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共10篇)
《触摸春天》 篇1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 它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用词细腻、丰富、优美。通过课文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 生活阅历有限, 对探讨“生命”这种抽象问题的抒情散文,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通过学习, 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 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渗透生命教育。
●教学准备及环境
教师设计并制作相关知识的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电子白板和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游戏闯关, 复习字词
师:我把这课的生字词, 变成了两次闯关游戏, 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如图1) 。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网上监控, 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评价后, 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巩固记忆。
师 (写字指导) :本课有很多要写的字, 请同学们仔细看“写一写”里的生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 (如图2) 。再拿出田字格本, 写一写你认为最难写的字。
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展示个别学生作品并点评。
设计意图:用游戏闯关的方式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自觉学习, 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生字词, 避免复习的枯燥无味。
2.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触摸春天》, 今天, 我们再次欣赏春天的美景 (学生观看视频) 。
我们都喜爱春天, 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美好的事物, 可就有一些特殊的人, 他们看不见蓝天、白云、鲜花, 他们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可是, 他们的内心是否也是一片黑暗呢?他们是如何感受这美丽多姿的世界?现在,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盲女孩的心灵, 看看她是怎样感受春天的。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色彩绚丽的春天景色的视频播放, 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然后通过突然的联想、对比, 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走进课文, 品读感悟
教师对本课学习网站内容及功能作简要介绍。学生戴上耳机, 操作计算机, 自学课文。
师:好, 安静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划出相关句子。让学生自由读句子, 然后指名阅读该句子。
师:老师听到你把“竟然”这个词读的特别重, (在“竟然”下加点)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把它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生:可以换成出乎意料、居然、没想到。
师:再请你读一读 (师指导生阅读出出乎意料的感觉, 并指名读、齐读) 。
一个正常人想捉住一只蝴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作者却亲眼看见盲女孩将蝴蝶拢住了。你们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惊讶、奇怪。正常人都抓不到蝴蝶, 而盲人却抓住了, 这真是一个“奇迹” (师板书“奇迹”) , 真是“不可思议”。
生齐读句子。
师:是啊。安静怎样能拢住睁着眼睛的蝴蝶呢?她靠什么呢?
生:神奇的灵性。 (师板书)
师:你们从哪些语句里体会到安静有“神奇的灵性”?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相机划出相关句子, 并给重点词语加点 (如图3) 。
生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的。”
生2:“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生3:“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是什么, 让一个盲女孩流连忘返呢?
生:是春天。安静很热爱春天。
师:是呀, 安静是个盲人, 她看不见, 但她热爱春天, 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想象一下, 安静一定也…… (生:摔过跤) , 遇到过…… (生:各种困难) , 但她毫不…… (生:害怕) , 毫不…… (生:气馁) 。所以才拥有了“神奇的灵性”啊!她是用自己的手指和…… (生:心灵) 在触摸春天。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的窗口, 让学生通过“文字-联想-语言-文本”的过程, 增加对课文的了解与对安静的认识。
师:此时此刻, 我们突然明白, 盲女孩安静是在用双手触摸着春天, 在用“心”感受春天, 可当她拢住蝴蝶后, 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学5~6自然段。
生:“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划出这句话, 指导学生反复读并引导思考:安静为什么将蝴蝶放飞?
生:安静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安静心灵里, 蝴蝶也有生存的权利。所以, 安静将蝴蝶放飞了。
师:老师仿佛看见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安静仰起头面带笑容的张望。同学们, 一个盲女孩, 她怎么会张望?安静能看见吗?
生:能, 她能用心感受到。
师播放放飞蝴蝶动画, 让学生体验安静的感受。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 伸出手随着老师的朗读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 感受……
师 (配乐朗诵)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 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学生起立, 闭着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用动作感受安静的内心。
师:假如你是安静, 刚刚你闭眼仰望时, 看见了什么?
生:安静多么热爱春天啊。她在用心张望这个美好的世界。她张望到温暖的太阳, 绿茵茵的草地, 芬芳的花朵, 叽叽喳喳的小鸟, 亲爱的妈妈……
师:安静的心中是黑暗的吗?
生:不是。
师:她心中是一片怎样的世界?
生1: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2:充满光明的世界。
生3:神奇美好的世界。
生4: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是啊, 安静用她特有的方式, 用双手在触摸春天, 用心感受春天, 她的内心拥有一片多姿多彩的世界。此时此刻, 你心中涌动的是什么?
生:深深的感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 进一步体会安静的内心拥有怎样一个世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并给予适当评价 (如图4) 。
教师再次出示文段, 让学生齐读并感悟 (如图5) 。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含义的同时, 让学生感悟到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师: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 安静不仅使作者深深地感动, 而且让作者领悟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句子)
生 (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这句话, 你怎么理解?“谁”指的是谁?
生:安静。
师:除了安静你还会想到哪些人?
生:我想到了海伦·凯勒, 她为自己创造了缤纷的世界。
生:我想到了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们, 他们为自己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请大家来观看一段残疾人舞蹈视频《牵手》。
看了舞蹈, 结合身边发生的残疾人的故事, 你有什么感受?
生:无论你是否有健全的体魄, 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说得真好,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里的“谁”包括你自己吗?
生:包括。
师: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主人, 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
生 (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读中悟, 悟中读, 启发学生质疑, 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解疑, 通过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 使学生对生命的体悟得到提升。
4.拓展延伸
师:读完这个故事, 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动, 感动着安静创造的奇迹, 感动着安静内心那片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实, 不只是安静, 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我们的专题网站中, 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名人名言、名人故事、视频园地、缤纷世界, 感悟生命5个板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
学生自由浏览。
师:你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对安静、对残疾人、对自己、家人、朋友说点什么, 现在就可以说出来, 也可在课后发电子邮件或进入学校论坛发表自己的感想。
学生谈感想。
师:像安静这样的残疾人让我们明白了:无论健康还是残疾, 只要心中有爱, 热爱生活, 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遇到困难, 要相信, 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再次铭记这个道理——
生: (大声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我会说什么”其实已内化成学生想说什么了。在感悟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之后, 在体会了“我”的情感历程之后, 学生的说话水到渠成, 把语言实践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
●教学反思
1.亮点
(1) 教学设计精心。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使其体现出针对性、层次性和任务驱动性,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每一个学生经过认真读课文后都能回答, 如学习课文时, 教师启发学生质疑:盲女孩为什么能在花园中很流畅地走路?为什么她能很准确地抓住蝴蝶?而后为什么又放了?从而慢慢过渡到学习课文的重难点, 理解对生命的感悟。
(2) 体现语文阅读。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理解课文、化解难点, 最后理解作者的感悟。同时, 让学生想象在自己手中放飞蝴蝶的动作, 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
(3) 学习方式突破。本课综合互联网及计算机教室环境下的有效教学, 自制专题学习网站, 通过动画播放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课文, 在应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延伸课文知识中开拓学生视野, 渗透人文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4) 学习手段拓展。本课应用电子白板调度教学资源, 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 根据需要划线、批注、解释、截屏、拉幕, 以突出显示课文, 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 反馈手段扩展。本课应用社会交互软件, 如利用博客开展探究式学习, 反馈学生对社会残疾人生活现象的调查结果, 交流学生的学习感受。
2.不足
依据学情随机调整教师的预设做得还不够。例如, 要学生列举残疾人奋斗不息的事例时, 教师设计此环节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感受残疾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但是, 学生举例中多是体现了同情, 这如何过渡到对生命的赞美?由此引发思索:课堂教学, 教师一定要预设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
点评
《触摸春天》, 其实就是教师带着一群明眸皓齿的天真孩童去感受与体会一个盲童心灵深处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美妙世界——一个安静心目中“春”的世界, 这个体验历程应该是很奇妙的, 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这篇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 整合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执教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了一个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与学的设计和构想中, 也有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的趋向。其中, 我尤其欣赏教师在电子白板上随着学生的朗朗书声勾勾点点的自然状态, 同时也欣赏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仍然重视基于文本的设问和追问, 且很好地把握了“读”和“悟”的关系, 也很赞赏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组织学生展开的拓展学习, 这些都体现了执教者的一种智慧和用心。当然, 学生也许更喜欢视频、闯关游戏和自由拼图等环节设计, 然而这也恰恰是令我最感困惑的问题, 亟待与同行商榷的问题:盲童的世界需要眼睛以外的感官去触摸和感受, 当安静的心灵之窗被迫关闭时, 她便打开全身心去与自然交融, 构想一个她心目中的春的世界, 而视频与拼图环节的设计, 则把一种空灵的幻想还原成具象的真实世界, 也削弱了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伸出手随着老师朗读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感受……”这一环节的唯美。
近年来, 信息技术与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我们探索得很多, 但突破却很少, 基本未脱离学科辅助型教学模式之窠臼, 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 NOC活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研究和争鸣的平台, 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和探究。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张勤坚)
《触摸春天》 篇2
上传: 郑咏梅
更新时间:2015-1-6 20:06:41
教学案例《触摸春天》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触摸春天》课堂实录
执教: 郑咏梅
一. 导入新课
师: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去发现、去欣赏这五彩斑斓的春天,可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小女孩,她看不见这美丽的春天,她只能用手去触摸春天。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7课《触摸春天》,齐读课题。生:触摸春天。
一、初读课文
1.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生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生讨论并反馈。(师适机板书词语:拢住、放飞、奇迹)
3.师过渡:文中有哪些语句在向我们讲述这些奇迹呢?让我们用心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三. 精读课文 1.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汇报。(课件相应出示句子)
生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生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质疑:一个盲童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而且能极其准确地把手伸向月季花呢?
3.学习第二段。(课件出示句子: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1)理解词语:整天、流连。
(2)师: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生1:我觉得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生2:我认为她是个喜欢花儿的小女孩。生3:安静是个喜欢春天的女孩......(3)师板书:喜爱春天 热爱生活
师过渡:是呀,一个盲童她看不见世界,但是她和我们一样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一样尽情地享受美好的春天,而且她还创造出更美妙的奇迹呢!(出示安静捕捉住蝴蝶的图片)师:你们捉过蝴蝶吗?怎么捉的? 生1:我捉过,可是没捉到。生2:我也捉过,轻轻走过去,刚想拢住它,它好像有感应似的一下子就飞走了。
生3:蝴蝶实在是太难捉了!
师:没错,当安静捉住了蝴蝶,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表达这种感受?生:竟然。
生: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不可思议)
师:让我们跟随安静一起去做动作,一起去触摸,一起去体验吧!(师配乐读课文,生做动作)
师:当小姑娘拢住蝴蝶时,她会想些什么呢? 生1:她会想,咦,这是什么东西?
生2:天哪,我居然抓住了一只蝴蝶?太不可思议了!生3:我抓住了,我抓住了!......师:同学们,假如你捉住了这样的蝴蝶,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想我会带回家去,养起来。生2:我会拿给小伙伴们炫耀炫耀!生3:我可能会把它给放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的安静时怎么做的吧!
课件出示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体会词语:许久 张望(“张望”用在这句子中合适吗?)(2)课件出示海伦·凯勒的名言: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 用心去看这个世界。(3)师:由此可见,安静是可以望见的,她能望见什么呢? 10.小练笔:让我们一起来写写安静可能望见了什么?(生汇报略)师过渡:同学们,谁说盲人的世界是一片黑暗呢?这个盲女孩用她独特的方式,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触摸春的律动,捕捉着春的踪影,在她的心中不同样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第六自然段。(配乐朗读)
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盲女孩安静说,那就来说说吧!生1:安静,我从心底佩服你。
生2:安静,你是个坚强的女孩,你的乐观打动了我。生3:春天很美,安静更美!生:......师过渡:作者一直默默地注视着安静,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师:“谁”包括哪些人?(生自由回答)
师:不管你是残疾的,还是健康的,不管你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也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你都可以创造——奇迹,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你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心句)
三. 拓展延伸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热爱生活、生命的人还有很多。(出示相关资料)
2.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搜集相关资料,办一期“生命”主题墙报。
触摸春天的心灵 篇3
刚踏进普者黑,我的心倏地动了起来,冬的身影还未走远,春已踩着轻快的步伐来了。我闭上眼睛,似乎感觉到小草正从沉睡的大地中嗞嗞钻出地面,惊奇地张望着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地,一阵风儿过后,它们纷纷脱掉厚厚的冬装,轻快地跳跃着,把紧缩了一个季节的筋骨舒展开来,它们泛着晶莹剔透的淡绿,招呼着还不敢钻出地面的朋友;沿湖而立的柳条婀娜地摇摆着,鹅黄的嫩芽在不断地鼓胀着,它们在张望着湖里那些羞答答的小荷;一只蜻蜓也有些急不可耐,在湖面上捣鼓着清幽幽的湖水。
嗅着这朝气蓬勃的春之气息,我们一家在游泳池边的草地上奔跑 、追逐。看着这充满活力的春天,我有些忍俊不禁地打开了手里的摄像机,记录着这早春的时刻。看到我打开摄像机,调皮的女儿拉上她老爸,迎着我的镜头赛跑起来。她规定从起跑线到我坐的地方这一段距离中要往上跳跃两次,比赛中不仅要比谁跑得快,还要比一比谁跃得高。在一次次的赛跑中,他们把整个草坪吵沸,让散落的人群享受着这和谐而温馨的场面。三局两胜,好胜的女儿跑完一局就先冲到我的摄像机前翻看着,她要最先知道到底是谁赢?前两局她老爸还有些让着她,越往后跑,女儿的步伐越轻快,可早年就有些发福的丈夫越跑越慢,越跳越低,最后不得不输给女儿,看着满头大汗的女儿、气喘吁吁的丈夫,我既兴奋又心疼,劝他们别在跑了。一家人就着松软的草地躺下,遥望着高远的蓝天,闻着阳光的味道,细数着蓝天中的朵朵白云,想安安静静地睡上一觉。可那从未到过野外的小兔子绵绵东跑跑西颠颠的,一会儿跑到人行道上,竖起耳朵张望;一会儿又跑到清幽幽的游泳池边试探。女儿担心它出意外,就带着还未退尽的汗渍寻着绵绵而去。
突然间,女儿惊喜地把躺在草坪上的我们唤起,跟着她来到偶然间看到的一片嫩黄的迎春花前欣赏起来。在煦风微送中,只见迎春花在和风暖阳的呼唤声中,一面夸张地宣扬着自己优美的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向春天的深处伸展。女儿伸手去抚摸着一朵朵花,可最终还是收了回来。我问她喜欢这些花为什么不摘一朵呢?她惊奇地瞪大眼睛,妈妈,小花也有生命哟,我摘了它会疼的!看着天真的女儿,我为她的善良感到高兴。为了不留遗憾,我在迎春花前用摄像机为女儿和她的宝贝绵绵留下了美的瞬间。
在这灵动的季节,丈夫的童心大动,他悄悄尾随着一只早早飞来的蜻蜓,那蜻蜓好像知道了丈夫的心思,停停飞飞,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蜻蜓的行为让丈夫有些无奈,只好用商量的口吻对蜻蜓说:“蚂螂蚂螂歇歇,你的屁股借我捏捏”听了丈夫对蜻蜓的呼唤,看着丈夫幼稚的动作,女儿爆笑不止,说她老爸太有趣。以前从未见过丈夫如此童心,今天,在女儿眼中,她老爸好像比她还小似的。让女儿发笑不止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她说她老爸真笨,连蜻蜓都不认识。听了女儿的话,我告诉她,蜻蜓在我们老家习惯管它叫蚂螂。女儿听了也很兴奋,学着她老爸的样儿唤起蜻蜓来。父女俩一个赛着一个,大有捉不到蜻蜓不罢休之势。可蜻蜓老是跟他们兜着圈子,丈夫怕蜻蜓听不懂,又换了一种说法:“蚂螂蚂螂飞,底下有人追,蚂螂蚂螂落,底下有好货。”边念叨边把一只握有树枝的手伸出去等待蜻蜓降落,另一只手则准备着随时去捏降落的蜻蜓。看着蜻蜓刚要降落到丈夫手中的枝叶上,女儿有些不甘心,学着她老爸的样儿握着树枝,高声喊道:“蚂螂蚂螂飞飞、蚂螂蚂螂飞飞,这儿这儿落落、这儿这儿落落”,刚想落下的蜻蜓在女儿的喊声中飞走了,但也并未向女儿飞来,可认真的女儿高举枝叶,抢过丈夫刚改的口诀高声念叨着向蜻蜓追逐而去,她总希望在她老爸之前捉到蜻蜓……
看着童心未泯的丈夫和笑容灿烂的女儿,踏着轻柔的春风,细赏着脚底的春天,我有些醉了,此时,我仿佛感觉到我们一家已触摸到了春天的心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篇4
围绕“安静是个神奇的小女孩”这个话题,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段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品读,用情体会,让学生走进课文,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性活动。2.搜集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感人故事。教学程序:
一、激发情感,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我们开展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活动,体验了盲人的生活,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多么幸福啊,我们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光明。可是盲人呢?他们看不见蓝蓝的天,看不见白白的云,更看不见鲜艳的花。他们的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但是就有这么一个盲童用她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三、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布置自读,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抓住句子中安静最让你感动的动作或词语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方式是:把你的同桌当作安静,你围绕句子向“安静”提出问题,请“安静”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2. 集体反馈
【预设一】: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抓住“极其准确”,比较“准确”和“极其准确”的不同,感受安静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2)抒情:假如你就在旁边,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
【预设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问:安静的哪个举动让你怦然心动?(生读句子说理由)
师随机点拨:
(1)竟然:
(1) 你从“竟然”中读出了什么?结合学生的问答相机指导朗读。
(2)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涌起了许多感想,你能说说吗?
(随机板书:创造奇迹)
(2)神奇的灵性
(师解释灵性的意思)
(1) 请大家快速连读课文2、3两节,看看安静的灵性是怎么来的?
(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在花丛中的穿梭;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小区环境的熟悉;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 由于整天的流连,凭着对花儿的喜爱,凭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安静得到了这份神奇的灵性,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的切身体会吧。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诵读:
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银桦光滑的外皮/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我将手指慢慢地深入小溪/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尖流淌……
(3) 指导朗读:这份灵性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读出心中的感动!
【预设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腾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时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段话中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预设四】:张望
1.师问:
(1)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呢?(随机结合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2)那么安静又张望到了什么呢?此时她的眼前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随机板书:缤纷世界)
2.刚才我们共同感受安静张望到的缤纷世界,而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优美的句子来写出安静这份美好的体验———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条美丽的弧线会是什么呢?———五彩缤纷的弧线告诉安静的就是飞翔,此刻安静心中的飞翔概念该是怎么样的呢?———飞翔是快乐的、飞翔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的、充满希望地、随心所欲的……
3. 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 讨论:
安静用什么在触摸春天?用什么来创造这个缤纷的世界的?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盲童?(板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小结: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 安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虽然残疾但却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大家看看他们是谁?课件提示:贝多芬、千手观音、张海迪……
4. 他们在用什么告诉我们:
谁都有生活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
5. 总结升华
触摸春天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教学策略:
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中教出语文味; 用心读书、用情感动走进盲童的内心用情教出人文味; 关注学生、关注生活注重课堂生成体验深度语文; 整合资源、勇于创新让自己成为可读的文本。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分四大组接力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生词掌握得不错,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的主角是谁?(安静),安静是个什么人?(盲童)板书:盲童安静——触摸春天
3、盲女孩安静触摸到了春天,(出示句子:这真是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
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1、是的,活泼可爱的安静是个盲童,她却用她神奇的灵性触摸到了春天,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看看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自由读课文,在你认为是奇迹的地方,画上“!”并写下自己的感受。齐读读书要求。
2、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和感受。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全部的四个奇迹。(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看看老师这里的文字排列与课文中的文字排列有什么不同?(老师的像诗。)那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诗样的感情来美美地学习课文。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奇迹三,在学习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留意我们运用哪些学习方法。奇迹三:
(1)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教师随机点拨:(以指导朗读为切入口)①、齐读。
②、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③、你是这样理解的,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④、谢谢,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这精彩的一幕。谁再来试一试?同学们来推荐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读吧。
⑤、安静心中那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都为之一震!我们一起来读读吧!⑥、这个动作充满了神奇的灵性,(板书:灵性)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你认为这神奇的灵性里包含了什么?(灵敏的嗅觉、触觉,坚强„„)
⑦、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朗读来做动作,想象。
⑧、再来一次,这一次还要跟老师一起读。⑨、“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先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两句话。
⑩、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它在极力鼓动着双翅,它在安静的手掌心拼命地跃动,它会对安静说些什么呢?安静听懂了蝴蝶的话了吗,她又会对蝴蝶说些什么呢?同桌试着说一说。(指名汇报)
⑪、指导朗读:这就是安静当时的全新经历,这就是安静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东西,这份经历、体验是多么的美妙啊,谁想来读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安静的全新经历)
⑫、谁愿意来挑战他?赛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象听到了安静正与手中的蝴蝶进行心灵的沟通呢!)
⑬、这拢住蝴蝶的美好一幕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女孩子,读出你们的感动吧!(读整段)
⑭、安静的心灵与手中的小生灵发生了碰撞,她的心灵也幻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板书:朗读、抓重点词理解、想象、赛读)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理解、想象、赛读等方法学习了奇迹三,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从以下三个奇迹中,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奇迹,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好吗? 出示学习要求:(指名读)
1、找出最能体现奇迹的词语理解。
2、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3、通过朗读传递你的感受。
4、在小组内比赛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奇迹一:(2)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① 谈自学感受。② 汇报关键词。朗读。
③ 赛读、其他学生学习朗读好的同学齐读、小组比赛读、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朗读、喜欢这个奇迹的齐读。
奇迹二:
(3)出示“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谈自学感受。汇报关键词语。展示朗读。
②、请同学们再推举一个我们班朗读比较好的同学朗读。
③、刚才小组合作学习了这个奇迹的请举手,现在在你们几个小组之间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④、哪个小组还想试试,谁来挑战他们?
⑤、看见此景,作者喊出声了吗?为什么没喊出声?请同学们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
奇迹四:
(4)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①、谈自学感受。汇报关键词语,展示朗读。
②、这里的“张望”会不会用错了,因为安静是个盲童。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用心张望)
③、说得真好,用心张望,看,安静用心张望着,她仿佛张望到了什么呢?(是的,湛蓝的天空,如絮的云朵,翩然起舞的蝴蝶,欢快歌唱的小鸟,闹个不停的蜜蜂,迎风而上的风筝,牛背上的牧童,各色春花„„安静和我们明眼人一样,我们能够望到的她仿佛全都望到了。)
④、现在安静的眼前是一片()的世界,拿起笔填一填吧,填得越多越好。最好是填表示颜色的四字词语。⑤、课件出示:()的世界(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绚丽多彩„„)(读词组)
⑥、指导朗读:真美啊,这只蝴蝶给了安静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给了安静一个缤纷世界。(板书:缤纷世界)
⑦、刚才学习了这个奇迹的小组谁愿意来展示你们的朗读?
⑧、哪个小组能勇敢地挑战他们?(哦,你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安静了,是吗?)
⑨、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安静那缤纷多彩的世界吧。一起朗读。
了解了发生在安静身上的四个奇迹,我们知道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是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春天。
现在通过老师的引读来朗读课文吧。要求每读完一句停一下,听清老师的提示语,用心去读,读出你的感受。喜欢春天的安静„„特别有灵性的安静„„令人惊讶的是„„更令人震撼的是——(学生依次朗读相关语句)
三、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一瞬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放飞蝴蝶这样的奇迹令我感动了。安静告诉我一个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齐读。
2、感受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老师也去查找了一些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想看看吗?出示海伦·凯勒照片,教师配乐《命运交响曲》,旁白: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3、听了安静和海伦.凯勒的故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所思所悟。
4、是啊,上天是公平的,当他关闭了你的一扇窗时,另一扇窗正悄然地为你打开。不要忘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齐读。
5、让我们来听听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切身的体会吧——(教师配乐朗读)
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
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苏醒的第一个朕兆。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感受着小鸟快乐地跳跃。我将手指慢慢地伸入小溪,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间流淌„„
5、师:是啊,残疾人尚且如此热爱生命,更何况我们这些四肢健全,身心健康的人呢?让我们记住安静告诉我们的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让我们用心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缤纷世界吧!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触摸春天》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6
师:拿起你的笔,把“瞬”这个字在课文旁边好好写一遍。(生书写)
师:写完的同学对照屏幕上的字,看看你写对了没有。如果写错了,在旁边订正。(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不错。下面我们再写一遍,但是,这次请你闭上眼睛写。(生闭目书写)
师:比较一下自己写的这两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漂亮一点?
生:我觉得第一个字漂亮一点。
师:第二个字就差远了。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生:因为是闭着眼睛写的。
师: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感觉一片漆黑。
师:眼前一片黑,所以就写成了这样。我们闭着眼睛写个字,都觉得已经不容易了,但是盲童安静整天生活在黑暗当中,却做出了很多让我们惊奇的事。我们不由得要惊叹一声,她所做的一切真是一个——
生:奇迹。(师板书“奇迹”)
【点评】盲童生活的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者让学生盲写生字,再进行比较,就是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盲人内心的痛苦和生活的艰难,引起情感的共鸣,顺势引出本文的中心词:“奇迹”,从而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文本的品读感悟之中。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想见证奇迹吗?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默读第1~4自然段,把那些让你感觉到惊奇的地方画出来。(生默读后交流)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一个盲童,竟然能用手指拢住蝴蝶,我觉得真是个天大的奇迹。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读这个句子,你们根据老师的朗读做出相应的动作。“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请睁开眼睛。(问一生)我发现你刚才的动作是那样的慢,那样的轻。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因为安静非常喜爱春天,她不想伤害这只蝴蝶。所以她要轻轻地、慢慢地拢住蝴蝶。
师:“轻轻地,慢慢地”,这就是哪个词的意思?
生:悄然合拢。
师:没错,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屏显:安静的手……)(生齐读)
师:作者也感到不可思议,能从这段话里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竟然”。
师:对!“竟然”一词写出了“我”的惊讶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把“悄然”和“竟然”两个词的含义读出来。(生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奇迹。(问一生)请你拿起粉笔,在“奇迹”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生在黑板上“奇迹”一词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
师:我相信奇迹还将继续!哪位同学再来告诉我你的发现?
生:“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第一句话里面,我相信一定也有一个词语让你感到不可思议。
生:穿梭。
师:你理解“穿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快地走动。
师:一个盲童竟能在花丛中穿梭。这更是奇迹了。请你上去,加上感叹号。(生再加一个感叹号)
师:刚才他说“穿梭”就是走得很快。我们联系上下文找一找,看哪一句能表现出“穿梭”的意思。
生:“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穿梭”走得很快、很流畅。
师:对安静来说,走得流畅也是一种奇迹!请这位女同学上去,再加一个感叹号。(生继续加感叹号)
师:随着感叹号的增多,意味着我们见证的奇迹也更多。还有发现吗?
生:“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因为盲童是看不见的,但是她可以依靠自己神奇的灵性去感受到那朵花。
师:这句话当中哪一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
生:极其准确。
师: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
生:(齐)奇迹。(生又加一个感叹号)
师:我们就这样,一步步感受着盲童安静带给我们的奇迹,让我们觉得震惊,不可思议。能通过朗读,把你们的感受表现出来吗?(生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朵溢着清香的月季花前了,真要谢谢你。同学们,我们都来这样读一读,好吗?(生齐读)
【点评】在本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安静神奇的灵性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此教学环节教者紧扣“奇迹”一词,引领学生诵读涵泳,披文入情,从中一步步感受到安静神奇的灵性,达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也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教者重点抓住“悄然合拢、竟然、穿梭、流畅、准确”等词语加以点拨,运用动作演示、联系具体语境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了“课标”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到,随着一个个“!”的诞生,孩子们已完全沉浸于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对“奇迹”一词的理解也逐步走向深入。在他们的心目中,安静神奇的灵性已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而又令人不可思议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主人公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用心触摸春天的美好情景所打动,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三】
师:我们感受奇迹的同时一定会想到,盲童安静只有八岁,她有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自暴自弃?
生:(纷纷)没有。
师:她悲观失望吗?
生:(纷纷)没有。
师: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之中,她是多么的热爱生活。所以,“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屏显)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吗?
生:(齐)有。
师:那么,请你把安静放在括号中,读进去。
生:(齐)“(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安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相信,我们也有生活的权利。(问一生)请你告诉自己:“我有生活的权利”,读——
生:“(我)有生活的权利,(我)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希望你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去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好不好?(生点头)
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那就把我们都读进去。(屏显)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最后,这是我送给你们的一首小诗。(屏显)
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
【总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以上教学片段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文末作者的感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更是点睛之笔,含义隽永,回味无穷。为此,教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填空:“( )有生活的权利,( )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学生在经历了个性化的阅读感悟铺垫后,联系课文内容以及生活实际,就会顺理成章地想到“花蝴蝶”“安静”“我”“我们”等多种答案。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之后,教者再把一首自创的小诗送给学生,用于总结升华;同时,也把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创造美好世界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本课教学实录由徐珊珊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顾晓梅节选)
(吴桂贤,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青年教师;顾晓梅,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触摸春天》 篇7
在一个春天的早上, 生活如往昔般有条不紊地进行, 却因那“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而深深感动和震撼。作者说“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 句字简洁凝练, 感情丰盈真切, 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惊叹, 也为盲女孩安静创造的“奇迹”而惊叹, 惊叹那种奇妙的灵性。
安静在捕捉到蝴蝶那一刻“脸上充满了惊讶”, 那种惊讶, 是新奇, 是全新体验, 更是难以置信!在正常人看来, 一个失去光明的孩子是可悲的, 她的生活是充满荆棘的, 她的生命是暗淡无光的, 她的人生是灰色的, 可是, 就在她拢到蝴蝶的那一刻, 一切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这个春天, 忽然变得不同。
那一片蝶, 拢在她的手间, 扑腾的蝶翼沾满了春的气息, 生机盎然, 透过她的指尖, 慢慢渗入她的心灵。在那一刻, 她触摸到春天的勃发, 充满希望, 五彩缤纷;在那一刻, 她感受到春的温暖阳光, 呼吸着春的甜美清香, 更真切地触摸到展翅欲飞的蝶翼, 触摸到了生活的绚烂明媚。
那一片蝶, 那安静感受春光的女孩, 宛若春天里最明亮的色彩, 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间, 她看不到春天的丰富多彩, 可她的心中却有被正常人轻易忽略的多彩多姿。在那一刻, 春天忽然变得多彩多姿, 心灵忽然变得充盈, 生命忽然焕发出异样色彩, 在女孩缤纷世界中, 我们的心灵也变得多彩多姿。
在那抹奇妙的感觉融入灿烂的心间时,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那一片飘逸的蝶, 在天际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孩子仰头“张望”, 虽然触目不及, 可她的心田上, 一定有一道美丽的彩虹, 那是她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那一片飞翔的蝶, 带给她春天的明媚气息, 翩然起舞间, 也画出了孩子的美丽心境, 那里, 也有一双舒展的翅膀, 准备迎风翱翔, 不管前途如何渺茫, 希望却永远铭刻在翅膀上, 因为“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蝴蝶飞起的刹那, 在孩子仰望蝴蝶飞翔的瞬间, 奇异的震撼同样射中了我们的心田, 安静通过蝴蝶触摸到春天的气息, 我们却通过安静触摸到生命的美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生命的旅途中充满坎坷荆棘、遍布荒原沙漠, 生命旅途中随时有风雨冰雹、时刻有电闪雷鸣, 与其望而却步、踌躇不前, 与其自怨自艾、麻木淡漠, 倒不如鼓起勇气, 重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勇敢而坚定地展翅飞翔。
蝴蝶飞起的那一刹那, 蝶翼上闪耀着希冀的光芒, 那美丽的弧线, 是盲女孩安静的心灵画卷, 更是每个热爱生命之人的美好愿望。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只要怀揣梦想, 坚定而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 就一定能触摸到明媚的春天。
《触摸春天》 篇8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以生命为话题展开的,本文通过对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安静动人的画面,展示了她对生命的热爱。本文是大家公认的哲理散文,尤其是其中几个含义深刻的词句,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阅历,确实有些难以理解,教学起来难度大。教学时,我进行五个方面的解读,做实课前研究,然后制定教学策略,课堂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质疑文题,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教学的成败,与解读文题关系重大。因此,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之后,我采用启发学生“质疑文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由解读文题《触摸春天》,启发学生展开质疑,谁触摸春天?为什么触摸春天?用什么触摸春天?触摸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我们还能如何触摸春天?用什么方式展示我们触摸到的春天?这样的展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质疑文题,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他们情绪高涨,急于读书。
二、品词析句,体悟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对作者遣词造句的智慧,学生也必须从中深深地领悟。教学《触摸春天》,品析“飞翔、述说、神奇的灵性、张望”等词,和“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等含义深刻的语句,孩子们的解读是多元的,他们品悟到了盲童女孩安静地用“手”拢住美丽的花蝴蝶,用“嗅觉”触摸浓郁的花香,用“美好的心灵”感悟春天,用“神奇的灵性”捕捉美好,张开手指张望飞起的蝴蝶。在读悟触摸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儿的这一深度时,我随机点拨,“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句中,安静拢住的只是一只蝴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体悟到了“安静拢住的是美丽的春天,是明媚的春光,是无限的希望,是美好的梦想,是神奇的灵性,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是宝贵的生命,是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一内涵。
三、以读为本,激活想象
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依靠最朴素的语文学习方式“读和悟”。读是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表达感悟的有效载体。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本,激活想象”的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放声自由读、默读、速读等方式,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激活学生想象的思维,学生想象到安静拢住蝴蝶后,感受到蝴蝶是什么样子的,盲童安静无法用眼睛观察美丽的蝴蝶,但她用心灵感受到了飞翔的概念,感受到她放走了蝴蝶,放飞的是希望,放飞的是美好的飞翔的梦想。由丰富的想象最后切入到生命的主题———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盲童女孩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以及她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感人至深。可见,“读”“悟”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最好的接触,读得多了、悟得透了,就能为“我”所用。
四、激情引领,展开对话
枝繁叶茂,桃红柳绿,清香袅袅,在这个美好的春天的早晨,我很有激情地引领孩子们走进《触摸春天》一文,和作者吴玉楼以及文中的主人公———8岁盲童小女孩安静,展开了近距离的对话,体验了多元解读文本的美妙,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多元解读。展示课上,学生议论纷纷,书声琅琅,精彩迭出,妙语连珠,思维拔节声不断。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灵性与灵性的激荡,调动五官的神奇,以美好撞击美好,让人心生感动,让文学的美好流淌,真情真实流露。老师即兴引导,我们怎样把触摸到的春天展示出来?孩子们谈性更高,大致是作一首小诗、画一幅美图、写一篇美文、拍照、摄像、录音,甚至有同学要用放生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突破了“热爱生活”“关爱生命”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五、读写结合,强化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感悟—积累—运用”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阅读课中的“读写结合”也渐渐从起初的“读中学写”发展到“读中有写”和“边读边写”。阅读课上的读写结合,既是为了“读”,也是为了“写”。在学生体悟到了“安静拢住的是美丽的春天,是明媚的春光,是无限的希望,是美好的梦想,是神奇的灵性,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是宝贵的生命,是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一文本内涵之后,我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从孩子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多元解读的显著效果。
一堂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学生的思考无处不在,表现为对词语的理解,对画面的想象,对语言的品味,对内涵的体悟,对表达思路和方法的领悟等。这样的解读引领,学生的读书感悟才有真实的意义,有了持久的动力和张力。
参考文献
《触摸春天》 篇9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适当的方法品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 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人生的格言。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酝酿情感, 交流搜集的关于人生的格言。
师:同学们, 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关于人生的格言。现在, 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搜集的是_______的格言。它使我明白了_______。
【设计意图:在课前设此互动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为上课做了很好的情绪铺垫, 为学生走入文本提供了扎实的平台, 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一、复习导入, 游戏激趣
师:同学们, 上节课,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触摸春天》这篇课文, 相信大家收获不小。现在你们有信心进行游戏闯关吗?
第一关:字词大考验。 (听写词语)
第二关:记忆大比拼。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的“闯关游戏”, 既落实了学段要求, 又结合了教材实际, 还兼顾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了文本, 愉快地学习。】
二、品析语言, 读悟交融
师:同学们, 你们顺利地连闯两关, 真了不起。今天这节课, 我们将透过文字走进女孩安静的内心世界, 继续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 感受美好的春光。请大家翻开书本, 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通读全文。老师有个学习提示, 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到让你不可思议的句子, 请画出来, 读到有疑问的地方, 用铅笔把问题写在旁边。)
1. 学生品读课文。
2. 小组合作, 交流自己的学习发现和疑难问题。
3. 全班交流, 出示重点句子, 师相机点拨。
4. 指导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个不可思议的句子? (根据实际学情而定)
预设句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你们为什么对这一句不可思议呢?谁能来回答?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生:一个盲童, 不可能走得很流畅。安静是盲童, 但能走得很流畅, 说明她平时肯定“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在花丛中穿梭”。
师:你很会读书, 能联系上下文学习。是呀, 这句话不仅照应了前文, 也为下文描写她神奇地捉到蝴蝶做好了铺垫。
预设句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生:我认为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盲童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安静竟然捉住了, 真不可思议。
师:体会得真好。“竟然”可以换成其他的词吗?你能用“竟然”再说一句话吗?
师:是呀, 本来不可能的事竟然发生了, 所以课文用了“竟然”用了“奇迹”来形容这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这个奇迹就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 (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神奇的灵性”又来自于哪里?
生:安静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 就像一位花仙子, 蝴蝶整天在花丛中飞舞, 她们就像是好朋友。 (善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是个学习的好方法。)
预设句三:“我静静地站在一旁……感动着。”
师:“多姿多彩”是什么意思?让我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你们的眼前是什么颜色?
师:可安静是个盲童呀, 为什么说她的内心是多姿多彩的呢? (因为她的心中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师: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师:安静的心中装着整个春天, 怎能不说她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呢?作者被深深感动了。你们被感动了吗?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安静感动了我, 你的朗读也感动了我。让我们再继续看课文, 看看你们还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地方?
预设句四:“许久……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或体会吗?
师:“张望”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示表示。
师:“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 而安静是一个盲人, 她为什么仰起头来张望?
生:蝴蝶飞走了, 它是怎样飞的, 飞向何方, 这些安静一无所知, 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 所以她才会仰起头张望。
师:安静用心看到了什么?
师:是呀, 她不仅看见了鲜花、蝴蝶, 还看见了蝴蝶划过的弧线。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 安静用心也同样能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来“看”春天, 享受春天。同学们, 带着我们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其他句子根据实际学情引导)
【设计意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并与自己的阅读期待相结合, 形成新的视界。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积累语言, 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 课文中有这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给了我们思考和启发, 有那么多感人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背下来。学生自由背诵。
(背诵展示)
师:课文读到这里, 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
师: (小结) 是呀, 因为她热爱生活, 所以她即便失去了色彩、形状, 她依然感受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只因为她对生活、对生命充满了热爱。
【设计意图: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后, 让其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可谓“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师:有一个和安静同样境遇的小女孩, 你们想知道她的内心世界吗? (出示海伦·凯特的照片及《千手观音》剧照等图片。教师旁白, 升华情感。) 此时此刻, 你想说点什么?
师:她们这些人都在用她们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 (出示) :
“________有生活的权利, ________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同学们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 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小孩,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这横线上可以填上他、你、我, 可以填上我们每个人。这也是安静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设计意图:借助课堂活动, 创设情境, 在文本对话中理解语言, 内化语言, 提高语文素养, 在说话训练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独特体验, 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五、布置作业, 延伸情感
1. 课外阅读有关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人文章。
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秋天的怀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 小练笔:
把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17课《触摸春天》
[教材分析]
文章描写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安静,她虽是盲人,却能在花丛中流畅地行走,甚至能极其准确地拢住月季花上的蝴蝶。特别是她将一只小蝴蝶放飞的细节,更让人感到小女孩内心充满怜悯生命向往美好之情。她虽然失明,心灵之窗却永远开着。在她身上,作者也触摸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厚,感悟凝重。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怜爱之情以及珍惜生命的情怀,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受美好,珍爱生命的好文章。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進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尊重生命,弘扬个性,触动心灵,理解生命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同时,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的世界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春天,一片黑暗。但安静——这位可爱的盲女孩,虽然无法用眼睛欣赏到世界的美丽,却有着一颗敏感、明亮的心灵。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触摸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为自己的内心创设—个缤纷世界。激发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引起对盲人的同情之心,品词析句来体会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教学基本思路。另外本文情感丰富凝重,所提炼的对生命感悟对十来岁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熟识的人物,如张海迪、桑兰、千手观音的演员等,使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2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安静的行动感受其美好的内心世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触摸角色,奠基情感
1看图,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2出示词语:缤纷世界多姿多彩清香袅袅花繁叶茂
用上这些词更具体些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你认为盲人的春天又是怎么样?(板书:盲童)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积累词语,同时又将美丽春天与盲童生活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学习创设一定氛围。这几个词是本文重点词,将词语教学落实到具体语言文字环境中,同时又与继续学习创设一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
2你认为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自读,质疑,随机梳理问题。
2重点交流
板块一:
①“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②“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③“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自读,你想怎么读?
(2)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安静?(爱花一爱春天)
小结: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双手、身体去感受春天。
板块二:
①“安静的手指哨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
②“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自读,你想怎么读?
(2)“张望”是什么样的?做一做;“仰起头来张望”又是什么样的?文章中用错词了吗?安静望得到吗?望见了什么?
(3)引读“此刻……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4)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安静?(爱蝴蝶——爱生命)
小结:此时,你还觉得安静的内心是黑暗的吗?
3体会性写一写:(看图)(板书:缤纷世界)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_______。”
(设计意图:写的训练抓住文章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安静可以在内心为自己创造一个缤纷世界,还有许多人也可以:比如张海迪,失去双腿,可以用手中的笔创造缤纷世界(出示图片介绍)、比如千手观音的演员。失去声音可以用舞姿创造美好世界(出示图片介绍)(设计意图:拓展材料很有价值,是学生所熟识的人物,容易走进学生心里。)
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谈理解,深情朗读。
2再读课题,谈理解(触摸,不仅用手还要用心)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盲童——缤纷世界
[课后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堂课中我以读作为基本手段,也是基本目的。以读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表达思维中训练语言能力。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写还是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
短暂的“触摸”,长久的思索。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对生命有了自己的感悟后,发自内心地进行朗诵,在情感上再次受到熏陶和感染,升华情感。教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育,面对课程,面对课堂生活,关注教学的常规与常态;是教师以真实的自我,体会学生心灵世界的真实,并一起步人文本和生活世界的真实,获得心灵的共同成长。
【《触摸春天》】推荐阅读:
触摸春天 前置作业07-09
《触摸春天》郑艳荣10-02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10-18
触摸故乡的春天散文11-09
触摸春天300字作文12-17
触摸语文新课改的春天09-26
触摸春天的日记400字07-08
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评课稿07-17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10-1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触摸春天》的教学实录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