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讲话(精选9篇)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1
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可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可缓解人地矛盾,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有利于突破城镇建设用地瓶颈,促进节约用地,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是解决工业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具有牵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国土局把土地综合整治当作工作重点来抓,认真储备项目,搞好项目规划;精心策划,;做好沟通协调。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作为先锋工程部署推进。通过综合整治,将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业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平台,促进“良田良种良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是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可以打破建设用地指标紧缺、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实现城乡“两受益”,是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要途径。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2
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土地流转的关系
1.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土地流转搭建平台
1.1.1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包括三大工程:一是土地平整工程,指对水田、旱地、荒草地、田土坎的平整;二是农田水利工程,指对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改造;三是交通工程,指修建路宽小于4.5 m,服务于生产和出行的农村道路及田间道路。因此,通过综合整治,可实现田土平整化、坡地梯田化,水电格网化、灌排设施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硬件保障。随着耕地质量和田块集中连片程度的提高,农田配套基础设施的升级,将吸引更多种田大户、龙头企业的投资,土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将增大。
1.1.2 明晰的土地权属将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权属明晰是土地流转的前提,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对权属管理作了明确规定:项目立项和设计阶段,应明确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有权属争议且一时无法调处的土地不能纳入项目区范围。需要调整土地权属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征求有关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意见,编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同意后,依法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准后,应按规定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告。以上规定确保了项目区中的土地权属明晰,而明晰的土地权属将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减少因土地权属不清晰而导致的土地纠纷隐患。1.1.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土地流转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有专家指出:“脱离传统生产要素和传统社会安全网络的农民,必须真正能够与现代化生产要素和制度性社会保障安全网络结合起来。此外,转出来的人还要有足够的粮食和肉蛋奶吃,这种情况下农民土地才能转让出来”[2]。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转变原有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实现村庄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引导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或者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实现农民增收。只有这样,这部分农民才有可能空出土地,促使有土地可以流转。
1.2 农村土地流转将提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综合效益
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土地流转正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农村土地流转一方面能够使土地资源向农村种养能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集中,形成连片专业规模经营,有效引导农户和市场接轨,使农业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建立三次产业联动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城市、工业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按市场规律高效配置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提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益。
2 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2.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状
湖南省从2008年开始在长沙市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望城县白箬铺镇光明村、岳麓区莲花镇5个村、望城县白箬铺镇丁字村、长沙县北山镇7个村、浏阳市永安镇大安片区等6个片区开展了土地综合整治试点[4]。2009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意见指出,从2009年起,重点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12年,全省完成1 000个行政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整治面积26.67万hm2以上,新增耕地3.33万hm2以上,盘活建设用地指标0.67万hm2以上;到2020年,完成1万个行政村的综合整治,整治面积在200.00万hm2以上,新增耕地13.33万hm2以上,盘活建设用地指标3.33万hm2以上。2009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35个省以上投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作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随着35个省以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全省已树立了关山村等一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典型。例如宁乡县关山村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部分土地已经流转给了企业,计划打造葡萄生产基地。长沙县北山镇圣毅园现代农庄探索以企业投资为主体、财政补助引导相结合的土地综合整治投资方式,整治土地近666.67 hm2,新增耕地10%以上。株洲县渌口镇松西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开始迈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松西子项目涉及松岗、西塘、子规3个村,为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松西子社区成立了理事会,专门负责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
目前,湖南省正处在大规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阶段,这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5]。
2.2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全省范围看,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有一定的规模[6]。据统计,2008年,全省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已达81.97万hm2,其中耕地流转面积31.28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8%;林地流转面积46.58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参与流转的农户达34万户,占承包农户数的6%。从地区上看,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推进较快。城市近郊、经济比较活跃、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区,土地流转推进的速度较快,流转面积较大。2009年,长沙县土地流转面积高达1.42万hm2,其中耕地流转1.09万hm2,涉及204个村、5.6万户,占全县总农户(20.5万户)的27.31%[7]。而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规模不大的地区,土地流转相对滞后,流转规模相对较小。2009年,桑植县土地流转面积约为0.27万hm2,涉及农户1.7万户,仅为全县总农户(14.04万户)的12.1%。从流转的形式看,一般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入股等几种,其中以转包和租赁为主,转包占51%,租赁占24%;而两者以外的流转形式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转让占11%,互换占5%,入股占7%,其他形式占2%。
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1 流转意愿不强烈,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较高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提供平台,相关部门联动推进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但是一些地方领导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土地整治事情难办,农民不支持,处理不好会出现群体性事件。没有积极做好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农民对土地整治认识有误区,导致农民群众不支持,甚至对抗土地整治,土地流转较艰难。
从农民自身来看,绝大多数农民恋土情结重,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不愿轻易放弃土地,对于自己手中土地的流转,普遍存在一种既想流转又怕流转的矛盾心理。为保持承包地获取收益,这在客观上促使农民产生土地流转的要求。但是由于自己土地流转权益、尤其是直接的经济收益受到严重侵害,令农民对于土地流转心存抵触。因此,有些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后,宁愿撂荒土地也不愿流转。
3.2 涉农规模经营主体较少,流转的有效需求较弱
一方面,一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前后耕作方式、生产组织都没有变化,仍然维系以农户承包地为主的传统耕作生产方式,项目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联系不紧密,未有效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政府未能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的农业龙头企业、其他规模经营业主等涉农规模经营主体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受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的制约,是投资风险大、生产周期长、回报收益慢、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因此,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经营主体的成长。
3.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不科学,土地流转受到制约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前,很多地方村庄建设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没有编制到位,就匆忙实施村庄综合整治项目,造成与未来村庄规划发展不能有机对接,使一些地方的土地综合整治成效不大,效率不高,科学性不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未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部分地区在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前,对于农地整理后的产业发展方向模糊,产业规划布局未落实,或者未能按农业产业化、规模节约生产的要求整理土地,引进专业公司、种植大户较少,不能很好地推进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综合整治工程发挥效益较低。
3.4 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很多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吸纳农民就业能力不足,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的岗位有限,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低,也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影响了农民流转土地的可能性。二是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8]。当前湖南省农村社会发展保障发展滞后,农民对放弃土地承包的后顾之忧尚未解除。这必然严重制约农村土地流转。
3.5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缺位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缺位,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性组织刚刚开始发育,规模小、能力差,多数由政府靠行政措施建立,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和原始。由此使土地流转信息发布等必要的活动难以开展,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地的农民找不到种植者,而种植者又找不到土地的现象普通存在,也是当前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问题。
4 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土地流转的建议
4.1 解放思想,调动农户积极性,加大对农户的引导力度
一方面,解放农民思想是推动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的重要促进因素,要打破农民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自身应提高思想认识,深化认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采取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以及党的各项土地政策,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正确流转土地,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4.2 培育和扶持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
一是各级政府应在农业发展基金中列出一定比例的专项基金,用于奖励、补贴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土地资源向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集中。二是运用农业产业和综合开发等资金,补贴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特别是加大对流转时间长、规模大的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支持其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引进等。三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信贷投向,把规模经营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降低支农信贷利率水平,根据农户或企业农业生产的需求相一致、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同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扩大信用放款限度,方便农业大户或企业获得所需的启动资金。四是建立土地流转抗风险基金,降低土地流转受让方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4.3 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为依据,整合村庄建设、交通、水利、农业等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编制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项目规划应明确村镇发展定位,统筹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围绕培育适宜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科学制订土地生产经营规划,合理选择出适宜当地的生产经营项目,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单位和个人参与项目区土地流转,适度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4.4 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的、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因为如若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国家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8]。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制度以及合作医疗制度等,进一步为土地转出者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土地转出者老有所依。
4.5 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一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价格制度。二是要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好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三是构建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规模经营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切实解决土地流转信息不畅等问题。
摘要:在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土地流转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全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建议。以全国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契机,有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期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土地流转更加有效结合,发挥合力,进一步推动湖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明.湖北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2]李孟然,陈川南.适度“规模”,慎行“集中”——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主任钱克明谈农村土地流转[J].中国土地,2008(10):17-19.
[3]谢炳庚,胡贤辉.土地综合整治的六个关键[J].国土资源导刊,2009(9):82.
[4]谢建辉.长沙为什么斥资六亿试点土地综合整治[J].国土资源导刊,2010,7(5):52-54.
[5]胡进安.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日报,2010-09-23(3).
[6]徐明华.关于湖南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J].新湘评论,2009(1):38-40.
[7]湖南省长沙县土地流转经验[J].四川改革,2010(2):39-41.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勘测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04-02
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不但包括传统的土地整理,更包括了旧居民点的改造和新农村聚居点的建设、以及农村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土地勘测既要全面反映整个项目区的基本地形地貌地物,更要有重点地反映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其他基础内容。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地勘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和内容
(一)需要达到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施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最直接的目标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第二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第三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工作内容
实施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经历三个阶段:可研及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验收及利用阶段。
可研及设计阶段,在收集项目区地质地貌地形地物等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各类规划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评价,弄清土地权属、数量、适宜性及利用方向,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项目实施阶段,首先进行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工程施工设计,然后按设计施工。工程内容一般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新区改造、拆旧区整治、绿化等其他工程。
在项目验收及使用阶段,要展示全部成果,包括项目区实地工程的展示、图件文字数据资料的展示以及其他资料的展示,验收合格后各类工程移交使用,以实现最大效益。
二、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的内容
由于土地勘测工作贯穿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全过程,不同于平常所指的地形测量,因此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土地勘测工作比地形测量工作更细致、更具体,同时更讲究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准确性,在科学决策、节约投资、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在项目可研及设计阶段,土地勘测要提供最基础、最原始的地质地貌地形地物资料,为正确决策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为有利于将来整治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这就要求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土地勘测,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及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要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土地综合整治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进行详细准确的调查,形成详细数据描述。
为便于分析项目区产业发展情况,应要求调查清楚耕地地质土壤及种植作物种类等属性。
(2)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土地勘测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对测量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不很高,除施工过程中牵扯到较复杂的如沉降、变形观测等有时需要专业队伍施测外,不用另行实施土地勘测。
(3)项目验收及使用阶段。这一阶段的土地勘测数据要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果,包括实施的工程、地块地形地类的变化尤其是耕地数量的变化、竣工后权属划分界限等。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有着较全面的内容要求。
三、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的技术要点
为了满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概预算的准确编制并对项目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勘测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一)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或1:500。
(二)详细测量关键点。为了追求精度,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土地勘测往往采取画密网格的方式,主要是测量关键点,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中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三)坎上坎下均测。为了土方计算的准确性以及为以后的设计及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要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
(四)细部测量详细注明。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细部测量应相对详细,这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为方便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准确,需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2、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3、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4、耕地土壤、水文、作物等内容详细注明。
(五)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埋设足够标石。平坦地区一般可以60米为网格施测,地貌破碎、地形变化复杂地区施测高程点网格间距不能大于40米。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六)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利用先进软件、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机助成图系统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和进行必要的现场属性调查数据、更新测量、更新资料,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和可用性将会大大提高。利用飞速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空间虚拟模型显示技术,从土地勘测成果中同时可获得地物的位置、方向、坐标、高程、面积、形状及其他属性等数据,使信息的检索与应用更加方便、快捷。
(七)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权威性和准确性的公共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和信息服务环境,为相关应用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用于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将会使各部门、各行业的专题数据更加快捷、直观、准确地呈现给使用者、决策者,以利科学化决策,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四、土地勘测成果要求
为了满足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的需求,土地勘测主要应提供以下成果:
(一)1:2000地形图测量成果
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实测的1:2000地形图,这是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图件,是项目区做好田、水、路、林、村规划设计的依据;是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测量量算各类土地面积,完成勘测定界工作。除了按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外,还应满足土地综合整治勘测定界的基本要求,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以下内容进行勘测: 1、项目区的总面积及界址点的坐标和高程;项目区含边界线外侧面约100米的地形图;2、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按宗地面积对现有耕地的类别分别进行测量、归类,在图上标注详细信息; 3、测量现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及周围的竹林盘地面积;林地、园地的面积;4、现有沟、渠、塘及水库的测量,含达到一米以上的沟渠均要测量上图;重点加密拟规划 建设的沟和渠沿线的高程点,以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5、现有国道、省道和县道以及村道、社道、田间道、生产道的测量,含达到一米以上的路 均要测量上图;重点加密拟增加和改建道路的沿线两侧高程点,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6、加密拟土地平整区域(含坡改梯)的高程点,达到计算工程量方的需求。
(二) 1:2000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测量依据《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过渡时期适用)。在1:2000地形图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控制网和控制点成果。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各类土地的面积进行测量、调绘和勘测定界,通过室内作业把野外测量的数据数字化、计算处理,获取到每个图斑面积,形成该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三大类过渡期)和各类土地宗地面积分类汇总表、碎步图斑面积分类表。分村编号,标注在图上,最终在1:2000地形图基础上完成勘测定界图和勘测定界报告书。
(三) 1:2000工程竣工图
工程竣工测量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所有工程完工后要进行的测量工作。在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基础上,对每一项竣工工程进行的野外测量,经过室内作业,把野外的测量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竣工数据,并分类标注在1:2000地形图上形成工程竣工图。 并以此检核规划图的规划设计,为竣工验收提供准确的成果资料和图件。竣工图中应包含项目区简介、土地利用现状与整理对照表、主要界址点坐标表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测绘如何在土地整理中发挥作用. 资源网2010.02.05
[2]成都市土地开发整理测量技术规程
作者简介:
土地综合整治活动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来自**首先要感谢领导提供这个机会,让我在此就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一个心得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土地综合整治增光添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中国这方热土养育了我们这群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根深才能叶茂,正是汲取中国上下五千年沃土的营养,才造就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智慧、勇敢与善良。只有我们每片绿叶都充分制造养料,作为对根的回报,中国土地之树才会愈加壮大。
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国面临的人地矛盾是世界上最尖锐、最突出的。从我市来讲,人均耕地面积亩,比全国平均水平还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护和利用好每寸土地,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些土地。如果我们不加强土地管理,不严格执行土地占补平衡制度,就会引发各种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只有管好用好土地,才能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确保工业化、城镇化所必需的土地供给,顺利推进城市建设。
近期,我市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用十年时间,实现百万农民住新居、百万旧宅变良田的宏伟目标。瞄准目标,我们有百倍的信心和决心,展望未来,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
我是新时期的创业者,我想我应该时刻铭记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如何处事这个核心。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建立在普遍的群众基础之上的,我们需要人民群众理解土地管理工作的意义,也需要他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身处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前沿,这个最前沿也就是农村,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法律意识不强,这也就成了我开展土管工作的一个大障碍,他们或许会在一些时候认为你的正确执法是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而满口污言,甚至会动武。这一刻我所需做的只能是耐心讲解政策,让他们理解我的工作职责,因为一些农民不懂法,违法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宣传还不够周全,讲解还不够细致。我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公仆意识,恪尽职守、干净干事、坚持依法办事、坚持说服教育,才能让人民群众信服于我,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服,便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同时也树立了我作为一名土管工作人员的一个好的形象,更树立土管系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形象。
保护耕地不受毁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的祖先长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存,他们开垦荒山,围涂造地,不断地在加大土地的可利用面积,我作为一名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只有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保护耕地不受毁坏,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才无愧于肩上的这块国土章。改革春风扬遍神州大地之后,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片繁荣,从城市到农村无不洋溢经济建设的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因为工业生产及城市建设需要,还需要用地。我们一方面要合法用地,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真正担当起党和人民委以的重任,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我作为土地系统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既然选择了为公众服务这份职业,抱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不断地约束、提高自己,为土地综合整治增添光彩。我相信,靠我与同志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实现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5
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夏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关政策,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村推进,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启动试点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求每个乡镇确定1个试点村。截至目前,全县已确定试点村26个,其中市级试点村3个,市级示范村8个;太平乡作为整乡推进试点,规划新村16个。各试点村的项目申报材料和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启动试点村建设15个,建成1200多户,各项公共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启动旧村拆除8个,拆除旧房310多处,建筑面积52800平方米,涉及土地面积180多亩;清理低效围村林21万棵。其它试点村建设也已陆续启动。
二、主要做法
株洲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 篇6
暂 行 办 法
(讨论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开展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指市级批准立项的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展农村土地”田水路林村” 综合整治的项目。
第三条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规划审查、项目立项审批、项目设计预算审查、项目实施统筹协调及验收评估等行政管理工作。
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项目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立项报批、项目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设计的审查、土地整理项目和增减挂钩资金的落实、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工程施工的行业管理、挂钩周转指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标和新增耕地面积的确认。
市财政局负责统筹整合项目各部门资金,全程监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市规划、交通、水利、市发改委、农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负责村庄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产业规划等子规划和设计的审查、项目规划设计涉及的部门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县级人民政府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和设计,负责组织项目申报、招投标、施工、监理。
乡级人民政府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任务。
第二章 项目选址、规划、建库、立项
第四条 项目选址必须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农民自愿、权属清晰、先易后难、循环渐进;必须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1、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优先安排。
2、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的优先安排。
3、已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或未实施但符合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申报条件的优先安排。
4、经济条件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特色的优先安排。
5、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流转或正在流转的优先安排。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第五条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编制由国土资源部门统筹协调,县级政府组织,整合土地整理、村庄建设、交通、水利等规划,优先资源配置、统筹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1、村域国土资源状况。主要是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状况和其他重要的人文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
2、村域土地利用。主要是落实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规模,合理确定村域内各类用地的总体结构与布局。重点是耕地、基本农田、村庄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布局安排。
3、村域建设布局。包括村庄和农村居民点建设总体布局、风格、规模、次序安排;村域内道路、电力、通讯、饮水、燃气、商贸、文化卫生站点等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安排。
4、村域国土综合整治。主要是村域内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总体安排与项目布局;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的时序与布局;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平台推进村域山、水、田、路、林、村国土综合整治的布局与安排。
5、村域产业发展。主要是村域内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村级工业布局安排;村域内其他产业发展安排(如旅游休闲观光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等)。
6、村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主要是村域内生态用地的布局与生态系统的建设;村域环境污染整治与环境保护的安排;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域内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安排。
7、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布局安排:包括土地整理、增减挂钩、村庄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项目。
7、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村域内所有涉及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产、生活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村级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经济保护措施。政策扶持措施。
第六条建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项目规划完成后,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将项目规划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项目规划进行验收评估。验收评估符合要求的,市国土资源部门将其纳入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全市各县(市)、区必须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才能申报。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材料
1、县(市)、区、乡(镇、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项目申报文件。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
3、县(市、区)有关部门意见,征求村组、群众意见情况说明。
4、其它有关材料。
第八条 立项审批。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将项目申报材料报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项目立项会审,通过会审的项目批准立项。
第三章 项目设计和预算编制及审查
第九条 项目立项后,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资质的测量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项目区现状进行测绘,测绘比例尺一般不少于1:2000。
第十条 项目区测绘工作完成后,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依据项目立项批复和有关技术规范编制项目设计和预算。
第十一条 设计方案形成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的意见。
第十二条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审查。市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对其中的土地整理(含增减挂钩)子项目设计预算进行审查,其它相关部门各自具体负责对各自行业子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审查,共同对整个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审查把关。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任务和预算下达,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项目设计和预算审查意见,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和预算。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准备。县级人民政府根据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书和预算,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技术指标、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组织形式、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财务、权属、档案管理等制度。其中土地整理(含增减挂钩)工程的招投标由市国土资源局进行行业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及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的问题。创造条件,让当地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扩大农民在当地就业,确保农民受益。坚决防止以行政命令方式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以人为本,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项目建设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立质量责任制,确立工程及工段的项目经理,对出现质量问题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负责返修或返工。对因违反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延误农时或造成其它损失的,依法负责赔偿。
第十八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和相关合同进行工程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承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担监理责任。
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好工程设施移交工作。
第五章 项目权属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土地,其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项目土地权属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二十一条 项目立项和设计阶段,应明确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有权属争议且一时无法调处的土地不能纳入项目区范围,需要调整土地权属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征求有关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意见,编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相关部门同意后,依法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准后,应按规定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告。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批准立项后,应冻结土地权属变更,一般不作权属调整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土地权属,及时移交土地和有关设施,明确管护责任,落实耕种,进行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变更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
第六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 项目资金在市、县政府的统筹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项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聚合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农村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集中使用,以项目设计和预算为依据,按照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等实际工程量确定。
第二十五条 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专帐核算,资金拨付和使用必须控制在项目预算范围之内,不得办理超范围、超预算和虚列的支出。
第二十六条 项目资金拨付工作应遵循严格管理、实事求是、追踪问效的原则,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和有关规定拨付,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项目专帐,准确反映项目资金使用和会计核算情况。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七条 项目工程施工结束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工程结算审计。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完成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村民代表以及农业、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人员进行项目初验,初验合格的,向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项目工程验收。
第二十九条 项目初验后,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规划、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专家进行项目工程验收。市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对其中的土地整理(含增减挂钩)子项目进行工程验收,其它相关部门按子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各自具体负责组织对各自行业子项目进行工程验收,共同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验收负责,评价项目工程完成情况和综合效益。并由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第三十条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规划、农业、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评估。申请项目验收应当提供申请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土地权属报告、工程监理报告、财务决算报告、项目资金使用审计报告等资料。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项目验收评估意见。市国土资源局对挂钩周转指标和新增耕地面积予以确认。
验收不合格的,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令限期组织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土地资源网-------http:///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责任目标,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第三十四条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三十五条 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建立健全项目实施巡查稽查、责任制等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7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概述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土地开发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采取综合措施, 集中联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是指财政部门安排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 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共同承担。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及使用,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必将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 从而实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统筹城乡发展,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现状
2.1 项目资金预算与执行管理缺乏监督
项目资金预算数据的真实、准确是项目资金规范管理的关键, 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年11月) 的出台, 对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提供了依据。从管理现状上来看, 尽管有了新《标准》的约束, 但项目承担单位为了高套项目资金, 项目规划脱离当地实际, 利用新《标准》未尽事宜打“擦边球”, 超标准、超范围规划。项目一旦落地, 部分承建单位就忽略了项目的预算执行, 由于前期立项准备不充分, 从而造成项目预算执行的随意性, 进而达到截留、挪用、套取项目资金的目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
2.2 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项目资金审计监管不力
财务管理是项目资金管理的依据, 但不少项目承建单位存在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问题。有的项目滥发奖金、补贴, 滥支招待费用等现象, 甚至白条坐支, 挤占项目资金;有的虚列工程支出, 套取项目资金用于弥补经费等;有的实行内部拆借违规出借项目资金达到套取项目资金的目的。由于审计监管部门人员缺乏对项目工程的专业审计知识, 往往难于核定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合法性。
2.3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对项目资金的全成本核算方法不够规范
目前, 国家还未出台统一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会计核算办法。项目承建单位普遍没有独立设置会计机构, 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从事项目会计人员缺失项目工程全成本核算专业知识, 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够规范, 在会计核算上没有制定统一会计科目, 项目资金成本核算办法不够统一, 影响了项目资金核算信息资料的质量。
3完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建议
3.1 加强预算管理, 严格工程决算
项目预算编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算的全面性, 即每一个项目都要编制预算;二是预算的完整性, 即每一个项目的编制都有要原则、依据、办法、内容、要求、步骤等;三是预算的严肃性, 既对项目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 又对项目预算的执行加强监控。项目结束后,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办理项目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材料等财务资料同技术资料一并归档。财务部门要参与项目竣工决算验收, 并与项目资金的拨付挂钩, 凡没有办理项目竣工结算的, 不能提供项目竣工结算财务资料的, 项目一律不能验收, 验收合格后应付项目资金不予拨付。
3.2 强化审计监督, 完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机制, 把项目财务资金审计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及时发现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确保项目资金规范有序运行。进一步完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费用支出审批制, 规范报账制;在资金拨付方面, 要严格按照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和进度进行管理。
3.3 建立完善的项目资金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在国家尚未明确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的情况下, 各项目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 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 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全成本核算办法。首先要按专账核算要求, 对项目资金设置专门账户进行单独的核算;其次, 要分项目设置明细账, 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子目和明细科目, 进行明细核算;再次, 要及时处理好会计事项, 按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 并进行复核, 确保项目资金核算的准确。最后, 要及时按要求编报好项目资金核算的会计报表, 并进行财务分析, 总结经验, 指出存在问题, 提出意见和建议。
3.4 不断提高财务及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混乱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审计监管人员缺乏项目规划及预算方面的专业知识, 所以, 加强提高财务、审计人员对土地整治相关项目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等业务素质极为重要。
4结论
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关系 篇8
一、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编制滞后,村庄建设盲目扩张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条件的局限等,河南省部分村庄无规划或者规划滞后,造成村民随意、盲目建房,村庄规模无限制向外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由于缺少规划指导,村庄内民居布局较为凌乱。
(二)空心村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内空外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河南省重点农区典型村庄空心化演进态势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内部生活空间拥挤、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往往构成农户外迁和农村空心化的离心力,而村庄周边的开阔空间和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成为空心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村容村貌较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部分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好且可以保留的民居仅占少数,大多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村内节点景观缺失,没有设置中心活动广场,村庄入口景观不明显。
(四)道路交通问题严重,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
多数村庄内主干道多为土路,硬化率低。同时,多数村庄还存在现有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尽端式道路过多,道路普遍偏窄,不能满足消防需要,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加之河南省多数地区乡镇、村庄固定时间有集市,在赶集期间,村内道路被临时商铺占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用地格局凌乱
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耕地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规模经营,也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整洁。多数村庄内存在坟地,长期占用耕地。另外,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将厂房建在自家田地内,也造成了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村庄整治要与规划编制工作相结合,强调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引领建设。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强调指导性,做到规划先行,要与小城镇紧密结合。
(二)加快空心村改造进程
推进空心化村庄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域系统的空间重构、组织重建和产业重塑,形成统一空间格局,实现城镇与村庄的功能衔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与空间优化布局;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村庄内部废弃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民居或者设置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庄内部居住环境,加快对空心村的改造。
(三)推行村庄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庄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挖掘不同村庄不同的历史风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农村新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对村庄现有建筑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不同质量类别的建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协助整修危房,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各类规范标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新道路,或者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硬化等,改善道路质量。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在村内无序停放。村庄内的活动广场在赶集期间可作为集贸场地,避免村民沿街搭建临时商铺,占用道路。
(五)开展农田整治
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墓地,将原有坟地进行迁移。做好村庄产业规划,在村庄内预留产业发展用地,避免村民随意建设厂房,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治使村庄的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用地、林网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更加合理。
村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更多经验。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村庄规划的主要切入点。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是推进村落整治,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起规划、一起建设、一起更新,建设现代新村;促进城乡互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真正实现村庄规划的良性发展。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 篇9
关于申报2009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国土资源局:
根据国土资源部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组织对原已申报的2009年省以上投资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进行修改并重新申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修改申报的项目
请各地先期组织对原已申报的14个基本农田整理示范项目,按照整村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调整项目区范围和建设方案,修改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和预算。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于6月22日前上报省厅审查。其他原已申报的项目,如符合项目立项条件,也可组织进行调整、修改,并向省厅申报。
二、项目立项条件
1、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按照“农民自愿、权属清晰、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总要求,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
2、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符合“四个结合”的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实施。
3、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集中连片,形状规整,规模适度,通视性好,临近主要交通要道,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水源条件较好。
4、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区集中安排使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方案应体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具体内容包括:
1、田:因地制宜、合理平整,对适宜用作耕地的土地
进行整理复垦开发,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
2、水:对项目区原有的灌排体系予以改造完善,并适当考虑项目区水源工程、河坝堤岸等相关配套工程建设。
3、路:配套完善项目区田间道路和村民出行的村级道路。
4、林:结合丘岗山地开发,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5、村: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农民旧房改造、新房建设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更新建设。通过拆旧区整理折抵安置后节余出的建设用地可作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增加的有效耕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四、其他要求
1、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对拟修改申报的项目,应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论证,合理调整项目区范围,确定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方案。对修改后的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和预算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2、方案的制定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自觉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征询、公告、票决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要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坚决防止以行政命令方式,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
【土地综合整治讲话】推荐阅读:
土地综合利用07-19
田园综合体土地政策08-16
用足用活用好政策 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效益07-1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0-12
土地整治06-29
土地整治措施10-18
土地整治报告06-09
土地整治工作汇报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