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2024-09-18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通用8篇)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1

宿州学院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

5月30日,宿州学院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东区音乐厅隆重举行,校党政领导陈国龙、张莉、蔡红、燕贵忠出席大会。大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副校长蔡红主持开幕式,宣布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莉代表学校作《深化改革 提升内涵 不断开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对学校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学校2014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张莉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三届一次教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进步。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质量工程”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科研促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圆满完成省级示范校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财政厅验收,迎评促建取得显著成效;科研实力明显提升,科研管理效能稳步提高、科研成果保持良好态势、科研平台建设成绩喜人、协同创新开创新局面;师资建设得到加强,健全师资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人才引培工作取得突破性成绩、“双能素质”教师比例逐步提高;招生就业保持平稳态势,招生计划完成良好、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团学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对外交流合作逐步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内部治理取得新成效;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党建、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指出,学校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社会要求和教职工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在办学过程中还有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转型需进一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学中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办学空间相对不足,校园基本设施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和部门工作效率不高,综合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内部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报告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加快转型为重点,以提升内涵为主线,以“四创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不断开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局面。

张莉提出重点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本科教学迎评和问题整改工作;二是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努力提高科研成果效益;四是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五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六是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七是大力推动治理工作创新;八是扎实

推进校园基本建设;九是积极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十是切实做好对外交流合作工作;十一是继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张莉强调,宿州学院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展现出无比灿烂的美好前景。让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校教职工,在新的起点上,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用激情和担当、智慧和坚韧,共同谱写宿州学院更加辉煌壮丽的崭新篇章!

在大会闭幕式上,党委书记陈国龙作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这次教代会虽然会期短,但内容充实、环节紧凑,开的很成功。张校长的报告实事求是,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议期间,各位代表紧紧围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大会征集到的提案,各单位要尽快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给教职工以满意的答复。

陈国龙指出,过去一年,全校师生员工以迎评创建为中心,以迎接省级示范校验收为重点,深入推进“四创工程”,承受许多压力,克服各种困难,扎扎实实工作,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情感、心血和汗水。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力抓好评估整改工作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引导师生员工在深化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在加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陈国龙对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入解放思想,有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要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国家和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评估整改方案和本次教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把整改落实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解放思想,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学习和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下大力气积极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二是坚持求真务实,共谋学校转型发展之路。要重新凝聚改革共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以更大的决心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推进学校在转型发展中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三是推进依法治校,营造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环境。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落实,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校务信息公开制度,特别是要按要求做好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监督。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完善纪检监察及审计制度建设,加强财经管理,进一步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陈国龙强调指出,全校师生员工要以此次教代会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在上午的大会上,组织部长李真作关于增补代表和调整代表团团长的说明,财务处长孙兆新作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工会主席伏震球作提案工作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分组讨论。下午,各代表团继续进行分组讨论,大会主席团听取了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下午4时30分,举行大会闭幕式,张莉主持会议并通报各代表团讨论情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燕贵忠宣读大会决议并经大会通过。大会一致通过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宿州学院第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2

元月25日下午, 天气清冷, 阳光灿烂, 装修一新的三门峡香山红叶大酒店里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3点30分, 三门峡市公关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隆重召开。三门峡市老领导张兰印、韦守信、史增田、王铁创, 三门峡市公关协会顾问朱洪波、张银仓, 协会杜明国会长, 副会长孙凤君、刘智勇、贺爱琴、陆加利、张爱群、孟宪锋、张永香等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孙凤君副会长做的协会年度工作报告, 接纳团体和个人会员30个, 对协会内部理事进行了一些调整, 刘建庄、侯涛、柴新庄晋升为协会副会长, 推举贺爱琴为2016年年度执行会长。杜明国会长做了“一切为了公众, 一切对公众负责”的发言, 提出今后协会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公关服务功能, 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 想方设法为协会企业会员服务, 为协会会员服务, 在服务中实现协会稳步发展。老领导张兰印、史增田等充分肯定了协会一年来的工作, 并就协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讲话发自肺腑, 发人深省, 充满激情, 鼓舞人心!会议庄重朴素, 井然有序, 圆满成功。会后还举行了迎春联欢!大家一展风采, 气氛热烈, 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3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周玉龙会长代表三届一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回顾和总结了近一年的慈善工作。三届一次理事会以来,市慈善总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慈善募集数、救助支出数和全国公益慈善城市获评数3项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领先的突出成绩。2012年至2013年6月,全市各级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物折合人民币8.89亿元(款5.7亿元,物折款3.19亿元);其中,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募集3.35亿元(款0.32亿元,物3.03亿元,含中华慈善总会援助药物),为救助困难群众、开展各项慈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今后慈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宣传力度更大,慈善氛围更浓;二是募集数量更多,慈善惠民更广;三是体制机制更活,慈善信誉更好。

会议还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财务工作报告、人事调整方案。为方便工作,根据周玉龙主任的建议,会议推选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盛蕾接任市慈善总会会长,聘请周玉龙主任为顾问,通过市民政局局长李永根接任常务副会长,阙明清、王燕红 、郑利江、周文蓉、陈嵘、陈隆、万利、赵亮等8人接任副会长,及其他人事调整。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4

各“两新”党组织: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5月1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胜利闭幕。这是一次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的大会,奏响了建设“幸福广东”的最强音,明晰了建设“幸福广东”的新思路,升华了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汪洋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和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要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这是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后,东莞市召开了市委第十三届二次全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东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园陵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两次重要会议的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核心的政治任务。作为战斗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第一线的“两新”党组织,必须迅速认真贯彻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第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深刻领会省、市两个重要会议的精神实质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广东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一年广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对于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动员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特别是结合省党代会提出的“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的目标,审议通过了《中共东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园陵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号召全市上下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建设平安东莞、法治东莞、信用东莞、效率东莞、活力东莞、开放东莞。“六个东莞”为全市下一阶段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两新”组织党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掀起学习热潮

—1— “两新”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神组织,迅速在全镇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制订学习计划,研究具体举措。各支部要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课程,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领会,做到真学真用。要采取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理论报告会等形式,在党支部内部迅速贯彻落实省、市两个重要会议精神。

三、抓好结合,注重实践,推动“两新”组织升级转型

各“两新”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省、市两个会议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注重实践,推动“两新”组织重大决策的实施、重点工作的落实、重要活动的完成,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找准“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着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推动“两新”组织升级转型。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要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的政治核心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加大对省、市两个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利用党支部宣传栏、厂刊厂报、宣传画册、清溪镇“两新”组织党建网等方式,利用会议纪要、学习心得、报告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党代会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各“两新”党组织要加强学习经验总结,于6月中旬把好经验、好做法和党员学习心得上报镇企业工委,迅速在全镇“两新”组织中深入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联系方式:联系人,谢玉山、黄星强;联系电话,87367599;传真,87361133;E-mail,qxqygw@126.com。

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主要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主要精神宣传提纳》

中共清溪镇企业工作委员会 2012年5月31日

在区妇联十三届二次执委 篇5

在区妇联十三届二次执委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叶海波

(2006年1月11日)

各位执委,同志们:

今天,区妇联召开十三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任务。这对于全区各级妇联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推动

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一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全区发展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组织妇女群众投身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位执委,向辛勤工作的各级妇联干部、妇女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妇联工作是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省委12月21日召开了全省妇女工作会议,对全省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近日,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区妇联的工作汇报,对妇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刚才,蔡秋云同志对今年妇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同时,再讲三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底,区委召开了九届十次全会,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全区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五中全会和区委全会精神,努力把广大妇女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妇女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行动上来。学习贯彻中央五中全会及区委全会精神,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全区各级妇女组织要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充分认识“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之中,正确处理好各项矛盾,认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充分认识全区妇女儿童事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发掘妇女这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切实把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好、发展好;充分认识妇联组织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切实维护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权利,有力保障全区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

二是与落实省妇女工作会议要求相结合。要以传达贯彻省妇女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形成共识,推动实践。工作中,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推动尊重妇女、关爱妇女的观念进入媒体主流、进入社会主流、进入决策主流。要认真研究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放大工作效应,巩固工作成果,在为妇女儿童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全区妇女儿童工作实现新跨越。

三是与编制实施妇女儿童“十一五”规划相结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推进,为两性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区委全会已经审议通过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在座的各位执委,要为编制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妇女儿童规划建言献策、多作贡献。

第二,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级妇女组织要紧紧围绕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把妇女工作放到全区“翻番、小康”的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运作,动员和引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全区“三个文明”建设。

1、围绕中心,在加快“富民强区”进程中大显身手。各级妇女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在农村,要围绕创新“双学双比”活动,深化“巾帼科技致富工程”,鼓励并扶持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不断完善为农村妇女服务的工作体系,提高她们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激发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在城镇,要围绕深化“巾帼建功”活动,拓展“巾帼示范岗”争创活动内涵,在广大妇女中形成“立足岗位争奉献,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宣传城乡妇女先进典型,激励更多的妇女自强不息、岗位建功,树立一流形象,争创一流业绩。

2、创新载体,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妇联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它紧密联系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各级妇女组织要适应形势变化,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形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儿童的需求,通过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最广泛地调动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使她们

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提高。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终身学习、自主提高的观念,帮助广大妇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推动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变。

3、以人为本,在推进“和谐海陵”建设中发挥作用。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队伍

优势、群众优势,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推动“和谐家庭”等“妇”字号的品牌建设,切实促进社会基础单位的和谐。要畅通与妇女群众联系的渠道,及时了解和反映妇女的意愿、要求,在“妇联所能”上满足妇女的需求,并积极探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加强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提高广大妇联干部依法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水平,增强广大妇女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法制宣传、源头维权和社会监督,逐步解决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妇女教育、流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民工子女就学、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第三,进一步扩大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形势下妇女组织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切实加强妇联自身建设,按照新时期党对妇女组织的要求和希望,努力打造“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务实型、开拓型”妇女干部。

各级妇女组织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组织创新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实体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妇女组织活动,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力打造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健全、作风上深入的充满活力的妇女组织。大力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群众性、社会化、开放式的妇女组织网络及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女职工委员会、女企业家联谊会的作用,加快建立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努力使妇女工作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总之,妇联开展工作,既要围绕中心,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打造品牌,这样才能使妇联工作在党委、政府和妇女的“双满意”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广大妇联干部要广泛学习业务知识和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区委各项重大决策的理解,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规律,积极探索推进妇女工作的新举措、新途径,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把握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努力成为眼界观、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妇联干部,更好地为妇女群众服务,积极争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党与妇女群众的联络员、妇女群众的服务员。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妇联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为妇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积极支持妇联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妇联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原则,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强基工程”,和党建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切实关心妇联干部的成长,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交流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的工作力度,保证各级妇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省委李源潮书记在全省妇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各地党政组织提出了“拨钱、配人、立法”的要求,具体到我们各单位,就是对妇联工作,要在活动经费上给予保证,人员配备上给予充实,工作部署上给予位置,权益培养上给予倾斜。

同志们,新的形势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切实推进妇女工作,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构建和谐美好新海陵而努力奋斗。

在教代会一届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篇6

院长 丁自勉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有关规定和会议安排,现在我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过去两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两年,是学院发展史上关键的两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年。两年来,在省体育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院党委团结和带领全员教职工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共同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建就了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历经了北京奥运会和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为我省完成竞技体育战略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接受了省教育厅对学院办学的检验,对今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两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体院办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需要,认真抓好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在省体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局人事处等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我院实施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省编委关于我院机构编制“三 定方案”,分别制定了《安徽体院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安徽体院职工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安徽体院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全院实行全员聘任制,福利待遇向一线倾斜,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目标管理,一般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岗位管理。学院共拿出29个中层领导岗位,其中13个正职(副处级)、16个副职(正科级),打破身份界限,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公开竞聘,通过演讲答辩、综合测评、组织考察等规定的程序,提拔使用了18名中层领导干部,一批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变了体院政治生态,初步实现了干部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提高了干部队伍科学判断形势和促进学院发展的能力,整个改革工作平稳而顺利,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肯定和支持。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年共招聘了10名优秀青年教师,调整结构,充实队伍。选送2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骨干教师培训班,29名教职工参加岗前培训班;首次认定3个教学团队、8位专业带头人、6位教学名师、23位专业骨干教师和15位优秀青年教师;1名教师荣获全省模范教师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省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被推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后备人选。另外,进一步完善教师、教练员任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推进教师资格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并且积极取得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举办了全国摔、柔、举初、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共有110人参加培训。三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快学院辅导 员队伍的专业化进程,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向局系统共选拔聘用16名专职辅导员,制定了《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暂行规定》,举办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强化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完善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扎实做好系统备战,全面提升训竞水平。2008年、2009年是竞技体育“十一运”周期关键两年,为确保较好地完成比赛任务,学院坚持“五个统筹,三个不变”原则,超前谋划,系统备战,强化管理,想方设法提高训练质量,提升比赛水平,突出保障力度,将训练和教学作为我院工作的主线,通过努力拼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三系运动员邓琳琳与队友精诚团结、出色发挥,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金牌,再圆我省阔别24年奥运金牌之梦,为实现我省竞技体育“奥运夺金”战略目标做出贡献,二系运动员许莉、马三义顽强拼搏,连克强敌,也分别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55公斤级银牌和男子古典式摔跤84公斤级第5名的优异成绩,取得了我省摔跤项目参加奥运会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在2009年全国十一运会上,共获得6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为我省竞技体育“十一运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两年来,在国内外其他正式比赛中,我院运动员还分别获得25枚金牌、10枚银牌、20枚铜牌的骄人战绩,为学院“教科训一体化”办学体制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我院还强化了对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迎评工作,进一步规 范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注册管理,适度调整了项目结构,对省体校进入“奥星工程”的运动员实施了动态管理,改革了参赛奖励办法,建立了选拔淘汰机制,两年共获得41枚金牌、37枚银牌、44枚铜牌,向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各类高校输送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116人,均超额完成参赛、输送的目标任务。2008年省体校又一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免检评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9年,中长跑项目获批为“国家田径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三)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明确专业建设既要立足市场,又要体现行业需要,融“职业、行业、专业、事业、产业”为一体。在学院8个专业中确立了运动训练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应用性、职业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的原则,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结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建成5门院级精品课程,开发了《运动伤科推拿按摩》等6门课程,2009年,《学校体育学》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质量监控中,一方面,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坚持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评比表彰和“教学质量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健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积极开展评教活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督导,确保教学管理和信息反馈系统的畅通,保障了 教学的较好运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实现新区有效运转。新校区建设关乎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是学院发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院教职工倾情关注。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新校区一期工程在一年多时间内,克服多重困难,强力推进建设,至10月中旬,7个单体项目及附属配套工程基本完工,体育系全体师生与运动训练二系部分学生顺利搬迁新校区。2009年7月,按计划全部搬迁新校区,至此,体院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新的校区、新的环境、新的运行方式给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新使命,为进一步理顺关系,实现新校区高效运转磨合,院党委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强化大体院意识,调整划转职能,整合各类资源,采用大后勤、大教学、大管理的体制,研究协调新校区运转工作,出台了一批服务教学、训练、学生管理的新制度,建立了磨合顺畅、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新校区的有效运转。

(五)坚持招生就业并重,顺利完成各项指标。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办学的核心指标,也是每年工作的重要任务。两年来,学院总结经验,统筹布局,几项主要指标都有新的进展。一是加强宣传,创新工作方式。年初即启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激励机制,加大了对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奖励力度,制定了实效性更强的工作方案。2008年,学院在五年制招生宣传实现创新突破,以省体育局为主体召集各市县体育局长 宣传招生工作,生源数量充足,质量较高。二是积极组织生源,广开就业渠道。分片组织教师、教练员、辅导员、班主任到省内各地和省外重点地区进行选材。在对口招生、秋季招生等招生工作中,学院凭借与安徽师范大学的良好关系,突出招生宣传的力度和效果,2009年录取1332人,是建院以来录取和报到最多的一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与各系主要负责人签订目标任务书,加强就业指导课和就业网站建设,坚持毕业生就业率月报制度,2009年组织举办院内首届院内人才招聘会,推介毕业生。三是增强服务意识,保证工作效果。在招生方面,加强与全省各市体育局、各业余体校的联系,主动收集各方面信息,努力提高选材质量。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加强就业指导课和就业网站建设,重视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工作,对前几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积极拓展新的用人单位和用人区域,及时向毕业生反馈用人信息,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008年和2009年,均较好地完成了招生任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全年预算外收入年年有突破,超额完成预定指标。

(六)重视学生切身利益,强化学生服务管理。办让社会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筛选人、淘汰人。保护好学生利益,就是真正维护好学院的利益,树立好学院的形象。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着重抓好入学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加强学生的 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学法懂法守法。二是资助困难学生。不折不扣地将国家各项惠生政策落到实处,两年共及时发放学生各类奖学金、生活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近60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勤工俭学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康复保健协会、音乐爱好者协会、书画爱好者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7个院级社团,聘请社团指导老师。四是创建校园文化活动。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了“迎奥运、树新风”活动,举办了“畅想和谐,放飞希望”歌咏比赛和反兴奋剂、“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服务、义务献血,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开展专项培训等。五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2008年4月,召开了院第三届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院第三届团委和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为开创学院团的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两年共有3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3名学生获省级优秀三好学生,体育系2006体育服务管理班级获省级先进班级,60人获体育局系统优秀团员称号,4人获体育局系统优秀团干称号,248名同学获院级优秀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院团委两年均被省直团工委确认为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

(七)积极服务行业需要,大力开展各类培训。2008年,我院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劳动保障部等确定为“国家级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2009年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确定为“安徽省教练员培训基地”、“安徽省体育传统项 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工作积极服务行业和社会,多方开辟培训市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9年,学院将培训工作放在比较突出位臵,成立了专门机构,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全年成功举办了首期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班、全省教练员培训班、社会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班、重竞技项群和体操蹦床技巧以及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航海模等项目裁判员培训班,接待了国家摔跤队近150人为期1个多月的集训任务。此外,开展暑期篮球夏令营、合肥市中小学毕业考试体育加分培训等工作,全年累计培训各类学员1300余人。

(八)全力以赴迎接评估,专家反馈给予好评。迎接全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我院多年列为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工作,事关全院的生存和发展。学院经过充分准备,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全面进行了动员,制定了迎评实施方案,拟定了评估工作进度表和流程图,实行了评估工作责任制,七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上百个三级指标等全部分解任务落实到人。为确保评估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了一系列迎评工作专项制度,如周六、周日加班制、每周例会制、七个一级指标负责人半天集中坐班制,暑假正常上班制,实行清单作业法,对三个制度汇编、自评报告、8个专业剖析材料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等,采用了逐个过堂的方式定稿整理打印归档。院党委和院评建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研究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分工,分兵把守负责,加强协调推动评估工作。评估期间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心奉献,全面推进,形成了“人人参与评估、时时关心 评估、事事思考评估”的良好氛围。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学院围绕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内涵建设,以评促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评估,增强了全体教职工荣辱与共的凝聚力和主人翁责任感;二是加深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三是推动了教学训练基础设施建设,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年来,学院准备了1000余盒评估文档材料,在51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购新增纸质图书3万余册,完成了20万册电子图书、期刊的安装和正常查阅工作,新建了1个校史荣誉室,4个计算机教室、6个实验室。2009年12月3日至5日,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对我院进行全面评估考察,充分肯定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赞扬,迎评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迎评工作圆满完成。

(九)保持校园安全稳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学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院一直将其作为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校园安全稳定方面,每年年初,学院即与各处系签订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目标任务责任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并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检查,定期对各部门消防安全设施排查登记等。尤其是2008年合肥出现“家乐福事件”以及奥运火炬传递期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院党委连夜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包保责任制,积极配合省 委驻我院维稳工作小组,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全体职工进一步认清“家乐福事件”背后复杂原因,进一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非常手段,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对于重点人群,特别是青年学生、运动员,实行全领域覆盖,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虽然学院南北校区均靠近“家乐福”,学生具有年龄偏小、好动的特点,但始终没有1次学生群体外出,没有1名学生参与游行,没有1名学生现场围观,得到了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的好评。不仅如此,奥运火炬在肥传递期间,我院有3名职工、2名运动员担任火炬手,6名学生担任护跑手,25名学生担任安全保卫人员并组织了100名学生观众,为安全稳定的大局作出了贡献。在文明单位创建方面,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及“合肥市文明单位”等创建申报工作,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展师生思想建设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学院先后被评为“省直三优文明单位”、“合肥市文明单位”、“包河区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008年5月中旬到8月底,院党委在全院开展了以“科学管理、规范办学、特色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院在思想解放上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突破,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管理效能得到改善,学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大做强的要求深入人心,并为学院搬迁新校区实行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做好了思想、组织和制度的准备与保 障,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2008年年9月下旬开始,按照省委和省体育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我院紧紧围绕“弘扬奥运精神,改革创新和谐,彰显办学特色,推进科学发展”活动主题,在全院集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积极发挥院党校的作用,成立了院党校专门机构,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两年共有33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党委还通过中心组学习、主要领导上专题党课等形式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二是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两年来,学院机构和人事改革后,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院党委及时配齐了各系党总支成员,对党支部进行改选,一些年轻的同志走上了基层组织管理岗位,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同时,遵循党建工作的规律,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引导和吸纳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积极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做好党组织发展工作,两年共发展党员127人。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每年用一个月时间,开展主题鲜明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院党委将主题教育与学院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服务备战工作相结合,与学院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效能建设相结合。通过中心组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了大讨论等活动,每年使全院党员普遍接受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2008年,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清理现有制度,规范决策行为,规范办学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保证作用,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情况良好。2009年,学院反复倡廉建设接受省委教育工委量化 考核并受到考核互查组的好评。

各位代表,同志们:

完成上述工作,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靠的是各有关部门、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靠的是各处系、各部门班子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全院教职员工的拼搏和奉献。在此,我谨向上级领导机关,各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0 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党委已经确定今年为“质量建设年”,这是适应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要求,适应体院经过自身办学需要,适应加快发展要求提出的号召。我们要围绕省体育局工作大局,以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为抓手,重点在干部教育管理、教学训练改革、稳定招生就业、确保安全稳定上下功夫。教学质量建设年活动要像评估一样贯穿全年始终,形成一个方案,建立目标管理,加强督查考核工作,目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逐步把学院的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监控体系建立起来,推动各项工作大跨越。

(二)认真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十一五” 规划制定的预定目标。另一方面,要对照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和建设体育强省要求,立足学院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认真谋划未来五年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发展路径、建设目标,细化推动改革发展的强有力的措施,力争一年一个台阶,五年一个大跨越。

(三)启动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根据办学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图书馆、综合训练馆和学生宿舍;在省体育局统一指导下,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做好三里街大院的拆迁安臵工作。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内部关系,加大管理重心下移力度,发挥处室指导督查功能,扩大系部业务工作自主权利;积极做好岗位设臵工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一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年轻干部上挂下派锻炼机制,选送优秀干部到党校或行政学院学习培训,举办院第四期干部培训班。

(五)深化训练管理改革。瞄准伦敦奥运会和辽宁全运会,深入分析形势,整合院内资源,精心谋划备战,突出项目重点,实行分类指导,采取激励政策,建立周期目标与任务相结合、包干到队、责任到人、科学合理的金牌任务制度和备战机制;积极备战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力争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比赛任务。改革省体校训练管理体制,实行教练员竞聘上岗,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选材机制,提高训练质量,进一步理顺内 外、上下输送关系,提高输送率和成才率,完成输送任务;抓好全省各单项训练基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承办全国性比赛;做好首届青少年奥运会备战工作,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科学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制度,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真正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划拨专项经费,设立学科带头人“特殊津贴”和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院长津贴”,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多出教学研究成果。

(七)重视专业建设。力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新上2个生源较好市场急需的新专业;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专项选修课程,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切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实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加强教研室建设,发挥教研室在教学和教师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加强教材建设,出版4-6本自编教材,力争1-2本教材批准为省级规划教材;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满足师生教学需要;力争在合作办学上取得新突破。

(八)加强辅导员、学生干部队伍和学生社团建设。全面推行专职辅导员制度,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专职辅导员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加大招生宣传,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灵活招生政策,完成招生任务;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力争就业率不低于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平均水平。

(九)积极开展培训服务工作。有效利用行业优势和学院资源,主动走向社会,开拓培训市场,扩大培训领域,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

(十)改革后勤运行体制。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服务职能,维护师生利益,高效节能,确保学院教学、训练、生活有序运转。同时,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

各位代表,同志们:

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希望前所未有。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技体育任务愈发繁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冷静分析,制约我们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学生管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训练竞赛水平与建设体育强省展要求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扭转;教师队伍总量、队伍结构和执教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此,全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尊重教育和体育发展规律,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先导,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为出 发点,以促进和深化教学、训练等方面协调发展为基本途径,围绕保证学院人才培养、教学训练、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效发挥,强化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统筹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学院发展与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学院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之间的关系,统筹学院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跨越式发展与循序渐进之间的关系,统筹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训练、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为国为省争光,服务安徽崛起战略,服务人民群众对健身健康的社会需求,融“职业、行业、专业、事业、产业”为一体,推进体教结合,优化“教科训”一体化办学构架,探索竞技体育学院化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特色、业内一流的体育高等职业院校。

各位代表,同志们: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期待,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省体育局党组的领导下,把握机遇、放眼未来,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谱写安徽体院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创造学院建设发展的新辉煌!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7

会前, 召开了中轻企协常务理事会, 会长李玉娟主持会议。

会上, 与会代表首先认真听取了李玉娟会长做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企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李玉娟指出, 2009年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轻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企协换届后, 在中轻联的指导下, 明确了“以管理创新为切入点, 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的工作方针, 在为会员服务、为轻工企业服务和将企协工作融入中轻联和中国企联的各项工作等三个层面开展了四项主要工作, 初步打开了局面。

(一) 积极做好为企协会员服务的各项工作;

(二)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为轻工企业服务和工作的路子;

(三) 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中国企联的各项工作;

(四) 加强了企协自身建设。

李玉娟会长还提出了2010年的作安排和工作要点:

(一) 继续推进《规划》的实施, 努力进行管理创新。

今年轻工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轻工企业的战略转型;二是要推进管理创新与其他创新相结合的全方位创新;三是着力推进轻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四是扎实抓好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逐步实现精益管理。

(二) 坚持服务宗旨, 千方百计做好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工作。

会员单位是企协的宝贵资源和发展的基础。为会员服务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轻工企业管理人才, 稳步开展轻工行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第二, 加强调研和沟通, 抓好业务学习, 努力提高研究、指导轻工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第三, 抓好协会网站建设, 办好“会员通讯”, 拓宽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效率;第四, 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会员参加相关的高层论坛和讲座;第五, 做好会员的巩固、稳定和发展工作。

(三) 继续积极参与和融入中轻联和中国企联的各项工作。

(四)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开展工作创新, 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能力。

李玉娟最后强调, 轻工企业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协、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沟通和交流, 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 总结经验, 拓宽思路, 推动轻工企业管理创新活动深入广泛持续地开展, 为我国轻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 中轻企协副会长李同喜就企协今后开展的6项主要工作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工作、申报推荐中国企业新纪录工作、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企业文化工作和企业咨询诊断工作) 进行了宣讲和说明。

海尔集团战略部经理贾全兴、成都彩虹电器集团公司董事长刘荣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副主任车兴禹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届二次教代会稿 篇8

大事、小事,按照已经制定的政策、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教职工的检查、评议和监督,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㈡重视专业成长

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养,一年来,先后派出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以及与外校教师交流学习等达二百余人次,邀请外校教师来校研讨交流也超过百人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许多教师在教研方面取得好成绩,论文发表、获奖,制做课件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xxxx三位老师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之友》《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省刊发表,xxxxxx等二十五位老师的论文参加县的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奖励,xxxx副校长主持的小专题《思想政治课先练后教模式的研究》获县一等奖,同时获得县级奖励的还有覃世炉、陈前德等五位老师主持的小专题研究。学校还经常组织参加市县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在县举行的“同课异构”教研课评比中,我校周西文老师获一奖,xxxx老师分获二三等奖。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教师们的自身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㈢落实全员德育,打造文明校风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弘扬“行必明德,学求至善”的校训精神,大做“行与德”、“学与善”的文章,一是进一步加强了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行中明德,学中求善,二是以文明教育为重点,通过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在全校推行导师制,将全校学生分解开,一名教师指导10至20名学生,导师对受指导学生从性格、兴趣、思想、行为、学习等多方面关心学生,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了“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教育理念的达成。学校的学风、校风均大为改观。

㈣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学校继续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分管领导职责明确,政教处、团委措施得力,狠抓学校门岗值班制度落实,狠抓内宿生管理,狠抓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生安全教育,开展了2次逃生演练,举办了2次禁毒、消防等安全讲座,邀请了县关工委宣教团到我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教育学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以强化德育工作为主线,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日常安全工作,学校后勤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小卖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对学校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一年来,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校园平安和谐。

㈤重视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

学校高度重视和关心全体教职工身心健康,结合实际和教职工的意愿,利用有限的资源,组织开展了全体教职工外出参观学习,一来学习外校先进教学经验,二来利用出外学习时间走走看看,调节紧张的教学生活,益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学校组织教职工重阳登山、举办篮球赛、节日聚餐

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为铸造x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xxxx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xxx中学八届二次教代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校教职员工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校广开言路、民主办学、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我代表学校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各位代表向每一位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问候!我们将通过此次教代会对我校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筹划和部署。

现在,我受大会委托,向第八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为铸造x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新辉煌而努力奋斗》,请各位代表审议。

过去的2012年,xxx中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侨中教育品牌、提升办学品位为目标,紧紧围绕“求和谐促发展上台阶”这一主题,坚持“强师兴校,科研促教,德育为首,管理出效,特色办学,因材施教”的治校方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凭着全体教师满腔的热情和智慧,求实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学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持续攀升。学校被xxx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教育系统评为系统师德政德先进单位,在新兴县中小学校艺术展演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我校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朱月红、梁燕婷获国家级一等奖,朱华勇获国家级二等奖,张彩凤、陈金彩、蓝国森获广东省一等奖,林中晓等10位同学获广东省二等奖,简锦雄等2位同学获云浮市一等奖,张彩凤同学参加广东2012年中学生高中生物学联赛获三等奖,叶卫

二、梁志中、潘广智三位同学参加二十届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项目分获省三等奖、云浮市一等奖。

下面,我对本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 ㈠强化民主管理

一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总体目标,致力特色学校建设,积极打造侨中教育品牌,努力构建和谐教育,社会声誉日渐提高。

学校领导班子重视自身建设,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党支部民主管理意识强,党组织建设规范。学校所有重大决策均由班子会议讨论再交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议定,充分尊重工会的法律地位和教职工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拓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学期末组织民主评议中层干部,年末组织民主评议正副校长。学校平时的等各类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今年六月,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体检,切实将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㈥进一步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奋进祥和的华侨中学美好家园,学校在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上做足了文章。一是投资35万元再建一个英语口语考试训练室,二是为教职工购进了实木办公椅,三是投资3.2万元改造了校园广场灯饰,四是投资10万元为学生宿舍加装储物柜,五是改进了热水供应系统。学校还加大了校园绿化工作,聘请花场人员对校园绿化树进行栽种及养护,优化了教学环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侨中人的精诚团结,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真抓实干,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各位代表,未来任重道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学校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困难和不足。

一是工作作风有待于进一步的扭转。部分科室和个人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流于形式,真抓实干的狠劲不足,一抓到底的韧性不够,还没有把主要力量用到教学工作上来,有部分中层干部没有敢于碰硬的勇气,没有敢干坚持原则的硬气,“老好人”现象严重;二是“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有所淡化,全校上下还没有完全把思想统一到学校中心利益上来,还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三是部分教职工危机感不强,没有认识到自己面临的严峻形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吃吃喝喝上,用在了拉拉扯扯上,用到了个人经济营利上,甚至是过分娱乐上;四是学校的特色办学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导师制、优秀生培养还没有见到明显成效……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自己肩头的担子,了解全县人民、学生家长们对我们的期望,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解放思想,创新措施,外部争取,内部挖潜,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抢抓教育发展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中心工作上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2013年学校工作任务

2013年,我们面临新的教育形势,学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干部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有较大提高。我们必须在“管”上求升华,在“教”上求变化,在“学”上求提高,在“考”上求档次,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求得发展。

一要健全考评体系,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没有一个战斗力强的干部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效率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部分中层干部工作热情不高、部分教职工思想松懈的现状,在新的一年,学校将进一步健全干部教师考评机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体系,打造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教师队伍。

二要突出优生、特长生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大优生、特长生培养力度。在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加大优生培养力度,突出特长生培养,成为我校与兄弟学校实行错位竞争的努力方

向。新的一年,学校将在优生、特长生培养上下功夫。加强对优生的辅导,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探索成熟的培养模式,努力将我校的培优培特工作做出显著成效。

三是优化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德育水平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以我校校训、校风等校园的宣传与推广为基点,以文明诚信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突出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校服穿着、发型整治、持打手机与男女生非正常交往查处等管理手段,巩固和加强德育阵地建设,促进后进生转化,强化问题生教育,促进校园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班主任工作环境,完善班主任管理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方法、管理技巧的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坚持“区域管理,分管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落实“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建设校园巡查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深入查处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安定有序的校园秩序。

(四)保障基础建设,优化师生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优化基础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和维护好学校各项教学设备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严格物品配发,加强水电管理,及时维修维护,合理科学使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为师生成长进步和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劲支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师生情操,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的幸福指数。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展望未来,我们感到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秉持科学发展理念,上下团结一心,人人尽职尽责,有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华侨中学2013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够取得长足进步,我们的美好家园就一定可以建设的更加美好幸福!

各位代表们,同志们,让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雄健的步伐,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再铸华侨中学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上一篇:城管执法部门如何正确处理“繁荣”与“市容”的关系下一篇: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