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走向

2024-05-29

高考作文走向(共9篇)

高考作文走向 篇1

在对口高考升学班语文教学中, 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作文基本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套话连篇的新“八股文”, 一种是原生态作文。

一、新“八股文”的特点

1. 选材万能性。

不论是什么题目, 都列举近几年来被大量重复引用的材料, 总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事例, 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 引用的也是已经被用得烂熟的名言警句。

2. 结构模式性。

用三段文字罗列三五个文化名人事例作为文章主题, 其中穿插引用名言警句以示对所引人物及事例的论述和分析, 再加上一段开头和一段结尾, 就构成了典型的“穿靴戴帽三段论”模式。有时在开头写一个“引子”或作一个“题记”, 结尾再起一段总结概括, 收束全文, 与开首的“题记”形成呼应, 全文结构看上去起承转合呼应衔接,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但实际上是考场新“八股文”的结构模式。

3. 思想浅表性。

作文引用的事例都来自历史课本, 都是远离现世生活的陈旧材料, 剪裁的都是历史上的前人旧事, 粘贴的只是文史名人的只言片语, 拼凑的仅是他们事迹的一鳞半爪, 乍一看很有气魄, 颇显豪迈, 给人以“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的雄壮激越和文化大气, 但细细琢磨, 不难看出这类作文仿写套改的生硬和幼稚, 思想内容的肤浅和僵化, 立意近浅, 缺乏灵气。

4. 语言华丽性。

这些作文堆砌华丽词语, 编织工整句式, 串联古诗文名句, 排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名人, 唯独缺少实质性内容。

二、原生态作文的特点

1. 选材随意性。对作文所选事例不加甄别, 只是在叙述之后强行往话题上扣一句。

2. 结构流水性。原生态作文大多数为叙事性散文, 整个行文只是一个流水账。

3. 思想苍白性。一篇八百字作文基本没有什么自己明确的思想, 就是客观实录的叙事。

4. 语言乏味性。通篇作文不见一处修辞, 没有一个成语, 全是原生态大白话, 尤其是对话部分, 没有丝毫文学性。

三、根源探究

1. 新“八股文”根源探究。

一些教师教学紧盯升学考试, 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写所谓的高考作文, 一切为了升学, 只注重眼前效应, 不注重长期效果, 忽视学生真正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迎合高考阅卷老师的心理, 进行“虚假化”作文, 着重进行“伪个性化”训练, 网络语言、另类观点泛滥, 表面上是“个性张扬, 抒写自我”, 实际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主体迷失;堆砌华丽词语, 编织工整句式, 串联古诗文名句, 排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名人, 唯独缺少实质性内容;一味着眼于“等级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之“有文采”一项, 过分强调“词语生动, 句式灵活”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作文讲评则是只注重死扣高考评分细则的给分点, 把整体作文肢解, 让学生很难感受“全文”的效果。

2. 原生态作文产生根源。

教师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适应的, 有些学生或许是因为自身素质的原因, 从中专一年级开始由于原来写作基础较差, 就被定格在不及格的档次, 几次尝试之后便放弃写作的努力, 每次作文都是应付差事, 因此三年下来常规作文套路没有学过, 高考套路又没有学会, 只能展示自己的原生态作文, 用自己从生活中学来的语言文字凑足800字。

四、解决方案

要想让学生考场上能够完成一篇贴有个性标签的规范作文, 语文老师就必须构建一种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作文教学体系。其实这不用老师自创, 近30年的中国作文教学改革应该说颇有一番成就, 涌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 如: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 以“文题中心”为理论依据, 构建了“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为基本思路的作文教学系列。代表人物有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杨初春等。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 认为决定文章成败的并不是文体和文章模式的模仿, 而是学生的写作智能, 也就是作文所需要的观察、思维等心理习惯和能力。代表人物有常青、高原等, 他们分别探索出“作文分格训练教学法”和“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教学体系。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 有几种代表模式:如以北京景山学校周蕴玉老师和上海于漪老师为代表的“文体为纬, 过程为经”训练模式。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 许多优秀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文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于是出现了一批以“乐写、会写”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

这些流派大都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时至今日, 当年的作文教学流派或影响有限, 或风光不再, 其中的原因复杂。问题是, 过往的作文教学流派已成历史背影, 如今的作文教学系列化研究却再没有了当年的气象, 听不见号角, 缺乏有力度的引领, 作文系列化研究似乎进入一个“失语期”, 作文教学陷入更深的“集体迷茫”, 现在只剩下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新“八股文”流派, 而且书店各种高考满分作文类书籍非常畅销。

现在新课改教材 (人教版) 采用钱梦龙主张的以“文题中心”为理论依据, 构建了以“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为基本思路的作文教学系列。我认为这是最为经典教法流派, 大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创造, 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系列模式。

我认为构建一种作文教学系列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理性定位作文教学目标。确定价值取向: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精神塑造和生存发展;明确水平达到度:“作文要求”教师不能一相情愿地空想, 而必须建立客观恰当的作文评价标准;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状态、写作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实现不同学生有差别的共同提高, 是学生群体的正常发展状态。

在继承基础上寻求发展。近30年作文教学流派研究作文教学系列的思路及其形成的教学体系是今天研究并重构作文教学系列的宝贵财富。研究并综合吸收这些成果, 是我们今天重构作文教学系列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种写作要素综合循环布局, 是构建作文教学系列的必由之路。现行教材的作文教学考虑较多的是内容系列、过程系列和方法系列, 弱化能力系列、知识系列和素养系列, 这种现象在新课改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然, 一种合理的作文教学系列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理清六大要素的基本点, 并将它们合理组合成教学单元形成作文教学系列, 完成这项工作恐非一人一时可为, 但只要我们稍加注意, 就可以避免走向两个极端现象了。

高考作文走向 篇2

[作者] 孙仁超

[内容]

(江苏 孙仁超)

1985―1994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沿着“隐中有变,变中求好,稳定中有所开拓与创新,发展中渐臻成熟和完善”的道路健康地前进着。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进中学作文教改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正因为具有导向功能,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也就成了广大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基于高考作文题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我们认为,未来高考命题走向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写作内容联系考生实际,题材的广泛性、角度的多向性保持不变,而命题的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考试说明・考试内容》中说:“本《说明》……贯彻《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总体纲要》和《中小学语文科思想政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纲要》的精神。语文测试要……重视考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加强和改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将会逐年提高,高考作文命题加强时代性和思想性势在必行,这也体现了命题的针对性。也许有人会说,要避免猜题押题,就得有意绕开社会上的某些热门话题,不出紧扣形势的题目。笔者认为,“增强时代性、思想性”并非直露地去写关于“香港问题”、“市场经济”、“反腐败”之类的

高考作文应如何走向深刻 篇3

什么是文章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呢?它指的是能够从多方面对材料或命题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找出其内在规律,把握其共性,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开掘出最有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需要写作者能够拥有一双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的慧眼,能够在纷繁芜杂的表象中去把握其背后蕴含的本质。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由果推因,探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材料或题目时应尽可能地全面分析研究,穷究产生某一结果的各种原因;在找出了产生某一结果的各种原因后,还要再进行分析,看看这些原因中哪个是主要原因,哪个是次要原因,从而抓住根本性原因;最后,把根本的决定性的条件(原因)放在最主要的地位,透过表面原因,探求原因背后的原因。

而“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往往需要能够揭示哲理和伦理。揭示哲理,如寓含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个别与一般、内因与外因、形式与内容、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哲学观点,能引起人理性的思考和给人启迪;揭示伦理,如反映高尚的亲情、友情、爱情,能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不妨来看一个写作例子。

狐狸在跨越篱笆时脚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埋怨蔷薇说:“你太不应该7,我是向你求救,你怎么反而伤害我呢?”蔷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错了,我的本性就带刺,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这个作文题目,有两篇文章分别作出了如下的分析:

其一:玫瑰有刺,有刺的又何止是玫瑰。森林内藏的血肉纷争,瀚海深处的弱肉强食,以至于人类社会的尔虞我诈,不都需要我们去认清其本质、把握其根本吗?耳听为虚,眼见抑或不为实,因而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精神去与事物会合。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曾发出疑问:从来如此便对吗?实则要求我们以质疑的态度面对现实的定论,揭开美丽的面纱。苏格拉底因诬称的“腐蚀青年”而喝下毒芹汁,耶稣亦曾背负十字架。他们是“除刺”的领路人,领我们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我们也需要托尔斯泰般犀利的眼,看破战争与和平,需要鲁迅般高挑的剑眉,冷对千夫指,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护自己不为他物所害。

——《玫瑰有刺》高三(3)班林慧

其二: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正像狐狸一样吗?他们选择了生活,却惧怕痛楚;选择了远方,却惧怕流浪;选择了方向,却拒绝风雨兼程。他们徘徊着,惶惑着,踯躅不前,却最终在一声声埋怨中耗失了自己的生命,一如黄沙散尽,生命的花季尚未来得及描摹便己匆匆凋落。

其实,生命本就是一次苦旅。每个人都是以流浪者的姿态去演绎与生命的对峙,在这旅途中,生命在给予你幸福的同时也往往一并附上无限的痛楚,但正因为这些痛楚,人生才被咀嚼得百味丛生,才在刻骨铭心的起起落落几经锤打后成就了新的厚度和高度。

——《痛,并快乐着》高三(4)班林静

《玫瑰有刺》一文能够从现象入手,从而找到了问题的本质。由寓言走向现实,由此及彼,一双洞察世态的慧眼,认识事物的本质,以鲁迅的犀利形象为例,直抵人类的灵魂深处。《痛,并快乐着》一文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兼有了两个“深刻”的表现内容。作者从“痛楚”这个结果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生命苦旅”的源头,提出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苦楚,去追求新的人生厚度和高度,给人力透纸背的深邃之感。所以,这两篇文章都是属于思维比较深刻的文章。

不但议论文写作需要深刻的思维,记叙文、散文或小说同样也需要深刻的思维。例如,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拒绝平庸”,有篇高分的记叙类文章就写得很深刻,这篇文章虚构了一位年逾知命的“大师”感悟绘画真谛的故事,故事中这个画师为画作平庸而苦恼,后来在“星尘大师”的点拔下,顿悟绘画之道。

星尘大师:“是缺少心灵的投入。只有全身心地,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画中,才能拒绝平庸。那种境界,画得逼真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画者想给看画人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图画本身。”

“在下受教了。其实,做人、做事,也当如此吧?”

在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深刻”主要表现为: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要着力于人物思想的发掘,力求寻找到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亮点;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要力求反映事件蕴含的思想意义,寻找出最主要、最典型、最深刻、最动人的那一种思想意义。

当然,深刻思维往往和独创思维、批判思维、辩证思维、流畅思维和精进思维等几种思维方式相联系,需要我们互相参照,才能使得我们作文中需要的主要思维方式触类旁通,从而真正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35年,纽约一名老妇人因偷面包被审。她流着泪水乞求法官原谅,说只是需要面包去喂养嗷嗷待哺的孙子。法官依然判她有罪,不过可选择10美元罚款或10天拘役。这时,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迪亚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5美元,然后对其他人说:“请各位另交50美分罚款,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也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老祖母要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而受罚。”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示例】

为信仰的缺失付费宋文文

随着一缕喷香的蒸汽飘出,孩子们从门中涌出来,拉扯着街坊邻居回来吃一道新式菜肴;你遮掩着尴尬笑了,在早餐店不熟识的老板娘一声“没关系”后匆匆离开,盼着下次将欠着的钱补上:撑着伞将忘带雨伞的学生送回家又重新踏上原来的路。这样的场景有多久不曾看到?这大同社会般的温馨与信任,美好与感动,多久不曾在心间萦绕了?取而代之的是警惕的目光,疑虑的神情和无奈的失落。

我们似乎与一直追求的“大同”和“乌托邦”式的美梦背道而驰,权钱利益伪装下的是社会道德信仰的缺失。

正如南京彭宇案,不关乎冷漠,却关乎人们一直所崇尚的精神信仰,无情甚至于无理的索赔彻底摧垮了人们心中的道德底线;正如“犀利哥”受热捧与被救助,不关乎麻木却关乎人们对弱势群体的漠视,网友们与媒体的帮助让“犀利哥”回到了家,可是街道上、城市繁华阴影中某些角落里流浪无助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在这样一个哗众取宠,唯有风趣噱头才能引起关注的社会,我们在汲汲于富贵之时却也让道德准则迷失于金钱的洪流。当我们充满激情与悲情力图做些改变时,父辈们一句“肤浅”往往就会让我们挫折心志。冷漠与麻木、漠视与傲物、关系与利益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们紧紧缠绕住,我们无力突围。

但是,我仍然相信那些曾经的美好品质会继续存在,而且仍然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前进。有正义感的媒体记者们不畏权势,对“地沟油事件”的深度揭露;地震旱灾时善良的人们积极进行爱心援助,一次次献血捐款,一次次无私奉献,这些都让我们看见了希望,触到了温暖。正如童话故事中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一样,我们会重新拾回那已渐渐丢失的信仰与准则。

尽管如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仍需要为信仰缺失付费。真希望一觉醒来,还能看见老人们慈爱祥和的目光,中年人淡定从容的神态,青年们朝气蓬勃的脚步,还有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容;真心祝愿,每个人都能够以信仰的名义充实地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直到地老天荒。

高考命题走向分析与应对策略 篇4

一、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趋势

经过七年的新课标高考命题实践, 到2013年文综历史试题日臻成熟,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体现了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1、从形式看, 高考考什么

(1) 选择题

以课标卷为例, 07年以来选择题三种题型统计数据:

(1) 图表漫画类——07年:1个 (31题图) , 08年:1个 (30题表格) , 09年2个 (24题图、31题表) , 10年2个 (27题表、29题漫画) , 11年2个 (25题地图、32题地图) , 12年1个 (35题图) , 13年 (全国卷Ⅱ主观题41题)

(2) 没有材料直接设问——07年4个, 08年2个, 09年3个, 10年0个, 11年1个, 12年0个, 13年0个。

(3) 文字材料类——文字材料类在所有选择题中居多数, 其设问有一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即“这说明、这表明、这反映了、据此可知”等居多。其统计数据为:10年4个, 11年5个, 12年12个, 13年 (以全国卷Ⅱ为例) 7个。这种设问的指向不明确, 无疑就会增加了问题的难度。如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5题: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 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汉唐限制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 考生习惯性的思维会认为考查的落脚点是问这种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 而实际上该题考查的是“不抑兼并”的后果、影响。

从数据统计看出, 选择题变化有三个趋势:一是图表漫画题常态化;二是直接设问逐渐减少, 以至没有;三是更加强调对新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即创设与学生所学不直接相关的具有特定历史氛围的场景, 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 合理迁移到所学知识内容, 做出正确判断。

(2) 主观题的命题趋势

(1) 增加新材料的铺陈即以多种方式呈现非教材材料;

(2) 引入新论证模式即开放性探究模式。41题作为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成为必考题型。

2、从内容看, 高考考什么

(1) 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

(2) 史观的考查

(3) 热点问题的隐形考查

二、应对策略

1、材料教学常态化

近几年来, 从高考考查内容来看, 命题范围不会脱离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 但是从形式上看, 直奔主干知识的直接命题越来越少以至于没有。命题者往往通过诸多的社会史或无数个历史细节来见微知著, 让考生从命题者选定的社会历史细节中分析宏大的历史趋势、历史规律, 而这些社会史或历史细节在试题中都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历史材料来展呈现的。如考古、文献摘录、报刊资料、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照片、画像、漫画等等。估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材料来源。所以, 作为高中历史老师, 尤其是高三老师在突破重难点问题时要用材料来说话, 使材料教学常态化。这样的高三历史复习课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才能在见微知著和层层探究中为学生点拨重点, 突破难点, 提升能力。

要使材料教学常态化, 导学案一个好的载体。具体做法是:老师在备课时围绕课堂重难点问题在学案上补充材料, 材料可以用其它版本教材内容, 以弥补一个版本教材的不足, 也可以上网查找, 设计问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和课本某某页回答问题。有别于新授课, 复习课时选取的材料会注意综合性, 设问注意从不同角度提出,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

2、渗透新史观

新课标与新教材充分体现并运用了新的史学观点, 新课标高考卷中新史观类试题屡屡出现, 并且分值比例逐年上升, 可以说, 在高考题中新史观成了除课标要求之外的相对固定的考查内容, 鉴于此, 我们在基础年级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渗透史观, 到高三复习时再训练学生用多种史观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有关历史现象, 这样做不仅会加深对事实本身的理解, 也会学会对史观的运用。

新史观给我们指导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的三大史观, 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诸如传承、交流、融合, 多样性等概念, 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概念, 从整体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等概念。

3、立足一套教材, 竭力拓展视野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范围来看,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兼顾不同版本教材。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 (全国卷Ⅱ) 为例:25题宋代“不抑兼并”在岳麓版必修二中有, 人民版和人教版中没有;26题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课有, 人民版和岳麓版没有;31题意识形态教育, 人民版提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人教版和岳麓根本就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5题斯大林急于实现工业化, 人民版“资料卡片”有类似的材料, 人教版和岳麓没有;24、28、29、30题在三个版本中都没有涉及;27、32、33、34、40、41题在三个版本中都有。

鉴于此, 我们在教材的使用上, 要立足一套教材, 兼顾其它版本, 使教材成为材料源而不是考试源。

4、开放性试题的几种类型及答题技巧

从近几年常出现的题来看,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

如2012年41题:

(1)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个或几观点, 判断观点的正误;

(2) 解题技巧:判断, 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 反对或同意, 对或者错。如果同意材料观点, 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 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论证。分析对、错或片面性的根源, 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升。

(2) 选择观点论证

(1) 题型特点:一般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 (不需要判断) , 择其一进行论证。如人民版必修一53页“史学争鸣”中的一道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失败, 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你赞同哪一种看法?我们可以再补充一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2) 解题技巧:亮出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哪一种观点, 也可以采纳两种观点。不要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 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 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 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指出两种观点不同的关键是评价的标准不同:近期观察还是长期效果。

(3) 提炼观点论证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年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几段材料, 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 并展开评论。

(2) 解题技巧:提炼观点。要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注意不要放过任何一则材料, 而且每一则材料都要先找到关键词, 关键句子, 然后再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 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 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 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高考作文走向 篇5

为人入“内”有生命,出“外”显文才;为人入“内”存真诚,出“外”不虚伪;为事入“内”看本质,出“外”循规律,因此联想到了下面三个镜头:

镜头一:创新为文

他——一个学生,在写作文,老师要求“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诞生美文。于是他就关起门来“创新”哪!

殊不知,创新又必须建立在对生活的深深体味之中。夏衍不知多少个夜晚步行几十里路到日本纱厂去观察包身工的生活,终于写出了惊世之作《包身工》;赵树理从不脱离劳动,与农民打成一片,才开创了“山药蛋派”,写下了《小二黑结婚》等脍炙人口的 篇章。试想作家不去深入体味生活,不去思考生活的真谛,又怎能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故曰:为文,须入乎其内,品味生活的甜酸苦辣;出乎其外,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治文!

镜头二:朴实做人

她——一个小姐,在化浓妆。大家都喜欢漂亮,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她用非法手段弄来的脏钱为自己乔装打扮。

为人处世,我们应该真诚,不慕虚荣。所谓的真诚,是指我们做人实际、诚心和朴实,不能追求奢靡的生活,过着虚伪的日子。雷锋同志勤俭生活,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诚做人,一件件真实的小事铸就了他伟大的人生;当代“雷锋”吴天祥,常年心系贫困人民,整日奔波在助人解困的旅途中,用爱心和朴素树起了人生的灯塔。唯有朴实做人,并付诸生活之中,才能让人生绽放异彩。相反,如果贪慕虚荣,只会害己损人。玛蒂尔德贪慕一晚上的虚荣,却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成克杰贪慕一时的享受,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制裁。还是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融入百姓生活之中的朴实的人吧!

镜头三:深入探究

他们——一个小组,在进行课题研究。社会都羡慕其成果,因为事业成就,是吸引众人眼球的敲门砖。于是他们利用剽窃手段为自己粉饰门面。

在观赏自然和认识社会时,我们一定要耐住寂寞,苦心钻研,由表及里,深入探究,而不能用剽窃手段走捷径,为自己粉饰门面。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牛顿被一个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了头,于是深入探究苹果能掉下来的原因,从而得出了令人惊叹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用水壶烧水时突发奇想,从而思考出水蒸气的作用,发明了蒸汽机,揭开了人类飞速发展的新 篇章。由此可知,我们在认识事物和社会时不仅要结合表象、事实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及时总结事物的规律,才能有成就。

所以,凡事遵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和谐统一观点,就离成功之路一定不远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可能不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也可能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它一定是最好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思想基石!

调整心态,从容走向高考 篇6

看着教室黑板上方的倒计时牌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小丽明显感到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她的心随着时钟的指针紧张地跳动着,心忧成绩怨时光,她恨不得把平时未掌握的东西一下子都掌握好。然而心里越急,成绩就越不尽如人意,如此循环往复,导致成绩日渐下滑。

现在,小丽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莫名其妙地心慌意乱。她上课时容易分心,表面上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眼睛似乎是在看着书,然而视线却是游离的,心里想着很多事情。如父母为了自己的升学,已经付出了挺多,如果高考考不好会让父母和亲朋失望;自己平时成绩属中等偏上,盼望高考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然而又担心这一切不能如愿,等等。

在生理方面,小丽总是感觉食欲不振,郁郁寡欢,晚上很难入睡,甚至失眠,白天又昏昏欲睡。同桌说她可能有些神经衰弱,要她去医院看看。小丽真的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下,高考会有怎样的结果。她该怎么办呢?

心灵导航:

态度决定一切!面对高考,既不要惧怕它,也不要轻视它。在心理上藐视它,在行动上重视它,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看成是一种机遇,信心百倍地去面对它。

眼下距高考还有不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紧张、压力大,过度焦虑。研究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健康状况佳、心理状态好的同学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心理保持适度紧张是最佳

研究者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野生乌龟、野生老虎自幼关进动物园,改善它们的生活条件。结果发现,它们的寿命大大缩短。野生乌龟的寿命为150岁至200岁,而在动物园里,它只能活到80岁。野生的老虎寿命为100岁,但圈养的老虎只有20岁至30岁的寿命。紧张、适度恐惧、生存的挑战不仅不会缩短动物的寿命,反而会延长它们的寿命。

确实,适度紧张是人们身体健康、工作效率更高的一种促进力量,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增强人的自信心。医学研究也表明,人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把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在心理上会激发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使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考是莘莘学子面临的大考。考场犹如战场,是竞争的赛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考生在考场上的情绪有三种:一种是过分紧张,一种是满不在乎。还有一种是保持着适当的紧张度。前两者不足取,不但不能考出好成绩,相反会由于情绪问题,连原来的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只有第三种考场情绪才是正确的,这样的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锐。

要达到这种最佳情绪状态。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目前,不少考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考试焦虑症”,症结就在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太单调。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小时运动、娱乐或休息,尽管只学了7小时,效率却胜过学满8小时。在紧张的备考阶段,考生要克服心理压力,合适的体育锻炼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合适”,指的是那些对抗性不强的运动,例如在复习间歇跳跳绳,转转呼拉圈,等等。此外,散散步,听听音乐,晚上看看新闻,都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2、不开夜车,调整“生物钟”。许多考生在考前都有“开夜车”的习惯,他们认为晚上比白天更兴奋,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能在白天进入最佳状态,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同学们可以采用每天晚上有意识地比前晚早睡几分钟的办法,逐步调整过来。

3、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复习之后,考生通过回想自己这一天的收获,比如“我今天又做对了哪道题”“我今天又发现了哪个漏洞”,对自己一点一滴的收获都加以肯定,以此来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培养迎考的勇气很重要

高考前夕,一个最重要的心态是:要有面对高考的勇气。即将高考,考生比较容易紧张,这十分正常,如何培养出勇气?考生们要懂得: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我们来说,高考其实很简单。把知道的填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只有这样将高考简单化,才能有必胜的勇气,如果想得太复杂,反而就害怕了。

另外,注意清理负面情绪。

应考前,考生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和不合理的想法,这是对考生心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这时,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支持。

比如马上就要考试了,可是总担心自己没有复习完,这其实是不好的暗示。这时就要挑战这些负面情绪,问自己几个问题:是不是每个人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不是就我自己有这样的担心?不是,其实大家都一样,所有人都处于这种状态,因此现在自己有这种恐慌是很正常的。

要消除负面情绪,考生还可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对自己心情有愉悦的事情。比如每天做点家务,跟父母谈谈心,这些举动看似简单,却能有意想不到的放松效果。

学习一些放松方法不可少

为应对一些意外的情况出现,考生最好能学习一些放松的方法。

比如考试时看到不会的题目很紧张,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这时不妨拿出考试中的几十秒或者一两分钟时间做一个放松。如何放松,就需要在考试前训练一下。比如,心怦怦跳、脑袋发蒙,就要通过放松训练进行自我暗示。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把身体调整到一个放松的位置,深呼吸,内心跟自己说“我越来越平静”,或者深呼吸的同时做一些“冥想训练”,想象自己在海边、森林漫步,或者在蓝天下、绿地上放风筝,都有助于放松。

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做法:每天早晨起来后,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这虽然简单,却是增强自信、获得放松的很好的办法。

此外,每天坚持锻炼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因为体育运动能让人感到快乐、自信。

高考作文走向 篇7

一、试卷结构走向分析

三年来文综政治部分均由12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 (共5个设问) 组成, 其结构可从模块和题型两个角度统计如下 (见表1) 。

结论一:从横向看, 政治部分的命题遵循样卷、尊重样卷

通过对每年的高考试卷与当年《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参考卷进行横向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 2009、2010和2011三年的高考试卷中, 无论是题型分布, 还是各个模块的题量分布, 均与当年的参考试卷高度一致。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浙江文综政治部分的命题是严格遵循样卷、充分尊重样卷的结构的。

为此, 我们在备考复习过程中, 应切实增强对参考卷的研究意识和研究力度。另外, 作为《考试说明》的一个部分, 参考卷的参考性和权威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试说明》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认真研读、充分利用《考试说明》, 以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论二:从纵向看, 政治部分的命题稳中有变、变中出新

通过对三年来文综政治部分的纵向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在试卷结构还是命题风格方面, 均保持了相对稳定, 但也能从中窥探出命题者在求变求新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尝试。试卷结构方面的明显变化主要有两个:一是选择题部分, 2009和2010年均设有的一则材料下设置两个题目的“题组式”试题, 在2011年的试卷中消失了。二是非选择题部分, 2009年高考卷中没有的辨析题在2010年出现了, 且在2011年得到了加强;2009年高考中各个模块均有一个主观题设问, 但在2010年以后,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部分的主观题没有了, 同时选择题有所增加;而经济生活的主观题设问由原来的一个调整为两个, 同时选择题有所减少。

试卷结构上出现的各种变化绝非偶然, 每一处变化的背后都蕴涵着命题者的思考与思索。我们研究高考, 就要对其中的变化进行换位思考, 努力还原命题者的思路和意图。如何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历来是备考复习的一个重点。夯实基础, 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一种选择;如何收集新信息、创设新情景、探索新题型、拓展新变化, 提升学生以变应变的能力, 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功力。

二、考点分布走向分析

三年来浙江文综卷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在各模块、单元或专题的分布情况, 大致统计如下 (见表2) 。

结论三:政治部分的命题力求“点”与“面”的协调

文综政治部分只有12个选择题和两个非选择题 (5个设问) , 浙江《考试说明》所列的2011年的文综政治考点虽比2010年有所下降, 但仍多达219个。因此, 如何处理“点”与“面”的关系, 使考点的覆盖面尽量大一点、平衡一些, 对命题者而言是一种挑战。上表可见, 2009年的试卷覆盖了其中的15个部分, 2010和2011年的试卷各覆盖了其中的14个部分, 覆盖的面非常高。

结论四:政治部分的命题存在“热”与“冷”的差异

尽管政治部分的覆盖面非常高, 但从统计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明显存在“冷”与“热”的差异。宏观方面: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二、三、四单元,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第二、四专题等, 在三年来的高考中均有涉及;但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第四单元 (2009年高考有的世贸组织考点现已删除) 在三年来的高考中均无题目。微观方面: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生活与哲学中的联系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美国等, 在前三年高考中均有体现;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其他考点在三年的高考中未曾涉及。

如果说结论三中“点”与“面”的关系问题比较笼统, 那么结论四涉及的“热”与“冷”的问题, 则是非常具体的。对于考试说明中的考点特别是高频考点, 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会不会再考的问题, 而是如何考的问题。对冷门考点, 我们也要重视:以前未考到的点, 在接下去的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会否更大呢?因为考点虽然有热与冷的差异, 但绝无考与不考的区别。从2011年的考题看, 冷门考点备受命题者关注, 像信用卡这一知识, 以往并不是热点, 但却赫然出现在了2011年的浙江文综卷中。

三、试卷长度走向分析

试卷长度是试卷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下面是笔者对三年来浙江文综政治部分的长度统计 (见表3) 。其中选择题部分各有一幅漫画未计字数, 非选择题部分2010年和2011年各有一张柱状图未计字数。

结论五:政治部分的命题十分重视对试卷长度的控制

三年来浙江文综政治部分的长度是逐渐缩短的:试卷长度从2900余字缩短到2400余字, 其中选择题从1900余字缩短到1600余字, 非选择题从1000余字缩短为700余字。虽然我们不能肯定2012年的试卷长度一定会更短, 但命题者十分重视对试卷长度的控制这一点不容置疑。至于浙江文综政治主观题答案, 长度基本保持稳定。

对试卷长度的有效控制, 表面看涉及的是试题语言表述的简洁性和考生的阅读量, 实质上关系到试题信息密度的增加和思维含量的提高, 试卷长度的缩短意味着对考生能力特别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四、选择题命题走向分析

对选择题的分析, 可从很多方面展开。笔者仅从选择题的题肢类型和取材特点两个角度对三年来浙江文综政治选择题作统计 (见表4) 。

从上述统计中,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六:政治选择题中组合选择题比重一直较大

从题肢的角度, 政治选择题可分为独立选项选择题和组合选项选择题两大类。浙江文综政治选择题中组合选择题的比重一直较大:2009、2010和2011年中组合选项的选择题分别达到了8个、7个和6个。其中, 除了2009年和2010年各有一题为三项组合的选择题, 其余19题均为两项组合的选择题。

相对而言, 组合式选择题的难度更大, 区分度更高,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当然也更高。在选择题的命题中, 极易出现容易题大家都对、难题大家都错的现象, 使试题的区分度得不到保证。浙江文综政治选择题中组合式选择题的大量存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命题者希望选择题保持较高难度和较大区分度的这一意图,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结论七:政治选择题在命题取材上坚持冷热并重

从三年的命题情况来看, 浙江文综政治选择题在取材上一直坚持冷热并重, 其中不以热点问题为材料的试题占了很大比重, 三年分别为6个、5个和7个。如2009年第24题、2010年第33题和第34题、2011年第24、34和35题, 均以课本基础知识直接入题;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第30题, 均以漫画作为材料;2009年第28、29、31题, 2010年第31题, 均以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素材作为命题材料;2009年第32题, 2011年第27、28题等, 均从科普、考古方面的素材切入;2009年第27题、2010年第26题的材料则是假设的。

选择题命题取材上的冷热并重, 既能丰富政治试题的内涵、提高政治试题的厚度, 避免取材上的单一性和浅薄性;又能增加命题取材上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命制出更高质量的试题。同时, 对平时的教学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

五、非选择题命题走向分析

两道大题五个设问, 共52分, 其中第40题为两个设问, 第41题为三个设问, 三年来浙江文综政治非选择题均保持了这一命题框架。

结论八:政治非选择题在命题选材上聚焦热点

与选择题不同, 浙江文综政治非选择题取材完全聚焦热点:2009年第40题聚焦的是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热点, 第41题聚焦的是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问题;2010年第40题是对规范地方政府行政裁量权的思考, 第41题则是对浙江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分析;2011年第40题以动漫大片《田螺遗梦》入题, 反映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41题则从用工荒、协调区域发展的角度切入, 使“迎着热点上”这一政治学科的命题特点表露无遗。

非选择题的这一命题特点, 启示我们:在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打通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现在的社会, 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而备考复习的时间有限, 光靠高三的备考复习显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高一抓起, 引导学生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

结论九: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紧扣材料、知识指向明确

设问紧扣材料、知识指向明确, 是三年来浙江文综政治非选择题命制中的两个鲜明特点。就设问紧扣材料而言, 15个非选择题设问中, 直接出现“结合材料”“指出图、表信息”等字样的设问占了9个;其余6个虽无此类字眼出现, 但实际上都在设问中规定了这一要求, 如“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做法”“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创作过程”“三位同学的观点”“面对‘用工荒’”等, 都要求考生到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就知识指向明确而言, 15个设问中, 除了2010年和2011年第41题的第1问 (这两个设问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 并无课本知识的直接对应) , 其余13个设问均明确规定了知识范围, 其中有9个设问更是具体指明了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块。

政治非选择题答题的基本要求是“问什么答什么”, 其中蕴涵两层意思。一是“有什么答什么”:既然设问紧扣材料, 考生在答题时就应回到材料中去提取相关信息, 并把相关信息转换成课本语言。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进而根据信息调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二是“要什么答什么”:既然非选择题在设问中已给出了明确的知识指向, 考生在答题时只要从自己的知识贮备中调用这些知识即可。设问中知识指向明确, 看起来是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具体的考点知识, 而且还要把具体的考点知识“上挂”到整个知识的大系统当中去, 构建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否则只能是答到哪里算哪里, 全面性和条理性大受影响。

高考作文走向 篇8

一、新课标高中数学的培养目标和高考试卷设置

1.知识与技能:新课标对“双基”内涵的重新审视

新课标的出台, 更加完善了数学教学的时代内涵, 关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也成为时代化的一个符号。比如, 高中数学新增了算法的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 并且拥有统计知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种教学目标的转型, 不仅让课程计算变得简单、便利, 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人为因素、删减了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内容。这些变化中最为关键的就是, 高考试卷把部分选修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从而让高考试卷和新课标在理念上具有同步性和统一性。这种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 把选修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划定为必考范围;第二, 对选修内容自由出题。

2.过程与方法: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新课标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的想象、抽象、推理和运算能力, 同时新增了考查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可以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数据, 并且依据数据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新课标增加了很多统计学方面的知识, 这都是为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高考试卷的设置也是出于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甚至很多高考数学试卷还依据各地情况, 设置适宜难度的应用题。新课标也要求运用大量丰富多样的实例引出对应的数学概念及其结论,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设置丰富的案例, 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变化可以从新课标增添的研究性学习中体现出来。

二、走向高考, 服务高考———新课标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现实需求

1.必修与选修: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数学变革

新课标出台后, 几套通行的教材都进行了内容调整。与此同时, 高考数学试卷的内容也进行了重新设置。这就像是两条火车同时推进, 看似毫无关系, 但是都是在同一动力 (即新课标精神) 的推动下进行的。事实上, 高考试卷的出题机制是以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为主要参考对象的, 新课标出台给高考试卷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就是选修与必修的划分。为体现出新课标的“生本”精神, 人教版A版教材区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而根据2007年教育部颁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 数学高考必须包含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其间的互相影响关系。

2.横向与纵向:高考数学试卷对新课标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新课标是确定高考数学考试内容的主要依据、原则, 是立意命题的指导性理念。高考数学为基础性学科, 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水平。由于文理分科, 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在选修内容上比例有所不同。选考内容主要来自选修系列4中的四个专题, 即 (1) 几何证明选讲; (2) 矩阵与变换; (3)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4) 不等式选讲。文科的必考选修内容是系列1, 理科的必考选修内容则是系列2, 这里面的差异可以从更具体的内容设置看出:根据人教版最新数学教材来看, 必修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 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 (2) 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3) 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4) 基本初等函数II (三角函数) 、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5) 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课又分为四个系列, 而系列四设置的专题就是供参加高考的学生选用的。从这里可以看出, 高考试卷的设置更加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但是也更加注重对新课标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3.知识与能力:新课标背景下高考数学的发展趋势

当我们把新课标卷和高考卷进行对比分析, 很容易就发现新课标卷新颖的地方在于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在知识和能力之间做出了轻重之分。举例来看, 新课标试卷第18题, 其内容是关于花店玫瑰花供求数的计算, 内容概述如下。某花店每天以每枝5元的价格购进玫瑰花, 以每枝10元的价格出售。若当天卖不完, 即作垃圾处理。第1题的题目:若花店一天购进16枝玫瑰花, 求当天的利润y (单位:元) 关于当天需求量n (单位:枝, n∈N) 的函数解析式。该题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计算结果, 但是又不限制固定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模式, 给了学生更多的答题空间。整体来看, 这个题目是开放性的, 既能体现函数的性质和特征, 又能考查学生对函数的整体认知。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标精神引领下的高考数学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

高考作文走向 篇9

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日前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求,体育科目今后将进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这意味着,今后体育成绩的好坏可能会影响高考的录取。但是体育课究竟该如何纳入高考呢?这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学生体质令人担忧

体育课计划纳入高考的背后是这些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今年秋季北京大学新生军训,多人晕倒。而在很多中小学,上体育课有人晕倒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在有的中小学,甚至在升国旗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也会有人晕倒。

“我国学生体质的下降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统计资料也印证了很多人的担忧。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从1985年开始,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虽然到2010年多项抽检数据首次止跌,但大学生人群的身体素质仍旧延续下滑的趋势;中小学生营养过剩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在持续增加。

李相如说,中国学生的体质状况如果不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时间长了,就会给我国的国民健康及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体育课究竟该如何进入高考?

李相如建议将体育课纳入高考,这是扭转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的一种积极信号。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中小学师生群体中,对于体育课纳入高考的政策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些身体素质好、热爱体育的学生对此抱有了热烈欢迎的态度,但是一些身体素质不好、不爱运动的人则是到处抱怨。虽然一些老师在记者的采访中对体育课纳入高考也都予以了支持,但是也有人担心,在我国依旧还是应试教育、高考分数依旧决定一切的背景下,要让体育纳入高考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时,还有人担心体育课纳入高考后,如何保证公平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在现实中,有些学生虽然身体很好,但就是跳不高、跑不快;还有些学生天生体质较差,体弱多病。这些都不是他们的错,如果因此影响他们上高中、上大学,显然有失公平与合理。还有残疾考生,如果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导致他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否涉嫌对残疾考生的歧视? 另外,究竟该如何避免学生考体育“临时抱佛脚”,而是确实对他们的身体锻炼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呢?体育课纳入高考后,如何进行考试制度和成绩的设定显得至关重要。

李相如说,体育课纳入高考不能单纯以一次高考的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这样会造成一些人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起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

李相如建议,体育课纳入高考必须要和平时的考核结合起来,而平时的考核应该有三个维度:其一,平时每个学生的体育课都要进行记录,对其出勤缺勤情况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其二,班上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都有哪些学生参加,应该有所记载;其三,平时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情况应该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这些平时的考核应该占到体育高考成绩60%的比重,另外加上体育高考时测试成绩40%的比重,就可以综合得出高考体育的成绩。”李相如表示,体育高考进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引导学生平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当然,在体育高考的测试部分,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专长进行测试。这就要求每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至少要掌握一门自己比较擅长的运动技能。”李相如说。

警惕成为应试教育的另一个翻版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谢琼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体育课纳入高考并没有多大的必要,这种方式让体育教育依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另外纳入高考以后,其不仅容易被弄虚作假,又会额外增加学生的一些负担。

“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关键要在体育之外下工夫。如果我国学生不再一切为了考试的分数而努力,平时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不再那么繁重,各个学校都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课不是经常被挤占,那么学生们自然会有更多兴趣、时间和机会参加体育锻炼。”谢琼桓说这些问题不解决,单凭体育课纳入高考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不过李相如表示,体育课纳入高考主要是一种好的导向作用,它主要是引导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政策方面而言,其还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为了避免体育高考造假的泛滥,李相如建议,在最开始的制度设计时就应该有比较周到的安排,体育成绩作假必须和高考作弊一样对待。

“只要制度设计得合理,体育课纳入高考应该对学生体质的提升起到很大积极作用。”李相如表示。

上一篇:问题转化为课题下一篇:谐振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