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修(精选5篇)
《史记》选修 篇1
不足5周的时间, 匆匆结束了《〈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对照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的要求, 若有所失, 似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客观而论, 《〈史记〉选读》这本选修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但限于时间, 迫于压力, 疲于应付, 我和学生都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高考这根指挥棒让我们放不开手脚, 甚至让我们缺乏自信、急功近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修动机———夯实基础, 对接高考。
之所以要求学生选修《〈史记〉选读》, 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为了对接高考, 尽管从理论上说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史记》文学与史学成就, 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试想, 如果让学生从《中外戏剧名著选读》《〈红楼梦〉选读》《现代诗歌选读》《实用阅读》等课程中自选, 学生未必全选《〈史记〉选读》, 除非你明确告诉他这门课可以帮助你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大有好处。这也难怪, 一是我们的苏教版5册必修教材中的文言篇目远少于前几年一直使用的人教版教材, 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很牢固。从前几年所教高三学生的文言基础与能力来看, 使用苏教版后的2008、2009届学生稍有逊色, 尽管他们也选修了《〈史记〉选读》和《唐宋八大家散文》, 尽管这几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阅读题难度有所下降。其二, 高考文言文多以记叙类文章为主, 特别是史传文考得较多。这两点理由怎不让我们对《〈史记〉选读》情有独钟?
教学安排———篇目贪多, 课时偏少。
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分8个专题, 节选文章20篇。前两届学生一般用半个学期 (2个月左右) 时间修完, 一般学校整合10篇左右课堂选讲。本届高二, 可能考虑到“五严”背景下学生在校时间减少, 拟将前几届高三暑期所教《唐宋八大家散文》提前至高二学完, 故将《〈史记〉选读》压缩至5周左右, 而所选篇目不减反增。为了赶进度, 教师只能“开快车”, 甚至牺牲作文教学实践, 取消课堂阅读时间。
教学方法———重“言”轻“文”, 陈旧单一。
《史记》中的文字不是很难懂, 但对普通班来说, 学生阅读习惯、文言基础等方面差异较大, 教师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以对接高考为目标, 所以教师难免采用必修课的教法, 以单篇课文的解读代替专题内容的整合, 重文言词句的疏通整理轻思想艺术的探究, 个中原因固然有更新观念探究教法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功利性的因素, 因为人文素养无法在试卷上体现出来。教师也知道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 也想让学生将《英雄》《霸王别姬》等影视片段与原文作一番比较, 也想组织一次《史记》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选, 还想让学生就《史记》中的英雄悲剧搞一次演讲会或辩论赛, 甚至想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史记》中的经典故事……但现实允许吗?课时太紧, 作业太多, 高考在即……学生忙着呢。
评价方式———书面测试, 分数第一。
这是不言而喻的评价方式, 也是对接高考的达成检测, 它将文章肢解为具体的文言词句。但事实上学生对课本所学的古汉语知识没有很好掌握, 文言阅读能力并未真正得到提高。我想这主要是因为进度太快, 学生来不及消化、巩固;也因为学生读得太少, 语感不强。这种评价方式还扼杀了学生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好奇心, 也让学生对古代优秀的文化经典产生了畏惧感。当我们下学期给学生讲选修课《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时候, 学生会恍然大悟:这是无奈的选择, 一切为了高考。
鉴于此, 我以为在《〈史记〉选读》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选修与高考之间的关系, 努力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尽快走出“戴着镣铐跳舞”的被动局面。
首先, 定位要准确, 既遵循课标要求, 又兼顾考试大纲。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 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舒展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课标和考纲并不矛盾。因此, 我把《〈史记〉选读》的教学重点整合为:在读懂选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代文化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提升文化品位。这里的“读懂”显然就是对接高考, 要读懂就需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翻译文中的句子, 这正是《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领悟”实际上就是要会鉴赏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这同样是高考中很重要的能力要求。可见, 中学生读《史记》, 重点不是研究其“史家之绝唱”的历史价值, 而是汲取其“无韵之离骚”的文学精华。
其次, 教材要整合, 既体现教材的编排体系, 又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史记〉选读》教学前, 应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教材从作家身世、史书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和叙事艺术等六个专题进行编排, 其体系较为科学, 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走进这部文化经典。但我们既不能从研究司马迁和《史记》的角度安排教学, 也不宜仅仅选择单篇课文组织教学而忽视其编排体系, 这就需要对课文进行整合。比如专题一司马迁其人其事中的《太史公自序》内容偏难, 可以不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看看书旁的译文, 一者我们不是搞史学研究的, 二者学过必修五的《报任安书》对司马迁其人其事并不陌生。再如《史记》的体例学生也是了解的, 教师可以将这两个专题合并介绍, 无须再让学生去读专题中的选文, 因为这些文章学生很难读懂, 也很枯燥, 不要为难学生, 选修历史方向的学生有兴趣自己去看看即可。各专题下选什么文章让学生读呢?一要浅易, 二要典型, 不必贪多, 因班而定,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再次, 教法要灵活, 既不能上成必修课, 也不可上成“大学专业课”。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既适应教材内容又切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要提倡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 因材施教, 灵活多样, 不过于强调教学模式的统一, 一切服务于教学效果。但作为选修课, 不能上成必修课, 要有拓展和提高, 不能把一篇古文搞得支离破碎变成文言知识的佐证材料, 也不能像王立群说《史记》那样上成专题研究课, 要重视对文本的研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中要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也要有教师对重点难点的讲授。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可利用好双修日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史记》研讨会、《史记》影视欣赏、《史记》经典故事排练与演出等。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 又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能让学生的文言知识与阅读能力得到强化, 思维与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而这又何尝不是与高考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潜在对接呢?
语文选修课越来越功利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也是教者无奈的选择。如何找到新课标与新高考的最佳结合点, 这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究的难题。但愿我们都能戴着“镣铐”跳出精彩的“舞蹈”。
《史记》选修 篇2
6.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惧而q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于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柰何?」苏代曰:「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善.」(《史记甘茂列传》)
③会绩:一起搓麻线。④一:同。斯:此。⑤当路:陈直《史记新证》:“盖为先秦人之习俗语,与后来之称当道相同。”当道,即掌握权势。⑥振:同“赈”。救济,挽救。⑦累世:指甘茂为秦王服务累积惠、武、昭三代。⑧贽: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
【译文】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路上恰巧碰上苏代。当时,苏代正替齐国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怕遭殃祸便逃了出来,现在还没有容身之地。我听说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没有钱买蜡烛,而您的烛光幸好有剩余,请您分给我一点剩余的光亮,这无损于您的照明,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的方便。’现在我处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拿点余光救济他们。”苏代应承下来,于是出使到达秦国。完成任务后,苏代借机劝说秦王道:“甘茂,是个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从ト至鬼谷,全部地形何处险要何处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约盟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算有利呀。”秦王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贵重的礼物,给他更加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假使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准出来。”秦王说:“好。”
7.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O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O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O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欢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欢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欢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8.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史记张耳列传》)
①亡命:因逃亡在外,消除本地名籍。亡,无。命,名。②亡其夫:逃离她的丈夫。一说“其夫亡”。③抵:投奔,投靠。父客:父亲旧时宾客。④请决:要求离婚。⑤宦:做官。⑥儒术:儒家学说。⑦妻:以女嫁人。⑧刎颈交:誓同生死,患难与共,断头无悔的深厚交情。
【译文】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作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张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来到外黄。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特殊的美丽,却嫁了一个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离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旧时的宾客。她父亲的宾客平素就了解张耳,于是对美女说:“你一定要嫁个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给张耳吧。”美女听从了他的意见,终于断绝了同她丈夫的关系,改嫁给张耳。张耳这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广泛交游,女家给张耳供给丰厚,张耳因此招致千里以外的宾客。于是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一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也很了解陈馀不是一般平庸无为的人。陈馀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9. (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史记张丞相列传》)
①私谒:以私事拜见。②巨万:万万。③燕饮:很随便地饮酒作乐。燕,通“宴”。④吾私之:我对他有偏爱。⑤檄:文书,书面命令。⑥第:但,只。⑦今:即,立刻。⑧徒跣:赤脚而行。⑨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这是个死罪。⑩度:估计,推测。憬冢悍节,古代使者持之以作为凭证的信物。
【译文】
嘉为人廉洁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访。当时太中大夫邓通特别受皇帝的宠爱,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已达万万。汉文帝曾经到他家饮酒作乐,由此可见皇帝对他宠爱的程度。当时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见皇帝,而邓通站在皇帝的身边,礼数上有些简慢。申屠嘉奏事完毕,接着说道:“皇上您喜爱您的宠臣,可以让他富贵,至于朝廷上的礼节,却是不能不严肃对待的。”皇帝说道:“请您不要再说了,我对邓通就是偏爱。”申屠嘉上朝回来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让邓通到相府来,如果不来,就要把邓通斩首。邓通非常害怕,进宫告诉了文帝。文帝说:“你尽管前去无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进宫。”邓通来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申屠嘉叩头请罪。申屠嘉很随便地坐在那里,故意不以礼节对待他,同时还斥责他说:“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邓通只不过是一个小臣,却胆敢在大殿之上随随便便,犯有大不敬之罪,应该杀头。来人哪,现在就执行,把他斩了!”邓通磕头,头上碰得鲜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没有说饶了他。文帝估计丞相已经让邓通吃尽了苦头,就派使者拿着皇帝的节旄召邓通进宫,并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说:“这是我亲狎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
《史记》选修 篇3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选修 《史记》选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0-01
自从采用苏教版的教材后,《史记》选读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学习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感受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人提供了三千年的历史,写的历史人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描述的人物个性鲜明,伟大的司马迁为了完成这部历史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忍辱负重,承受者身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屈辱,通过我们对《史记》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司马迁当时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失落,还能体会到它后来为了这部巨作而付出的努力和他坚韧的毅力,所以找到学习《史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史记>选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重言轻文
在高中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老师通常会特别强调对文言知识点的把握,基本上每一篇的文言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的知识点都要求掌握,因为这是考试中经常要考的,现在的教育大多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开展,但是对于高中这种竞争压力相当大的时代,开展素质教育确实有点难,但是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也出现了跟普通文言文学习相同的教学状况,重言而轻文,上课时老师逐字逐句的给同学们讲解,生怕同学们又不懂得词句,但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对文章的死记硬背,丧失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开设对《<史记>选读》的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们体会我国悠久的历史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掌握文言知识点,这不是选读的目的。
(二)轻视选修选读
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中,老师通常会放轻对学生们的要求,所谓熟能生巧,但是老师们将文中的知识点给同学们讲解清楚后,便不再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们还对文章中作者的精神和感受体会到这篇文章结束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目标。选修是语文课堂的第二课堂,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气氛活跃,掌声连片的景象,所以不能对选修宣读课程放松警惕。
二、对《<史记>选读》教学的定位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于必修课应该多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选修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并将学到的知识和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
三、对《<史记>选读》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变重言轻文到以文为重
上面的《<史记>选读》的教学的现状中提到了现在对于文言宣读教学都是以言为重,在新课标下,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中提到不能单纯的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而要注重两者的整体把握,光注重文言文的知识点的学习会导致学生不会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不会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在精神,从而导致学生死板的学习,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要注重“文”与“言”的整体把握,即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中的主旨精神,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情,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理性的评价历史人物,领会文化经典的魅力,让学生们亲临治国安邦的国家大事。
(二)讲授式的教学
在《<史记>选读》的教学中不能采用死板式的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会带有枯燥乏味的特点,但是如何才能不使文言文的教学不枯燥乏味呢?这就需要文言文的课堂生动活泼,尤其是对于选修选读的课程,他的目的本来就与必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所以,要将选读课堂上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发言的“第二课堂”,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探讨式的教学、互动式的教学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那么肯定会达到《<史记>选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不要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娱乐的环节,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还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与《<史记>选读》有关的视频,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比起死板的讲解课本知识效果会好很多,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去学习。
在目前的教学中,对选读文言的学习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思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及时的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史记》选读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继续的探讨和加以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7,(8).
《史记》选修 篇4
语文教学强调“对比阅读法”,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来,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阅读得到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贯彻传统教学所强调的语文的专题性,更应该强调学生的感悟,要善于运用对比教学法,抓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取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使之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交流。阅读教学应该是读者从自己的已有的阅读积淀和情感积蓄出发,去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
就以《管仲列传》为例,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数年之内,国富兵强,辅佐齐桓公确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地位。后人评价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司马迁为其列传,没有在这方面多加渲染,而是将一部分笔墨落在管鲍之交上,强调鲍子对自己的“知”。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重为乡党所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众人蔑视轻贱、不能知己的凄凉况味只能独自默默承受。而在《管晏列传》的管、晏轶事中,司马迁的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实在历历可见。司马迁也曾有过管仲般“幽囚受辱”的遭遇,亦渴望有人能如鲍叔般“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令自己“信于知己者”。
我们教师在教授本课的时候,也许对文本挖掘到这个层次也就结束对本课的思考了,我在几届循环教学以后,再次拿起《史记》,不免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司马迁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鲍子对管仲理想抱负的支持,强调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政治理想,他没有像召忽一样尽愚忠而死,而是选择了为“政敌”卖命?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思考——管仲选择活着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忍辱负重,他注重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这种务实的精神的刻画,也可以印证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也就呼应了下文中记叙他“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执政策略,“上下相亲”的政治追求。
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理想又与司马迁正好相吻合,司马迁也是不以“小节”为羞,而以“文采不表于后”为耻,可以说两人都是择生践志的典型。司马迁不愿自尽而遭受宫刑,只为完成一生的志业──《史记》,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 所以说,司马迁强调鲍子对管仲政治理想的理解与支持,也正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再比如学习《淮阴侯列传》的时候,我们在赏析评价了淮阴侯的功过成败之后,不妨继续深度挖掘文本,在淮阴侯之死的问题上,谈谈萧何。
萧何,一个想做好人的管家,不得不因为领导的嫉妒而自污,变成品行不如领导的坏老头。在诱杀韩信这件事上,萧何扮演了“奸人”的角色。刘汉天下,有一半以上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个明摆的功劳萧何应该明了。但在刘邦暗示、吕后操刀的情况下,萧何却主动助纣为虐、承担了“请君入瓮”的重任。可叹聪明一世的韩信大将军,临死前还在渴望“萧相国救我”,殊不知送他下地狱的正是这位大奸似忠的伯乐。
萧何假传圣旨招韩信进京面君,声称叛陈已被捉拿斩杀,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当韩信对加害已有觉察,托病不出时,萧何以老恩师的身份再度出场,“真挚”对韩信说:“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韩信别人的话可以不信,单单没有怀疑有恩于己的伯乐。于是,韩信中招,自投罗网。
刘邦最忌惮属下野心,其实萧何也是最没野心的一个人。但是你要向刘邦证明自己泯灭了野心,就得表现出来。
所以通过这种“互现法”教学,借助这些历史人物的对比分析,深度挖掘,一篇篇文言文中的历史人物就更加立体丰满起来,功过是非、善恶成败都让我们叹息,我们学的是文学,谈的是做人,在领悟这些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的生存哲学的同时,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我们也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实现了教学相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设计的物化再现过程,又是一个教学创造性活动过程。因此,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将不遗余力去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让学生爱上《史记》,爱上语文。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幽邃深远、博大精深。为了在《史记》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史记的热情,并进一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来,要善于运用对比教学法,抓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取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
《史记》选修 篇5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翻译重点语句。2. 探究文本,把握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1.较难翻译的语句 2.对淳于髡的评价
1.反复阅读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独立翻译课文。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本。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成语“一鸣惊人”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一个成语:“一鸣惊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它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涉及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齐威王和淳于髡。淳于髡是一位古代的智者,一位善良正直,而又极其滑稽风趣的人物,和汉代的东方朔齐名,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淳于髡》一文,来加深对这个传奇人物的了解。二.相关材料 1.《史记•滑稽列传》
《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06年)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 公的疏忽。淳于髡出身于赘婿,优孟、优旃出身于优伶,这两种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虽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2.内容梗概
淳于髡是齐之赘婿,齐威王沉溺酒色,荒废朝政,致使外敌入侵,国家危在旦夕。“在左右莫敢谏”的情况下,淳于髡讲了“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的隐语,使齐威王听出了弦外之音,终于发奋图强,使齐国强盛起来。齐威王八年,齐王在楚国用兵的情况下,派淳于髡到赵请救兵,带的东西很少,淳于髡用向田神祷告者的故事予以暗示,最后使楚撤兵。淳于髡还用隐语使齐威王罢“长夜之饮”,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表现了他的胆识和才智。三.朗读正音 1.老师范读 2.重点字音
赘(zhuì)婿 滑(gǔ)稽 沉湎(miăn)不蜚(fĕi)十驷(sì)赍(jī)金 禳(ráng)田 鞠跽(jì)目眙(chì)狼藉(jí)3.学生朗读 四.课文翻译
找四位同学爬黑板翻译重点语句。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2.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
3.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
4.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五六斗径醉矣。答案:
1.官吏们怠工腐化,诸侯国一起来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左右没有一个敢谏诤的。
2.齐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带子全都断了。齐王说:“先生嫌它少吗?”
3.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其中奥妙能听听吗?”
4.如果朋友故交,好久没见面了,突然相见,欢欢喜喜说起往事,互诉衷情,喝到大概五六斗就醉了五.概括要点 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第一段:智谏威王发奋图强。
第二段:出使赵国求援退楚。
第三段:借酒巧谏齐王戒奢。六.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第1自然段中讲述“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用意是什么?
暗示齐威王不理朝政,致使百官处理政事懈怠混乱,国且危亡,而齐威王就像大鸟一样,三年不蜚不鸣,没有任何措施。
2.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齐威王上任三年,不理政事,左右都不敢谏,最后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齐威王的回答来看,他并不是不理朝政,而是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观察了解现实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行动。最后,齐威王以对内赏罚分明,对外精兵出击。在他的统治下,齐国繁荣了几十年。可见,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有所作为的君王。3.第2自然段的隐语在向齐威王暗示什么? 以“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向齐威王暗示:“送给赵国微薄的礼物却想达到 向赵国求得救援大军的目的”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4.从全文来看,淳于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淳于髡“不流世俗,不争势利”,“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巧妙灵活地批评讽谏统治者。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在熟读课文,翻译语句的基础上,概括了文章每一段内容的要点,然后对文本中的些问题进行了研讨探究,进一步了解了淳于髡这个古代智者的其人其事。概括要点:
第一段:智谏威王发奋图强。
第二段:出使赵国求援退楚。
第三段:借酒巧谏齐王戒奢。人物形象:
齐威王:善于纳谏,有所作为。淳于髡: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仗义执言,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
学习目标
1. 总结写作特点。2. 归纳文言知识。重点难点
1.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2. 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教学方法
1.读写评析精彩语言。2.学生自制知识卡片。课前准备
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制作好知识点分类卡片。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1.回忆上节课分析出的人物形象: 齐威王:善于纳谏,有所作为。淳于髡: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仗义执言,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2.检查第一段背诵情况。
二. 写作特点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是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淳于髡善于用暗示性的隐语来达到劝谏的目的,既娱乐了人心,也成就了家国大业,一举两得。文章在记录这些隐语时,充分抓住了人物的身份特征,使一个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跃然纸上。
阅读课文,试从文中找出一处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进行鉴赏。【参考答案】:
例如第三段里淳于髡借饮酒之机巧妙讽谏齐王戒奢(罢长夜之饮)一事中二人精彩的对话描写:首先淳于髡以“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矛盾之间言吊起齐威王的胃口,引起他的不解:“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而闻乎?”;然后,淳于髡“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先为齐威王解惑——自己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酒量;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导出“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的道理,来达到劝谏的目的。这一番对话,尤其是淳于髡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酒的场景,精彩之至,让人听了宛如身临其境,既表现了淳于髡的机智聪明、随机应变,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风趣,举重若轻。二.重点知识
总结归纳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学生分组归纳,师生共同补充、完善。1.通假字
(1)三年不蜚又不鸣 通“飞”
(2)诸侯振惊 通“震”,惊恐(3)汙邪满车 同“污”(4)威王大说 通“悦”
(5)卒然相睹 通“猝”,突然 6)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通“镒”(7)合尊促坐 通“樽”(8)髡尝在侧 通“常” 2.古今异义
(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言谈辩捷 今义:(言语动作)引人发笑(2)未尝屈辱 古义:折服侮辱 今义:受到压迫和侮辱(3)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古义:指监视酒政的人 今义:执行法令、法律(4)私情相语 古义:个人情感 今义:私人的交情 3.一词多义
说
(1)淳于髡说之以隐 劝说(动词)(2)笑岂有说乎 说法(动词)
(3)威王大说 喜悦 者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2)今者臣从东方来(3)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故
(1)欢然道故(2)故曰酒极则乱
以
(1)淳于髡说之以隐(目的连词)
(3)以髡为诸侯主客 4.常见实词
(1)沉湎不治(动词)
(3)冠缨索绝 词)
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语气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后,指代人或事物(代词)旧的事情 所以(连词)用(介词)(2)以讽谏焉 来把(介词)管理(动词)(2)赍金百斤 携带断(动词)(4)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增加(动11
(5)赵王与之精兵十万 给(动词)(6)奉觞上寿 恭敬地捧着
(7)后有遗簪 丢失(动词)(8)日暮酒阑 尽(动词)
5.常见虚词
(1)数使诸侯 屡次(副词)(2)国且危亡 将要(副词)
(3)左右莫敢谏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4)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就(副词)
(5)恶能饮一石哉 怎么(副词)(6)不过一斗径醉矣 就(副词)
(7)若亲有严客 如果(假设连词)(8)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大约(副词)6.词类活用
(1)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使……上朝(使动用法)(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使……吃惊(使动用法)(3)先生少之乎 认为……少(意动用法)
7.特殊句式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判断句)
(2)淳于髡说之以隐(状语后置)(3)侍酒于前(状语后置)(4)止王之庭(省略句)(5)赐酒大王之前(省略句)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课文进行了总结,首先赏析了本文的写作特色,就是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然后归纳了文言重点知识。大家应该着重掌握的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拓展练习
阅读《淳于髡谏伐魏》,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庐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兔犬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1.把这篇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简要谈谈你的读后感(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翻译:
齐国要进攻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道:“韩子庐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四海之内最狡猾敏捷的兔子。韩子庐追赶东郭逡,三次绕着山跑,五次翻过山头;兔子在前面疲劳了,狗在后面也疲劳了,狗和兔子都疲惫到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种田的老人见到了它们,没有任何劳苦就据有了那成果。现在齐魏长时期武力对抗,而使他们的军队疲劳不堪,使他们的人民极其困乏,我担心强国秦、大国楚紧跟在后面,得到了种田老人(得到的)那种成果。”齐王恐惧了,谢辞了将军,让士兵休息。3. 感悟: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我们也要学习淳于髡那种敢于劝谏、善于劝谏的风格。
齐王的知错就改,从善如流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上和生活中也要有这 种知错能改的精神。
七.课后作业
以“一鸣惊人”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
文言重点知识:
1. 通假字
2. 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