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运用

2024-09-13

语文运用(通用12篇)

语文运用 篇1

2011年版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并对语言文字运用进行了明确的解读———“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此次课标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运用, 在我看来意义重大, 这势必建立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彻底把大多数教师从语文知识传授的苦行僧式的语文教育转移到关注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运用上来。语文课堂也将有望真正从讲授式转移到实践体验式。简言之, 学生终于能够学到大量有用的语文了, 而不是以前枯燥、无聊的语文。

“玄乎”的素养

课标有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标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读完这段文字时, 我感觉素养太“玄乎”, 要求太“全面”, 落实很“困难”。

“玄乎”的素养在我看来很简单, 通过学语文之后学生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有文化品位, 这就算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当然, 这仅仅是个人认识, 这样定义语文素养就容易落实了。在我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习惯常抓、方法为重、能力自成、品位自然。其实习惯、方法、能力、品位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会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形成语文能力, 提升个人品位。

在平时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习惯。一是学生书写习惯, 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二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求学生不会认的字一定要使用工具书,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朗读时, 我重点要求学生读出自然的语气, 像说话一样朗读;在课外阅读中, 从不刻意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积累好词好句, 因为我只想让学生感悟阅读的快乐。三是学生的表达习惯, 在表达时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在表达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讲真话, 表达模式化。我认为学生养成了这些习惯, 语文素养便不再“玄乎”。

关于方法, 我认为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是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求知的关键所在, 是由机械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 学习游泳, 在岸上看再多都没用, 教练讲再多也没用, 只有到水中去感受, 去练习, 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方法, 长期反复地练习才能形成能力。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过去, 我们认为靠讲授就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是的, 讲授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 但能否形成能力、运用知识就不得而知了。其实,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是学会知识重要, 还是学会方法更重要呢?知识迟早会遗忘的, 可学会了求知的本领则受益终身, 这便是“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 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总会抛之脑后。语文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我想终极目标应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中,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还在等老师干什么?没有老师, 你们也可以自己学习呀, 开始吧!”接下来的活动完全属于学生, 老师就在其中巡视, 帮助, 甚至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我想, 上课时当学生不再依赖老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真正落实了。

再说能力与品位。能力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静心默读的过程中, 默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 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批注勾画时, 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时, 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组织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谓处处都在用语文,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此时, 语文素养不再“玄乎”了, 看得见摸得着了, 它就在听说读写之中。当一个人拥有了极强的语文能力, 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 无论表达与否, 品位都不一般了, 那种文化味自然地显露出来, 那应该算是顶级的素养!

“让学”与考试

2011年版课标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运用”。说一千道一万, 谁来运用?学生呀!所以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语“让学”不得不被提起。把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放手给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究竟该是什么地位呢?主体地位。现实中, 有几个学生体会到了主体地位?

说到“让学”, 说到能力, 那免不了要接受考试。大家常说“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一说到考试, 所有的理想都抛之脑后。其实以语文运用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考试并没有矛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以语文运用、语文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并没有影响考试成绩。能够让学生轻松一些, 为其将来一生的发展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教学时, 有些老师总是想把写作知识传授给学生, 开头怎样写, 中间怎样写, 结尾又怎样写, 其结果呢, 这些学生习作只能应付考试而已。在生活中, 不能真实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这样把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富有创意的生命, 变成了统一模式的应考者。语文教学出发点在哪里?是考试, 还是学生发展。应该是, 也必须是为了学生发展, 这也是此次教改的核心理念。既然是为了学生发展, 那就请“让学”, 淡看考试。退一步, 就算无法淡看考试, “让学”也会让考试成绩更好, 因为学生形成了能力, 可以应付任何考试。假如考试也算一种素养, 我们要提高这种素养, 而不是应付, 所以也得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建构以语文运用为中心的思想与课堂。

语文运用 篇2

纵观近年来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词语考查的范围表现在词和短语两个方面,其中考查频率最高的是词中的实词和短语中的成语。对实词的考查,主要强调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不但要求考生能准确地写出某个词语和理解其本意,而且要求考生能在这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其“确定”意义或运用出恰当词语等;对成语的考查一般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例句多来自学生作文、报刊杂志及广播电视,易使用错的成语最可能被考查到。

有人做过统计,中考词语类考题赋分一般在2-8分。这一分值看起来虽然不是很高,但从词语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来看,其潜在的分值却毋庸置疑是非常高的,因此,研究词语类考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出场方式剖析】

词语类考题在中考中多以判断辨析题、选词填空题和具体运用题的形式出现。判断辨析题,或是辨析词语书写的正误,或是在具体的语言坏境中让考生判断某个词语使用是否恰当,或是辨析相关词语的意义、作用等;选词填空题比较简单,即给考生一定数量的备选词语,让考生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语,这其实也是对词语搭配等运用词语能力的考查;具体运用题就是让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出一个或几个符合要求的词语,因其综合性强,且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该类考题就成了词语类考题中难度最大的试题。

【考题分类讲解】

一、判断辨析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瑰宝泰然处置雄辨无精打采

B.繁植流连忘返范畴奋不顾身

C.落款形影不离拔涉笑逐脸开

D.晶莹笔耕不辍恢弘专心致志

(湖州市中考试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

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0成都市课改区中考试题)

3.在“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这五个义项中,给下列几句话中的“毛病”一词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A.天阴下雨他就腿疼,这已是他的老毛病了。()

B.洗衣机甩干筒不转了,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

C.你这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D.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是要出毛病的。()

上面的三道小题,第1道考查考生对词语“形”的识记;第2道考查考生对词语(成语)“义”的理解;第3道还是考查考生对词语“义”的理解,只不过侧重点是考查考生对多义词的理解了。要得答好这些小题,我们说,最主要的是要在平时作好对词语的积累工作,也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让尽可能数量众多的词语的音、形、义成为我们大脑中的储备,这样,不管试题让我们对哪些词语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辨析,我们均会轻而易举地作出正确解答。就像上面的这三道小题,如果我们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工作做得好,那么,我们即会很快作出如下的正确答案:1.D。2.D。3.A③;B①;C④;D⑤。

二、选词填空题

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⑷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第4道小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常用词语的搭配能力。答这类词语类考题时,首先要对相关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做到准确到位;其次要有较为扎实的词语搭配方面的知识;最后我们还可采用“排除法”对答案进行必要的验证,这样我们就能对上题作出“B”的正确选择。

三、具体运用题

5.下面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获奖者刘翔的颁奖词,请在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甲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乙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第5道小题要求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这就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积累中去“搜索”,只要积累中有,则一定会“搜索”到的,这又一次说明词语积累工作对于答好词语类考题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对于这类考题,只要考生“搜索”到的词语放在这里能讲得通,也就能够得分了。从这点来说,这类考题却也是难中有易,广大考生朋友大可不必惧怕它的哟。如这道小题的答案就不是惟一的,我们可在其“甲”处填入“风”、“箭”等词语,在其“乙”处填入“加速”、“崛起”等词语,只要“合适”就成。

【相关知识梳理】

一、词的语法分类: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的词,如“人”。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种。

虚词,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如“而”。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种。

二、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是对多义词而言的。

词的基本义指的是它最常用的意义。如“兵”的基本义是“兵士”。

引申义就是由其基本义直接发展引申出来的意义。如“老”的基本义“年岁大”,而“陈旧”、“经常”、“长久”、“原来的”、“历时久”、“死亡”等就是从“岁数大”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有些词的引申义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出来的,这种引申义,也叫做“比喻义”。如“铁”的比喻义“坚硬”(“铁拳”)、“坚定不移”(“铁的意志”)就是由其基本义“一种坚硬的金属”借喻转化而成的。

三、词的感情色彩:

带有褒扬、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称为褒义词。如“伟大、聪明、纯洁”等。

带有贬斥、憎恶、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称为贬义词。如“渺小、愚蠢、卑鄙”等。

没有明显褒贬感情色彩的词语称之为中性词。如“桌子、天气、植物”等。

四、常用关联词语:

了解课标中提到的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七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具体略。

五、短语结构类型(词语搭配方式):

了解课标中提到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和补充式等短语结构的五种基本类型。具体略。

六、成语使用五忌:

一忌望文生义;二忌褒贬不分;三忌轻重不明;四忌范围不清;五忌语意重复。

【教你一招】

要答好词语类考题,除过了解词语类考题的特点及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要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个人在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任何一道词语类考题对于我来说都将是“小菜一碟”。“语感”的培养主要靠阅读和写作两种途径。“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非坚持不懈、付出心血是竣工不了的。

【新题自测演练】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一笑人迹罕至魅力沙弥

B.脍炙人口断章取义滋润默契

C.郁郁葱葱忧豫不绝劳顿旖旎

D.翻云复雨受益非浅凋零慌缪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冬天到了,各种鸟儿都销声匿迹了。

B.一个初中生,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C.五岁的小侄女戴着个大檐帽,别着个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班会课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明当班长。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修长修理B.鸿毛鸿沟

C.商品品种D.美德美发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真正去认识一棵树,必须从枝叶到根本。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只从细微末节着眼,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却如果便B.因为就如果便

C.而却因为就D.但就因为就

5.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请你在下面这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较为恰当的一个词语:

他是个特别的人,最爱耍小聪明,我才不把他当呢!

附“新题自测演练”参考答案:

1.B。2.D。3.C。4.A。5.示例:骄傲;榜样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完整版)

作者:lchm加入日期:07-11-17

作者:lchm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完整版)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今(死亡)古(逃跑)

问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今(生病)古(困苦不堪)

一词多义

备:众妙必备(完备,齐全)

前人文述备矣(详尽)

辱:宠辱皆忘(耻辱)

祉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侮辱)

戍:尚思为国戍轮台(防守边疆)

三男邺城戍(驻守某一方)

阙:城阙辅三秦(皇宫前面两边楼之间的路)

必能裨补阙漏(缺点,过错)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

齐师伐我(军队)

驱:两狼并驱如故(走,奔跑)

宫使驱将不的(驱使)

胜:战必胜矣(胜利)

予观巴陵胜状(优美)

潜:山岳潜形(隐蔽,隐藏)

随风潜如夜(秘密地,偷偷地)

少:饮少辄醉(少许,少量)

宾客意少舒(稍微)

灵:以告先帝之灵(灵魂)

有龙则灵(灵异,神奇)

色:富者有惭色(脸色,神色)

草色入帘青(颜色)

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不太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杂乱,零乱)

无丝竹之乱耳(干扰,扰乱)

舍:屋舍俨然(房屋)

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当:木兰当中织(对着)

失期当斩(应当)

道:第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定为外人道也(说,讲)

度:春风不度玉门关(度过,越过)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表次数)

国:去国怀乡(国都)

夫大国,难测也(国家)

名: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处(说出)

身:身以半入(身体)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卑)

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

遗:邻人京城仅有遗男(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属:忠之属也(类)

属以作文以记之(嘱托)

阴:达到汉阴(山北水南)

朝辉夕阴(阴天)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高踞)

把酒临风(面对)

东临竭石(到、至)

临前寄臣以大事也(将死)

哀:僵卧孤村不自哀(悲哀、伤心)

君将哀而生之乎(怜悯、同情)

毕:群响毕绝(全、都)

此印者才毕(完毕)

策:执策而临之(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鞭策)

称: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手把文书口称数(声称、说)

不以千里称也(称呼)

不能称前时之闻(符合、相符、相称)

诚:帝感其诚(真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确实、的确)

伐: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

齐师伐我(进攻、讨伐)

备:众妙毕备(安备、齐全)

有奇字素无备者(准备、预备)

利:兵革非不坚利(锋锐、锐利)

专其利三世矣(利益)

苦:何苦而不平(愁、担心)

妇啼一何苦(痛苦)

安:衣食所安(安稳、安全)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里)

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生病、患病)

项……则已病矣(困苦不堪)

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朴素)

有奇字素无备者(平时)

天下缟素(白色的衣服)

说:稻花香里说丰年(陈述、解说)

马说(文体名、用以阐述义理)

池: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塘)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起用、兴起)

征于色、发于声(发出、抒发)

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顾:顾野有麦场(看见)

三顾茅庐(拜访)

故:温故而知新(旧的)

西出阳光无故人(故交、老朋友)

光:浮光跃金(光芒、光亮)

上下天光(景色、景物)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景:春和景明(日光)

四时之景(景色、景致)

具:故人具鸡黍(准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年:稻花香里说丰年(年成、年景)

年且九十(年龄)

书:书诗四句(书写、写)

一男附书至(书信)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籍)

鲜:芳草鲜美(鲜艳、鲜明)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

兴:水波不兴(起、起来)

百废具兴(兴起、建立)

兴复汉室(兴旺)

兴尽晚回舟(兴趣、兴致)

极: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尽头)

极为神速(最、非常)

间: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情:览物之情(感情、心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

食:衣食所安(吃的东西、粮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饲养)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投:投以骨(扔、投掷)

投诸渤海之尾(扔掉、抛弃)

退:则进亦忧,退亦忧(隐退、辞去官职)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返回、归)

修: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作:冻风时作(发生、发作)

一鼓作气(振作、奋起)

属予作文以记之(创作、写作)

作亭者谁(兴建、建造)

往来种作(劳动)

舍:屋舍俨然(房屋)

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当:木兰当户织(对着)

失期当斩(应当)

道: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说、讲)

度:春风不度玉门关(越过、渡过)

催九堂前几度闻(量词,表次数)

国:去国怀乡(国都)

夫大国,难测也(国家)

名: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身:身已半入(身体)

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

将军身披肩执锐(亲身)

遗:邻人京城氏有遗男(遗留)

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属:忠之属也(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

易:寒暑易节(更换、交替)

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许:杂然相许(赞同、赞许)

高可二黍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

形:无案牍之劳形(形体)

罔不因势象形(形状)

信:小信未孚(讲信用)

必以信(言语真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相信)

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险要、险阻)

吾与汝毕力平险(地势不平坦)

文:文曰:“初平山人”(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罔:罔不因势象形(没有、无)

学而不思则罔(迷惘、迷惑)

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灭亡、消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没有)

帖:对镜帖花黄(同“贴”)

每韵为一帖(写着字的小便条)

古今异义

几何古:多少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今:数学的一门学科

交通古:交错相通例:阡陌交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和子女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妻子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要说…例:无论魏晋

今:连词,表示条件关系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之地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致词古:对…说话例:听妇前致词

今:在举行某种仪式上说话

前途古:前面的路程例:天明登前途

今:比喻人的前景或将来的光景

中间古:其中夹杂着

今:指里面或中心

文理古:木材的纹理和质地;文采和道理

今: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古:渐渐例:稍稍宾客其父

今:稍微

亲戚古:族内亲属和族外亲属

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所以古:用来;通过…的途径来例:所以动心忍性

今:表示因果关系

儿子古:青年男女

今:子女

祖父古:祖父和父亲

今:父亲的父亲

夫人古:那人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今:对妻子的尊称

可以古:可凭借

今:表示可能、能够、许可

等死古:同样是死

今:等待死亡

会计古:聚会、商议

今:指管理财务工作的人员

开张古:扩大例:诚宜开张圣听

今:指店铺开业

卑鄙古:低微而鄙陋

运用现代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 篇3

首先,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突破了语文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突破了语文老师在口语表达上的局限,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科学途径。这一切有利于发挥学生感觉器官对文字信息的接收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接收的语文信息总量中,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获取的语文信息。 加大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渠道,为更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利用直观教具,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化手段,可以将图像和文字进行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图象语言与文字相结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动机,从而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强化教材内容的真情实感,使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化疑难为浅易,能深化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因此,电化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最后,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语文是最具形象性、情感性的课程,作文体现的更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既然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完整能力结构的个体。我们也就更应该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应有的辅助效果。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涵泳语文:回归与运用 篇4

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涵泳”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方式,因其符合汉语言特点、规律而存续了数千年之久。把“涵泳”与“语文”直接关联,从“涵泳语文”的独特视角,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园地开展实践研究,既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性认同,又是现代汉语学习的明智选择,更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

一、涵泳语文的基本策略

1. 向生本回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千年来的母语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学习者身心完全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其基本方式主要是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即可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明达文义。

一位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仅“解题”环节,涵泳语文的学习过程,处处可见以生为本。首先,初步涵泳,略解其意:要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抱”;其次,独立涵泳,整体感知:围绕“抱”字,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学习;第三,合作涵泳,互相启迪: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结为(1)为什么抱(2)什么地方抱(3)什么时候抱(4)谁抱(5)怎样抱(6)抱的结果如何等六个方面;最后,涵泳运用,说话训练:教师让学生尝试把六个问题连起来说一段话,再变换顺序,练习掌握形式多样的表达方法。

2. 向文化回归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强大的载体,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里,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浸润着我们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涵泳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鉴赏的过程,也是对文化的体认和感悟。学生在涵泳中不断感受文化的濡养,语文积淀才会越来越深厚,语文素养才会越来越充盈。下面选取《鸟语》的教学片段,试加以说明。

师:“呢喃软语”,你懂吗?咱们苏州话被称为“吴侬软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哪个同学愿意用苏州话来说说公冶长这个故事呢?

(请一女生复述文中故事)

师:是呀,用这样轻声细语的苏州方言说话,就叫“呢喃软语”。同学们,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我们要说好普通话,同时,也要能用方言表达……

……

师:种田织布、勤劳刻苦和“布谷布谷”的叫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种节奏美。老师读提示语,你们读对话。

师:作者又是怎么想到种田织布,勤劳刻苦的呢?请联系上文想一想。

师:原来作者的猜想是有依据的,是合理的。每年春天,农民们总是喜欢把布谷鸟的叫声和自己的耕田劳作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和猜想其实自古就有,有诗为证。

3. 向语感回归

语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习得语感是一个内化、积淀的过程。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获得语感的基础,教师除了要在涵泳课堂中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外,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语感训练必须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让学生学会如何具体地品味语言,可以通过比较———品出规范;调换———品出精华;揣摩———品出神韵。

二、涵泳语文的一般运用

1. 教学设计上关注涵泳

涵泳语文的精妙之处是能沉浸文本,品味感悟,在读、思、品、悟中感受中华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那么,在涵泳语文课堂教学中尺度该如何拿捏呢?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时涵泳的内容选择恰当,目标定位准确,方法策略有效,教师贴近文本,关注学情,不必刻意营造,使得涵泳过程自然的、无痕的在课堂发生。小学语文的涵泳,仅教学设计来说,出发点、拓展点都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本体的发展,尊重主体的学习需求,不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学霸们的独言堂,变成教师心目中标准答案的发布会。

《船长》一课中,哈威尔船长和船员之间的一段简短的对话,共151个字,是诺曼底号轮船沉没前最混乱时刻,船长与船员、大副三人之间的问答,简洁有力,和许多传统课文不同的是,每次对话前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心情的提示语,只有纯粹的对话内容,读者从中体会到了当时紧张的气氛。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将此内容选作涵泳的关注点,可以通过填补提示语,对比文本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摩体悟,真正感受作者写法的纯熟精妙:无提示语的对话,渲染紧张气氛;有序下达命令,表现人物的从容镇定;单独成段,冲击读者视角乃至心灵,用心良苦……

2. 情境课堂中生成涵泳

涵泳语文课堂,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涵泳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将课堂幻化成课文中的意境,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情境中生成涵泳,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形象地再现教材内容,将生硬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从情感上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变枯燥为生动,发掘学生情、意、智的内在潜能,给学生一个体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让课堂在涵泳中绽放夺目的光彩。

《大海睡了》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是大海妈妈的孩子,(播放轻柔的音乐)大海妈妈抱着我们,摇啊摇啊,我们躺在妈妈的怀里,跟着妈妈晃动起来,摇啊摇啊,小宝宝们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慢慢地进入梦乡,做起甜甜的梦来……在梦里你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还玩了什么?

(学生在老师的描述中,慢慢地闭上眼睛,伏在桌上,好像真的睡着了)

师:大海妈妈的孩子们,刚才在梦里,你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还玩了什么呢?

生1:我在大海里和鱼儿、小虾快活地做游戏、钻山洞呢!

生2:我来到东海龙宫,龙宫是用水晶做的,我还看见东海龙王,东海龙王欢迎我到他那儿去做客呢!

生3:我骑在大鲸鱼的背上,大鲸鱼游得可快了,不一会儿就把我带到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真美真大呀!

生4:我梦见我和蓝猫一起在水底游玩,海底世界真奇妙,有山,有各种海底植物,各种各样的鱼从我们身边游过,太有趣了!

……

师:海底世界真奇妙啊!孩子们睡着了,大海妈妈也睡着了,你们听,(播放潮声)大海妈妈睡得好香好香呀!

……

3. 课内表演时体现涵泳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表演一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学生主体主动地参与和体验,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汲取知识内容,更实现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态度这三者的统一,而这也是涵泳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借助表演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凝固的语言变成鲜活可感的形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表演涵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巧妙理解语言、积累内化语言,以及灵活运用语言。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 得体 篇5

得体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

(2014·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1)~(2)题。(4分)(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C.(丙)

B.(乙)D.(丁)(2)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1)邀请对方进行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将“做出认真的指导”改为“提出宝贵的意见”。(2)A项用语太不礼貌。B项“足下”“家父”文言色彩很浓,不适于劝酒的场合。C项反问语气太生硬。只有D项委婉得体。

答案:(1)C(2)D(2013·天津卷)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3分)××学兄: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顺祝 夏安!

弟××

2013年6月6日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书信格式和用语得体的能力。本文属于书信,称谓和祝语都要顶格。书信用语要符合人物身份,语言要得体。“寄呈”和“雅正”是敬辞,用于别人。

答案:①称谓“××学兄”(没有顶格)②祝语“夏安”(没有顶格)③“寄呈”(不得体)④“雅正”(不得体)(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4分)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题思维

考生要写出“得体”的对话,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示的情境,“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相约练球”与“迟到”是两个关键词。二是试题提示的语境要求,“小张含蓄地批评”表明不能从正面批评小李的迟到;“小李幽默地回应”表明小张的话语,要有幽默感——话语要可爱,要诙谐。

答案:(示例)你把一起练球的事忘了 忘了 日思夜想着呢,在梦里还练球呢

所谓“得体”,也就是用语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景等。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用语得体要做到“四看”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常见交际场合及语言要求如下: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运用“语文意识”,解决数学问题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语文意识 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85

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同属基础学科,许多知识是相通的,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语文意识”来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还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一、读懂——边读边思

一谈到阅读,许多学生就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专利”,数学教师谈阅读,似乎是越界了。其实,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题,也就是不会阅读。认真读题是正确审题、解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很有必要。

例如,一根钢丝全长30米,第一次截取全长的,第二次截取米,第三次截取剩下的,求这根钢丝还剩下多少米?对于这类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真正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就很难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读懂呢?教师要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这道题中,经过读题,学生可以明白,一共截取了三次,第一次截取全长的,即(30×),第二次截取米,第三次截取剩下的,这是多少呢?在边读边思中,学生很快发现,剩下的(第三次截取的)就是[30-30×-]×。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读题,读通读懂,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的读题不能仅仅是读,也不是读过一遍了就算完事,只有像语文学习那样,边读边思,理解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才会智慧如泉涌,流于笔端,学习数学才能更加简单、轻松。

二、能说——述说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与深刻性,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尤其是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根据题意所得的解题思路说一说,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工人师傅把一块长20厘米,底面直径为15厘米的一个圆柱形钢锭,锻造为一块底面直径为9厘米的圆锥体零件,你能求出这个圆锥体零件的高度是多少吗?”在学生经过认真审题,明晰解题思路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想如何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告诉别人,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糅合、规整,然后再用语言来表达。经过思考以后,有学生就说“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圆柱形钢锭锻造为圆锥体零件以后,它们的体积是不变的,因此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体积,通过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圆柱的体积,然后知道圆锥的底面直径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圆锥体零件的高度。”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方向更明确,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数学问题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总结、内化,还使学生能说会做,不再是学习数学的书呆子,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会写——合理改编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改编条件或者补充条件的应用题,这其实和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脱不开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学生数学问题改编得完整有序,就需要把语文写作中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例如,兴华小学三年级拥有故事书100本,四年级的故事书比三年级多20%,______?(至少填写两个)。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完全。学生很快得出了:1.四年级的故事书有多少本?2.四年级的故事书比三年级的故事书多几本或三年级的故事书比四年级的故事书少几本?3.三、四年级一共拥有故事书多少本?在这里,学生只有运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逐层拓展、增加难度等)才能使改编出来的数学问题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扩充方式(适当增加形容词、名词、动词),如果运用到数学补充条件的问题中,学生对于每次应该添加哪些条件才会显得更加胸有成竹,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语文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还有许多,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不用把目光局限于一种思维上,要敢于突破各种屏障和束缚,向外延伸,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确保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语文运用 篇7

一、对当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问题现象的简析

一是用直观视觉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集多种信息于一体,把音图文等综合效果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以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然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蕴藏于字里行间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正因直观演示而使得学生的思绪无法放飞,从而较大程度地丧失了“感悟”功能。二是用多媒体替代教师的范读、讲解和板书。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对于“机读”而言,教师的范读更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因为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对文本领悟的深刻体会,而且教师范读时所流露出来的表情和体态语言等也能生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产生比较深刻的综合性影响,这是录音范读所不具备的功能。而且课堂教学中的变数比较大,如果缺少教师的现场板书而一味地使用预设投影,则会使得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显得僵化。三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过程趋向机械程式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多媒体“喧宾夺主”,以机械性的预设问题和答案去“引导”甚至“限制”学生,则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扼杀学生的活性思维和创造心理。四是影响师生的情感互动,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情感互动和艺术交流活动,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能体现其情感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这是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现象。

二、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简要思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适度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有效辅助教学活动。

1.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激发语文学习情趣。

实践表明,积极开展多媒体语文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快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映成趣的立体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给学生适时播放一段邓丽君的《几多愁》歌曲,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愁肠百结的内容和美妙动人的歌喉,能够创设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而又挥之不去的情境,营造出和谐共振的诗词氛围。又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生动形象地展示一幅幅与之相应的连环画,再引导学生根据连环画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文字自然生动起来,把学生吸引到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之中。尤其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多媒体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趣为有趣,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2.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然而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对人体视听感官的有效刺激,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综合效应。多媒体技术为增强直观性和培养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支撑。如在教学《故都的秋》内容时,假使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他们则很难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有鉴于此,如果借助多媒体,把牵牛花与秋雨图、落叶图等综合而成一种形象性画面,再配置与文段相应的朗读录音;或者给出一个简单“留白”的画面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自行添加一些内容创设完整意境并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此不仅能够大大增强文本内容的直观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极为有益的。

3.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化解语文教学难点。

传统教学设备的“大体积小容量”与多媒体技术的“小体积大容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相关知识贮存于多媒体设备中让学生认真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更为广泛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化难为易。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环境描写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口头描述,那么对贾府内外那气势雄伟的外观环境、精致讲究的摆设布局及不同凡响的吃穿用度等,则学生难以理解。而如果把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断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林黛玉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外貌描写,并在追寻黛玉行踪和移步观赏之中“切身体会”贵族贾府的煊赫家世。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巨大魅力之所在。

摘要:任何科学技术及其产品都有着双刃剑的功能属性, 随着运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 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 不可避免地形成教学上的模糊思想和错误行为。为了澄清和减少诸如此类的意识行为, 在一定的教学时期和范围内, 有必要把多媒体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发展性课题予以深入探究。本文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强化语文积累指导学生运用 篇8

其实积累与运用应贯穿课堂的始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积累, 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之一”“没有积累, 世界将永远是一片荒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 语文课堂该如何积累呢?

一、强化积累

1. 在背诵中积累

关于背诵, 周振甫先生引述张元善老先生的话说:“读书要追求‘立体的懂’, 它的关键在于熟读背出。即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背诵, 不光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还有利于记忆能力的提高。然而,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较少看到有背诵的, 或者是只背书中须背的部分。因此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多一些背诵, 少一些琐碎的理解, 并将背诵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常抓不懈。

背诵也是有法可循的, 而非死记硬背。背诵是可以训练的, 背诵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如:借助关键词背诵;运用“总—分—总”的方法背诵;按文体特点背诵, 写人记事的文章, 按其线索或“三要素”来背, 参观游记一类的, 抓住浏览线索来帮助记忆等。不仅要背准内容, 更要能体会其情感,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背诵。

另外, 背诵的形式更是多样。如齐背、抽背、比赛性背诵等, 总之要多角度、多感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可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正如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因此熟读成诵就是学好语文的最起码的条件。

2. 在阅读中积累

的确, 好词须背, 名句须背, 优秀篇章更要背;但背诵不能成为积累的全部, 因为广义的积累更得益于阅读。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 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语言的有效措施。教者可以从名著篇目的选择、阅读计划的制订、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

语文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情, 制订一个长远的阅读规划, 分阶段, 分目标, 并根据不同年级或是不同水平的学生, 选择不同层次的书目。课外阅读的积累不仅有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有思想情操的积累。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学会分析、学会欣赏和评判。积累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 然后可以写读书心得, 以达到模仿、创造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素材积累得越多, 越有助于表达;越有助于观察生活、感悟道理、积累知识, 从而使积累得到更好的延续。

老舍说:“只有入口成章, 才能出口成章。”多阅读便是“入口”。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运用, 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二、指导运用

积累不是最终目的, 它只是手段,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才是目的, 学会写作才是目的。积累是“存”, 写作是“取”;积累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 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 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也规定中学生每年各种练笔不得少于5万字。因此, 教师应在强化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 也给予其练笔指导,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是词句的运用。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挑战主持人》, 其中经常安排一个测试题, 那就是选用单个词语, 或多个不相关联的词语组合, 口头造句或即兴表演短剧, 这跟我们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大相径庭。或选择几个不相干的词语, 进行情景模拟写作;或利用几个成语连词成段;或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 通过这些训练, 久而久之, 定能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是优秀诗文的运用。苏教版教材中, 每册都有优秀的诗文赏读, 教师也可以将此迁移到写作中去。一方面是在写作中准确引用, 理解诗文意蕴, 在习作运用中加深学生对优秀诗文的理解和品味;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扩写之类的练笔, 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文的意趣和意境, 并有所创新。如教授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 让学生把该篇古文改成记叙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真是“一举多得”。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能将名篇精美的语言最终变成自己的语言。

三是名家名篇的运用。朱光潜谈学习写作时的主张:“最简单的办法是, 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 (能多固好, 不能多, 百篇就够) , 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 务求透懂, 不放过一字一句, 然后把它熟读成诵, 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 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 还须沉到筋肉去。”是的, 揣摩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领, 如此一来, 怎能不行云流水呢?

让言语运用回归语文课堂 篇9

一、以读为本, 理解言语内容, 感知言语形式

无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推进, 读, 仍然是言语积累和方法习得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的外壳下包裹着怎样的内容、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唯有通过读来进行触摸和感知。

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往往是“言语”的一体两面, 在凭借言语形式感知言语内容的同时, 我们还要关注这样的内容和情感是通过怎样的言语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就好比欣赏一处宫殿, 我们不仅要关注宫殿如何辉煌, 如何宏大, 还要关注宫殿是如何设计、如何建造的。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编排出来的, 在言语形式上堪称典范, 包括词语的选择运用、条理顺序的布置、篇章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上必须予以关注的, 而关注的方式就是读。朗读也行, 默读也罢, 要通过读让学生去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地、创造性地运用得体的语言去叙述事件、描绘风景、抒发情感的。

总之, 言语的运用必须建立在“读”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 正确、规范、有创意的表达才有源头活水, 才不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二、品词析句, 感悟言语魅力, 孕育言语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尤其是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我们必须仔细品味咀嚼, 才能真切地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同与亲近, 为最终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打下情感基础。

如, 《花瓣飘香》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天清晨, 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 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双手捧着, 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 跑远了。”文中的小女孩有一系列动作:俯、摘、捧、穿、跑。一个“捧”字, 生动而传神, 足见小女孩对这片花瓣是何等珍惜。她哪里是“捧”的花瓣儿啊, 更是“捧”着对母亲的爱!再细读课文,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飘香的月季花, 还有另一朵美丽的花——小女孩!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始终遵循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的教诲, 反复揣摩, 要品出词语深处的滋味, 并让这种滋味沁入到学生的心胸和筋肉里, 待到学生自己动笔时, 又何患词不达意!

三、说写结合, 学习言语方法, 迁移言语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 语文教学便是引领学生“凭这个例子”去体会作者语言的表述形式, 然后在言语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言语运用能力。清朝的颜元说得好:“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因此, 一定要创设条件, 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言语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从“说”和“写”这两个维度展开言语练习:

1.在范例的轨道上操练。

课堂上,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 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的是智慧, 他们有时候惜语如金, 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的言语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根发芽的土壤——与文本紧密结合的范例。

如, 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我愿意再活一次……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时, 教者设计了这样的写话练习:

师:让生命开花, 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巴金老人,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 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

相机出示填空:

让生命开花, 就像, 。

经过片刻思考, 学生们笔走龙蛇, 精彩纷呈:

生:让生命开花, 就像以身殉职的哈尔威船长, 坚守在自己的船长岗位上。

生:让生命开花, 就像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 用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完成了句子的填空, 掌握了言语的形式, 还从中领悟了让生命开花的真谛, 文道达到完美的融合统一。

2.在文本空白处想象。

在我们的课文中, 或多或少都会留有令人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进行言语训练。

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时, 文中有这样一个词“终日奔波”, 教师的处理如下:

师:终日就是——

生:整日, 从早晨到晚上。

师:谈迁终日奔波在风沙中, 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见了早上, 人们还沉睡在美梦中的时候, 谈迁就风尘仆仆地走在路上了。

生2:我仿佛看见夏日的中午, 骄阳似火, 人们都躲在树荫下摇着扇子, 而谈迁却步履匆匆, 即使汗水浸透衣裳也全然不顾。

这一环节, 教师抓住“终日”一词引导学生想象, 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 言语训练也是水到渠成, 不着痕迹。作为教师, 就应该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处, 开辟出言语训练的广阔天地来。

3.在角色扮演中情动辞发。

角色扮演是我们在进行言语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手段之一。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容易走进人物内心, 切身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爱恨情仇等激烈的情感冲突, 从而情动而辞发, 达到言语实践的目的。《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这篇文章最后有这么一句“父亲已经仰面倒下, 胸口血如井喷, 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教师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 而是直接将学生引入文中角色:

师:小女孩会相信眼前的一切吗?她一下子扑倒在爸爸身上, 女儿会怎么说?父亲会怎样回答他呢?请女生和男生分别写写女儿和父亲的话。

(伴随着《神秘园》的乐曲, 教师行间巡视, 鼓励学生不仅要写得好, 还要读得好)

生 (小女孩) :不, 爸爸, 不能走, 你怎么啦, 你说没事的,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生 (父亲) :对不起, 孩子, 原谅爸爸吧!爸爸再也不能陪你唱摇篮曲了, 不能和你看大海, 也不能给你系美丽的蝴蝶结了。

生 (小女孩) :不, 爸爸, 别吓我, 你快醒醒啊, 我还要和你一起看日出, 一起看蔚蓝的大海, 我还要你给我讲有趣的故事!

生 (父亲) :对不起, 孩子, 爸爸再也不能陪你了, 爸爸永远爱你, 你永远是爸爸的宝贝!……

随着“情场”的营造, 交流的深入, 学生情动而辞发, 读的人声泪俱下, 听的人哽咽欲泣。“言”与“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令人击节叫好。

语文课堂导语设计与运用 篇10

一.借温故, 引出新知

这是指在引入新课时,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困难, 老师组织引导他们用学过的旧知识来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 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的困惑与挫折, 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认识问题的能力。

如《归去来兮辞》的导语, 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家是否记得, 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陶渊明) 那么, 关于陶渊明, 你了解多少呢?在你的印象中,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东晋大诗人, 名潜, 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 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 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更深入地了解他的隐士情怀。

又如《春》这一课导语, 我先将《春》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又把学生已学过的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绘春的诗句自然地引入到导语中, 让学生在一种近似复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亲近感, 并且将旧知 (二首诗) 和新知 (《春》) 以及学生的“知春而不会写春”的行为进行对照, 从而激发了探究文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新旧联系, 温故知新, 既能巩固知识, 又能让学生信心百倍, 去学习新知。

二.借设疑, 启发思考

即导语中有意地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去思考、分析, 通过纵横联想, 比较对照, 从而获得新知。

如《孔乙己》一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先生小说的人, 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 无不在心里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旧社会摧残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在他创作的33篇白话小说中, 他的好友孙伏园曾问他最喜欢哪一篇, 鲁迅回答是《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神工鬼斧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

又如教学《拿来主义》, 我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是一概接受, 还是全盘否定, 还是采取慎重分析的态度?

这两则导语我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巧妙设疑, 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思考,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如朱熹所言:“读者无疑者, 需教有疑;有疑者, 却教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

三.借解题, 明确重点

即透过标题, 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分析导入,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式, 帮助学生领会题意, 从而能较快较准的抓住中心, 抓住文章的脉络。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我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标题:从题目“从……到……”的结构, 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说明文, 还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 应该是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跟作者一起感受书籍演变的过程。这样的导入, 简洁自然, 紧扣文本, 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四.借故事, 增添趣味

即在导入新课时, 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 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 一则意蕴深刻、内涵丰富的故事, 可以牵动学生的思路,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故事导入法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并理解文章。

如:《石钟山记》一课的导入:同学们, 上新课之前先听我讲苏东坡改诗的故事。话说苏东坡曾在王安石的书房里看到一首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 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看了之后很奇怪, 明月怎么会在枝头上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 将诗句改为“明月枝头照, 黄狗卧花荫”。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浦, 一天外出散步, 听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问身边的人, “这是什么鸟?”身边的人答道:“明月鸟。”又走不远, 看见一丛花的花里有几条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蠕动, 又问道:“这是什么?”身边的人说:“黄狗虫, 黑狗虫。”苏东坡这才醒悟过来, 知道自己孤陋寡闻, 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这个故事除了苏东坡这个人物以外, 与文章没多大关系, 但它作为《石钟山记》的导入,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是故事本身新奇有趣;二是故事的语言精炼, 短小精悍, 易懂易记;三是学生从文学大师的尴尬中领悟到了凡事要注重实际, 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而这个正是新课的题旨所在。

五.借情境, 引发共鸣

即是在导入课文时,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氛围中。魏书生说:“情感活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也应当重视以‘境’育情, 其要旨是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进而以情激情, 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 是一篇叙事散文, 语言质朴, 饱含深情。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父亲》 (《咱爸咱妈》的主题曲) , 正当学生沉浸在对父母的爱的感激中时, 我说:“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 我们一天天成长, 父母一天天地老去, 皱纹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额头, 银发也在不经意地从父母头上冒出来, 他们的腰也不再挺拔。母爱伟大, 父爱也一样伟大, 深沉。同学们也一定被你们的父母的深爱感动过, 朱自清也曾被父爱所深深感动, 作者是怎样被感动的?又是怎样表达的?请同学们先看课文, 再讨论。”

很快学生的感情凝聚到深厚的父爱中, 在感情和理智上产生共鸣。接着课堂进入了热烈而高效的大讨论中, 更为主要的是, 学生们整节课都处在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整节课也处在高效率之中。

六.借诗文, 激发兴趣

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语言精炼, 含义丰富, 表现力强, 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 会使我们的课堂流光溢彩, 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 由诗文导入新课, 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们的兴趣, 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 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 笔者先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 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成果, 然后笔者顺势导入新课: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 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 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 有人登高, 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在秋风中, 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彻夜难眠, 目之所及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在秋夜中, 张继品到的是“客愁”。有人陶醉于胜春朝的秋景, 大声吟咏“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秋日里, 刘禹锡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歌。那么, 在多彩的秋季里, 毛泽东读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这一导语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通过回忆有关诗词来感受秋天的魅力, 激发了对秋的文化探究的兴趣, 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古人云:“教亦多术。”导语设计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 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无论如何设计, 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 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文而异, 因人而异,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从而选择好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语, 能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更应精心备课, 巧借各种方法锤炼导语, 打造精彩诱人的课堂。一经拿出, 就犹如朵朵洁白的梨花, 柔美可人;又如凌寒绽放的梅花, 暗香浮动, 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知识花丛中寻找、倘佯……

摘要: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 是教师在正式讲课文之前, 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 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 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品读教学 提升语文能力 篇11

关键词:品读教学 语文能力 教学方式

品读学习是自主实践、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的有效途径。

品读教学基本上分为两大环节。初读环节重于感知,教师重于从情景设计、文字疏导、个性化诵读、语脉把握等方面作引导,扫除障碍、避免卡壳,以便在品读中能顺利通畅地理清头绪。精读环节重于领悟,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动性,展现个性风采,教师适当点拨、评价和导引,使学生在自主与协作中把握感情脉搏,感悟情调与思路,品味语言和技巧。为了避免跑题走调、刹车不当的现象,教师对学生思想的火花要适时擦亮,对漫无边际的“奇思妙想”要合理调控与转移,对学生特色的联想要予以肯定,对针锋相对的争执要及时控制并理清思路,使品读课堂鲜活而不呆板,灵动而不凌乱。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以张扬,强烈的情感投入与丰富的人文内涵相结合,使文本学习活泼且有灵性。

品讀教学,一是要读,二是要品。其中读法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或教师指示阅读,如学生单独朗读,或教师、学生集体朗读或录音范读,教师点评与提升等,无论是单向还是反复诵读,都可以在感知的基础上达到感悟的目的。当然,诵后之品更能够拓宽视眼,提升境界,品味文本信息,可以学生品评、教师品味、教师导品相结合,学生的品与教师的品互为照应,不以成人视野强求学生品味的质量,逐步发挥特色作用,抛砖引玉,以激发趣味,增强语势,促进动态化课堂的生成。把品与读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逐渐变得深刻,使情感不断得以丰富。

运用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篇12

一、展开想象,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情境教学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 并将学生带入情境, 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产生学习动机, 从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如在教《渔夫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 这则故事在选入课本时删去了原文的结尾:渔夫放出了魔鬼, 魔鬼给渔夫指出了一条发财路。笔者在此处适时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人救起, 他会兑现自己的承诺吗?”“你认为原文结尾保留好还是删去好?”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对这两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马上展开了讨论,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部分学生认为魔鬼如果在前三个世纪被救出会兑现许诺, 反方则提出:如果渔夫选择了老死, 魔鬼会答应吗?通过激烈的讨论, 最后得出了一致的意见, 表面上看来魔鬼会兑现自己的许诺, 但从他的本性看是不会兑现的, 他不会让渔夫选择老死。兑现诺言表明他讲诚信, 不杀渔夫表明他讲道义, 这不符合他无恶不作的恶魔形象, 因而魔鬼不会兑现自己的诺言。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不删原文的结尾就会削弱故事惩恶扬善的意义, 就会淡化魔鬼邪恶的形象, 因此删去原文结尾比较好。

二、设置问题, 优化情境, 在亲身体验中培养能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 教师应努力优化情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亲身体验的乐趣, 并从中培养自身的能力。如, 一些学生在读完《孔乙己》后, 认为现在学生读书考大学跟古代考秀才、考举人没有什么不同, 笔者首先对学生的积极思考提出了表扬。当然, 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 并非都值得探究, 教师在大胆肯定的同时, 还要懂得“集疑”——听取和归纳学生的提问;“设疑”——继续提问;“析疑”——组织讨论;“置疑”——筛选定向, 浅显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 与教学关系不大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作为预留作业, 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这一教学方式优化了教学情境, 使原先的阅读课转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由原来的听众和观众一跃成为演员, 他们用感官和心智去感受、去体验, 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了探求未知的愿望。

三、参与体验, 联系情境, 在积极创新中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情境, 优化情境, 更要凭借与教材相关的特定情境训练学生的感觉, 培养学生的直觉, 提高学生的悟性,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老残游记》等课文后, 笔者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开展了命名为“小导游”的语文实践活动, 请几个学生当“导游”, 其余学生当“游客”。“导游”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点介绍给“游客”, “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这样的体验活动既有利于师生互动, 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广泛阅读, 拓展情境, 在比较探究中巩固知识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思维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材编排正体现了比较的特点:以相同或相近的主题组成单元。笔者在教学中抓住了教材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 如七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歌吟”, 同样是母爱题材, 课本选择了《慈母情深》《父母的心》《养母》《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金色花》等五篇文章, 有古代的, 有当代的, 也有外国的, 笔者引导学生对这几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 深入地认识每篇课文的特点,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情感世界, 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最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亲情这一主题。

上一篇:分布式计算平台下一篇:磁性固体超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