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

2024-07-17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通用11篇)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 篇1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3、珠:珍珠。

4、于:向,对。

5、郑:郑国。

6、者:……的人。

7、为:做,制造。

8、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9、之:的`。

10、柜:盒子。

11、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12、以:用。

13、桂:桂木。

14、椒:花椒,香料。

15、缀:点缀,装饰。

16、珠玉:珠子和宝玉。

17、饰:装饰。

18、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19、辑:同“缉”连缀。

20、羽翠:翠鸟的羽毛。

21、椟:盒子。

22、而:却。

23、还:退还。

24、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25、可:可以,能够。

26、谓:说,认为。

27、善:擅长,善于。

28、未:不。

29、鬻(yù ):卖。

译文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拓展:成语详解

成语简拼: mdhz

成语注音 :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还,不能读作“hái”。

成语辨形: 椟,不能写作“犊”。

近义 词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 义 词 :主次分明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 篇2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作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作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面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意才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应在数词“两”后面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应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作增添,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经常”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篇3

文言文测试中的主观题最常用的题型是翻译。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要想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贯”六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例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译文]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解析]句中“人”、“我”、“北门”就可以保留不译。

“补”:有四点需要遵循:

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

[例题](2006年湖南高考卷)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

[解析]不要误合单音词。上例中的“语文”,就不能当作现代汉语中“语文课”的“语文”,在例句中它是两个词,“语”是谈论,“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例1]焚百家之言

[解析]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例2]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析]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例题]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解析]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例1 ](2006年高考安徽卷)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表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解析]其中“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省略了主语“君王”,翻译时需补出来:“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

[例2](2006年高考上海卷)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

[解析]这里有多处省略,翻译时宜补出来:(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卑鄙”译为地位低。

[例2]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例3](2006年高考江西卷)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旋畔

[解析]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句中“畔”就是一个通假字。通“叛”,这里译为“违背”。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例1](2006年高考全国卷)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解析]“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例2](2006年高考湖南卷)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解析]“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

[例3](2006年高考湖北卷)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例4](2007年高考湖北卷)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译文]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植槐一株”,数量词作定语,后置,按“植一株槐”的语序翻译。“于其下”,状语后置;“哺饿者”,使饿者哺。

[例5](2006年高考天津卷)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解析]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

[例1](2006年高考全国卷)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他呀。

[解析]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式特点要译出来。

[例2](2006年高考浙江卷)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译文]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

[解析]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它语言标志的以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

[例3](2006年高考全国卷)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解析]“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它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注意。

“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例1](2006年湖北高考卷)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

[译文]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

[解析]“庙堂”在这里代指朝廷。《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例2](2006年四川高考卷)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

[译文]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

[解析]“万钟”,指高官厚禄,《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例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解析]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就与文意大相径庭。“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

总之,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如果照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些方法 篇4

一、保留

文言文中凡是古代的专用名词, 如国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物名等等, 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加翻译。

如, 《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中的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可以保留下来。

《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以及木石”中的“宫室、器皿、人物、鸟兽”都可以不译。

二、替换

1.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 “悉”要换成“都”, “咨”要换成“商量”。

2. 古今异义的词语替换

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无论”在这里是两个词, 翻译为“更不用说”, 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无论”是不一样的。

三、增补

文言文语言很简洁, 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语较多, 翻译时需将它们增补为双音节词语。

如, 《童趣》中“能张目对日”“能”增补为“能够”, “张”增补为“张开”“睁大”, “对”增补为“对着”。

另外, 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时候也较多, 翻译时也应将它们补充出来。

如, 《桃花源记》中“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要翻译为“ (村中人) 看见渔人, 于是非常惊讶, (村中人) 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细地回答他们”。

《口技》中“撤屏视之, 一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而已”需将量词增补出来, “一 (个) 人、一 (张) 桌子、一 (把) 椅子、一 (把) 扇子、一 (块) 抚尺罢了。”

四、删减

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 它们一般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 或表停顿、或舒缓音节、或起连接作用, 翻译时可以将它们省略不译。

如,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介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需翻译。

再如, 《曹刿论战》中“夫战, 勇气也。”“夫”和“也”分别是句首和句尾的语气词, 无需翻译。

五、调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词序多数相同, 但古代汉语中有些特殊的句式, 如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翻译时应将句子做适当调整, 使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 这里是主语和谓语倒装,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 《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何陋”是宾语, 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有”的后面, “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呢?)

再如, 《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是定语, 修饰“粟”, 翻译时可调整为“一食或尽一石粟” (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

六、意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但有些文言文如果直译, 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准确、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变通, 用意译的方法。

如,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 经历了很多战斗, 有的战死了, 有的归来了。

《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谈文言文翻译的“文本意识” 篇5

一、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

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是准确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如果片面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而忽视文本文字的古汉语语法,往往会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2007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二题:“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翻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参见江苏教育考试院编撰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第16页)。

在《辞源》中,“悉”有如下解释:①全,都。②知道,熟悉。③姓。追本溯源,“悉”是一个会意字,从心,从采(采是“辨别”的意思),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因而它的本义为形容词“详尽”。《说文》说:“悉,详尽也。”《尔雅》说:“悉,尽也。”因而它的词性可以转化成副词:全都,全部。进而可以用作动词,如:①详尽地知道,了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丞相亮其悉朕意。”②详尽地叙述。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书不能悉意。”③尽其所有。如《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有:“以公之与民已悉矣。”从上面“悉”的词义的演变可以看出,“悉”作为形容词,并不能作“全部”讲。而在本句中,显然是将“悉”解释成动词“尽其所有,全部派出,尽遣”更恰当。

“2011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一句:“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译文为:“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见《说明》第21页)其中,将“区”翻译成“处”,不当。在《辞源》中,“区”有如下解释:①分别。②地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③小屋。④古量名。《左传·昭三年》中有:“齐旧器量,豆,区,釜,钟。”注谓四升为豆,四豆为区。⑤隐匿。可见,将“区”解释成“处”是没有依据的,而解释成“小屋”,恰能反映原文的意思。这些民间自己建造的小庙,有山神庙、土地庙、蛇王庙等等。这些庙大都很小,有的连一个人都钻不进去。文中提到的当地几百个“淫祠”,实际上就是几百个小庙。将“区”解释成“小屋”,恰恰体现了“淫祠”多为小庙的特点。

二、忠实于文本中的语境

语义受语法限制,也受语境制约,文言文翻译要基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词义。

首先,结合全句语境进行翻译。如“2007年江苏卷”“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从语句通顺的角度看,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三小句的主语同为谢晦,上下文衔接更紧密,更通顺流畅。其次,联系句子的上下文进行翻译。本句的上文说:“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高)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可见,谢晦是中了高进之的计策而放松了江陵的防备,派出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去攻打京城,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更能表现谢晦的受骗上当。

同样,2011年江苏卷中的“毁淫祠数百区”,将“毁”翻译成“拆毁”,也欠妥。在本句中,“毁”侧重表现的不是“拆毁”、“焚毁”等毁庙的方式,而是政府禁绝这种淫祠的态度,所以翻译成“毁撤”或“毁废”更好。

三、忠实于文本中的文化传统

除了语法和语境,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也是影响译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尊重文中的文化传统,才能使译文经得住检验。

2011年江苏卷“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祠”翻译为:“滥建的祠庙”(见《说明》第21页),值得商榷。诚然,在各种词典中,“淫”的本意的确为“多余的,过度,无节制,滥”,但仅将“淫祠”翻译成“滥建的祠庙”,并不能完全体现原文的意思。“淫祠”是民间的、不被官府认可的祠庙。本句中的“淫”,主要不是强调祠庙之多,而是强调其不合正统,不合礼制。

2010年江苏卷文言文《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翻译题第二句:“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译文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见《说明》第19页)

本句将“敛”字翻译成“穿衣入棺”,有误。

首先,根据中国传统葬礼,“敛”分“小殓”和“大殓”。为死者穿衣叫“小殓”,入棺叫“大殓”。在“小殓”和“大殓”之间,还有“报丧”、“奔丧”、“停灵”、“守灵”等礼仪,因此,“为死者穿衣”和“将死者入棺”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译文中说“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显然是将“小敛”和“大殓”混为一谈。

其次,本句的上文有“卒之夕”,说明“敛以嫁时之衣”是在梅圣俞妻子去世之日的傍晚或晚上。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为死者“小敛”,给她穿上寿衣,而不可能这么早地为死者“大殓”,将她入棺。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文言文翻译中强化文本意识,宁拙毋巧,字字落实,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翻译态度和练就扎实的文言功底大有裨益。

(徐晓勇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212200)

让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篇6

一、学会补充

古代汉语中有些句子短小精悍,精练简洁,学习文言文就要学习一些有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句子。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有时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还有时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二、学会调整

在古代文言文中,一些词序是有其特殊规律的,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样的文言文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来文言文的词序翻译,就不容易理解,易产生分歧,甚至能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文言文学会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文言文,尤其是在韵文中,常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倒文就是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调整过来进行翻译。

三、学会保留

这里的“留”即保留原文不译。比如原来“文言文”中的一些“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都不用翻译。还有文中的一些基本词,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名词性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的一些内容,翻译时保留好,也不用翻译了。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另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常把诗句、民谣、格言、谚语等引入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中的“泪沾裳”,翻译时就应保留,如果把引用的内容也翻译过来就失去了引用的意义和韵味了。

四、学会替换

我们中国的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文里的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语,这就是“替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和方位词“上”不必要替换外,其余内容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这里要注意一点,上面的四种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它们是可以综合利用的,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中学)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 篇7

那么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教学时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再“谈文言文而色变”呢?

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笔者根据实践经验积累,认为在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吟诵”是途径、是前提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文言文反复朗读, 读熟能使学生增强语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可见,朗读吟诵是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理解文意的不二法则。

笔者认为,文言文朗读须有“三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当为读通课文,做到“字正腔圆”。

为此每翻译一篇文言文, 教师都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吟诵课文的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为目标,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展示式朗读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的“文言之味”,为下面的深一层次的朗读打基础。

2.第二重境界当为读顺课文,做到“文从句顺”。

在这个环节中,应以读顺课文、熟读课文、初步读懂句意为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一边读,一边结合文下注解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句意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加以展示,这种朗读成果展示可以通过竞赛式朗读法和点评式朗读法相结合的办法体现。比如,在教授《醉翁亭记》一文时就采取了这种诵读方式,学生在比赛中提高了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有了学习自信与热情。

3.第三重境界当为读懂课文,做到“声情并茂”。

这个环节的朗读以积累文言知识为目标,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更好地读懂句子的意思,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读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都是需要靠学生在朗读交流的自主体验、感悟和积累中才能做到的,并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解决的。通过学生自主体验积累的才能成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样的记忆才是深刻的,有根基的。例如在《马说》一文中,就“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要读出作者对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的嘲讽之情,语气要加强,节奏要减缓。两个“其”的反问及推测语气,朗读时要读准,通过反复地朗读吟诵,学生才能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及文章主旨。

二、“五字法则”是方法、是钥匙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既有词义相同的地方,又由于用语习惯不同等因素,在句式、词义上与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这也是学生觉得文言文难理解的原因。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依靠朗读是不够的,还应教给学生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五字法”,即“抄”“释”“换”“增”“删”。

1.“抄”。

文言文翻译中,有一些词不用翻译直接抄下即可。这些词往往是一些特指名词及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名词,如:年号、官名、地名、物名、人名、日期等。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句中“太元”是年号,“武陵”是地名,“捕鱼”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

2.“释”。

解释需翻译的实词。这些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字。文言文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翻译时需要将这些单音节字变双音节词或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对此类词,要用现代汉语中的词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主要体现在: (1)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 (2) 词义缩小。如:“妻子”现指男人的配偶,而古汉语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子女。 (3) 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曹刿论战》的“忠之属也”,“忠”在现代汉语中是忠诚的意思,是褒义词,在这句话里却是“认真做好本分的事情”,是中性词。 (4) 词类活用,有些文言文词古今词性不同,有名作状、名作动、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等,如“好事者船载以入”中“船”字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用船”。翻译时要根据词性灵活运用。 (5) 通假字,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解释。如:“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3.“换”。

文言文中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现象,依据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在翻译时需把语序调整过来。例如《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一句,为了强调谓语,将它放在主语“汝之不惠”之前,《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 定语“高、远”后置,翻译成现代文时都要把语序调整过来。

4.“增”。

有些文言句子,依据语言环境及用语习惯,需要增加词语才能译句通顺。《陈涉世家》中“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此句是判断句,翻译“从民欲也”时要在“从”前加“是”。文言文省略句主要是省略了主语、宾语、介词等,翻译成现代文时应增加省略成分。例如《黔之驴》一文中“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句中“稍”前省略了主语“虎”,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这样才能理解文意。

5.“删”。

“删”就是删除可略的字。文言句子中一些无意的虚词在翻译时可删除。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字,它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无意,不用翻译。重复字可删除,例如《小石潭记》中“全石以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只需翻译第一个“为”,简洁明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三步走” 篇8

从历年高考的作答情况看, 为数不少的考生容易出现并且易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脱离语境, 误译词语; 二是以今测古, 替代不当;三是粗释大意, 遗漏要点。为此, 考生必须将上述内容列为复习重点, 注意字词和句子的关系, 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把握。不擅翻译的学生更应该把“取法于课内, 巩固积累于课外”作为备考的基本原则, 因为这是考生准确翻译句子的必备条件。

翻译句子题要坚持“三步走”:读—译—验。

一、读———联想所学, 通读全文

首先, 要读懂读通, 能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其次, 要正确理解句子之间、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 要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一) 阅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断。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能读作“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要留意句中的专用名词, 细心体会。

如称谓、地名、国名、典章制度等, 不要错读导致误解。

(三 ) 要 注 意 古今 异 义 现象 , 勿 将两 个 单 音 词 误 作 一 双音 节词理解。

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其/实汉贼也”等。

(四) 要体会古今语言的语法差别。

特别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如倒装句、被动句及使动、意动用法等。

平时复习, 遇到不懂的字词, 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时, 要注意词的义项选择。

二、译———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考虑采分点的问题, 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这样, 原文字字有落实, 译文字字有根据, 得分必高。

(一) 直译。

1.直译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进行 , 尽量保持原文用 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

2.直译的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1) “对”, 字字落实。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 逐字逐句, 把文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句, 尽量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家居,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Ⅰ《马文升传》) , 可译为“在家闲居,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对译时多选用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2) “补”, 补足成分。我们要翻译的句子会有此处省略N字的情况, 必须增补省略句中被省略、而今天又不应省略的部分。例如:“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可译为“ (第) 一 (次) 击鼓 , (士兵们 ) 鼓足勇气 , (第) 二 (次) 击鼓 , (士兵们的勇气) 就衰减了, (第) 三 (次) 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

(3) “换”, 以白换文。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替换原文词句。主要是替换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语。 例如: “ (卢) 循晨造南津, 命三军入城乃食”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杜慧度传》) 中的“造、乃、食 ”就不便对译 , 就用替换法译为“卢循清晨到达南津, 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4) “留”, 保留名号。就是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某些专用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 可以保留不译。

(5) “删”, 省去不译。对于在句子中只起协调音节作用的词语 (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词等) , 和只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含义的词语 (如结构助词、某些连词等) , 在翻译时就应删去。另外, 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应在翻 译时删掉。

(6) “调”, 调顺语序。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务必调整, 如“会元遗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 (2010年全国卷一) 中, “胁王以危言”是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这句应译为“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再有, 古人一句两断的句子需要调整语序。如“馆陶众庶, 合境悲泣” (2009年全国卷一) , 应翻译为“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

(二) 意译。

如果语句难以直译, 就遵循原文的意思予以意译。但仍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需要意译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处理某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或典故意义, 要意译。当词语的词典意义和这个词的语境意义有相当距离时, 就不能用词典意义简单替换, 而应该意译。例如“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就需要意译为“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 死了也要报恩”。

2.处理一些修辞格 , 一般要意译。例如 :“汝爝火余烬 , 敢与日月争明邪! ” (2010年全国卷一) 中的“爝火余烬”、“与日月争明”是比喻, 翻译时就要意译为“你们 (元朝) 就像火把将要烧完, 怎么敢和太阳月亮 (一样的明朝) 争夺光明”。

3.处理一些特殊句子 , 要用意译。例如 :“汉之为汉 , 几四十年矣” (《论积贮疏》) 把“汉之为汉”译为“汉朝成为汉朝”或“汉朝建立汉朝”都讲不通 , 如果意译为“汉朝建立政权以来”就通顺了。

三、验———“信”与“达”

译文要准确、通顺, 就要讲究规范, 符合“信、达、雅”的前两个标准。所谓“信”, 就是忠实于原文, 不误译, 不漏译, 不增译;“达”就是无语病, 通顺明白, 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具体来说, 翻译句子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要求:“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统计近几年的考题, 关键词语主要是以下几类: 一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二是有词类活用的词语, 三是表现句间关系的虚词, 四是复音词。例如, 2013年高考安徽卷的翻译句子题考查了古今异义词“中国”, 新课标卷Ⅰ考查了复音词“耆硕”、“颦蹙”。由此可见, 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 必须带回文本, 联系语境。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几个误区 篇9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高考答题 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所占分值较高,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却很难得分。为此,本文结合2011年高考试题,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并逐一指出走出误区的对策,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2012年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2011年湖北卷)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误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作为准则。

正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可以”为两个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把”;现代汉语中“可以”是一个能愿动词。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可以”直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可以”,译文就不完整了。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二是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2011年福建卷)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误译:我给你一座新的亭子,并改变它的名字为“一柱”,可以吗?

正译: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新修”;“题”,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命名”。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句中这个形容词就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2011年安徽卷)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误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因为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分析与对策:“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中的“以”字,应译为“通过……手段”,考生误以为这个“以”与“有运饷官以弃运走”中的“以”用法一样,都是“因为”,造成句子不通。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2.翻译完一个句子之后,要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关联词是否得当。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2011年四川卷)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误译:一天,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人们不理睬他。

正译: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吕徽之”。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人弗之顾”,也应适当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不应简单地翻译成“人们”。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序处理不当

例5.(2011年山东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误译:不要害怕百姓犯罪,不要阻止百姓出力。

正译: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分析与对策:句中没有恰当处理介宾短语后置的语序。原文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动词前面,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即将“以罪”“以力”这两个介宾短语分别移到“惧”“止”的前面。另外,“惧”“止”后都省略了代词“之”,也应适当补出,使文句连贯完整。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熟练掌握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合理,看看有没有与文意冲突的地方。

误区六:语言不合规范

例6.(2011年重庆卷)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误译:(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缚送大帅那里砍了头,从此驻军肃然,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正译:(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缚”“肃然”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缚”可译为“捆绑”;“肃然”可译为“纪律严明”。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砍了头”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翻译 篇10

一、“百家音乐”讲坛

新课程标准提倡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于是,很多音乐教师都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哲学、地理、历史或政治的相关知识。可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却不知所云。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音乐教师如果把音乐课做成了“知识拼盘”,就未免有点得不偿失了。学科综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如果把“学科综合”当作音乐课的全部,那么音乐课可能就要改名为“综合课”“美术课”“地理课”“语文课”了。就没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单独开设音乐这样一个科目了。音乐课永远都应该以音乐学习为主,而不应该以学科综合为主。音乐课不应成为“百家”讲坛。

二、“接地气”的审美教育

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应当尊重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过分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会使音乐课变得无趣、乏味。老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局限在“乐理”“音乐史”“歌唱方法”等方面,而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做一个“接地气”的老师,与生同学、与生同乐。这样才能契合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

此外,音乐教师还必须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努力通过音乐教学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孩子反映《森林狂想曲》远不如《青春修炼手册》“好听”。学生不喜欢《森林狂想曲》的原因是其审美水平与审美理解能力的欠缺所致。

三、悉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这样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然而,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对音乐学习不“感冒”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可以多范唱,多表扬,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加入了过多的音乐活动,却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作品,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却一无所获。因此,如果我们过分迎合学生的爱好,过分追求以兴趣为动力,就很容易本末倒置。

四、矫枉过正的音乐课现象

首先,音乐课上加入了太多的游戏。一个精巧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忽视了游戏的质量,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学目标不明确。其次,浪费时间。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上滔滔不绝,遇到自己擅长的话题更是难以自持。最后,就是评价的不真实性。很多教师不论孩子唱得怎样,问题回答得对不对,为了不打消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一律给予掌声鼓励、“非常棒”、“太好了”等激励性的评价。即使节奏不准、旋律跑偏,也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买椟还珠的快乐 篇11

我和朋友去吃自助餐。自助餐的饭菜有贵重、便宜之分,交上钱后随意选。我喜欢海鲜,大快朵颐;朋友喜欢青菜,却专挑贵重的海鲜、肉类吃。我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不吃自己喜欢的青菜呢?”他说:“反正交了钱,就该吃贵的。”

我一愣。他的理由似乎无懈可击,却让我困惑:“你放弃的青菜,是你最喜欢的啊!”

后来回味这件事,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两类东西,一种值钱而你不喜欢,另一种你喜欢却不值钱,只能选一个,你选什么?这是生活中人们常遇到的选择,一般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选择不喜欢却值钱的。谁都不喜欢疾病,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是当疾病和利益同时摆在面前,就有人选择疾病,放弃健康。

另一种人则相反,选择喜欢却并不值钱的,比如买椟还珠的人。他喜欢的是盒子,不喜欢珠子。我不喜欢,再金贵,于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若我真心喜欢,即使在别人眼里是便宜的,在我仍是至宝啊!这样的人,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注重人生的内在价值。

买椟还珠的人,抛弃了值钱的珠宝,得到的是内心的喜乐和满足。

我还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人们都嘲笑买椟还珠的人,但当生活中真正出现这类人时,人们却又那么喜欢、佩服,甚至仰慕。

例如陶渊明,放弃官位,回到破旧的家园喝喝酒,种种田。在心灵自由和地位金钱之间,他选择了心灵自由,是一个标准的买椟还珠式的人。用林语堂的话说:“当我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

卢梭年轻时闯荡巴黎,以歌剧《乡村卜师》受到国王欣赏。国王派使臣找到他,要赐他一份年金。这对居无定所的卢梭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可卢梭断然拒绝了。他说:“一接受国王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他放弃不菲的年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独立、淡泊。

这份名单,还可以长长地列下去。这些买椟还珠的“傻子”身上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他们的内心是幸福的。

《道德经》中曾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一问,问到了人生的一个大问题,正是“椟”与“珠”哪个好的问题。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选择,冷暖自知。那個爱吃青菜的朋友,吃了贵重的海鲜,吃得不香,胃里难受了好几天。他这顿自助餐吃得可谓划算,却没有得到愉快。这是聪明吗?

买椟还珠看似愚笨,实则是一种聪明而愉快的人生哲学。其智慧在于果断地抛弃不喜欢的东西,不管那东西多么贵重;愉快在于没有拐弯,一脚就踏上了向往的彼岸,直接抵达快乐和幸福。

上一篇:营销策划实训任务下一篇:四家子镇林家地小学教研工作总结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