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比较法教学(精选11篇)
语文比较法教学 篇1
“比较”顾名思义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法, 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区分同类事物的形义, 还能运用所学知识, 加强技能和智能的训练, 能够使学生由此及彼, 提高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 为拓宽视野创造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形近字比较
形近字即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正因为字形相近, 小学生很难把它们区分开, 因此, 往往出错。举个例子, 在学习生字时, 许多学生把“跪在地上的“跪”字写成“脆”, 这时, 我把“跪”的形近字都写出来, 把字形、字义进行比较, 然后和学生一起给这些字注音、组词, 通过这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分辨能力, 增强了学习效果。从这以后, 我在教学生生字时, 首先让学生把生字的形近字找出来, 再和生字比较, 久而久之, 学生在形近字的使用上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 识字量明显增加, 不仅新知识掌握较牢固, 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我做过统计, 在开始学习“跪”, 听写生字时, “跪”字有19名学生写错 (全班70人) , 由于与它的形近字进行了比较, 接触了“诡”字, 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生字“诡”只有5名学生写错 (全班72人) , 其余学生不仅能正确书写, 而且还能正确运用。可以说“比较”一举两得。
二、同音字比较
小学生活泼、单纯、记忆力好, 可分析能力较差, 因此, 往往对同音字的用法不去琢磨, 错别字较多。尤其在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把“奔驰”的“驰”写成“弛”, 把“高粱”的“粱”写成“梁”, 把“骄傲”的“骄”写成“娇”等。通过在几年的识字教学中采用比较法, 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 尤其在优等生作文中只偶尔出现错别字, 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也有进步。
三、近义词比较
所谓近义词就是词义相近的。它们就像孪生姐妹, 差别细微, 有时确实让学生难以区分。有的近义词虽然能区分清楚, 但是由于疏忽, 也会出现错误。我们做过这样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词语有:盼望、愿望、期望。
(1) 全国人民 () 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 我的 () 是长大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3) 我们绝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 () 。
我故意用两种方法进行练习, 比较其效果。其一, 教师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读, 自己去填, 然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现能全部做对的有42人 (全班54人, 教师不表态, 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其二, 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比较这三个词的异同:愿望、盼望、期望, 三个词都有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愿望”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期望”指对未来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殷切等待的想法, 一般用于上对下, 如长辈对晚辈, 上级对下级, 是对对方的一种想法;“盼望”指殷切地期望, 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希望, 比“期望”的意思程度深。比较之后, 再让学生进一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教师再检查, 这时我发现有51名学生全部做对, 通过比较, 使9名学生根据词义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小结, 告诉学生以后做类似这样的练习, 先不要忙于去填, 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进行比较, 然后再根据语言环境选择, 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接着又进行两组练习, 第一组用“陆续”“连续”“继续”填空:
(1) 下课了, 同学们 () 走出教室。
(2) 我们班 () 三年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3) 我们要 () 努力, 争取更大成绩。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三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再分别根据词义进行填空。由于这一组较简单, 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学生能做对。
第二组用“居然、果然、竟然”填空:
(1) 我们以为在这块荒地上种花生是不会有收获的,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 花生 () 收获了。
(2) 早晨, 气象台预报:“傍晚有雨”, 吃过晚饭 () 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3) 看到旁边站着一位体弱的老大娘, 她 () 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
这一组练习有一些难度, 使学生不易区分的是“竟然”和“居然”。我让他们拿出字典, 分别弄清楚三个词语的意思, 再进行比较, 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茅塞顿开, 问题迎刃而解。
有句俗话,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有比较, 才有鉴别”, 讲的都是比较的益处, 通过这样一比, 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变间接地接受知识为直接地获取知识, 由此可见, “比较”是大有益处的。
四、篇章的比较
(一) 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文章的比较
理清文章条理时, 有的学生有这样的认识, 凡是按事物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交代事物起因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经过的为一部分, 交代事情结果的为一部分。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 我找两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 一篇是《苦柚》, 另一篇是《捞铁牛》。《苦柚》这篇课文首先交代买柚子的原因, 然后具体介绍买柚子的经过, 最后介绍在回家的路上的情况, 显然可以分为三段。然而《捞铁牛》的第一、二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具体讲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 最后一自然段是对这个和尚的介绍。由此发现一个问题,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既不属于事物的起因, 也不属于事情的经过, 应单独成段;而课文的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所写的经过和结果又不能截然分开, 只能分在一段中。
通过比较, 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从而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二) 说明事物文章的比较
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的文章, 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告诉别人, 使别人了解或明白。我在教《鲸》这一课时, 把它同《新型玻璃》进行比较, 使学生既明白这两篇课文写作方法及目的的异同, 又进一步掌握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点来写这一重点。
《鲸》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鲸非常大;鲸是哺乳动物, 不是鱼;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的生活习性。通过介绍, 使我们了解了一些鲸的知识。
《新型玻璃》逐一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还告诉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这两篇课文都抓住事物特点写, 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鲸》向人们介绍一些有关鲸的知识, 而《新型玻璃》除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知识外, 还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 激发了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比较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 又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激发学生兴趣, 对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篇2
一、作家的比较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首先要知人论世。因而第一单元就是知人论世,全面地了解作家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才能更好的欣赏文学作品。在这个单元里介绍的作家有:白居易、屈原、鲍照、陆游、陶渊明、杜甫和李白等,课本把他们的诗作放在一个单元。那么,在讲课时,先总体了解作家环境与其风格特点,为了让学生的记忆有条理,因此在介绍作家就使用了比较教学法。就先把李白和杜甫进行比较,一个浪漫豪放,一个沉郁顿挫,虽说生活的年代相同,但是作品风格不同。在讲解作家时,就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来介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同一时期的作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之后,又将白居易、陆游、陶渊明、杜甫和李白比较,让学生了解,同一时期的作家的诗歌语言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样,知人论世,全面了解作家,把握作者的生活时代,才能更好的分析作品,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诗境的比较
诗歌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体,那么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就必须借助物象,通过物象营造一个意境来体现。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对于鉴赏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就选读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岳阳楼记》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记》等。如在教学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进行比较赏读,《夜归鹿门歌》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归隐的情怀志向,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一种独到的意境。而《归嵩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将作者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体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路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归结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在讲课过程中,就先制作一个表格,表格分别从景象、物象、意境和情感几个方面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将诗作从这几方面进行填空。最后总结《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点,区分彼此的差异。
三、艺术手法的比较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艺术形象在不同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态。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四单元所选的六篇散文都以形象性取胜。《庖丁解牛》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项羽之死》是一篇传记散文,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出项羽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讲解本单元时,就将这两篇散文的两个形象拿出来进行比较学习,特别是塑造他们的形象的手法。庄子善于通过动作、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庄子的笔下,庖丁解牛的动作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让人感受到庖丁解牛动作的熟练。而司马迁塑造的项羽,则是另外的一种风格了。《项羽之死》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垓下之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形象,东城快战主要通过语言刻画项羽勇猛无敌的形象,乌江自刎中通过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时,也可以采用比较法教学,通过比较观察,体会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把握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
四、语言的比较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因此语言是文章的精髓。比较教学《六国论》和《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创作于同一个时代,所以在比较中可以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在此,就语言方面来比较。《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论点明确,论证严谨,切中时弊,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言简意赅,采用了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而《伶官传序》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的政论文,为在世和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没有生硬的说教,语言上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在叹惜庄宗败亡时,也没有惋惜之意和责难之意,反而义正辞婉。全文从“呜呼”起笔,一叹再叹,以叹贯穿始终。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使文章抑扬顿挫,对仗工整的骈句运用,造成的对比气势,整散句的结合,错综有致。文笔酣畅委婉,语言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更新,把比较法用于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能进行多篇课文的学习。比较教学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也能激发学生钻研的兴趣,启发他们拓展知识的广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比较法,运用,语文教学
比较, 也可称对比, 即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比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令学生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比较法分析课文
教育心理学的思维过程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需要思维活动,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础,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我们分析课文时, 可以运用比较法,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如指导学生分析《变色龙》时, 先让学生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事件的“判决”的有关语句, 然后我把这些语句归纳, 画出变化的曲线图, 把对“案犯”小猎狗与“原告”赫留金的判决进行对比。同是狗咬人事件, 而奥楚蔑洛夫“断案”的结果却善变, “异”的原因何在, 其“根本依据”是估计小猎狗的主人是谁, 他的态度是随着小猎狗主人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 学生不难理解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狡诈善变、欺下媚上的人物, 其“变色龙”的卑污灵魂也随着披露出来。
运用比较法分析课文, 使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较深刻。因为任何客观事物总是包含着相互矛盾的对立面。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比鲜明, 能帮助学生迅速地抓住特征, 体会全文的中心思想, 同时也防止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出现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二、运用比较法进行综合训练
我们提倡的教学讲究效率, 注重素质教育。语文课教学, 需要阶段性的总结和考前复习。所需时间短, 学习内容多, 这就必须要进行综合训练。如指导学生复习立论性的文章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感知下面各篇文章的论点和论证方法:《谈骨气》《事事关心》《说谦虚》《怀疑与学问》《要认真阅读》。然后, 我们从论点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 总结一般议论文的规律。这些文章尽管中心论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各有个性特征, 但又存在共性。论点的提出可以归纳为题目、开头、中间、末尾这四种情况;论证过程采用分层论证法、层层深入法、正反对比法等多种论证方法, 都是围绕“摆事实, 讲道理”的基本方法而进行的。通过综合、比较的联系思维, 学生对立论性的文章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不但巩固了其基础知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综合训练中, 如果我们把已学的课文内容, 放置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 进行纵横交错、瞻前顾后、上挂下联、左右衔接的比较联想, 就会收到时间短、见效快的教学效果, 有触类旁通、“墙里开花墙外红”之妙。
三、运用比较法讲授语文常识
讲授课文常识时, 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番比较。由于比较的知识点较鲜明, 学生易于发现问题, 从而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运用比较法教学, 主要在于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如讲授比喻的修辞方法时, 我把明喻、暗喻和借喻放在一起比较。它们共同之点在于都是根据类似事物进行的联想, 不同之处在于从内容方面说:一般的比喻句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的, 但又有区别;明喻和暗喻都具有以上三个因素, 而比喻词却不同, 明喻的比喻词常用“像……似的”“好比”“仿佛”等, 暗喻的比喻词常用“是”“成为”“当作”等。如 (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2)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这两个句子的本体分别是“桥洞”和“景色”, 喻词分别是“像”和“是”。学生根据明喻、暗喻的特征, 很快判断 (1) 句为明喻, (2) 句为暗喻。而借喻直接用喻体当做本体来叙述, 不用比喻词。如“风过去了, 只剩下直的雨道, 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此句, 用“箭头”比喻“雨点”, 用“瀑布”比喻“檐口上流下来的雨水”, 句中隐去了本体。学生根据借喻特征就能判断这个句子是借喻。通过比较, 学生能够抓住三种比喻句的各自特征, 判辨有规可循, 较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比较法, 还可以把容易混淆的东西辨清。如形似字, “折”和“拆”, “敞”和“敝”。这类字, 有的只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有的形状极为相似, 难以辨别, 但通过比较, 就能清楚地发现字形的微小区别, 避免滥用错别字。
教学实践证明, 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培养分析能力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分析、比较中主动领会文章的要点, 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又能有所发现, 使知识不限于某一点、某一个框框, 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从学习心里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个性特征, 概括其共性,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语文比较法教学 篇4
要会货比货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运用的探讨
四川省渠县龙凤乡中心学校
罗江锋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水平。那么,如何化知识为能力呢?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竭尽所能,教法层出不穷。我认为比较法仍是一个可取之法。
在思维过程中,依比较的形式可分为前后比较(纵向比较)与同时比较(横向比较),也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这些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操作运用这些比较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是一个“永不止境”的话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是:
一、化整为零,进行分解比较
事物是复杂的,由许多部分组成。其内容越是艰深、广泛,比较的难度越大。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比较经验的限制,在复杂的“整体”面前往往会显得茫然不知、无从下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影响
4文大钱,突出了孔乙己高傲不能,不复聊生的惨状,揭示出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
不同课文之间,也可以进行点的比较。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与《变色龙》进行比较,抓住两文主人公性格的共同特征“善变”这个点比较。《我的叔叔于勒》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变色龙》围绕”金钱“而变,比较归纳出《变色龙》一文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安塞腰鼓》与《观舞记》也可以从某一点上进行比较,前者描绘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的一场表演,其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蕴含了旺盛的生命力;后者以卡玛拉姐妹婀娜身体传达的不可言语的美的旋舞。两者形成对比,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种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本质区别,又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抓住关键,从点比较,以点带面,能够克服“大而全”、讲不完、道不尽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并给学生以春风拂面,别有洞天的感受。
三、涉及范例,迁移比较
迁移比较是指教师找准具有可经比性的题目,根据比较的目的确定探求的问题,精心设计范例的学习步骤和方法,供学生学习时参照比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发展思维能力。正如某大学教授说:“我们给学生的不仅是猎物,而给学生了一把狩猎的猎枪。”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比较意
些图画分别写上“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将军家的狗”、“不是将军家的狗”、“是将军家的狗”、“又不是将军家的狗”、“将军哥哥家的狗”。利用图画把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情态展示出来,通过直观比较,认识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奴性。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利用网络搜集图片,展示罗布泊两个时间段的图片(昔日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今日鸟飞不下、寸草不生、神秘的荒漠),展示两个时间段的胡杨,再展示青海湖、月牙泉的现状图。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中能够让学生明白开发要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要有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达到环保宣传意图。„ „
运用比较方法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比较的知识内容要有可比性,不能牵强附会,比较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突出重点,不必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二是比较要先确定标准。没有标准,无法进行比较;标准不一致,也无法进行比较,否则会产生错误。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5
一、在比较中认识主题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众说纷纭。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文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是一种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在表现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究竟哪一种意见更正确呢?如果通过比较辨别,就不难看出前一种说法更为合理。我在讲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采用了比较的方法。首先从这篇课文的标题开始,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把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放在一起,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悬念:这两种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通过阅读人们很容易认识到,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的枯燥无味的,主题也就明确了: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也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尤其是文章中的那些引用,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等。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这些既难读又难懂的“古董”呈现在读者面前呢?不难看出,作者之所以要写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是针对封建教育或批判封建教育中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读书方法,揭示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回答。那就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特别喜欢百草园而不喜欢三味书屋,是不是就可以说明他小时候怕吃苦而不喜欢读书呢?提出这一问题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篇文章的主题。鲁迅酷爱读书是人尽皆知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喜欢三味书屋呢?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我把三味书屋的生活和学生们的现实读书生活进行了比较,并且在学生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比较,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读书生活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乏味的,要想获取丰富的知识而又不想吃苦,肯定是行不通的,想轻轻松松在玩耍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可能不会那么容易。通过比较,还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读的书是健康的,有意义的,读书生活要比三味书屋丰富得多;而三味书屋读的只不过是些死书。
二、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物形象
在教学《药》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华老栓与夏瑜这两个人物形象。在讲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去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经过两个人物的比较,大多数学生有了一致的认识,那就是华老栓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愚弄、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爪牙的欺侮和压榨麻木不仁,丝毫不觉悟;而夏瑜则公然喊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样明确的革命口号有着明确的战斗目标,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比较,认识这两个人物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夏瑜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对社会能有这么清醒的认识,是他勤于学习、善于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结果;而华老栓的愚昧、麻木不仁是他长期被愚弄、不关心社会所致。
三、通过比较认识语言的妙处
我在教《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就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它的语言非常准确、生动。我先列出一组句子:
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 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 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落下来。”“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这些对应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使后者语言的准确性变得具体了。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甚至能妙语惊人,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述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6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便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的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 对学生来说, 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寻求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处于兴奋状态, “求同存异”就可能发现“新大陆”, 而知识的“正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教学中比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学会求同存异的思维, 用已知启发未知, 以新知巩固旧知。
一比较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比较法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 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有利于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小说时, 可以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环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项链》和《陈奂生上城》这两篇小说都有出色的心理描写。通过比较阅读, 我们可以发现两文的不同点:《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 写得细腻、深刻;《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运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肖像描写及景物描写烘托揭示其心理。通过比较, 学生了解了中西方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不同传统。又如, 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 可以就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进行比较。她们虽然有着同样的风尘生涯, 有着一样美丽的容颜, 但在男尊女卑的罗网中, 琵琶女无力也没有勇气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只好委身嫁作商人妇;然而, 同样身份低微却又心比天高的风尘女子杜十娘却能凭着执著的真情去寻找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爱情。杜十娘坚强、刚烈、爱憎分明, 当她知道多年的真情、多日的恩爱敌不过区区千金时, 她“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抱着百宝箱毅然决然投江自尽。杜十娘的壮举是向吃人的封建社会的反抗, 虽然她的反抗如同飞蛾扑火。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比较法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散文教学中, 运用比较法可以对文章进行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比较。比如, 在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可以采用比较法教学。李乐薇凭着作家特有的艺术感觉和从容婉转的情思, 借助清新逸朗的笔调和流畅的语言, 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山上的一间家居小屋。作者对自己的小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 寄寓了对独立、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以及他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写法。对于此文, 我们可以将其与初中学过的《陋室铭》加以比较。学生通过分析可以找出以下不同:一是体裁不同。《陋室铭》是铭体, 首尾有议论, 中间是记叙;《我的空中楼阁》是记叙体。二是表现重点不同。《陋室铭》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我的空中楼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追求。三是描写环境不同。《陋室铭》以写室内生活为主, 《我的空中楼阁》以写四周环境为主, 即将小屋放到大自然中写。四是批判手法不同。《陋室铭》以“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批判官场生活, 《我的空中楼阁》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通过比较,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更深入地理解的意境。
三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比较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多种多样, 可以是不同诗歌体裁的比较, 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也可以是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 以及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 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不同诗歌选材立意的比较。例如,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将其与《上山采蘼芜》作比较。这两首诗都是叙事诗, 都属于乐府民歌, 都以弃妇为题材, 女主人公都有勤劳、善良、美丽的特点, 都是采用了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都是悲剧, 都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不同:一是《上山采蘼芜》写的是一个片段, 而《孔雀东南飞》描写了婚变的全过程;二是《上山采蘼芜》的女主人公较为软弱、逆来顺受, 而《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反抗性强;三是《上山采蘼芜》的女主人公形象单薄,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则形象丰满。比较分析之后, 我们对《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 学习《琵琶行》时, 我们可以将其与白居易的另一首《夜闻歌者, 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就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比较。还可以与《明湖居听书》就音乐描写即情感表达方面比较异同。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 适当地进行比较阅读,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 同时还能加深记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前提是要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法, 要“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课文, 应当灵活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比较不同的内容, 要善于发现被比较对象之间的联系, 选择比较对象并确定比较点, 在比较教学中切忌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归纳出几点同异便浅尝辄止, 结果知识体系仅建立在表层, 遗忘迅速。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同”和“异”问个为什么, 正所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语文比较法教学 篇7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将不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通过纵横、正反等对比找出比较对象相似或不同之处, 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 教师可以按照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 将时代打通, 把一些具有共性的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解读, 纵横贯通, 互相参照, 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这样, 既照应了文学史上的前后继承关系, 也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特色, 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古诗, 并逐渐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以下, 笔者以对两位古代诗人 (三国曹植与唐代李贺) 诗歌作品的比较解读为例, 浅谈比较法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建安诗人曹植 (192—232) , 字子建, 被后人誉为“建安之杰”;中唐诗人李贺 (790—816) , 字长吉, 其独具特色的诗歌被称为“长吉体”, 二者都是当时卓有成就的诗人。虽然前后时隔数百年, 但在思想上, 李贺却与前代的曹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鸣, 他曾在诗中自比曹植:“蛾鬟醉眼拜诸宗, 为谒皇孙请曹植”。而通过对二人作品的分析研究, 确实可以发现, 它们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将二人作品或部分或整体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解读, 由点及面, 由浅入深, 举一反三, 收到较好的效果。
比较时代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学习古诗当然不能不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这点上, 曹植与李贺分别所属的汉末与中唐的社会背景, 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汉末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军阀割据, 战乱频仍, 人民颠沛流离。关于这一时代背景, 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小说《三国演义》及电视剧来作介绍。曹植自小时起, 就是一个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他少年起便随父曹操四处出征, 南征北战的生涯使得他一直胸怀远大抱负和理想, 他幻想着纵横四海, 为国立功。从他的某些诗句中就可以看出, 比如,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抚剑而雷音, 猛气纵横浮”等。
与曹植相似,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也是一段特殊时期。此时,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正由盛转衰, 土地兼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矛盾也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李贺与曹植一样, 也期盼自己能为国立功, 一展宏图。他的笔端自然流出了这样的诗句:“一朝沟陇出, 看取拂云飞”;“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我今垂翅附冥鸿, 他日不羞蛇作龙”等, 用世之心同样呼之欲出。
比较身世际遇
曹、李二人在身世及人生际遇上又十分相似。学生对曹植的了解往往都集中在那首著名的《七步诗》上, 教学时便由此入手。曹植最终在争夺太子及皇位的斗争中败给其兄曹丕, 此后, 他便备受兄长的猜忌和迫害, 有志难伸, 诚惶诚恐, 悲愤不已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心境往往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教学中, 以脍炙人口的《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曹植当时的困苦处境。
对于李贺, 围绕其短暂人生的相关史料也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之后, 系唐宗室后裔, 他曾颇为此感到荣耀和自豪, 比如“莫忘作歌人姓李”, “唐诸王孙李长吉”一类的诗句。青少年时代的李贺同样聪颖早慧, 勤奋好学。但是皇裔的身分与自身的才气并没有使李贺顺理成章地走上仕进之路。李贺父名李晋肃, 因“晋”与进士的“进”同音, 李贺遂遭别人的非议和阻拦而不能参加考试, 最后被迫放弃梦想中的科举仕进之路而黯然离开长安。后来, 李贺又再度回京担任了一个从九品上的奉礼郎小官, 但三年后, 终因升迁无望而托病辞官。从此至死的几年中, 李贺贫病交加, 他短暂的27年人生最终没能如己所愿而一展宏图之志。所以, 与曹植相似, 李贺的许多诗篇也反映出自己这种怀才不遇的哀怨愁苦之情, 如《开愁歌》中“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的苦吟;《浩歌》中“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的怨愤等。
比较艺术特色与手法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比较, 接下来, 便水到渠成, 重点从诗歌创作上来谈李贺对曹植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 在乐府诗的创作上, 二人都加以创新, 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曹植的诗脱胎于汉乐府, 而又更讲究艺术技巧。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汉乐府《陌上桑》, 此时, 则继续介绍曹植的《美女篇》, 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显而易见, 后者正由前者而来;但经过比较也会发现, 在艺术手法及效果上, 曹诗的描写更显细腻, 色彩更加丰富, 形象也更为生动, 结论是艺术性更强。同样, 李贺的诗歌也“步趋于汉魏古乐府”, 这与曹植是一致的。他一方面沿用乐府诗题, 但同时更加以改造, 教学时可稍作举例, 如他将《长歌行》、《短歌行》并为《长歌续短歌》, 《箜篌引》演为《李凭箜篌引》等。此外, 他的乐府诗也常与曹植有着几分神似。
第二, 二人都擅长雕琢字句。曹植的诗历来以“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而著称。可以先举出他的一些警句让学生欣赏, 如“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惊风飘白日, 光景驰西流”等;再找出他的一些善于炼字的代表性诗句, 如“秋兰被长坂, 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 好鸟鸣高枝”等, 让学生尝试体味一些字词的精心使用。李贺在词藻、造句方面的心思与功力比曹植更甚, 诗风奇谲险峭。教学时可以《雁门太守行》一诗为例,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表示色彩、声音的词语, 如“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黄金”、“玉龙”等, 并努力想像一幅色彩缤纷, 声光并进, 兵戈相争的激烈古战场画面, 从而体会出作者的高妙手笔。
第三, 还可以从修辞手法上进行比较解读。比如, 曹植诗歌常用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 如《美女篇》、《吁嗟篇》, 以美女盛年不嫁来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以蓬草离根漂泊来象征自己辗转不定, 借以抒发其痛苦郁闷悲愤的心情。李贺的修辞手法则更多样化, 如《马诗二十三首》以良马比喻贤才来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中分别用“一丸泥”、“顾荣还吴”、“伍子胥入郢”的典故来劝慰二兄虽罢官归乡但怀抱才干又何必惆怅;《李凭箜篌引》中则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及通感等多种手法, 手法非常高超。
运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比较解读, 学生既可以对分处不同时代的两位个体诗人有一定的了解, 也对其诗歌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诗歌的发展规律也有了一定感知。
当然, 比较的角度还可以有很多。比如, 同类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同为咏物诗词, 王安石与林逋, 陆游与毛泽东的“咏梅”在立意、主题上着眼各异;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的“写月”也各有千秋;其他如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的比较等。再如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如《诗经·卫风·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及白居易《琵琶行》中几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比较。此外, 还有抒情手法的比较, 诗歌结构的比较等等。教师在古诗课堂上可以灵活地不拘泥于教材篇目, 前后、纵横贯通,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古诗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总之, 将比较法恰当地运用于古诗教学中, 既能让学生领悟到古诗的魅力, 也能逐渐培养他们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让古诗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又有收获。同时, 还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提高语文的实践性功能, 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华.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J].新科教, 2012 (1) :25-26.
[2]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王友胜, 李德辉.李贺集[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浅析语文比较阅读教学 篇8
一、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使教学达到这一境界, 就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并能实现掌握的知识、技巧、能力的迁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的迁移,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是通过由已学课文的知识点辐射到新学相关课文中去, 从而寻找类似相同点或不同点, 这一过程就融合着知识的迁移。比如我们课外阅读小说, 在对环境描写、情节展开以及人物刻画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理解过程中, 就会自然联想到已学过的小说中涉及到的类似问题, 利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再如读到以表达乡愁为主题的诗, 我们就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同一主题、同一格调的诗, 于是两相比较, 鉴别出同异, 达到领悟的目的。实践证明, 在语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能使学生阅读文章时, 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习惯, 对新知识的特点更加清楚。久而久之, 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增强。
二、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易于更好地消化吸收
要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知识, 需要在强化的基础上进行, 语文尤其如此。通常情况下, 知识的特征越明显, 就越容易记忆。比较阅读既能突出事物的共性, 又能显示其个性。这就为我们理解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加强的过程。巩固旧知识, 增加新知识, 是学习进步的必要步骤和过程。巩固旧知识通常有课后复习、课后练习等加强的办法, 这些都是学生自主的行为。而比较阅读却是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不知不觉, 不必占用时间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效果更是显著。每一次的比较阅读都必然是对前一次知识的复习和强化。
三、提高阅读速度, 节约授课时间
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如果我们逐篇孤立地去分析讲解.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而且会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 破坏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如果采用比较阅读, 就能使学生耳目一新,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提高阅读速度, 节约授课时间。
如在讲授《核舟记》一文时, 我在介绍作者背景、疏通文义后, 指导学生把这篇文章与《口技》一文进行比较, 并列出如下比较点: (1) 说明对象:前者是静态实物, 后者是动态场景。 (2) 说明对象的共同点:奇巧人, 善口技。 (3) 说明顺序:前者用空间顺序, 后者是时间顺序。 (4) 量词特点:《核舟记》省主语, 数词放名词后, 数量并用.《口技》中只省量词。 (5) 艺人共同点:前篇刻画人物表情各异, 后篇描绘场景声音各异。又如在教自读课文《短文两篇》时, 我在布置学生预习中设计了几个比较点让他们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就学生预习情况展开讨论, 教师适当点拨, 明确两篇议论文的不同特点。从论点上看《治学的秘诀》的论点是由结论归纳出来的, 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求知与采金》的论点则是由讲题扩展而来, 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从论证方面上看:前者既有事实论据又有事理论据;后者则只是以采金为例的事实论据。从论证方法上看:前者用了事实论证和道德论证;后者则采用了类比论证。从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上看:前者由诗画引入, 雅气横生;后者则巧用比喻, 生动贴切, 引人卒读。一节课后, 就教完了两篇课文, 学生记忆深刻, 反映良好, 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又节省了授课时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 若不参考, 分析, 比较, 演义, 归纳, 涵泳, 体味, 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比较阅读, 古来有之, 人们在读文章时总会产生此文与彼文、此作者与彼作者、作者同读者等的联想, 其实就是在比较。总之,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把金钥匙, 充分利用这把金钥匙, 便能引导学生顺利地打开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语文比较法教学 篇9
一、描写内容侧重点上的差异
描写的同样是“赤壁”,但是,这两个作品在写作内容的侧重点上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首先,每个人站在相同的地方看到的、留意到的以及关注的内容都会不同,这一点在文人身上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会看到自己在意的内容,同时,关注的侧重点也会随着当时的心境、境遇发生变化,所以他们在写作时会随着自己的创作主旨而选择性地表达一些内容。这些都是造成描写内容在侧重点上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在分析这两个作品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出发来把握文本,让学生首先明确两首作品各自的写作侧重点,这会为后续学生更深入地领会文本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做铺垫。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两首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再写浪花,如玉似雪,奔涌而来。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气势宏大,境界壮阔,尽显豪放派的风格。《赤壁赋》中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两首作品抓住的内容明显有差异,前者作者捕捉到的都是那些恢宏壮阔的场景,后者则更多是对于赤壁风平浪静的场景的描摹。描绘内容上的侧重点明显不同,这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所要表达的主题都有紧密关联。
二、历史人物呈现上的差异
这两个作品都是从写景出发,写作的重点是在呈现与颂扬历史人物上。但是二者间在这一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古文的创作中使用非常普遍,这两个作品,作者都是从景物描写出发,随后再慢慢引入文本写作的重点,人物依次出场。但是,两首作品所要表现的却是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相应的历史出发点也各不相同。这是比较教学中非常值得重点剖析的一点,教师可让学生分别分析这两个人物,并且分析作者之所以会选取这样的人物的写作意图。
《念奴娇·赤壁怀古》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以浓墨重彩的笔墨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赤壁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从两个作品中呈现的两个极具反差的人物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明显不同的写作意图,这其中也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藏的情感,而这些都是对于文本主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
三、感情基调上的差异
两个作品都是非常有代表性且十分经典的古文。在古诗文的讲授中,分析文本的情感基调是一个教学主题,通过对于这个问题的探析,学生往往能够逐渐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且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一些境遇。这两个作品在这一点上也有着很明显的比较教学的价值。二者间不仅在情感基调上差异十分明显,文章的整体氛围给人的感觉也很不一样。这些都和作者想要抒写的内容以及作者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直接联系。教师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人生境遇来综合分析。这样,学生对于这些差异往往更容易理解,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本的内涵和写作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倾笔于周瑜,浓墨重彩地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建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仔细分析文本就能够发现,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在于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这也是这首词的整体感觉十分雄浑豪迈,又透彻点滴无奈的原因。《赤壁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赋亦表达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反而显得深沉蕴藉。这样的感情基调往往能更好地体现作者那种豁达的情怀。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篇10
【关键词】新手;备课;比较法
比较法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见有两种形式:一是求同,二是求异。求同的目的是找到相似点,以便掌握其普遍意义上的特点;求异的目的则是找出其差异。孤立地分析某一事物,要道出其特点,恐怕是妄度的时候多。因为缺乏参照系,就很难说出是与非、优与劣。所以比较法的优点就是能使人迅速、准确地辨别、把握事物的特点或重点,这对刚出大学校门的新手处理教材很有助益。
一、教学任务的客观需要
《大纲》上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两句话给予语文学科极高的地位,同时也就赋予了语文学科艰巨的任务。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如天女散花般地密布于各篇课文中;序列线相互交错、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学语文难,难就难在许多东西让人似是而非,似一座迷宫,造成学好语文非靠点天赋和运气不可。鉴于此,比较法则可以让人耳聪目明。运用求同可归类,运用求异可分类。这样分门别类,知识点、序列线就一目了然。
二、比较法的实际操作
1.宏观比较,弄清教材体系。
首先,研究大纲,将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都注重“双基”训练,且“双基”内含基本一致,高中段只是初中段的继续和提高。不同的是有梯度,如阅读,从初一到高三的配置如下:一般记叙文→一般说明文→一般议论文→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文→比较复杂的议论文、读懂文学作品→能对各类文体的文章具备初步评析能力。
其次,再研究教材,以便落实学年度上下期的具体分工。以初一年级为例,初一上学期侧重完整记事,下学期侧重言行写人。
2.微观比较,确定单元、篇目、课时重点。
同样以初一册为例,共八单元,就有五个单元属广义现代文记叙,其中尤以第一单元最典型,所以第一单元最为重要。一单元共五篇文章,前两篇为讲读,所以这两篇比后三篇重要。然后再比较这两篇。(1)相同点:都是叙事为主且主体皆按起因、发展、结果顺序安排。(2)不同点:前者事情本身简单,时间、地点变化不大;后者事情本身比较复杂,时间、地点变化较大。由此可以确定各篇的侧重点:第一篇重在叙事的完整性;第二篇重在叙事完整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记叙层次的清晰。假如第一课用三教时,那么分析本文第二部分的第二课时即为重点课时。
3.纵比,温故知新。
一册叙事写景,二册记人状物,叙事必有人,记人叙事密切相关,只是目的不同。所以二册学写人不妨先比较一下记人中的叙事与记事中的叙事。前者概括而简约,后者完整而具体。另外写人的文章除叙事外,人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还穿插其中。至于写景状物往往融为一体。像这类例子在语法中更是明显,如合成词结构与短语结构。
4.横比,泾渭分明。
现代文三大文体,尽管名目繁多,但区别明显。三大文体乃是依据记叙、说明、议论三种基本表达方式和目的来定的。哪一种基本表达方式占主体一般就是哪一种文体。记叙为主则为记叙文,其余同理。除此以外,还可从这“三家人”的“家庭成员”来辨析。记叙文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六要素以及记叙顺序为伍;说明文与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顺序结伴;议论文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连体。这些概念分门别类,就避免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对于四大文学体裁以及许多细目的比较,道理相同,兹不赘述。
三、教改实验及成效
本人上了一个教改实验课,题为《运用比较法分析描写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不同作用》,这个课题是运用比较法同中求异这一分支。采用比较法就是为了突破篇目的重点、难点。因为描写在记叙性文章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一课文中已经懂得,它使写人记事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描写为什么会在属于语言平实的说明文中出现呢?又有何作用?这些问题光是教师独立分析,是不容易让人明白的。只能采取比较法将两者摆出来比较:两者形式完全相同——绘其形、摹其声、状其态,常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但斟酌字句,描写目的大相径庭。前者意在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一句话,重在使人“感”。后者意在使人明白复杂的、抽象的东西是什么,有何特点,如何辨别或如何使用等等,简而言之,贵在使人“知”。
我们在课堂上举了一组范文与课文《蜘蛛》中“蜘蛛捕虫方法”一段进行了比较:
先温习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描绘“百草园”的一段。学生很容易答出是描写,表现了百草园中有无限趣味,的确是鲁迅的乐园:色彩缤纷、虫鸣雀噪、动静相宜,花草树木俯仰生姿。读者似乎也忘情于百草园之中。显然作者不是要向我们介绍百草园里有些什么东西。可《蜘蛛》中蜘蛛捕虫方法一段则不然。我们绝不会为蚊蚋或蜘蛛的死而悲哀,因为这段只是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明白了蜘蛛的确有各种各样的捕虫方法:或粘,或缚,或兜。
这样,教者轻松,学者容易,印象深刻具体,而且可以此为范例来分析其他类似的文章,更防止了在写说明文时不是板着面孔说话,就是插科打诨不着边际。
但是比较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又可算是一种教法,但决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如没有可比性便会牵强,比较项选得不恰当也会造成繁琐,走向反面。
语文比较法教学 篇11
前一段时间, 我聆听了陆老师获得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的课——《金色花》, 颇有感触。陆老师的这堂课真诚、感人, 而且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比较法, 阅读教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为了突破“这是个怎样的孩子?”陆老师出示了第一组比较阅读句:
“笑哈哈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
通过“笑哈哈”与“笑嘻嘻”的比较分析, 学生都认为“笑哈哈”不能表现出孩子此时“相见又不想见”的矛盾心里, 同时从音律上, 朗读“笑嘻嘻”更突出了孩子的调皮、天真、机灵……的确高明, 一个拟声词的比较竟然揭开了孩子形象, 那么语句的细读品味也就迎刃而解了。
陆老师的第二组比较阅读解开了“母亲形象”:
1.“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2.“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调皮的孩子。”
3.“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4.“你这坏孩子, 你到哪里去了?”
比较四句话, 学生都认为文中的原话最恰当, 为什么?因为“调皮的孩子”带有责怪之意;“坏孩子”后面用句号, 语气肯定, 有骂人的味道, 感情色彩上是贬义的, 2、3两句已完全不能表现出妈妈的爱;而第4句, 调换两分句的位置, 削弱了强烈的语气, 也削弱了语句中深沉的爱。虽只有细微的差别, 但通过比较, 却发现了巨大的变化, 而对文中重点句的比较品读, 又较自然地打开了诗中母亲的形象。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他的诗富有宗教之爱。如何突破这点呢?陆老师巧妙地引出:“文中连花都有真实的名字——金色花, 为什么这个孩子和他的母亲却连名字都没有呢?”这一细致的比较, 引领孩子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使学生又从文本走入对泰戈尔和印度文化的探究, 自然而然地明白:原来这文中的孩子与母亲正是天下所有孩子与母亲的象征, 这种爱则是最崇高最圣洁的爱, 是一种普遍的爱。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陆老师巧用比较法, 既让学生走进文本, 又能驾驭文本, 课堂上获得独特的体会。
一、运用比较法有效阅读, 可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 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这道桥梁, 体会作者遣字造句的精妙。例如学九下《孔乙己》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 出示这样的比较:
A.“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的确死了。”
B.“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已经死了。”
C.“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死了。”
D.“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可能死了。”
通过讨论, 学生理解了小说的深刻内涵:在冷酷无情的万恶旧社会, 像孔乙己这样的人, 如何能活下去呢?二十多年未见, 肯定已经死了, 表明了我猜测的结论。而A、B仅突出我的肯定, C、D仅表现“我”的猜测, 与小说要表现的主题不吻合, 削弱了文章的力度。这样细微的差异比较, 能让学生钻进文字中, 细腻地感受到先生蕴含其中深沉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 这样的比较随处可见。陆老师《金色花》教学中的比较例一、例二也兼顾了字词、标点、句式等比较, 让学生既透过这些句子品味文本, 无形之中又让学生品味了字词的奇妙, 理解了句子的区别, 解读了标点的妙用。这样的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不仅达到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运用比较法有效阅读, 可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培养学生锐意求新的能力
《新课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陆老师的第三问, 正是引导学生从把握文本深度入手, 由课内延伸, 意在提高学生文本阅读的创新能力, 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莎士比亚的名篇《威尼斯商人》原文结尾是这样安排的:
鲍西娅:安东尼奥, 你能不能够给他一点慈悲?
葛莱西安诺:白送给他一根上吊的绳子吧;看在上帝的面上, 不要给他别的东西!
安东尼奥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 免于没收他的财产, 等他死后, 把它交给最近和他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 第一, 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 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 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以后, 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公爵:他必须履行这两个条件, 否则我就撤销刚才所宣布的赦令。
鲍西娅:犹太人, 你满意吗?你有什么话说?
夏洛克:我满意。
在吝啬鬼夏洛克近乎绝望的哀号声中, 剧情戛然而止了。加上全剧的结尾好不好?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认为:有了这样的结局, 鲍西娅和安东尼奥等人的性格展示也更加完整。课文只在于追求一种喜剧效果, 很难领悟到人物的心胸境界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结局, 能更好地彰显基督教徒的宽容精神。这样既让学生完整地去审视文本, 又提高了锐意求新的能力, 不满足于选文了。
也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但会面, 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心情相契合。”比较法使阅读教学打通了作者、文本与学生学、教师教的心灵之门, “培养了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运用比较法有效阅读, 可让学生由量变到质变,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教黄蓓佳的《心声》, 我引导学生将顺叙与插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教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明暗线索的安排, 以“我”参加毕业典礼为明线, 辅以“爸爸在医院离世”, 两条线交织, 让学生比较这样安排的好处, 领会作者的深意。再延伸到九下《智取生辰纲》中明暗线的安排, 杨志的命运与吴用等人的智取相映成趣, 这样的比较阅读, 模仿性较强, 便于指引学生在写作实际中灵活应用。
又如表现人物, 可从正面来表现, 也可以从侧面来表现。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在教学中, 抓住典型的课文进行比较法教学,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教《孤独之旅》就可以巧妙运用。
夸美纽斯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比较法, 正好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体现新课标理念。
首先, 有效阅读教学中比较法呈现了可操作性的特点
比较无处不在。课文教学与课后精选的文章的比较, 如七上鲁迅《风筝》与课后练习三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九上济慈的《蝈蝈与蛐蛐》赵瑞蕻的译文与课后孟光裕的译文比较阅读……这样安排, 在初中的语文教科书中随处可见, 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较方便的阅读文本。
课堂中比较法的操作也非常灵巧。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亲爬过月台穿过铁道去为我买橘子”这经典的片段, “攀”“缩”一系列动作描写, 如何让学生体会他的表达效果?教学中设计这样一组比较:把动词改为:“爬”、“跃”好不好, 这样讨论两个动词, 学生可敏锐捕捉到:“爬”“跃”动作利落而敏捷, 这与父亲的年龄和体貌特征不相符。用“攀”充分显示了向上的吃力, “缩”写出了“爬”的艰难, 这些才与父亲的年龄体貌一致, 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怜爱之情。这种字词替换式比较, 操作起来十分方便灵动。
其次, 有效阅读教学中比较法呈现了形象鲜明的特点
正反相对的比较材料, 往往都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如教《愚公移山》时, 把愚公与智叟这两个人物作比较, 抓住生动的语言这一鲜明生动的比较点,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效果自然生成。又如教《生物入侵者》把《看云识天气》与电器说明书一起比较, 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性说明文的特点就很容易区分出来, 这就是比较法的优势之所在了。
最后, 有效阅读教学中比较法呈现了强化思维的特点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比中求疑, 比中求解, 比中悟规律, 比中觅新意, 不断改善其思维的品质, 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既能使其学会宏观把握, 又能使其学会从微观上思考。如杨绛的散文《老王》, 作者一家明明给予了老王力所能及的帮助, 可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还要“愧怍”呢?余秋雨的《信客》中写老信客的一生遭遇与年轻信客作比较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诸如此类, 可以说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 走进文本, 感悟生情, 走出文本, 品味生活。
虽然, 比较法是较古老的概念, 但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在教育教学的前沿, 它依然展示无穷魅力, 真是旧瓶装新酒, 香远益清啊!
摘要:根据2011《语文课程标准》和现在“生本”的课堂理念, 课堂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提上日程。比较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浅析比较法的成效及可操作性, 形象鲜明, 强化思维的特点。让教学法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在新课堂中再展无限魅力。
【语文比较法教学】推荐阅读:
语文的比较法教学09-11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06-19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艺术05-2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比较和联系09-10
运用比较法学习语文10-30
运用比较法上好语文课12-07
高二语文李白杜甫比较09-02
大陆与台湾高考语文试题之比较08-1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08-14
比较法历史教学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