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4-09-28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精选10篇)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1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和语言生活环境。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它以“情”为经,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素质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上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创设,拉近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谐发展开辟现实的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意识到教学必然要改变形式、丰富设计。为追寻新理念,教师倾心打造情境,精心链接场景。为此,我们很有必要考察、倾注情境,从关爱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审视情境,努力构筑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上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它能顺应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一.情境教学方法的概念

情境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境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四、情境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即情境导入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习或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情境提出看法、谈谈感觉。这时,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消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2.参与活动,即情境分析

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从而深刻掌握知识。当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情感需要后,教师可以用图文、小品、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在情感中通过想象来体察形象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把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作想象性投射,通过想象感受自己生活在某种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的对象,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移情体验,并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听音乐、看表演、做游戏,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气氛中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接受教育。

3.总结转化,即情境回归

教师的启发总结能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内在的思想意识,回归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来。当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情与景结合,能够融入情境中学到教材的知识点后,还要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的知识点应用于情境解决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创设有利于知识点学习的情境,这样才能达到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提高能力的目的。

4、挖掘生活资源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人课文,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打电话》,该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并做到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并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教学时我首先播放电话铃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以此提问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为交际活动打基础。接着通过提问“你打过电话吗?你用过的电话有哪些厂和展示电话图片及实物,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实物表演打电话。最后学生汇报交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声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片刻再打。(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5、巧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盘活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问题情境中设计的精简问题是结合文章中心和重难点提出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全文的思想内容便清晰明了,重难点也迎刃而解。如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时可这样导人:出示“大眼睛”照片,配音乐,板书“大眼睛”;接着设问“屏幕上的这双大眼睛你熟悉吗?看到这双大眼睛,你又会想到什么呢?”(板书“渴望读书的”)最后,进行问题延伸“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设疑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

6、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

心理研究证明: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先看实物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捞铁牛》一课中,我在课件中设计一个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鼠标自己捞一次铁牛,全班同学兴奋不已。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更加钦佩。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利用多媒体的感观优势

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影视、音乐的辅助手段,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收到了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效果。

8、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没有人,艺术便是黑夜。”这是题写在北德意志博物馆大墙上的名言。其实,在语文感知活动中对课文的阅读也一样,没有人,课文同样是黑夜。正是师生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反过来说,课文是通过被感知拓展照亮师生阅读的。言语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期待着你去参与其中,参与创造的召唤结构,请你进入它呈现的视野,用你的全部内存与之发生一问一答、来来往往的对话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师生间恰如其分地交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语文就是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快乐学习之可能,老师与学生在生命的共振谐和、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诚平等的“你——我”关系,使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企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那种美妙境界:“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9、想象作画,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一切都是悄悄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领悟的,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啊。

五、情境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要求

1.传统语文教师角色需要转变。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从减轻学习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让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教师要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2.语文教学教学手段多样化。

语文教学,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将现代教育科技产品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语文课堂,一方面可以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出课文的意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落后了,使得受教育者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习受教育主体失去了兴趣,那么教育就等于失败了。尤其是青少年,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可以通过大量的现代教学手段,利用青少年的感性认识,感知课文中的情境,教学效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起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情境式语文教学模式适应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凸出语文发展认知、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的综合价值。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其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达到预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2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2.1情境导入

为了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在学习新课前,在学习新课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特点,创设适当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中,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但情境的导入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周边环境,将学生带入学习的内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的情境导入方法。

1)实物演示,因探索而学习。如在讲授5年级《沙漠玫瑰》时,我就找了两株沙漠玫瑰。一株枯萎,如杂草;一棵翠绿,鲜活。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

2)唤起孩子共鸣,因情感而学习。如在讲解《一夜的工作》时,先简要介绍周总理的一生,让学生了解到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这时我在演示配乐的课件:静静的夜里,星光在闪耀,敬爱的周总理在专注地伏案工作。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更是无以言表了,学生听得认真,学得认真。

3)设置问题情境,因好奇而学习。如在讲解2年级《小壁虎借尾巴》课文时,先在黑板上写上小壁虎三个字,然后问学生见过么,谁能介绍一下?学生争先恐后说起来,这时我拿出几幅小壁虎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接着说,壁虎,外貌像蜥蜴,对人完全无害……尾巴有的尖长,有的短钝,有的是球形。介绍到此,我在小壁虎后面添加借尾巴,这时学生就有疑问: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吗,为什么还要借呢?向谁借呢?我们来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吧。

2.2情境中体验

1)生活展现情境。把学生融于生活,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相应的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故事强化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将语文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故事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2.3情境的创设

情境创设来增添语文学习的活力和信息量远远不够,课堂中情境创设随时随地地融合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实现。

1)利用音乐,渲染气氛。有人说过,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美好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通过音符展现出美丽的画卷。科学研究表明,舒缓的音乐有助于记忆,在课堂上,适当的播放一些符合课文情境的音乐,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精力集中于课文上,更能加深其记忆,灵气印象深刻。

2)自设情境,做课文的主角。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让其参与的活动往往更能引发其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导演一部由学生主演的课文情景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在表演的同时,用心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且自主的去学习课文,自发的去探寻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小学生大都喜欢动画或者漫画。利用其这一特点,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用图画将文字描绘的情境表达出来,并且加上注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做到寓教于乐。老师也可以邀请学生自己画出想象中课文的情境,通过学生的绘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幅增加,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仅靠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来增添语文学习的活力和信息量远远不够,我们得把课堂中情境创设随时随地地融合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活跃开放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单调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家涛.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学苑教育,2010.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3

一、挖掘生活资源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打电话》,教学时我首先播放电话铃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以此提问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为交际活动打基础。接着通过提问“你打过电话吗?你用过的电话有哪些?”和展示电话图片及实物,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实物表演打电话。

最后学生汇报交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声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片刻再打;(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二、巧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盘活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问题情境中设计的精简问题是结合文章中心和重难点提出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全文的思想内容便可清晰明了,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如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时可这样导入:出示“大眼睛”照片,配音乐,板书“大眼睛”;接着设问:“屏幕上的这双大眼睛你熟悉吗?看到这双大眼睛,你又会想到什么呢?”(板书“渴望读书的”)最后,进行问题延伸:“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设疑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

三、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

心理研究证明: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先看实物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捞铁牛》一课中,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鼠标自己捞一次铁牛,全班同学兴奋不已。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更加钦佩。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能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利用多媒体的感观优势

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影视、音乐等辅助手段,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收到了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效果。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4

裴 曦

(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乡双门小学,1052596452@qq.com)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设境融情、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其含义是教师有目的的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个体差异性大,并且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至关重要。事实上,中国的绝大部分小学课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本论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音乐渲染、多媒体技术运用和创设生活情境三个方面陈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实例,旨在揭示情境教学法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

The Simple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Abstract:Teaching situation is a habitat-based financial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its meaning is teachers purposefully create vivid, specific circumstances,in order to stimul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uriosity and desire for knowledge,and promo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better.Due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age smal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ack of learning English language environment, it’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use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In fact, the vast of primary school class in China are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Combining with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listed examples from the music render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create life situation, aims to reveal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Key words: situation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reate situation 引言

在中国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英语》的通知后,英语课程在小学开展,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缺乏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主要是靠机械式的无意义学习。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泛推进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本论文笔者将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剖析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名师名家的应用实例和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主观和客观条件,有目的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并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信息,最终将形成个人观点,用于更好地推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最早是由情景教学法延伸而来,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广泛应用,其含义是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创设生动而形象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正如同优秀的电影之所以优秀,缘于导演在电影中营造的艺术氛围能够引起观影者的情感共鸣,将其带入到电影情境中,或喜或悲,总之促进情感升华。那么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引导学生积累感知材料为基础,以启发学生思维为重点,以训练学生语言为手段。通过创设有意义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认知的自主建构的教学方法。[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所说的:“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话”,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年龄处于7-11岁之间,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他们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象进行思维运算。[2]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句话正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学生最能够从他们双眼所看到的事物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激发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情感。例如教师利用英文歌曲渲染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

2.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爱玩、爱动、爱闹,自控能力较弱,要求小学生整节课端端正正地坐好听课是不切实际的,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活泼好动、骄傲自满,有的学生沉默寡言、谦虚谨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一些有趣游戏的设置,或是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贯穿竞争机制等,都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3.基于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就我所在的农村而言,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讲解枯燥乏味,学生机械识记单词、句式、语法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大多数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加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小学英语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社会活动舞台,模拟真实情境再现生活,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中。[3]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1.利用实物教具、图片以及肢体语言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

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物教具、图片以及肢体语言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种方法适合单词教学。比如:水果、蔬菜可以利用实物;动物可利用图片;听、说、唱可利用肢体语言。本论文笔者通过亲自尝试,认为实物教具、图片以及肢体语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 Let’s Learn 部分的教学活动时,教材上呈现的是一名教师带领两位小朋友参观动物园,从而使学生直观感受“thin”和“fat”,“tall”和“short”含义的鲜明对比。考虑自身体型偏胖,而小学生体格较瘦小,我在备课时决定巧妙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在进行学活动时,我挑选了一名身材瘦小的男孩作为搭档,台下的学生一看我俩站在一起,顿时掩面而笑,我立即向大家介绍说:“I’m a teacher,I like eat apple,orange,banana,bread and so on,so just as you see,I’m very fat now”,当说到“fat”这个单词时,我同时作擦口睡状,并以大腹便便状走路,台下的学生哄堂而笑,而我身旁的男孩则呈现了“thin”这个单词。随后我以相似的方法呈现了“tall”和“short” ,比起单纯地解读单词,本论文笔者认为利用直观教具更易于学生掌握单词意思,在教学Let’s do 部分时,教室里响起带有节奏感的音乐,我和全体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Be fat.Be fat.Be fat,fat,fat!(做大腹便便状)Be thin.Be thin.Be thin,thin,thin.(做电线杆状)Be tall.Be tall,tall,tall!(做跳起状)Be short.Be short.Be short,short,short!(作下蹲状)在做这些动作的同时,学生很认真,他们的脸上充满着欢笑,我知道这一节课他们是快乐的。

2.利用多媒体演示软件创设情境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阻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它改变了信息加工的传统模式,赋予信息以新的意义与价值。[4]多媒体演示软件可以集成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既可以用来创作也可以播放多媒体演示文稿,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突出教学重点,或者动态演示抽象的过程。而学生则可以利用这类软件展示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或者汇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表达观点,以激发他人参加讨论,极大地拓展视野,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唱英文歌曲,不仅可以体现多媒体演示软件的优点,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内在需求。例如在教唱英文歌曲《Ten Little Indians》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演示软件播放歌曲视频,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在听了几遍之后,学生大概熟悉了歌词和场景,这首英文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可以结合开火车小游戏进行教学。[5]3.设置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所说的:“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地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已经学到的语言材料”,理论和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在2011版的《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能够 运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舌头动起来,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 Let’s Talk部分时,主要操练的句型是“What are these?”“They’re...”,备课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将农场“搬运”到课堂中,也许可以展示一些代表农场的标志物。首先我制作了一张带有“farmer”字样的卡片,并将它贴在一顶草帽上;然后我还准备了一筐常见的蔬菜,包括西红柿、土豆、白菜等。当我走进课堂时,这些教具立马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咦”的声音,随后我一拿出来特制的草帽,他们就心领神会了。我邀请了一名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扮演农场主,当他戴上草帽,我发现他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台下的学生无一不聚精会神地盯着讲台,接着我就运用主要句型和他进行对话,然后我俩角色互换再次操练句型。当我询问:“Who want to have a try?”,台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手,露出期盼的目光,但有些遗憾的是,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点畏畏缩缩,不敢举手,于是我先让他们自由选择搭档操练,再让他们以组合的形式走向讲台呈现对话,效果甚佳。就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而言,预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虽然英语教材中的句式都是以一定的生活情境呈现的,但仍然不够形象具体,那么教师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接近现实的生活情境,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够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英语学习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将句型操练置于情境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法,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品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情境教学法才更利于知识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张忠伟:《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教学研究》2016年第20期。[2][5]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3页。[3]孙夏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101期。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5

摘 要:新课改之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境教学法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对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各种物品、语言,或者是道具来人为地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真实的环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比如,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再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精神。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和鉴赏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感充沛的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似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内涵。比如,在学习《亲情》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课前不妨创设一个感恩父母的情境,让学生来讲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感受亲情。

2.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

通过创设一些和课文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更加热情地主动对问题展开谈论,在不知不觉间学习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内涵。尤其是一些比较科普类的文章,学生有可能不太喜欢阅读,教师创设探索的情境,正好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会主动学习。问题的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

3.让学生在情境中引起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的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来营造课堂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喜欢。比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由于是文言文,学生有可能会背诵但是不解其意。教师可以对古诗进行一个意境优美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讲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比如,在学习《回乡偶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的办法,让学生了解古诗表达的思乡之念。

小学语文除了认字和遣词造句之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感受情感,学会思考,引起学习兴趣,以便于学生的素质全面地发展,情境教学法非常适合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6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的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法,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以及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使学生形成真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它可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根据这种特定的情境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情景教学遵循反映论原理,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趣、潜在智能,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提高和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形式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而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就是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一旦丧失,学生就失去了主动参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复习巩固环节,基本是以问答为主,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缺乏引导和互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比较紧张,极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且,单纯的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内容,遗忘率非常高。

正因如此,将“情境教学法”很好地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势在必行。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语言训练,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1.巧用图片、头饰,创设情境。

教学挂图与图片能够从直观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清楚地、直接的获取知识,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Unit1中,在讲解家庭成员的单词时,教师可以用精美的卡通人物图片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很直接、有效的掌握了新单词。另外,对一些简单明了的会话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挂图,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体态语言和画面中的各种情景,想象一下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并作出必要的提示。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胆想象,运用学过的句子,用英语描述大概情节,小组讨论结束后,通过播放录音,教师用手指着相应的图片或角色,学生边听边看,边看挂图边跟读,通过情境理解对话的含义。最后,运用自制的符合对话人物角色的头饰,进行对话表演,既创设了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又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师生问候、示范表演,创设情境。Warmming up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创设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情境,通过师生Greeting,Free talk等,能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例如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中,对问候语How are you?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Warmming up中进行创设情境,并在Greeting或Free talk的环节中进行表演示范,既创设了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Let’s chant, Let’s sing,创设情境。

小学英语的教材中,都配备了歌曲和童谣的配套光盘,课前的并且,每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子,都在歌曲和童谣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和童谣,进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放松心情,并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感官上的了解。在课尾总结中,教师还可以播放歌曲和童谣,进行巩固与复习。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如果小学英语课堂脱离了生动的情景,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会分散开去,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PowerPoint,Flash等制成学生喜爱的教学课件来创设情景,让学生乐学愿学。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2 A Let’s talk部分的会话时,我利用小学生爱好动物这一特性,通过课件创设了一个情景:大公鸡早起床,背着书包去上学,路上遇到了也正上学的小狗,互相配以手势用“Good morning.”打招呼并结伴而行,半途中遇到慢慢行走的小鸭,大公鸡向小狗介绍小鸭:“This is Bob.”于是两人很高兴地打招呼:“Nice to meet you.”大公鸡说:“Let’s go to school.OK?”二人齐声回答“OK”。生动的画面,清晰的配音,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的表演,加之情景中富于代表性的人物、事物,学生们很快明白了整个情节,丰富的语言情景使学习变得容易多了。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7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欣赏等手段, 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他们的共鸣,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最能打动人心灵的方式之一, 如果能在课堂上把这种高雅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在教学中,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黄河颂》是一首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 如果仅靠“三寸不烂之舌”是很难感染学生,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于是我在教学中有意地采用了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和诵读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在介绍文章写作背景之后, 就让学生静听录音。当音乐响起时, 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就被拨动了, 音乐中流淌出来的豪迈的情怀、高昂的格调、爱国的情怀, 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请问, 你在这首歌曲中听出了什么?”之后的讨论异常活跃:“我感受到了母亲黄河的汹涌澎湃、雄奇瑰丽”, “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我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坚强”……

播放音乐、录音这种手段比较适合用在抒情性比较强的诗歌和散文教学中, 如舒婷的《祖国啊, 我的母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高尔基的《海燕》、朱自清的《背影》等。尤其是那些情文并茂的古诗词, 如果能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作为辅助手段, 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这样的文章在借助音乐手段的同时, 必须注重学生对诗文的反复诵读, 可以变化各种诵读手段, 让学生完全融入文本中去, 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一味的枯燥说教, 课堂就会失去活力。怎样让学生融入课文中去, 切身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思考点, 而如果能让学生多表演, 往往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在教学《老王》一文, 讲到“有一天, 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的妙用时, 我出其不意地叫一个高而瘦的学生出去, 在学生们的惊疑目光中, 我叫那位学生站在门框边, 而且必须“镶嵌”入门框中。此时, 学生们都心领神会, 对该词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这种搞笑式的表演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再如, 有这样一道题目:“天空中飞过一行大雁。”请把该句改为强调“大雁”的句子。我突然请一个学生站到讲台前, 学生们疑惑不解。我则顺水推舟:“同学们, 大家现在看到谁最醒目?”“某某某。”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让他站到了最前面, 也就起到了强调突出的效果。”教室里顿时一片笑声。

我私下作过一次调查, 发现学生普遍都充满一种表演的欲望, 如果能多为他们创造机会, 或许就能因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许多文章, 特别是以对话为主的文章, 如《心声》《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 如果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画面创设情境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图文声并茂的特性与功能在众多媒体中凸显出它无可匹敌的优势, 它业已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直观的画面冲击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获得有效的认知。例如, 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 开始就播放几个战争惨案的片段,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残酷的战争之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轻松自如多了。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聋生;语文;情境教学法;低年级

低年级聋生由于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视觉感知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基于此,在聋校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殊诉求,以学生常态化的语言情境为依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丰富恰当的视觉教学情境。以此作为低年级聋生语言习得困难的突破口,刺激以视觉为主的感官系统,达到显著的教学成效。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低年级聋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突破聋生局限的认知水平和薄弱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化静为动、去腐存真,将低年级聋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衍化为具体的实际意义。将所学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段落大意、所涉及的故事梗概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加深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明明上学》时,明明酷爱蛐蛐,不想放弃捕捉一只好蛐蛐的机会;但上学路上时间紧迫,明明在捕捉蛐蛐和按时到校之间难以取舍。对于低年级聋生来说很难产生共鸣,体会这种难以取舍的两难情绪是学习的难点。此时,如果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用形象的画面呈现“为难”这一抽象的情绪,就会使学生马上明白明明所面临的窘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探讨“假设自己是明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权衡利弊、遵从内心的思想斗争,引起对明明的共鸣。探讨后学生自行体悟明明的窘境,做出自己的选择,升华主题: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学生自然就能明白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迟到的时候,“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多媒体资源是化虚为实的利器,能把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资源无限整合,以视觉感知情境来弥补听力障碍的缺陷,激发低年级聋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扮演拓展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创设表演情境,是利用课文内容本身的丰富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以语言、表情和动作的形式将具体课文内容和情节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可视的具体情境,加深聋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也提高了低年级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老山羊请客》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排练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特征,设计具体情节,丰富角色语言内容,最终将这部课本剧表演得非常生动富有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调动自身积极性,将每个人的巧妙心思都融入课本剧中。他们用手语和夸张的姿态语言以及表情,将每一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些都能反映出他们对角色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课本剧为聋生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机会,提供了表演情境。在表演过程中,引发了学生对文本角色的强烈共鸣,加深学生对角色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的理解。

三、手语优化导入情境,提高低年级聋生感知能力

对低年级聋生来说,手语是他们最重要的语言,而恰巧手语是要借助表情、肢体等传达沟通意义,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手语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创设具有沟通意义的情境,也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聪明的华佗》时,教师在介绍故事情节和任务背景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手语结合,呈现多彩的内容。通过手语将聋生置于丰富的视觉情境中,学生会被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华佗深深吸引,在此基础上再回到原文中学习,聋生就会有趣味盎然之感。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时,应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呈现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受到文本的情绪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亲近自然感受生态情境,提高低年级聋生生活感知能力

情境教学法助力聋生走出教室,来到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生态环境,与课本内容做有效的衔接,带领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环境,习得的知识更牢固,并且更有利于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运用。

综上所述,在聋校低年级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巧妙地从多种途径建构教学情境,从多角度、多维度呈现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情境教学法的效能,激发低年级聋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信息感知系统,提高学习效率。在情感的感召下,使语文学习变为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曹锭.情境教学之我见[J].上海幼托,2015(5).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9

教学中的运用

昌吉市回民小学 姚咏梅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课堂教学,随之而来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活泼性,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得力助手,越来越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革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小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快速转变。因此,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既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促进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实现学生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社会化。在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帮助学生学学习汉语拼音

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拼音是单调枯燥乏味的,他们在日常 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我们用多媒体技术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 游戏结合起来,学生会学得有趣、生动。例如:认认这是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呜-----”小火车出发了。车厢里坐满了小朋友,他们是谁呢?点击画面出示:wáng yuâ zhōu zhōu zhāng hào......学生一起拼,被出示名字的同学就赶快站起来。在数到5时还没站起来或站错的话,大家就一齐读出名字,这个同学就表演一个节目。如果站起来了,就鼓掌祝贺他。再如:认识小动物。多媒体演示动画:拼音王国里红花绿草、青山绿水,美丽极了,这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是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快来认识一下吧!点击画面出示小动物的音节,只要学生把动物的音节准确地读出来,就点击画面出现该动物。还有:猜谜语。老实说:来到了拼音王国学校,白兔老师正和小动物们做猜谜语的游戏呢。多媒体播放背景语言: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猜谜语,好吗?点击画面出现拼音谜面。学生拼读猜谜,并用拼音写出谜底。每猜对写对一个,多媒体播放背景语言:你真棒!

儿童都喜爱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不仅易被儿童接受,而且帮助学生巩固了汉语拼音,提高了拼读能力。

二、帮助学生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重头戏,识字量比较大,有的 老师在课堂上会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让学生反复读、写,这种模式让学生觉得厌倦,对学习内容就产生不了什么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大受影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老师教学“亭”和“停”两个生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上老师首先出示“亭子”图,让学生跟“亭”相比较。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有个同学说:“亭上的点像亭子图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字像下面的柱子。”(学生边说老师边跟着演示)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亭边走来一个人,然后停下来靠在亭子边,最后出现“停”字,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字也读“tíng”,读音跟上面的字一模一样,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一下子就喊了出来:“前面的‘亭’样子像凉亭,是凉亭的意思,后面的‘停’多了一个单人旁,人停在亭子旁,是停下来的意思。”在这种环境中,生字的音、形、义得以同时生动的呈现,真正实现了生字的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口、耳、眼、手多种感觉器官并用,不但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这两个字,还分清了它们的意思。

三、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教学难度单凭老师的讲解是难以理解 的。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再现课文内容图画,使抽象化的文字变为形象的画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如《捞铁牛》一课,教学的难点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笔者利用教学软件,来播放这一部分的动画,让学生来整体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关于准备工作的四个步骤和捞铁牛的过程,我利用超级解霸来截取每一部分的动画,再慢慢地播放,这样学生就看得比较清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教学难点,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船长》一课教学伊始,我播放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片断。悲壮雄浑、深沉激越的乐曲在教室中回荡,更在学生的心中回荡。交流感受时,有学生说:“这首乐曲很有气势,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学生说:“乐曲开始时很低沉、很悲壮,但随着乐曲的进行,调子变得越来越雄壮、越来越有力。”有学生说:“听着听着,我感觉热血沸腾,连心跳都加快了。”有学生说:“这首乐曲让我想到了炮火和鲜血。在乐曲声中,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壮烈牺牲的英雄。”......听着学生对《英雄交响曲》的真切感受,我趁机引导说:“就在100多年前的法国,一位船长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感天动地的歌。让我们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那个漆黑的夜晚,一同去经历那场生与死的考验吧!”经典的音乐,深沉的话语,学生的情感被唤醒了,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悲壮的对话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有了强烈的冲动和愿望: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那是一位怎样的船 4 长?那是一段怎样的故事?这时,哈尔威船长的悲壮形象已经拨动学生的心弦,他们也不知不觉地完全进入课文情境中了。

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学生提出不理解诗中的“挂”、“飞”、“直”等词,可借助电脑课件演示“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让学生将亲眼看见的画面,与诗句描述的景象联系起来说一说、议一议,从而深刻理解诗中的字词,乃至整首诗意。《一夜的工作》一文,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让学生看一幅展示周总理伏案工作的投影图片,听一段录音配乐诗朗诵《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投影图片和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赞颂了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学生在总体上感受到了总理的高大形象,增强了崇敬的心情。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再播放录像,展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情况,把学生带入了崇敬、热爱之中。这时,我饱含深情地读到:“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有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这几句时,就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

六、帮助学生作文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在作文教学中,精心设计体验性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深入领悟到作文的乐趣。比如,课前老师借助录音机从自然界中,从光盘碟片中或从现实生活中采撷各种声响。接着,通过一定的线索,将这些音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编辑成一段“声音情境”。然后在课上反复播放音响段落,让学生弄懂有哪些声响组成,从什么环境中发出的,这些声响在生活中哪些场面出现过,让学生的想象无拘无束。最后,让学生根据音响重新构画出各种生活画面,用笔再现这些生活情境,形成一篇完整的文字,这种活动的设计,为学生的作文拓展了空间,让学生听得痛快,想得自由,写得舒畅。再比如:写一种动物,可以利用各种素材库,导入一种动物,它的颜色一清二楚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它的外形教师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示,以便于学生仔细的观察,关于它的生活习性,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的动画,让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言而有物”,“言而有序”了。作文中的复述,可以利用计算机从网上收听少儿广播节目,复述主要内容,听后的感受等。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篇10

摘 要:中专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中详细阐述中专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中专语文 情境教学法 运用要点

一、中专语文教学与情境教学法分析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综合以上说法,我们认为,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及客观现实条件所创设的一种引起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反应,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

它可以综合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是师生进行互动、对话、交换思维,然后生成问题的土壤,情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学生学习情绪、调动原有认知的源头。在语文教学中上创设情境,就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引领学生领略自然科学的魅力。

二、中专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中专学生发展和心理特点,参照教材内容,紧密围绕教学思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编排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情境短剧,从而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中专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际内容,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且操作简单,既能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S,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从这两个主要人物导入,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这两个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为了能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廉颇、蔺相如的一些故事,如“廉颇卸职与三个村名” “赵军运沙” “蔺相如为何不曾为相”等。让学生对这样的人物产生兴趣,并在课文学习中找到答案。

总之,利用情景表演法进行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

2.塑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既能帮助学生体验语文知识,还能塑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主动投身于学习中。中专语文课程教学中备课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备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材与学生。实际备课中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获得知识。网络信息知识多不胜数,中专语文教师在搜寻相关资料的时候要做好筛选工作,整理相关材料保证符合教学要求。

如,举例来说,在文章《景泰蓝的制作》中,由于这篇文章的形成年代在 1955 年,离现在时间很久远,很多学生都会产生时代的距离感,学生感受不到其中蕴含的时代韵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学生营造教学情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作坊进行实际操作,强化认知能力与水平。这篇文章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本身就是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最好渠道,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对人文风情更加深刻地理解。

3.塑造学习式场景

情景式教学的中心内容就是情景假设,背着根据自己平时教学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中适宜进行的情境活动进行了归纳。

(1)角色扮演。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的新语句、段落制作一份情景对话,用音频资料放出来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也可以要求向学生对对话内容进行升级,改变成小短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记住这个语句、段落,还熟练掌握该语句、段落所表达的意思,使用环境等。

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用角色模拟教学情境的排练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事件的分析和深入。通过对当时事件的揣摩和当时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对当时词汇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分析事件更加全面,对事件发展的词汇脉络梳理起来更加清晰,最后评价事件对词汇进行推动还是阻碍时更加客观。通过这种学习方法的训练,加强了学生词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它们情感升华,对提升学生领悟力也有一定帮助,而且锻炼学生表达力和理解判断力;同时,将词汇知识真正融入学生大脑中,记忆深刻。

(2)学生教。大家都知道,只有我们将自己作为第一人称,去为别人讲述清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学的最认真,学得最好,学生也是一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们不仅应该扮演好求学者的角色,还要扮演好一个小老师的姿态,学过之后眼能够为大家讲出来,讲清楚,让学生能像个小老师一样将词语的意思、用法、词性、辨析等为大家讲清楚,提高学生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使大家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主动投入学习中,而不是一味被动灌输式学习。

结语

上一篇:光缆代维应急保障方案下一篇:二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