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基础(共12篇)
比较基础 篇1
1 引 言
美国安然事件以后, 以及另外一些会计准则失效案例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反思, 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人们把很多目光锁定在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上, 这些案例也使人们开始质疑规则基础的有效性, 关于原则基础模式还是规则基础模式的选择问题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种基础模式的比较能够挖掘到更深一层的含义, 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证据。
2 现实背景
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 提高信息透明度, 对提高经济效率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资源分配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可靠、简练和可理解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应该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目标一致, 然而近几年来一些会计准则实效的案例, 让人们开始思考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何去何从, 哪种基础下的会计准则更有效, 更能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是人们关注的内容。
2001年11月, 美国最大的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会计造假案事发, 它让安然公司不复存在, 让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分崩离析, 安然事件余波未平, 美国上市公司又爆发出一系列极具震撼力的财务舞弊丑闻, 从而引发了纽约股市大跌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恐慌。为此, 在美国各界的督促下,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加快立法进程, 试图从根本上封堵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制度性漏洞。2002年7月30日, 布什总统签署了《萨班斯—奥克莱斯法案》, 基本奠定了后安然时代美国会计、审计发展和公司治理及证券监管框架, 特别是对美国会计监管、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会计和审计准则制定提出了重大的改革措施, 其中与会计准则制定有关的热点问题就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是否要转向以原则为导向?
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将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漏洞暴露无遗, 美国考虑开始转向以原则为基础会计准则, 其他国家也开始注意两种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优缺点, 开始思考哪种模式更有效。
3 两种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的比较
当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 通常会对这些选择进行综合比较, 以便科学的选择出更有意义的方案。对于原则基础会计准则和规则会计准则,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 涉及应用价值、适用范围、规范基础等, 更多的比较是关于两者优缺点的比较。
陈继云 (2003) 概括道:原则基础模式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欧洲一些国家使用得比较广泛, 它并没有过于具体规定各种会计处理, 而是基于建立整个框架, 着重于以会计处理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而非形式。大部分的国际会计准则和解释公告都比较简要。这也是原则基础模式的会计准则特征, 它既突出了对经济实质的重视, 也较好地减少例外情况的出现。其缺陷是缺乏具体的会计处理指导, 在执行时, 由于可选择的方式较多和理解不同, 容易出现不同的解释和相似情况下的不同会计处理。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规则基础会计准则) 的优点在于详细的为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各方面提供了指导, 有利于使用者较好地领悟准则的意图, 尤其是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不会由于对准则的理解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
陆德明, 邱昱芳 (2003) 认为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的会计师和外部审计师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 从而可以提高会计师在编制和审计会计报表中的职业水准;应用以原则为基础的方法可以使会计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变得简洁;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可以大量减少准则的例外事项, 并能减少准则间的冲突, 从而减少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设计和套利行为。但是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 这种基础下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会计师及其审计师更多的运用职业判断, 但是不恰当的判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公司产生财务丑闻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需求而不在于会计制度。其次, 一贯性和可比性是财务报表是否有用的关键特性, 但是职业判断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样可能会损害财务信息的一贯性和可比性, 甚至还会出现滥用会计准则的情形。再次, 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中, 各个准则通常仅对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提供解释和指南, 虽然起到简化准则的作用, 但是同时也留给公司管理层一定的操纵空间。
大量证据表明, 再详尽的会计准则也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财务世界的挑战, 而且它们提供的标尺常常只能从形式上而无法从实质上衡量这些准则是否被遵循。委员们认为, 对于任何制定准则的机构而言, 要预测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财务往来以及商业关系并制定出相应准则, 详尽的准则在它们发布之时很可能已经是不全面的或过时的了。此外, 此类准则使得追求自身利益的经理们可能在遵循准则的幌子下操纵报告结果。结果当审计师发现, 当详尽的准则成为经理们的辩护之辞时, 要阻挠此类操纵财务报表的行为将更加困难。
国外学者有人用实证研究来讨论两者的优缺点, 比如, 说Nelson等人 (2002) 的结论, 刻板严格的准则增强了经理们寻找机会操纵财务报告结果的能力, 并由此削弱了准则的效果。而一些学术研究间接的支持规则导向制准则, 他们证明, 严格的GAAP准则为审计师发挥监管作用提供了其所需的合法理由。弹性准则加剧了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冲突, 而且他们之间必须经过更多的协商和沟通。
4 总 结
从我国相关文献来看, 大部分文献在对两者比较结束后都倾向于选择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 而且很多文献都是以美国为例, 来研究从规则基础会计准则向原则基础会计准则的转化, 大都讨论了原则基础会计准则的优越性以及适用性。目前, 学术界比较推崇原则基础会计准则, 其更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然而, 这种模式实施起来的要求比较高, 比如说对会计从业人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 因为该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下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 可以看出职业判断是一把“双刃剑”, 当会计人员不能领会准则的含义时会作出错误的职业判断,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但是不可能制定出一条能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准则, 要确定在特定情况下何为公允报道、何为恰当的处理方法, 职业判断是必不可少、不可取代的。再如, 该模式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虽然实施起来存在诸多困难, 但是原则基础会计准则更能提供有效、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 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更适合我们, 因为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仍然较低, 而且我国的独立审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实务中受到执业环境、时间、成本、审计人员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 同时在目前的情况下, 规则基础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使得财务报告容易被使用者所理解, 更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当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会向着原则基础模式转化, 只是时机未到。
参考文献
[1]陈继云.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比较研究——基于美国规则基础模式与原则基础模式的分歧[J].财会通讯, 2003 (8) .
[2]罗勇, 刘秀兰.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11) .
[3]陆德明, 邱昱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 2003 (1) .
[4]林钟高, 吴利娟.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原则导向抑或规则导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 2003 (125) .
[5]Laureen A Maines, Eli Batov, Patricia Fairfield, D EricHirst, 等.对原则导向制准则及规则导向制准则的制定方法之评价[J].罗妍, 译.经济资料译丛, 2004 (2) .
比较基础 篇2
以传授钢琴初级演奏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材都属于钢琴基础教材。基础教材选用的含义:是否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法、体现和运用了最新成果;是否体现了基础教学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基础教材进入钢琴基础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各种钢琴基础教材,笔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结构、内容、进度、趣味、音乐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根据它们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天天练练》,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等,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坚实有力和灵活。
时代在发展,教材在更新,这必将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改进。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双手最初都只在高音谱号的范围内弹奏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要想在初级阶段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采用趣味的、形象化的教材导入,既注重在趣味中培养音乐爱好,又注重在训练中目的性较强地解决演奏技巧。笔者选择了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和正在推广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参考和探讨。它们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
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在编写《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时,正是德国古典乐派最兴盛时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时代。
卡尔·车尔尼作为一名奥地利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他在钢琴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尝试运用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对钢琴弹奏产生兴趣而出名。
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编写的《天天练练》,以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达到手指坚实、有力、灵活,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我国着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编写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是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博采众长的方式总结归纳写出的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内容来比较
《拜厄》大致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入门知识,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例如:在学习等音时,运用键盘图说明,一目了然。第二部分为触键的准备练习。如:左右手单、双手触键练习,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与教师的联弹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三部分为教材的核心部分,是技巧训练渐进的双手练习,逐步达到锻炼手指有力、灵活之目的。第四部分为一些基本练习和二十四条大小调音阶。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是车尔尼系列钢琴练习曲的入门教材,创作于车尔尼开始专门从事钢琴教学时期。斯特拉文斯基也提到:“车尔尼练习曲不但给我带来好处,也带来真正的音乐享受„„”练习曲是根据不同的训练对象和各种技巧从实际应用中编写出来的。它基本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术训练为主,与《拜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触键方法、音乐表达和应用各种表情记号及在调性变化、音色变化的分辨力上都比《拜厄》提出了更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歌唱性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训练内容。如第11、19、29、38、43、51、56、57、66、73、80、92课等,以右手的五指独立训练为主,左手伴奏为辅,一定要注意4、5指是否站稳,声音是否到底。准确使用指法、熟练转换和弦并合理利用手指的重量是弹好练习的关键。《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俗称大汤普森,共五册,前三册以基础教学为主。这套教程的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进行简易改编,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此外一部分乐曲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汤普森在编完此教材后又为更年幼的孩子们编写了一套教材,共六册。俗称小汤普森,其特点与大汤普森类似,只是程度上比大汤普森安排的浅显一些。这里只就一二册加以比较分析。第一册的学习重点是:(A)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弹奏,注重感受音乐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入;(B)从C大调开始逐步引进其他调性,在出现的节拍、全音、半音、音程、和弦及转位等方面都逐步引入并将有关的音乐常识和常用音乐术语恰当地加在练习曲中;(C)在一些乐曲中出现不同手位,培养学生的移调能力;(D)注重培养读谱习惯和识别音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培养弹奏音乐的流畅性与节奏,把握整体的结构感;(E)引入触键的不同要求,在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方面都引入较形象的乐曲,如《讨厌的啄木鸟》《布谷鸟》《钟声》等。第二册是在巩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等,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乐曲的曲式结构前三册多采用单二部和单三部曲式,多采用近关系调、关系大小调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同时引入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淡化技术概念,趣味学习,使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因此,此套教材很适合与《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搭配来进行教学。
《天天练练》共七册,是一组组的系列练习曲(每组十二首)。这里也只就较基础的前四册加以分析、研究。它们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以独特的短小练习为单位并配有形象化的标题和简笔画,让学习者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与汤普森较相似。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步增加练习量,直到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第一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练习在不同的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虽然练习短小,但训练内容极其丰富,在每一组(十二首)练习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奏、音型、音区、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训练,如:开始练习短音阶、分解和弦时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弹奏得慢、轻一些,然后逐渐地快、响一些;练习和弦时用中速,并用弱、中强、强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来学习,逐步达到手指坚实、有力和灵活之目的。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分上下两册,上册按照技术课题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习者通过一本书即可学到较全面的基础弹奏知识,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下册主要是把适合初、中级教学的一些中外优秀曲目编辑成册,是上册的延伸和发展,但没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就上册进行比较分析,基本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钢琴弹奏基础;第二章,奏法与技法;第三章,综合进阶训练;第四章,手指快速跑动。它在开篇处和每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出现处都作了详尽的教学说明,使教学进行的目的性和实际运用性得以充分体现。
以上五本教材在基础训练安排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但在入手上又各有所长。总体要求是开发手指的基本机能,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及乐谱的基本知识。不同的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传统,在手指训练上缺乏灵活性、趣味性、音乐性,安排进程较平板;《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及《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结合识谱,开放式思路,不局限在一个音区,在训练安排上注意了音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学习者有弹奏的兴趣,而不被枯燥的手指练习击灭学习热情。
从教材的进度安排来比较
《拜厄》在结构、进度安排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手在键盘的位置上来看,是按五指顺序从C——G音开始的训练,逐步转移到G——D、A——E音。先是双手平行八度的进行,再发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双手弹奏的音域,又训练了双手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运用乐句的高八度重复以及音阶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开。其二,在时值的学习上是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全音符到二分音符、从附点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从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拜厄》同样不例外。其一,从开始学习就一直放在高音谱号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现低音谱号。其二,将五指固定在五个音上,使手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键盘上的活动受到束缚,造成学习枯燥乏味之感。其三,没有专门的断奏训练,只有在少数的乐曲句尾中出现跳音和顿音。其四,音符时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安排间隔太长。其五,教材的后半部分(从85—105)技术难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过快了,学生往往学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适应。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在结构、进度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表现在:其一,NO.1—10以4/4拍为基础,双手全部在高音谱号范围内,少量出现三和弦的练习,五指位安排较平稳。NO.11—31左手多以各种分解的形式出现,其中N0.19是第一条弹奏一个八度内的音阶练习,N0.32第一次出现低音谱号,N0.33首次出现左手弹十六分音符,N0.36出现临时升降记号。其二,整套教材奏法丰富——N0.20、23、30、31、51、56、57、68、73、84等有跳奏、连奏、断奏、断连奏、双音、和弦、三、六度、半音阶、同音轮指、临时升降记号、音阶、琶音、倚音等等。其三,音乐性较强。在歌唱性乐句中对连贯性提出要求,如29、36、73、84等,在欢快性乐曲中对手指的弹跳性要求较高,如44、83、95等。其四,技巧训练循序渐进。断奏与连奏频繁交替,双音、和弦、大跳及双手交叉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大。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根据前三册的结构内容来观察其技巧的发展与演进,可发现作者对教材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持续的计划。其进度不像《拜厄》那样前松后紧,而是整体都比较紧凑。在读谱方面,也很有特点,每首乐曲都有标题及特别技巧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插图,对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教材从一开始引入大谱表,同时出现了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表情记号和临时记号也较早就出现使用了;在手位安排方面,从平行八度的C大调五指音型手位开始,逐步延伸到G大调的五指音型手位,很自然地引出双手弹奏这两个调性的音阶,在第一册结束前引出了四个升号和四个降号以内的其他大调;在技术训练方面,一开始就学习双手弹奏单音连奏、双音与和弦练习及力度、乐句的要求,手腕的断奏训练也较早出现。在节拍节奏方面,常见的拍子(2/
4、3/
4、4/
4、6/8)及附点和切分节奏在第一册就有出现,并设有专门的练习。此外,安排了较多的弱起节奏的乐曲。
《天天练练》共七册,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入门册以走路、单脚跳、右手拍球、左手拍球、翻滚„„预备册以跑步、跳跳蹦蹦、双脚跳、大劈叉„„第三册以深呼吸,第四册以醒来、双手伸展、刷牙、下楼、引体向上等形象化、生动简练的提示来进行学习。在练习进度方面第一二册从四分音符入手,以原位训练为基础,多种奏法并存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如第一册第四组的第10首就较早地接触同音无声换指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在短小精悍的结构下逐步完善技术培训。从第三册进入音阶、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打破常规的训练方式,让练习者开始训练就不畏惧在键盘上的远距离跑动,笔者认为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进行一组学习都在强化左、右手同步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个方面。从手的位置来看,教材从双手固定的五指位置开始,练习中有手位的移动和手指的扩张、收缩、穿跨。在读谱方面,不像《拜厄》《车尔尼OP.599》,而是在入门册当中就涉及到大谱表、临时记号、黑键等。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学习的进度安排方面是有意识地将各个方面训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趣味的设计。从手指支撑这门课题开始,强调它在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入门阶段必须把落指的支撑训练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分列的18个奏法与技法中体现了现代钢琴演奏需要的基础不仅仅是手指这一个“点”,而是一个更宽大的“面”的教学理念。从弹奏发音正确、清晰、均匀,到基本流畅,加强手指的挥动能力,增强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注重开放式的训练,纳入丰富的训练方法,增加音乐知识,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
从以上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拜厄》从现代发展了的科学教学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总体来讲显得太单
一、太局限了;《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之好一些,在训练上比《拜厄》进阶速度平稳、系统,但也是显得单
一、局限了。《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总体来讲较注重实效,主张钢琴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要根植于启蒙教育,并要求在入门阶段就为日后更深层次的演奏建立基础,抛弃了“基础”仅仅是“手指”训练为主的较为陈旧而片面的观念,故它们的进阶链条是开放式的、综合性的。
从教材的音乐性来比较
《拜厄》是一个典型的手指性训练教材,它着重于技术练习,绝大多数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调性音乐形式,极少涉及到复调音乐(个别几首运用了一点复调手法)。旋律写作略显单调,和声运用多是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等,调式、调性变化不够丰富。在教材中虽然也选用了一些民歌,但在技术方面不太适合初学者弹奏。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对歌唱性训练有所忽略。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的内容以技术性练习为主,基本写作手法也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主调音乐形式,复调写作手法在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但在旋律的写作上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并在奏法的运用上也比《拜厄》丰富,如:装饰音的使用、临时升降记号及各种不同类型技巧的综合运用。和声写作方面,主要以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为主,伴奏织体较简单。多数乐曲为活泼欢快性质,少量有进行曲风格的,如No.55,如歌的有No.71、典雅风格的有No.78作品等。节奏节拍写作方面,常见的节拍都有体现,节奏的写作变化丰富多样,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既重视于技术训练又重视歌唱性训练。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基本是以风格各异的主调音乐为主的结构形式,节奏鲜明、形式多样的旋律为特色,乐曲情绪有欢快的、恬静的、热烈的、忧伤的等。从取材风格上来研究,尽管大多数乐曲是采用编曲的形式,但它从巴洛克风格到现代风格的作品无所不包。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简易改编为特征,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变化丰富多样,因而也成为一个教育性和音乐性结合较完美的钢琴教材。循序渐进的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同时引入了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内容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习者在趣味学习中把技术概念淡化,使学习变得趣味起来,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增长。
《天天练练》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赋予形象化的、较渐进的动机来创作的。除了在训练演奏技巧方面上的精心设计外,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弹奏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理解力。它注重鲜明的练习要求、体现表达音乐上的趣味性。形象的标题与插图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加深对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于激发初学者的想象力。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强调钢琴教育应把艺术教育放在首位,摒弃了基础就只是手指技术这单一的概念,对音乐生动活泼的体现加以强调。如把经典作品的主题移入初级教学中,注重把民族音乐注入教材等等。
如何认识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依靠技巧来表现,技巧为音乐服务时才体现出它的价值魅力。音乐表现是目的,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处理此课题上有一定的突破。
结语
随着钢琴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教学法在钢琴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不少旨在弘扬本民族音乐特性、适合本国国情的钢琴教材陆续出版,并在广泛地普及、使用中。我们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辩证地看待和充分利用它们。从以上五种教材的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和研究来看,它们各具千秋。《拜厄》从现代发展了的科学教学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总体来讲显得单
被害人比较责任的理论基础 篇3
[关键词]被害人行为;比较责任
一、刑罚的因素
(一)惩罚主义
惩罚主义指行为人由于自己的侵害行为放弃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因而所受的惩罚具有正当性,在普通法中也称作“正当放弃权利”原则。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受到惩罚的依据是,在被害人无过错的情况下,行为人是否侵害了被害人的法益,从而间接放弃自己的权利保护。
犯罪是违法且有责的行为,有责性本身并不足以说明行为人放弃受保护的权利,只有当行为人首先造成了法益侵害,才说明行为人抛弃了自己的权利。如果被害人无过错,则行为人对加害行为造成的所有损害负责;如果被害人对损害结果有过错(例如,自愿参与高危险性活动),那么把损害结果全部归责于行为人就会有失公平。行为人应受到惩罚的范围应该仅限于自己侵害法益的那部分,也就是自己放弃权利保护的范围。
既然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受到惩罚、是否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与被害人有无过错直接相关,法律应提供确切的标准,以确定被害人是否具有法定过错。只有那些落在规范上被划定为属于特定人负责范围的事件,才是该特定人所要负责的对象。
(二)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主要考虑与犯罪相关的社会经济成本,包括犯罪结果造成的损失和预防犯罪的社会成本,认为应为犯罪结果承担责任的是最具有预防犯罪发生义务的人。如果被害人由于自己的过错招致了犯罪行为,那么与其花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去寻找和惩罚行为人,不如在法律上设定激励措施,让这些被害人更加小心谨慎,从而对这一类犯罪,疏忽大意的被害人更具有防范的义务。
刑法若要符合实用主义,在最低的经济成本限度内遏制犯罪,首先应避免过度使用刑法规制社会生活,否则不仅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还会降低刑法的威慑性。其次,要尊重社会一般公民的期待。法律需要与公共直觉和社会期待相当,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生活;但法律又并不能一味迎合公众观点,因为刑法是引导公众道德观念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刑法比较过错理论体系,以维护刑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既符合公众的期待,又可以有效评价行为人和被害人的刑事责任。
二、刑法适用的考虑
正义的标准之一就是同案同判、同样情况同样对待和法律得到实际的贯彻执行。但是在普通法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上的被害人比较过错的体系性指导,对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责任的分析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难免出现刑法适用中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具体规定没有实行的标准和方法。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如果行为人、被害人都有过错且没有造成重大损害,那么普通伤害行为应判为轻罪。①但是几乎没有几个法院遵循这一规定,②有的法院虽然采用此款作为基本原则,但没有作为减轻处罚的条件。③
第二,在具体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各地法院考虑被害人因素的阶段各异。美国各州的法院目前对被害人行为的评价,有的在定罪阶段,有的在量刑阶段,但应该统一贯穿与定罪量刑的过程,《模范刑法典》对罪名等级和刑罚的两部分规定,就体现了这一理念。④被害人行为应首先在定罪阶段评价,如果可以作为行为人的减轻因素,但达不到可以完全免除刑事责任的程度,在量刑阶段再次考虑。这样做的原因,主要考虑到定罪本身就是一种惩罚,是给被告贴上了耻辱的标签,对其一生将产生负面影响。⑤仅这一点,对被告的归责就应考虑其实际违法程度的大小。如果行为人仅应对较轻的罪行负责,那么对其定重罪,即使不考虑刑罚,也不公平。
综上,出于对基本正义观的追求,被害人行为作为行为人定罪量刑的考虑因素,有必要在具体明确的被害人比较责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判决的公正、准确和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三、侵权法的借鉴
犯罪的定性经历了从侵权行为向犯罪行为转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早期,犯罪被看作是对被害人的侵权,被害人可以“用一个普通民事诉讼对不法行为人提起诉讼,若其胜诉,就可以取得金钱形式的损害补偿”。⑥实际上,在事实层面,侵权行为是可以包含犯罪行为的上位概念。只有当侵权行为严重侵害了某一个体的重要法益,或者侵害了第三人、国家、社会等重要法益,出于对法秩序的维护,刑法才用以严厉的惩罚手段予以制止。鉴于《侵权法》与《刑法》的内在关联性,在刑法上建立被害人比较责任制度,就可以参考侵权法中的制度形成和设计。
2000年起在美国开始实施的《侵权法重述·第三次·责任分担编》,开始采用比较过失理论,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失/故意,进行责任分配。⑦因为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负责;如果损害结果可以归责于另一方,就不需要承担责任。⑧同时提倡侵权法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定义务,只有在当事人违反这些法定的谨慎义务时,才能相应减轻对方的责任。刑法也可以据此作为参照,完善理论体系,将被害人过错作为判断行为人责任的考量因素。
[注释]
①Model Penal Code.211.1(1), Official Draft and Revised Comments, 1980.
②Haw.Rev.Stat.Ann.707—712,Michie,2003;Neb.Rev.Stat.28—310,1989;N.H. Rev. Stat. Ann. 631:2—a ,1996; N.J. Stat. Ann.2C:12—1,West, 2003; 18 Pa. Cons. Stat.2701,1998; Vt. Stat. Ann. tit. 13,1023.
③Miss.Code Ann.97—3—7,1999; Mont.Code Ann.45—5—201,2003; S.D. Codified Laws ,22—18—1 , 2001.
④Model Penal Code.1.02,Official Draft and Revised Comments, 1980.
⑤Model Penal Code.1.02 cmt. at 20.
⑥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第208页,1959.
⑦Restatement(Third)of Torts:Apportionment of Liability,1,1999.
⑧Friedrich K. Juenger, Brief For Negligence Law Section of the State Bar of Michigan in Support of Comparative Negligence as Amicus Curiae, Parsons v.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ompany,18Wayne L.Rev.3, 50,1972.
中西方基础教育发展比较 篇4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以欧洲为主导的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也造成了中西不同的教育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首先,受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影响,中国人将群体利益作为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儒家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为写照,天然地排斥多样性,趋向同一性。反映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是“统一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同一的进度、单一的评价”,学生“天资的不同水平,被淹没在泥浆之中”。而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形成了西方以多样性为特征、多元思想共存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氛围自然灵活、较少形式主义和统一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多样、学生轻松自由,有助于激发其内在活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其次,由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生生息息都处在固定的家族和村落里,逐渐形成一种恒定和静态的意识。正是这种求久拒变的特性,压抑了国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经世济用的教育观,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基础教育的稳定性,课程设置一成不变、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担心一变就乱,固守“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与此截然不同的西方教育却倡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鼓励冒险和弃旧图新。这种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其基础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再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种等级观念体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就是“师道尊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被逐渐地销蚀,进而变得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创新意识。而与此相比,西方文化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这种观念也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独立、自由、平等的,这种心理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师生平等,强调建立“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其内在素质,培养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才。
二、教育体系与培养目标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教育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制,其他西方国家与此大同小异。就其基础教育体系而言,美国的初等教育6年(6~12岁),中等教育6年(3+3);英国的初等教育6年(5~11岁),中等教育7年(5+2);法国的初等教育5年(6~11岁),中等教育7年(4+3);德国的初等教育4年(6~10岁),中等教育8年或9年(5+3或6+3);日本的初等教育6年(6~12岁),中等教育6年(3+3);俄罗斯初等教育3~4年,6~7岁入学,中等教育7年(5+2);中国的初等教育6年或5年,6岁入学。初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因素为:(1)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2)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3)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对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报告《发展和改进中等教育》中的表述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1)保证学生的智力培养,发展其批判精神、判断能力、明确的表达能力、思考和逻辑推理、综合、理想思维和创新抽象思维的能力;激发创造性,发展求知欲与自学的能力。(2)形成学生的关爱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和他国人民、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倡导自由精神和责任感,倡导爱护环境、自然与文化遗产;发扬爱国主义、民族情感、国际主义以及培养公民资格。(3)促进美学鉴赏,培养从事艺术创作以及文化生活的素质基础。(4)身心健康发展所需的知识、行为习惯、技能。(5)职业与就业的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态度。
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传统思想理念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一直存在着事实上的明显区别。其主要表现为:(1)中国的基础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承,学多悟少;西方教育注重认知与创新,学少悟多。如他们在初等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活动”(美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导他们有益地运用自己的好奇心”(英国)。(2)中国的基础教育始终以应试为重,西方则注重社会适应性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就业智能、胜任公民职责”(美国)、“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以及个人、群体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英国)。(3)中国的基础教育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积累,西方则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美国)、“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精神”(英国)。(4)中国的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寻求标准答案,西方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合理的怀疑和争辩能力”(英国)。(5)中国的基础教育强调统一化与整体性,西方教育则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6)中国的基础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西方教育则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掌握与成人生活和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英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从教学内容上来讲,西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广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加强了基础学科、科学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人口等重大社会问题教育。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加强英语、数学、科学、社会、计算机的教学。1991年,布什总统发表了《美国2000年战略》,提出建立5门核心课程,即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1993年,《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再一次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地理、历史、外国语、艺术等科目规定为美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与此同时,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讲究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主要指的是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什么行业,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的知识都是用得着的。比如美国的基础教育会教给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怎么去说服别人,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介绍给别人,怎么在众多可能性面前做出最强档的选择等等。英国公立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由基础科目和核心科目组成。基础科目有7门:体育、美术、音乐、现代外语、技术、地理、历史。核心科目3门:科学、英语、数学。德国基础教育课程门类众多,学生可以从众多门类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德国中学课程主要有三大类: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社会科学类、语言文学艺术类。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主要包括以下课程:数学、物理、化学、技术、计算机、生物。社会科学类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家政学、心理学、法律。语言文学艺术类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以及英语、德语等10种语言。在这10种语言中,学生一般可选两三种语言进行学习,并且在毕业时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西方国家特别注重人文社科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如美国地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了解地理学基础知识,进而能够掌握地理与经济、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政治学课程的目标是:掌握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运行情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最终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对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主题。在英国,副科课程的课时要比中国学校的课时多很多,从11岁(五年级)学到14岁(八年级),基本上是学四年。当然主科肯定是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过这种重要性没有体现在课时安排上,主要是在考试上加以体现。德国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古典雕塑、绘画、古典音乐、歌剧等等都在德国的教育框架之内。因此德国学生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比较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整体内容上相对狭窄,人文社科和综合素质教育薄弱,打基础与做学问相互脱节。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应用、重传承轻创新、重积累轻探究、重应试轻能力、重课堂轻社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与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脱节的高度抽象的难题钻研和反复进行的应试训练上,从而牺牲了对他们未来有更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西方基础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差异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当然西方的基础教育也有因过分强调快乐与自由,造成学生水准参差不齐、缺乏刻苦精神、管理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浪费等不少的问题。因此,东西方教育的交流互补无疑是有益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教育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对此,发达国家都相继展开了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其总体动向和趋势为:(1)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2)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了综合素质培养;(3)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学校的自主权;(4)实行择校制度,增加基础教育的灵活性。教育的四大支柱:让学生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成为共识。2010年7月我国正式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纲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类型定位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立了基础教育应重点培养的基本素质:(1)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技能;(2)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3)信息技术的能力;(4)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5)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6)独立、自由发展的个性。倡导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的观念。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和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兴趣、保护儿童好奇心、培养中学生专业兴趣、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特别是随着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我们对中西方基础教育从思想与理念、体系与目标、内容与方法、改革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是从西方的先进和优势的方面看我们的问题和不足,以利取长补短。事实上,中西方的基础教育各具特色、各有短长,惟有客观理性地反思,方可扬长避短,在不断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切实走出一条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春苑.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7(20).
[2]苏·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50.
[3]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5]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华玉,李兵,赵国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中美基础素质教育评价差异比较 篇5
(2011-11-25 11:48:07)转载▼
标签: 分类: 雅思/托福/考研/SAT/AP/考试等
中美
基础素质教育 评价差异比较 杂谈
中美基础素质教育评价差异比较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素质评价方式的完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没有素质评价标准的确立,就没有科学的素质评价方式,也就没有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文章通过当前教育实践中对三个最基本的素质评价标准的误解说明,目前教育界还缺乏素质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系统理论,更缺少成熟的素质标准实践模式。所以如何确立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情况的素质评价标准,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方式,使素质评价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教育界必须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 素质评价素质评价标准
一、当前素质标准的现状
素质教育是教育界恒论恒新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颁布的《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开篇总体战略部署中首先指出的还是素质教育问题。《纲要》提出:教育要“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促进教育公平,追求教育卓越,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在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中,还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主题,从教育的不同层面提出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并提出要聚焦素质教育战略主题进行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试验项目,鼓励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转变应试教育倾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小学生“减负”有效机制,深化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改革,凸显各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转变,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健全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形成多样化、可选择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新制度。”所以说,素质教育仍然是接下去十年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
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无可撼动,那么,评价素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在纲要中描述并不多。虽然对于学生素质评价没有提出具体标准,但是纲要里充满着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素质提升的要求。在体制改革部分,提到了“完善中小学入学和招生考试制度。„在实行全市初中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入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统一招生录取的办法,逐步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比例;„.建立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相匹配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招生考试导向机制。” 但是纲要中对学生素质评价并没有给出标准。笔者认为,要实现纲要中提到的重大战略主题,完成重大工程和行动项目,必须首先梳理、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素质标准。这是素质教育与评价的出发点和前提。
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素质概念受到中国教育理论界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问题,实践模式问题,评价体系问题等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许多专家纷纷写出世界各国的素质教育介绍。在实践的领域,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探索对优秀学生的选拔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文汇报近期报导,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决定,在2010年自主招生时开展合作,实行“五校联考”。与近年各大学各自举办的自主招生一样,五所高校仍将选拔分成笔试、面试两个阶段,但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和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成绩单变成“考生评价报告”,考生的成绩单不再是各项分数简单的累加,而改由分数和“考生评价报告”组成。针对每一门课程的考试都有分析和评价,具体指出考生在某方面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上的表现。教育界专家认为,这五所高校联合组织自主招生考试,是改革传统高考的又一新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北京大学使用校长实名推荐制录取学生的方案公布后不到24小时,人民网2009年11月17日称,在某门户网的民意调查中,质疑实名推荐,认为对多数人不公的占67.8%;认为可以弥补高考机制不足发现素质人才的占24.5%。《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认为,与其实名推荐,不如探索多元评价模式,与其给校长推荐权,不如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今年12月12日,四川大学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办法出台。川大在招生办法中特别为被称为“双特生”的奇才、偏才和怪才打开自主招生大门,在这一招生环节中同样采取了“高中校长推荐制”,同样引发巨大的争论。
二、美国学生评价标准
为什么在国外实施已久的评价方法引来如此大的争议?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素质评价方式片面理解所致。采取推荐的方法貌似与国际接轨,从深层次看,并没有触及到素质评价标准的实质。尽管目前关于美国素质教育的介绍满天,其实美国并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但是人们一般相信,只有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才可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因此笔者通过名牌大学对候选人的录用标准来探究美国教育下的学生素质标准。美国的大学录取标准颇为复杂,一般来说,名牌大学的录取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看高中成绩(年级排名,课程的选择等等)和标准考试成绩(SAT,SATⅡ,AP等),85%-90%的申请者都会符合要求。探后考虑明星效应,以及杰出的领导才能。优先被录取的是明星和名人以及学业突出者,比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西屋科学奖得主等。经过这些录取条件,占录取总额60-70% 的学生已经选定。剩下的能否被录取,主要看老师们的推荐信和申请者的作文。挑选人通过读申请者的申请作文,看学生的写作水平、个性以及在文章中蕴含的激情(passion),领导力(leadership),上进心(determination)和正直(integrity)等素质。美国《普林斯顿评论》曾把1500多所大学以录取难易程度从60分到99分进行排列,称为录取竞争指数。美国独立升学顾问高燕定认为,所谓“录取竞争指数”也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他将这个评估方法归纳成一个公式: 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0~4分)+课程难度(0~21分)+年级排名(-1~3分)+平均成绩(0~16分)+ SAT成绩(6~25分)+全国荣誉学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推荐信(-2~4分)+课外活动(-5~30分)+种族多元化(-3~5分)+体育活动(8~40分)+超级录取(40分)+[体育教练点名(5~10分)+家住远处(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前面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面6项体现其他素质。能在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在重点高中,但是选修很多最难课程的学生也具有高素质;善于考试能够获高分,也具备高素质;善于准确地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能够获得老师的大力推荐,是优秀素质的表现;花大量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甚至打工,是优秀素质的表现;少数族裔学生因为文化背景和家庭的原因,需要较高的素质才能完成其他学生同样的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也被认为具备优秀的素质。人才和素质不是单一类型的,某方面不足可以用其他形式和内容来平衡。所以,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学习成绩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评估公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大学看中的学生素质标准。
具体到实践领域,这些标准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2005年,有3200位SAT满分的学生申请哈佛大学,结果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中56% SAT 在1500分以下。因为在名牌大学,录取的并非是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录取的是将要贡献社会的人。举例来说,一个女孩学习一般,但她以1300多分的SAT被哈佛大学录取。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富裕到她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高中的暑假,她没有去暑假班学什么大学预科,而是天天到餐馆打工挣钱,挣的钱捐给拉美两个穷苦的孩子上学。她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来做志愿工作了。这个女孩在大学申请里写道:我的父母有钱,但如果我从他们那里要了捐出去,那是他们的慈善而不是我的。这三个暑假是我对社会的贡献。
而在我国,尽管诸多评价方式改革正在进行。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素质标准,导致改革效果不佳。比如,今年北大公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90名学生名单,各中学校长对所推荐学生的推荐语也一同公布。在或长或短的推荐理由中,“成绩优异”者60人,占总数67%,绝大多数校长仍选用了成绩作为主标尺。“学生干部”42人,占总数47%。“奥赛”获奖者35人,占总数39%。此外,20名学生的推荐语中提到了“素质”。以此来看,北大学生录用中的校长推荐标准基本还是成绩第一,这与通过高考选择高分状元的办法没有本质的不同。从中也折射出当前中国学生素质评价标准的缺失。
三、素质评价标准缺失的具体表现
1、缺乏对品德教育的有效评价标准
当前虽然各级教育机构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但至今没有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出现。大家已经认同书面考试不是评价学生道德素质的合适方法,正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据笔者的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估还是流于形式,有些只需要在表格上盖章就可完成,而且与大学录取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所以缺乏实施的动力。
美国虽然没有类似国内的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讲究做人的底线,包括做人的善良、自信、诚实、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学校通过体育运动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公平竞争等意识,教育孩子们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违反规则的成本是很高的,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小到失去参加活动的机会,大到失去同学的信任,没有朋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可怕的结果。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有可以衡量的指标。比如,爱心可以用很多方面来衡量,化成具体的指标,就是学生在做公益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在哪里做的,由谁来证明。通过这些量化的资料,可以衡量学生是不是有公益心。
2、缺乏对人文教育的有效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界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基本上是限制在理科范畴内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受几十年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影响。语文,英语虽然也是主科,但与国外的教学深度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钱学森老人一直提醒我们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学习人文学科能增加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因丰富阅读所产生的伦理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资料,在美国众多顶尖大学中,加州理工学院对新生的数学和科学等学科能力要求最高,申请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要修的理工类课程的最低要求却总共是7个学分,占其高中总学分的28.6%。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3月29日谈到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说: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这种文理兼修的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比如在普林斯顿大学这个理工类学校只要求4年的数学、2年的实验科学,数理化生学科只有6个学分,仅占28个总学分的21.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理工科排名前列的大学对人文科学要求很高,比如斯坦福大学,要求具有写作和文学训练的4年英语课程。它还要求3年的历史,而且此课程一定要包含论文写作的训练;接下来的才是要求4年数学和3年或以上的实验科学。在美国基础教育中英文课难度很高。比如在加州,十年级的英文课要求学生分析十本英文小说,为了拿到学分,每天需要看几十页的材料,同时还得找资料作分析,一个小时作业时间是必须的。相比而言,国内的语文教学实在是浅显,所以许多中学生,甚至一些理工科的大学生文理不通的也大有人在。
3、缺乏对创造力培养的有效评价标准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想必每个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都心领神会,笔者在此不赘述。有意思的是有些后来到美国上学的学生反映,美国老师的讲课非常没有条理,似乎老师根本就不备课。笔者在旁听美国大学生的课上,感觉也差不多,发现如果没有学生的提问,老师的课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美国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自我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独立精神培养非常重视。笔者看到弗吉尼亚州小学五年级社会学习教科书上有一页评论,题目是:怎样才能知道你所知的是真的?“虽然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的知识,但是不要以为这些知识都是正确的,这些只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就像很久以前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才发现地球是圆的。所以永远不要认为已经知道的知识就是正确的,永远不要停止怀疑,因为停止怀疑也就停止了思考,而没有独立思考对人类的进步而言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样的思考习惯始自小学,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中。中国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也有一个比喻,觉得美国的老师训练的是孩子的咀嚼功能,一开始吃得很费劲,所以看上去还有些缺乏营养。而中国的老师更喜欢对孩子填塞食物,学生们经常吃的是老师磨碎的不需要咀嚼的东西,看上去营养丰富,长久下去孩子的牙齿则会丧失咀嚼的功能,等到没人喂得时候反而不会吃饭了。
与教学方式相配套的是对学业的评价方式。质疑老师的观点,“会提问题”是老师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尺度。即使在标准化的考试中,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看思路。比如,在加州高中的生物学统考中的作文题目是:请举例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种内进化和种间进化是如何进行的,并对物种的进化做出你的预测。一位学生的写作大意为:当前地球上的少女有美有丑,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预测将来美女会越来越多。理由是:美女才有人要,丑女没人要,嫁不出去,自然无法繁殖后代。中间举了很多事例论述了他的观点。结论是:美女人见人爱,她们最适应环境等等。这样的回答,在国内肯定是不及格的,不过在美国,由于他的格式正确,主题鲜明,至少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的分数。在2005年3月美国SAT考试中,一位叫杰西卡的华裔小姑娘虽然没有写完作文,但还是得了满分。因为美国SAT的作文重在考核作者对主题的表达,并不在乎小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只要文章有很好的主题,结构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数。相对而言,国内在作文中错别字扣分的规则和标准似乎也可以改了。
结语
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标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思想、创造的魅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比较基础 篇6
作为整个课程改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历经多次大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但因多种原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仍不能满足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改革成效,并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系呢?我认为,美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有许多借鉴之处。
一、美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在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时,体育就被人们所喜爱。当时,美国还没有开发西部,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学校通过开设体育课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到20世纪初,美国的学校体育以体操和其他的统一性练习为主。当时,学校体育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没有多少时间,竞技运动项目和游戏就进入了学校体育领域。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校体育有两个发展趋势:一个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另一个是以健身和参与为目标的课程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教授大量有关的运动技术,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然后学生自己从中选一项体育活动,去参与这项体育活动。这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实际上在美国学校体育中比例较少,更多的学生参加的是健身运动课程。
近年来,在美国也进行了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有四种课程模式:西登托普的竞技体育教学;海尔森的培养学生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汤姆•迈肯兹的体育健身教学和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
1.竞技体育课程模式
竞技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是教授竞技体育活动,在这个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中,体育活动的数量很少,但是各项活动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这种模式不仅仅教学生某项活动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教有关这项活动的知识和背景。在这个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评价技术水平,而且还评价学生对这项活动的知识、态度、裁判水平等,而且这种评价是在学生进行这项活动时进行的。
这种模式认为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健康水平肯定会提高,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一种疑问,我们是为了健身而参加体育活动,还是因为参加体育活动而达到健身?可见,它只强调过程而不强调结果。
2.健身体育课程模式
健身体育课程模式不仅重视现在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而且还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这个模式包括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以及学生的自我调节,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自己能够调节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在积极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3.社会责任课程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适用于城市里的孩子,在美国有很多大城市的不少孩子存在社会问题。海尔森的模式就是吸引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模式首先是培养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学会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其次是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第三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导向,从内心知道怎么去参与,怎么去努力,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第四是培养学生从只关心自己转到关心他人,能够考虑到别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第五就是学生在体育课外能够帮助其他学生来规范行为,也就是不仅在课内,在课外也要对个人和社会负责。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个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教学生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方法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学科联合课程模式
将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联合起来的观点已经被很多人尝试过,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体育课的内容同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共同努力,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和体育教师一起来研究怎么上好这类课,同时要允许校际交流。
二、比较两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美国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共同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恢复基础”的口号。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种要求尤为强烈。而且,“基础”的含义已被大大扩展。“基础”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技能,还要确保学生学会运用其能力,成为具有责任感的公民,成为已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和有生产技能的人才。我国在体育课程的指导方针上也提出了“三基”的要求,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2)重视科学教育。美国科学学科的成绩在世界排名中一直不佳,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美国特别强调要加强科学学科的教学。我国一直以来就极为重视基础教育的科学教育,并提到“科教兴国”的高度。
(3)重视道德教育。针对学校道德风气不良的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我国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中,也把充实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道德教育纳入到体育课程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美国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同点
(1)课程管理。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制国家,依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不得干涉州和地方的教育事务。但是,松散的教育管理,使美国教育质量一直走下坡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中,美国联邦政府克服重重阻力,加大国家对教育的干预,统一全国体育课程标准,统一全国学业考试制度,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与美国相反,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中央集权对教育的限制,这种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质量,但却形成了比较僵硬、保守、划一的教育体制,限制了地方和学校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国家将放开对体育课程和教材的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代之以国家制定和颁布新体育课程标准。新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国家性的指导文件,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与建议,这将给地方、学校留下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2)课程设置。美国早在1983年发表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就对美国过多、过滥的选修课进行过强烈的抨击。美国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中,大大削减了选修课的数量,加强了必修课的教学。与美国相反,我国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突破以往所规定的竞技运动项目内容,关注内容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强调启发性、多样性,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3)课程学习时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就在其报告中,对美国基础教育花在学校课业上的时间太少而感到不满,这个委员会要求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美国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同样也延长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我国新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的时数,提倡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以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调整。
三、引发的启示
中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第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础。第三,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的研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长期性的专业性课程理论研究队伍。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无正确的改革理论的指导。第四,努力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正在走向互补。过去,美国的课程设置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却没能保证质量;而我国的课程设置虽然保证了质量,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事实上,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是体育教育的双重使命。
参考文献
[1] 吴文侃.比较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赵昌本.浅谈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比较教育研究,1994(6).
[3]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钟启泉,季浏.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王永强.欧美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与启示.当代教学论坛,2004(9).
公共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篇7
关键词:BOT,PFI,PPP,ABS,项目融资模式,公共基础设施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因此,解决基础设施财政投资不足,不断开发或寻求新的资金融通渠道,进行融资模式的开发与创新,成为公共物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各种新型的、先进的融资理念、融资模式不断被引入我国,相关领域的大量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有些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的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为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各种融资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无论是BOT模式,还是PFI模式、PPP模式和ABS模式,都有各自产生的具体背景,各自的基本内涵和运作原理。
1.1 BOT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一战至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这种模式给各国政府带来了许多负担。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赤字和债务负担迫使一些国家开始寻求私营部门的投资。各国逐渐重视挖掘私营部门的能力和创造性,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背景下,BOT方式开始在一些国家得到运用和推广。
1984年,当时的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首先提出了BOT这一概念,想利用BOT方式建造一座电厂。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把BOT看成是减少公共部门借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推动了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英法海峡隧道项目的建设,则进一步促进了BOT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这种投资方式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也被当作新型投资方式进行了宣传和试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国际上对其定义常见的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把BOT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筹资、建设、维护基运营的私有组织,此后所有权益移交为公有。”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定义为:“政府给予某些公司新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私人合伙人或某些国际财团愿意自己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该设施,然后将此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则定义为:“项目公司计划、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过在国政府特许在一定时期经营项目;特许权到期时,项目的资产所有权移交给国家。”[1]
1.2 PFI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PFI项目,出现于1986年3月,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上Dart Fort大桥实施。但在撒切尔时代之后的几年间,PFI事业发展并不理想,直到1992年,英国政府将PFI正式作为解决政府负债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行推行,使得PFI项目投资迅速增长,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进一步扩宽。直至1997年的布莱尔时代,随着政府一系列对PFI事业促进措施出台,英国的PFI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英文原意为“私人融资活动”,我国译为“民间主动融资”。英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提出,之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兴起,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英国学者关于PFI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PFI是一种将私有资金和技术融入以往由公共部门负责提供的项目的方式,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医院、道路、水利设施等,在PFI项目中私有部门通常会拥有项目的经营权,公共部门则在规则制定等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PFI就是利用私有资金来开发公共项目,并使公共设施的提供者承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以及运营阶段的责任与风险;(3)PFI是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私有机构能够把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技术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也能够保证其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
日本学者井熊均认为,PFI是在原来由公共部门所从事的社会资本整备、运营领域,吸收民间资金和经营方法,以民间为主导,高效率、高效果的进行社会资本整备的一种方法。日本开发银行PFI研究会认为,PFI是将公共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业务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由民间来进行的一种活动,PFI与民营化有着严格区别:民营化是将公共项目从政府部门严格的剥离开来,而对PFI项目来说,政府部门依旧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服务购买、事业推进等。[2]
1.3 PPP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最原始的形式是在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的、比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的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PPP(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得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确切地说,PPP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系列可能的选择,如服务或者管理合同、计划-建设、计划-建设-运营等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1)希望转移更多的风险到私人部门;(2)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用效率;(3)提高对社区使用者的收费效率和水平。[3]
1.4 ABS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技术的创新,最早起源于美国,后来在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ABS在美国起源的第一个原因是美国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是美国众多的小银行为维持与关键客户的关系向大银行出售其贷款,逐渐演变成以获得更多利润、优化资产结构及投资技巧为了主要目的。尽管被出售的贷款还不能被称为证券,但却为其证券化埋下了伏笔。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银行本身面临的外部生存环境所致。由于银行业激烈竞争,加上不断上升的银行利率风险和破产风险,致使美国整个储蓄机构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抵押证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储蓄机构走出困境的转折点,银行纷纷将低收益的固定利率资产经过技术处理通过证券市场出售给投资者,以增加流动性资产,抵御风险。如此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抵押证券市场发展,进而促进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发展。
在ABS初始阶段,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即以直接融资方式举债,这种资产证券化称为“一级证券化”或“融资证券化”。第二种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根据利率、期限、信用质量等标准加以组合,并进行包装后转移给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这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被称为“二级证券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资产证券化也就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ABS方式的本质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方式,使原本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可以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利用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高、利率低的特点,大幅度降低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4]
2 各种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上述四种融资模式产生背景和内涵不同,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如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拥有程度、融资成本高低、承担风险大小、项目适用范围等。它们的主要不同点的比较如表1所列。
上述几种融资模式,从它们产生背景和运用的主要目的来看,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产生背景来看,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原始形式是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和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从主要目的来看,各种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都是为了扩大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等。因此,它们都属于私人资本参与传统上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公共领域。[3]
3 小结
对于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都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融式模式的选择上,必须根据公共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并结合各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考虑各种模式的使用范围、使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适当地进行融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邢恩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操作实物》[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6-102。
[2]胡振:《PFI的科学内涵及经济效果》[J];《统计与决策》2005(7):32-34。
[3]林园梓:《PPP融资模式及其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www.leadge.com。
从统治基础比较中日近代维新运动 篇8
清朝的八旗即正黄, 镶黄, 正白, 正蓝, 镶白, 正红, 镶红, 镶蓝八个部分。最初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满洲八旗, 以后随着版图的扩大, 又先后加入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 是一种同时具备生活和作战功能的军事生产单位。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 每牛录300户, 每户出一个壮丁, 父死子继, 兄亡弟代, 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 (1) 。这种凝聚力和战斗力很高的军事编制, 可以说是满清能够马上得天下的主力军, 也是满清统治的政治军事基础。但是夺取政权之后, 占了北京之后, 骏马上的战神没了用武之地, 八旗制度必须改革来适应新的形势。很不幸的, 满清政府实行了一种民族隔离的政策, 规定八旗子弟不能和非旗民通婚, 由国家供养, 就是犯了法也有专门的部门处理而不与普通人同罪 (1) 。这样子的宠法使得八旗子弟到最后成了社会和国家的寄生阶级, 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到了清末在西方列强和本国革命势力的双重打击下, 八旗制度崩溃了, 满清的统治基础也随之崩塌了。
这期间也有当权者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对八旗制度做了一些修补。而在这些修补中, 戊戌变法无疑是最有希望能够巩固当时的满清统治一次维新。然而, 变法却触及到了满清守旧大臣的根本利益, “规定旗人不再拥有特权, 允许普通民众参加政治。 (2) ”这些规定无疑使寄生于社会的八旗子弟及满清贵族感到了恐慌, 维护既得利益成为了唯一标准, 于是一句“保中国不保满清”便将变法扼杀。戊戌变法不过百日便草草告终,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维新派仅仅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止没有取得社会基础的民众支持, 甚至连统治基础的满清八旗都站到了反对面。
二、武士的演变及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现状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政体是一种双轨制的政体, 一方面存在着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及其行政机构;另一方面存在着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及其行政机构。整个日本是分封制的国家, 将军把藩封给大名, 紧接着在大领主的小集团之下的是通称为武士即士兵的阶级。形式上, 他们是大名的军事方面的家臣, 靠领主发给的大米年俸生活。武士的地位在古时的日本是比较高的, 他们拥有种种特权, 并作为家臣对自己的主人效忠—奉公, 但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又使他们有了双重的效忠对象。正是天皇在日本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明治维新减少了很多压力, 即使在触及到武士的利益时, 他们也本着对天皇效忠的武士道精神作出了很大的让步。
三、维新派的权力来源及其成功之处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成员是中下级武士。幕末, 武士阶层因经济破产, 从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 从事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活动, 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趋向一致。明治政府在维新之前已通过了戊辰战争和王道复古实现了倒幕和中央集权, 将封建守旧的势力大多一扫而空, 获得了推动变法的最高权利 (4) 。倒幕成功后, 在改革中又对强大的封建贵族采取十分策略的赎买政策, 以十分优厚的条件有偿的收回了武士的俸禄, 用公债偿付形式迫使他们转变为用公债投资于新式企业的资产阶级 (5) 。这样, 大大减少了贵族和武士特权阶层反抗的激烈程度, 保证了实施改革所必要的政治安定局面。日本整个改革过程并无倾盆大雨, 但却切切实实地改造着日本政体。改革的过程, 更是充分表现出了维新领袖人物的政治谋略和行政才能。相对于此, 缺乏实战经验而更多倾向于理论研究的戊戌君子们显然要稚嫩了很多。
如果说,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意味着日本出现了社会变革的希望, 那么, 武士的分化更为这种社会变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批下级武士的资产阶级化, 并且加入了资产阶级改革的阵营, 不仅意味着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出现了分化, 而且强化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力量。相反的, 戊戌变法时的满清, 即无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 又没有在统治阶层中出现分化和对立, 不管是八旗子弟还是满清贵族大多是封建统治的顽固守旧势力, 与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变法格格不入, 自然也就难逃失败的厄运。
参考文献
[1]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 人民出版社, 2008[1]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 人民出版社, 2008
[2]武安隆、王家晔:《日本明治维新》, 科技与教育出版社, 2002[2]武安隆、王家晔:《日本明治维新》, 科技与教育出版社, 2002
[3]井上清:《日本现代史》, 人民出版社, 2001[3]井上清:《日本现代史》, 人民出版社, 2001
[4]游进:《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载《理论月刊》, 2004, 6[4]游进:《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载《理论月刊》, 2004, 6
不同层次的护理学基础教材的比较 篇9
1 护理学基础不同层次教材特点
以我校学生在不同层次学习中使用的《护理学基础》为例, 进行比较 (见表1) 。
以上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各层次、各版本的《基础护理学》各有千秋, 侧重点不同。
2 不同层次教材中同一知识点表述不一致及其不良影响
通过查阅不同层次护理学基础教材, 发现教材中关于基础护理部分在编写内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见表2) 。
由于以上基本知识的不统一势必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2.1 不利于学生顺利拿到护士资格证
随着护士资格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 考试的难度逐年增加, 知识点划分越来越细, 考试内容越来越灵活。而护士资格证又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凭证, 是对护理从业人员基本业务素质的综合考评[1]。应届毕业生只有通过该考试, 才有资格应聘上岗。另外, 学校已将护士执业考试一次性通过率纳入护理教学管理目标。如学生在护士资格考试前会做大量试题, 遇到疑惑时会从教材中寻找最佳答案。而教材知识内容的不统一易导致学生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有所混淆, 从而影响学生的通过率。
2.2 不利于学生就业的流通
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 知识应该在统一中求变化, 这样更便于交流, 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然而如果学生所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发生根本变化, 就会给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就医疗文件中体温单的绘制中35℃以下底栏项目的填写而言, 多数教材用蓝色钢笔填写, 而由黄刚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南》中体温单的底栏项目的填写却用红笔。笔者认为应在符合医疗文件书写原则的前提下由权威机构统一书写要求。这样便于护理人员的交流, 相互学习, 也可以缩短岗前培训时间, 从而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对于今天快速发展的护理学而言, 整合护理学基础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势在必行。
2.3 不利于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近几年来国家卫生部及不同省份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护理大赛, 而理论的不统一将会直接影响大赛的结果。今年甘肃省组织15所卫生职业院校 (包含本科、高专和中专学校) 的学生参加护理专业竞赛, 在理论考试的单选题中出现一道试题———超声雾化吸入时水槽的水温超过多少度应更换冷蒸馏水。选项有50℃和60℃, 但在中专教材中正确答案为60℃, 在高专、本科教材中却为50℃。类似的问题在考试中出现会使学生无从着手。
2.4 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如果教材的知识不统一, 教师就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去研究已经相对熟悉的知识, 这样会给教师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甚至会影响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3 建议
3.1 坚持“4个有利于”标准[2]
即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护理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3.2 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把比较成熟的知识理论以及新成就、新进展及时反映在教材中, 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以中职教材为例, 可在出入院病人护理中再加入分级护理, 排泄护理中再加入膀胱冲洗术;体温异常时发热的热型应有所增删, 增加散热的方式;对于已删除的病人清洁的护理中头虱及虮灭除法的内容应进行恢复, 因为在护士资格考试《护理专业实践能力》中有此考点。建议过渡期的知识内容以拓宽知识、小字体的版块形式出现。另外, 多数教材对于昼夜血压生理变化的描述有误, 如教材中提出“清晨血压最低, 然后逐渐升高, 至傍晚血压最高”。然而在24 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 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 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3]。
3.3 教材的篇幅要适宜
用人单位常反映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 临床综合能力弱、思辨能力差。那是因为学生在求学期间所用教材的版本过于精炼, 教材中呈现的全部内容就是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或核心内容, 不需要学生思考、筛选。这就剥夺了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识、巩固基础知识的权利, 最终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教材篇幅大,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供了一个将书由厚变薄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提炼知识点[4], 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4 应将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科学的事业来抓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教材应有科学性、整体性、先进性、适用性。相信所有参与护理学教材编写的人员都认识到了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中国的护理教育专家不能仅停留在自己的教育层次, 而需要在对各层次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在合理预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帮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 这样才能对护理教育起到推动作用[5]。
护理学教材质量的提高需要护理行业加大投入, 希望有更好、更实用、更科学的教材出现, 以体现当代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和理念。
关键词:不同层次,护理学基础,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应届生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的优势问题及改进[J].新余高专学报, 2009, l4 (5) :110~112.
[2]温绍金.专业课教材改革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9, 4:11~12.
[3]欧阳迎春, 王艳.凌晨血压升高与血栓前状态关系分析[J].重庆医学, 2009, 38 (15) :1939~1940.
[4]刘静茹, 刘伟.国内外本科护理学基础教材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7) :1768~1769.
中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比较 篇10
加拿大P.w.wright (莱特) 博士在第五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的报告中尖锐指出:“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 一所学校如果不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 将会失去未来的一代”。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 互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高等教育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的优劣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获得, 还直接关系到我国互联网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国防安全问题。提高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任务也非常迫切。本文通过对中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调研, 寻找一些俄罗斯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可供我国高校学习借鉴的地方。
1 中俄计算机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1.1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萌芽阶段、起初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
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萌芽阶段出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 此时期教授的内容主要以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和硬件基础知识为主。到了八十年代初, 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慢慢普及, 进入了初始阶段。九十年代, 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对全体大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 标志着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开成阶段。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阶段, 目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模式就是从这一时期形成的, 在此时期, 教学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增加了Office、网络知识、网页制作、电子邮件、多媒体技术等。二十一世纪以来, 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到提高阶段。教育部2004年正式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 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高校中的教学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同时各高校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团队。
1.2 俄罗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历程
外国高校与我国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几乎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俄罗斯的信息技术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 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日趋好转, 俄罗斯联邦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通过增加财政支出, 为中小学校提供设备和技术的保障;开设信息学课程,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相继通过了《俄罗斯教育法》, 《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2010年前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构想》等法案。国家逐年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力度:2002年拨款26亿卢布, 2003年猛增到144亿卢布, 2004年达到近200亿卢布 (见表1) 。
2 中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对比
2.1 中国高校本科计算机教育现状
第一, 现有教育方法陈旧。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还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 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 理论和技能脱节。普遍的大学生理论知识过关, 但是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无法游刃有余地适应社会有需求。第三, 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目前, 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还是全体学生共同上一门公共课, 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对于知识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取向。第四, 缺乏标准化的科学教学管理方式。首先是教学文件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选用、教案等) 不全, 此外, 没有统一的规范, 部分教师没有尽到责任, 随意性很大。第五,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快, 师资缺乏, 倒致部分教师生在知识更新上跟不上速度, 缺乏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实践和全面系统训练, 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另外, 一些专业教师的流动性大。第六, 学生个体差别大, 教育没有层次化。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都是从零开始, 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就接触到计算机, 并且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而别一些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的实际情况。
2.2 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俄罗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2.2.1 课程目标。
俄罗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本着普通教育和应用教育的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具备在学习, 工作中借助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课程设置。
俄罗斯国内的所有学校全部设置基础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 这样就使得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计算机教育的衔接更加紧密, 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大学阶段入学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俄罗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入门阶段 (1-6年级) 、基础阶段 (7-9年级) 、专业阶段 (10-11年级) 。
2.2.3 课程内容。
在普通教育阶段,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计算机编码规则与信息的表示方法;信息的特点、分类及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计算机常用外设的基本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绘图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概念;文档编辑;简单程序设计等。
3 俄罗斯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启示
3.1
俄罗斯计算机基础教育注重实效性,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涉及的内容广且具灵活。
3.2
俄罗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计算机思想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在其普通教育阶段就不会指导学生形成计算机系统管理模型概念, 并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 中国高校本科计算机教育对策与建议
4.1 改革现有课程教材制度
教材的编写应当更具有针对性,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准则制定方案, 要考虑到不同专业, 不同基础的学生的不同需要, 彻底摒弃过去只理论不重实践的方式。
4.2 重视计算机职业技能教育
目前毕业生找工作难, 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动手能力差, 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高校在培养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计算机职业技能的培训。
4.3 加强学生课程实践能力
在“硬件”方面学校要争取与社会先进的计算机背景相吻合, 在“软件”方面要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例如参加一些公司和企业的实践活动。这样做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5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为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 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具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ИтогикомпьютеризациишколРоссии2001-2002[EB/OL].http://ccs.mto.ru/results2002.html, 2010-07-31.
[2]П.Ершов, Школьнаяинформатика[J].Информатикаиобразование, 2009, (1) :3-5.
比较基础 篇11
关键词:房产税;国际比较;评估;第一居所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the housing property tax problem trial
DongLei jilin university
Pick to: as January 28, 2011 "about chongqing on part of the personal housing impose house property tax reform pilot interim measures" and "Shanghai housing property tax the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asing. Property tax pilot collection finally surfac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perty tax will promote the nationa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words: housing property tax;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Evaluation, The first place
一、房地产及房地产税制概念的界定
(一)房地产的概念界定
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统称也称不动产房地产包含土地和土地的附着物,是土地和土地永久性建筑物及其衍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所谓房产,是指有墙面和立体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居住或贮藏物资的场所(200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第九章第一节)。它体现了房屋主体的所有权关系和使用权价值。地产指在一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下作为财产的土地。简单地说,就是土地财产,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地产包含地面及其上下空间,地产与土地的根本区别也就是有无权属关系。
(二)房地产税制概念界定
房地产税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即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收都属于房地产税。在我国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即房地产类财产税。因此房地产税制,并非严谨的税收经济学概念,它仅是从行业角度出发的税收体系。故而,国家为了针对房地产经济活动而专门制定了房地产税制,即由若干种税种共同构成的经济调节体系。房地产税制作为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经济行为的重要的经济杠杆,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税制国际比较
(一)房产税国际征收情况综述
房地产税收在目前来看是世界各国普遍都在征收的一种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税收制度中都会涉及到房地产税,甚至在其税收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其具体的征税方式归纳出有四种类型:第一,将房地产与其他财产划归在一起,针对纳税人在某一时点的所有财产(即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综合征收,征收此类税的国家有瑞士、美国、瑞典、德国、丹麦、荷兰等;第二:只将土地和房产合并课征房地产税,对于其他的固定资产则不征税,征收此类税的国家和地区有泰国、波兰、香港、墨西哥等:第三,是将房产与土地分开单项征税,如澳大利亚的地价税、日本的土地保有税等;第四,将房屋、土地和有关建筑物、车船及其他固定资产综合在一起征收不动产税,按此类型征税的国家有印度、新加坡、日本、巴西等。下面分别美国、日本二个国家的房产税情况。
(二)美国:支持社会福利
在美国,对房地产占有、处置、收益等环节征收的各类税项总称为房产税,一般通称的房产税是指对方差本身征收的税收,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征收房产税,收税主体是县、市政府和学区,州和联邦政府都不征收房产税。一般来说,县税和城市税比较接近,而学区税是前两者的五倍。
目前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税率水平保持在0.8%至3%之间,并以1.5%左右居多。在美国,征收收房产税的目的主要是维持地方政府的开支,完善公共设施和福利。由于这些活动和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向民众开放监督,因此民众纳税的意愿十分积极。
(三)日本:兼顾社会公平
在日本,房子和土地都是可以出售的。也就是说,房子买了那就不仅意味着拥有房产本身,同时还意味着获得相应的土地所有权。就算买公寓楼,开发商也会依照单户面积占整栋楼房总面积的比例分摊整栋楼占有的土地。由此可见,在日本,房产税不仅涉及房子,而且涉及土地。
(四)国外征收房产税经验归纳
1、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产税收由于具有税源稳定、容易进行管理的特点,在地方税收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坚持“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在课税范围方面,按“开源节流”的思想做到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即将非盈利机构的不动产列为免税项目,而其他无论是营业用房还是非营业用房都征收单一房产税。同时将主体税种的税率设置一般比较低,从而使税收总体负担水平也比较低。
3、以房产的评估价值为征税依据。现在大多数国家按照房屋当前评估的实际价值来计税,学者普遍认为这是比较公正客观的。
4、侧重在房产的保有环节征税。国际通行做法是侧重在房产的保有环节征税,避免在房产的流动环节征收过多的税费。
三、房产税推广至全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价格评估制度
目前我国不动产价值评估处于体系未建立、市场不规范、配套不完善阶段,因此在目前情况对于下不动产税德征收没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思路主要有以下两种:1、将土地基准地价做为基础然后再加地上物的折余价值;2、直接以公开市场上可获取的房地产市场价值作为课税价值基础。同时还可以引入加拿大等国家的CAMA(计算机辅助批量评估技术)技术,来降低评估成本,提高税基的评估效率,同时也增加税基评估的透明度,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二)引入“第一居所”概念
第一居所是指纳税人最主要居住、生活的住所,是国外财产税制和所得税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在我国房地产税制中引入第一居所概念的目的是,对于第一居所德房产给予低税率,然而其他居所适用较高税率,从而有利打击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以保证房地产流通市场的稳健发展。
(三)健全和完善房地产税课税的配套制度与政策
第一,完善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第二,是在税务部门内部建立评税机构并培训专职评税人员,以加大房地产税收征管和稽查的力度。第三,着手理顺城市土地和房屋管理体制,力求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积弊,建立“精简、高效、权威、统一”的房地产管理体制,从而为房地产税收的课征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征税成本
由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很广,这必然会给纳税申报、征收、稽查等工作带来一些的困难。首先在申报环节对于纳税人身份的鉴定,应税房屋的评估及税收优惠减免情况的认定,需要税务机关掌握精确地房产资料和户籍信息。因此房地产管理局和地税系统要实现信息共享。另外鉴于房产税征收工作的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在纳税人第一次完成申报以后就可以每年按时在指定的银行完成房产税的缴纳,或者直接由银行代扣代缴纳税人的应交税费。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地税局的征税成本。
(五)确定适当的免税面积
既然房产税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申报,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住房的集群效应,即有很多可以共用的空间,例如:厨房、卫生间、客厅等空间,一个和两个人居住所需要的面积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六)对于特殊住房的处理
这里所指的特殊住房是即可作为商用,又可作为居民住房的房产。对于这类房产应该如何设计征收房产税了?笔者认为对于该类的房产并没有必要特殊设计税收制度。因为一般的写字楼是不适宜正常居住的,所以这类房产本就不在居住免税的优惠之列,本就应该按照税法规定从租或者从价征收房产税。而如果是在家里办公的化,正符合国家所提倡的节能环保,同时和国家鼓励创业及就业政策所相吻合,是值得引导和鼓励的。故没有必要多征税收。
结束语:国家开征房产税的目的本是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为的是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和泡沫。但是依国际经验来看,房地产税的收入作为地方政府主要的收入,其用途也多是用于公立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我国的房产税收入主要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此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抑房价。重庆、上海试点以后,房产税的全国征收已经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比较基础 篇12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 使各个部分从概念、规律、发展逻辑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存进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从根本上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科学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社会矛盾等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指导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物质动因。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物质利益有一定的结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工作一起做,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实际需求为基, 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有的放矢的进行。
3. 科学社会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 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及其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规律, 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根本的目的和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以此为指导, 确立社会主义方向, 并以培养热爱祖国、具备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年轻人为目标。
4. 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非教条, 必须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创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发展的思想武器, 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它是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产生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根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法》开篇第一章第三条就规定了越南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依据的理论基础——“越南就教育是具有人民、民族、科学和现代性质的, 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教育。”由此可知, 《教育法》从根本上规定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越南一切教育之理论基础为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
1. 马列主义对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 胡志明领导着越南的革命先驱,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成为越南第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队伍, 建立了越南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和越南人民开始了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运动。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后, 越共领导“八月革命”取得胜利, 从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夺取了政权, 并于1945年9月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 北方以胡志明为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南方在法国、美国先后控制下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种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1975年5月, 南北实现统一, 并建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然而, 统一后的越南, 如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 开启了“以苏为师”之路, 照搬苏联模式, 唯苏马首是瞻, 向苏联一边倒以获取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各种支持, 这也导致越南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列宁主义的影响很重。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列宁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造, 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转折。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 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希望与指引。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发展了灌输理论。针对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 列宁认为“阶级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 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 从工人同工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所以, 学生不可能生来就具有民主意识, 具有社会主义信念, 列宁的灌输理论指导着越南高校, 也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灌输为基, 将民主的、集体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和信念从外面灌输到学生的信仰中。当然, 这种灌输一定不能是强迫的, 必须在从外而内灌输的同时, 用事实说话, 使受教育对象由内而外的相信。
2. 胡志明思想对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胡志明思想是越南革命先驱、越南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者、越南共和国的缔造者胡志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运用于越南具体实践的理论成果。最早对胡志明思想下定义的是越南的武元甲大将, 他在1991年1月14日印度加尔各答举办的“胡志明、越南和世界和平”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胡志明思想史马列主义在越南民族解放事业和新社会建设事业的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 “胡志明思想是一个体系, 概括起来就是:为祖国谋独立和统一, 为人民谋自由和民主, 为全人类谋平等和幸福, 为各民族谋和平和友谊, 为时代文化和人文关系谋发展。”在1991年6月, 越南共产党的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将胡志明思想纳入越共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由此可知, 胡志明思想也是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与行动指南。
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联解体和苏东剧变给照搬苏联模式的越南震撼颇大, 同时也给采取“一边倒”政策的越南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相反, 越南的邻国中国, 却在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带领下走向开放、发展与繁荣。胡志明领导的越共认为苏联的失败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 而是马克思主义中苏联实践的失败。胡志明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要把握其内核与本质, 而并非收到其表面语言的制约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教条主义。胡志明指出, “学习理论……是学习马列主义精神;学习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以便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及方法, 好好地解决在革命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比较
中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源于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规律, 然而由于两国的历史背景不同和革命国情的具体实践不同,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有所差异, 因此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侧重点的不同。
1.中越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与越南高校相比, 中国高校更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和体系性教学, 特别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 以综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越南高校则有所不同, 越南高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分别设置为独立课程。
2.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在中国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涵括了列宁主义理论, 将列宁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越南,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称为马列主义理论, 即与中国高校相比, 越南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注重对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革新开放以来, 越南政府确定了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侧重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在《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讲授的重点。在《马列主义哲学中》,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民族革命的理论也是讲授的重点。由此可见, 列宁主义理论在越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3. 中越高校都重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论内容为指导
两国由于历史背景与革命实践的不同, 各自发展和创造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两国高校都重视对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学习。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课程, 引导学生从本国实际出发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越共七大将胡志明思想纳入指导思想后, 高校将《胡志明思想》纳入必修课, 胡志明的思想、道德、方法和风格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4. 比较中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胡志明遗嘱》作为胡志明思想留给越南人民最后的经典, 其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的青年团员和青年一般是好的, 一切工作都积极带头、不怕困难, 有进取心。党要关心对他们进行革命道德的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接班人。”高校, 正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又红又专”接班人的圣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好的理论将更好地指导实践的进行。通过比较研究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可以进一步总结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从比较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彼此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 从而促进各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相互学习与发展。
摘要: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套理论体系, 具体而言, 受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越南同中国一样, 作为当今世界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教育。研究中越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共性与个性, 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越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比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2008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8.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9.
[4]李枭鹰、韦洁璨编译.越南高等教育政策法规[M].第1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2年:117.
[5]《列宁选集》第1卷, 第3版, 第363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6][越]双成、谭志词译.胡志明思想的概念和体系[J].东南亚纵横, 1995年 (第2期) :7.
[7]赵康太、李德芳主编.中国与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185.
[8]赵康太主编.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99.
【比较基础】推荐阅读:
基础形式比较06-08
中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分析08-28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09-26
安全比较07-14
诊治比较07-16
区际比较07-18
情感比较07-19
比较诗学10-14
体制比较10-14
比较联系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