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

2024-07-01

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精选12篇)

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 篇1

摘要:社会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高速公路的数量越来越多, 各地之间的运输交流也随之增多, 高速公路和桥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基于此, 论文针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并提出几点养护措施, 旨在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养护

1 概述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高速公路渐渐遍布全国, 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山区, 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但随之而来的是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日益严峻, 急需创新与改革。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 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缺乏对养护工作的研究与管理, 养护经验较少。因此, 必须要提高对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视, 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从而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 加强日常养护工作的规律性, 能够很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从而能够确保高速公路桥梁的服务水平。近些年, 高速公路桥梁的坍塌事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触目惊心的坍塌事故, 给桥梁的养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时时刻刻提醒着相关部门重视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做好预防措施,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高速公路桥梁常见的问题

3.1 裂缝

高速公路桥梁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就是裂缝, 这也是对高速公路桥梁来说最严重的危害。裂缝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 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呈网裂状的是最具危害性的裂缝, 会造成诸如钢筋锈蚀等的情况, 随之带来其他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 形成恶性循环, 不断危害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2 沉降

地基的不均匀会产生沉降现象, 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 从而危害桥梁的通行安全, 给高速公路桥梁的日后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如图1、图2) 。

3.3 填缝施工与施工材料

高速公路桥梁在进行填缝施工时选用的材料不合格, 施工材料出现老化现象或者并未对桥梁进行填缝施工。在极端天气下, 雨水会对桥梁内部钢筋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 从而发生钢筋混凝土的锈蚀现象。钢筋锈蚀后会造成体积胀大, 对周围的混凝土产生外向张力, 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在桥梁出现裂缝后, 雨雪会顺着裂缝进入桥梁内部, 加重钢筋的锈蚀, 形成恶性循环。

3.4 剥蚀

由于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材料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 因此在空气中湿度过重或雨水的侵蚀下, 天气温差过大等情况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中的空隙会遇水变冷或发生结冻现象, 从而造成体积膨胀, 混凝土产生相反的拉应力;如遇热, 则会溶解周围冻结的混凝土, 应力减小, 此现象的反复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的疲劳应力下降, 进而发生剥蚀现象。剥蚀现象主要表现为桥梁表面出现脱落现象、缝隙膨胀或冻结。剥蚀现象对高速桥梁混凝土的危害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因此, 必须要提高对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3.5 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

混凝土碳化现象指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透到混凝土的内部, 与其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碳酸盐和水分, 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碱性程度。混凝土原有保护机制, 即水泥遇水产生氢氧化钙, 附着在混凝土上, 会使混凝土表面的碱性物质不易充分溶解。但当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后, 降低了原有的保护机制, 从而加快了钢筋的锈蚀, 危害桥梁的安全。

3.6 车流量增加

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车流量的增多、超载现象导致高速公路桥梁的损坏加快, 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加之一些高速公路桥梁最初的设计不能满足现在的状况, 荷载标准过低。

3.7 设计与施工

设计造成问题的原因有: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计不合理;混凝土保护不到位;配筋不合理等。施工方面造成问题的原因有:水灰比不合理, 养护不当, 水泥用量过多, 施工材料不合格等。

4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重建设轻养护

目前, 我国公路的建设人员重建设轻养护的意识严重。公路的建设人员和领导认为只要重视桥梁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 就可以保证桥梁的质量, 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从而能够收获足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不够重视, 不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养护管理工作。

4.2 缺乏养护管理人才

桥梁的养护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 要求要比普通公路更加精细, 因此对养护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由于管理部门缺乏对桥梁的养护管理意识, 虽设有专门的机构, 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但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 管理部门缺乏对这些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 养护的硬件设施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最终导致桥梁的检测工作不够准确, 很多隐形问题无法检测出来, 危害着桥梁的正常使用。

4.3 桥梁本身结构造成养护困难

高速公路桥梁的构造难于一般的桥梁, 再加之高速桥梁的高度高于一般桥梁, 设计人员在设计此类桥梁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应的检查通道, 检查养护工作困难。

4.4 养护技术落后

桥梁的构造复杂, 对养护工作的要求随之提高, 需要养护人员具有专业素养和足够的工作经验。对于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通常会使用测车, 但测车的费用高于一般的人力检测。另外, 养护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养护技术, 即使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 仍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4.5 护栏缺失或损坏

交通事故等现象的发生会导致护栏损坏, 高速公路桥梁所处的位置较为遥远, 养护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发现护栏缺失或损坏, 不能够及时修理和更换, 最终造成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危害了行人的安全, 危害了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4.6 桥梁资料管理不到位

桥梁资料建立的目的是记录桥梁的建设、使用和养护等方面。桥梁资料的存在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桥梁的各个方面, 详细地掌握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但在实际中, 绝大部分的高速公路桥梁缺少桥梁资料、桥梁资料不够完善或桥梁资料管理不到位, 无法清楚地了解桥梁的养护情况。

4.7 缺乏对桥梁的动态监控

目前, 我国缺乏对桥梁的动态监控工作, 只有在桥梁发生严重危害的时候进行简单的维修工作, 缺乏对桥梁病害的及时发现与维护。阻断病害的发展才是对桥梁养护最科学的养护需求。养护单位无法做到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实时监控, 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5 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力度

高速公路桥梁的管理机构要提高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制定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建立精细的养护管理体系。防止只养护路而忽略桥梁的现象发生, 要加大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大养护管理的执法力度, 严格要求养护管理人员, 做到责任分明[1]。

5.2 完善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将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纳入法律中, 从而有效地促进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执行, 保障养护管理工作到位。要做到养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5.3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创建专业队伍是养护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加强各个级别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进行定期的学习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 让养护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桥梁的检查、检修维修技能。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养护管理工作中去, 更好地为养护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5.4 加强日常检查

及时发现高速公路桥梁的问题, 做到有效养护桥梁的根本就是加强日常检查工作。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 及时方便地解决问题, 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 要检查桥面设施和桥台附属结构的技术情况, 发现问题并进行养护工作;定期检查各个部分的功能使用情况;增加对桥梁的检查频率, 对于容易出问题的部位安排专门的养护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做到每一段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加强对桥梁的动态监控工作, 对于护栏破损或缺失的情况, 要尽快进行维修。

5.5 设立专门的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机构

专门的养护机构为日常检查提供了平台。一个良好的养护机构能够建立健全桥梁资料库, 能够对桥梁的养护数据进行分析, 并能做到针对不同的桥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维修工作。明确分工, 确定职责, 科学管理, 大力推动高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5.6 材料管控

施工材料的好坏决定了高速公路桥梁质量的优劣, 因此, 要对材料的采购、验收、保养等工作严格管控。好的施工材料, 能够增加桥梁的使用寿命, 方便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

5.7 针对桥梁的具体养护措施

优化裂缝问题就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注意记录混凝土裂缝建筑时间、构造等情况;在缝隙施工时, 注意预留施工缝, 避免高温或者严寒的天气;对于梁端头局部破损问题时, 要将伸缩缝内的填充材料拆除, 将杂土清理干净, 对周围的钢筋等进行防护;在伸缩缝两侧撒石灰粉, 将防水胶底漆涂刷缝隙, 最后将伸缩缝底端加入泡沫塑料条;对于桥梁的沉降问题, 可采取桥台外围加桩等方法, 加强地基的稳固性;对于混凝土碳化现象, 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

5.8 建立桥梁信息数据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桥梁资料的管理工作也应随之改革。对桥梁的养护管理现状以及养护技术、养护质量等情况录入桥梁信息数据库, 收录全国每个桥梁的数据, 给每个高速公路桥梁建立永久档案, 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方便以后的养护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开展, 提高养护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效率。

5.9 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

养护管理部门要与交通运输部门合作, 针对超载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减少对桥梁的损耗, 防止桥梁使用寿命的缩短。

6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车流量的增加, 加快了桥梁的路面损耗。因此, 加强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 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更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大养护管理工作的力度, 把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学习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 创新、改革养护管理制度, 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保证高速公路车辆顺畅通行与安全,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桥梁进行日常检修工作, 及时有效地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 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2]。

参考文献

【1】郭艳杰.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优化思路及具体方案研究[J].江西建材, 2016 (03) :182.

【2】乌青.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 2016 (10) :26.

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 篇2

胡 璠

(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1147)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我国高速公路已进入省际高速公路间逐步联网及全国性高速公路路网形成的阶段。与此同时如何对这样大规模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是摆在每个高速公路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速公路养护工区作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层单元,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工区 管理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我国高速公路已进入省际高速公路间逐步联网及全国性高速公路路网形成的阶段。与此同时如何对这样大规模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是摆在每个高速公路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速公路养护工区作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层单元,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讨,梳理出一些经验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公路,具有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严格等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较为落后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使得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管理工作都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内在要求。在养护工区的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养护工区设置相对滞后,导致一些路段错过了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任务很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好,早期无须养护”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很多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都未考虑设置养护工区,有时有些高速公路通车几年后才考虑设置养护工区。未将养护工区向服务区一样作为高速公路必要的附属设施,在建设期时就考虑设置。从而错过了高速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黄金期,导致高速公路全寿命养护成本提高。1.2养护工区设置不尽合理,相关资源未有效整合。

有些养护工区设置不尽合理,所养护的路段过长(如:有些养护工区养护的历程达到100km左右),不利于养护工区的精细化管理、维修的及时性受到一定的先天性制约等。

部分养护工区未考虑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相邻设置,未有效整合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加油、车辆维修、天气预报等资源。如整合相关资源可减少车辆绕行加油、车辆维修时间等。

1.3对养护工区的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建设资金缺口太大,有限的养护资金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2)有些高速公路本身收费额低、效益差,养护资金分配不足。(3)偿本付息压力较大,养护资金投入不够充足。(4)由于利益驱使,不愿投入过多资金用于养护。尤其是一些采用BOT、TOT方式经营的高速公路,由于经营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从而忽视了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投入。养护资金的不足,必然会使高速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时处理,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经营者和使用者都造成极大的损失。1.4相关体系、制度不健全,无法实现“预防性养护”要求。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快速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只有变被动养护为预防性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

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1)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2)机制条件,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快速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1.5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及时养护”需求。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目前从整体上看,受养护资金投入不足,许多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设备未按设备需求进行配置,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比较低,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难以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快速交通的要求,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和高效性。1.6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和技术标准建设滞后,影响养护工区的规范化管理。

近几年来,一系列公路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公路法规体系尚不配套,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突飞猛进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应加速制定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养护定额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完善养护系统,以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1.7养护工区管理不规范,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许多养护工区管理未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注重养护组织建设,不注重探索提高养护质量、不注重降低养护成本,不注重提高公路养护科技含量。养护工区必须确立以“路面养护为中心,以桥梁养护为重点”的工作策略,日常养护和预防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巡查—通知维修—验收—支付一套流程,既全面完成日常发生的各项养护任务,又有效控制费用支出。避免养护工区管理工作的随意性。

2.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存在问题的成因 2.1重建轻养。

自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3.4万公里,并且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要达到8.5万公里。由此可见,各省

高速公路工作的重心集中在建设方面,未能对高速公路养护重要性和及时性予以充分认识,因此导致高速公路养护工区规划设置滞后,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2.2对养护工区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对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将养护工区、服务区作为一个个孤立的点对待,未能根据二者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统筹规划设置。说明未对养护工区的定位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导致相关资源和实施为能实现有效整合。2.3规章不健全。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和交通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以省(市、区)为主,上述规章制度的颁布只是给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指明了方向。各省(市、区)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一,各种养护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政策及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台,从而导致养护体制改革的混乱和问题的产生。2.4规模不经济。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采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处”经营形式,所管辖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几公里。而大多数经营公司(或处)自设养护机构,这必然使高速公路养护无法达到最佳规模,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养护规模不经济,则容易导致养护单位无钱购置现代化养护设备或由于里程短出现养护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另外规模不经济也会导致养护队伍文化素质不高,养护技术不强、养护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3.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的对策。3.1建养并重。

要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预防性养护目标和维修及时性的要求,政府部门及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建养并重,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在高速公路养护上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投入,使高速公路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使它保值升值。不能象现有的一些地方只重建、不重养,国家政策是建养并重,不然好的不如坏的快,不及时养护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3.2依法保障。

在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以《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规为龙头,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法规的制定。政府部门应建立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及检查制度,使高速公路市场化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3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

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检测、病害预测等手段建立高速公路状况数据库,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维修快速决策、实施机制,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争取宝贵时间。如何“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花大量的钱治疗”,建立科学的养护预警机制。我们不能降低和忽略那些看起来是极平常的、很小的、非常明显的,而又很容易做到、又不要花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日常养护问题,对待这些问题要巧妙地进行我们的工作。3.4持续构建学习性组织,铸造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养护管理员工均为技术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新的体制和模式也对员工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组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知识架构和掌握专业技能的深度。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多种方式的再教育。3.5专业立本,探索钻研,实现技术创新

养护工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保证所养护路段的“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最基本、最具体的养护技术抓起。应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为重点,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维修养护成套技术的开发;提高筑、养路机械国产化水平,逐步实现养护工程机械化作业;路面性能评价技术及检测设备系统的建立;改性沥青路面及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评价、工艺);研究开发复合式路面和纤维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工艺)、玻纤格栅,加筋沥青路面的研究开发(性能、设计、施工、养护技术)等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3-01

一、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至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2万公里,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的日益增加加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高速公路的不断增加及其科技含量的提高也给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与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即使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廣使用。

(四)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仍处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一)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因此,高速公路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二)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三)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养护范围广、材料选用较精、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因,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要比一般公路高出许多。高速公路的养护投入换来的是道路及设施的长久完好,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通行费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

(四)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通道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一)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高速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在道路、桥梁病害的初发时期就开展养护维修,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二)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上报省局建立高速公路桥梁数据库,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检查确定桥梁各部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力,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二是了解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路面三大指标:弯沉、平整度、车辙与构造深度(摩擦系数)进行全线检测,通过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高速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技术指标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安全危害,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四)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由于高速公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的特征,日常养护项目、路面病害维修与防撞护栏维修、绿化等项目要保证及时高效。同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工程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由于养护作业多是在通行状态下实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安全生产。养护人员需着装上路作业;路上施工时摆放交通安全标牌及设施;施工作业车辆应有安全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目前是一项非常重要又相对复杂且系统的全面工作,其工作管理涵盖范围也比较广泛,另外,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以保障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作者简介:赵海涛(1977-),河南省驻马店市公路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4

(1) 预防性。预防性养护可以延缓道路病害、损毁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提高高速公路质量和服务水平。

(2) 经常性和及时性。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每天、每月、每季都有不同的内容。所以高速路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3) 复原性。复原性是指经过养护维修后的路面应该能完全恢复路面原有的各项使用性能, 也就是说其平整度、摩擦性能、承载能力、噪声等使用性能应满足高速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的基本要求, 而不能因为道路的养护维修而有所下降。

(4) 补强性。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还具有弥补原有路面强度不足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补强作用。补强不仅能增强原有路面的薄弱环节, 还可以相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从而满足高速公路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5) 时效性。养护维修作业必须是快速的, 尽可能地减少对交通的干扰、缩短交通扰乱的时间。

(6) 安全性。高速公路的车速快, 而且车流量大, 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通常要封闭一个车道进行施工, 在车辆继续通行的情况下, 必须确保养护操作人员以及来往车辆驾驶员的安全。

2 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养护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 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 由于养护体制的“政、事、企”不同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强, 导致各地养护机构重复设置, 许多高速公路按照“统一管理, 分级领导”的原则设置养护处、养护科、养护工区等, 造成机构臃肿、人员偏多, 铁饭碗大锅饭思想严重, 职工积极性不高。

(2) 养护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化能够显著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 目前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 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 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再加上养护机械投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许多养护企业为了节约养护成本, 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

(3) 管养不分, 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许多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 “管养一体”, 职责不明、责任不清, 养护经费采用拔款形式, 所有养护作业由内部单位行政管理, 技术水平低下, 缺乏较强的专业性。

(4) 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

(5) 重建设, 轻养护。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 建设任务很重, 大量资金被投向高速公路建设, 各级部门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 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养护也是发展, 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

3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趋势

3.1 加强政府行业监管力度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整个交通行业监管。随着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化进程的加快, 一部分事业单位正逐步向企业化转制。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也陆续有部分高速公路通过转让经营权的方式交由投资公司收费经营, 或融资建设、验收、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 没有按行业规定纳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序管理。由于规范不全、监管不力, 有部分养护公司片面追求眼前的收益回报, 人为减少养护投人, 降低服务标准,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有必要理顺和加强政府对高速公路的行政管理。

3.2 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即经营管理机构的养护管理与养护作业分离, 将养护作业包括养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逐步推向市场。对养护作业实施企业化管理, 把养护法人实体推向市场, 参与竞争, 逐步推行高速公路养护专业化、市场化。这就有利于提高养护水平, 降低养护投入, 提高投资效益, 促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快速持续发展。

3.3 养护队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高速公路养护队伍人员配备要精干、技术要全面、一人多能、训练有素, 机械配备要齐全、配套, 安全措施要完备、到位。只有这样的专业化养护队伍, 才能完成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3.4 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合作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有的养护维修工程本身费用并不高, 但受工程性质、地点等的影响, 需要的设备费用却很高。目前, 我国高速公路各管理单位面临的问题是一些养护设备和检测设备价格昂贵, 但是使用频率较低。这些装备专业性强, 利用率低, 社会上又租不到, 采购了又面临长期闲置, 因而就引发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需要组织区域性协作的问题。如购置一台桥梁检测车需几百万元, 一年只使用一至两次, 虽然需要, 但管理部门很难下决心购买, 致使一些重要桥梁得不到及时检查。解决这个问题, 一种好的办法是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 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 各合作单位分别根据自身的重点, 购买不同专业设备, 通过区域协作达到有偿使用、优势互补, 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5 养护作业手段逐步实现机械化

高速公路车速快、交通量大, 养护作业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 不仅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 降低劳动强度, 而且能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质量、速度和效率, 从而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因如此, 国内高速公路养护全面步入“机械化时代”实为大势所趋。

3.6 实现养护工程决策由经验决策型向专家系统决策型转变

目前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方案的确定, 基本上还是养护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目测调查的病害类型, 针对其损坏范围和严重程度, 考虑损坏部位对道路运行影响的轻重缓急, 凭实际经验判断制定出相对的养护维修方案。这种维修方案确定方式受资金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多, 尤其是个人的经验往往容易片面, 对于同一种病害状况, 不同的人常常会做出不一致的评价, 从而影响工程的正确决策。

在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更能体现养护专家决策的重要性, 它能科学安排养护工程的方案、合理安排养护工程的工期。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好有限的养护资金, 使道路保持尽可能好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 是各级道路养护部门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养护专家决策系统是在大量基础数据上进行的综合评价系统, 如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 目前江苏等省份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管理系统首先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输入, 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和管理学理论, 对道路、桥梁等状况作出评价分析, 把各处受损情况、修补方案、所需费用以不同的情况表现出来, 供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以便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 最终达到降低整个社会的交通运输成本, 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 只有科学、严谨的养护管理, 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武继锋.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 2009 (11) .

39公路管理-养护 篇5

公路养护组织形式

公路养护一般采取下列组织形式:

国道、省道设专业养护机构,主要由固定(合同制)专业工人养护,适当利用民工建勤辅助养护或采备砂石材料。

县道以建勤轮换工为主,但各养护道班配有少量养路专业工人。

乡道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养护,公路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公路养护道班,一般按每10~15km设立一个;随着生产的发展,有的已设置机械养护工区(大道班)管养里程延长数倍。

近年来,国外专业公路养护公司的养护模式已引起人们注意,专业公路养护公司以社会招标形式承揽各地的公路养护项目;将会逐步进入我国固有的公路养护阵地。

公路养护工作方针

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当今,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有110多万公里,在国家财政困难,对公路投入极少的情况下,大多数公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除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发挥作用外,主要是靠全国80多万养护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非基本建设手段,逐年养护、改善或分期实施GBM工程,改造提高而来的。条条平坦整洁、舒适宜人的公路、浸透着他们的心血汗水,印记着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广大公路养护职工,功不可没。

公路养护质量要求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公路养护质量具体评定方法按现行《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J075—94)办理。

高速公路养护的原则

高速公路的养护,应当实行“预防性养护,以机械化养护为主,不中断交通”的原则。高速公路具有标准高,路面宽、车道多、车速快、流量大、路面结构复杂、全立交、全封闭、管理技术密集等特点;除养护管理外、还有路政管理、交通管理、监控管理、收费管理、救援管理、服务区管理等;故高速公路的养护应根据上述特点,适应线长,面广和快速行车的需要,组建技术力量强并以机械化为主的养护队伍,进行全面养护管理。

公路检查制度

为考核公路养护生产和管理工作效果,掌握公路质量的变化情况,交通部要求定期对公路养护生产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县(市)级公路管理机构每季度检查一次;

地(市)级公路管理机构每半年检查一次;

省公路管理局每年检查一次;

全国性的公路检查,由交通部每1~2年组织或委托组织一次大检查。

全国各省(区)结合每年公路检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使公路养护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公路养护定员标准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定员标准》LD/T:1-91(DY)是按照“先进、合理、科学、规范”的原则制订的。规定了公路养护专业机构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定员。

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作了若干补充和局部修正后下达实施。

随着生产发展和改革深化,各单位将参照“定员标准”以各自的最佳选择配用养护职工。

百公里养护技术人员

为加强公路养护工作,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规定:地(市)级以下公路管理机构的专职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每管养100km至少配备4人。地(市)和县级机构内、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占全部管理及服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应不小于30%。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和业务人员的补充,其所占比例应相应提高。

据交通部养护定员标准修订组94年调查的9个省163个公路段,共养护里程29948km、有工程技术人员1185人、平均每百公里4人、已达到部颁低限标准。

百公里养护机械配备

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推荐公路养护每100km机械配备参考表,共列举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名称60多种(详见附录1)供各公路养护单位选用。

GBM工程

“GBM工程”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标准化,美化建设工程的简称。是“公路标准化、美化”的汉语拼音(GONGLUBIAOZHUNHUAMEIHUA)的缩写,即由“公”“标”“美”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所组成,是交通部原公路局(现公路管理司)于1988年3月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目标管理口号—GBM工程。

实施GBM工程,就是广大公路养护职工自觉地、主动地应用公路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以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为基础,将公路的交通功能和美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养建手段,对现有公路或一般等级的新改建公路,有目的地进行养护、整修、改善以及美的人工装璜、并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使公路路况,路容有一个重大变化,向社会提供一条条畅、洁、绿、美的;构成舒适、优美、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具体实施标准详见《附录2》交通部《国省干线GBM工程实施标准》

文明样板路

文明样板路是指在全线实施GBM工程的基础上,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对公路上的“三乱”(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树立良好路风,扭转我国公路上的“三乱”局面。

为充分发挥107国道在全国文明公路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交通部于94年5月颁发了《107国道文明建设样板路实施标准》并同时致函107国道沿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公安部,请支持实施107国道文明建设样板路。沿线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了有效的创建活动。当年11月,由交通部按部颁《107国道文明建设样板路检查验收办法》组织检查验收,并通报了检查结果。至今,107国道仍基本保持了文明样板路的风貌,并推动了全国创建文明样板路活动。

文明道班

“文明道班”是公路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争创文明道班的主要条件是:养护质量好;道班管理好;路政管理好;精神文明好。文明道班不搞“终身制”每年复查一次,每隔一年重新查评一次,对在重新查评总分不达标者,报原批准单位撤消文明道班称号。

开展争创文明道班活动,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公路养护职工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彩。

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指国家拿出部分资金、实物,以以工代账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和灾区修建,恢复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国务院决定自1984年冬开始,在三年内从商业库存中,拿出粮食100亿斤,棉花200万担、棉布5亿m、共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拨给贫困地区补贴修建县、乡公路。

199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八五”期间用粮食和工业品以工代账安排,总额8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县、乡公路建设。

民工建勤

1955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中规定:公路沿线两侧15km范围内的18~45岁的男性公民和18~40岁的女性农民都有民工建勤的义务;车、船等运输工具及兽力也应达到建勤的要求。各省、市按国务院规定制定了具体办法公布施行。

1998年施行的《公路法》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工的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公路两侧的农村居民履行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的义务。

这是我国政府扶持,促进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几十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县、乡公路建设、养护都是靠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办法完成的。

公路养护代表工

按国家民工建勤的政策,为养好公路相对固定一部分民工、代表本村、本地履行建勤的义务,这就形成了常年建勤代表工。

据统计,1994年底全国公路养护常年建勤代表工还有11万多人。养护代表工的待遇由各地制定,其费用来源有乡(镇)统筹费,县、乡人民政府筹集的资金,公路养路费补贴等。

小康村公路比重

1994年,国家计委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将全国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作为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标准指标之一。交通部同意:将全国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小康值定为85%,即由1993年末全国平均达到78.3%,到本世纪末全国平均达到85%,按当年统计还要增加5.3万个通公路的村。

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至1996年底,全国尚有1335个乡和12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2.7%和19%。至1998年底,全国已提前达到小康村公路指标。

增设立体交叉规定

为了较好解决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交通繁忙的平交路口严重影响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过

问题,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81年12月3日发布了“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对修建标准、投资划分、设计文件的审批、固定资产的划分、移交及维修管理等都作了明文规定。

中断交通报告制度

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国道,省道交通中断,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修复,当国道中断交通两天以上时,应将阻通情况及时报告交通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县、乡公路中断交通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公路主管部门。

当公路中断交通公路管理机构难以及时修复时,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居民进行抢修,并可以请求当地驻军支援,尽快恢复交通。因工程施工需中断交通时,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与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事先共同发布通告。

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

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公路养护单位的领导成员与各个职能部门及全体职工共同努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包括勘测设计、科研开发、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养护维修、路政管理、规费稽征、服务设施等在内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用最经济的手段、给用户提供满意的公路路况。

全面质量管理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以预防为主的观点,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在制度上按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循环的程序办事。

QC小组

QC小组全称是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细胞。 QC小组活动的特点是:

组织倡导,自愿参加,自主管理;

注重实践,讲求实效,解决问题;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体活动;

发表成果,互相促进,普及提高。

QC小组的形式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经营型及服务型等形式。

QC小组人员组成有:领导、科技人员、职工三结合或二结合。

也有几个单位联合组成的联合QC小组,形式不拘一格,关键是要出成果。

地震烈度区划

我国现行地震烈度区划是按1993年1月8日国家建设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有关规定的通知执行的。

区划图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烈度区,即指某一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可普遍遭遇到的最高地震烈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地震基本烈度大于9度地区抗震设计专门研究;基本烈度为7~9度地区公路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除特别规定者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简易设防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地震基本烈度7度为设防起点。基本烈度小于7度地区的桥梁可采取简易设防。

桥梁上部结构简易设防。梁桥:为防止边梁震落在桥墩台上设置纵横向档块;为阻挠梁

纵向位移在台帽上增设锚栓档块;无横隔梁的,穿横向拉杆,将主梁联成整体等。为防止各种支座破坏进行简易加固。拱桥:为防止拱圈落拱设置防落拱牛腿;对双曲拱桥拱肋进行整体联结,在双曲拱桥拱肋横系梁间设钢筋斜拉杆;在拱顶横系梁间增设拉杆。

地震应急措施

交通部原工程管理司于1992年2月13日下发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抢险措施》提出:

一、组建抢修队伍;

二、配备机械车辆;

三、购置战备钢梁;

四、加固改建桥梁;

五、建立通信系统。交通部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部门及有关的部属企业的地震抢险救灾应急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于1992年6月30日前完成,并报部备案。

战备钢桥

战备钢桥系交通部代国家储备的战略物资,由交通部负责分别储放在各省、市、自治区交通部门和交通部各直属有关单位。装配式战备钢桥包括英制具雷架、国产“321”型战备钢桥及其它专用工具等。

战备钢桥的调动、使用、报废、处理权在交通部。有关事宜按交通部1982年6月5日《战备钢桥储备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多年来,战备钢桥在抗洪抢险救灾、抗地震和公路桥梁抢修、抢建、克服江河障碍保障通行起了应有的作用。

公路防汛

我国地域辽阔,每年汛期、雨季,局部地区连降暴雨,河水猛涨,山洪暴发造成公路路断、桥塌中断交通时有发生,水毁给公路带来严重损夫。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全国公路水毁和地质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多达数亿元(未包括运输经济损失)其中,1998年全国公路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多亿元,而中央和地方所能提供的抢修和修复资金不到20%。“欠帐”尚待“偿还”。

因此,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积极防治,消除可能导致公路损毁的隐患。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将公路水毁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等外公路

等外公路是指已列入国家公路统计里程,但其主要技术指标尚未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公路。据统计,至1996年底全国有等外公路23.77万km,占全国公路总里程118.58万km的20%。等外路按行政等级分,其中:国道7486km,省道24638km,县道83787km,乡道118738km,专用路3072km。

断头路

断头路是指经国家或省(市)交通主管部门认定,已列入规划或经过测设尚未修通的路段,公路通车到此中断。据统计,至1994年底,国道有断头路11290km,占国道总里程108664km的10.4%,其他行政等级的公路,也有一定比例的断头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已列为断头路的路段将逐年修通。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是国家行业标准。1996年10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按照“内容全,技术新,重实用”的修订指导原则在部颁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85)的基础上修订的。

修订后的《规范》共有12章和8个附录。其中新增“高速公路”和“路线交叉”两章。还增加和补充了若干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措施;压缩了土路改善,木桥涵和钢桥;删除了养护基层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冰渡等。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是国家行业标准JTJ075-94,1995年1月1日实施。主编部门为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该《标准》本着科学、简便、实用的原则保持了1979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暂行办法》的基本框架。吸收了1988年部颁《公路养护质量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及1991年部颁《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办法》(试行稿)的合理部分,引入了病害含量的概念。

该《标准》适用设有道班养护的一般公路和混合交通的一级公路,其它公路可参照执行。

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纲要

交通部于1991年4月8日印发了《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纲要》(1991-2000年)。该《纲要》内容分三个部分:

一、指导方针与技术政策,共10条;

二、科学养护措施,共10条;

三、规范化管理措施,共15条。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问题策略;自动化养护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19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33-02收稿日期:2012-03-20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标志,在现代物质流通和市场运作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质量的高速公路养护也成了当前公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能够安全、快捷提供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服务功能的有力保障。掌握我国高速公路目前养护现状,分析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紧紧把握新时期公路养护的新要求,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护途径,对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利用效率,保障高速公路的长远性使用,有着突出的时代意义。

一、高速公路养护现状及问题

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得以有效长期使用的保证,我国高速公路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养护管理体制。交通部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从目前看来,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还是沿用着传统的建设、养护、管理于一体的体制,这种集生产、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公路管理模式:从积极的方面看有利于任务的协调和零空间作业,从消极的方面看,却由于管理权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责权不分明,监督也容易失去力度。这就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设置了障碍,带来许多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尚年轻,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的系统养护模式比还有很大差距。 过于责权一体化的体制,给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养护机制不完整,存在重建轻养状况。由于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是国家或省级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建设,高计划性使得当前公路建设与养护都缺乏活力,表现出计划性质下的惰性。可以说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有的竞争性,导致公路养护不及时,质量低下等弊端的出现。其次,养护技术方面存在科技含量低现象,养护机械自动化水平偏低,新型养护设备的研发滞后,缺乏适应现代需要的系统性较好的公路养护模式。尽管养护部门也开始注重新材料在公路养护中的使用,但是往往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不能得以很好的开发利用。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护技术队伍层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公路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少,其中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更是不多,在队伍管理上也显得零散,针对此类人员养护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力度都很难得以顺利推行。

二、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的策略

新形势下,公路养护部门的职能和任务都发生着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业中的重要作用,养护部门应该适应新环境,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养护领域的服务理念,不仅将公路建设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上,还要切实重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将“有路就养,科学管理,技术为重”的养护理念贯穿养路管理的始终。这不但是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的服务理念,更体现出对养护工作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养护要及时,做到预防性养路;养护要系统,做到规划完整,责任明确;养护要科学,增加养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做好高速公路的“再建设”。针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公路养护部门应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崭新的服务理念作指导具体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策略,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

首先是规范机构设置和制度。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以完善的机构设置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高速公路养护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一般是在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线路管理处、专职养护处以及工程科等部门,这种设置有其自身优点,如处理突发事件时较为及时,资源调动与协调比较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责任分化、养护成本过高等弊端。因此,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机构设置,尤其是要建立人员精干、业务熟练、技术全面和高科技水平的养护队伍。与机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公路巡查制度、保养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保证责任到人,评价有据,并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增加工作的科技含量。公路养护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依托,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这一点我们要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并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充实到高速公路养护器材中。养护技术的改革主要是要摆脱以往较为落后的人力养护,走机械化、自动化养护的道路,比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测系统协助检查并全天候监控公路状况;建立高速公路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还要做到预防性养护,这对路况检测提出了更大挑战,可能需要庞大的路基、路面、积水性、桥梁承载能力等数据整合系统,这种预防措施更需要养护人员不断提高养护知识水平,以适应预警养护工作。

第三,要加强监管力度。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加强政府、社会对高速公路行业的监管、监督,通过政府强制、社会舆论,促进公路养护部门在履行养护责任、收取养护费用以及具体养护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避免虚假、怠工现象;二是要提高公路养护部门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实践证明,决策对于一个部门、一项工作有着机关重要的作用,养护工作也需要管理层恰当决策,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错误进行预期,并组织员工进行计划制定和责任落实。

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 篇7

1 公路机械化养护的意义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公路的改建、拓宽、升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公路的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 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高质量、高标准、迅速快捷的消除路面病害, 改善养路工人的劳动条件、作业条件、降低费用, 实行公路养护的专业化、机械化, 合理配置路面养护机械是十分必要的。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显而易见, 具体表现在:首先, 养护机械具有明显的标志, 且灵活机动, 操作人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直接接触路面时间, 有效保障了在通车路段进行养护工作的公路养护人员人身安全;其次, 养护机械作业效率和行驶速度较非机械化的养要高出许多, 且更适应较长路段的养护作业。如配制了多功能养护机械, 还可进行多种作业, 机械化作业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基础上, 既能适应现代公路多层次养护要求, 又能保证养护质量;再次, 机械化养护适应公路管养集约化的管理要求。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能极大的提高公路管养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 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作业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是我国公路养护作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2 当前实施机械化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 公路管理单位的意识未能完全转变。对高速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未能引起高度重视, 多年来的形成的人工养护习惯及计划管理体制使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 对公路养护机械化缺乏实施的热情, 没有长远的规划。

其次, 公路管理单位对配置养护机械的资金仍较缺乏, 虽然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有目共睹, 但配置养护机械的前期投入较大。同时, 按照财务资产管理的规定又要提折旧费、大修基金, 使得基层单位负担加重, 因此, 购买车机设备的热情不高。

再次, 当前公路养护工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还有待提高。个别操作机械设备的职工未经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 仍然沿用操作简单工具的方式操作较高技术含量的养护机械, 使车机早期不正常损坏频繁, 车机设备“透支”现象严重, 后期维护保养成本增高, 有些甚至出现设备闲置而仍由人工操作的现象。

最后, 缺乏较成熟的、适应我国路情的专用公路养护机械。实施机械化养护的基础是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械设备, 而我国工程机械制造厂家目前正处在从大中型设备制造向小型多功能养护机具制造的领域转换的阶段, 产品处于研发模仿程度, 还缺乏技术成熟、适应性强、高性能价格比, 公路养护管理段能普遍买得起用得上的中小型多功能的公路专用养护机械。

3 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3.1 根据养护工程性质及规模配置设备种类

公路养护一般可分为日常小修保养、专项和大修工作。配置设备时不能什么设备先进就选什么, 最先进、功能最全的不一定适合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配置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养护单位的工作性质与范围。对于只承担日常养护范围的养护单位, 可只配置日常维修型设备, 并优先选用多功能养护设备, 尽量少配, 甚至不配备大中型设备。对于不经常使用的大型设备, 确实需要时, 可采用临时租赁的办法加以解决。

3.2 配置设备切忌一次性到位

一次性购置到位容易造成设备购置的盲目性, 使有些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不但浪费了巨额资金, 同时还增加了相应的设备维修保养人员, 因此配置设备应根据路面的破坏量和效能量的关系, 以及路面养护的规律, 科学制定设备购置计划。按照计划分批配置, 以全面提高设备的利用律。

3.3 科学选配多功能养护型设备的功能装置

多功能养护设备所具有的特点, 在公路养护中越来越被认识, 使用也越来越多, 选配何种功能应科学分析。在选择时首先要弄清楚所选型号具有哪些功能;其次, 这些功能是否为本单位养护公路所需要;再次, 实际使用中哪些功能能同时使用, 各种功能之间的使用季节、时间是否会发生重叠。不能同时使用的功能, 是否可以通过调配使彼此不受影响。通常情况, 选配功能越多越经济, 两三种功能不适合选配多功能形底盘。

3.4 防止盲目配置和引进

充分考虑养护机构的改革随着养护机械不断发展的进程, 以及生产方式, 生产手段的发展必然要求养护组织、养护机构、养护工艺等进行同步改革, 公路养护作业朝着集中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因此, 日常养护单位要充分考虑改革趋势, 防止盲目配置和引进。

3.5 配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客观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变化复杂, 如我国北方地区年降雪量较大, 配置大型专业的冬季养护设备、除雪设备就很有必要。而对于南方地区, 则可不考虑配置除雪设备。

4 公路机械化养护设备的管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公路养护机械专业队的组建和运作, 提高了多渠道融资购置养护机械的积极性, 养护机械得以迅速增加, 为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步伐, 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 由于缺乏经营意识而造成的机械利用率低、成本控制不严、机械效益不明显、集资设备的经营、本息返还等出现的诸多问题又将阻碍公路机械化的发展。个别县局出现的集资设备未到期限就要求返还本金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领导和机务单位的高度重视。机务管理必须加强, 原有管理办法必须修改、完善和创新。一是要完善现有机务管理办法, 完善经济核算制, 提高机械利用率。对养护单位的所有机械, 必须按所完成的工作量或所占用的时间提取机械使用费, 列入机械的大修、折旧专项基金, 用于机械的更新改造。机械台班费定额的制定, 必须反复测试、分析, 使之科学合理, 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又符合客观实际, 以真正起到既能控制成本, 又能较好地调动机械驾驶人员积极性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机械租赁制度。所有养护机械可以单台、部分或全部租赁到个人经营, 承租人与出租人通过合同条款进行管理, 实施产权与经营权分离, 承租人在完成公路养护任务的同时, 可以对外经营, 以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机械生产责任制, 严格实行单机核算和奖惩制度。建立严格的岗位职责规范, 所有的公路机械都必须专机专人, 并严格兑现成本控制及奖罚制度。对于机手实行双向选择, 竞争上岗的机制。四是要认真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要修订和完善维修保养的制度, 实行计划保养与按需维修相结合;根据养护机械的数量, 合理配备和组织专业的维修人员队伍, 并通过实行定额维修及经营承包等形式, 发挥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同时, 鼓励机手自己保养和维修机械, 自修确有困难的, 与维修人员共同完成, 机械管理技术人员则应作好指导和监修, 确保维修保养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多元化发展, 高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养护管理、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公路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快。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需要, 增强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力, 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养护机械的管理, 以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间题, 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摘要:随着公路等级的越来越高, 人工养护从工效、质量、时间等方面都已经无法适应公路养护的需要, 公路的等级化要求公路养护要逐渐实行机械化和专业化。因此, 加强养护机械的管理, 以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养护,养护机械,意义,存在问题,机械配置,机械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长安, 戴强民, 吴国进.公路机械化养护工艺规程及装备标准的研究[J].筑养路机械, 2003 (4) .

[2]李娟.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与机械的合理配置[J].科技促进发展, 2009 (1) .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措施 篇8

一、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中提到“实现养护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 “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推广实用性的公路数据库, 并实际应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 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可见, 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

目前, 国内还没有一整套完全能够解决普通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的系统, 对养护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还未进入起步阶段, 养护预测理论、决策理论的建立也没有进入到一个正式的议程当中。从2003年起, 各地的交通局、公路公司分别就所养管的公路进行了相应的养护管理系统的开发, 为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开创了新的局面。但这些系统仅仅涉及信息管理, 而没有涉及信息的综合运用, 没有真正体现信息化的价值。在养护投资如何进行分配, 养护管理工作的预测、评价, 养护管理投资决策方面均未涉及, 仅仅达到了一般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和决策支持系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开发和研究, 以真正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投资的合理化。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内容

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研制基本的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发掘, 改进现有的养护管理模型, 从系统信息当中提取优化投资、科学管理方面的可靠依据。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路数据库。

目前已经由交通部出版了规范的《公路数据采集手册》,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结合已经出版的该规范的基础上, 应提出适应高速公路部分的数据库设计, 并且容纳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需要的社会服务数据、电子政务数据, 使数据库的设计融为一体, 将公路数据库的设计提高到一个全信息化的层次。

2. 养护数据的采集。

公路养护工作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 数据的采集是一项重要内容。系统在数据采集部分应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充分的验证。在数据采集设备方面主要依靠当前比较先进的公路检测设备,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提供部分自动化设备接口的数据规范 (为了使数据的采集与数据库的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 使数据的采集尽量全部自动化。

3. 图形化查询。

根据公路自身的地理位置连续分布的特点,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查询方式上不但要求有完整的条件筛选机制, 还需要提供更直观的图形化查询功能。用户只需要利用鼠标点击即可查看该点对应的相关信息。在图形化查询中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 保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

4. 数据统计和打印。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要提供丰富完善的报表打印功能, 使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定制需要的报表样式, 根据条件选择需要的表格内容。在数据统计方面切实结合社会需要、养护投资需要、养护管理需要、养护经验积累需要, 提供翔实可靠的统计结果信息, 展现养护管理的成绩和不足, 从中分析提取下一个阶段养护工作的重点。

5. 决策支持。

对公路养护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能够根据一些规律生成一套可行的养护策略。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案可采用公式计算和经验值积累形式对此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积累历史养护经验的基础上要提出新的养护评价、预测、决策模型, 模型在随着历史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自身做出优化调整。

6. 社会化服务。

软件技术的发展不但能够使系统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能影响到管理的模式。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不但要最终满足行驶质量要求, 还要对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 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各路段路况信息、天气情况和收费情况等相关功能。

7. 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对日常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分析, 提出一套具有公路行业特色的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因特网及公路信息网络, 充分共享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 使得电子政务与养护管理的工作系统一体化, 以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 提高工作效率。

三、养护目标

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管理3方面。

1. 经济方面。

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使路网总体效益最优。

依据现有的路况水平和预算水平编制养护维修计划, 提高工作效率。

分析提高或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对道路使用者费用的影响程度等。

2. 技术方面。

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改进典型养护和维修对策, 不断修正养护经验。

可以比较新旧养护技术的差异, 促进养护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

完善路面使用性能预估模型, 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 从而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养护维修决策。

建立路面养护的评价、预测、决策模型, 为养护工作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3. 管理方面。

促进养护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提供有效的路网检测和评价手段, 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

可以分析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状况的影响, 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篇9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累计交通的增大, 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 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高速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其目的是能够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如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公路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高速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 有利于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 有利于向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 有利于树立高速公路的对外形象, 最终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前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 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 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 延缓大修周期, 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3.1 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 又具有收费的特性, 因此, 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 就成了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 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因此, 高速公路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3.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 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 监控、通信、照明设施, 绿化、环保、园林设施, 棚亭建筑设施, 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 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3.3 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养护范围广、材料选用较精、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 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因, 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要比一般公路高出许多。高速公路的养护投入换来的是道路及设施的长久完好, 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是通行费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 必须具备高素质。

3.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 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通道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使用等, 都是今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普遍遇到并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 在养护检测手段上, 也要不断配备现代化设备, 以适应高速公路长距离、多点位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式。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 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3.5 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 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 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 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 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 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

4.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4.3 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 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 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 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 一些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 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 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 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4.5 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仍处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时期, 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 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 高速公路工程日常养护原则

5.1 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高速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 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 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 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 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 在道路、桥梁病害的初发时期就开展养护维修, 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5.2 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 上报省局建立高速公路桥梁数据库, 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检查确定桥梁各部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力, 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 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二是了解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 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路面三大指标:弯沉、平整度、车辙与构造深度 (摩擦系数) 进行全线检测, 通过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5.3 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 高速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 技术指标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安全危害, 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6 结语

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养护也是发展, 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 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 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 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 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交通部行业标准.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2]许永明, 主编.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谈高速公路桥涵养护管理 篇10

邢台市处于山西省与山东省的中间, 对于两省经贸往来和物资交流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作用。邢临高速公路、邢汾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邢衡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 无不显示出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可是, 目前面临着大吨位车辆日益增多车辆超载日渐加重等问题, 致使有的道路先修后坏, 有的边修边坏, 道路桥涵也不例外。对此, 除采取限载外, 加强道路和桥梁养护维修势在必行。

2 桥涵养护维修的重要性[1]

邢临高速有大小桥涵共设互通式立交9座、分离式立交18座, 桥涵较多。邢台地区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桥涵经常受到风、雨、雪、冰等外界因素的侵袭, 再加上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超重车辆的冲击以及一些人为的损坏, 导致桥梁受损加剧。养护管理人员发现病害应及时进行维修, 自己能解决的就自行维护, 如果病害较为严重, 就请专业维修公司外包处理, 防止病害继续扩大, 确保高速构造的完整和乘客的行车安全。如果维修不及时, 桥涵的寿命将会缩减, 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塌桥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因此, 养护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桥梁的日常检查和养护工作。

3 对桥涵病害的处理建议[2]

3.1 规范桥梁养护实施程序

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实施程序存在特殊性, 在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处于不封闭状态, 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但是, 为了让司乘人员享受到高速的安全快速的服务, 施工的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因此, 要想保证桥梁养护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程序, 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方法,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作业, 保证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

3.2 加强养护检查工作

为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正常运营, 应高度重视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各项桥梁检查工作。郉临高速养护管理人员针对实际情况, 将桥梁检查工作进行细化, 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三项。

日常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桥梁的外观有无重大的损坏和变化, 检查构造物是否清洁, 排水设施的每个部分有无损伤、是否存在裂缝、小洞剥落缺损、局部漏筋或表面破坏, 桥面是否平整、伸缩缝是否正常等。日常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配合检查工具, 以定性判断为主, 随时发现缺损并采取相应的保养维护措施。同时, 对有缺陷或病害的桥涵要加强日常观察。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按规定周期检查, 一般工程竣工通车后两年内进行一次, 以后每隔3年检查1次, 由工程科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查时必须接近或者进入各部件, 检查其功能是否良好, 及材料是否存在缺失情况, 同时利用测量仪器, 检测相关数据。检查完成后, 检测单位要根据检测出的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和研究, 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养护建议。

特殊检查。是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设备, 根据桥涵损坏情况, 进行现场勘探。同时根据科学实验等特殊手段和方法, 得出桥梁的受害程度及目前的承载能力, 找到桥梁病害的真正原因, 以便养护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来进行维修。

3.3 加强桥涵养护技术的学习

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 要求养护人员必须具有预防为主的思想, 同时还要根据需要掌握桥涵结构设计文件和必要的维修技术。桥梁的改造和维修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 这就要求养护管理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 因此加强专业技术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培训学习, 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 对具备条件的人才着重培养, 同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学习, 总结其它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 为己利用。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用人考核制度, 对有能力有才华并做出了成绩的人员进行嘉奖, 这对增加劳动积极性, 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4 强化部门协作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量大, 需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 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往往会出现疏漏的情况。养护管理部门可以加强与高速路政部门的协作, 形成联动机制, 联合处理高速公路上出现的突发问题。实践证明, 养护人员在处理路上病害时, 如果路政人员在相应施工位置配合做好交通疏导, 能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危险系数, 保障作业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4 结语

桥梁养护是高速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入研究管理制度, 创新工作管理模式, 建立一套符合工作实际的管理方法, 提高养护队伍的技术水平, 是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

摘要:道路桥涵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是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关键。尤其像邢临高速公路这种桥涵较多的高速公路, 必须加强对桥涵构造物的检査和保养, 要保证公路畅通无阻, 使其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人为的延长其使用年限。特别是近年来, 面临养护人员少、车辆超载严重、道路承载能力有限等诸多现实问题, 道路和桥梁养护及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涵,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沈金超.论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8) :84.

高速公路养护比较管理 篇11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养护特点;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养护一定要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方针, 对于养护技术的应用,应当坚持“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满足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满足广大人民的出行需要。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1)养护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及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施完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使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

(2)养护管理目的和主要任务。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保持公路及沿线设施的完好状态。并对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及时维修,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具有安全、快速畅通的使用功能,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迫切性。高速公路自建设开始起就暴露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经历暴晒、寒冷、雨水、降雪等自然现象的反复侵蚀,还受到高速度、大负荷、大流量的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其路面、桥梁、交通工程(监控、通讯、服务设施等都会因交通、气候、设计、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损坏,路面开始出现车辙、裂缝、剥落、坑槽等病害,并且经过雨季和冬季后将迅速发展和扩大,并逐步进入下面的结构层,造成整个面层甚至基层、路基的损害,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下降。因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就涉及到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

2.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确了解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及时安排道路养护维修。

(2)发现和弥补因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设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高速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3)减少并杜绝因道路和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和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因此引发的不必要的各类事故。

(4)预防道路和各类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出现的道路病害、设施损坏,延长道路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3.1养护工作的及时性、经常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同时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小修及日常保养的特点是工期跨度大、突发问题多、养护成本高。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3.2高速公路车速快、行车密度大,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3.3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工序复杂,标准高、机械规模使用比例大,成本高。同时为适应发展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3.4养护对象的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一个整体的养护工程,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公路养护原则及常见病害的处理

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

4.1沥青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很多.日常养护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坑槽的修补。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和冷补料养护。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及时,轻微路面坑塘在发现之时起48小时内修复,大面积严重路面坑塘在发现后24小时内修复。坑塘修补中应保证混合料的质量,避免离析,各项试验指标要达到要求,施工中要保证足够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4.2硬路肩

按现行公路设计规范,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形式与主车道是不同的。硬路肩的问题主要是由路基引起的沉降。硬路肩部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以后的养护带来难度。

4.3桥梁、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的效果控制,实现桥梁养护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将公路桥梁养护安全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4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产品规格选择不合理,就直接影响伸缩缝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选择时还应考虑梁、板间伸缩装置间隙量大小,以保证伸缩缝装置与梁、板两端有充分锚固,才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橡胶伸缩缝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高速行车的需要,可选择其他新型产品以适应日异月新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工程。

4.5安全设施

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标线、交通标志波形护栏、防眩设施的养护。主要是事故损坏的更换和日常保洁。

4.6绿化

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树木和植被的日常养护,及修剪、治虫等工作。还应根据气候变化和当地的实际隋况对不适合的树种和植被进行更换。

5.现今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不及时,养护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2)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职工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

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少,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3)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对高速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

(4)规范建设不完善。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5)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建立工资与养护工程的数量、质量挂钩,按劳计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

6.提高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措施

6.1转变“重建轻养”思想做到建养并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护与建设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比建设还要重要。只有高效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公路充分发挥出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从而可以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办事效率,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养护,我们必须从建设开始就重视公路的养护管理,遵循建养并重的方针,摈弃重建轻养的观念,树立“养护也是发展”的新观念。

6.2加大推进先进养护技术的使用

近年来,许多地区公路推行快速养护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用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养护设备,从而提高养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压缩养护施工时间,减少工程事故的目的。我们应着重做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并开发利用好设备资源,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路面维修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努力保障交通安全。

7.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造价控制 篇12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造价控制,工程管理

1 工程概况

该高速公路,全长179.279千米。1995年11月8日开工建设,1999年5月全线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529219.91万元。目前使用年限已达12年,已经到了路面设计年限的中后期,同时由于公路超载运输严重,大量超限超载车辆反复碾压,使其公路被迫反复翻修,经过多年的营运,导致公路行车道大面积发生结构性破坏,部分路段路面病害情况严重、平整度较差,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的营运要求。作一般性养护已经不能有效处置路面病害了,只能申请大中修工程。鉴于上述情况,经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建设(云交管养[2010]66号文),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投入4亿元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全面大修。于2010年年初在全省交通行业内对公路路面大修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招标情况如下:K0+000~K59+300公里由昆明西管理处的昆明机化中心负责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维修与养护;K59+300~K179.279公里由大理管理处机化中心负责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维修与养护;交通工程由云南云岭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养护。

2 组织形式及新技术应用

2010年,投资公司在养护工程管理中引入ISO9000全员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对质量总体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各工作环节的质量标准与工作要求。通过对各自质量目标策划的执行,对管理过程偏差的纠错,完成各自质量目标,并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实现养护工程总体策划目标。投资公司设定养护大中修工程招投标门槛,加强了养护工程施工监管与服务,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管,加大检查与通报力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邀请专家、引进第三方检测单位,组织不少于三次的养护大中修工程专项检查,每次检查完毕对检查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实行了质量保金制度,在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中严格执行试运营一年后予以验收的制度,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要求整修合格后再行验收。

此高速公路项目病害处治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旧料,采用再生技术,项目的技术特点为:(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程项目,即原路面沥青面层材料及水稳层材料充分回收利用,即减少了沥青、碎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又减少了施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2)先进新颖、引领前沿的技术工艺,中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工艺;下面层采用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工艺;基层采用水泥厂拌冷再生工艺;封层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新工艺配套使用移动式厂拌冷再生设备、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沥青混合料保温修补车等新型设备。项目部对设备规格型号、功率等机械性能参数以及购置金额进行跟踪分析,为补充完善养护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收集资料。

为确保养护工程如期按质按量完工,投资公司组织了云岭养护绿化和云岭路桥公司两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在大修工程中,他们大力开展养护“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线路长、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大修工作有序推进。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精心施工,在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订了施工节点目标,将工期目标细化到天来进行考核,各施工班组形成施工流水线作业,确保施工工序快速衔接,整治路段平整度明显提高。经过7个多月的奋战,使全线122公里达到路面平整、路面整洁、路拱适度、杆线鲜明、构造物完好等要求,公路路况大为改观。

3 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控制

公路路面大修工程采用的再生技术,属于国内前沿的技术工艺,为我省首次大规模引入。以大理段为例,大修119.812km的路段(k59+300~k179+112),相比传统养护工艺,利用再生技术后,节约石料开采17万吨,同时减少了17万吨旧料废弃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沥青用量880吨,粗略估算节省资金约1500万元。

高速公路的养护造价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造价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造价监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造价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的砼快速修补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高速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护水平。

如何才能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造价管理工作,我们应该组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在养护规范、养护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水平。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桥梁养护全面适时地收集路面、桥梁的有关数据,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处理,以确定合理的养护造价对策。总结、交流各地区高速公路造价管理经验,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加强高速公路养护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技术人员的技术总结和交流。云南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山区省份,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使云南的高速公路建设要比经济发达地区付出数倍的力量。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应该认真分析特有的地质特点,依靠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并达到投入少、质量高,快捷、安全、稳定的养护机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方应加强合同管理和现场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或公路造价工程师应熟悉养护工程施工清单,充分理解清单单价中包含的工程细目,及时确定工程计量,避免重复或遗漏工程计量等问题,造成养护工程成本的增加和损失。对养护工程施工中的变更工程项目,应及时确定工程量、合理确定单价,并纳入计量程序,确保项目管理方有效掌握分部、分项工程和总体造价水平,不至于引起合同管理和造价失控的情况。

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一90%,因此专项及大修工程投资计划及方案的决策就显得尤其重要。每年初,维修部门,应针对拟大修的道桥设施,拟定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维修方案,并对维修方案进行评价,首先对维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是否可行(2)交通是否会中断(3)对周边道路及环境的影响;其次是对投资方案做出投资估算,并对维修项目财务的基础数据进行测算;最后根据投资估算及项目财务的基础数据,进行维修项目财务评价。最终选择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维修方案;其投资估算作为维修项目的计划费用,并作为维修项目实施的最高限额。

根据交通部规定,公路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的范围:公路小修保养最小标的为连续20公里以上或者小于20公里的整条路段,最短养护合同期限为一年;大中修公路养护工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保持高速公路的畅通,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时间要求紧,同时,养护工程具有投入设备多、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等特点。实施招标的养护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方应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避免合同条款风险带来的进度、造价损失。高速公路维修部门发布维修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评审,评出最优方案或集各方案所长,提出最佳方案。维修部门,也就是业主必须对最优或最佳设计方案的概预费用进行审查,使概预算费用更加合理,进一步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

高速公路专项及大修项目同新建项目一样,根据维修项目所涉及技术的复杂程度,可分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高速公路全线2公里,专项及大修项目一般采用一阶段设计,技术较复杂的项目,才采用二、三阶段设计。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最显著,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维修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作为业主,介入维修项目设计阶段的计价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选取最佳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标,为使设计概预算控制在计划投资费用内,应推行限额设计,为了进一步节约投资费用,应对设计概预算进行审查。

由于养护工程设计费是按养护工程费取费,养护工程总造价普遍较低,导致养护工程设计费也比较低,在养护招标项目较小时,为控制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方可与设计单位在定额的标准上协商确定设计费。在设计招标,项目管理方不得任意压低设计费,降低设计费标准。同时,交通主管部门、养护工程项目管理方应加大设计文件审查力度,避免设计单位为提高设计费而提高整个养护工程费的情况,切实做到合理确定养护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3]于芝.公路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实用手册.

上一篇:时机的选择下一篇:幼儿的审美力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