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2024-07-29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精选12篇)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1

高速公路是一种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汽车专用公路。不可否认, 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 通行能力大等特点。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也使得高速公路上的事故有不同于普通公路的特别之处。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公路, 路况较好, 标志齐全, 因此相比于普通公路, 交通事故大为减少, 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 一旦发生事故, 其灾难程度则严重放大, 从而导致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大大增加, 远超一般公路。

1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速公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由于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所以在相应的管理机制上还不够完善,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 这些原因导致了在对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上水平比较落后。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分为很多个部分, 包括了监察、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等等各个方面, 但是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制约, 所以在对其进行的经营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1 路政管理中的失误现象比较突出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的路政管理中, 不仅要包括对于普通公路的管理体制, 还应该在车辆畅通上进行加强。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造成了政管部门混乱, 出现问题就互相的推诿, 没有可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在相应的体制建设方面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可循;在人员的配备上不够完善, 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所用的通道不够畅通, 出现事故时, 救援车辆无法快速的到达;对于危险品运输的车辆检查不够到位, 致使交通事故频发。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了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现象比较常见并且十分的突出。

1.2 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我国现存的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中, 没有对其进行市场化的管理, 而是多种经营模式共存的现象。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行政部门中有行使事业单位模式的, 而对于养护队伍则是另外的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经营方法使得对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对于高速公路中的人才和资金配置上都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 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和人才的流失。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对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应该灵活掌握, 在现成的比较成熟的高速公路可以将其交由私营公司进行管理, 这样的话就可以激发强烈的市场竞争机制, 为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养护标准、效率和机动性不高, 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自己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这种养护模式是和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经营等在一个系列下实施的, 所用的人员和设备都是单位自己的, 但是这种模式下的管理, 由于在管理上不够到位, 那么养护人员的素质不高, 缺乏工作积极性, 所以工作效率不高, 对于养护的设备有的闲置不用, 并且日常维护部到位, 造成了大量的设备损坏丢失。另外一种养护模式是将养护工作进行外包, 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都交给私营企业进行管理, 那么由于承包的私营企业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 就会减少成本的投入, 在人员配置上尽量的少用, 并且这些人员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对于设备的使用上, 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不合格或者陈旧的设备, 这样的话就造成了养护管理的不到位, 项目不彻底, 使得养护管理工作根本达不到应用的目标。

1.4 交通管理体制不畅, 信息化水平不高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 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在分工上属公安部门的职责, 但又是高速乡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国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公安部门与公路管理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新建高速公路运营早期, 交通安全管理不能及时跟上, 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严重缺乏;有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设备、管理手段落后, 一些农用车、轮式车、全挂车、加长车等违禁车型擅自闯入高速公路, 造成“混合交通”的现象;缺乏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

2 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对策

由于高速公路自身特点, 高速公路只有在严格的科学管理下, 才能充分发挥其快速、方便、舒适、安全、经济的效益。由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特殊, 对交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队伍, 对于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是至关重要的。

2.1 加强对执法力度, 坚决禁止各种违章行为

加强交通巡逻检查, 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公路, 需24小时检查巡逻, 按照“有违则纠, 无违则巡”的原则, 强化路面秩序管理, 这也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特点。通过路面检查, 及时发现, 纠正和查处各种违章行为及事故隐患。现在我国各高速公路尽管有交通巡逻车, 但大多巡逻时间过长, 有的一昼夜仅巡逻3~4次, 路面大部分时间处于失控状态。

2.2 加强事故的统计分析

及时掌握辖区内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征, 以便于及早预防和有针对性地加以治理。目前,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各基层单位的事故分析基本还处于空白。因此, 为了能迅速及时地对交通事故作出分析, 各基层单位均应建立交通事故信息系统。

2.3 根据不同时期的违章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专项治理

例如高速公路开通初期, 因超速严重对超速进行专项治理;对故障车停放进行专项治理等。在进行专项治理中, 要处理好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做到两不误。需要特别指出, 对超速治理, 突出性短期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但会立即反弹。因此, 要对高速公路上的行车速度进行严格要求。

2.4 提高高速公路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方面, 要引进专业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为高速公路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所以对其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就要拥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在自身素质方面比较高。对于在高速公路上工作的人员, 要能够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 办事效率高, 拥有极强的业务素养, 主观意识强烈, 强烈的责任心, 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了, 那么在对其进行经营管理方面就会提高很大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郝恩崇.高速公路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1]郝恩崇.高速公路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2]林敏晖.关于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设置方案的探索[J].引进与咨询, 2003.[2]林敏晖.关于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设置方案的探索[J].引进与咨询, 2003.

[3]马白虎.试论高速公路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3]马白虎.试论高速公路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4]陈晗, 刘佳.浅析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及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09-15.[4]陈晗, 刘佳.浅析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及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09-15.

[5]王飞.浅谈高速公路管理体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8-307136.[5]王飞.浅谈高速公路管理体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8-307136.

[6]张雁, 李维生, 赵尘, 贾纳.浅析高速公路养护管理[M].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09-30.[6]张雁, 李维生, 赵尘, 贾纳.浅析高速公路养护管理[M].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09-30.

[7]王晓文.浅析高速公路安全管理[J].山西科技, 2005-09-25.[7]王晓文.浅析高速公路安全管理[J].山西科技, 2005-09-25.

[8]贾大波.高速公路管理运作模式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 2005-10-30.[8]贾大波.高速公路管理运作模式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 2005-10-30.

[9]张学军.浅谈高速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11-15.[9]张学军.浅谈高速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11-15.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2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是一项综合性与复杂性兼具的任务,并且涉及范围较广、需要多门专业作为支撑,加之其施工多在露天状态开展,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来说,施工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均会造成工程发生变更,如果应对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返工、停工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在山区,工程开工之前,设计人员难以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准确地判断及预测,特别是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灾害的发生极容易给桥梁施工造成严重的安全性问题。

1.2人为因素

对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来说,施工人员是其直接参与者,因此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如果桥梁施工单位缺乏安全意识,忽略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就很容易导致施工操作人员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出现不符合操作细则与安全管理条例的行为,如此必然给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如果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不能督促施工现场人员做好防护措施,也无法排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1.3技术因素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的适应性与完备程度始终影响着工程施工安全,如果施工技术较为落后,就会增加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风险,相应的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并且施工环节中,施工技术操作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续施工的开展与进行,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其次,施工机械设备的`及时维修与定期保养极为重要,如果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很容易引发火灾、触电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

2.1严重性

高速公路桥梁是一项规模与耗资较大的工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导致人员出现重大财产损失,对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更严重时会造成群死、群伤或者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湖南湘西的土家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施工中的堤溪沱江大桥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974.7万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2频发性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任何环节与步骤出现疏漏或者错误操作,均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种类较多,包括坍塌事故、触电事故、坠落事故、物体撞击事故等。加之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依旧存在一定的疏忽与漏洞,因此导致各种安全事故与隐患频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3复杂性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本身具有较多环节与工序,加之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现代建设中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桥梁工程的施工更加复杂化,这也就决定了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影响施工安全因素的多样化与复杂性。同样是坍塌事故,因地理条件、桥体设计与施工标准等存在差异,使得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天差地别,无形中增加了对事故分析的难度。

2.4多变性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事故呈现动态化发展变化趋势,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任何因素的变化均容易造成工程的变更,如果工程变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较差,就容易造成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加之因所处地点、时间、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很容易会使已经发生的事故出现恶化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变化,难以处理。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3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 检测

1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养护管理工作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却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本文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2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高速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速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3 影响公路养护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人员结构不合理

首先,由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公路部分人事权下放地方,人事制度可塑性大,行政领导干预大,人情关系网复杂,社会非专业人员大量涌入,人多为忧,养护职工队伍的膨胀直接造成公路养护的严重负担。其次,公路部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工作条件艰苦的行业特点,有知识、有门路的宁愿进厂当工人,也不愿进道班养路。特别是养路工从事的重体力劳动生产作业分散,劳动技能单一,个人综合素质偏低,也影响公路事业的发展。再次,目前公路部门管理型人才偏少,开拓创新能力不强,求学上进的动力不足,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同时阻滞了公路事业的发展。

3.2 机械化养护滞后

首先,认识管理部门中没走出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路养护机械化的顺利发展,养护投资少,首先要保证人员工资和材料费到位,无钱买机械甚至无法承受养护生产机械的费用开支。其次,公路市场拓展不宽,养护和生产机械陈旧落后、老化,市场竞争脆弱,道班只能用人工养护为主的落后方式,埋头做好小修保养工作。再次,养护机械重使用、轻管理,机械设备提前损坏,报废、失修等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线养护工人大部分为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公路养护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要求,影响了公路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3.3养护标准不统一

首先,由于道班管养线路分散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路况不同,地区差异不同,也就很难统一标准。其次,工作内容繁多,工程量较小,计量支付起来也无统一标准,只能凭经验,很不便于管理。再次,对于养护机械的使用、保养等同样由于工作量及作业所占用时间的因素,很难科学合理地把握,也只能反复测试、分析,但却不能客观地符合实际,管理起来对计量支付的依据说服力依然不强。

3.4 资金不足制约了公路养护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养护机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公路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切块经费一直维持在九十年代水平,甚至自上而下违背了“建养并重”的工作方针。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高速公路、各等级公路、大型桥梁建设很快,各省、各地区都热衷于新建工程项目,而忽视了对公路养护的投入,养护经费“十年不变”,公路等级提升投资少,发展缓慢。特别是地方公路,路况低、抗灾能力差,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级结构和人员配置)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初期,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

(3)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2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1)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速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国家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4.3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21世纪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5结束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篇4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 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高速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 决定了对其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 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3) 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 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 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 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速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 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 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 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2.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养护管理体制落后。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

(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3) 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 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 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对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的机械性能开发严重不足, 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1.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1) 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 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

(2)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3)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 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 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

2.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 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 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对新建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 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3.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1) 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2) 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

(3) 推广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提高路面耐久性,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4. 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1) 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 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2) 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 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 适应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

(3) 引进国外先进的CNC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 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 延长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5

许俊国河北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为突出,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 

一、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护管理模式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大多仍采用传统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人事制度僵化,分配方式不灵活。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政、事、企”不分,各地养护机构重复设置,非生产人员膨胀,养护队伍臃肿,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激励作用不强,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

3、养护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低。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养护方式,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比较低,对一些国外引进机械的性能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和高效性。

4、养护体系不健全,无法真正实现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要求。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的养护在很大程度上属被动养护,整日忙于应对现有道路桥涵的各种病害,缺乏运营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1)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2)机制条件,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5、养护资金不足,公路病害无法得到及时修复。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资金缺口太大,有限的养护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养护任务。

(2)、有些高速公路本身收费额低、效益差,养护资金分配不足。

(3)、偿本付息压力较大,养护资金投入不够充足。

(4)、一些采用BOT、TOT方式经营的高速公路,由于经营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从而忽视了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投入。

养护资金的不足,必然会使高速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时养护维修,从而使公路

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1、养护意识淡薄,对养护重要性缺乏认识。

目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与养护两者都是发展,而后者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导致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养护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的产生。

2、公路多元化投融资建设。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各地管理部门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虽然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上的资金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这必然导致养护体制的不顺,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

3、养护主体身份的多重性。

由于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管养不分”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养护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同时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管养不分的传统养护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从而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诸多弊端。

4、养护市场封闭,垄断经营。

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基本上都是内部封闭运作,垄断经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养护管理套用计划经济模式,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的产生。

5、难以形成规模养护。

目前,各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采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处”的经营形式,所管辖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几公里。大多数经营公司(处)自设养护机构,这必然使高速公路养护无法达到最佳规模,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导致养护单位无钱购置现代化养护设备或由于里程短出现养护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另外规模过小也会导致养护队伍臃肿,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养护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和发展的途径

要解决养护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应积极响应交通部提出的养护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建养并重、管养分离,同时打破垄断经营,健全各种规章,实现养护市场化、规模化及专业化运作。市场化养护模式的实施就是要通过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等引入养护工作中,达到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的目的。

1、改革目前养护管理体制

(1)、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适宜于市场化的养护工区、养护中心等与管理机构相分离,并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将其培育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我发展、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独立产权”的养护企业。

同时,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3)、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培训提高现有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

2、完善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1)、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速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对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方面加强监管,做到政府监管到位,保障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

(1)、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2)、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3)、引进国外先进的CNC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4)、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4、应用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2刘海燕.加强科学养护工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J].山西建筑,2004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为了使企业发展更加顺利,企业的盈利手段需要基于成本管理进行实施。

一、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当前针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其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观念与时代不同步

这个问题主要指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只重视人工成本的高低,而忽略了人工成本的数量问题,而对材料费用的管理,只重视材料的价格,而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在施工过程中缺少了成本计划的制定,对物料资源的数量和价格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对于机械的维护工作,没有做到定期保养和对已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维修,导致机械设备使用率低,造成花费在机械上的成本增加。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企业只通过单一的、传统的方式进行实施,这些传统的方式包括:制定成本计划、分析偏差、进行成本估算及核算等,缺少了现代管理观念的引入,更没有将市场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忽视了事前对成本进行控制,仅是事后对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成本管理方面没有形成严密的成本管理体系的问题。

(二)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不具科学性。现代中国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都是将成本作为出发点,之后才将利润考虑其中。这使得他们虽然达到了预期想要的成本目标,利润却不理想。其次,没有对用于成本控制而制定的标准进行可行性分析,使得标准缺乏有效性。项目在经过招投标过程后,其成本预算根据中标后的价格确定,整个过程缺少了对施工方案及环境对目标成本的影响进行考虑的过程,使得成本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无法适应实际情况,依据此时的成本预算对项目的进行成本控制,不会呈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给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带来风险。

(三)成本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

由于成本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公路施工企业因为没有制定合理的制度,导致在成本估算及过程控制方面及制定绩效衡量标准方面没有进行统一的流程控制,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其他环节的产生问题,不仅使成本管理更加困难,同时为进行成本控制带来不便。同时,成本管理涉及的部门缺少彼此之间的联系,容易导致成本核算的偏差和失误,无法给后期进行的成本定位提供充分的依据,项目的盈利或亏损没有可以用来衡量的指标。

二、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一)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

在实施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这个对策时,需要有成本管理原则的辅助,成本管理原则需要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根据这个原则,对各部门人员进行行为上的要求,使他们积极配合和参与成本管理过程。然后要做的是定位成本管理的目标,之后基于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对任务的分解,将分解后的任务逐一安排给各个部门,乃至各个岗位。同时,在部门间确立成本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参与到成本管理中的每个人都具备对成本管理的责任,并产生相应的成本管理意识。

在加强员工培训的过程,应对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进行考核,了解员工在此方面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的地方加以关注。为了使这个对策产生更好的效果,企业领导可以建立奖惩的制度,对考核过程中表现良好的管理人员或员工予以奖励,而对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因个人的忽视造成公司损失的员工及管理者进行惩罚。

(二)完善成本管理流程

成本管理流程必须覆盖整个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从最初的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到最终的项目收尾交付过程。在进行投标前,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写相应的投标文件,编写投标文件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上的相关信息,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进行成本方面的预测,进而编写投标文件,并做出投标的决策。承包商中标后,需要进行项目组的组建工作,并通过施工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定出优化后的施工设计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此过程中,要定位成本管理的目标,依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分配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位,并注重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选取,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为准。在施工阶段,对投入到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人力资源、物料资源、财务资源,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原则为准。同时,加强对物料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使用的新物料的价格做好分析的工作,以保证选购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选用适合项目的设备,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工作,确保在项目进展中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得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强人工费用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进度和人力费用的耗费相匹配,做到工程任务的层层承包制度,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对不必要的支出行为予以否决。建立综合的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综合、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的具体步骤为:第一,分析总体的项目预算,并进行文件编制,以项目的内容作为责任成本指标,对项目工程进行细化分解,计算分析各项工序所需的费用,并且对各项单价费用进行平衡,以确定最优目标成本。第二,做好管理工作,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监理体制,以提高各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协调能力,以达到”好、快、省”的目的。第三,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成本管理的需要,对各个环节都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包括签订合同、选择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控制风险成本等等。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强烈的成本意识,特别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也要注意一般的管理人员的财务知识普及和培训,尽量让所有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结语

高速公路施工成本管理的工作具有很强烈的系统性,需要多部门的合作进行,不但需要管理部門和财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配合,进而形成比较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达到减少项目的总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佳.基于.NET平台的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2.

[2]孙百杰.潍坊市公路工程G206线改建工程坊子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王品.高速公路施工成本管理中的现有问题与完善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

作者简介

普宣高速公路建设障碍及对策 篇7

一、普宣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云南普立(滇黔界)至宣威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中东西向横杭州-昆明-瑞丽(口岸)高速公路的一段,为连接我国东部、西面及通向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公路通道,也是云南省“9210”干线公路网(9条放射线、2条环线、10条联络线)的联络线之一。路线由东北向西面展布于曲靖市宣威市境内,起于宣威市普立乡腊龙村,接贵州段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终点北盘江特大桥。普宣高速公路项目来之不易,自2000年开始申报,历经10年,直到2010年8月底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建设。同年该项目开始招标,并举行了开工仪式。开工仪式后,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13年6月28日,时任省长李纪恒到普宣高速公路调研,才促进了项目的全线开工。目前,普宣高速公路已实现贯通,并于2015年8月25日举行了通车仪式。

二、普宣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普宣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一波三折,在过去几年,工程几度出现停工危机,而贵州一边的互通连接工程北盘江大桥也尚未完工。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未及时到位。

普宣高速公路批复概算为84.939亿元,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补助、地方出资以及银行贷款。其中,国家补助主要是来自交通部的6.9亿元补助;地方出资主要包括云南省出资12.16亿元、曲靖市出资5亿元和宣威市出资5亿元;银行贷款为55亿元。

资金不到位是项目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补助资金未及时到位。从2010年12月10日举行开工仪式到2011年7月底,因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只启动了两条进场道路施工,普宣高速公路正线未启动建设。直到2011年8月,国家交通部补助资本金到位,再加上中标单位履约保证金,才率先启动对全线有控制性影响的4座特大桥和4座长隧道。2012年春节过后,云南省政府的补资金先划拨一部分,开始启动第二批控制性工程建设。2013年6月28日,时任云南省省长、现任云南省省委书记李纪恒调研普宣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帮助解决了资金问题,才促进项目全线开工;二是金融机构不予放贷,导致普宣高速公路不能全面开工建设。从举行开工仪式到项目全线开工,历时近三年时间,资金困难带来的严重影响,可见一斑。“曾经有一家知名银行,承诺给普宣项目35亿元的贷款,当全部手续履行完,合同也签了,可这家银行仅给了5,000万元后就‘跳墙’了”;三是工程建设中期,由于政府补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很多私营企业认为看不到项目的收益,所以选择放弃前期投资,纷纷撤资。这些问题都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一度使工程陷入瘫痪。

(二)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征地拆迁情况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速度的一大因素。而普宣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另一大障碍,正是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第一,导致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仍是资金问题。普宣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所需费用由业主承担。自2010年11月11日宣威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普宣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动员会议开始,前期由于资金未完全到位,导致征地拆迁工作推进缓慢,工程建设只能保证7个控制性工程先行启动,公路未能全线开工建设。直到2013年6月28日,李纪恒调研普宣高速公路建设并帮助解决了资金问题后,曲靖市、宣威市两级政府筹措了项目资本金10亿元,为征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就是说,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实际上是在2013年7月初开始的,而此时,距离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开始已有三年时间。此外,至2015年10月底,普宣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到位资金共7.51亿元,下差约4亿元。

第二,部分工程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影响了公路的整体建设速度。其中,“三线”(电力、通信、光缆线路)拆迁难度最大,至2015年6月24日,最后一根电杆迁移完毕,至此电力线路等“三线”迁改才全部完成。以红线内电力杆线迁改为例,影响其迁改进度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2014年8月至9月期间,受雨季天气影响,对征地丈量工作和电力杆线施工十分不利;二是由于征地拆迁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导致电力迁改工作启动晚,2014年6月10日电力施工单位才得以进场施工;三是220KV高压线路设计施工方案受行业内部管理规定所限,需从基层电力公司逐级报曲靖市电力供电公司进行评审,再报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批复后方可组织施工。2014年12月10日,220KV高压线路设计施工方案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批复后,才得以组织线路迁改;四是高低压电力线路迁改都需分别报各产权主管单位批复停复电计划,报批时间跨度大。

(三)阻工现象时有发生,工作协调难度大

1、村民阻工。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村民阻工事件发生,如故意在公路选址上建临时房、堆假坟,老弱妇孺到施工现场阻工等。村民阻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户认为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为获得更多赔偿款,采取阻工方式以获取最大利益;二是相关失地保障措施存在缺失,致使被征地农户担心自己今后的生活问题,从而选择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因施工建设造成的给排水系统、生产生活通道损毁和房屋震损等问题,未及时恢复和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导致群众阻工。

2、个别乡镇基层政府工作协调困难。

普宣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涉及12个乡(镇、街道),公路能顺利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这样一来,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处理不好此间关系,则会对公路的总体建设造成影响。在普宣高速公路建设期间,个别乡镇基层政府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打着维护群众利益的口号,做出一些影响公路建设的事情,损害了整体利益。其中一个案例,是某镇政府挖断进场道路事件。在公路修建到某镇的时候,当地政府忽然发出修路公告,挖断了联通施工现场的唯一道路,致使材料车不能进入工地,从而阻碍了公路的修建。

三、扫清高速公路建设障碍的对策

(一)改进融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

影响普宣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的最大因素是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一是要保证政府补助资金及时到位,从项目落地开始,就要开展好资金跟踪工作,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时下拨款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二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如时下提倡的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一种选择。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PPP模式,可以促使更多非公共部门的资金参与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从而拓宽资金来源,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解决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效率。

(二)建立和完善协调机构,提高协调能力。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机构,充分保证与政府、与建设公司、与施工单位、与村民等各相关方面的协调工作能顺利进行;其次,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积极沟通,取得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公路沿线党政领导的支持,以开展好相关协调工作;最后,还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提高其沟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规范补偿机制,维护村民合法利益。

应规范补偿机制,统一赔付标准,要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对因公路建设而造成的生活设施的损毁,要及时修复,尽量减少因公路建设而给其带来的不便。通过这些方式获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摩擦和纠纷,减少阻工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那些试图通过不合理手段来获取更多补偿款或是恶意阻工的村民,要采取适当措施,阻止其不良行为。

(四)拓宽监督渠道,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

要培养监督意识,提供监督渠道,建立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相关工作人员不敢、不能、也无法以权谋私,做出不利于工程建设的事情。同时,对于那些作风有严重问题、做法严重违反纪律的人员,应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跨省道路互联互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障碍,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其存在的资金困难、协调困难、拆迁困难及个别工作人员作风不正等问题,扫清影响其建设的障碍,以促进跨省道路互联互通,推动经济发展。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际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然而,省际高速公路中“断头路”、“烂尾路”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普宣高速公路为调查对象,分析滇黔跨省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省际高速公路,互联互通,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文圣.普宣印象——访普宣指挥部指挥长俞正富[C].激情普宣——云南普宣高速公路项目文学作品集,2015.

[2]赵西龙,王建伟,穆劲松.中国高速公路“断头路”的分布、成因及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10.5.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管理困境及对策 篇8

绿色通道是指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绿色通道要求规范装载, 一路畅通, 对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车辆实行不滞留、不罚款、不卸载, 免费通过。

200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进一步激活农产品流通市场, 促进农民增收, 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制定了《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开通了全国普惠制的绿色通道, 覆盖了全国所有重要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五纵二横”, 即哈尔滨至海口、北京至海口、上海至海口、呼和浩特至南宁、银川至昆明5条纵向线路, 连云港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拉萨2条横向线路, 连通全国29个省会城市, 71个地市级城市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2008年初, 我国南方出现严重的冰雪灾害天气, 交通部下发了《关于在春节前启动鲜活农产品运输应急机制的紧急通知》, 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免费政策由“五纵二横”扩大到与之平行的高速公路, 从此,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免费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二、绿色通道政策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带来的问题与困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高速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 截止2014年底, 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万公里, 通过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运输鲜活农产品变得更为安全、畅通、快捷。但由于绿色通道政策的不完善、经济利益的驱使, 导致少数运输者钻政策的漏洞, 蒙混过关, 扰乱了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秩序, 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品种、整车装载率无法准确界定

按照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的规定, 享有绿色通道政策的鲜活农产品指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畜禽、新鲜肉蛋奶、以及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操作中, 由于鲜活农产品种类过多、加之认识上存在误区, 检验人员往往无法准确界定是否属于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

绿色通道整车装载的界定标准是车辆装载鲜活农产品的重量或体积达到车辆核载质量或车箱容积的80%以上, 享受免费政策。当前, 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大多采取集装箱运输或严密包裹, 绝大多数收费站绿色通道车辆验货只能依靠人工, 由于无法全方位检验, 80%的整车装载率难以明确界定。

(二) 绿色通道车辆通行效率低下

绿色通道实施以来, 查验绿色通道车辆需要开箱、测点、拍照, 查验时间需要5-10分钟, 一旦遇到不符合规定的绿通车辆, 极易产生纠纷和投诉, 直接导致车道通行效率下降。有时为了逼迫检验人员减少查验时间, 司机故意集结堵口, 大量货车集中在一起接受检验, 极易造成收费站口的堵塞, 影响其他车辆的快速通行。

(三) 假冒绿色通道车辆现象日趋严重

受利益的驱使, 一些物流企业和运输者钻政策的漏洞, 以运输鲜活农产品为幌子混装其他货物, 从而达到偷逃通行费的目的。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法规对其进行处罚, 违法成本非常低, 导致假冒绿色通道车辆屡禁不止, 花样翻新, 甚至出现专业负责伪装绿色通道车辆的装车行当, 在货厢的两侧和尾部装上水果、蔬菜等符合绿色通道规定的农产品, 帮助货车司机蒙混过关。

(四) 内外勾结导致逃交通行费现象严重

在执行绿色通道免费政策过程中, 对车辆的查验和确认, 主要依靠检验人员的主观判断和职业操守。由于绿色通道制度设计缺陷、缺乏相应的科学检测仪器和有效的监督, 导致少数收费站检验人员在利益驱动下与假冒绿色通道车辆的司机内外勾结, 帮助司机逃交通行费, 从而从司机手中获取好处, 中饱私囊, 致使通行费严重流失, 从而违背国家推行绿色通道政策的初衷。

(五) 绿色通道导致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降低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作为政府还贷的高速公路, 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收益最主要的来源。绿色通道作为宏观调控政策, 降低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 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收益转移到了农业和物流业, 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无可厚非, 但政策设计的缺陷对高速公路的收益造成很大的损失。据统计, 自绿色通道实施以来, 仅辽宁高速共减免通行费37.23亿元, 其中从2012年至2014年, 免费额连续三年递增, 2014年绿色通道免费额达7.91亿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7.8%。

2014年底, 山东省政府披露, 由于山东高速正值还贷高峰, 每年还款超200亿, 压力很大, 因此到2015年底, 山东境内15条政府还贷高速公路, 可能全部或者部分延长收费期, 此举, 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舆论一片哗然。可见, 这种直接降低高速公路收益的方式, 不仅间接延长了通行费征收年限, 还会因延长年限造成运营成本继续增加, 并最终转嫁到通行车辆上。

三、对进一步完善执行绿色通道政策的建议

(一) 完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绿色通道政策

绿色通道事关国计民生,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只能由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全面布局, 重新决策规划, 细化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完善绿色通道的顶层制度设计, 由政府统一推动。建议在已出台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的基础上, 给予更加明确的界定, 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对绿色通道整车装载率做出操作性更强的执行标准;出台规范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管理的配套措施, 便于绿色通道政策的有效实施。当然, 绿色通道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执行中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只有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 同时发力, 才可能形成科学完备的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二) 建立以设备检测与人工查验相结合的绿色通道检测体系

随着绿色通道车辆的日益增多, 要完全杜绝假冒绿色通道车辆, 仅靠检验人员的目测进行查验显然难以达到效果, 需要借助科技力量。目前对于封闭车辆的快速成像检查技术, 已经在海关、港口等领域大规模使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借鉴, 在绿色通道收费道口配备数字辐射透视成像等检测设备, 逐步建立以设备检测为主、人工查验为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检测体系, 利用科技手段, 尽可能缩短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查验时间, 提高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据了解, 辽宁高速从2013年起, 陆续在绥中、辽河、高花和宝力推广绿色通道成像检测设备进行验货, 短短十几秒钟就能完成检测, 检测速度更快、结果更精准, 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速度, 缓解了车道通行压力。

(三) 构建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信用诚信体系

法律是规范, 同时也是一种平衡器, 要平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高速公路用路人、物流运输从业者、农业种植者、社会大众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 政府在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 还要考虑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改善民生的同时, 还要保证高速公路有序管理和健康发展。

假冒绿色通道车辆日增, 不仅扰乱高速公路正常的通行秩序, 严重影响广大用路人的合法通行权益, 也使合法物流运输业主丧失公平竞争的环境, 导致高速公路通行收入的流失, 也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然而, 现有的法律法规, 无法保障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合法有效的治理假冒绿色通道车辆。因此, 建议修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相关内容, 对假冒绿色通道蓄意逃交通行费的车辆, 应当补交通行费, 并加付三倍至五倍的应交票款。公安部也应制定立案标准, 就扰乱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管理秩序的行为如何应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要制定适用刑事法律的司法解释, 就扰乱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管理秩序的定罪量刑作出具体规定。用法律法规确定有关各方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管理关系、监督关系。

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促进物流运输业及相关从业者自律, 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假冒绿色通道车辆偷逃通行费记录, 将恶意假冒绿色通道车辆的信息列入黑名单, 对列入黑名单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要发挥物流运输行业协会的作用, 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 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真正使假冒绿色通道车辆一处失信, 寸步难行。

(四) 健全激励、监督与培训相结合的高速公路系统内部管理体系

1.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制定奖励办法, 提高员工查处假冒绿色通道车辆的积极性。对于内外勾结、协助司机假冒绿色通道车辆的验货人员, 一经查实, 必须严肃处理, 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2.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绿色通道数据统计分析、稽查监督管理。认真分析每天绿色通道车流量和免费额的变化情况, 对鲜活农产品种类、流向、车辆的轴数、车货总重等形成分析报告, 准确掌握绿色通道车辆的特点和不同班次间绿色通道的变化情况, 不定期组织收费稽查人员到现场进行稽查监督。

3.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开展行之有效的绿色通道业务专项培训。通过有效的途径针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和检验技能。

(五) 形成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补偿机制

实施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政策, 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 政策的出台, 有受益者就有买单者, 总要付出一定成本。绿色通道实质是将高速公路的经济收益转移到物流运输行业和农业生产者身上, 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无可厚非, 但让高速公路来承担降低物价、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 这对还贷压力巨大、新建资金缺口较大的高速公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建议政府对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对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估, 对于影响较大的高速公路, 通过公共财政酌情给予补偿。

总之,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创新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完善了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 降低了流通成本。把这项惠农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 还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绿色通道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绿色通道通行效率, 真正建立起安全、有序、高效、畅通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流通体系, 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摘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降低了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 提高了物流运输业收益, 保障了城市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 推动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是一项惠农利民的好政策。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现以分析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以利于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郭丰敏, 李永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2]徐振宇.中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演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3]焦国成.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9

一、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的顺畅与否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随着这些年来国家更多高速公路的建设, 由此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 关于高速公路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更是不可忽视。每准备开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工程, 就需要大量的投资, 且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耗费较多的工期时间, 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受到各种人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 若要保证高速公路的最终质量, 就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管理上下足功夫, 使得整个庞大的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按时、低成本的进行并顺利完成, 达到预期目标。

二、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施工偷工减料, 难控基础这一关

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 最基础的施工材料购买这一环节就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部分单位过分减少购买材料的资金投入, 使得所购买的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导致所建设的高速公路成为“豆腐渣”工程, 无法维持所应有的使用年限, 出现裂缝、麻面等问题需要经常修补。这无疑给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带来了隐患, 还给施工单位增加了负担。

(二) 工程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 无论是工程的设计人员, 管理人员, 还是实际施工人员, 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设计人员不能认真考察地形环境, 对工程设计不够严谨;管理人员走马观花, 疏于管理, 一旦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施工人员没有过硬的施工技能, 不能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施工, 敷衍了事等。这些现象都是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不进行严加管理, 从人员选拔上严格把控, 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 管理模式粗放, 管理制度落后

任何一个工程施工队伍, 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就会成为一个个自由散漫的施工个体, 而不是一个高效团结的施工团队。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为了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 需要质量与数量的共同提高, 但是在施工管理中, 还存在管理模式粗放与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 这必定会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的保证。因此, 我国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还需要从模式上进一步细致化, 从制度上不断创新, 以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 高速公路施工期间放松管理, 易出漏洞

如要使高速公路的施工顺利高效的完成, 就应该将管理工作做彻底、做完整, 贯穿在整个施工任务中。而我国的一些高速公路施工管理, 并未重视这一点, 一旦在某个环节放松了管理, 出现了漏洞, 就会给整个施工工作带来麻烦。

三、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 选对施工材料, 资源合理配置

高速公路施工是一项协作性高、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 对于施工的管理首先应该正确选择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合适与否直接关乎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企业形象和最终工程效益。因此, 施工前, 就应该对高速公路施工所需要准备的材料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 广泛采集市场信息,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采购施工材料, 同时对采购材料的过程进行公正地监督, 在所采购来的施工材料投入使用之前进行质量的抽样检测, 有时还要进行多次检测, 防止从基础准备上出现问题。

在进行工程施工前, 要对所具有的人力、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合理的配置, 符合不同阶段、不同气候环境施工的要求, 使这些资源能够尽可能的合理运用且不浪费。比如, 材料的准备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不会断缺, 一旦有特殊需要就应及时供应;在生产力较高的环节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等。

(二) 选择高素质工作人员

为了高速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质量有所保证, 应选择具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具有负责严谨工作态度、高尚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鉴于高速公路施工的特殊性, 对于业务熟悉有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把握好施工成本。在进行施工之前或者期间, 有必要对参加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技能进行考核, 对工程施工要求进行再一次的强调, 保证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开始后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 提高施工效率, 保障施工安全, 这也是能够实现最终高速公路较高质量施工的一种基本要求。

(三) 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施工有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设备种类多、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 在整个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项目的建设方应具体规范地考察和选择施工单位, 把安全高效作为衡量标准, 杜绝、挂牌、分包、转包的不负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要做好考核调查, 对其组织机构形式和拟将投入该项目的人员状况也要考查清楚。

如果想要达到高速公路建设预期的质量要求, 且保证整个过程有秩序、清晰明了, 就应该制定一份完整的相关质量标准以及流程规范, 使得各项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规范工作, 严把质量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把责任层层分解, 建立责任到人的负责制度, 定期进行考核, 及时发现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根据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评定。

(四) 定期检测质量技术, 考核施工人员, 将管理贯穿始终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的管理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无论是质量技术管理还是施工人员行为规范管理。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进行过程中, 应建立相关的数据资料库, 做好质量技术的严格管理。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与数据资料库的数据进行对比, 技术发现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工程环节, 并及时对其分析找出原因所在, 对所出现的施工缺陷及时补救, 确保高速公路的施工环节中不留下隐患, 避免出现盲目、图省事的检测工作, 这是保证高速公路质量的重要内容。

在施工管理期间, 严格管理施工队伍, 对于素质不高、影响施工质量和进程的施工人员, 应及时予以处理。根据施工制度中相关的惩罚制度, 进行处理。保证施工队伍内部的稳定和较高的素质水平。

当今在我国, 高速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工序繁多复杂、投资比较大的施工项目, 无论是从施工设计上还是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 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将有可能给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麻烦。建设更多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是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也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这就需要国家和施工企业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管理条例, 全面完整的进行管理监督, 相信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高速公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成为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若不及时进行积极地预防及处理, 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鉴于此, 笔者对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调查与探究, 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相关对策, 希望能对此类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问题,处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蒋德光.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 2009 (10) .

[2]吴林春, 丁金华.论高等级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广东科技, 2009.

[3]赵世伟, 徐红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2001.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发展对策 篇10

1 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与决策

1.1 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 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 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2 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由于高等级公路设计标准, 建设质量, 运营方式与一般公路有很大不同, 其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3) 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5) 综合养护成本高, 人员素质要求高; (6) 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必须树立服务观念, 环保观念。

2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 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 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养护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公路站作为交通局的下设机构, 既是公路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 这种“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极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则致使监督失去严肃有效性, 造成公路养护高投入, 低产出, 养护质量差路况不稳定, 生产与管理责任不清发生养护质量问题责任很难追究, 同时养护经费的来源, 拨付及使用方式, 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经营性要求。

2.2 管理方式陈旧, 效益低下。

现行的公路养护方式大多以道班为单位经费按人头分配, 道班对辖区的公路实施全面的养护和管理这样导致协和水平不高, 劳动效率低下, 养护单位一方面协作水平不高, 劳动效率低下, 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的人员, 而另一方面却无法解决剩余职员的安置问题, 形成了人事用工的“两难”局面, 在工资分配上, 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员工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故劳动生产率低下。

2.3 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

由于资金不足, 造成养护作业信息化, 机械化程度低设备更新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 无法实现机械设备的保值, 增值, 又由于公路养护部门是事业单位, 养护机械属非经营性资产, 致使养护机械用于对外开展经营创收受到限制, 机械设备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润。

2.4 养护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适应高速公

出现管理人员多于一线工人的问题, 员工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 直接影响养护作业质量, 管理者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人才的投入不足, 造成养护人才短缺, 没有了科技创新的动力。结构不合理、技术素质差的养护队伍, 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形势。

3 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概况

国外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 由于国情不同, 差异很大, 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 这就是要保证高等级公路的高效运营, 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 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 社会化, 专业化, 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 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以及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 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4 新时期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在运转过程中的重要的保证, 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高速公路的管理要求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可以减少公路的投入, 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降低资源的消耗,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降低资源, 统筹兼顾的目的, 如果养护管理跟随不上, 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而导致公路环境以及各种人员配备上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 通过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好路率, 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 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是公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的一环。

5 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措施

5.1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 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政府必须加大产法与执法力度, 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 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5.1.1 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 加快制

订相关配套法规, 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 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条例, 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5.1.2 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

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 才具有合法的收费, 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 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和规范, 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 政府监督。

5.1.3 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 明确

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强制设计中的养调公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 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5.2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 规范, 科学, 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5.2.1 顺应高等级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

在建立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 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 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 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 统一规划, 统一调度。

5.2.2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大力培育

并开放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 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 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5.2.3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策略。

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养护机械设备, 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以它自身的优点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各种机器设备的完善, 已经是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应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配备必要的路面, 桥梁技术数据采集检测仪器, 配备必要的路面, 桥梁技术数据采用检测仪器, 积极参与高速公路管理经验交流,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

5.2.4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 由经验型向专家

系统型的转变, 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 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 (PMS) , 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BMS) 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 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 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2.5 提高养护职工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

高水平的养护阶段, 有针对性的对桥梁养护, 路面维修和隧道养护等技术人员进行严格、专业的培训, 加强养护技术人员的学习, 增加专业技术知识, 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打造人员精干, 技术全面, 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队伍, 以期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和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目前,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还处于体制转变的起步阶段, 在探索市场化的过程中, 要树立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养护事业发展的观念, 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 积极主动地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最终形成统一、高效、有序

摘要:通过分析新时期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为以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研究有所参考。

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探究 篇11

关键词:公路养护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养护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有一种观点: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如何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个分析。

1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目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地方的公路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公路上所存在的弊端是与管理体制分不开的,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公路发展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多,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发展和体制的转变,同时公路管理制度也存在制度松弛的问题。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公路养护员工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这样,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严重制约了高等級公路安全、快捷、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也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

1.2 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规模化程度不高。在我国公路的发展中,新材料的研究力度投入不够,在国内还是仅限于研究传统问题,并且处于实验阶段,国内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所等研究机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形成材料品牌。另外,很多地方盲目引进新材料,我们很多机构还没有搞清楚就开始使用,但是每种材料都有内在机理及运用中的关键技术,这样滥用容易导致经济和技术上的损失。

1.3 剧增的通流量,加快了公路的老化。我们都知道,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载车,日益增多,这样就使公路负荷越来越重,并且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而原来建设的一些公路,设计标准比较低,已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形式,不能够适合交通发展的需要。

1.4 资源节约的意识不强。在国内,资源节约的意识不强,不像在国外那样大多国家都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高速公路来说,常导致出现:水土的流失问题、水系及植被的破坏等问题,因为在建设时期,土地被大量地占用;目前最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是,资源利用是否最大化和在管理时期是否形成材料再生利用等问题。

1.5 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目前,我国的养护管理体制有待更新和提高。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并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2 公路养护发展趋势

2.1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趋势。近年来,各地高速公路养管部门开始注意选拔,充实到养护部门或一线上来,招聘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使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素质和年龄梯度有了结构性变化。

2.2 预防性养护成为重点。预防性养护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而真正实行预防性养护有个过程,并且取决于智能化数字处理的准确性。根据国内养护情况调查来看,以前就是出现了病害才去处理问题,基本上都是发现问题才去维护,即事后养护。预防道路即可避免设施病害的发生,它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2.3 坚持机械化养护。高速公路车速快、交通量大,昼夜不间断,应避免因道路养护而造成交通阻塞,这是实行养护机械化的主要原因。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此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养护机械化是确保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业,才能实现高效、安全、畅通的基本要求。

2.4 养护材料的节能环保化。推广使用国外高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比如: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可以缓解资源压力,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养护成本,1997年国际经合组织发表了《道路工程再生利用战略》白皮书,它是对11个国家的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还处在引进、消化、试用阶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的状况是: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而且增加了成本,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将大量铣刨料废弃导致的。

2.5 管理措施越来越健全。对公路的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结合各地方养护实践,总结并积累了很多好的管理经验,制定并创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养护管理措施、规范、制度,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养护管理对策

3.1 整合养护资源,提高养护水平。公路的养护管理,越来越重视整合资源,比如: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系统是公路养护质量的基础保障、成本管理系统是公路养护成本控制、资金使用的关键、人才管理系统是高等级公路养护企业高水平管理与养护的重点,通过整合技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与人才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综合性公路养护系统。作为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对公路养护质量、养护成本、施工进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养护资源整合优化过程中,要加强对公路施工设备的管理。以现代设备养护管理理念为基础,完善的管理为重点,保障公路养护设备的完好。避免由于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不到位影响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

3.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要想公路养护工作进一步发展,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特点。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等级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3.3 用科学新技术对公路进行养护。高等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3.4 管理制度的完善。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为了保证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要保证规范、科学、高效化的管理制度。制定制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4 结束语

在我国的交通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发展公路事业,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只有科学规范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这是通过多年的养护实践经验而总结的。

参考文献:

[1]李美荣.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

[2]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5.

[3]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5(3).

[4]赵宝平.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9(7).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对策 篇12

1.1 没有有效的融资体系, 其面对的风险很多

其融资体系不是很好, 其中贷款占据的份额很大, 面对着很大的负担, 很显然财务风险十分严重。在当今时代, 建设费用通常是由财政费用来处理的,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 交通的重要性不断的体现出来, 财政费用已经无法确保其发展规定。结合当今的发展趋势来看, 从有限的费用中抽出一些应用到农村道路工作里面, 这就表示对道路的建设费用的帮扶力度在变低。

1.2 监督模式不是很好, 对其监管力度不够

现在的高速路建设项目面临一大问题, 即财会信息比较的模糊, 很多不良现象经常出现, 其中非常关键的事项就是因为管控体系以及监督模式无效, 没有章程可以遵守, 没有约束模式。财务机构没有认真的参加到后续的评估等活动里。除此之外, 因为项目的建设面积很广, 而且耗时久, 管控步骤非常繁琐, 其截图的结存活动会占据非常久的时间, 而且通常是很多建设方一起开展工作, 其速度并不是一直到, 具体的账目的核算非常的繁琐, 费用的投入总数和机遇等无法掌控。现在, 在道路建设中没有和它相一致的管控方法, 使得浪费等问题经常出现。

对于资金的管控无效通常体现为如下的一些层次。第一个别建设工程在之前的活动里, 未认真的开展分析调研, 使得选择不利, 此时就形成不合理的利用现象。因为没有积极地概算, 同时费用的来源没有明确等, 导致项目的建设时间不得已而变久远。第二, 无法确保费用用到合理的层次中, 不回来的使用资金, 任意的更改面积。最后, 各种监督之间没有落实好。

1.3 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无法符合管控规定

财会组织的综合素养, 是对财会活动品质以及能力的关键影响要素。高速路的发展是非常耗费资金的, 而且它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对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的规定也很严格。它不单单规定管控者要使用先进的工艺和方法来开展管控工作, 还规定它们要有效地应对多种关联模式, 进行有效的投资工作。高速路财会活动管控形式和现在的形势比对来看, 很显然差距非常大。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 财会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无法满足目前的财政的规定。工作者的从业水平不是很高, 使得很多财会部分的平时活动多是按照记账等形式来进行, 没有将核算当成是必要的工作。

2 针对管控活动提出的应对方法

2.1 有效筹资

降低财务风险, 银行贷款一直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我国除积极稳妥地利用好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的资金外, 还应多渠道为高速公路建设筹集资金, 降低财务风险。筹资规模、结构和方式应当适当、可行。应根据项目建设的总工期, 认真编制年度投资计划, 并根据年度投资计划认真做好筹资工作。筹资工作应坚持筹资预测和分析制度, 遵循依法合理、最低资金成本的原则, 优选最佳筹资方案, 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筹资方案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单位筹资预算要求, 明确筹资规模、筹资结构和筹资方式, 并对筹资时机选择、预计筹资成本、潜在筹资风险和具体应对措施等做出安排和说明。

2.2 加强高速公路的投资控制。确保工程概算不突破

首先, 应进行资金投放前的效益分析, 推行项目投资目标责任制, 用来降低投资决策导致的浪费现象。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活动, 对其开展综合管控工作。在进行投资工作之前的时候, 要结合相关的财会等信息, 合理的利用多种要素, 通过专业工作者对工程开展调研, 对项目的投资费用等开展全面的预估, 合理的分析工程中的不利现象, 进而开展有效地决策工作, 以此来应对出现的不利现象。

其次, 应严格投资控制,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严格执行工程概预算, 合理、节约使用资金。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 应进行认真仔细的概算分析, 将总概算进行分块处理, 分为路基土建、路面工程、房建、绿化、交通工程、机电工程和整体拆迁等。分块概算金额应尽量细化, 建立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投资控制目标。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工程确需变更的, 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采取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设计代表四方现场办公、联合签名的方式, 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严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办法, 对重大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挖潜节约投资。强化计量支付程序, 防止超计量和提前计量的发生。工程项目开工后, 应组织监理部门、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计量台账的编制工作, 建立以单项工程为基础的工程台账, 将工程量清单的数量细分到每一个具体项目, 为施工期间动态投资控制提供良好的框架。在计量过程中, 要求随同每期计量文件上交对应的质检和试验资料, 确保计量工程成为合格工程, 同时定期对已计量项目进行现场抽查, 防止高估冒算、重复计量以及编制虚假计量资料行为。

2.3 形成合理的监督模式, 以此来保证资金运作合理

完善财务体系以及监督工作, 确保资金建设步骤中的核算等活动开展顺利。

(1) 确保费用管控合理, 建立并推广结算中心制度, 及时灵活调剂资金的余缺, 切实提升资金的运作性, 确保不会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2) 对建设费用开展合理的动态监管, 认真进行跟踪调查, 对其运作的整个环节开展细致的管控。通过分析运作模式来查看其功效有没有很显著, 以此来确保费用安稳合理。要做好对建设方的资金管控工作, 对建设放到费用运作活动开展全面的调查, 建设方承接物料等的费用的时候, 要随着奉上相关的资料单据。

(3) 加大工程、财务和合同等部门的协同监管力度, 动态算账、及时算账、算细账, 使各项指标均在受控范围内。对许多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概预算编制、资金筹集和使用等阶段产生的许多问题, 仅靠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监管, 力量是有限的。所以, 单位各职能部门有责任配合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2.4 切实提升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 要确保建设以及监理机构的所有的财会工作者接受全面的培训管理, 比如进行样式众多的培训, 做好岗位职工的法规建设活动, 提升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不断的革新从业者的知识体系, 形成一支综合化的组织。身为财会管控工作者, 不仅要了解专业内容, 同时还应对各项发挥有所认知, 还应该认真的观察, 开展好决定。所有的财会人员还要切实的提升其理财水平, 认真的开展管控工作, 确保其和当今的发展形势相一致。

3 结束语

为确保道路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就要认真的做好财务管控工作, 要确保所需的建设费用合乎规定, 合理的应对不利现象, 做好对费用的监控工作, 以此来保证费用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瑞波.我国高速公路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及变革思路[J].山东经济, 2006 (2) :91-95.[1]刘瑞波.我国高速公路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及变革思路[J].山东经济, 2006 (2) :91-95.

[2]周蕾.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48-49.[2]周蕾.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48-49.

[3]王光辉.浅议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控制管理[J].陕西审计, 2005 (6) :28.[3]王光辉.浅议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控制管理[J].陕西审计, 2005 (6) :28.

上一篇:实证研究文献回顾下一篇:正确把握教育评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