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2024-06-19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精选12篇)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篇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 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产生活中作用尤为突出。尤其是阅读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个人对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抓好阅读教学。要提高阅读水平, 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法, 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者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 分析其异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采用比较阅读法, 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 在寻同辨异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本文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从四个方面谈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使教学达到这一境界, 就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并能实现掌握的知识、技巧、能力的迁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的迁移,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是通过由已学课文的知识点辐射到新学相关课文中去, 从而寻找类似相同点或不同点, 这一过程就融合着知识的迁移。比如我们课外阅读小说, 在对环境描写、情节展开以及人物刻画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理解过程中, 就会自然联想到已学过的小说中涉及到的类似问题, 利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再如读到以表达乡愁为主题的诗, 我们就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同一主题、同一格调的诗, 于是两相比较, 鉴别出同异, 达到领悟的目的。实践证明, 在语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能使学生阅读文章时, 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习惯, 对新知识的特点更加清楚。久而久之, 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增强。

二、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易于更好地消化吸收

要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知识, 需要在强化的基础上进行, 语文尤其如此。通常情况下, 知识的特征越明显, 就越容易记忆。比较阅读既能突出事物的共性, 又能显示其个性。这就为我们理解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加强的过程。巩固旧知识, 增加新知识, 是学习进步的必要步骤和过程。巩固旧知识通常有课后复习、课后练习等加强的办法, 这些都是学生自主的行为。而比较阅读却是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不知不觉, 不必占用时间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效果更是显著。每一次的比较阅读都必然是对前一次知识的复习和强化。

三、提高阅读速度, 节约授课时间

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如果我们逐篇孤立地去分析讲解.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而且会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 破坏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如果采用比较阅读, 就能使学生耳目一新,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提高阅读速度, 节约授课时间。

如在讲授《核舟记》一文时, 我在介绍作者背景、疏通文义后, 指导学生把这篇文章与《口技》一文进行比较, 并列出如下比较点: (1) 说明对象:前者是静态实物, 后者是动态场景。 (2) 说明对象的共同点:奇巧人, 善口技。 (3) 说明顺序:前者用空间顺序, 后者是时间顺序。 (4) 量词特点:《核舟记》省主语, 数词放名词后, 数量并用.《口技》中只省量词。 (5) 艺人共同点:前篇刻画人物表情各异, 后篇描绘场景声音各异。又如在教自读课文《短文两篇》时, 我在布置学生预习中设计了几个比较点让他们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就学生预习情况展开讨论, 教师适当点拨, 明确两篇议论文的不同特点。从论点上看《治学的秘诀》的论点是由结论归纳出来的, 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求知与采金》的论点则是由讲题扩展而来, 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从论证方面上看:前者既有事实论据又有事理论据;后者则只是以采金为例的事实论据。从论证方法上看:前者用了事实论证和道德论证;后者则采用了类比论证。从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上看:前者由诗画引入, 雅气横生;后者则巧用比喻, 生动贴切, 引人卒读。一节课后, 就教完了两篇课文, 学生记忆深刻, 反映良好, 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又节省了授课时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 若不参考, 分析, 比较, 演义, 归纳, 涵泳, 体味, 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比较阅读, 古来有之, 人们在读文章时总会产生此文与彼文、此作者与彼作者、作者同读者等的联想, 其实就是在比较。总之,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把金钥匙, 充分利用这把金钥匙, 便能引导学生顺利地打开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总之, 在21世纪, 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将会使人类经历一场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而最终集中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知识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得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 纷纷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汇聚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方面, 以适应未来社会急剧发展的挑战。“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使命”,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那么, 作为一门工具性强、创新含量较高的学科——语文,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 培养有创造性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篇2

运城市教研室 孙精珍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基本能力,培养优秀公民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肩上,于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中学语文重头戏的阅读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提高教师多角度研读课文的能力,设计大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新时代、新课程,对语文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北师大语文教材应运而生,对7—9年级语文教育各个层次的具体理念和操作程序进行新的设计和探索,突出了教材的实验性、探索性、创造性,尤其注重人文精神的丰富性,经典文本的多样互补性、问题探究的可操作性。在教学实际中,特别注重“同类比较”。比较探究就成为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我市使用本套教材已经两轮了,第一轮使用,教师可以说是怨声载道,有老师给我来信说:“北师大教材,想说爱你不容易。”所以,对这套教材,我们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第二轮开始,组织全市语文教育精英,研究工作思路:立足课堂,研究教材的内蕴。明确研究任务:初中语文比较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下面我结合九年级教材,谈谈比较式教学实践。主要议题: 一是比较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二是比较式教学实践。

一、比较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抓住一篇文章条分缕析,精剖细解,教师讲,学生记,根本没有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见解,教师是专家的传话筒,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接收器,整个语文教学出现被动格局,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比较,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只有思维发生碰撞,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活动中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比较法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并被一代又一代的语文大师发扬广大。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适当地采用比较阅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和积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张志公在《说“比”》一文中就说道:“比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归纳得更准确些,更深入些。”叶老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其实传统教学中也经常使用比较教学,如形似字的识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外貌、言行的比较、故乡景物描写的比较。现在孙绍振教授将传统的比较法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主题来结构单元,在同一单元中精心选编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文章,对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本内涵,既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在比较中,寻求真善美,涵养情操。

1.比较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比较法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比较法运用于阅读教学就

是比较式阅读教学。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法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形式;二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的阅读形式。五种方法:增删法、替换法、图表法、假想法、勾连法。

比较探究的方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做事才能顺利成功,甚至事半功倍。如果缘木求鱼,就会南辕北辙。吕叔湘先生认为“一切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示出来,语文也是这样。”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可谓由来已久。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都在尝试着比较阅读教学,课改以来,尤为关注,各种语文杂志都曾开辟过比较阅读专栏,主要刊载教师的比较阅读成果,但比较阅读教学理论提升方面的文章还很稀少。尤其缺乏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现将一些语文老师及笔者在比较阅读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总结、提炼如下。

①增删法,即在阅读文本中增加或者删去某些词语、句子、语段等,以便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如《项链》中的第一句话:“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取掉也字,读一读,感觉有什么变化?

采用增删法进行比较探究,学生不仅提高了的炼字炼句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领会了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同时也习得了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

②替换法,即将阅读文本的某个词语、句子,换成另一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句子,或者改变语段的顺序,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的结尾三段依次是: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把三段任意交换一下顺序,请学生与原文比较一下,是否可以呢?学生经过比较探究,就会明白,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春天分别比作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依次体现了春天的新、美、壮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诗按照春天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如果交换顺序,就不符合逻辑了。

采用替换法进行比较探究,可以有效地制造矛盾,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引领学生品味了精美语句,较好训练了学生的炼字炼句能力,提高了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③图标法,即将阅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和关键性词语摘抄下来,通过画图或列表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

④假想法,即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假想出与阅读文本相关的某些内容,进而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局是:主人公马蒂尔德用了十年的青春还清了债务,才得知那挂项链是假的。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为了引领学生认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如此结尾的匠心独具之妙,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小说。学生们又得写马蒂尔德要回了真项链,欢天喜地换回几万法郎,生活有所改善;有的写马蒂尔德精神受到严重刺激,从此神经失常。有的写佛莱思恩节夫人要把真项链还给马蒂尔德,而她慷慨地一笑置之,不愿收回。„„然后让学生将

自己续写的结尾与原文结局进行比较探究,学生就体悟出原文的结尾更高妙。因为原文荒诞可笑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极具幽默讽刺效果,耐人寻味。

笔者认为,采用假想法进行比较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又使学生获得写作方面的启示,即文学创作若能适当采用留白艺术,就会产生“言有尽意无穷”的奇妙艺术效果。

⑤勾连法,即在阅读文本时,就文本中某个知识点勾连出与之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课外知识,并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

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借机引导走出文本,收集古诗词中写“愁”的名句。学生就会尽其所能,集思广义,搜集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处长”;李清照的“只缘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经典诗句。再把这些写愁名句进行比较,进而探究这些语句的异同之处。作者都尽力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又同中存异:李煜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李白用“白发三千丈”比喻愁绪之长;李清照用“船载不动”形容愁绪之重;马致远用“断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涯沦落人的羁旅愁死。这种动手搜集材料,继而比较探究的训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到诗歌意象的生动形象性。

笔者认为,勾连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认识,而且促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拓展阅读视野,并使学生的阅读不断的纵深发展,当然

比较阅读式阅读的方法不止以上五种,还需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2.比较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在发现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比较法常生奇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带有聚合和发散的性质,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渠道,拓展的空间;比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就会逐渐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和整体阅读能力,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它广泛应用于人们认知事物、区别事物的过程中。比较法作为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将比较法运用汉语阅读就是比较阅读。目前关于比较阅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法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形式;二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的阅读形式。第一种定义既包括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也包括文本内部的比较阅读;第二种定义仅指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我们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应用及其广泛,小到字音、字形、字义的比较,大到篇章、单元、作家风格的比较等等。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态度”,“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展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无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

能力、谈就能力、创新能力,比较阅读能够承担这一重任。于是,我们在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力求通过比较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即我们所提倡的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所谓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研究文本,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的一大片。”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语文学习的特点,点明了语文学习的广度和难度。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语文学习涉及到读音、字词、标点、阅读、写作、书写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常给一些学习不得法的学生以“老虎吃天,无法下口”的无奈之感。尤其是几乎涵盖所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阅读理解,更让许多同学没有了学习自信,进而丧失了阅读兴趣。《论语》有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采用比较法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令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去阅读文本,体验文本,探究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和认识,收获阅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也瘵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不断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进发。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阅读写作能力习惯,并终身受益。②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可以有效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激发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在探索中逐渐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在合作学习中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及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灵动、更深刻。具体表现在:

由于比较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字音、字形、字义的比较,可以是遣词造句的比较,可以是写作手法的比较;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的比较;中国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等等。这样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由于比较式的多样性,可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比较的形式可以是单项比较,也可以是多项比较;可以是文本内部的比较,也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比较;可以求同,也可以辨异。这种比较形式的多种多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学生在见仁见智的心灵碰撞中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当前,许多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常常是蜻蜓点水,以为扫除了字词的障碍,就读懂了文本。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内部,只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这种“浅阅读”状态当然无法使学生体悟文本的深刻内涵,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的“自序”中写道:“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有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作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深有同感。因而,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能够“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化为未知,在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去品味和探究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认识。其次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文本,探究发现文本的奥妙之所在,进而生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精彩的见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给予学生科学有效地学法知道哦啊,引领学生在文本体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比较探究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的阅读方法。师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探究式阅读,可以明辨优劣,对文本做出相对科学的分析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形成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新见解。在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当作为比较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甚或相悖时,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积极探究,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这种语文课(研究性的学习课)上,我们看到学生在从事真正的脑力劳动:他们深入思考地分析活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和对比,自觉地努力去克服困难(这时的困难已经形成明确的待解决的问题)” 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戴着“少、慢、差、费”的帽子,为了打造中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无数的专家、学者昨一线教师在进行着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造成中学语文教学令人堪忧的“高耗低效”现状的主要是原因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力,导致学生兴趣低下。众所周知,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采用恰当的方法,高效无从谈起。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常常是抓住一篇文章条分缕析,精剖细解。对学生而言,课堂常常出现一种“你讲我记,你问我答”的被动格局。同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又常常受到所谓教参标准答案的禁锢。若采用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教师又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的合作讨论,激情四射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又何愁学习氛围不浓厚呢?又何愁学习质量和效率不高呢?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而且继承并发扬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不仅开拓了学生阅读的广度,而且挖掘了学生阅读的深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比较式教学实践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的扉页写道:“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使学生可以多学„„”比

较既是一种思维方法,又是一种思维过程。如果能够建立起科学的比较式阅读教学策略,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恰当,就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法与新课程理念的完美统一。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也再次受到重视。然而,实际教学中,中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尚缺乏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的随意性很大,难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如何构建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比较式阅读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比较式阅读教学的优势,解决长期以来比较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努力研究和探讨的方向。下面结合九年级教材谈谈我们的教学实践。

1. 分析教材,明确方向

九年级上下两册除了各单元主题外,上册以“文学”“艺术”为话题;下册以“经济与文化、精神与物质、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话题。能力培养注重“探究性阅读”能力;在阅读方法上,九上以去粗取精,知入知出等批判性阅读;九下以拓展、活读、致用等创造性阅读。选文以文学艺术作品为主。在这两册中,合计安排了五个单元的文学知识趣话,介绍了小说、散文、诗歌的基本知识以及文学鉴赏等方面知识。所以,我认为九年级教学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比较、赏析、评论为主。

2.重组教材,科学选点

重组教材:根据文章的题材和主题重新安排教学顺序,便于学生进行比较探究。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是老师们公开课的常选。这样的文章,我们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首先是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然后是选取课文中一两个、两三个着重用力的部位,进行精段品读。也就是说,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前

提下,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最后是提炼主题,概括特色,一篇文章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但是,北师大教材编写的最大特色就是突出“同类比较”,每单元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通过比较、显示同类中的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探究学习的深层次,这也是我们多年教学的难点,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项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即一篇一篇地教课文,而是要实行单元教学,对教材选文进行重新组合,选准比较的切入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我们的教学更能突出比较的探究。

科学选点,就是科学地选择比较点。比较一般是由比较的对象,参照物和比较点组成,所谓比较点就在比较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某个问题。构成一篇文章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结构安排、写作手法、细节设置、表现主题、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等。那么在比较式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设定比较点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式阅读教学,由于学生的阅读积累还不丰厚,阅读视野相对狭窄,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适当选择比较对象及参照物,并预设比较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充分感受文本,自主思考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启发,进而随着学生阅读面的不断扩大,文本解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法来探究文本的异同时,教师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跟着阅读感觉走。当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出现了“愤悱”状态时,比较点就会来自学生的阅读体验,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会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无论是教师预设的比较点,还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比较点,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比较点的设计要力求具有启发性。在文本的比较探究式阅读中,如果比较点设计巧妙,运用恰当,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恰到好处的比较点,如同学生思维的引爆装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地深入文本,积极地分析文本,在字里行间乐此不疲地寻微探秘,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与文本进行生命的交流。如七上的亲情歌吟单元中的比较点是这样设计师的:母爱是天底下最为美好的情感,难道也会有所不同吗?学生就打破思维平衡,走进文本探求母爱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式。

比较点的设计要力求具有深刻性。在文本的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如果比较点设计深刻、准确,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艺术效果。张志公先生认为:“只要比得恰当,越比理解的越清楚,印象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

比较点的设计要力求具有适合性。采用比较式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因而,比较点的设计要与文本的特点相适合,要与教学的重点、难点相适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率。若比较点与文本的特点不适合,与教学的重点、难点不适合,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就会流于形式,甚至使阅读教学事倍功半。

如九上:第一单元:生活况味。教学顺序为:项链——珠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在这个设计里,莫泊桑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教读,第一条项链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第二条项链使一个男人蒙受羞辱,普希金的诗是读给玛蒂尔德,宫玺的诗是读给朗丹的女人,最后一首诗是经引起学生对生活况味的思索。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文练习:设想推论: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之后立即知道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会怎样?请根据题意自拟题目,写两三百字的短文。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顺序为;留学巴黎——心血凝成的作品——琵琶行(节选)——李凭箜篌引——《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口技。前两篇目文章是写冼星海的艺术人生。两首诗是唐代描写音乐的名篇,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调动各种感官,用文字恣意描写音乐。《口技》是一篇传统美文,虽然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一个“善”字,品析课文。有时间的话,扩读《核舟记》,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技艺的,都用了描摹的方法。

作文练习:搜集一些名家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揣摩通感的表达作用。

第三单元:人生境界。教学顺序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最苦与最乐——登岳阳楼——诗两首——谈生命。

前三篇文章注重忧与乐,三首诗都与洞庭湖有关,最后以冰心的生命作结。

3.文内设比,发现内涵。

“文内设比”,指教学一篇文章时,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巧设比较式教学内容。从思维的深度来讲,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带动学生反复研读,挖掘文章的内蕴,增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如:九下中的《孔乙己》。课文《孔乙己》有个学习重点为“体会含蓄精巧的布局”。这“布局”二字,包含的内容太多。我觉得,作为同学们来学习这一课,需要体会此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的两个重要特点。教学《孔乙己》时,说说孔乙己的手

在鲁迅的笔下除了替别人抄东西赚点钱之外,孔乙己的双手还有四种特殊的用途:第一,蘸酒写字;第二,偷窃东西;第三,书写服辩;第四,代脚“走路”。作者通过对手的描绘揭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表现了封建社会里旧知识分子中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 第二步,实践一种基本的方法,课内比读。

请同学品读课文的第四段和第十一段,进行比较阅读。

活动的内容,在第四段和第十一段中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鲜明的对比中表现出来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第4段: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 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 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 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 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 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 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 快活的空气。

第11段: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 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

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 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 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 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 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 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同学们比较的细节有:站着与坐着、长衫与黑瘦、文言和白话、眼睛与眼色、排出与摸出、两碗与一碗、出现与消失,以及时令、站着、语言、语气、动作、形貌、姿态、钱数、手的用途„„这些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一个特点是,全文始终贯串着对比。

《孔乙己》通篇使用了对比手法。例如,孔乙己的出现与消逝、爬上去的丁举人和跌下来的孔乙己、酒客的“快活”和孔乙己的孤寂、孔乙己的生命价值与粉板上的十九个钱、阴冷的天气与热闹的笑声等,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总的来讲,文中的对比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描写社会环境时的对比。如小说开头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一“里”一“外”的鲜明对比,形象地揭示了清末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状况,为孔乙己的出场点明了背景。又如通过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把当时社会欺贫媚富、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作了生动的表现。二是人物描写中的对比。如孔乙己和丁举人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喜剧气氛和悲剧命运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又如最突出的一组对比,即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在外貌、语言、声音、神态、动作方面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一个特点是,文中多角度铺展了人物描写的线条。

“孔乙己的‘偷’”是人物描写的线条之一。“偷”是孔乙己喝酒的经济来源之一。为喝而偷,深刻表现了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偷”也是旁人取笑的中心内容。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众人、酒客、掌柜的无情嘲笑和无聊哄笑,都与“偷”字有关。由“偷”引出的笑,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偷”更是孔乙己挨打的直接原因。具有悲剧意义的是,成了举人的读书人丁某没有打折孔乙己那双偷东西的手,却残酷地打折了他的双腿,最终断了孔乙己的生活之路。

“孔乙己的‘手’”也是人物描写的一个线条。除了抄东西赚点钱之外,孔乙己的双手有四种特殊用途:蘸酒写字,偷窃东西,书写服辩,代脚“走路”。课文对孔乙己双手特殊用途的描写,贯串着故事由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孔乙己这个写得一笔好字的人,其功夫的最后显现,竟是在一个中了举人的“读书人”面前写认罪书;他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成为他爬向死亡的工具。可见,作者对孔乙己双手的“反常”描叙,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

“孔乙己的‘脸’”又是人物描写的一个线条。课文用“青白”“红”“灰”“黑”等寥寥数字,对孔乙己的脸色变化进行了五次描写。这些极为简省的笔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涨红”显示了他不敢正视现实、害怕别人揭短的心理,“灰色”则表现了他内心的遗憾被人深深击中之后的痛苦。又如孔乙己出场时是“青白”脸色,而最后一次出现时,已是拖着断腿,面目全非。“青白”,表现了他只是在半饥半饱中延续生命,“黑”

则表现了他已受到巨大摧残,完全没有了活力。从“青白”到“黑”的变化,包含着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许多悲哀。

还有“孔乙己与‘酒’”、“孔乙己与‘笑’”都是人物描写的突出线条,建议同学们学着老师的讲析自己揣摩品味一下。

如对《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于负者歌于途„„”两个选段的比较式赏析: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从表达作用看,前段承上,后段启下。

从内容组合看,前段主要写景,景中有人;后段重在写人,人中有景。从描写笔法看,前段概括描写山间景色,后段详细描写游宴场面。

段写滁人、宾客、太守的野游,现层层递进之状。

从氛围表达看,前段给人以空寂的静美,后段表现出欢愉的动美。从质感描绘看,前段显“色”,后段传“声”。

从表现手法看,前段描写景色,对比鲜明;后段描写活动,烘托有力。从句式特点看,前段基本上是一句一景,后段则是一句一事。从情感表达看,前段寓情于景,后段在叙事中抒情。

用影视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是一组快速闪过的空镜头和一个内容充沛的长镜头。

用美术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是美丽的风景和生动的风习画。用绘画技法来赏析,这两段分别运用了简练的写意之法和细致的工笔之法。

用美学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表现了“美中之乐”与“乐中之美”。用句法知识来赏析,这两段骄散相间,文笔多姿,音调优美。用音韵知识来赏析,两段文字中“者„„也”选用,往复赞咏,自然流畅,一唱三叹。

人们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造语精练。其实,语文

教师的品读功夫也应达到“力透纸背”的境界。如果能将诗文的技巧意蕴美点妙要尽收眼底,那对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还用说吗?

4.多文联比,丰厚内涵

多文联比,是指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相同主题、相同题材、相同写法或有其它相同之处的文章进行横向比较阅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阅读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在多篇文章中反复理解文章的内涵,去粗取精,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包括:

同一题材不同文本的比较探究;如项链、珠宝、诗三首 同一主题不同文本的比较探究;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 教读文与自读文的比较探究;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较探究。

如,《项链》、《珠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这首诗,要很好的理解“欺骗”的含义。“欺骗”可以广义地理解为“生活给人们的打击”,如被人欺骗、被人欺侮、命运不公、生活艰难、病痛严重;如失学、失恋、下岗、离婚、失事、破产;如饱经挫折、理想破灭、灾难突降、命运陡转、遭人陷害,等等。生活欺骗了你,就是生活打击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宫玺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悔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读这首诗,重点要理解诗中“欺骗”、“诚实”两个词的含义。我们欺骗

了生活,小而言之,是对生活的不诚实,对青春的不诚实,自暴自弃,说谎逃学,抽烟喝酒,小偷小摸,屡做坏事,无节制的上网„„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应该学会脸红,应该“吾日三省吾身”,应该用诚实来收获自己的幸福„„

这首诗对我们的启迪是——要诚实执着。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邵燕祥,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要自信自强!

如《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这两篇散文,内容上完全不同:一篇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一篇作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篇写的是白杨,一篇写的是松树;一篇歌颂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一篇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两篇作品组合在一起,异中求同,就会发现新的东西:两篇散文都是从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中引出象征意义,歌颂人的精神品质;都是先咏物,后抒情。

再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都是写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遭遇,他们都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都是不会营生的牺牲品,为了通过科举制度而获取功名利禄的生活,都蒙受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残害,思想受毒害,身体受折磨,性格偏迂腐,精神偏异常。两篇小说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上的毒害和身体上的摧残,从而使人们认识封建制度的罪恶。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两篇作品组合在一起,同中求异,就会发现新的东西。孔乙己在潦倒一生中悲哀地死去,而范进在几十次科场失利之后,突然中举一跃而进入上层社会。

其一,孔乙己自视清高,范进自卑自贱。孔乙己对自己认识几个字

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始终不肯脱下又破又脏的长衫。别人取笑他时,他还要强辩几句:“你怎么这么凭空污人清白„„”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却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可见,孔乙己颇有几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孔乙己的自视清高使他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把自己的缺点当宝贝,并固守不变,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人生。范进惧怕胡屠夫,无端遭受辱骂,却连连说道:“岳父见教的是。”在向胡屠夫借盘缠时,被胡屠夫一口淬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范进却只能忍气吞声,卑怯畏缩。可见,范进怯懦猥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范进在自卑自贱中苟延残喘,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其二,孔乙己迂腐,范进圆滑。孔乙己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动辄“之乎者也”。在给小孩子分茴香豆时,他有一句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可见,孔乙己是迂腐的。孔乙己已成为一个典型的抱残守缺的形象。范进中举之后,张乡绅前来攀附,说了这么一番话:“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的回答是:“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范进明知张乡绅的攀附之词是无稽之谈,却以一句“幸得出老先生门下”给予了认同。可见,范进是圆滑的。范进已成为官场的腐蚀品。范进世故圆滑,足见城府颇深,谙熟官场陋习。其三,孔乙己善良,范进虚伪。孔乙己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有善良的一面。孔乙己穷困潦倒,但从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给孩子们,还教小伙计写字。这是一个善良的人地善良之举。孔乙己的善良为自己赢得了同情。范进在他母亲死后,与张乡绅到高要县打秋风,在宴席上不肯用银镶杯箸,以证明他对母亲的“孝顺”,却在燕窝碗里

拣出了一个大虾仁丸子送到嘴里。这说明范进虚伪、狡诈。范进的虚伪招来了指责。

其四,孔乙己自我安慰,范进神经脆弱。孔乙己穷困潦倒,没有精神寄托,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别人的取笑中自我解嘲。范进在科举考试中屡考屡败,心灵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考试失败一次,压力就膨胀一倍,一旦侥幸成功,就出现癫狂的状态。

语文课本常常把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文章组合在同一单元,方便比较阅读。师生在比较中把握每篇课文的侧重点和同一单元的课文间的联系。比较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讲、议、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把相关或相似的读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就可以加深对读物的认识,获得新见解。在课文教学的品析阶段,运用这种相互比较的方式教学,可深化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品析、欣赏和探究。

5.加强评价,推进教改

比较阅读可以较好地融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所以多年来,我市统一组织的调研测试,试题制定特别注重比较阅读,有古诗词与文言文、文言文与文言文、课内现代文与课外现代文的比较等等。以试题的命制,强力推进课程改革。

略谈语文的比较教学法 篇3

一、比较教学法的依据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止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其依据是:

1.唯物辩证法是比较教学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立而发展的。没有阳就没有阴、没有好就没有坏、没有大就没有小……客观事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对文件为比较方法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必然条件。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人们对由物的认识更清楚,更准确。

2.思维规律是比较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心理学告诉我们:“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思维的重要环节”思维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比较是思维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抽象思维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桥梁。《逻辑学》里研究思维讲分类,比较就是分类的基础。没有比较就没有分类,没有分类就难以识别事物类别、层次、范围、外延。因此,比较是思维认识的应有规律。

3.教材编排是比较教学法的教学论依据。纵观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文选型教材。文选型材料,选课文、分单元、作评释、设练习,处处使用比较法。目前我国因初、高中统编教材皆按不同要求、标准设计单元。编者把体裁相同,内容技法相异的文章组成单元,有的还设计了—些“比较”练习,这给比较式教学法提供了容观的依据。

比较教学法符合叶圣陶陶“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叶圣陶认为“课文无非是例子”。课文就像数学的例题,通过“例文”、“范文”分析精讲,指导学生读好其他文章,学会写文章。比较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例文”(讲读文章)的精讲,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加识.比较其

他课文的异同,读好同—单元内“过渡性”课文(课内自读课文),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去比较去阅读“实践性”课文(课外自谈课文),从而达到以“例文”为根据,参之于课内自渎课文、课外自读课文的方法进行“仿写”。此即叶老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课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二、比较教学法的类型

比较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是逻辑思维的方法。按逻辑学分类的规则,不同的分类标准产生不同的类型。从比较的内容看,有题材、主题、体裁、构思、风格、人物、手法、景物、字词、句篇等多方面的比较;从比较的方法看,有中外比较、古今比较、正误比较、—篇课文中大部分的比较、单元中各篇文章的比较、单元之间的比较、课文与课外读物的比较等纵横比较。为教师教学模仿学习,下面从不同角度,阐述四大比较方法。

1.求同求异比较

(1)求同比较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看来似乎不太相似的事物、知识或课文,从其共同性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求”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2)求异比较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看来没有多大差别的事物或知识、课文,从其特殊方而进行比较;从而“求”出它们的小同之处。例如《天山景物记》与《故都的秋》,同写祖国大自然美景.但前者手法细腻,以天山景物“丰美”为文眼,直抒胸臆,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后者夹叙夹议,以“清静悲凉”为线索,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忧郁眷恋故都之情。同是朱自清写的《背影》与《荷塘月色》,阅读后很容易看出风格迥异。欧阳修的《秋声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峻青的《秋色赋》同写“秋景”,可峻青反前人之意而用之,笔调清新高雅,主题胜人一筹。

求同法、求异法在于思维活动不一样。前者侧重于通过发现知识的“共性”而认识其共同本质,后者侧重于通过发现知识的“个性”而认识其独合特征。

2.纵向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法。就是把不同时代的作品放存一起来探求作品某业些异同关系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它以时间先后为出发点进行比较,纵向深入,主要表现在古今作品的比较上。例如.高中第五、六两册有诗歌单,我们可以对编排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序列、单元要求瞻前顾后,对有关文学史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各种内在的联系作总体观照,以求单元教学系统性和科学性。纵观十几篇诗歌,可概括为几个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体:《诗经》(《伐檀》、《硕鼠》)——《楚辞》(《涉江》)——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一田园待(《归田园居》)——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固亭怀古》)——元曲(《高祖还乡》)。通过纵向比较,探求其时代、诗体艺术特点,风格流派之不同.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分清特征。

(2)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反映一定时代或时期、一定地域或空间的作品放在一起来探求其异同关系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例如高巾第三册第四、五单元,为能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迫害以及资产阶级妇女的本质,可以把《祝福》中的样林嫂、《药》中的华大妈与《夜》中的老妇人三位母亲形象作比较。也可以把《守财奴》中的欧也妮母女、《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3.定性定量比较

(1)定性比较法。即在比较中使用语吉庆述的方法。比如,同是科学家,《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的吴吉昌和《火刑》中的布鲁诺就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结局。

同处战国争雄时代,《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喜纳善谏而兴邦。同是外国资产阶级的妇女,处于上升时期的鲍西亚(《威尼斯局人》)聪慧过人;而处于没落阶级的欧也妮母女(《守财奴》)则恬迟隐忍。小资产阶级妇女玛蒂尔德《项链》)充满幻想,一心想上爬,落得负债累累;而生活拮据的菲利普夫人(《我的叔叔于勒》),因怕连累,竟六亲石认……

(2)定量比较法。即在比较中采用统计方法,用数据阐述表达。

语文教学要善于“比较” 篇4

在教学中, 由于教学目标的需要, 比较法教学可采用以下形式。

一、在同一单元内进行比较

例如,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四篇小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 从小说种类上。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多收了三五斗》是短篇小说, 《在烈日和暴雨下》是长篇节选, 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2. 从叙述人称上。

《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两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而《在烈日和暴雨下》和《多收了三五斗》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

3. 从时代和国别上。

《故乡》《多收了三五斗》《在烈日和暴雨下》都是我国20世纪初期的作品, 只有《我的叔叔于勒》是19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佳作。

4. 从表现方法上。

《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是通过自然环境描写和细致的人物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从而反映旧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旧制度的强烈抗议, 采用了描写和衬托的写法。《故乡》是一篇取材于鲁迅亲身经历的小说, 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和传神的白描手法, 抓住一些能体现主人公特征的细节进行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揭示了辛亥革命后, 中国社会和人民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对比手法的运用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既有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纵向对比, 也有闰土与杨二嫂、闰土和“我”与水生和宏儿的横向对比。写景则三言两语就尽显神韵。《多收了三五斗》通过场面描写, 用极为俭省的笔墨来描写环境, 用较多的笔墨写了“米行里的先生”和那些戴旧毡帽的种田人之间的对话, 刻画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和对农民的同情。《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细腻地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的言谈、神态和举止, 从而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章虽然只用了两句简单的环境描写, 但恰到好处, 言简意赅, 起到强烈烘托主题的作用。

二、打破单元界限进行广泛的比较

1. 把初中整套语文教材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成四大类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法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综合性比较强, 必须在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收效不大。

2. 同一作家不同体裁的几篇文章的比较。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雪》共六篇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体裁都是回忆性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 而且有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同时文章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文中的“我”可以认为是作者。

《社戏》《故乡》《孔乙己》都是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体裁是小说。虽然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写法, 但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经过典型加工过的, 是虚构的, 尽管文中有“迅哥”之称, 文中的“我”也不能认为是作者鲁迅。因为“鲁迅”这个笔名是在发表《狂人日记》时才出现的, 童年时期哪来的“迅哥”。同时这三篇小说的共同点都是以作者的老家浙江绍兴为背景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 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 当然所表现的主题也截然不同。《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 作者以生花的彩笔, 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 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 对美好事物的缅怀, 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就艺术特色而论, 它的构思尤其精巧、含蓄, 如巧匠编织, 天然精妙, 令读者如品香茗, 似嚼橄榄, 回味无穷。

通过比较, 绝大多数学生对小说、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 能够识别, 不至于弄混淆了。

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法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摘要:比较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大而言之, 可以从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体裁、篇章结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比较;小而言之, 可以从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比较。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篇5

车驰

摘要:

目前职高语文教材大都是以单元教学方式编排,作为语文教师要适应单元教学的模式,自觉地运用比较单元教学手段,注意语文比较教学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把握语文单元比较教学的成功因素,完成单元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关键词:单元教学,比较教学,中学语文

目前语文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都得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知识载体——语文课本。而从小学语文到高中语文,不管是何种小学,何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了按知识点以单元为单位来编排教材的手段,不同的单元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同一单元的课文则应按其编排知识的特点,运用比较教学方法,通过对单元内的各篇课文的文章主旨,文章结构,文章写作特色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来探求对象间的导同关系,揭示比较点所蕴含的内容,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本文将结合各类职高类语文教材分析语文单元教学比较教学的运用。

一、单元比较教学的成功因素

语文单元比较教学能否成功,不单是一个教学方法的使用问题,它涉及到教学思想建设,教材使用、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具体的单元教学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单元教育的成功与否。

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从单元整体着手,注重面上的审视,又要善于挖掘点的含“金”量,以点带面,注重点与点的比较,注重知识点的归类,注重点的区别,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教师自觉地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以便对比较教学触发新的感悟,不断完善比较体系,不断实施有效的比较教学。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从教参到实际教学,老师们大都停留在单篇课文的疏理和评点上,很少有专著和具体的教案就整个单元课文作整体综合的梳理和评点。具体落实到上课时老师们还是按顺序从前到后、按部就班的一课接一课地上居多,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零碎的。其实作为语文课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应在把握单元教学知识重点的情况下,自觉发掘课文中自身可比因素。比如在文体知识教学中,记叙、说明、议论、应用四类文章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才能解说得清楚。有些课文就因此设置了一个话题,用不同文体的例文来表达这个话题。如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语文》一册第一单元就“笑”为题材,安排了六篇课文,第一、二、三篇课文,分别复习巩固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对几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加深理解,进而学习书面语体中同以上相对应的文艺语体、科技语体、议论语体的基本知识。第四、第五、六篇课文,着重进行听说训练,了解口头语体的基本特征,以及独白中讲演体的书面语体特色。语文教师这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意图,从整体把握编者的意图,运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把课上好。又如在文学知识教学中,通过分析作家作品的不同风格,运用比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比较教学在语文单元教学课文处理上的具体运用方式

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单元教学中对课文的编排大都是以“比较”为其核心的。就单元教学编排大致可归纳为纲目式、主次式、贯通式、并列式和综合式五种。

1、纲目式

纲目式就是以单元知识为纲,以课文为目,纲举目张,以纲带目。通过有关知识的教学,统领课文的教学。教学知识中所引的例子大都是引自该单元或同类单元中的课文。每篇课文都体现了知识点的个性,而单元之首或之尾的知识短文则体现了知识点的共性。用知识短文这个纲带课文这些个目,是从共性进一步探求个性。就是异中求同,再到同中求异,通过比较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远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语文》上、下两册,采用的就是这种编排方式,编者淡化文体,按照语文学习的一般过程和人们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安排单元,一个单元 一个知识大点。以上册为例,前七单元 分别就阅读的主要方法,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提炼和概括中心;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研究比较,辨析异同;语文学习,贵在创新,用共计七个方面知识点来组织课文,每单元先设一个知识点,并作一般面上的阐述,然后再用具体课文落实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真正掌握该单元知识点。

2、主次式

主次式就是以典范性最强的教读教学为主,自读课文为辅,以“主”带“辅”体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思想。“举一”是解剖典型,教思路,指方向,“反三”是指实践,是思路和方法的具体使用,这里就有一个与典型中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的过程。这是现在中学语文教材运用最多的一种编排模式,例如,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一共有七篇课文,其中《风景淡》、《包身工》、《梦和泪》三篇属讲读课文,而《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火刑》,《玛丽·居里》、《史蒂芬娜的选择》属于自读课文。教师在围绕知识重点——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前提下,只要重点分析讲解前三篇课文,而后四篇只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点拨一下即可。

3、贯通式

贯通式就是根据单元教学的某个方面的要求,把几篇文章中有关方面的内容连贯起来综合讲读,以求突出重点。这种贯通本身就是一种类聚,一种求同思维,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自然,离开了比较,就不会实现同类材料的有目的组合。

4、并列式

并列式就是把单元教学要求的几个方面分别落实到几篇文章的教学当中去,每篇重点突出一个知识重点,通过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比较最后落实讲解重点。

当然在具体运用时可能在一个单元中会运用到上面两个以上的知识点,这时就使用了综合式的教学方式。但不管怎样,任何一种方法的最终落脚点都应是通过比较教学来实现。

三、语文比较教学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不使单元教学退化为原来单纯的课——课教学,在单元语文比较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整体使用语文教材,防止个体化使用教材。

语文老师备课时要站在语文教学大纲的高度,统领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等,从宏观上对语文进行控制。教学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要便于理解和操作,使教有所依,学有其法。开学前要对整册语文书的每个单元教材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各阶段内容的教学地位与作用,不仅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通盘考虑,还要把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贯彻教学始终。在具体备课时要从单元教学整体目标出发,大胆取舍,突出训练重点,不要作面面俱到的分析。

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内的各编课文作知识点进行疏理和归纳,要努力编绘各种形式的“语文知识树”逐步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拥有了这个知识体系,你的教学就可以左右逢源,前后照应,一通百通,做到用时少而收效大。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一些有名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教学业绩,跟他们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掌握这个知识体系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2、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

语文的类比联想是指在讲到甲事物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乙、丙事物,然后比照起来讲解,从而加深对甲事物的理解。比如上到《雨中登泰山》,你则应想到华山,黄山,进而想到华山的古道,黄山的云雾;讲到,《故都的秋天》,就应联想到春景、夏景和冬景,然后再比较之间的异同和特色,从而加深对故都的秋天景色的印象。

在语文比较教学中,类比联想可以用于教材的不同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一个知识点时可联系到有关的其他知识点,点点相连就会形成知识链,也可以由一篇带领若干篇,形成篇与篇之间内容或形式上多方位,多层次的比较;也可以以读带写,以读带听说,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比较训练,这样就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单元语文教学的效用。

3、紧跟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步伐,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突飞猛进,使得教学的多媒体运用得以实现,多媒体语文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逼真地“再现”课文的所描绘的场面和风景,使得教学充满形象与色彩,可以多感觉地作用于学生这个知识的受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文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有趣呢?”。文字只是一个载体,一种符号,而文字所承载的是一个立体的世界。文章应具有绘画性,音乐性,含蓄性等特色,这就要求读者能从文字结合自身的经历,在脑海中再现文中的意象,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得这种意象有了得以具体表现的可能。所以录音,投影,录像,课件的制作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在老舍的《烈日和暴雨》一文时,如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观看再现的场景,这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大有好处。另外还可让学生欣赏一下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暴风雨》,倾听一下艺术化的风声、雨声、雷声、闪电声又是怎样的感受,通过多媒体的立体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

总之语文单元教学是今天和今后语文教学的一个大方向,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这个方向,自觉地学习和应用比较教学这个教学手段,完成单元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参考文献:

1、远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语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6次印刷;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5月第一版;

4、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5月;

5、成人中等学校高中课本《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6月第3版。

2006.5.28.The Usage of Comparative Chinese Teaching From Chinese Unit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

Abstract:

语文课词汇教学“三比较” 篇6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伏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对“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用得准确生动,包含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董存瑞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句子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董存瑞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中专与普高语文教学比较 篇7

1、语文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不高, 导致中专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不高

中专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 在语文学习上客观存在着差异。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从语文学习的动机与学好语文的成就动机考察、比较, 还是能很好地解释造成中专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所形成的语文知识积累深度、语文学习方法掌握程度、语文学习目的性与语文学习能力水平等等方面的各种客观差异的, 并且也能以激发中专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为契机, 提高中专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1.1 语文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不同

做任何事情, 必然有其内驱力, 有动机, 学习也不例外。学习动机, 它来源于学习的目的性, 又是学生的理想在学习上的体现, 而中专学生与普高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环境不同, 造成了两者间语文学习动机的差异。

中专学生由于已经细分为商务英语、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 这些学生主要的学习动机是:实用。即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掌握某项技能, 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 “学以致用”。因此, 对专业课如英语、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他们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去学习, 因为学好了“有用”;而对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 却有意无意地加以忽略, 因为这门课不是专业学习目的、学习理想所在, 认为学好学坏对自己前途影响不大, 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动机。而普高学生则不然, 他们的学习动机是:考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分数比例高的必修大课, 不论是其学习目的还是学习理想, 都要求普高学生去学好它, 而不能忽视它, 因此语文学习动机强烈。这是语文学习动机激起程度不同而造成的语文学习差异。

1.2 语文成就动机的实现方式不同

做任何事情, 去做的目的, 都是为了获得成功, 都是成就动机在起一定作用。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所谓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 就是学生自觉去完成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语文学习任务, 并力求达到最佳语文成绩的学习动机, 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胜任感、上进心、荣誉感和求知欲的体现。中专学生和普高学生由于语文学习动机不同, 形成了语文成就动机的极大差异。

中专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实现方式, 往往体现于某个专业技术科学习上, 他们力求在某门专业课中能出类拔萃, 获得某项专门技能的成功, 如珠算等级考试考级高, 英语APE的成绩好, 等等。相比之下, 语文只是一门普通的文化课, 只是拿到毕业证书途中的一门课而已, 不关系到自己成功掌握某项专门化技能的成就动机, 不关系到将来自己找工作, 因此语文成绩的好与差, 都不关系到其成就动机的实现。另外, 客观上中专学习专业的细分, 也使得学生更注重本专业的特长, 不想在语文这种公共课上花大工夫。而普高的语文学习成就动机就不一样。在普高, 语文不但是必修课, 它更是实现大学梦的一块敲门砖, 对它的学习, 是必须要取得成就的, 而且相对于数学等功课, 也是容易取得学习成就的。因此, 学生往往能自觉地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去追求好的语文成绩, 学习过程中语文也就更能被学生关注, 更容易使学生感兴趣, 成就动机的达成度也就比中专学生高得多。

不难看出, 语文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的不高, 导致了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的低效率。因此, 对中专学生的语文教学, 从动机的角度入手, 或许能有所成功。

2、基于动机的中专语文教学方法

如果离开中专与普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差异性, 而单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那么, 关于语文学习动机的激起方法和成就动机的达成方法, 则不胜枚举。但笔者以为, 从对比中专与普高学生语文学习差异的角度出发, 构建中专学生语文高水平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的教学方法, 则是更具有针对性的。因此, 以下着重从中专与普高学生语文学习差异性角度来考察语文教学方法。

2.1 语文学习动机的激起

2.1.1 消除语文学习障碍, 培养语文学习自信心

要激起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就要把其已有的语文学习需要转化为动机, 或强化其已有的学习动机。

毋庸讳言, 很多学生进入中专学习, 是因为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进不了普高。因此, 语文学习最大的障碍, 来自其过去的与普高同学相比所留下的文化课学习失败的心理。从其学习经历来看, 伤害他们的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坠入痛苦的深渊的“选拔—淘汰”标准下的应试教育, 使他们对语文这样的纯文化课有着惧怕情绪、障碍心理, 认为语文学习比专门性的技能化的中专专业课更难以掌握, 在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上, 比不上技巧性或操作性相对强一点的专业课程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消除学生的语文学习归因心理, 即消除学生心理上那种认为以前语文学不好, 进入中专以后也必定学不好, 认为语文是单纯文化课, 文化课就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容易学等等诸如此类的归因, 消除对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其次, 要培养中专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力, 帮助学生确定中专阶段语文学习目标, 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就中专语文教学来说, 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强度、深度都比不上普高, 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语文学习畏难情绪, 建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力, 迁移、提高、深化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动机, 有助于强化其已有的语文学习动机, 帮助其达成语文学习目标, 并且要使其在语文学习自信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通过逐步积累已达成的语文学习目标, 使语文学习动机不断被激起、提高。

2.1.2 营造容易激起语文学习动机的课堂氛围

普高的语文课堂教学, 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严格限制, “考什么, 则教什么, 学什么”, 决定了其课堂教学不可能过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具有个性学习的机会。因此,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 就不容易创造更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氛围。相比之下, 中专语文教学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限制小, 留给师生的课堂发挥余地就要大得多, 更容易跳出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习怪圈。

利用这种课堂氛围特征, 我们可以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激起学生的高水平学习动机:一是创造更大的语文学习自主性, 产生积极、主动、有趣的师生互动课堂氛围, 不是从“填鸭式”的知识教学角度, 而要从思维方法与能力锻炼的角度入手去研读与创造, 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胜任力、自我价值和自主感;二是在营造个性化语文学习课堂氛围上下工夫, 了解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作为个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和发展特点, 接受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语文学习中的不同情绪和观点,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学习自由发挥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触到对语文感兴趣的某个方面, 逐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全面的兴趣, 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2.2 语文学习成就动机的实现

2.2.1 重视语文学习策略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感到中专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比不上普高学生, 这造成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又因为没有了好的语文学习方法的作用力, 中专学生往往不会自己去完成重要的、有价值的语文学习任务, 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偏低, 没有相比于专业课的那种学习胜任感、求知欲、上进心、成就感。

因此, 语文教学要将“授之以渔”作为学生的成就动机、实现目标来教导学生, 要让中专学生养成学知识、更要学习如何掌握知识的手段的习惯, 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的教育, 即要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阅读手段、写作手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技巧。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才有可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自主、自觉学习, 才有可能实现其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可以说, 中专学生如果在语文学习中能像普高学生那样主动运用学习策略 (方法、技巧) , 那么, 其语文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2.2 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力

“反思和评估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从学习中得到什么,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对自己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对自己的弱点有客观的评价。”

中专学生在专业课上的进步, 都可以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测试等手段得到评价、获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而诸如语文这样的纯文化课, 评价的最终尺寸在任课教师手中。因此, 在中专学生看来, 这种任课教师的学业评价不能够起多大权威作用, 不能够像专业课那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 获得学生对该评估活动的认同, 也就不易引发学生真实表现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相反, 只为及格分数而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为此, 语文教学如果能重新构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评价标准, 其作用力将是巨大的。

这种评价, 不在于教师, 而在于学生自我, 应该是学生自我的反思和评估, 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认知水平、学习策略、能力运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感反应等因素, 以这些自我评价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律性, 并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的语文成绩相对于过去的学习是在不断进步。这种评价, 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而且我在教学实际中也发现, 当学生认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语文学习获得了成功之后, 他们就会受到启发去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 并循环往复这个过程, 以此促使自己的学习成就动机不断达成。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篇8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主题比较

作家南帆的散文《蚂蚁》和马克·吐温的《辛劳的蚂蚁》, 都描写了蚂蚁找食吃时的动作和搬食物时的表现, 比较两文的主题, 《蚂蚁》表现了作者眼中蚂蚁幸福的渺小, 感受到主宰命运之手的强大, 而《辛劳的蚂蚁》则借题发挥, 借蚂蚁讽喻了人类的可笑行径, 即执著于那些徒劳无益的蠢事。主题表达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同一题材作品的情感比较

比较刘白羽的《日出》和徐志摩的《泰山日出》两文, 同为散文, 都写日出, 但两文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刘白羽写自己从小渴望看到“日出”, 但几次与“日出”无缘, 后终于在一次回国途中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 万分欣喜中作者想到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用“日出”来象征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徐文的《泰山日出》则一开篇就用绚丽的色彩来描写云海, 写日出, 想象瑰丽, 用笔恣肆, 表达对日出的赞美欢欣之情。同一景物写出了不同的经历和情感。

三、同一题材作品的表达方式的比较

《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都以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留学巴黎的生活为内容, 写他创作《风》的经历, 但前文侧重书写经历, 简洁而明快, 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后文侧重描写当时的环境以及冼星海创作时的所思所感, 联想丰富, 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两文体裁不同, 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

四、同一题材作品的描写角度比较

比较《静默草原》和《草原散章》两文, 它们都是描写草原的散文, 但角度和手法却不同。《静默草原》的作者鲍尔吉·原野是蒙古人, 他写了蒙古人眼中的草原——辽远、苍茫, 是饱经风霜的智者, 有厚重的历史感, 在草原, 你会感到既自由又不自由;而《草原散章》的作者楚楚是都市人, 她写了外乡人眼中的草原——鲜亮、美丽, 在她的笔下, 草原上的胖草、矮云、笑花、薄云、长歌是那样的可爱动人, 令人难舍。同样的题材因作者的阅历和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受。

五、同一题材作品的表现手法比较

郦道元的《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 郦的《三峡》重在绘景, 写三峡四季的山水, 运用对比, 全文抒情唯美。余的《三峡》重在抒发过三峡的所思所感, 在作者的笔下, 三峡是中华民族的见证者, 秀美的山川与深厚的文化相融,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 纵横古今, 激情飞扬。

六、同一题材作品的人物形象比较

《百合花》与《山地回忆》都写战争年代的事, 都表达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也都刻画了善良淳朴的女性形象, 但两个形象又有所不同, 《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含蓄,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则泼辣爽直, 一文一武, 展现了不同的人性美。

七、同一题材作品的艺术风格比较

《黄果树瀑布》和《绿》同写水, 都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但两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文直抒胸臆, 文风朴实浅近、粗犷豪放;后文用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 语言文雅细腻、清丽婉约。

谈谈语文比较教学方法的运用 篇9

如果把鲁迅前后期杂文进行比较, 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世界观转变的过程, 更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杂文共有十篇, 其中前期杂文有《论雷峰塔的倒掉》、《纪念刘和珍君》、《文学和出汗》三篇, 表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这个时期作者信仰进化论, 作品显示了进化论的思想。后期杂文有《友邦惊诧论》、《人生识字糊涂始》等七篇, 则是光辉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作品, 充分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战斗作用, 表明作者已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比较, 鉴赏作家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绿》和《威尼斯》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前者浓彩重抹, 铺饰夸张, 后者朴素清新, 自然简洁。这两篇散文语言上的差别, 同朱自清前期与后期的思想变化密切相关, 反映了作家语言风格变化的踪迹, 如此比较, 学生鉴赏语言的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的横向思维能力。课本中《祝福》、《荷花淀》、《母亲》三篇小说都是塑造妇女形象, 但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不尽相同—《祝福》着重于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 《母亲》侧重于心理活动描写, 《荷花淀》则通过对话、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作品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在教学中把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对照, 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就可以把握得准确, 对小说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法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再以游记这类文体的谋篇立意作比较, 古人所写游记有的单纯描绘所见, 如《三峡》;有的以记游为主, 用极少的笔墨画龙点睛地抒发自己的感慨, 如《石钟山记》;还有的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 而内容中心就在议论, 如《游褒禅山记》。作者正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出各具一格的文章。

同是散文, 抒情手法各有异处, 巴金的《灯》寓情于物,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寓情于事, 冰心的《樱花赞》寓情于景。这样比较鉴赏, 可以更好的抓住散文之“神”, 更好地感受作者思想的脉搏, 进而欣赏文章的内容、境界、情致和理趣。

对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吝啬鬼的艺术群像中,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就大不相同:葛朗台虚伪、狡诈、凶狠, 是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 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特点;而泼留希金懒惰、愚昧、冷酷, 表现出没落时期地主阶级的腐朽性。在写作方法上, 两篇课文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守财奴》通过情节的步步推进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泼留希金》则通过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把姜白石《扬州慢》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 就可发现这两首词都涉及到宋金军事对峙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都采取用典写法, 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但由于两人的经历不同, 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调不同。例如对敌人的侵扰破坏, 姜词只是抒发悲痛之感:“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而辛词充满了战斗豪情:“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姜词只是感慨昔盛今衰, 再三提到杜牧;辛词则壮心不已, 连举孙权、刘裕、廉颇。姜词的基调是“悲”, 而辛词的基调是“愤”。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指导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中鉴赏文艺作品, 辨别作家志趣、艺术、特点、语言风格的异同, 掌握作品的主旨, 不断提高阅读鉴赏的水平。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 篇10

一、比较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策略

1.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教学有很多方式, 教师可以把有相同或相似点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对同篇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进行比较即是横比, 而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语言或动作进行比较即是纵比。在横比与纵比的前提下, 挑选课文某个段与段及人物和环境前后变化及句子与句子进行比较即是侧比。侧比与横比、纵比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 例如说明文与说明文之间不同说明方法与顺序的比较, 议论文与议论文之间的不同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比较。教师还可以把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字与字及词与词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教师要正确运用比较方法。应遴选有一定联系点的两篇以上的教学课文或者是语段、句子及词等进行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再指导学生对所遴选的材料进行审察, 分别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所遴选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出现的原因;从所分析出的原因中总结或者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从而客观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差异和本质属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比较方法的一个特点, 教师要注重从比较方法的审察与分析及总结概括的过程中, 全面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和正确辨别能力。

2.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

(1) 同篇课文中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培养提高学生提炼归纳主题能力。

纵比:例如在《雷雨》一文中, 教师可以把周朴园认出当年的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的前后语言进行比较:一是将两段对话由学生分担角色朗读后审察, 抓住语言描写这一点, 这两段对话的相同点尽管都是语言描写, 然而周朴园的前后态度却截然不同。二是分析原因:周朴园在认出侍萍前大谈特谈纪念侍萍, 这是他空虚心灵和虚伪性格的无遗暴露。而当其认出侍萍后却声色俱变, 立刻翻脸要侍萍一家马上离开周公馆, 这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他残忍的本性。三是综合思考, 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态度的巨大变化完全由他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本性所决定。横比:一是周朴园对待周萍与鲁大海不同的态度, 相同点在于两人虽然都是其亲生儿子, 但周朴园对两人的态度却有天壤有别;二是分析原因:这是由周朴园阴险冷酷、虚伪傲慢、无情无义的性格所决定;三是综合思考:在对待亲生儿子的不同态度中, 周朴园彻底地暴露出了他反动的阶级本性, 他剥削欺压人, 是一个人格卑微、毫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其所作所为赤裸裸地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阶级的罪恶, 昭示了文章主题, 从而使学生更加认清和痛恨万恶的旧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比较, 学生从《雷雨》中学会了分析归纳主题的方法, 培养与提高了判断思维和识别事物本质特性的能力, 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同篇课文不同字词句, 以及作者与作者的风格比较——培养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1) 对文章词语选用进行比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文中用“泻”就比用“照”或“映”好得多, 如果用“照”或“映”就不能表现出“静态动写”景色。一个“泻”字, 就把月光的无形“动态化”、“实质”化了。由此可见, 词语的选用在语文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关系。

(2) 对文章句子结构进行比较。例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原文是这样的:“我没有亲见;听说, 她, 刘和珍君, 那时是自然前往的。”如果改成:“我没有亲见,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自然前往的。”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便几乎荡然无存了。再比如, 《雷雨》中周朴园得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说:“什么?鲁大海?他是我的儿子?”句子的结构好像很乱, 然而却真实地表现了周朴园当时纷乱复杂的心情。如果改成其他句子结构, 如:“什么, 鲁大海是我的儿子?”两相比较, 原句的意味就不能反映出来。

(3) 对作者和作品的风格进行比较。作品的风格是通过文章言语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审美风貌, 对作品风格进行比较是高中语文教学审美的需要和重要途径。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写道:“昌黎好用险韵, 以尽其锻炼;东坡则不择韵, 而抒其意之所欲言。”比较作者用韵来区别他们的行文风格及其人格;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将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作了比较:“太白以气为主, 以自然为宗, 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 以独造为宗, 以奇拔沉雄为贵。”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也对两者作了比较:“李才高气逸而调雄, 杜体大思精而格浑”, “李如心悬日揭, 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

比较既是为了区别, 更是为了融合。通过比较, 我们更容易发现, 掌握和理解对象的鲜明特点, 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3) 材料类似写法各异课文的比较——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杜牧的《阿房宫赋》与苏洵的《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比较。分析:赋是一种文学样式, 它介于诗和散文两者之间, 因此其文学色彩更加浓郁一些, 而且在行文上更加注重运用描写、铺陈、夸张、修饰等文学手法。所以《阿房宫赋》前面三个小节不囿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 而是泼墨如水地描写秦统治者的奢靡与荒淫。《六国论》从内容和文体看严格说应该是一篇史论, 其以史实为写作的依据和基础, 因此作者集中笔墨陈述与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 再在史实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阿房宫赋》文体是“赋”, 然而其议论的成分占据了一半, 因此说这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 这种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此外, 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 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具体象征, 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铁的见证, 作为秦王朝覆灭的鲜明标志, 这样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苏洵的《六国论》立论匠心独运, 独创性非常鲜明, 一改旧时代许多作家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的手法, 而是把立论的角度定位在“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上, 而且全方位地对内部因素进行深刻分析, 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 处处凸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几点思考

1.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方法, 在比较中不断创新、充实、丰富, 从特色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日臻完美。

2. 比较法克服了教师讲解时平铺直叙的弊端, 其把课文的各种知识整合起来, 以此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因此有一种新颖、奇特的感受, 有的学生还自己找材料比较运用,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比较法能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促使学生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

4. 比较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对机械、死板、单调的听说读写颇感厌倦, 而丰富多彩的比较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能按照比较法对自己写的各种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 分析写作中的得失,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面, 更牢固、更广泛地掌握知识。教师科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教学, 能使学生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提高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地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比较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比较方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苏教版) [S].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1.

[2]储有德.比较方法[J].社会科学, 1986.7.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教学 篇11

一、思想感情的比较

作者的思想感情贯穿在文章中,或喜爱或憎恶,或欣赏或厌倦——讲每一篇课文时,我们都会与学生提到作者的感情。但此时如果能把感情上与之相对立的文章拿来比较,那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讲到梁衡《夏》的时候,可以先把王维的《苦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与之相比较。由历代文人对夏的憎恨引出梁衡对夏的喜爱与赞美:“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也让学生记住了“夏”这个黄金的季节;这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这个溢满了农民辛勤汗水的季节。

二、创作风格的比较

创作风格各人有所不同,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但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作品风格也会不同。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作者风格的改变总能透出这个时代的变迁及作者的心情。

如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讲授这一课时,完全可以拿他写的《老人》作比较。同样是散文诗,前者清新、明丽,让人恍若置身于蔚蓝的大海上,让人感受到年轻快乐的朝气,爱情的美好;而后者则表现出阴冷、昏暗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老人那种颓废、绝望的悲哀。两者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懂得人所处的时代及周围环境会影响人的创作风格,而创作风格的改变,会让读者耳目一新,重新认识作者。

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都会不一样,何况是不同的作者呢?在诗歌赏析里面,唐朝的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不得不提。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向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思想和感情的代表。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豪放不羁,我行我素的风格让人钦佩。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面对世事,面对人生的那种豪情壮志;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看出李白的勇往直前的人生信念。其实李白也同样忧国忧民,如他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但是李白的忧国忧民没有杜甫那样来得让人感动。杜甫的诗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让人一看就觉得好感动,因为从诗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真正关心民生疾苦的人。“时代选择激情,历史选择深刻”,李白为时代所选,杜甫为历史所选。

三、表现手法的比较

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采用对比的教学法,会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加深入探讨文章,对文章的表现手法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讲到课外阅读欣赏文章《荷花》时,我让学生拿它与鲁迅的《一件小事》作比较。结果学生的探求欲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上,采取的是人物前后态度的对比。两篇小说中“我”在事件发生之初都表现出极端自私、懦弱、冷漠,但最后都是在主人公强烈的精神光源照射下,在“我”的心上得到反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都以同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变化——《一件小事》中“我”的一大把铜元;《荷花》中“我”高价买扇子。对比中又有对比,学生找到了可比之处,也就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更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象征的手法在讲课时也会经常碰到,如何让学生理解象征的对象很重要。如讲到高尔基的《海燕》时,如果不联系写作背景,单纯地看这篇文章,我们会觉得他写的是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大海上勇敢飞翔的事情。但是结合了时代背景,我们就能看出文中的海燕不再单纯是一只鸟了,而是象征了那个时代的革命先驱者。就像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样,正因为处在言论自由受到限制的时期,所以心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只好借助物体抒发出来。所以讲到《海燕》时,不妨与《白杨礼赞》联系起来,因为这两者都采用了象征手法,即托物言志。不管是外国的作品还是中国的作品,象征手法是相通的。

另外,比较法还表现在文章体裁、结构等方面。同一篇文章的线索,从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发现:景(真实——梦幻——真实);情(哀伤——喜悦——哀伤);行(出门——停驻——进门);思(寻觅——超脱——寻觅)。当然,比较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思维拓展能力为最终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我们要把教与学和谐地统一起来,老师在教的基础上要为学生留有“空白”,让学生驰骋其中,比较教学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12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形近字比较

形近字即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正因为字形相近, 小学生很难把它们区分开, 因此, 往往出错。举个例子, 在学习生字时, 许多学生把“跪在地上的“跪”字写成“脆”, 这时, 我把“跪”的形近字都写出来, 把字形、字义进行比较, 然后和学生一起给这些字注音、组词, 通过这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分辨能力, 增强了学习效果。从这以后, 我在教学生生字时, 首先让学生把生字的形近字找出来, 再和生字比较, 久而久之, 学生在形近字的使用上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 识字量明显增加, 不仅新知识掌握较牢固, 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我做过统计, 在开始学习“跪”, 听写生字时, “跪”字有19名学生写错 (全班70人) , 由于与它的形近字进行了比较, 接触了“诡”字, 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生字“诡”只有5名学生写错 (全班72人) , 其余学生不仅能正确书写, 而且还能正确运用。可以说“比较”一举两得。

二、同音字比较

小学生活泼、单纯、记忆力好, 可分析能力较差, 因此, 往往对同音字的用法不去琢磨, 错别字较多。尤其在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把“奔驰”的“驰”写成“弛”, 把“高粱”的“粱”写成“梁”, 把“骄傲”的“骄”写成“娇”等。通过在几年的识字教学中采用比较法, 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 尤其在优等生作文中只偶尔出现错别字, 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也有进步。

三、近义词比较

所谓近义词就是词义相近的。它们就像孪生姐妹, 差别细微, 有时确实让学生难以区分。有的近义词虽然能区分清楚, 但是由于疏忽, 也会出现错误。我们做过这样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词语有:盼望、愿望、期望。

(1) 全国人民 () 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 我的 () 是长大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3) 我们绝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 () 。

我故意用两种方法进行练习, 比较其效果。其一, 教师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读, 自己去填, 然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现能全部做对的有42人 (全班54人, 教师不表态, 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其二, 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比较这三个词的异同:愿望、盼望、期望, 三个词都有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愿望”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期望”指对未来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殷切等待的想法, 一般用于上对下, 如长辈对晚辈, 上级对下级, 是对对方的一种想法;“盼望”指殷切地期望, 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希望, 比“期望”的意思程度深。比较之后, 再让学生进一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教师再检查, 这时我发现有51名学生全部做对, 通过比较, 使9名学生根据词义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小结, 告诉学生以后做类似这样的练习, 先不要忙于去填, 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进行比较, 然后再根据语言环境选择, 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接着又进行两组练习, 第一组用“陆续”“连续”“继续”填空:

(1) 下课了, 同学们 () 走出教室。

(2) 我们班 () 三年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3) 我们要 () 努力, 争取更大成绩。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三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再分别根据词义进行填空。由于这一组较简单, 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学生能做对。

第二组用“居然、果然、竟然”填空:

(1) 我们以为在这块荒地上种花生是不会有收获的,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 花生 () 收获了。

(2) 早晨, 气象台预报:“傍晚有雨”, 吃过晚饭 () 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3) 看到旁边站着一位体弱的老大娘, 她 () 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

这一组练习有一些难度, 使学生不易区分的是“竟然”和“居然”。我让他们拿出字典, 分别弄清楚三个词语的意思, 再进行比较, 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茅塞顿开, 问题迎刃而解。

有句俗话,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有比较, 才有鉴别”, 讲的都是比较的益处, 通过这样一比, 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变间接地接受知识为直接地获取知识, 由此可见, “比较”是大有益处的。

四、篇章的比较

(一) 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文章的比较

理清文章条理时, 有的学生有这样的认识, 凡是按事物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交代事物起因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经过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结果的为一部分。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 我找两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 一篇是《苦柚》, 另一篇是《捞铁牛》。《苦柚》这篇课文首先交代买柚子的原因, 然后具体介绍买柚子的经过, 最后介绍在回家的路上的情况, 显然可以分为三段。然而《捞铁牛》的第一、二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具体讲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 最后一自然段是对这个和尚的介绍。由此发现一个问题,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既不属于事物的起因, 也不属于事情的经过, 应单独成段;而课文的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所写的经过和结果又不能截然分开, 只能分在一段中。

通过比较, 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从而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二) 说明事物文章的比较

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的文章, 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告诉别人, 使别人了解或明白。我在教《鲸》这一课时, 把它同《新型玻璃》进行比较, 使学生既明白这两篇课文写作方法及目的的异同, 又进一步掌握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点来写这一重点。

《鲸》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鲸非常大;鲸是哺乳动物, 不是鱼;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的生活习性。通过介绍, 使我们了解了一些鲸的知识。

《新型玻璃》逐一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还告诉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这两篇课文都抓住事物特点写, 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鲸》向人们介绍一些有关鲸的知识, 而《新型玻璃》除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知识外, 还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 激发了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上一篇:马铃薯的高产栽培下一篇:《野草》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