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心得(通用8篇)
一年级教学心得 篇1
一年级教学心得
一年级教学心得1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初步担任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使我对一年级语文教学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一年级这个阶段是启蒙阶段,也是一个直接影响孩子以后言行举止及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环境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年龄的原因、学生的素质差别很大,通过我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反思和探究,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满爱心,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1、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什么中活泼。
只要老师和他们亲近,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淳朴的情感就会言溢于表。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应该充满爱心,多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杨佳洁同学没有读过学前班,对我教的拼音,总是比别的孩子慢一拍,后来他说:“我不想在这里读书了,压力太大了,我在家里会读,一到老师这里来,总担心自己读错,老师会生气”。听了这翻话,我想,是不是我太严厉?是不是我表达不清楚造成学生听不懂?是不是我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一串串问号在我脑子里打转。我表扬了这孩子能够让老师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同时教育其它孩子也要像他学习,有什么话都要和老师说。之后,我对学生的态度完全改变,比如调整了声音的柔和度,面部表情的改变,脸上常常带着微笑,每次我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今天你们微笑了吗”?听到这句话,教室里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浮现在我眼前,哪来的气生?师生共同改变,杨佳洁同学不但会读我所教过的知识,还会把那些字母工整地写出来,很快就和其它同学一个节拍了,而且他脸上常常充满了天真可爱的笑容,他的进步使我对这些孩子信心十足,对拼音教学充满了激情,为学生改变自己是一件快乐的事。
2、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传统教学模式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已经过时。在新课标下孩子已经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生动、活泼、趣味,已经成了我们当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一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须反复练习,从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所以我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非常注重导入的设计,常利用一些儿歌、谜语、小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合理的利用好课堂的前半部分,不把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学生不感到疲惫,他们轻松地学到了这节课他们应该学到的东西,还使他们充满了自信。于是我在课堂中将游戏、童话故事或动画片人物贯穿其中。我常运用了以下游戏:
A、《拍拍游戏》在教字母时,学生读了一会儿就没有兴趣了,我就采用了边读边拍手,读下一个换拍肩、读下一个拍腿、读下一个拍背。练习读的时候可以同桌边读边互拍。
B、《拍手歌》把学过的字母加进去,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a a a、依次把歌唱完为止。
C、《卖东西游戏》我把一些水果图片上贴着字母,学生用一些纸片当钱。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买的时候要有礼貌,用普通话说:“老板我想买。”把自己要买的东西大声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跟着他读。同桌也可以相互做同样的游戏。
D、编故事学习等,拼音学完后,复习音节的时候,我叫学生把自己的名字、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用音节告诉大家,孩子们可高兴了,老师也说一些动画片人物让他们去拼,同桌互相拼,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拼音部分学完后,我班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七的学生会读所学过的字母。
“老师是这样说的??”这是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口头禅。可见老师的话就是他们的圣旨,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所以“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只要有耐心、信心、勤动脑,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启蒙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相信自己能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一年级教学心得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工作,我感到既荣幸又惭愧!首先要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其次,还要感谢组内姐妹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实在谈不上什么经验,就本着学习的原则,把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个汇报。
现将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成以下三点:
一、抓好学生的听讲习惯:
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能让孩子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听讲,成为了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我学习组内教师的先进经验,采用了接儿歌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我说前半句,他们接后半句,1234——做好姿势,5678——闭上嘴巴。小眼睛——看黑板,小手指——伸出来等等,我还自编课中操,拍拍手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律。渐渐地,孩子们在情趣之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习效率也有了大幅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1.研究教法,激发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我们教研组集体交流,研究教学方法,统一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我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朗读方面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养成“唱读”的习惯。在指导朗读时,我们贯彻谷校长的“注重引导,快乐阅读,悟出真情”思想。首先我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语调、语速、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好示范。在朗读训练时,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拍手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带着动作有感情地读等多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2)识字认字方面
课堂上,我采用邢校长指导的“动静结合,读写统一”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分批分期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探讨识记方法,,通过“摘苹果”、“卡片魔术”、“小小邮递员”等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
(3)在教授拼音方面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编排儿歌记住字形,一根拐杖fff,大鼓鼓槌ddd……,利用动物名称、做手势和常见谚语区分易混字母,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同时,还鼓励学生每天阅读带拼音的课外书,对知识学以致用。
2.制定策略,激发兴趣
为了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班实行小红花奖励制度。通过平时的课上表现,作业书写,小测验满分等情况,均可获得一朵小红花,统一粘贴在语文书第一页,二十朵小红花兑换一个本子。学期末统计小红花数目,评选出“红花小少年”并给予奖状奖励。通过红花奖励制度的实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了。当孩子们能力有所提高时,我还将会把上学期实施的“师徒传帮带”活动融入课堂,带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同学共同步!
三、鼓励并及时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给学生一个赞扬,给他们一个被别人认可的机会,便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点燃追求进步的火把。”一年级的儿童更是爱听表扬,为了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课上,我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用积极、赞美的语言来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你真棒,你的想象力真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袋真会想问题等等。如果学生回答有偏差,我会说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坐下来再想一想。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得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我班的高天翼同学,上一年级以前一点拼音没接触过,刚开始讲a的四个声调他根本分不清,但是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特别洪亮,就借机表扬他,鼓励他,给他更多的发言机会。他进步突飞猛进,越来越喜欢学语文,令我惊喜的是这次还考了100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还需要在下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2、对学生写字教学不严。以后要更加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今后,我要向有经验教师多多请教,利用网络优势资源不断学习,深刻剖析,取长补短!争做一名称职的xx人!
一年级教学心得3
学习了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两种不同性格的松树。小松树的不明事理、骄傲自满和大松树的执著冷静,不与他人斤斤计较的性格。这篇课文很简单,读起来也很流畅。那怎样让小朋友来了解这两种松树呢?新课程创导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为了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在读中感悟,在他们在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以演再次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这篇课文有不少对话,教学中我就抓住对话,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当时的神态、心理活动。从而来理解文本的寓意。如在多次朗读小松树的话时,提出“读了小松树的话,给你什么印象。”“骄傲”“得意”。这时,我连忙追问:“你是从哪个词或哪个字上看出来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起来就很有感情。在感悟大松树的表情时,我又是这样设计的:“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大松树,你听了小松树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呢?”“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呢?”把课文与我们的平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很乐意去探求答案,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易如反掌的理解大松树当时的感受。在理解风伯伯的话时,我也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就这样,在既熟读课文又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这个故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一年级教学心得4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通过教师鼓励,可以异想天开,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品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各种环节设计科学,并配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讲解时注重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达到 “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通过学案的情境素材呈现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无疑是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良好途径。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案导学心得。
1 、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语文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语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
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
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一年级教学心得5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还是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朗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那么,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两个月的教学,我也在不断的摸索、尝试,有了一些体会:
一、掌握朗读方法
1、解决学生朗读中“一字一顿”
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字、词、课文,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有困难的。所以,在自由读课文时,我允许他们“点读”并且认为这是“读正确”的最好方法。等他们读通顺后,在脱离点读会更简单一些。在读通顺后,强调不丢字、不加字,才是读正确。学生课文虽然会读了,但始终停留在读对的层次上。其次、教师可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指导。透过“范读”能够让学生领会语句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范读,让学生听的同时,去体会文章的感情,创设意境。
2、改变“拖腔拖调”的现象
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有时为了更好地将感情表现出来,经常会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我采用听读、比读的方法,如:比读时让学生自己评价,会出现“拖腔”问题,学生会指出,这种读法不对,孩子就会改变读法,长期下去,孩子不但会评价,“拖腔拖调”的现象也会减少。
二、培养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刚刚入学的孩子,要想喜欢语文就务必从喜欢朗读开始。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让他们应对枯燥的文字感兴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如果没有插图,能够根据句子的意思,让学生展开想象,加强朗读的兴趣感。如教学《小溪生病了》一课时,透过看插图,看小溪的神情,让学生去猜测小溪的心理,再透过朗读表现出来。孩子不但有兴趣读,而且语感也个性的强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透过肢体语言来展现朗读效果也会增强孩子的朗读兴趣。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懂得朗读要将孩子的情感,孩子的想象,孩子的动态语言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就会起到必须的效果。
一年级教学心得6
一、变抽象为形象,激发识字兴趣。
1、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月”时,先将对应的画着月亮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月”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月”的字形。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汉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于是我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3、在观看动画中激发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我们应抓住这一特性,给枯燥的语文课增添情趣。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文内容或课文插图制成精彩的动画片,让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字。如教学《树叶》中的生字时,我通过多媒体,把书上的插图制成动画效果,在播放动画的同时适时地出现生字及词语,出现树叶飘落的画面时,在旁边出示“地上”这个词语,在出现小虫的画面旁边出示“小伞”这个词语。这样,学生高兴地观看动画的同时也认识了这些字,并且了解了字意。
4、树立榜样,选出“小老师”,在互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并从中选出若干个“小老师”,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也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5、寓学于动,在识字中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
在识字课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习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6、学生自己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由巨大潜力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二、课外识字,方式多样,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1、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比如教学生认识我们的校牌“明德小学”几个字,再看看墙壁上的警示牌或者教室里贴的标语。
2、利用社会环境进行识字教学,并开展课外识字比赛活动。
星期天,孩子跟家长外出、购物时,鼓励孩子看商店的店名、警示牌、所购物品的名称、超市有“出口、入口、收银台”等,这些都是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本期,我组织了一次课外识字比赛活动“我在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读课外书识字等方式的识字大赛。
3、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这样激发学生多去看故事书,以便认识更多地生字。
总之,认识学习汉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究的长远课题。
一年级教学心得7
二零一七年六月初,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跨越式课题年会。六月的北京,树木茂盛,鲜花盛开,芳草碧绿,俨然一帧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绵延于天地之间。这次的北京之行,对第一次去首都,第一次参加跨越式年会的我来说,相当震撼。
开幕式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跨越式创始人何克抗教授做了“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主题报告。主题报告摘要如下:
何教授分别从深度学习的起源、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如何有效实施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体现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四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深度学习。实践证明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模式有西方的“翻转课堂”,还有国内的“跨越式”教学模式。何教授结合教育现状,为新时代下的教育问题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定位更准确,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口。中国教育最高领域最权威的最新教育理念,我并不能完全听懂,何克抗教授八十高龄,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令我钦佩,让我感动,会场上久久没有散去的掌声是对我们对教授由衷的敬意。恰逢何老八十寿辰,祝福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遗憾的是没能和教授合影留念。
吴娟教授时何克抗教授的得意门生。她是一位气质高雅的美女教授,欣赏佩服。她为我们做了“数字时代里的深度阅读”专题报告。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和多元的阅读实践。并从阅读的行为特征、内容维度、活动维度以及目标指向四方面展开本次的主题报告。在这个数字时代,电子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资源,使它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仅仅是用来游戏消遣,这又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又一教育难题。之后还听取了郭少青教授关于“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能力发展迭代模型研究”主题报告、马宁博士“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师适应性培训”主题报告和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为参会老师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数字老师”专题报告,报告非常精彩,博得雷鸣般的掌声。
当天下午,我们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小学进行现场观摩课与案例分享。寸土寸金的首都,朝阳小学小巧精致,还没有我们一小一半大。北京的小学生素质很高,三年级的小孩英语口语纯正流利,感觉并非是只靠课堂上在学英语。贫困地区的小孩跟他们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二天的教师论坛更加精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大家一起交流研讨,分享他们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论文。影响最深刻的是来自香港的两位老师,一位美女,青春靓丽。一位帅哥,高大俊俏。两人合作,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很多西方元素,英语课堂上孩子参与度高,听说读写画唱演,极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让我耳目一新,颇有感触。
短短的两天时间,不敢说真正学到了什么,更多的是思想的触动,在今后的跨越式教学中,还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跨越式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
北京之行,也让我收获了友谊。同行的几位小伙伴,几天的相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希望下次再相遇!
一年级教学心得8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通过这段时间的幼儿教学,我对幼儿这份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长期在这个岗位工作的老师充满敬佩。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学前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特殊的原因,学前班的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尽人意,由于孩子们太小,枯燥的数学课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导致孩子们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思维能力不够活跃等都成了影响学生上好数学课的难题,久而久之教师因为难教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幼儿因为难学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如何走出这些困境?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多渗透数学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建构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我在教学活动的过
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创设情境,设计许多为学生喜闻乐见
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认识1 ----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与表达。”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
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对极个别后进生,也能做到耐心辅导,手把手教。当然,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正视这些缺点,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一年级教学心得9
又是一年起始季,今年我又接手一年级。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娃娃不好带,首个星期下来,嗓子都是哑哑的,耳朵都是背背的,费嗓子,费听力,又费力又费神。怎样帮助小小的六周岁的娃娃养成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呢?我们班上有三个现成的可以利用的物件儿,是表扬栏和展板,我就一一的用上了。表扬栏——我真的很棒,我用它来贴小红星。“班级之星”我用来贴表扬信,“班级风采”我用来张贴优秀学生照片。我和任课老师一起采用发小红星,印奖章写表扬信,还和家长一起给同学们颁发奖状。采取多种方式积累叠加奖励,让学生体验到小小的成功的快乐,逐步养成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一 红星闪闪,放光彩。
从早读课开始,我和带读小组长一起评选“晨读之星”发小红星;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很精彩,学生之间互动和老师互动表现很棒的,发小红星;排路队快静齐,发小红星;学做广播操,动作规范,发小红星;同学们喝牛奶,服从安排,有序取放,奖小红星;中午就餐,爱干净,不撒饭粒,不泼汤汁,得“洁净之星”;饭菜吃光,评光盘之星;道德与法治课、音乐课、美术课、传统文化课老师也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表扬那些专心听讲,思维活跃,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同学,用“优”、小红花等类似小红星的标贴来奖励学生。
一行满格18格儿,满格后换一个大拇指,前十周我们累计计算一次,凡是满十颗星的满足一个小愿望,可以买一本新书,吃一次美食,看一场电影等。凡是得了一个大拇指或以上的,那么就能够满足自己的两个小愿望,由家长执行奖励。第11周开始,我们重新开始争星,重新开始,大家公平竞争。
小小的红星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闪闪的红星放出异样的光彩。
二 印章小小,人人喜爱。
我颁发印章是用来奖励同学们认真地书写和坚持课外阅读的。前期,同学们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在书上认真描写,描一个写一个,写得规范美观的,及时印上奖章。同样,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拼音写得规范、端正、美观的,及时印上奖章。
在印奖章的时候,老师是高兴的,有手握大权的感觉,“嗯,写得好!加油!”“哎呀,这个地方如果这个音节再写得饱满一点,这几个字母再写紧凑一些,就更好了。” 在得奖章的时候,同学们的神情也都是很得意、很满足的。
另外,从9月6日开始,同学们都进行了课外阅读,每天坚持阅读20分钟到30分钟。每个星期一交亲子阅读记录卡,我为孩子们努力拼读点赞,为家长温馨的陪伴和用心地记录点赞,我慎重地在记录卡上印上奖章。
三 亲,你的表扬信!你的奖状!。
为迎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我们一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跳绳训练活动,大部分同学经历了从不会跳到会跳,从会跳到跳得快这样一个过程,进步都很大。前几个星期,凡是一分钟跳绳个数达到或突破100的,我都写了表扬信,评他们为班级“跳绳之星”.
11月10日,上星期三,为检测同学们的跳绳效果,我们举行了班级跳绳比赛,另外,把另三项: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也简单地检测了一下。我邀请了十个家长志愿者协同体育老师一起检测,我们评出单项优秀之星和综合优秀之星——“体育小达人”。我们班小何同学妈妈这样发圈的:呵,原来的跳绳渣渣也能获得奖状。我点赞,评价:逆袭。他一下子得了四张奖状,真棒!
四 班级之星,学习的榜样。
结合同学们的得星情况和综合表现,我评选出第一批班级之星,八名同学,让他们提供一张个人美照或帅照,写一小段自我介绍,合成电子照片,制成展板,贴在教室明显的位置,表扬先进,他们也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以上是我接手新的一年级两个多月来我的一些激励性做法,小小的奖励,对同学们来说就是大大的动力。本学期,我们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正在阅读一本书,书目是《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教师如何应对问题学生》。书中第一章第二节中提到“正强化能促使问题学生重建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想把这句话改成:正强化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书中讲到小红星筹码、奖章等都是代币性强化,“这种强化是一种累积性、逐层性的强化,这种强化能让学生不断努力”,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的目的。
一年级教学心得10
我们学校开展“学案式教学”也已经快一个学期了,太谷参观学习后,我们努力摸索学习,对“学案式教学”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深知学案教学要坚持“放手”原则: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阅读,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与规律让学生概括,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可在实施运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自主”易变成自由”,学生轻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探究过程中,易说话,易做小动作。
二是“合作”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一个学生真能代表四个人的真正想法吗?
三是“探究”的随意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开放周活动和片区教研活动,我听了几节课,从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感受颇深。
感受一:课堂很朴实
有些老师的课堂就像平时我们上课一样,几乎没有刻意为听课而准备的痕迹。在课堂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学案授课。有复习提问,有导课、新授,有巩固练习等,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课堂目标,及时地利用学案巩固了所学知识。就好像走入自己的课堂一样。两位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运用学案,做到了三讲——讲重点、难点、易错点;三不讲——学生自己会的不讲、通过讨论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没讲。
感受二:对学案导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些老师的学案导学课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始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顺序、有方法、有目标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异步学习、异步指导”。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
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上。“教是为了不教”。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导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释疑(以问题启发问题)——训练巩固。如此引导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学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及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惑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得到了很大调动,“主动参与”是学生学习的一大特征。
通过这次活动我计划在今后的数学中合理利用学案进行教学,首先做到知识导学,先学后教;在学生进行自学检测、合作交流获得新知的同时适时对他们进行点拨,把完整的概念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使课堂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年级教学心得11
12月10日,在我校进行了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交流,我受益匪浅。首先我们聆听了焦君霞和郑彩霞两位老师的课,从她们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识字写字教学的无穷魅力。她们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写字习惯的指导,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郑老师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往的枯燥识字法,课堂上,她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子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轻松识字,快乐学习。在学生写字时,她注重让孩子去观察,自己去发现汉子的书写规律,从而更准确地去书写。无论是学生的书写笔画还是书写习惯,都有所提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教研室张江霞老师的点评,更是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我深深地感受到识字写字教学任重而道远,认识到识字写字教学在我们小学课堂中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于我们的每一节课,每节课都应有不少于十分钟的写字教学,对学生的教育要不分学科,不分场合。
其次,我们教师要做好垂范,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自己的书写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教师在每节课前,要认真地练好自己的板书,让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
再次,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在写字时,姿势非常重要,要注意让学生练出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课堂上的指导更要规范,要分环节对学生进行知道,环环相扣,让他们从读帖开始,注意观察每个字的笔画、笔形、笔顺、笔位,再到教师的讲解、范写,学生的模仿,让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展示评议,到最后学生的修改、重写。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平时的板书,批改作业,都要严格规范,展示给学生的是端端正正的汉字。对学生进行辅导,也要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平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用自己的实际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
二、以趣味为动力,持之以恒。
识字写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写字,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变枯燥的识字写字教学为生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去识字,去写字。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广阔的范围中识字,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写字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很重要,我们要在有意无意间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从生字的结构字形入手,教师要做好师范。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不断提高钻研教材的能力,抓住集中识字的特点,强调音、形、义的结合,把识字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年级教学心得12
一年级,是一个启蒙阶段。如果能让孩子在一开始就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受益匪浅的。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对学习感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没什么自制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呢?我觉得还应该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所以用故事引入无疑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不由自主地就参与到了学习当中。比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我便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赶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他路过一家烧饼店,便走进店中,要了一个烧饼,很快就吃完。又要了一个,也很快吃完了。可是还没饱,于是他又要了一个。吃完后,他拍拍肚子说:“终于吃饱了。早知道吃第三个就饱了,就直接吃第三个了,何必多花了两个烧饼的冤枉钱。”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便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们,你们知道周围的人为什么笑吗?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在孩子的浓厚兴趣中学会了《几和第几》的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编写不仅体现学科本质特点,更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低年级的教材,就配有大量的主题情境图。孩子喜欢看图,在看图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很多知识。除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红的文具盒坏了。于是放学后去文具店买。文具盒售价六元五角钱,你能告诉小红该怎样付钱吗?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又问道:可是小红带的是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你知道售货员阿姨该找回多少钱吗?谁愿意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呢?小孩子都是热心肠,都喜欢帮助别人。在老师这样的忽悠之下,都在努力解决问题。
3、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大多表现为直接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大量、合理地选择感性材料进行直观教学。具体的事物,鲜明的形象,再加上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逐渐养成了。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我们便利用小彩旗,两种颜色的小灯笼,加上各种图形,猫和老鼠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志愿加入到学习中来。有规律的数学游戏,更是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孩子不仅好奇心强,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喜欢接受挑战。所以在教学中,经常进行闯关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复习课,各种游戏活动能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积极活跃,更适合学生获取知识。
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动画片是孩子的最爱。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孩子们也是喜欢得不得了。一些知识或问题,从这些卡通人物的嘴里说出来,孩子记得更扎实,学得更有效。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或者根据教学内容配上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5、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甘落后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也有超越别人的潜能。因此,利用好评价机制,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创设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竞争的情境,给他们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学习的兴趣,自主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个人评比和小组评比,将评比表粘贴上墙,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学习进步的等等,都会得到一颗小星星。可别小瞧这一颗颗小星星,那可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不仅约束了孩子的不良习惯,更是促进了孩子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就养成了吗?
一年级教学心得13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至少认识400个汉字。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 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中繁琐分析生字相当乏味,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
那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我从实践摸索中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把握识字要求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其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一)多认少写
这些识字任务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
1、结合汉语拼音汉字,要求认70个字。
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每课通过看图认读词语、短语、句子及诵读儿歌认识生字。这部分生字只要求认识,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不要求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2、归类识字,要求认105个字。
归类识字部分,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采用了多种形式:
(1) 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特点与规律,还可以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字中哪个字也有这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韵语识字。
在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中学习10个最简单的汉字;在《比一比》中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12个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随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字。
随课文识字所占的识字量最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识字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不能忽视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除了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字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带读的生字,如《四季》,要求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14个带读字。这些字要在课文的语境中读正确,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不然将影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要求的达成。从识字课开始,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认识一些偏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且开始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认写分离
1、认写不同步。
新教材每课编排的要认的字和要写的字是不同步的。这一课要认读的字中虽然有几个字是笔画简单的,但不一定就安排在这一课写。这一课要写的字有几个是本课的,有几个是前面课文中学的认读字。这是从便于指导写字的角度来安排的,教学时,应单独安排写字指导这一教学环节,按写字规律来指导学生写好字。
2、突出共性。
教材是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来安排写字内容的,每一课写的字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目的是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把字写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如书写“
七、儿、无、九”4个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坚弯钩”,再从“坚弯钩”引出“横折弯钩”,教师要着重指导相同、相近之处,同时引导区别形近字。
3、体现弹性。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写字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自主权,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可以多写几个。自已还想写哪几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
二、结合识字语境
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字或音近字。这看似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因此识字也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枯燥厌烦的事了。
(一)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必写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 如:“小鸟”的“鸟”共几笔,第三笔是什么笔画?“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
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注上音填空,或辨别形近字。
如: 辨析形近字
十——土
上——下
大——天 左——庄
右——石
西——两
(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因此可以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
如:古诗《一去二三里》一文中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结合课文将生字编成一首有趣地儿歌。
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识字情况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气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
(三)在阅读中识字
为寻求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途径。多少年来,小语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总结出许多识字教学的方法。如:注音识字、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渴望入学后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拿着课本摇头晃脑地读。翻开一篇课文,他们首先想知道写了什么内容。对阅读的渴望必然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
新教材在拼音部分,每篇课文都配了情况图和一首儿歌,图文并茂,学生喜闻乐见。每篇课文中的拼音和儿歌相比,学生更喜欢的是儿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清图中的生字,读儿歌,并通过读儿歌识字。学生在学完拼音后就可认字200多个。
提早阅读:从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如学了几个词后,就把这几个词连成句子让学生读。因为学生所学的是母语,母语的学习,与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母语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入学以前,已经通过家庭、社会、幼儿园等,掌握了近3000个口头词汇。入学后重在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并不需要像学英语那样要从单词学起。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个个句子,让学生认读。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阅读识字的内容,节省了时间,更便于教学,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在习作中识字
提早习作:从学生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 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不会写的字不要硬写,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
写的形式:主要有贴图看图写话、画图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记、摘抄、用一个词说一句话并将其写下来、还可以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句话等。
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不会写的字,想办法会写,又学了新的字。从识字方面来说,写一遍比读一遍记忆的效果更好。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习作教学方面有些保守。习作方面的要求,只限于说话的训练,几乎没有写的要求。甚至连用词造句也没有。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滞后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如果教材中安排用词造句和看图写话的内容,要求学生练习写一两句话,或者两三句话,学生不仅能够做,而且也是愿意做的。因此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写话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学完儿歌《小小的船》一课,课后作业的要求是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像(什么),笔者要求学生在说完后用字写出,写不出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请教他人。
三、增添识字情趣
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识字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并不失时机地把它列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
如:①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某个汉字已经熟识,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点,故作好奇之心问:“真的,你读读看这是什么字?你说说看,你是从哪认识的?”并及时地予以热烈的表扬:“你真是学习的有心人,大家就应该这样,对我们生活周围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如:②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识字习惯较好,识字能力较强,教师也应利用这个办法,请他们介绍一下识字的方法。从而启发引导学生从字型结构等多方面帮助识字。
(二)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
(1)、课上提问、练习、设计的题目要兴味盎然。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
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
同样一组习题,教师在练习前后的引导和评价方式的不同,对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异的。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他就像个易碎的瓷娃娃,你的一个不当的眼神,一个不重的呵斥,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会使学生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兴趣,顷刻间荡然无存,以后要再找回就不容易了。
四、开放识字区域
识字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开放性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像世界的过程;开放性的识字教学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鼓励这种差异, 进而把它看做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为了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笔者用了以下一些方式:一是制作识字卡,将卡片做成各种形状,并经常利用识字卡巩固识字;二是黑板左上角每二天抄录一首古诗,让学生课余读背,从中接触汉字,认识汉字。三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把会认识的字标出来。四是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最后,笔者还把任务布置给家长,让他们在家里,带出玩的时候随时利用汉字资源让孩子识字。
新课程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课堂教学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识字困境的好办法。
(一)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相关词语
识字教学中常运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等形式来巩固的运用字词,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时机,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来积累相关词语。由于一年级学生所学汉字有限,又加上汉字中同音字较多,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中常常出现同音字混用的现象。如《小小的船》,用上“蓝”组词时,学生容易说出“篮子”,这时教师不是简单的否定,可以把“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明白“篮子”为什么要用“篮”而不是“蓝”。这样,既加深了对“蓝”的理解,又在比较中多积累了词语。
(二)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寻找。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次认识了这些生字,初步了解了它的意义和用法,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字。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生上学路上可以从店名中看到;到商店购物可以从商标、包装盒上找到;外出游玩可以从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见到;家庭休闲时可以从电视、广告中听到,从报刊、杂志上读到……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惊喜。这些字在生活环境中的多次再现,为学生提拱了学习的新语境,促进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学们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字,认识的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寻找后,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找到的识字资源:将包装盒挂起来、商标贴起来、剪报粘起来、广告抄出来……在组内、组间交流、互教互学。这样,又一次在多处见面、多次阅读中得到巩固积累,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因此,生活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
一年级教学心得14
(一)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
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比,谁抓的多。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吗?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
(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现在教学的例题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去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等事例;像这样,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层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就变得生动有趣。我们教师运用起这样好玩的教材教学,自己都能感到特别兴趣。
(六)在分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许多孩子们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们除了按年龄,按性别,有的还按衣着分、按发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七)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
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在《位置》中,教学完前后、上下、左右时,我出现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们试着用方位名词告诉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小导行员。许多孩子跃跃欲试,不仅说得很详细,还给了建议:走哪条路比较近?可见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展现自我的。
(八)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
老一辈人常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美丽,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颖,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加减法(一)5的加减法一课中,小鸡吃米的数学故事是这样设计的:5只小鸡吃米,有两个盘子都装有米,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吃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几和几"相比,无疑前者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教材的新思想靠拢,在教学《前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装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依次是小熊、乌龟、公鸡、兔子、大象、小狗。请他们说说大象现在排在第几?如果我想让大象排在第二,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当然学生们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实现了数学课的价值,进行了思维的锻炼。
一年级教学心得15
一年级学生大多数刚刚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出来,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往往对新的学习和新的环境、新的事物等更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具体表现在他们特别喜欢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而数学是很抽象的,那些枯燥的数字和符号难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教学知识。例如:“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但实际的教学中仍然让学生从头开始学起,这种“炒冷饭”现象因没有新意,而使学生不感兴趣。如何适应一年级的年龄特征,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应是一年级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一年级的知识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大部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会数数了,难不倒他们。其实这种认为是错误的,虽然大部分知识孩子们都有所了解,但肯定有孩子会因为粗心或是得意而导致错误,因为他们所了解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我是第四次带一年级的课程,这一次显然轻松上手了很多,对课程更了解了,知道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很多地方我还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过去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要随时保持严肃,让学生在怕老师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它只能造就被动的学习和抵触情绪。实际上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科,这种亲其师,信其道的行为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这点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多次得到验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以全身心的爱去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教的功课。这样首先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有良好的情绪,能够善待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数学学习上的缺陷,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多点赏识慎用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大多数还特别注重表扬和奖励。老师的一句表扬和奖励的一朵小红花,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成为他们向家长和小伙伴炫耀的资本。也就是说:“ 好表扬 ” 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在平时的提问中,把问题分成难和易两种,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差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差生坚持“低起点,小步子”,使学生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以小步子前进,将挫折的频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长期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诱导他们发挥潜力。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应及时表扬和奖励(奖励五角星、小贴图等),教师的评语要明确,使学生明白自己好在哪儿。比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想法真不错”,“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比以前进步了”等等。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在老师鼓励性的评价中慢慢建立起来,对数学也会越来越有兴趣。
一年级教学心得 篇2
一、体育教学要强调坚强意志的培养
体育教学一定要渗透德育, 因为体育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认知, 学习体育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 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 通过学习体育, 能够达到身心健康。教学体育的过程中, 要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判断, 要懂得团体合作, 要做到自我教育, 要在学习当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体育学习重在交流, 重在参与, 提倡平等民主, 学习体育就是学习智慧的过程;通过学习, 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标, 增强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抑制不良情绪,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体育学习重在实践, 目的也就是培养学习者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 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美与人相处的人格。
在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当中, 我们经常看到参赛者在身体出了状况之后仍顽强比赛, 要把这种精神传达给学生, 要对他们进行鼓舞, 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和顽强, 有助于他们为了集体荣誉而放弃个人的得失。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 拼搏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每一次的比赛, 取胜者在介绍个人的体会当中无不肯定了精神力量的作用。
二、雨天风天要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两节课之间的过渡, 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利用雨天风天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新旧课顺利顺延。
上刻了, 播放以前所学体育的精华动作, 充分利用了时间, 一方面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课, 一方面对以前学的体育知识有所回忆, 用不了多长时间, 只要掌握好学生的回忆程度就可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这个连接任务。上课之初, 播放多媒体课件, 很快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学生年纪尚小, 活泼好动, 刚刚上课的时候, 他们好玩的心尚且不能平静下来。多媒体的播放, 让他们迅速地了解了教师的意图, 清晰地明了了这节课的上课内容, 达到教学效果不可思议, 这和在体育场上教学各有千秋。
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一个个精神集中, 全神贯注。在多媒体播放中, 一个个标准动作的播放, 一个个灵活动作的展现, 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图画, 一段段引人入胜的音乐, 让学生看得如醉如痴、如身临其境。有一次, 为了迅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我和另一位教师认真商讨、精心制作了一套丰富有趣的动画片:动物要举行体育比赛, 森林里一片欢腾, 动物们兴高采烈, 每一个动物都想打扮得漂漂亮亮来参加比赛, 很多动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中不乏一些高难动作。学生看着忍俊不禁, 完全沉浸在多媒体的教学之中, 虽然没有在体育场上实际教学, 但是他们学习体育的注意力没有得到分毫的分散, 每一个学生都被生动的画面深深地吸引, 他们对体育动作有深刻的记忆, 这样的教学激发了他们学习体育的愿望, 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可能性, 为新课的讲解和实际操练作了良好的铺垫。
三、体育教学要利用音乐的感染力量
美的事物人所共爱, 学生几乎都喜欢音乐。音乐优美的旋律, 结合体育的健与美, 展现给学生的是全新的艺术。有了音乐的融入, 学生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 对体育的兴趣群情踊跃, 效果奇佳。
一年级写话训练心得 篇3
【关键词】观察加想象;听说加复述;写作加提升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从未间断对学生写作教学的探究。对小学一年级写话训练的试验进行也三年有余,试验结果表明:从一年级进行写话训练,可让小学生早日突破写作难关。如何进行一年级写话训练,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并提高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呢?为此,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观察加想象
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想要做到这两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算简单。为此我们要以身示范,循序渐进,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和精力慢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首先是观察,学生写话之前,首先要看图,对给出的图示看仔细,看清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如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副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学生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对于想象,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先行示范,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学生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教师可依托教材和课外读物,在教学字、词、句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听说训练。教师可以把字词置于以句子为单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
二、听说加复述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在每节课前安排了“故事一刻钟”环节。把一些童话故事、幽默笑话改编成小故事,课前讲述。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语言能力训练。
“听”这一环节之后,我组织了“说”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可见“说”的重要性。由于低年级学生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如教学《大松树和小松树》一课时,我讲完课文第一节就停止了教学,并让学生带着问题“你喜欢小松树吗?你想对大松树说什么,对小松树说什么?”进行阅读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一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三、写作加提升
听说训练之后,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写一句话。在写话时,我并不要求学生对事物叙述得多么具体生动,只要能写好一句话,把话写完整就行。如:
1.写看到的。例:太阳出来了,像个大圆盘!!
2.写听到的。例: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吱吱的叫着。
3.写闻到的。例:走过蛋糕房,我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
4.写感觉到的。例:妈妈买的苹果好甜啊!
5.写心想的。例:我把碗打碎了,好害怕啊!
一年级识字教学心得 篇4
一年级组赵雯
一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还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教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可以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1、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忆识字。课本中的“日、月、田、土”这一类象形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通过字与画对应,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
2、利用基本字带字识字。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减笔画或加换部首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大”加一笔是“太”或“犬”。“根据部首的意义还可以大致了解生字的意思。
3、利用猜谜语识字。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一些浅显有趣的谜语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个人他姓王,兜里揣着两块糖就是金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就是广字。
4、联系生活识字。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教科版第二册《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识字。
5、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识字。有一些字,老师可以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篇5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通过交流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喜欢乱跑乱叫,即使在课堂上随意性也非常大,想说就说,想下座位就下座位,这是儿童本性,教师不要太着急。我们要从课堂常规要求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堂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般来说,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时表现还好,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很难做到专心专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如比比谁坐得好、听得认真,比比谁能复述刚才同学的答案,比比谁还有更好的回答等等。这样经常坚持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养成会自我检查,用行动告诉老师的好习惯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思维能力、书写能力等存在的差距,大家完成练习的时间就不一致。这时先完成的学生就可能坐不住了,会随意说话,会以许多方式去影响别的同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如看看自己的习题做完整没有、是否全对、再算一算、用坐端正的方式告诉老师已经完成等办法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减少出错的概率,也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会说的习惯,有利于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缺乏更是难以准确表达,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数学语言的锻炼和引导。一年级的数学信息多以直观的图形模式呈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在教学看图列式这类题型时,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然后在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一遍,把直观形象的图形信息,用数学语言加以正确表达,循序渐进地把意思表述清楚、说完整。说出图意,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条件;能说出问题,就说明他就明白了要求什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到两个条件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为以后的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二、保护儿童童真,对学生多表扬、少直接批评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老师充满崇拜,老师不经意的夸奖就会让他兴奋许久。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成人对表扬不在意的思维,站在儿童的视野,在课堂上不吝惜表扬。
1、注重表扬的技巧和时机。同样是针对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的注意和效仿,比直接的批评就管用的多。我以前上课时,发现同桌两个同学都不认真听课,点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名字,但另一个却依旧无动于衷。后来我尝试换成另一种方式,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了,我就会说×××坐得很好,听课特别认真,话音刚落,发现全班同学一下子都坐得端端正正,精神抖擞地望着我,被表扬的同学更是特别专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注重表扬方式,物质的奖励比口头的鼓励更有魅力。上课前,我经常会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一节课奖励几个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调动大家积极性。课前,我会根据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告诉大家表现突出会有奖励。怎样,有了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激励,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纪律的可控性会大大提高,教师会感到稍微轻松些,教学效果也会比较让人满意。
3、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的多元化。用直观的分数、等级、小红旗等图形、加上表扬和激励的评语、以及不定时的全班展示,都能带给学生惊喜,调动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科是是抽象的、单调的,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喜欢它。
1、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课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玩幼稚的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了,自然就会肯听你的话,喜欢上你的课了。
2、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在不同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好胜心强,爱表现,不愿掉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练习环节,多设置一些小组竞赛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减少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情绪保持相对饱满,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游戏活动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在课堂活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在很多时候,在课堂游戏环节会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我一起示范游戏(这也是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的一种奖励,同时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再让分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强调,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有机会再和老师一起游戏(这也利用了孩子喜欢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注意的心理)。采取这些办法,学生会比较愿意学习,会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相对集中,对学习保持较强的兴趣,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率。
“教有法而无定法”,上面的表述只是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点滴体会,很不成熟,只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这项工作,热爱天真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努力,大家会感受到教学的快乐,得到应有和的收获和意外的喜悦的!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一位优秀的老师更累。回首这十几年的教师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教师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教师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把赞美还给学生。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诗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因此,不管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学生的生活中,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非法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她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感悟二:搭起师生心灵交流的彩虹桥——写好操行评语。
操行评语不仅仅是评价学生,也是一面镜子,无声地折射出对教师的评价,反映了教师的学识素养,一则好的操行评语,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受益终身。我把写评语当做与学生心灵交流的一座彩虹桥,通过充满情感、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真诚赞扬他们的进步和优点,委婉的提示存在的不足,告知努力的方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多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操行评语,不仅成为我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彩虹桥,也让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
感悟三: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我们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度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那么该怎么教育后进生呢?我个人认为: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师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感悟四: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篇6
一年级数学教学体会
湖南省龙山县第五小学向婕
这学期我接受了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开始以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方面比起语文应该简单些,其实并不是我想的样子。在实际教学中,我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于是不断地摸索、请教,渐渐地适应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很好的执行,达到预计的目标。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慢慢的适应,做了好多地调整。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 在认识数时,让他们寻找身边藏着的数;在分一分时,让他们自己去超市看一看,观察超市物品的摆放;在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不同形状的物体„„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一课时,让学生把他看成一条张大嘴巴的小鱼,嘴巴张得大大的,喜欢吃大的东西,尾巴尖尖的对着小小的数。学生的兴趣大大激发了,教学效果也很不错。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迷茫无知的样子,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教学“分一分”,当做到树叶分类一题时,我提问:你可以按照什么来分呢?很多小孩子都露出了迷茫的眼神,我就猜到对于“形状”,“颜色”这类词,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没怎么接触过,因而也就没法直接的讲述出来。所以,当有学生这样回答“叶子的样子不一样”时我乘此机会,大大地表扬了他,“真不错,你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我们可以按照叶子的形状长得不一样来分一分„„你们看叶子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没有其他的不一样的地方了?”听到我的鼓励,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找到了按照叶子颜色来分类。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7
一、巧用座位排好队
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队, 由于他们才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甚至一些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 排队的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 活动的随意性很强, 经常是教师吹响哨子他们也没有意识站好队, 依然打闹。因此, 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促进学生快快站好队。
1.排队出教室
刚开始上体育课一般是由体育教师进班带队或者班主任送学生到操场, 而且班主任一般是按照身高排座位。为了便于学生记牢队形我采用了按座位排队的方法, 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 如一、二组的第一名手牵手站在一起作为第一、二组的排头, 坐在他们旁边的两名学生手牵手站在他们的后面, 依次这样站下去, 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运用这样的方法站队既简单又便于学生记牢, 在我所教的班级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队形, 效果较好。
2.整齐到操场
由于学生是两两牵手出来的, 站纵队时就能很容易记住自己左右的同学, 而前后的同学则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 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很快记住自己的位置, 这样教师整起队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骨干作用很重要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采用激励法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向他们宣布每组要选一名表现最好的同学做小组长, 小组长可以帮助老师管理这一组的同学。这样学生们个个都愿意表现自己, 我就会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同时对小组长的人选也会不定期地更换, 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好胜心的驱使下, 小组长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 越学越卖力;其他学生也知道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教师的肯定, 从而在相互学习、竞争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以身示范激兴趣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 教师的示范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很重要。在进行《球儿乐》单元教学时, 我先通过熟练的原地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动作示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特别是男生立刻对我很“崇拜”, 我便适时加以引导, 告诉他们要想和老师一样熟练地控制篮球就必须从基础的练习学起。然后就从左、右拍球开始, 教他们逐步学会动作。但毕竟学生还很小, 自控力还很差, 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 面对相同的练习一会儿就会厌烦了。这时我便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让学生和我比一比, 有时我会适当地让学生赢几次,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再运用语言加以激励, 使学生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四、多用道具上好课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 篇8
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讲故事、儿歌、表演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快乐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把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但特别爱听故事。说故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以上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对故事资源的开发。
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第一课a、o、e时,我利用情境图,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大公鸡“喔喔喔”地打鸣,太阳公公听到了,露出了他红红的脸蛋。一位阿姨带着一位小姑娘来到小河边看风景,水里几只大白鹅在“e-e-e”地叫着,在跟阿姨和小姑娘打招呼呢!孩子们是最喜欢故事的,教师在故事中轻松地将他们带入了学习内容中去。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了a、o、e的音和形,又在教师的故事中受到美的感染。又如,在学习给单韵母i加声调时,为了让学生记住给i加声调时要把i上的点去掉,我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ii看到a、o、e三个好朋友戴上了声调小帽子非常的漂亮,ii可羡慕了,于是她也赶紧拿了一顶声调小帽子往头上戴,可怎么戴都戴不上去,ii急得直跺脚。这时她的好朋友a、o、e看到了,忙跑過来说:“ii你的头上有一顶小帽子了,再戴声调帽子当然不好戴啦,你把你原先的帽子拿下来,再戴。”听了好朋友的话,ii连忙将自己原来的小帽子拿了下来,再戴上声调小帽子对着镜子一照,哇,可真漂亮!几个好朋友手拉着拉手,又唱又跳。在故事当中,学生就能牢牢记住给i加声调的规则了。
二、动手拼拼做做,牢记易混字母
在汉语拼音中有一些形体上易混淆的字母,如b 、d、 p、 q这四个声母,如果只靠机械重复地读和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学习知识当做一种自我需求,从而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让学生区分b、d、p、q这四个字母的字形,我给学生准备了剪成条状和半圆形的彩色卡纸,让学生分别拼这四个声母。在拼的过程中要求只用一根长条卡纸放在中间,用移动四个半圆来拼出这四个字母,并根据字母的位置来编儿歌。学生可高兴了,编的儿歌也很精彩:左下半圆d-d-d,反写9字p-p-p,像个6字b-b-b,反写6字d-d-d等。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开开心心游戏,快快乐乐记忆
小孩子最爱玩游戏,在拼音教学中加入游戏,可以让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习拼音,也能让教师的教学轻松快速。
如在教学j、 q 、x与ü相拼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熊üü、jj、qq和xx。有一天,小熊üü遇见到了好朋友j、q、x,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眼镜和别人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赶忙摘下眼镜,先和j拉手,再和q拉手,最后和x拉拉手。表演完了之后再齐说儿歌:üü见了j、 q 、x,摘下墨镜再拉手。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快掌握了本课的内容,重点难点也不攻自破了。
四、学生当老师,学得快又好
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每个学生在班上表现的欲望都很强烈,运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来教学拼音,快捷又准确。每学完一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做小老师,上台领着大家读。别看学生小,当起小老师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一般在课的开始,我都会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学完新内容后,要找小朋友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听了这话,学生都很兴奋,所以,他们学得也格外认真,因为他们也会怕自己不会,在台上出丑。然后我再请小老师上台教,这些小老师,一个个挺着胸脯、拿着教棒,非常认真,教得清清楚楚,其余学生也是读得津津有味。这种方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了要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拼音教学是枯燥的,但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而有趣的教学活动,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拼音,就能留住快乐,放飞学生的心灵。
【责编 张景贤】
【一年级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心得11-27
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03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心得总结10-2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1-16
一年级写字教学计划一年级08-23
一年级识字教学07-23
一年级快乐教学05-25
一年级教学札记11-12
一年级折纸教学11-13
一年级数学教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