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2024-07-20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共7篇)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1

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保证病人安全、维护医护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供应无菌器材的重要部门,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抗生素的应用限制对医院感染控制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洗消毒环节是消毒供应中心的起始环节, 只有在源头上做好控制才能更好地预防医院感染。可重复性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处理, 是提高灭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持续改进质量的清洗消毒过程中对两种清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持续改进清洗消毒方法, 以达到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更理想的清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可重复性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组清洗消毒。持针器 (厂家) 1 000件和止血钳 (厂家) 1 000件。准备新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厂家) 、纯水处理器 (厂家) 、光源放大镜 (厂家) 和杰力专用测定试纸 (厂家) 等。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污染的1 000件持针器、1 000件止血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持针器500件、止血钳500件, 观察组持针器500件、止血钳500件。

1.2.2 清洗方法

对照组:临床科室、手术室护士使用可重复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后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定时统一回收, 再集中放入清洗消毒机内清洗、漂洗、消毒、干燥。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定时负责统一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前将污渍、锈渍严重的进行除锈 (除锈剂稀释比例1∶7, 水温50℃~80℃) 、漂洗处理, 然后同其他器械进行多酶 (按照1∶270加入全效型多酶清洗剂、水温20℃~40℃, 温度越高越好) 浸泡处理, 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漂洗、消毒、干燥。两组医疗器械清洗过后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办法进行检查、包装、灭菌、存放。

1.2.3 观察指标

1.2.3. 1 清洗效果

日光检测:用目测及光源放大镜监测两种清洗流程处理后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 目测外观应光洁如新、无任何残留物质、无血渍、无水垢[2]。在光源放大镜下关节齿牙等处无锈迹或腐蚀斑点, 此类器械为清洗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

1.2.3. 2 血污情况

用杰力专用测定试纸检测两组器械的血污情况, 原理是试纸的显色试剂块上含有过氧化物和苯胺类显色剂。使用中通过残留血污中的血红蛋白或残留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样功能, 催化试剂中过氧化物分解促成显色剂显色, 从而判定血污或残留组织的存在。将试纸测试端蘸取被测器械表面的水迹1min后试纸测试端成绿色说明含血污成分。色泽越深说明血污越重, 此类器械隐血为阳性, 若不变色则为阴性。

1.2.3. 3 灭菌合格情况

对两组器械进行包装灭菌处理, 观察两组器械灭菌后合格情况, 检测器械灭菌后的血污情况, 血污情况存在的为不合格, 反之为合格。

1.2.3. 4 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

调查100名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性能满意度情况, 对两种清洗方法的器械使用满意度进行比较。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件 (%)

件 (%)

件 (%)

人 (%)

3 讨论

医疗器械实行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并改良清洗流程后, 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合格率明显升高。研究表明, 公司自行清洗租借物的合格率仅为27.33%, 其中手术器械、钢板、螺钉盒的合格率分别为48.9%, 70.9%, 13.6%[3]。因此, 彻底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不断持续改进清洗流程, 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避免了因器械运送时间差异造成的血液、体液等的凝固变性带来的清洗上的困难。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经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不断摸索改良清洗流程, 经过分类、预处理、酶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后, 再在包装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控制, 符合要求后进行包装、灭菌。包装环节的质量控制采用的肉眼加光源放大镜法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普遍作为清洗物品放行的依据, 而单凭肉眼裸视法认为合格的医疗器械隐血试验阳性率为39.6%~57.5%[4]。因此。由专人负责, 加强清洗流程的管理, 并不断摸索改进清洗方法及检测标准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本研究对照组中, 杰力试纸检测出的器械含血污不合格率高达10.7%, 而观察组中只有1.8%, 统计分析示, 两组清洗效果的血污残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增加预处理环节后清洗效果明显提高。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用于临床工作的技术越来越多, 其操作过程都必须有时效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 导致肺部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菌血症、造口感染、胆道感染以及分枝杆菌、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感染都与清洗、消毒不严格、操作不当等医疗行为有关。从源头上控制医院感染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找到相关的研究证据并能确定其可靠性和真实性。如器械清洗中关于预处理环节中多酶浸泡的问题, 因为多酶有清洗和酶解双重功能, 能去除血迹、蛋白质等顽固污迹, 且对手术器械无腐蚀性, 清洗方法简便快捷, 还可以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选择不同成分的多酶清洗液, 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以提高清洗质量, 清洗效果明显[5]。另外,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组织液是危险的传播媒介, 即使微量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也可导致50%的人感染乙型肝炎, 因此对术后的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清洗。

通过对两种清洗流程的比较, 医疗器械在增加预清洗流程后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4.0%上升到97.0%, 满意度明显提高。以往传统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难以保证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 灭菌质量也受到影响。医疗器械现在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后清洗质量明显提高, 在包装前再次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 包括对器械的光洁度、器械完整情况、轴关节灵活性和张力、器械咬合完好性、器械尖端部分闭合功能、器械锁齿功能、锐利器械的锋利功能等, 贯彻双人核查制度, 不得遗漏物品以免影响手术工作, 避免了由于医疗器械质量和数量问题给病人带来的安全隐患, 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目前, 国内外医院医疗器械采用的压力蒸汽、环氧乙烷等所设置的灭菌程序、参数都以彻底清洗为前提。清洗的目的已经转变为尽可能减少附着在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量及各种污物。资料表明, 对接触血液的器械灭菌后进行抽查, 残留血阳性率为35.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率为2.86%, 且未经彻底清洗的染毒材料虽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 即使灭菌程序正确, 参数指示合格, 乙型肝炎病毒的RNA仍能被活着检测出来, 而彻底清洗的器械灭菌后检测HbsAg则为阴性, 说明残留有机物对器械灭菌的效果影响很大。若对有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将影响到灭菌效果, 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因此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是保证器械灭菌合格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 医疗器械实行统一回收集中管理后灭菌包检测的不合格率由9.3%下降到0.2%, 医疗器械包灭菌合格率显著提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医疗器械经过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采用流程更新处理后, 保证了其灭菌质量, 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在禁止滥用抗生素的大趋势下更加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本研究比较了传统的清洗方式与进行预处理后清洗方式的效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进行预处理流程后医疗器械的合格率明显提高。此次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以后器械的清洗处理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尤其是在今后手供一体器械集中处理的模式下, 对外来器械的清洗也有一定意义。但对复杂器械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清洗流程, 使其真正地让临床满意, 让病人放心地使用每一件医疗器械。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清洗流程运用于医疗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将污染的1 000件持针器、1 000件止血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 观察组通过分类、多酶浸泡、除锈等预处理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 清洗结束后依据中国医院消毒供应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明显提高、血污明显减少、灭菌合格情况和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在清洗消毒流程上持续改进可提高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达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清洗,消毒,医疗器械,医院感染,血污,灭菌

参考文献

[1]马成云, 李波, 李文君, 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5) :550-552.

[2]魏静蓉, 李斌, 施建辉.手术器械清洗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4) :413.

[3]陈莎莉, 钟白丽.不同方法对骨科植入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8) :965-966

[4]邢书霞, 马玲, 张伟.4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 (1) :28-29.

[5]Alvarado CJ, Reichelderfer M.APIC Guideline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flexible endoscope[J].Am J Infect Control, 2000, 28 (2) :138-155.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2

[摘要]本文将我国语文新课标中有关写作目标部分的内容置于国际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在写作理念、写作过程、写作形式等方面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中的相应部分进行比较,揭示新的课程标准的创新之处,以期在今后写作教学过程中对此有较为清晰地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 语文新课标写作目标合作学习

论文写作背景: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呼声日渐高涨,语文教育如何改革成了众学者、教师竞相争论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当今语文教育缺乏人文精神;有人说当今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偏轨;更有甚者称,当今语文教育是戕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刽子手„„由此,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不小的“中国语文教学忧患潮”。而其中人们对作文教学问题的质疑尤为激烈,因为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

由此,语文教育改革呼之欲出,国家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3年4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析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借鉴了外国有关母语教育的文件和教材,对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做了相当大的调整。

一、新课标中关于写作理念的表述

(一)自由地表情达意

我国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在写作教学方面,往往重于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将有否表达伟大的理想、积极的意义、高尚的情操等作为一篇作文优秀与否的重要尺度,从而忽略了写作本应具有的表达个性、情感的功能,使其沦为时代的“传声筒”;同时,以往的作文标准还特别强调文章的表达方式、详略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技术性要求,笔者认为,作文者在行文时能准确地掌握这些技术要领固然是件好事,但在学生初学写作时便过多地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可能会阻碍学生有创意地表情达意,从而造成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

与此不同的是,在许多西方国家制定的写作教学目标中,学生写作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而是能独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个性行为。以此为基点,许多国家在写作教学目标中都提出了让学生“自由写作”的内容。如《英国国家课程·英语》的写作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有的国家甚至提出了在自己的写作学习中形成并建立自己的写作风格的要求:“鼓励学生对各种目的的写作充满信心,建立自己鲜明的且具有独创性的写作风格”、“以

用心爱心专心

自己特有的风格创作与所读诗歌相关的诗文,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诗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等等。

笔者认为,国外的这些作文教学标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其中某些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却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新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已不做“思想性”方面的硬性规定,而只从语言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要求。

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基于此,义务教育阶段关于“写作”(或“写话”、“习作”)阶段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二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三学段)”、“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四学段)”。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更明确地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内容相对于过去大纲仅提“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导向更为鲜明突出。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或“写话”、“习作”)目标,高中阶段的“表达与交流”目标保留了“感情真实健康”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应该看到,这不是对学生自由写作的限制,而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做出的发展性要求。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大胆表达、自由表达,克服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在高中阶段,对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参与社会日益深入,且已基本具备社会人自觉意识的高中生,光强调兴趣是不够的,而还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适当引导。这一目标内容体现了语文学习中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是应该坚持的。

(二)正确的写作态度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可这一年多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课堂上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许多学生都是被老师赶鸭子上架,咬了半天笔头、挤了半天“牙膏”才造就了一篇篇空无一物的所谓的“美文”。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还得从端正他们的写作态度着手。

首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长期以来,繁、难、偏、旧的语文课程内容,使多数学生都患上了“作文恐惧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甚至有学生表示,宁可熬夜多背几篇课文,也不愿自己动手写一篇作文。针对这一现状,《新课程标准》借鉴了国外母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的优秀经验,十分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或“写话”、“习作”)“阶段目标”的陈述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三学段)”;“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第四学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陈述中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其次,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写作信心的培养。如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写作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而自信地写作”,并让学生“乐意地选择题目”。《英国国家课程·英语》也指出:“应鼓励学生对各种目的的写作充满信心,建立自己鲜明的且具有独创性的写作风格,意识到对所写内容认真投入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我国的新课标陈述得似乎还不是非常得明确,有待商榷。但总体而言,作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的课程标准在理念上从忽视学生写作态度变为重视学生的写作态度,体现了我国作文教学理念从以文本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巨大进步。这一进步对于变我国目前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为“学生自己要求写作文”,真正实现“快乐作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明确的读者意识

在具体时空背景下,具体读者对象制约下的写作总是不自由的,必须注意到读者的存在,并根据这个显示,进行文章主题、材料、内容甚至语气、措辞的选择。这是一种高级的写作能力。《英国国家课程·英语》就将“为不同目的而广泛地转化文体”作为贯穿四个学段的一般要求,同时还在每一个学段中分别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一阶段:“学生应该知道自己所写文章的目的,并学习给不同的读者写作。”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面向不同的读者群而写作,例如,老师、同学、学校或社区中其他的孩子和成年人,以及想象中的读者。”

第三、四阶段,则要求“提供机会针对特别读者群、广泛未知的读者群及自己进行写作训练。”并且在修改的时候要求学生“辨别作者与读者群之间的关系与熟悉程度,并随之调整写作的口吻”。

相对于国际上母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的重视,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却是相反的,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读者对象意识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读者意识模糊,教学立足点不明确,过分追求“高立意、精选材、巧某篇”,其结果是陷入了“高要求、低效率”的困境;学生更是对读者意识一无所知,作文多为无的放失,脱离社会生活,甚至让读者觉得不知所云。

经过一番调整后,此次新《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初中)的“写作课程标准”第一

条就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高中阶段的 “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也提出了“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由此,中国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第一次引进了当代写作学中关于“读者意识”的写作理论,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对象意识纳入写作教学的训练视野。这一进步显然有助于摆脱目前作文教学的两种尴尬的境地。

1.倡导“读者意识”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符合读者能接受的要求和标准写作,无疑会对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写给自己看,要求说真话、心里话;写给朋友和同学看,要求真诚、平等;写给报纸、杂志,要求新颖、准确、有创造性。随着读者范围的扩大,学生就会对自己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自能、自动写作的习惯,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希望达到的。

2.倡导“读者意识”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以假想的读者为对象,在假设的场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能力,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能力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3.只有具有“读者意识”,才能充分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写作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确立和提高又会有力地推动写作水平的提高。

4.倡导“读者意识”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标中关于写作过程的强调:写作中的修改及修改中的写作

好文章不是一蹙而就的,贾岛可以为一个“推”字执着良久;白居易可以为一篇诗文修改多次,鲁迅可以为一个成语求教多人„„可见作家是在不断的修改、反复的训练中诞生的。诚然,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需要将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作家,但要写出一篇较为优秀的文章,修改必不可少。很多教学实例告诉我,我们的多数学生缺乏修改意识,或者说缺乏多次修改的勇气。然而责任仅在学生自身吗?笔者认为,过去语文教学大纲对于“修改”这一要求的不明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修改的重视不够,也是导致学生缺乏“修改”意识的重要原因。其直接后果是,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习作是写了不少,可真正被反复修改,称得上是上成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相反,通过比较、诊断和操作过程发现写作计划与写作结果这两个表象之间的不协调,是各**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写作是一个复杂而且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revising)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作者基于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的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写作甚至就等于重写(Writing is rewriting)或修改”。

相较于过去语文教学大纲的“多(修)改”,我国新课程标准吸收了国际上科学的写作理论,提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无疑是对旧的教学

大纲的拓展,体现了提高学生功能写作水平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习作”项目中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四学段“写作”项目中提出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要求。这一要求延续到了高中语文阶段,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中”目标中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三、新课标中关于写作形式的创新:强调学生合作式写作

在传统的教学中,如果没有意外,通常是由教师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评估。而在协作性教学中则不一样,教师通常会设定一个教学内容的大框架,为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任务提供一些选项,并邀请学生自己来设定目标,以帮助不同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评估。

外国很多母语教学大纲都将这种合作学习理念引入到了作文教学中,并在教学标准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市立学区·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要求六年级的学生“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修改文章”、“参加包括个人和小组活动再内的各种写作活动”、“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七年级的“写作”中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评论和发表文章”、“参加各种班级内及跨年级的写作活动”、“和同学一起修改文章”;八年级的学生要“一个人和合作方式进行写作、评论和发表文章”、“参加个人、小组、全班以及跨年级的写作活动”、“运用交际程序,与其他人合作发表一篇作文”。

我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写作是一种个体行为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强调合作学习。具体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每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

笔者认为,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具有合作学习能力的学生是符合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的。它不仅能增强学生搜集材料的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按语

我**语教学理论工作者在结合本国写作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先进理念,修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虽然有

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是通过对新目标的解读,我们相信,写作教学实践必然能在不断尝试、检验和发展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1] 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编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3] 祈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

3[5]韩向东.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J].语文建设,2004,(1)

[6]冯玫.美国中学作文的特色及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4,(1)

[7]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8]韩晓蕾.美国的语文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2003,(1)

[9]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的再认识[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6)

[10]张承明.独创性表达:中外作文教改的趋势[J].中学语文与教学,2001,(8)

[11]温泽远.解读课程标准——访巢宗祺、顾振彪、郑桂华[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7)

[12]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

(三)[J].语文建设,2002,(3)

[13] 王凯.美国课程标准之评价标准的比较、评价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4,(1): P39

[1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运用多媒体技术于高中英语教学 篇3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将课堂教学变得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对所学过程乐于参与,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盎然,这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所不可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英语教学进行辅助,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这些反映形式和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各种媒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大量的查阅资料和收集信息,包括对所授课文、练习、问题、演示,相关的预备知识、补充材料等教学信息。教师在课件制作时要尽量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素材根据班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教学要求等要素有机链接。课件最大的优点是能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能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各种图像,并且通过交互设置,可以随放随停、反复使用。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和图像的有效结合,能创造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时能受到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要靠教学工作者不断的开发和研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提高教学容量和教学效率。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是突破了传统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教育教学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得到延伸,视野不断扩展。这样就使得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时间太短,从而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能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难点、相关图片、情境游戏、课堂练习、教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在教学中随时调用、重现,这样既可节省讲解和板书的时间,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操练巩固节省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课件进行精讲多练,加快课堂教学节奏,让教学程序环环相扣,极大的增强课堂训练的密度,达到英语课堂教学和训练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授句型的替换练习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如看图片、由教师指定替换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显得简单呆滞,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兴趣不高,教学的效果也就不会明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将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得到的大量的教学素材运用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学生对新授句型的掌握,以达到扩展他们知识面和视野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突破了文字单项传统教学的界限。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的口语、文字、声像等结合,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去认识学习对象。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下学生的感性要求,只凭教师讲台前用一张嘴和一块黑板很难把课文讲透,更重要的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将英语教学内容中有关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化、直观化,可以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图片,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展现直观形象的语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50例, 均为男性, 年龄50~75岁, 实验组平均60岁, 25例行Bard Kugel补片修补术, 合并有高血压3例, 慢支肺气肿1例, 糖尿病3例, 冠心病1例, 前列腺增生2例;对照组平均62岁。25例行传统补片修补术, 合并有高血压2例, 慢支肺气肿2例, 糖尿病3例, 冠心病2例, 前列腺增生1例。两组情况具有可比性。材料:从美国巴德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进购Bard Kugel补片。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 自中点向内侧2/3、外侧1/3两点间做手术标志线, 斜切口约3~4 cm,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但不经过外环, 做一个短切口切开腹内斜肌, 纵向打开腹横筋膜, 进入腹膜前间隙, 钝性分离, 将腹膜自覆盖其上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前脂肪中游离出来, 分离疝囊回纳后在耻骨联合后面和腹横筋膜切口上方3 cm处及腹股沟韧带下创建一个略大于Kugel疝补片的袋状间隙, 展平补片下层边缘, 确保补片后层盖在髂血管之上, 展平补片上层边缘, 将补片的侧缘自腹横筋膜切口两侧置入腹膜前的袋状间隙内, 通常要与腹股沟韧带平行, 平整地覆盖于腹膜上, 缝合腹横筋膜时, 一针穿过补片的前层固定补片, 其余各层组织按常规缝合关闭。

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常规疝切口约6 cm,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 显露足够大腹股沟盒:第一间隙, 寻找疝囊, 将疝囊高位游至颈部。如疝囊小, 一般不切开;如疝囊大, 距内环口4~5 cm处离断疝囊, 近端疝囊缝扎使其变成小疝囊, 将疝囊返回腹腔。根据缺损大小用1~2个人工合成的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 (plug填充物) 填塞疝环, 嘱患者咳嗽, 证实充填物到位, 将充填物外瓣与疝环固定4~8针, 再将补片置于精索后方覆盖腹股沟盒第一间隙, 并与周围组织间断缝合以防止补片移位, 再按层缝合外层组织。

1.3 观察指标

对比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等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各种参数以平均数±标准差表达。均数的比较使用两样本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近期并发症分别为1例和5例, 经χ2检验, (P>0.05) , 两组间的手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复发分别为0例和1例 (见表1) 。

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且手术直观, 术中损伤小, 术后疼痛轻, 卧床时间少,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恢复快。

3讨论

Kugel疝修补补片由双侧单丝聚丙烯构成, 这种结构形成了一个定位袋, 可借此将补片放入正确的位置, 而且不可吸收, 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它还具有一个“记忆弹力”环, 可将补片弹开并维持形状。

Bard Kugel补片修补技术, 其优点是:①可通过3~4 cm的小切口进行;②可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域, 降低了疝复发或被遗漏的可能;③因使用前入路技术, 将靠手指非直视下的操作变为直视下操作,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④“几乎无缝线”式修补技术减少了耗时的缝合操作;⑤可在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下进行;⑥前进路腹膜前网片无张力疝修补进入腹壁深处、修补也更彻底, 从工程学的角度都是利用Pascal静水压原理, 将腹腔内的压力分布在整个腹股沟区, 补片不易移位、绝对无张力、愈合牢固, 故复发率低, 本组术后长期随访无一例复发;⑦手术操作简便、迅速、安全, 且修补组织无张力, 因使用前入路技术, 将靠手指非直视下的操作变为直视下操作, 术中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不容易损伤, 术后无明显牵扯痛, 不用止痛药,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补片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并能较快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摘要:目的 比较BardKugel补片运用于腹股沟斜疝修补与传统的补片修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50例分为2组各25例, 实验组采用BardKugel补片对患者行修补术,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患者行修补术。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中损伤小, 术后疼痛轻, 并发症少, 恢复快。结论 BardKugel补片运用于腹股沟斜疝修补较传统的补片修补腹股沟斜疝效果优越。

关键词:腹股沟疝,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老师改,几乎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传统。实践证明,这种多年来老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为他们只知其“作”不知其改,一篇文章写完交给老师,算是完成了任务,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批改作文则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反思这种教学状况,在教学中我大胆进行改革实践,指导学生自批互改作文,改变了现状,切实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按以下步骤进行实践。

(一)、提前一天给学生作文题目,自己审题、构思、立意,写好草稿。

(二)、作文课上,老师指导写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改作文,然后抄在作文本上。

(三)、收缴作文,老师逐个浏览本次作文写作情况。

(四)、由老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恰当安排学生互改(详改),评出A、B、C、D档。

(五)、老师随机抽读四篇,一般读两遍,让全体同学听,然后让学生大胆评议,说出好在哪里,自己怎样学;有何不足,怎样修改?再读评语,评批改情况。

(六)、全班思考讨论:本次作文怎样能写得更好?

(七)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本次作文。

下面我结合具体步骤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自批互改,杜绝了抄袭。

作文题目提前给学生,是不是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抄袭机会?这个担心一开始我也有,实践中我发现,由于第二天的互改环节、教师抽读的环节,让想抄的同学望而却步,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最在乎的是“妈妈说”,小学阶段最在乎的是“老师说”,中学阶段最在乎的是“同学说”。况且,在布置题目时我反复强调:偷文章与偷东西同样可耻,真实的便是最美的,抄来的作文是瞒不过全体师生的眼睛的。不过,在刚开始时还真有一位抄袭者,让另一位同学评了个“A”在全体同学面前一读,下面议论纷纷,大家都嗤之以鼻,抄袭者无地自容。这样的事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打消了抄的念头,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观察生活、留意细节、积累材料……

另外题目给的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选材、构思、立意。没有老师的任何导语,不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点燃了写作激情。我的这一做法,打破了传统当堂布置作文当堂写作的习惯,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作文再也没有不够字数的现象,选材的范围广了,内容丰富了,写作再也不叫苦连天了。

二、授之以法,提高写作责任感。

作文课上,老师指导写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改作文,然后抄在作文本上。

这一环节,我主要教给学生掌握自批自改作文的方法,我把修改文章方法定为“三读修改法”

一读改词句。先是默读,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接着轻声读,改正用得不恰当的词和病句。

二读看内容。文句基本改通后,再来默读,看内容是否写得具体了,文章是否有中心,选材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是否呼应等问题。

三读品文顺。内容基本确定后,让学生大声朗读,朗读时感到别扭,不顺口的,一边读,一边改,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满意了才定稿。

授之以法,学生自批自改时才会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乱看。由于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克服了只完成任务,马虎了事的不良现象。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这种习惯也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去注意不犯类似的错误,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润物无声,培养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评价,教师常高高在上,红笔一挥,便裁定了作文的成败。我们的教师总是用过高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的习作,横挑鼻子竖挑眼,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学生早已看烦老师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那样它所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在很多情况下起不了多少作用,其结果只能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互改作文则给学生创造了露一手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做“小老师”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进行这一环节时,老师首先要强调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习作要求及有关作文修改的知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琢磨所改的作文,然后认真写出恰当、简洁的批改意见和评语,并签上批改者的姓名。

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然后全组同学评议写出适当的评语。

在实施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评语极具情感化、个性化。如我班小才女闫璐的《最美的音符》被中等生冯金美评价为:你已把优秀当成习惯,你的文字是我心中的彩虹桥,是蔚蓝色的心灵天空,是灿烂的山花,绚丽的朝阳,叮咚的泉水……中等生潘辉的《面对失败》被后进生李洋评价为:你用景色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表达恰到好处,语言朴素,是我能学得来的好文章……后进生高壮的《我爱我家》被优生席璐评价为:你能从具体事情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很了不起!但是还要注意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的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出来,直截了当写出来缺少含蓄美……有的则洋洋洒洒写几百字的评语,评得有声有色,让老师震惊,即使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写起评语来却显出非凡的才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间有一种亲近感、认同感,形成互相竞争,你追我赶的写作风气。

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进入反馈和评价的角色,事实上,对写作者来说,当他向同学讲述和朗诵自己的文章的时候,他其实获得了一批很忠实的读者。他会很注意对方的反应,这将是他写作的最大动力。而对评文章的同学来说,他不仅在给写作者以帮助,自己也从中获益,因为他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开始渐渐懂得一篇好文章应该写成什么样子,他这样要求别人当然也会这样要求自己,这一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无心插柳,赚来漂亮书写。

书写脏乱是现在初中生作文的普遍现象,大大影响了作文得分,我曾让学生下大功夫临帖,可不见起色,互改作文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书写干净工整了,甚至写得很漂亮,特别是我班学生杜坤的字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其原因,是改其作文的蒋冰雪的功劳,原来,蒋冰雪改到杜坤的作文时说:“改杜坤的作文真倒霉!一看他这堆乱草字就烦了。”这句话触动了他的心灵,痛下决心练好字,一定要让同学认为改自己的作文是幸运的。我恍然大悟,是互改作文赚来了漂亮书写。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6

一、初级阶段 仿练对话创设情境

根据英语学习规律,模仿对话在英语学习模式中属于简单模式,属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手段。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乐学情趣,运用直观教具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中级阶段 改编对话拓展情境

“情境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境教起。”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情境,把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在模仿对话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改编对话并表演,这是学习者按接受模式复制成表达模式的过程,是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生活创造性的本能表现。例如:更换对话中的人名、地名和时间等细节,或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交流,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高级阶段 剧本小品升华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英语学习是艺术性活动,它的艺术性来源于语言的本质,因为语言的学习、发展及运用,既具有艺术的所有基本特征,例如:创造、美感、形象、和谐、节奏、直觉、灵感等;又包括在英语学习中各种专门艺术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如:学唱英语歌曲、背诵英文诗歌、表演英语短剧、小品等,其内容都与学习者的思想、感情、气质、修养等合拍,能引起共鸣。这样,学习者就会很容易进入艺术再创造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而且熟练牢固。根据这一理论,让学生尝试自编自演英语小品、短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社会文化,逐步将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运用自如”的地步。剧本、小品培养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标志着教的成功,又标志着学的成功。

在适宜的情况下,让学生凭借自己所想象的情境,编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学生在此情况下会竭尽全力运用他们所能够想得到的任何句子。这种激昂的对话情绪会感染全班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性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获得的言语技巧,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学会言语反应。

四、终极阶段 活动游戏丰富情境

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有组织的游戏活动,能更加丰富和激活对话教学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游戏为载体,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课堂,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能延长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学生感觉到乐趣之后,能更有效的参与教学。每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并参与活动,既得加深了对话的训练力度,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好学的好方法。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班班通 G623.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数学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班班通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轮胎式起重机下一篇:设置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