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法指导研究

2024-11-05

语文学法指导研究(精选12篇)

语文学法指导研究 篇1

全国课改的大前提下, 各科课改势在必行, 而且有全面发展的趋势。那么, 放在教师面前的是如何改进自身教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之更有兴趣地学习的问题, 这就是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习得一种完整而科学的学法, 对各学科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 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 集人文知识性和思想理论性于一体的学科。语文学科看似简单, 学生们平常一直都在用, 一看就会, 一听就懂, 可是一答就错。可见, 语文学科的知识并不是那么有系统性、条理性, 而是比较琐碎的, 记忆和应用起来也相对困难。那么, 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应该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武器。

学习方法是通过读书、听课、研究、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方法, 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我想实施学法辅导的指导思想, 就是让学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获取知识或技能, 并且能运用到解决问题上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法辅导是教育理念进步的需要。“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我们只有认真地思考和研究学法辅导, 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语文的瓶颈, 真正帮助到学生的发展。所以说, 高中语文学法的辅导与培养, 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的学法指导思路:

一、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学生学法的“预备战”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刚上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都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那么,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儿?我想,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合理的学习计划会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个方面, 刚开始往往需要教师指导才能完成, 可我们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环节, 忽视了对于高一新生的理论指导。所以, 我想当下最应该调整教师的理念和心态, 只有教师的心态调整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 这样就为养成三年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减少时间上的浪费。有了学习计划, 学生便不会再随意浪费时间了。

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环节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只有这样,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才不是一纸空谈, 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

二、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法宝

学习计划的合理而科学的制定, 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计划中, 处在最前列的应该是预习。

预习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课前环节。初高中的差异在于, 高中课程门类多、容量大, 特别是语文课, 课文篇幅长、内容深, 且不易理解, 所以预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 对上课的知识准备充分。预习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上课中, 由于学生提前预习,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更深入, 扫除了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 提高了听课效率,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的培养”, 最主要的就是指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换言之, 我们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获取知识、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我想, 在这个环节里, 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和时间, 根据教学进度, 适当安排预习作业。同时要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 讲究预习质量, 使学生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 标注出难点和疑惑之处, 切实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精力集中听课是一条最为直接的认知道路

听课是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便捷的道路。那么, 在课堂上, 我们又是如何体现学法辅导的呢?

课堂上, 我们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兴趣高昂, 思绪跟着教师走的时候, 才能将方法全部学到。而且, 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不断地调整教学的速度和方法, 还要用生动的表情、动人的语言、形象的手势、精心设计的板书, 以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 再加上密切的师生关系、诚挚的师生情谊, 使课堂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再有, 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课堂上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不断思考, 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疑惑, 而后发问, 及时解决。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会了自己分析的方法, 而后就要不断地思考, 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以后的问题, 这才是孔子说过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表明, 思考在学习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四、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般来说, 我们的语文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

(一) 课后复习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课后的及时复习, 对于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 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一天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全部掌握很困难, 所以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进一步巩固, 以达到较高的掌握水平, 为做好作业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后复习, 有几个要点:回忆上课所学, 阅读课本, 查看并整理笔记, 做题加以巩固。

(二) 系统复习

系统复习又称阶段复习, 它是用比较集中的时间,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的学习过程。这一般是一个阶段学习完毕之后进行的复习工作。要给学生明确指出系统复习的时间, 比如单元结束时、月考前、期中期末考试前等等, 让学生心中有数,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有教师通过研究, 提出系统复习应达到“四化”, 即通过回忆重现, 使知识巩固化;通过查漏补缺, 使知识完整化;通过融会贯通, 使知识系统化;通过综合应用, 使知识实用化。

五、语文学习当中的三个习惯

(一) 坚持课外阅读

语文,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有人说:放弃了阅读, 也就放弃了语文。课外得益就要从阅读中获得。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便是语文学习中的源头活水。没有了阅读, 语文就成了一潭死水, 而且是一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减少的死水。语文知识博大精深, 光靠课堂上那一点时间, 是完全不够考试和日常生活用的。

所以我认为, 学生应该每天至少拿出半个小时读课外书。这半个小时可以是不连贯的, 只要有时间就可以用来阅读。早读时, 读背一些课外的文章段落, 还可以背一些诗歌、名人名句和平时看到的好的文章。时间一长, 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语言就自然有了文采。

(二) 坚持知识的积累

语文是一个知识点多而系统性不强的学科。语文知识之多, 在高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到一篇文章, 小到一个字、一个标点, 没有一样可以忽视, 也没有一样可以轻松掌握, 都需要下大功夫, 需要平常的点滴积累。

1.积累平时的基础知识。高中阶段, 学生需要一个积累本, 记录自己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总结的易错知识点, 做题、考试中出现的错题, 或者是平时易错的成语等等。光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不看, 也仅仅是把易错点总结到一起, 然后束之高阁。积累本需要时常地翻看, 利用平时的点滴时间不断记忆。坚持一段时间后, 这一方法的效果会在考试中有所体现。

2.积累好的段落和事例, 为作文打基础。在高中阶段, 也要准备一个摘抄本。学生在自己坚持阅读的前提下, 碰到优美的句子、段落, 碰到典型的可以用于作文的事例, 都可以摘录下来。可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个重要环节, 课下很少阅读。所以我们决定,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 正视语文。而后再利用早读时间, 反复诵读。对于优美的语句, 更可以在作文中加以借鉴, 刚开始可以模仿, 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逐渐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样也可使自己的作文有一个大的飞跃。

可光靠背别人的语句, 作文就可以提高吗?当然不行, 光看不练就会形成眼高手低的毛病。所以, 下一个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 坚持平时的写作

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除了上述的积累段落、材料和坚持阅读之外, 还需要较勤的练笔。只有自己的笔熟, 思维敏捷, 思路开阔, 才有可能在高考作文中获利。所以平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有感想有领悟的时候随时记录下来, 字数不限。否则, 学生有一肚子的感受, 可提起笔却不知道从何写起, 写些什么。这就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在作文课上, 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应试的要求, 要规定时间, 让学生不断练习加快写作速度, 锤炼语言等。这样才能在语文考试中的最大一块———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好的学法, 是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 也是我们广大师生不懈的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我们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转变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彻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心工程”。在这个“民心工程”中, 学生的学法辅导应是一个最为有利的“支柱”,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支柱”的支撑下, 真正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

语文学法指导研究 篇2

版主导读

你好,朋友!欢迎你进入综合实践园地。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这块宝地已深受中考试卷的青睐。它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式,为同学们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答题环境,使大家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自己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版主相信,今天走下来,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张一凡:好啊,往日里总发愁综合性学习,不知这个“综合”考的究竟是什么。今天一起去园里参与活动,看看会有哪些收获。题型例说

(一)专题性综合

例(2010·江苏盐城)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情系节日

(2)请描述你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解题策略:本题围绕节日的文化常识及其相关的人物信息、文化积淀展开,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关注民风民俗、关注传统文化,很好地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

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需注意的是,答案开放,但内容要切合题干要求,和此次活动的主题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其中的隐含信息,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应对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答题语言要体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参考答案:(1)屈原投江 鼓声阵阵(或:呐喊声声)(2)示例:十多个人坐在龙舟之上,随着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江面上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蔚为壮观。(赛龙舟的场景)(3)示例:传统文化教育滞后,宣传倡导不力,部分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4)示例: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二)知识性综合

例(2010·福建泉州)问题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你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

(2)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的类型:(3)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冰心 思惠 弘毅 招娣 金火

示例:思惠:因母亲是惠安人,名字中有思念惠安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对女儿能成长为一个聪

明贤惠之人的期望。

解题策略:这是一道信息含量较大、探究能力较强的试题,考查面广。要善于调动平时从课本、报刊、聊天等渠道中积累的知识,品味分析,由表及里,探寻规律,依题择法,依境作答。

对于名字现象的探究,要善于发散,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归类比较;对于名字由来及意义的探究,要仿照示例,多从家庭的角度、期许成人成才的角度、报效祖国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1)要点提示:①单字的,双字的,多字的。②一般具有性别特征。③有通俗的,有文雅的。④有地域特征的。(写出两点即可)(2)要点提示:①直白的②含蓄的③纪念性的④与风俗有关的(3)示例一:弘毅,选自《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思是刚强、勇毅(宽宏、坚毅),寄寓了父母的期望——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示例二:招娣,巧用谐音,希望能招来一个弟弟,有男有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

(三)地域性综合

例(2010·福建漳州学业质量检测)综合探究。

漳州是闽南历史文化名城,蕴藏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弘扬漳州民间文化,七年(3)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搜集到以下相关材料,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万年前,漳州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唐建州以来,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上世纪末,全市共收集《金盏和百叶》《凌波仙子》《九龙江》等民间故事传说4000多篇,创办民间文学小报《金盏》。

材料二: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35.8%祖籍漳州。两地流传着《阿里山之神吴凤》《相思树与望夫台》《郑成功》等漳台关系的故事。

材料三:漳州的锦歌、竹马戏、大鼓凉伞、木偶雕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布袋木偶戏、芗剧曾多次出国献艺。(1)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得到的两条主要信息。

① ②(2)简述你对漳州谚语的感悟。(任选一句回答)

①细汉(少年)偷割瓠(葫芦),大汉偷牵牛。

②吃盐确多(比„„多)你吃米,过桥确多你走路。

③暗暗困(晚睡觉),早早起,米缸常常有剩米。

(3)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漳州,提高漳州的知名度,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拟一则宣传标语。

解题策略:地域性综合题的解答,要看清楚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答题,符合地方特色。对于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掌故、名优特产、风土人情等的回答,要准确明了,不能张冠李戴,须抓住体现本地特色的关键信息;对于谚语、俗语的感悟,要能理解其含义,把握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选出最易于表达的一种来答;写标语、提建议时,要满含热爱家乡的情感,歌颂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遵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的原则来答题。

参考答案:(1)示例①:漳州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示例②:漳州区域色彩浓烈,乡土气息芬芳。示例③:漳台民间文学同根同源,相得益彰。(2)第一句话告诉我们小时候如果有小偷小摸的行为,长大后就容易走上犯罪之路,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句话告诉我们长辈的经验比年轻人丰富,我们要虚心听取长辈的意见。第三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勤劳才能发家致富。(3)示例:赏龙江木偶精品,品漳州艺术神韵。中考练兵

(一)材料探究式

提供一组具有因果联系的专题材料,要求考生能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提炼观点、归纳结论,并能用文字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探究结果。题型:①概括主要信息,或依据材料探究结果;②提出建议或倡议。

1.(2010·山东东营)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并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题思路提示:要求写探究结果的题目,解答时在材料中搜寻关键词、主要信息,概括成句作答,同时注意推敲语言。如是多个材料,可运用求同存异法,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理出因果关系。对于提倡议类的题目,实际就是问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围绕活动主题,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答案可从做什么事或开展什么活动这两个角度来作答,要能正确答出因果关系,有针对性,语言简练。

(二)知能综合式

其关注的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样的题综合性强,多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交织在一起,其实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考查、多角度考查,是现在试卷上考得较多的一种类型。题型:①推荐、介绍人物,名人名言(事迹)填空。②文段修改,结合名著阅读。

2.(2010·湖北荆州)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下面以“说不尽的三国风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1)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按编号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 ”,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③,即更刮目相待”,其事芳流千古。太守出猎,狂书“④,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⑤ ”,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⑥,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⑦,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 ”,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

(2)说三国俗语。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能再说出一个吗?

(3)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俊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文韬武略、胆识才智和思想品格,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荆州举办“三国文化节”,要选择一位三国人物作为“形象大使”,你认为选谁最合适?说出你的理由。(30字左右)

(4)览三国胜迹。三国征战的鼓角已渐渐远去,但作为三国故地的荆州,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依然随处可见。请向游客介绍一处你熟悉的三国文化景点。(30字左右)

答题思路提示:前两个小题是单纯的识记、积累题目。除了靠平时的学习积累、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外,解题时通过回想记忆,将知识点整合——课内和课外的知识互相补充,就可以答题。

后两个小题除了考查积累与视野,对答题语言的要求也比较高。对选择人物的题,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技巧。一是要紧扣问题,不能偏离话题,答非所问。二是要有观点,有论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三是表达要简洁,要善于提取主要信息,语言扼要通顺,表达准确到位。介绍景点,除了在内容上要突出景点特色外,还应注意表述的顺序及修辞的运用等。支你一着

综合实践:平时怎样备考

张一凡:施老师,以上考题考查我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而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是长期努力和刻苦的结果。请您结合考试,说说我们平时在这方面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施老师:我们在日常的备考中要注重知识积累,关注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具体说来,同学们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动知识。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有效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要仔细阅读给定的文字、图表或漫画材料,认真审题,注意题干要求,抓住要点答题;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抓住问题和答题提示部分的关键词,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作出简明的回

答。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4.要认真思考几段话之间的联系,运用求同存异法归纳出事物的共性,从中找出一个带有规律性的主题。或者从提供材料的多个方面去思考、分析,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多方面盘活探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5.根据所设情境,恰当表达。在答题中要把握关键,学会灵活处理,并适当创新,表达时内容要符合题目要求,切合主题,用语要简明、连贯、准确。今日作业

1.本学期,你们班围绕校园热点话题举行了一次研讨会。请你根据这次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完成下列题目。

(1)请问研讨会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请你回顾研讨会上涉及了哪些校园热点话题?(3)研讨会上,老师读了一则材料,要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语文班长、语文课代表、英语班长、体育班长„„苏北某学校一个班中竟有九成学生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衔”。该班班主任表示,希望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听了这则材料之后,你的看法是什么?理由又是什么?(4)请谈谈你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收获。

2.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盐海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办“与世博同行”主题班会,要求参与者搜集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的材料(包括新闻和图片),并自定主题准备一份简短的发言稿。

(1)右图展示的是一位同学收集到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图片。请根据你的理解,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海宝”设计的创意。

(2)对联抒写心声。一位同学收集到两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任选其中一联对出下联。

①上联:笑迎五湖四海宾朋

②上联:民族何分多国界

我选择,拟写的下联:(3)假如你是这次主题班会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3.语文综合性学习。

“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生态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快的旅游方式。请结合本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以主人翁的姿态向来宾推荐一个本地的旅游好去处。

(2)为你所推荐的旅游胜地拟一条不少于50字的电话彩铃文字。(可以从家乡的文化、历史、人物、景物等内容入手,仿照示例编写)

示例:您好!欢迎您致电盐城珍禽保护区。这里有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丹顶鹤,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基地。欢迎畅游我国环境保护系统中唯一的大型鹤类自然保护区。

4.某班同学准备了以下两则材料,拟举办一次“关爱是一种力量”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白芳礼,这位平凡的蹬三轮56年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74岁起用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被人们誉为:“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2005年9月23日早晨,老人静静地走了,享年93岁。

材料二:儿子参加国庆阅兵,父亲遭遇车祸身亡,大义母亲58天编织善意谎言,58天独自忍受煎熬。这位“伟大的母亲”叫袁亚萍。当儿子王震在胜利完成首都国庆阅兵任务返回家乡大丰时,才得知真相,50多天来对父亲无限的牵挂,瞬间化为无尽的哀痛。当他得知母亲为了完成对自己的承诺,将爸爸遗体从山东运回家乡存放58天,并编织一个个谎言,就是为了让自己顺利完成受阅任务时,这位坚毅的军人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和母亲抱头痛哭„„

(1)请你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4~6字)

(2)有人拟写了两则上联来表达对白芳礼、袁亚萍的敬意,请任选一则上联,结合另一则材料内容,拟写出下联。

A.上联:35万义款白芳礼蹬三轮奉献爱心

下联: B.上联:编谎言58天以无私诠释普通人大爱

下联:

(3)假如你就在王震与母亲见面的现场,你觉得应该对这母子俩说些什么?

对王震说:

对王母说:

(4)有同学建议推荐袁亚萍参加“2010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则颁奖词。(不超过100字)

5.“微笑着面对生活”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许这次活动,已成为我们享受快乐生活的一种体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本次活动的步骤,你打算怎样设计,请把你的设计简要地写下来。(2)为了搞好本次演讲,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开场白,你打算该如何设计?

(3)你的一位同学虽然始终不断地努力,但在多次考试中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借此次活动契机,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今日盘点

张一凡:朋友,完成了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参与右边的互动栏目。

通过今天的学习探究,我积累了

;我掌握了

我来提问:

就本专题,你还有哪些疑问或不解之处?请写在下面。

自我升华:

语文学法指导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阅读  策略

在展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引导。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并且要增强大家对于文本的体验。同时,可以透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活动来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究,这些都会极大的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一、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很有必要,这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感受文意的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很多文本都是饱含情感的,学生如果对于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意蕴缺乏应有的感受力,对于文本的理解自然也不会太深入。引导大家体会文本情感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诵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大家才能够和文字更为贴近,进而更好的体会文意。同时,教师要对于文章中的一些重点段落、语句或者词汇引导大家展开思考与赏析,这些内容往往是表达情感的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加强对于这些内容的剖析将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体验。

在《背影》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使学生更好的对亲情进行感悟,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诵读,使学生能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中进行大声的朗读以及轻声的品读,从而能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对文章中体现亲情的语句进行品味。而当学生自己阅读完毕之后,则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对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进一步的感悟,并以小组互动的形式对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自身最感动的细节以及语句进行品读,从而更好的感悟文章中的情感。课本中选取的很多文章都是以情感充沛见长,对于这类文本的学习情感体验是关键,这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一种体现。

二、注重对于语言的品味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品味与感受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大家语文素养的一种直观反映。课本中选取的很多教学文本都是非常经典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节奏严整、思路清晰,语言中也有很多值得欣赏与品位的亮点。学生们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文本中语言的赏析,也应当努力学习这些好的语句,将其慢慢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构建自身写作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深化大家的语言品味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也能够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文学品位。

在《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良好的词句语言,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文章中语言的深意进行感知。同时,对于这篇文章来说,虽然其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散步的故事,但是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很浓的亲情,值得学生细细的去品读。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先进行细读,之后再使他们对文章中最喜欢的语句以及字词进行查找并且加以赏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意的领会,也能够让大家很好的赏析文章中这些优质的语言,进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三、鼓励学生交流互动

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当有意识的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大家在文本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积极的合作学习。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化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个过程也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让大家在小组内积极大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心得。这些都是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推动。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运用话剧表演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的体会;而在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看云识天气》等文章时,则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科研知识的探究意识。这些都是很好的凸显学生教学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大家在积极的课本剧表演或者是资料的查找中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范畴,也能够对于阅读文本形成更为深刻的体会。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锻炼。

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想要让教学过程取得更好的成效,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体会,这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感受文意的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品味与感受能力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也能够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文学品位。此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应当有意识的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这将会帮助大家阅读文本形成更为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郑春盛.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益[J]. 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2] 汪世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5期.

[3] 余绪富. 激活资源·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 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语文写字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篇4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写字教学要坚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年龄情况进行内容上的不同安排,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要在每一个阶段设定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比如,低年级和中年级阶段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学生的书写,但在高年级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练习书法。所以,对不同年级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同时,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也要进行分层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就个体的学生而言也要进行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如,对于写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的字具有书法价值;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写错的字和写得不好的字进行合理的归因,以便下次改正;对于写字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单独对他们进行指导,了解他们在写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帮助他们提升写字的积极性和写字水平。

二、渗透字理,加深理解

传统的教学是先教后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写字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听老师讲解,就容易逐渐变得麻木和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科学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自主地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症下药,合理运用汉字的字理不断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进而提升写字教学的质量。如,教学“兜”这个字时,很多学生写得非常难看,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写错,主要表现就是“白”字的第一笔写得不好,因此影响到整个字。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后,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这个字的来源及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这个字的历史和意义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个字的理解,进而能够在写字过程中注意到这一点,写出优美、正确的汉字。

三、科学练习,尊重差异

在写字教学中,练习是必需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首先,练习必须有弹性,在实际练习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练习计划。比如,对于写字好的学生不需要有量上的要求,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写字的质量,让学生写出的字具有书法价值。对于写字水平中上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每天进行定量的练习,让学生通过量的练习达到质的提升。对于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关注汉字的笔画和整体的造型,不必要求学生练习很多,但要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书写整洁、准确,不要写错别字。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尤其是汉字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理解汉字的字理,只要准确理解了汉字字理,就能减少出错的概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是要用发展的、尊重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

四、全面评价,积极互动

写字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与学生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然后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开展写字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只是评价学生字迹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比如,有的学生写字作业完成得不好,字迹混乱,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积极,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位同学可能存在写字不好的习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达到要求,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用心书写,争取写出最好的水平。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写字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能够写得一手好字,那么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好写字教学。在语文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写字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子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指导策略构建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初中语文差异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现当下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断的融入到课堂上,让初中语文教学逐渐充满生机,并推动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差异教学法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视同仁”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得到了尊重,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效。本文重点围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针对如何有效应用产异教学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性的策略,旨在能够为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差异教学法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新课改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特别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广大教育界人士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积极的尝试了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其中,差异教学法就是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上被广泛应用且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教学方式以“学本思想”为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了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尊重,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该运用分层的视角进行教学,将差异性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快速的提升。

一、制定层次性较强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差异教学法的实施除了应该遵循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逻辑,即在课堂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同时也应该使自身具备的特殊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即确保教学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使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就应该透彻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1]。当上述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即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等级的分配,并根据不同等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处在每个等级上的学生都能够有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较为著名的一篇散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并不能单一的看做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而是应该在文章中挖掘出作者的信念和理想。因此,教师可以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为不同层析的学生设立差异性学习目标。针对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将识词辨句和段落大意的划分作为其学习目标。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作为其学习目标。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拓展阅读任务的完成以及体会作者情感作为其学习目标。通过为不同学生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使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尊重,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其学生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开展差异性的教学手段

想要使差异教学法有效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在准确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之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针对语文成绩稍差的学生,由于这类学生缺乏较强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对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运用课文的阅读、背诵以及分析,使其获取新的语文知识,使成绩稍差的学生能够运用剖析教材的方式学习,并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针对语文成绩中等和相对优秀的学生,由于此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就可以对其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主,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2]。当此类学生完成文本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将学习精力放在课外文章的阅读上,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延展,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考核,推动差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想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就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项关键要素,也是教学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教学考核,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的成绩得以提升。想要使差异教学法有效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的情况分层设计出不同考核题目。试题的难度不同,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考评[3]。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以应用性的考核题目为主。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重点以应用性和基础性知识的考核为主。针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重点以基础性知识的考核为主。通过不同层次的考核,能够确切的掌握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综上所述,将差异教学法有效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即以“学本思想”为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了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层次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开展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分层教学考核等,推动差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军林.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10):103.

[2]黄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03):108-109.

初中语文后进生复习方法指导研究 篇6

一、注重思想疏导,激发学习信心

初中语文后进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自闭心理,他们因为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将内心封闭起来。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认真分析每一位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有些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落后之外,其他方面有着特长,发掘他们身上的长处进行表扬,增强自信心,并转移到学习活动之中。再如有些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笔者在这些方面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加以充分的表扬鼓励。经过激励,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阳光,洒满了雨露,学习的信心也会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开展复习方法的指导,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指导复习方法,提升效率

1. 运用前后联动法开展复习。初中三年的课程是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的,指导后进生高效开展复习,一定不能将知识点割裂开,要帮助他们建立前后的联系,特别要将旧知运用于新知的探究学习中,在新知的探究学习中巩固旧知。例如文言文的翻译方法通常是后进生学习的难点,他们面对文言文不知如何下手。对此,笔者引导他们融会贯通,例如提炼文言文句子中的重点字,将其意思翻译出来再进行整体感知,也可以将文言文句式中省略的字词补充出来,直观理顺句子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模糊感知,进而结合一些词语的解释细化翻译内容。

2.运用拉网筛选法开展复习。复习到最后 ,教师可以分阶段或分类型进行复习,每一阶段每一类型的复习中,都要进行环环紧扣的拉网式筛选。第一阶段复习之后进行全面检测,筛选出第一阶段尚未牢固掌握的内容并入第二阶段复习,以此类推使每一轮复习的难点进入到下一阶段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巩固了复习的效果。分类型进行拉网式筛选,先从字音字形字义板块入手,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之后,将其中易混淆的难点筛选出来,进入重点词句理解复习板块,顺带进行上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分类型进行筛选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3.运用联想记忆法开展复习。文学常识是初中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虽然在中考分值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难度相当低,后进生语文复习的指导必须牢牢把握难度较低的内容。文学常识记忆如果靠死记硬背难度非常大,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联想记忆法,将作者的生年、代表作等用一句通俗的话语连起来,变得更加形象,便于记忆。学生在记忆一个作者几部作品的时候,有可能只记住一句形象的话语,甚至一句笑话就能够将文学常识牢牢记在心里。联想记忆法也可以运用到一些知识点的记忆中,特别是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字词的用法,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形象记忆,在运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4.运用错题巩固法开展复习。在每一轮的复习中,错题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从错题的数量、类型、分布可以分析出学生学习存在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错题也是学生暴露出来的学习薄弱环节,在下一轮的复习中只要抓住了这些薄弱环节,就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笔者指导后进生在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检测、每一次考查中,凡是做错的题目都专门用一本错题集摘录下来,平时随身携带,空闲时间读一读、看一看,增加一些记忆,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5.运用轮次回顾法开展复习。许多后进生之所以语文复习效率低下,与其不科学的安排有关。笔者要求学生科学安排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除了按照教师教学的节奏频率进行复习之外,还要将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内容提炼出来,当天进行一次复习,三天后进行一次回顾,一个星期还要进行一次浏览,接下来要等到一个月之后再进行一次回头看。经过这四次连续不间断的梯度性复习回顾,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把握将会更加深刻,符合初中生思维特点和记忆能力,可以为后进生提高语文复习效率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鼓励相互交流,实现取长补短

在一个班级的语文学习中,有的学生学习效率高,有的学生效率低,他们之间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探索成果也不尽相同。笔者要求班级优秀生走上台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窍门。同样,后进生中一些进步比较明显的,也要走上讲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技巧。无论是优秀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还是后进生群体中的学习经验,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学习借鉴的机会,许多后进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聆听他人的讲解中积累了经验,与自身的学习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帮助后进生增强复习的技巧,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广大语文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增强学习情感,传授复习技巧,鼓励学生相互探究,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法研究 篇7

一、创设表演情境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情境教学中,表演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让学生依据语文阅读的内容扮演文中的角色,也可以在不改变原有文章主旨意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角色,让学生表演角色,能够激发展现学生的表演欲望。小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感受,并且比较新奇,在这种新奇的驱使下,他们会更加认真努力。通过表演能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效果,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奖励和表扬学生,提升他们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其能够产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小稻秧脱险记》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剂大夫”,还可以设置新的角色,比如“杂草”、“小稻秧的好朋友”等,让学生扮演角色并进行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角色会说些什么,并带有怎样的动作。对于没有表演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对角色进行观察:他们有哪些不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演?台上的学生能够认真表演,台下的学生会认真观察。班级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能够调动起来,对于语文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是极为有利的。

二、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体现

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也是极为有利的。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相适应,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能力等,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语文设计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例如在学习《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全家福带到课堂上,然后让学生向教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每个人的特点、爱好等,说一说对家庭的想法,借此引导文章内容的学习。在学生介绍家庭成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家庭成员的动作、语气等,通过比较简单的情境创设,便于学生理解语文阅读内容,实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学资源也得到大量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极好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观察知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件,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场景展示出来,通过动画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共鸣。再如学习《悯农》时,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看到烈日炎炎下,一位农民伯伯正在种地,汗水不停地滴落到田间,让学生知道粮食来的不易,今后能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强化其情感体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

四、开展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知识信息的有效互动,让教师明确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情况,将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作用,实现高效的语文学习。

如在学习《卧薪尝胆》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对越王勾践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阐述,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通过交流互动也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不断优化,对于强化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果是极为有利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满足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情境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使语文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学习知识,强化能力。未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改善和优化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阅读知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摘要:情境教学法其实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升,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情境中,并在其中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形成学生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更加感兴趣,提高其求知的欲望,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2]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159.

中职语文快乐教学法的研究 篇8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 是心灵的满足, 是成功的愉悦。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版本虽然比较多, 但没有脱离普高教材的烙印, 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践脱节, 造成学的用不上, 有用的倒没学的尴尬局面, 试问, 这样的教材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吗?因此深化语文建设是中职语文课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教材, 因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是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前提条件。学生觉得有用的东西对他今后就业有实用价值, 才有兴趣, 才愿意快乐的学, 所以教材的选用就有突出性, 主要从口才训练、应用写作和阅读欣赏三个方面予以强化和改造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语文校本教材。

二、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彰显快乐教学的魅力

首先注重教学情感的渗透,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感觉到关爱的快乐。

由于语文基础较差, 很多中职生有很强的厌学情绪, 与任课老师之间也有很大的距离。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注重教学情感的渗透, 关爱学生, 细心教学,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道理。不仅要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 而且要做学生的学习上的朋友。教学上老师要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述知识, 做学生的领路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老师以朋友的关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用友善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 老师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多谈一些他们熟悉的内容和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自然和你有了共同语言。“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慢慢的, 他们就会对学习语文有了感情。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理解, 多给学生一些关系和帮助,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多了一些温暖与感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有了浓浓的情愫!课堂上老师的一个肯定眼神, 一句不经意的表扬, 一个赞赏的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被老师关爱的快乐。因为有了快乐, 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老师, 如果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 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

其次采用互动教学, 让学生感到现实的快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老师往往苦口婆心地讲, 而下面的学生往往会睡觉、吃东西、聊天。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这是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的表现。为此, 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快乐学习。要让学生快乐学习起来, 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课堂上老师的机智、幽默、生动、风趣可以让一堂枯燥的课“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比如我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 根据大部分中职生都有早恋的情况, 要求学生以早恋为话题, 展开爱情、友情的讨论。在这个活跃的氛围中, 学生兴趣高涨地阅读欣赏了那首诗, 也感受了柳永那份缠绵悱恻的情感。小组激烈的讨论、睿智的思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钟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所以一堂鲜活的课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快乐学习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源泉。从语文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时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学习是可以如此快乐的。

再次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满足学生获知的快乐。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多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 他们应该高高兴兴, 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 感到快乐。”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去学, 才乐于去学, 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进而将这种知识, 进而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能力。中职生正值青春期, 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容易被一时的新异现象和新颖对象所吸引, 从而对它们发生兴趣, 加之现今的中职学生大多较为实际, 他们更相信事实, 对前途、就业都较为敏感。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如何招聘人才, 也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如何进行招聘的。所有这些, 既对他们是陌生的, 又使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从实地体验中寻找答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教学中可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 让学生搜集素材, 编成小品, 进行实地表演, 分别扮演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 体味应聘人员是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竞演讲的, 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 如何实现打动招聘人员的目的, 促使学生由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 口才训练使学生尝到“说”的甜头。为自己今后的求职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除了能说会道,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必须予以强化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 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 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引导他们进行请假条、借条、领条的写作。联系企业实际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工作计划总结、广告宣传的写作训练。这种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以读促说的教学思路就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来设计的, 由于切合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因, 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保持一种快乐的学习状况,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满足获知快乐。

总之, 本人通过快乐教学法的实践, 明显感到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比之前活跃了, 师生互动充分, 学生学到了社会所需的语文知识,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其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为满意, 面试合格率提高了18%。这些充分证明了快乐教学法的方向是正确的, 这为今后我们职校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张飞影.试论教学中的“三合一”[C]职教论文集, 2008, (11) .

[2]刘开琼.快乐学习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 2004 (12) ..

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法应用研究 篇9

一、比较阅读含义理解与运行分析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比较有这样的论断: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那么,比较阅读应该是在阅读学习中将两篇或者多篇观点、作者、内容、形式或是语言运用、写作特色相同或者相近的文章放在一些对比着阅读。在对比、对照中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通过多角度或者定向的分析、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又会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精确,看到差异,把握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每个专题所选文章具有虽然文体形式、写作手法和行文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围绕一定的人文主题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情感呵护”专题精选了散文《散步》《秋天的怀念》,记叙文《羚羊木雕》,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和文言文《世说新语》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则故事。这些文章是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的却都是蕴含着浓浓的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这样的专题是教材的一大特色,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获得语文阅读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对比阅读有效开展的方式探讨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温习已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不断丰厚基础知识和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的。就阅读能力提升而言,一方面是不断学习吸纳,另一方面是不断的比较、分析、思考和领悟中获得新知与新能力。就比较阅读来说,通过新旧篇章的字词句章的比较中,能够丰富词汇,增强阅读、欣赏甚至写作表达的能力。

(一)精心设置比较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在字词句章中展开。一般来说,只要是学生在新学中存在问题或困惑的地方,我们推动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展和效果,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他让我们自己思考、领悟和解决问题。因此,如何找到阅读中可以比较的点,并恰当地展示出来则是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的地方。鲁迅小说《故乡》学习中,理解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是阅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小说阅读分析能力提高的着力点。可就闰土这个人物前后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对比阅读。少年闰土的外貌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时候的闰土是健康的、生活基本过得去的,“管西瓜”时的形象活画出一个健壮、勇敢、生龙活虎的小英雄形象,而他所经历和懂得的乡村生活和生活知识让“我”对他钦佩爱慕不已。可是,后来的“灰黄”脸色,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呆滞麻木的闰土,以及他与“我”的隔膜,以及由以前的“管祭器”与现在的“要祭器”的对比,无不说明农村经济破产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且被封建精神枷锁对农民思想上的束缚和毒害。这样的对比,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更能够在对比中感受小说深刻的主题。

当然,我们还可就闰土的辛苦麻木与杨二嫂的辛苦刻薄自私自利进行对比,在“同”中发现因为经济凋敝导致人性的扭曲,在“异”中感受面对困难卑微小人物的不同表现。

(二)重视已学运用比较,实现阅读能力迁移

比较阅读开展的形式是多样的,就课堂教学而言,可以新学时进行比较。如《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就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在《故乡》学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从人物的身份、语言、外貌和行动来感受人物,联系小说背景和时代特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刻画的意图和作用。也可在巩固提高的时候进行比较,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学习之后,学生大致理解写景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与作用,知道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在上下文语境中揣摩精彩的词语,分析写景句或段落的表达技巧和特色。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文章三四段是按照什么空间顺序写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及好处?等问题应该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应获得的阅读能力。我们为了检测、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阅读能力,可以选取老舍先生的另一篇写景散文《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阅读。设置问题,如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秋天》也写山,主要是抓住了山的什么特点(山的变化)?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同(《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晴”特点写的)?“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里,学生能够运用课堂已学的分析方法,从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和颜色等角度来分析,体会其形象生动写出了水清给人的美好感觉,获得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之情的感悟。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比较阅读能让学生在不同风格、文体的作品中深化作品的共同主题,提高语言表达、写作特色、艺术风格等接受和吸纳效果,从而提高文本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摘要:以生为本的阅读课堂需要促成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赏鉴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基本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与方法,更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拓展迁移和运用。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教学法的有效开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法运用初探[J].课外语文,2015(6).

语文学法指导研究 篇10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应运而生提出4种基本学习能力:即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学会发展的能力,其中第一条学会求知便是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职语文愉快教学的实施除了教给学生学会外,还要指导学生会学,以进一步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突出学习主体的地位,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这种学法指导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是主动者,又是建构者。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本文从“存异”与“求同”2 个维度提出中职语文自主与合作两种学法的指导性策略。

1 “存异”维度———自主式学法指导

应对死记硬背、机械式接受学习的现状,我们要着力指导中职学生采取自主式的会学方式,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依据个体的兴趣、能力、需要自定学习目标并选择学习策略积极实施这一目标最终达成目标的一种主动性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主要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其具有学生“我要学”的主动性,“我能学”的独立性,“我会学”的自控性特点,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养成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能力,从而找寻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主动性: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性的第一个表征,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首先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事实证明,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是有效的学习。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还表现为学习责任。传统教学只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应对学习承担责任。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强化责任感的同时,还必须把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独立性:自主学习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性的第二个表征,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能学”。“我能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认知取向,表现为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不依赖他人,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进度,设计自己满意的评价指标。

自控性:自控性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会学”。“我会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等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

中职语文自主式学法的指导可采取以下程序。

1.1 自主定标指导

自主定标即指导学生自主确定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能时时聚焦明确的学习方向。魏书生提出的六步教学法第一步就是定向,强调在学习之初明标的指向作用,因此自主定标应成为自主式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当然这种自主确定的目标应是基于教师兴趣引导、背景提示、文本的资料提供以及自身的能力基础等因素。

“兴趣是学习之母”。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程度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3 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学习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能力目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自主定标没有教师的指导将导致形而上,甚至过于理想化而不利于对后面自主学习产生有效的导向。通过自主定标的指导,学生有了“可望”而又“可及”的目标,就会积极的投身于学习中努力“赶标”。

1.2 自主阅读指导

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地展开与文本对话,亲近文本,感知文本。

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反复的阅读,做到边读边想。掌握查辞书、加圈点、作批注、列提纲等阅读法,学会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学会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学会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能够自行排除字面障碍,注记阅读中的疑难点,感知要领等等,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感觉阅读的趣味。

1.3 自主探疑指导

自主探疑即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生疑、质疑、探疑,最终解疑。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帮助学生梳理提出的问题:区分哪些是知识性问题,哪些是理解性问题,哪些是应用性问题,于此再充分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于探疑过程中开启多元思维,实现由文本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悟解,学生心中疑团解开了就会有一种会学的释然感。

1.4 自主调控指导

自主调控即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既能看到成绩,又能弥补不足。

这种调控可通过自比与他比来进行。自比即用现在的“我”与前面的“我”对比,检查自己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哪些做得更好,哪些还有欠缺。他比,即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对照择优而从,取长补短。通过对比调控让学生拾遗补缺,避免盲目的自学。

1.5 自主迁移指导

自主迁移即在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之后指导学生能将自主所学的内容由理解走向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广泛性、实践性。

这种迁移或是扩大文本阅读范围的拓展式迁移,或是文本理解性内容的习题式迁移,或是文本内容转向实际应用的表达式迁移,或是文本内容外化为生活的活动式迁移等等,于此可以引导学生能向学习的更高处攀登,享受到自主学习语文的更大收获。

2 “求同”维度———合作式学法指导

如果说自主式学习侧重于一种独立性的学习,那么合作式学习则倾向于一种交往性的学习。这种以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具有明显的“交往性、互助性、共享性”等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与沟通能力。这种合作学习还能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分享快乐,并满足各自归属的需要。

交往性: 在合作学习中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更有高密度的交往过程。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活动,研究目标的一致性、研究内容的兴趣性、研究方法策略的互补性,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易产生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在互敬、互爱、互帮互动下学习。合作学习的“合力”就在于把每一个人的能量凝聚为团队精神,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这正是科学领域最推崇的一种精神。

互助性:合作学习以自主为本,合作互助。合作学习如果完全依赖帮助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仍然是被动的,不仅收效不大,还会导致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该是保证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自己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操作、实验等活动,通过合作和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水平。

共享性: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条件,将场地、器材和一些短缺设备物尽其用,小组共享;将新知识、新信息通过合作小组这个特定的学习形式,进行高速度、大密度、快节奏的“传递”,做到资源共享;由于学生接受问题能力的差异,家庭、社区环境的差异和学习类型的差异,应将学生按兴趣爱好、研究专长混合分组,有利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型在研究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有利于知识密集型和操作应用型的“知”“技”互补,有利于优秀生对后进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帮带。

中职语文合作式学法的指导可采取以下程序。

2.1 组建小组,明确目标

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差学生,中差学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活跃学生带动沉静学生的学习环境。

民主推选每组的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学习小组一般由4~6 人组成,在分组时,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每个异质小组定有共同的语文学习预期目标,教师协助指导学生创建语文合作学习的轻松情境,创设语文合作学习的愉悦氛围。

2.2 拟订计划,合理分工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后,每组成员根据语文学习预期目标拟订语文学习计划,并根据各人特点合理分工语文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各司其职。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当然教师除了指导每组学生要有个体探究任务,还要有共同的探究内容,这样使学生乐于忙好自己的“责任田”外,又能关注共同的“学习园地”。

2.3 实施计划,达成目标

语文学习任务明确分工以后,小组成员就要执行计划,如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编写摘要,有的负责问题安排,有的负责迁移设计等等。

当然这种语文合作学习要注意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以便于发挥个体个性和集体共性的创造性的互补,小组着重探究的是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互动对话共同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同的语文预期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2.4 交流汇报,总结提高

小组成员从自身掌握情况的角度出发,对自身所在小组的语文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反馈,共同收获合作的学习成果。

可以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为后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指导策略;写作兴趣;情境;讲评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存在高付出、低效果的现象,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写作教学,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依旧毫无进展,而且,学生对写作开始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在此情况下,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作文教学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大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目前应重点思考的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具体策略阐述几点个人观点。

一、运用合理途径,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以往的写作教学,教学过程基本是教师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对学生写出来的习作进行点评。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而且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开始畏惧、逃避写作,对写作的兴趣开始丧失,试想,学生连写作的兴趣都没有,又何谈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合理途径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愉悦和欢乐的事情,而非枯燥无趣的,从而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给学生拟定一个写作命题后,我们不必立即让学生开动脑筋动笔去写,而是将学生带出教室,组织学生进行与作文命题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写植物,我们可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小花园,对各种植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秋天,让学生写与秋天相关的文章,我们可组织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看看树叶如何从树上掉落、空中大雁排成了什么队形往南飞,或者去田地中看看玉米、谷穗等……这样,把学生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观察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写作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让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趣味性,在写作时,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因为通过亲身实践观察,学生已积累了大量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从而在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创设写作的特定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了束缚,想象空间受到了限制,想象力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致使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觉无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作文命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写作指导内容,创设特定的写作情境,营造浓郁的写作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的兴奋状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让学生有表达感情的需要,觉得有内容可写,如此,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写出富有创新性的作文。

例如,在题目为《我的家乡》的写作课上,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大量介绍家乡的图片,如,美丽景色、风土人情以及发生的巨大变化等等,呈现图片时,同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家乡美》,这样,通过图文并茂、声情结合的视听展示,使学生置身于了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和无限美好,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与自豪之情。在进行写作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便被激发出来,产生了描绘家乡、赞美家乡的欲望,从而积极投入到写作的状态中,而且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三、重视作文的讲评,注重讲评的发展性原则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写作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作文的讲评,这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在完成一篇习作后,对自己作文的闪光之处和不足之处不了解、不清楚,也就不能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作文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对作文的讲评,即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同时,注重讲评的发展性原则,即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喜欢写作。

例如,对于一些开头和结尾比较新颖、优美的句子,或者让人感觉到惊喜的情节描述,我们便可和学生一起对这些语句和情节进行欣赏,并指出这些闪光点的妙处,如此,作者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感,也对其他同学进行了良好的点拨和指导,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小學语文教师,我们要针对小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吴.如何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

[2]安静.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改革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 篇12

一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的研究

1.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这一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 提出者是马赫穆托夫, 其强调的是教学活动中问题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来营造具体的环境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教学中,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独立探索的精神。

2.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马赫穆托夫强调要使学生在问题教学中将原有的理论知识概念融入现有的实际生活中去, 使两者融会贯通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劝学》一篇文章中,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这一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文字,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诸如“请讲述你所知道大学者的学习故事”,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促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

第二, 矛盾的对立统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强调的是不同的读者会因思考的角度、人生阅历等的不同而就一篇文章得出不同的结论。语文问题教学同样如此, 学生会在学习中对一篇文章得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在教学中形成“对立统一”的探究形式, 鼓励学生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与总结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1. 形象化:将多媒体技术融入问题教学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增强, 语文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内容与问题教学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好准备, 将教学内容做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 而将问题巧妙地融入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发散性思维。

例如,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便结合《红楼梦》的影视资料, 利用影视资料集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以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我会事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简短的视频进行探究。将具体问题融入具体的多媒体影视资料中, 不但可以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 还可以将教学活动寓于生动的情境中, 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2. 自主化:将更多的思考与探究时间留给学生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 僵化的教学模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就所学文章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 我在《动物游戏之谜》一篇文章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自行分组进行讨论。通过“你从‘叶猴的嬉戏、北极渡鸦的表演以及露脊鲸露鳍’三个‘游戏’中收获到了什么?它们是在游戏吗?如果它们不是在游戏, 那么它们在干什么?”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每位学生思考的出发点不同, 他们对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方式的培养。

3. 互动化:给学生更多提问的机会

问题教学法强调不单纯是教师的提问, 更突出的是学生的提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善于并敢于提出问题, 其才能对具体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例如, 我在教学中喜欢采用“小教师”讲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问的平台,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教师有很大的差异, 因而学生在进行“备课”时更容易酝酿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更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探究与交流。

三结束语

问题教学法是在突破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更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思维空间,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飞翔, 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正确应用对学生主观思维分析能力与探究精神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新课标语文教学改革环境下, 教师应积极探索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以在营造更加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 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颖.高中语文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神州, 2014 (11) :66

上一篇:数学课程体系下一篇:《史记》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