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说课设计

2024-10-18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精选11篇)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 篇1

围绕“安静是个神奇的小女孩”这个话题,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段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品读,用情体会,让学生走进课文,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性活动。2.搜集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感人故事。教学程序:

一、激发情感,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我们开展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活动,体验了盲人的生活,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多么幸福啊,我们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光明。可是盲人呢?他们看不见蓝蓝的天,看不见白白的云,更看不见鲜艳的花。他们的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但是就有这么一个盲童用她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三、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布置自读,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抓住句子中安静最让你感动的动作或词语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方式是:把你的同桌当作安静,你围绕句子向“安静”提出问题,请“安静”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2. 集体反馈

【预设一】: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抓住“极其准确”,比较“准确”和“极其准确”的不同,感受安静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2)抒情:假如你就在旁边,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

【预设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问:安静的哪个举动让你怦然心动?(生读句子说理由)

师随机点拨:

(1)竟然:

(1) 你从“竟然”中读出了什么?结合学生的问答相机指导朗读。

(2)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涌起了许多感想,你能说说吗?

(随机板书:创造奇迹)

(2)神奇的灵性

(师解释灵性的意思)

(1) 请大家快速连读课文2、3两节,看看安静的灵性是怎么来的?

(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在花丛中的穿梭;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小区环境的熟悉;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 由于整天的流连,凭着对花儿的喜爱,凭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安静得到了这份神奇的灵性,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的切身体会吧。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诵读:

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银桦光滑的外皮/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我将手指慢慢地深入小溪/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尖流淌……

(3) 指导朗读:这份灵性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读出心中的感动!

【预设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腾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时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段话中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预设四】:张望

1.师问:

(1)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呢?(随机结合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2)那么安静又张望到了什么呢?此时她的眼前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随机板书:缤纷世界)

2.刚才我们共同感受安静张望到的缤纷世界,而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优美的句子来写出安静这份美好的体验———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条美丽的弧线会是什么呢?———五彩缤纷的弧线告诉安静的就是飞翔,此刻安静心中的飞翔概念该是怎么样的呢?———飞翔是快乐的、飞翔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的、充满希望地、随心所欲的……

3. 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 讨论:

安静用什么在触摸春天?用什么来创造这个缤纷的世界的?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盲童?(板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小结: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 安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虽然残疾但却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大家看看他们是谁?课件提示:贝多芬、千手观音、张海迪……

4. 他们在用什么告诉我们:

谁都有生活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

5. 总结升华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篇2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孩子们喜欢春天吗?你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可是,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的眼前也许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盲女孩的心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在这个盲女孩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受盲女孩的神奇

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出表现小女孩神奇的语句。

生交流:

1.“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谈谈你的理解。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生谈理解。比较句子:

她伸出双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极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蝴蝶明明是睁着眼睛的,为什么会落入一个盲女孩的手中呢?假如你就是那只蝴蝶,你是怎么想的呢?

4.“……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在这神气的瞬间,安静的心里会闪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和安静一起伸出双手,静静地感受吧!

5.“……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是什么意思?用在这儿合适吗?

四、领悟人生真谛

1.一个盲女孩,她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奇的灵性呢?

2.是啊,对春天、生活的热爱,让她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奇迹。

3.安静的神奇让人惊叹,她触摸春天的举动深深打动了作者,他从安静的身上也领悟到了一个人生真谛:

课件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理解此句话。

五、结束语

感谢安静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感谢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也感谢孩子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充满了灵性的缤纷的语文世界。

板书设计:热爱生活

安静 创造奇迹

触摸春天说课稿 篇3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抒情散文,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我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爱。

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我采用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课外文本拓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我将在课前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勾画、批注、交流、朗读、书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千手观音》的舞蹈片段、课文图片、海伦.·凯勒的照片及音乐磁带。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将其分为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词析句,深化感悟;拓展补充,升华情感。这四步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打算用游戏导入新课。首先请学生全体起立,紧闭双眼模仿盲人从文具盒中拿出一支自动铅笔,学生再交流自己拿笔时的感受,然后顺势导入:“是呀!我们只是闭一会眼来做事就如此困难,然而盲人们终日生活在黑暗之中,行动与正常人相差无几,这不得不说他们在创造着奇迹。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叫安静的盲女孩,随她一起去触摸春天”。 [在游戏的环节当中,盲人角色的情境体验,拉近了孩子们与盲女孩的距离,黑暗状态下的感同身受,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同情心。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要谈谈对盲女孩安静的认识。有了前一环节情感的调动,学生表现自然积极,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对学生来讲不是难事,而对盲女孩安静的认识,学生可能会谈到诸如“敬佩、不可思议、是个奇迹”之类的感受。我此时相机引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感受,那就是“奇迹”一词。

(三)、品词析句,深化感悟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探究、感悟课文。找出盲女孩安静创造的奇迹和感触最深的句子,把它们划出来,反复品读体会,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最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个基础之上,各小组再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当中探究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升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些简单的句子学生能很容易地体会其含义,如:“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盲女孩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已不知不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轻轻流淌进学生的心田。但是对于部分重点句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学生能理解“张望”的意思,却不能理解一个盲童怎么会“张望”。在教学时,我会导、引结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尽管安静双目失明,但是我们相信她一定看到了,因为她不是用眼睛,而是在用心灵触摸春天!心灵的触碰,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望到了什么。在交流中,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内化了语言,并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她对美好世界的强烈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学生读书存疑,是思维活动深化的表现,是深入学习的起点,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老师的 “一言堂”、“满堂灌”,老师只不过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词句的咀嚼中,感悟到文本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在品词析句这一环节中,我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感悟安静所创造的“奇迹”,感受安静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珍爱生命的善良心灵,深入体会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主题。“大音希声,大道无痕”,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孩子们的心灵与人格悄无声息地得到了熏陶。] (四)拓展补充,升华情感

学生对盲女孩安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我再利用课件展示海伦·凯勒的事迹,聋哑人的舞蹈《千手观音》,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一群聋哑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多媒体画面的运用和课外人物的介绍,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眼光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从而使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与社会环境的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计办小报的作业,正是基于这一指导精神。

六【说板书】

17、触摸春天

安静──创造奇迹──热爱生活

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和记忆。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 篇4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17课《触摸春天》。

一、教材与学情

1、教情分析: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真实而感人的画面,展示着生命的优美,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教诲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其中,《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而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抒怀散文,它逼真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课件)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结合上下文体会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三、教学重、难点

但是,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成为了教学重点,而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1、教法: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采用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触发感悟——朗读课文、适当拓展——升华主题(课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2、学法:在此教学方法上,学生采用体验、勾画、交流、朗读、书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意义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难点问题,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其中有视频、图片和音乐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视频感受春天的美好,图片和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使学生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文中主人公——安静的内心世界,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课件)

一、激趣导新;

二、整体感知;

三、细读品味;

四、拓展升华;

五、布置作业。下面我来具体说说这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起初,我将播放一段《春景》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眼中的春天。我顺势与学生这样交流:春天多美呀,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这美丽的春天,可是你知道盲童是怎样感受春天的吗?从而引入课题——《触摸春天》。(老师板书课题,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所以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安静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我将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是她热爱春天,就在她触摸春天时创造了奇迹,这样自然过渡到第三个环节。

(三)细读品味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从中找出安静在触摸春天时创造的奇迹,全班交流后,大屏幕出示这三个句子,师生共同来细细品味。(课件)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首先,我要让学生充分朗读这三个句子。接着,我分别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句子。然后,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由我配乐范读课文,引领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这部分的设计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充分体现“阅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学生在这一对话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音乐的烘托为这一对话过程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接下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感受安静的纯洁、善良,感受她充满阳光、充满欢乐的美好心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对安静已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再次回到整体,说说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这时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予以肯定,并让学生把关键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让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课件)“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也是中心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总结时,我会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在以上的环节设计中,着重让学生品味、感悟,老师只是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以引导,所以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从而较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深入地了解安静之后,我出示海伦凯勒的图片,进入第四个环节。(课件)

(四)拓展升华

这一环节首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海伦凯勒,接着出示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课件)“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链接”,了解海伦凯勒用心看到的世界。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一些残疾人,他们经历着生活的磨难,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爱,从而感受到做为正常人的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学会勇敢坚强。

(五)布置作业,(第五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设计了这样两项作业)(课件)

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

2、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第一个作业是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第二个作业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课件)

触摸春天 安静 „„

老师的板书仅仅是本课的课题和主人公的名字,其它的内容由学生板书,是学生在品读完课文以后,对安静的评价语,(它可能是:自信、快乐、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等等。)此板书重点突出,是教学内容与思想的高度凝结,意图是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安静虽然身体残疾但却拥有着美好的心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篇5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美丽的春天刚刚从我们身边走过,你能形容一下春天的美景吗?(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等)春天这么美好,盲姑娘看得见吗?(看不见。)看不见春天,难道盲姑娘的心中就没有春天?不,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里,盲女孩安静也正以她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课文——《触摸春天》。

2、齐读课题。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好,有感觉,再来一遍。

二、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过渡:上节课讲过,课文题目是《触摸春天》,然而,文章436个字,却找不到“触摸”二字,只有一个词与他相近,是哪个词?(板书:感受)找出句子,一起来读读。(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感受春光呢?聪明的你到书中找答案吧。

2、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勾画并朗读盲童安静细细地感受春光的句子,看哪个词语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就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出示学习提示)

三、精读课文,体会安静怎么触摸春天的。

1、学生按学习提示学习课文,师巡视。

2、交流汇报。

在平常的日子里,安静是怎样细细地感受春光呢?谁来说说。

(一)、品安静在花香中流连,感知安静用多种感官触摸春天。

出示句子一: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生:“整天” “流连”看出安静喜欢花园。(读读句子。)

师:安静在花香中流连,她在做什么?

小结:原来在安静的心中,春天就是这醉人的芳香,就是这娇艳的花朵,就是这悦耳的鸟鸣。舍得离开吗?(不舍得,还想多留一会儿。)这就是流连。来,读出流连的感觉。(生读。)

我听出了你的感觉,不过,老师给你个建议,如果在流连这个词前面稍作停顿,“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看看有什么感觉?大家一起读。

什么感觉?(小女孩在细细地感受着春光的美好。)(板书:春光美)是呀,这就是读书的味道。

虽然安静看不见,但她用她听、闻、摸,触摸着春天,细细地感受着春光的 1

美好。将这份感受带入句子读读吧。

生个别读(2个人):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你能读慢点,让我们也细细地感受春光吗?)(让人陶醉。)(美。)齐读。

过渡:从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安静在细细地感受春光?

(二)、品“拢住”和“惊讶”,感悟安静用心灵把握春天的脉搏。

1、生:我认为这句话含义很深:“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是个盲童,可她在花丛中来回走动也不会绊倒,可见她对这儿很熟悉,非常热爱生活。

师:还有谁对这句有不同的认识。

生:我从“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看出认为她走得很流畅。

师: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好。读读句子,读得再流畅些。

2、句子: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学生汇报:“极其准确”说明安静对花园十分熟悉,感觉到花儿上来了客人。、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①抽生汇报,体会句子含义。

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神奇。来,闭上眼睛,此时,你就是安静。(音乐起)你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了一株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手指悄然合拢,呀,拢住了,拢住了,它在你的手指间扑腾,小心翼翼地,把蝴蝶放在眼前,再放在耳边,呀,她在扑腾!请大家轻轻地、慢慢地放了蝴蝶吧!睁开眼睛,说说心情?

全班读。

③师:再说说你刚才感觉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蝴蝶在我手里扑腾,我终于知道蝴蝶是什么样的了!

师:是啊,这也许是安静捉住的第一个能飞翔的生灵,对于安静来说,这是一次──生接读: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生:感受到蝴蝶的生命力。

师:孩子,你与安静一样触摸到了春天!对于安静来说,这是一次──生接读: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体验过吗?)没有,完全没有。(那你把这种感觉送到句子中去,再读读。)

生:我感受到了蝴蝶翅膀碰着手心,在扑腾!(什么感受?)呀,痒痒的。

师:这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呀!对于安静来说,这是一次──生接读: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师:谢谢你的朗读,字字句句都打动我们的心,你也在创造着自己的奇迹!全班读。

师:把自己当成课文中描写的人物,读书体会,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学习的方法。

④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蝴蝶在手,春天在心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段,先自己读读,读着读着,这段话如诗般展现在我们面前,老师将她以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再读一遍(个别读)真好,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齐读)。过渡:多美的画面呀!就这样,(齐读: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静在细细地感受春光?

(三)、品“张望”,感悟安静用想像创造多姿多彩的春天和缤纷的世界。

出示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①学生读,体会:“安静放走了蝴蝶,她很善良。”

②师:读完这句话,哪个词一下印在你的脑海中?有疑问吗?想象一下安静是怎样“张望”的?(张开双臂,踮起脚尖,头左右探索着,向四周或远处看)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孩子,却要努力向四周、向远处张望,你体会到什么?

生: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想看见一切。(你真会理解,真会感受。说到安静的心坎上了。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生:她在用心灵在感受,在张望春天。(你很会读书。)

小结:海伦凯勒说得好:“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独特的内在视角,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所以,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在用心感受多彩的世界。

③安静最想张望什么?(出示练习):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见了。

师:孩子们,请看图,你们从安静的脸上看到了什么?(感动、满足、高兴、欣慰)

师:尽管看不见,但安静仍在用她那颗灵性的心在张望,在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

师:课文学到这,你能告诉大家盲童安静心中的春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多姿多彩、缤纷、充满了快乐)如果说刚才安静在感受春光美,那么这只蝴蝶让安静感受到了——(板书:生命美)就是这样(齐读: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三、整体回顾,揭示主题。

1、师: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盲姑娘安静的行为感动着我们,也感动了作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来说说?(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板书:缤纷世界)

生:齐读。

师:这个“谁”在文中指的是(安静)。

师:谁能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安静是个盲童,虽然她看不见,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知道了什么是飞翔,什么是春天,她多么热爱生活啊!

师:请你把安静带入句子中读。

生: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安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认识热爱生活的残疾人。

师:这个“谁”仅仅指安静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此时你想到了谁?

3、认识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师:那么,“谁”仍仅仅是指残疾人吗?(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师:包括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生命的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你愿意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你的享受吗?

4、拓展写话

师: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生活自己创造,此刻,你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语想说,让我们把想说的话写在课题的旁边,可以送给安静,可以送给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送给自己。

3、学生写体会,老师巡回指导。

4、同桌先交流,然后抽生交流。

5、总结谈话:

四、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喜欢读书的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一背喜欢的段落。

2、喜欢“故事会”的你,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查阅贝多芬、霍金等热爱生活的人的故事。

3、喜欢设计的你,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合办一期“热爱生命”的墙报。

附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 篇6

在一个春天的早上, 生活如往昔般有条不紊地进行, 却因那“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而深深感动和震撼。作者说“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 句字简洁凝练, 感情丰盈真切, 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惊叹, 也为盲女孩安静创造的“奇迹”而惊叹, 惊叹那种奇妙的灵性。

安静在捕捉到蝴蝶那一刻“脸上充满了惊讶”, 那种惊讶, 是新奇, 是全新体验, 更是难以置信!在正常人看来, 一个失去光明的孩子是可悲的, 她的生活是充满荆棘的, 她的生命是暗淡无光的, 她的人生是灰色的, 可是, 就在她拢到蝴蝶的那一刻, 一切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这个春天, 忽然变得不同。

那一片蝶, 拢在她的手间, 扑腾的蝶翼沾满了春的气息, 生机盎然, 透过她的指尖, 慢慢渗入她的心灵。在那一刻, 她触摸到春天的勃发, 充满希望, 五彩缤纷;在那一刻, 她感受到春的温暖阳光, 呼吸着春的甜美清香, 更真切地触摸到展翅欲飞的蝶翼, 触摸到了生活的绚烂明媚。

那一片蝶, 那安静感受春光的女孩, 宛若春天里最明亮的色彩, 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间, 她看不到春天的丰富多彩, 可她的心中却有被正常人轻易忽略的多彩多姿。在那一刻, 春天忽然变得多彩多姿, 心灵忽然变得充盈, 生命忽然焕发出异样色彩, 在女孩缤纷世界中, 我们的心灵也变得多彩多姿。

在那抹奇妙的感觉融入灿烂的心间时,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那一片飘逸的蝶, 在天际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孩子仰头“张望”, 虽然触目不及, 可她的心田上, 一定有一道美丽的彩虹, 那是她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那一片飞翔的蝶, 带给她春天的明媚气息, 翩然起舞间, 也画出了孩子的美丽心境, 那里, 也有一双舒展的翅膀, 准备迎风翱翔, 不管前途如何渺茫, 希望却永远铭刻在翅膀上, 因为“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蝴蝶飞起的刹那, 在孩子仰望蝴蝶飞翔的瞬间, 奇异的震撼同样射中了我们的心田, 安静通过蝴蝶触摸到春天的气息, 我们却通过安静触摸到生命的美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生命的旅途中充满坎坷荆棘、遍布荒原沙漠, 生命旅途中随时有风雨冰雹、时刻有电闪雷鸣, 与其望而却步、踌躇不前, 与其自怨自艾、麻木淡漠, 倒不如鼓起勇气, 重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勇敢而坚定地展翅飞翔。

蝴蝶飞起的那一刹那, 蝶翼上闪耀着希冀的光芒, 那美丽的弧线, 是盲女孩安静的心灵画卷, 更是每个热爱生命之人的美好愿望。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只要怀揣梦想, 坚定而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 就一定能触摸到明媚的春天。

触摸习作的“春天” 篇7

【关键词】习作;课堂练笔;阅读积累;课外拓展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形式为写作。而学生,最害怕上的课就是习作课,因为绞尽脑汁憋不出几句话;老师,最害怕上的课也是作文课,因为怕学生绞尽脑汁也只能憋出几句话。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爱上写作,让老师爱上教学写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认为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 “多学”、“多读”、“多练”,这样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以课堂练笔为平台,多学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等特点,学生容易习得。

(1)关注课堂小练笔,从课文中学。一节语文课堂上,听、说、读、写贯穿始终。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当堂进行小练笔,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学到相应的写作方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随处都可以挖掘出小练笔的素材。只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多多进行练笔,久而久之,他们的习作能力定会有所提升。

(2)关注课堂小练笔,从同伴中学。课堂小练笔有一个好处就是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当练笔规定的时间一到,教师就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往往会让优秀的学生先交流,而那些还处在“困难时期”的学生就充当了听众。在倾听了优秀学生的发言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开自己的思路,从而获得一些写作的灵感;对于那些“困难户”,他们即便把优秀学生的发言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至少他们也动笔了。

二、以课外书籍为养分,多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可见,多读书必定会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面对浩瀚如烟的书籍,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1)精读书目,以一带多。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新书出版,每一本书都去细细地品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博览群书的方法。每一个学期,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可以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很多名师,如蒋军晶、张祖庆、周益民等会在各个假期推荐孩子们看一些课外书籍。

我们也可以让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大家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同一系列的书籍,再扩展到其他类型书籍的阅读。这种以一本带多本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性地去阅读。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仅仅靠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积累。

(2)好词佳句,积累为主。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写话废话特别多?其原因在于,孩子的词汇量很少,他表达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词语。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并在写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流畅和生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平时遇到一篇好文章,应该多读几遍,把文章的美读出来;哪些词汇用得好,句子写得妙,就把这些好词佳句摘录到自己的“采蜜本”里,进行反复品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运用,语言更生动,写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三、以课外拓展为实践,多练

有阅读为养分,有积累作保障,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1)以生活日记为载体,积累习作素材。都说“我手写我心”,虽说学生还是小孩子,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体验,那么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手段。我们不必硬性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可以灵活机动一些。

(2)以交流互评为契机,提高鉴赏能力。不少老师拿起学生的作文,总是改了又改,似乎改的越多作文就越精彩。事实上,老师改的作文早就失去了学生作文的童真童趣,既不是学生作文,也不是教师下水文,成了“四”不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并自觉地修改。作文写完后,首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找几个同学再来评价。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评改中,感悟写作的奥秘——原来这样写更恰当,这样写更生动。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地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进步,集腋成裘,一起触摸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触摸春天的教案设计 篇8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边读边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同学谈。)

2、春天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有湛蓝的天空, 清澈的湖水, 芬芳的花朵。可是这一切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要和文中的主人公安静一起去(齐读)触摸春天。(板书:17、触摸春天。)

二、预习检查

1、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首先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词:(出示:小径 流畅 瞬间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悄然 磕磕绊绊 清香袅袅)谁来读?

这些字中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教师重点指导: “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畅、径、翔”的韵母是后鼻音,“绊、瞬、权、缤”都是前鼻音。还应注意不要将“径”读成“jīng”,将“袅”读成“miǎo”。瞬的笔顺。形近字孤和弧。)

看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得不错。

2、下面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盲童安静拢住了一只蝴蝶。后来她张开手指,把蝴蝶放了。)

三、研读课文

1、谁来说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划出关键的语句,写出你的体会。

(一)2、3段: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引导学生抓住“流畅”、“磕磕绊绊”,让学生感受盲童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知道一般盲人走路是什么样子的?磕磕绊绊,步履蹒跚。而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

联系上文:“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从重点词“整天、流连”我们可以感受到:安静热爱春天,喜欢春天。

所以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一个是因,一个是果。读读这两句话,因为:“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所以:“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学生谈)

四、阅读拓展

1、还有一位盲人,她也十分热爱生活。

(多媒体出示:海伦·凯勒(1880—1968)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2、打开书,看课后阅读链接,它节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体会?

生:海伦.凯勒发现了树叶精巧的对称图形、发现了银桦的光润的细皮、发现了松树的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硬皮……

3、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此时你想到了谁?(我想到了张海迪、杏林子、霍金…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创造了许多奇迹,我们是健康的人,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触摸春天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

.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角膜捐献“我”的态度

母亲 不情愿

父亲 遵从遗愿

女儿 主动捐献

《触摸春天》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10

师:拿起你的笔,把“瞬”这个字在课文旁边好好写一遍。(生书写)

师:写完的同学对照屏幕上的字,看看你写对了没有。如果写错了,在旁边订正。(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不错。下面我们再写一遍,但是,这次请你闭上眼睛写。(生闭目书写)

师:比较一下自己写的这两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漂亮一点?

生:我觉得第一个字漂亮一点。

师:第二个字就差远了。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生:因为是闭着眼睛写的。

师: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感觉一片漆黑。

师:眼前一片黑,所以就写成了这样。我们闭着眼睛写个字,都觉得已经不容易了,但是盲童安静整天生活在黑暗当中,却做出了很多让我们惊奇的事。我们不由得要惊叹一声,她所做的一切真是一个——

生:奇迹。(师板书“奇迹”)

【点评】盲童生活的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者让学生盲写生字,再进行比较,就是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盲人内心的痛苦和生活的艰难,引起情感的共鸣,顺势引出本文的中心词:“奇迹”,从而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文本的品读感悟之中。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想见证奇迹吗?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默读第1~4自然段,把那些让你感觉到惊奇的地方画出来。(生默读后交流)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一个盲童,竟然能用手指拢住蝴蝶,我觉得真是个天大的奇迹。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读这个句子,你们根据老师的朗读做出相应的动作。“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请睁开眼睛。(问一生)我发现你刚才的动作是那样的慢,那样的轻。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因为安静非常喜爱春天,她不想伤害这只蝴蝶。所以她要轻轻地、慢慢地拢住蝴蝶。

师:“轻轻地,慢慢地”,这就是哪个词的意思?

生:悄然合拢。

师:没错,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屏显:安静的手……)(生齐读)

师:作者也感到不可思议,能从这段话里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竟然”。

师:对!“竟然”一词写出了“我”的惊讶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把“悄然”和“竟然”两个词的含义读出来。(生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奇迹。(问一生)请你拿起粉笔,在“奇迹”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生在黑板上“奇迹”一词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

师:我相信奇迹还将继续!哪位同学再来告诉我你的发现?

生:“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第一句话里面,我相信一定也有一个词语让你感到不可思议。

生:穿梭。

师:你理解“穿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快地走动。

师:一个盲童竟能在花丛中穿梭。这更是奇迹了。请你上去,加上感叹号。(生再加一个感叹号)

师:刚才他说“穿梭”就是走得很快。我们联系上下文找一找,看哪一句能表现出“穿梭”的意思。

生:“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穿梭”走得很快、很流畅。

师:对安静来说,走得流畅也是一种奇迹!请这位女同学上去,再加一个感叹号。(生继续加感叹号)

师:随着感叹号的增多,意味着我们见证的奇迹也更多。还有发现吗?

生:“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因为盲童是看不见的,但是她可以依靠自己神奇的灵性去感受到那朵花。

师:这句话当中哪一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

生:极其准确。

师: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

生:(齐)奇迹。(生又加一个感叹号)

师:我们就这样,一步步感受着盲童安静带给我们的奇迹,让我们觉得震惊,不可思议。能通过朗读,把你们的感受表现出来吗?(生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朵溢着清香的月季花前了,真要谢谢你。同学们,我们都来这样读一读,好吗?(生齐读)

【点评】在本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安静神奇的灵性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此教学环节教者紧扣“奇迹”一词,引领学生诵读涵泳,披文入情,从中一步步感受到安静神奇的灵性,达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也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教者重点抓住“悄然合拢、竟然、穿梭、流畅、准确”等词语加以点拨,运用动作演示、联系具体语境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了“课标”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到,随着一个个“!”的诞生,孩子们已完全沉浸于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对“奇迹”一词的理解也逐步走向深入。在他们的心目中,安静神奇的灵性已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而又令人不可思议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主人公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用心触摸春天的美好情景所打动,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三】

师:我们感受奇迹的同时一定会想到,盲童安静只有八岁,她有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自暴自弃?

生:(纷纷)没有。

师:她悲观失望吗?

生:(纷纷)没有。

师: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之中,她是多么的热爱生活。所以,“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屏显)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吗?

生:(齐)有。

师:那么,请你把安静放在括号中,读进去。

生:(齐)“(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安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相信,我们也有生活的权利。(问一生)请你告诉自己:“我有生活的权利”,读——

生:“(我)有生活的权利,(我)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希望你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去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好不好?(生点头)

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那就把我们都读进去。(屏显)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最后,这是我送给你们的一首小诗。(屏显)

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

【总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以上教学片段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文末作者的感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更是点睛之笔,含义隽永,回味无穷。为此,教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填空:“( )有生活的权利,( )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学生在经历了个性化的阅读感悟铺垫后,联系课文内容以及生活实际,就会顺理成章地想到“花蝴蝶”“安静”“我”“我们”等多种答案。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之后,教者再把一首自创的小诗送给学生,用于总结升华;同时,也把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创造美好世界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本课教学实录由徐珊珊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顾晓梅节选)

(吴桂贤,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青年教师;顾晓梅,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洪山镇小学曾凡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2、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一、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生词(幻灯片出示,学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我们不但知道了安静是个盲童,还知道安静整天流连在小区春天的花香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触摸春天(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3至7自然段,同时,安静告诉了作者(我)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大声朗读)

2、请问安静告诉了作者怎样的道理?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这样的一个道理。(指名学生大声朗读出来、采取多形式读)

3、安静哪些行为告诉了作者我“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的一个道理?(学生回答:从安静抓住蝴蝶到放飞蝴蝶的这个过程告诉了我。)师:表扬(非常棒!你真聪明!)

4、那就竟安静是怎样把蝴蝶抓住的?又是怎样放飞蝴蝶的?请同学大声朗读第3、4、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学生大声朗读)

5、那安静是怎样地把蝴蝶抓住了!学生回答:“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幻灯片出示这两句话)再问:安静是怎样放飞蝴蝶的?出示句子,齐读三处句子。再重

点分析前二处句子。师:“极其准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是非常准确的意思。师又问:为什么安静能“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而且抓住了蝴蝶,我也觉得太神奇了,你能回答我吗?老师相机板书:抓住蝴蝶。生:因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能熟知花的香味,所以她“极其准确”地伸向那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生:可能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生:因为安静是个盲人,她平时只能靠嗅觉和听觉来生活的,又因为蝴蝶整天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翅膀沾满了花的香味,所以安静依靠灵敏的嗅觉准确地把蝴蝶给抓住了。老师及时表扬:哇,你真棒!生:安静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可她心里的眼睛是打开的她是用整个身心在感受这美丽的世界。师:说得真好!生: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她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浓郁。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蝶也愿意和她做朋友。再读第二个句子,问“竟然”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学生说句子)我们再一次地读一读这两句话。(先男女比赛朗读、多形式朗读,再全班读,要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是呀!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6、当安静把蝴蝶抓到以后,她把蝴蝶怎么了?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再回答老师。(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生:“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马上板书:放飞蝴蝶师:安静在张望什么?生:张望蝴蝶飞翔的弧线。你能表演一下张望这个动作吗?学生表演。师又问:什么叫飞翔的概念?生:这是安静想象中的飞翔。师:理解地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读)

7、当作者我看到这一幕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师:你看到的作者怎样了?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师:安静的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生:先读,刚读这句的时候,我想一个盲人的眼前肯定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

会多姿多彩呢?后来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师:是呀!“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师:是呀,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幻灯片展示)中的内容。

2.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

3.老师这里还收集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其实他们也同样生活得多姿多彩。(幻灯片展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让我们从小女孩安静抓住蝴蝶到放飞蝴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对生命的关爱。通过这篇课文也告诉了我们要热爱生活和关爱生命。

请同学们抱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大声地朗读全文。(如果时间不允许,删除)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

(安静)热爱生命

(作者)关爱生活

17、触摸春天

上一篇:未来的我300个字作文下一篇:团圆才是福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