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历史教学(精选12篇)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1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我国历史课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 过去的历史教学侧重点在于史实的传授和思想的教化, 更加强调以史为鉴, 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
新时期, 我国教育强调的是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 要求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 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方法, 进而综合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就目前来看, 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为历史知识本身是以死知识为主, 但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是要求学生能够从深层次了解知识的内涵, 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科学教学方法的引导。
就目前来看, 比较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熟悉了事物的表象, 更了解了事物之间的差异, 从而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因此, 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也是历史教学最常用的方法。那么,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这一方法呢?下面, 笔者以美国的独立战争和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例作一下区别比较。
1.我们从社会性质和斗争对象方面作对比。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是英国的完全殖民地, 虽然作为资本主义的英国当时已经开始了它的工业革命, 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工厂制刚刚得到推广;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争取民族独立, 反对许多欧美列强, 如英、法、俄、德、日等, 此时的这些列强大多数已完成工业革命, 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或者帝国主义阶段, 侵略者在力量上的悬殊对比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人民的革命面临更大的困难。从历史上看,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 没有封建制度的束缚, 因此, 推翻外来殖民统治成为首要的任务;而中国却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文明古国, 近代以来, 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不仅仅是反侵略, 而且还要反封建。
2.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对比。从领导阶级来看,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由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 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独立宣言》的发表成为他们共同斗争的旗帜。而在中国革命过程中, 各个主要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每个阶级基于各自指导思想、理论的差异, 对中国历史前途有着各自的理想目标以及与众不同的社会实践。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渴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然而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最终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 没能使中国社会得到根本的改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3.从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美国独立之前,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因此, 北美独立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而在中国, 自鸦片战争以来有多种经济成份存在:这里面有1840年以后伴随列强殖民侵略而传入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还有1927年之后出现的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这些经济成份的不平衡性、不统一性, 使各个革命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 难以担当革命重担, 因此, 不可避免地也会导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国际环境的对比。美国所面临的环境相对有利, 即18世纪英国在争夺殖民霸权的过程中与欧洲国家矛盾尖锐, 特别是与法国的矛盾最为突出。美国独立战争正是利用欧洲国家与英国的矛盾, 孤立了英国, 取得国际上的军事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几乎是没有外援的, 甚至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国际环境极为险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得到了国际上爱好和平与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
5.从革命的结果和前途来看。美国独立后建立起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国家,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制度的情况下, 这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起了示范作用。中国独立后很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大大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事业, 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同时, 年轻的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积极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6.从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贡献来看。美国独立战争后于1787年颁布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 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 与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一样成为以后许多国家学习效仿的榜样, 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其基本原则,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成功总结, 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上述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知识的区别比较, 使学生能够透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表象去了解他们的本质,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那段历史, 也学会了客观地正视历史, 正确地评价历史, 从中感悟历史带给我们的精彩和人生智慧。
总之,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就目前来看, 很多学生因为知识面窄, 阅读量小, 导致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用比较法, 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学无定式, 教无定法, 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也要因事因时因人而异, 不能一概而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调整, 尽量采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 以达到最佳的理想教学效果。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2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范文:(答案仅供参考)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
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如果只有一个观点加一个史实,只能得三等文)
3、(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
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旧生产方式解体虽然产生了苦难,但历史的主题更主要的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2分,必须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史实:旧生产方式解体带来的苦难: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收入减少),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无所事事,世风日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任意两点就可以得2分)
新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机器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生产力1分,生产关系1分)
4.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乱我书。”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一):逻辑1分
观点一:董仲舒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儒学。2分 史实:9分
1、董仲舒主张大一统思想出自《公羊春秋》和孔子的政治观。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他提出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否则降灾异谴责和威慑,继承了孔孟“仁政”主张。
4、董仲舒主张君王施政以德为主,继承孔子为政以德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人伦道德标准,继承孔孟仁义主张。
参考答案(二):逻辑性1分,观点:我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更多是吸收各家思想。只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需要而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史实:9分
1、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吸收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2、或假借阴阳五行家思想对儒学改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降灾异.3、以刑辅德吸收法家,以法为纲,注重刑法作用,董仲舒思想实际体现为外儒内法。
4、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参考答案(三):逻辑性1分
观点三:我认为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分
史实:(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结合)9分
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解析】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6.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科学的。因为,经济结构变动虽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世风日下等负面现象,但经济结构的变动,更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综横双向发展说”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世界近代历史(1500~1900年)进程的一家之言。其主要观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取得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从而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纵横双向发展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1500年~18世纪中后期:(纵向)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横向)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带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此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纵向)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英法美等国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横向)伴随着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传播了先进了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其他地区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纵向)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产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统治日益巩固;(横向)同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
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对待平等问题上,……,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平等主义的政策(特别是苏共所遵循的)只能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社会,而且这些政策只能借助专制力量来推行。
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英国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
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的功过。(12分)
1、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功大于过。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等欧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一方面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严重,这标志着欧美国家信奉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调节的失灵。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经济上减少国家的干预,增加市场调节,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尽管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但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或
2、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过大于功。
撒切尔主义尽管缓解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涨”现象,使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但是从长远看,它却种下一系列恶果。
因为撒切尔主义是站在右翼资产阶级敌视人民的立场,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而且还不惜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无视社会的不平等,最终使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著名学者朱学勤说:“改革一旦发生,万万不能停顿。„„验之于辛亥革命前,清末改革不可谓无诚意,不可谓不‘俯允民情’,最后却是被核心深处的那把老算盘绊倒:1909年推出‘皇族内阁’,名单一公布,舆论大哗,这才逼反了立宪党人,这才有1912年清室逊位。改革既已发生,从此就意味着与革命赛跑。不能改革到一半,摸到一块最大石头搂在怀里不动弹,那就只能让后面的革命赶上来扑倒„„”
请结合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晚清政府推进近代化进程的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的相关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法理意义上讲,1789年8月,封建秩序及其特权在法国已经被铲除,而数年以后,欧洲最老
且看似最有权势的君主国消失了,同时天主教会也坚定地服从于世俗国家。在短短几年里,法国大革命将法律平等和个人权利的自由观转变为政治现实,同时也表明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长期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大众为基础的人民革命。大革命使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中真正且核心的问题。这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为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开辟了道路,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有人指出: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2分)
评述: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 法国大革命是群众革命成功模式,为世界的革命运动树立典范;刺激民族主义的兴盛;所揭示之“自由”“平等”“博爱”迄今为世人追求的至高价值。(评述部分每点2分,满分8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结论: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影响深远。(2分,总结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呼应,对评述进行归纳,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2分)
评述: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称霸的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最终推动世界各国迈向近代化。(评述部分每点2分,满分8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结论: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渐进式的经济变革,影响深远。(2分,总结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呼应,对评述进行归纳,言之成理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894年甲午战败后,张之洞给清政府上了一道后来被称为其新政总纲的《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九个方面的主张:即编练陆军、重建海军、修筑铁路、分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派员出国考察等。张之洞以卢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兴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张之洞在湖北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政府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的意旨而设。
清末新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新政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政权机构和军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治思想异常活跃,科举废止,留学热和办学热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末新政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后来孙中山先生誉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摘编自《从张之洞新政看湖北崛起》等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张之洞湖北“新政”的主要思想和实践效果。(6分)
(2)如何理解孙中山称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9分)(15分)【答案】⑴政治改革优先,再推广到农、工、商、学、军各界,维护清朝统治,(3分),张之洞的“新政”主张,与后来的清政府推行的“新政”的具体措施相似,具有时代的进步性。湖北“新政”实践效果明显,推动了湖北的近代化进程。(3分)
⑵张之洞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其思想认识高于一般洋务派;张之洞等推动的清末“新政”,使旧体制遭到巨大破坏,为民主革命的爆发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他在湖北进行的军事改革,客观上位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从根本上看,改革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起到了革命的作用。(9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摘自《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材料二
色诺芬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有资格成为王者和统治者的,“不是有王笏的
人,不是偶然入选的人,不是占有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或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还把知识作为改造城邦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手段。他断言,美德即知识,“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善是灵魂本身的东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分)【答案】(1)政治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以德治民)。(2分,回答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可得1分)
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深远影响。(4分,回答2点即可)
(2)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都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提倡人道主义和人性。(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不同点:孔子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和方法上,即“克己”;(2分)苏格拉底主张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3分)
比较类型题目
设问类型基本上有三种:
(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同点”等。
(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和……在……上的不同点”,“ ……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3)异同类比较: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进行比较”等。
答题模板
该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
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第三步,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 “A……;B……;C……”,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
1.幸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什么是幸福?达到幸福的途径是什么?中西方思想家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幸福观,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活心理和生活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非常重视对义利、理欲、苦乐、荣辱等幸福观的探讨。孟子主张: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荀子认为:“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召福也,行有召辱也,”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利。其中,“多子多福”和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在西方.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的幸福观与中国儒家的幸福观更为接近,他们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和美德,就决不会有幸福,幸福在于善行。
材料二
近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在近代,中国人的幸福观日趋多样化,有人把国家的独立富强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些思想家以批判三纲、提倡自由、平等为前提,逐步形成了注重利群且倾向合理利己的求乐免苦幸福观。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在欧洲,功利主义流行.“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所接纳和欢迎的幸福观..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内容就是获得和占有财产.在这种原则的驱使下,欧洲载着利炮的坚船驶向各个大洋,在大肆劫掠别人财富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升起了自己的旗帜。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材料一表明古代中国人的幸福观呈现出重义利、理欲、苦乐、荣辱和突出家族观念等特点,你认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践行“求乐免苦幸福观”和实现民生幸福方面,各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这些构想并没有真正实现民生幸福,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概括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重视道德修养。(2分)原因: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和观念的制约。(3分)(2)构想: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人人平等和绝对平均的理想天国(或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1分)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分)根本原因: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1分)(3)原因: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人生存的危机(或民族危机严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3分)西方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3分)2.思想家眼中的君民关系
在中外政治发展中,君与民的关系曾是东西方思想家们共同探索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仁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2分)(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其与孟德斯鸠主张主要差异是什么?(5分)(3)英国在走向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洛克的基本思想的?(2分)(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3分)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比较法的运用 篇3
一、注意比较纬度选择的多样性
物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观察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时,
参照物的设置必须有助于史识的形成,为此,我们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纬度展开史实和史识的比较。
1.静态横向维度的比较。
即将不同历史材料横向列举性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便于进一步分析比较其内在的历史认知。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从发生时间、地点、起因、过程、结果(影响、意义)等多方面选择;历史文化的比较可侧重从产生的历史背景、先进性等方面选择;社会制度的比较可从产生的时间、原因、特点、进步性等方面选择。
2.动态纵向维度的比较。
即将内在的历史逻辑以直观的比较点呈现出来,作纵向的、发展性的比较,这是基于史识的形成而进行的深层次的动态的比较。过程性比较重在描述,从时空的变化和历史进程的演绎的角度去整体把握历史事件;历史地位和影响方面的比较则是从更长的历史进程中去衡量和评定。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薄弱,有意识地点拨引领能够有效地落实教学法。从以下两点加以阐述。
(1)发展趋势的比较。历史进程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比较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异同,能够从宏观上认识历史现象,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比如资本主义在西方和我国的出现、发展、影响都有较大的区别,通过比较,学生便可以知道,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迅猛,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社会的迅速发展,第一次、二次工业革命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国资本主义却被封建专制统治扼杀了,同样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却在东方生根发芽,催生了中国、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两种社会制度发展趋势的研究必然会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优缺点,进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2)古今异同的比较。在学习或复习历代变革这一知识点时,最适合将古今的现象做比较,以“咨诹善道”,用力于当下,即运用比较法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苏联解体与改革的失误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改革却使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之路。通过比较改革的时间、改革设计者、改革的措施、改革的缺陷与结果等,即可得出治国之道。
二、关注比较过程描述的多样性
关注比较过程的描述就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的呈现形式。表格式比较、绘制曲线图比较、辩论性比较等形式比较适合初中学生。
在表格式比较中,表格中列出所要比较的项目,学生只要逐个填写完成即可。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展板式,即制作展板,直接呈现比较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幻灯片式,即制作成课件,便于师生互动,即时呈现内容,便于营造竞争气氛,及时发现学生对比较内容的把握状态。辩论性比较则是围绕比较点,设置比较话题,引导学生各自从被比较对象出发,各执一词。比如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概念,可以设置“资本主义好”和“社会主义好”两个辩题,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从历史渊源、历史影响、社会特征等角度比较,以史料为依据,阐述各自的观点。绘制曲线图法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不必苛求多么精准,只要大体能反映结果即可。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一、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毛泽东认为,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看问题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看前途, 一定要看历史”。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学习中国古代史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学习这段历是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了解近代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即现代化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
2. 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中国历史重要的历史事件非常多, 而且中国历史涵盖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诸多方面。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性?适当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的历史知识归纳在一起, 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规律形成明了的认识。
3. 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课还肩负着传播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评价历史的重要任务。历史这门课程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中国历史是一个整体, 同时又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在讲授的过程中单独讲历史事件, 不便于学生掌握历史的总体脉络。单个的历史事件就好比一块块木板。单块的木板只能飘荡在大海中, 如果把这些木板组成一条大船, 这艘船才能乘风破浪。历史知识也是如此。教师要把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策略
1. 纵向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是指对同一国家和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历朝的农民起义口号时, 可以用比较法进行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唐末黄巢起义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打出“均平”的旗号。北宋王小波起义, “吾疾贫富不均, 今为汝均之”这是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战斗口号;南宋钟相杨幺起义, “等贵贱, 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通过比较可得知, 从宋开始, 农民起义对平均特别青睐。只有到了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才把旧式农民战争这种平均思想推向最高峰。《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渴求土地, 摆脱剥削和贫困, 要求平等和温饱的强烈愿望, 并使之具体化、纲领化。这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已经发展到最高峰。
2. 横向比较法
横比较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 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相比较, 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总结出历史规律。例如, 讲授在近代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过程中, 可以把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在近代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出路都进行了探索。以上几次探索虽然领导的阶级不同, 代表的利益不同, 但是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失败了。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领导阶级都是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主张在不变革封建体制的基础上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把西方技术移植在中国的封建土壤上, 不会长成参天大树, 目的是要保持中国的封建制度, 维护皇帝的封建统治。其结果, 是使中国失去了这次有可能实现自强的大好机遇。甲午战争的实践, 终于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后失败。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不会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戊戌维新的目的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革。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 资本主义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和封建制度决裂的勇气去探索国家的出路, 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但是“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 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1]。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学生得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让学生通过纵向联系知道这些探索国家出路的尝试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3. 中外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该具有世界的大视野, 把中国历史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中国的历史事件与外国的历史事件相比较, 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例如, 在讲综述时可以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讲。在乾隆时代, 世界上主要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英国工业革命;第二件是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第三件是法国大革命。这三件大事再加上此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在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 八月十三日, 当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 还傲慢地声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等等, 说明乾隆皇帝根本看不到西方工业科技的进步和世界的潮流, 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千古第一全人”的迷梦之中。通过这样的比较, 使学生总结出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
4. 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是把同一类型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把同一类型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讲授, 使学生对知识认识更为清晰。例如, 在讲授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时, 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三次论战进行同类联系。把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进行同类联系并加以比较。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 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 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在这次斗争之后, 马克思主义继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论战, 一步一步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经过辩论, 先进人物更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心。这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先决条件, 是建党的决定性的思想基础。这次论战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的一大步骤。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指明了中国应该建立共产主义政党的道理, 使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区别开来。这次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胜利, 同时体现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没有这场斗争, 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不可能的。
通过三次论战的联系, 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历史结论。
三、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注意事项
1. 充分备课
要想把历史课讲授得丰富、形象, 使历史课成为学生喜爱并且终身受益的一门课, 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首先, 对教材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充分准备。比较法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特别多, 角度更广。例如, 运用中外联系法时, 教师要掌握并精通中国历史, 而且要精通世界历史, 这样才能恰当联系, 准确评价。运用古今比较法时, 要精通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指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在运用比较法之前, 一定要准备大量的、丰富的原始资料, 同时, 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其次, 要了解学生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例如, 运用同类比较法讲授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革命派和保皇派这三次论战时, 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三次论战的内容、背景、结果。
2. 运用比较法教学要恰到好处
在历史教学中,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只有两个或几个事件可以联系, 并且联系后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得出历史结论时, 才可以运用比较教学法。
3.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首先, 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观察问题的角度的差异, 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广度、深度。让历史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新鲜的历史知识。其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 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总之, 运用比较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讲述历史课, 更好地增强历史课的教学效果。运用比较教学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开阔历史视野, 把历史的点、线、面联系起来。在学生对历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 回顾历史, 总结经验, 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 立足现实, 指导现实。
参考文献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比较学习法 篇5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借据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两遍法”教你牢记历史知识点
合理安排时间复习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每一遍复习都有侧重点
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
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85-01
历史,包罗万象:从时间上看,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历史的发展是互为联系、因果相循的。世界的今天由世界的昨天演变而来,又必然走向未来。古是今的基础,今是古的发展。了解世界的昨天,在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的今天,迎接世界的明天。因此,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展物生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改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而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老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比较
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
二、纵向比较
即对同一国象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的比较。如讲东汉的历史,可与西汉王朝的发展经历进行比较,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就背景、结果进行比较;讲美国南北战争,比较独立战争,明确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各自所起的作用:讲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富兰古林·罗斯福,可与分别领导了独立战争与内战的乔治·华盛顿、阿伯拉罕·林肯比较,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可与1823年的门罗主义,19世纪末的“大棒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元外交”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
三、点面比较
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
中国的古代史与近代史反差强烈,作为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更多地被用于节 日敬神的烟花爆竹;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被星占学家用于求神问卦。反观欧洲各国,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出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把自己从头到脚地武装起来;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开始了对大海、对世界的征服。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巨轮面前,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王朝越来越腐朽没落,最终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一部中国近代史,浸透了中国人民的斑斑血、字字泪,西方殖民者一次次将侵略的铁蹄踏上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次次惨遭蹂躏,软弱无能的当权者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这一切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从世界范围看,新航路开辟后的五百年,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阶段,也是世界各国从孤立、封闭走向交流、开放的阶段。其间,凡是顺应上述历史发展潮流的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则落后挨打。后一类国家要么通过革命或改革,弃旧图新,救亡图存;要么固步自封、丧失时机,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别漫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深蒂固及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超稳定结构,使中国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封闭性和盲目的排他性;同时也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或一味沉醉于天朝大国迷梦,或害怕中外交流会危及自身的统治而采取了愚昧的文化禁锢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终于从丧失领先地位到中西差距拉大,从落后挨打到被深深卷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漩涡,直至整个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然而这一历史阶段也是中国人民正视现实,认清世界历史潮流,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抗争、探索、觉醒和奋斗的时代。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学会历史地看待问题,并能从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在19世纪中期面临着同样社会问题的国家,却有迥然不同的发展格局中获取有益的启迪,加深对当前形势下“抓住机遇、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7
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因此,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高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历史科命题中, 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 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比较教学。科学地运用比较进行教学, 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 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会学习。
比较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分析综合是比较的具体表现, 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总是要对其相应部分进行对比, 如比较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就要对其时间、背景、依靠力量、重要经过、结果、历史意义等进行对比, 这就是分析, 然后还要将其相应部分或特征联系起来对比, 从而得出两次革新所取得的结果不同的原因, 这就是综合。比较又为抽象, 概括穿针引线。抽象和概括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比较抽出同类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加以综合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老师, 为什么不同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认为学生的智力差异较大, 可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正常学生的智力差异很小。人们提出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来解释差异现象, 得到不少专家与教师的认可。然而, 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 大多数教师、学生都认为勤奋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途径, 于是, 不少人便找到了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理由, 古语有:勤能补拙, 书山有路勤为径嘛!勤奋确实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一些教师不思改革, 不思进取, 反而逼迫学生进行题海战术的借口。历史学习更是如此。通常人们总以为历史只要下功夫背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学生数、理、化成绩不好, 人们可能大多倾向于说:“该生不够聪明”或“学习方法不当”, 如果他的历史成绩不好, 则认为“该生不够用功”, 似乎历史学习不必太讲究方法和思考。然而, 近几年高考试题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历史均分的不高说明历史并不好学。历史同样炫耀有效的方法与思考的艺术。因此,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当注重的。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 要注意长期引导和培养, 要从低年级抓起, 要根据不同年龄智力发展水平,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不会到会, 由会转化为能力。科学地阅读教材, 正确地表述问题, 快速地记忆, 敏捷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在高中低年级可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纵横比较入手,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材、记忆和表述问题时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 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纵向比较, 是指将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比较。只有比较才能深化认识, 发现规律。如只有在阅读教材时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异同点及其作用进行比较, 才能使学生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国家富强了, 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横向比较是把某一历史事件与同时期、同地区相似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比较。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掌握还要示范。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地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用比较带动学生掌握科学地阅读教材和正确地表述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 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和概念有一个鲜明而全面的认识。例如, 在阐释西方民主政治的特征时, 可以用封建专制制度作参照物, 通过比较分析, 不难梳理出西方政治的两大特征:一是公民在法律上有平等的权利, 他们在人身、财产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自由比较充分, 并得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护;二是政府由竞选上台的政党依法组成, 统治者只有行使宪法和议会立法所赋予的权力, 并受到制衡机关和定期改选的有效约束。而封建专制制度恰好相反, 社会各阶级以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为前提, 平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障;君主和贵族不仅享有各种世代承袭的特权, 而且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权利制衡。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民主权利, 议会政党制度和以法治国, 乃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鼎之三足, 它们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引导学生比较法阅读。为了对两个或三个历史概念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加深对这几个历史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比较运用的能力, 阅读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 (考试时将表格式转化为叙述式) : (1) 将要比较的一个维度列于一栏, 将比较的标准列出, 形成另一维度。比较分析的关键一步在于确定比较的标准, 即从什么方面去比较?这要依据不同概念的要素进行取舍, 一般情况下可用种种原因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等) 、条件 (前提、必要等) 、目的等背景要素, 以及过程特点、性质、作用、影响、局限等后果因素。 (2) 依据所列出的异同点推理出这些概念要素中的最重要的特点, 并说明从比较过程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认识。
只有经常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出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和异同, 抽出它们的本质特性, 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评价, 才能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比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进行对照比较, 可以挖掘出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
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各国进行比较, 使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世界古代各个国家因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条件的限制相互隔绝的时候, 我们中华民族就独立地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 使我们中国的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世界的前列。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 中国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 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 其中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 是伟大的民族, 对世界的文化和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实现“四化”, 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雄心和能力。
将解放前后和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制度有其无比的优越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四化”的必由之路。建国六十年多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了愚公移山的冲天干劲, 在旧中国的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起了社会主义的摩天大楼, 带领全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浅谈历史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什么是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 进行比较对照, 判断异同、分析缘由, 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历史比较法的一般原则
1. 相关性原则。指历史事件与事件比较, 历史人物和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 做比较, 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对同一历史时期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比较, 可以从差异性掌握本质特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 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
2. 对应性原则。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要选择比较事件背景、领导的阶级、革命纲领、斗争方式, 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
3. 重点性原则。历史比较虽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但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 主要比较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
4. 时代性原则。比较并不只是为了区分出异同, 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 揭示历史本质特征, 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因此在进行比较中要将事件、现象、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与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三、历史比较法的应用举例
1. 中西比较, 找关联找差异
古代中国是世界中心, 文明摇篮; 近代中国衰败, 是殖民者瓜分的焦点;今天中国融入世界, 面临机遇和挑战。中外关联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中西比较中有得出差异的比较。如中国与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从发展趋势看:中国趋向专制; 古希腊、罗马走向民主。从政治改革、法律制度看:中国加强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 并以法律作保证, 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横, 后是独裁, 对君主制衣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再从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 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西方缺乏有力的权威, 国家不统一, 经常分崩离析, 易摧毁文明, 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得出结论:中国与西方政治制度存在差异, 两者的道路不同, 中国逐步走向专制社会, 西方逐步走向民主政治。另外, 也有进行这样比较的如历史人物李鸿章和俾斯麦, 孙中山和华盛顿等, 他们在某一点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还有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类比如《临时约法》《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还有清前期闭关政策和英国自由贸易政策,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辛亥革命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等。这就说明中外历史之间是存在关联的。
2. 纵向比较, 探寻事件联系
纵向比较历史事件能清楚了解事件发展经过, 把握事件内在联系, 挖掘事件本质。如全面比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4 ~16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中心在意大利;主要批判教会神学体系; 其斗争形式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领域涵盖文学、艺术、科学; 影响集中在文艺成就、思想解放、产生科学、促进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上半叶的宗教改革, 运动中心在德国;主要批判罗马天主教; 其斗争形式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领域集中在宗教; 影响集中在思想解放、新教派、民族宗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7 ~18世纪的启蒙运动, 运动中心在法国;主要批判中世纪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 其斗争形式是公开批判;核心思想是理性;领域涵盖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影响集中在思想解放、革命动员、政治构思, 促进科技进步, 影响世界。进而理解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资产阶级由反对宗教神学思想上升为反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启蒙运动还主张建立理性王国。三大运动都推动了思想解放,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横向比较, 深入理解历史
横向比较是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或相近的事物作比较。用该法把同一时期的国家制度、政策等作对比,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 行政权力主张来自全国人民;活动原则遵循民主集中制;性质是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 行政权力主张来自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遵循分权制衡; 性质是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通过横向比较得出结论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人民当家作主, 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政体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 是保护私有制度的。学生在学习中一目了然, 也加深了对知识理解。
以上简单的教学运用可以看出, 比较无处不在, 要学会在比较中学习, 在学习中比较, 这样才能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让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历史学习中“贯通古今, 中外关联”是应有的思路。只有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比较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才能思维创新。从教学经验中整理如何使用比较法指导学生学习。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官僚制度,君权,相权,阁权
在一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的内容后,引导学生从权力来源、职责、对皇权的影响等方面对相权与阁权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位高权重,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听课结束后,笔者觉得这样讲有些不妥当。众所周知,宰相制度在从秦朝正式确立到明太祖废除的一千多年里,是不断变化的。就是在同一个朝代,宰相的名称、职权也是一变再变,而内阁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宰相制度和内阁制度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所以笼统地以相权与阁权相比较是不妥的。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以求教于同人。
一、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专题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认为君主专制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专制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也符合某些历史事实,但不是问题的本质。从理论上说,皇帝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其利益与体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宰相制度是一致的,两者并无根本利害冲突。“无论从理论或历史事实看,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进行统治。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君主、宰相的协调、统一是基本的。”[1]因此,把君主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视为主要是君主、宰相权力之争,是君主防范宰相、削弱相权的结果,是片面的。如果斗争是主流的话,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会让宰相制度存在一千多年吗?这一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和考核中已有所体现。比如,以江苏省2008年历史高考第3 题为例。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这就表明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做法并不是仅仅为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而主要是为了发挥宰相们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高统治效率,从总体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过于强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相权真能制约君权吗?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背景下,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是很脆弱的。“相权既直接出于君授,自不足以成为君权之限制。君主专制制度从其建立起,其基本点便是君主享有至高无上,超越一切制度、法律的权力。来自臣下的任何限制,如果他想拒绝,都有权拒绝;他的任何荒谬决定,只要坚持,臣下都不得不执行。这一权力并不因宰相权力的大小,宰相对百官控制的强弱,而发生变化。”[2]在“君尊臣卑”的原则之下,君权与相权从来就不是平行的……君权是绝对的(absolute)、最后的(ultimate);相权则是孳生的(derivative),它直接来自皇帝。换言之,与君尊臣卑相应,君权与相权是有上下之别的[3]。
人们常用“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来说明宰相位高权重。实际上“助理万机”恰恰说明宰相只是皇帝的助理,宰相不通过皇帝,没有皇帝的批准,是不能处理和决定任何国家大事的。这就是说,宰相并无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宰相名义上“助理万机”,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除了谋议、选举这些职责比较固定外,并没有规定其它具体任务[4]。
也有不少教师用黄宗羲的“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来论证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按照黄氏之意,朝代有宰相就政治清明,没有宰相就治理不好。这明显与史实不合。清朝就没有宰相,但统治却没有明朝那么荒唐,这如何解释呢?所以,笔者认为这只是黄宗羲一时的激愤之语,黄氏的宰相情结只是传统儒生的一种理想和期待而已。有教师说,在内阁制下,阁臣权力大小、任期长短完全由皇帝决定,还以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为例加以说明。这诚然不错,但是宰相何尝不也是如此呢?历史上宰相或罢或杀,死于非命的不知有几。汉武帝对丞相动辄斥责甚至处死,公孙弘后6 位丞相,获罪自杀2 人,下狱处死3 人,以至公孙贺在拜相时不受印绶而顿首涕泣,视丞相为畏途,如此宰相又何谈对皇权的制约呢?当然,历史上也有宰相权力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西汉初年、元朝末年等,但这些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并不是宰相本身的职权大,此不赘述。
三、内阁真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吗?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内阁的权力有两种含义:一是内阁结构的权力,一是阁臣所具有的实际权力。[5]从内阁的权力结构来说,内阁是废除宰相的产物,明代皇帝在制度设计中不可能再赋予内阁以宰相的权力,而把它限制在秘书型、顾问型机构的水平上。内阁所有拟议必须经过皇帝的“批红”才能成为决策,而内阁亦无权对六部诸司发号施令。这就是明代制度上对内阁职权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是对的。但另一方面,随着内阁制的发展,内阁的实际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俨然是宰相再世。“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师、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繄宰臣是系。”[6]这表明内阁首辅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万历末年任内阁首辅的方从哲也曾说:“我朝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自朝廷大礼规定以及人才进退、民生休戚,举天下国家之势,无钜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7]
特别是内阁在获得“票拟”之权后,对皇权的限制,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宰相。这是由于票拟要比以往各朝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制度更加细致、周到,特别是过去(如唐、宋)草拟下行诏令和审核上行奏章的机构,有中书,有门下,有翰林院,比较分散,明代全都归口于内阁,这就给大多数君主单纯倚靠内阁票拟,自己可以不怎么关心政事,提供了极大方便。其结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对主人公充满了同情:“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8]131万历皇帝在立储问题上与以内阁为首的官僚集团相持不下,以致20 多年不上朝,成为典型的怠政之君。甚至有皇帝(景泰帝、明世宗)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对内阁大臣进行贿赂和恫吓,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所以说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是不符合史实的。
四、应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官僚制度的背景下考察
考察相权、阁权与皇权的关系,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其放在皇权与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是对以分封制为基础的贵族政治的否定,是伴随着专制君主同时出现的,从属并服务于皇权是它首要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自主性的政治目标,有强调公共服务和自我扩张的趋势。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自主性趋势会在适度范围内逐渐强化,与专制皇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对立。君权可以随时削弱(如汉武帝)以至废除(如明太祖)相权,但它不可能毁灭整个官僚制度。官僚制度是治理帝国所必不可少的一套行政机器,没有这套机器君权本身即无法发挥。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9]。所以明代可以废掉宰相,但不能并六部而去之,而且在废相之后仍得代之以内阁。官僚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
黄仁宇认为: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8]122
万历年间在华传教士利玛窦经过观察,也认为:“虽然所有由大臣制定的法规必须经皇帝在呈交给他的奏折上加以书面批准,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10]
由此可知,一定程度上能对皇权构成制约的,是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至于这个官僚制度的领袖是宰相还是内阁大臣,那是无关紧要的。
五、教学启示
历史本身是复杂的、多维的,充满了偶然和变数。而且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史观的进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这正是历史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甚至庸俗化了。比如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内因决定外因”等结论到处乱套,用“历史不能假设”来否定历史的多样性和偶然性等,这就失去了历史的灵性,使历史学习变得教条和僵化。就本文而言,现在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三大要素,而不是仅如教材所讲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方面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中国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只是笼统地拿相权与阁权进行比较,结果只能是就事论事,不能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10
1. 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学习——轻松抓住历史知识线索
横向比较学习,是学生将横向相关的历史知识放一块比较,抓住历史知识线索,达到学习效果。这不仅包括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即使同一时期情形不相同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间,学生都可以进行比较,这样能进一步认识相关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从而抓住这些历史线索,轻松而有效地学好历史。
如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等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共性。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不同,过程有异,结果也就有不同之处: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美国则获得独立。这是它们的个性特征。这样比较,既能体现同一事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差异,又集中体现了同一阶段历史事件下的不同情形,学生能轻松记忆,达到良好效果。
2. 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学习——轻松把握历史知识特点
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应找出历史事件、现象等的比较项,使之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轻松有效地学好历史知识。如比较中国历史上两次抗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年抗日战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穷国弱兵弱;八年抗日战争则处在封建社会被推翻、国民党和共产党先后成立时期,全国人民一致抗敌、众志成城。
领导阶级:中日甲午战争由代表封建贵族势力的清王朝统治者组织;八年抗日战争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
指导思想:中日甲午战争时清王朝只求苟安,维护其封建统治,消极抗敌;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南西北,共同抗日,一致对外,赶走日本侵略者。
特点:中日甲午战争是清王朝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抗日战争;八年抗日战争是全国人民求解放的抗日战争。
意义: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经验教训:两次抗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救和振兴中国,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是我国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
这样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两次抗日战争的各自特点,有助于学生轻松地加深对相关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知识轻重的角度比较学习——轻松突破历史重点
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历史要多方位、多层次且轻重有致,才能真正高效。如比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主要对比项就应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重中之重应是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学生一经比较就会发现:两种思想根本上都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因为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两种思想也存在不同之处:林则徐和魏源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外国长处来抵御外侮;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却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发展近代企业,繁荣国家经济,增强军力等。这样比较,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弄明白: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林则徐、魏源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知识重点,就能让学生轻松地分清主次,透过历史现象掌握知识本质,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4. 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历史事件的时代特点——轻松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时,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历史背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时代特点和角度去比较和理解相关的事件、现象和人物,这样比较,学习效果有时会更好。
比较法历史教学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归纳比较法;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任务
九年级是初中教学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临近中考,学生不仅仅要开展九年级正常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开展七年级、八年级所学历史知识的回顾复习,与其他任何时候的学习任务相比,九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为了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保证教学效果,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应用归纳比较。对繁琐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对九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归纳比较法开展简单分析。
一、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归纳比较法的作用
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背后是客观历史规律。开展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引导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推动历史前进的规律性有所认识,从而有效促进其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将归纳比较法应用于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任务的区分。
例如,在俄国的历史上有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作为俄国历史上革命的两个重要阶段,二月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楚这两个革命,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误以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十月革命,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区分,应用归纳总结的方式,将这两个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二者之间其实存在很大区别,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区分。
应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将各个具有关联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能够在比较的过程中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习惯,并就比较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开展思考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归纳比较法的运用
1.对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开展归纳比较
初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历史概念,由于历史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学生会对一些常见历史概念混淆,例如: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农奴与奴隶、半殖民地与殖民地、农民与农奴、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改革与革命等。这些历史概念都是字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实际上的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些学生由于看字面上的内容,很容易混淆概念,教师若能通过归纳比较的方法,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了解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实现两种历史概念的准确区分。
九年级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多的,再加上需要对前两年所学课程进行回顾,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接触很多历史人物,一些有着相似背景、相似身份的历史人物很容易被混淆。例如,学生都知道林肯与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总统,但是很难对二者的历史事件作出准确的区分,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应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将二者的人物背景、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给学生思考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对二人作出评价,通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者的区分,弄清楚二者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美国独立战争及美国内战的理解能够得到进一步加深。
2.对同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比较
历史上同一时期世界各国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具有较大差别的,但是也存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历史事件,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但是二者在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两件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区分,在此应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把这两个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这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从而对相关历史发展规律做出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其整体的历史学习效果的提升。
3.对同一类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
应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化进程有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将我国的近代化历史进程与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进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的近代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相比既有一定的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进程中,注重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之后再确立先进的制度,然后促进科技的发展,我国的近代化进程非常注重对西方国家的学习,但是其近代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近代化发展历程中,首先只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表面现象,在不断的尝试之后才认识到本质,这一发展历程是与历史的发展规律相符的。
九年级历史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历史概念、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非常多,该阶段的历史学习主要是一个从知识积累到理解的过程,通过将归纳比较法应用于九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相关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总结与理解,对于教学成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浅谈九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归纳比较法”[J].魅力中国,2014(9):214.
[2]王水琴.淺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5):56.
谈历史比较型试题的解题技巧 篇12
历史比较型试行题是近年来高考文综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 往往会失分。该如何更好地解答历史比较型试题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题型特点
历史比较型试题是命题者把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历史事物放在一起, 要求考生通过对照、比较, 找准比较点求同析异, 以加深对历史事物本质理解的一类题型。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 可以把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按照比较方法划分, 可以分为类比 (比较相同点) 和对比 (比较不同点) ;按照形式划分, 可以分为显性比较 (有比较限定项) 和隐性比较 (无明确比较限定项) 等。
二、解题技巧
1. 明确比较对象。
即要明确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 知道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抑或是异同点。
2. 找准比较点。
这是解题的关键, 也是解题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其间, 对于显性比较题, 由于题目中有明确的比较点, 因而考生容易形成答题方向, 对于隐性比较题, 则需要考生自己确定比较点。具体来说, 涉及背景的比较点有时期、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组织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手段等;涉及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其他类型的比较对象, 可以仿照上述相关要素确定比较点。
3. 组织答案。
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 (1) 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 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 然后以“都……”的行文格式展开。其间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 也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 然后对所有要比较的内容逐一展开。“变化”类问题的回答, 在行文格式上为“由……到……”。 (2) “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对象, 应该是能够反映历史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 琐碎内容及与命题宗旨无关的内容不予比较。 (3) 解题时比较点要一一对应, 而不能把甲事物写一段, 乙事物再写一段, 这是叙述不是比较。 (4) 先明确比较点, 再作简要说明。只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往往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 而通过史论结合才会将问题说清楚, 但对事实的表述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
三、例题解析
例:17世纪~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 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 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及卢梭为代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也以君为主, 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天下之大, 非一人之所能治, 而分治之以群工。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 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 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 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 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1.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东西方两种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及其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东西方两种思想的不同影响及其根源。
3. 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相比, 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分别有哪些发展?试简要说明其共同原因。
【比较法历史教学】推荐阅读:
历史比较法08-03
历史比较11-15
语文比较法教学11-05
语文的比较法教学09-11
比较法教学下地理教学10-04
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08-29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07-20
项目比较教学11-23
比较教学与舞蹈教学07-23
比较演示教学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