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2024-07-22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共7篇)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1

编制人:张国梅 审核人:赵丽平

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

1、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2009年3月27日至28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2—3题:

2、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指导我们不断取得改革开放的新胜利。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道理 B.社会历史由人的目的决定的道理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3、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我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6、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7、2008年以来,《社会救助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政府工作报告》等相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一大亮点。政府的这一做法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③说明政府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说明政府是我国社会历史的主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8、面对2008年开始的接连不断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只要我们坚信曾经回荡在汶川地震灾区上空的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誓言,冬去春来,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将发展“奇迹”续写到本世纪更远的未来。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D.只要坚持群众观点,一切困难都能化解

9、下列说法中坚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是

A.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B.拿破伦曾经说他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10、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 D.社会意识都是先于社会存在的 11.一瓶矿泉水在便利店以2元左右的价格出售,而对于在沙漠里长途跋涉的人来说却是无价之宝。这说明()

A.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C.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就会不同 D.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12、塑料袋的发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但现在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A.社会历史性特征B.实践性特征C.阶级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

13、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人们是不会干的。这就是

A.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实现B.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 C.价值观的客观评价标准D.价值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

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5、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运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是说

编制人:张国梅 审核人:赵丽平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奋发拼搏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理想信念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16、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

A.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B.努力改变人的先天条件

C.努力进行“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D.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17、有一只鹰的愿望是飞遍世界,但它成天沉溺于幻想之中,忽略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和长途飞行的本领,结果到老死时,飞遍世界的心愿仍未实现。这则寓言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A.要树立远大的理想B.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C.要将理想付诸行动D.要正确处理最高理想与共同的理想的关系

18、.规范文化市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以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因为A.符合人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看人间,那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来生产„„这主要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

20、陈嘉庚把一生的资产都用作办教育,只是为了体现一种人生境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实践着“我毕生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人生理念。陈嘉庚的事迹说明①人生理想通过实践就会变为现实②在实践中发展深化认识

③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二、非选择题

2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会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某校高二(1)班结合《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举办了“价值观,大家谈”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他们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存在和人们的行为具有怎样的意义?(6分)

(2)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分)

(3)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

22、小赵大学毕业后,立志新农村建设,被选聘为碧螺村村长助理。他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办起了一家化工厂。由于碧螺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产品没有销路,而且污染又大,村民普遍反对。小赵认真反思,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关闭了化工厂。然后从本村实际出发,他指导村民种植翠冠梨,效益很好。他还学习市场营销的知识,帮助村里开通了网站,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碧螺村的翠冠梨。在发展梨种植业的基础上,他还带领农民开办起梨加工企业,农民收入大为提高;小赵因此也成了一位群众欢迎、上级认可的优秀村官。小赵的经历是如何体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道理的?

答案:1---5 CDCBB6---10 CAACC11---15 BABCC16---20 DCDBB21、(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3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3分)(2)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分)(3)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1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3分)

2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小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关闭了化工厂”体现了这一点。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小赵立志新农村建设、坚持群众观点,成为群众欢迎、上级认可的优秀村官。

(3)人生价值包括贡献与索取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小赵能成为一名优秀村官,表明他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客观规律,要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小赵立志新农村建设、想人民所想体现了这一点。

(若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问答也可)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2

每周六都是我最不愿意度过的日子,因为我最怕上舞蹈课。为什么呢?因为在周六每次都要压胯,每一次压胯,我的腿就疼得如一根针扎在肉上进入身体里,没压下去就如此之疼,幸亏我没压下去,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大哭起来,老师急忙把我扶起来。同学们看了,有的翻白眼,有的撇嘴,有的鄙视我,甚至小声呢喃:“真是的,这都不会,亏得还练了一年,真是笨死了!”我看看老师,老师的目光在躲闪,我顿时沮丧起来,看来,老师也觉得我这样很让她丢脸,此时的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妈妈得知实情后,一直鼓励我说:“女儿,你一定可以的,忍住疼!”我含着泪点点头。

从这以后,我制定了严密的训练计划,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压腿,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腿就是压不下去,没办法,中午写完作业接着压,还是嫌疼没压下去,晚上我请妈妈来帮忙,我还未准备好,妈妈一下子把重量用在我身上,我“啊”的一声惨叫,随着眼泪“哗哗”的流下来,痛的我天昏地暗,啊,我竟然成功地压下去了,我哭着笑了。

又到了周六,我快步走向舞蹈班,走进教室,我们就开始压胯了,老师说:“谁先来,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很自信地走向前面,深呼吸后,开始压胯,老师轻轻一压,我的胯就压下去了。同学们很惊讶,她们把眼睛睁的圆溜溜,这时的我心里得意,感到全世界都在为我鼓掌。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3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4、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3)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认为事物联系。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1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意义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考点五: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

(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考点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方法论要求:①重视量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错误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

(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

(1)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认识方法。

(2)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4)反对错误倾向: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考点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原因: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辨证否定

(1)辨证否定的内涵。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特点。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的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要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的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4)辨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考点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

2、内涵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考点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创新对科技的意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4

1.(2016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在断交半个多世纪后,美国和古巴于2015年7月20日互设大使馆,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近年来,美国在拉美地区影响力不断下降,美国希望借美古复交改善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美古复交对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美古复交说明()①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

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已经消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6广东七校联考)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2016广东百校联考)2015年7月9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共同打造持久稳定的安全格局,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多维立体的互联互通格局,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格局。共同打造“四个”格局需要金砖国家各成员国()①互利合作,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②包容互鉴,实现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 ③同舟共济,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④互尊互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河北邯郸摸底考试)2015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地区稳定,无意与任何国家一争高下。世界各国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平,让文明理性正义之花开遍世界。”这表明()

①恐怖主义已经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②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④求和平、谋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5年4月15日,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成员遍及五大洲,涵盖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①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充满曲折但深入发展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渐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6河南开封模拟)2015年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习近平主席、普京总统、巴西总统罗塞夫、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会议,就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有关共识体现在会后发表的《乌法宣言》中。金砖国家合作机制()①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②是当今时代主题发展变化的产物 ③以成员国完全一致的国家利益为基础

④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16湖南长郡中学月考)2015年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来自90多个亚非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提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三项主张,包括深化亚非合作、南南合作及南北合作。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①我国外交活动以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宗旨 ②合作是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基本形式 ③平等互信、合作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原则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14天津文综,9,4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50年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妥善处理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中法两国()①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②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共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④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河北衡水调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我国这一做法旨在()①坚持与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②保卫改革与发展成果,防止他国干涉我国内政 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 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2015河北衡水调研)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国安委会议时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的安全观()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15年6月29日,50个国家正式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亚投行由中国倡议筹建,中国持有最大股份,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正式成立()①体现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为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体现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表明区域合作是促进各国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3课标Ⅱ,18,4分)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6吉林长春质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截至2015年4月15日,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对于亚投行的筹建,很多人非常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疑虑,比如,中国是否会借此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亚投行是否会成为中国追逐地区和全球霸权的单边机构,等等。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明确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评析“部分人的疑虑”。(8分)

14.(2015河南信阳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时指出: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打通融资贵、融资难的瓶颈,就

是要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建设,实现联动式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承诺的理论依据。(12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从建交到断交再到恢复外交关系说明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②③正确。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但不意味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①错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消除,④错误。

2.C 题意没涉及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A不符合题意;题意没提到发展,故排除B;内蒙古野马乐团表演的曲目寓意追求和平,体现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C符合题意;题干没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D排除。故答案选C。

3.D 各成员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而非世界各国的利益,故①错误;地区各国的政治是多元化,不可能一体化,故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D应选。

4.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①错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错误;本题强调和平的重要性,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5.B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是引发冲突的根源。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成员遍及五大洲,涵盖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成员国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顺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②③符合题意;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①错误;④中的“主导作用”错误。

6.D ②错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说法错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有两个国家的利益完全一致,所以“以成员国完全一致的国家利益为基础”是不可能的。排除②③,应选D。

7.D ①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说法错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接受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原则。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8.B 考点定位: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排除;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9.A 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有利于坚持与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有利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②③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保卫改革

与发展成果,防止他国干涉我国内政;也没有涉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

10.A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强调不受制于人,但题目中没有提到,②排除。③错在“主导”上。

11.C ①说法错误,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倡导筹建的亚投行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的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因为依靠自己努力是促进各国发展的根本途径,故排除。答案选C。

12.B 材料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建立自由贸易区均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表明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故①④正确切题,选B。②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取代了竞争关系”表述不当;③本身错误。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作文 篇5

先不论网友热议的内容,在我看来,这篇微博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于自己是个上海人的高傲,以及对图中两个女孩的恶意。

所谓的“女孩子蹲着等地铁没教养”,没教养的究竟是“蹲着等地铁”,还是“女孩子蹲着等地铁”?两个女孩子既没有什么不雅之处,也没有妨碍到公共秩序,就要被博主在网上曝光照片,究竟是谁“没有教养”?

知名网络红人及编剧“叫兽易小星”曾就此事发表言论,称“只要没有妨碍公共秩序,我就是躺着你也管不着”。虽然在公共场所蹲或躺确实不很美观,但也不能以“没教养”如此刻薄的言语侮辱。

因为两位女孩蹲着就认为她们是外地人,无疑是在鄙弃其他城市的人民而认为大城市的上海人就高人一等,充满了对他人的偏见。

纵观整个中国,都存在着对其他省份人民的偏见。提到河南人,就会联想到偷井盖;提到广东人,就会联想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食物;提到福建人,就会想到他们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以前,这些事只是一种调侃,而如今它们已转变为了对自身的傲慢以及对他人的恶意偏见。

通过这一篇微博,所谓“外地人”都没有教养的偏见会传播出去,而上海人婆妈、多事的偏见也将会被加深映象。这对双方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传统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网络上似乎已变成了“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只要是自己做的事,都能够去辩解,认为自己是事出有因。就好像是这篇微博,它只批判了两个女孩行为不端,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你在歧视他人时,他人也在歧视着你。

傲慢与偏见只能让他人看见自身的缺点,被他人嘲弄。因此我们要抛弃这种劣行,不要妄自非议他人,也不能对他人抱有成见。教养要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指指点点。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6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打点(diǎn)

泅水(qiú)

一曝十寒(bào)

刚愎自用(bì)

B.塑造(suî)

吮吸(shǔn)

瞠目结舌(chēng)

一蹴而就(cù)

C.吆喝(yāo)

奔着(bân)

如火如荼(tú)

厉兵秣马(mî)

D.湿润(rùn)

筵席(yán)

面面相觑(qù)

垂涎三尺(yán)

2.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消灭

逍遥

销路

硝烟火药 B.水淀

纱锭

石碇

皮开肉绽 C.棱角

丘陵

凌晨

绫罗绸缎 D.飘飞

漂泊

骠勇

虚无缥缈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攒(cuán)击

凫水(fú)

泅水(qiú)

金锭(dìng)B.淀(diàn)粉

菱角(línɡ)

膝盖(xī)

惦记(diàn)C.蛮横(hâng)

澄清(dâng)

梭鱼(suō)

积攒(zǎn)D.美姬(jī)

撅嘴(juã)

刀俎(zǔ)

奔着(bân)4.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A.细腻(nì)硝(xiāo)烟

凫(niǎo)水 B.撅(juē)着嘴 打点(diǎn)

脱缰(jiāng)C.菱(líng)角

虾篓(lǒu)

苇(wãi)眉 D.吮(sǔn)指头 嘱(zhǔ)咐

白洋淀(diàn)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脱缰(jiāng)

凫水(fú)

细腻(nì)

金锭(dìng)B.淀(diàn)粉

菱角(líng)

膝盖(xī)

惦记(diàn)C.蛮横(hâng)

澄清(dâng)梭鱼(suō)

积攒(zǎn)D.硝(xiāo)烟

撅嘴(juē)

打点(diǎn)

奔着(bēn)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摇橹

打涝

晌午

缝衣透针 B.吆喝

围剿

梭鱼

铜墙铁璧 C.搭理

菱角

震荡

烟波浩渺 D.浸透

凫水

惦记

聚精汇神

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泅水

菱角

晌午

缝衣透针 B.吆喝

围剿

肖象

铜墙铁壁 C.警戒

打涝

震荡

烟波浩渺 D.惦记

凫水

浸透

聚精汇神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梭鱼 春风和煦 有志者事竞成 B.掂记 铜墙铁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淀粉 聚精会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凫水 藕断丝联 慌手慌脚

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带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B.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

C.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D.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付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10.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

(4)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A.露

冒 钻 B.露

钻 冒 C.钻

冒 露 D.钻

冒 钻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除了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外,偷盗中的紧张、焦虑在一旦得逞后的顿然,以及对自己表现成功的欣赏,都成为偷菜者快感的来源。

(2)庄学本的作品在休斯敦引起的强烈,是对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种警醒,也是对这届休斯敦摄影节最大的肯定。

(3)2013年11月份,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

食用油的价格涨幅很大。A.消释

振动

精制 B.消失

振动

精致 C.消释

震动

精制 D.消失

震动

精致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连日来,不少陆续抵京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带来了有关大气污染的议案、提案。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说,藕断丝连的利益链,让一些地方治理雾霾时投鼠忌器。

B.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昨晚表示,国产“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状态趋于好转,真是大快人心。C.“3·01”暴力恐怖事件告诉我们,只有坚定地依靠群众,让群众成为全面反恐维稳的有生力量,才能形成维稳的铜墙铁壁。

D.在许许多多朴实平凡的芸芸众生中,有不少人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但在危难时刻会默默地为社会、为他人尽一己之力。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入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虽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在村里到处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了。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枪掩盖过去了,闯过了这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是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的!“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14.(1)文章第四自然段写道:“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不超过15字)

(2)文章第五自然段结尾说:“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其中“它们的清白”指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不超过10字)

15.文中“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句读来具有“弦外之音”的作用。请你具体解释,并指出该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该句的“弦外之音”是

。(不超过15字)

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不超过15字)

16.本文从白洋淀的苇草写起,似乎漫不经心,闲话家常,实则紧扣题旨,字字珠玑。“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人和苇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请从全文出发,概括说明苇的品格和人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7

*重点单词及短语

1)hunger名词,表示“饥饿,欲望”。have a hunger for sth渴望做某事。

satisfied one’s hunger解饿。

作动词,表示“(使)饥饿”。hunger for/after表示“渴望得到”。2)thanks to表示“由于”。区别thanks to,due to和owing to:

thanks to相当于on account of;because of,多用于褒义。

owing to表示“因为”,只能作状语。

due to也表示“因为”,可作状语,可放在be后面,也可直接用在名词后面。3freedom of;freedom to do„表示“„„的自由”。

freedom from„不受„„的影响。the freedom of sth随意使用某物的权利。4)would rather

表示“宁愿,宁可”后接动词原形。

would rather do„than do„表示“宁愿做„„而不愿做„„”。

would rather后接省略that的宾语从句,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用过去式表示现在或将来,用过去完成式表示过去。5)suitable形容词“合适的,适当的”。be suitable for/to sb/sth适合于„„。6)term名词,表示“术语,期限,学期”。

带有term的短语:holiday terms冠冕堂皇的言语,奉承的言语 serve one’s term服刑 in good set terms用坚决严肃的语言 in the long(short)term从长远(短期)来说 in terms of用„„的字眼,从„„观点出发;换算,折合

7)refer to向某人/某事物查询信息。提到,说到,涉及到。与某人有关。适用于。8)reduce表示“减少,缩减,缩小,降低,简化”。

reduce„to减少到„„;使陷入„„的境遇;使成为„„的情况;使变形,使变化; 分解,化简。归纳成为。reduce„by减少了„„。9)supply作动词,表示“补给,供给,提供”。supply sb with sth=supply sth to/for sb。

作名词,表示“供给,供应”,是不可数名词。表示“供应品,补给品”,是可数名词,常用复数形式。in short supply缺少,供应不足。

have a large/good supply of„ = have large supplies of„ 备有许多„„。10)whatever作连接代词,表示“无论什么,凡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相当于no matter

what„也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做疑问代词,意思是“(究竟是)什么”。or whatever诸如此类。作副词,常用于no+名词,nothing,none等之后,以加强语气。11)summary表示“总结,归纳,摘要”。in summary总的来说。作形容词,表示“简短的,迅速的,概括的”。

12)rid

rid sb of sth除掉某人的„„。get rid of意思是“除掉,除去,摆脱”。13)regret作动词,表示“后悔,懊恼,惋惜”。作名词,表示“懊恼,遗憾,悔恨”。

regret sth/that„后悔某事。regret doing sth后悔干了某事。regret to do sth遗憾要干某事。It is to be regretted that„遗憾的是„„。to one’s regret 抱歉,令某人遗憾的是。* 重要语法知识点

3.语法动名词作主语宾语与动词不定式 动名词 定义

动名词是一种兼有动词和名词特征的非限定动词。它可以支配宾语,也能被副词修饰。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解释:动词的ing形式如果是名词,这个词称动名词。

特征:动词原形+ing构成,具有名词,动词一些特征

一、动名词的作用

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

1、作主语

动名词作主语,有时先用it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置于句末。这种用法在习惯句型中常用。

动名词作主语的几种类型

动名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多种句子成分。在这里仅就动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的情况进行讨论。

动名词作主语有如下几种常见情况:

1.直接位于句首做主语。

2.用 it 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真实主语)置于句尾作后置主语。

动名词做主语时,不太常用 it 作先行主语,多见于某些形容词及名词之后。

常见的能用于这种结构的形容词还有:better,wonderful,enjoyable,interesting,foolish,difficult,useless,senseless,worthwhile,等。

注意:important,essential,necessary 等形容词不能用于上述结构。

3.用于“There be”结构中。

4.用于布告形式的省略结构中。

5.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作主语

当动名词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时,常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构成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这时,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做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也可以在句中作主语。

6.例词shopping fishing cycling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动名词

二、动名词作主语与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比较

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用作主语。在意义上相近。但动名词多用来表示泛指或抽象动作,不定式多用来表示特指或具体动作。

注意:

1)在口语中,用动名词作主语位于句首的较不定式多见。

2)在“It is no use„”,“It is no good„”,“It is fun„”,“It is a waste of time„”等句型中,通常用动名词作真实主语。

3)在疑问句中,通常用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而不用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作主语。

4)在“There be”句型中,只能用动名词,而不能用不定式作主语。

5)当句子中的主语和表语都是非限定动词时,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主语和表语在形式上要求统一。

2、作宾语(1)作动词的宾语

某些动词后出现非限定性动词时只能用动名词作宾语,不能用不定式。常见的此类动词有:advise, allow, permit, avoid, consider, enjoy, finish, give up, cannot help, imagine, include, keep, keep on, mind, miss, put off, delay, practise, resist, suggest, depend on, think about, set about, succeed in, worry about, burst out, insist on, can’t stand, be used to, get used to, devo„to„, look forward to, pay attention to, get down to等。

(2)作介词的宾语。

(3)作形容词的宾语。

3、作表语

动名词作表语时句子主语常是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的名词或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表语动名词与主语通常是对等的关系,表示主语的内容,主语、表语可互换位置。

4、作定语

动名词作定语往往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

二、动名词的逻辑主语

带有逻辑主语的动名词称为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当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时,要在动名词之前加上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这便构成了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其中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是逻辑上的主语,动名词是逻辑上的谓语。动名词复合结构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等,分别相当于一个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如

在口语中,如果动名词复合结构作宾语,其中的物主代词常用人称代词宾格,名词所有格常用名词普通格来代替,但在句首作主语时不能这样来代替。

在下列情况下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必须用名词的普通格或人称代词宾语:

a.无命名词b.有生命名词但表示泛指意义c.两个以上的有生命名词并列

三、动名词的时态和语态

1、动名词一般式表示的动作通常是一般性动作,即不是明确地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动作,或是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的动作。

2、动名词的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

3、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同时也是动名词动作的承受者,动名词用被动语态。

(1)它的一般式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动作同时发生,或在其前发生。

(2)它的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3)在某些动词,我们常用动名词的一般式表示完成式,尽管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这似乎是一种强大的习惯。

(4)在多数情况下都避免使用动名词被动语态完成式,而用一般式代替,以免句子显得累赘,尤其是在口语中。

(5)动名词被动语态一般式与现在分词被动语态一般式同形,但无进行意义,being不可省略。

四、常见题型:

1)动名词做主语时,谓语动词为单数。

2)在动名词和不定式中,作为介词的宾语是动名词。

3)动名词的否定直接在其前加否定词,通过代词的宾格或所有格形式给出逻辑主语。

4)有些词后只能接动名词

admit;appreciate;avoid;celebrate;consider;contemplate;defer;delay;deny;detest;discontinue;dislike;dispute;enjoy;it entails;escape;excuse;explain;fancy;feel like;finish;forgive;can’t help;hinder;imagine;it involves;keep;it means;mention;mind;miss;it necessitates;pardon;postpone;practice;prevent;recall;report;resent;resist;risk;suggest;understand„

5)另外还有一些接-ing形式的常用说法

it’s no good;it’s no/little/hardly any/ use;it’s not/hardly/scarcely use;it’s worthwhile;spend money/time;there’s no;there’s no point in;there’s nothing worse than;what’s the use/point„

6)有些词后面加不定式和动名词均可

remember, forget, try, stop, go on, cease, mean后面均可用不定式和-ing形式,但意义截然不容。

五、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同与不同

动名词它在形式上与现在分词相同,都是在动词原形的词末加-ing。在现代语法中,这两种形式同视为“-ing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另一个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由动词变化而成的,它们都保留了动词的某些特征,它们都能带自己的宾语、状语,而构成动名词短语或是现在分词短语去担当句子成分。

区别:

1?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以用于系动词之后作表语,区别方法是:

①作表语的动名词与主语指的是同一件事,此时系动词相当于“是”,通常把主语和表语的位置互换,语法和意思不变。

②现在分词作表语主要用以说明主语的性质,不能与主语互换位置。

2?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以用作定语来修饰名词,两者的区别在于:

动名词修饰名词时主要表示该名词的用途,而现在分词修饰名词时性质?状态或动作等。

被动语态

一、被动语态的用法:

1.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构成:is / am / ar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2.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构成:was / wer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3.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构成:has / have + been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构成:will+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5.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构成:情态动词+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6.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构成:am / is / are + being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7.不定式的被动语态:to + 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二、怎样把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

把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非常简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先找出谓语动词;2.再找出谓语动词后的宾语;

3.把宾语用作被动语态中的主语;4.注意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三、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2.有些动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3.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使用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主动语态中不带to,但变为被动语态时,须加上to。

4.如果是接双宾语的动词改为被动语态时,直接宾语(物)作主语,那么动词后要用介词,这个介词是由与其搭配的动词决定,或是间接宾语加被动语态再加只接宾语。

5.一些动词短语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短语应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能丢掉其中的介词或副词。不定式

[不定式的简介]

1.不定式定义:由to+动词原形构成。

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性动词。而非限定动词是指那些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的动词,可分为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2.用途:在句中不能作谓语。它具有动词的性质,本身可以带宾语和状语。[动词不定式的时态、语态]

动词不定式可以作以上各种成分,但它毕竟是动词,所以有动词的属性

动词不定式及其短语还可以有自己的宾语、状语,虽然动词不定式在语法上没有表面上的直接主语,但它表达的意义是动作,这一动作一定由使动者发出。这一使动者我们称之为 逻辑主语,其形式如下:

主动形式 被动形式

一般式(not)to make(not)to be made 完成式(not)to have made(not)to have been made

进行式(not)to be making(not)to have been making

(1)语态

如果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这个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语态形式。

在There be结构中,修饰主语的不定式可用被动,也可用主动。如:There are still many things to t ake care of(to be taken care of).但有时两种形式表达的意思不同,如:These is nothing to do now.(We have nothing to do now.)There is nothing to be done now.(We can do nothing now.)

(2)时态

1)现在时:一般现在时表示的动词,有时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有时发生在谓语动词的动作之后。

2)完成时: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之前。

3)进行时: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

4)完成进行时: [疑问词+不定式结构]

疑问词who,what,which,when,where,whether,how后可接不定式构成不定式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 语等。

疑问词+不定式部分,均可转换为相应的从句形式。经常在这种结构中使用的动词有:consider,decide,discover,explain,find out,forget,hear,know,lea rn,observe,understand,wonder等。[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

一、作主语

动词不定式作主语时,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单数,其位置有以下两种:

(1)把不定式置于句首

(2)用it作形式主语,把真正的主语不定式置于句后,常用于下列句式中。如:

①It+be+名词+to do ②It takes sb+some time+to do

③It+be+形容词+for sb+to do ④It+be+形容词+of sb+to do

⑤It seems(appears)+形容词+to do

在句型③中,常用表示客观情况的形容词,如:difficult,easy,hard,important,impossible,necessary 等;在句型④中,常用careless,clever,good,foolish,honest,kind,lazy,nice,right,silly,stupid,wise等 表示赞扬或批评的词。在不定式前的sb,可看作其逻辑主语。这一句式有时相当于Sb is+形容词+to do句式。

二、作宾语

1)动词+ 不定式

afford.aim.appear.agree.arrange.ask.be.decide.bother.care.choose.come.dare.demand.desire.determine.expect.elect.endeavor.hope.fail.happen.help.hesitate.learn.long.mean.manage.offer.ought.plan.prepare.pretend.promise.refuse.seem.tend.wait.wish.undertake.2)动词+不定式 ;动词+宾语+不定式

ask, beg, choose, expect , hate, help intend like, love, need prefer, prepare, promise, want, wish„

3)动词+疑问词+ to

decide, know, consider forget, learn, remember, show, understand, see, wonder, hear, find out, explain, tell

4)以下动词后,只能跟不定式作宾语。

5)当复合宾语中的宾语是不定式时,先用形式宾语it代替不定式,把不定式置于补语之后,即:主语+动 词+it+补语+to do句式。

三、作补语

1)动词+宾语+不定式(to do)

advise allow appoint believe cause challenge command compel consider declare drive enable encourage find forbid force guess hire imagine impel induce inform instruct invite judge know like order permit persuade remind report request require select send state suppose tell think train trust understand urge warn

Find 的特殊用法:

Find 后可用分词做宾补,或先加形式宾语,再加形容词,最后加带to 的动词不定式。find后也可带一个从句。此类动词还有get,have。

2)to + be 的不定式结构,作补语的动词。

Acknowledge, believe, consider, think, declare(声称), discover, fancy(设想), feel find, guess, judge, imagine, know, prove, see(理解), show, suppose, take(以为), understand

3)to be +形容词

Seem, appear, be said, be supposed, be believed, be thought, be known, be reported, hope, wish, desire, want, plan, expect, mean„

4)there be+不定式

believe, expect, intend, like, love, mean, prefer, want, wish, undrstand

有些动词需用as 短语做补语,如regard, think believe, take, consider.四、作表语

不定式作表语表示具体动作或将来动作;动名词作表语表示抽象的一般行为。

当主语和表语都是不定式时,其含义一是条件,一是结果。当主语是aim,duty,hope,idea,mista ke,plan,purpose,suggestion等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时,或以what引导的名词性分句,不定式说明主语的内容。

动名词作表语,与主语部分可以转换,另外,动名词作表语还应与进行时态区别开来。

五、作状语

1)目的状语 to„only to(仅仅为了), in order to, so as to, so(such)„as to„(如此„„以便„„)

2)作结果状语,表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要放在句子后面。3)表原因

六、作定语

⒈不定式作定语

不定式在句中作定语,置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不定式短语作定语和被修饰词之间表示以下关系:

(1)表示将来的动作。(2)与被修饰词之间有动宾关系,如是不及物动词,则需加介词。

(3)与被修饰词之间有动宾关系,同时与句中其它词之间又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时,尽管有被动含义,却仍 用主动语态;如只有动宾关系,而无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则需用被动语态。

(4)不定式作定语时,一般可转换为定语从句。[省to 的动词不定式]

1)情态动词(除ought 外,ought to): 2)使役动词 let, have, make:

3)感官动词 see, watch, look at, notice , observe, hear, listen to, smell, feel, find 等后作宾补,省略to。注意:在被动语态中则to 不能省掉。

4)表示个人意愿或倾向的would rather,had better,might(just)as well:rather than置于句首时。

5)Why„ / why not„:6)help 可带to,也可不带to, help sb(to)do sth:

7)but和except:but前是动词do时,后面出现的动词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

8)由and, or和than连接的两个不定式,第二个to 可以省去:

9)通常在discover, imagine, suppose, think, understand等词后,可以省去to be:

10)but作介词,后接不定式结构时,前面谓语动词部分若含有do的形式时,but后的不定式要省去to,否则要带to。

11)当两个或多个不定时短语由连词and,but或or连接时,后一个或几个不定式符号to常省略。但若表示对比、对照关系时,则不能省略。

12)不定式做表语时,一般要带to,但若主语部分中含有do的各种形式时,符号to可省去。[不定式的特殊句型]

1、不定式的特殊句型so as to

1)表示目的;它的否定式是so as not to do。2)so kind as to —劳驾

2、“Why not +动词原形”表达向某人提出建议

“为什么不„„?” “干吗不„„?”

3、It’s for sb.和 It’s of sb.1)for sb.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easy, hard, difficult, interesting, impossible等:

2)of sb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good, kind, nice, clever, foolish, right。

for 与of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如果道理上通顺用of,不通则用for。

4、不定式的特殊句型too„to„

1)too„to 太„„以至于„„

2)如在too前有否定词,则整个句子用否定词表达肯定,too 后那个词表达一种委婉含义,意为“不太”。

3)当too 前面有only, all, but时,意思是:非常„等于very。

一为不定式+动词原形;

一为介词+名词/动名词, to 在下面的用法中是第二种,即to+ 名词/动名词:

admit to承认,confess to承认,be accustomed to习惯于,be used to习惯于,stick to 坚持,turn to开始,着手于,devote oneself to 献身于,be devoted to 致力于,look forward to 盼望,pay attention to 注意

介词but,except,besides+to do(do)

在这种句型中,如介词前有动词do,后面应接不带to的不定式;如无do,则接to不定式,即带do不带to,带to不带do。[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区别与联系]

1)动名词与不定式的区别:

动名词表达的是: 状态,性质,心境,抽象,经常性,已发生的 不定式表达的是: 目的,结果,原因,具体,一次性,将发生的。

2)接不定式或动名词,意义相同。

3)在下列情况下,一般要用不定式: ①hate,like,love前有would(should)时。

②当谓语动词begin,continue,start等是进行式时。

③begin,continue,start与know,understand等状态动词连用时。

④advise,allow,encourage,forbid,permit等动词后接动名词作宾语或带不定式作宾补。

4)部分动词后接不定式或动名词时,意义差别较大,应根据句子语境选择使用。

①forget,remember,regret后接不定式,表示现在或未来的动作,接动名词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如: forget doing/to do

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未做)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某事。(已做)stop doing/to do

stop to do 停止,中断做某事后去做另一件事。

stop doing 停止做某事。

remember doing/to do

remember to do 记得去做某事(未做)remember doing 记得做过某事(已做)regret doing/to do regret to do 对要做的事遗憾。(未做)regret doing 对做过的事遗憾、后悔。(已做)cease doing/to do cease to do 长时间,甚至永远停做某事。

cease doing 短时停止做某事,以后还会接着做。

try doing/to do

try to do 努力,企图做某事。try doing 试验,试着做某事。

go on doing/to do

go on to do 做了一件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go on doing 继续做原来做的事。

be afraid doing/to do

be afraid to do 不敢,胆怯去做某事,是主观上的原因不去做,意为”怕”;

be afraid of doing 担心出现doing的状况、结果。doing 是客观上造成的,意为”生怕,恐怕”。be interested doing/to do

interested to do 对做某事感兴趣,想了解某事。interested in doing 对某种想法感兴趣,doing 通常为想法。mean to doing/to do

mean to do 打算、想mean doing 意味着

begin(start)doing/to do

begin / start to do sth

begin / start doing sth.1)谈及一项长期活动或开始一种习惯时,使用doing。

2)begin, start用进行时时,后面动词用不定式to do。

3)在attempt, intend, begin, start 后接know, understand, realize这类动词时,常用不定式to do。4)物作主语时用to do。

⒉动词不定式的时态,语态

(1)时态

①一般式:动词不定式一般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有时表示同时发生。

②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

③进行式: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

(2)语态

如果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这个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语态形式。

在There be结构中,修饰主语的不定式可用被动,也可用主动.如:There are still many things to take care of(to be taken care of).但有时两种形式表达的意思不同,如:These is nothing to do now.(We have nothing to do now.)There is nothing to be done now.(We can do nothing now.)

⒊动名词的时态,语态

(1)时态

①一般式:动名词的一般式所表示的动作可以是泛指,也可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或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之后。

②完成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2)被动语态

①如果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为动名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动名词要用被动语态,动名词的被动语态有一 般式与完成式之分。

②有些动词后的动名词用主动形式,但表示被动意义。

⒋在口语中,为避免重复,常用”to”代替不定式结构,有时甚至可以把to省略。

⒌在why引起的问句中,省略”to”.如:

Why spend such a lot of money Why not wait for a couple of days

⒍当两个或更多作用相同的不定式并列使用时,只在第一个不定式前加”to”。

⒎”to”在下列短语中是”介词”,后接动名词或名词形式。

上一篇:一生必背的古诗词下一篇:安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