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

2024-10-30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共12篇)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比较教学法,途径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 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了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 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 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 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所以, 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 可使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思路宽广, 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文章标题比较教学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点明文章的中心;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 教会学生审题, 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 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笔者教《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文章时, 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 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 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 (春、冬、夏、秋) ;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为主;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 从时间上看, 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 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 从时间上看, 可从初冬写到深冬, 而空间上, 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 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 而空间上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 时间限定为秋天, 空间限为北京香山, 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同单元课文比较教学法

课文的单元组合, 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 有的在内容上也是同类的。将同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 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 笔者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 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 其内容包括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 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建筑群的不同特征。而且只用了一课时的时间, 解决了两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节约了课堂时间。

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 笔者指导学生将其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陈毅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学习, 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议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德馨”问题, 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重要, 但要以“国”为重, 要居安思危, 不能只安贫乐道。

课文与学生习作比较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的能力尤为重要, 因为作文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为写作服务, 将课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例如, 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抓住“冬天雪地捕鸟”这一节, 与学生的一篇缺乏具体描写的作文进行比较教学。通过逐句比较, 学生认识到课文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作者挑选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将捕鸟的过程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焦急等待心理、专心致志的神态、详细准备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了。

文章结构比较教学法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 采用什么结构, 取决于文章内容。一个完美的艺术结构, 是最能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 而且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在教学中, 对结构精巧的文章, 笔者总要引导学生到精巧的艺术殿堂里去领略一番。如《麦琪的礼物》所表现的内容是卖掉最好的东西, 买回的却是废品, 双方又都不生气, 实用性与情感性的强烈反差彰显了情感的动人和爱情的纯洁。教学这篇文章时, 笔者引导学生将明线与暗线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 使学生在比较中领略那完美的艺术结构, 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是使文章曲折、委婉、悬念环生, 给人震撼性的艺术效果。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 篇2

[作者] 张嘉冰

[内容]

收稿日期:1994―12―09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一中

* * *

一、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重要性

1.这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挑战。

当前中学阶段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语文教材中科技知识不断增加,传统语文教学单一、封闭性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必须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必须把“死灌”变为“活学”,全面启迪学生的感觉、记忆、判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法”能从认识角度使人们从相类似事物的比较对照认识事物的本质。

中学生进了中学就面临汉英两门语言的学习,其语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学生经常困惑、混淆。教师在语文语法教学中适当进行两种语言语法比较,学生从教师分析中得到启示,这就远比孤立的、纯理论的阐释要透彻得多。因此运用汉英比较法,不仅能促进英汉两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的思维,促进学习。

2.运用“比较法”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特点的最好途径。

恩格斯曾经指出:“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要认识汉语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可见,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好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编写了不少汉语和其他语言语法比较的书,如《汉英比较语法》、《汉日比较语法》等。这些研究成果理应受到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理应将它应用于语文语法教学实践中。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比较法”,不仅需要,也具有可能性。因为,人类的语言虽然各不相同具有民族性,但人类的思维形式大同小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间必然有某些共同规律,才有可能互相翻译。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总要与自己的母语比较,也就说明不同语言存在比较的可能性。况且,中国近代语法多是模仿西方语法(尤其是英语)的。目前推行新语法系统更接近英语语法,这就为我们运用“比较法”奠定了基础。而现在任教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大多都学过英语,这为运用汉英比较法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了解汉英语法安排程序,从整体上粗略掌握两种语言异同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以几年来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中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实例,阐明其作用。

二、运用“比较法”的作用

运用比较法能解决课时少、课程多的困难。现在中学使用语文统编教材,课文篇目增多,语法知识量增加不少。单单语法的名词术语就有29个:即11种词、4种短语、6种句子成份,以及8种复句名词。学生既要掌握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结构,还要分析汉语语法现象。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最多只能两周一次,练习量不可能多,因此学了三年,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印象不深。而英语不同,一教英语单词就讲词类。英语教学重视句型操练,每讲授一种句型都反复讲、读、背、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因此学生对英语语法比汉语更熟悉。如果借助英语的相同名词术语,相同的句式来讲授汉语语法就会节省许多时间。如汉语第二册讲词划分,可以借助英语词类划分标准来讲授,通过汉英词类对比,学生就明白汉语中的量词和助词英语中没有,而冠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这样,可以省不少时间。又如汉语句子根据用途分类,大体上也与英语相同。还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型:双宾句、存现句,能愿短语做谓语的句式,采用汉英对译方法就能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理解。

运用比较法能将学生盲目比较化为有目的的对比,有利训练学生的思维。中学初中阶段是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课实际就是语法课。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对汉英的语法现象进行联想和对比。他们在自由联想容易产生记忆的前摄或倒摄抑制,形成知识负迁移,若教师引导他们有目的、有系统地比较、归纳、总结、存档,会让学生减少记忆的知识量,使头脑中旧知识因增多提取机会而更加巩固。学生经过多次比较、归纳,能发展思维,提高对汉英的语法现象的识别能力。

运用比较法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思维。汉英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相同点就是都具有分析型语言特点;不同点在于英语是分析、综合性搀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谓分析语,是指这种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表示出来。因此,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相同的词和句法进行教学,既节省时间又能发展学生类比推理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其不同点,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甚至还可以将英语丰富的词形变化和学生熟悉句型突破汉语中的难点,将英语句型教学规律运用到汉语的语法教学中。

下面再用具体事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英语词形变法,来讲授汉语中难理解的概念和少见的词形变化。

汉语是分析为主的语言,词法变化较少,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讲明语素、音节、词的构成方式,词的.分类标准较困难;而英语具有综合型语言特点,本身词形变化较丰富,学生一接触英语单词就看到了词性、格、数、时态变化。因此,运用英汉实例对比,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概念的理解。

(附图 {图})

(附图 {图})

可见,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只是语素的语音形式,相当英语单词中的音节,只表示发音的停顿。上面的例词都是表示一个意义,不能再分割的单位,都是一个语素。然后向学生讲明汉语“玻璃”这个词“玻”和“璃”,虽然在书面形式是两个汉字,但它与英语单词中的音节一样,只表示发音的两个停顿,分割开来没有实在意义,只有“玻”和“璃”合起来才包含一个意义,只能算一个语素。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这个概念的含义。最后告诉学生,由这样的语素(外来语和联绵字)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如蜻蜓、萝卜、仿佛、阿拉伯等等。

2.不自由语素和合成词中附加式的辨别。

采用定义来揭示这概念内涵,学生感到很抽象,难理解;借助英汉词对比,一目了然。见下面汉英词形态变化对比表:

(附图 {图})

从上表对比不难看出:英语的前缀un与汉语“老、小、第、初、阿”等用法相同;英语后缀―er,―sm与汉语“子、头、儿、家、者、性、化、们”等一样,它们都不能独立成词,位置是固定附在词根前或后,起辅助成分。学生就明白了不自由语素概念。最后告诉学生,由这种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就是附加式。

谈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3

[关键词]思维能力;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探索能力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确,比较对于人们深入了解人、事、物,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丰富知识,发挥创造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同中辩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法教学,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若采用同中辩异的比较法,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知识,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中辩异即求同法,就是通过对同类教材,同类题材文章的比较分析,辨别他们的异,体会选材某篇的变化之妙。例如:《捕蛇者说》,《马说》这篇课文都是属于“说”这类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与内容上有哪些不同呢?《捕蛇者说》是先叙事后议论,作者在详细记叙蒋氏一家捕蛇的危险和乡邻们受到赋敛之害的基础上,在正面议论,突出赋敛之毒有甚蛇毒这一主题。《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说”这一文体,既可以借题发挥,又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直书已见。

二、运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桥梁,教学中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把握知识要点。如:《孔乙已》中介绍了两种喝酒的人,一种是“短衣帮”靠柜台外站着喝;另一种是“穿长衫的”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站着喝。文中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买不起“荤菜与要酒要菜”形成鲜明的对比,向学生深刻地揭示了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即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两种人比较,更突出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鲜明性格特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不平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如:《范进中举》,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他在范进中举前说范进是“现世宝”、“癞蛤蟆”;范进中举后,又说范进是“文曲星”、“贤婿姑爷”这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市侩嘴脸,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三、比较法在阅读中的体会有利于阅读

阅读中为了领会某篇布局的技巧,为体会作者创作意图理解表现手法的巧妙高明,为深入把握文章领悟主题深刻含义深广,均可用比较法。比较法在阅读中可用于文中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意图的领会,利于体味创作和表现手法的高明。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时,有句自然环境插写“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我问学生如果把它改为“春风一日暖于一日……”行吗?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二者渲染的气氛是不同的,前一个适合孔乙己最后到店的气氛,更利于表现孔乙己末路的悲凉。由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不能更换的原因,而且深入地理解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而决非闲笔。

比较法也可用于一篇文章中段与段的比较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作品意图及作者表现手法的高明。《范进中举》中将范进中举前后和中举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比较一下,可领会作者写其变化旨在揭示科举制度造成人物的两种命运:落第者贫穷不已,及第者飞黄腾达,小说中胡屠户的态度变化鲜明,作者是对比写的,用比较法来读,才能体会作者用对比手段产生的讽刺效果,才能领悟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物旨在揭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科举制度的罪恶--不但毒害了整个社会,而且连一般人的灵魂都扭曲了。教学中如加以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比较法在阅读中还可以用于篇与篇的比较,以便于学生把握主题的深广内涵,把握不同作家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二文可多方面比较。比较三人命运,一个始终没进学,一个终于进学,这是不同,但二人同样受封建文化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毒害,鄙视劳动,致使一个免不了偷盗,一个只好忍饥挨饿。这样一比学生就明白了作品反映的角度不同,但揭示的主题是一致的,二者充分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是造成范进那样的老爷,就是造成孔乙己这样的社会废物,从而更全面的认识科举制度的弊端,这种比较述可用于人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不同态度上,深刻认识二者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世态炎凉上是一致的。

四、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

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无止境的去探索知识。如:《范进中举》故事生动诙谐,人物形象鲜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夸张的情节吸引,而只能理解表层意思,提不出问题,如能把同样揭露科举制度的另一篇文章《孔乙已》拿来比较,则截然不同,有学生当即提出:为什么范进中举而孔乙己不中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读书人,热衷于功名,不同的是范进最终扣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却客死街头,同样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范进中举》从另一角度描写了范进热衷功名竟达到了神魂颠倒的这样可悲可憎的境地,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运用比较法学习文言文 篇4

一、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不同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学习文章, 不能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 距秦之亡不过数十年。对于关心时政和国家命运的贾谊来说, 如何总结秦王朝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朝的前车之鉴是他面临的现实课题。贾谊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写了这篇政论文, 指出秦自孝公开始兴盛, 至始皇统一中国, 是由于采取了适应形势的正确策略。可秦始皇登上帝位后却一意孤行, 不施仁义, , 妄图以武力长久地统治人民, 终致亡国。作者借此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若想长治久安, 必须以亡秦为鉴, 分析形势, , 仁义治国。苏洵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北宋,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契丹与西夏屡次犯境, 北宋统治者却签订屈辱和约, 割地纳贡, 苟且求安。《六国论》即以六国灭亡, “弊在赂秦”为论点, , 进一步推论出“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的道理, 意在借古讽今, , 告诫北宋朝廷吸取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 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一腔忠诚, 千载之下, 犹令人感动不已。

二、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 论证结构迥异

《过秦论》先以大量篇幅铺陈秦王朝的兴盛史, 再以强大的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史实与之对比, 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论据, 因势利导, 自然得出“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文章层层铺叙, 最后一句“结出一篇注意”, 笔力千钧而又水到渠成。《六国论》突兀而起, 首标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并根据史料将论证分作两个方面:“赂秦者”和“不赂者”。在论述过程中, 围绕这两个方面, 先论“赂秦者”资敌自亏, 终至覆灭;再论“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又以“六国不赂秦而并力西向”的假设作反证, 很有说服力。最后以感叹笔调作结, 含蓄精深, 发人深省。

三、论证方法同中有异, 各具特色

这两篇文章都成功地运用了史实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过秦论》以秦王朝攻守成败的强烈反差作对比:秦兴盛时, “宰割天下, 分裂河山”, 天下莫能与之争;及其覆灭, 土崩瓦解, 何其衰也!强烈的对比, 为论证中心论点“蓄势”。《六国论》以六国割地求安与“暴秦贫欲无厌”作对比, 自然得出“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的结论。又以“赂秦者”早亡与“不赂者”后亡作比, 后果不同, 是非自见。但是两文的论证又各具特色, 各有千秋。《过秦论》以事实为根据论证中心论点, 以叙为主, 以议点睛, 处处对比、衬托、铺陈, 行文如江河决堤而下, 气势非凡;寥寥数语议论, 精辟独到, 一语破的;文势如悬崖勒马, 戛然而止。《六国论》概叙与简议相结合, 采用了引证和反证法, 论点鲜明, 论证严密, 布局精巧, 无懈可击。

四、文风殊异, 各显其长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5

[作者] 景泰县红岘中学

[内容]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因此,“比较”也被心理学列为思维的重要环节,它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颇有代表性,而每个教学单元的编排则又是经过反复推敲后精心设计的。特别是把同一题材,同一文体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典型性。加之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都有一个体现写作特点的学习重点,所以尽管同一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不一,但相互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如果把这些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这样便可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他们提高阅读水平。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每篇文章独具的特色,又根据其内在联系学到较完整、较系统的知识呢?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长江三日》和布置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写景散文时,就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同异。学生通过阅读,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都通过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但两文又各有侧重:《长江三日》主要描写白天长江三峡的奇景,作者虽然三个峡都写,但着力点显然是放在三峡中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巫峡上。先分写巫山十二峰中的第一峰和神女峰,具体展现巫山云蒸霞蔚的壮观及其神话传说;又由山到峡,全面展示巫峡上奇丽的风貌。而且作者不是静止不动、照相式地写景,而是移步换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轮船的行进,又具体描绘出了景物多姿多态的变化。例如刚进瞿塘峡时,只见“前面天空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而当船过瞿塘峡后,在层峦叠嶂中远方出现的则是“一团红雾”,“深谷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红团更红更亮了”

历史学习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 篇6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方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论述,体现比较法对于教与学所产生的良好效应。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比较法。巧妙地运用比较法,精心设计比较内容,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捷径。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指历史事件与事件比较,历史人物和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可以做比较。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如19世纪中后期,亚洲封建国家中国、日本、朝鲜、印度,同样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这是共性。但面对列强的侵略,各国做出了不同的反映,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相应就出现不同的结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朝鲜和印度分别沦为日本和英国的殖民地。这是它们的个性特征,其结果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国情不同而决定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既集中了学生对发生在同一阶段历史事件的看法,又体现了同一事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差异,深刻融入学生记忆,达到方便掌握的效果。

对同一历史时期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比较,可以从差异性掌握本质特征。如中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面对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抗击日本的侵略斗争,实行了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力支持,开辟出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不仅不抵抗,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的口号,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屡屡失地、节节败退。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共双方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所持的度态度截然相反,结果也就不同,这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通过以一事件为中心,对事件的不同看法展开比较,求同存异、分明泾渭,掌握特征,领会主题,可以获得根本。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地图,比较法兰西第一帝国强盛时期的欧洲和1815年欧洲,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法国疆域和势力范围不同,呈现了法国这个时期在欧洲所处的地位。通过这两个时期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也反映了欧洲历史的演进发展。

二、对应性原则

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段、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背景: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辛亥革命则是民族危机依然深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发生的。阶级:戊戌变法以资产阶级上层为主要基础,辛亥革命则以资产阶级中下层为主要基础。纲领:戊戌变法以变法为自强立国之策,辛亥革命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发生: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式:戊戌变法是保清变法,自上而下改革,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功绩:戊戌变法唤起人们救亡图存和政治革新,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失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相同。经验教训:戊戌变法运动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反动派袁世凯所窃取,说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先后代表近代社会进步潮流的两次资产阶级运动,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强和政治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都有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出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造成这种相同结局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客观上的敌强我弱,主观上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性原则

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主要比项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这些比项中的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达到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目的,都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不同之处则是: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说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反映了邪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种思想,旨在启迪人们放眼看世界;而洋务派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等。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拿“师夷长技”方面而论,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比林则徐、魏源向前迈进了一步。通过重点类比、分清主次,就容易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否则,失去重心,对事物的评价,就会走向片面,失去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时代性原则

比较并不只是为了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区分出异同,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揭示历史事件、历史本质特征,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此在进行比较中要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之我见 篇7

关键词:比较法,运用,语文教学

比较, 也可称对比, 即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比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令学生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比较法分析课文

教育心理学的思维过程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需要思维活动,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础,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我们分析课文时, 可以运用比较法,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如指导学生分析《变色龙》时, 先让学生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事件的“判决”的有关语句, 然后我把这些语句归纳, 画出变化的曲线图, 把对“案犯”小猎狗与“原告”赫留金的判决进行对比。同是狗咬人事件, 而奥楚蔑洛夫“断案”的结果却善变, “异”的原因何在, 其“根本依据”是估计小猎狗的主人是谁, 他的态度是随着小猎狗主人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 学生不难理解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狡诈善变、欺下媚上的人物, 其“变色龙”的卑污灵魂也随着披露出来。

运用比较法分析课文, 使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较深刻。因为任何客观事物总是包含着相互矛盾的对立面。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比鲜明, 能帮助学生迅速地抓住特征, 体会全文的中心思想, 同时也防止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出现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综合训练

我们提倡的教学讲究效率, 注重素质教育。语文课教学, 需要阶段性的总结和考前复习。所需时间短, 学习内容多, 这就必须要进行综合训练。如指导学生复习立论性的文章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感知下面各篇文章的论点和论证方法:《谈骨气》《事事关心》《说谦虚》《怀疑与学问》《要认真阅读》。然后, 我们从论点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 总结一般议论文的规律。这些文章尽管中心论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各有个性特征, 但又存在共性。论点的提出可以归纳为题目、开头、中间、末尾这四种情况;论证过程采用分层论证法、层层深入法、正反对比法等多种论证方法, 都是围绕“摆事实, 讲道理”的基本方法而进行的。通过综合、比较的联系思维, 学生对立论性的文章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不但巩固了其基础知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综合训练中, 如果我们把已学的课文内容, 放置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 进行纵横交错、瞻前顾后、上挂下联、左右衔接的比较联想, 就会收到时间短、见效快的教学效果, 有触类旁通、“墙里开花墙外红”之妙。

三、运用比较法讲授语文常识

讲授课文常识时, 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番比较。由于比较的知识点较鲜明, 学生易于发现问题, 从而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运用比较法教学, 主要在于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如讲授比喻的修辞方法时, 我把明喻、暗喻和借喻放在一起比较。它们共同之点在于都是根据类似事物进行的联想, 不同之处在于从内容方面说:一般的比喻句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的, 但又有区别;明喻和暗喻都具有以上三个因素, 而比喻词却不同, 明喻的比喻词常用“像……似的”“好比”“仿佛”等, 暗喻的比喻词常用“是”“成为”“当作”等。如 (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2)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这两个句子的本体分别是“桥洞”和“景色”, 喻词分别是“像”和“是”。学生根据明喻、暗喻的特征, 很快判断 (1) 句为明喻, (2) 句为暗喻。而借喻直接用喻体当做本体来叙述, 不用比喻词。如“风过去了, 只剩下直的雨道, 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此句, 用“箭头”比喻“雨点”, 用“瀑布”比喻“檐口上流下来的雨水”, 句中隐去了本体。学生根据借喻特征就能判断这个句子是借喻。通过比较, 学生能够抓住三种比喻句的各自特征, 判辨有规可循, 较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比较法, 还可以把容易混淆的东西辨清。如形似字, “折”和“拆”, “敞”和“敝”。这类字, 有的只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有的形状极为相似, 难以辨别, 但通过比较, 就能清楚地发现字形的微小区别, 避免滥用错别字。

教学实践证明, 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培养分析能力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分析、比较中主动领会文章的要点, 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又能有所发现, 使知识不限于某一点、某一个框框, 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从学习心里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个性特征, 概括其共性,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本单元比较,不同单元比较,现代文与古文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学生可以多学”, 语文单元教学便是这样一种“少教”、“多学”的好方法。如何用好这一方法, 我认为, 比较法是行之有效的。

所谓比较, 就是要找出事物的差异。教学中的比较法即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比较。运用比较法学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比中求疑、比中求解、比中悟规律、比中觅新意, 不断改善其思维的品质, 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既能学会宏观把握, 又能学会微观上思考。

比如教《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孔乙己》这几篇小说时, 通过比较阅读, 我们可以发现这几篇文章的主要相同点, 一是他们都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二是他们都写“我”的见闻和感受;三是都应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主体。四是都善于应用细节描写。同时学生也发现这几篇文章在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刻画人物的方法, 思想内容等方面上的不同。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莫泊桑笔下的“于勒”, 这两个普通的“小人物”有两点惊人的相似。其一, 他们都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一个是封建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他们都做过爬上去的美梦, 结果被社会糟踏成一个是痴呆痴癫, 至死不悟;其二, 他们都生活在冷漠的社会气氛中, 世态炎凉使两个“小人物”悲上加悲。这样比较分析, 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及反映的社会问题, 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及欣赏小说的能力。

再如, 教学散文单元主要从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标题的典型等方面加以比较。如:在教《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这四篇文章时, 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 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 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1.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 (春、冬、夏、秋) ;2.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表现手法———绘景抒情为主;3.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 从时间上看, 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 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 从时间上看, 可从初冬写到深冬, 而空间上, 只能写山东济南市;《夏感》, 从时间上看定, 可写整个夏天, 而空间上, 只能写夏天的自然景色, 夏天的色彩, 夏天的旋律;《秋天》时间限为秋天, 空间限为以“秋天”为“经线”, 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 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这样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 教会学生审题, 初步感知文章的神韵, 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 利于学生将自己对课文, 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思想情感、价值观和自己的体会等统一起来, 最终实现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

应该注意的是, 在单元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要从单元整体出发, 以知识引路, 以能力训练为重点;从几篇课文的共性出发, 兼顾个性, 大胆取舍, 举一反三, 能触类旁通;几篇教材“和而食之”, 便于实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聚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等思维品质。切不可无目的、无重点的乱比, 滥比, 否则失之偏颇, 反而事倍功半。

比较法还可以用于单元与单元之间, 这种比较是为了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八年级说明文可放在一起讲授,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既可以系统地掌握说明文的分类、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结构等知识, 又可以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写说明文的技巧。

比较法也可以把不同单元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从中发现它们的异同, 由此质疑。如《最后一课》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这三篇文章中均写到老师, 可比较他们的思想性格, 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据此, 指导学生也写老师, 要求写出老师不同的性格特征, 克服千人一面的现象。

比较法同样可用于现代文与古文, 这种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能发现“新大陆”, 从而完成知识的“正转移”。如教《钱塘湖春行》时, 学生寻找诗文与《春》的“可比点”时发现, 白、朱两人虽然所处年代相距久远, 但对春天的认识和感知却是不约而同的。经分析、讨论之后学生明白:诗, 文中所体现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正好表现了作者都有一颗接近大自然之心, 说明他们两位审美情趣的接近。这样一比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随情变, 情随景生。学生也明白了诗文之中情与景的关系。较好地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 篇9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将不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通过纵横、正反等对比找出比较对象相似或不同之处, 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 教师可以按照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 将时代打通, 把一些具有共性的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解读, 纵横贯通, 互相参照, 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这样, 既照应了文学史上的前后继承关系, 也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特色, 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古诗, 并逐渐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以下, 笔者以对两位古代诗人 (三国曹植与唐代李贺) 诗歌作品的比较解读为例, 浅谈比较法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建安诗人曹植 (192—232) , 字子建, 被后人誉为“建安之杰”;中唐诗人李贺 (790—816) , 字长吉, 其独具特色的诗歌被称为“长吉体”, 二者都是当时卓有成就的诗人。虽然前后时隔数百年, 但在思想上, 李贺却与前代的曹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鸣, 他曾在诗中自比曹植:“蛾鬟醉眼拜诸宗, 为谒皇孙请曹植”。而通过对二人作品的分析研究, 确实可以发现, 它们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将二人作品或部分或整体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解读, 由点及面, 由浅入深, 举一反三, 收到较好的效果。

比较时代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学习古诗当然不能不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这点上, 曹植与李贺分别所属的汉末与中唐的社会背景, 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汉末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军阀割据, 战乱频仍, 人民颠沛流离。关于这一时代背景, 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小说《三国演义》及电视剧来作介绍。曹植自小时起, 就是一个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他少年起便随父曹操四处出征, 南征北战的生涯使得他一直胸怀远大抱负和理想, 他幻想着纵横四海, 为国立功。从他的某些诗句中就可以看出, 比如,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抚剑而雷音, 猛气纵横浮”等。

与曹植相似,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也是一段特殊时期。此时,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正由盛转衰, 土地兼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矛盾也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李贺与曹植一样, 也期盼自己能为国立功, 一展宏图。他的笔端自然流出了这样的诗句:“一朝沟陇出, 看取拂云飞”;“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我今垂翅附冥鸿, 他日不羞蛇作龙”等, 用世之心同样呼之欲出。

比较身世际遇

曹、李二人在身世及人生际遇上又十分相似。学生对曹植的了解往往都集中在那首著名的《七步诗》上, 教学时便由此入手。曹植最终在争夺太子及皇位的斗争中败给其兄曹丕, 此后, 他便备受兄长的猜忌和迫害, 有志难伸, 诚惶诚恐, 悲愤不已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心境往往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教学中, 以脍炙人口的《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曹植当时的困苦处境。

对于李贺, 围绕其短暂人生的相关史料也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之后, 系唐宗室后裔, 他曾颇为此感到荣耀和自豪, 比如“莫忘作歌人姓李”, “唐诸王孙李长吉”一类的诗句。青少年时代的李贺同样聪颖早慧, 勤奋好学。但是皇裔的身分与自身的才气并没有使李贺顺理成章地走上仕进之路。李贺父名李晋肃, 因“晋”与进士的“进”同音, 李贺遂遭别人的非议和阻拦而不能参加考试, 最后被迫放弃梦想中的科举仕进之路而黯然离开长安。后来, 李贺又再度回京担任了一个从九品上的奉礼郎小官, 但三年后, 终因升迁无望而托病辞官。从此至死的几年中, 李贺贫病交加, 他短暂的27年人生最终没能如己所愿而一展宏图之志。所以, 与曹植相似, 李贺的许多诗篇也反映出自己这种怀才不遇的哀怨愁苦之情, 如《开愁歌》中“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的苦吟;《浩歌》中“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的怨愤等。

比较艺术特色与手法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比较, 接下来, 便水到渠成, 重点从诗歌创作上来谈李贺对曹植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 在乐府诗的创作上, 二人都加以创新, 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曹植的诗脱胎于汉乐府, 而又更讲究艺术技巧。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汉乐府《陌上桑》, 此时, 则继续介绍曹植的《美女篇》, 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显而易见, 后者正由前者而来;但经过比较也会发现, 在艺术手法及效果上, 曹诗的描写更显细腻, 色彩更加丰富, 形象也更为生动, 结论是艺术性更强。同样, 李贺的诗歌也“步趋于汉魏古乐府”, 这与曹植是一致的。他一方面沿用乐府诗题, 但同时更加以改造, 教学时可稍作举例, 如他将《长歌行》、《短歌行》并为《长歌续短歌》, 《箜篌引》演为《李凭箜篌引》等。此外, 他的乐府诗也常与曹植有着几分神似。

第二, 二人都擅长雕琢字句。曹植的诗历来以“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而著称。可以先举出他的一些警句让学生欣赏, 如“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惊风飘白日, 光景驰西流”等;再找出他的一些善于炼字的代表性诗句, 如“秋兰被长坂, 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 好鸟鸣高枝”等, 让学生尝试体味一些字词的精心使用。李贺在词藻、造句方面的心思与功力比曹植更甚, 诗风奇谲险峭。教学时可以《雁门太守行》一诗为例,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表示色彩、声音的词语, 如“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黄金”、“玉龙”等, 并努力想像一幅色彩缤纷, 声光并进, 兵戈相争的激烈古战场画面, 从而体会出作者的高妙手笔。

第三, 还可以从修辞手法上进行比较解读。比如, 曹植诗歌常用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 如《美女篇》、《吁嗟篇》, 以美女盛年不嫁来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以蓬草离根漂泊来象征自己辗转不定, 借以抒发其痛苦郁闷悲愤的心情。李贺的修辞手法则更多样化, 如《马诗二十三首》以良马比喻贤才来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中分别用“一丸泥”、“顾荣还吴”、“伍子胥入郢”的典故来劝慰二兄虽罢官归乡但怀抱才干又何必惆怅;《李凭箜篌引》中则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及通感等多种手法, 手法非常高超。

运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比较解读, 学生既可以对分处不同时代的两位个体诗人有一定的了解, 也对其诗歌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诗歌的发展规律也有了一定感知。

当然, 比较的角度还可以有很多。比如, 同类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同为咏物诗词, 王安石与林逋, 陆游与毛泽东的“咏梅”在立意、主题上着眼各异;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的“写月”也各有千秋;其他如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的比较等。再如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如《诗经·卫风·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及白居易《琵琶行》中几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比较。此外, 还有抒情手法的比较, 诗歌结构的比较等等。教师在古诗课堂上可以灵活地不拘泥于教材篇目, 前后、纵横贯通,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古诗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总之, 将比较法恰当地运用于古诗教学中, 既能让学生领悟到古诗的魅力, 也能逐渐培养他们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让古诗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又有收获。同时, 还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提高语文的实践性功能, 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华.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J].新科教, 2012 (1) :25-26.

[2]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王友胜, 李德辉.李贺集[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语文教学中, 比较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从主题内容到表现手法, 从文章体裁到语言风格, 从结构特点到人物形象等, 无一不能成为比较的对象。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比较法,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较的方式

语文教学中, 比较可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横联比三种。

横比:就是把同一层面的作品的某一方面作横向比较。

1.同一时代的作家的作品横向比较, 当然也可以把不同国籍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作品不同的内容、方法和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如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放在一起, 学生通过阅读, 就会发现词作者创作风格和词作思想境界的不同。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和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两篇童话, 由于创作的角度不同, 作品的主题则不同。

2.把相同题材、体裁的文章作比较。如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一文, 我将刘绍棠的《榆钱儿》一文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比较, 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内容, 从而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不仅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讲解,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不同形式的作品 (如小说、戏剧、影视剧本等) 放在一起作比较, 如小说《水浒传》同影视剧《水浒传》相比, 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 领悟到不同文学艺术的特点, 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

4.同一类型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 如孔乙己和范进, 两个都是旧封建时代读书者, 但结局不同, 一个没落残死, 另一个喜极发疯, 两篇作品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对读书者的戕害。教者若能让学生从两人的遭遇和结局上找出其异同, 这样对理解文章的主题将会有很大帮助。

纵比:是把作品放在某种发展的角度作对比。

一是从文学史的角度作比。如屈原和李白二人同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作家, 诗风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李白生在盛唐, 远比屈原晚许多年, 加之李白一生崇尚道家思想, 其诗作常流露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特点, 这点是屈原作品中所没有的。初中教材选录的屈原的《涉江》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如能因势诱导, 将会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学生丰富了知识, 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从人物自身发展变化角度作比较, 如鲁迅的《故乡》一文, 少年时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从性格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指导学生通过纵向比较, 找出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源, 这对理解作品的主题有很大帮助。

纵横联比:有些作品既可以作横向比较, 也可以向纵向挖掘。这种多角度比较, 辐射面广, 将会使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我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 从横向方面让学生找出两种环境下人物的不同感受, 再从纵向方面让学生挖掘出封建时代, 教育对人性的摧残, 这样纵横连比, 学生对作品内容理解得就更全面、更透彻、更深刻。

不管是哪种比较, 无论是从某一点, 某一方面, 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比较时, 一定要灵活恰当的应用,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比较法应注意如下几点

1.相比较的文章之间一定要有类比性, 即文章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切忌将两篇毫不相关的文章生拉硬套到一起作比较, 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比较, 往往适得其反, 类比性是比较的基础, 任何比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有了这个基础, 才能实现比较的价值, 但是有些文章类比性不易寻找。如《松鼠》同《荔枝蜜》两文都运用了描写, 但两篇文章因为文体不同, 描写的方式略有差异, 《松鼠》一文是说明文, 描写为说明服务, 显得朴实而精。《荔枝蜜》一文属于散文, 描写形象、具体。此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 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 理清难点。

2.比较的对象中, 最好应是学生熟悉的, 这样就能温故知新。巩固了旧知、学会新知、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真知, 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 文中共列举了三个不同事例, 我在讲解的过程上重点分析了第一个事例, 后面两件让学生运用比较法自学, 结果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 积极思考、踊跃讨论, 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横联比

比较,顾名思义就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事物放在一起求同寻异,弄清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它能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认识过程,教者若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它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可以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比较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从主题内容到表现手法,从文章体裁到语言风格,从结构特点到人物形象等,无一不能成为比较的对象。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比较法,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较的方式

语文教学中,比较可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横联比三种。

横比:就是把同一层面的作品的某一方面作横向比较。

1.同一时代的作家的作品横向比较,当然也可以把不同国籍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作品不同的内容、方法和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如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放在一起,学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词作者创作风格和词作思想境界的不同。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和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两篇童话,由于创作的角度不同,作品的主题则不同。

2.把相同题材、体裁的文章作比较。如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一文,我将刘绍棠的《榆钱儿》一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内容,从而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讲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不同形式的作品(如小说、戏剧、影视剧本等)放在一起作比较,如小说《水浒传》同影视剧《水浒传》相比,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领悟到不同文学艺术的特点,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

4.同一类型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如孔乙己和范进,两个都是旧封建时代读书者,但结局不同,一个没落残死,另一个喜极发疯,两篇作品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对读书者的戕害。教者若能让学生从两人的遭遇和结局上找出其异同,这样对理解文章的主题将会有很大帮助。

纵比:是把作品放在某种发展的角度作对比。

一是从文学史的角度作比。如屈原和李白二人同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作家,诗风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李白生在盛唐,远比屈原晚许多年,加之李白一生崇尚道家思想,其诗作常流露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特点,这点是屈原作品中所没有的。初中教材选录的屈原的《涉江》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如能因势诱导,将会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从人物自身发展变化角度作比较,如鲁迅的《故乡》一文,少年时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从性格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指导学生通过纵向比较,找出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源,这对理解作品的主题有很大帮助。

纵横联比:有些作品既可以作横向比较,也可以向纵向挖掘。这种多角度比较,辐射面广,将会使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我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从横向方面让学生找出两种环境下人物的不同感受,再从纵向方面让学生挖掘出封建时代,教育对人性的摧残,这样纵横连比,学生对作品内容理解得就更全面、更透彻、更深刻。

不管是哪种比较,无论是从某一点,某一方面,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比较时,一定要灵活恰当的应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比较法应注意如下几点

1.相比较的文章之间一定要有类比性,即文章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切忌将两篇毫不相关的文章生拉硬套到一起作比较,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类比性是比较的基础,任何比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实现比较的价值,但是有些文章类比性不易寻找。如《松鼠》同《荔枝蜜》两文都运用了描写,但两篇文章因为文体不同,描写的方式略有差异,《松鼠》一文是说明文,描写为说明服务,显得朴实而精。《荔枝蜜》一文属于散文,描写形象、具体。此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理清难点。

2.比较的对象中,最好应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就能温故知新。巩固了旧知、学会新知、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真知,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文中共列举了三个不同事例,我在讲解的过程上重点分析了第一个事例,后面两件让学生运用比较法自学,结果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积极思考、踊跃讨论,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谈语文比较教学方法的运用 篇12

如果把鲁迅前后期杂文进行比较, 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世界观转变的过程, 更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杂文共有十篇, 其中前期杂文有《论雷峰塔的倒掉》、《纪念刘和珍君》、《文学和出汗》三篇, 表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这个时期作者信仰进化论, 作品显示了进化论的思想。后期杂文有《友邦惊诧论》、《人生识字糊涂始》等七篇, 则是光辉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作品, 充分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战斗作用, 表明作者已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比较, 鉴赏作家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绿》和《威尼斯》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前者浓彩重抹, 铺饰夸张, 后者朴素清新, 自然简洁。这两篇散文语言上的差别, 同朱自清前期与后期的思想变化密切相关, 反映了作家语言风格变化的踪迹, 如此比较, 学生鉴赏语言的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的横向思维能力。课本中《祝福》、《荷花淀》、《母亲》三篇小说都是塑造妇女形象, 但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不尽相同—《祝福》着重于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 《母亲》侧重于心理活动描写, 《荷花淀》则通过对话、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作品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在教学中把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对照, 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就可以把握得准确, 对小说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法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再以游记这类文体的谋篇立意作比较, 古人所写游记有的单纯描绘所见, 如《三峡》;有的以记游为主, 用极少的笔墨画龙点睛地抒发自己的感慨, 如《石钟山记》;还有的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 而内容中心就在议论, 如《游褒禅山记》。作者正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出各具一格的文章。

同是散文, 抒情手法各有异处, 巴金的《灯》寓情于物,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寓情于事, 冰心的《樱花赞》寓情于景。这样比较鉴赏, 可以更好的抓住散文之“神”, 更好地感受作者思想的脉搏, 进而欣赏文章的内容、境界、情致和理趣。

对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吝啬鬼的艺术群像中,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就大不相同:葛朗台虚伪、狡诈、凶狠, 是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 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特点;而泼留希金懒惰、愚昧、冷酷, 表现出没落时期地主阶级的腐朽性。在写作方法上, 两篇课文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守财奴》通过情节的步步推进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泼留希金》则通过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把姜白石《扬州慢》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 就可发现这两首词都涉及到宋金军事对峙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都采取用典写法, 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但由于两人的经历不同, 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调不同。例如对敌人的侵扰破坏, 姜词只是抒发悲痛之感:“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而辛词充满了战斗豪情:“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姜词只是感慨昔盛今衰, 再三提到杜牧;辛词则壮心不已, 连举孙权、刘裕、廉颇。姜词的基调是“悲”, 而辛词的基调是“愤”。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指导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中鉴赏文艺作品, 辨别作家志趣、艺术、特点、语言风格的异同, 掌握作品的主旨, 不断提高阅读鉴赏的水平。

上一篇: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下一篇:改水改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