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2024-07-21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共7篇)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1

附件:

《××××××××》课程教学大纲(三号黑体)

课程编号(五号黑体):××××××××(五号宋体)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全校公共课等)授课对象:×××××××、×××××、××××××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学期

学分:×学分

主讲教师:×××、×××、×××等

指定教材:×××,《××××××××》,××××出版社,××××年

教学目的:(五号黑体)

大约200字(五号宋体)

第一章××××××××(五号黑体)

课时:×周,共×课时(五号宋体)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五号黑体)

一、×××××××(五号宋体)

教学要点若干字

二、×××××××

教学要点若干字

三、×××××××

教学要点若干字

(…………………………其余各节类推)

思考题:(五号黑体)

1、×××××××××××××××?(五号宋体)

2、×××××××××××××?

3、×××××××××××××××××?

………………………………

(…………………………其余各章类推)

参考书目(五号黑体)

10-20部左右(五号宋体)

执笔人:×××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大约5000字左右,一律使用A4纸)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2

一、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设计

1.“双体同步”的整体教案设计。

课堂教学离不开必要的教案教学设计。在《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双体同步”教案设计。所谓“双体同步”教案设计是指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 把外显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与其相关的外文素材和外语工具进行同时构思, 同时书写, 以教学时间为纵轴, 两者呈轴对称左右分布, 且“双体”并行、纵向发展的设计方式。“双体”是指“教学过程”的专业教学内容与外文素材、外语工具。“同步”是指以教学的时间为纵轴, 纵轴左侧的专业内容与纵轴右侧的外文元素呈轴对称分布同时、同向并同步并进展。譬如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时间纵轴左边的“现实主义”栏内设计的是“中文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那么, 在它的右边外文元素栏内, 水平对称地写出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英文名称、英文观点。

“双体同步”教案设计, 教师要掌握“五要素”。一是知识要素。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教学中, 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知识。根据这些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外文元素。如专业术语、外国人名、国际新闻、国际事件等。二是能力要素: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更多能力, 包括写作、语言、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等。如对英文资料分析的能力。三是智力要素:智力有五种要素, 即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突出部分。四是非智力因素, 包括情感、意志、个性倾向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五是思想品德要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途径,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同时要利用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如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去影响学生。

2. 导入设计。

每一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 都需要一次有效的导入。专业课教学的“导入”设计应该是将本节的教材内容与颇有情趣的事例紧密结合, 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来选择、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形式。

一是根据课的内涵设计。将本课的全部教学内容经过比较、筛选, 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再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在一起, 注意挖掘所要讲述的新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突破点后, 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轻松地学到新知识, 设计出“独出心裁”的新内容。例: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根源。以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为引子, 首先播放现场图片, 然后提出问题, 产生现代恐怖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二是根据课的外延设计。每节课内容都有丰富而广阔的外延, 都涉猎许多方面的知识, 与许多事物相关联。因此, 课的“导入”设计, 还可以从“外围”打开“缺口”。例如, 讲“国际行为主体的构成要件”一节时, 先列出世界穆斯林组织、联合国、国际环保组织、达沃斯论坛、和平运动组织、海尔公司、欧盟、东盟等组织机构, 提问学生那些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接下来逐一分析, 国际行为主体的构成要件。

三是根据课的中心内容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重要的和一般的, 重点的和非重点的, 课的“导入”设计应该抓住重点的问题, 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 并以此为主线, 不断解决其他问题。例, “综合国力”时, 教师先列出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等当今世界大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 让学生思考, 从硬实力方面比较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 再提出在一战至二战期间的美国硬实力已经强大到足以位列第一, 为什么在国际舞台上还不是世界强国。于是引出综合国力不等于硬实力, 接着提出软实力的概念,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对国家综合国力构成的影响。

四是根据课的知识衔接设计。课与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有时在课的起始时, 既要巩固已学的知识, 又要为新课的讲解作导言, 即设计出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起始内容和起始方式。例如, 讲国际合作时, 前半部分先将合作中存在的障碍, 第二讲中开头可以直接导入,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国际合作的困境, 那么如何解决?有哪些途径?这个问题既复习了前课内容, 又用一种日常现象中有趣的问题导出了新课内容。

3. 结尾设计。

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导入、有高潮还要有结尾。一堂成功而高效的课程教学同样也需要一个美满的结束。否则显得前紧后松, 虎头蛇尾。结尾和开头的导入一样重要。结尾处理得好坏, 不仅直接影响到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水平, 而且影响到下一节的教学。

一是概括性终结。概括性终结是指在课程的结尾时, 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 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加以高度概括,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和智能结构有完整、清晰的印象。例:综合国力的构成, 逐一讲述了许多因素后, 在即将结束讲课时, 再次把课堂上讲述的众多因素一一列出,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加深印象。

二是悬念性终结。悬念性终结是指课堂下课前, 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比较难的问题, 而这节课不再研究, 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结束这节课的学习。例:讲国家主权的维护, 结束课前, 提出在21世纪的新环境下, 中国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引申性终结。引申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 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教师尽量采用多种方法把这些内容拓宽引申。例:国家利益的讲解中, 提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利益构成中各项利益所占的分量不同, 在新时代, 国家利益都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实现?

四是质疑性终结。质疑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 让学生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回答, 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例:“国际法在国际政治的作用”一节讲述结束后, 学生提出如何利用国际法解决国家领土争端, 有的同学也给出了解答, 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多关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的维护、争端与国际法规的建设。提醒同学们多关注现实问题, 对理论和国际规则等进行学理分析, 开放视野、扩展思路。

五是提问性终结。提问性终结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 教师提出画龙点睛的要害问题, 把学生引导到本课的学习中心和学习重点上来。例如, 国家安全讲完后, 下课前教师提问:通过这次课大家认为国家安全中跟根本安全是什么?学生会各处不同的答案, 最后教师总结:大家的看法都有道理, 国家安全是动态的、具体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最根本安全是不同的。

六是前置性结尾。前置性结尾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 教师把下一节要进行的内容和要求向同学们讲清楚, 提前告诉学生。例:老师说:“下一课, 我们讨论全球性问题, 请大家课下先搜集目前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中外文资料, 谈谈你对全球性问题的理解, 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尤其要提出你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七是激励性结尾。激励性结尾是指在课堂教学结尾时, 教师满怀激情, 用高亢、铿锵、真挚、赋予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国热情等。例:国家主权时, 谈到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 谈到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现今中国的国情, 激励学生为维护国家的权益而奋发图强。

二、课堂教学技巧设计

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会遇到不可预设的问题, 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课堂技巧与方法是灵活多变的。

1. 课堂问题提问技巧。

设计有效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是有效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哪些问题, 如何安排, 怎样切入, 教师都要精心构思策划。二是有效问题要有启发性。三是问题要难易适度。如, “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节讲解中, 同学们对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区分、认识。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客观的理解, 对当今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形成更加现实的国际视野。

2. 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技巧。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于单一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也不同于外语专业的语言教学方法, 而是体现出专业与外语的双体交融的教学方法。

一是提问问题的语言工具不唯一。可以外语提问, 中文回答;可以中文提问, 外语回答;也可以外语提问, 外语回答。根据问题的难以程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灵活选择, 这样技能激发学生的敏捷思维, 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可以科学合理借用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外语词语的一词多义, 对教学中学生理解有歧义的问题从词源的角度进行更准确的专业解读, 这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如《国际政治概论》教学中关于“国家”的概念在西方有city、nation、country三个不同的单词, 通过分析三个单词的具体含义, 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概念的具体使用, 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与兴趣。

三是主题辩论。课堂讨论中, 根据专业主题和语言特点科学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讨论形式。进行课堂辩论, 首先要设计合适的辩论主题, 要求题目难易、深浅要适度, 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参与能力,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形式。

四是个体演讲。演讲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外语语言表达和对外语熟练运用的重要渠道。对于演讲的题目不限定, 演讲时间和要求要明确, 主要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外语表达能力, 可以激励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3. 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环节技巧。

设计学生观看多媒体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和求知欲,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 多媒体的使用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播放时间, 不能全程依赖PPT, 否则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如, 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社会, 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西方的国际社会、中国的社会情况, 可选择一些图片、漫画等形象地反映当时的中西差距,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当时的国际社会的特征。

4. 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课堂应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 迅速、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 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一是因势利导、借题发挥。课堂教学中出现没有课前预见的偶发事件, 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 或是影响课堂教学, 但只要处理得当, 因势利导, 以变应变, 恰当运用, 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且还可以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二是借机发挥、化解尴尬。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意外行为看起来极不协调, 甚至滑稽可笑, 会使课堂陷入被动,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继续推进, 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借机发挥, 把突发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 扭转被动局面, 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是巧妙纠错、缓解窘态。再优秀的教师也有课堂失误的时候, 一旦教师发生失误, 可以转换话题, 采取幽默的方法来补救失误, 不仅可以化解窘境, 亦可调节课堂气氛。如板书失误, 语言失误等等, 这时老师很尴尬, 处理不好, 会给学生留下谈论的话柄。教师应寻找机会, 不动声色, 伺机巧妙补上。这样既可“保全面子”, 又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时不便寻机纠错, 教师必须实事求是, 心胸坦诚, 引出教训, 巧妙补正。

三、课后辅导、考核设计

课后辅导与考察阶段也就是“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检验与修订的教学步骤, 该阶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检测, 是课堂教学的回响曲。该步骤看似简单, 作用却不容小视。

1. 课外辅导。

一是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堂理解与接受能力的进一步检验与提高, 是对零散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检验。通过课程作业的锻炼,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外文资料, 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目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训练学生对资料的选择、运用与分析的能力, 并学会组织与论文写作的技能。二是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学习兴趣小组,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专业学习活动。成立了专业活动小组, 专业教师根据给小组活动给予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活动小组要定期展开活动, 并展示活动成果, 激励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三是积极组织实施课外答疑, 帮助学生及时化解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网络互动平台, 开通问题答疑热线, 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与难题, 并与学生进行专业沟通, 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英语, 借此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手机短信可以快速解答学生的简单“疑问”, 邮件解答的问题一般是比较难, 需要一些例子说明或材料左证, 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或辅助材料, 多以英文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要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辅导方式。通过课外辅导对学生的专业与外语的融合能力进行提升, 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实践检验。

2. 考察方式。

一是开卷。“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开卷考试要注意:一是试题的题型、考核内容、题目的数量、评价标准的设定等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 并兼顾其外语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熟练而且而能够综合运用, 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考察的重点, 记忆考察为辅。二是考察中允许学生携带相关资料, 教师的评判应以运用材料分析问题为主, 材料的运用要恰当, 分析要客观、科学、合理, 切忌学生对问题分析的材料堆积。三是开卷的考察要与平时的课外作业相补充, 做到对学生的整体能力的考察。四是根据学生的所在年级与知识基础进行不同等级的考核。五是根据《国际政治概论课程》的实践性、理论性、时代性、现实性等特点把握考核的重点。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 (外文) 与课程理论相结合, 考察学生对外文资料的运用与分析能力。二是闭卷考试。闭卷考试是考试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考生只可以独立完成试题, 不可以看课本和资料, 不可以与其他考生商量答案、传答案等。“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常用的考试方式, 也比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尤其是综合论述类型的题目更能考察学生的专业与外语的整体水平。三是口试。口试就是采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考察了应试者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语言类考试最习惯使用的此种考试方式。“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语言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与专业素材, 口试也适用于此种教学模式, 对专业课程的测评也有一定效果。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3

【摘要】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我国在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中,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排在首位的 。“概论”课是作为我国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而开设的主要理论课程之一,但其对高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导向功能却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概论”课政治信仰导向功能欠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成为今后提升“概论”课政治信仰导向功能的改革参考。

【关键词】“概论”课 高职大学生 政治信仰 导向 欠缺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中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14A09)。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1-02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建设者的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其素质(尤其是摆在首位的政治信仰)如何,关系重大[1]。为了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我国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其教学实效性如何,对大学生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总体上,该课程在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确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该课程在对大学生特别是对高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导向功能上却存在一定的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因素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从它的政治信仰导向功能来看是比较明显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其政治信仰的导向功能,还需根据当今世界发展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整合。

1.课程应引入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内容

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我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突出的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点。二战结束后,尽管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但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图谋从未放松。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他们的这种企图越发明显。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敌对势力一方面公开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在暗地里则加紧与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为了使我们的年轻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价值观和政治信仰,他们正在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其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在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培养中起到了一部分的抵消作用。可见,双方在意识形态中的较量,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培养[2]。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的、世俗的文化在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推动下迅速扩张到整个社会,影响着我国民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少许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稍不注意就会遭到带有政治目的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腐蚀,继而不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概论”课程应有效应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使大学生自觉抵制不适合我国发展要求观念的诱惑,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复杂现象学会准确分析,自觉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和影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目前“概论”课程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行很好地分析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西方文化有意渗透的抵制,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确立的导向作用[3]。

最近,党中央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下发了一个相关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性,这更说明在“概论”课中增加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内容是完全必要的。

2.课程应包含着重解决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当然要培养他们的学问、素养和才能,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他们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理想信念和甘愿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也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的多元化利益格局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他们政治信仰的确立。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凸显出来的一系列矛盾,使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迷茫,觉得学校教育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从而感到无所适从。另外,不太完善的市场经济对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明显倾向于一些技能、实用课程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学分,完全没有把课程内容进行内化的要求。所以,教材内容应针对现实问题,尽量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产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身内化的要求[4]。

3.课程应融入政治参与的知识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僅需要学习其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深刻的实践体验。而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是确立政治信仰的前提,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往往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才能更加自觉地进行。大学生们通过政治参与的实践,更能增强对政治信仰的认识,从而能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但目前的教材在这方面基本上是空白。

二、教师因素

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教师自身需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起到这种桥梁作用,但事实上却存在诸多问题。

1.少数教师自身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现实中,有极少数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就没有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选择该职业也是因为谋生需要或其他原因。很多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最后确立时期,在这个时候还具备相应的可塑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 “三观”确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事实上,每个社会都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不应该把事情的负面无尽的放大,甚至遮盖其正面的影响。而是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正确地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才不至于对我国社会主义产生偏激的看法。试想,一个连自身都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教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确立这种信仰呢?

2.教师职业倦怠对“概论”课政治信仰导向功能的影响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领域中,从业者一种人格分裂、情感逐渐枯竭和个人成就感下降的症状”[4]。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教学热情降低,教学实效性变差,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情绪严重者甚至一有机会就会试图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据调查,现在有不少“概论”课教师已或多或少出现职业倦怠。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通过教师们讲授“概论”课来提升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导向的预期来说,肯定会大打折扣。对此,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教师自身也很有必要对已出现的职业倦怠及时地进行自我调适。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亲和力

因为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在很多学生的心里,讲授者好像都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教师。这种形象可能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对于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非常不利。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内心想法,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并进而提升“概论”课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导向功能。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喜欢具有亲和力的老师,也更容易接受其观点。即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4]。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因素

重点灌输理论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做法,这在过去科技不太发达的时代,对于学生接受灌输者的观点还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且网上的信息往往是鱼龙混杂,光靠学生自身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且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对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像青少年时期的叛逆一样加以拒绝,少数学生甚至把上“概论”课戏说成像传销组织给成员的“洗脑”一样。

今天,正经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价值观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多种价值观同时存在的时候,能够让大学生在多元当中坚持一元的主体地位。,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前提下,学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包容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并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5]。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概地灌输,而是应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精心制作PPT课件;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乃至辩论;选择主题让学生上讲台发言;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等等。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对社會现实做出实事求是的中肯分析,让真理越辩越明。从而使学生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对比,自觉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概论”课对当今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导向功能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几方面一起下手,多管齐下。让“概论”课真正承当起引导当今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伟大使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清华、高琦,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5)126-127.

[2]李卫红,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刊.2-12.

[3]吴细玲、曾令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75-78.

[4]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34~238.

[5]宋瑞璇,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才智,2014,(9)35-38.

作者简介:

邓艳香(1969-),女,汉族,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4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讲课稿)

社会政治结构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的影响至关重要的。

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血缘:血统,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

2、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宗法:宗族制度。包括嫡子之制、庙数之制、分封制度等。

3、专制主义严密。――“家天下” 四大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欧洲:城邦制:

中国:血缘家庭制

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史学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等等。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1、封闭型大河大陆生态保护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存在

原始群居、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由于自然环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态出现重大差异。

地中海沿岸国家,特别是古希腊,人们生活在多岛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中,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强有力地冲破了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

中国的大河大陆封闭型生态,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使从野蛮转换到文明阶段以后,亦无法冲破人类原有的血缘关系,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

2、血缘关系是阶级专制的基础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当然,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与文明时代的血缘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原始民主制的基础,而后者则是阶级专制的基础。

西周建立以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周人最早生活在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宗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突出地位,这一点恰恰成为周代确立宗法制度的基础。周公制礼作乐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亲庙祭祀制度等等。

1、嫡长子继承制。

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存在,到商代康丁以后的五个王,才稳定下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

周王室从成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古人把商代的兄终弟及和周代的父子相继称作“殷道亲亲,周道尊尊”。亲亲即立弟,尊尊即立嫡。

这种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是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

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 2 继承诸侯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封为大夫,为小宗;卿大夫之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成为士,为小宗。

2、封邦建国制

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由周人创立的。因为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就是说,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分封制度的具体内容,古代文献称之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礼记·礼运篇》把这种逐级层层分封称为“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诸侯受封后就成一个地方邦国,但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周天子与他有一系列的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天子对诸侯有巡狩权、命官权、迁爵权等,诸侯对周天子则有必尽的义务,如朝聘、进贡、出兵役劳役等。诸侯依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称为“采”或“邑”,史家一般称为采邑制。不过采邑与封国的性质有诸多不同,其主要差异是采邑没有封国所有的许多独立自主的权力。卿大夫也依此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

3、宗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塑造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且也影响到中国周围的国家。

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 占有。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虽有所变异,但其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族就一直统治下去。

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但是,除了皇位继承仍采取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外,民间家庭财产的继承关系,一般已改为诸子均分,而对家族的重视则是一贯的。

二、封建制度不断

分封制曾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中国古代,构成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力量异常强大与稳固。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族权是从父系氏族社会父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所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所以族权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为理学家所垂青。宋朝的张载主张“立宗子法”,“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①。程颐进一步指出:“若宗子法立,则人知尊祖重本;既重本,则朝廷之势首尊。”②大理学家朱熹还设计了更为具体的宗子法方案。显而易见,宋代以后族权的膨胀,与宋明理学家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地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在中国,尽管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是按地缘原则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原始的氏族部落,但却始终未能摆脱氏族血亲宗法关系的纠缠。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是家族的政治化。这是中国与印度、欧洲的重大区别,这种区别大大影响了文化形态。

印度虽然是在氏族社会解体很不充分的情况下进入阶级社会的,但由于有比较成熟的宗教和商业贸易发达,形成了独特的种娃制度。四个种姓有严格的区别,之间不得通婚。每个种姓内部有长老会议,负责裁断本种姓成员。血亲关系存在于家庭甚至种姓内部,但在整个社会结构方面却基本上不起作用,因而也就不存在“家国同构”的现象。古代欧洲贵族、贫民、奴隶之间,等级差异十分鲜明,中世纪的僧侣、贵族、平民的层次更为分明,血缘政治基本上被等级政治、地缘政治冲垮了,所以更谈不上“家国同构”。

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家国同构”,“忠孝同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故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 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这一论说是符合实际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1、欧洲:王权、神权、民权共存,相互制约

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其具体演化过程是: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和产生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汇集到古希腊,由希腊传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再由日耳曼人传播到整个欧洲。

古代埃及也是一个信仰多神的国家,但最重要的是太阳神。有趣的是,法老和祭司奉祀不同的太阳神,两种势力斗争非常激烈。第二十五王朝时,祭司的权力曾一度超过法老的权力。所以,一开始埃及国王的权力就存在一种强大的抗衡力量,即宗教势力。另外,早在新王国时期(约与中国的商朝同时)的埃及,工商业就比较发达,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无疑对王权专制又是一个有力的冲击。这就是说,古代埃及的法老在集中自己的权力时,受到了外界势力的严重挑战。在两河流域和印度,情况也大体如此。

2、王权压倒神权

中国则不然,统治者凭借武力,比较顺利地夺取并强化自己的专制权力,神职人员成了他们顺从的奴仆。文明到来之前。中国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样的,但当迈向文明的第一步,中国就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政治权力很快被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中,很早就形成一个权力核心;宗教曾经也是很发达的,但被武力所吓倒,神职人员拜倒在世俗统治者的足下。由于中国的政治权力一开始就不存在一种与之抗衡的势力,所以以后 6 的专制就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完备。

与欧洲的情况不同,中国的君主专制应当说从中国历史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已形成,所以专制的传统十分悠久。这种专制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祖先黄帝的权力,是用武力取得并用武力加以扩大的。中华民族刚刚进步到文明的边沿,就形成了一个祖先,一个权力,一个核心,这无论与古代埃及,抑或两河流域、印度、古希腊,都是不同的。

从黄帝传至禹,禹巩固自己的政权多用武力,此后历代王朝的更替,基本上是以武力夺取政权。

中国古代社会动荡的本质,是一种新的专制制度取代旧的专制制度。这种新制度就是以郡县制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就其本质特征说,这种君主官僚政治体制从春秋时代产生起,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止,前后达两千五百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质的变化。战国时期,形成区域性的君主专制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央集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皇帝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代成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都是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

2、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周时期,君主把全国看成是他的私有财产,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整个封建时代,国家对土地的占有量是很大的,而且官僚、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剥夺非常严重。人们不难发现,历代农民起义多起因于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大量兼并和 7 残酷压迫剥削。所以即便土地私有,广大的自耕农和佃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都是极为有限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罱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薅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帝政权力支配社会。”封建统治者和广大农民处在对立统一之中,没有广大农民的存在也就没有封建地主的统治,所以当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隶或流民之时。朝廷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对矛盾的平衡,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与专制统治者为维护地主和小农经济所构成的经济基础相一致,历代统治者无不采取打击工商业的政策。工商业的出现不但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而且它的发展又能冲破小农经济单一的简单再生产模式。毫无疑问,它是历史前进的一股强劲的驱动力,打击工商业就是打击这股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由于封建小农的自然经济被人为地保护起来,把能够瓦解自然经济基础的工商业视如洪水猛兽,因而这个基础就变得异常稳固,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股强大势力。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皇权具有绝对权威,秦汉以后盛行的宰相制度,只是皇帝的办事机构,听命于皇帝。

当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的因素,如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但这些制度没有对皇帝的否决权,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也作出过世界性的贡献,其严密性曾令世人赞叹、模仿,回避制度也曾为外人所学习,特别是隋唐时期开始确立的科举制度,后来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先导,这些都是应该加以总结和充分认识的。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控制平民的严密网络,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一种什伍组织,把老百姓编入什伍之中。

《管子·立政》说,管仲在齐国组织民众,以10家为一什,5塞为一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修筑围墙,堵塞缺口,只定一条进出的道路,只设一个进出的门户,细心看管门户,使“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管子·禁藏》)商鞅变法与此一脉相承,他制定连坐法,把百姓按5家一伍,10家一什的户籍办法编制起来,要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可以得到如同斩得敌人首级一样的奖赏。不告发的则要腰斩.如果一家藏“奸”,与投敌者受同样处罚,其余9家若不检举告发,要一起办罪。旅客住宿要有官府凭证,旅舍的主人如果收留了无证之人,与“奸人”同罪。

这些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轻易县、乡里、什伍系统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帝王的诏令也就很容易达到每一个家庭了。

中国专制统治者还十分重视用控制生计的办法,把农民牢牢土地上。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对土地的管理,管好了土地,就管住了人民,因为民以食为天。从商周的井田制到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还有以后的占田制度、均田制度、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等,无不包含着固着农民在土地上的目的。如此时间既久,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风俗也就形成了。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它的负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这种范式带来的正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等等;它的负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文人的影射传统等等。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各项中一国对另一国新政府表示承认的根据之一是()。A.该国新政府必须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承认 B.该国新政府必须对该国实行了有效统治

C.该国新政府必须在地域上实际控制了该国领土的一半以上 D.该国新政府必须是通过该国宪法程序依法成立的 2.苏联解体后,原来对苏联领土有效的条约()。A.只对俄罗斯有效

B.对部分新国家有效,对部分新国家无效 C.对所有分立出来的国家都有效 D.对所有分立出来的国家都无效

3.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取得方式为()。A.割让 B.时效C.先占 D.添附

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不超过200海里,其起算线是()。A。从领海的外部边缘算起 B.从大陆架的外部边缘算起 C.从海岸线算起 D.从领海基线算起

5.代表国家参加缔约谈判时须出具全权证书的是()。A.国家元首 B.政府首脑C.外交部长D.普通谈判代表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中国国家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A.领馆馆舍 B.领馆中的办公室。

C.领馆馆长的寓所D.领馆馆舍中专供工作所用的部分

7.在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如法院有属于一方当事国国籍的法官,则他方当事国也有权选派一名本国法官参与审理,此种法官称()。‘

A.任选法官 B.专案法官C.特别法官 D.聘任法官

8.“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在这条冲突规范中,“不动产所在地”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

A.连接点 B.范围 ·C.准据法 D.关联词

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该条属于()。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D.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10.孙某具有甲国国籍,其在乙国有住所,在丙国有动产,于2000年在丙国旅游时遭遇意外身亡。孙某的妻子耷丙国法院起诉要求继承孙某在丙国的动产。丙国法院按照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孙某的住所地法即乙国法,但是依照乙国的冲突规范又应适用孙某的国籍法及甲国法。最后丙国法院适用了甲国法。本案中,丙国法院这一法律适用过程实际上是()。

A.转致 B.识别-C间接反致 D.一级反致

11.我国对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法人采取的认许制度是()。A.概括认许制 B.一般认许制 C.特别认许制’ D.分别认许制 12.物之所在地法不适用()。

A.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 B.运送途中之物的物权关系 C.物权客体的范围 D.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13.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外国法院的判决需要在我国承认与执行时,有资格提出申请的()。

A.只有当事人 B.只有外国法院

C.当事人或外国法院均可以 D.只有外国的国家机关

1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对于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进行交易,货物的风险原则上从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A.双方约定的时间 B.卖方交货时 C.买方收取货物时 D.合同成立时

15.根据《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A.从承运人收到货物时起到交付货物为止

B.从货物装上船起到货物卸完船为止C.从启运地仓库至目的地仓库 D.从装货港船舷至卸货港船舷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提单的作用的是()o

A.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B.提单就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立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C.提单是承运人从托运人处收到货物的凭证 D.提单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物权凭证 17.信用证的受益人是()。

A.开证行 B.买方 C.议付行 D.卖方

18.《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A.最高标准 B.最低标准

C.最惠国待遇标准 D.国民待遇标准

19.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的投资风险不包括()。、A.征收和类似措施险 B.投资者违约险 C.通货膨胀险 D.战争和内乱险

20.下列关于WT0争端解决机制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严格的时限性 B.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 C.禁止成员方之间报复 D.允许交叉报复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安理会的职权的是()。A.制止侵略行为 B.中止会员国权利 C.促进争端和平解决

D.一定条件下采取必要的武力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根据《南极条约》及有关文件,南极的法律制度为()。A.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 B.冻结领土主权要求

C.可以以先占取得有关土地的主权 D.定期举行“南极协商会议” 3.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其他船舶有下列嫌疑时,可以行使登临权()。A.从事海盗行为 B.没有国籍

c.倾倒污染物 D.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4.领事的主要职务是在接受国()派遣国有关商务、侨务以及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的事务。,A.办理 B.协助 .C.调查 D.裁判 5.具有缔约能力的实体有()。A.国家 B.政府问国际组织 C.个人 D.争取独立中的民族

6.下列四个选项中,我国在立法中明确规定采取或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有()。A.识别 B.公共秩序保留 C.反致 D.法律规避

7.以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作为风险转移分界点的国际贸易术语包括()。A.FAS B.FOB C.CFR D.CIF 8.下列有关信用证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用证是根据基础交易合同开立的

B.在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开证行不能支付信用证下的款项 C.信用证的受益人是卖方 . D.信用证是独立的法律文件

9.处理国际经济争议的主要方式有()。

A.单边报复 B.司法解决C.调解 D.仲裁.

10.下列关于解决争议国际中心(ICSID)管辖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争议一方必须是《华盛顿公约》的缔约国,包括经该缔约国授权的任何组成部分或机构,他方是另一缔约国国民

B.争议必须直接产生于投资的争议

C.争议双方必须书面同意将争议提交ICSID管辖 D.公约缔约国及其国民自动接受ICSID的强制管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政府承认 2.大陆架 3.提单 4.司法协助 5.系属公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联合国的宗旨。

2.简述有关外国法人认许的方式。

五、论述题(14分)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

六、案例分析(10分)1996年4月,中国A公司(买方)与某外国8公司签冷轧卷板购销合同,该批冷轧卷板将用于生产电冰箱、空调器等夏季适销产品。合同约定:8公司应在1996年6月底前交货,付款方式为信用证方式。合同签订后,A公司依合同规定开立了受益人为8公司的信用证。B公司也多次书面承诺按期交货。但直到l996年6月30日,A公司仍未收到8公司的任何关于货物已装船或延期装船的通知。7月3日,8公司向A公司发来传真,称原订货轮因故延至7月15日才能开航,所以元法保证按规定的时间交货,要求A公司将信用证装船期延至7月15日,有效期延至7月31日,并要求A公司须于7月4日回复其传真。A公司于7月4日答复B公司,告知B公司修改信用证的条件是B公司将价格下调10%,否则将宣告解除合同。但B公司没同意A公司的要求,并要求A公司答复接受其延缓信用证期限的请求,否则将货物出售给别的客户,A公司遂于7月5日正式函告B公司,终止合同并提出索赔。请问:

1.A公司是否可以采取宣告解除合同?为什么?2.A公司是否可以提出索赔?为什么?

试卷代号:123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国际法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09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B 2.C 3.C 4.D 5.D 6.A 7.B 8.A 9.A 10.A 11.C l2.B l3.C l4.D l5.B 16.B l7.U l8.B l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ACD 2.ABD 3.ABCD 4.ABC 5.ABD6.ABD 7.BCD 8.ACD 9.BCD l0.AB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政府承认即对新政府的承认,是指一国承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 格,并表示愿意与其建立或继续保持正常关系的行为。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沿海国大陆架是指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3.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4.司法协助是根据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一国法院接受另一国法院的请求,代为履行某些诉讼行为的制度,包括送达诉讼文书、传唤证人、收集证据、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和仲裁机构的裁决等。

5.在长期的国际私法实践中,传统双边冲突规范的一些系属就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解决不同种类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公式,被称为系属公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联合国的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安全。这是联合国的首要目的。(2分)(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2分)(3)促进国际合作。(2分)(4)协调各国行动。(2分)2.目前世界各国对外国法人的认许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特别认许制。即内国对外国法人通过特别登记或批准程序加以认许。(2分)(2)一般认许制。即凡依外国法已有效成立的法人,不问其属于何国,只需根据内国法规定,办理必要的登记或注册手续,即可取得在内国活动的权利。(2分)(3)概括认许制,又称相互认许制,即内国根据国际条约、双边协定或互惠关系,对属于某一特定外国国家的法人概括地加以认可。(2分)(4)分别许可制,即国家根据外国法人的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认许办法,对商业性的法人采用一般认许制,对非商业性的法人(如文化、艺术、体育团体)采取特别认许制。(2分)

五、论述题(14分)

国际法院的职权包括诉讼管辖权与咨询管辖权。(2分)1.诉讼管辖权。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审理争端当事国提交的诉讼案件的权利。《国际法院规约》对法院的诉讼当事者和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作了如下规定:(1)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者。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者限于国家,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均不得成为诉讼当事者。诉讼的当事国包括三类国家:一是联合国会员国;二是非会员国的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三是其他国家。(2分)(2)国际法院管辖案件的范围。国际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包括:

①自愿管辖。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这类案件应在当事国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签订一项特别协定,提交国际法院审理。当事国双方的相互同意构成法院管辖权的依据。(2分)②协定管辖。《联合国宪章》或现行条约和协定中所特定的一切案件。在现行条约和协定中,有许多包含关于因条约的解释或适用所产生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处理的规定,这种规定可以是条约的一项争议解决条款,也可以是与条约同时签订的一项任择议定书。(2分)③任意强制管辖。依规约规定提交的案件。规约各当事国可随时声明关于A.条约之解释;8.国际法之任何问题;C.任何事实之存在如经确定违反国际义务者;D.因违反国际义务而应予赔偿之性质和范围等性质的法律争端,对于接受同样义务的任何其他国家,承认法院之管辖为当然而具有强制性,不须另订特别协定。(2分)2.咨询管辖权。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大、安理会和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其他专门机构,对于任何法律问题可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咨询意见是向联合国机构而不是向国家发表的,元需国家的同意,国家也不能请求或阻止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法院的咨询意见原则上不具有拘束力而只具有咨询的性质,只是在国际行政法庭判决的效力和联合国某些经费的承担等类问题上发表的咨询意见,才有拘束力。但法院对于许多重大法律问题发表的咨询意见,往往被作为权威性的解释而受到重视。(4分)

六、案例分析(10分)答题要点:

政治学概论 篇6

第一章 绪论

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是公认的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分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善”这种“善”就是为了让城邦里的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成为资本主义新时代第一政治思想家)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著作《君主论》

德国学家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提到权利作为政治活动的核心

美国政治家戴维伊斯顿,著作《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政治的实质和含义: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的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 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国家是政治权利的最终载体

政治学基础理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方法论)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政治学把国家政权问题作文基本的研究对象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得主流学派,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其中儒家学派的影响最大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神学政治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古希腊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马基雅维里和布丹(共和六论)是15世纪至16世纪的政治思想家,文艺复兴时期;卢梭、洛克和霍布斯是17世纪至18世纪的政治思想家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以研究国家制度为主题转变为以研究权利为主要方向 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研究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研究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是混在一起的,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主要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德国思想家康德和德国思想家黑格尔

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归律;从广义上讲,政治学要研究一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研究的六个领域:政治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传统的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传统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学和哲学;政治领域有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 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将国家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学主要研究内容: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现代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政策、外交学、现代战争与和平以及国际战略学等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都是把政治与法结合起来论述

早起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家代表人物: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孔德、斯宾塞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主要采用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益代表、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政治诞生以来,不同的思想家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有哪些?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2.认为政治史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权夺利以及实战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的实质和含义是什么?

(1)实质: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史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利的最终载体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2)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的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什么说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将国家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但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却不能仅限于国家,他还研究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评析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行为主义政治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世纪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如进行民意测试、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认得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他应该能够被经验的证明。因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他大量采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手段。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不可能离开某种价值判断,也即人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因此,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前提。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点:1)国家起源的时间,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家起源的原因,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国家起源问题即是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 氏族,是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社会团体。氏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还是原始社会的血缘亲属集团和社会生产单位

人们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即整个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所有的婚姻形式 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就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是维系氏族的纽带,以氏族为核心的;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联盟等形式,氏族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氏族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氏族议事会决定,氏族成员均有权参加,一切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成员有相互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本氏族成员受侮辱或受迫害,全体成员都要为被害者复仇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氏族也随之解体。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大分工,剩余产品增多导致私有制出现 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当中分离出去,产生了直接交换的商品生产,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第三次则是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阶级对立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产生了三个主要结果:1.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家长制家庭,足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家长制特点: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还有就是父权

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的结果: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2.由于商业活动、徒弟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这次以后最终导致了私有制和阶级的最终形成,被恩格斯成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雅典国家形式即是国家产生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也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

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二种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三种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契约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国家的产生式人们彼此之间或人们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契约论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认为国家是人民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赋予,人民有权废除不利的契约 洛克认为政府的职能虽然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即生存、自由和私有财产,但政府权力应在契约规定范围内而不是不受契约约束,并主张人们订立契约而建立的国家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

暴力论国家起源说得要害在于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也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国家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 《列宁选集》中给国家的界定是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以及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说国家存在的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专政”,是指国家的本质,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与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利 主权是国家权利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不可缺少的条件

国家三要素:国家主权、居民、领土

国家权力的特征: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成为国度。以区别阶级统治的国家,即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和阶级性质划分的,而国度是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国家的存在,政治统治职能其存在的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主张和宣扬国家是永恒之物,而无产阶级国家学说则认为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承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国家在消亡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的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公共权力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的重要特征,公共权力包括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国家从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特征:第一,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组织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氏族居民之间是亲属关系,氏族成员之间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国家居民之间是阶级关系,国家居民必须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二,公共权力的设立。国家有公共权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和强直机关,而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几种理论有:神权论、契约论、暴力论。

契约论的主张者: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 暴力论的代表: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暴力论认者为掠夺和征服是国家的起源

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

权利与人类社会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和平时期,内部职能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战争时期外部职能将可能上升为主要职能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按照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可以分为主权国家、部分主权国家、殖民地国家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的多少位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这三类国家又有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之分,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属于这类国家;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福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国家的本质是由这种在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决定的

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包括: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经济制度都以私有制为基础,都是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只有通过对国家历史类型的分析,才能正确地观察到每个国家的具体的阶级内容,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时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史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是最后一个剥削阶级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就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而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防止本国领土被别国侵略 古罗马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贵族制,由奴隶主阶级中少数显要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重要权力

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关系的核心

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 马克思指出: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

在我国封建地主所有制度下,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是购买 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时期,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式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

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是秦朝,魏晋时代形成了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地主制经济委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国家卫实现其思想统治的功能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就是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利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从国家的本质出发,把国家的历史类型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奴隶制的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利,不仅可以占有和买卖奴隶,而且可以随意杀戮奴隶。努力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他们不过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生产工具。由于广泛地使用奴隶劳动,其结果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到破产,成为了自由贫民

奴隶制国家中,古罗马和斯巴达采取的是贵族制,古罗马表现为元老院掌握重权,而斯巴达则是长老会议掌握重权

古代奴隶制国家中,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采用君主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

中国封建社会以前出现过屯田、营田、职田、农庄和均田等土地国有制形式

中国和西方封建国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式中央集权制,西方式分封割据制;在统治思想上,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在权力结构上,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利等级制 在领土制的封建社会里,领主个人集中了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利,同时享有这块土地的“特恩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军事、铸币等特权

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的特点: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再次,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城市经济在西欧的形成的标志是市镇的出现。这种城市经济已手工业和商业味基础,从事者主要是手工业主、商人、行会师傅、学徒和帮工 市镇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济咋西欧的形成

充足的货币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备的两个条件,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这两方面的基本条件是通过原始积累过程实现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第一个途径,其典型形态就是“圈地”运动 在封建社会条件下,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而农民是最主要的直接的生产者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满剑与火、血与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封建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16-17世纪,封建关系在西欧各国已经趋于解体,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经济基础趋于成熟 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资产阶级

通过实行代议制资产阶级宣布自己在政治上是第一阶级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一种急暴风雨式的大革命 1688年,英国实现了“光荣革命”,由于大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了政治妥协,英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因此,它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原则

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根本瑰丽,双方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运作,基本是以单个企业为核心展开的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

在政府职能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体现的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即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以及最低限度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暴力方式既是自由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

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特征,把世界带进了电器时代

《国际政治学概论》 -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篇7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外交;南南合作;新型国际关系

一、“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中国外交转型

“一帶一路”战略是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它的基础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它既不是经济援助,也不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计划,而是基于地缘经济与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并将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与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时期中国国家战略将助力中国进一步走出去,为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推进技术合作,尤其是共建基础设施的成就和经验构成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倡导和引领周边国家开展广泛务实合作,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互协调、取得突破。通过区别周边国家的不同情况,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采取不同思路、实行不同方式,中国就可以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实施

在2015年和2016年, “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扎实稳步推进[1]。“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对接的新桥梁,中国分别从陆路与水路对此战略贯彻实施。

陆路方面,中国力主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对接,这既使上合组织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又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建设保驾护航。安全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上合组织作为以应对三股势力为主要宗旨的安全组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机会,可从安全领域扩展到经济发展领域,实现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互助。同时,俄罗斯对“一带一路”持积极态度,这为中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提供了可能[2]。

水路方面,湄公河流域各国的经济合作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湄公河流域各国的联合执法既充分实践了中国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为主要内涵的亚洲新安全观,又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内涵充分展示了亲诚惠容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

中东欧是联系亚欧的关键纽带,也是“一带一路”从亚洲延伸到西欧的前沿区域。中国—中东欧合作给中欧合作及东西方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时代契机。中东欧在中欧道路、贸易、政策、货币、人心五通中发挥着独特的支点作用。“一带一路”战略赋予了“16+1”的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以新的活力,充实并巩固提升了中欧合作,是中欧携手开创更包容、更平衡、更可持续的国际新秩序的重要载体[3]。

三、“一带一路”战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开辟新途径

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目的是与中国周边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解决因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而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通过实现该地区国家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产能与技术合作,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经贸规模,开辟金融合作的新机制,并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间的人文交往,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最终以中国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中国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南南合作的重大创举。这一战略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认可。非洲、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岛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与中国探讨参与“一带一路”的可行性[4]。其中许多国家甚至已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因此,南南合作将自然地以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为良机,出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泛互动、全面推进、联通发展、利益交织、共同前进的新局面。

四、“一带一路”战略是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创举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排斥冷战思维、反对零和游戏、拒绝丛林法则,从理念上超越国家社会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跨越资源秉赋障碍和自然地理阻碍。“一带一路”战略不会从根本上打破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绝不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重建政治集团,而是顺应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道路多样化和信息化的历史潮流,引导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相互扶持、共担风险、共克时艰、互利共赢的新道路,最终形成更为公正合理、更为健康稳定、得到广泛认同并使各国人民普遍受益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国家间对立与冲突的土壤,打碎以国家为背景的极端主义滋生蔓延的温床。充满包容性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发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身潜力,同时也要动员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富余资源,调动国际金融机构和相关组织的潜能。这样就会带动并推进更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理念相互衔接,进一步夯实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使世界上不同文明类型深入展开新形式的互动与互鉴。

参考文献

[1]刘乐、刘会民.习近平2016出访成果盘点:“一带一路”扎实推进 “互联互通”辐射亚太.(央广网2016年11月26日).http://china.cnr.cn/yaowen/20161126/ t20161126_523290084.shtml

[2]张宁、张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月(02)

[3]陈婧.中东欧16国的差异性对“16+1”合作是优势不是问题.(央广网2016年11月05日). http://world.huanqiu.com/ hot/2016-11/9637654.html

[4]王卫星.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5月(09)

上一篇:对顶角习题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信息业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