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

2024-07-13

夏教案(精选13篇)

夏教案 篇1

澄西中学周超21444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朗诵激趣,导入新课

春的百卉萌发,给人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秋的收获给人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板书:夏),这是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难道在同学们的心中,都是这么讨厌夏吗?夏天就一点乐趣都没有吗?

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二:检查预习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匍匐(púfú)迸发(bâng)澹澹(dàndàn)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1、作者笔下的夏有何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文章第二、三、四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

(夏天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或夏天的人物活动)

3、作者喜欢夏天吗?你从文章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喜欢。我却要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四: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显示问题:

本段选择了哪些具有特征性、季节性的自然景观?写出了夏怎样的特点?

(选择细草成厚发、绿烟成黛色长墙、蝉、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2、夏天是突然到来还是有一个过程?请找出相关语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天缓缓而来的过程。女生朗读第三段,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前”指春天,“后”指秋天,“生命的旺季”是指有的农作物已经收获了,有的还正在茁壮成长,还有的农作物正要播种。也就是说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4、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还应该有人的活动,在第四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农忙景象。读一读,他们是怎么忙的?忙到什么程度?

(忙着收割,给秋苗追肥、浇水等。)

5、读了二、三、四段,你能说说作者喜爱夏天的原因吗?(景美,人勤)

五、品味语言

读文章不仅要了解内容,还得细细地品味语言。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感受一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能打动你的心,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联想,让你想起你自己曾经看过或感受过的类似情景。学生先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独立学习以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例如:(1)“烘烤”这个词用得好,能使人感受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2)“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写得好,我们仿佛能闻到麦子的这种香味。“热风浮动着”这句让我联想到夏天走在柏油马路上的炽热。(3)“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用一锅水逐渐沸腾的比喻,形象的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表现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4)“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挑”字,让我感受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呼吸,感受到了它们正在努力生长。“举着”让我们感受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前进”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瓜秧的腰肢扭动,蜿蜒蛇形。(5)“这时„„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运用拟人的修辞,“冲刺”一词看出农作物在紧紧抓住大好时光,大显身手,茁壮成长,显示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

六、指导朗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这堂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音量上面应该如何控制呢? 感情:喜爱

音量:饱满、洪亮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注意重读和节奏等。这篇课文,要读出夏天那种火热、急促的、美好的氛围,并注意文中感情递进的句子及修饰语。首先解决重读,给出了三个含修饰语的句子: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让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中的重读词语,学生基本能体会到修饰语需要重读,总结规律——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其次是节奏,我们在第一遍齐读的时候,节奏较慢,且有些拖拉,不适合读这样“火热”的课文。所以要练习朗读情感递进的句子,同样给大家出示这样三个句子: A、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自由读,找出需要连读的地方。

学生在反复练习之后,总结规律: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似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重读及节奏的朗读训练。最后老师找了第三、第四段这两个精彩的段落,全班来演读。

[女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女合]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男合]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男领]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男女领]你看,[女合]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男合]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众合]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男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男合]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众合]快割,快割;

[女合]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众合]快打,快打。

[女合]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 [男合]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男领]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女合]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众合]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七、结束语: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领略、发现生活中的美。

八、布置作业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夏之色”、“冬之色”。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又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或许仿句难了点,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句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教学反思:

当代作家梁衡的《夏》,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而内涵丰富的优美散文。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大致思路定为:整体感知——细读探究——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和朗读上,这也是散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品味文章富有魅力的语言,挖掘本文含蓄隽永的一面。怎样才会品味得透、怎样才会体味得深?只有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或者语段做深入细致的研读,才会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及表情达意的淋漓尽致。但重点赏析不等于不做整体把握。同时还要寻找到这节课的朗读训练点,进行有梯度的朗读指导训练。

总的来说,这堂公开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教研员王金海老师的充分肯定,是他所听到的十几堂《夏》中的上层之作。同时也得到了江阴市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1、本堂课思路清晰,问题设计由简到难,由整体到局部,丝丝入扣,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的规律。

2、教态亲切自然,虽是借班上课,但课堂气氛活跃,能在课堂上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侃侃而谈,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习的热情充分被激活。整节课,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同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呈现出合作探究的浓浓学习氛围。

2、本堂课的高潮和亮点部分是在语言的品味和朗读上。写景抒情散文的授课重点一般在于语言的品味积累。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朗读是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写景抒情散文正是训练朗读能力的非常适合的文本材料。我们一般会看到这样的模式和惯例:教师范读,提出朗读注意点(停顿、重读、语速、情感),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或个别演示,品味完语言再读。在学生预习非常充分,理解全文内容情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朗读训练对一部分朗读基础较好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大部分还不会掌握朗读规律及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孩子,长此以往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在上《夏感》这课时,我尝试从文本出发,寻找这节课的朗读训练点,进行有梯度的朗读指导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课堂有成功之处,但也有遗憾在心。

1、一堂课只有45分中,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充分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环节,因时间给的不够充分,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也跟平时的指导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关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这些能力。

2、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语言缺少趣味性和美感。在课堂教学时,我需要多多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当然,锤炼语言应该从日常会话开始,我会在教学时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并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便于以后改进。

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①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具有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认识新疆的相关乐器。②学唱《美丽的夏牧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并渗透环保教育。③乐句的连音唱法;附点音符、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用欢快、热爱的声音演唱《美丽的夏牧场》。②难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录音机、课前搜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过程:①组织教学:师生问好。②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师:对了,汉族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所以没有列入少数民族的行列。今天的音乐课上,彭老师准备了一段的音乐,你们听一听,这段音乐像是哪个地方的音乐。

师:究竟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呢?我们先不着急,再听一遍,这一次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关注音乐里的伴奏,也许会受到启发。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它的节奏和音色上听出来的。老师告诉你们,刚才这首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音乐。瞧!这么美的音乐把谁吸引来了。(阿凡提)

师:我们就跟着阿凡提一起去领略哈萨克美丽的风光吧!

师:好的,这个肯定没有问题,谁来试一试。你来!注意它的强弱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③学习新课。1)学唱歌曲。

师:瞧!成功啦!真棒!掌声送给自己。

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放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听,从远处传来了优美动听的旋律。(MTV《美丽的夏牧场》)。这是哪啊?美吗?(揭题《美丽的夏牧场》)

师:真美啊!老师不禁响起一首小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师:老师想把美用歌声表达出来。请同学们给我打打拍子。教师弹琴(自弹自唱)

师:你觉得老师刚才唱得哪个字最能抒发情感?

师:说的很好。下面请大家用“啊”来跟老师的琴轻轻地哼一哼。

师: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唱谱,会唱的可以跟老师一起唱,不会的可以继续用“啊”模唱,同时请大家注意观察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哎呀,你真是火眼金睛!

师:下面请大家把这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师弹琴)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比较有困难?

师:谁会啊?请你做小老师。

师:真棒!掌声送给她!我们把这句连起来试试看。

师:嗯,这句吗?好,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歌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把词加进去。刚才有同学说这句最抒情了,那我们怎么样来把这句唱好呢?

师:注意把这一句连起来,就像旋律上面的连线一样。啊!真美啊,老师仿佛闻到了草原上淡淡的青草香,你们闻一闻……吸一口气,慢慢吐出。好,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唱一唱。

师: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口型是这样的,你认为对吗?(口型、嘴角、气息、声音要统一)

师:啊!真美!这是哪啊?

师:听!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师:好,现在让我们把这首歌完整地演唱一遍。

师:歌曲美是旋律美和歌词美的有机结合,那么我们歌声美要怎么样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美呢?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感觉,自学第二段歌词。(教师弹奏旋律,共同演唱第二段歌词)

2)介绍“阿肯”。

师:同学们,第二段歌词中出现了一个词———“阿肯”,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一种称呼。

师:究竟“阿肯”是什么意思呢?我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来看一下介绍。

师:同学们,看完介绍以后,老师想提一个问题,“阿肯”在唱歌的时候会怎样呢?

师:是的,就像刚刚介绍的一样,可以边唱边跳,也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非常热情地演唱。

3)乐器介绍。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边唱边舞蹈,提到自弹自唱,我要向大家介绍几种新疆的特色乐器,请看大屏幕:冬不拉、热瓦普、手鼓、铃鼓。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铃鼓,同学们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先来试一试。

师:你学得真不错,老师奖励你一个铃鼓。

师:下面请拿到铃鼓的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边唱边跳。

师:表现得真不错!

④课堂延伸。1)欣赏合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自己设计《美丽的夏牧场》3)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播放图片)4)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中班教案:夏 篇3

中班教案:夏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乐意通过语言、动作等艺术形式表现散文诗中主要角色形象。

活动准备:

1、挂图37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磁带及录音机

2、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又什么感觉?

2、你觉得小花、小草、小动物,他们在夏天会热吗?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散文诗《夏天》,幼儿欣赏。

1、提问:你在散文诗里听到了什么?散文诗中有谁?他们怎么了?

三、结合教学挂图,理解散文内容。

1、出示挂图一。

提问:炎热的夏天里,柳叶、小花、湖水、小鱼都怎样了?

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

你能用表情或者动作表现柳叶的心情吗?

蜻蜓飞来报告了一个什么好消息?

2、出示挂图2

提问:雷公公带来了谁?下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啊?

出示挂图3

提问:柳叶、小花、湖水、小鱼喜欢大雨吗?还有谁也喜欢大雨?

你从哪里听出他们都很开心?

四、听散文诗录音,再次完整欣赏。

找找散文诗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学习散文诗中的优美诗句。

五、分角色表现散文诗内容

请一些幼儿扮演散文中的主要角色,大胆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表现角色形象。

中班教案:夏

【活动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如夏季穿薄一点,凉快一点的衣服等。

2、愿意自己穿衣并基本掌握穿脱夏装的技巧。

3、积极参与上台表演,有强烈的表演欲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一套清凉的服装,如泳装、露背装、洞洞装……

2、轻快的音乐磁带。

3、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好小舞台,供幼儿演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一套夏装,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夏装,又凉快又舒服,真漂亮。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夏装。

师:你穿了什么衣服?说说你穿这件夏装的感觉?

2、和幼儿讨论夏天的衣服怎么穿?

师:你的衣服是自己穿的,还是爸爸妈妈帮你穿的?谁来介绍介绍你是怎么穿上它的?

3、“凉快一夏”服装秀。

师:小朋友穿上了这么漂亮的夏装,那就让我们到小舞台上表演一番吧!一定会很精彩。

配合轻快的音乐,请幼儿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穿的夏装,老师适时地配以旁白。

鼓励幼儿做出漂亮的定型动作。

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一场夏装专场时装秀,鼓励幼儿合作表演。

师:小朋友可以去找你的好伙伴一起来表演,谁来当今天的小主持。

幼儿主持活动,教师间接指导,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4、幼儿说一说夏天服装和冬天服装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师:小朋友夏天穿的是夏装,那么冬天呢?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全班幼儿和照一张“漂亮一夏”的服装秀,张帖于教室门口。

四、活动延伸。

1、美工区活动:夏天时,穿什么样的衣服最凉快?利用美工区的材料或家中的旧衣设计一种又透气又凉爽的服饰。

2、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谈话“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夏装?为什么?”

1.《夏》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 :下面我们做个猜谜游戏,我背一句诗大家猜猜它描写的是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抢答,不用举手。请听题: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大家的诗词积累量还挺丰富的,这样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背出来给大家猜一猜。

过渡:我发现大家提到的夏天的诗句并不多。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夏要么是干燥炎热苦闷压抑的艺术象征,要么就是杨万里笔下的“日常

睡起无情思”,的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的一丝无奈。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板书: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我们就领略一番梁衡笔下的《夏》(板书:夏)

2.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主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不理解的还可以查阅工具书;

生字

匍匐

生词

轻飞曼舞

芊芊

春华秋实

匍匐前进(3)读课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检测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说说记字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读准生字: 芊

匍匐

默写生词: 轻飞曼舞

芊芊细草

春华秋实

匍匐前进 细滋慢润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5.学生质疑课文,整理主要问题(1)文章写了夏天有哪些特点?

(2)作者为什么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读书并进行批画,师巡视 3.汇报交流

(一)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二)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激情引读: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夏天,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夏天,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三)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描写夏季特点的词语。(1)学生勾画相关的词语(2)激情引读

夏天是热烈的,我想大声赞美—————————— 夏天是金黄黄的,我想大声赞美—————————

夏天是紧张的,我想大声赞美——————————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三、学用结合,多元训练

1.《夏》这篇课文抓住了夏天—— —— ——的特点,围绕着这几点来赞美夏天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作者赞美——— —— ——的思想感情。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意思。

(1)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描写夏季景象形象生动的句子,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2.你喜欢夏天吗?用一两段话写出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板书设计: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六年级语文夏教案 篇5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 :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教学《夏》这两个教案,试图从两种不同的风格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目的归一:让学生从把握夏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住作者寓于文中的感情。用这种感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去体味这份感情。

两个教案,都从重难点出发,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既有课内知识的解剖,又向课外作了延伸。

荷映晚来夏 篇6

今年的夏天来得有些晚。以前,这时节已是艳阳高照,烤得大地都已经冒烟了,可今年却仍细雨绵绵。我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前面隐隐约约有一大片花,是什么花那么吸引人呢?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好奇心驱使我一探究竟。

清晨的空气有些潮湿,还飘着细细的雨丝,给那片花增添了一份朦胧与神秘之美。我越走越慢,最后停住脚,痴痴地望着眼前那一片荷花。用壮观还不足以形容它的气势,荷叶茂盛得似乎能遮住天,有的花竟然比我还高,天上的云似乎都被染成了粉红色。微风轻柔地抚摸着荷花,花瓣被弄痒了,轻轻摇了摇身子,花瓣上老天爷撒下的珍珠也随着摇摆不定。最后,珍珠们融合成了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宝石映着天,映着花,也映着那晚来的夏。

阴雨天总是使人心生厌烦,可是阴雨天的荷花,却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荷花轻摇着,雨中起舞,它们高傲地抬着头,虽出身泥中,但却丝毫没有被泥水玷污那份清新圣洁。

上午9点,雨停了,但遗憾的是没有彩虹。荷花丝毫没有因彩虹的缺席而感到失落,反而更加艳丽。这里的荷花,让我不仅看到了高洁淡雅,还看到了一种荷花独有的妖娆。它们都懒懒的,有的半开不开,有的倾倒在身边的花上,有的干脆倒在池子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哪个调皮的孩子把它折弯了。

时间一晃而过,太阳变成了鸭蛋黄,晚霞映在花瓣上,红得更加艳丽了,荷花晚霞交相辉映,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我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晚风拂水岸,明月映荷花。荷花已早早睡去。但它那清秀的面容,仍然映着天,映着地,映着那徐徐的晚风以及那姗姗来迟的夏……

本文最突出的便是细腻、生动的语言文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显得文采飞扬小作者赋予了荷花以人的情态,“弄痒”“轻摇身子”“高傲地抬着头”“懒懒地开着花”“早早睡去”等词句,将荷花独有的韵味都呈现了出来,再配以比喻等修辞,将荷花写得“活”了起来另外,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记忆中荷花是单调的,再继而写荷花的美丽,“美”则更突出(潘喜凤)

课文夏感教案参考 篇7

【目标导航】

1、积累“黛色 灵秀 贮满 终极 匍匐 融融 澹澹 芊芊细草 轻飞曼舞”等词语。

2、理解文章“总——分——总”的写作思路。

3、诵读、品味文章优美语句的含意及表达的效果。(重点)

4、学习作者抓 住特征写景的方法。(难点)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 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主要著作有:《梁衡文集》,散文集《夏感与秋思》。

【学习导航】

一、重点字词

1、芊芊细草:qiān qiān:草木茂盛 2、黛色dài:青黑色 3、磅礴páng bó:气势盛大

4、贮满zhù :储存满,积蓄满 5、匍匐pú fú:爬行

6、秋波澹澹d àn 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学习过程

7、春华(huá)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8、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9、承前启后:承接前者,引出后者。与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的意思相同。

10、轻飞曼(màn)舞:形容姿态优美曼妙。

二、讲解赏析课文内容

1、齐读第一段,问:

夏天给人的总体感受是 、、。(用原文中的词填 空)

2、快速默看课文2—4段,看看这三段各是写夏天那个方面的特点?

3、看看第一段和2—4段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

4、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本段中写夏天天气的句子用笔画起来。

5、在炎热 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6、学生探究在作者所写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可从修辞、关键词、感受器官的感受等方面进行 分析)

分析示例:比喻句

我喜欢“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因为这句话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写出了林带的`繁茂和气势。

再看拟人句:

我喜欢“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其中“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过渡:作者捕捉了夏天里有特色的景物,突出了夏天热烈的气势,还以显微镜的效果观察了夏天的颜色。

7、默看课文第三段,找出具体描绘夏之色的句子。这种颜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作者在写夏天的色彩时,又写到了“春 之色”和“秋之色”,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请你也仿照这两个句子,并发 挥想象,写两 个“夏之色”的句子。

8、第四段。 (朗读的处理:语速要快,语气要短,要读出农民的紧张的心情)。

你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歌?

9、过渡:作者感知了夏天如此热烈、成熟的景物,感受到农民的紧张、繁忙,那么作者对夏天有什么样的感情?

10、读最后一段,说说本段有什么作用?

全文的结构

【小结】

作者围绕三个 方面来写夏天突出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夏教案 篇8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则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三、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难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以及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大小宗这两个概念。具体突破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详细阐述。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在初中没有涉及,对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一点,加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在准确把握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图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材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以及相对应的学生的分组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这样的学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具国家规模。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历代古人用卓越的政治智慧,不仅使得奴隶社会延续两千年之久,而且遗留的思想文化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凝聚力。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去追寻。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的构成。

? 2.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理解和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 3.合作探究,讨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问题;何为古代?何为政治制度?

学生回答: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阅读课本引言和第一目第一段,抢答:

1.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什么?建立者是谁?

2.选贤任能的传位模式叫什么?

3.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模式叫什么?

4.王位世袭制的开创者是谁?

5.商朝建立后,王位除了父死子继的方式外,还有哪种?

6.附加题:王位世袭结束的时间是?

教师总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以其鲜明的私有化特征体现出时代巨大的进步。

教师提问:夏商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后,是如何管理国家的?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段和第三段,

归纳夏商是如何进行统治的(政体)

1、管理制度

2、神化王权 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天的意志

总结:商朝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每事必卜,王权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百姓眼中商王就是神的代表。

过渡:最后一位商王是谁?商被哪个王朝取代了?重要的事件有哪些?

BC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周朝,两年后,武王崩,成王继位,周公辅政,继行分封。

历史情景剧:

背景: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周公旦: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分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既可以藩屏周,又可监视殷商遗民,以防叛乱,今我要继承武王之法,大行分封,保我周朝长治久安。

卿士:周公,把王畿以外这么多地方和人民都分封出去,而且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再分封,设置官员,征派赋税,建立军队的权力,他们会不会有反叛之心呢?

周公:诸侯众多,必不能万众一心对抗我朝,且我朝实力强大,若有反心,我必诛伐之,亦可分封他人。

卿士:周公,诸侯应尽哪些义务?

周公: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做为诸侯,他们必须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还要定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看他们是否励精图治,臣服我周朝。如有僭越,必惩之。

卿士:周公说的是。

提问

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分封制的内容,含义,对象,主要的诸侯国,特点,诸侯国的权力和义务,影响以及破坏的原因。

学生逐条回答,教师逐条归纳深化,完成本版块的学习,重点归纳出分封制的血缘色彩十分浓厚。

过渡:政治领域的分封制,使得西周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那么当老一辈的管理者死后,继任者由谁来担任呢?

给出实例: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他的遗产该如何分配?权力和义务有谁来继承?

和现实进行比较:

归纳分析宗法制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1.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规定嫡庶系统,区分大小宗,明确宗族内的等级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夏玉米如何创高产 篇9

玉米为了达到增产的效果, 良种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 不同良种的生存条件对光和热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 这就决定在种植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不同的良种, 而且还可以运用良法与之进行配套使用, 这样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良种的潜力, 使玉米增产。早熟品种是夏直播玉米中经常选择的。在播种前, 应该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 确保在做好发芽试验的同时, 种子的发芽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保证全苗。

2 整地播种

2.1 选地整地

在播种之前, 应该选择地势比较平坦、土层较厚以及土壤疏松和速效养分高, 离水源地近、肥力较好的旱地或缓坡地来作为夏玉米的种植地。选择较适合的地块后再进行整地, 这样可以使土壤更加的松软疏松, 然后再将其细碎平整后即可播种。

2.2 适期播种对于夏玉米来说, 播期越早越好

夏玉米提前早播种不仅可以使玉米品种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还可以使夏玉米减轻病、虫以及倒伏的危害, 而且还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 进而增加土地全年的总产量。实际生产表明, 最好的播种时间应该是在6月10日前结束播种。否则每晚播种1天的话就会减产百分之二左右。目前被大力推广的就是包衣种子, 一旦种子没有包衣, 那么就使用药剂进行拌种。其拌种方法为:使用百分之四十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加水组成拌种液, 然后将其拌到玉米种之中。其中足墒播种是保证苗全、苗匀的关键, 也是奠定丰产的基础所在。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在玉米种子出苗后, 一定要按时的做好查苗补苗工作, 在夏玉米长到3叶时, 就应该及时的间苗, 然后在5片可见叶时定苗即可。在5片可见叶定苗时一定要多留株苗到计划密度的百分之五左右, 然后再在后面的田间管理中拔除掉那些病弱的株苗。

3.1.1 中耕除草

在玉米达到苗期时, 大致要进行2次中耕, 其中耕的深度大概在5~10厘米之间左右。因为夏玉米的苗期正值雨季, 所以为了防止因为雨水而造成“芽涝”现现象的出现, 在定苗前后应该立即进行浅耕;在拔节期前后, 中耕可以尽量的深些, 其行间可以在10厘米左右。在中耕松土的情况下, 将地里的杂草除掉, 还可以选择化学除草的方法进行灭草。

3.1.2 追肥浇水

因为夏玉米施用基肥是很难的, 所以必须要在其苗期时及时的追施苗肥。其中苗期追肥有两种:一种是沟施;另一种是穴施。施肥可以选择施尿素或是钾肥。一般是在距玉米植株的15厘米处左右开沟, 然后把有机肥和化肥等倒入其中, 随即覆土盖严, 这样会使肥效得到提高。在追肥时, 要对弱苗以及补栽苗做重点偏施。

3.1.3 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达到苗期的时候, 会对其产生危害的害虫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等。对于地老虎的防治, 可在玉米出苗后用敌杀死在傍晚时喷洒地面。对于蚜虫、蓟马、稻飞虱等害虫可以用乐果乳剂喷洒玉米苗心进行防治。

3.2 玉米穗期管理

3.2.1 重施穗肥

夏玉米追肥最重要的时期就是穗期, 此时追施的主要是速效氮肥。而且追肥时间通常以大喇叭口期为好, 至于具体运用就要根据苗势、地力来决定。施肥的大致方法为:在中耕培土的情况下, 在两行玉米植株之间, 打深为10厘米左右的穴, 然后向其内施入氮肥。

3.2.2 防病虫, 防倒伏

玉米的病虫害一般情况下有褐斑病、锈病、蓟马、玉米螟等。应对玉米的病虫害时, 在玉米达到7~11叶时, 可以用志信星加水防治玉米褐斑病, 其中, 要保证每隔七天就喷雾1次, 然后大约连喷2遍左右即可。在防治玉米锈病时, 应该在抽雄后用志信星对水喷雾进行防治。另一方面, 在防治虫害时应该做到以下三点工作: (1) 在苗期时要注意观察株苗的情况, 如果发现虫害那么就要立即喷洒有机磷类农药进行防治; (2) 在播后的第40天左右时要使用辛硫磷颗粒丢撒玉米心叶的办法来防治玉米螟虫; (3) 在播种后的第55天时要注意防治蚜虫的出现。

3.3 花粒期管理

3.3.1 补施攻粒肥

在夏玉米达到花粒期时, 应该根据玉米植株的长势情况, 然后对应的追施攻粒肥。经常要在雌穗开花时, 追施尿素。

3.3.2 浇水与排涝

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70.0%~80.0%, 在籽粒达到灌浆时, 一旦田间出现积水的现象, 应该立即排涝, 否则就会因涝害而造成玉米的减产。

3.3.3 中耕除草, 防治害虫

在灌浆后期, 应该浅锄1次。在夏玉米达到花粒期时经常会有类似于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等害虫出现。此时可以用敌杀死来喷洒雄穗来防治玉米螟;对于玉米的黏虫以及棉铃虫, 可以通过在叶面上喷洒辛硫磷来进行防治;在玉米达到后期时, 最可能会受到蚜虫的危害, 此时可以用乐果来喷洒进行防治。

4 适时收获

夏教案 篇10

[基础知识]三大发明完成建筑技术提高沈括《梦溪笔谈》元历法与郭守敬理学教育与史学成就书院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宋词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市民文学元曲与关汉卿

[基本理论]

.指出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为世界领先,培养学生致力科技文化振兴中华的情操;

3.介绍古代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并指出这些文化由各民族共同或学习中分别创造。

[能力培养]

.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前提的,通过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促使学生理解上述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各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培养学生中外史对比的能力和意识;

3.讨论分析这一时期文化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历史地位。

[教具教法]资料,图片,学生结合语文准备的资料,讲述,评价,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由同学概述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师归纳。

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来的,南方超过了北方,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二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相对安定;三是少数民族政权对立,民族融合加强,各地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主流,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进步;四是我国先进文化传播世界各地,我国同时地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五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是建立在隋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

一.科学技术。

.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平民毕升,泥活字。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欧洲、埃及,较欧洲早400年。

(2)指南针。宋时在航海中普遍使用。13世纪传至阿拉伯与欧洲各国。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科技条。

(3)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北宋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与火器。南宋时出现“突火枪”。“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新阶段。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金制造火器较发达,曾以此击败蒙古进攻。

2.建筑。

(1)李诫《营造法式》。北宋末年。对建筑材料、样式、结构有记载和精致的样图。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2)辽代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古代木结构建筑著名。

(3)金代建造卢沟桥。

(4)元大都。有排水系统。

3.沈括《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尤其是北宋科技成就,为英国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4.历法。

(1)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2)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工作。

(3)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今公历基本相同,早今公历300年。

二.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将天理与人欲对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资料]朱熹。徽州骛源人,寓居福建。与程颐程颢合称“程朱理学”。另稍前有周敦颐,曾有《爱莲说》一文著名并相传。朱子重建和主持白鹿洞书院,从事教育五十余年。主张抵抗,为权臣排挤。留有《四书章句集注》与《朱子语类》等。后为权臣害,先诬蔑朱子之道学为伪学,后诬蔑朱子霸占友人死后财产和引诱两个小尼姑作妾,使朱子罢而去。

三.书院兴起。北宋兴起,南宋大盛。著名者有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等。以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鼓励讨论,辩难和自讲心得,风气活跃。

[资料]五大书院。

四.《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略。

五.文学。

.词。

(1)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有很高文学价值。

[资料]

(2)宋词繁荣的条。一是经济有一定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人民思想感情更加丰富,不能以韵律严格的诗来表达。二是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以新形式抒发感情。

(3)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4)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代表人物。

[资料]

(6)辛弃疾。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资料]

(7)陆游。南宋人,诗词均佳,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

[资料]

(8)

2.话本。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记录整理,在流传中不断补充,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高。

3.元曲。

(1)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将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舞台艺术形式,并产生韵文与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与套曲,是当时北方的流行歌曲。

(2)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资料]蒙古人不重科举,灭金后只举行过一次科举,此后80余年废科举。社会上许多读书人将科举作为唯一目标,不免失落。且元工商业发展畸形,王公贵族与官僚聚居城市,为元剧流行提供土壤。此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戴上臭老九的帽子。他们不得不踏入此间,寻得一席之地。关汉卿,北京人,长期创作戏剧,被称“梨园领袖”。《窦》剧中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198年关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另有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等。另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六.绘画艺术。代表作品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另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作品也很出名。

夏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重点: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

夏、秋蚕的养殖技巧 篇12

夏、秋蚕的不同蚕期气候差别较大, 晚秋蚕可能遇到20℃以下低温, 要做好加温的准备工作。但夏蚕都会遇到高温闷热等天气。因此, 做好以上不良环境的预防工作是养好夏秋蚕的关键。养蚕环境调节在28℃范围内, 最高不超过30℃, 小蚕期控制在27~28℃, 采取1~2日龄全防干育 (上盖下垫薄膜) , 3日龄蚕半防干育 (土盖薄膜) 喂叶前半小时揭膜换气。大蚕期控制在23~25℃, 遇高温时在蚕室门窗上挂湿布或遮阳网, 蚕室前后搭凉棚, 用井水拖地面, 小蚕盖湿箔等。大蚕期遇高温多湿的环境, 采取降温、换气, 多用干燥材料, 用“三七糠” (三份鲜石灰兑七份糠) 每天早、晚播撒蚕座, 以改善环境, 减少病原传播的机会。

2、消毒不能走过场

由于春、夏、秋三季连续养蚕, 病毒、病菌积累多, 病毒新鲜, 毒力强, 还有桑叶虫害的病原互感, 造成蚕发病多。在此期间, 一是对蚕室、蚕具及环境进行消毒, 养蚕前后要对蚕房、蚕具及环境用2%有效氯漂白粉溶液, 或用2%甲醛与0.3%石灰混合液进行彻底消毒;二是对桑叶及蚕体消毒, 在养蚕期, 坚持对桑叶和蚕体消毒, 大蚕期眠起第一天用叶, 用0.3%漂白粉液消毒, 严防病从口入。同时, 每天用防僵粉或“三七糠”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桑叶选用莫马虎:夏、秋蚕期, 采叶以叶色为主。一龄为黄中带绿, 二龄淡绿色, 三龄浓绿色。大蚕期则由下往上采, 手触柔软为宜, 注意不采黄叶、虫叶等, 采叶时间以早、晚为宜, 一般上午采叶量70%, 其余夏、秋蚕的养殖技巧30%, 早晨露水快干时采 (阴雨天除外) 。采下桑叶必须迅速运送, 在采运过程中应防止桑叶发热和萎蔫。高温干燥时, 给桑前半小时在叶面上适当喷清水或茶叶水喂蚕, 以起到补充水分和解毒作用。当蚕体虚弱, 发病尤其是发生僵病和细菌病时禁止喂湿叶。

3、稀放饱食防饥饿

夏、秋蚕小蚕期, 采用半防干或防干育, 每日给桑叶3~4次。 大蚕期应注意“三稀” (蚕头稀、 蚕箔稀、蚕架稀) , 蚕室安装电风扇、换气扇, 有利于蚕室降温通风透气, 促进蚕食桑量。夏、秋蚕饲料补给桑十分重要, 防止蚕饥饿, 利用早晚温度较低时, 增加给桑次数, 增强蚕体质。

4、眠起处理要适宜

夏、秋蚕期, 由于叶质老嫩不匀, 容易眠起不齐, 同时饲育温度高, 容易引起食桑不足而就眠。 气温高时, 应设法做好降温工作, 温度应在眠前偏干, 眠后期适当补湿, 以防半脱皮蚕发生。眠起期, 坚持“早止桑、迟饷食”的原则, 即70%的蚕入眠后就止桑, 起蚕95%以上才饷食。少数迟眠蚕应严格淘汰, 以减少病蚕传染机会。

5、上蔟营茧是关键

上簇营茧是养蚕生产的最后阶段, 也是影响蚕茧质量的最后一关。这个时期如果处理不当, 即使蚕养得很好, 也会出现劣质茧。因此, 要做好蔟中保护, 加强蔟中管理。要使用方格蔟, 把握好自动上蔟技术, 做到适熟分批、稀上, 严格控制蔟中温、湿度 (最适温度为24~25℃, 湿度70%~75%) , 避免温度过高, 并加强蔟中通风排湿工作。要做到分类采茧, 分批出售, 松装快运, 防止鲜茧发生蒸热。

此外, 为防止鼠、蚁、蝇的危害, 在四龄蚕第2d, 用500倍灭蚕蝇片添食一次, 5龄隔日添食1次。上蔟前, 还应用300倍灭蚕蝇液喷洒蚕体。

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篇13

争早播种。俗话说:“春争日, 夏争时”。要汲取前几年晚熟的教训, 夏玉米一定要争取及早播种。播种迟, 如秋季再遇阴雨天气, 气温低, 光照差, 不仅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 而且还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播种。要抢收抢种, 早备耕、早灭茬、早浇水、早播种, 充分利用夏季极好的光、热、水、气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产量和效益优势。有条件的可采用抢茬免耕直播玉米。

合理密植。近年来的新品种有了较大变化, 特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 故合理密植应因种而异。大穗型品种如农大108、滑丰986, 每亩留苗3200~3700株较合理。耐密紧凑型品种如浚单18、郑单958, 每亩留苗4200~4700株为宜。一般要求亩播种量2~4千克。播深3~5厘米。等行距为60~70厘米, 宽窄行的宽行距80~100厘米、窄行距30~50厘米。

平衡施肥。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要在全面普及小麦留高茬和玉米鲜秆还田的基础上, 多施农家肥, 氮磷钾化肥平衡配合施用并机械深施。严禁焚烧麦茬, 杜绝掠夺式生产。基肥或苗肥, 配方一: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 配方二:尿素4~6千克、二铵4~6千克、氯酸钾8~10千克。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5~20千克。

节水灌溉。玉米按需节水灌溉, 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提高玉米单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天气干旱尤要倡导节水灌溉。要大力推广畦灌、管灌、渗灌、喷灌, 以及地膜覆盖等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保浇玉米全生育期关键水。因时因地制宜选择灌溉播种期的保苗水、拔节期的保收水、抽穗期的保粒水、灌浆期的高产水。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不能缺水。

上一篇:泰山挑山工精神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下一篇: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