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精选11篇)
比较 篇1
“体面的起点就业, 愉悦的工作感受, 不凡的事业成就”, 这可能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的梦想, 但他们从就业指导老师或者长辈那里也知道, 这三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等关系, 通常只拥有一个, 运气好的话, 可以有两个, 三者都拥有的概率太小了。
于是,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通常都是在做选择题, 影响做决定的因素有城市的考量、单位的名气、父母的看法、待遇的好坏、环境的差异等等。
体面, 源于一种被尊重、被关注、被平等对待的内心感受, 是一种比安全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当它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实现时, 就成了人们普遍渴求的一种权利。
体面就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好工作获得师长的赞许, 同学朋友的羡慕?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国家花大力气培养一个大学生, 不就是希望他能在宽阔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更大的贡献?
但当“就业形势严峻”的话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当“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许多人难以回避的现象, 当体面就业的需求和就业大环境的现实矛盾日益加深, 那么, 对于“体面就业”的理解是否需要“与时俱进”?甚至一定程度的妥协是否有必要?找寻理想的途径是否需要变通?
先来看看几个故事:
体面的就业, 不体面的差异
打开大学同学丁武廷的QQ空间, 胡耀辉简直吓了一跳。在同学的相册里, 他看到了平常只有在报纸或电视上才看到的情景——老同学要么坐主席台, 要么下乡慰问困难群众, 要么在乡下调研工作, 领导味儿十足。胡耀辉后来通过搜索资料才知道, 老同学已是江西南部一个城市某个乡的党委副书记。
胡耀辉心里泛起一阵阵酸意, 他心里寻思:“四年前, 自己还跟他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如今人家都被称作‘丁书记’了, 可自己还在单位里被人叫做‘小胡’, 人与人之间, 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把时间倒回到2007年3月, 那时许多同学的人生都很相似。同在北京一所“985工程”高校的胡耀辉和丁武廷在毕业前夕不可避免里陷入了对于前途的焦虑之中, 工作的无着落让他们只能依靠啤酒来对抗着青春的失意。一次, 酒意微醺的丁武廷戏谑般对胡耀辉玩笑似地道:“他日, 你混了个一官半职, 别忘了拉兄弟一把。”
虽然毕业大限将至, 但生活还要继续, 工作还得继续寻找。后来, 他们看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关于江西南部一城市招录“选拔生”的公告, 两人都商量着报名, 并都通过了笔试。根据规定, 被录用的考生将派遣到该市下辖县的乡镇或街道办工作。因为这个, 胡耀辉觉得“不太体面的工作不太好向父母交差”, 于是打了退堂鼓, 没有去参加之后的面试, 而丁武廷则一路坚持下来, 并被成功录用了。
而命运也待胡耀辉不薄。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 他最终签约一家“国字头”的事业单位, 惹来班上不少同学的羡慕眼神, 让他走在校园里心情大好, 内心充满着自豪感, 他甚至觉得连平时不怎么熟络的同学都在冲着他微笑。
在毕业晚餐上, 胡耀辉频频接受着同学的敬酒祝贺, 他脸上的微笑被定格在和同学临别前的毕业合影里。相比之下, 同学们对于丁武廷的去向则没有太多的祝贺, 他们似乎有意无意在回避着下基层这个话题。一位同学甚至这样安慰他:“你肯定也会不错, 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
当大学的四年光阴再一个轮回过去了, 租住在北京南三环小区的胡耀辉时常为节节高升的房价而苦恼不已, 并不无悲观地“幻想”什么时候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 因为没有研究生学历, 他只能眼看着那些比自己晚进单位的人得到了提升, 而自己却“原地踏步”, 他时常感叹“满腹苦涩言, 谁解其中味?”
不体面的就业, 体面的感受
很多白领都在空间或博客中转载了一篇叫《小强和小明》的文章, 里面讲述了同一个村的年轻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小强的人生道路是, 不好好读书, 没有考上大学, 只能外出建筑工地打工, 在老家结婚生子盖房。后来挣了点钱回家与妻子团聚, 一起养猪并发财了。老了身体硬朗, 精神气儿很好, 子孙满堂, 尽享天伦之乐;而小明自小发奋读书, 考上大学, 在城里找了工作, 谈了女朋友却被迫分手, 后来成家了按揭买房, 借钱给孩子交借读费, 为挣钱去更偏远地区, 夫妻异地分隔, 工作辛苦。老了身体落下不少毛病, 不久于人世。
这个故事用夸张的对比, 刻画了在农村生活的舒畅, 映衬大城市就业安居生活的艰难, 引起了许多白领的广泛共鸣。文章最后说“谨以此向工作在大城市, 付出了青春、爱情、亲情甚至生命的人”, 这可能会让许许多多从农村走向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年轻人感受更加强烈, 许多人看完之后就有这样的感受:“年轻时, 为了体面的就业和生活, 为了远大的前途, 用自己和旁人都认为理想当然的方式去奋斗, 结果却发现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远。”
虽然上述故事难免虚构成分, 但在现实生活中, 也存在着让不少“成绩好”的人难堪的对比。
去年回家过春节, 着实让江嘉宏很受伤。毕业三年了, 能够孝敬父母的只有一两件衣服, 而同村同龄, 一起长大的景茂却开着车在村里兜了几圈, 让以前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的头的父母脸上神气多了, 村里人在景茂父母面前也很给面子, “咱景茂真是有出息, 嘉宏都没他能挣钱啊, 人家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呢?”而七年前, 嘉宏听到的乡亲对他父母说的却是:“嘉宏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你们就等着他以后接去城里住吧!”
眼前的对比, 让嘉宏顿时有了“人心易变, 世道炎凉”之感。七年前, 自己在乡邻眼里还是多么有前途的孩子, 可转眼间, 世道就变了。那时, 刚刚考进上海一所名校的他, 对于未来也是踌躇满志。而景茂高考落榜, 只得去了村民眼里的“自费的学校”。每当大学寒假回到家, 乡亲们总要问起嘉宏在大城市的所见所闻, 他也会说起大城市的繁华和精彩, 听得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相反, 景茂在村里受到的尽是不太友善的眼神, 这让他很郁闷。
嘉宏在大学里也不可谓不用功, 专业课成绩在班级排名也总在前5%, 奖学金年年有。同时, 他也很注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无奈, 毕业时, 由于所学专业限制以及大学生扩招带来的就业难, 再加上他认为, 上海老师同学朋友多, 去别的地方可能不适应, 于是最后就去了上海一家民营企业做活动策划。刚毕业半年那个寒假回家, 在村里说起这个工作, 他还是很有面子的。可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 他对公司前景缺乏信心, 于是离开了公司。而之后, 好运一直没能眷顾他, 他总是在不停的跳槽中期待着下一份工作能带给他“衣锦还乡”的感觉。
景茂也过得很憋屈。在那所三流的专科学校里, 他的专业被迫调剂到他不感兴趣的建筑测量系, 除了第一年的理论课在教室里学习, 剩下一年多时间都要在工地上度过, 这让他一度产生了“将来是否也是农民工”的怀疑, 甚至想到了逃离。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 毕业时, 当他心灰意冷在网上填写注册简历后, 两三天里竟然接到了五六个建筑公司的电话, 让他过去上班。同样是在刚毕业半年回家时, 他在村民们面前都太好意思说起自己在工地上的工作。但那几年, 房地产行业发展很好, 他所在的建筑公司也承包了很多项目。随着他经验日益丰富, 老板开给他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在毕业四年后, 他在城里买了一套房, 虽然他的皮肤因为在太阳底下劳动而被晒得黝黑, 气质也显得像一个暴发户, 但穿着西装在村里开车打电话, 总是会让一些人感到羡慕。
见到此情此景, 嘉宏也只得安慰自己:“有时候, 人与人的差异, 是机遇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刻, 只是自己的机遇还没有来到而已”, 而景茂也有时会想, “名牌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挣很多钱, 虽然自己进的是差学校, 但只要不怕苦, 肯卖力, 一样会有前途。”
从不体面到体面的路
“先就业再择业”, “到基层去”, 这些话可能是大学生在毕业教育时从师长口里听到的出现频率最多的话。这些话可能让一些大学生反感, “如果开始的就业择业就是一步错的话, 那很可能步步都是错的”, “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 我不一定干得好, 再说基层发展空间有限, 很可能一辈子就在基层了, 我也不甘心。”
师长的告诫, 大学生的担忧都不无道理——他们各自都会引用大学生就业的个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当可以引用的个案越多时, 这种观点的正确就会越来越显得毋庸置疑。
但需要指出的是, 个案, 甚至多个个案凑在一起也不具有普遍意义。就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某种“万金油”式的、通识性的专业而言, 就业更容易受到机遇、信息获取方式、个体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然而, 有一点是确定的, 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 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在机遇出现时, 牢牢抓住它, 才有可能走上从不体面到体面的就业之路。
下面这个故事, 或许有一定启发性。
读新闻专业一直是李纨的梦想, 考进大学如愿以偿后, 他就想着如何能将梦想变成现实。为此, 他还制定了大学前三年的暑期实习计划并努力付诸实施。第一年暑假, 他通过同学的关系进入了家乡所在县城的电视台实习。一个月实习下来, 他发现新闻写作很重要, 于是回到学校后, 他坚持去图书馆阅读报刊, 并不时给一些报刊投稿, 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到大二暑期, 他努力进了家乡所在地市的一家机关报实习, 这个机会可以帮助他将平时的技巧应用到实际的新闻采写过程中, 大三暑假, 他进了北京找一家部委的机关报社实习, 那时他的写作能力得到了编辑的认可和好评。
在大四临近找工作的日子里, 他一直想找一家媒体单位, 或者去做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 但在北京, 要么是竞争失败, 要么学历不符。由于一直未能如愿, 同时对于一些专业不太对口的offer, 或者一些小公司, 他也很不感冒, 于是在临近毕业前一个月, 眼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签约而自己却像“嫁不出去的媳妇”, 他心里愁苦不断。
在万分焦虑中, 他听从一位老师的建议, 去了南方一个较大的城市寻找好运。由于人生地不熟的, 他摒弃了在北京时“坚决不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想法, 不得不依靠人才市场获取工作信息。后来, 赶在毕业前, 他进入了一家包吃包住的广告公司工作。这个工作显然不是他的理想, 在工作间隙, 他也会在网上投投简历继续寻找心仪的单位, 但都未能成功。
由于不用心在广告公司工作, 直接导致他在试用期未能通过考核, 遭到了辞退。这个打击一度让他深受震动。在深深的失落中, 他厚着脸皮叩开了先前面试的一家杂志社的门, 向社长毛遂自荐, 希望能再给一次机会, 社长经不起他的再三软磨硬泡, 把他推荐到一家省级单位的下属机构, 但这个工作没有编制, 缺乏保障, 月薪只有1000元。在这个城市, 这个工资水平基本上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存, 这对于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来说, 是很难接受的。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他咬牙坚持下来了。在这期间, 他反思着自己上一份工作的得失, 并在下班后帮助一家杂志社写稿, 以此来增加职场竞争力的砝码。
一个多月后, 他在网上看到, 这家省级单位的兄弟单位在招聘。于是他拿着准备好的材料面访负责人。其间, 负责人的话让他大跌眼镜, “我们这个信息是在很早以前就发了, 我们已经招到人了”, 当他以为没有希望准备离去的时候, 负责人话锋一转:“由于那个人最近离职了, 所以这个职位就空缺了。你先做一份试题, 如果通过了, 我们就录用你。”结果他凭借着扎实的文字能力得到了那位负责人的肯定和青睐, 并在那里开始了他新的奋斗。但遗憾的是, 他的岗位不是他所理想的, 期间他还是抓住机会, 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文秘宣传工作。后来, 这方面的经验和优势, 为他争取下一份更好的工作带来了“资本”——原本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单位, 因为比较看重他先前的文秘工作经验, 于是破格录用了他, 给的月薪是上一家单位的四倍, 而且工作环境, 职业发展空间和前景都很不错。
李纨的故事说明, 在大学里, 能努力发展某一项专长, 即使刚开始无法找到理想的体面工作, 但在“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下不放弃努力, 等待机遇, 并努力抓住机会, 同样也能成就自己——这种“曲线体面就业”或许对于那种目前“不体面就业”但梦想着“体面就业”的人来说,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这个难以逃脱“比较”和“被比较”的时代, 网络上流传的《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中有这么一句话: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 有初赛、复赛、决赛。清华大学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一句话:“就业, 三十年后看结果。”希望那些想要体面就业但又陷于现实纠结的大学生, 认真品味这两句话, 并思考孙振耀这句忠告:“路要一步步走, 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 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 但没有这些脚步, 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 你终归是很难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为尊重受访者,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摘要:个案, 甚至多个个案凑在一起也不具有普遍意义。就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某种“万金油”式的、通识性的专业而言, 就业更容易受到机遇、信息获取方式、个体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然而, 有一点是确定的, 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 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在机遇出现时, 牢牢抓住它, 才有可能走上从不体面到体面的就业之路。
比较 篇2
很多人会问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毕竟开光决定了貔貅的带来的效果,想要真正的开光貔貅,其实自己开光是没有保障的,毕竟貔貅作为一种神兽,我们供奉的貔貅也是一种圣物,而我们是没有灵力的普通人,又怎么有能力为貔貅开光呢?正是有一些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想要知道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貔貅自己开光的步骤,然后去发现这种方法中所存在的弊端。
众所周知貔貅是招财瑞兽,而供奉貔貅将其能力发挥出来是关键,吉照堂至尊貔貅以正宗的开光方法,佛教开光来为貔貅进行开光,激发并赋予了貔貅灵性,供奉吉照堂至尊貔貅能够让缘主在职场、商海中更加得心应手,拥有更为开阔的财路,让财运更加旺盛,财源滚滚而来;吉照堂至尊貔貅不仅在招财方面效果突出,同时也做到了镇宅辟邪两不误,让缘主的生活更加美满有保障。
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上面我们说到了这种方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自己为貔貅开光的步骤,之所以人们想要自己为貔貅开光,很大一部分是想要省时省力,但是这样却会对貔貅效果造成影响,貔貅怎级怎么开光的步骤是在寻求到阴阳水与无根水的情况下,将貔貅放置在其中浸泡三天三夜,之后用茶油为貔貅进行点睛开眼,这种方法被称作是自己为貔貅开光的方法。
http:///
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我们已经把自己为貔貅开光的方法步骤介绍了一下,从以上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水与无根水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那么这两者是何物呢?无根水就是还未曾落地的雨水,而阴阳水第一种说法是把凉水和沸水混合,这种叫阴阳水,还有种说法是井水和温泉水混合,这样也叫阴阳水。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我想这样不靠谱的方法大家也不敢轻易去尝试吧,这也是小编说自己为貔貅开光是没有保障的原因。
貔貅自己怎么开光比较好,比较灵验,自己为貔貅开光的额方法,我们基本就可以否定了,那么排除了自己为貔貅开光的方法之后,我们该采用哪一种方法可靠稳妥呢?关于貔貅开光,小编向大家推荐一种开光方法,那就是宗教开光,宗教开光与个人开光不同,宗教开光是由有着非常高修行力的僧人或是道士为貔貅进行开光,同样开光仪式也不简单,需要在寺院或是道观举办开光法会,由多位僧人或是道士对貔貅进行开光,这样一来貔貅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光,效果也会更加的灵验,奉请真正宗教开光貔貅可以选择吉照堂。
http:///
“伪”比较与“真”比较 篇3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小兰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
生2:我知道了小芳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4棵。
师:要知道哪家栽的桃树多?必须知道什么?
生3:要我们比较谁家栽的桃树多?多几棵?
生4:必须知道小兰家栽了多少棵,小芳家栽了多少棵。
师: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那你们会列式求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吗?
生(齐):会。
师:下面同桌的两位同学左边的求出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右边的求出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同时让两位小朋友板演)
师:为什么求两家栽的桃树棵数一个用乘法计算,另一个用加法计算呢?
生:因为小兰家栽了2行,每行栽的棵数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小芳家虽然也栽了2行,但每行栽的棵数不相同,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
……
师:那你们认为解答这道题目要注意什么呢?
生:当每行棵数相同时,我们要用乘法计算,当每行棵数不同时,要用加法计算。
师:不错,回答得很好,现在你知道哪家栽的棵数多吗?像这样的题目我们以后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2】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上我们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略)
师:要知道哪家栽的桃树多?你认为要求出什么?
生:必须求出小兰家栽了多少棵,小芳家栽了多少棵。
师:那你们会列式求出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列式解答,分别求出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同时请一位小朋友上黑板来列式计算。
师:为什么求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用乘法计算,而求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用加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因为小兰家栽了2行,每行栽的棵数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小芳家虽然栽了2行,但每行栽的棵数不相同,所以用加法计算。
……
师:那你们认为解答这道题目要注意什么呢?
生:当每行棵数相同时,我们要用乘法计算,当每行棵数不相同时,要用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以后解答像这样的题目时,可要更加细心啊。
这道题是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小学阶段常见的图画实际问题,图文并茂,但由于信息量大,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
不难看出,案例1中教师是按照“引导读图—理解题意—列式解答—比较异同”这样的步骤进行的,过程清楚,结构明晰。教师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收集梳理相关数学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寻找问题、条件之间的联系,为顺利解决问题降低学习难度。教学过程中,教者还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巩固了乘法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整体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把一个完整的问题肢解成两个“互不相干”的小问题。学生列式计算时,只能围绕其中一个问题,也就是自己的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忽略另外一个问题,更不会去主动比较。尽管后来教师也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不过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不会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在预设的套路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根本不会对题目进行整体上的分析与比较。这种比较不是学生在自主解题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比较是浅层次的、是无效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是一种“伪”比较。
案例2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后,是直接让学生独立列式完整解答的。这样学生在列式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地从整个图画中收集整理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列式中不由自主地体会到求“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与求“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条件不同,方法也不同,应该说这种比较是自然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主产生的。最后,教师通过温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比较,升华提高,这样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是一种“真”比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学习乘法的价值。
“真”与“伪”的比较,实质是两种教学观的冲突。案例1中教师仍以自我为中心,以“知”为本位,无视学生的自我体验;案例2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强化了认知体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学中我们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相信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比较 篇4
长期以来,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比较研究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这种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之间没有清晰的概念,即使对于比较也存在着认识不清的事实。“当我们阅读比较教育文献的时候,有两个遗憾的错误观念是明显的。‘比较/比较的’方法论观念被混淆为‘可比性’(comparability)的心理分析学中的观念,因为例如古德作如下界定,‘存在的条件,此时两个测量被表达在相同的单位中,因此可以进行可能的直接比较’。而同时一些理论家误把比较本身视为一种目的而不是解决研究问题中的一种方法和逻辑工具”。[1]虽然从西方来说只有在贝雷迪(Bereday)那里,比较的方法论问题才真正被严肃对待,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执行比较的明确模型,但贝雷迪并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比较是什么。通常比较教育理论家认为,比较概念是不需要界定的,尤其在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的比较研究问题上并没有一种明确的界线解释,这导致了学术界对比较教育研究产生许多误解。这些误解体现在,比较教育研究以“比较”为本体论,比较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惟一方法,认为比较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也有人认为,比较教育已经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因为比较存在于所有的教育学科的各分支学科,比较应该是所有教育研究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比较教育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在西方,“何谓比较”在20世纪80年代也还是一个未被明确讨论的问题,“什么是‘比较’?这个词有时候被使用,但没有意义,只有在方法论上被建构,而教育理论家们很少对比较概念进行分析”。[2]早在20世纪60年代,佩德罗·罗塞洛(Pedro Rossello)就指出,虽然比较教育经常被界定为比较技术应用于教育问题,但事实上许多研究根本没有做任何比较。[3]许多研究简单地呈现了单一国家教育体系或教育问题并留给读者去比较,即使在并置不同教育体系或者教育解决途径的区域研究中的实践也是留给读者发现一致性和差异性的任务。不过,西方学者注意到了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之间的区别,如特雷休伊(Trethewey)所指出的:“我们能够清楚地说出来,我们的研究涉及教育的比较,但因为几乎每一个教育研究领域在一定阶段都使用比较,因此这并不否定独特性或有任何理由否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比较教育。”[4]尽管如此,西方学者在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的比较研究的认识上也很不充分,甚至存在误解。我们可以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在逻辑上与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显然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在西方学者那里也没有得到解决。著名的英国比较教育学者克罗斯利(Crossley)和华生(Watson)2003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教育中的比较和国际研究——全球化、背景和差异》的著作,[5]他们在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区分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的比较研究的不同。这也表明,西方学者在这种关系的理解上也不深入,这正是导致我们在阅读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文献时候容易迷惑的原因所在。
学术界存在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没有辨别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的分野。为了能够廓清这种模糊性,也为了能够使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明确解释,从而明确认识,这需要我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认识“比较”?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什么?比较教育研究又是什么?教育的比较研究与比较教育研究是何种关系?教育的比较研究与比较教育研究在价值论上是否一致?
二、多维度的“比较”认识
为了回答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的联系,本文认为,必须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
1. 词源学意义上的“比较”认识
这里我们将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去认识“比较”。《辞海》对“比较”是这样解释的:“确定事物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但只有在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6]在这个认识中,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关键信息,即“事物间”、“异同”、“标准”、“联系”、“分类”,这些信息表明,比较一定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泛指)之间展开的,但条件是依据一定标准,并且事物间具有联系性,目的是确定事物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对事物进行分类,最终认识相互联系着的事物的本质。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比较”一词进行了三种解释,即(1)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2)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7]看来,第一种解释与《辞海》的“比较”认识是一致的,不言而喻,“比较”被规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韦氏词典(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把“Compare”解释为:(1)to examine(two or more objects,ideas,people,etc.)in order to not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2)to consider or describe as similar,liken.……显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思想或民族的考察,目的在于找出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与《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Compare”的解释是一致的,它认为比较是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民族、思想等,目的是表明他们是如何相似或相异的。[8]
由此可见,在词源学意义上,认识“比较”有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二是事物间相互联系,三是依据一定标准,四是表明相同性和差异性。这对于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都具有本体论意义。
2. 哲学意义上的“比较”认识
词源学意义的“比较”认识揭示了几个基本原则,那么哲学意义上的“比较”认识是否有其规定性呢?在哲学上认为,比较是从事物的彼此联系出发,通过考察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异同关系而把握对象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的一种思维关系。这里涉及到比较与哲学范畴的“联系”、“质”、“思维”联系起来,同时还认为,通过比较去把握对象特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识活动,又提出了比较与哲学上的“认识活动”的关系。重要的是,比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它存在于人们认识的感性阶段之中,人们感性认识的获得是通过比较实现的,不仅如此,比较被应用于理性认识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概念环节,概念是通过对感性认识所提供的关系同类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种具体形象进行进一步比较,而后概括形成的,如“人”的“属加种差”定义法;其次,在判断环节,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判断是在对一事物与它事物、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与其他阶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比较构成了判断的基础;最后,在推理环节,推理过程就是比较方法运用的过程,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就是实施着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比较,比较使归纳和演绎成为可能。比较是概念形成的途径,是做出判断的前提,是实行推理的方式。
哲学意义的“比较”被理解为认识的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认识就是比较的认识,任何认识离不开比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认识就是比较。比较是以无限发展着的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为基础,以人类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
显然,哲学意义上的“比较”是一种认识活动,甚至等于认识,于是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无非是教育认识活动,前者是对无边界的教育的认识,而后者是对有边界的教育的认识。
3. 学科意义的“比较”认识
既然比较教育研究是有边界的,比较教育学是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那么我们还需要从学科意义上去认识“比较”。学科意义上的“比较”认识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存在界线的主要依据。事实上,“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科学、社会学中的研究者一直以来就对人类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进行系统比较颇感兴趣”。[9]这表明社会科学中普遍地存在比较研究,通常大多数比较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性别、民族和种族群体之间的比较,另一类是跨文化和跨国家的比较,这也为我们把比较教育研究限定在民族国家教育的边界内提供了思想依据。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学科意义上“比较”的质的规定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0]中列举了四种比较学科,并对每一种学科划定了边界,如比较解剖学(comparative anatomy)是指对不同种属动物的机体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学科;比较伦理学(comparative ethics)又称描述伦理学,是对于处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代的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道德信仰和实践进行经验的(或观察)研究,特别感兴趣的是各民族的道德实践和信仰的异同;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是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之间的关系或对应情况以及揭示诸语言是否具有共同原始语的方法的学科,前称比较语法学或比较语文学;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研究从病毒到植物乃至人类所有生物在行为结构上的相似与差异,特别是将人的心理性质与其他动物作比较,着重辨别动物(包括人)行为中的质与量的相似和不同。事实上,当代比较学科远不止于这些,比较社会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教育学、比较经济学、比较人类学、比较历史学、比较宗教学……不一而足。
实际上,从以上的比较学科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科的比较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每一种学科都是从自身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仅仅是比较构成不了本体论含义,它还需要学科作为规定。这对于本文理解的比较教育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这要求我们必须对比较教育研究做出质的规定性,这里会有两种维度,一是把教育作为质的规定性,就是无边界的教育的比较研究;二是把民族国家的教育作为质的规定性,就是有边界的比较教育研究。
4. 方法意义上的“比较”认识
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的比较研究之间没有划定出清楚的界线是因为方法意义的“比较”认识存在着分歧。
哲学上,比较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客观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比较方法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必然性。比较是一种认识活动,比较方法是什么呢?通常人们会把比较方法界定为建立一般经验命题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基本科学方法之一,是一种在变量之间发现经验关系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度量方法。比较方法是一般的方法,而不是狭隘的、专门的技术;比较方法是“一种度量形式”,比较是“非测量的排序”,是计序度量。但塞缪尔·艾森施塔特(Samuel N.Eisenstadt)认为,比较方法是一组特殊的实际研究内容,它是一种术语,不是“恰当地指代种具体方法……而是一种社会研究,专门集中于社会间的、制度上的或宏观社会上的问题”。看来,它是在学科意义来认识比较方法的。
从方法意义上去认识“比较”,通常会把比较方法与实验方法、统计方法和案例研究法联系起来。(1)三种方法目的都在于科学解释,这种科学解释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建立一般经验关系;二是其他变量被控制,即保持不变。实验方法是设定两个相同的组,对其中一组(实验组)施加激励,而对另一组(控制组)不施加激励,然后把两个组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功于这种激励,于是可以得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没有其他变量的介入;而统计方法要求对经验观测资料进行概念(数理)处理以发现变量之间受控制的关系。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如要研究人们受教育水平与政治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控制年龄的影响,因为年轻一代比老年一代受过更多的教育。通过分类,把样本分为许多不同的年龄组,考察在每个独立的年龄组内参与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这样,我们可以对比较方法与这三种方法进行关系界定,统计方法近似于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统计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比较方法与实验方法在逻辑上是一样的,比较方法类似于统计方法;比较方法和统计方法应该被当作同一方法的两个方面,在统计方法和比较方法之间不存在一条清楚的分界线,差别完全依赖于案例的数量;“比较方法不是实验方法的等价物,而只是它的一个很不完善的替代品”。比较方法的主要问题:变量多、案例少;在给定时间、精力和财务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比较分析作为研究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仔细地阐明假说,把统计分析作为第二阶段,在此阶段用尽可能大的样本来检验这些假说。案例研究方法能够且应该与比较方法紧密联系,某些类型的案例研究甚至被认为是比较方法的隐含部分。
然而,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要使用比较方法?因为比较研究的主要功能是发展、检验和修正理论,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理论与比较方法之间的关系。比较方法能够且应当用于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性”研究,致力于提出“通则性”的理论论说。显然对于教育研究而言,比较研究和比较方法的使用同时具有教育理论的发展、检验和修正功能以及对教育现象的“共性”和“通则”进行理论论说。
三、教育的比较研究
本文之所以提出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的命题,是因为只有辨别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可以认同比较教育研究的合法性。从词源学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比较一定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泛指)之间展开的。就教育的比较而言,可以在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之间展开比较研究,如两所学校或两所学校以上之间展开比较,也可以是一国之内的两个省或若干个省之间的义务教育或义务教育经费展开比较。但条件是依据一定标准,并且事物间具有联系性,同样教育的比较。如果就两个省的义务教育展开比较,那么必须建立标准,同时要建立两个省的义务教育之间的联系;目的是确定事物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对事物进行分类,最终认识相互联系着的事物的本质。从教育上我们可以找出两个省的义务教育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并对义务教育进行分类,最终揭示义务教育的本质。
从上面的“比较”认识中,我们可以基本判断,教育的比较研究遵循着比较方法的所有基本法则,如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个体与集体、整体与区域、历时与即时、演绎与归纳、纵向和横向、质量与数量、形式与内容、自发与自觉等。这些基本法则普遍地存在于比较方法的使用当中。
教育的比较研究本身普遍地存在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当中,有的研究者划分了比较定性研究和比较定量研究。如在进行随机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中,“得到因果结论(即X造成了Y)的一个根本的科学概念是比较。比较除了因果变量(如教学干预措施)之外极为相似的两组人的教育结果(如学生成绩),可以帮助分离出该变量对教育结果的影响”。“不管比较的单位是什么,随机地将学生、班级、学校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可以保证这些比较组大体上在干预开始时是相同的……而且比较组之间的机会差别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得到检查”。[11]
教育的比较研究必须具备基本条件,即建立一个参照点(a tertium comparationis),这样所有的可以比较的单位能够根据一个共同的变量、根据比较中所有单位的常量进行考察。教育的比较研究并不用于构建一种解释理论的目的,而用于创建一种参照框架(a frame of reference),便于不同的观察结果联系起来。利用教育的比较变量有效地描述被比较的单位,这些变量构成了现象分类的等值的标准。为了描述目的而创建的等值分类才可能进行初步的教育的比较,从而构成了构建一种理论的第一步,因此描述性比较的目的是根据分类和安排的现象去构建概念。另外在谈到比较是一种方法论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区别描述性(descriptive)目的和陈述性(propositional)目的,因为它们的目标是要么区分个案(idiographic)现象,要么建立通则性的(nomothetic)概括。
显然,教育的比较研究对于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比较研究根本不可能有科学的教育理论”。[12]但“比较教育研究”也包含在“教育的比较研究”中,但有其特殊的逻辑,也就是学科逻辑。
因此,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
四、比较教育研究
从学科逻辑来讨论比较教育研究就是本文区分教育的比较研究的一个维度,尽管“应当承认,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的名称给人一个虚假的印象,好像比较教育学仅仅作为比较的方法使用”。[13]比较教育研究必须包含大量的理论和方法论,在认真解释并分析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特点的条件下,揭示和分析全球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由于比较教育研究还需要从学科逻辑上去解释其存在的合法性,因此我们需要表明比较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或领域与比较之间的区别,比较教育学是作为一个具有实际内容的研究领域而存在的,而比较是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的,因此它们两者不在共同的边界内。一方面比较教育学可以运用其他方法,如定性、定量等方法,另一方面比较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和学科,它存在于只要满足或遵循比较逻辑的所有对象研究中。况且,比较教育研究在使用比较方法中并不排斥其他方法的使用,相反“比较教育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非常多样”。[14]
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比较教育学在研究内容上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民族国家教育的比较研究。意大利比较教育学家加尔多在确定比较教育学的对象时写道:“不管我们觉得给它起一个什么名称更好,最主要的是要承认,在使用比较(而且比较方法本身也要求研究方法多样)方法的同时,也有着确定的对象,即比较教育体系,或者换言之,是具体社会体系(国家、地区等)中的教育过程。”[16]
事实上,在把民族国家教育作为研究边界的时候会有四种类型,即民族国家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民族国家教育作为研究背景,民族国家教育作为分析单位,民族国家教育处于跨国场景中。在全球化时代,跨国研究正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无疑在这种关注中比较教育研究正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比较教育研究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也就是它的基本属性,这些属性就是它的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跨文化比较(cross-cultural comparison)可以揭示在其他文化内部不存在的制度及其功能。在解释跨文化关系里,“功能等值”(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指事件A没有结果B(在观察者自身文化中来看),但有结果C,而结果C与B有关系,因为它实现了与B一样的功能。但只有认识到A与B的关系和A与C的关系是不够的,综合理论同样应当解释A和C之间的关系。如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空间数量增加可以导致教育的高需求;而在另一个国家结果可能是需求令人惊奇地下降。另外,还有跨国比较(cross-national comparison)、跨学科比较(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因此,比较教育研究一定是超越于比较方法,而教育的比较研究仅仅局限于比较方法,这种超越性首先表现在价值论上,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借鉴、教师的专业通识知识、理解、决策等重要价值,而比较方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事物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认识事物间联系的本质。其次,从本体论上,比较教育研究的终极性在于揭示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知识的不同表现或存在,从而为实现价值找到可靠依据。从比较方法的逻辑来看,比较方法与案例研究法之间是有联系的,这实际上为我们对单一国家进行研究找到了方法依据,如果我们把“美国教育”、“英国教育”等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研究,那么无疑这种研究也可以认为是比较研究,由于它是关于教育的研究,因此有理由视其为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还与翻译别国教育经典联系颇深,问题是教育经典翻译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部分吗?如果是,那么今天中国教育学术界蔚为壮观的西方教育著作的翻译大潮是否就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大潮呢?凡是懂得外语的,并且在自己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中国教育学界人士都在西方教育著作的翻译上频频出手,为哪般?是为中国已经枯竭了教育研究资源注入活水?是为中国教育改革在社会转型中寻找范式转换的依据?为中国教育实践在面对素质教育困境而提供国外成功榜样?这里还引出一个话题,那就是比较教育研究者的身份确证。有什么身份特征的研究者才算是一个比较教育研究者呢?无疑,只有在学科视野中才可以确证身份。
因此,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中的比较研究的区分可以纠正长期以来在认识上的误区。“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范畴,但确实我们注意到,在教育学术界有人否定比较教育研究的存在,否认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必要性,其理由是所有从事教育研究的人都应该有比较研究的素养或能力,都应该有比较的国际视野,比较研究应该是真正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比较,而实际的研究成果却更多表现出单一国家或问题的研究,根本上缺乏比较维度,从而否定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我们的反驳理由是,比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所有人都应该有比较能力,具有普遍性,比较教育研究在这种普遍性的基础上追求特殊性,也就是学科的价值,它创造知识、建立理论。否定比较教育研究就等于否定所有的各学术领域的比较学科,也就把比较文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法学……都否定了。
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中的比较研究的区分有利于我们构建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史。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尤其是西方的比较教育学者通常把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追溯到史前,也就是18世纪以前的历史,确定历史价值的基础是对域外教育的考察和记录,甚至思考。这种历史认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缺乏边界的限定,我们把比较教育研究限定在民族国家教育的边界内,那么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就成为比较教育研究历史构建的一个重要依据。
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中的比较研究的区分还有利于研究者身份的明确。比较教育学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注重以专业学科的方式来了解比较教育,而这种专业学科的本质是科学的。这意味着对于自己研究的教育现象,比较教育学家的发现和论述都是在一个定义严格的参考框架内的。相反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是普遍地存在于所有的教育研究中,但并不意味着进行着专业学科的探索,我们总不能把经常出国访问的政府官员为了某一种政策而到国外去考察、访问也都视为比较教育研究,因此这种区分对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比较教育研究是学科专业共同体内的事情,对于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而言,完善专业学术共同体才是最紧迫的工作。
摘要: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2]Raivola,Reijo,What Is Comparison?Method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29,no.3,August 1985,362~374.
[3]Rossello,P.,Concerning the Structur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7,no.1,1963,103~112.
[4]Trethewey,A.R.,Introduc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Perg-amon Press,1976,1.
[5]Crossley,Michael and Keith Watson,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in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Falmer,2003.
[6]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840.
[7]现代汉语词典[Z].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65.
[8]当代高级英语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70.
[9]廖福挺.分组比较的统计分析[M].高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
[10]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78.
[11]转引自(美)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编.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3.
[12]Farrell,J.,The necessity of Comparison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the Salience of Science and the Problem of Comparability,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3,no.1,1979,3~16.
比较 篇5
关键词:典型表达;典型结构;细节;比较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52-1
一、基于典型表达选择比较点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发掘一些不易被学生发现的有关“言语表达”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这时,教师就要首先进行取舍,应该以课标为导向,根据年段教学目标,文体特点,精心选择最能突出文章特色的典型表达形式来构建比较的材料。《我和祖父的园子》中有两处描写园子的段落,分别处于文章的前后两处。如果教师不对材料进行整合,学生是无法发现这两处写园子的言语表达上的不同之处的。而文中这种自由的、清新的孩子气般天真的语言风格,就是这篇文章中最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作者也是通过这种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小孩子心目中的园中诸物,无处不处于自由之中。因此把这两段写园子的段落放在一起比较就很有价值。我们让学生在比较中去发现这两段文字虽然都是写园子,但是第二处的园子里的动植物显得更自由。启发学生去发现作者连用了六个“愿意”和一个“随意”;用了“要……就……”的句式;除了写所见,还写了自己的想象等在言语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再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我们要学习说理文是如何围绕论点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因此把三个事例拿出来比较也是选择了典型表达作为比较点。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文中三个例子的共同点,明确这三个事例都写了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取得了成功,都选择了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再让学生比较三则事例的不同点,三个事例分别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来写的,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李时珍是从小立志学医,爱迪生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齐白石则是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如果不通过比较这三则事例,学生可能就无法发现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事例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来自古今中外,从事着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起点的三个人都是通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如果能删选出文章中的典型表达形式,并能组建一组或几组对比点,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发现。
二、基于典型结构选择比较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表达主题的。我们常在教学中把文章的结构叫做段落层次。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典型文章的结构归类,并且完成单篇结构,单元课文结构乃至整个年段课文结构的整合或构建,便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发现对比的文章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内化为阅读能力,最终深化为写作能力。我在教《人类“老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梳理文章结构,我先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用相同的结构来概括。学生能很快能用以下结构来表达。
1903年,人类模仿鸟类飞行的特点,造出了飞机。
30年后,人类模仿蜻蜓翅膀末端有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的特点,造出了机翼不易破碎的飞机。
现在,人类模仿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再让学生基于这样的基本结构来比较三句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相同点都是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都从自然界的生物钟获得启发;不同点是观察越来越深入,范围越来越广,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好。研究得越来越深入,获得的成就越来越大。
三、基于“细节”选择比较点
“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尽可能大的阅读空间内,自主感知阅读材料,通过多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养成阅读能力的过程。”[1]基于细节选择比较点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现形式就要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个精妙传神的字词、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语句、一个个精彩典型的句段甚至一个准确妥帖的标点都要反复进行推敲,品味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最终达到自主开放阅读的目的。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中的第5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这里可以先围绕一个关联词“而”的有无来进行比较,这个“而”字巧妙地将石榴树招虫与樟树拒虫这两部分巧妙地连接了起来,同时“而”又表示转折,表示作者欣赏樟树拒虫的品质。另外还可以比较“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中的三个“它”的不同,来让学生发现樟树的精神伟大之处。通过比较后,学生知道了前面的两个“它”指樟树,第三个“它”指木质。再进一步比较,樟树与木质有没有区别,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能说出木质只是还具备一点点樟树木的性质而已,两者的共同点是香气永存,都可以拒虫。最后,再出示句式让学生与课文比较阅读深化对樟树的认识。
樟树可贵的是有一种香气;
樟树更可贵的是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樟树最可贵的是只要这种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基于“细节”选择比较点可以让学生敏锐地捕捉“细节”的特别之处,从中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作者表达智慧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养料。
[参考文献]
比较 篇6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主题比较
作家南帆的散文《蚂蚁》和马克·吐温的《辛劳的蚂蚁》, 都描写了蚂蚁找食吃时的动作和搬食物时的表现, 比较两文的主题, 《蚂蚁》表现了作者眼中蚂蚁幸福的渺小, 感受到主宰命运之手的强大, 而《辛劳的蚂蚁》则借题发挥, 借蚂蚁讽喻了人类的可笑行径, 即执著于那些徒劳无益的蠢事。主题表达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同一题材作品的情感比较
比较刘白羽的《日出》和徐志摩的《泰山日出》两文, 同为散文, 都写日出, 但两文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刘白羽写自己从小渴望看到“日出”, 但几次与“日出”无缘, 后终于在一次回国途中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 万分欣喜中作者想到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用“日出”来象征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徐文的《泰山日出》则一开篇就用绚丽的色彩来描写云海, 写日出, 想象瑰丽, 用笔恣肆, 表达对日出的赞美欢欣之情。同一景物写出了不同的经历和情感。
三、同一题材作品的表达方式的比较
《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都以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留学巴黎的生活为内容, 写他创作《风》的经历, 但前文侧重书写经历, 简洁而明快, 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后文侧重描写当时的环境以及冼星海创作时的所思所感, 联想丰富, 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两文体裁不同, 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
四、同一题材作品的描写角度比较
比较《静默草原》和《草原散章》两文, 它们都是描写草原的散文, 但角度和手法却不同。《静默草原》的作者鲍尔吉·原野是蒙古人, 他写了蒙古人眼中的草原——辽远、苍茫, 是饱经风霜的智者, 有厚重的历史感, 在草原, 你会感到既自由又不自由;而《草原散章》的作者楚楚是都市人, 她写了外乡人眼中的草原——鲜亮、美丽, 在她的笔下, 草原上的胖草、矮云、笑花、薄云、长歌是那样的可爱动人, 令人难舍。同样的题材因作者的阅历和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受。
五、同一题材作品的表现手法比较
郦道元的《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 郦的《三峡》重在绘景, 写三峡四季的山水, 运用对比, 全文抒情唯美。余的《三峡》重在抒发过三峡的所思所感, 在作者的笔下, 三峡是中华民族的见证者, 秀美的山川与深厚的文化相融,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 纵横古今, 激情飞扬。
六、同一题材作品的人物形象比较
《百合花》与《山地回忆》都写战争年代的事, 都表达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也都刻画了善良淳朴的女性形象, 但两个形象又有所不同, 《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含蓄,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则泼辣爽直, 一文一武, 展现了不同的人性美。
七、同一题材作品的艺术风格比较
《黄果树瀑布》和《绿》同写水, 都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但两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文直抒胸臆, 文风朴实浅近、粗犷豪放;后文用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 语言文雅细腻、清丽婉约。
比较 篇7
在数学教学中, 有许多知识点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时的混淆。利用比较策略能清晰、有效地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例如:“求比值”和“化简比”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区分“求比值”和“化简比”, 并且正确地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呢?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讲“化简比”时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 有效利用比较策略的一个成功案例。
案例:比的化简
教师出示题目, 让学生化简比。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12∶18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6, 得到2∶3;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以12, 得到10∶9。
(大部分学生都同意这么做, 有一位女生举手表示有不同意见)
师:你来说说看。
生1:我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
(这一方法正是老师要介绍的。于是, 老师改变了预设, 让这名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
师:你们认为这样化简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是比值。
师:对呀, 这不就是个比值了吗?
生1:我们可以把它看作10∶9。
师:同学们试试看, 这一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
(学生举例用两种方法尝试, 发现结果正确)
师:请化简1.8∶0.09。
(学生用两种方法尝试, 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20∶1和20)
生2:前项除以后项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师:是这样吗?
生3:20可以写成20∶1。
师:同学们, 那么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生1:我发现把同一个比分别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结果差不多 (有密切联系) , 如果把一个比的比值 (分数形式) 写成分子与分母的比, 就是化简比的结果, 或者把化简比的结果写成分数 (数) 的形式, 就和这个比的比值相等。
生2:以12∶18为例, 化简比的过程和求比值的过程是一致的。
生3:12与18的最简整数比是2∶3。用求比值的方法可以直接写出最简整数比。
生4:以后要把一个比分别求比值和化简比, 能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计算, 写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师:当然可以。
比较 篇8
1大木雅夫的学术思想脉络与现代比较法学的发展
在此有必要粗线条地勾勒一下“学术巨人们”的情况, 这也是我在读大木雅夫的《比较法》中进一步了解到的内容, 由此也可以寻找到作者的学术思想脉络。大木雅夫曾留学德国, 师从茨威格特。茨威格特是比较法学界的重要人物, 他的“法系样式论”至今兴盛不衰。茨威格特与他的弟子也是他的同事克茨共同合作, 于1969年合著完成了《比较法概论》的第二卷《制度论》, 并于1971年合著完成了《比较法概论》的第一卷《总论》。并于1984年对第一版的《比较法概论》进行修改再版, 且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了第三版。而《比较法概论》中的第一卷《比较法总论》, 在中国政法大学潘汉典教授的组织下依据1984年版本进行了汉译, 于1992年出版。该书一出版就受到中国法学界的普遍欢迎, 给处在成长期的中国比较法学带来了福音。时隔十年, 《比较法总论》在国内有法律出版社进行了再版, 虽然依据的仍然是茨威格特的第二版, 但是它对中国当今的学术研究、法学教育仍未过时。甚至还被确定为“法学研究生精读书系”之一。茨威格特与克茨不仅对中国的比较法学做出了贡献, 而且对世界比较法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茨威格特同一时期的还有法国的勒内·达维德, 他的主要著作有《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1964年) , 达维德在其著作中把世界法律体系分为三大法系, 另加一个补充法系, 即罗马日尔曼法系、社会主义法系、普通法系和其他法系。其他法系包括伊斯兰法、印度法、远东法、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各国法。在这里, 达维德首次将“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各国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法域提出来加以研究, 体现了他对非洲法研究的高度重视, 这一点尤为值得称道。此外, 还有法国的康斯坦丁内斯库, 其著有《论比较法:比较法导论》。虽然我们对康氏的了解不多, 但是通过大木雅夫在著作中对其观点的频频引用, 我们可以得知他与达维德、茨威格特一样, 都对比较法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以此三人为代表的比较法学是以对当代世界主要法系进行比较考察为主, 不同于之前把发现共同法作为比较法学的唯一目的。由此, 比较法学也开辟出了另外一条道路, 也是今后“比较法学家”的主要研究领域, 即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比较法是对法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茨威格特是世界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外国私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的所长。“马普外国私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是德国核心的比较法学研究基地, 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比较法研究基地。“马普外国私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是由“威廉皇帝外国私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改名而来。而该研究所是“德国比较法学之父拉贝尔”于1926年所创。其创立之后, 很快就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成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柏林杰出青年法学者的精神朝圣地, 它聚集和培养的一大批青年法学家成为后来德国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并且拉贝尔还在1927年创办了《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杂志》, 这一杂志也很快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比较私法和外国私法方面的杂志之一。由于该杂志与拉贝尔一生有不解之缘, 人们习惯上简称其为“拉贝尔杂志”。在此之前, 拉贝尔在德国慕尼黑创立了“慕尼黑比较法研究所”,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关于比较法的研究所。关于拉贝尔的比较法思想, 其认为“我们不是比较僵硬的数据和孤立的条文, 我们比较得更多的是从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整体中, 对于同一个生活问题会得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以及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方法和他的功用”。可见拉贝尔是一位倡导“功能比较法”和“宏观比较法”的学者, 此中也可窥见到“法系比较法”的影子了。但是, 拉贝尔又认为, “我们最终所期望的, 就是一种普遍的法学理论, 它具有自己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拉贝尔在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 也深受萨莱伊和朗贝尔的影响。如按大木雅夫教授所说“萨莱伊与达维德是现代比较法的两条道路”的话, 那么拉贝尔就是此一道路到彼一道路的转折点。
1900年8月, 正值巴黎万国博览会之际, 两位学者萨莱伊和朗贝尔趁此机会也主办了一个比较法的国际会议。这个会议的召开, 给比较法这门科学带来了很好的认识和鼓励, 并使该年轻的学科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可以说“第一次国际比较法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比较法学成为了一门自觉的有意识的理论研究, 标志着比较法学科的诞生。而萨莱伊和朗贝尔在会上明确提出了比较法学的目的:“文明人类共同法”或“立法共同法”。萨莱伊和朗贝尔所提出的理论确认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为各个文明国家的人民所共有的法的一般原则, 力图打破在各国法制之间存在的反理性的壁垒。表明了他们对于“法律科学”的一种向往。
2大木雅夫的比较法观
“既有人把比较法作为独立的学科部门, 也有人把它看做各种法进行比较的方法。如果说比较法是后者, 那么恐怕其历史从古代即已开始了。而如果是前者, 那么回顾其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则比较适宜。”由此可见, 大木雅夫对“比较法”作为一门学科的认识, 正如上文所述的, 是以1900年的巴黎第一次比较法大会为起点的。“作为比较法基本方法的比较法律”和“作为学科的比较法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从法律发展史和学术发展史上看, 比较法律和比较法学是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比较法律是法律适用和法律发展过程中自发的偶然的法律活动, 但它走向比较法学则是自觉的和必然的法律发展结果。正像严格意义上的法学只是到了近代才开始而研究法律的活动早已经发生一样, 比较法律也只是到了近现代之交时才进入一个具有独立概念内涵的法学领域。没有比较法律就没有比较法学, 没有比较法学也就没有具有科学方法指导的比较法律。
而关于比较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大木雅夫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在最一般的意义上, 它在各种法律秩序的精神与样式的联系上, 揭示各法律秩序的形态学上的特征以及它们相互间在类型上的亲缘性;作为其特殊性, 比较法主要研究各种法律秩序中可比较的各种法律制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认识和完善法制为课题。大木雅夫对比较法的概念的认识, 也可以从他在写《比较法》时, 对著作的内容布局上看出来。《比较法》第五六七章分别是“法圈论”“法典论”“法律家论”, 从“法典”和“法律家”的角度来对各法圈进行讨论。而其中“法律家论”更是他在继承茨威格特的思想体系时, 不拘泥于成见或同说, 在孜孜不倦的研究中所提出来的新的观点。这为我们来说, 在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中, 或者对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进行挖掘的过程中, 不能忽略法律家这一显著而又易忽略的事实。可说是对“法系比较法”的一大贡献。虽然该著作中没有单列整章集中详细论地讨论法律秩序中可比较的各种法律制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我们在著作中还是能找得到该方面的内容, 如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在“保护未成年人”上的异曲同工的规定, 再如德国的“土地登记簿制度”和美国的“不动产转移制度”等。大木雅夫对比较法的概念的认识与茨威格特和克茨的认识是一致的, 我们从《比较法概论》中的《总论》 (主要内容是关于法系的讨论) 和《制度法》的书名中就可以看到。诚然, 正如大木雅夫所言, 比较法没有独立的实在法的领域, 所以在最初的起点上就被视为一种形式因人而异, 可以人为构成的一种研究部门, 每个人都从比较法应有的目的或功能中, 根据其与自己最重视的事物的联系对其加以定义, 结果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 而不是统一的比较法概念。
3结语
任何学科的发展与学者总是息息相关的,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做那么一些事, 他们有崇高的理想, 执着的信念, 义无反顾的行为。在他们前赴后继的努力中, 他们的成果增长了人类智慧,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比较法也不例外。在阅读了《比较法》著作后, 以上的论述既是对大木雅夫比较法的理解, 也是对比较法的理解, 可以说方法是“从点到面”, 意图是“以窥全豹”, 希望不至落于“盲人摸象”的危险。看了大木雅夫的《比较法》感触颇多, 他把我对法律的认识视野大大地扩大了, 超越了国家的维度, 超越了民族的维度, 站在了一个世界公民的立场, 使我客观公正地看待世界各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面对着比较法领域里汗牛充栋的知识, 我就像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孩子, 一无所知。《比较法》使我从“不知者无畏”走到了“知不知”, 在人类伟大的文明——比较法之前除了“顶礼膜拜”之外, 我只能“望洋兴叹”了。
参考文献
[1]茨威格特.克茨, 潘汉典.比较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大木雅夫, 范愉.比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3]杜涛.德国比较法学之父拉贝尔[J].比较法研究, 2004, (6) .
比较 篇9
《桃花源记》与《天上的街市》, 一篇古代散文, 一篇现代诗歌, 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 古今两位作家的写作时间也相距1500年之遥 (421-1921) , 但两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却有相似之处:《桃花源记》约作于永初二年 (421) , 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东晋王朝极端腐败, 对外一味投降, 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 内部互相倾轧, 军阀连年混战, 赋税徭役繁重, 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国家濒临崩溃,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天上的街市》创作于1921年, 当时, 中国可以说是政局动荡, 满目疮痍, 灾难深重。“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 诗人目睹祖国的现实, 理想受挫, 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他对丑恶的现实不满和愤恨, 要求对社会作彻底的改革, 又希望在超现实的空想境界中寻找美好幸福的境界。两篇作品的表现手法也非常相似:它们都是通过对幻想世界的描写, 来曲折地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从而抒发其美好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 运用丰富的想象, 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安居乐业, 彼此和睦相处的世外桃源的幸福生活美景, 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剥削与战乱、和平安宁、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用离奇瑰丽的笔墨描写了桃花源和平安乐的景象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自由美好的生活画面含蓄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丑恶情形。而《天上的街市》写天上的宁静、祥和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 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写天上的美丽、富裕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丑恶、贫穷。可谓是对写桃花源和平安乐景象的意图的完美诠释!《桃花源记》又写了桃花源中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 用良好的社会风尚反衬当时社会的恶浊风气。《天上的街市》写天上的自由、快乐 (牛郞织女骑着牛儿来往, 在天街闲游, 提着灯笼在走) , 也是人间凄惨、悲凉的折射。
两位作家在不同的时代看到的是相似的社会现实。他们所处的严酷的社会环境, 决定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释放对黑暗丑恶现实的失望、苦闷、感伤, 表达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天上的街市》与《桃花源记》就是两个诗人从丑恶现实中幻化出的两道美丽的理想彩虹, 是从丑恶社会污泥中出落的两朵美丽的理想之花。
当然, 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天上的街市》主要通过望见遥远的天空产生的联想, 《桃花源记》主要通过记叙一个世外桃源, 寄托作者不被世俗玷污的纯洁心境。《天上的街市》思想上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 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 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有消极因素。
比较 篇10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主题比较
作家南帆的散文《蚂蚁》和马克·吐温的《辛劳的蚂蚁》,都描写了蚂蚁找食吃时的动作和搬食物时的表现,比较两文的主题,《蚂蚁》表现了作者眼中蚂蚁幸福的渺小,感受到主宰命运之手的强大,而《辛劳的蚂蚁》则借题发挥,借蚂蚁讽喻了人类的可笑行径,即执著于那些徒劳无益的蠢事。主题表达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同一题材作品的情感比较
比较刘白羽的《日出》和徐志摩的《泰山日出》两文,同为散文,都写日出,但两文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刘白羽写自己从小渴望看到“日出”,但几次与“日出”无缘,后终于在一次回国途中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万分欣喜中作者想到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用“日出”来象征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徐文的《泰山日出》则一开篇就用绚丽的色彩来描写云海,写日出,想象瑰丽,用笔恣肆,表达对日出的赞美欢欣之情。同一景物写出了不同的经历和情感。
三、同一题材作品的表达方式的比较
《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都以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留学巴黎的生活为内容,写他创作《风》的经历,但前文侧重书写经历,简洁而明快,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后文侧重描写当时的环境以及冼星海创作时的所思所感,联想丰富,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两文体裁不同,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
四、同一题材作品的描写角度比较
比较《静默草原》和《草原散章》两文,它们都是描写草原的散文,但角度和手法却不同。《静默草原》的作者鲍尔吉·原野是蒙古人,他写了蒙古人眼中的草原——辽远、苍茫,是饱经风霜的智者,有厚重的历史感,在草原,你会感到既自由又不自由;而《草原散章》的作者楚楚是都市人,她写了外乡人眼中的草原——鲜亮、美丽,在她的笔下,草原上的胖草、矮云、笑花、薄云、长歌是那样的可爱动人,令人难舍。同样的题材因作者的阅历和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受。
五、同一题材作品的表现手法比较
郦道元的《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郦的《三峡》重在绘景,写三峡四季的山水,运用对比,全文抒情唯美。余的《三峡》重在抒发过三峡的所思所感,在作者的笔下,三峡是中华民族的见证者,秀美的山川与深厚的文化相融,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纵横古今,激情飞扬。
六、同一题材作品的人物形象比较
《百合花》与《山地回忆》都写战争年代的事,都表达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也都刻画了善良淳朴的女性形象,但两个形象又有所不同,《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含蓄,《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则泼辣爽直,一文一武,展现了不同的人性美。
七、同一题材作品的艺术风格比较
《黄果树瀑布》和《绿》同写水,都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但两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文直抒胸臆,文风朴实浅近、粗犷豪放;后文用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语言文雅细腻、清丽婉约。
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较 篇11
一、比较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策略
1.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教学有很多方式, 教师可以把有相同或相似点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对同篇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进行比较即是横比, 而对文体不同的课文或者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语言或动作进行比较即是纵比。在横比与纵比的前提下, 挑选课文某个段与段及人物和环境前后变化及句子与句子进行比较即是侧比。侧比与横比、纵比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 例如说明文与说明文之间不同说明方法与顺序的比较, 议论文与议论文之间的不同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比较。教师还可以把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字与字及词与词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教师要正确运用比较方法。应遴选有一定联系点的两篇以上的教学课文或者是语段、句子及词等进行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再指导学生对所遴选的材料进行审察, 分别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所遴选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出现的原因;从所分析出的原因中总结或者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从而客观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差异和本质属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比较方法的一个特点, 教师要注重从比较方法的审察与分析及总结概括的过程中, 全面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和正确辨别能力。
2. 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
(1) 同篇课文中不同角度的纵横比较——培养提高学生提炼归纳主题能力。
纵比:例如在《雷雨》一文中, 教师可以把周朴园认出当年的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的前后语言进行比较:一是将两段对话由学生分担角色朗读后审察, 抓住语言描写这一点, 这两段对话的相同点尽管都是语言描写, 然而周朴园的前后态度却截然不同。二是分析原因:周朴园在认出侍萍前大谈特谈纪念侍萍, 这是他空虚心灵和虚伪性格的无遗暴露。而当其认出侍萍后却声色俱变, 立刻翻脸要侍萍一家马上离开周公馆, 这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他残忍的本性。三是综合思考, 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态度的巨大变化完全由他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本性所决定。横比:一是周朴园对待周萍与鲁大海不同的态度, 相同点在于两人虽然都是其亲生儿子, 但周朴园对两人的态度却有天壤有别;二是分析原因:这是由周朴园阴险冷酷、虚伪傲慢、无情无义的性格所决定;三是综合思考:在对待亲生儿子的不同态度中, 周朴园彻底地暴露出了他反动的阶级本性, 他剥削欺压人, 是一个人格卑微、毫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其所作所为赤裸裸地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阶级的罪恶, 昭示了文章主题, 从而使学生更加认清和痛恨万恶的旧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比较, 学生从《雷雨》中学会了分析归纳主题的方法, 培养与提高了判断思维和识别事物本质特性的能力, 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同篇课文不同字词句, 以及作者与作者的风格比较——培养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1) 对文章词语选用进行比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文中用“泻”就比用“照”或“映”好得多, 如果用“照”或“映”就不能表现出“静态动写”景色。一个“泻”字, 就把月光的无形“动态化”、“实质”化了。由此可见, 词语的选用在语文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关系。
(2) 对文章句子结构进行比较。例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原文是这样的:“我没有亲见;听说, 她, 刘和珍君, 那时是自然前往的。”如果改成:“我没有亲见,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自然前往的。”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便几乎荡然无存了。再比如, 《雷雨》中周朴园得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说:“什么?鲁大海?他是我的儿子?”句子的结构好像很乱, 然而却真实地表现了周朴园当时纷乱复杂的心情。如果改成其他句子结构, 如:“什么, 鲁大海是我的儿子?”两相比较, 原句的意味就不能反映出来。
(3) 对作者和作品的风格进行比较。作品的风格是通过文章言语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审美风貌, 对作品风格进行比较是高中语文教学审美的需要和重要途径。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写道:“昌黎好用险韵, 以尽其锻炼;东坡则不择韵, 而抒其意之所欲言。”比较作者用韵来区别他们的行文风格及其人格;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将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作了比较:“太白以气为主, 以自然为宗, 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 以独造为宗, 以奇拔沉雄为贵。”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也对两者作了比较:“李才高气逸而调雄, 杜体大思精而格浑”, “李如心悬日揭, 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
比较既是为了区别, 更是为了融合。通过比较, 我们更容易发现, 掌握和理解对象的鲜明特点, 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3) 材料类似写法各异课文的比较——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杜牧的《阿房宫赋》与苏洵的《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比较。分析:赋是一种文学样式, 它介于诗和散文两者之间, 因此其文学色彩更加浓郁一些, 而且在行文上更加注重运用描写、铺陈、夸张、修饰等文学手法。所以《阿房宫赋》前面三个小节不囿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 而是泼墨如水地描写秦统治者的奢靡与荒淫。《六国论》从内容和文体看严格说应该是一篇史论, 其以史实为写作的依据和基础, 因此作者集中笔墨陈述与记叙相关的历史史实, 再在史实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阿房宫赋》文体是“赋”, 然而其议论的成分占据了一半, 因此说这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 这种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此外, 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 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具体象征, 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铁的见证, 作为秦王朝覆灭的鲜明标志, 这样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苏洵的《六国论》立论匠心独运, 独创性非常鲜明, 一改旧时代许多作家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的手法, 而是把立论的角度定位在“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上, 而且全方位地对内部因素进行深刻分析, 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 处处凸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几点思考
1.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方法, 在比较中不断创新、充实、丰富, 从特色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日臻完美。
2. 比较法克服了教师讲解时平铺直叙的弊端, 其把课文的各种知识整合起来, 以此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因此有一种新颖、奇特的感受, 有的学生还自己找材料比较运用,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比较法能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促使学生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
4. 比较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对机械、死板、单调的听说读写颇感厌倦, 而丰富多彩的比较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能按照比较法对自己写的各种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 分析写作中的得失,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面, 更牢固、更广泛地掌握知识。教师科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教学, 能使学生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提高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地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强化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比较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比较方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苏教版) [S].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1.
[2]储有德.比较方法[J].社会科学, 1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