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比较

2024-06-01

功率比较(精选6篇)

功率比较 篇1

1 引言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与第二代的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最大的区别是无线网络的空中接口(Um接口)采用码分多址(CDMA)的接入方式。CDMA为一干扰受限的系统,即干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容量。因此有效的克服和抑制干扰就成为CDMA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除了多址干扰本身直接的影响外,由于“远近效应”和“边缘效应”等现象都会导致系统容量下降和实际通信服务范围的缩小等。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功率控制技术。因此可以认为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走向实用化的一项核心技术。通过功率控制,一方面可以使每一用户满足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能最小化每一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从而最大化系统的容量和最优化系统的性能。因而功率控制是改善与提高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用户对高数据速率和高通信质量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无线资源的合理分配,特别是功率控制和越区切换性能的提高越来越成为蜂窝无线系统中迫切的要求。由此,为了使现代大容量蜂窝无线系统具有好的工作性能,研究设计良好的功率控制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功率控制的基本方法

2.1 正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功率控制

对于3G系统由于正向链路(基站到移动台的链路)和反向链路(移动台到基站的链路)具有相互独立的统计特性,他们的目的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功率控制被相对独立地用于正向链路和反向链路。

正向功率控制是控制基站的发射功率,以减少小区边缘处移动台所受到的干扰,以克服边缘效应。其主要目的是:(1)克服边缘效应,使整个服务区内的Qo S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2)提供服务区内不相等负载小区间的负载分流;(3)在通信链路达到所需要的Qo S时,最小化基站的发射功率。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是控制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克服远近效应。其主要目的是:(1)使基站接收到的各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满足各个通信链路的要求;(2)在达到Qo S要求时,最小化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延长移动台电池的使用寿命。

2.2 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是指接收机提供测量接收到的专用给定信道的信号功率大小和有关信息,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使其发射信号功率被控制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对于反向链路而言,每个移动台测量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通过测量以及初始同步时链路功率估计的信息,可以估计前向链路路径损失。假设反向链路的损失是一样的,移动台就利用这个信息决定它的发射机功率。

开环功率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反馈信息,因此,在无线信道发生突变时它可以快速响应这个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并且其功率调整的动态范围较大。但是,这种方法由于缺少系统反馈信息从而导致其控制的精确度不高。

用于开环功率控制的测量技术通常只能为开环功率控制提供正确的平均发射功率,不能用于克服非对称的多径衰落,因此需要在开环功率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闭环功率控制来修正开环设定的发射功率,以克服非对称的多径衰落。对于反向链路,闭环控制方法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强度,根据检测结果形成功率调整指令,通知移动台来调整发射功率。闭环功率控制是对开环功率控制的快速调整,它的调整速度足够快以便跟踪快衰落,因此,闭环功率控制是任何克服非对称的多径衰落有效方法中的决定因素。

通常在3G系统中,采用内外环相结合的方法来精确且快速的控制功率。

2.3 集中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功率控制

集中式功率控制是在基站端进行控制的,它利用所有用户信道信息对全网或大范围用户的信道功率进行整体优化分配,因此精确度高。集中式功率控制根据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和链路增益来调整发射端的发射功率,以使接收端接收到SIR(Signal Interfence Rate)的相等。集中式功率控制最大的难点是要求系统实时获得一个归一化的链路增益矩阵,因此算法的复杂度很高,尤其对于一个用户较多的小区而言,集中式功率控制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分布式功率控制是在移动台端实现的,它只利用单个用户的信道信息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接收端接收到的各信道信号SIR的相等。因为分布式SIR平衡算法需要知道各个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的SIR,所以估计SIR的准确性成为影响这类算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窄带蜂窝系统而言,即使对SIR的估计存在误差,分布式SIR平衡算法仍然是一种有效的算法。对于宽带CDMA系统,当SIR估计误差较小或干脆不考虑SIR估计误差时,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非常有效,但是当SIR估计存在误差时,分布式SIR平衡算法就有可能不再收敛于一个平衡SIR水准,并且随着误差的增大,性能将很快地下降。

集中式功率控制精度高,但是算法复杂,实现困难。而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简单实用,而且控制速度快,但当信干比估计存在误差时,分布式信干比平衡算法可能不再收敛于一个平衡信干比水准,若估计误差较小,分布式算法仍然有效,然而随着误差的增大,性能将很快下降。因此结合两种控制策略的特点,应寻找一种控制精度高,控制速度快并且简单实用的改进型分布式功率控制方式。

3 功率控制算法的比较

传统的功率控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优化,另一种是基于反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基于优化的功率控制需要知道系统的精确模型,通过目标函数对系统性能进行描述,在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的目标下,完成对各个用户发射功率的计算,然后将算出的功率值实时加载给用户。这种方法控制准确且有明确意义的最优化目标函数,但是计算量很大,不适合动态环境,当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原先求得的最优解将不再适用,特别是当系统维数,用户数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建立系统模型和再次优化,这些任务的实时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因而该方法只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而不具有实用意义。

基于反馈的功率控制,控制灵活,易于实现,但这种方法是根据单个用户服务质量的变化来确定发射功率的变化趋势,谈不上系统整体的最优。此外,步长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知识,缺乏理论依据。不适当的步长,会造成很大的过调量或较长的稳定时间,从而影响了每个用户的信干比和系统的稳定性。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功率控制这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出了各种功率控制算法。到目前为止,功率控制算法有以下几种:基于定步长的功率控制算法;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的功率控制算法;基于通信链路传输质量(信噪比(SIR),比特差错率(BER))的功率控制算法;基于随机逼近理论的功率控制算法等。

功率控制问题存在着多个控制目标,如网络容量,功率控制算法的收敛性和适应性等。一般而言,不存在一种算法使得所有的目标都达到最优,事实上,有些目标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若按照多个控制目标,对现今各界学者已经研究出的典型的不同的功率控制算法进行研究与比较,根据不同算法的特点,寻找它们的优点与不足,亦将具有一定的意义。

4 功率控制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

3G系统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新技术,与一般的CDMA系统相比,功率控制技术有所不同。

当系统使用无智能天线技术时,功率控制可根据SIR测量值和目标值周期地进行调整;有智能天线时,首先要将主波束对准要调整的用户,然后再进行相关测量。

联合检测能降低小区内的多址干扰(MAI),使上行用户间功率相差很大时能有效地解调信息,克服远近效应,动态改变链路的增益,可以降低对功率控制的要求。

5 结论

目前,功率控制问题已得到不同学科领域(如通信、网络、计算机、控制等)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作为学术热点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各种新的功率控制算法和基于功率控制的接入控制与路由算法,对算法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等。但是,提出的各种功率控制的算法仍然不是最优的,所以应将继续研究新的功率控制策略和算法,使其各项指标达到最好的匹配,使其达到实时的最优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2]彭木根,王文博.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鲜继清等.现代通信系统.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解梅,张自然.WCDMA系统功率控制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4(1)

功率比较 篇2

大功率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生产过程中, 电动机要经常启动、停止, 其启动性能的优劣对生产影响很大, 这是因为大功率电动机, 其强大的启动电流会造成较大的线路电压降落, 引起电网电压降低, 不仅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而且对动力变压器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所以, 选择合理的启动方式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1]。

1 软启动简述

1.1 软启动与一般降压启动的区别

在启动电动机时, 可以通过降低加到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压来减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软启动是在规定的启动时间内, 用调压装置将启动电压, 连续平稳地上升, 直至达到额定电压。可用n=f (M) 来表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其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软启动是从初始电压开始, 电压平衡连续的增大。从图1中的0.5U所标注的曲线连续的平滑的向右平行移动, 一直平稳到与额定电压Ue所指的曲线重合时为止, 那么电动机的转矩就会平滑地增大, 一直到转矩为最大值Mm时为止, 启动结束。这样在启动过程中电动机的转矩是平滑的而不是跳跃的, 启动过程是平稳的, 所以叫软启动[2]。

从图1中可以看出, 若采用一般降压启动, 假设启动电压U=0.5Ue, 则电动机启动时的转矩为0.25M, 即启动时的转矩仅有电动机最大转矩的1/4。如果在此时将电压增加到电动机的额定电压Ue, 那么电动机的转矩就会瞬间由1/4跳到M, 这种的启动过程是不平滑、不平稳的, 因此又称为硬启动, 在要求稳启动的场合不应采用这种启动方式。

1.2 固态 (晶闸管电子) 软启动的原理

在大容量电动机启动时, 三相晶闸管软启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启动过程平稳, 谐波的含量, 转矩的冲击以及冲击的电流都相对较小, 且价格适中, 技术较为成熟。晶闸管调压软启动器采用反并联接线的晶闸管、连接在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上, 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 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大小, 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可随着设定的规律变化而改变。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和调节电动的启动方式与启动时电流的大小, 从而可使电动机可依据继电器的保护性能而达到最优的启动过程。晶闸管调压软启动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3]。

2 晶闸管的软启动方式

2.1 电压斜坡式软启动

通过调节电动机输入电压的升高速率来实现电动机的软启动, 适用于不同斜率电压升高量的启动, 是一种常见的启动方式。

如图3所示, U1 (30%) 为电动机启动所需最小转矩对应的初始电压。当电动机启动时, 软启动器的输出电压迅速上升到整定值U1, 然后按设定的速率逐渐增加, 直至达到电网电压。此种软启动一般适用于轻载或空载的启动, 也适用于启动转矩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的设备, 如普通车床、冲床及抽水泵等[4]。

2.2 阶跃恒流式软启动

对于一些启动转矩要求比较大的设备 (如采用斜坡启动) 通常不能用正常地方式启动, 需要采用阶跃恒流式的软启动方式, 在初始启动时, 将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瞬间增大到所设定的启动电流值I、并保持电流大小直至完成启动过程, 如图4所示。这种启动方式在启动瞬间的启动转矩较大, 适用于较大负载的启动, 如一些带负载启动的设备。该启动方式即为乙烯装置空压机电机采用的启动方式[5]。

2.3 脉冲恒流式软启动

它可附加在限流软启动方式中, 适用于需要较高启动转矩的设备, 从而较快地完成电机启动过程。用户可自行选择脉冲时间。该方式启动初始阶段有一个较大的启动冲击电流, 大于设定的恒流启动值I, 从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矩去克服较大的静摩擦转矩, 以此启动设备, 进而即进入恒流启动阶段, 直至启动完毕。如图5所示。脉冲恒流软启动方式的启动冲击转矩大, 适用于皮带输送机、粉碎机的满载启动等重载启动。

3 液态软启动

水电阻启动器是根据电动机降压启动理论, 在电动机的定子回路中串入一适当的可调节式水电阻进行分压, 充分利用水电阻的可调性能与可恢复性能优良, 热容量相对较大的特点, 通过控制系统来调节传动机构, 带动电极的极板运动, 改变定、动极板之间的距离, 从而改变水电阻阻值的大小, 促使同步变化水电阻的阻值与电动机转差率, 达到恒电流启动的目的。使用该启动器来启动电机时, 可使电动机稳步加速至额定转速, 并缩短其启动的时间, 在启动完成后, 星点接触器便会自动接入并旁路的水电阻, 电动机将在额定电压下运行。

4 液态 (水电阻) 与固态 (晶闸管) 软启动器的比较[6]

5 采用液力耦合器的软启动技术

5.1 若从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的角度看, 液力耦合器的输出转速和输入转速之比一般不能高于95%, 即不能同步运行输入与输出轴, 因而会损失较多功率, 发热情况十分严重, 这将会明显降低传动系统的效率。如果大功率设备的长期运行, 这种功率损失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滑。

5.2 在采用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作为软启动装置时, 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仍然较大 (5~8倍的额定电流) , 因此需要严格限制电动机的启动次数。与其他调速方式相比, 由于受到原理结构的制约, 调速型液力耦合器的有效调速范围较小, 其可控性也较差。

5.3 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体积庞大, 系统复杂, 并且具有高速旋转的大直径部件, 当它分别与电动机和减速机联接之后, 所占空间更大, 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无法正常使用。用液力耦合器作为软启动传动装置的主要优点在于液力耦合器的技术相对成熟, 价格合理, 井下的隔爆要求易于实现, 尤其是采用水介质的液力耦合器具有优良的隔爆性能, 目前主要应用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转载机等煤矿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中[7]。

6 结语

由于固态 (晶闸管) 电机软启动器具有优良的特性, 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中 (高) 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正在用这种启动器来逐步取代液态 (水电阻) 启动器;但由于液态 (水电阻) 启动器结构简单, 价格相对便宜, 故目前也有一定的应用。三相晶闸管调压软启动实现了大容量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消除了因大容量电动机的启动造成对电网冲击的可能, 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与其它同类启动方式的产品相比, 采用软启动器的启动方式可以减小设备易损件的更换周期, 降低运行成本, 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连续运行。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功率设备软启动的几种常见方式, 固态软启动、液态软启动、采用液力耦合器的软启动技术及其优缺点比较。着重介绍了三相晶闸管电子软启动技术的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软启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功率设备,软启动,电动机,晶闸管

参考文献

[1]唐振鹏.上湾洗煤厂6kV电动机启动方式的分析与改进.煤炭工程.2009.

[2]张以都.国内外重载机械设备软启动技术的研究.煤炭科学技术.2001.

[3]王传成.利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实现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中国设备工程.2003.

[4]马自玫.隔爆高压软启动设备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煤炭科学技术.2004.

[4]周芹刚, 孙本胜.大功率电机启动方式的比较与选择.氯碱工业[8].2007.

[5]李军, 卢勇.软启动技术在大型感应电动机中的应用.动力与电气工程.2009.

[6]石战平.浅谈中 (高) 密度纤维板厂10kV高压电机启动;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37[7];2009.

功率比较 篇3

关键词:触摸法,静脉穿刺,护理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操作中一项使用频率最多的基本操作技术,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要求提高穿刺成功率。要提高穿刺成功率首先必须找准静脉,其次是穿刺技巧。临床上患者静脉的深浅、充盈、弹性等状况因人而异[1],因此寻找穿刺静脉的难易程度不同。笔者在临床上探索横向触摸法和纵向触摸法寻找穿刺静脉,比较两者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行静脉注射的患者1 000例,其中,14岁以上成年患者500例,14岁以下少儿患者500例。把成年患者和少儿患者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

1.2 方法

穿刺前都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消除其紧张心理,采用礼貌的言语和亲切的态度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2]。观察组采用横向触摸法,即扎好止血带后,操作者右手拇指或食指与静脉垂直向左右横向移动寻找血管,确认血管的位置、深浅、弹性后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纵向触摸法,即扎好止血带后,操作者用右手示指沿与静脉平行地竖向触摸血管,示指沿静脉纵向上下移动寻找血管,确认血管后穿刺[3]。穿刺由始至终由本人一人操作,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

1.3 穿刺成功率评价标准

穿刺成功率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三等[4],优是指一次穿刺成功,无退针,液体滴入3~5 min后局部无外渗现象发生;良是指一次穿刺成功,有退针现象但不超过2次;差是指一次穿刺不成功或虽一次穿刺成功但退针超过2次,将优和良定义为穿刺成功,并统计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成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000例患者中采用横向触摸法和纵向触摸法的平均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0%和91.6%。成年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各为98.8%和92.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少儿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各为97.2%和90.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正确选择好静脉穿刺的部位、深度等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5],而操作者能否掌握患者穿刺静脉的情况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由于四肢皮下静脉与四肢走向平行,采用纵向触摸法寻找静脉,手指移动的方向是顺着静脉的走行,触摸时使静脉内的血液向两端分流,尤其是当患者的静脉位置较深、弹性较差时,操作者较难触摸到静脉的部位和深浅度,影响穿刺成功率。而采用横向触摸法寻找静脉,由于拇指或示指左右横向移动触摸静脉,使静脉两旁组织内的液体被移开,静脉则易在皮下凸现,当患者的静脉位置较深、弹性较差时,没有静脉的位置由于组织内的液体被移开,则呈低平感,手指触到静脉时有触感,而离开静脉后又出现那种低平的触感,呈现低平-起伏-低平的触感变化,所以这样操作者就可以较易地触摸到静脉的存在,能准确寻找到静脉,掌握其部位、深浅度、充盈度和弹性好坏,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经过临床对比分析,无论成年患者还是少儿患者,采用横向触摸法都比纵向触摸法的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对于少儿患者[6],采用纵向触摸法其静脉不易寻找,而采用横向触摸法效果更显著。因此采用横向触摸法比传统的纵向触摸法更易找准穿刺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玉燕.静脉穿刺临床见解[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95.

[2]官计,李丹丹.缓解浅静脉输液疼痛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107.

[3]王雪萍.静脉穿刺成功方法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122-123.

[4]段凌,和来芳,高宝珠.改良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74-75.

[5]王桂云,曲妆贞,董玉赢.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24.

功率比较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直接支架植入治疗41例(DS组),实施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治疗41例(B+S组)。其中DS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1)岁。B+S组中男24例,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手术操作中,对本组所有患者首先应用Seldinger方法将患者动脉实施动脉穿刺之后,然后将肝素8000~10000U通过动脉鞘管肌注患者体内,再将6F指引导管采用冠脉导丝通过血管病变一直到病变远端。接着再向患者的冠脉内注射200μg硝酸甘油,以能够进一步观察患者病变位置血管的直径以及血管的狭窄度。然后给予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治疗,在选择手术方式时,由手术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在支架植入中,首先沿着导丝将支架送入到预装支架位置,其中所有的支架均采用高压扩张法。支架和血管的比率为1.0~1.1。另外,还应该注意在植入支架的前后需要运用两个投影体位,以能够方便观察患者病变情况和扩张情况。在冠脉支架植入前后均需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其中术前阿司匹林为300mg/w,而术后为100mg/w,氯吡格雷术前总量为600mg/w,术后为75mg/w。治疗时间为1年以上。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并以(±s)进行表示。并检测P值,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造影资料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血管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发现,DS组和B+S组两组患者病变类型以及病变支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2.2 手术实施成功率比较

本组82例患者中,病变血管有94处,植入支架100枚,其中DS组41来患者中共有50处病变共植入支架54枚,其中2枚不能直接植入,经过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成功,DS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6.30%。而B+S组41例患者中共有44处病变共植入支架46枚,其中1例患者回旋支扭曲病变钙化病变未能植入支架,B+S组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7.83%两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等比较

DS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使用量、支架长度等明显低于B+S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急,且变数较大,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2,3]。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和冠脉直接支架植入治疗。其中常规的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在手术中需要对患者的球囊进行预扩张,然后再实施支架植入治疗,这种方法是临床普遍使用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手术时间长、造影剂量多。而支架直接植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减少手术时间和造影剂量,支架直接植入手术的优势对保护患者心、肾等问题严重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其手术成功率低[4,5]。本研究结果表明,DS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6.30%,B+S组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7.83%,两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DS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使用量、支架长度等明显低于B+S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支架植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想要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应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冠脉直接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94处病变实施有选择的血管病变分为DS组和B+S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DS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6.30%,B+S组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7.83%,两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DS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使用量、支架长度等明显低于B+S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多数病变患者实施冠脉直接支架植入是可行的,但是成功率低,与常规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治疗,其手术时间、造影剂量以及支架植入短。

关键词:冠脉直接支架植入

参考文献

[1]薛瑞璐.选择性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植入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35):79-80.

[2]余海,谷青.直接冠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临床结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3(18):12-13.

[3]宋福春,杨红婕.直接冠脉支架植入与球囊预扩张后植入疗效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05):534-536.

[4]阙斌,李志忠,张京梅,等.直接支架与球囊预扩张植入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2013,8(12):1695-1697.

功率比较 篇5

风力发电机的机型很多,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风力发电机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定桨距风力发电机;一种是变桨距风力发电机。

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叶片与轮毂连接是固定的, 叶片的迎风角度不能改变。变桨距风电机组在叶片根部安装了变桨轴承, 叶片可以沿自身的轴心线旋转, 其迎风角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与定桨距风电机组相比, 变桨距风电机组可在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 通过调节发电机转子转速, 尽可能大地捕获风能;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通过可自身转动的叶片充分捕获风能。这两种风电机组的结构除上述不同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点, 在此不一一叙述。

风电机组在某一地区的功率曲线怎样?发电能力如何?是电力企业和机组生产厂家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笔者最近赴某沿海地区满足IEC3条件的三类风场进行了调查, 在某风电厂搜集了几十台风电机组的有关数据, 重点对定桨距与变桨距两种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和发电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现将有关情况和数据报告如下。

2定桨距风电机组与变桨距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比较

定桨距风电机组, 一般在低风速段的风能利用系数高, 当风速接近额定点, 其风能利用系数开始下降。该风电机组的理论功率曲线见图1。

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叶片迎风角可以控制, 即使风速超过额定点, 其功率仍然保持稳定, 并不随着风速的进一步加快而继续升高。该风电机组的理论功率曲线见图2。

3定桨距风电机组与变桨距风电机组实际功率曲线比较

将某风电厂多台1.0MW定桨距及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图进行比较, 其中较为典型的功率曲线如图3、图4。图3为1MW定浆距风电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 其中G1曲线是该机组中低功率发电机在低风速时工作的功率曲线;G2曲线是该机组中高功率发电机在高风速时工作的功率曲线。

从图3、图4可以看出, 定桨距风电机组在低风速段的风能利用系数较高, 当接近风速额定点切换到高功率发电机工作后, 超过额定风速段的风能利用系数开始下降, 因为这时随着风速的升高, 功率上升已趋缓, 过了风速额定点后, 叶片已开始失速, 风速升高, 功率反而有所下降。而对于变桨距风电机组, 由于叶片桨距可以调节, 即使风速超过额定点, 其功率仍然较高, 功率曲线在风速额定点后也相对平稳。这就保证了较高的发电量产出, 减少了风电机组因风速的变化而造成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另外, 从图3、图4还可以看出, 变桨距风电机组与定桨距风电机组在相同的额定功率点, 变桨距风电机组额定风速比定桨距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要低。

4 定桨距风电机组与变桨距风电机组实际发电量比较

某风电厂1.0MW定桨距风电机组和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2009年下半年的发电量等数据如下。

从表中各项数据看, 定桨距风电机组额定功率为1MW, 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额定功率为1.5MW, 其比值为1:1.5。定桨距风电机组故障停机时间较短, 实际发电时间较长, 半年发电总量为893323.6KW.h, 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故障停机时间较长, 实际发电时间较短, 半年发电总量为1677789.40 KW.h, 其比值为1:1.88。考虑1MW定桨距风电机组无功损耗较少, 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无功损耗较多, 将两者的半年发电总量风别减去自身的损耗, 其比值为1:1.87, 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比值仍然较大。考虑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比1.0MW定桨距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大, 为便于比较, 将两种风电机组的半年发电量风别除以其额定功率比值, 1.5MW双馈异变变桨距风电机组的发电量比值仍然高出25%以上。

5 结语

在某地对定桨距与变桨距两种风电机组从功率曲线和实际发电量等方面进行比较, 变桨距风电机组风能利用系数高, 可充分捕获风能;发电性能好, 其半年发电量要比定桨距风电机组高出许多。因此, 变桨距风电机组具有较大的优势, 势必成为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

参考文献

功率比较 篇6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各50例。常规组本科5例、大专10例、高中20例、初中10例、小学5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年龄23~37(27.52±6.41)岁;孕36~41.5(39.53±1.23)周;体重65~78(69.52±4.12)kg。优质组本科4例、大专11例、高中21例、初中9例、小学5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年龄21~38(27.34±6.40)岁;孕37~42(39.78±1.91)周;体重65~79(70.24±4.24)kg。两组产妇文化水平、产次、分娩孕周和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可比性高。

1.2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产前产后相关基础护理。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1)产前环境安排。为产妇准备舒适、安全、温馨的环境,使得产妇居住环境良好,有一定的安全感[3]。对于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避免产妇的疑虑,减少其心理压力。(2)产前健康宣教。根据产妇的具体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讲授产褥期保健知识,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和乳房保健知识。指导产妇家属准备好卫生纸、卫生护垫、尿不湿等围产期产妇和新生儿必需物品备用。(3)产后开奶护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协助产妇早开奶,保持产妇产后足够的乳汁,增进母婴感情,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哺乳时促使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可以保证乳汁的摄入,避免发生乳头皲裂,每次喂奶时间不宜超过20min,喂奶后等婴儿口腔放松再轻轻取出乳头。(4)产后常见问题处理。胀奶时可以人工挤奶或适时对婴儿进行喂养,也可以热敷并朝乳头处按摩乳房缓解。乳汁不足时产妇应注意保持愉快心情、充足睡眠和丰富营养,多喝利于发奶的汤汁,保证足够水份摄入,每天按摩乳腺,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5)产后饮食护理。指导产后合理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宜,避免摄入过度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乳汁分泌[4,5]。

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乳房胀痛发生率对比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孕产妇情绪状态对比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婴儿来说,最天然的食品是母乳,其具备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能有效提高婴儿免疫力,减少黄疸发生,母乳喂养还对子宫收缩有利,有利于促进子宫复旧[6]。且多数产妇产后由于子宫收缩、情绪不佳或乳房缺陷等导致乳房胀痛,因此,在产前产后需要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以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7,8]。

本研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其包括产前环境安排、产前健康教育、产后开奶护理、产后常见问题护理和产后饮食指导,结果显示,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摘要: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利娟,杨明,张广清,等.PRECEDE模式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20):3286-3288.

[2]戴红霞.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效果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8(8):830-833,834.

[3]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4(2):191-195.

[4]朱玉兰.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9(4):480-482.

[5]戴红霞,李小毛.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不同时期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5(16):1932-1936.

[6]陈显月.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74-2076.

[7]李琳.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1,17(31):113-114.

上一篇:综合展示下一篇:《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