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庭教育

2024-09-25

孩子的家庭教育(精选13篇)

孩子的家庭教育 篇1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引导教育孩子教育随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对所有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千篇 一律的教育方式,面对不同的孩子,起到的效果也是差异非常大的。瑞瑞小朋友是班级年龄最小的孩子,相对其他幼儿,瑞瑞平时在学习活动或者游戏活动时参与度较低,吃饭也是比较的让人头疼。一天,我跟瑞瑞说:“瑞瑞,你和张扬比比赛,看看谁最厉害先吃完。?”瑞瑞说:“好的。”然后就大口大口的开始吃饭了,那一天瑞瑞吃饭没有老师喂,也不是最后一个吃完的。接下来几天,我都跟瑞瑞说:“瑞瑞你想和谁比赛?”瑞瑞自己选择一个小朋友说:“xx,我和他比。”“瑞瑞你看他的嘴巴好大哦,吃了好大一口。”接着瑞瑞也自己开始吃,可是勺子盛的太少,我说“瑞瑞勺子不大,再多点?”瑞瑞盛了满满一大勺子说:“这样吗?”我说:“对的,好大一口呀。嘴巴真厉害。”

别看现在瑞瑞吃饭这么爽快,他以前可是根本就做不到这点的。我是根据瑞瑞这个孩子的性格,对他用了其他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才让他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瑞瑞以前吃饭我想过很多办法,软硬兼施,可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越是严厉,孩子表现的越是抵触,后来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最开心,也没有抵触心理。并且他也很乐意和好朋友一起进行游戏,看到他动起来的身姿,真是为他感到开心。《纲要》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针对孩子乐意与同伴交往的特性,我们对孩子的进餐进行了上述的引导、激励。虽然从科学进餐上来说,对孩子进行比赛进餐时不合理的做法,但是我们目前的目标需求,就是能够让瑞瑞小朋友开始主动进餐,其他的要求在下阶段的目标计划中再体现出来。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幼儿一日活动环节中,我们应该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发展,孩子的状况,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在语言表达、交往、活动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差异,有针对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发现突破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的家庭教育 篇2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而经常有人向我讨教怎样教育孩子。其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不同的教育理念。一片树林里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更何况是教育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孩子。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意愿。

我们有许多家长把让孩子看电视, 玩游戏, 作为对孩子良好表现的一种奖励, 并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在我看来, 这是一种谬论。孩子要想学好, 首先得静下心, 坐得住, 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人都是在寂寞和孤独中学会思考。常言道:自古圣贤多寂寞。人为什么要学习?说白了, 学习就是塑造一个人的过程!现在, 动画片左一个, 右一个, 一集又一集, 没完没了, 孩子如果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这些上面, 考虑动画人物占用了太多的学习时间, 思想如何集中?游戏, 更是不知毁了多少英才栋梁, 各种各样的游戏把孩子们的心全拉走了。孩子的心灵才多大啊, 能容得下那么多吗?我怀疑。有人说, 学习, 需要孩子们查阅电脑, 不查阅, 孩子的作业就无法完成。有那么玄吗?第一, 谁能保证家家都有一台电脑?第二, 孩子对于一个知识, 很轻易就从网上查阅到了, 他会觉得, 以后碰见什么问题都可以来网上查阅, 多方便啊!哪天不想写作文了, 随便就能找一篇, 还没人发现。这简直就是培养懒人的温床, 思考力更是无从谈起。

大家有空的话, 打开中外名著, 里面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它不会告诉你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 它只是叙述人物所做的一系列事, 读者在读的过程中, 一点点的读, 一点点的想, 一点点的思考, 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就在脑海里活跃起来, 这种通过自己的感受思考归纳总结出来的东西促进了孩子心灵的逐步成熟。其次, 对于每一点知识他们都在曲折的路途中获得, 才能感受到知识的美好, 才能学会珍惜, 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塑造过程。

大家都知道, 概括和表达能力需要孩子大量阅读, 积累知识。大量阅读, 使他们有了初步的思考力, 形成了主动思维力, 所以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看一些故事书, 旁边有感悟类的;有说明道理的。大家都知道, 孩子的概括能力有限, 他理解了, 未必能用高度而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 有选择性, 有目的性的看书, 提高才会更快。若想让孩子有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今天开始, 身为父母, 我们不应再懒惰, 我们要和孩子一路学来, 共同进步, 共同提高。因为要想拥有优秀的儿女, 首先得有好学的父母。我认为, 读书要有实际行动, 为了孩子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们自己就要有为实现预期目的而坚持不懈的行动, 使孩子和我们都能胜利地达到彼岸。这样的行动就是一个刻苦钻研, 汲取营养, 丰富思想, 获取智慧, 增长本领, 提高素质的实践过程, 是做优秀父母必须付出的努力, 我们家长自己首先要发扬“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精神。这样才能带动孩子的学习。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读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谁都知道, 电视, 游戏样样都比看书更休闲, 更惬意, 谁天生爱看书?看书的枯燥和辛苦我们都明白。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作为家长, 我们就要作出一些牺牲, 每天忙完家事, 应养成一种捧起书本的习惯, 耳濡目染胜过千言万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父母爱看书, 孩子自然也会爱上书, 早有人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习惯, 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 涓涓细流, 汇聚成海。有了良好的习惯, 孩子就自觉地, 心甘情愿的, 积极地去阅读了。有了主动阅读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引导孩子去阅读一些有感悟类, 阐明道理篇的文章, 培养孩子用精炼语言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 孩子的阅读能力, 概括能力提高了, 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日积月累, 一切就水到渠成。这时, 一个高水平的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就诞生了。

教育孩子, 我们不可懒惰。也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去对待我们深爱的孩子。我们要学会以温和的“爱”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 让孩子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是世界上最爱他们的人, 因为爱, 我们为他们做了一切, 因为爱, 我们甚至会呵斥, 打骂他们。

爱孩子还远远不够, 还得让孩子学会爱我们。为了让我们最爱的孩子理解我们, 爱我们, 我们应该学会把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让孩子在心情愉悦的时候, 去倾听父母的心声, 学会理解父母, 爱父母, 这样我们一切的付出才是最有价值的。请我们聆听一下来自孩子的心声吧!“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不敢、不能、不好意思当面说, 希望你们让我们把话讲完您再说, 要先知而后行, 不要武断;你们的有些错误得允许让我们纠正;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希望能让我们自己选择业余爱好;在我们写作业时不要打扰;不要让我们学成书呆子, 给我们一些娱乐的时间;不要经常拿我们跟别人比;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吵架;不要用粗暴的语言对我们;要多换位思考, 我们考不好时需要更多谅解;不要说话不算数, 作出的承诺要兑现;我们大胆给你们提出错误的时候你们要接受。只有我们学会了聆听来自孩子的心声, 我们才会收获到来自他们的爱。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孩子的理解, 孩子就会以他们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去回报我们, 我们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我建议为了孩子, 我们家长应庄严承诺:为了孩子的精彩人生, 我决心用努力去耕耘, 用汗水做阶梯, 用心血做保证, 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合格的父母。

借孩子的力量教育孩子 篇3

黄月亮洗完了头,在几个房间来回地晃悠,理由是找扇子——此前,她多次暗示我学校某班上周已经开空调了。我不搭理她,对于某些懂道理的小孩子,装聋作哑是最省心的办法。

因为下周的音乐考试,会计入中考成绩,黄月亮吃了中饭,就去了圣庭苑酒店——同学包了一个K厅,她们要在那里练歌。

音乐考试内容是声乐,黄月亮和另外6个同学一起演唱韩国某组合的歌曲《去旅行吧》。黄月亮下载并给歌曲注罗马音时,我听了不下十几遍。内容自然听不懂,一会儿韩文,一会儿英文。但是,她喜欢,说有气氛,特别适合几个人一起唱。我再听,果然很热闹。

现在,对黄月亮我常感到力不从心。首先,她不再对我言听计从;其次,同学的影响开始非常显著(欣慰的是好坏参半)。其实,这两个问题由一个问题引起,而多数时候原因在后一个问题上。

比如,上周六,黄月亮和我磨蹭,要去机场接明星。被我无情拒绝后,她神情沮丧,半天没说话。后来,她告诉我,那天机场去了30 0 0个粉丝。我心里吃惊,嘴上却若无其事,我说:“妈妈骄傲你不是3000分之一。”

话不投机,她听了悄悄地走开。

之前,她曾和我理论:“偶像能让我放松学习压力,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我回答她:“ 如果压力只能靠给偶像接机来缓解,那要接多少次机才能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呢?”

其实,我并不一味反对孩子崇拜偶像,但我不希望她的心中只有偶像,没有自己。

可是,我们的谈话已进入敏感区,再继续下去,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根据黄月亮无意中提供的线索,我给她的同学写了一封信,希望她的同学能影响她(这招小学时用过,效果很好)。于是,我如法炮制……

××同学:你好!

很冒昧给你写信,希望不要影响你学习,我是黄月亮的妈妈。

首先我要感谢你!昨晚,黄月亮非常感慨地对我说:“妈妈,××可真是好人啊!”我问她为何有这样的感慨,她说,昨天你问她:“有没有信心考回深外?”她告诉你,担心英语和科学。而你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帮助她复习科学。

孩子,你知道吗?作为黄月亮的妈妈,感动之余,我是多么高兴她能交到你这样重视情谊和慷慨的朋友!要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在这时间就是分数的时刻,不是人人都愿意伸出手帮助自己的朋友的!

因而,我也有点遗憾,遗憾黄月亮没能在初一初二就交上你这样的好朋友。近朱者赤,如果能更早认识你,说不定她会成熟和进步得更快些。你知道,黄月亮的年龄比较小,对许多事一直懵懵懂懂。我能理解她需要慢慢长大,但有些道理长大了才懂就晚了。比如,她现在非常关心韩国的一些演唱组合,前两天还在和我争取去机场接韩庚。我觉得喜欢偶像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分清轻重缓急,你说是吗?

所以,感谢之外,我还有一个请求:请你在合适的时候,以好朋友的身份提醒她:如果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心无旁骛地学习。同时,也恳请你能在不耽误自己学习的情况下,传授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给她,尤其是学习科学的一些技巧。我知道,有时好朋友的话比父母的话更能打动她。毕竟她是知道好歹的,懂得一个并没有义务的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完全是出于情谊。

再次感谢你!也欢迎你到我们家做客(出于你能理解的原因,希望不要让黄月亮知道我给你写过信。)。

祝你学习进步!

孩子的家庭教育 篇4

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父母是孩子理财教育的唯一老师)

基本资料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父母是孩子理财教育的唯一老师) 作者: 朴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本书免费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简介:在国外,人们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他们认为的理财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确价值观。理财教育更是一门生活教育。金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父母既是理财教育唯一老师,又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会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的身教。理财教育不能依赖知识的传播和信息,而是依靠父母的重视和耐心来完成的教育。这本书通过用钱可以做的五件事--赚钱、扩攒钱财、分享钱财、消费、借钱,来为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与价值观。本书针对每个主题举了生动的例子,希望能成为父母教育中的示范。书  目:举报失效目录 凤凰书库 1 目录1.目录(1)2.目录(2)3.目录(3)4.目录(4)1.21世纪的文盲是理财盲(1)2.21世纪的文盲是理财盲(2)3.早期理财教育:造就未来的经济总统4.开始和孩子谈钱吧5.加强对女儿的理财教育1.父母是世上最棒的老师2.别低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3.不要用金钱弥补愧疚感4.父母先学理财1.财教育:教会孩子正确选择2.用钱可以做的五件事1.零用钱:理财教育的出发点2.允许孩子犯错误3.零用钱的金额要适度4.不要把零用钱当做贿赂5.和孩子签一份零用钱协议书6.妈妈有家庭记账,孩子有零用钱记账本7.教孩子制作零用钱记账本1.留给孩子一笔真正的遗产2.让孩子改变观念:从消费者到生产者3.从做家务开始体验赚钱的艰辛4.别让孩子-辈子啃老5.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6.鼓励孩子半工半读7.马上帮孩子实行生涯规划8.倾听孩子的异想天开9.帮孩子树立职业意识10.让孩子拥有梦想 1

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经验 篇5

一、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

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在生活、学习上都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父母与孩子能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营造家庭温馨、民主的气氛。例如在家庭决策方面,做到一家人群策群力,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家庭成为孩子发表看法的平台,一方面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形成家庭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对孩子的尊重不是放纵,在平等的基础上始终要严格要求。采取平等式的同志和知心朋友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启发和诱导,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父母可敬可亲。

对于他们不正当和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随意放纵和满足,否则会酿成孩子犯错误,走入歧途。应该在思想和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去不断进取,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鼓励他们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增强对于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并学会分析和战胜困难、挫折,走向胜利的本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

从孩子一开始上学,我们就应注意让孩子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让他们明白读书、做作业都是为了学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反复给孩子讲,学习是儿童的责任,不要以为是“给家长念书”。

强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如获奖、考试得高分等,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肯定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除家长言传身教、严以律己外,还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买个小闹钟,让他自己掌握时间,养成自律习惯,应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后参加其他活动或阅读课外书籍。从小到大,一年四季,持之以恒。要让孩子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只有思想沟通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掌握家庭教育的主动权。我们的做法是:和孩子经常讨论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鞭策和鼓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向他进行渗透比正规的要求要有效得多。

三、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所以要使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性格。

第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父母而言,不在于学习多少专业的知识,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人格,因为父母的人格决定家风的方向,而思想教育就是一种家风的熏陶。在教会他们生活、劳动、工作、学习的时候,连同如何待人处事、如何拼搏进取、如何忍辱负重承受挫折等人生哲理、社会伦理、行为规范、道德风尚都教给了孩子。

第二,讲求方式方法。例如,孩子做错事后,不应该去责骂,而是耐心地教育,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孩子就不会对承认错误产生恐惧,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错,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诚实的好习惯。

第三,随时随地抓住教育机会。比如,鼓励孩子观看重大的体育比赛,通过观看激烈的比赛过程,孩子自然而深切地感受到了运动员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拼搏的精神内涵。总之,家庭环境是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的熏陶和培养。

四、创造共同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实际就是教育父母”是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亚提出来的。如今的年代与她生活的年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这一思想却仍可以说是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典。

打破孩子为学习中心的传统模式,家长和孩子同时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尤其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已失去了知识权威的优势,父母与孩子互为学习对象。平时,遇到知识上的问题,全家人积极参与,共同查阅资料,共同分析,共同充实自己。

创造这种环境,方法很多,可以灵活处理。例如,建立“家庭图书馆”,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看一些课外书籍,广泛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在节假日尤其是周末,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购书;在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一般不看电视,而是看书,既不干扰子女,又能充实自己;看一些新闻节目和知识性较强的节目时,大家互相探讨交流。

这样,在家庭中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又给孩子一定的要求,逐步地使孩子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经验 篇6

我的一位老同学是美籍华人,他不但自己事业上是个“成功人士”,孩子教育得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问他美国家庭教育孩子与咱们中国有何区别,他告诉我美国不像咱们喜欢处处替孩子做主,父母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千方百计地帮孩子的忙,还把这些归结为对孩子的疼爱,结果疼爱出了“啃老族”和“怨老族”。美国家庭也疼爱孩子,可是他们疼爱孩子最基本的出发点是鼓励孩子自立、自强、自主,具体地说,从孩子小时候起,美国家庭一般都注重从以下八个方面教育孩子。

1、倾听梦想。孩子们的志向与父母对他们未来的设计相左时,多鼓励子女的梦想,无论在父母看来这类梦想何等奇特,因为这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何况,孩子的梦想往往是他们成功的起步。

2、提供机会。能力需要靠训练来增强,需要有机会去磨练。因此,父母大多都让子女参加运动队、童子军、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社区组织,使孩子从小就获得待人处世的经验。

3、充分鼓励。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父母称赞的,这不意味着用虚假的话哄骗孩子,也不是说父母永远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该跟赞扬结合在一起。

4、多问“假如”。“可能性思维”是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对一个难题认真研究并向别人演示如何解决它的孩子会问:“假如我这样做了,会怎么样?”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多做这样的思考,这样孩子从小考虑问题就会想到前因后果,也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5、勇于表现。鼓励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多发言,在别人面前毫无羞怯地表现自己是一个最重要的技能。美国人是不提倡“谦虚”的,能干的事就要敢说我行,遇到竞争对手就要敢于拼搏!

6、盯住成功。要鼓励子女多想成功而少想失败,多想如何扫清障碍的办法而少想败退,增强孩子的自信。自信会成功的人,就会紧紧盯住成功的目标去给力,这也就大大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7、允许探险。孩子乐于钦佩和追随那些愿意冒险和能应付挑战的人。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怕孩子磕着、碰着、摔着,如此谨慎入微,难得孩子有冒险精神。实际上,生存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没有冒险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8、学会“3R”。Respect(尊重)、Resourcefulness(机智)、Responsibility(责任心)被认为是父母必须在孩子身上开发的三种基本特性,成功的桂冠总会落在这种人头上。他们努力照习惯去理解和容忍,他们屡次在挫折面前另辟蹊径,他们勇敢面对自己行动产生的后果。

这使我想到咱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帮孩子大多习惯“授子以鱼”,而美国的家庭大多习惯于“授子以渔”。这也许就是咱们有不少孩子依附性强而美国的孩子大多自主性强的原因吧。

谈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教育 篇7

为了做好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在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每接一届新生都为这样的学生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更多的给他们以关心。

首先,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我就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让他们负责班级里事务的管理。同时我和科任教师们一道平时主动地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及时疏导。平时多做个别交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孩子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性。在孩子生日时,我会购买小礼物赠送给他,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进行祝福。使他们感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对于他们在学习上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多年来,无论是作业批改,还是课上提问,我会有意识地多给他们些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每带一届学生,我就要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让班上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去主动帮助他们,促进他们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事实表明,当他们学习很好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再次,提高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艺术。每年我很珍惜我局举办的家长学校的机会,请家长来参加学习,并在会后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总结教育孩子的得与失。让他们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到目前为止,我班的学生家长先后有不少人在局举办的家长学校上发表演讲,用自身实例去教育别人,并有几人在家长学校报刊上发表文章。另外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最后,帮助学子学会感恩家长、理解家长。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对家长再婚有的反应强烈,有的很反对,和家长闹矛盾。如现在我们班的孙某某上学期由于把对妈妈再婚,在校不好好学习,晚上夜不归宿。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气得家长打电话对我说:“这孩子我是不要了,有时真想把她整死。”对这样的学生,我会把家长和孩子一起找来,让孩子回忆家长从小关心她成长的艰辛过程。由于爸爸出了车祸,一直由妈妈带自己,有一次她生了病,妈妈急得几夜没睡,精心照顾,直到她的病情有了好转,妈妈才肯吃饭。但她担心妈妈再婚后对自己不好,所以才气妈妈的。听完孩子的诉说,家长孩子都哭了,但要想让孩子一下子理解妈妈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只要有时间就和她谈心,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学会感恩家长,理解家长再婚,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与继父母的关系,同时也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他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班主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让他们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在校能开心学习,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摘要: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 如不及时矫正, 久而久之, 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 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教育 篇8

一、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及安全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充满着威胁孩子安全的因素,如:家庭的电源插座、热水瓶、刀、室内的摆设、家中存放的有害药物等,家长除了极力消除这些容易导致孩子意外伤害的隐患外,应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懂得不该这样做的理由,并认识其危险性。如:让孩子观察刚煮熟饭的高压锅、热水瓶内的水、刚用过后电熨斗,告诉孩子这些东西很烫,会烫伤人,家长可“示范”着摸一下,随即把手拿开,嘴里喊着“烫”,脸上作出痛苦的表情,然后握住孩子的手,也在其上面迅速摸一下,使他感到有烫。有过这种体验,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再不改贸然去做这些危险的事。家长还可利用周围发生的事故,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如:领居家孩子手被小刀刮伤,可带孩子前去探望。一方面,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另一方面通过看小伙伴受伤伤势和痛苦的表情,使孩子懂得玩小刀易发生危险。像这样生活中他人的教训,都可以成为丰富孩子生活经验,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好教材。

家长还应让孩子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粗浅的安全知识。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们可能采用这种形式向孩子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教育,这样做,孩子易理解并乐于接受。如:通过故事《鲁鲁的鼻子》,使孩子懂得不将异物放入口鼻,不然会有危险性。游戏“看谁找得对又快”,让孩子分辨哪些物品是危险的物品--这样安全知识在听故事及玩中不知不觉地牢记在心中。另外家长还应教会孩子识别一些常见的符号与标志。如:交通安全标志、有毒物品的符号,安全通道的标志等,告诉孩子每个标志所包含的意思,从中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提高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

孩子随着生理与心理水平的发展提高,出现强烈独立行动的愿望,但由于孩子知识经验比较缺乏,独立行为能力差,这一现象也是导致孩子出现意外伤害与不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教会孩子一些基本动作和自我保护的技能。如:学会正确使用椅、凳等攀高的能力;吃鱼学会剔鱼刺;学会正确使用剪刀、小刀等一些工具,懂得使用这些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要有正确的握法,不要拿着这些工具到处走动,更不能奔跑;懂得跑步拐弯要放慢速度;摔倒时用手臂支撑,同时把头抬高。家长还要注意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家长不要急于干预,而应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孩子要喝水,不知道热或凉怎么办。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到底水是热或是凉,而是让他想办法解决“你想个法子,看怎么能知道是凉是热?”并提醒幼儿注意不要烫到手。在成人的启发下,孩子会想很多办法:我用小勺舀一点试试;垫上毛巾摸一下;手放上面感觉有没有热气———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后碰到类似的困难,即使大人不在身边,他也会设法安全地解决。

三、教会孩子自救的办法,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

为了应付生活中一旦发生的突发事件,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救的方法。万一碰到此类事情,孩子就不会束手无策。平时教会孩子记住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及用途。如:110电话,可以救得警察帮助;119是火警电话;112是急救电话。教会孩子记住家庭地址与电话号码,学会打电自豪感。家长还要有效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可人为设计一些问题情况“如果你落水了怎么办?”、“玩滑梯时脚卡住了怎么办?”、“房子着火了怎么办?”、“地震了怎么办?”等,引导幼儿设想各种自救的方法并进行演习,这种活动又是游戏,又是模拟练习,孩子非常喜欢,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

培养孩子自信的家庭教育 篇9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坚韧性。我相信,有更多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成年人更会有这种坚韧性。因此,当我读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复原力”的人》一文后,感触颇深,并决定培养我和孩子的复原力,过自信、多彩的人生。复原力是指经历了创伤、悲痛、威胁或重大压力源后却能够维持良好的适应过程。我特别希望自己具备这种能力,因为别人的一个犀利眼神、一个不屑表情、一句负面评价都有可能伤害到我,令我不舒服好几天,心中充满了压抑和紧张。

我的孩子也曾经说过,他是个有着玻璃心的人。所以,我和孩子都需要培养复原力,具备复原力,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快乐地生活,才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要想拥有复原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一些个人特质。如:对自我有正向的观点、能肯定自己的长处、具备规划与行动的能力、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绪管理的能力。例如,同事在批判我头发少、发质不好的时候,我可以非常珍惜地说:“其实我的头发挺好的,尽管它不多也不强壮,可是它为我卖了四十多年的力了。”如此以来,我就没有了被同事批判的沮丧与失望,还有可能迎来一阵笑声。要想拥有复原力,我们应该放宽视野,往好处想。乐观的人在每个困难里看到了机会,我们要多在心里想像自己想要的,而不要过于担心自己所害怕的。毕竟,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必担心,不可以解决的事情担心也没用。如每次大型考试前,儿子都会对我说:“妈妈,我特别紧张怕自己考不好。”此时我可以引导孩子想,你认为或者希望自己考多少分或多少名,为了达到目标,现在我们可以努力做些什么。并且让他回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和尽心复习,以及平时的优秀表现。

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秘籍 篇10

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秘籍6:热情而温柔地拥抱宝贝

每天上班离家时,送宝贝到幼儿园时,回家见到宝贝时,和宝贝玩得十分开心时,当宝贝因为遇到困难而沮丧时……都要记得给宝贝一个热情而温柔的拥抱。

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 篇11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孩子成长

近年来,很多家长抱怨学校和教师是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家庭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认为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一、家庭和睦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一个家庭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氛围,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带来好的因素。如果家庭出了问题,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学校学习时会不安心,心情也会郁闷,精神负担过重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滑,性格也随之改变,变得暴躁、粗野,丧失生活的信心。认为父母都要离婚了,我还能有希望吗?这样就成“问题儿童、问题少年”了。

我曾经带过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在班里原本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在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她也都积极参加。但是在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的父母二人因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由小的争吵到大的争吵,到天天打骂闹离婚。给这个女孩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有一天她居然和我说她要跳楼。我当时特别不理解,于是我仔细询问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她哽咽的对我说“父母每天争吵,不再让她活下去的信心。”这么小的孩子不该有这种想法呀我听后赶紧和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告诉她的家长孩子目前的状态,她的家长听后非常震惊。经过我的劝说,孩子的家长决定为了孩子不再争吵。没过多久,孩子又恢复到了从前,开始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

二、“溺爱是真爱吗?”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接触。我发现中国父母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孩子的溺爱。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由于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变成了无人能管的地步。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都应该受到健康的教育,对事物的是非分辨不清时,对孩子应该有正确的引导。孩子都10多岁了,对孩子就不要过分的溺爱了。溺爱导致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想做,一切都由父母代劳。因此变得懒惰、自私、无情。

最近我带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位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年仅15岁的他不在学校好好接受教育,却跑到一些不该去的场所去,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在一起,接触一些本不该青少年接触的东西,变得很不可理喻。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不仅不学习,反而脏话连篇,辱骂同学。弄得班级没法上课。我无奈把他的家长找到,没想到他见到他的家长不但不害怕,反而破口大骂,还动手打他了父亲。我和他的父亲交流,他的父亲哭着和我说:“这我都是我的错呀从小只要他想要的,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想到长大后他却越来越不听话,我已经管不了他了。”这就是溺爱的后果,所以千万不要溺爱孩子。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俗话说的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由于各家的生活状况不一样,有很多家庭的父母仍然需要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由于上一辈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过分溺爱,遇到事情时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我觉得作为父母如果想培养个优秀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过分溺爱孩子。(2)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大吵。(3)不应该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4)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不應该让孩子感到世界没有希望。(5)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更好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6)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孩子只要尽力就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是最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决定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很重要,让我们多关注下我们的孩子,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参考文献】

[1]乐善耀主编:《让孩子健全人格》,文汇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王宝祥主编:《今日做父母》,同心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3]贻祥编著:《诺贝尔奖得主家长们的21个教育方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4]周弘著:《赏识教育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孩子的家庭教育 篇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孩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在当前中国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势下, 加上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日趋下降、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留守儿童、全职母亲、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信仰缺失等现象的出现, 家庭教育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进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幸福与发展。作为一名从教50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者, 我认为, 应该将家庭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教育家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 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来自好的家长。中国人自古有重“早教”、重家教的传统, 至今依然如此, 可以说更为重视。但和过去相比, 今天的家长常将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成才, 尤其是所谓的成功上, 对“做人”的教育要么有所忽略, 要么有所失当, 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

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做家长, 往往是在孩子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突出的时候, 才开始反思自己和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而这时再来解决问题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为时已晚。在中国, 更为普遍的情况是, 家长没能意识到独立性与自主性在孩子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致孩子在责任感、抗逆力、自信度、主观能动性、抉择能力、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等方面的缺失或低下, 令人担忧。

做家长也需要知识和经验, 而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一个试错纠错的过程, 因此, 合格的家长需要提前接受教育, 教育家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家庭教育应从教育家长开始。

解放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要义所在

有学者曾这样说, 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标志, 第一是发现了人, 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 世界焕然一新;第二是发现了女性, 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世界得以完整;第三是发现了儿童, 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 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深以为然。

将儿童从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 是相对“桎梏”“控制”而言的, 解放孩子, 就是要让孩子在成长中释放天性, 成为他自己。一个人只有首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才能在心理上、精神上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拥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在从事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中, 实现价值、造福社会, 过幸福的人生。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亟须引入的重要命题, 它能从根本上杜绝溺爱、威权、家暴、忽视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孩子从出生开始, 就接受家长的抚养与教育。在心理学上, 有个概念叫“投射性认同”, 也就是家长如何看待孩子, 会投射到孩子内心, 孩子会慢慢加以认同。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有权利、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思考、选择、做事, 那么孩子也就慢慢认同了这样的看法, 并在日积月累中使之成为现实, 反之亦然。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并不是放任纵容, 而是通过引导、监督与激励, 促进孩子形成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效能, 这远比考试多考几分重要得多。这就需要家长有相应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巧, 而这, 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的。

通过立法等保障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义务

十八大以来, 中国开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然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却严重滞后, 已经拟就的《反家庭暴力法》还未正式出台。美国、日本、法国等都有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国需要就此积极开展工作, 国家决不能在家庭教育方面长期缺位。针对教育家长等问题, 我建议国家及地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先试点、后推广:

家长须持有《家长资质证书》。由政府出面, 成立专门的非营利性质的家长学校。学校可建立在社区, 也可建立在各级各类学校, 以及设立相应的网络学校, 教师由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 可通过大规模培训先期储备合格的家庭教育教师。要求即将成为家长的准家长, 以及幼儿园、小学、中学各阶段的家长, 包括代家长 (即实际监护人) , 必须在家长学校接受一定学时的学习, 并通过适当的核查后取得资质证书。考虑到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 中国家长将集中进入一个不懂做家长、不会做家长的阶段, 这样的强制性手段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也是家长们的需求所在。

延长女性产假。我国职业女性目前的产假一般为3~4个月, 这远远不够, 导致产妇身心健康、母乳喂养、母婴关系等产生问题。科学已经证明, 0~3岁是个体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母亲的陪伴极其重要。在瑞典、挪威、英国、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俄罗斯等国家, 产妇一般都享有1~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带薪产假、育儿假。我国可阶段性逐步延长女性产假, 先期可延长至6~12个月, 这对我国的人口质量将带来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篇13

端州中学 杨丽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能够把握家庭教育的主流方向,比较注重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从未成年人的发展需求、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教育效果来看,目前的家庭教育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如部分家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缺乏科学观念的正确引导,“重教不会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参与的合力不强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尤其突显。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要相互配合,以强化家庭教育职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关键词:家庭教育 缺失 策略

近几年,我们屡屡从报上看到青少年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事例,而人们会把目光过多纠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的因果关系,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其一生的学校。瑞典教育家哈巴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可见,家庭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必然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如何教育这些孩子也成了家长、学校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出现“重教不会教”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长的科学家教知识比较欠缺,实践中往往凭个人直觉,凭零星获得的一些家教知识和传统的育儿经验进行教育。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长,仅有良好的愿望和良好的动机,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最有效和最佳的途径就是:家长要加强学习,明确角色、提高素质、善用方法,自觉地做好未成年的家庭教育工作。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家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家庭教育态度、内容、方法,它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家长头脑中的对于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①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而家庭教育显然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被排在首位。为此,家长有必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人”地位,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②要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利用家庭的教育功能去全面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社会需要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当前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缺少本质的认识,往往将家庭教育等同于文化辅导,因而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最终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家长要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并意识到家庭教育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去做以及能够做到的。

③作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应试教育在当前的确大有市场,但成人与成才,做人与做学问,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要改变过去教育子女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狭隘观念,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科学育子的资质。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当然,并不要求每个家长都成为教育专家,但提高自身素质,仍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之关键。为此,家长应挤出时间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尤其是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素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起到榜样和表率作用。家长要加强学习,不仅包括教育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做人的学习。这是由家庭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除了有意识的教育外,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父母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自己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使孩子终生受益。

②了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科学引导孩子成长。许多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不了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往往采用“拔苗助长”方法。这种违背未成年人发展的做法主要体现为:儿童教育成人化,导致孩子因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而出现许多困惑,不仅达不到家长所希望的预期效果,而且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家长首先要学会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然后科学地引导孩子进步。如未成年人好奇心强,经常做出一些令成人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行为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家长切不可轻率地指责为“胡闹”、“捣蛋”,甚至于打骂幼儿,应该看到其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个性的萌芽,而应给予正确地鼓励与引导。(3)优化教育方式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方法得当,艺术高明,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按照现代教育观念,家庭成员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多采取说理、启发、鼓励等教育方式。作为家长,过分的严厉和过分的宽容都是不足取的。

①善于与孩子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通过沟通,家长就可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并可对他们思想中出现的某种偏见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他们学会“做人”。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多抽出些时间倾听孩子说话;做到换位思考,平等相处;做到多倾听,少说教;注意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允许孩子参与争论;学会以孩子的方式、角度来告诉孩子自己的观点。以一种亲切平等的态度去与孩子交流、沟通,成功是可以期待的。

②科学评价和尊重理解孩子。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认识造成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关系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但当前有些家长往往在评价上容易发生偏颇,尤其喜欢“横向比较”,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他人长处相比,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自信、胆怯心理。因此,家长要全面地、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孩子。不只是盯着学习成绩一个方面,性格、文明礼貌、劳动表现、交往情况、文体才能、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等,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其次,要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孩子,不要把孩子看“死”了,不要认为聪明的孩子是“生而知之”,不学也成才;智力低下的孩子天生的“愚笨”,学也不能成才。

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家长还要学会尊重理解孩子。其一,自尊心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未成年人亦不例外。它是激发未成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亲保护的羽翼,走向自己独立的生活。让孩子逐渐地学会进行合理分析并选择自己的喜好、意愿并为此负责是家长明智的做法。其二,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关注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深入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去,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活动状态,以加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即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是希望父母能够放下架子,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成为他们的知己、朋友和伙伴。

③慎用批评教育,坚持表扬为主。批评有促进作用,对于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家长要不时地给他点出来,有时要严肃批评,必要时甚至要给予小小的惩罚。但是,事无巨细,动辄训斥,就只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恶化亲子双方感情。俗话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处于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因此,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有错能改,吃一堑能长一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根据“镜中之我”理论,一个孩子是在周围人的肯定、否定评价中认识自己。相对于否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会使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更好的激励作用。因此,父母要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肯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会使孩子逐渐体会到成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树立信心,努力赶超自己和别人。

(4)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未成年人成长起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民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还可以从家庭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因此,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起典范作用,创造一种健康、和谐、高尚、高雅、向上的家庭氛围,以给孩子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校协调配合,发挥整体合力,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学校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几乎占据了未成年人的整个生活,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家庭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学校和家庭的联络。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父母亲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重视与学生父母沟通方式的研究,与学生父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相互依赖成为相互依存,使相互埋怨成为相互理解,从而达成共同育人的目标。许多事例表明,家庭与学校配合得默契,未成年人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教育的及时补位,是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①针对留守儿童远离亲人关爱,缺乏亲情,学校、老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老师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同学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去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同时,有利于调整他们对家庭与社会的种种不满情绪。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开设知音信箱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利用晚上、休息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开办免费或减资培训班,指导和协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了解未成年心理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特别要对两类家庭即城镇“外来家庭”(农民工家庭)和农村“本土”家庭(农民家庭)的家长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

上一篇:书包的苦衷作文下一篇:营销半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