的知识。例如, 《图片的采集与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的教学内容, “图片合成”是这一模块的关键词和主题, 整个模块设计紧扣“图片合成”这一关键词和主题展开, 而且条理与层次非常清晰, 课时安排与分配也十分合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安排好, 而且要对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 在此基础上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明确下来。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衔接、前呼后应, 既有前面的铺垫, 又有后面的延伸与拓展, 学生的学习因此走向高效。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于新课程提倡的主题式教学, 教师虽有所尝试, 但效果并不理想,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目前采用的仍是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 目前虽然实施了新课程改革, 但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综合应用相关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不是老师或学生一个人的舞台,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的舞台。如我在讲解《动画制作》一课时, 除了对动画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并引导学生欣赏外, 还采用主题学习网站形式, 将帮助信息呈现给学生, 使其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 这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 我还注意巡视辅导, 总结分析重难点再讲解, 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效果显示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比传统讲练效果更优。
所以, 我们既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又不要完全抛弃传统方法, 应立足教学实际, 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它能发挥学生所长, 促进彼此学习, 有利于学生交流、倾听能力的提高, 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会宽容。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 进行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要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 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沟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然而,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上课前进行分组并指任了小组长, 但在实际教学或一些优质课比赛中, 小组学生之间并没有合作, 小组长也没有发挥作用。因此, 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就没有落到实处。
4.正确评价活动过程和结果
新教材强调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是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更是对信息、信息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 是一种判断能力的培养。而在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及训练很少, 即使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少之又少。教学中, 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如何教会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5.教学中要渗透人文关怀
通过“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学习,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 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 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挖掘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6.建立合理的教学平台 ,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立一个功能强大, 集教学指导、作品发布、教学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 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建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 栏目可以设置为:锦囊妙计、星级任务、教学指导、作品发表、资源素材、学习体会, 等等。网络学习平台可既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 又可用于学生自学。使用网络平台以来, 学生能自如地下载学习资源、开展网上交流、接受在线指导、发表学生作品……总之, 教学方式发生了大变化, 学生觉得更加方便, 学习兴致高涨。这个教学平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上延伸到了四十分钟以外, 从空间上延伸到了家庭, 从学习内容上增加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开阔了学生视野。在学习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增进了交流, 自己作品的发表和个人文章作品集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评价方式上看, 由老师的一人评价扩展到所有人的评价, 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7.根据学科特点重组课堂结构, 让学生充分地“做”
技术走向 篇9
一古代:技术处于认知的边缘
早在人类文明开端的古希腊时代, 哲学就以其朴素的形态——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了。在古希腊时期, 阿那克萨戈拉 (Anaxagoras) 指出了技术之于人类的独特性;苏格拉底 (Sokrates) 则对技术能否征服自然提出了怀疑;柏拉图从技术人类学、技术本体论等层面对技术进行了探讨;亚里士多德将技艺描绘成我们认识世界的四种方法之一, 并且对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的伦理蕴涵性以及公众在技术评价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尽管如此, 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文明中, 技术在人类生活和文化中并不占有重要的中心地位, 对技术作专门的哲学探讨似乎也无明显的必要和需要。因此, 技术在19世纪以前几乎一直处于哲学认知的边缘, 未出现系统研究技术的哲学专著或有关技术的哲学理论。
对于技术认知的这种边缘化状态, 有些学者进行过探讨, 认为是有着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的。首先, 就西方哲学本身的传统而言, 西方哲学对技术的忽视除了具体的历史情况外, 还跟西方哲学注重理论的传统有关。人们曾认为技术就是手艺, 至多不过是科学发展的应用, 是知识贫乏的活动, 不值得哲学来研究。由于哲学从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只同理论思维和人们无法改变的观念领域有关, 它就必然与被认为是以直观的技术诀窍为基础的任何实践活动、技术活动相对立[2]。
其次, 从社会政治背景来看, 哲学自其历史的初期就与技术和知识这两个在荷马时代尚未被区分的范畴对立。这种作法是由一定的政治背景决定的。
当时哲学家们指控诡辩学派把逻各斯λoyos (logos) 工具化, 使它和修辞学、辩论术归为一类, 成为权力的手段而非知识的场所。哲学的知识在和诡辩的技术的冲突中, 贬低一切技术的知识的价值[3]。
再次, 从社会层面来看, 古希腊铁器时代 (公元前1000年左右) 的技术工作者仍被人轻视, 他们被叫做下贱或奴才, 而且女人所从事的一些家庭工作所涉及的技艺也都够不上哲学家的关心。因为哲学家虽然依靠手工艺者的工作来推动他们对于自然界如何工作的一些观念, 但是他们对于这工作很少有第一手的认识, 也没有被要求去改进它[4]。
其实, 这种鄙视技术工作者的社会心理在古希腊和希腊化时期就曾普遍流行。柏拉图就曾指出, 任何我们所关心培育的人是不能去模仿铁工、其他工人、战船上的划桨人、划桨人的指挥以及其他类似的人, 而且是连去注意这些事情都是不准许的[5]。对于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柏拉图更是明确地指出, 有一种小人……跳出了自己的技艺圈子进入了哲学的神殿, 须知, 哲学虽然眼下处境不妙, 但仍然还保有较之其他技艺为高的声誉, 许多不具完善天赋的人就这么被吸引了过来, 虽然他们的灵魂已因从事下贱的技艺和职业而变得残废和畸形, 正像他们的身体受到他们的技艺和职业损坏一样[5]246。在希腊化时期, 尽管阿基米德也从事技术发明工作, 但是在他看来, 工程师的工作和一切服役于生活需要的事情, 都是卑贱而鄙俗的[6]。总之, 在古代社会, 正如亚里士多德总结的那样, 尽管其他的科学比哲学更必需, 但没有一门科学比哲学更优越。只有哲学才最神圣[7]。
由于这种种社会的、历史的以及个人心理的等原因, 尽管在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对技术进行了思考, 但就总体而言, 古代哲学家们很难将技术系统地纳入自己的视野, 技术也就难以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入哲学的殿堂, 从而使得作为人类命运的技术一直徘徊在把“人是什么”作为自己沉思重点的古希腊哲学认知之外。
二中世纪:技术继续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欧洲的中世纪 (5-15世纪) , 基督教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等级制的宗教[8], 科学和哲学都成了神学的婢女。中世纪被看作是千年普遍野蛮状态造成的历史的简单中断;中世纪的巨大进步……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 这一切都没有被人们看到。这样一来, 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就不可能产生, 而历史至多不过是一部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罢了[8]299。
尽管中世纪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而且工程与技术似乎也经历了同科学一样的曲折前进的过程。但是, 中世纪的技术进展并没有因此而中断。相反,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是由相互有着密切关联的一系列技术创新组成的, 其中包括一场农业革命、许多新型军事技术以及利用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技术[9]。这样一个欧洲必然会产生出现代科学, 也必然会引领世界的技术进步[9]205。也就是说, 中世纪在技术领域看来远不是我们历史中的一个黑暗时期, 它在技术领域方面显出头等的重要性。从12-16世纪这段时期, 技术的发展远远没有停滞不前, 而是孕育了18世纪末工业发明基础的主要因素的萌芽[10]。
在这样的技术发展基础上, 对技术的哲学认知方面的空白愈发令人震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工程师的笔记和论著——如亨利的沃尔特的农艺学著作, 维拉尔·德·奥内库尔的关于建筑学方面的专著, G·迪关于其天文学时钟方面的著作, 但是, “关于技术哲学方面的著作却一本也没有”[11]。这反映了技术在人们认知中的边缘化地位。
延续着古希腊的传统, 中世纪的“技术”一般多指手工技艺、手工劳动, 没有使用“技术” (technology) 一词, 而是多以“技艺”来表达。正如荷兰R·霍伊卡所指出的:在中世纪, 就像在古代一样, 理性导致对经验的囚禁, 技艺被判定为不能在与自然的竞争中获胜。同时, 技艺还被人们从科学中分离出来, 人脑与人手的相互协作没有受到鼓励[12]。
当然, 这种遗忘也只是总体而言, 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对技术进行过思考。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us) 曾指出, 技术使人关注于外界的物质, 却忽视了内心的精神世界, 最终也消灭了由技术而创造的世界[13]。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认为技艺就是制作的正确观念[14], 即技艺乃是制造者心里有关制造事物的思想[15];而且, 制造技术物的技巧由模仿自然而取得 (即人工的产物是对自然作品的模仿) [16]。尽管这种技术认知也极具深刻性, 但由于这些关于技术的认知总体上是以经院神学为背景, 所以其对后来人们的技术认知的影响很有限, 甚至很少被提及。
三近代:技术开始受到有意识的关注
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后半叶-16世纪末叶) , 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这一时期, 人们急于要掌握控制自然的能力, 迫使它符合自己的愿望。他们希望通过秘密的技术和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神秘的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而且, 工匠的手工劳动开始引起科学研究者们的重视。理论与利用事物的实践兴趣的这种结合, 是文艺复兴时期独有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种结合[17]。
这一时期, 工匠开始把他们的传统记录下来并吸收了学者们的一些知识, 有些学者还开始注意到匠人的经验和方法。在这种风气下,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件是意大利冶金工人比林古邱 (Biringuccio) 于1504年出版的《论火法》一书。该书谈到冶炼金属, 铸造大炮、炮弹和钱币以及火药的制造。1556年, 日耳曼哈尔茨山矿区的学者乔治·鲍尔 (George Bauer) 也写了一本类似的著作, 还加上一些关于开矿方法的描述。此后, 新的技术上的发明和科学上的发现, 在工匠技术的书中都有所记载。如罗伯特·诺曼 (Robert Norman) , 伦敦的一个退休海员和罗盘制造者, 在公元1581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新奇的吸引力》中, 就谈到他发现磁针的下倾现象。
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 技术在人们的观念认知中也有所反映, 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技术之思。17世纪初, 英文中开始出现technique (技术、技艺) 一词, 用于指称各种应用技艺。在近代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传统中, 技术也开始受到哲学认知的关注。培根也首次把技术史作为学术史列入百科全书, 这是前无古人的, 足以看出培根对技术的重视。这是无论亚里士多德, 还是Theophrastus、Dioscorides、Caius、Plinius都没有这样做过[18]。而且, 培根也热情地讴歌技术, 技术能改善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和提高人类对于自然的权力[19]。笛卡尔则指出了天然自然高于人工自然[20];而且, 笛卡儿尔通过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 把非人的有存在者领域即“自然”理解为“广延之物”。通过这一步, 现代机械技术以及与之相随的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类, 才在形而上学上成为可能[21]。莱布尼兹则看到了带来用处的技术与进行整理的科学系统学在它们的相互促进中的内在联系, 也几乎没有任何人像莱布尼兹那样, 把人创造的机器的因果性机械装置与一种世界的技术语素的图景交织在一起, 这种世界就是作为心灵的、有生命的、自我规定的自动机器的宇宙。简而言之, 莱布尼兹展现了一幅非常丰富的、具有预见性的技术图景, 同时, 这一图景也深深包含在整个人类和世界的图景之中[22]。
启蒙时代 (17-18世纪) ,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机器技术开始逐渐取代工场手工业的经验技艺, 并开始逐渐向人类生活各个层面渗透,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8世纪中叶,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 (1713~1784年) 为自己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了“技术” (art) 词条, 将技术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1772年, 德国经济学家贝克曼 (J.Bechman, 1739~1811年) 首先创用德文的technobgie (技术、工艺学) 一词, 随后出版了《技术入门》 (1777年) 、《发明史》 (1782~1785年) 、《对发明史的贡献》 (1780~1805年) 、《技术大纲》 (1806年) 等著作, 开创了对于技术的整体性研究的先河[23]。这种对于技术的整体性研究的方法为随后的19世纪技术哲学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 启蒙时代正是技术彰显其魅力的时代, 人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技术、评价技术、赞美技术, 甚至认为技术与财富是等同的, 有技术就有财富。启蒙运动更是推崇知识、科学、艺术、文明和进步, 夸耀人类的成就。但是, 卢梭却把科学技术看作是道德败坏的根源, 粗暴地动摇了启蒙运动的骄傲和自信, 主张回到自然的淳朴天真状态中去[24]。当然, 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 卢梭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想使人类重新退回到自然状态中去, 而只会是站在他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上去回顾过去[25]。它表达了卢梭对于技术的一种理性沉思和浪漫主义的批判。这种对技术的批判性认知也开启了后世尤其是现代技术批判的先河。
四 19世纪:技术开始进入哲学认知的殿堂
19世纪的精神生活比以前任何时代的精神生活都要复杂。从17世纪以来一向是新事物主要源泉的科学在19世纪取得了新的胜利, 特别是地质学、生物学和有机化学方面;机器生产深深地改变了社会结构, 使人类对自己在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能力有了一种新概念;针对思想、政治和经济中的传统体系, 在哲学上和政治上出现了深沉的反抗, 引起了对向来看成是颠扑不破的许多信念和制度的攻击[26]。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哲学上新时代的开始。黑格尔之后, 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已不可能, 绝对唯心主义也曾为不合时宜的陈迹, 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家们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来取代“绝对精神”的范畴和原则[27]。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意识状态下, 19世纪关于技术的研究, 渐趋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德国学者波佩 (J.Popa, 1776~1854年) 的《工艺学的历史》 (1807年) , 英国化学工程师、经济学家尤尔 (A.Euel, 1778~1857年) 的《工厂哲学》 (1835年) 、《技术辞典》 (1843年) 等, 综合地论述了有关技术、工业、工厂的许多问题。1877年, 德国学者卡普 (E.Kapp, 1808~1896年) 出版《技术哲学原理) 一书, 首创“技术哲学”这一学科名称, 被公认为技术哲学的奠基者[23]。
卡普认为,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联系, 是一种类似于人体器官的客体, 是人体各种不同器官的投影 (Organ Projection) , 并给了系统阐述:“在工具和器官之间所呈现的那种内在的联系, 以及一种将要被揭示和强调的关系——尽管较之于有意识的发明而言, 它更多地是一种无意识的发明——就是人通过工具不断地创造自己。因为其效用和力量日益增长的器官是控制的因素, 所以一种工具的合适形式只能起源于那种器官。这样, 大量的精神创造物突然从手、臂和牙齿中涌现出来。弯曲的手指变成了一只钩子, 手的凹陷成为一只碗;人们从刀、矛、桨、铲、耙、犁和锹中看到了臂、手和手指的各种各样的姿势, 很显然, 它们适合于打猎、捕鱼, 从事园艺, 以及耕作”[28]。同时, 卡普还将铁路描绘为人体循环系统的外在化, 将电报描绘成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等等。后来, A·格伦在《Anthropologische Forschung》一书中以及D·布林克曼在《Menschund Technik-Grundzùgeeiner Philosophie der Technik》一书中分别对卡普的这种思想进行了改进和发挥。
与卡普几乎是处于同一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 也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精辟论述, 科学观、技术观成为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使用“技术哲学”一词, 但这并能作为否定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充分理由。荷兰技术哲学家E·舒尔曼 (E.Schuurman) 就认为, 技术哲学家们对现代化的思考主要在两个流派——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得到深入的发展[29]。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在他们以下的一些著作中得到了集中阐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 , 《英国状况十八世纪》 (1844)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44~1845) ,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6) ,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861~1863) , 《资本论》 (1867) , 《自然辩证法》 (1873~1883) , 《反杜林论》 (1876~187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884) , 等等。
技术哲学的诞生, 意味着技术开始正式进入哲学认知的殿堂。技术哲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技术的本质及其对人类和社会影响的哲学领域。技术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去分析技术现象、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技术调节与转换我们生活世界中的经验的方式。技术哲学作为工程哲学和精神哲学 (如启蒙理性) 起源于欧洲, 带有一种建构工程科学的科学-技术基础的目标。技术哲学诞生以来, 由于人们对技术认知的内容和认知方法上存在的差别, 从而形成了两个传统——工程学的技术哲学和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主要以技术专家或工程师为认知主体, 集中探讨技术的本质、结构、意义以及发展变化;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主要以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为认知主体, 从宏观上探讨技术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等[30]。现代技术认知中, 依然存在着这两种技术认知传统, 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化和丰富着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和对技术问题的把握。而21世纪前后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 注重打开技术黑箱, 深入到技术的内部进行分析和认识, 实际上是向工程学的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回归, 也是对技术认识论优先权要超过社会批判主义的强调。
五现代:技术走向认知的中心
20世纪以来, 技术在现代科学革命支持下的快速发展, 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引起了诸多技术问题。这进一步激起了人们的探究热情以及对技术的批判性思考。技术哲学呈现出比较活跃的发展态势, 出现一批技术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和技术哲学专著, 如俄国工程师恩格梅尔 (P.K.Engelmeier, 1855~1941年) 的《技术哲学通论》 (1912年) , 德国工程师基默尔 (E.Zschimmer, 1873~1940年) 的《技术哲学:论技术的意义和对技术谬论的批判》 (1914年) 、《技术哲学:技术的理念世界》 (1933年) , 德国工程师、哲学家德韶尔 (P.Dessauer, 1881~1963年) 的《技术的文化》 (1908年) 、《技术哲学》 (1927年) 、《技术的核心问题》 (1945年) 、《关于技术的争议》 (1956年) , 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的论文集《技术的哲学》 (1933年) , 德国哲学家施罗特尔 (M.Sehroter) 的《技术哲学》 (1934年) , 日本经济学家相川春喜 (1909~1953) 的《技术论》 (1934年) 、《技术论入门》 (1941年) ,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 (1897~1945) 的《技术哲学》 (1942年) , 日本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 (1922~) 的《技术论笔记》 (1948年) 、《技术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1950年) 、《技术的逻辑》 (1969年) , 日本科学技术史家冈邦雄 (1890~1971年) 的《新技术论》 (1955年) ,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M.Heidegger, 1889~1976年) 的《关于技术问题》 (1954年) , 美国哲学家米切姆和麦克主编的论文集《哲学与技术——技术的哲学问题读本》 (1972年) , 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 (F.Rapp) 的《分析的技术哲学》 (1978年) 等等[23]。
但是, 直接以哲学家的身份从事于现代技术思考并最为突出的却是20世纪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他们俩个人都将技术看成是现代生活的中心。其中, 杜威的技术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 杜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现代技术, 认为技术最终意味着个人的解放、是一种比过去已经获得的范围更大的个体解放[31];海德格尔则集中于思考技术的本质, 他以悲观的态度对待现代技术, 认为技术正残酷无情地压制着我们, 现代技术威胁着我们当今的世界, 最终只有“神能拯救我们”[32,33]。有人甚至认为技术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是根源于海德格尔的著作[34]。
当然, 除此以外, Friedrich Dessauer的《技术哲学》 (1927) 和《关于技术的争论》 (1956) 、Gilbert Simondon (西蒙栋批判了Norbert Wiener的控制论理论, 认为从一开始, 控制论就承认所有的技术理论一定是垃圾:技术客体的分类通过确定的标准和接下来的属种所引导。西蒙栋的目标是克服控制论的缺点并发展了一种机器的“一般现象学”理论。它影响了Gilles Deleuze和Bernard Stiegler等人的思想) 的《技术物体的存在方式》 (1958) 、Marshall McLuhan《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1964) 、Jacques Ellul的《技术的社会》 (1964) 等也是20世纪技术哲学的经典著作。
不过, 美国技术哲学家J.C.皮特曾指出, 在1975年之前, 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确实在思考技术并写了关于技术的著作。柏拉图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工技艺上, 伽利略将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技巧上, 海德格尔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本质上……今天, 技术哲学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是技术哲学的繁荣, 要么就是技术哲学的边缘化[35]。
当代, 随着技术哲学逐渐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以及现代技术对人类存在的日渐增多的影响和各种技术问题的凸显, 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技术成为主要的哲学问题”[36]。致力于从哲学层面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技术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以至于出现了人们所谓的“哲学中的技术转向”[37]。因此, 技术哲学在当代的西方获得了较快发展, 即使不是繁荣, 但也绝不是边缘化。当代西方主流技术哲学家主要有Albert Borgmann、Andrew Feenberg、Bernard Stiegler、Bernhard Irrgang、Carl Mitcham、Don Ihde、Donna Haraway、F.Rapp、Hans Achterhuis、Hans Lenk、Hans Jonas、Jean Baudrillard、Jean-Yves Goffi、Joseph C. Pitt、Larry Hickman、Langdon Winner、Paul Levinson、Paul Durbin、T.J.Pinch、Wiebe E.Bijker等。
而且, 随着当代哲学的“技术转向”, 一大批哲学家在对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容与方法各异的技术理论, 如波兰科塔宾斯奇 (Tadeusz Kotarbinski) 的技术行动学、美国杜威 (John Dewey) 的实用主义技术论、德国德韶尔 (F·Dessauer) 的第四王国理论、德国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的存在技术论、美国芒福德 (Lewis Munford) 的技术文明论、法国埃吕尔 (Jacques EIIul) 的技术自主论、美国博格曼 (Albert Borgmann) 的装置范式论、美国平奇 (T.J.Pinch) 的社会建构主义技术论、美国伊德 (Don Ihde) 的实践技术论、加拿大芬伯格 (Anderw Feenberg) 的技术批判理论[38];还有英国马斯·布卢姆菲尔德 (Masse Bloomfield) 的技术进化论, 以及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中有黑格尔主义的、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以及分析的等[39]。
当代, 随着西方技术哲学的发展, 也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技术哲学文献, 如Hans Lenk 的《技术的社会哲学》 (1982) , Albert Borgmann《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 (1984) , Jean-Francois Lyotard《后现代状况》 (1984) , Langdon Winner《鲸与反应堆:高技术时代的局限性研究》 (1986) , Wiebe E.Bijker等的《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技术史和技术社会学中的新方向》 (1987) , Paul Levinson《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 (1988) , Manuel de Landa《智能机器时代的战争》 (1991) , Don Ihde的《工具现实主义: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之间的界面》 (1991) , Carl Mitcham《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路径》 (1994) , Frederick Ferre的《技术哲学》 (1995) , Bernard Stiegler《技术与时间》 (1998) , Larry Hickman《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 (1999) , Andrew Feenberg《追问技术》 (1999) , Eric Higgs、Andrew Light和David Strong的《技术与幸福生活》 (2000) , Joseph C.Pitt的《关于技术的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 (2000) , Hans Achterhuis《美国技术哲学:经验转向》 (2001) , Bernhard Irrgang的技术哲学三部曲《Vol.I.技术文化:工具化的理解和技术行为》、《Vol.II.技术实践:设计图景和技术发展》、《Vol III.技术进步:合法化问题和创新的技术》 (2001-2002) , Hans Jonas的《面向技术哲学》 (2003) , David M.Kaplan的《技术哲学读本》 (2004) , Jan Kyrre Berg-Olsen和Evan Selinger《技术哲学的五个问题》 (2006) , David E.Nye《技术物质》 (2007) , Bernadette Bensaude-Vincent 和William R.Newman的《人工物与自然:进化的两极》 (2007) 等等。这为西方技术哲学在当代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丰富了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 深化着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
当代的技术中心化也表现在对技术认识的深化, 如涉及反思技术的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也有关于技术的观点的, 如技术知识论、技术活动论、技术工具论以及技术实体论, 还有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等等。同时, 技术也在向其他学科延伸, 出现了技术人类学、技术经济学、技术现象学、技术解释学、技术政治学、技术文化学、技术社会学、技术生态学、技术美学、技术伦理学、科学技术学、技术史学、技术创新学等等。
所以,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蒂格勒认为, 技术问题成了当代哲学论战的根本问题, 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分别代表了这场论战在欧洲的两个对立面[40]。
六结束语
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人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我们通过技术让我们自己建造着这个世界, 而且一部人类进化史的基础就是技术史。如果说在人类社会早期, 手工技术对人类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关注的话, 那么当机器技术出现以后, 这种影响就让人们不得不对之加以关注并上升到哲学认知的高度;现代社会中, 作为人类命运的技术已经使人类的社会成了“技术的社会”, 技术本身也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逃避技术的影响而不对技术加以关注和思考。尽管技术哲学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公认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 处于一种如Flisabeth Stroker所言的“文集哲学” (anthology philosophy) 状态。但是, 这并没有影响“技术”在人们认知中的地位;相反, 来自不同层面的广泛关注, 却是突显了技术在人们认知中的地位。
从卢梭察觉到潜在的技术问题, 到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从抽象的人的存在出发批判技术文化观念、反思技术形而上学本质、寻求解救之路, 到法兰克福学派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批判技术, 到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具体运行机制、技术特性, 揭露技术问题, 到绿色运动从思想上对技术问题生态根源进行反思, 到未来学对技术问题进行模型预测研究, 技术问题从边缘走向中心[41]。
技术走向 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设计,高效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 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三年级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浓, 可是没过多久, 兴趣就减淡了;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热情也只是出于表面的一种热情, 或者可以说是学生对玩计算机游戏很感兴趣, 对这节课本身的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计导入, 合理设计教学任务,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学习, 成了老师解读教材的关键, 而采用“任务驱动”授课前, 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任务驱动”教学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在这个学习“任务”中, 并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更大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变化, 正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所向往的课堂教学效果。
经过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中, 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在“情境”的作用下,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 使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得以唤起, 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兴趣的产生, 往往与一定情境有关, 而生动感人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 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例如,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画王第二课时内容《丰富的图库》时, 在提出具体学习“任务”前,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上课之前, 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看看“小猴子”上星期周末是怎么过的?
生:期待……
师:展示事先做好五张图片, 描述了小猴子和一些动物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看得非常认真, 都觉得“小猴子”的周末过得真有意思。
接着我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这个故事还没结束, 大家猜“小猴子”和“大象”之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你们来完成老师没有完成的任务好吗?
这一情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个个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学生纷纷举手提问:“这图片用什么软件制作呢?”“在哪里可以找到小猴子呢?”有的学生说:“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森林呢?”也有学生问:“我怎么才能把画好的图片保存到我的文件夹里?”……整堂课下来, 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 课堂中学生动手的多了, 说话讨论的少了。
二、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设计学习任务
在设计学习任务前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 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适合的学习任务, 同时也要注意任务的设计要有梯度,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自身的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多个有梯度的任务, 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结构。
四年级下册《网上赏西湖》这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搜索引擎的一般使用方法, 能够将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整理并制作成一份介绍文章。整堂课学生不仅要查找信息、选择信息, 还要根据需要处理信息, 最终完成一件作品。普通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因此我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任务一:1.通过搜索引擎, 搜索“杭州西湖”的文字资料与图片。
2.搜索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 (完成第一个小任务的学生)
任务二:收藏自己喜欢的精彩网页。
任务三:1.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复制到Word文档中, 制作一份介绍资料。
2.将文字、图片, 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并制成一份介绍性资料。 (完成第一个小任务的学生)
任务四:查找西湖的景点分布, 设计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 (完成上面所有任务的学生, 选做)
我设计此学习任务时, 把任务一、任务三分成两个小任务, 任务四为可选项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 在完成一个小任务的同时, 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感受学习的快乐, 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任务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下面是我上五年级下册《我的风采》的任务设计:学生此时已经对PowerPoint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能制作一张介绍自己的幻灯片。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预习课文《我的风采》, 自主探究如何对文本、图片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任务二:给文本、图片对象添加声音效果。
任务三:调整各对象的出场顺序。
上课之前, 我先播放了一张添加了自定义动画的幻灯片。你们发现自己的幻灯片和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老师你的幻灯片图片会动吗?”“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设置的?”“老师的幻灯片文字会动而且还有声音效果”……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地探究学习, 这时老师巡视指导, 注意并收集学生操作时问题较多的地方。“我发现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 有的时候添加效果这个按钮是不能用的, 哪位同学能帮我解释一下是为什么吗?”“老师你没有选择好对象”。学生上前演示如何选择对象。大部分问题都能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共同探究中解决。
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四、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 “学习”一词被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学到什么东西, 就应该随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任务,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体验学有所用。同时“任务”的设计, 要注意学生特点,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我在四年级上册《邮件传祝福》中, 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任务一:登入自己的电子邮箱 (可以是网站申请的, 也可以是QQ邮箱) 。
任务二:“圣诞节”快要到了, 请用电子邮箱给同学发送电子贺卡。
任务三:请用“附件”形式, 把自己以前制作的作文集发送给好伙伴。
上课时我先登入自己的邮箱, 展示收到的圣诞贺卡。学生此时心动不已, “好漂亮的卡片啊”“我也想要这样的贺卡”“我想做一张这样的卡片, 送给我的妈妈”……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那接下去请你们先完成任务一吧”, 在接下去的巡视中发现学生在登入邮箱的时候, 正确输入电子邮箱地址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通过特别提醒和同伴帮助, 都顺利解决了。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 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巧设学习任务, 不断开展实践、反思与总结, 一定能让我们与高效课堂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4.
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篇1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
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具有图像和声音效果的情景画面,就可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授古诗《自然之道》时,在导入阶段,老师先给学生展示一组画面;在茫茫大海边上,是一望无际的沙滩,那里有很多来旅游的人们,沙滩上空有许多盘旋的海鸥,海鸥们注视着沙滩,一个小乌龟是刚出生不久的,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看到需要一个生命即将遭到吞噬,人们应该拔刀相助还是置若罔闻?从不同角度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积极讨论起来,而且非常热烈,学生们大多支持立即帮助,我问原因,学生说要珍爱生命,要保护动物,要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我问如果不帮呢?学生说不帮就是不爱动物,不爱大自然,不珍爱生命。学生们反击我,我又打开第二幅图:游客真的把小乌龟放进大海。大家鼓掌。我又放第三幅图:这时沙滩上出现更多的小乌龟,海鸟们追杀起来,顿时,不不计其数的小乌龟被夺去生命。大家一片愕然,哀叹。学生问为什么?然后,我让学生读课文;再读课文后让同学回答,大家说,因为人们救的第一个小乌龟是哨兵,是出来探路的,如果它被杀掉,其它的就会不出动,可以避免其它伤亡;如果它没有被捕杀,其它的大批小乌龟方可出来。这样才可能保证更多小乌龟的安全。人们在作出善举之后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些事与愿违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人们不能违背它,违背了就会犯下错误。”我说这就是自然之道。学生们顿时毛塞顿开。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分就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很快突破这节课的难点,这就是信息技术的作用:既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又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直观教学重现时代背景,引发学生阅读情感,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将直观生动恰当的激化教与学双方的各种矛盾,诱发学生独立、深入、灵活、由浅入深地去思维,驱动信息思维活动不断地向高层次递进,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思维情境,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学生尝到了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动机。如老舍所作的《济南的冬天》,张锋的《化石吟》等等,如果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的情景重现出来,定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情感,完成本次的教学工作。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凭着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堂课的时间充其量能有多大的课堂容量,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截然不同了。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堂的容量。如在教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文时,出示“初唐四杰”王勃的画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出示其简历,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在自主、合作学习以后,又引导学生回忆具有同一诗意的作品,出示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拓展,让学生读读背背,扩大积累。以后又陆续出示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如此大的课堂容量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很难在一堂课中完成的。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而且还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印象也深刻得多。
四、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任务,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恰当的媒介,以形象的手段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点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共享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自我创新;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尽管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有效的手段,但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教师。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它的“辅助性”,会喧宾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受到限制,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特征与走向分析 篇12
(1) 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其实就是整个制造技术所在发展阶段水平层次最高的, 它是由传统旧制造业技术改革生成的, 它不仅保持了原先制造业技术里的有利之处, 还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吸收新科技、新技术, 并发展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中去。将机械制造业中的先进技术跟当代的高科技结合在一起, 组成技术团体, 将之作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技术。
(2) 先进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可不仅局限于整个制造生产的过程, 它还涵括了产品销售前的市场调研活动、产品对开发工艺手段的设计、筹划、加工制造、批量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体企业的具体工程项目, 并将之结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群体。
(3) 先进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能够无限制地创新、吸收一切先进科技成果, 使最新最科技的制造工程技术能够成为一个可驾驭企业生产整个过程的生产产品流、能量信息流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项目。
(4) 目前经济社会逐渐趋于全球化、国际化, 工业企业市场的竞争也演变得愈加激烈, 而先进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好像就是了化解这场“战争”而存在的。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 最好要领先于时代的先进技术水平, 只有这种程度才能在机械制造业企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5)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实际上统一了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三大要素。要想制造业能够掌握整个市场的竞争, 就必须要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 要解决时间速度、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这三者间的主要矛盾, 使之得到一个规定性的统一标准。
2 我国未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目前这种比较先进、科学的制造业工程技术原先就发展于传统老旧的制造业工程技术, 这就要求:在最新的制造技术里, 不仅需保持以前技术的优势之处, 还要不断创新制造工程技术, 并将之实际应用在企业里面。
(1) 机械制造业技术中精密成形的优势。
成形通常包括了铸造环节、焊接步骤、塑形加工处理等一些较为复杂的过程。而精密性质的成形则包括了精密的铸造环节:对外部湿膜进行精密铸造、精密铸造刚型、高标准精度的造芯环节, 精密性质的锻压步骤:冷湿双性的精密成形、冲裁的精密技术、精密性的进行焊接与切割过程等。
(2) 机械制造业中对无切削液的加工处理技术。
它主要就是应用于机械制造的加工处理环节, 这类工艺加工形式可以简化制造的工艺步骤,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避免因消除冷却液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比如说:工业废液的排放问题、废弃钢铁的回收问题等。
(3) 机械制造技术中快速成形的优点。
这项技术在设计上直接突破了以往加工处理技术不可避免的去除材料的一大限制, 合理地应用添加环节、累积过程的原技术理。代表性的快速成形技术是分层次的实体制造技术以及先熔化再沉积的制造技术等。
(4) 机械制造趋向于绿色、环保发展。
绿色环保型的机械制造技术就包括了绿色的生产加工、绿色环保设计、使用环保可降解的材料、机械设备无污染、工艺带有环保意义、绿色卫生的产品包装等一切和安全挂钩的制造技术。这一环保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污染, 消除制造业对自然环境的胁迫, 从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让整个制造业工程项目能够节约能耗, 进而提高员工环保的意识。
(5) 机械制造趋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目前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而在工业机械制造环节里, 国内外大多数企业, 甚至包含那些名气较高、声誉较旺的制造企业, 都在竞争环节中“纷纷落马”, 更有的可能直接面临倒闭或者被兼并的风险。通讯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协作, 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市场竞争变得越加激烈。这也作为制造业趋向全球化发展的一大动力。
(6) 机械制造趋向于网络化发展。
通讯电子技术发展迅猛, 直接就为企业生产、销售方面带来无限的机遇。产品生产设计、物料的筛选、有关零构件的制造、市场拓宽的范围以及产品的经销商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定,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跨国进行交易, 从而增强了整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工程工艺跟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跟相关能源的耗损量, 并缩短了技术开发的时间、减少工艺制造的成本, 在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而且除了创新制造技术之外, 还大量运用了先进了信息科技, 通过多媒体的虚拟仿真来测试效果。
3 结语
现如今的制造技术实质上就是由现代技术跟工业技术组合而成的, 也是现代制造业成就的重要标识, 更是整个工业最大的支柱。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想要满足所有的期盼, 就必须要不断地改进机械制造业的工程技术。要清楚地了解目前我国在机械制造业上的发展历程, 从而更好地改善机械制造技术, 努力超越社会时代的步伐。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 使人们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机械制造的产品越来越科学。针对目前接卸制造工程技术的几大特征, 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效益,自动化技术,全球化
参考文献
【技术走向】推荐阅读:
从技术走向管理--技术经理管理能力提升05-15
从技术走向管理之性格领导力09-12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走向深度融合的行动设计--李天聪09-03
读《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有感10-10
发展走向10-19
走向预测10-21
改革走向05-25
走向方案06-21
经济走向06-27
《走向海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