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端午

2024-05-19

忆端午(通用12篇)

忆端午 篇1

对与我这一代80初生人来说,所有的节日,都是值得期待的。春节是蒸馒头包饺子穿花衣,中秋节是吃月饼庆团圆 ,而对与端午节来说,却一直都感情挺复杂的, 真的是苦乐交织,五味杂陈。

年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是农家最忙的时候。收麦播种都是争分夺秒的事,大人孩子都要拿着镰刀去收麦。在那没有机器的时代,只能完全依赖人工劳动力收割。大热的太阳下,割一上午麦子,皮肉都晒的像煮熟壳的龙虾,更不用说麦芒扎人麦茬扎脚握镰刀的手心磨的都是血泡的皮肉之痛了。而我家情况更例外点。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养家,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端午节中秋节从来不在家里过的。所以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而家里虽有姊妹3人,却没有一个超过10岁的,排行老大的我,割麦拉麦碾场垛麦秸堆那是肯定得顶上半个劳动力的。年龄小也不是借口,我割5陇,弟弟3陇,最小的妹妹就负责在后面捡麦穗,反正都得干活,谁也不能任性。否则别人家都割完了,一下雨,你家一年口粮都泡地里了,还吃啥喝啥。八九岁的孩子因为已经懂事了,不敢不干活,反而觉得最累,看着长长的麦田,都绝望的不知道啥时候能干完。只好哭一会干一会,一亩地一亩地的撑下去。

这样的忙季,遇到了端午节,就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了。看着别人家孩子高高兴兴去姥姥家送鸡蛋送鸭蛋,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反而是姥姥姥爷给我们送几个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给我们姊妹3个。早上天不亮,妈妈就起床把鸡蛋和刚摘的新蒜放在锅里一起煮(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为啥要放新蒜,就知道是老一辈人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习俗了),然后给我们带上前天晚上她熬夜缝的香草包,用借来的雄黄酒给我们擦擦额头和耳朵,大人都相信这样可以防虫蚁之类的。鸡蛋煮好了,她自己舍不得吃,只吃煮好的大蒜 ,而我们三个却也不能多吃。因为妈妈还要送给平时有人请往来的邻里邻居的。鸭蛋却很少见,于是就特别稀罕。到饭场吃饭的时候,看着别人家手里拿着三角形糖包子,碗里放着或青或白的鸭蛋,小心的从鸭蛋的顶部磕破,然后用双筷子挖出一点出油的蛋黄放进嘴里,都觉得自己要偷偷咽几口唾沫星子,好像这样就能把馋虫咽下去一样。匆匆吃过早饭,大人孩子就急急忙忙的拿着各自的工具上地开始收割了。又一年的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

而今又逢端午节,鸡蛋鸭蛋各种粽子都是应有尽有,不仅孩子不爱吃了, 连大人也只是应应景尝尝而已。香包没有了,偶尔见到有老人卖的,也不觉得香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殷殷爱子之情。雄黄酒也早已不知踪影,更多的人,就是借着这个节日的名义,呼朋唤友的吃吃喝喝罢了。

我们的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失去了传统文化内涵了。

公众号:太和教研

粽叶香里忆端午 篇2

童年时代对端午节的那份企盼是从芦苇在水里冒出尖尖的小芽儿开始的。那时候的我时常拉着外公的手去河岸边数鸭子,外公就会用他那灵巧而又粗糙的双手给我做芦笛,把芦笛放在口边轻轻地吹,“呜——呜——”的声音,清脆又悦耳,引得天上的飞鸟应和着。有时外公还会摘一大截芦苇杆,将两边的苇叶撕去,保留最顶部的苇叶,编成一个小风车。

刚采下的苇叶碧绿碧绿的,有着自然的清香。裹粽子之前,要把苇叶放在锅里,用温水清洗一遍,预先把糯米在盆子里泡好。看大人裹粽子,是一件乐事,把几片苇叶并列地排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筒状,用右手抓一小把晶莹剔透、如玉如珠的糯米装进筒状的苇叶里面,用双手那么一缠,再用棕榈树的叶子撕成细细的一根一根细线将粽子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在乡下,裹粽子的都是妇女,她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裹粽子,一边谈笑,讲述着这个村子里里外外的人和事。不一会儿,裹好的粽子堆得小山丘似的。生火,加柴,放進锅里一煮,到处都飘满粽子浓郁的清香了。粽子的种类有很多,在糯米中掺杂红枣、玉米、花生、板栗、赤豆、猪肉、豆沙等等,风味就大不一般了。

印象中的端午节,是与割麦子联系在一起的。农历五月初五,暖风吹得人有些燥热,布谷鸟在空中叫着“割麦插禾”,麻雀在屋檐上跳来蹦去,竹影摇曳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花点映照在地上,贪吃的孩子们爬在高高的草垛上用竹棒敲打着树上的桑葚,家家户户在门楣上插上艾蒿。这一天,外婆一定会在堂屋正中的上空悬上菖蒲,再挑六只红枣粽放在柜上供祖先,供天地,供的时候在左右两个烛台上分别燃上红蜡烛,再点一炷香放在香炉里,然后很虔诚地拜一拜,她也让我拜一拜。外婆对我说,用掺红枣的粽子供菩萨是为我供的,供后的枣粽一定要吃下去。外婆还告诉我,枣粽谐音“早中”。所以吃枣粽最多的孩子就能早日考取好的学校,过去读书之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直到现在工作了,我一直吃的都是外婆裹的枣粽,外婆的枣粽里面饱含了多少对孙女的殷殷期盼啊。

与端午节有关的,还有香袋。记忆中母亲给我佩戴过香袋。挂在胸口很漂亮。她缝制的香袋着实精致,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鸡心形的,还有五角星形的,外包以丝布,图案秀丽而夸张,线条流畅而别致,以五色线扣成索,或者用红线在香袋的下边编一个中国结,真是形神兼备,里面装有朱砂、雄黄、香药,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据说,身上配有香袋可以驱瘟避邪。

忆端午作文 篇3

那天我们都起了个清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去在在粽叶。早晨的粽叶是最新鲜的,翠绿的叶子上不是划过小水珠,显得它更加的生机勃勃。我们只挑大的摘。我年纪较小,眼睛尖,这样我和奶奶就成了一对好搭档。我一看到大的就告诉奶奶,奶奶就去摘,一个早晨就这样温馨的过去了。

糯米、配料、粽叶、结绳,一切准备就绪,只差包了。我往常一般都是在旁边观看,玩耍,但这一次我要包。在家乡包粽子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是不允许人打扰的。中午,大家都坐在庭院了,我也不例外。由于第一次包,所以奶奶手把手的教我。“首先要将棕叶卷起进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看都没看奶奶的示范,就拿起一片粽叶竖着卷了起来,卷完后,我还得意洋洋拿着去炫耀,结果大人们都哈哈大笑,我迷茫的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说:“要卷成圆锥形,像花束一样。”说罢,便示范了一遍,我学的有模有样,下一步是放糯米,这一步简单,我三两下就完成了,放完糯米,就可以在配料,有红枣、肉、花生等,我喜欢甜,所以我选了蜜饯。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我选来一根绿色的结绳,按照奶奶的指导在它最突出的部位打绳,我是一个没耐心的人,半天没打好结,心一急,就打成一个很小很紧的小结,我十分满足。我做完了一个就没做了,围在大人们身边左看看,右看看。奶奶已经包了很久,于是,我便走到奶奶身后,为奶奶捶背,庭院中其他的小孩看见我这样,也纷纷的去帮忙了。

忆端午作文 篇4

当鸡鸣一声天际划开了空隙,清晨的阳光便足以刺眼,透过云雾,水面波光粼粼,恰似那夜幕下的繁星龙头的模样,已趋近显现。岸边翘盼的双眼为她揭开神秘的面纱。

端午节的脚步随日月更替不断迎面而来。

昨夜恍惚停留于春节的爆竹声声之中,六月的风吹拂过脸庞,足以为之动容的便是那端午节赛龙舟品中赏景,更少不了心头霎时涌上的心绪。

忆龙舟之狂

儿时的回忆狂于龙舟。

加油呐喊夹着喧闹带着鼓声将我淹没于人海声声中。远眺,人与人间挨肩人群涌动颇有赶集之闹。孩提时期个头小却也像大人是爱凑热闹如鱼儿般敏捷穿过拥挤人群竭力呐喊,拥挤的人群把声音无限放大,众人之声在天际下回荡仿佛掀起阵阵水波,更拂起心中那呐喊加油之意……

忆粽之飘香

端午不能少缺的便是那粽香萦绕,可以说是一见粽情了。

每每回想脑畔中便是那粽子的滋味奶奶的手法高超,变着花样于手茧的沟壑中裹出一个个香甜软糯的粽子。

清晨的端午是糯米的飘香,晌午的端午是出锅的粽香。还未等盘子端上桌我的双手便迫不及待的伸手抓了一个粽子这是奶奶便会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来嘞!吃多几个粽子祝你中考包‘粽’,前程似锦。”

或许散开的香味包裹着我的全身而奶奶的祝福也陪伴着我即将迎来的中考,我那粽香承包了我的童年也围绕着我的一生。

忆乡之情结

尚未露出笑颜的天际在淡薄的云雾之中已开始喧闹,村中各户便走家串巷分享着自家的粽子也分享着时节的安康祝福。

辉光烨烨的树影于斑驳古墙上摇曳,孩子用石头在墙上画出的一道道痕迹似那夺目耀眼的五星红旗,脑畔便不禁回忆起屈原之爱国情怀。左邻右舍齐聚一堂吃的粽子听着古稀老人一遍遍重复着屈原的故事。氤氲的粽香围绕,沐浴在阳光下,尝品古茶茗香,听着那熟于心的故事,心中便不时泛起爱国之意。

红墙白瓦间的祝愿或许这就是故乡的人情味了吧。

于情于景也于心。曾几何时我们已踏上步旅程,又何不回头看看故乡,于天色云际间,吃着粽,看着龙舟,团圆回味。或许这万千思绪也会化作万千动力伴你前行……

端午拾忆散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时,在老家应该是麦芒的季节。在端午节前后都在麦田里挥汗如雨。端午是在忙碌炎热和汗水里度过的。

儿子已经长大了,可是在我的心中儿子还是个小小孩。人总是能记着小时候的情景。好像是七八岁的样子,那年端午节,还在睡梦中,耳朵里好像流着一种凉凉的液体,赶紧睁开眼睛,原来是母亲正用棉签往我的鼻子和耳朵里滴雄黄酒。看我诧异地看着她,便说:“滴点雄黄酒,不怕蛇和蜈蚣。”

起床了,母亲已经煮好了蒜鸡蛋和粽子,每个人分几个在碗里。香香地吃着这包在粽叶里的米,那种香味让人难忘,真的好像山珍海味了。

吃完了粽子,母亲把手上脚上脖子上拴好五色线,脖子上再挂上妈妈用几样花布缝制的.甘草香囊,便跑着去找小朋友玩去了。

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仿造母亲的样子给儿子绑五色线,包粽子煮鸡蛋。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儿子已经长成了大孩子。今早问儿子还绑五色线不?儿子摇摇头,似乎对那传统的东西失去了兴趣,却唯独对粽子情有独钟,百吃不厌。

早晨起了个大晚,晃晃悠悠朝集市走去,给儿子选购艾草和粽子。很仔细地查看了每一个摊位,花样繁多的物品里就是单单没有出售艾草的。想想在老家那艾草可谓是漫山遍野,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而这里连艾草的毛都没有看到,这里虽然雨量充沛,却在水边难觅它的影子,也许这里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宜艾草的生长。看来只能遗憾而归了。

在一个个摊位前选着粽子,共买了3家,分别尝一下味道如何。掂着一兜粽子,回家来和鸡蛋粽子大蒜一起在锅里来个杂烩。

拿一个大大的碗,把粽子剥皮,在上面放点糖,就着蒜和鸡蛋,一会胃便被撑的鼓鼓的,半天可以无忧了。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在节日的时候便会进行一个对比优劣。往往在从小生长的地方的情景让人难忘。

记得家乡有条河,在端午是河水上涨的季节,这时往往雨水会多一点,山洪往往会爆发,河水是浑浊的,带着大量的泥沙,人人都喜欢在端午这天早上跳进河水里洗头,传说在这一天洗头洗澡,三伏天可以身上不生痱子。在朝霞满天的晨阳里,在水里梳着湿湿的头发,远观也是一种很美的风景。

洗完头顺势在河边用镰刀割点艾草带回家去,据说在端午这天割的艾草是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具体能治什么病,不详,反正家家在端午这天都会去割艾草,然后大捆大捆的掉在屋檐下,任凭风吹雨打。

去年和老师一家去二马山隧道北边的坡上割艾草,那漫山遍野的艾草可谓是又葱茏又茂盛,蓬勃地在树林里生长着。几个人用镰刀割着,堆的像小山一样,整整装了一满车。

学了中医后才知艾草的妙用,艾灸可以祛湿。嫩艾叶可以蒸菜食用,艾叶可以熏蒸,可以治疗皮肤病,艾草全身都是宝。

回首往事忆穆青 篇6

我第一次听说穆青的名字,还是1966年2月初从学习《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才知道是他和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我用两天的时间看了三遍,基本上能原文背下来。我不仅为焦裕禄在困难面前见英雄的动人事迹所感动,而且也深深地喜欢上穆青同志善于运用农民的语言和朴实无华的白描手法,这就是我对穆青的第一间接印象。

1966年的11月中旬,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早已滴水成冰了。当时,我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当记者,同田斌同志一行去卓资县采访,恰逢该县正召开有3000多人参加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在县委招待所食堂就餐时,卓资县委书记夏步斗同志热情介绍我们同穆青认识。衣着简朴、操着满口豫东方言的穆青同志,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头戴一顶褪色的鸭舌帽,脚穿打补丁的翻毛牛皮鞋,说话非常和气,态度平易近人,看打扮很像一位基层单位的普通干部,要不是夏书记的介绍,我们真不敢相信他就是新华通讯社的副社长。

新闻嗅觉高度敏感的穆青同志,一向不喜欢泡会议写报道。他住在招待所的普通房间,废寝忘食地看会议典型材料,深夜招待所停电,他点上蜡烛接着看,在洋洋数万言的典型中,他发现该县后吉拉大队民办教师王建明同志,长年累月翻山越岭,每天起早贪黑往返十余里去大队学校教书。有时下雨下雪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或生产队饲养院烧山药蛋、烤冷馒头充饥。天长日久得了胃病也舍不得买药,早晚两次喝碱面治胃酸,把每月学区补助的3元钱,全部用来买作业本和铅笔,送给家中有困难的学生。冬天,他见同学坐泥巴墩子凉,就把自己的旧皮大衣撕成几十块分给同学坐。1966年7月山洪暴发,为营救过河的学生不幸以身殉职。

穆青面对这个新闻线索,低头沉思许久,迟迟不能入睡。决定第二天一早,随全县的基层民兵,一同去70里外的后吉拉大队,采访烈士王建明的知情人和生前所在学校的师生。卓资县委书记夏步斗和县武装部长,念起穆青同志是新华社来的大记者,更加上冬天山路不好走,就派一辆吉普车送穆青下乡,让我们和内蒙古日报社的记者坐马车去。穆青同志很坚定地说:“采访英雄学英雄,就让我们新闻单位的同志们跟大家一块儿步行吧。”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只有45岁的穆青,以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当随军记者的战斗作风,挎个草绿色的军用提包,用急行军的步伐,同年轻的民兵们并肩前进。走累了,把棉布大衣脱掉搭在胳膊上。吃过早饭从县城出发,走到日偏西才来到王建明同志生前所在的村庄。他进村,坐在群众的热炕上,一边吃着派饭,一边动情地进行采访,先后访问了王建明的妻子、村干部和学校的部分师生,含着热泪记了一页又一页。天近黄昏时,我们又一同随大队民兵往县城赶,回到县招待所时已经是大半夜了,穆青同志这种一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呀!

事后,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还不见新华通讯社发稿,实在等不及了,我们《乌兰察布日报》才用文字配照片为烈士王建明发了半个版的报道。

10年过后,再拜读穆青同志与陆拂为合写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才知道,穆青同志在1966年12月,从内蒙古回北京不久,便被造反派以“走资派”的莫须有的罪名强行隔离反省,关进了“牛棚”,限制人身自由。每天低头弯腰“坐喷气式飞机”、“戴高帽”接受批斗,然后强迫“淘厕所、搬砖头、扛水泥、打扫卫生进行劳动改造,并先后三次被抄家”。

假若我不健忘的话,请听听穆青同志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重访宁陵县长年累月与风沙作斗争的植树老人潘从正》中的导语部分,就能推算出来,穆青同志当年采访烈士王建明同志的稿子,为什么未能发表的内幕:

“1965年的冬天,记者一行在豫东平原采访,有两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使我们深为感动。一位是兰考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另一位是宁陵县的植树老人潘从正,人们称他“老坚决”。当我们报道了焦裕禄的事迹以后,原打算向读者介绍这位长年累月与风沙搏斗的老人,没想到由于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这一打算被中断了。在以后的那些风雨变化的岁月里,我们虽然失去了当时的全部笔记,但这个刚毅、纯朴的老人形象,都始终在我们心头萦绕。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对老人的强烈思念,驱使我们重访旧地,发现这个77岁的老人就像一颗尘封土埋的明珠,虽已湮没无闻,但仍然闪耀着光芒!这次重访使老人十分激动,他整个夜晚无法入睡(正像潘从正的孙子在向穆青同志遗体告别的悼念会上含泪诉说,他爷爷十几年以后见了穆青同志、拉着手颤抖地说,从你走后,十几年来都没有人来看过我。——本文作者注)。向我们倾诉他的遭遇和感慨。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还没有结尾的故事。像一滴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千世界。”

上述这段作者间接而含蓄的自我表白,不难看出穆青、冯健、周原这几位新闻界的老前辈,在1965年报道了焦裕禄的动人事迹后,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整理采访笔记写潘从正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便在全国广大城乡闹开了。穆青和他的新闻老搭档、在蹲牛棚被审查和批斗的艰苦岁月里,受尽人间折磨。在解放战争中不曾被国民党的枪炮所打倒,谁能想到在和平建设时期却被造反派击中了。据河南分社我的老同学说,周原同志曾被一个造反派一巴掌打成耳穿孔,造成终生致残,作为一个新华社的头头穆青也没少吃苦头。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穆青同志在每次政治运动中,大事小事他都勇敢承担风险和责任,从不推给别的领导和同志,凡是同他共过事的人都有同感。我从一个资料上获悉:1957年反右时,穆青同志时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按当时的规定,每个单位打右派也有指标。当时新华社上海分社有十几位记者,按比例也有一名“右派”指标。上级曾三番两次催新华社上海分社报一个“右派”。穆青同志一再向他们解释说,我们分社的同志,一年四季下去采访,工作任劳任怨,没有发现谁有“右派”言论。按划“右派”的六条标准,我们分社的同志都不够“右派”条件。但上级还是坚持让上报一个“右派分子”,穆青同志横下一条心上报一个“右派”名单——穆青。后来,周总理知道此事,才坚持没有把穆青划成“右派”。紧接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反右后期扩大化的错误。

过端午,忆屈原,思廉政 篇7

品味端午传统佳节,感悟鑫达廉政文化。为积极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有效构建廉洁自律的节日氛围,集团监察审计委员会邀请了部分同事,精心录制了“廉政宣言”端午节特别节目。

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日文化”,把爱国爱企爱家的`思想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激发全体干部职工践行廉政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节目中,各位同事慷慨激昂地发表廉政宣言,均表示要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节日期间不放松警惕,无不展示着鑫达人的严于律己、尽职履责的工作态度,也表明了鑫达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经营生态的决心。

端午节期间,你可以在通勤车上看到、听到鑫达最美的宣言。

廉动你我,让我们一起为鑫达代言!

初一叙事作文800字:忆端午 篇8

朦胧中记得,有这样一些画面——一群人在湖上比赛划舟;人们身上带着个散发清香的荷包。同样吃着清香可口的粽子……——题记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因为过节时热闹而又开心。春节时妈妈给我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饺子收压岁钱;元宵节时可以吃汤圆……而在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获得一个香香的荷包…。端午节可以说是继春节之后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曾多次听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奶奶说在战国时啊有一个楚国诗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当时的楚怀王,但是却屡遭排挤、欺侮。等到了楚怀王死后,这个屈原又因为顷襄王听信别人的谗言,从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气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当时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后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捞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为了现在的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好像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当端午节这天,父母会领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远远望去山好高,连绵起伏着,像一条刚刚崛起的龙,又像刚刚从睡梦中悠悠醒来般。一点左右我们爬上了山峰,低头看,一切都变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会吃上奶奶包的.充满爱的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观看电视中的划龙舟比赛,其乐融融啊;每每这天时间好像长了翅膀飞快的前进着,不给我留一点享受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必须记住那就是这是以前的端午节,而不是现在。有人肯定会奇怪吧,端午节还分现在以前吗。嗯,端午节虽不分现在以前,但现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现在远不如从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现在只是按例放假两天,兴起时或买或包些粽子吃罢了。

像端午节这样的还有,例如:春节已不热闹、国庆的阅兵仪式在去也没来到…。。是的,我想这些年,科技更加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渐渐被人们淡漠了,甚至遗忘,成为美好的回忆。

美食忆江南 篇9

主料:肉鸡一只(1 000克左右)。

调料:盐50克,料酒40克,甜面酱50克,葱段25克,姜片15克,桂皮10克,小茴香10克,花椒15克,香油10克,番茄沙司50克,素油500克(实耗160克)。

制作方法:

1. 鸡开膛,去掉内脏;剁去头、爪,敲断肋骨、胸骨、腿骨(别弄破皮)。

2. 将桂皮、花椒、小茴香、盐、香油、料酒放入碗内,搅拌均匀,擦在鸡身上,用手揉搓,使其入味。然后,鸡皮朝下,放入大碗或盆内,余料撒在鸡身上,加葱段、姜片上屉蒸。蒸至软烂时取出,去掉桂皮、花椒、葱姜等晾凉备用。另一方法是把盐50克及花椒,在鸡身上用力揉搓后腌两小时再蒸,此法简单易行,但效果不如前一种。

3. 炒勺上火,放油500克。先把鸡皮上拍上干粉,待油温烧至8成热时,将鸡皮朝下入锅,炸至浅黄色时捞出。晾凉后,再复炸一次,炸到鸡皮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摆成鸡型。或把鸡腿、鸡翅片下,把鸡分成两半,每片剁8条,腿、翅均改刀,再码在盘上即可上桌(鸡腿、鸡翅放在下面)。上桌后随意蘸椒盐、番茄沙司或甜面酱等调味品食用。

特点:口味咸鲜香,鸡肉外焦里嫩,口感酥脆,色泽金黄。

说明:用此方法,亦可作“脱骨香酥鸡”。但在最后炸制时,把鸡片开,鸡皮朝下,把鸡骨取出。然后挂糊,沾芝麻,下油锅炸成后,改刀成块。上面撒香菜叶,名称为“百花脱骨香酥鸡”。

无锡排骨

原料:纯猪肋排1 000克。

调料:料酒50克,冰糖30克,盐,酱油,玫瑰露,葱,姜,八角,桂皮,红曲米水。

制作方法:

1. 将排骨斩成块,用红曲米水、盐放在容器内腌渍17~18小时后,取出放在炒勺内,加清水没过排骨,用大火烧开后,捞出洗净。

2. 炒勺上火,将排骨放入,加料酒、红曲米水、玫瑰露、八角、桂皮、葱结、姜块(拍松),清水(没过排骨),盖上锅盖,煮至八成熟。

3. 将煮过入味的排骨放在容器内,加入冰糖后,上屉蒸1小时。

4.食用时将排骨放在铺有生菜的盘中,浇上勾芡的原汁即成。

特点:排骨呈酱红色,肉质酥烂,味香浓郁,咸中带甜。

煮干丝

原料:豆腐干500克,熟鸡丝、虾仁各30克。

配料:熟火腿丝(金华火腿为好)10克,冬笋片30克,虾子、豌豆苗各少许。

调料:高汤100克,盐,酱油,熟猪油。

制作方法:

1.把豆腐干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入沸水中浸烫后,沥水后再放入沸水中浸烫两次(每次两分钟),捞出挤去水,放入碗中。

2.炒勺上火,用少许猪油将虾仁炒熟备用。

3.炒勺中下高汤,放干丝、鸡丝拌和,将笋片放入锅内的一边。加虾子、熟猪油,用大火烧15分钟。汤汁浓时,加酱油、盐,盖锅盖,再烧5分钟。

4.将干丝盛在盘中,把笋片、豌豆苗分放在干丝的四周,上面放火腿丝、虾仁。

特点:豆腐干丝烹煮后味鲜绵软,有嚼头,色彩和谐、美观,此菜为传统淮扬菜。

清炖蟹粉狮子头

原料:净猪肋条肉700克,蟹黄50克,蟹肉110克。

配料:青菜心1 000克,青菜叶6片,虾子20克。

调料:猪肉汤100克,熟猪油20克,料酒,盐,葱姜汁,淀粉。

制作方法:

1. 将猪肋条肉剁成石榴粒状,放入大碗内,加蟹肉、虾子、盐、料酒、干淀粉,葱、姜汁拌匀。将青菜叶用刀剞成十字刀纹,切去菜叶尖。

2. 炒勺在旺火上烧热,放熟猪油,下入青菜心煸成翠绿色。再加虾子、盐、猪肉汤烧开后离火。

3. 取沙锅1只,用熟猪油抹锅底后再将菜心排入,然后倒入汤汁,在中火上烧开。

4. 把拌好的猪肉分成10份。放在手掌中,用双手来回翻动,团成光滑的肉丸子,逐个地放在菜心上。再将蟹黄分嵌在每只大肉丸上,上面盖青菜叶。最后盖锅盖,大火顶开改小火焖40分钟左右,上桌时开锅盖,择去青菜叶即成。

特点:狮子头肥嫩,蟹粉鲜香,青菜软烂清口。

香菇烧茭白

主料:茭白500克,香菇20个(口蘑也可)。

调料:盐,味精,料酒,白糖,葱,姜,水淀粉,熟猪油,鸡汤,鸡油。

制作方法:

1.茭白剥去叶子,用小刀削去外皮,洗净,切成小段,再切为两半,切成均匀的条状。香菇用水发透,葱切段,姜切片。

2. 烧勺上火,烧热,倒入熟猪肉,至油温五成热时,下入茭白,滑透捞出。

3. 勺内留底油,烧热,用葱姜炝锅,烹入鸡汤,加盐、料酒、白糖、味精和香菇。烧开后,投入茭白,烧透,收汁。汁应恰到好处(不可过多)时勾芡,淋明油(鸡油最好)装盘。

忆端午 篇10

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曹勋,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意思,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诗词大全

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曹勋  朝代:宋  体裁:词   烦暑衣襟,乍凉院宇,梧桐吹下新秋。望鹊羽、桥成上汉,绿雾初收。喜见西南月吐,帘尽卷、玉宇珠楼。银潢晚,应是绛河,已度牵牛。何妨翠烟深处,佳丽拥缯筵,斗巧嬉游。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江天晓,萧萧雨入潮头。

忆田汉伯父 篇11

今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谢世40周年。我们虔诚地送上“心香一瓣”,兹刊发两篇怀念先生的文字。一篇是诗人易海云先生的《忆田汉伯父》,往事依稀,充满人间至爱深情;在如何做人和诗歌创作方面,田汉对作者的谆谆教诲,感人至深。另一篇是田邵阳先生的《〈义勇军进行曲〉永驻我心》,无论是“母子情深”,还是“国歌唱起来了”,都让人感到欣慰。往事并非如烟,然而《义勇军进行曲》却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前进,前进进!

往事依稀充满人间至爱深情

田家和易家,有近百年的姻亲历史。我的姑祖母易克勤16岁(1888年)嫁与田家,我的大姑、我伯祖父易象的女儿漱渝18岁(1920年)与田汉伯父结婚。我出生较晚,小时侯对易家与田家的故事只是从大人那里听来,可时间太久,也记忆不起来了。

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我们家堂屋上方挂的一幅我曾祖父易道生的画像,是木炭画,高约4尺,横约2尺,寥寥几笔,神采飞动,我5岁时曾祖父故去,但他的音容笑貌记得忒真,这幅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幅画是田汉伯父请吴作人先生画的。好像是在曾祖父生前所画,曾祖父去世后這张画像一直挂在那里。

我家堂屋的东墙上还挂有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奔马图,是田汉伯父请悲鸿先生画了送给我祖父的。

我祖父有一根手杖,也是汉伯送的。汉伯在手杖上用红油漆写了两句诗:“老来莫笑三条腿,踏遍西南万仞山”。这手杖好像是1948年夏天汉伯回长沙时送的。我祖父非常喜欢这根手杖。

在我的记忆中,汉伯到长沙乡下我们家是很少的。有一次好像是和田洪三伯一起来的,和家人照一些相,具体时间记不得了。还有一件事记忆颇深。我们乡下逢年过节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我便学着做了一些皮影。为这事,我祖父不知教训我多少回,说玩这些东西是不走正道,影响学业。可巧一次让汉伯看见祖父在批评我,于是汉伯说,这是艺术,并夸我皮影做得好。以后祖父再不批评我做皮影了。

汉伯的母亲、我的姑祖母回乡下的次数多一些,来了总要住一段时间。她和我伯祖母住一个房间,经常与伯祖母玩纸牌,长沙乡下叫捉麻雀,有时教我玩。那时是抗战胜利后,汉伯去了上海,姑祖母则住长沙都正街清香留,和儿子田洪夫妇住在一起。我在长沙丽文中学读初中,星期天常到姑祖母家去,她老人家常常留我吃饭,走时还塞给我一点零花钱。

1948年夏天,一天,大约是星期六,我正在学校上课,忽然有人对我说,有人来找我。我来到楼下操场,见一辆黑色轿车旁有一位我不认识的中年妇人(后来我才知道是安娥伯妈),见了我说;“我来看看你,明天星期天你到姑娭毑(长沙对姑祖母的称呼)那里来玩吧。”说完给我一点钱便坐车走了。第二天我便去了都正街清香留姑祖母那里,见到汉伯和安娥伯妈。汉伯刚到长沙,就让安娥伯妈到学校看我,充分体现了他对我的关心。

这次汉伯回长沙,有关方面组织了隆重欢迎。我和姑祖母一起又参加了当晚的宴请和演出晚会,并一起照了相。在清香留姑祖母住处,我第一次看到几份苏联画报。记得有一张苏联妇女修指甲的照片,旁边有汉伯写的两行小字:“为什么苏维埃人也修指甲?因为社会主义是为了美的。”

我的伯祖母是家里颇受尊敬的老人,娘家姓陈。她略有文化,曾随伯祖父去过吉林,也去过日本,会说几句日本话,还教过我念日文字母。她生有二女,大女易漱瑜与田汉结婚。伯祖母命运不佳,伯祖父被反动军阀赵恒惕所杀,漱瑜因病早逝。只有二女儿国瑜偶尔能回来看看她,她有时也上国瑜婆家住几天。平时在家独自一人纺纱,绩麻。除偶尔给我们讲讲故事外,与家人话语不多。解放后,他得到烈属待遇,按月拿到抚恤金。1950年,汉伯把她老人家接去北京,与姑祖母同住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还来过北京一两次,最后在长沙乡下病逝。

1950年秋天汉伯寄信并路费给我,要我到北京念书。我到乡政府开了介绍信。先到城里亲戚蒋寿世舅公家住下,做些过冬衣服。不久祖父也从乡下来了。1951年1月24日,我和祖父一道坐火车来到北京。在东单三条南夹道姑祖母住处,见到了姑祖母和伯祖母,不久汉伯来了。因我的箱子还没取,随即汉伯便同我坐汽车到火车站取了箱子。

我到北京,给汉伯带来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有漱瑜姑给伯祖父的信件,上面有伯祖父的批语和改错,还有一横幅书轴,上有林伯渠和我伯祖父写的两首“水调歌头”唱和词。汉伯看了十分高兴,可惜“文革”中抄家丢了。

1951年上半年,我到新声补习学校补习数学和英语,准备考高中。后来姑祖母搬至东四演乐胡同74号。我取得汉伯同意,投考了军事干部学校。北京市委从报考人员中留下一部分,分配到郊区工作,来信征求意见。我考虑继续念书,还需数年时间,为减轻汉伯负担,便答应服从分配。这样我便于1951年7月24日携市委郊区委员介绍信到德胜门外中共十四区委员会报到参加工作。我从1951年1月24日到京,到7月24日参加工作,在姑祖母处居住了整整半年。这半年中还有些事情常常引起我的回忆。

一是给汉伯送午饭。汉伯在改进局工作,中午不回家吃饭,需要送饭。路并不远,但北京那年冬天特冷,北风呼啸,雪刮起来打到脸上如同铁沙子。饭是姑祖母亲自做,除米饭外,一般炒两个菜。我记得汉伯最爱吃的是牛肉炒粉丝。饭菜用饭盒盛好送去,由于风沙太大,汉伯吃时常常牙碜,他边吃边笑说:“还添了佐料。”

晚饭汉伯是回来吃的,吃完饭后休息时便是他和家人聊天的时刻。我有时和他谈谈家乡情况,有时则请他看看我的诗稿,请他提意见。星期天休息时,有时带我看电影,还带我到清华池洗过澡。我记得一次汉伯带我到青年宫看电影《武训传》,看完他问我怎么样,我说很好,我很佩服武训这种精神。但他却没有说话。不久报上开展武训传批判,我还写了一篇思想认识的小文章登载在新民晚报上。此外,有时晚上他还带我去看演出,我记得看过汉伯写的《金钵记》、《江汉渔歌》。我参加工作后,星期天有空时常常都来姑祖母家,汉伯还有时带我去看演出,如《十五贯》、湘剧《拜月记》,以及他创作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文成公主》、《关汉卿》等,都是他带我去看,或者把戏票给我,我自己去看。

这半年中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即是汉伯作为赴朝慰问团的副团长,率团到朝鲜慰问志愿军。这次慰问危险性很大,汉伯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万一牺牲了,如何照顾母亲的生活,均作了安排。我记得汉伯赴朝鲜慰问期间,曾给海男哥来过一封信,其中也讲到,如果万一发生意外,要他设法安慰母亲。直到1951年5月20日,汉伯单位来通知,说汉伯下午3时回京,一家人听了大为欢喜。下午3时58分,火车到达前门站,姑祖母、海男哥及汉伯侄女邵阳、双桂、我,都和汉伯在欢腾中握手。出车站便来到前门外鲜鱼口大众剧场,这里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会,汉伯作了简要的赴朝情况的报告。一些著名演员作了汇报演出。直到天黑了,我们和汉伯才挤在一辆小汽车里回家。

1952年秋,北京市调整区划,我到海淀区委工作。虽然远了些,但还是常常利用星期天进城去看望姑祖母,有时也能和汉伯见面。有几次汉伯到海淀农村参观,都是经他提出由我具体安排的。

汉伯最早到海淀农村参观,是1954年1月。约好1月10日来,我和区委办公室领导同志也说好了。可是10日上午等了半天还不见来。直到下午1时多,汉伯、大畏哥陪同周信芳先生乘车来到区委,我和区委办公室主任沈澄同志陪他们参观了全国劳动模范李墨林的温室生产合作社,李墨林详细地介绍了合作社生产情况,然后参观了温室。参观后又游览了颐和园,从前山到后山整整绕了一圈。直到5点才尽兴离开,汉伯他们把我和沈澄同志送回区委就回城了。

过了一年,汉伯又来海淀农村参观了一次。汉伯第三次来海淀参观是在1958年冬天,当时我们办了一张《海淀诗刊》铅印小报。我想请汉伯为诗刊写点诗,12月7日星期天,我带了一份诗刊给汉伯并请他写首诗。他答应了。我原只想他随便写一首就行,没想到他要我陪他到海淀各处看一看再写。又找了一个星期天,我陪他坐着小车到海淀敬老院、托儿所、六里屯及十姐妹养鸡场等参观了大半天。那天天很冷,朔风如刀,也饿得够呛,但汉伯饶有兴致,到下午一点多才往回走。车到颐和园,汉伯想起欧阳予倩伯父住在那里写作,便去看看他。在那里吃了两碗热汤面,休息了一下就离开了。回来路过海淀镇,汉伯看见仁和酒店,便下车进店看看。仁和酒店的莲花白酒是很著名的,曾作宫廷御酒,我便买了两瓶送给汉伯。

过了不久,我打电话问汉伯,他说诗已写好。我让文化馆聂尔莹副馆长前去取诗,拿回一看,汉伯竟写了5首,题目叫《海淀杂咏》,真让我喜出望外。

诗登在诗刊上,使我们的刊物大为增色。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到汉伯在创作上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一个普通的群众性诗刊倾注的热情,而绝非那种敷衍应付态度可比。这5首诗完全是口语化,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倾注了一位大作家对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强烈的爱心。虽然短短几句,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和老人、儿童、妇女们欢乐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特别是写四季青温室的一首,完全从七律脱来,却又是新诗,充分体现了他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我国新诗的创新尝试。现把这首诗介绍如下:

一带芦帘卷锦屏,

轻轻护住暖房春。

外边是朔风如刀枯野草,

里边是热风扑面发新椿。

黄瓜红柿天天长,

韭菜青葱密密生。

寒冬能结夏秋果,

真不愧名不虚传四季青。

感谢英雄李墨林!

顺便说一句,汉伯这次访问并没有去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这时已扩为大社,社名仍叫四季青),而是根据前几年访问印象写成的。

田汉伯父在诗歌方面对我的教诲

我从小就喜欢诗歌,山歌、儿歌会的不少,古典诗歌常读读唐诗宋词,《诗经》、《楚辞》也看一看。我对伯祖父易象的遗诗印象最深刻,其中包括他的绝命诗和赠田汉伯父的诗。我祖父一首悼念伯祖父的诗也记得很牢。还有就是汉伯的狱中诗也经常在脑海里翻腾。这些诗,对我既是薰陶,也是教育和启迪,使我想到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写诗,自己学着写,到初中毕业,居然写了几十首诗,合成一本。

1951年2月24日,是我刚来北京的整一个月,汉伯从戏曲改进局下班回来吃过午饭,我先谈起家乡的一些情况,随后拿出自己所写的诗集请他看。我本希望得到他的一些肯定和嘉奖,然而,汉伯看了以后,却提出了严肃、尖锐的批评。

对我写的《灯下看〈三叶集〉》,他也提出了意见。他说:“不要那样写,那是过去时代的东西。”

他的谈话使我震动,让我深受教益。使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过去和开始郑重、严肃地对待诗歌创作问题。

后来我逐渐地对当时诗歌创作状况感到不满意,认为诗歌形式比较单调,不能充分反映我们的时代特点、民族特点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我感到不是一般枝节问题,而是关系我国诗歌继承发展的重大问题。1955年我写了一篇论诗歌民族形式问题的文章,我想还是请汉伯看看提意见。

1955年7月10日星期天,我利用进城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的机会骑车进城,先到东四头条姑祖母那里,正好汉伯也在,我便把稿子交给他,请他修改,指点。随后我便赛球去了。

第二个星期天,我急着想听到汉伯的意见,便又骑车去东四头条。见到汉伯,他说稿子还没有看完,以后由于汉伯工作太忙,许久都没有看它,直至1956年2月29日,我进城到汉伯处,才拿到这份稿子,汉伯作了许多具体修改,汉伯完全同意我在文章中批评诗歌形式单调和某些不重视扶持诗歌创作新生力量的现象。他还加了一些话。汉伯还同意我对诗歌形式问题的重要性提法,并加上了苏共中央给第二次全苏作家会议的贺电中的一段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使得有可能发挥广泛的创造性的主动精神:有可能按照作家个人的爱好和志趣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风格。”

但他特别强调诗的人民性问题。说不单是形式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他谦虚地说:“我对诗歌理论问题没有怎么研究。稿子可再征求一些意见,再修改一下。”说完,他赠我一本刚出版的《中国新诗选》,是作家协会赠给他的。他在扉页中还写了几句话,祝我“在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对我寄予了鼓励和希望。

1958年5月1日,我把自己对诗歌发展方向問题的一些看法,即在古典诗歌和民歌共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看法及一些实践作品再次送给汉伯看。不久他给我回信,对我写的诗作了具体的全面的分析,指出:仍然没有从旧的圈子里跳出来,多是旧的说理,让旧东西拘束得暮气沉沉,缺少青年人应有的生动活泼。形象异常贫乏。汉伯这次的批评,除了上次(1951年)提出的没有摆脱旧形式的束缚和影响外,特别提出“多是旧的说理”,缺乏形象化。明确地提出形象化的重要性。这是写诗的根本方法问题,而我当时对这个问题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因为我偏重于探讨古典诗歌和民歌形式的结合的民族形式问题,实际还没有懂得写诗的真谛,因而出现形式主义倾向。汉伯这次对我写的一首诗画了三个圈,认为写得还可以。这是我在1952年写的一首言志诗:

去年才上北京来,顽小身心莫不乖;

只有一宗堪着恼:笔端花朵几时开?

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我多次向汉伯求教,虽然占去他很多宝贵时间,但他从不嫌烦,总是有求必应。

1959年10月25日,我又写了一封讨论诗歌的信给汉伯,并寄去几首小诗,可是由于工作忙,到年底一直没有去看他。到了1960年,由于开展反右倾,因为我对诗歌问题写了不少意见,被认为是颂古非今,攻击新诗,列为重点批判,最后给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来又到农村抗旱救灾,一直没有功夫进城。这时我的日记也不写了,也曾发誓不写诗了,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记不得汉伯对我有什么指示,也无日记作证。

后来,大概是诗心难泯,1961年11月1日,我又带了一些诗稿到汉伯那里,请他审阅,并写了这样几句:

少年曾有志,笔底要开花;

几回求化雨,春风发嫩芽;

还望多修剪,莫惜坏枝桠。

11月26日星期天下午,我又到汉伯处。他和我谈了一个多钟头,他已看了我的一部分诗,提出一些意见。汉伯和我这次谈诗,是最后一次了。

从1951年到1961年,整整10个年头,我也从17岁长到了27岁。他的教诲,他的批评,他的支持,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去探索新的诗歌发展之路。

1961年后我和汉伯见面少了,还有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1961年11月17日星期天下午,我到细管胡同汉伯住处,因姑祖母不太想吃饭,想吃点白薯,我便与汉伯坐小汽车到玉渊潭公社罗道庄五队买了几十斤白薯,(我当是在那里整社)。晚上7点,汉伯带海男哥和我到人民剧场看了周信芳主演的《四进士》,这是为纪念周信芳舞台生活60年而举办的。

1962年1月1日,我还曾到汉伯处拿得《前四史》共三大本。

1964年2月14日(正月初二)上午,我进城到汉伯处拜年,晚上汉伯带我到政协礼堂看了《社长的女儿》。

以后,汉伯遭受批判和审查。有一段时间他住颐和园改编创作京剧《红色娘子军》,心情郁闷。一次我到城里汉伯家见汉伯,他说:你也不来颐和园看看我。说话期间他不时长声叹气。

1965年5月30日星期天,我进城到细管胡同,汉伯在他的工作室独自整理各种杂志,分类用绳子捆好堆放在柜子顶上,我帮他干了很长时间才干完。这次汉伯对我谈到伯祖父在北伐中写的一首诗,是骂军阀谭延凯的,当时谭不愿北伐。诗是这样写的:

指日雄师破武昌,楼船日夜下潇湘。

金牌不敢还天下,恭顺原来有定王。

我把这首诗笔录下来。

食笋忆江南 篇12

笋在杭帮菜中做法很多,炒、烧、烩、炖皆可成肴。因其方法不同,风味也各异。江南百姓通常将一支竹笋根据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而分档食用。上部嫩头,宜用来炒食或做肉、鱼的配料;中部可切成笋片单炒;根部质地较老,除供煮、烩肉,烹鸡汤,也可放在坛子中发酵制成干笋后,炖着吃也很适口。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笋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道雅食。竹在中国文人的眼中是清高的象征。而竹笋则将文人的这份清高、淡雅的心境带入饮食领域。苏东坡曾写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俗加不瘦,竹笋加猪肉。”而他的妹婿黄庭坚也说:“南园苦笋味胜肉”。听起来虽说有些荒唐,笋与肉如何相提并论,但是文人追求的这份淡雅、淳朴、自然却在这小小的笋上显露无余。

笋除了带着一股子文化味之外,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的功效。在民间用竹笋和河鲫鱼炖汤,可以有助于患上麻疹、风疹和水痘初起、发热口干、小便不利的孩童早愈的功效。而久泻的病人可以通过食用竹笋煮粥来治疗脱肛。用虫蛀之笋,加陈葫芦、冬瓜皮加水煎服是利尿的良药。另外,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蛋白质、氨基酸、钙、磷钾、胡萝卜素,并且它低糖、低脂肪、多纤维是现代人推崇的绿色健康食品。

1春笋炒双仁

春笋与核桃仁、鱼丸清炒。笋香,鱼鲜,核桃仁营养,美味可口。

2翡翠焖双笋

油焖的“黄芽头”春笋,配以翠绿的菜莴笋提色,美味又美观,双重的享受。

3笋干老鸭煲

汤醇味浓,油而不腻,酥而不烂,笋味清香,生津开胃。

4油焖春笋

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鲜嫩爽口,略带甜味,是杭州传统时令风味名菜。

5春笋炖公鸡

一道家常菜。以春笋借味,有着和笋干老鸭煲的相似的妙处。

6红油笋丝

上一篇:学期团日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三旧改造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