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2024-09-25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共8篇)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1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专题研讨)

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教研组就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进行了研讨。

首先,英语教研组的包组领导左主任发表了以下观点: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二、重视培养学生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

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第一,教会学生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三、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雍秀华:做好听后纠正工作

学生听简单内容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我想老师应重听,也可让学生多听几遍,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

周海莎: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懂,泛听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在听力训练时,要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精听,课下泛听,精听抓“质”,泛听抓“量”。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听力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陈晓宁: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听力训练应贯彻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周定时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做到“常”听但不“长”听。多听在于经常听而不在于一时长时间地听,每次集中听半个小时较好,隔一定时间再听,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金平:听、说、读、写相结合

① 听:在听完一段录音材料后老师可以就所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把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以说促听。

② 读:即大声朗读或快速限时默读。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提高朗读技巧,培养语感。限时快速默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③ 写:即听写;是听力训练中要求较高的一种形式,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所学材料的部分段落进行听写,平时既训练学生听的精确度及写的速度,又要培养他们拼写单词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

高红: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

陈晓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听力理解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和课堂用语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把课前5分钟定Free Talk时间,可安排一名值日生讲述日常生活材料或有趣的事情。老师还可根据他的report提问,这既练习了他自己说写能力,又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大量的听力材料。老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使用大量的课堂用语,这些课堂用语可包括问候、指导、解释练习、表扬、改错等。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左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心理因素,为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上好听力课的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上听力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消除恐惧畏难心理,而全身心的投入。最后,还应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将他们的心理最终调整到最佳状态。

俞琦: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简笔画进行直观教学:

教材中能用实物演示的名词,教师应尽量收集或发动学生自带实物或制做模型,使学生能听其音、观其物、明其意,不能用实物演示的名词,可利用简笔教学,能起到形象直观的作用和提高听英语的教学效率。

听力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无味,有时难免有较多机械的模仿和跟读训练,学习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近几年有些学者,提倡将听力教学放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进行,通过语境提高辨别语音、语调,通过连锁性操练、讲故事和朗读等有信息、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听力教学,这些形式的听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学校教学中也得到充分利用。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对于英语教学的事半功倍的影响,如何在操作中避免信息技术的误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所以,教研组就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让英语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达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刘莹:在课前五分钟, 我会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动画片,利用Flash动画学唱英文歌,用看Flash小故事的形式来学习语法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也在初一音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枯燥乏味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轻松学英语。游戏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的思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完simple past tense课本内容后,发给学生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的歌词,学生听歌曲并分小组完成听歌填词的活动,作为教学的巩固。学生听完后,教师鼓励学生跟唱,练习发音。学生喜欢高潮部分,情不自禁地哼起来。我就把声音调高,跟着孩子们一起大声唱。学生在此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训练听力,培养语感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进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和形成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实际生活中要加以运用,我们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前提下,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受到英语的熏陶和感染,学会用英语思维,使其形成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这对他们英语水平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因而,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刘涵婧: 利用多媒体讲授单词,形象具体。

在英语的学习中,学习单词是基础,记忆单词比较繁琐,也比较乏味,很多学生有一种厌学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示要学的单词,既直观,又便于理解。一些精美的图片又大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加深印象,帮助学生记忆。

俞琦:利用多媒体教授句子,直观生动

多媒体教学改革了语言传递的方法,传统的语言传递靠的是老师的说,没有对话背景和语言环境,只靠学生抽象的想象去理解,极大的禁锢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多媒体把英语教学寓于一定的场景当中,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既能听到语言,又能看到画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达到学习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适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思维集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教学不仅强调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而且要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即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把英语教学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使用,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几个误区。左主任:多媒体课往往容易上成欣赏课。

教者在很大程度是靠不断变换的画面、各种各样的声响效果来吸引学生。这样,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显得精美,如何声、形、色俱佳,如何才能达到好的视听效果,而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去深究,也无暇深究。学生上课就像走马观花,看似课堂容量很大,似乎获得不少,实则所学有限。特别是讲语法或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只顾着欣赏画面,忘记要做笔记,要老师不断提醒才慢慢吞吞地写起来。有些学生还没写完,画面又切换了。

陈晓宁: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

有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将课文内容搬进电脑,还附上讲解、说明和演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银幕上,机械地观赏显示出来的画面和文字,聆听音箱里传出来的声音,而教师只是一个电脑操作员,简单地按按Enter键。课堂以教师的操作为中心,没有师生情感上的交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缺乏交融。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因容量大、备课设计不全面等原因而只能按编制好的流程一环扣一环进行下去,却顾及不到学生瞬间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挫伤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大打折扣。

五.在多媒体教学中如何避免如上弊端?

首先, 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恰当性、综合性、辅助性和启发性等原则,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其次,去要在“辅助”二字下工夫,而不是用它来代替教师充当课堂的主导。课件的制作和利用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定,要注意抓主流,弃旁支,简单明了,不能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讲究多多益善,或制作得华丽虚空。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优化整合,努力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时我们每位教师不难发现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依靠周围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主动采取措施。许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习惯跟着老师学习,自己只是个简单的知识容器。等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等着老师的发号指令。被动、消极的学习观念影响着许多学生的成长,从而也必然造就“跟队生”越学反而越多。这可能与我们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关。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广泛的共识。我们教师必须让孩子们从被动消极的学习习惯中走出来这一点对教师来讲“义不容辞”。所以,教研组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讨。

首先,英语教研组的包组领导左主任发表了以下观点: 相信学生,授之以渔。

我们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并且将自己的教育对象看作是学习本学科的专门人才来“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育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这个重要目标。由于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即接受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一个个掉队。也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后仍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语言交际能力弱,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需要,我们应相信我们的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老师教授知识的根本所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雍秀华:培养兴趣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情感应每时每刻微妙地、悄悄地进入教学各个环节,譬如善于运用眼神,始终对学生保持一种真诚、和蔼、温和的目光,把关爱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用一颗爱心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心悦城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实现亲其师、爱其道。

陈晓宁:教师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激情、喜悦的心情上好每一节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实物、图片、幻灯、录像、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等多种方式,创造情景,把课堂变成一个交际的小舞台,把课本中对话、课文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和谐,使学生有轻松的学习心态,有趣的语言环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去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

马海燕:鼓励学生,形成习惯。

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自主既是一种心理机制,也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存在和体现必须有群体关系的支持,包括同学之间的支持和教师的支持。同学的支持是指在课内课外的集体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学习;教师的支持不仅是给予学生关心、启发、诱导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合作型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发展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协调互助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要善于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中摸索经验、探讨适合不同学生的策略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刘金平:引导学生,不断反思。

反思是一条教育法则,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反思。反思要突出反馈性、总结性与补救性特点。如考试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或成绩进行自我评估,对“哪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势?”、“语言表现有哪些进步?”以及“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如他人?”等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自主学习要求善于“深思”、“精思”,思考学习方法、思考知识的联系性。

综上所述,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我们把40分钟真正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主动中求发展!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2

一、组织形式新颖

1. 报名方式简洁方便。

本次观摩研讨大会改变了以往给各省市下发参会指标的做法, 鼓励广大英语教师现场观摩研讨, 报名日期截止到了2007年11月19日。只要有条件参加, 可以通过网上报名, 没有地域界限, 同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可以全部参加, 这大大激发了教师学习研讨的积极性。

2. 注重观摩研讨, 淡化比赛。

首先, 本届活动的名称是“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而不是“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 旨在总结和展示初中英语课改的成果和经验, 促进各地英语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这改变了由各省市教研员组成的评委团的庞大评委队伍。本次评委由五人组成, 不再采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折算平均分的现场打分方法, 而是授课教师上完课后, 利用课间的时间作课堂陈述, 并回答专家提问, 同时, 专家进行点评。这样既利于探究授课教师的设计思路, 又有利于听课、授课教师教学思维的拓展。

3. 开放式的组织形式。

首先是教材的选用是开放的。在以往的历届活动中, 教师授课内容是不公开的, 不是现行教材, 是主办方选取符合各个年级程度的语言材料, 授课教师在授课前两天抽签决定。而本次活动在教材使用上可谓百花齐放, 选用的教材有人教版、湘教版、外研版、牛津版等多种版本的教材。授课教师自己选择教材, 自己选择授课内容, 这样必然会给使用各种版本的全国各地的教师带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机会。其次是授课教师的活动是开放的。在以前的活动中安排在后面讲课的教师不允许听前面选手的课, 而本次活动不受此限制, 各位选手可以随意听课, 真正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磋商的目的。

4. 注重实用高效性。

本次观摩研讨会将会期大大缩短, 由原来的近一周缩短到三天;由各省一位选手现场作课改为先由评委通过各省选手送交的录像进行筛选, 最后挑选出16节课优质课现场展示,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既交流了不同版本教材的教法, 也展现了语法课、词汇课、对话课和阅读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 可谓经济实惠又高效。

二、授课教师素质高

参加本次优质课展示的授课教师自身素质都很高。他们发音标准, 音质浑厚, 具有非常优美的语音语调, 听后给人以美的享受。他们有很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他们对教材或增加, 或删减, 或调整, 恰到好处, 使课堂教学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的郭竞老师多才多艺, 他的眼睛传神, 他能导能演, 课结束后学生们仍然陶醉在课中, 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专家现场点评精彩

在每一节观摩课结束后的课间时间, 由授课人自我陈述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自我感受等方面的内容。之后, 由专家作了精彩点评, 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听课与授课教师都感到收获很大。这对于促进各地英语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 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以便更好地推进初中英语课程改革, 具有重大意义。

四、教学方法新颖

1. 课堂导入设计巧妙。

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关键的一环。本次参加展示的优质课都很注重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有的使学生产生联想或想象, 使其身临其境;有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引起学生思考。如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的贺艳老师在讲授湘教版九年级《Travel Tips and Advice》一课时通过一段介绍自己家乡美的录像引出travel话题, 亲切自然。宁夏银川景博中学的张睿丰老师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一课时通过《Que Sera Sera》歌曲引出What will you be/do in the future?句型来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未来。这既为“There will be”句型的教学做了铺垫, 又突出了难点will be/will do。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学校的王一飞老师在讲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It smells good!时, 用一枝玫瑰花导入新课, 引出look, smell, feel等系动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何秀杰老师在讲外研版初二年级下Module 5 Problem时, 通过自己邮箱内的一封电子邮件引入新课, 使人感到自然亲切。

2.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参加展示的优质课在课堂设计中, 不同程度地关注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的学习过程。其一是机械操练充分有效, 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为灵活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江苏省南京市树人国际学校的陆建芳和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的孙炜老师的词汇教学, 通过反复领读, 反复呈现, 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会。其二是学生活动扎实有效, 教师的授课不再是走过场, 不再只满足于完成预设的教学步骤, 而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后进行展示、检测。还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何秀杰老师来说, 她在讲外研版初二年级下Module 5 Problem时, 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 由收到的一封Peter的电子邮件, 自然引出Peter has a problem with his parents, 需要大家帮着解决。何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很多活动, 例如:Pair work;Group Work等, 分别给Peter和他父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在提建议的过程中, 学生再一次操练if条件从句。何老师不光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她还给学生们提到了a creative idea to solve problems,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有创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时, 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她给出的think, open, understand, vocie, help, talk, listen, equal, honest等多个单词进行造句, 并选出四个key words—Listen/Open/Voice/Equal, 引导出父母和孩子之间解决问题首要以L-O-V-E (爱) 为出发点, 既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真挚地与家长交流,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与家长可能存在的问题。何老师的这堂课,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充分体现了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的学习过程。

五、启示

参加这次英语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使许多英语老师受益匪浅, 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1. 注意提高自身教学理论水平。

虽然这些参加优质课展示的教师自身素质很高, 但也需要继续学习。如有的教师分不清什么是scan, 什么是skin。有的老师对专家的提问含糊其辞, 对于自己的弱点躲躲闪闪, 甚至难以接受专家的合理意见。在平时的听评课活动中, 我们大多数人也有类似的问题, 总给自己找借口, 难以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总是感觉自己的设计合理、符合实际, 这样将会阻碍自己的发展。

2. 学生活动形式多样。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模式主要摒弃了传统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知识的传递,主要以参与性和实践性为教学的基础。在以互动式为主的英语教学中,不仅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达到素质教育地标准,其在教学中具有实用性和高效率性。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互动式教学是由Ken Goodman在1986年提出的,他认为:一门语言可以视作为一个整体,不能简单的对其进行听说读写的拆分。学习了分离的各项知识点,并不意味着掌握了一门语言,词汇、语法等单个项目仅仅是构成语言的几个小部分。互动教学主要本着平等、民主、和谐的原则,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实现师生良好互动、良性参与、优质课堂的教学标准。因此,教师开展任何活动,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将教室塑造成学生学习英语,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以期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其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强烈的好奇心使其不断探寻新事物,新知识,此时,在课堂中采取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未创新教学方式。目前,国内许多中学在英语的教学上,仍然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局限于教师进行大量知识的讲解,学生记笔记的阶段,本来这种方式就难以取得成效,而学生在这种收效甚微的教学方式下采取了错误的学习方式,盲目的将教师讲解的内容统统记下来,忽略了真正去理解内容,这样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效果差,而且长期这样的学习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恶感。另外,英语的学习涉及到大量的背诵,积累词汇量、句型句式、语法等都需要记忆,繁杂的内容会加深学生的恐惧心理,对学习英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想必传统教学方式是难以解决这种情况的。

2.内容无趣且忽略口语锻炼。语言是构成国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英语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而反观我国初中英语教材的设计,主要以具体的知识点为主,关于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介绍非常少,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局限,不注重英语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真正所获得的英语知识比较匮乏。另外,口语表达也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现在往往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但与其进行英语对话时,则显得手足无措,无法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如今初中教学主要局限于英语语法、词汇的学习,对学生的“说”不够重视,相应的课堂中缺乏相关训练,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同时也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可行的解决方案

1.做好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教师需针对该次课的内容设置一个合理的导入环节,可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话题在开课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等,这样可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另外,学生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下次课的课文、生词等进行预习,将不懂的地方划出来,以便上课讨论。还可就课文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例如,一些涉及到国外节日、习俗的课文,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具体的信息,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度。总之,良好的互动学习语言师生间的共同努力。

2.做好课堂中的各个环节。1)进行情景创设,角色扮演。首先教师需要借助多样教学工具,利用丰富的资源,创设出一种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近的情景,使其在愉悦的情景中不断获得知识。另外,在特定情境下,鼓励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光要说得好,还得演得好。利用这种欢快的学习环境,可是学生得到放松,争先表现自己,最终获得并巩固知识。2)开展游戏环节。通过开展游戏进行英语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体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还能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例如,学习了天气方面的知识时,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天气类词语的比拼,并用所列举的词造句,并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将小组机制与游戏紧密结合,尽可能地发挥课堂效果。

3.鼓励学生参与有价值的课外活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学生所学课堂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复习,加深理解与记忆。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英语角,提升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鼓励同学间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英语交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结语:初中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为优化课堂效果,须更深入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觉晓.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6:13-14.

[2]郭海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5,35:91.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4

试论名著导读

“两课五环”活动模式的初步构建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崇义中学、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实验中学

陈水明

【摘要】名著阅读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语文新教学板块,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极高的价值。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经逐步虚化、异化,沦为教学冷门。笔者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活动实践的角度出发,尝试论述其活动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模式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模式构建的目标,以及该活动模式所包含的两种课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五个环节的实施要求,为指导名著阅读实践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标

名著导读

教学模式

两课五环

什么是名著?其概念的界定历来有不同说法,内涵和外延也难以作统一的规定。中国的“四大名著”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中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名著,外国文学史上也有很多文学经典,都应该纳入名著的范畴。一般说来,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的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被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不过笔者在此着重论述的还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名著阅读篇目,概念的外延相对狭窄些。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编写均出现了不少新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在教材“附录”中增设了“名著导读”内容。名著阅读在继文革前版本后再度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打个比方说,在语文教学的餐桌上,已经由“零食”变成了“正餐”,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随后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上也出现了名著阅读内容的考查。

名著阅读既然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或活动模式。因此,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在此,笔者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活动实践的角度出发,尝试论述其活动模式构建的意义,模式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模式构建的目标,以及该活动模式所包含的两种课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五个环节的实施要求,为指导名著阅读实践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构建活动模式的意义

名著阅读活动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而指导又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当前,名著阅读活动模式的构建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必要性。

(一)构建名著阅读活动模式具有重要性。首先,名著阅读有非同寻常的阅读功效。

古今中外的名著历经时间淘洗成为经典,常常具有以一当十的文学价值。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歌德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常读名著,能大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修养;其文学价值和教化功能远非“快餐式”流行阅读,“军训式”应试阅读所能相提并论。光做题,不读书,尤其是不读名著,绝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次,名著阅读还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依托。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古今中外的文坛大家都是在博览群书、遍阅经典、大量写作的长期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而绝对不可能是靠“做题”做出来的。古有“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六岁观百家”,“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今有屠夫出身、只有小学学历的黄梅县文联主席周濯街,因长期坚持阅读写作,终于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神话小说作家,均是很好的例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一定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名著阅读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精神修养。

(二)构建名著阅读模式,推进名著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只要正视现实,就可以发现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不尽人意,异化、虚化情况严重,已经失去了应有之义,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

1、浮躁功利的时代背景。

物欲盛行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催生的只能是“快餐式”的流行阅读作品;网络阅读异军突起,大行其道,备受学生亲睐;含英咀华的名著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2、不爱读书的语文教师。

无庸讳言,不少语文教师自离开师范院校后,成天为生活打拼,为名利奔忙,风尘碌碌中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更不用说去读长篇巨著。语文教师不读书,又如何能成功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

3、功利应试的语文教育。

虽然课改已经推行近十年,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当前语文学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像理科一样:做题、训练、竞赛、考试……语文一旦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名著阅读必定首当其冲的遭受厄运。

4、常被遗忘的阅读课程。

当前,很多学校的课程整体设置仍然缺乏科学性,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学生的阅读时间和内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5、异化虚化的中考命题。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使命。然而遍观历年中考试卷上的名著阅读试题,基本上还是一种浅层次阅读考查。学生即使不读名著,只要浮光掠影的看过几部相关电影电视,断章取义的背诵一些应试资料,也同样可以应考。这样以来就让不少师生产生侥幸心理,不会再去实实在在的实施名著阅读教学。

6、粗放低效的导读教学。

在教学中还有一种情况:也有很多教师充分认识到名著阅读的巨大价值,也想认真开展名著阅读,但不得其法,基本上是粗放、随意的“放羊式”,低效的阅读在无形中降低了名著的价值,减弱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基于以上认识和现状,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既有重要性,更有必要性。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引导,而导读又需要一种相对固定的活动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构建活动模式的依据

名著导读教学模式构建既有其理论支撑依据,也有实践操作借鉴的依据。

(一)在理论上,要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1、语文新课标在“总纲”中指出——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在7—9年级“阅读”板块又提出了下列具体要求——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3、在“教学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有如下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以上关于阅读教学尤其是名著阅读教学的全新论述强调了名著阅读的意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既是实施名著阅读教学的行动指南,也是名著阅读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更是构建导读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在实践上,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借鉴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两课型五环节”的活动模式。“两课型”即“活动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五环节”即“确定主题——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展示交流——总结评价。”两节课包含并链接五个教学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名著导读活动以强化阅读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从学习内容上看,仍然类属于阅读教学;但从学习形式上看,应该类属于语文实践活动领域。既然如此,就完全可以适当借鉴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是构建名著导读活动模式的实践依据。

三、构建活动模式的目标

名著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课文教学,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显性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指定的名著篇目阅读,达到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名著阅读教学也有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殊途同归的终极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具体说来,应该也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首先要通过名著阅读了解相关文学常识,丰富语文积累。如重要作家生平、创作风格、作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形象等。其次,要通过阅读名著,唤醒民族文化认同感,架设文化沟通的桥梁。

在能力上,能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名著主题,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在阅读交流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阅读成果展示任务,提升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名著阅读应该始终贯穿过程意识,教师在阅读指导、自主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价等导读过程四个阶段中均应予以具体指导,并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等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人类灿烂文化的情感。

四、构建活动模式的基本环节

名著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它既是教学,也是活动。阅读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故名著导读应该采用活动的模式,而不仅仅是教学的模式。笔者借鉴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模式加以适当改造,尝试初步构建“两课型五环节”(简称“两课五环”)名著阅读活动模式。(如图所示)

“两课型”即作为起始课的“阅读指导课”和作为总结课的“成果展示课”,“五环节”即“阅读指导——阅读交流——成果展示——总结评价——二次阅读”。“两课型”作为一次名著导读活动的起始和(阶段)总结,串起了前四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二次阅读”则是由名著的经典性特点决定的,既是前四个环节的延伸,又是新一轮阅读的起始。

一次完整的名著导读过程应该视名著篇幅的长短,以一周到一个月左右时间为周期,遵循“目标——计划——实践——评价——再实践”的思路,呈现以上五个基本环节。导读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检测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更在“二次阅读”。

(一)阅读指导

这个环节是名著阅读的起始阶段,任务落实在一次阅读指导课上。主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内容应该有:

1、名著资料简介。

名著相关资料即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名人对作品的评价等。这是“面”上的全面介绍,可以让学生宏观把握全书。

2、精彩片段欣赏。

精彩片段即最能体现名著风格、艺术特色的部分,欣赏精彩片段是“点”上的深入了解,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阅读效果。

3、阅读方法指导。

这是阅读指导课最重要的教学板块,是名著导读活动成功的关键。名著阅读主要有下列方法:(1)先读前言、目录、后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名著全貌。(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即在通读全书,整体把握的同时,对精彩部分和难点反复阅读,务求透彻理解。(3)作好读书笔记。如摘录精彩片段,作圈点批注,写读书心得等。

(4)借助网络查阅资料。这是网络时代的新式助读方法。(5)遇到疑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与同学交流。

4、展示任务分配

为了使阅读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成果展示和评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在阅读指导课上,在完成了激趣导法任务后,教师就要及时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安排成果展示任务,保证“阅读交流”环节的有效性,为成果展示课做好充分准备。要通过与学生商量,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合理分配展示任务。

例如,在《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上,我们学校的陈凤霞老师就是这样分配展示任务的—— 第一小组:搜集一组精彩的水浒故事。第二小组:根据水浒故事排演一组小品。

第三小组:找出自己所喜爱的《水浒传》人物并探究喜欢他们的原因。

第四小组:编制一组抢答题:108位好汉绰号、章回题目编对联,人物故事连线等。第五小组:评选全班同学的读书笔记。

(二)阅读交流

这个环节是阅读正式实施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计划规定的阅读时限,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课后、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读完名著,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检查读书笔记,反馈阅读情况,动态掌控阅读进度,及时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疑难。

一般来说,阅读较长的名著,学生初期的兴趣还是浓厚的,但是到了一定时候,阅读兴趣会有所减退,甚至读不下去。究其原因,或因年代久远,学生阅历有限,导致有些地方难以理解;或因名著篇幅太长,难以有整块时间阅读;或因学业压力太重,作业太多,无暇阅读;甚至还有家长不支持的可能。

针对种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适当交流,以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努力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如让阅读进度快的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师生共同欣赏精彩片段、专家讲座、被改编的影视;针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作出解答;发动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等等。通过努力,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按计划读完名著,并指导各小组准备好展示成果。

(三)成果展示

这个环节是名著阅读的成果展示阶段,任务落实在一次成果展示课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落实阅读指导课上布置的成果展示任务。

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片段朗读、小品表演、心得交流、观点辩论、读书报告、成果展览、知识抢答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学术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流程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读到写、由文本到生活的逻辑顺序设计。

(四)总结评价

这个环节是成果展示课的小结部分,是整个名著导读的阶段总结。教师不仅应对成果展示课的课堂效果作出即时性评价,而且要对整个名著导读过程作出终结性评价;不仅要充分肯定每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更要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以利于后期阅读效果的加强和阅读能力的迁移。加强阅读活动总结评价,还可以促进名著阅读的长期有效开展,使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

(五)二次阅读

一次“指导——阅读——交流——展示——评价”过程的完成,并不等于名著阅读活动的完全终结。“好书不厌百回读”,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它绝不同于“快餐式”流行阅读的经典价值;经典阅读无止境,只有反复品尝、咀嚼、玩味,才能汲取其更多的精神营养。“二次阅读”甚至三次、四次,十次、百次……都是必要的。

五、实施模式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构建了名著阅读活动模式,只是一个良好的起点。在实施名著导读活动模式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读书。教师只有先读名著,才有资格导读;教师只有熟读名著,才有能力导读;教师只有与学生同读,才有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做题绝不可能代替阅读。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读书和做题是两码事,学生应试能力再强、应试效果再好,也不能取代享受阅读的快乐。应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慎读名著的图画版、缩写版、改编版。

三、科学安排阅读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长短穿插,合理安排。

四、鼓励家长参与名著阅读。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又可以提升阅读的效果。

五、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例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就是很好的名著阅读教学资料。

六、将名著阅读与教材中名著节选教学有机结合。赏析课本中的名著精彩片段,不仅可以提高精读能力,更有助于深入了解名著。

初中英语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篇5

天城中学廖淑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坐在这儿向各位汇报我校运用“三步三主”教学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展情况,以及本人在从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校采用“三步三主”教学法的进展情况:

何为“三步三主”教学法?“三步”是指整个课堂由“自学达标→点拨构建→拓展升华”三个步骤组成;“三主”是指课堂教学第一步自学达标,以学生“懂”为主旨,第二步点拨构建,以学生“会”为主导;第三步拓展升华,以学生“通”为主线。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格要求一堂课教师只讲25分钟。在课题实验的初始阶段,学校侧重于教学理念的学习,人手配发了一本《“三步三主”教学法》实用手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了“三步三主”教学产生的原理、特点和设计原则等。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赋予理论新的内涵,因此我校大胆开展“三步三主”教学研讨课活动,每学期每位老师试讲一节公开课。作为备课组长,我带头积极参与,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公开课过后,我收获颇丰,教导处汪主任对我说:总结非常重要,心灵的感触,心得体会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是一笔财富。于是课后我们又写“三步三主”的教学体会。我和李老师的教学论文《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探究“三步三主”》在第一届“人教杯”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奖,且在该杂 1

志上发表。就是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从兄弟学校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我们逐步走向成熟。

二、我在英语教学中常采用的一些方法:

1、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因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交心谈心,并且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思想认识的转变,学习英语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学习英语就成为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我经常巧用一些格言、歌谣、谜语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初二Unit5《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之前,布置学生:下周你要过生日,请你课后查资料,看英语中如何邀请他人,如何接受他人的邀请,看谁准备最充分,表演最出色。上这课时,我就让学生们唱“Happy birthday to you!”为班上一学生过生日,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紧接着提问其他同学:“Do you like to spend your birthday?”“What day is your birthday?”“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your birthday?If you want to ask your friends to your party,what should you do first?”来启发学生“How to make,accept and refuse invitations”。然后让他们分角色表演对话,学生结对活动,先全体后分组,反复操练、发出邀请和应答,老师做好调控,并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教师点拨构建:发出邀请和接受邀请的几种常见表达法,并展示在大屏幕上。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让几位生日即将到来的学生在班上邀请他们的朋友去参加他们的生日Party,让学生口语能力

得以提升。接着教师展出已准备好的需要补充完整的会话练习,让学生的笔头能力得以提升。总之,我努力使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课后辅导

1)让学生当“小老师”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已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学得快,另一些学生起步迟,领悟慢的情况,让学生当“小老师”是最好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新知识学习后,开展小组活动,让已学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还不会的同学,或相互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成效显著。

2)、开展竞赛活动

由于组与组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开展竞赛,通过检查小组的答问、活动、作业、预习、检查测评等进行评分,每次按得分多少评选出优胜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并且给予优胜组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可以唤起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3)、因材施教,分层作业

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备课时我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任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和自我施展的机会,如掌握新课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示范练习,其中属于基本要求必须掌握的,我一般让中等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属于较高要求、带有能力要求的问题,一般请中等以上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练习时也不千篇一律,我每天都有最基本的词汇

和句子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但对于语言能力运用题,我会有意识地将难题与基础题分开,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题目。对于《课标》要求的“双基”重点练习则实行“段段清”,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4)、作业练习的批改方式多样化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经常是采取老师“面批”的方式,或是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和他们“互批”,然后对他们采取鼓励性的评语式的书面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有被尊重、被表扬、被认可的愉悦。在“面批”时,我给学生面对面地答疑解惑,让学生零距离感觉到老师的辛苦与博爱。学会合作“互批”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

总之,采用“三步三主”教学法,能让学生动起来,动脑筋学习,就是高效率的学习,快乐的学习,也是成功的学习。实践证明,我所教的班级效果良好,在屡次统考中位居前列。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6

支旗初中 台占青 2013-10-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能够代表学校与大家一起分享英语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在今年中考中英语单科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2013年中考中我校英语平均成绩为56.76,及格人数为54人,及格率22.13%,完成教育局下达任务指标100.6%,排名全县第5名,与2012年的英语平均成绩43.29相比增长了13.47,及格人数由18人到56人,增加了36人,及格率9.09%到22.13%增加了13.04,在全县的排名由16名进步到第5名。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教育局给我们搭建了各种培训、交流平台,感谢学校对我们工作上的支持,以及北师大课题组对我们教学方法方面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今天我就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感悟,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学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与小学截然不同,所以进入中学后的学生普遍感到英语学习吃力,慢慢地产生了厌倦畏惧的心理,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我们一开始就采用因势利导、分层施教的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评估,以表扬为主,鼓励为辅。我们深入学生中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变换方法来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给他们听、说的机会。我们用真情去感化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讲英语,从而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注重细节,细化教学环节

就英语学习而言,七年级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够做到达标要求,到了八年级,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再加上英语知识难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这时候教师帮助学生渡过青春期,给他们定学习目标任务就成了关键。我们让学生每人每学期制作一张词汇表(按词性归类),课前发给他们,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一般用5到10分钟,或听写,或默写,及时上交,一周一评,一学期结束临近末考时教师再对他们的词汇表进行总体评价,然后发给他们让他们彼此交换,做自我评价,与此同时他们就可以复习一学期所有单词,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这样长期坚持,就解决了记单词难,和有些同学不记单词的问题,到九年级进入复习阶段时,教师再将三年来所积累的词汇表(一学期一张,共5张)发给他们,便于他们复习三年以来所学过的所有词汇,与此同时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教师要善于做个细心人,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单词小测试,小作文,在必要的时候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时,重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将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的语法知识编成顺口溜,例如:学比较等级时,学生记不住,分不清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我们就用比较等级口诀:比较等级三兄弟,so, as, very跟原级;than, a little和much,一前二后比较级;碰上“老鹰(in)”或“饿虎(of)”,定与它们见高低。学名词变复数时:为了让学生巧记-f(e)结尾的名词复数:我们会编成:妻子(wife)持刀(knife)去宰狼(wolf),小偷(thief)吓得发了慌;躲在架(shelf)后保己(self)命(life),半(half)片树叶(leaf)遮目光。

三、贯彻目标教学,力求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靠的是点滴积累,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师除了潜心研究新教法,探究中考题型,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外,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方

法就是要抓落实,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每节课都有具体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同时督促其完成任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班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惰性强,偷懒而钻空子,我们就会利用早读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专门检查学习上爱偷懒,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同学。比如,我校第一层次4个班的同学从七年级开始每天早晨就要比其他班的同学早到校20分钟,我也不例外,比其他老师早到校督促学生背语文,政治,历史,在这期间我就会抽查英语背记任务,尤其对于学困生,我会教给他们记忆技巧,让他们早上背,背不过了下午再背,下午如果还过不了关,作业又没有完成,我就会放学后把他们留在学校,看着他们完成作业,同时通知家长:孩子未完成作业被留校了,晚饭在学校大灶上吃,晚自习下让他们来接孩子回家,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们班的王鹏、张涛、杜凯、武扬、李康康等同学改掉了落作业的习惯。

每一周我们都会进行一次小测验,通过检查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有测必讲,有讲必评,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错误比较多的同学,放学后我们就把他们留在学校,直到看着他们把一个个的错题改完,并且让他们说清楚错误的原因,从而做到了周周清。我们九年级的英语教师就这样坚持不懈的督促学困生,使得他们的英语成绩由原来的30多分,提高到57分。这次中考我所带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一班为全县第六名,获二等奖,二班为全县第四名,获一等奖。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7

以“节约用水”这一社会热点为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命题作文。

你校准备举行“节约用水, 从现在做起”的英语征文比赛, 你打算投稿。请根据以下表格内容写一篇英语短文。

注意:1.词数80个左右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不计入总词数) ;

2.不得透露学校、姓名等任何个人信息, 否则不予评分。

Act now to save water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u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 we don’t save water,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ould be our tear.So take actions from now on.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节约用水”的素材,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学生收集的素材进行作文训练,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检查、指导和点评, 引导学生改正不良写作习惯, 形成整体把握, 谋篇布局的写作策略;

4.强化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他人, 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精彩教学片段

授课教师———喻国雨

来自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是由原麻栗坡县一中、原麻栗坡县民中、原豆豉店中学、原盘龙中学四校合并办学的一所现代化完中,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畴阳河畔。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1人。其中, 研究生3人, 本科毕业生312人;高级教师68人, 一级教师13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 省级骨干教师3人。2011年, 全校662人参加高考, 有656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442人达到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重点率5.64%。)

精彩片段一:一开课即呈现写作主题, 明确写作要求。

How to write?

Introduction:水的必要性 (15个词左右)

Body:不良现象和建议 (50个词左右)

Conclusion:得出结论, 呼吁“节约用水” (15个词左右)

精彩片段二:给出写作必备的词汇及句子。

精彩片段三:在观看大屏幕后, 小组讨论云南旱灾情况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精彩片段四:在作文练习完成后, 展示学生习作成果, 并展开讲评。

授课教师点评习作:本文思路清晰, 表达准确、流畅, 无明显语法和用词错误。但是, 作者对“不良现象”没有描述, 导致文章内容要点不全, 今后务必加强审题!

授课教师———杜维

来自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

(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是麻栗坡县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地处国家级天保口岸, 学校前望老山, 后靠八里河东山, 南临越南河江省, 北距县城34公里。自2001年以来, 学校多次获得省、州、县的表彰。2002年4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学校”;2003年10月顺利通过“普九”评估验收, 同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定为“艾滋病健康教育试点学校”;由于交通安全工作抓得出色, 2010年被评为“文山州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精彩片段一:利用大屏幕创设情境, 导入写作主题。

精彩片段二:利用大屏幕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口头表达水的重要性。

精彩片段三:利用视屏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口头表达浪费水的不良现象。

精彩片段四:在展示和点评学生的习作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Summary

1.The first step of writing is to read the title and understand the writing requirements.

2.Make out an outline.

3.Write the passage.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ing words. (e.g.first, second, third, in short)

授课教师———郝绍忠

来自麻栗坡县大坪中学

(麻栗坡县大坪中学始建于1969年9月, 2002年被评定为县级文明学校;2003年被评定为州级文明学校;学校多次被麻栗坡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该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也捷报频传, 2011年, 学校有100余篇教师论文在省、州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精彩片段一:问题导入写作主题。

1.Can people live without water?

2.Do you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save water?

3.What do you think of water pollution?

4.Is there terrible drought in Yunnan?

5.What bad habits do people have about using water?

6.What suggestions do you and your friends have about saving water?

精彩片段二:带领学生完成口头表达, 并形成范文。

As we all know,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save water.All animals and plants can’t live without water.But now, water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 is terrible drought in Yunnan this year.But some students always forget to turn off the taps when they leave.Some spend a long time taking showers and some throw the bottle away without finishing drinking water.I think we should save water.We must stop factories from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lakes and rivers.It’s necessary to reuse water.If we don’t save water,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ould be our tear.So take actions from now on.

精彩片段三:用完形填空的形式反复训练学生记忆范文, 并以逐步增加填空内容的形式, 随机抽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圆桌评课

为了科学、合理地观察、评价课堂, 准确、有效地诊断教学, 为了让授课和听课的教师都有收获, 我们采用多维度、多视角的课堂教学观察方法, 将参与此次写作复习教学专题研究的26位听课教师分成6个小组, 分别就教师提问、教师话语、教学活动安排、师生互动、课堂文化、教学整体设计及实施这6个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和评析。虽然各个小组评析的视角有限定, 但是大家无限的发散性思维给本次圆桌评课带来一次又一次高潮。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虽然学生的语言有些青涩, 思想缺乏深度, 但正是他们的感性认识, 带着我们直观地了解教学, 明了地评析和诊断课堂教学, 学生给本次圆桌评课带来一个又一个亮点。

观察视角一:教师提问

问题的形式:A.Yes/No型;B.Wh型

问题的类型:A.信息型;B.理解型;C.应用型;D.分析型;E.评价型

问题的自由度:A.聚合;B.发散

问题的文本性:A.显性;B.隐性

问题的难度:A.低;B.中;C.高

观察组成员: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徐申琴尹晓洁 (组长)

麻栗坡县新寨中学付光洪陆民国

喻国雨老师提问的形式为Wh型, 类型为分析型、信息型和评价型, 问题难度较低。问题频次为5次,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怎样写这篇议论文?怎样“节约用水”?喻老师的提问起到逐步引导, 层层深入的作用, 但是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欠佳。

杜维老师提问的形式为Wh型, 类型为理解型和分析型, 问题难度较低。问题频次为6次,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为什么水对我们非常重要?怎样“节约用水”?提问所占的时间约为15分钟, 教师对单个学生的提问约占3分钟, 教师对学生集体的提问约占12分钟。理答的方式:打断或代答4次, 不理睬或批评0次, 重复答案5次, 鼓励、称赞3次, 追问0次。杜老师提问的语言组织严谨, 有条理性, 师生互动效果较好, 只是英语课堂用语讲得少了一些。

郝绍忠老师提问的形式以Wh型为主, 类型为信息型和分析型, 问题难度较低。问题频次为6次,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没有水人们能生活吗?关于“节约用水”, 你和你的朋友有何建议?提问所占用的时间约为21分钟, 其中, 教师对单个学生提问约占9分钟, 教师对学生集体提问约占12分钟。理答的方式:打断或代答2次, 不理睬或批评0次, 重复答案4次, 鼓励、称赞10次, 追问0次。郝老师以问题的方式提取出写作关键词, 再根据关键词组织学生写作文, 提问的效果好, 操作性强, 但是预设过多, 生成不足, 学生的思维扩展欠佳。

观察组小小成员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吴明洪 (九年级4班学生)

一开始我觉得郝绍忠老师非常严肃, 渐渐地发现他很认真, 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 他能从我们身边的小事问起, 让我们懂得如何联系实际展开思考和写作。他先教我们怎样审题, 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 再连词成句, 连句成文。这位老师的课非常吸引人, 他的问题比较简单, 却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构成一篇好作文。

专家看点: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2003年获澳洲拉特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2006~2007年到澳洲拉特步大学教育系访学;曾担任2011年省级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 省级初中英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省级高中英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国家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初中、小学英语置换脱产培训的首席专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英语学科教学论、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与发展。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 引起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 体现了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提问设计的质量折射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把握情况, 也体现了教师对教学任务分解和架构的能力。三位教师都极具亲和力, 与学生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就提问这一环节, 喻国雨老师的提问很有启发性, 但问题还可以增加难度;杜维老师的提问也能够较好地引发学生思考;郝绍忠老师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优秀, 他用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效果明显。

观察视角二:教师话语

观察组成员:

麻栗坡县铁厂中学曹恩强罗毅 (组长)

麻栗坡县马街中学胡刚武王宗元

我们对三位老师上课当中的语音、语调、语言错误等进行了仔细记录和评析, 这是以前听课、评课从未有过的, 我们深受启发, 感受颇多。

将三位老师的公开课和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相比, 我们发现自己以前做的真是太欠缺了。我们平时根本就不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写作教学, 我们常常给出题目, 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一下时态和连词, 提醒他们注意人称等, 然后就安排他们按时完成作文……现在我们发现, 课堂问题的诊断与评析其实可以这样的细致和到位;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知识课, 是技能课, 更是综合语言运用课, 不容忽视。

观察组小小成员: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何代春 (九年级15班学生)

喻国雨老师的发音准确, 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知道她的要求:首先她让我们了解这篇作文的写作内容与要求, 然后让我们分析该用什么样的体裁和结构, 最后采用提问的方式让我们清楚该用什么样的短语和连词。通过这堂课, 我清楚地了解到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另外, 我认为我们应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如果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 听课的时候就会糊涂, 在写作的时候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 不然写作时就会常犯错误。

专家看点: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教师话语是一堂课的灵魂, 课讲得好不好, 与教师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准确性和生动性有极大的关联。三位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音量和语速基本上都吻合学生的学习程度, 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师生的话语量对比来说, 有教师主导的部分, 也有学生参与的部分, 学生的参与还可以适当增加。从中、英文的比例来看, 三位老师的课堂英语比例有必要适当增加, 可能因为是复习课, 三位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关于“节约用水”主题的写作, 所以, 课堂上中文多于英文, 但是在课堂用语中多使用英语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适当增加课堂英语的比例, 这是三位老师可以在今后教学中考虑改进的地方。另外, 课堂评价语和课堂纠错方式都可以多样化一些。

观察视角三:教学活动安排

观察组成员: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韦萍杨国云

麻栗坡县六河中学陈永进李太发

麻栗坡县八布中学吴长林吴光喜 (组长)

麻栗坡县金厂中学郎付娟陆显桂

三节公开课都是十分成功的,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文复习教学经验, 使我们感触颇深, 收获良多。

喻国雨老师的课:设计合理, 目标明确。她设计了“节约用水”的短片来引入写作要求, 使学生对即将要完成的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她还设计了许多用水的图片来突出水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她明确地列出了具体的教学任务。

例如:

Introduction:水的必要性 (15个词左右)

Body:不良现象和建议 (50个词左右)

Conclusion:得出结论, 呼吁“节约用水” (15个字左右)

喻老师还叫学生上台表演, 让台下学生用英语表述, 这样的教学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喻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比较合理, 使学生有学有练, 她留给学生8分钟的时间当堂习作, 使学生学以致用, 收获成功的体验。

杜维老师的课:教学活动层次分明, 能有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任务。杜老师安排学生先自己写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然后让学生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和反馈, 使学生能轻松地边学边练, 学有所获。

郝绍忠老师的课:导入的方法好。郝老师设计了6个关于写作主题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及表达, 并将捕捉到的关键词、句列出, 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

观察组小小成员: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李忠金 (九年级4班学生)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 把握好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喻国雨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十分好, 她紧紧扣住课堂时间将全部内容讲完了, 而且在课上还给了我们自己讨论, 课堂小练笔的时间, 让我们加深印象, 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的前半段, 喻老师请同学上台表演, 让我们明确水的重要性,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专家看点: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影响着一节课的效率。三位老师在教学活动安排上都突出了重点, 完成了本节课的预设目标, 也都给予学生充分练习的机会。

通常来说, 一节课的基本结构至少包含五个环节:导入、呈现、练习 (呈现和练习可以交替进行, 边讲边练) 、总结和作业布置。喻国雨老师的课, 写作前的预备工作较为充分, 为学生准备了背景、词汇和篇章的学习, 并给予学生8分钟的写作时间, 让学生就所学进行实际操练;杜维老师注重边讲边练的语言学习规律, 活动的梯度与层次较为分明, 最后还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写作方法给予了总结, 体现了新课改学法指导的理念;郝绍忠老师注重范文背诵, 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鼓励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观察视角四:师生互动

观察组小小成员: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陶光平 (九年级11班学生)

上课伊始, 杜维老师展示的三幅图片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也很贴近我们的生活。针对我们英语写作思路混乱的实际, 杜老师引导我们理清了结构, 告诉我们每一部分应该如何来写。杜老师的亲切感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就连以前不爱学习的同学, 在杜老师的课上也变得十分积极主动。听杜老师讲课, 就像跟她一起学习一样。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陈楠 (九年级11班学生)

我认为杜老师非常平易近人, 她在课堂上会跟我们互动, 课堂气氛十分好。在这堂课上, 我不仅学到了怎样写作文, 怎样使用连词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 而且我也知道了水的重要性, 知道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应该浪费水, 以及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专家看点: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课上得活不活主要是看师生互动的情况, 师生互动的观察实际上是看教师组织教学的形式是否多样化, 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 我们应避免教师对同一学生多次提问的现象。总体上来说, 由于三位老师是借班上课, 互动的难度增大, 互动的形式和次数稍显少了些。师生互动观察还涉及教师的肢体语言, 如目光、表情和走动等, 三位老师都较有经验, 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基本到位, 只是大家今后要加强对后排学生的关注。

观察视角五:课堂文化

观察组成员: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刘艳周帮华 (组长)

麻栗坡县职业中学韦济艳刘文芬

在本次公开课上, 喻国雨老师直接呈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作文体裁。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展示旱灾图片, 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约用水。

喻国雨老师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杜维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疑, 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教学内容。遇到需要学生展开讨论的问题, 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并鼓励学生踊跃举手表达。在教学中, 杜老师始终能面向全体学生, 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杜维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郝绍忠老师以一幅图片及一系列问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这一环节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郝老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郝老师注重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 以形成积极的教学状态。

专家看点: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课堂文化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优质的课堂文化包含着多种品质, 如教师是否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 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否与学生民主对话, 是否调控好学生表现的时机, 教师是否针对全体学生, 是否有层次、有差异地尽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新课程理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学习策略的指导, 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等都是这个维度关注的方面。三位授课老师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切实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但由于借班上课, 在调动全员参与, 尤其是小组活动方面稍显沉闷。毕竟, 优质的课堂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 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磨合、熟悉, 以及班集体常规的确立和遵守等等。

观察视角六:教学整体设计及实施

观察组成员:

麻栗坡县天保中学陆长菊刘光会

麻栗坡县猛硐中学蒋友会张贵分

麻栗坡县大坪中学李会银黄俊 (组长)

英语写作复习的教学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如何审题, 如何准备写作材料, 如何选词, 如何写好句子, 如何组句成段, 如何运用写作技巧给自己的作文增色, 怎样开阔写作思维等等。如果我们想在一节课里把以上内容全部讲完是不可能的, 因此三位授课老师不是笼统地讲怎么写作文, 而是利用“节约用水”这个确切的主题来教学“作文的选词造句, 组句成段以及范文的记忆”。这样, 整堂课的教学量适宜, 学生能够接受。

从教学目标达成来看, 我们认为三堂课的教学手段都紧密地围绕着目标, 为实现目标服务, 比如:郝绍忠老师不是一来就让学生想这篇作文怎么写, 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收集有关“节约用水”的词句, 这样就可以训练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展开遣词造句的能力。

我们认为, 杜维老师利用一段内容感人至深的短片导入写作主题———“节约用水”, 引发学生思考, 并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情感态度, 这是一个亮点。而短片上的最后一句话刚好又是作文的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前后照应使得整堂课结构严谨,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另外, 三堂课环环相扣, 每一部分都过渡自然, 时间分配合理, 播放短片的时间刚好合适, 不过多占用课堂时间, 又能够突出主题。整堂课并没有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三位授课老师都抛开了“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并且课件制作接近完美, 幻灯片衔接自然顺畅说明授课教师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开展教学。

我们认为, 三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对于如何遣词造句, 如何组句成段, 以及如何快速记忆范文都有新的认识, 课堂气氛活跃, 把原本枯燥的写作复习课上得如此生动, 是非常成功的。

专家看点: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两者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 因此, 要衡量一节课上得怎样, 效果如何?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评判:

一评教师。

1.教学设计是否完整、流畅, 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节课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还是以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获得能力的发展, 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者,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满堂灌”的课, 教师“唱主角”的课, 不管教师讲得如何好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只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参与度高, 教学的实效性好,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的课才是好课。

2.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 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现、参与的机会, 都能够有所收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 适当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 (如有效的小组活动、抢答游戏等) , 在活动中解放学生的大脑, 让他们去思考;解开学生的双手, 让他们去操作;解放学生的眼睛, 让他们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 让他们去表达。

二看学生。

1.在互动中是否主动。师生相互问答, 平等讨论, 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教师提问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答来实现。在师生互动中, 学生的角色并不总是被动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的主动质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在师生的问答和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在合作学习中是否积极。教学活动要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 不能使课堂成为少数学优生表演的场所。有效的“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也是学生讨论和探究的主要平台, 小组活动的成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是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3.学生的体验和探究是否深入。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提问和发言是否有创意, 我们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以及学到了什么,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讲实效。

一堂好课应该是既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又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堂好课不仅仅是看学生是否获取了新知识, 也要看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 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 也不在于教师表现得多么精彩, 而在于学生是否学得积极主动, 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从三位老师上课过程来看, 课前均作了充分准备, 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 课的引入比较切题, 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环节设计流畅, 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 较好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融合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以词、句、篇为教学主线, 教师充分鼓励、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和大胆回答问题, 借班上课的效果很不错, 是一次较高水平的英语写作教学交流。

当然, 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不足:课堂教学中课堂英语讲得少, 而汉语讲得多;设置问题的技巧和难度也存在问题;教师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和课堂小结不到位等。

侯云洁,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英语课程教学论、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教学整体设计及实施”是对一节课直观的观察和体会, 观课者要对教学中的各环节做整体的判断:本堂课是否适合学生, 难易程度的挖掘是否合理, 是否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最后目标是否达成。三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 但就课堂活动的设计来看, 缺乏发散学生思维的环节,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考, 所以建议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思考, 表达各自不同的想法。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才是写作的乐趣, 而只有让学生体验乐趣, 才能持续发展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以及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 三位老师的写作课各有特色, 各有优势, 让听课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享受其中。喻国雨老师的课目标明确, 过程清晰, 写作前的准备充分到位,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写作操练, 只需增加发散学生思维的环节就能使课堂更加有趣和有效;杜维老师的课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边讲边练, 总结写作技巧, 让学生学会写作;郝绍忠老师的课由问题导入, 层层深入, 板书中具有写作信息的关键词提示起到了“思维导图”的功能, 记忆范文采用完形填空的方式, 以使学生当堂掌握, 是复习课的典范, 但如果能采取小组活动方式, 并增加发散学生思维的环节, 让学生有自己语言创作的机会就会更好了。

编辑推介

“专、兼、群”相结合抓实教育科研工作———麻栗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侧记

麻栗坡县教研室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现有在岗专职教研员17名, 4次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目前, 全县已形成“一个主体” (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 , “两只臂膀” (中学、小学共80名兼职教研员) , “三个层次” (县、乡、校QQ教研群) 的“专、兼、群”相结合的教研网络, 为深化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作用。

以理念引领教研。近年来, 麻栗坡县教研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 以制度创新为先导,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 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 紧紧围绕“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开展工作, 深入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科研环境,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创新推进新课改。麻栗坡县教研室始终以“教研的生命在学校, 教研员的根基在课堂”为工作目标, 在教育教学理念、教研工作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 既学习外地好的做法, 又结合本县实际, 进一步促进校际间的教研协作交流, 全面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了三个教研协作区, 秉承“整合资源, 合作交流, 共研共享, 均衡发展”的宗旨, 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竞赛、校长论坛、教案课件展示、教学科研专题交流等教研协作活动, 还创新组织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师板书设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答辩等活动, 在活动中总结, 在活动中反思, 在活动中创新。

以科研强化质量。麻栗坡县教研室从规范课题管理入手, 认真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 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方位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三年麻栗坡县高考总上线率分别为81.77%、91.28%、98.82%;2010年、2011年中考七科平均分之和均位居文山州八县 (市) 第一;非毕业班教学水平测试工作日趋规范, 教学成绩稳中有升。全县共有立项在研课题58个 (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州级30个、县级22个) , 已结题19个;曾荣获国家、省、州教科研论文奖励613人次;编辑出版了《麻栗坡教育》, 刊载教师论文, 介绍全县教育成果;组织各种课堂教学观摩、竞赛、研讨活动近100场次。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篇8

编辑按:《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1月20日晚7:30—9:30,由湖南周志恩主持,特邀湖北严君主讲,以“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为专题举行在线研讨活动。严老师凭借丰厚的专业学养,结合生动的课堂教学实例,阐释了语文课堂教学“亮点”的表征和生成规律。活动过程中,全国各地语文人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或赞同或质疑或建言,将研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现选发本次专题研讨综述,以飨读者。

一、以“读”学文,亮点生成

湖北严君认为,语文课堂上的有些亮点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语文教学的亮点闪耀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但点亮亮点的“电源”深藏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独到处理与精心设计中。要想亮点的亮度强,电源至关重要。他以“案”说“法”,通过具体案例来解说亮点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与群友分享了一些亮点的“制造工艺”。严老师所举案例是人教八年级下册冯骥才的小小说《泥人张》。

亮点一:巧借天津卫方言,“用新的方式朗读课文”。湖北易老师用“天津卫”方言朗读课文第二段:“泥人张大名(儿)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儿)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儿)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儿)天庆馆(儿),为了瞧各样的人(儿),也为捏各样的人(儿)……”以“读”学文,令人耳目一新。

老师刚一读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学着用“天津卫”的儿化音读起课文来。一时间,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易老师巧妙地用新的朗读方式刺激出学生的朗读欲望,点亮了课堂。这个亮点的“制造工艺”在于教者的细读文本和非一日之功的朗读功底。

待学生小组朗读后,易老师例举富有天津味道的“吃嘛嘛香”广告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类似语句。学生很快“搜索”出“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把“嘛”读成第四声,而且读得咯嘣脆。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课堂亮点的亮度得到加强。

亮点二:在朗读中植入“评书”风格来表现人物形象。这比常规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套路来得新颖有趣,酣畅痛快。一小组展示朗读:“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易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张五爷大名鼎鼎的‘腕儿味表现得好像不够。评书里讲到人物出场时,一般都会给人物一个‘特写,把人物读得有声有色如在眼前。同学们不妨把自己假想为天津卫‘老大,把‘大‘牛、第一个‘挺重读,读得有霸气一点;把‘横冲直撞分开读,一字一顿。”随即示范“横冲直撞”的“评书体”读法,真个是“匪气”十足。这时候,课堂开始沸腾了,亮点耀眼,简直成了激光点。

把“横冲直撞”分开读,一字一顿。易老师的点评、示范与引导得益于她课前的精心预设:撇开条分缕析,直接用评书体风格以“读”促学,生动还原了海张五匪气与霸气的人物形象。此亮点的生成,得益于教者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与平时的广泛涉猎(评书)。

亮点三:品读两个关键句子,感受情节的波澜。第一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易老师点拨:“砍不砍过去呢?读出问话,读出心理,读出悬念,读出过渡的味道。第二个:“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易老师示范朗读,强调要读出精气神,读得吊人胃口,引发听者期待。”于是,学生一个个“煞有介事”地模仿,教室里笑声阵阵。用朗读来体现故事情节的波澜,的确是匠心独运。

亮点四:加词朗读,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的词是易老师加进去的——“(哟!)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哼!)在裤裆里捏吧!”“(呸!)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示范朗读第一句的“哟”字,易老师表情惊喜,样子卑微,把身处社会底层小伙计的讨好状还原得活灵活现,学生迫不及待地模仿。

接着,各小组试读“哼”和“呸”,学生大都能演读出海张五对泥人张的轻视与挑衅,表现出海张五的匪气与霸气。添加的三个叹词,有助于学生把握角色;对于学困生,这是一座帮助他们走进人物内心的便捷桥梁。

亮点五:示范表演朗读,读出文本的主旨。教师示范表演朗读,以“读”来悟文本的主旨。易老师范读文末一句,并且提请学生注意老师的表情:“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微笑状)今儿个。”易老师问:“老师读到‘今儿时,为什么要微笑?笑谁?”于是,师生共同演读。同学们通过演读、体会,自然就懂了:笑的是海张五的张狂蛮横、自取其辱,笑的是泥人张的技艺精湛、沉稳干练,表现出作者对手艺人的敬佩,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这不正是文本的主题吗?一个“微笑”的演读,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文本的主旨,轻松愉悦地达到以“读”学文的教学目标,可谓四两拨千斤。

易老师《泥人张》的课堂亮点频现,是因为巧妙结合文本背景和地域语言特色,以“读”学文,读清了人物的语言,读活了人物的个性,读懂了文本的主旨。“读”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课堂成了舞台,朗读成了享受!

二、群友互动,观点融通

泰安刘朋在活动伊始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本话题研讨必须弄清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2.语文课堂教学的真亮点和假亮点;3.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的预设和生成。他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体现在“三线”的交互生成之中,即“知识的主线”“能力的主线”“情感的主线”。亮点可能在学生思维困顿时的精巧点拨,也可能在能力迁移时学生智慧的闪光。

南京徐承平深有感触:“没有水平的老师生成不来,有机会也会错过,我现在觉得这点越来越重要。同样的学生,老师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湖北万鹏也以“絮语”的形式表明了看法:1.语文课堂上的一抹亮色;2.不只是教师个人的倾情,更有师生、生生思维摩擦的智慧火花;3.所谓“亮点”,或凸显一点;或映衬局部;或光照全篇;4.没有亮点的课堂黯然而平淡,课堂亮点的生成能唤醒学生,提振课程节奏;5.爱亮点,但决不拙劣地制造亮点,应随问题自然生发,导学生思维随渠而流,直至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中“亮点”的产生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这是参与研讨者的共识。湖北万鹏说:“必然,是教师预设下的必然;偶然,是学生随堂自然生成的偶然。”吉林钱志蛟、江苏周立宇都赞同此说。严君所举课例《泥人张》,教者引导学生诵读文本,感悟小说文本的语言魅力,并充分领略小说蕴含的主题。整个课例,教者以“诵读”为抓手,巧妙地营造设计出五大亮点,达到万鹏所言的“师—生—文本的高度默契”,而独具魅力的天津方言和评书风格的朗诵给《泥人张》的课堂教学注入一池清新活水。对此,湖南周志恩给予好评:“魅力语言,惊艳课堂,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品味。确实亮点!”钱志蛟认为“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主人公的情感,也读出自己的情感”,“其实是语文回归了生活”。万鹏说:“感人心者,莫乎情!以‘方言煽情,文本语言生活化,高妙入境。”

研讨中,湖北罗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看法:“《泥人张》教学中,我就是天津话讲得不太标准,但文中的语言味儿必须是天津话才最有神韵。”泰安刘朋说:“老师的特长并不在于‘读得有多好,而在于巧妙引导、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安徽周国新说:“‘方言加进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策略,用好是亮点,用不好是败笔。”广西莫羽认为:“了解文本,弄清学情,再加上自己的才华,品出语言味,就可以引爆课堂。”

安徽魏为秋对该课例给予好评:“这个‘电源的亮度取决于对语言魅力的深度挖掘,创意设计紧扣了文本特质。”山西李永文盛赞该课为“风土人情欣赏课”。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产生了诵读、品评文本的冲动,“捕捉到了产生亮点的‘电源,于是课堂能量膨胀,学生热情被激发”(万鹏语)。这样的课堂绝非表面的浮华,而是真真实实的学生个性的张扬,就如莫羽老师所说“当每一个学生都有品一品,评一评的冲动,就成为真正的亮点”。

精彩不可简单地复制,泰安刘朋强调“用方言+说书人的语气读课文,读、品文章的语言特色,其实是根据文章、师生的特点和教学的要点确立的,只可活学活用,不能机械照搬。”有“电源”才会有“亮点”,即有“预设”才会有“生成”,而且必须是“弹性预设”。教师只有在课前深挖小说《泥人张》的文本特质,充分了解学情,才会有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个精彩“亮点”的生成,特别是教师对小说文本的研读能力是重要的前提。河南费明富和山东公维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易老师《泥人张》课例的精彩“亮点”引发不少老师的反思。湖北管必阶说:“(易老师这种创新设计)显示出了老师的硬功夫!学生的兴趣有时是被我们不知不觉地抹杀了,值得反思!”山东于汉芹说:“现在想一想,当时讲这节课时,真的少了趣味,少了内涵。”“个性化的师本与个性化的文本的结合”是课堂精彩“亮点”生成的前提条件。“个性化的师本”强调“教师智慧”,如甘肃郭映辉所言“课文亮点考验执教者的创新能力与再创造能力”;“个性化的文本”凸现教师对文本的研读硬功。

三、杂花生树,静读默思

群友互动的后续阶段,湖南周志恩将研讨推向另一个高度,提请老师们注意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误以为是课堂亮点的,其实并非亮点。”进而请老师们思考,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到底该怎样营造出亮点?周老师如是说——

现在的不少语文课堂,尤其是各类公开课、优质竞赛课,热闹过头,宁静不足。多媒体手段任性滥用,声光美妙多变,色图斑斓夺目,教师连环发问,学生竞相抢答,课堂上笑声盈盈,掌声雷动,好不活泼热闹。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实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声光色图纯粹喧宾夺主,扰人耳目;教师提问全然隔靴搔痒,琐碎肤浅;学生回答蜻蜓点水,触及皮毛。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能正确培养学生的专注读思习惯、有效刺激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感悟思维能力、有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道德境界、全面夯实学生的读写深厚功底的一切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研讨角度切入、教学手段选用、教学方式运用、课堂流程安排等方面,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恰当的方式手段组织教学,吸引学生参与,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营造出鲜活亮点。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大家容易忽视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例如在讲解月考试卷中的人物传记阅读文本《我的父亲英若诚》(英达)时,有一道这样的探究题:

文章借他人之口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作者对这句话是怎么看的?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讲解这道题,必须让学生找出原文中“人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一句原话,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一句话的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用心静读一番,咀嚼一番,感受一番。

文中的相关语句:

……况且我慢慢发现这老头儿也不是什么都行,不光拼力气比速度不是我的个儿,在很多新鲜事物、新观念上简直就是迟钝落伍嘛!再往后自己真的成长起来了,也出名了,出的也不比他老人家名头小,很多过去爸爸教我的反过来我得把着他了,担心他露怯出丑,老得帮他罩着。最后他病倒了,坍缩成一个病床上的瘦老头儿,一个无能为力的老小孩儿,我感慨地想:老爷子这一辈子忙什么了?既没有积蓄下丰厚的物质财产,也没有积累下丰富的精神财富,不能说碌碌无为,但起码也是全给别人干了。

人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算得一个伟大人物,但他这一生有着太多传奇。他曾用这些传奇不断提醒我他绝不平庸。人都离开这个世界五年了,他用这本自传又一次做到了这一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了我的父亲,他的聪明,他的锋利,他的博学,他的幽默……敢情我到今天还没有超越他!还被远远甩在后面!很可能永远追不上了!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沿用着他的思维方式、他的哲学逻辑。我认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自我剖析能力、幽默处世态度甚至憎恶喜好诸癖,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出处。

给学生静读文本、咀嚼语句、感受语言的时间,给学生议一议读后所得的时间。读上文,让学生在静读中寻找出父亲“平庸”的种种表现,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让学生在静读中咀嚼作品语言的情味,如口语比较多。这种鲜活的生活化语言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诙谐趣味。除了口语,还有“慢慢发现这老头儿”中的“慢慢”,“简直就是迟钝落伍”中的“简直”,“老得帮他罩着”中的“老”等副词,也值得咀嚼。学生静静咀嚼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揣摩人物情感态度,把握人物个性特征,活现人物鲜活形象的过程,也是通过品味语言学会生动塑造人物的方法的过程。这一“寻找”一“咀嚼”,学生自然明白这上一段写作者生活经历的文字,实际上是印证别人说话“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突出作者对父亲“平庸”一面的认识。

读下文,让学生在静读中把握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一是承认父亲“一生有着太多传奇”“绝不平庸”的事实;二是发现了父亲的诸多优点,如聪明、锋利、博学、幽默;三是感激父亲给予了自己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静读中咀嚼语句、感受语言,从“不知道父亲是否算得一个伟大人物,但他这一生……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了我的父亲……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的心理描写中,揣摩作者醒悟、后悔、自责的情感心理,就能明白,这下一段文字也正是印证别人说的“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突出“显得平庸”,其实并非真的平庸,只是相处日久,对对方的优点熟视无睹,而无意中放大了对方的缺点。通过静读、咀嚼,上下文结合起来思考,就不难引发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在日常生活中,应客观辩证地认识他人,不能让偏见占据了上风,要善于发现、承认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理解、尊重别人,也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尊重,从而融洽人际关系,感受生活的和谐美好。

结合对实例的分析,周志恩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热闹的课堂相比,给足学生静读文本、咀嚼语句、感受语言的时间,保证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学生通过静读、默思、咀嚼,能真切感受作品语言魅力,读出自己的独特、深刻的体会。这种“静”其实也是课堂中的亮点——目前容易被忽视的亮点。

上一篇:我是最弱小的吗教案下一篇:回到原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