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运用(共12篇)
比较运用 篇1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比较法, 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 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一、在比较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只要善于比较, 展开想象和思考, 就会发现它们别有洞天。
如在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中, 教师指导学生“变魔术”:先出示梯形图1, 复习它的面积计算公式:S梯形= (a+b) ×h÷2。让学生想象把梯形的上底长度往左边逐渐缩短, 直到为0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变成三角形。”
师:“这时梯形面积公式应怎么改?”
生:“S三角形= (a+0) ×h÷2=a×h÷2。”
师:“如果把梯形上底右端拉得跟下底一样长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变成平行四边形。”
师:“梯形面积公式又怎么改呢?”
生:“S平行四边形= (a+b) ×h÷2= (a+a) ×h÷2=2a×h÷2=a×h。”
通过上述教学, 学生豁然开朗, 原来这些公式可以曲径通幽, 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也可以互相转化。
二、在比较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如果善于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 运用比较的教学法,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圆锥”一课, 如果单独从圆锥外表认识, 学生印象不够深刻, 但如果一手拿一个圆柱, 另一手拿一个圆锥,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会很快发现圆锥有一个曲面的侧面, 还有一个底面。个别学生还能想象出, 如果圆柱的一个底面不断缩小就会变成一个圆锥了。圆锥也有高, 它不再像圆柱一样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而是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在比较中, 学生认识的主动性增强了, 而且能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征。在进行圆锥体积的探究时, 让学生观察课件演示:一个圆柱的一个底面不断缩小成一个点后变成圆锥 (如图2) 。思考:原来的圆柱和现在的圆锥什么没变, 什么变了?学生很快发现底、高没变, 但体积变小了。师:“小了多少呢?”学生先进行目测比较, 然后大胆猜想, 最后通过动手实验测量, 得到它们体积的变化关系:同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这样, 学生的认识经历了比较——发现——认识的过程, 想象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三、在比较中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
如“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 教师如果仅仅通过举一些例子来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不完整。应通过除法、分数、比的关系入手, 让学生把除法12÷4, 转化为分数, 再转化为比12∶4, 感知三部分知识的紧密联系。提问:“这三部分知识就好比三胞胎兄弟一样, 大哥 (除法) 有一个商不变的性质;二哥 (分数) 也有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猜想一下小弟 (比) 会有什么性质呢?”学生不难得出比可能也有跟除法、分数相类似的性质, 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接着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 有的举数字例子进行验证, 有的直接把比看成分数形式的比进行说明。经过比较学生进一步认清除法、分数、比三部分知识的关系, 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在比较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多提问题, 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从哪里来, 没有创设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情境。运用比较的方法创设情境, 可使学生产生质疑的需要。
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分配律 (a+b) c=ac+bc或 (ab) c=ac-bc后, 当遇到计算 (51+17) ÷17时, 他们发现这样做十分简便: (51+17) ÷17=51÷17+17÷17=3+1=4。因而想到48÷ (12+4) 也可以这样算:48÷ (12+4) =48÷12+48÷4=4+12=1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 (1) 48÷ (12+4) =48÷16=3和 (2) 48÷ (12+4) =48÷12+48÷4=4+12=16两种算法, 谁对谁错?显然第二种解法是错的。这时提问:“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 (51+17) ÷17=51÷17+17÷17可以像乘法分配律那样做, 而48÷ (12+4) 就不行呢?”
生2:“ (51+17) ÷17=51÷17+17÷17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
生3:“有没有除法分配律?”
一连串的疑问为深入探究提供了动力。最后经过反复比较讨论, 学生明白了乘法分配律不适用除法。在前面的两个除法算式中, 前者 (51+17) ÷17可以等于51÷17+17÷17, 是因为根据除法的性质, 把两个数的和按17来平均分, 可以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按17来平均分, 最后把分得的份数合起来, 结果不变。后者48÷ (12+4) 不等于48÷12+48÷4, 是因为48÷ (12+4) 和48÷12+48÷4平均分的标准发生了变化。通过比较后质疑, 学生提高了认识, 不仅避免了今后的计算错误, 而且还培养了一种科学的认识态度。
五、在比较中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比较能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进行比较, 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学习的空间, 使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如教学“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后,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很快发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都可以用统一的公式“体积=底面积×高”来计算。
师:“为什么圆锥体不能这样算呢?”
生:“圆锥体没有两个底面。”
师:“如果给你一个空心圆柱体, 你会计算它的体积吗?” (如图3)
生:“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小圆柱的体积。”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学生讨论后说:“用底面积乘高来算, 因为空心圆柱体积V=πR2h-πr2h= (πR2-πr2) ×h, 也就是底面环形面积乘以高。”
这样, 学生就掌握了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共同特征, 在解决问题中就能灵活运用。如解决问题:把2立方米的稻谷, 按2厘米厚均匀地铺在地面上, 大约可以铺多大的面积?开始, 一部分学生说:“老师, 这道题没说铺成什么样子, 好像不能做。”反应快的学生说:“可以做, 我们只要把体积除以高就能算出它的底面积。”一些学生补充:“必须铺成上下两个底面相同才可以。”最后学生发现, 只要两个底面完全相同, 并且两个底面之间是直直的立体图形, 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算体积。经过这样的比较讨论, 学生自主有效地扩充了知识, 发展了潜能。
“比较”这种策略, 教师只要能根据需要适时运用, 就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空间,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对概念的理解,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比较运用 篇2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运用。我认为最好的语文作业就是朗读。朗读涉及到语调的处理,如轻重、缓急、节奏及停顿等问题。事实证明,朗读语调的处理影响到听者对内容的理解,同样也反映读者本人对内容的理解。不同的语调朗读会使语言所蕴含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教师可换调朗读或让学生互相创设最佳语调,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发掘句子所隐含的意义。如《苏州园林》中有句子“倘要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通过换调朗读启发学生:这里应强调“苏州园林”还是“各地园林”?学生明确,强调“苏州园林”表明是苏州园林而不是其他某个园林给各地园林以影响;强调“各地园林”,表明苏州园林是各地的而不只是某个地方园林的标本,给各地而不只是给某个地方园林以影响;根据上下文情境,这里应强调“苏州园林”才与全文相宜。又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分别用陈述和感叹两种语气来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这里用感叹语气读才符合文章整体情味。再如“他叫你明天去。”同样一句话,重音分别在“他”“叫”“你”“明天”“去”上,所强调的意思不同,只有符合文章的整体情境才能读出正确的语调。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朗读语调培养语感。
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了改换而改换,作毫无益处的改换。如将“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改换为“白杨树实在是平凡的,我不赞美白杨树!”这样改换比较于培养语感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改换比较要有利于培养语感,切不可随意。
运用比较思维培养科学能力 篇3
(一)相同概念的比较思维
各种不同物质一般都有各自一定大小的密度、比热,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不同物质沸点不同,不同燃料有不同的燃烧值,不同的导体有不同的电阻率等等。譬如让学生在复习、查看物质密度表时,应通过对比,归纳出如下规律性知识:(1)通常固体的密度最大(软木除外),液体密度次之(除水银外)气体最小;(2)一般金属的密度大于非金属的密度,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小;(3)液体中水银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4)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通常就可以诊断是普通水的密度,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5)每种物质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从因体到液体,其中铝和大理石、冰和蜡、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相等,对于这些物质,如果只知道密度值,是不能判断它们是哪种物质的;(6)氢的密度最小,仅是水密度的十万分之九,是空气的百分之七,所以节日的彩色气球都充以氢气,使其有能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升空。经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大大加强了同学们对密度和物质密度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运用与计算能力。物质的比热、熔点、沸点等特性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归纳、总结。
(二)相似概念的比较思维
如压力与重力、压力与压强、惯性与惯性定律、蒸发与沸腾、实像与虚像、电压与电流……所有这些概念学生极易混淆,如果指出它们的重要区别,譬如压力与重力的比较;(1)产生的原因不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非接触力;而压力则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和力,是接触力。(2)力的方法不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互相挤压物的接触面。(3)二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而压力的作用点则在被压物体的受压表面上。(4)二力的性质不同:重力属于引力类;而压力属于弹力类。(5)二力产生的效果不同:重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垂直落向地面;而压力通常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密切的联系,物体在水平面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在数值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概念的物理概念就理解更深,掌握更牢了。
(三)相似公式的比较思维
初中物理课本中所述及的物理都是由三个或四个物理学量组成,每一个物理公式都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一个物理规律。对待物理公式,首先掌握计算相同物理量的物理公式是定义式还是决定式。譬如:I=Q/t是电流的定义式,I=U/R是决定式,也是量度式;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却不是决定式,电阻是反映导体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是由导体的电阻率、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决定的,与U、I无关,这可与密度公ρ=m/v比较说明,学生容易接受。
相似实验的比较思维。为某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相似实验的对比来说明物理概念和规律。如演示水在低压下的沸腾,一种方法是抽气,另一种方法是冷水降温,前者是分子数减少,压强减小,后者是气体体积收缩,分子运动速度减小,使压强减小,装置相同,条件不同,达到目的却是相同。
(四)相似现象的比较思维
所谓相似现象的比较思维就是对实验的过程、顺逆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流程自由地进行顺逆回环,增强逆向思维。如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与像近物远,可用光路可逆进行对比说明:又如物质三态相互转化,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与法拉第发现的“磁生电”等都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相似现象的理解。
(五)解题方法的比较思维
一题多解,并对各种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掌握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劣,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如两只相同的灯泡“220V 60W”串联后接入照明电路中,求其总功率为多少,一般的计算方法为先求电阻、总电阻,再求电流,最后求总功率。这样费时并易错,如根据二只灯泡铭牌相同,那么电阻相同,串联后电压相同,即等于110V,于是两灯泡的功率各为15W,这样很快得也总功率30W。
解题的比较思维会给学生很深的感受与启发,若长期坚持,可以大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思维更加敏捷。
运用比较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篇4
关键词:比较教学,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 简而言之, 就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课文结合一起进行教学, 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赏读, 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 同时,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辨析异同, 活跃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 新教材同一单元中的几篇课文既有一定的“共性”, 又有相对的“个性”。因此, 既可就“共性”同中求异, 又可在“个性”里异中求同,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之效。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背影》与《台阶》, 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两文, 然后, 提出思考题:这两篇课文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之处?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 让学生各抒己见, 对课文进行各方面的讨论比较, 于比较中长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最终, 水到渠成, 师生共同归纳出两文的“共性”和“个性”。两篇文章的“共性”即都是用儿子的眼光来写父亲的。“不同点”有:第一, 从主旨与情感上看, 朱自清的《背影》, 着重表现的是浓浓的父爱, 作品让人深切体会到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而李森祥的《台阶》则着力表现一个父亲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文中流露出崇敬和怜悯的双重色彩。第二, 从选材角度上看, 前者抓住“背影”命题立意, 组织材料, 通过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特写背影、混入人群中的背影等四个背影的描写来突出纯朴深沉的父爱;后者则抓住“台阶”命题立意, 组织材料, 通过写父亲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 后来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描绘出一个非常要强、不甘人后的老实厚道的传统农民形象。
二、发掘蕴蓄, 激活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识诵文句, 研究文法修辞, 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 唯有这样, 才能发掘文章的蕴蓄。散文大多为形神兼备的美文, 在散文教学中, 若能运用比较法, 则能更深层次地发掘品味到散文之“美”。
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谈生命》和《地下森林断想》, 教师可就这两篇散文的中心和写法, 提出疑问:“生命”, 是一个寻常却又难以透彻解读的话题, 这两篇文章, 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与意义。请大家比较阅读两文, 看看这两篇文章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经过讨论, 学生很容易就归纳出两文内容上的共同点:第一, 都是对自然界生命现象进行感悟与思考, 表达了独特的感觉和体会;第二, 都表达了珍爱生命的观念, 在逆境中不气馁的积极进取精神;第三, 都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理念, 化抽象为具体, 使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因为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 学生兴致更高, 思维之门随之开启, 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提供了活跃的氛围。接着, 老师引导, 这两篇文章都是散文名篇, 不仅因为它们主题开掘得深, 蕴含哲理, 具有感动人心和启人深思的魅力, 更在于它们精心的构思, 细致生动的描写, 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请同学们再比较阅读两文, 看看它们在写法上又有什么异同。很快, 学生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最后教师因势利导, 综合出两文的“比较点”:一是借助的“具体形象”不同。前文借助“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 以及生命进程中的幸福与艰难的辩证关系;后文则是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景观, 抒发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二是在表达技巧上,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前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 生动形象, 蕴藉含蓄, 给人以美的享受;后文更是运用了大量比喻句, 如“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 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句子简练而形象可感;三是语言运用上, 两文都堪称美文的典范。前文明朗灵动、富有韵味,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 “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 生动形象, 蕴藉含蓄,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类比鉴赏, 拓展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主题, 不同作家也可有不同的表达技巧。在新诗教学中, 采用比较法, 能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余光中与席慕容的同名诗《乡愁》, 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和出生地都是在大陆, 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 那么, 他们笔下的“乡愁”一样吗?教师一“石”激浪, 引起了学生莫大的兴趣。学生们顺着教师提示的“比较点”: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 对这两首诗一一赏析、比较, 进一步领悟到:两诗反映的主题相同, 但各有特点。
四、举一反三, 迁移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小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教学中, 恰当运用比较法, 可使学生朝着“反三”这个目标迈进, 达到知识的转化迁移。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公输》时, 可以与上册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把《唐雎不辱使命》作教学的例子, 指导学生用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的方法去阅读《公输》一文, 即要求学生分角色模拟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态, 去朗读课文, 让学生分析比较评价: (1) 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身份、地位、目的与唐雎有什么不同? (2) 公输和楚王与唐雎, 这三人又有什么共同点?“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对这些人物的评价, 学生会持有不同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争议, 原文引证, 分析综合。于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也就在学生的比较讨论、分析评价中丰满起来,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 语文知识和能力也巧妙地得到转化迁移。
中学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5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理解知识。
地理课,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类比。就是把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已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为基础,与新讲的地理知识进行比较,以引导学生发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个性或共性。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分布地区、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几个方面与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相比较,通过对比,归纳出这两种类型气候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同样,运用比较法也可以对两个地理区域或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
2.自比。就是对同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因为这种比较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的纵向比较,所以也称纵比。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自我比较,可以揭示其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各个异同点,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现在和过去,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并分析研究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关于“欧洲南部和北部山地特点”这一内容,如果教师仅采用讲授法,按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就很难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时教师若采用比较的方法,首先根据有关内容列出简表,再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填写,然后将两者加以对比,找出其区别所在。这样,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讲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专题比较。就是对一个单元、几个国家或几个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某一地理知识形成完整的概念,便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能够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形虽然都分为三部分,但具体说来又各有不同。讲述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三大洲的`地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启发他们总结归纳,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准确和牢固。
4.综合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有关的地理要素作系统比较和全面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要素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讲述中亚及其国家时,教师仍可采用列表的方式,分别从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征、主要物产等几个方面与东南亚及其各国的有关地理要素相比较。
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运用比较法时,教师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被比较的内容
感知比较体 验总结 提升运用 篇6
然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的作文修改状况作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初一、初二各300份),收回586份(初一291份,初二295份)。部分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那么,如果要求学生去修改自己的文章,他们又会关注哪些方面呢?对此,笔者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调查显示,初一、初二学生关注语言比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语言通顺与否比较外显,容易看出,而且调整修改也比较容易。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部分学生感到修改作文无从下手,对方法、技巧不是缺乏感性认识,就是没有体验感悟,所以运用起来捉襟见肘。
显然,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意识和作文修改能力是当前的作文教学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以下,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有关作文修改的教学策略。
一、感知比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内在心理特征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作文教学中的“感知比较”主要是指由教师提供精选的相关主题的作文材料,通过直接呈现、比较呈现或部分内容增删、替换等方法让学生对所接触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确定“好”的相对标准,以便指导后面的写作。
[教学案例一]
课前先请学生围绕“落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课堂上投影“落叶”图片,并投影三名学生写的话。
·天冷了,校园的叶子落下来了,秋天来了。
·叶子掉下来了,深深地亲吻着大地,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子随风落下,是对风的追求,还是因为大树的不挽留?
全班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之后,大家认为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普通,第二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深刻,而第三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新颖。这样,学生对于立意的深刻、新颖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明白了“同样的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而深刻新颖的立意让人眼前一亮”的道理。
[教学案例二]
投影出示《雄赳赳的父子》一文(删去结尾),并依次投影出示4种结尾让学生选择。
……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而肃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长大肯定成为一只真正的鹰。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一个道理:
A.人要学会拒绝。
B.只要坚持,不放弃,你就可以成功。
C.想到达顶峰,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就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D.X有把磨难交给孩子的爸爸,才是真正最理智的爸爸。甜美也是一种伤害,放手有时也是一种爱。
文中写到了儿子拒绝父亲的帮助,所以A选项不能概括整个事件;B选项能围绕事件展开,但比较直白;C选项相对于B选项更加含蓄,而且一语双关;D选项从父亲的角度点题,角度更加新颖,语言更加优美含蓄。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D,他们在两两比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排除选择,对怎样在结尾处点题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体验总结
在感知、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体验总结正是让学生在感知比较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总结,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丁和处理,获得方法、技能,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指导自己的写作,提升自己的写作。
(一)关注立意
[教学案例三]
学校组织学生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回来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立意却大相径庭。同样写老虎,有的写老虎抓鸡,很刺激,很好看;有的却注意到了跟人拍照的那只温顺的白老虎,很为它惋惜,认为安逸的环境让老虎失去了斗志,由此想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笔者想到了牛汉的诗歌《华南虎》,作者塑造了一只被囚禁但不屈服于命运、顽强抗争、拼出全身的血气、追求自由的老虎的形象。于是笔者印发了三个材料:《动物园中的一幕》《那是老虎吗?》《华南虎》。让学生比较并总结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深刻。
学生结合材料进行讨论,认为立意时要善于观察思考,寻找特点;要类比联想,联系实际,比如《那是老虎吗?》和《华南虎》,都从观察到的虎的形象特点联想到了特定的人;还要善于挖掘,巧取角度,甚至可从反面立意。
(二)关注选材
[教学案例四]
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与
同行”。课前,笔者下发了4篇学生习作,分别是《与可爱的你同行》《与挫折同行》《与梦想同行》《与微笑同行》。
笔者先请学生给四篇文章打分(满分为40分)。《与可爱的你同行》一文,有的打26分,有的打28分,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材料不够真实、不够新颖。《与挫折同行》普遍打得比第一篇高,很多学生认为文中写自己上初中之后的一次失败,体会到了挫折是人生的助推器,贴近生活,很能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后面两篇,大部分学生比较欣赏《与微笑同行》,因为文章紧扣与“微笑”同行;而《与梦想同行》一文,写的恰恰是自己没有与“梦想”同行。
在感知比较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说一说写作的过程中该如何选择材料,选材有哪些注意点?经过讨论,学生认为选材要选贴近生活、有真情实感的材料,要选择尽量新颖的材料,选材还要围绕中心、要切题。在此之前,学生对于选材也有一些认识,但感受不深,说得出用不上。通过四篇例文,学生对原有的经验进行了调整、重组,对如何选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关注结尾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一个好的结尾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案例五]
笔者先给了学生3个精彩的结尾。
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
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
学生经过充分比较、感知,总结出了好的结尾具备的一些特点:一语双关,由此及彼,直抒感悟,角度新颖,围绕事件。有一点学生没有谈到,是笔者补充的,就是在《背影》中,朱自清抓住了“背影”这个意象来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过
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这也是很宝贵的课堂资源。
三、提升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所以在提升运用环节,笔者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目标,而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尽量帮助每位同学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并对以后的写作有所指导帮助,这也是作文修改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案例六]
投影出示文章《生命刹那消逝》。请学生来点评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尾。
生命刹那消逝
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中午阳光明媚,吃完午饭后我便准备去学校。
车子在路上行驶着,但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车子突然停下了,只见路边围着一大群人。
……
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都是首要的,请大家记住,开车一定要小心。让我们一起创建一个平安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生认为这个结尾不好,好像在喊口号。太直白,一点也不含蓄。
笔者请学生利用前面总结出的结尾点题的方法修改这个结尾。学生兴致非常高,跃跃欲试。以下是学生的一些修改文字。
生1:我们的人生中也许也有很多这样的刹车印,这些刹车印时时给予我们警示,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慢一些,兴许会更好,慢慢走,欣赏啊!
生2:生命是那么可贵,然而生命又是那么脆弱,一碰即碎。何不放松油门,踩紧生命的刹车,给生活穿上一件平安的外衣呢?平安是福啊!
生3:生命,生命,一不留心,它便会从你身边溜走,一点痕迹不留。不要等到生命刹那消逝之后才惊叹可惜,人人生活平安,才有平安生活,才有和谐社会。
[教学案例七]
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幸福原来是_________”。在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同学写一件事情不能展开,三言两语就写完,缺乏描写,不仅不生动,而且常常导致字数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于是在提升运用这一环节笔者选取一个学生文章的部分文字进行投影。
①我想:就快下雨了吧。我使劲爬起来,但我的双脚已经支撑不起我上半身的重量了,我是多么无助,谁来帮我!
②这时,妈妈来了,见我倒在地上,连忙过来扶我。
③我望着妈妈,感到好幸福!
④我笑着说:“没事,地上凉快!”
⑤“傻孩子,”妈妈也笑了,“待会儿下来吃中饭啊!”
⑥“嗯。”我回答道。突然发现天晴了,原来我是幸福的。
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在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可以增加细节描写。讨论后,学生认为第二段可以增加妈妈的语言描写或外貌描写,第三段可以增加“我”的心理描写,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加具体化。结合同学们的意见,笔者让这篇文章的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修改之后,文章不仅细节描写生动细致,而且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有感染力了。
比较, 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修改稿与定稿比较
我们知道, 古诗语言最为凝练。诗人作诗时对锤字炼句十分讲究。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在未定稿前就曾用过“到”“入”“过”“满”等字眼;贾岛也曾为是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而纠结不已;诗人杨慎阅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恰好“还来就菊花”的“就”字脱落了, 他试着补了“对”“傍”“赏”等字。后得善本, 是“就”字, 乃知其妙。教学时, 利用诗人的修改稿与定稿比较, 不仅能增添学生古诗学习的趣味,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用字的妥帖精妙。不过, 这样的例子毕竟不多, 资料也难找。为了教学的需要, 师生也可对用字进行适当修改。如将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欲”换成“就”, 就读不出诗人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下笔的愁肠百结;把杜甫“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的“潜”换成“飘”, 则春雨神不知鬼不觉的俏皮劲儿就无法体现。诗人的用字之妙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也许这样的比较, 有时学生还很难完全领会诗人的用字之妙, 甚至会产生与诗人相左的意见, 但这样的学习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二、同题材或同主题的古诗文比较
现行教材都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 这一编排体系为比较教学提供了方便。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根据“思乡”主题, 把《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词编在同一课。有教师就把《泊船瓜洲》和《秋思》比较着进行教学。先是“合”, 同步出现两首诗, 比较相同之处——处境相同, 身在异乡;再是“分”, 一个因为明月相照, 春风徐徐勾起了乡愁, 另一个因为秋风瑟瑟想起了亲人;最后又是“合”, 再次比较相同之处——心境相似, 心里都惦记着家乡, 惦记着亲人, 都有一份浓浓的思乡情。两位诗人的情感在比较中互融互补, 叠加渲染。我们也可把课内外同题材的古诗文组合起来。如对杜甫的《春夜喜雨》与苏轼的《望湖楼醉书》进行比较:春雨细密轻柔下得时间长, 夏雨粗大急骤转瞬即逝;雨后景象分别为“花重锦官城”“望湖楼下水如天”;心情分别为一“喜”一“醉”;就表现手法而言, 前者用“拟人”, 后者用“比喻”。再如把柳宗元的诗《江雪》与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比较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探究, 是一种发现, 会带来莫大的惊喜。
三、相同表现手法的古诗比较
有些古诗虽然表达的内容不同, 但却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把这类古诗进行组合, 比较其表现手法, 有利于学生习得表现手法, 对读懂诗意也很有帮助。如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秋浦歌》组合起来, 先阅读《望庐山瀑布》, 发现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瀑布的磅礴气势;再找找《夜宿山寺》《秋浦歌》中的夸张句, 并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立足一篇, 带出一组, 主次分明, 注重迁移, 学生对诗人非凡的“夸张”写法印象非常深刻。又如王维的《鹿柴》与《鸟鸣涧》, 都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是“以声衬寂”;“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是“以光衬幽”;“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是“以动衬静”。至于“比喻”“对仗”“借景抒情”这些表现手法, 在古诗中运用得就更多了。
四、不同版本的古诗比较
由于某些原因, 有些古诗不止一个版本。如曹植的《七步诗》就有两个版本。现行人教版教材上为: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中却是: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对于《七步诗》的两个版本, 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着说说喜欢哪一首。通过比较, 有学生这样说道:《三国演义》中的《七步诗》有点像顺口溜, 我喜欢书上的, 而且书上的《七步诗》开头两句看似平淡, 但它是借物抒情的基础,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 以萁豆相煎比喻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也有与之不同的意见:《三国演义》中的《七步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更加浅显易懂。之后, 可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资料, 探究为什么《七步诗》会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如果找不到相关答案, 也可以自己猜一猜。这样的比较探究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一次很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五、同一首古诗的不同解读比较
古诗具有多义性, 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同一首诗人们有不同的解读, 这是很自然的。“诗无达诂”指的就是这一现象。当然, 有些解读难免有误。如明人杨升庵就误读了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两字。他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 僧寺酒旗, 皆在其中矣。” (《升庵诗话》) 清人何文焕这样反驳他:就是改成十里, 也还是听不清、看不明。这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不过是说江南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而已。比较辨析两种解读, 会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 从而进一步明了“夸张”表现手法的特质。又如对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诗, 有人理解为:一棵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 好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 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另一种解读则是:那婀娜多姿的柳树, 宛如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显然前者把“碧玉”解读为“玉石”, 后者则为“年轻美貌的女子”。很多读者会赞同第一种, 对第二种则感到陌生。这里需要介绍一个典故: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名叫碧玉, 乐府吴歌曲有《碧玉歌》, 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 后世就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补充典故, 使教学弥漫出悠悠的文化气息。不同解读的比较, 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分出解读的正误、高低, 而是感受诗歌的多义性、丰富性, 以提升理解力、欣赏力。
六、古诗与同题材白话文作品比较
古诗与白话文作品有着两种不同的话语风格。同题材的古诗和白话文作品其形式是完全不同的。通过两者比较, 能增强文体意识, 丰富意象, 进一步读懂诗意, 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它翻译成现代诗有人这样写道:
行走山中
行走的小路崎岖陡峭,
通向寒冷的山坡,
高高的峰巅白云缭绕,
有孤零零的房舍。
停下车来, 我爱观看
晚霞映照枫林叶,
经霜的叶子一片红艳,
胜过二月的花朵。
还有人这样写道:
山中旅行
山坡上的石径弯弯曲曲,
透过层层云雾传来人声,
停下车来我欣赏枫树林,
霜叶的颜色比春花更红。
读读《山行》, 读读两首现代版的“山行”, 学生会发现两种诗体节奏的差异、押韵的不同。古诗与同题材白话文作品比较有时可以没有具体的指向, 不妨让学生在读中自我领悟其异同。这样的隐性比较在语文学习中同样需要。因为语文是一门内隐性很强的学科。如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读读叶圣陶描绘的“荷花”;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 读读朱自清笔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 学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比较运用 篇8
一、比较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策略
1.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教学有很多方式, 教师可以把有相同或相似点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对同篇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进行比较即是横比, 而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语言或动作进行比较即是纵比。在横比与纵比的前提下, 挑选课文某个段与段及人物和环境前后变化及句子与句子进行比较即是侧比。侧比与横比、纵比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 例如说明文与说明文之间不同说明方法与顺序的比较, 议论文与议论文之间的不同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比较。教师还可以把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字与字及词与词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教师要正确运用比较方法。应遴选有一定联系点的两篇以上的教学课文或者是语段、句子及词等进行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再指导学生对所遴选的材料进行审察, 分别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所遴选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出现的原因;从所分析出的原因中总结或者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从而客观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差异和本质属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比较方法的一个特点, 教师要注重从比较方法的审察与分析及总结概括的过程中, 全面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和正确辨别能力。
2.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
(1) 同篇课文中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培养提高学生提炼归纳主题能力。
纵比:例如在《雷雨》一文中, 教师可以把周朴园认出当年的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的前后语言进行比较:一是将两段对话由学生分担角色朗读后审察, 抓住语言描写这一点, 这两段对话的相同点尽管都是语言描写, 然而周朴园的前后态度却截然不同。二是分析原因:周朴园在认出侍萍前大谈特谈纪念侍萍, 这是他空虚心灵和虚伪性格的无遗暴露。而当其认出侍萍后却声色俱变, 立刻翻脸要侍萍一家马上离开周公馆, 这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他残忍的本性。三是综合思考, 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态度的巨大变化完全由他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本性所决定。横比:一是周朴园对待周萍与鲁大海不同的态度, 相同点在于两人虽然都是其亲生儿子, 但周朴园对两人的态度却有天壤有别;二是分析原因:这是由周朴园阴险冷酷、虚伪傲慢、无情无义的性格所决定;三是综合思考:在对待亲生儿子的不同态度中, 周朴园彻底地暴露出了他反动的阶级本性, 他剥削欺压人, 是一个人格卑微、毫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其所作所为赤裸裸地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阶级的罪恶, 昭示了文章主题, 从而使学生更加认清和痛恨万恶的旧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比较, 学生从《雷雨》中学会了分析归纳主题的方法, 培养与提高了判断思维和识别事物本质特性的能力, 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同篇课文不同字词句, 以及作者与作者的风格比较——培养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1) 对文章词语选用进行比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文中用“泻”就比用“照”或“映”好得多, 如果用“照”或“映”就不能表现出“静态动写”景色。一个“泻”字, 就把月光的无形“动态化”、“实质”化了。由此可见, 词语的选用在语文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关系。
(2) 对文章句子结构进行比较。例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原文是这样的:“我没有亲见;听说, 她, 刘和珍君, 那时是自然前往的。”如果改成:“我没有亲见,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自然前往的。”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便几乎荡然无存了。再比如, 《雷雨》中周朴园得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说:“什么?鲁大海?他是我的儿子?”句子的结构好像很乱, 然而却真实地表现了周朴园当时纷乱复杂的心情。如果改成其他句子结构, 如:“什么, 鲁大海是我的儿子?”两相比较, 原句的意味就不能反映出来。
(3) 对作者和作品的风格进行比较。作品的风格是通过文章言语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审美风貌, 对作品风格进行比较是高中语文教学审美的需要和重要途径。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写道:“昌黎好用险韵, 以尽其锻炼;东坡则不择韵, 而抒其意之所欲言。”比较作者用韵来区别他们的行文风格及其人格;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将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作了比较:“太白以气为主, 以自然为宗, 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 以独造为宗, 以奇拔沉雄为贵。”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也对两者作了比较:“李才高气逸而调雄, 杜体大思精而格浑”, “李如心悬日揭, 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
比较既是为了区别, 更是为了融合。通过比较, 我们更容易发现, 掌握和理解对象的鲜明特点, 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3) 材料类似写法各异课文的比较——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杜牧的《阿房宫赋》与苏洵的《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比较。分析:赋是一种文学样式, 它介于诗和散文两者之间, 因此其文学色彩更加浓郁一些, 而且在行文上更加注重运用描写、铺陈、夸张、修饰等文学手法。所以《阿房宫赋》前面三个小节不囿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 而是泼墨如水地描写秦统治者的奢靡与荒淫。《六国论》从内容和文体看严格说应该是一篇史论, 其以史实为写作的依据和基础, 因此作者集中笔墨陈述与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 再在史实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阿房宫赋》文体是“赋”, 然而其议论的成分占据了一半, 因此说这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 这种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此外, 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 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具体象征, 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铁的见证, 作为秦王朝覆灭的鲜明标志, 这样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苏洵的《六国论》立论匠心独运, 独创性非常鲜明, 一改旧时代许多作家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的手法, 而是把立论的角度定位在“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上, 而且全方位地对内部因素进行深刻分析, 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 处处凸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几点思考
1.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方法, 在比较中不断创新、充实、丰富, 从特色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日臻完美。
2. 比较法克服了教师讲解时平铺直叙的弊端, 其把课文的各种知识整合起来, 以此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因此有一种新颖、奇特的感受, 有的学生还自己找材料比较运用,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比较法能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促使学生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
4. 比较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对机械、死板、单调的听说读写颇感厌倦, 而丰富多彩的比较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能按照比较法对自己写的各种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 分析写作中的得失,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面, 更牢固、更广泛地掌握知识。教师科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教学, 能使学生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提高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地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比较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比较方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苏教版) [S].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1.
[2]储有德.比较方法[J].社会科学, 1986.7.
运用比较法上好语文课 篇9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 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了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 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 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 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所以, 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 可使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思路宽广, 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文章标题比较教学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点明文章的中心;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 教会学生审题, 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 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笔者教《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文章时, 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 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 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 (春、冬、夏、秋) ;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为主;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 从时间上看, 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 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 从时间上看, 可从初冬写到深冬, 而空间上, 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 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 而空间上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 时间限定为秋天, 空间限为北京香山, 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同单元课文比较教学法
课文的单元组合, 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 有的在内容上也是同类的。将同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 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 笔者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 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 其内容包括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 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建筑群的不同特征。而且只用了一课时的时间, 解决了两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节约了课堂时间。
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 笔者指导学生将其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陈毅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学习, 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议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德馨”问题, 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重要, 但要以“国”为重, 要居安思危, 不能只安贫乐道。
课文与学生习作比较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的能力尤为重要, 因为作文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为写作服务, 将课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例如, 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抓住“冬天雪地捕鸟”这一节, 与学生的一篇缺乏具体描写的作文进行比较教学。通过逐句比较, 学生认识到课文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作者挑选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将捕鸟的过程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焦急等待心理、专心致志的神态、详细准备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了。
文章结构比较教学法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形近字比较
形近字即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正因为字形相近, 小学生很难把它们区分开, 因此, 往往出错。举个例子, 在学习生字时, 许多学生把“跪在地上的“跪”字写成“脆”, 这时, 我把“跪”的形近字都写出来, 把字形、字义进行比较, 然后和学生一起给这些字注音、组词, 通过这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分辨能力, 增强了学习效果。从这以后, 我在教学生生字时, 首先让学生把生字的形近字找出来, 再和生字比较, 久而久之, 学生在形近字的使用上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 识字量明显增加, 不仅新知识掌握较牢固, 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我做过统计, 在开始学习“跪”, 听写生字时, “跪”字有19名学生写错 (全班70人) , 由于与它的形近字进行了比较, 接触了“诡”字, 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生字“诡”只有5名学生写错 (全班72人) , 其余学生不仅能正确书写, 而且还能正确运用。可以说“比较”一举两得。
二、同音字比较
小学生活泼、单纯、记忆力好, 可分析能力较差, 因此, 往往对同音字的用法不去琢磨, 错别字较多。尤其在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把“奔驰”的“驰”写成“弛”, 把“高粱”的“粱”写成“梁”, 把“骄傲”的“骄”写成“娇”等。通过在几年的识字教学中采用比较法, 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 尤其在优等生作文中只偶尔出现错别字, 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也有进步。
三、近义词比较
所谓近义词就是词义相近的。它们就像孪生姐妹, 差别细微, 有时确实让学生难以区分。有的近义词虽然能区分清楚, 但是由于疏忽, 也会出现错误。我们做过这样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词语有:盼望、愿望、期望。
(1) 全国人民 () 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 我的 () 是长大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3) 我们绝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 () 。
我故意用两种方法进行练习, 比较其效果。其一, 教师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读, 自己去填, 然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现能全部做对的有42人 (全班54人, 教师不表态, 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其二, 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比较这三个词的异同:愿望、盼望、期望, 三个词都有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愿望”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期望”指对未来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殷切等待的想法, 一般用于上对下, 如长辈对晚辈, 上级对下级, 是对对方的一种想法;“盼望”指殷切地期望, 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希望, 比“期望”的意思程度深。比较之后, 再让学生进一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教师再检查, 这时我发现有51名学生全部做对, 通过比较, 使9名学生根据词义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小结, 告诉学生以后做类似这样的练习, 先不要忙于去填, 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进行比较, 然后再根据语言环境选择, 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接着又进行两组练习, 第一组用“陆续”“连续”“继续”填空:
(1) 下课了, 同学们 () 走出教室。
(2) 我们班 () 三年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3) 我们要 () 努力, 争取更大成绩。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三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再分别根据词义进行填空。由于这一组较简单, 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学生能做对。
第二组用“居然、果然、竟然”填空:
(1) 我们以为在这块荒地上种花生是不会有收获的,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 花生 () 收获了。
(2) 早晨, 气象台预报:“傍晚有雨”, 吃过晚饭 () 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3) 看到旁边站着一位体弱的老大娘, 她 () 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
这一组练习有一些难度, 使学生不易区分的是“竟然”和“居然”。我让他们拿出字典, 分别弄清楚三个词语的意思, 再进行比较, 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茅塞顿开, 问题迎刃而解。
有句俗话,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有比较, 才有鉴别”, 讲的都是比较的益处, 通过这样一比, 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变间接地接受知识为直接地获取知识, 由此可见, “比较”是大有益处的。
四、篇章的比较
(一) 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文章的比较
理清文章条理时, 有的学生有这样的认识, 凡是按事物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交代事物起因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经过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结果的为一部分。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 我找两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 一篇是《苦柚》, 另一篇是《捞铁牛》。《苦柚》这篇课文首先交代买柚子的原因, 然后具体介绍买柚子的经过, 最后介绍在回家的路上的情况, 显然可以分为三段。然而《捞铁牛》的第一、二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具体讲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 最后一自然段是对这个和尚的介绍。由此发现一个问题,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既不属于事物的起因, 也不属于事情的经过, 应单独成段;而课文的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所写的经过和结果又不能截然分开, 只能分在一段中。
通过比较, 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从而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二) 说明事物文章的比较
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的文章, 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告诉别人, 使别人了解或明白。我在教《鲸》这一课时, 把它同《新型玻璃》进行比较, 使学生既明白这两篇课文写作方法及目的的异同, 又进一步掌握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点来写这一重点。
《鲸》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鲸非常大;鲸是哺乳动物, 不是鱼;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的生活习性。通过介绍, 使我们了解了一些鲸的知识。
《新型玻璃》逐一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还告诉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这两篇课文都抓住事物特点写, 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鲸》向人们介绍一些有关鲸的知识, 而《新型玻璃》除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知识外, 还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 激发了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比较教学法的探索与运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87-01
爱因斯坦曾经写过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有位教育学家也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因此“方法”不管是在教还是在学的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偏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内容可比性多,很适合采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把相关知识、技能进行比较,可以使教学内容精简化、综合化、系统化,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多重解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定义
比较教学法是指对具有“可比性”的教学内容通过纵横、正反等比较找出其相同或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的教学方法。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异同点,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分类
1、求同比较,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求同比较就是找出比较内容的相同之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画图、记事本和office等软件的操作及应用。当学生在掌握“画图”、记事本软件的启动、保存文件的操作后,便可通过比较知道以后进行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启动、保存文件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2、求异比较,加深知识拓展,活跃学生思维。找差异并揭示出来。一是不同知识点的对比,如“复制”与“剪切”操作的比较;二是同一知识点不同方面的对比,如word中插入图片中插入“剪贴画”与“来自文件”比较。
3、相似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似比较介于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二者之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如讲解“输入词组”时,让学生分组分别通过全拼输入词组和只输入词组中每个字的声母来快速输入词组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高效,准确、便捷。
三、比较教学法常用方法
1、扩容法。在原有知识点基础上进行拓展再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这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拓展练习很有帮助。以《在文章中插入图片》一课为例,学生在前一课已学会如何插入 “剪贴画”并调整,而根据相似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快就能插入其它图片。这时就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扩容:通过“插入”菜单中的插入“图片”和通过“复制”、“粘贴”到word中。通过这样扩容学生对插入图片知识也得到了拓展,知识也掌握的更加牢固。
2、跳越法。教师特意跳过一些关键步骤或内容的讲解,加大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或使之不能完成任务,从而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印象。如《工作表的计算》为了加深学生对“填充柄”的认识,在学生完成对“填充柄”的初探后,老师给出了一个任务“在A1,A2单元格分别录入2和4,然后根据这内容等比填充到A11单元格”。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单击”选中填充柄后拖动鼠标左键完成填充,最后结果都是以等差序列。这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如果“单击” 选中填充柄后按住鼠标右键拖动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找到了“等比序列”并顺利完成了任务。通过跳过“右击填充柄的讲解先让学生“碰壁”然后再释疑,让学生对填充柄有了充分认识和掌握。
3、择优法。“条条大道通罗马”,信息技术中完成一个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选择最优、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如《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作品》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总结出添加“超链接”至少有以下几中方法:
点击“插入”菜单中“超链接”进行\常用具栏中“插入超链接”按钮进行\右击鼠标选中“超链接” 进行\“动作设置”窗口中的“超链接”选项进行\“CTRL+K” 进行添
4、正误比较法。(1)教师有意“出丑”自造参照物;(2)教师故设陷阱让学生出错例如在教学“插入”与“改写”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将缺少的字填上。当学生掌握后,教师按下“Insert”键,指名学生到教师机上示范。由于文档变为“改写”状态,学生输入的文字会覆盖掉后面的文字。学生尝试各种方法,均告失败。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提示学生按下“Insert”键,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学生“愤”、“悱”之后释然开怀的笑脸,让听课的我为之一振。
5、图表法。图表法把相关内容以图表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能直观形象了解所学知识。如excel中进行“数据筛选”时,若用多个条件进行“自定义”筛选时,就会用到“与”、“或”,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可以借用数学中“交集”、“并集”的两个图表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与”接近于“交集”,“或”接近于“并集”。
四、使用比较教学法时的策略问题
1、比较对象的比较点应具有较为鲜明的可比性。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易于着手,使比较效果明显。
2、在比较教学中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对事物的表象进行比较,学生可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事物的本质时行比较,学生可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
3、比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过程的比较上,要做到有的放矢,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将结果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比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用智慧经营课堂,深入挖掘,细细品味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丰富关系,不断充实到课程内容结构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盘生《略论比较方法与比较教育》.1992
[2] 邓坚阳《谈谈”比较学科”研究的”比较”以”比较教育”为个案》.2006
[3] 黄新宇《比较教学法探析》.1997
[4] 朱 勃,王孟宪《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1984
中美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比较研究 篇12
自2011年开始, 我国政府机构逐渐开始借助微博推动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 将“被动式”信息服务转向“主动式”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2011年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宣传形式, 注重发挥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 运用各种新的宣传形式, 比如动漫形式、网络视频的形式、微博的形式等, 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目前, 我国档案部门已经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使用中, 但同美国档案馆相比, 社交媒体在应用范围、形式、运用策略和政策以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中美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比较
(一) 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
目前, 我国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十分有限。国家档案馆尚未使用社交媒体, 省级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上仍比较滞后。据相关统计, 在我国31个省级 (直辖市、自治区, 不含港澳台地区) 综合档案馆网站中, 应用博客或微博的仅有5个, 占16%;应用百科的有6个, 占19%;应用RSS或订阅的有11个, 占35%;设置论坛的有14个, 占45%;设置留言板的有27个, 占87%。我国一些偏远地区, 如甘肃、西藏、内蒙古地区的档案馆尚未运用任何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
美国国家档案馆从2009年在You Tube网站上开设界面并创建了第一个“推特” (Twitter) 微博账户开始, 逐步将档案宣传拓展到博客、微博、百科以及社交网络领域。由于Web2.0社交媒体工具在美国十分流行, 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会媒体发布服务信息, 与用户交流是十分普遍的。据调查, 2012年, 美国50个州档案馆中, 有42个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 社交媒体的应用率达到84%, 并且这些档案馆的网站都提供You Tube、Facebook、Twitter、Blog等多渠道的交流工具, 并专门开设反馈通道, 收集用户的意见。
(二) 社交媒体的运用形式。
根据国内社交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 社交媒体可大致分为8类: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新知共享网络、内容推选媒体、商务关系网络、社会化书签。目前, 我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形式有论坛、RSS订阅、百科、微博、博客。按功能划分, 微博、博客、论坛属于以话题为纽带的信息发布平台, RSS订阅属于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平台, 若将其归类, 笔者认为都应划为内容推选媒体一类;百科则属于合作词条网络。可见, 在我国, 人们耳熟能详的社交媒体工具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QQ空间”“优酷”“土豆”等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和照片的分享网络尚未运用于我国的档案工作中。
美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美国国家档案馆为例, 到2013年5月, 已在13个社交平台上开设了145个社交媒体项目。这些社交媒体按功能可分为网络发布平台、社交网络平台、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三大类, 每类社交平台包含多种社交工具, 如网络发布平台包括Twitter、Blog、Wiki、Mashups、tumblr等, 用户凭借这些工具能随时获得国家档案馆更新的各类信息;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foursquare等, 这些媒体工具为公众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空间;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包括Flicker、Youtube、Pinsterest、Ustream等照片、视频分享与存储工具。可见, 美国国家档案馆几乎运用了所有种类的社交媒体工具, 并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社交媒体工具结合使用, 充分实现了与公众的互动。
(三) 社交媒体传递的信息内容。
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多为档案部门的行政信息、动态新闻, 形式以文本和图片为主。以微博为例, 一些档案部门的微博只是进行一些转发, 很多还与档案工作无关;档案部门原创的微博内容大多为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没有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微博如何更新、微博主题如何选择等没有清晰的定位, 造成档案部门微博的内容无特色、主题不突出。因此, 档案部门的微博很少会受到评论和转发。此外, 博客、论坛和网络社区的档案信息多为档案界人士的交流信息及成果展示, 这为业内人员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 但与普通公众的互动度不高。
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内容, 除行政信息外, 美国档案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 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给公众。例如公众可利用微博和博客分享档案馆的最新信息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访问“Our Archives”Wiki分享关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及参与者的研究;可以在Flickr上对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照片进行下载、标注标签、发表评论和注释;通过You Tube观看馆藏的部分视频资料;通过Facebook和档案馆保持联系, 进行互动交流等。
(四) 运用社交媒体的策略和政策。
中国在社交媒体上的应用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 如政府可通过政务微博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企业可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商业活动, 开展商业宣传。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等基本特征,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传递信息、分享观点, 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 我国一些企业和商家在运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时都采取了相应的积极策略和政策。然而, 政府部门尚未针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制定出相关的策略和政策, 档案部门亦是如此。
为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档案资源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10年12月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社交媒体策略, 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确定与社交媒体合作的核心价值, 即合作、领导、激励、多元、团体、开放。策略的制定在于促进政府、团体和公民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的各种价值,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利用服务。2011年2月, 美国国家档案馆又出台了《Web2.0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文件管理指南》, 就社交媒体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作出了解释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如社交媒体平台的分类、联邦政府文件的界定、社交媒体平台与联邦政府文件产生的关系、使用社交媒体后文件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社交媒体服务商责任等。此外, 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制定了社交媒体政策, 对每种社交媒体的使用都作出详细规定, 如用户的年龄要求、发布信息的内容要求等。
(五) 运用社交媒体取得的成效。
目前, 社交媒体在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虽然得以初步运用, 但成效一般。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网站调查与测评项目组的调查显示, 我国省级档案馆网站的网上交互指标平均得分率仅为42.75%, 其中最能体现交互功能的网上业务咨询、网上论坛得分普遍偏低, 分别为0.21和0.23。笔者对档案微博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截至2014年6月25日12点, 在新浪微博开通微博并进行认证的省级档案部门 (不含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 共有6个。通过对检索数据的分析, 发现档案馆微博发布数量偏低, 日均发布量大多1条左右, 而每条微博平均评论量不足1条。
可见, 社交媒体在实际应用中, 其交互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大部分档案馆虽然设置了“网上咨询”模块, 但是回复速度慢, 难以满足访问者的及时需求。博客、微博主题不突出、时效性较差, 导致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难深入。
在美国, 社交媒体的利用掀起了美国档案资源传播的高潮。2009年, 在社交媒体利用之初, 美国国家档案馆在Youtube网站“推特” (twitter) 微博账户上传的一段视频的日点击播放量达到了1.5万人次。在9个月内, 美国国家档案馆上传影片的点播量已超过10万次, 视频点播量超过50万次。档案资源传播速度之快, 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从近期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统计来看, 各种社交媒体的访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例如Twitter, 2014年1月至4月, 微博客的用户浏览数量不断递增, 4个月内用户浏览数量增加了28830人次。在这些社交媒体中, Facebook和Flickr最受公众欢迎, 2014年2月Flickr的访问量达到9, 925, 559人次。由此可见, 美国国家档案馆借助社交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取得惊人成效。
三、美国档案馆成功运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 我国档案馆在社交媒体运用方面同美国档案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 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可概况为以下几个点, 即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小;运用形式比较单一、交流途径有限;缺少相关策略、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公众的参与度低, 社交媒体的运用尚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美国档案馆成功地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 社交媒体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美国国家档案馆及各地分馆采用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 从Twitter、Blog等信息发布工具, 到Flickr、You Tube等图片、视频分享平台, 以及Facebook、Foursquare等社交网络, 公众不仅能够了解档案馆的最新动态, 浏览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 同时还可通过互动平台及时表达想法、反馈意见。目前, 美国档案馆已开设140多个社交媒体专页和项目, 全方位多渠道地把馆藏资源和相关信息推介给公众。
(二)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积极倡导。
美国国家档案馆作为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 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全国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并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率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新技术和方法。同时, 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发布了社交媒体策略, 即促进档案工作者间革命性的交流与协作;创建与政府社区对话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和加强与研究人员、公民档案管理者的联系。该策略旨在从档案工作团体、政府社区、公民档案者三个层面来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三) 全民的积极参与。
【比较运用】推荐阅读:
资金来源运用比较表08-28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10-30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07-20
灵活运用比较法学英语07-09
运用比较法上好语文课12-07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09-26
安全比较07-14
诊治比较07-16
区际比较07-18
情感比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