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2024-08-26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共12篇)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1

感恩是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语)。感恩教育对高中班级管理有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作用。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人不断接受恩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领导的知遇、同事的协助、晚辈的照顾、普通人的温暖。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社会环境中、文明的进化史上,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感恩教育就是启迪学生学会感恩,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责任感。

二、感恩教育的原则

1. 以人为本。

感恩教育要重视人的需要,让学生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并产生责任感。感恩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 正面引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带动学生去珍惜每一份善意和给予,去感念每一次关心和协助。

3. 知行合一。

感恩教育如果唱高调对于习惯思辨和质疑的高中生会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在沟通中得到启迪,在思考中得到震撼,在行动中不断领悟,在分享中净化升华。

三、感恩教育的运用

1. 树立报国求知远大志向。

习惯于生活在无尽的呵护和充足的物质中,不少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对学习没有兴趣。感恩教育可以唤醒心灵,激发动力。

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是振兴民族的旗帜。笔者陪学生一起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假期布置“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走在路上”的作业,开学分享祖国游记和好书,开展相关征文活动、手抄报比赛。学生对于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笔者还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在光影还原的历史中,感恩前辈的前仆后继,感恩人性的不屈不挠。观看《东京审判》后,学生写到:“生于和平岁月,我在意的不过是作业、假期、新衣服。而现在,面朝屏幕,……我能够享受的和平其实是用先烈的血书写出来的。我们的未来,因为有些被贪婪和欲望残害的人们而更应该被珍惜。”感恩油然而生。

2. 和谐融洽亲子关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是基本道德。笔者给学生推介优秀亲情美文、给学生播放《超级演说家》“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演讲,与学生一起讨论微电影《路过》,一起讨论电影《头脑特工队》我们对于自己情绪的控制原理,一起计算我们还有多少天能好好陪伴父母,在班级中开展“算算亲情账”活动、亲子互写“家书”活动,学生在感动触动中体会到家长的不易,审视与父母相处的态度和心情,更加珍惜和回报父母的付出和关爱。

感恩让学生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提升了认识和境界,世界在他们眼里柔和可爱起来。

3. 增强集体凝聚力。

感恩是一种谦卑的姿态,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顾及他人,豁达开阔,有利于学生接纳同学,创造友谊,促进班级的团结和谐。

高中生的心里,同学是“重要他人”,朝夕相处,心有感谢,也许从未表达。笔者在班级发放感恩卡,学生写给自己最感谢的同学。他们认识到友谊的可贵,感谢同伴们一路同行中的支持和帮助。笔者在班级开展“投桃报李: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鼓励学生用行动表达感恩,同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互相欣赏和协助,班级团结奋进、温暖如春。

4. 推进生命教育。

有感恩之心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会认识到自己生活在很多人的关注和帮助下,会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帮助弱势群体,对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带领学生志愿服务敬老院、孤儿院等。笔者常常和学生讨论《当幸福来敲门》《滚蛋吧,肿瘤君》等电影,学生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生活的压力和考验都是为了我们更加理解和珍惜。学生参加“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井冈精神”的活动,与革命老区学生结对帮扶,也看到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奋斗一样美好,一样值得肯定和期待!

5. 热爱自然,感恩自然。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大自然给予人类无尽的滋养。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带给我们美景,送给我们快乐,教给我们道理。

笔者在班级开展“我为自然添份绿”活动,学生植一棵树,养一盆花,发现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开展环保文化节活动,思考如何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如何不留下污染;开展讴歌自然书画、摄影、游记大赛等,陶冶情操、放飞心灵。

卢梭有言:“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一则美好的誓言,是一腔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班级管理服务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生命的成长。班级管理中恰当运用感恩教育,师生常怀感恩,有谦虚之德、敬畏之心,微笑面对世界,积极响应关爱,善待生活,共创和美!

摘要:<正>感恩是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语)。感恩教育对高中班级管理有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作用。一、感恩教育的内容人不断接受恩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领导的知遇、同事的协助、晚辈的照顾、普通人的温暖。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社会环境中、文明的进化史上,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感恩教育就是启迪学生学会感恩,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责任感。二、感恩教育的原则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2

2 接着要完成的是最重要的第三点:素材需要符合主题,这是最简单的要求,也是最容易写写就忽略的内容。在写记叙文时,第二段的略写和第三段的详写都要有意无意的加入符合中心的元素。

3 以贴福字为例,在写到一件趣事的时候,我们要突出的是“趣”,中间不断升华中心家人的团圆。那么这样的素材同样可以用到一件幸福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感动的事等等。

4 这时,我们需要改变文章的一些内容,如果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在写作时只要从细节处添加加入幸福的温情,比如爸爸帮你磨墨时的和谐快乐,妈妈看你写福字时眼里满是温柔。

5 通过上述的3-4个细节的描写以及你加入的关于幸福的语句,那么文章中段的幸福氛围已经营造的很成功了,这时在第三段结尾也就是事情的结尾加一个总结句:福字贴好的同时,外面配合的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看着爸妈满意的目光,我不由幸福地笑出了声。这样素材的替换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加强,就已经替换成功了。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3

一、小组管理的组建模式

小组管理的组建模式有两环。第一环是把学生平均分配到八个平衡小组。班主任首先将学生依据性格、特长,纪律性、学习、是否干部等因素不同的特点,把全班同学被平均分配到八个小组,各个小组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各个小组中的成员各有分工,分别负责各组的纪律、学习、体育、宿舍、卫生、生活、集体活动、劳动八个板块的班级管理工作。分配组员时,班主任可以合理搭配组内的成员结构,让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八个小组长各组员民主推选出来。第二环是把每个小组中分别负责纪律、学习、体育、宿舍、卫生、生活、集体活动、劳动的组员再成立八个板块组。每个板块组也民主推选出板块组的组长。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抓两环的小组长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且通过小组长这座桥梁与各同学就班级管理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小组管理模式通过两环的小组组建给学生创造自己管理班级和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组员不仅自己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还要帮助其他同学,以全组同学共同进步为目标。各个板块组的组员要相互合作,共同把自己的板块工作做得最好,并与其它板块组进行竞争。

二、小组管理的评价机制

小组管理的评价分别对两环小组进行评价。第一个指标是对第一环的八个平衡小组进行评价。班主任根据各小组在纪律、学习、体育、宿舍、卫生、生活、集体活动、劳动等板块的工作表现进行阶段性小组评价。对于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授予“超级小组”称号之外,还可获得奖金及其公开表扬的奖励,连续两次获得最低分的小组要公开开展自我批评,并接受负责两周的团活动的惩罚。第二个指标是对第二环的八个板块组进行评价。板块组中的各成员间建立必须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各组员要相互帮助,共同把自己所负责的板块任务落实好,能使自己所负责的板块工作在八个板块工作中的管理是为班级管理做出最大的贡献。班主任根据负责各板块在班级管理中的贡献进行阶段性板块小组进行评价。对于得分最高的板块小组授予“突出贡献组”的称号,并给予奖金及其公开表扬的奖励,连续两次获得最低分的板块小组要公开开展自我批评,并接受负责两周的班会的惩罚。

三、小组管理的监督机制

为了让这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能顺利开展以及得到其他小组成员的监管,班主任可让两环小组的组员民主选举出小组评选委员和监督委员,分别组成平衡小组的评选监督委员会和板块组的评选监督委员会,增加优秀小组评选的透明度,调动同学们的参与评选的积极性。为了让小组评选信息公开化,班主任可利用教室的黑板建立一个学习小组评比台,把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个学期的每个小组的表现公布出来,让每个小组的成绩与不足都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并以此作为第二天、第二周、第二个月、第二个学期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班主任“管”和学生“被管”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班主任忙于应付学校的工作,班主任很难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与幸福,班级管理工作缺乏效率。同时,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模式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是班级管理中的“独裁者”,而学生却是被动执行班主任安排的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不到发展。但是小组管理模式的尝试可以给学生创造自己管理班级和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了,促使班集体内达到了一种“人人参与管理,人人争当主人,人人为班争光”的良好氛围,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落实事务性工作的过程中,自我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化。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4

一、将分层管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 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上来

分层教学虽然为新课改之后的主流,但也有一定松散的现象会出现在班级管理中,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差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上分层带来的心理影响,就会逐渐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很难密切地同教师进行配合,不能够主动地去和学生合作。所以,将分层管理的方式应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使学生们能够自行去管理自己,并且更好地督促自己去适应班级氛围。

2. 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培养

一种教学模式、一个老师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硬化。但如果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们能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随时作改变。因此,能够迅速地予以适应是其中的重点,对学习方式和心态在短期内进行调整,进而去更好地适应新方法、新挑战和新要求。

二、具体的应用分析

1. 将管理和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促进教学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所在,提升了教学质量,反之也能够将班级管理的质量提升上来,两者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就为一架天平,对于其平衡度应该长期地予以保持,使两者势均力敌。

素质教育将更高的要求抛向了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将分层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的时候,也应该积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二者一同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将“指挥棒”定为学生的发展观,进而将学生们在班级中的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升上来。

2. 对于动态管理、分层管理应该予以关注

分层次地对班级的学生们进行管理就是所谓的分层管理,但是,也并非一成不变地对层次进行划分。应该按照具体情况阶段性地进行更改,可以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调整一次学生的层次,这样班级的层次管理才能够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起来。

在管理班级的时候,班级层次有着大小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有无遵守纪律进行划分、根据养成学习习惯与否进行划分、按照性格进行划分、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进行划分。在高中的一些班级中,有的学生爱学习,有的学生遵守纪律,老师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学生;而一些学生不爱学习,喜欢玩手机和网络游戏;还有一些学生吸烟、喝酒、斗殴、早恋,老师应该耐心、悉心、正确地引导这些学生们。

3. 学生自我管理,班级开放管理

班干部的能力和班干部组建的好坏,对一个班级的管理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将分层管理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可以轮流选举班级干部,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和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例如,某教师在选用班级干部时,为了做到协调一致,努力促使平时学习认真、守纪律的学生和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能够加入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进一步增强优秀学生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能够使那些平时爱动好玩的学生更好地约束自我,使他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加入这种管理模式中,教师要在幕后做好指挥,总结和分析学生的管理情况,将班级管理的质量提升上来。

三、结语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如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分层理念的基础上对班级的管理进一步予以强化,对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将学生有效划分出层次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加入班级中来。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已经形成,但是教师也绝对不能忽视了对高中班级的管理。对此,本文通过对分层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进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可以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高考成绩而开展,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围绕着微课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望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6

一、放大优点,给予希望

在对待待进生的时候,班主任不妨放大他们的优点,利用积极心理学来激发学生的希望。专家朱海霞说过,爱是最好的老师,要用爱去浇灌幼苗,用爱去收获金色的希望。班主任教师要努力发现待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即时给予放大,对他们的优点进行保护和培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慢慢地变化。

班主任可以开展“看看谁更行”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选择班级中的两名学生,先进行“我行你不行”的演讲辩论,让他们尝试说出自己的优点,这个优点必须是对方所不具有的,随后再进行“你行我不行”的探讨,让学生尝试说出对方擅长但是自己却不擅长的内容。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而且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他自卑地认为自己没有优点,但是在“看看谁更行”的活动中,同学却提出:“你从来都没有迟到过,这一点我比不了你。”班主任抓住了这个时机鼓励道:“是啊,你身上其实也有很多优点,只是你没有发现。你每天都第一个来到教室做作业,你在学习的时候十分用功,你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尝试和别人交流,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问问其他的同学和老师,这样或许会有进步。”该学生在得到了鼓励后上课积极发言,也懂得和他人交流,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树立榜样,“星”级管理

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的积极心理值得发扬,班主任教师可在教学中给学生树立一定的榜样,让学生成为班级中闪闪发光的“明星”,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培养积极心理。罗·阿谢姆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的二十条教诲,在班级中建立“星”级管理也制度能够让学生学习榜样,更好地成长。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选活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之星,评选的项目可以是各个不同的方面,如“文学创作之星”“物理之王”“文明礼仪专家”“劳动标兵”等。教师可以让这些标兵在班会中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介绍自己有助于学习的好方法,介绍自己在劳动时候的小窍门等。为了让双差生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可以让这些评选出来的班级之星和待进生结成对子,进行互帮互助的活动。塞内加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而榜样是条捷径。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导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让遵守行为规范的标兵和行为习惯有一些问题的学生当同桌,这能起到榜样作用,让待进生在模仿和比试中渐渐地端正自己的态度。

三、学会宽容,富有弹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班主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正相反,班主任要有宽容的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更富有弹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并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物理课上,有学生不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实验,反而还弄坏了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物理老师向班主任“告状”之后,班主任向那名学生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学生委屈地表示自己并没有故意想要破坏教学用具,只是很好奇弹簧测力计是如何具体工作的,所以才会尝试拉动弹簧测力计来观察,但是没想到因此而弄坏了。在谈话中班主任观察到该学生虽然上课好动,但是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心。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学生和任课教师沟通的作用,让任课教师原谅了该学生,并详细地给该学生讲解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学习的过程中,这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他的主动要求下,他参与到了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激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潜能,学习也在活动中慢慢地取得了进步。随着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他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再也不是双差生了。

积极心理学坚持人性本善,班主任在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要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身上的潜在能量。尤其是对于待进生而言,教师更要擅长调动他们在学习和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篇7

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新课标要求, 教学时要将学生引入情境。教师在教学时, 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我在教曹操的《短歌行》时, 导入环节, 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相关视频, 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在聆听和观赏中, 走进情境, 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及他对人才的渴盼。这样, 为学生深入研读这首诗奠定了情感基础, 并为学生后期的拓展阅读创设了空间。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课堂导学”环节

语文课堂因信息技术的渗透而精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优化“课堂导学”环节。

1、运用信息技术, 加大课堂容量。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处理大量教学信息, 增加课堂容量,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教《项脊轩志》时,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学, 收到良好的效果, 具体如下:导学环节一, 教师投放ppt展示探究题:文章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悲喜之情的?找出平淡中蕴含深情的句子, 品味作者的“悲”、“喜”之情, 领悟传情艺术。这一环节明确了学习任务, 改变了学生学习状态, 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导学环节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展示探究成果。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学成果。有一部分同学展示了品味喜情的内容:学生从文中“余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等语句中体味了项脊轩的修葺复新之乐、庭室幽雅之趣、轩中读书之乐。有一部分同学展示品味悲情的内容, 学生从“诸父分爨”、“老妪忆母”、“忆祖母”、“追忆亡妻”这几件悲事上来体味作者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功名艰辛、夫妻两隔的“悲”情。接着, 教师投放ppt展示赏析范例, 用图片、flash动画创设情境, 使文字内容形象化、直观化, 帮助学生弥补了必要的感性认识, 降低了欣赏难度。播放《情归项脊轩》视频创设了氛围, 调动了学生情绪, 生生、师生进行对话交流, 深入体会了文中所蕴含的悲喜之情, 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领悟了细节描写的妙处。导学环节三, 感悟亲情, 体验情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有关写亲情的散文、诗歌、故事、歌曲, 进行情感体验。教师播放MP3《世上只有母亲亲》歌曲, 投放ppt展示感悟亲情的图片, 渲染了氛围, 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说、唱等形式感悟亲情, 强化情绪表达, 提高了学生的情商。由此可见, 运用信息技术, 不仅容量大, 速度快, 效果更好。

2、利用信息技术, 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 就需要“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而信息技术画音同步, 直观、形象, 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 还能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寡人之于国也》把教学重难点分解成几个探究题, 用ppt展示:①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联系写作背景) ②面对梁惠王的疑问, 孟子如何巧妙回答?③孟子是如何描绘“使民加多”的美好蓝图的? (即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④《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 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 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 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 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试分析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先让学生思考, 讨论、交流。教师再用ppt播放《战国》视频有关片段、“战国形势图”图片、梁惠王与孟轲的对话的漫画、“五十步笑百步”的动漫等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探究题, 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3、挖掘信息技术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语文课程的学习, 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 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 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 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我在教《故都的秋》时, 让学生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收集有关秋的名篇和名言名句, 学生收集到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名篇,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等有关写秋的名言名句。这样,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评价”环节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 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多媒体教室, 供学生一人一机操作, 进行练习、测试、复习等, 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检查学生作业, 统计分析评价教学效果, 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教 《项脊轩志》时, 针对“用细节传情的艺术手法写一个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这一教学活动, 使用了Word批注、修订等信息技术, 采用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法, 进行了课堂评价。让学生用心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 夸一夸闪光点, 找一找不足点, 给别人提提建议, 写一写评语, 从而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评价学生作品时, 努力发现并抓住学生作文中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闪光点, 给予及时鼓励,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获得进一步提升自己作文的动力。

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篇8

一、激发兴趣, 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学习的兴趣主要是看他们对高中地理的了解和认识, 认识越深, 兴趣越浓, 活动越丰富, 兴趣越持久。在教学中, 我们抓住地理学科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帮助学生画出“知识树”, 了解文本知识结构体系, 把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都纳入学科的基本结构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然的教态、丰富的知识, 以及和蔼可亲的语言来换得学生的尊重。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可创设情境:最近亲朋或自家想购房或建房, 你能否运用书中所学, 了解本地正午太阳高度, 算一算一年中某房子正午时被别的建筑物挡住太阳光线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天。要想采光好, 可以设计出多少可行性方案。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生活性、趣味性和地理性, 力求生动活泼。情境往往有较强的趣味性, 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感染学生的情绪, 激发他们对地理科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对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二、创设情境, 是体验式教学的常用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可以通过感知语言意境、借助文字阅读、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等途径进行想象体验。在阅读文字资料时, 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或经验, 结合文字展开想象, 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心理过程。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 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 是丰富的地理信息源, 是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的工具。地理图表阅读的过程, 实质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和统计图等的阅读中, 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景观图中获得地理事物的实际情况;从地图和示意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特性;从统计图中获得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如果统计图与地图配合, 学生可以获得地理事物空间上的数量特征。例如, 学生在“世界洋流分布图”的阅读中, 知道“在哪里有什么洋流”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表层信息, 更重要的是, 经过学生思考, 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 得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分布原因,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如在人口金字塔的教学中, 教师可作如下设计:统计某班家庭人口数量, 填写表格, 然后根据数据, 师生共同绘制人口金字塔图。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初步了解人口金字塔图建立的过程, 从而加强了对人口金字塔图意义的理解, 为人口金字塔图的解读作好了铺垫。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 是师生通过各种情境的体验活动来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是主体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能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获取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 从根源上改善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些症结。

三、开放性作业, 是体验式教学的催化剂

开放性作业, 让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完成的非统一性和非标准性作业。它目标广, 实践性、自主性强, 有助于实现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例如, 可组织学生制作《宇宙的探索》的手抄报;组织学生观看“深度撞击”彗星;组织学生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组织学生开展“淮阴地质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等。

在实施地理开放性作业的实践中, 实施目标上既要关注知识和能力, 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体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作业内容上要引领学生关注知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 深入了解它们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使开放性作业成为联系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作业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开放性作业能让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及协作能力得到训练, 作业的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开放性作业的实施, 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 在交互活动中求得学生的自主发展。因而对开放性作业的评价应发动学生参与, 形成师生、生生及小组之间互评的交互性评价方式。

“体验式学习”倡导设置问题情境或社会实践, 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调查研究,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 笔者讲到水运时, 联系本地, 给学生设置的问题是:“舟楫如云, 帆樯蔽日———淮阴水运的昨天、今天和将来。”然后, 我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 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围绕淮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 知道过去的繁荣, 现在的富强, 升腾起对于淮阴水运的美好梦想, 期待崛起的淮阴人以非凡的胆魄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用行动对此作出响亮的回应。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9

1. 突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目前, 很多高中教师在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下, 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手段是机械重复、教学途径是单向灌输型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记忆, 往往只对学生的应试成绩进行过多关注, 而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予以忽视。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对学生身心发展、能力发展和应试效果充分兼顾,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意义非常重大。

2. 合作探究模式是新课程理念要求的体现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 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真正落实和贯彻这一要求, 要给予一定的空间和平台, 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自主探究模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 逐渐转向为一种互动的模式, 即向教师引导启发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转变, 形成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

3. 合作探究模式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

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合作探究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需要通过他人的协作或自身的努力才能完成, 这样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参与性,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打造的语文教学课堂会更加富有活力。

4. 合作探究模式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包括了情感、能力与知识的全面发展。合作探究模式不仅仅是对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的强化, 同时还是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良好的情感, 学会与他人合作, 实现三维一体化的目标,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夯实基础。

二高中语文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点

1. 及时转变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深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提, 就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将教师直接讲解的设计理念摒弃, 实施合作探究模式。在教学设计中, 着重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思维, 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 还应适时地点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环节。语文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 从灌输讲解的方式, 向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转变, 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现教学目标。

2. 提供合作学习平台, 搭建教学活动载体

应将平台和载体的关系处理好, 为学生深入学习活动提供保障。首先, 应根据合作探究模式的特点, 设置专门的小组, 实现在合作探究过程中, 小组的帮带效应。其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对重难点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改造。设计成思考题, 而思考题既是内在线索, 可逐步实现整个学习任务, 同时也引领学生完成整个探究学习。

3. 开展相互合作的学习模式, 对集体的学习智慧进行集聚

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应深入分析老师设置的思考题。通过小组每一名成员的独立分析, 再进行交流汇报, 开展研讨和点评, 对学习答案进行完善。而教师应掌握学习进度, 对班级语文学习状况进行了解, 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 并指导学生的思维技巧, 集体提示小组中出现的共同问题, 努力提升学生攻克难题的能力。

4. 补充和完善交流汇报, 使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在自主探究活动结束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的甄别和提炼。可安排每一个小组逐个进行汇报和交流。一个小组汇报,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对学习成果进行完善。通过学生的互相帮助, 彼此进行点评、发言和完善之后, 教师再对学习成果进行提炼, 进行最终的总结, 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师还可当堂进行检测, 能够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

三高中语文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成效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 创新了传统的模式, 其学习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1) 使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从以往的沉闷课堂过渡为充满活力的课堂, 由学生单向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 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改变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 (2) 对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培养, 使学生养成了探究讨论和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完善。

四结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运用合作探究模式, 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推广价值是极强的。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运用合作探究模式, 突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 是新课程理念要求的体现, 具有非常积极的创新意义。它不仅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出来, 同时, 还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本文重点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 运用合作探究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

参考文献

[1]孟丽.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及路径思考[J].新课程 (教师) , 2010 (11)

[2]陈泽宏.浅谈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9)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留出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包括:阅读语文资料和课文,查找和标记生僻词汇、多义词汇,分析复杂、特殊句式,划分文章结构,体会文章创作理念和创作情感,完成对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模拟场景之中,身临其境地以作者的视角,从作者的身份环境去思考和进行情感体验。在情感抒发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个人感悟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在分析和阅读的情感体验中逐渐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中心思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模式之教学方案设计

在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情境教学方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经验差异、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异,始终围绕本节教学目标和相关知识点,在情境创设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在情境创设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推理逻辑能力进行多层面开发和延伸,同时也不能过多将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情境的导入和体验中,避免让学生的注意力被生动鲜活的情境场景所吸引,而忽略了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应当在情境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进步,既要帮助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也要鼓励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巩固和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最终喜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设计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调整语文知识点和情境教学方式的协调融合,将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周边事物和生活内容插入到情境之中,给学生营造亲切、熟悉的语言环境,使用图片、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手段呈现生动鲜明的情境场面,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模式之分组合作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情境创设学习模式中,为学生安排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在学习小组内分配学习任务,并各自承担责任,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公和实践者,教师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教师既要为每个学习小组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保证和监督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加入到分组学习中去,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留给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之间通过阐述个人想法、聆听他人意见观点,在对话、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比较和总结。当学生遇到语文学习上的困难和阻碍,会试图先通过个人努力尝试解决,或者向其他同学请求帮助、获得解决克服的思路,老师也可以从旁给予及时的指正和引导,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的成就感,鼓励学生继续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同时也避免让学生长时间被难题困扰,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分组合作学习与情境教学相互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学生既能够自己做出观察研究并给予个人意见想法,也能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纠正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学生和老师之间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为将来学习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情境创设模式的教育教学课堂活动中,应当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模拟场景之中,身临其境地以作者的视角,从作者的身份环境去思考和进行情感体验;应当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经验差异、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异,始终围绕本节教学目标和相关知识点,调整语文知识点和情境教学方式的协调融合,将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周边事物与生活内容插入到情境之中,给学生营造亲切、熟悉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在学习小组内分配学习任务,并各自承担责任,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公和实践者。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和根本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语文创新应用能力、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配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为学生设计情境教学方案和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方案,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人公,自主完成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既能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大纲学习任务,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下文将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模式之情感体验和抒发、教学方案设计、分组合作教学三部分做出具体论述。

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运用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从广义上讲,就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氛围,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

有的教师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解。一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情境教学中很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太依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没有形成自我学习意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发挥能力,压抑了学习个性。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意识及权威性,在有意与无意中都会存在,虽然积极实施情感教学,但不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甚至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而学生只有盲目地跟随教师的观念思考,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情境教学效果的强化。

(二)课堂情境教学缺乏良好的环境。

情境教学有个要点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发挥、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情境教学的真正日的,这是情境教学能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但是,实际上,在课堂情境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忽略这一点,没有真正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堂学习枯燥无味,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情境教学效果。

三、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规定,教师要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形成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高中课本有一篇《黛玉进贾府》的文章,文章篇幅很大,内容很复杂。索性利用投影仪播放《红楼梦》的相关片段,同学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时的人物心情,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揣摩,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通过多媒体转换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全身心投入,培养学习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创设语言情境,给予学生熏陶感染。

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语言的技巧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形象化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和感染力,对教材的讲解要绘声绘色,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昂豪迈的朗诵描述如画的江山,让学生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通过清新质朴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让学生心向往之,进而感受到陶渊明独特的人格。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具有一定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是对表面文字进行推敲和分析,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乏味、枯燥,而且无法真正理解课文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必须创设能够使学生真实感悟和体会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教学情境。我认为,角色扮演是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的良好途径。所谓角色扮演,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依据课文内容中的人物要求扮演相应角色,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在学习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文本时,就可运用此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切的文本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作为课堂主导者,我们应在一旁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和帮助,以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角色的语言、性格和动作特点。

(四)激起思考,深入感知文本。

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单单只靠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更多的在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感悟,而老师则需要在适当的情景中,对学生的思考探究加以引导,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思考角度及氛围。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在逐渐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过渡,全面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对世界的认知还并不全面,他们的思想是发散的,是不受客观事实禁锢的,他们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与创新往往是教师预料不到的,这种对于新事物的探究与教师们的客观知识相结合,往往能激起新的火花,深化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应该创设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调动思考能力,与同学、与老师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提出质疑,提高思维判断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五)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具。

情境教学法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作为必要的辅助工具,特别在学习高中语文较为枯燥和单调的知识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辅工具,如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进行情境教学的环境创设和背景衬托,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更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例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和多媒体的画面相结合,从而更加准确地领悟林黛玉进贾府时忐忑不安、寄人篱下的多思心境。又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美景,著名的双人组合凤凰传奇有一首同名歌曲《荷塘月色》,教师可以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播放这首歌,配上美景,学生就能体悟朱自清当时怡然自得的心境,根据他的处境,更好地理解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管理 篇12

一、适当借用多媒体等多样化教学手段

虽然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高中数学中的有些抽象概念仍然让部分高中学生“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而多媒体所特有的能够呈现生动形象画面的强大功能将使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这一难点得以有效地“攻破”.因此, 当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时, 不仅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 还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有趣,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将原本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现场板书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呈现出来, 不仅以声音、色彩和动感的光影增加了学生感官的多样化刺激,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还减少了教师用于现场板书的时间,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 教师也可以偶尔放一段舒缓的轻音乐或轻喜剧, 使学生从紧张的情绪中得以放松, 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 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但是,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 一定要确定其“辅助”的地位,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当地使用, 不能滥用多媒体而“喧宾夺主”, 影响了教学进度的正常开展.

二、注重数学的推理与演绎过程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 不是单纯的累积知识的过程, 而是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扩大、重组、再扩大、再重组”的过程.而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正是遵循心理学的原理, 建立了这样的体系内容:根据熟知的“公理”推理出“原理”, 根据“原理”再推理出“公式或定理”等, 即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和连贯的, “新知”是“旧知”的发展,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 所以, 数学教材的内容并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累积”和无序的“堆砌”, 而是“有章可循”的.因此,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数学的推理与演绎过程, 指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去推理出新的结论.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本看起来由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无法理解的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数学结论通过原本熟悉的知识内容推理得出后, 学生从心理上就会把这些原本生疏难懂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悦纳”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使得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数学结论的同时, 还加深了理解, 从而能够将这些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进行自如地运用,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学习过程充满情趣时, 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投入“情”和“趣”, 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何为“情”和“趣”?从字面上讲, 所谓“情”, 是指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爱, 继而因为爱戴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所谓“趣”,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讲求趣味性, 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除了本文所述的“适当借用多媒体”之外, 还有“与学生和谐相处,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技巧, 给每个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等.总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组装式钢套箱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