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读后感想

2024-11-08

金匮读后感想(精选10篇)

金匮读后感想 篇1

在还没开始进入之前,我想先通过金贵要略的第一章节来带出金贵要略的中心思想。这个章节说明了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症候并提示根据脏腑经络的病机反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治疗法则再根据疾病传变过程列出其治疗思想还根据疾病部位,性质而确定具体治疗方法。通过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实金贵要略也清楚为后世带来了“理,法,方,药”的治疗原则而要用这些原则的前提是要以“整体观”也就是金贵要略的中心思想才能有效地给与治疗。就是因为整体观,张仲景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末病”的观点而靠脏腑经络传变规律来解决这个观点疑问。所以张仲景就用整体观来做为指导思想而通过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结合四诊八刚来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

在开始进入前,我先大概介绍我将会讲的大纲:

 解释金贵要略的思想,理论,治法特点

 解释金贵要略里的常用的单味用药特点

 桂枝

 麻黄

 附子

 半夏

 大黄

 茯苓

 干姜

 白芍

 白术

 瓜蒌

根据读完这本书的阅读感言,我可以大概总结出金贵要略的特点

 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

 以脉论理:几乎每个章节都有用脉象来论述病理,所以可以确定当时的脉学已经有一定的进步和系统了。虽然同是寒饮夹热引起的咳嗽,可是却有表里的不同,而通过

“浮”“沉”脉阐述了饮邪偏表或偏里

 脉证合参:通过《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寒实证可以看出来。“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

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反映了这种思想

 辩证论治:使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来治疗疾病。同病异治可以通过《胸痹心痛短气篇》

来得到证实。同为胸痹,因其虚实不一样,所以偏于实的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而偏于虚的用人参汤。异病同治则可以在葶苈大枣泻肺汤得到体现。此方可用

于肺痈喘不得卧,也可用于支饮不得息,可是由于病机都是痰涎壅盛,邪实气

闭,故可以同用。

 据证论治,随症化裁:厚朴七物汤下提出呕加半夏,下利去大黄,寒多重用生姜就是依据

证情变化而做出加减

 病因角度:

 以“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正气虚,邪气实和房事过度。

 八法特点:

 温法:寒症

 清法:里热证

 消法:食滞停积,癥瘕积聚

 补法:阴阳气血虚 汗法:表实证 吐法:痰涎,食积 下法:燥屎内结,水结,蓄血,痰滞,虫积

 寒下: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 温下:大黄牡丹汤

 逐下

 润下:麻子仁丸

 通瘀:血府逐瘀汤

 攻瘀:大黄蟅虫丸

 驱虫:乌梅丸

 和法:肝胃不和时用(腹满,泄泻)

 治法特点:

 缓中补虚:这种治法可在《血痹虚劳病篇》大黄蟅虫丸看见。虚劳伴瘀,理论上应该

祛瘀可是虚劳干血已是久病,所以只能缓攻淤血兼扶正气。

 因势利导:这可以在《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瓜蒂散和大承气汤看见。宿食在下就用

大承气汤攻下,宿食在上温温欲吐则用瓜蒂散涌吐

 相反相成:在《痰饮咳嗽病篇》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中的姜,辛温散以化寒饮,五味子

酸收以敛气止咳。两者相伍散寒祛饮而无温燥之弊。

 调和阴阳:毋庸置疑调和阴阳就是张仲景的重要治法之一而其治法在金贵要略可以通

过桂枝龙骨牡蛎汤来证明。虚劳失精既是阳虚不固,也是阴虚火旺,所以

用桂枝汤来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固涩。

 健脾气,补中气:脾胃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头,在所有疾病里张仲景非常重

视脾胃功能,所以在几乎每个方子力都有“姜枣草”目的就是为了

调和脾胃。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加倍芍药并加饴糖,从而从桂枝汤的调和营卫变成建中补脾之剂。

 补肾:肾是先天之本,藏精气所以在治疗虚劳腰痛时用了八味肾气丸目的就是为了通

过阴阳互生,达到阴中求阳的治疗思想而肾乃是全身的元阴元阳所在,故此只

要补肾,其他脏腑的阴阳也可同时得到调理。

 滋阴中兼顾其他亏损:在麦门冬汤里,虽然其主要治疗时治阴虚而导致的虚热肺痿,可是在阴里不能盲目滋阴,也要考虑肺气的盛衰,故在药方里加了人参,粳米,甘草,大枣目的就是要以土培金。

 血痹虚劳病篇的治疗特点

 五脏气血虚衰:补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虚-调节阴阳(八味

肾气丸);治脾-调节气血

 阴阳两虚错杂证:补脾胃建中气(甘温扶阳以补脾气-小建中汤)

 虚劳病虚实挟杂

 虚多邪少:扶正祛邪(酸枣仁汤)

 邪重致虚:祛邪为主(大黄蟅虫丸)

从常用单味用药特点来看,我们首先来看桂枝。桂枝在金贵要略主治有三。第一,桂枝主要治疗气上冲。气上冲可以在金贵要略的防己黄芪汤“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奔豚气病里的桂枝加桂汤“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苓桂甘枣汤的“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饮停心下的苓桂术甘汤的“胸肋支满,目眩,心下悸动,小便不利”和苓甘五味甘草汤的“气从小腹上冲咽喉”。总结来说从桂枝用方可以为气上冲总结出两种表现特点,第一,胸腹部明显上冲感(气从少腹上冲胸);第二,搏动感的自我感觉(自觉心悸)。

第二,桂枝治疗以心悸为主诉的疾病。桂枝能平冲降逆,宣通胸阳,甘草能缓急定悸。所以,桂枝甘草常常配伍在一起来治疗悸动也就是用来定悸平冲的桂枝甘草汤。在金贵要略里以桂枝甘草为基础的加味方有苓桂术甘汤(虚悸),苓桂甘枣汤(胸腹悸),桂枝加桂汤(气上冲胸而悸),桂枝龙骨牡蛎汤(惊悸而汗出),小建中汤(虚悸腹痛),黄芪建中汤(虚悸兼气虚)和苓桂味甘汤(咳逆而悸)。

第三,桂枝可治疗腹痛类的的疾病。桂枝配白芍甘草可以治疗腹痛就好像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还有奔豚气病里的桂枝加桂汤。桂枝配赤芍牡丹皮,桃仁治疗下腹部疼痛就好像妇人妊娠病里的桂枝茯苓丸用来消瘀化癥来止下腹部疼痛。

再来就是麻黄,在金贵要略里可以主要分成四种。第一,主治黄肿 ; 第二,以咳喘为主诉的疾病; 第三,以无汗为特征的疾病 ;第四,以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水气病)。黄肿的意思是面色黄黯而浮肿的表现就有如水气病篇里的甘草麻黄汤主治“一身面目黄肿。。”的里水和越婢汤的“恶风,一身悉肿。。”不管有汗或无汗,只要有浮肿者均可以考虑用麻黄。以咳喘为主证的疾病均可以用麻黄来治疗就好像痰饮咳嗽病篇里的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以及咳嗽上气里的厚朴麻黄汤所主治的咳喘均用麻黄宣发的特性来宣肺以平喘。除此之外,甘草麻黄汤,大,小青龙汤也可以用在治疗无汗的疾病里因为用其宣肺以发汗的机能来解决无汗病症。

最后,麻黄也可治疗以水肿为特征的病症就好像水气病病篇的越婢汤,麻黄附子汤均用来发汗或以小便以排除身体的水分来治疗浮肿。除此,通过药物配伍也可以总结麻黄的功效: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2。麻黄配石膏:平喘3。麻黄配射干:开痰散结4。麻黄配黄芪:退肿和治疗身痛

5。麻黄配厚朴,杏仁:宣肺理气降逆

接下来要就是附子。附子主要主治的病症有第一,痛症;第二,腹泻,呕吐为特征的病症;第三,脉细微,四肢逆冷为特征的病症。以疼痛来说附子主要适合用于寒凝所造成的疼痛因其温阳散寒的特性而协助驱寒来缓解疼痛。这可以在 桂枝附子汤 的“身体烦疼,不能转侧。。”;大黄附子汤“肋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薏苡附子散主治的“胸痹缓急者”;附子粳米汤主治的腹痛“腹中寒气,雷鸣切痛”;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肢节疼痛,身体魁赢。。”和乌头赤石脂丸所主治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显示出来。总结来说,附子所治疗的痛症有:

1.全身性疼痛而且痛无定处(湿病)

2.关节性的疼痛(中风历节)

3.肋或腹疼痛(腹满疼痛)

4.心胸疼痛(胸痹心痛)

附子也可以用于治疗腹泻和呕吐可是前提是必须使寒凝所造成的,如果是实热的则不适合。在呕吐下利病篇里的四逆汤方所主治的“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则难治”以及下利寒证篇里的四逆和通脉四逆汤均用附子来治疗寒凝的呕吐或下利。以脉细微,四肢逆冷为特征的病症可以在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里见到二其机能均是用附子辛温散寒的特性来回阳救逆,可是通常需要与干姜配伍才能事半功倍。

半夏也是在金贵要略里的常用要药。半夏主要治疗的病症特征需要有第一,呕而不渴;第二,以恶心呕吐,腹满或痛及心下痞满为特点的疾病;第三,咽喉疾病如咽喉有异物感或声音嘶哑;第四,咳嗽痰多的疾病 ; 第五,失眠为主诉的疾病。半夏止呕的机能主要是通过两个,第一就是以其降气特性来降逆止呕,第二就是用其辛温特性来化痰饮燥湿来止呕。以呕而不渴这可以在小半夏汤里的“呕家本渴,渴者为愈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得到证明。在呕吐嵗下利病篇可以见到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半夏干姜散和生姜半夏汤里见到其机能。至于腹满痛或心下痞则可以通过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和大柴胡汤及附子粳米汤的肋痛来见证。半夏厚朴汤这是用来治疗咽喉部病变如咽喉部有异物感就是用半夏的降逆特性来降气涤痰。而以咳嗽痰多的疾病则可以从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里见到。最后以失眠为主诉的病症可以从半夏泻心汤里见到而其失眠是因为心下痞而影响睡眠。通过配伍半夏的功能可以加以扩大,比如半夏配生姜:治疗恶心呕吐; 配茯苓:治疗心悸失眠; 配黄芩黄连:心下痞满而烦躁;配姜辛味:治疗咳嗽痰多;配麻黄:面黄身肿及配瓜蒌薤白:胸痹胸痛

大黄在金贵要略里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第一,专治疗腹满疾病;第二,主治痛而闭的病症;第三,治疗吐血,纽血和咳血。其治疗腹满的功效主要可以从大黄蟅虫丸“五劳虚极,赢瘦腹满。。”;厚朴七物汤“病腹满,发热十日。。”;大柴胡汤“按之心下满痛者”和己椒历黄丸“腹满口舌干燥”里看的到。痛而闭的意思是指腹痛兼有大便不通。痛而闭这个名词主要是见于厚朴三物汤可是却为大黄的功用带来了启示。再来就是治疗上部出血的疾病,大黄主要是通过其苦寒的特性来引血下行已让气火下降已使血静而不妄行来达到止血效果,而这可从泻心汤的证治来得到证明。在用量上,大黄以不同的用量会带出不同的功效,如果要达到攻逐瘀血来治疗腹痛用量大概是三到四两以上就好像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大黄蟅虫丸,大黄甘遂汤和抵当汤;如果要达到泻下以攻积滞(寒或热积)用量则少于三两而且通常配伍枳实和厚朴就好像厚朴七物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己椒历黄丸和大黄附子汤。

下一个药就是茯苓。茯苓主治的病症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第一是主治眩悸,第二是治疗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茯苓主治眩悸主要可以从小半夏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里得到证明。小半夏汤原是治疗呕吐的方,可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汤时,其主要功效是治疗眩悸“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此外,苓桂甘枣汤中的“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从这里可以对眩悸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眩乃是神志上的问题就好像眩晕或者也可以了解为幻想,可是从苓桂甘枣汤里的脐下悸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它是病人的一种自我感觉,感觉有一股气上冲。虽然眩和悸可以说是独立的个体可是通过金贵条文里,眩悸都是一起的,可见两者在临床上是一起出现的。以小便不利来说,可以从茯苓戎盐汤主治的“小便不利”来得到证明。此外,茯苓杏仁甘草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苓甘五味甘草汤均用茯苓的淡下渗湿的机能来治疗小便不利。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干姜了。在这里我将会同时也解释生姜因为两个的主治几乎一样可是生姜的特性是善走而干姜是善守故其搭配才会不一样,比如生姜通常配伍大枣甘草来调和脾胃,而干姜通常配合细辛,五味子或附子来温肺化饮和散寒。干姜的主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涎唾而不渴,另一个是腹部疾病也就是腹泻,腹满或腹痛。干姜主治的涎唾可以从甘草干姜汤的“肺中冷,必眩,多涎唾”和半夏干姜散“干呕吐逆,吐涎沫”以及小青龙汤里得到证明,可是前提是通常要在不渴的情况下才可用干姜,如果见烦渴这是他证了。腹部疾病主要可以从大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里看见。干姜在这三个方子力主要起到散寒止泻的效果,如果用在腹痛往往要与附子配合才能发挥其功效。

芍药的也是一味在金贵里常用的药。其功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另一个是主要治疗任何急性疼痛。芍药治疗以腹痛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可见于妇科疾病也就是金贵要略的妇科妊娠病,产后病和杂病,这些妇科病均有腹痛的特征。就有如桂枝茯苓丸,胶艾汤“。。假令妊娠腹中痛”,枳实芍药散“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和温经汤的“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而其中以当归芍药散“妇人怀娠腹中亏痛”和附子汤的腹痛最为明显。芍药治疗腹痛的机能主要是以滋肝柔肝来缓解疼痛。以急性疼痛来说,芍药的功用可以从中风历节病里去理解,就好像桂枝芍药知母汤所治疗的“诸肢节疼痛。。”和乌头汤的“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所治疗的急性疼痛。总结来说,芍药可以用于治疗大多数实证或虚证的痛证。

白术也是一个常用要药。白术的功效主要可以分成四个,第一,主治以头目眩晕为特征的疾病;第二,治疗风湿所造成的疼痛;第三,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的疾病;第四,治疗以吐水为主诉的疾病。以头目眩晕来看,这个主要可以从苓桂术甘汤“心下有痰饮,胸肋支满,目眩。。”,五苓散的“吐涎沫而癫眩”和泽泻汤的“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看出来。白术治疗眩晕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其温燥来燥湿健脾,以升清降浊。至于风湿所造成的疼痛主要可以从麻黄加术汤,白术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和甘姜苓术汤得到证明。从这里可以了解到白术配伍麻黄可以轻微发汗以去表寒湿来止痛;白术配伍附子可以温暖脾肾来运化水湿以止痛而白术配伍茯苓可以通过渗湿利水来缓解疼痛。在这里可以证明的是如果要用白术来驱风寒湿用量得大,大约4-5两以上左右。

五苓散,茯苓戎盐汤和越婢加术汤都均可以治疗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而起机理是通过与茯苓配伍来加强其利水效果。除此之外,白术也可以治疗以吐水为主的病症就好像五苓散治疗的“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和枳术汤所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而其止吐效果主要是通过燥湿健脾以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来达到目的而分量通常只用到2-3两左右。

再来要讨论的就是瓜蒌了。瓜蒌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用药,一个是瓜蒌根,另一个是瓜蒌实。瓜蒌根主要治疗以津液不足为特征的疾病如四肢拘急,或则是口渴。这个功效主要可以从瓜蒌桂枝汤,瓜蒌牡蛎散“百合病渴不差者”和瓜蒌罌麦丸“。。其人苦渴”里看出。这个主要是因为瓜蒌根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除了可以柔润经脉也可润上焦之燥而通常与牡蛎配伍来增强润燥效果。瓜蒌实与瓜蒌根不同之处就是瓜蒌实偏于通阳散结所以主治胸痹。胸痹主要是以喘息咳唾,胸背痛和短气为主证,但其病机主要是因为胸阳郁闭,所以治以宽胸通阳行痹。瓜蒌实主要是通过其宽胸中痰结和通行经络血脉的功效来治疗胸痹而常与薤白一起配伍来通阳行痹为治疗胸痹的主要配对。

总结来说,金贵要略为后世的医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理论,辨证,治疗上都带来了很完善的系统。一个单味药如果配上不同的药将改变其效果而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就好像麻黄配伍桂枝用来发汗解表;配伍石膏用来平喘;配伍射干用来开痰散结以及配伍厚朴,杏仁用来宣肺理气降逆。除此之外,药物也有其用药规律,就拿胸痹心痛篇来说,瓜蒌配伍薤白治疗胸痹;瓜蒌专治痰实疾病;枳实配伍厚朴治疗气滞和痞重疾病;寒凝疾病则用附子;痰盛疾病用半夏和气逆疾病选桂枝。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疾病上和不同的药物配伍上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说金贵要略其实在伤寒论出现后也成为另一著医学重要的典籍而其医学价值更是无可否认的珍贵。

君主论读后感想 篇2

国贸1152 9101115244 虞法臻

首先谈谈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全新的一种感觉,它就好象是教我如何去做一个高深莫测的“坏人”——一个有领导魅力的管理者。因此,我被其深深地吸引了。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家都是在人性善论的基础上阐述他们的政治思想的,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样,马基雅维利继承了西方人本的政治思想,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问题,首要前提便是对人自身的肯定。这不禁让我反思我们国家主权高于人权的言论,国家不应该是以人民为主体吗?要把人民立足于世界范围内,人民不仅仅是国家的人民更是世界的人民,我认为人权应该高于主权。而本书中的作者也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消极世界观。“许多人认为人类智慧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对此他们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干事业,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但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并非完全不顶用。其实命运主宰着我们一半的活动,而我们另一半的活动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 “命运就像一个女人,想要征服他就应该痛打她,将她击翻在地”。可见,马基雅维利并不否认命运(规律)的作用,看到了客观规律与外在条件对社会和人生的制约作用,但他更强调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认为对待机遇也是如此,“机会使选择的形式有了内容。没有机会,他们的意志力就没有用武之地;而没有意志力,机会只有徒然溜走”“所以,机会成就了这些人的伟业,而卓越的才干使他们得以洞察机会,并利用这些机会,使祖国日益昌隆”。马基雅维利十分清楚机遇与人自身能力的关系,强调两者的结合。这在当时是绝对的人文主义思想,至今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基雅维利坚持人性本恶的主张,他是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的,这与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不同于荀子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说了解决方法,他说道:“谁促使他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是他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而为了凌驾与民众之上而来统治民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那么,人性到底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从而把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而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所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再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而再邪恶的人心灵深处也不可能没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无法分离。他对与人性的假设,就现在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是符合y理论的。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私的欲望,都是无一例外地受利益的驱使,毫无社会道德而言。人可以忍辱而事杀父之仇人,却不能不切齿于侵夺他财产的人。因此在马氏看来,人都是狡猾虚伪的,人民服从君主是出于万不得已,遇到可能,他们就会掉头去反抗。假如人民可能自择,他们必然随其本性,惟恶是从。因此,君主统治与其用爱不如用威。古今中外有许多手腕强硬的人物都是十分推崇《君主论》中的观点的,其中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德国统一的名相卑斯麦、法国皇帝拿破仑还有希特勒和莫索里尼等等。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称为暴君而且自己最后也没能逃脱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他们可能也是没有完全按照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去执行。虽然他说到君主需要像狮子一样迅猛也要想狐狸那样狡猾,两者缺一不可。但是他又说到,不择手段的人是不能被列位伟大人物的行列之中的。君主需要做一个伪君子和大骗子,但要注意的是要在表面上做到一些所应该有的良好品行,在关键的时刻需要他们对道德的牺牲。我想这是符合哲学辩证的观点的。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国家和厉害的君主也不乏这样的任务,曹操杀无辜的粮草官、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都是如此。

同样,马基雅维利也同样重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他的论调。他强调,就君主自身来说,一个被贵族所支持和推选的君主远没有一个受人民支持的君主来的安全可靠;一定不能让人民憎恨,否则再多的堡垒都是没用的。马克思说过,16世纪以来,许多思想家“都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维利是最早这样做的思想家,他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也摆脱了神学”。正因为如此,马基雅维利与古代、中世纪的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为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散乱的意大利各城邦统一之后显然不如其分裂时更有名,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和多元的思想理论将文艺复兴时期打扮得如同教皇缀满宝石的权杖。这是一柄举世无双的权杖,它将整个欧洲带上了一条新的朝圣之路,并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然而,如同最美好的宝物并不属于最勇敢的骑士,只属于最贪婪的欲望一样,欧洲主宰们的助推器正是赤裸裸的抢夺,残酷的镇压和无情的竞争。

迥异于欧洲,中国在儒家文化千年的洗礼下已被磨去了野蛮的棱角,中正、敦厚、平和的我们面向远古,排斥未来。内圣外王的思想贯穿着中国王者的教育,“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理论占据着他们的执政思想。过去,我们凭借文化和思想统治世界,万邦来仪却都心怀叵测;胸怀万里却闭关锁国。奴化自己和奴化别人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后来的18、19世纪产生了碰撞,侵略者们刚刚亮出了钢牙,我们就已经略显悲壮的缴械投降。马基雅维利获得了完胜,他的著述改变了世界。

《君主论》的成功在于它顺利的在欧洲诞生,城邦林立,强敌环饲的佛罗伦萨给与了霸权理论得天独厚的土壤。彼时的欧洲,有限的辖地造就了一大批村长国王和县长国王,统治的本意变成了生存而不是享受。于是乎,卑鄙就成为了卑鄙者的通行证,无耻也成为了无耻者的座右铭,成王败寇的唯一差别就在于比别人再多无耻一点点。本书便给众多的强盗头子们提供了机会,也给人性中的阴暗面找到了一个貌似正当的理论基础。剩下的工作,便是欧洲强盗们如何更好地践行这套理论,印证这套理论,最后放之四海皆准。

马基雅维利是个直率的功利主义者,直率的甚至有些可爱。老马同志认为人之初本善或是本恶已无需争论,他在书中一针见血:“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然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不仅不必具备各种美德,而且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他精辟的言辞锋芒毕露,字里行间已经具备了杀人的潜质。东方和西方,一进一退之间,日后发展的道路便清晰了起来。所以,并不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而实在是我们纯真的眼里融不进沙子,风沙一来唯有放弃抵抗而已。

五百年过去了,《君主论》却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它就像一把利刃,随时戳穿着政治主宰和商业寡头们的种种谎言。马基雅维利随时在提醒我们:强者与道德无关,强者与宗教无关,强者只与自己有关。关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各种美德,老马有如下一段描述:“当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或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不复存在时,一位英明的君主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但君主又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要显得具备一切优良品质。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面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老马看透了。世界越来越小,竞争却愈加激烈。无论是战争社会还是商业社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说法颠扑不破。1998年金融危机,伪善的西方政客和资本家们联手吹大了东南亚的经济泡沫,人们突然发现天堂和地狱竟仅一纸之隔,第三世界的“群氓”们被狠狠的欺骗和抛弃。如今,次贷危机的影响又席卷而来,马基雅维利的徒子徒孙们多少年前开始的游说收到了效果,他们表里不一,大发其财,其苦果却要由全世界的人来承担。战争没有一天停止过,掠夺也没有一天消失过,君主们却悄悄发生了转变,他们被上文明的衣衫,行使文明的欺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相同的结局绝不会再次上演。得益于国人眼界的不断拓展,知识层面的持续扩大,我们在今天能够看到《君主论》这样一本影响了后世众多政治家、企业家、帝王和流氓的著作,也看到了辉煌成就之前的龌龊手段,了解了他们一袭晚礼服下面的满身脓疮。洋务运动时期,朝中的大佬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商业竞争极端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利用他们的思想,完成自己的崛起。

《君主论》这本书描述的是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

比如说德国,德国的城邦非常自由,它们的村镇居民也很少,它们总有办法让老百姓常年在那些事关城邦存亡和老百姓的行业中工作.它们的军事素养也是声名远播,并有许多制度以保障这种素养。因此,一位拥有坚固得城邦.并且不被人民怨恨的君主,就不会收到攻击。一个孔武有力得君主总能克服这些困难,他会给臣民以希望,使他们相信灾祸不会持续太久,他会使臣民对敌人的残暴心生恐惧,他会把自己认为过于放肆得人巧妙得地控制住,此外,敌人来犯之时,定会再沿途烧杀抢掠,这时如果士气高昂,决议抵抗君主就不该犹豫不决,由于君主得抗敌行动导致他们的房屋家产遭受毁损,这使君主有负于人民。所以,对于一位明君来说,如果通盘考虑了全部情况,只要不乏粮草,防守得当,再受困之时使人民自始至终保持意志坚定,使不难做到的!

依我看来读这本君主论并不是说要当一个英明地君主,更多的是说去当一个出色地管理者,这对我学管理,我觉得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想上一段所从文章引出来的这一德国城邦的君主,他能把他的臣民引到同一阵线上,使他的臣民的思想上总是那么的坚定地站在他的一方!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这也体现着他的领导魅力,这是我们所要学的!

最后,《君主论》这本书,我觉得它非常值得我多读几遍,也许我下一次读它又有新的体会!正如马基雅维利写的那样“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马基雅维利确实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对伟大人物事迹的知识在《君主论》一书中都奉献了出来。这本书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慷慨的人还是吝啬的人?

要我以前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太简单了,当然是慷慨的,仅就词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但是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分析,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一个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实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会种田赚钱,用的都是人民上缴的东西,他凭什么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当的话就变成了奢侈,而到最后君主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声势必不得不横征暴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就会使人民怨恨这个君主,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稳了。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因为他太慷慨了,人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造反,慷慨的君主没逃过惨死的命运。马基雅维利说:“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如果说慷慨不能使我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吝啬之名又何妨?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残酷的人还是仁慈的人?

一个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个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对于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他说对于有罪的人要严厉残酷的打击,这点本身没有错,姑息养奸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认为有罪的人恰是无罪的,那么作为一个残酷的君主肯定就会滥杀无辜,人民也会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怎么可能会稳定呢?所以说残酷的君主未必如马基雅维利认为的那样能给人们带去更大程度上的稳定。

君主是受人爱戴好呢还是被人敬畏好呢?

如果说两者只能择其一的话,我和马基雅维利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被人敬畏好。为什么呢?我想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人威胁让我去打我的老师,不去的话就会对我拳打脚踢,那我肯定会按他的威胁做,因为冒犯一个我爱戴的人比忤逆一个我敬畏的人简单多了。那么依次类推,人民反抗一个他们爱戴的君主比反抗一个他们敬畏的君主要简单多了,道理是对的,可是如果人民爱戴一个君主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个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统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证的话,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就像人们爱戴李世民,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反他,君主之位自然就坐得稳了;人们虽敬畏秦二世,可最终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反,秦始皇期望的千秋万世就可怜的终结于二了。

有人把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之后马基雅维利主义就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强权至上主义的代名词。我虽然对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很不赞同,但我还是认为做君主毕竟不是做一般的人,还是需要一些像马基雅维利说的吝啬,狠毒的品质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残酷的人还是仁慈的人? 当有人阻碍甚至威胁到君主的统治时,就应该狠下心来抓住时机将对手铲除,最好能短时间内一次性消灭干净,而不是长时间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消灭,不然社会长时间被白色恐怖所笼罩,无法正常生产生活,阻碍国家发展不说,群众也很可能造反。而短时间残酷,在人们心目中一时间会产生巨大的震撼甚至恐惧,但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其他不太相关的少数人的生命财产的丧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淡忘。所以很长痛不如短痛。

公差读后感想 篇3

机自081李守强200800314112

刚接触到互换性这三个字时,真的不明白它的含义。但是看到课本的名字后才了解是介绍公差的。经过课堂老师的讲解,我对公差原则有了系统的了解。通过这篇论文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公差原则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是机械行业一项基础性技术标准,对实现互换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如引言中说的,“在机械设计中如何运用公差原则,使所设计的零件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耗费最少,即达到最佳的工艺性和经济性,这是每个设计者所最求的目标”,的确,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由最初的单件生产向成批大量生产,互换性的生产可以可以使生产变得更加高效。

这篇论文虽然没有课本上讲的详细,但是应该说是公差重要内容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是对几个原则很好的回顾和补充。其中主要介绍了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的原理和概念。第二部分文章着重介绍了公差原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讲的很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其中独立原则介绍了在对运动精度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对密封性有严格要求的场合,确保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场合三种主要场合的选取原则。而且分别解释了在机械设计中这一原则对零件工作质量的影响。从中我了解到,工件尺寸的变动会对机器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要求高精度的场合中。作者还列举了例子,如印刷机的滚筒运用独立性会既满足功能要求还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紧接着又介绍了包容性原则在机械设计时的利弊优缺。作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简述了其中的原则和道理。使我增长了见识,扩宽我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层面。使我在这一原则的应用上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介绍了最大实体原则的应用场合和应用原则,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的例子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原则的作用,即“即可满足功能要求又可充分利用图样上给出的公差值,提高零件的合格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又补充了一些在机械零件设计时利用这些原则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我了解到虽然独立原则是基本原则,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要兼顾其他公差原则,这样才能使设计达到最优化。

初一读后感:野火集读后的感想 篇4

我不由得感到愧疚与自责,二十年前,《野火集》在台湾出版,创造了二十一天内再版二十四次的空前盛况。青年学生俨然人手一本,读罢无不热血沸腾。此去廿年,我问到的同龄人中读过《野火集》的早就寥寥无几。而我自己作为一个偶然读到此书的青年学生,也再也没有当年人仿佛尝到了兴奋剂的反应,笔尖流露的满是苦楚与酸涩。

这大概是很不应该的,作为一名青年学生,甚至是一名新闻系的青年学生。但这恰恰正是原因所在。若你也是当代中国大陆有心学习新闻的一名青年学生,你会知道这种反应有多真实,一把二十年前白纸黑字做的“野火”根本逼不退你心中涨势凶猛的惶惑的苦水。

那么惶惑的苦水来自哪里?来自于现实,更来自于理想。

这份理想就是不过刚缠绕了我一年的新闻理想。我记得接触伊始,它分明让我觉得“甜得稳妥”。新闻理想追求的“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新闻理想让你口不仅是你口,而是人民喉舌,让你笔不再是你笔,而是社会公器;新闻理想让整个社会越来越贴近自然,贴近真相,贴近人性与良知。我仿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感与归属感,觉得幸福。

然而一年过去了,那稳妥的甜早已悄然变味。正如我的一名同学毅然对我说,大学毕业后就去美国,而且不会再选择新闻了。当初正是我和她刚进新闻系便一起着手拆迁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新闻调查,随着调查日渐深入,她的家人频繁来电警诫她不要再做下去了,“在中国做新闻调查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这番说辞当然是错的,新闻记者理所当然会承担一定的职业风险,但还靠自己拿捏分寸。虽然诸如此类的话够骇人听闻,但我想这并不是促使她放弃新闻的原因。

龙应台在二十年前的台湾企图用一把“野火”点亮新闻自由之路,而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难以驱逐的黑暗。于是有多少人的理想在所向披靡的现实面前虚弱了?有多少人在还未历经黑暗之前因为惶惑而硬生生地把心头那一星野火摁灭了?

最后,她告诉我,她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或许新闻这条路不适合她,她没有像我一样崇高的追求,只求做到最真的自己就足够了。但我想说,对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追求不是乐观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的特权,而是人权。柏杨也说自己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但他依然嬉笑怒骂。亦无关适合,权看够不够思想觉悟,有没有种。新闻理想或许不像音乐理想那样来源于兴趣与天赋,而是来源于良知与责任。

于是又有人说,如果在这样的现实中坚持理想,连生命和温饱都不能保障,那所谓的追求让人情何以堪?我也不否认理想应该建立在生命与温饱之上,但你们为什么不去相信这都会有的并为此奋斗呢?

至于崇高,我是一点也没有。我只有一腔还点不燃的理想。

老人与海读后感想 篇5

有这样一位老人,面对凶猛的鲨鱼,毫不退缩;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机智勇猛;有这样一位老人,面对84天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没有放弃。对,他就是《老人与海》的主角—桑地亚哥。

当我初次接触《老人与海》这本书时,觉着一定没有意思,只有薄薄的八十一页,能讲述什么有意思的故事,肯定不好看。但当我静下心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震撼到了。“虽然只有简短的八十一页”,但描述及其详尽,看着书,你能感受到作者写书时候的各种情感,真是佩服作者海明威。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捕鱼的故事,整本书只是在讲述捕鱼的事情。故事情节中,有悲伤,有兴奋,有期待,我仿佛听到了老人那洪亮的嗓音,看到了小男孩那可爱的笑容,闻到了金枪鱼的香味。

我犹如坐上了老人的穿,和他一起遨游在整个海洋里。我看到了“大深井”的美丽,看到了凶猛的鲨鱼朝着桑地亚哥扑过来,而老人绝不畏惧,勇敢面对,拿起小刀向鲨鱼捅了过去。

《小王子》读后感想 篇6

书壳上金色头发的小王子孤独的坐在小小的星球上,旁边是那只陪伴过他的小狐狸,还有王子曾经深爱着的玫瑰花,蔚蓝的宇宙就在他们的眼前。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一个15岁的小男孩,就像书里的小王一样善良、纯洁,粉丝们都亲切的叫他“烊烊”。刚好那时他给《小王子》配音,自己也兴兴冲冲的跑去买了这本图书。

又一次看了这本书,看到小王子因为玫瑰花的虚荣伤心离开小星球,遨游太空,来到地球偶遇飞行员和小狐狸的故事,在结尾小王子终究还是回到B612星球。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每每看到,都是对心灵的洗涤。是啊,小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天真和纯洁,长大后的我们被这个世界而左右着,我们变得虚伪,变得浮华,变得越来越现实。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模样,是否早已丢弃了纯真的童心。

回顾现实,觉得很幸运。我不知道爱笑的女孩是否会被上帝眷顾着,只知道不断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一脚就踏进了这个行业,因为我是喜欢它的。今年5月,在成都遇到大学同学,都在同行业做事情,聊的最多的就是对于现实的感慨。感慨对茶的专注,感慨对茶的好奇,感慨对梦想的努力。时光是不会辜负我们这群对茶执着的90后,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认知。虽然现在的我们还不被这个社会和圈子认可,但总有一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就像孤独美好的小王子一样,成长只是一个过程。

最后来说说我的小爱豆吧,一个15岁的小男孩。一路走来,看着他一天天的成长,一次次的改变都是给粉丝最棒的回应。饭圈都在说,饭随爱豆。我想我是认同的,看着15岁的小孩在不断的努力,我怎么能安于现实呢,又怎么会因为现实生活的一点点虚伪而退缩,又怎么会因为筑梦道路的遥远而放弃呢?我想,我也会像小王子一样,最终会回到属于我的梦想星球。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想 篇7

这个故事使我深受启迪。一个人不能得寸进尺,贪图荣华富贵,一心想不劳而获,只有靠自己努力争取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使我非常难忘。那是暑假的一天上午,爸爸给我20元钱买书,谁知营业员在忙乱中多着5元给我,我考虑要不要把钱换回去,我决定还是把钱还去,我不应该有一颗贪婪的心,不应该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我把钱还了回去,营业员表扬了我。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想 篇8

处在奔三的年纪,多多少少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从前的世界观不能说全然倒塌,但至少也崩坏了不少。不再是住在象牙塔里的小男孩,窗外的世界都是温情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对权威有着绝对的信任。我慢慢认识到这是不对的,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在黑白之间添加其他的色彩,《明朝那些事儿》则促进了这种转变的完成。

它虽然是在说史,但是更多的是在讲历史故事中的人――一个个充满感情的、人性光辉点和弱点同时闪闪发光的人。张居正是权臣,但是他作风奢华,也会以权谋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没啥贡献;戚继光战绩彪悍,但也结交权臣。我们站在蓝天下,沐浴着阳光,但是身后是影子。世界从来不是鲜花和掌声构成的,但也从来没有黑暗的让人绝望。

时势造英雄

终于朱元璋建国了,这个过程里,我只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辩题出现在从高中到大学,大大小小的辩论赛中,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完这段历史,我有了我的答案――时势造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向来是不缺英雄的,而且英雄是以结果论的。矬子里拔将军,也自然能选出一个,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不管是谁,反正是赢的那个,他就是英雄。英雄也是人,人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那样一个时间点,能赢的那个就是英雄。

从无到有

相对来说,治天下更难。朱元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然这只是个正面的委婉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另一词来表示,那就是暴君。明初的胡惟庸、空印、蓝玉等几大案,表明了他肃贪的决心。贪污是个任何朝代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是人的劣根与欲望。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法不责众”,我向来相信这个词的威力:当人人都有份的时候,也就无从追究了。而朱元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魄力,一万个人贪,那就杀一万个人;都贪,就都杀掉。虽然残忍,但让我佩服。可以说在朱元璋时代,当官不是件好事,因为动不动就掉脑袋,也没人敢贪污。我真的有些感动,“官为轻,民为重”,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

朱元璋时代还有一个政策,影响着明朝百年,甚至于今日都有借鉴意义,那就是言官政策。有一类人他们就是专门负责提意见的,上到皇上,下到知县,他们都敢弹劾。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大臣,你没有被弹劾过,说明你没有用、没有意义,人家懒得弹劾你。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着“不杀言官”的免死铁券,制约他们的是,言官的等级只能是一些五、六品的小官。这种有制约的言论自由,真的是一项卓越的政治制度。当然,后来的明朝,被这些言官折腾个半死。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我对朱元璋创造这项政治制度的钦佩。

这又不禁让我思考,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从无到有”难,还是“从有到变”难。可能有前人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觉要比自己埋头钻研、自己从头创造容易些,但是什么也没有时,也没有负担,没有祖宗规矩的包袱,想制定什么就制定什么,想实行什么就实行什么。虽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我们的民族总是不缺这种人才。相比而言,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去改革更难。看当今,美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国家,没有漫长的历史,也就没有巨大的包袱,相对而言发展更加迅速。而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想动一动,想变一变,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拖着巨大的包袱往前走,难免没有轻装上阵的小伙速度快。

好人与好皇上

皇帝都是世袭的,他们生来就有命当皇上,不管他们到底愿不愿意,擅不擅长,有一些是真的不擅长,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中不乏都是个好人,朱厚照、朱由校他们本都是单纯的孩子,被拉到那个位子上,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现在想来,当皇上真不是个普通人能做的,尤其是一个好皇帝。每天都要工作,所有人都要管,所有事都要听,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晚上加班,干得好不一定有人夸你,干得不好肯定是要遗臭万年,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不是自己能选择的。而且,想想如果是个小员工,拿不了主意可以推给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不行可以推给主事经理,主事经理可以推给总经理,总经理还可以推给董事长,那董事长找谁去,只能自己担着。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管事的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累,还不能撂挑子不干。优柔寡断的人当不了好皇帝,善良的人不一定是好皇帝,好皇帝也不一定是个好人,一般都不是个好人。朱棣就是个例子,他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好人。可怜朱由检是个好皇帝,也算是个好人,却成了亡国皇帝。话说真的不能怨他,吃力不讨好,真的是他没赶上好时候。

是坚持到底,还是曲线救国?

话说整套书七本,我最喜欢看的就是3、4、5这三本。相比于那些皇子争位、平定内忧外患,我更喜欢看大臣们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明朝出了太多太多的名臣(当然还有好多有名的坏太监)――于谦、王守仁、杨廷和、徐阶、张居正、杨涟、孙承宗、戚继光、袁崇焕,还有杨继盛(他是个小人物,一个不怕死的小人物),这些名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都记不住他们在任时到底是哪位皇帝执政。他们存在于不同时代,但他们熬成名臣,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坚守,一种是变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相同的是作者对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了大肆的褒奖。

第一种是一条黑走到底,坚持信念,坚守理想,明知不可为,明知是必死,但还是勇敢的和大恶人作斗争,在道义面前毫不妥协。他们有的用死唤醒了正义,有的用死诠释了气节。有时避一时风头、不成一时英雄就混过去了,连坏的边都不用站,不用丢弃名节,但就是这一点点妥协,他们也不愿意做。

第二种是变通,他们也坚持信念,也坚守理想,但他们明白一时的忍让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对于他们,可以说活着等待比死去更加煎熬与痛苦,他们不会白白的牺牲,是因为他们知道活着更能实现他们的理想,死有时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脱。

我佩服第一种,但我支持第二种。但我一直在疑惑他们是矛盾的,人总会有个倾向,而作者却在不同的位置,对两种人都表达了倾向,难道我们的作者是因为撰写间隔太长,忘了自己的前后矛盾。直到我读到最后一章,那个看起来不该出现的徐霞客的故事。我明白了作者的倾向: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读到这,我更加佩服作者,他不但带我领略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带我走入困惑,还带我跳出历史,看到人生。这句话解除了我的疑惑,解除了我对人生的困惑,对坚守还是变通的困惑。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次,心学,完全没听说过。这套书却带我走进这个世界,虽然,我也只是摸到个边儿。“知行合一”,我一直理解为言行合一,表里如一。说对也对,但是浅。光知不叫知,行了才能叫知,现在的我,理解的还是浅。《明朝那些事儿》给我带来了王守仁,王守仁带着心学,来到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至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新的门。在书里,我看到这种力量是唯一解开欲望的钥匙。他没有随着王守仁的死去而消失,他以一种思想的方式,影响着大明王朝几百年,甚至是现在。曲线救国的名臣们多半都是心学的传人,有的只是被一两句话影响了整个人生,比如徐阶。他们的忍让不是放弃理想,是为了能做到,只有做到了,才有坚守理想的意义。比在那空喊口号,空谈理想,有意义的多。这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从小被唯物主义深深影响的我理解了宗教的意义。如果说什么能克制欲望,那信仰绝对是一个。或许有个信仰,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有人曾跟我说,若知行合一,就是要“格”,无法理解、无法做到时,就是“格”得还不够。这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当年明月没有言传,但是从那些历史事实中,我慢慢地意会了。其实读书是一种格,行走也是一种格,王大师看着一颗竹子也是格。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我在里面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当代。作者虽然顶着“我是很客观的陈述历史”的旗号,但是还是融入了大量的自己的好恶,因此我不仅读到了历史,也读到了作者的思考,或许这也不是件坏事。这像是在与一个朋友讨论,互相交流思想。

四年级读后感:三只小鸟读后感想 篇9

《三只小鸟》是格林童话故事集之一,这个故事之所以把我给吸引住,是因为他教会了我一个这样的道理:做错事一定会遭报应的。两个妹妹在嫉妒心的驱使下,竟然置亲情于不顾,迫害自己的姐姐,真是黑心。做人不要鼠肚鸡肠、处处嫉妒别人。嫉妒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自己,嫉妒的人必将走向灭亡。

我读过很多寓言,有《三只小鸟》、《亡羊补牢》……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井蛙之志》这个故事。 《井蛙之志》这则寓言写了一只小井蛙下定决心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可第二天小井蛙看了几行字就看不下去,又跑去休息了。一个星期后,当它再次拿起书本时,又想起了自己跟小蝌蚪约好今天一起去玩的。从小蝌蚪那回来,小井蛙又动别的主意了,它要去赏月。小井蛙以种种理由去玩耍,把学习一个劲地往后推。两年后,画眉鸟来庆贺了,小井蛙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读了这则寓言,我有很多感受。小井蛙的志向很远大,可它整天只想着去玩,把学习的事一天拖一拖,最后一事无成。 在生活中,我也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我要画一幅画去参加比赛,可我却一天拖一天,今天说作业太多,明天又说自己肚子痛,结果由于超过期限,那次的比赛泡汤了。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了这则寓言,我要认真做事,不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不做文中的的“小井蛙”。

四年级读后感:三只小鸟读后感想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想 篇10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想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银河璀璨生,鹊桥语咽凝;君梦思霓裳,愿化连理枝;奈何桥相见,彼岸花中蝶;钗头凤一曲,叹尽情中事。

爱情的水晶球被印着“封建礼教”的车轮碾碎,碎成千万片小的晶莹,那是恋人忧伤的泪滴,那是情侣千疮百孔的心,碎得悲伤,亦碎得迷人,那数万片清澈的水晶里闪烁着忠贞。爱情的青鸟被名为“封建制度”的锁链圈在笼中,青鸟就犹如被折了双翅,那是有情人在渴望笼外的比翼双飞,那是有缘人在期盼终有一天可以断开自己身上的礼制枷锁,盼得忧虑,亦盼得心醉,那对双飞的渴望里包含着不屈不挠的勇敢反抗。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了给你看,悲剧,悲得壮烈,悲得凄美,悲得惹人垂泪,却不是心伤。

兰芝美,美在情深意重,带着疾风中劲翠竹的忠贞刚毅,不然何来“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的山盟?织女美,美在坚贞不屈,带着冒风霜傲雪梅的情操傲骨,不然何来“莫云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的海誓?玉环美,美在娇羞文雅,带着碧池里媚芙蓉的清新优雅,不然何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期盼?英台美,美在大胆豪放,带着秋风瑟彩香菊的淡雅芳泽,不然何来“情深共生死,愿化双飞碟”的心甘情愿?破碎的爱情也很美,美在爱的不完整。残缺的爱,如断臂的维纳斯,因为残缺才美,美得惊心动魄,美得令人窒息。

孔雀东南飞去,伴着“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孤苦惆怅,却留下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的口碑,刻写着“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爱的永远忠贞。长啸一声,如鼓如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是东南方向,孔雀高鸣。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梳洗将,玳瑁光,严妆精妙惜别郎;妾苦意,君伤离,蒲苇坚韧,磐石无移,依、依、依。

爱甚笃,情悲处,再披红妆泪连珠;孔雀飞,不复归,红豆相思,泪化成灰,悲、悲、悲。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想

2近日重读,有所感,与诸位共赏之:

1、焦仲卿的爸爸那里去了?若其还活着。则焦母如此专横,怎又能反映“封建社会妇女社会低下”?若已亡,则焦母一妇道人家把俩孩子抚养成人,难道不能说明她的伟大?

2、到底是什么让焦母看焦妻(兰芝)“别扭”:“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是焦母的“正词”。但证人焦却说“女行无偏斜”。兰芝本人则讲“奉事循公佬”,“昼夜勤作息,邻频营苦心”。兰芝母说该女“十三教汝织,十四...兰芝见了焦妹则“泪落莲珠子”,说明姑嫂关系也不错。看来问题是在焦母。但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能是“无后”的缘故。焦已结婚时间不短:“共事二三年”。在汉末,避孕大概也只能靠安全期。在这二三中,焦妻仍无“事”,的确有点儿问题。这大概让没了老头,全心全意等着报孙子的老太“怒火中烧”!在人前人后,街坊邻居中觉得抬不其头来。儿子当然不能骂了。于是所有的火都发在了焦妻的身上。

3、兰芝父在那里,从文章中感觉到也不在了。要不然也不会轮到其兄讲话!不只各位看过美国一个叫的反映华人的电影没有,大汉的老爷们儿咋都象那里头的货?

4、兰芝本身的性格也有些问题:其兄也不过说了句“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痞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和云?”这样的话。可能人家不懂妹妹的“心底秘密”,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说,这是很“有理有据”的“贴心话”。别忘了兰芝也说其兄“性行暴如雷”。但这样一个急性子却在这时候也如此的对妹妹“晓之以理”。我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有逼迫兰芝的意思。兰芝的心理可能太敏感了。

5、到底是什么让兰芝在县令,府君如此“抢手”?文章中未提县令。但府君则显然受了县丞的“进言”:“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即兰芝出身好。哇塞。这难道就行啦!也太随便了吧。

上一篇:关于对劳保用品的管理使用规定下一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