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精选7篇)
《史记·项羽本纪》 篇1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 难以卒读。特别是叙事性文章, 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 乃为文之大忌。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 司马迁安排事件、描写场面和人物语言时, 却有意无意地多次重复, 但读者却毫无厌烦之感。这是因为他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 而是在重复中求得变化,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使得读者如徐行于盘山道上, 在两边似曾相识的风景中, 不断体会到发现新天地的喜悦。
这种相似情节的呼应首先表现在篇与篇之间。比如, 在文章开头部分, 写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时说:“彼可取而代也!”而在《高祖本纪》里, 刘邦在咸阳看到秦始皇时, “喟然太息曰:‘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是志向远大, 两人性格却截然不同:一个是心直口快, 又稍嫌鲁莽少谋, 一个是艳羡富贵, 形之于色。性格的不同之中又可见年龄、出身的影响。项羽这一年二十四岁, 刘邦长项羽二十四岁, 说此话时至少已三十六岁。所以一个是少年气盛, 一个则稳重谨慎。项氏“世世为楚将”, 项羽身世辉煌, 从小是见过大世面的。楚国的灭亡又在他心里种下了仇恨秦的种子, 这棵植物在其叔父项梁的浇灌下正在茂盛成长;他与项梁虽然此时已流落异乡, 但很快就以自己的才能慑服了吴中子弟, 站稳了脚跟, 这使得项羽“才气过人”得到了现实证明。于是, 在项羽眼里, 秦始皇也就算不了什么, 他想要并且相信自己能取而代之。而对刘邦这个从未见过如此盛大场面、缺乏显赫的家族背景、对自己才能又不特别自信的下层官吏来说, 除了惊叹羡慕之外, 恐怕就是对自己卑微地位的些许不满了。《陈涉世家》中的陈涉也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则又是一个不愿死于秦的严刑苛法的戍卒愤怒的呐喊。由于地位更加卑贱, 其时处境更为危困, 情绪也更见激烈。
在本篇之中, 此种情节的相似也是屡见不鲜。比如, “杀会稽守”与“杀宋义”过程完全相同:“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但在这主体相同之外, 又存在着更多枝节的不同。在杀会稽守事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项梁, 从事前预谋到事后收拾局面, 都是他一手操办, 而项羽除了听从项梁的安排杀人之外, 更无作为。到了杀宋义时, 项梁战死, 项羽已然在战斗中、在长时间的痛苦思索中成熟起来。在忍耐了宋义“四十六日”不进兵去解钜鹿之围后, 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就去找宋义建言。他先用好言催宋义进军救赵, 被宋义用欲坐观秦赵斗然后收渔人之利为由拒绝, 后又受到宋义旁敲侧击的警告和威胁, 心中的不满已将要爆发。但他并没有意气用事, 马上发作, 而是先去作士卒的思想工作。他说:“将戮力而攻秦, 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 士卒食芋菽, 军无见粮, 乃饮酒高会,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 与赵并力攻秦, 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 攻新造之赵, 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 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 王坐不安席, 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 国家安危, 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非社稷之臣。”这段话最能见项羽并非宋义所讥笑的那种只会“披坚执锐”、不能“坐而运策”的一介武夫。也很便捷地证明了宋义缺乏知人之明, 根本没有认清对手的本来面目, 他的悲剧下场是自己造就的。项羽这段话的高妙在于, 先摆出宋义的行动与这次出兵目的的明显矛盾, 即从大义上否定了宋义。士卒最关心的是生活待遇问题, 他就摆出宋义饮酒高会而士卒却“食芋菽”的事实, 很容易煽动起不满情绪。接着, 他从秦赵双方悬殊的实力分析了宋义欲“承其敝”不可能, 句句在理。再下来, 他说到怀王对宋义的信任及救赵是否成功关系到国家安危。最后得出结论:宋义“非社稷之臣”。那么诛杀宋义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但他并不说破, 只是将事实两两对比, 点到为止。这一番话很好地完成了对士卒的思想策反, 又丝毫未透露要杀宋义这个军事机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杀宋义后, 他“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 楚王阴令羽诛之’”, “使人追宋义子, 及之齐, 杀之”, 再“使桓楚报命于怀王”。考虑之周密, 态度之从容, 手段之老辣, 比起项梁在杀会稽守事件中的表现来, 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会稽守和宋义被杀后, 诸将的反应同样是“皆慑服”, 但也有区别。杀会稽守后, 其手下目睹项羽又“击杀数十百人”, 所以“一府中皆慑服, 莫敢起”;杀宋义后项羽并没有再杀人, “诸将皆慑服, 莫敢枝梧”。前者的恐惧感显然要强烈得多。而且, 后者很快就从恐惧中清醒过来, 意识到自己的靠山已倒, 且无可挽回, 于是马上转向项羽, “皆曰:‘首立楚者, 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而在前文中, 这些人“皆属宋义, 号为卿子冠军”。两相比较, 司马迁对于那种见风转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的讽刺与厌恶, 就在不言之中了。
这种在同中求异的手法最精彩的还是表现在垓下之围中。作者写项羽前后四次被围, 有详有略, 有同有异。同是写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 第一、二次都明确交待双方士兵数目, 第三次只说项羽“亡其两骑耳”, 第四次因其悬殊更加厉害, 反而不提。同是写斩将杀敌的经过, 第一次突围是夜里潜行, 未和敌方发生正面冲突, 就只一笔带过, 并未展开。第二次是马上作战, 实际上是项羽第一次同汉军正面厮杀, 士气正旺, 因而“大呼驰下”, 杀得“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多么轻而易举;尤其是面对追兵, “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又照应了前文中项羽与楼烦的交战。楼烦“善骑射”, “楚挑战三合, 楼烦辄射杀之”, 但项王一出场, 连出手都不用, 只“瞋目叱之”, 正要射项王的楼烦就“目不敢视, 手不敢发, 遂走还而入壁, 不敢复出”——真是神勇无比啊!除了《三国演义》中在长坂坡“睁圆环眼”, “厉声大喝”, 就使得“曹操见如此气概, 颇有退心”, 而“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 倒撞于马下”的猛张飞之外, 恐怕再也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了。第三次也是马上作战,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已稍显疲劳。第四次是“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一次比一次更加艰难费力, 更加像临死前的绝望挣扎。
在四次突围中都插入了项羽与他人的对话, 也各不同。第一次详写别姬时慷慨悲歌, 第四次详写赠马, 既情深意长, 又充满英雄末路的悲哀, 共同完成了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充满人情味的另一个性格侧面的刻画。但虞姬是他深爱的女人, 在即将永别的关头, 项羽这个盖世英雄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闸门, 只放任感情自由奔淌。而赠马时面对的却是一个并不熟悉的第三者, 失败的结局已然清晰, 因而他显得温情脉脉的同时又冷静而克制。第二次详写项王对手下人发表“最后一次演讲”, 其中出现了一组对仗句“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反复两次, “诸君”反复三次, 浓烈地渲染出项羽对自己骁勇善战的绝对自信和骄傲。第三次只写项王问其骑曰:“何如?”得意之态清晰可见。前后照应的两段话表现出人物同样的心理性格, 详略却如此悬殊, 别有一种奇峭美。第四次写项羽与亭长的对话, 再一次强调“天之亡我”, 并因此拒绝了亭长渡他过江的要求, 最后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三段对话, 都既可见项羽至死不悟自己失败的原因, 一味逞强争胜, 又可见其虽一开始就“自度不得脱”, 但又有一个从想侥幸逃脱到最终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二次被围之前插入田父绐项羽, 第四次插入亭长接应项羽, 不仅可见不同的人对项羽的不同态度, 也使故事情节增加了变数, 更加曲折动人。这种同中有异, 异中又有同的情节, 一般人写来最容易失之简略, 或流于雷同, 而作者写来却详略有度, 变化多端, 显得从容不迫, 游刃有余, 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杀会稽守”与“杀宋义”、垓下之围中的这种情节的呼应是以同一人物为主线展开的, 文中还有许多不同人物之间的情节呼应。比如, 彭城之战后, 汉王请和, 欲割荥阳以西为汉, 以东为楚, 项王欲听之, 范增阻止说:“汉易与耳, 今释弗取, 后必悔之。”到了垓下之围前, 楚汉相约以鸿沟为界分疆而治, 汉王欲西归, 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 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 此亡楚之时也,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 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两段话基本意思相同, 而详略却相差甚远。范增的话都用四字一句的短句, 十分简略, 语气冷淡生硬, 表现出他一方面不愿白白错过消灭刘邦的好机会, 不能忍住不说;一方面又对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虎归山做法不满的心理状态。这就既照应了前文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 又为接下来项羽中反间计、他怒而离开埋下伏笔。而张良和陈平的话不像范增那样只硬梆梆地摆出观点、一幅你爱听不听的样子, 而是多用长句, 语气热情而诚恳, 有一个详细的说理过程:先说己方的优势是地广人多, 而对方却是“兵罢食尽”, 因而可趁此良机消灭对手。再从反面假设, 用“养虎为患”的俗语指出“弗击”的后果。两相比较, 范增的性格褊躁, 感情用事, 张良、陈平的析理精细, 循循善诱, 就跃然纸上了。
再比如, 文中还写了章邯、项羽、刘邦这三个不同军事集团领导人物的“泣”:
已盟, 章邯见项羽而流涕, 为言赵高。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
同样是哭, 用语并不相同, 而由这不同便透露出人物泣时的不同心理。三者之中, 刘邦最假, 打了八年仗的强大对手终于不可思议地被自己消灭了, 恐怕梦里都会笑醒的, 怎么还会泣?只是为了给公众一个仁爱的形象而秀罢了!章邯是真假参半。他在战场上为秦卖命, 先消灭了陈涉军, 又在定陶之战中大败项梁, 战功赫赫, 但阴险的赵高专权使他时时提心吊胆, “战能胜, 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 不免於死”。他进退两难, 在钜鹿之战后他不得不选择了向对手投降, 怎能不满腹的委曲、怨恨和羞辱?因而他的“泣”有真的一面。但是, 接受他投降的项羽却正是死于他手的项梁的亲侄, 他就不能不替自己的性命担忧。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人的泪也就能产生更强的冲击力。果然, 项羽这个直率豪爽的男人就不好意思再追究他的杀自己叔父的责任了, 后来还封他为雍王。章邯的戏演得很成功。项羽的泣是最真的。一生英雄, 最终却败给了无赖刘邦, 他想不通;他清楚地意识到败得如此彻底, 连心爱的女人也得抛下了, 他心不甘, 然而又绝望。司马迁为这三人用的词分别是“泣”、“流涕”、“泣数行下”, 字数的多少就显示了情感的真伪程度。在项王之泣后又加上“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 我们从中就能体会出他心中汹涌的对这个人物浓烈的同情。
这种同中求异, 复中见变的手法, 在结构上可以使文章前后钩连, 浑然一体。在情节安排上可以使读者有一种回旋往复之感, 并对其中变化的部分更为敏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对于不同人物能表现出其共性与个性, 对于同一人物又能表现出其性格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在本篇中, 司马迁运用此种手法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既显构思谋篇的精心巧妙, 又不露斧凿之痕, 令人叹服。
《史记·项羽本纪》 篇2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读书报告
马茹雪
(2013级历史二班“四的二次方”读书小组)
摘 要:在读过史记项羽本纪之后,对项羽这个人有了一些思考,为什么他一代霸主,却输给了刘邦?为什么他重情重义,却最终众叛亲离?项羽的英雄气概流芳百世,但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悲剧英雄,是将才,却不是明君。关键词:帝王将相;是非功过;人物评说 正文:
《三国演义》开篇曾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朝末年也不外如是。秦二世昏庸,赵高奸佞,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陆狼烟四起,烽火燎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项羽,便是这乱世中崛起的一位英雄,一位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英雄。翻开这一卷承载了血与泪的《史记》那些帝王将相,那些是非功过,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我们面前,诉说着那些早已沉积在历史长河的过往。狼烟烽火起,乱世豪杰出。挥剑问天下,霸业谁与书?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那一片天下终究没有选择这一代英雄项羽,这个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豪杰。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局是早就注定的,项羽的性格,为人,处事原则,以及种种作为,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将他推向绝路。他的暴戾,他的残忍,他的视人命如草芥,他的认人不清,以及他的重重疑心,都是他称王的路上,致命的弱点。须知成大事者,先要广得民心,任用贤良,再要谦虚不自傲,审时度势,更要能屈能伸,能够忍耐。而这些,项羽的对手,刘邦恰恰都具备,而项羽却偏偏没有在最好的时间杀掉这个劲敌,从此祸患无穷,败于敌手。
一:杀伐果断可为将,残忍暴戾难为君
项羽为人果敢,勇猛异常,他刚强的形象特点在司马迁的笔下栩栩如生。战场上的他,曾多次吓退敌军将领,使各诸侯王畏惧异常,闻风丧胆。在无数次的战争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当敌军来袭,他从不畏惧,即使在最危急的关头,也能破釜沉舟,死而后生。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他照样能带领自己的将士斩杀敌军数百,战到最后。可以说,项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浴血沙场的一生,这样的人,如果得遇明君指点,必能成一员猛将,开疆扩土,战功累累,浴血一生。
然而项羽此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嗜杀,自从带兵打仗起,便杀人无数,手段极其残忍。斩宋义,“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坑杀秦军二十万,“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烧纪信,煮死周苛等等一
系列数无可数的暴行,都充分表现出他血液中的暴力因子。这样的作为,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或许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作为一位君主,如此的残忍嗜杀,只会引来民心怨愤,社稷动荡,江山易主。这样的人,想要坐拥天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二:重情重义可为将,城府尚浅难为君
很多人喜欢项羽,是因为他的那一份“单纯”,在那样一个乱世,世风日下,人心诡诈,许许多多的人都是靠着阴谋诡计而活,而他,却依然保持着那一份真性情,让人敬佩。在挥军北上去战秦军主力时,他未曾想过“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心里只想着与秦军决战,而在入主咸阳时,他想的也不是怎样去彻底占有它,治理它,而是回去家乡向人展示自己的成功。这就仿佛一个孩子有了糖,最先想要和小伙伴炫耀一样。在项羽的心中,始终有一块净土,不为这乱世的尘埃所掩埋。
可是这样的项羽,却终究无法在那样一个时代存活。以前的他有父亲项梁可以依靠,可以允许他读书的不认真,允许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在他身前遮风挡雨,带他走南闯北,替他拦住那些明枪暗箭。在项羽死后,还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范增为他出谋划策,可是他却中了敌人的反间计,逼死了范增,甚至连刘邦身边曾给他告密的曹无伤也出卖了。可以说是自从范增死后,项羽的一生便真正走向了那个即定的结局。反观他的对手沛公刘邦,身边有足智多谋的张良,有骁勇善战的韩信,有善于安民的萧何,有可以为主而死的纪信,这么多的良将贤才,项羽又有什么能与之争锋呢?
三:霸气天成可为将,自矜功伐难为君
在那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时代,项羽是可以称为一代“战神”的,他作战勇猛,杀伐果断,为人豪迈,充满了英雄气概,无论是破釜沉舟还是霸王别姬,人们总能从他身上看到那万丈豪情,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他的“苍天亡我”,他最后的乌江自刎,都使人们永远的记住了这一代霸主,李清照说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分毫不差。
那么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甘心将自己锁在王位上呢?
他的确不适合做君主,他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肯听从他人的谏言,只要有人逆了他的心思就会被杀,宋义的死,范增的死,都是他一手造成的,甚至到最后失败,他也认为这是天的错,而不是他自己,他若是坐上了皇位,只能是一个暴君。
纵观项羽的一生,他的确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却终究无法成为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他的一生,从一出生,便早已注定,可驰骋沙场,难君临天下。参考书目:1.《史记三家注》 中华书局
《史记·项羽本纪》 篇3
《高祖本纪》是《史记》一书中描写人物最为成功的篇章之一。从史学的角度看,这篇传记记叙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展示了刘邦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风采,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从文学的角度看,本文注重典型细节的刻画、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和讽刺手法的运用,文章生动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褒贬色彩鲜明。尤其是贯穿全文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更使文中人物极具个性特征。在一连串的对比中,刘邦的取胜之道和项羽的覆灭之因得到了充分的揭示,既给读者留下了有益的启示,也开了中国史传文学之先河。
《高祖本纪》一文中用对比方法描写刘邦和项羽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楚汉相争阶段,而且这种对比描写一直贯穿整个楚汉之争:包括楚汉强弱胜败的转换、民心的得失、刘邦项羽性格的差异……在种种对比之中,揭示了楚衰汉兴的必然结果及根本原因。
楚汉相争之初,双方实力悬殊:“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而“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此刻的项羽兵强马壮猛士如云,其实力远在刘邦之上。按照常理,兵弱将寡的刘邦应当远不是项羽的对手,但刘邦却能由弱变强,最终战而胜之,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当时乃至今人去认真思考和总结的东西。军事实力的差距,正是为了反衬刘邦在其他方面的过人之处。
再看二人入关之后,刘邦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与百姓约法三章,安抚民心,故而深得百姓的拥戴,“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而“沛公又让不受”,基本做到了不扰民;反观项羽,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令“秦人大失望”。项羽从此渐渐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他取胜的根基。文章记叙项羽、刘邦两支军队分兵入关攻击秦军时,对项羽军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将皆附。”读者从中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刘邦这方面,除了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达毋得掠卤”。于是,“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项羽所表现出的素质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刘邦却已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雏形。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军事是否强大和兵员是否充足,而是民心向背。楚汉之争虽未结束,但至此胜负已定。
刘邦、项羽在对待各路诸侯的策略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项羽一听到有诸侯自立为王的消息,便“大怒”乃至“发兵”;而当刘邦听到韩信自请立为“假王”时,开始头脑发热,打算讨伐韩信,但经张良提醒,立刻转变态度,“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形势下,在争取同盟者(甚至敌对方的将士)方面,刘邦高出了一筹。
从性格上看,项羽强势而霸气,刘邦隐忍甚至屈从;项羽刚愎自专,而刘邦则知人善任虚怀若谷。《高祖本纪》特别记下了刘邦平定天下后“置酒雒阳南宫”君臣共议得失天下的原因时说那段脍炙人口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用人方面的对比。民心、人才皆倾向于刘邦,孤家寡人的项羽能不铩羽?
最后看看刘项二人的结局。汉十二年“高祖还乡”这一威武豪壮的场面,表现了壮志已酬衣锦还乡的刘邦作为一个胜利者的欢畅与喜悦,同时也表现了刘邦作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而项羽被围垓下时只能“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同为抗秦英雄,最终一个踌躇满志,一个英雄末路,对照中两位英雄形象更加丰满,而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正是通过这样层层对比逐层推进,楚汉之争的必然结局昭然若揭。
【考点分析】
作为一篇文言文,一篇人物传记,本文涉及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文章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本文通过具体可感的材料表现了刘邦的特点:有远见卓识,智谋超人,善于使用和驾驭人,但又有好酒好色、言行粗鲁、奸诈圆滑的一面。阅读这篇传记,要能够通过具体材料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是艺术手法的掌握。本文的艺术手法主要是: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阅读这篇传记,既要能对这些艺术手法进行具体分析,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又要能够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三是对文言实词(如诽谤、约束、无赖、稍等)的古今异义、临时活用的辨析,对通假字(如“责”通“债”、“诎”通“屈”、“解”通“懈”、“内”通“纳”、“详”通“佯”、“距”通“拒”、“乡”通“向”等)的辨析和积累,对特殊文言句式(如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等)的把握,对文言虚词(则、因、以、然等)的积累。
【思考练习】
一、对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固:坚持
B.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解:逃脱
C.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D. 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
二、下面几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B.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C.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D. 诸将过此者多 遇彭越昌邑
三、对《高祖本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高祖本纪》介绍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又说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突出表现了司马迁作为一个“良史”坚持真理的求实精神。
B.“骊生见沛公”一节,从刘邦“踞床”,“骊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说明了刘邦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纠错。
C.“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这句话表现出刘邦从小就志向远大,不计较一时得失。
D.一曲《大风歌》,既表现了刘邦成功后的兴奋、欢乐、踌躇满志,又表现出他内心深处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大风歌》生动地显示出他矛盾的心情。
四、翻译:
1.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无赖:没有出息)
二、B(都是定语后置句)
三、C(这句话表现出刘邦灵魂深处的渺小鄙陋)
四、1. 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
2. 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3. 和父老乡亲约法三章:杀了人的要被判死刑,伤害别人以及偷盗的要被判罪。
《史记·项羽本纪》 篇4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选题、搜集、筛选、整理, 形成研究成果) ;
3、对两个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由学生自己去因特网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因时间有限, 教师也可将事先做好的网络课件放在校园网上。网络课件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 从网上下载相关的资料整理设计的, 它不仅包括文本学习的内容, 还提供了大量扩展性阅读素材和有关的视频、图片及相关的网址链接, 大致包括“文本赏析”、“视频点击”、“相关资料”、“搜索工具”、“语文论坛”等模块。
三.课时预设:
五课时
四.学习过程:
本课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 有目的地进行“网上冲浪”。
1.创设情境, 激趣入文
上课开始, 播放百家讲坛《汉代之风云人物》有关刘邦、项羽的部分视频, 历史、政治、人生、成败……形神兼备的画面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 激发起探求新知的欲望。
2.提出任务, 明确方向 (一课时)
教师公布本课的研究专题, 并对选题与使用材料做辅导与示范。如:
⑴文言知识梳理⑵难句翻译现场⑶疑难追踪探究 (1)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2) 作者是怎样描写战争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3) 刘邦与项羽, 历代各人都有不同的评价, 你如何看待他们?
3.分组讨论, 上网查阅 (与下一环节一同进行。两课时)
全班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条件, 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选择不同的研究专题, 去网上搜索与专题有关的内容。要求学生要独立自主地查找信息, 他们查找的信息都是为了解决共同的任务, 是小组任务的一部分。同时, 教师也要适时地给予辅导, 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完成任务。
4.交流协作, 解难释疑
当小组成员找到所需信息后, 让他们在小组中就各自的资料和结果, 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 进行交流讨论, 发表见解,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专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作品展示, 效果评价 (两课时)
学生在小组的交流达到共识后, 各组对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 总结提炼, 有的要写出研究论文。论文写完后, 教师加以批阅, 从中掌握情况, 为总结交流做准备。只要学生在文章中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发现, 但成一家之言。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做点评, 老师作总结;优秀论文交流, 大家共同分享。 (课后, 以不同形式继续进行交流, 如张贴优秀论文, 向报刊推荐等等。)
同时还要完成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分发课堂测试卷 (参考高考文言阅读的模式) 。通过课堂测试与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附1:教学过程可概括如下:
过程功能
创设情境, 激趣入文————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提出任务, 导向学习————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分组讨论、上网查阅————培养协作意识、信息的能力
分工合作、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获取知识
作品展示、相互交流————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信息素养
附2:部分优秀论文
高品: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项羽之败败在个人主义, 刘邦之盛在于集思广益。项羽麾下, 谋士仅范增, 武将仅黔布、龙且, 人才匮乏, 项羽用人, 唯亲是举, 失将心, 不能成功。刘邦有自知之明, 咱是不学无术, 张良不是擅计吗?咱听他的, 萧何不是能吏吗?咱让他理政, 韩信长于将兵, 就让他举兵打仗, 地尽其产, 人尽其用。项羽之才, 为将足矣, 为君者, 刘邦也!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篇5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1在中国历史中,项羽无疑是个传奇人物。他没有尺寸的封地作为根基,硬是凭借自己的勇猛善战,不出三年,就灭亡了秦朝。虽然最后天下还是落入刘邦手中,项羽的这份伟业也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根据太史公描述的项羽的事迹,他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目标。项羽小的时候,便有雄心壮志。他不学写字不学剑法,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他看到秦始皇出游,不假思索地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项羽的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也是他东征西伐、所向披靡的动力。
要打胜仗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项羽的勇猛果敢、坚决果断是他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当面对强大的秦军时,项羽做出了惊人的破釜沉舟的举动,不给自己和士兵们留后路,于是楚军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当楚汉久久相持时,项羽对刘邦发出挑战,项羽派出的壮士都被刘邦的神射手射死,但当西楚霸王亲身上阵时,神射手被吓得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当四面楚歌,项羽已注定失败时,他痛痛快快的打了最后一仗,他的队伍杀死了近百个汉兵只损伤了两名自己人,他自己一个单枪匹马地就杀了数百个汉军。如此的英勇与霸气,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拥有这样的先天条件,也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
然而,虽然他曾轰轰烈烈,曾所向披靡,最终也败在了刘邦手下。这样的结果也是有迹可循的。
骄傲自大是项羽显著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致命弱点。鸿门宴中,项羽不听范增的再三劝说,不肯杀死刘邦,轻视了刘邦对自己的威胁,最后吃下了自己种的苦果。占领了咸阳后,他不听劝说,没有借助咸阳地势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建都称霸,非要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分封领地时又没有公平公正,这样也难怪王侯们会背叛他。太史公也评论道:项羽夸耀自己的战功,只知道一意孤行而不吸取古代的经验教训,只想着成为一代霸王,只想着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结果五年的时间,国灭人亡。相比之下,刘邦就谦卑宽厚得多。郦食去劝说刘邦时,刘邦因为自己一开始的傲慢而赔礼道歉,后来获得了郦食的帮助。对待张良、樊哙等忠臣,刘邦虚心听取他们的谋略,凡事征求他们意见。刘邦也说,重用了贤臣是自己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最后被自己打败。
在《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打仗需要的是武力制胜,这是项羽所擅长的。然而治理国家就得讲究顺应民心了,秦朝灭亡的这一个教训,项羽却没有吸取借鉴。秦国的降兵军心动摇时,项羽当晚就把他们二十几万人统统活埋;他占领咸阳后,大肆烧杀掳掠;项羽称霸后讨伐叛乱的齐、赵国两国时,一路上铲平城墙,烧毁房屋,对于一切降兵统统活埋。对于所占领的地区,项羽大开杀戒,用屠杀的方式来占领城池,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得民心的,反而会引起百姓的极大恐惧从而孤注一掷地反抗。再对比一下刘邦的做法,在项羽死后,楚国纷纷投降,只有曲阜拒不投降。刘邦曾想发兵把它夷平,但想到曲阜的军民这样做是出于守礼仪,为主死节,便派人拿着项羽的头给曲阜人看,最终使他们投降。对于项家的人,刘邦也不杀,甚至分封了几位对自己有功的项家人。
楚汉争霸一直是中华历史中一页引人注目的篇章,通过太史公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关于这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领略他们争夺天下时的风范。依我看来,项羽的作战能力强于刘邦,但是综合其他方面,胜利的天平还是倾向于刘邦。在太史公的笔下,重现了一位英勇威猛、有血有肉的西楚霸王,重现了一位悲剧英雄,他有无与伦比的霸气,也会错失良机、误信他人。历史选择了刘邦,但也没有忘记项羽,这样一位特点鲜明的人物将永存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2说起项羽,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他24岁时举起千斤大鼎,由此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通过巨鹿之战中的神勇表现,又有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卒,或者是一个百夫长。项羽的神猛,是毋庸置疑的,在当时秦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凭借几万楚兵与十几万秦军对抗,结果打败秦军。杀苏角,俘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而且项羽还凭此一战留下了“破釜沉舟”这样的成语。在那时,项羽的人气大涨,有许多人都投奔他,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很快就灭亡了。
以上都是项羽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了,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太过鲁莽,在巨鹿之战时,他直接进军敌人的内部,可他却没想过,如果两翼的敌军包围起来了,那么项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中。那么他也只能战死沙场了。当在“鸿门宴”那一个场景。项羽在军事上的不足已经被暴露得很明显了。在自己的势力中有谋略家,而且还是对于自己比较亲的亲人---范增。但是项羽却不听自己的义父范增的意见,而是去听信刘邦的谎言,这是很不明智的。应为在当时,咸阳已破,刘邦的军队虽在霸上,但当刘邦的任何举动有反常时,项羽就应该小心提防着刘邦啦,应为在这时一般是有野心的侵略家现身夺权的时候了。所以项羽应该立即杀掉他,永除后患,不给刘邦任何可以活着出去的机会。再者说,父亲是不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儿子的。但是项羽还是相信了自己所为的兄弟。这表明了项羽的重义气,同时也体现了项羽的单纯。
总而言之,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兵。他用他的勇气,可以鼓舞我方的士气,但是他的军事谋略很差,如果有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断送几千条生命,所以他不适合当一个谋略家,在军事中,不是所有人都会上阵杀敌,但有时只他一人之力可破敌方十万大军,由此可见军事策略的重要性。而且项羽也不是一个爱才之人。张良,韩信等当代名人从他的手中溜向了刘邦的手中,变成了刘邦的心腹,这是令人感觉非常惋惜的。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3项羽在历史上一直以残暴,霸气的一面为世人所认识,然而我认为,项羽的个性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他刚愎自用,却又优柔寡断;他能容忍樊哙的顶撞,却不能容忍儒生言他沐猴而冠;他寡恩薄情,放逐范增,却能宽恕吕马童的背叛,宝马送长亭,割头送故人。
项羽在年少时项梁曾经请人教他书法诗歌,他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于是项梁又请人教他舞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项羽学习兵法,一开始项羽学的很开心,可是没多久项羽又厌烦了。这一次又一次的放弃没耐心也为之后项羽的失败做下了铺垫。
项羽的一生,是一个“人”的一生,他不靠显赫的家世,不凭异端祥兆,只凭着自己的雄才伟略,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项羽,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他有着的征服欲和表现欲,他敢于在秦王朝最强大的时期宣称:“彼将取而代之”!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风流!他有勇而少谋,他在政治上太幼稚,他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他有的是青年人的朝气,却缺乏一个成年人的圆滑,他生平战胜了无数英雄,最后却败了,实乃悲剧!
鸿门宴,他败给了刘邦,他太"任“,太轻信!封汉王,他再败给了刘邦,他太低估了刘邦!至于四面楚歌,他已经一败涂地。
别虞姬,自刎乌江,项羽完成了他一生最后的塑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惊天地,泣鬼神!
项羽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的一生,也是英雄的一生!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楚霸王项羽留下了一首又一首悲壮诗篇。
项羽,名籍,字羽。是与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的顶级名将之一。古人评价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其性情锐志霸猛,勇武气概千古无匹。他的豪爽性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辉。
但是也有人说项羽太过妇人之仁,兴趣行事过于天真。但我认为着正是项王性情的具体体现。他如此的有爱有恨,有仁有义,才有了他与虞姬凄美而又深切的爱情故事,才有乌江自刎的悲壮情节,经历战争无数,最终顿悟“楚汉相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所以毅然放弃了征战。
项羽的性格的深层蕴含着对人性伦理的深刻关怀。其中著名的典故鸿门宴就是项羽人性伦理的最好体现。从深处看鸿门宴,它其实就是一场荣誉,权利和人性伦理的激烈斗争。而最终项羽遵从了他内心人性的选择,虽然这导致了他最后在权利斗争中的失败,但在人性上看,项羽一直都是赢家。他的内心,一直都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可悲的是他这一代性情中人出生在了那个不太讲人性的战争时代。他的出生便注定了悲剧的发生,当然,缺乏政治远见,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也是悲剧发生的原因。
性格的缺陷,时代的境况。最终使其陨落。有了乌江自刎的悲剧,自刎的前一刻他曾到“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项王的悲剧不禁引发其我们对人性的深思。我们应不断的汲取他人性格的优点,避其缺点。才能在不断了历史进程中,渐成躯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在当下的时代里存活下来。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5在历史的尘埃中,对于前人,人们的看法是迥异的,就像西楚的霸王——项羽。
项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在秦国的残暴统治下,他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成就了他的光辉,当然,项羽的朋友刘邦,也是一位豪杰,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项羽。
在“家天下”的时代,他勇于去推翻他的“主人”,因为他,许多人崛起抗秦,以至于他以后有了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去讨伐暴政的秦王,结果,他赢了,他的名声也被世人所知,并被人们尊称为“西楚霸王”,如果他真的没有本事的话,那么何以得到这种殊荣?但是,大家也知道,这场战争的最后的胜利者是刘邦。
当然,对于刘邦的说法在历史上也是各有千秋,虽然刘邦很聪明,很会召集人们,并且会善用他们,计谋也被他用得活灵活现,显然,他是一位智者,但是,与刘邦相比,我更喜欢项羽,虽然项羽不懂去使用什么计谋,但是,在尔虞我诈的封建时代,能出现这样一个重情义的英雄,也是难能可贵的,在许多文献,他的性格非常鲜明,钜鹿之战中的果断、勇猛,鸿门宴中的仁义,当然他的性格也不是完美的,就像他不善于吸取他人建议,刚愎自用等是他致命的弱点,但这也体现了项羽不是神,他也有缺点,每个人本来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项羽就更加突出了身份,或许他当领导人是个错误,如果他当将军的话也许更有他的用武之地,因为他善于军事,而政治上他比不上刘邦,也就注定了他的人生。
《项羽本纪》详案(第4课时) 篇6
(一) 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 全面把握项羽的形象。初步掌握司马迁人物刻画艺术。
(二) 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砥砺自我, 提高人生修养。
二、学习重点
分析项羽性格弱点, 引出“性格决定命运”的结论。
三、教学方法
引导、研讨。
四、教学时数
4课时 (本课为第4课时) 。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有句成语叫“两虎相争, 必有一伤”, 秦末就有两只“猛虎”, 一个名叫刘邦, 一个名叫项羽。这“刘老虎”和“项老虎”相争的结果就不用我说了。我们上周刚刚学过《高祖本纪》, 大家回忆一下, 楚汉之争中刘邦获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投影)
(二) 讨论
1. 我们这节课来看看楚汉争霸的另一方———项羽。
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 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 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 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这样一个英雄怎么会在与刘邦的对峙中一步一步走向衰败, 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 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 俗话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 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寻找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有外在的, 有内在的, 但最主要的是内因。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内因, 也就是自身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顺带介绍前人对其评价)
(投影)
(1) 不善纳才 (韩信陈平英布/范增)
(2) 刚愎自用 (鸿门宴不听范增之言/都彭城)
(3) 自矜功伐 (背约逐义帝/鸿门宴不杀刘邦宽容樊哙/东城快战炫耀神武)
(4) 迷信武力 (七十余战, 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
(5) 残暴凶狠 (坑杀降卒/屠咸阳烧阿房宫/杀子婴/杀义帝/烹杀楚生/农夫指路)
(6) 沽名钓誉 (都彭城/乌江拒渡东城快战)
(7) 吝啬小气 (抑制谋臣, 猜忌贤能、不论功行赏)
(8) 目光短浅 (分十五诸侯, 自立西楚霸王/与刘邦划鸿沟而治)
2.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 其实前人和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来看看他们和我们“略同”的“所见”: (超链接投影)
(1)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 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与天下同利也。项羽, 有功者害之, 贤者疑之, 战胜而不予人功, 得地而不予人利, 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论功行赏项:妒贤嫉能、吝啬小气)
(2) 刘邦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 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刘:知人善用项:不善纳才)
(3) 韩信的评价:“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 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 特匹夫之勇耳。……故曰其强易弱。”
(项: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残暴、失民心)
(4) 太史公的评价:“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 难矣。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乃引‘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 只依靠武力, 不重视战略, 导致失败, 极叹他的亡之速。一赞一叹, 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5) 史学家评项羽:“项羽非特暴虐不得人心, 亦从来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咸阳既灭, 而都彭城;既复彭城, 而割荥阳;既割鸿沟, 而思东归, 殊欲按兵休甲, 宛然图伯筹画耳。岂如高祖规模宏远, 天下不归于一不止战?”———明·凌稚隆
(项羽政治思想落后, 没有统一全国的想法, 他反秦只想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 他自己也就只想做个霸王而已)
(6)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者,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迫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 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 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小结: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楚汉相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之争。所以我们说, 粗疏、固执、虚荣、多疑、孤傲的性格决定了项羽最后的落败。 (投影)
3.“成者为王败者寇”, 项羽虽然失败了, 但司马迁不同于流俗, 不以成败论英雄, 仍把他作为帝王收进了“本纪”。
而我们通过分析, 也看见了项羽性格中的许多缺陷, 但这些缺陷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项羽作为英雄, 还具有哪些值得我们肯定的优点?
(投影)
胸怀大志 (始皇巡游) 、勇猛善战 (巨鹿之战, 东城快战) 、儿女情长 (项王别姬) 、果毅决断 (杀宋义/破釜沉舟) 、义重如山 (不忍杀马/赠马乌江亭长/为德自刎) 、光明磊落 (鸿门放刘邦/归还刘邦父妻/不过江东, 自刎)
小结:人是立体的, 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应该说项羽是一个军事天才, 在作战上有非凡的指挥才能;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政治白痴, 缺少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政治头脑。他对待亲近而追随自己的人总能有情有义, 对背叛或阻挡自己称霸事业的人总是赶尽杀绝。所以这里的矛盾只是看似的矛盾, 正如钱钟书所说 (链接投影) , 而司马迁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对人物作如实客观的评价, 我们也能看出他作为一个“良史”, 在史传著述中所表现出的“不虚美, 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4.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什么原则?
(投影)
(1) 历史的原则:知人论世
(2) 全面的原则:多角度分析
(3) 辩证的原则:一分为二
5. 司马迁穷其一生的精力来创作《史记》, 虽时隔千年, 但楚霸王这个失败的英雄仍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司马迁是如何使人物这样栩栩如生的?那是因为他综合运用了许多的人物刻画艺术。
学生齐读专题导语。
小结:这些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呢, 值得我们课后去思考运用。
(三) 拓展延伸
1.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项羽是个悲剧英雄, 最后也难逃毁灭的命运。一代英雄, 落得个挥泪别姬、拒渡乌江、拔剑自刎, 留给人们太多的遗憾。我们来看看前人对项羽的最终结局有何评论?
(投影)
(1)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 杜牧《题乌江序》: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3) 王安石《叠题乌江序》: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 令人敬仰。本诗从头至尾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气节)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 败势难回。“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为依据。 (民心向背)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 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定态度, 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王安石持否定态度, 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 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2.那么, 你觉得项羽应不应该渡江?
(1) 吸取教训, 东山再起; (2) 老师的观点:他不应该也不可能渡江。渡江他就不是那个沽名钓誉光明磊落的项羽了。他的性格决定他的失败, 也注定了他在乌江前只能选择拒渡。如果他渡了江, 说明他在渡江的那一刻已有所领悟, 知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他改变了自己, 他很可能日后获得成功。所以, 我仍要重申, 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这样的例子在后人那也有。如在李白的性格里, 有儒家的忠孝, 有道家的超逸, 有义士的义薄云天, 亦儒、亦道、亦侠, 儒侠道相得益彰;亦狂、亦狷、亦逸, 狂狷逸集一身, 共同铸就了他的狂傲豪放、卓尔不群的性格,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中国文化史上的瑰丽诗篇。同时, 也注定他今生无缘官场。
结束语: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 (投影) 英国著名的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 一种健全的性格, 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哲学家菩德曼也说过,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什么样的性格, 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如此, 我们也如此。所以, 我们应该从现在起, 完善自己的性格, 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和力量。
(四) 作业
项羽早年所经历的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事例, 对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为未来发展而明确学习态度、培养气质性格、选择事业方面而言, 可提供哪些启发?
摘要:对于《项羽本纪》详案, 本文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对复习导入、讨论、拓展延伸、作业这四个环节的完成步骤予以详尽的阐述, 以讨论环节为重点展开具体分析, 叙论结合、层层剖析, 以突出教学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及课堂呈现 篇7
应江苏省泗洪中学邀请,笔者于近日在泗洪中学学生上了《项羽本纪》一文,共一课时。对于这么长篇幅的文言文来说,一课时确实显得比较局促。但如果能细细考量课程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短短一课时还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笔者把教学目标作了如下定位:学习《史记》中的“互见法”;赏析《史记》“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人物刻画艺术;解读项羽“悲情英雄”的深层内涵。教学过程共分5个环节。
一、课堂导入
“虞姬”这两个字大家耳熟能详,“她的家乡在哪里”却成为了历史悬案,目前至少有江苏沭阳、江苏苏州及江西某地等数种说法。老师抛出自己的观点———“虞姬是江苏苏州人”,并要求同学们依据文本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找寻,在“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句中找到根据。接着,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项羽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泗洪县所在的宿迁市是项王故里,学生对项羽并不陌生,均能说出自己理解的项羽形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标准化答案,而是向学生明确学习语文应有的态度,即阅读时以文本为依据,阅读中的结论和推想都源于对文本的合理把握。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天而降的“植入”过程,它一定是建立在学生阅读“前理解”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描述“项羽形象”正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理解”水平,为后面的教学摸底,为指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张本。从学生的回答内容来看,他们对项羽的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标签式”的,例如,“项羽是一个勇猛的英雄”“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等。
二、形象赏析
1.教材中的《项羽本纪》里,作者着力刻画了项羽的形象,主要通过事件的描述来实现。请同学们重点阅读3-6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件主要事件?尝试用“地点+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事件。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方向性,老师选择了第4自然段进行了示范:该段写了项羽在垓下帐中悲歌,并与虞姬诀别,按常规可以用“垓下别姬”来概括,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用更贴切的词语来代替“别姬”,从而更好地展示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敏锐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泣”字,认为“泣别”二字更能烘托项羽的形象,用儿女情长来衬托英雄末路的“悲”,不仅无损于项羽的威武形象,反而能让项羽更具有“人情味”。老师非常赞同同学的这种观点并加以采纳。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其他3个事件的概括便水到渠成,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分别用“巨鹿死战”“东城快战”“乌江笑刎”3个短语来加以总结。老师因势利导,在概括的过程中完成了赏析:巨鹿之战中,司马迁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写项羽和楚军的雄威;在东城快战中,可以看出项羽的自负和天真,以致数次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乌江渡口,项羽面对死亡表现出了无奈不甘又从容坦然的复杂心理。
设计意图:概括能力是阅读素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一项综合了抽象、综合和迁移的能力。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对项羽形象有了更多的直观印象,又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司马迁刻画人物时“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魅力,品味作者高超的摹写艺术。
2.为了让项羽的形象更“立体”,老师用PPT展示了下面几则材料: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本纪》)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羽本纪》)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淮阴侯列传》)
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淮阴侯列传》)
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项羽本纪》)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窥见项羽性格中的哪些侧面?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大家各抒己见,集腋成裘,在发言中,项羽的性格特点被不断挖掘出来,一位“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自视甚高但不会用人,霸道残暴却率真单纯”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他失败的原因也渐渐清晰起来。教师适时地将文言知识融合在师生的对话中,“可都以霸”“衣绣夜行”“沐猴而冠”“赐骸骨”“干项羽”中的关键实词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设计意图:“互见法”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重要手法,也是我们阅读《史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途径。老师补充文本之外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在课外阅读中自觉实践。
三、细处解读
1.老师继续追问:文中除了写项羽,还写了哪些看似关系不大的“小人物”?作者写这些“小人物”有何用意?学生找到了作者在文中“设置”的“小人物”———虞姬、田父和乌江亭长,接着通过“生生对话”的合作探究来深入剖析。
2.合作小组推举代表交流,组内成员或小组间纠正补充;老师鼓励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提出有创意的观点。学生普遍认为:虞姬的美人形象烘托了英雄末路的悲壮,同时也展现了项羽“无情未必真豪杰”的柔情一面,更是开创了“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创作先河。田父的“绐”(欺骗)则集中体现了民间对项王的暴虐以及楚汉相争致使生灵涂炭的怨愤。而乌江亭长的做法则表达了项羽家乡父老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期待。
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田父的形象,老师补充了下面的材料: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淮阴侯列传》)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项羽本纪》)
设计意图:《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司马迁在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时候,既忠于“实录”,又有适度的虚构,如项羽的《垓下歌》、田父和亭长其人,后世诸多学者均认为是缺乏史实依据的。但这些看似“闲笔”的虚构不仅无损于作品的真实性,在刻画人物方面还起到了绝佳的“点染”作用,可谓“闲笔不闲”“向闲处设色”(金圣叹语)。
四、人性探究
1.到这个环节,项羽的形象已经如在眼前,但是仅就此来看,项羽似乎还并不足以让后人唏嘘感慨、尊重敬仰。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老师用PPT展示了关于“悲剧”的阐述:
一出完美的悲剧是人性的高尚的产物。———艾迪生(英国散文家)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请同学们根据“自刎乌江”一段内容去探究“悲剧性”体现在哪里。同学们围绕“笑”字的内涵以及“项羽为什么不肯渡乌江”等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出以下结论:项羽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他缺少城府,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项羽重情重义,对爱人、对兵士、对故人都心怀感念;项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心……
2.老师继续补充选文中删节的内容:
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同学们继续探究,交流探究成果:楚汉相争让中原大地白骨遍野、民不聊生,项羽已经开始意识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相比攻灭秦朝时,项羽的暴虐已经收敛,他甚至为天下百姓在忧虑,“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用自刎的方式来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他用悲壮的死亡给了刘邦统一天下的一片坦途。在项羽身上,我们看到了“有价值的东西”———人性。
设计意图:分析项羽形象往往会浮于表面,进行所谓“贴标签式”的性格分析,然而对于那些既有的结论,学生并不能拳拳服膺。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项羽身上的高贵人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懂得项羽的悲剧性,才能让项羽这位“悲情英雄”真正走出文本,走进我们的内心。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项羽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新收获?对《史记》有怎样的新认识?
诗人北岛说: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项羽的死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两千多年来,这个人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民族的记忆里。项羽既是历史人物,又是艺术人物,这个悲情英雄的形象离不开司马迁的精心刻画和塑造。今天我们重读历史,凭吊古人,看到的不光是刀光剑影,更有不朽的人性的光芒。
2.课外阅读《淮阴侯列传》,用“互见法”和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赏析韩信形象。
在教长文的时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面面俱到式的教学非但无益于突出重点、提高能力,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是懦夫还是英雄,如何评价其功过得失”,这些都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必然会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让教学内容变得紧凑集中。
在文言文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笔者认为,“文”是核心。如果把精力放在“言”(字词翻译)上,势必会破坏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当然,“文”的理解离不开对“言”的把握,在教学设计时,尝试用“文”的探究(人物形象的赏析)来带动学生学习“言”的自觉,事实证明这是很可行的一种做法。作为选读教材里的一篇,我们要将它和必修教材中文本的价值区分开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篇来爱上这一本、爱上这个作者,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的因素。
摘要:长文要做到短教,篇幅长的文言文尤其需要短教,这是由课程的要求决定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读教材更是如此。《史记》的文学地位不言而喻,而《项羽本纪》是全书中特别精彩的章节。在这篇本纪中,人物形象鲜明,刻画手法多样。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把《项羽本纪》的教学过程当做学生学习《史记》的一个范例,更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有效阅读历史传记文学的钥匙。
【《史记·项羽本纪》】推荐阅读: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08-17
高中项羽本纪原文翻译08-01
项羽本纪教案教学设计11-11
《史记·高祖本纪》09-20
《史记?高祖本纪》读后感09-12
项羽12-02
项羽性格分析10-27
《项羽之死》说课稿05-16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06-30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