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2024-08-16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共8篇)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篇1

各位奋战2012的童鞋们,您们好。

首先很高心你们能来到这里,这足以说明你已发起冲锋的号角。以前我也都是看别人的帖子经验走到了今天,还是要感谢那些为我们开路的前辈们。一直都很想写点什么,今天终于静下心来,献给那些正在扬帆起航者。写的不好,但希望能对你们起点作用。

首先我的介绍下我的背景。由于高考的失利我没有选择复读,上了本省(安徽)的一个非常一般的二本医学院。因此从大一就开始萌生一个念头,这不是我的终点,我做了个规划—考上令自己满意,让爸妈骄傲的大学的研究生(记得我把考复旦的想法告诉爸爸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你说什么,别开玩笑了”)。从那时起我就准备花两年的时间考上复旦,结果是惊喜的。

考研序幕正式拉开是在2010年2月份开学之初。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每个月一个计划,然后必须完成到现在为止这十几份计划清单我还保留着。

打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药物化学专业。原因可能有二吧:比较喜欢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药化算是药学里面比较赚钱的二级学科了。至于有女朋友的,要权衡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理性点就好,互相鼓励,告诉他或她你的想法,叫她对你理解你。

谈到我平时成绩,我属于一般般的那种,每年校等奖学金,考了四次六级,最近还在准备,唯一的一点值得自己满意的是我还保留着对学习的那份热情和自觉能力,这点很是重要。

至于选学校嘛,首先明确你应该去中国的那片河山(可能就是你研究生就业去的地方),我坚决的选择了长三角。对于哪所学校,大家也不要太单一和执着。记得报名之前同学们碰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嘿,你准备填报哪所学校啊?”可是等到真的报名之后才知道好多人都换学校了,我也是其中一个:开始的苏州大学,看重的是苏州这座城市。然后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看重的是实力,最后放弃是因为对本科院校要求高,最后还是选择了复旦大学,综合各方面考虑的结果(报名人数,历年考上人数,学科排名等)。

英语政治的复习:首先报班的问题,我的观念是有条件的话就报个政治班,但这并不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今年报了海天的政英全程,但英语政治加在一起也就考了120分,对于今年这样的分数遍地都是啊,那些辅导班资料,一般论坛上都是有的,我比较喜欢的三个论坛(考研论坛,**论坛,小木虫)在这上面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英语:我用的资料是,新东方单词书,张剑的历年考研真题(珍藏版),阅读是石春祯的220篇,但我没做到一半就没做了,主要缺点是题目设计的没有真题的味道,这个很重要啊,考研即使一篇文章你能看懂,题目也不一定能对啊,所以我推荐张剑的阅读(基础篇+提高篇)我虽然没做,但我几个同学在一起交流的结果,也许你听腻了,但我还是强调那句:英语一刻都不能放,每天至少5个小时,不管平时英语怎么样,初始英语考得高在复旦复试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政治:资料是辅导班的考点解析,没报班的可以选择红宝书,习题就是肖秀荣的1000题(很推荐)我一同学政治86分强力推荐。前期请大家不要碰什么政治的,不要傻的还去看那几本大学上的教材,一切等到暑期辅导班结束后再进行时足以。

药综的复习(今年考了240分):复旦专业课是五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一般来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对于他们吃透真题就ok了。而对于复旦首先市场根本没有真题,有的话也是回忆版的,也没有必要弄到真题,因为复旦每年题型变化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我今年也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我从学姐那得知有机很难,所以我就看得很深,大概占专业课时间的2/5。结果考的都是那么的基础。可能是大小年的原因吧,告诫同学们,考复旦的2012年题目应该难点了,至少有机是这样的。有机:应该是这五门里最重要的吧,人卫版第五或六版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习题(特别推荐),人卫版配套习题。书就多看看,看得越多越好,我大概看了有6,7遍吧。后来就渐渐感觉看有机是一种享受了。还有建议大家有意识的背背目录,不管哪门科目,这样就会对整本书的基本框架打好。复习就很有逻辑性了。分化,物化:属于次重点了,都是人卫版教材,分析是认为配套习题,物化是物化一千题,这个论坛应该有下载的。分析习题重要性一般,主要把书看透就好,物化一千题做个3,4遍就好了。但今年物化是我的主要失分点。无机,生化:人卫教材,都是配套习题,记得以前在论坛上有个观念,无机如果考难,足以比有机还难,所以没必要高的太深。生化就更简单,今年的生化题目书不看都能做的那种,复旦想提高难度的话不会在生化上面下功夫的。

还有个主观因素是联系导师的问题,复旦是报名选导师,如果不提前联系的话,就会出现你报的那个导师已经有保送的了,我是在报名前一两个星期群发邮件给药化教研室老师(注意别弄错了导师姓氏,因为群发很容易错的),那些导师都很好的,有或没有都会回复你的,联系好了以后就大概节日要发邮件,让老师知道你这人的存在。然后就在后面的复试部分。。

具体考研流程是:(我实习是随便找个医院盖个章,没去实习是那种,所以时间很充裕)

(1)大概从2010年2月份开学到暑假上强化班之前,这段期间我主要是背英语单词(2遍)和有机化学复习(主要看书),每天除了上课以外,除了一个星期的两个下午打打篮球放松下。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教室。每天大概看考研书时间也就4—6小时。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做回疯子吧。

(2)2010年6下旬,考完试,回家呆了几天,充足了电。

(3)2010年7月份,上了一个星期政治辅导班,回来就按步骤复习了一遍政治,主要是了解政治考试是怎么回事,熟悉资料吧。同时各门专业也开始复习了,每天把时间规划好,尽量没门课都有重点的看下,每天,英语的真题可以开始做了,先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做,单词每天花点时间,阅读训练可以开始,每天几篇,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以一个星期为单位,来增加阅读量。这段是就是就是很苦,因为天气很炎热。有少数人会选择这时候放弃。但你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你就是那位勇猛的追梦者。

(4)9月分以后,这段时间毫无疑问,课本基本第一,二遍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更加残酷的海量的习题训练了,通过习题来巩固知识永远是最好的办法。具体细节我也不说了,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你的成败,总之:相信两句话即坚持就是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多人也是没能坚持下来而掉队了。

(5)12月,1月份,经过3个多月的疯狂训练,大家的羽翼应该是很丰满了。所以调整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快了,离胜利已经很近了,整理是这段时间的重点,整理强化记忆,考研也是需要记忆的,还有英语作文有意识的背诵了。最后阶段好多冲刺卷,比如最火爆的《肖秀荣的4套卷》《海天28题》,英语是张剑的最后五道题,千万不要带着押宝的性质去背他们(我就是今年的受害者),但是还是要背的,不然到考场上没话写。

复试:

一般34所分数成绩出来的很早,出来觉得分水能上线(特别是那些分数不是很高的),尽快联系导师,去找导师(去之前可以不用和他讲,好多导师不会让你去的),见个面,申请留下来做你的毕业设计,这个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艰难,一般他们实验室都是很需要这样的人的。如果这都办妥了,那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一半。不要出什么大错,导师都会优先选择你的。我强调两个词:主动,时间。我很骄傲自己在这方面很主动。所以我坚信:不管干什么,都得多主动点,因为机会不会停滞在那等你。除非你就是那牛人,比如说,今年的那个400多分狂人,而且是药大的,老师不敢刷啊,还有个400多被刷了老师主动给他安排调剂。

最后祝你们都能成功吧。(初试英语能考高点就别客气)。大家有什么问题就跟帖吧,我会给大家回复的。

11复旦金融考研经验 篇2

科大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静静的校园里感受不到一丝嘈杂。在这平静的校园里我已经平静地渡过了三年半,重复着简单的三点一线,并一点一点地积攒力量。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合肥也只能是旅途中的加油站,上海才是舞台。

这次考研对我来说,是目前为止自己人生最大的一项工程。我不仅仅为自己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更重要地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生需要一个坐标,这是自信和自明的开始。

还有5个月的时间,我就会正式入住梦想中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一方立足地。庆幸自己所拥有的目标感以及执行的毅力,希望他们能伴我一生。只要去用心,一切都会实现。

兴趣与理想:

考金融是预谋已久的事情。高考填志愿之后,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当时就看得心潮澎湃。虽然现在很多人对这本书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在朦胧中第一次看到自己要的未来。

正是有对经济金融的兴趣,以及转业的打算,使得我不敢因为对本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不感兴趣就荒废时间。知识是表层的东西,学习态度和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虽然我为考研而准备才9个月时间,但为转业可以说是从大一就开始了。我有意识地去接触许多经济金融类的书籍和讲座,在大二下开始选修金融的双学位,关注数学类或用到数学的课程,搜集资料请教前人…

上面只是说明兴趣对做事的重要性。如果单纯为考研不易成功,对一件事有激情才能持续地取得成就。如果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下《自然定律——吸引力法则》这部电影,知道什么叫心想事成,这会对你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下面就讲一讲考研的事情,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许多金融类考生,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都要迈过这个坎,才能追寻梦想。

心态:

我想对“认真”这两个字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其实有好多考生都已经败在了起跑线上,不要看某个热门专业有多少人报考,录取比例有多低,但实际上真正准备的人可能不会超过一半,其中能够用心的更少。用了心,你才会每天投入十几个小时,才能有翔实的计划,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事半功倍的方法;用了心,即使你准备考研期间有些放松,泄气,甚至崩溃,不要担心,你会马上恢复状态。

战友评价我最大的优势就是认真。备考时,我每天开始复习之前都要拿出梦想版来静静地注视,这上面描绘着我的奋斗目标,而我的初试成绩总分,就和梦想版上写下的一摸一样(这里再推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部电影)。

其他:

考研是项系统的工程。我每周都会去学校的健身房进行有氧运动;每天都吃水果干果;早上还有豆浆与南瓜粥,既养胃又补水还排毒。从大三下开始我就在学校旁边单独租了房子,地方清冷僻静,每晚入睡之前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书~整个生活完全是有序化的,别有清趣。

数学篇(144):

由于我们学校历来对学生的数理基础重视度很高,所以我在这上面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但不论基础好还是不好的同学,都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科。我所认识的一个数学牛人,就是因为忽视数学练习的重要性而白白浪费了一年。当然,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在考研中的分量,更重要的是它是最为严谨最为客观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超越任何人力的法则,值得去学好。下面以时间顺序阐述经验:

一.从四月份开始看教材,用的就是网上最常见的那三本。由于还没正式准备,所以看得慢,花了一个月时间,也没有去做课后习题。

二.五月份到六月份:做了李永乐复习全书一遍。

三.六月份到暑假:开始就忙于本专业的复习和考试了,期间没有接触过考研的书籍。

四.暑假:将李永乐复习全书做了第二遍。

五.开学到十月份:李永乐600题两遍,最后一遍是看难题和错题。600题中有些题做得比较郁闷,才明白教材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又将教材中模糊的知识点弄清了一遍。

六.最后九十天:《400题》两遍,历年真题一遍,合工大的模拟题选做了两篇。一开始是两天一篇,最后十五天基本上四天一篇。做模拟题的时候要尽量卡紧时间,仿真考场,这样才能在正式考试中稳定发挥。如果做《400题》时能在两个小时内解决,分数上130,那么数学三基本上就没问题。

数学的复习思路比较简单,就是多做以达到尽量熟练,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个错题本记录经典的题型。另外要注意的是数学中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一开始我经常由于马虎而写错数字、记错符号、忘掉步骤等,但后来我把草稿打得很工整,基本上就是卷面的格式,失误也随之而减少很多。

英语篇(72):

英语最重要的部分是写作,阅读A和阅读B,准备这三个部分也从侧面上复习了其余部分。其实英语考的就是阅读,而阅读考的就是逻辑。下面以Sector重要性顺序介绍下我的经验:

一:阅读B

个人认为阅读B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虽然阅读B只有十分,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特别是在考排序题的情况下;第二:阅读B是研究生英语考试中最有逻辑性和客观性的sector,用心准备和不用心准备有着很大差别。

复习阅读B时,要特别注意整个文章的逻辑和连接词。一般来说片段中连接词关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同词,一种是同义异词,还有一种是一句话的部分对应一个词。只要找准了连接词,就能获得很高的正确率,如果再注意到however,despite之类的词以及对文章内容把握不错,那么做阅读B就相当容易。大家可以将10年的阅读B多分析几遍,找到自己找连接词的方法。

推荐书目:人大版新题型。我当时做排序题也是焦头烂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满意。不过我一看到08版中举的例题用到连接词,就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二:作文

作文是整个英语中产出投入比最高的sector。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准备,先看例文,整理材料,然后练了十篇。

写作文都有四个层次是:第一是每段的体裁,这个比较固定,第一段总是描述,第二三段选择性稍大。第二是段内结构和组织,你要考虑到的不仅仅是总分总之类的结构,而且还还要更细分。比如说如果分点是论证,那么是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还是层层递进论证,而不同的论证还能提前背些关系词可以用。第三是句式,我总结了一些句式,并且在每次练习作文时都会把他们全部用到。第四是词,作文高分中亮点词是必备的。

推荐书目:新东方王江涛的。其实相当一部分作文高分都写得简单,但十分通顺。

三:阅读A

阅读A有四十分,我却把它排在第三位,主要是因为个人感觉从10年开始风格变化比较大,而又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去把握新的风格。自己阅读A练习得最早,技巧讲究得最多,但最后风格一变就感觉无所适从,也不想写些自己感觉都不好的东西,不过还是希望同学们能从我的经验中获得哪怕是教训也好。

我做题的顺序:一开始读最后一个问,因为这一般是概念题。然后读前两个问,并根据题目的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将问题也看一下。之后就是阅读文章,读到题点就做题,每做完一道后又记下一道,继续读文章。提问的顺序基本上是和文章的顺序一致的。

推荐书目:王若平《阅读手记》,这是非常讲求技巧的书,但不可尽信,尤其是在09年后风格变化大的情况下,但这本书可以教会你如何分析文章的能力;黄皮书,讲究的是分析文章的实打实的功夫,但难免有些分析是事后诸葛亮;另外还有网上的一篇帖子,题目好像是“93分英语牛人经验贴”,这是英语阅读中的“数学原理”,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去对付英语文章的。

非常不推荐模拟题。没有比做英语模拟题更浪费时间了的,大家可以回忆下高考时所做的模拟题和真题有什么差距。我认识一个10年师姐考生,她做过三本英语阅读,但最后成绩还是不理想。阅读A本来就带有比较强的主观色彩,如果你能在历年试题中少于4个错误,那么只要练真题保持手感就行了,剩下的基本上是系统性错误,不必苛求。如果错得比较多,那么你的阅读能力还是需要练习一下,可以适当做些模拟题(推荐王若平的)。

英语的真题我做过七次。第一二次是测试水平,第一次做每年题错3~5个。剩下的5次就是训练自己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下《阅读手记》和“93分英语牛人经验贴”。到最后的效果是感觉09年前的题仿佛自己出的。不过现在的风格有所变化,希望同学们能够去认真地找到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

四:完型填空

只在十二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完形填空考的主要还是分析的能力,对固定搭配等知识性的考察很少。在练习完形填空时,一定要注意总结题目类型并把每道题对号入座,这样才能反映出自己的薄弱点。

曾经在十一月中旬时那09年真题测试了下,并把题型归为固定搭配型,词义型,句中逻辑性,句间逻辑等。在知识型方面错了2个,其他方面共错了2个。我认为知识型方面是不能再短时间内改进的,而逻辑推理型等却可以加以训练。但如此也只能顶多改善两分,所

以完型填空放在十二月份后复习是最划算的。

五:翻译

十二月份开始做一遍真题。翻译得分的方差小于完型填空,所以练得不多。

其他的当然还包括每天要背的单词。总的来说,英语是一门比较讲究技巧的学科,也比较靠rp。

政治篇(84):

十月份中旬开始复习,越到后来留给政治的时间越多。用过红宝书(四遍),疾风劲草知识归要(五遍),张俊芳的哲学笔记(相当好,可以在百度文库中下载,是那个彩色版本的),肖秀荣1000题(做过两遍),肖秀荣最后四套(大题背过四遍),疾风劲草预测(稍看了下),任汝芬最后四套(稍看),20天20题(除个别感觉冷门的题外背四遍),TWB最后几套(看选择题)。下面说一下政治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千万不要相信押题。这里所说的押题是指政治5门课中每门只准备一个大题。一战友考前花了100元去买所谓印刷厂泄题,最后宝贵的复习时间都浪费在这五道根本没有被考过的题上,既赔夫人又折兵。正确的做法是每门课都准备至少五个大题。

二.不要尽信红宝书看了多少遍就可以得高分。实际上政治拉分的主要部分是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中有一种带“核心”,“重点”,“标准”字样的题目,每个选项都会令你似曾相识,诱引你入坑。如果你没背过,光是看了多少遍是记不住的。

三.关于最后的模拟卷:肖秀荣和20天20题一定要背,疾风劲草的一定要看,如果有时间再看下任汝芬的。选择题都要了然于胸。

四.时政。我没看过时政,只是把各种模拟题上出现的统统背了一遍。

政治考试结束之后,我都没有想到过居然自己能如此侃侃而谈,主要是背得很多的原因吧。政治这门课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一些所谓的传奇只不过是正常的概率事件。对于在考研战场上拼命的战友们,是不应该也不会把自己的未来交由概率打理的。

专业课篇(130):

一.进度:

我在国庆节之前看的只有西经,国庆到12月主看货银,投资以及国金,12月份后开看政治经济学。总体下来,西经看得最多,大概有八九遍样子,其他四门中政经最少也有5遍,剩下的都达到6,7遍样子。我是以5本书(除政经,不过十二月后加上政经就6本)一轮一轮地复习,个中的次序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

我看书比较快,因此经常纠结,不知道看完之后又该怎么复习。每一轮下来就会花一天时间总结下经验,想想自己下一步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你也要自己多摸索,多总

结,这是王道,我给你说的也只能在初期帮你。

二.资料(没怎么用的就不写了):

西经用的高老教材,宏观还要看下袁志刚教授的,政经用的宋涛(但虚拟资本还要看下逢聚锦的),其他与复旦官方指定教材一致。另外还有金圣才的西经考研真题(看了两遍),国金配套习题,厦门大学金融市场学(由于投资学较难,所以先看这本),以及金程的讲义(只有政经用处较大),翔高的八套题(只起到查点漏补点缺,求个心安的作用),金融联考红皮书和绿皮书。

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不要把希望放在押题上。有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说自己压中了多少多少分,实际上仔细求证真的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些辅导机构,出的最后几套题其实就是10年的原版换了个封面,并且答案错误百出还要价不菲。替广大战友鄙视下他们。

三.各科经验:

微观:对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来说基本上不成什么问题。

宏观:属于那种百家争鸣的学科,在宏观的世界里没有固定的答案,有的只是不同的思维,看问题的角度。并且很多令理工科学生头痛的论述题就集中在这一块,推荐看一下人大方福钱教授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对你理解各个学派的思维有很大帮助。注意多多总结,回想每个学派的逻辑,最好根据其假设自己推演一遍。这个过程开始虽然有点苦,但你会发现经济学很大部分的乐趣。

国金:其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与宏观很相似,如果你对宏观理解得好的话基本上理解起来容易。但国金内容比较多,很容易将章节之间的内容混淆,这时不仅需要下苦力和遗忘做斗争,还需要将章节之间的知识点串起来,弄清它们分别陈述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又是怎样。姜波客老师编的教材很多地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中国经济的时事看,会收获很多。另外拿着假设闭着书自己推导结论的方法对学习国金也很重要。货银:内容很多,需轻重有序地看。感觉重要的章节有商行,央行以及货币理论那块。投资学:如果觉得刚开始看时有难度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厦门大学出的《金融市场学》并完成课后习题。投资学要多做题(绿皮书中有大量习题)。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当年为推广他的学说,肯定是要注意逻辑性和推理性。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不多,结构差不多是一条线式的,大家看书时只要注意到其中的理性,也会觉得这门课有着独特魅力。

四.总论:

经济学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尤其是微宏观中体现的思维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经济金融类学科的缘故。

最后我看专业课的教材,都是闭着书看的。一开始拿到小标题,开始回忆这一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如果涉及到某个理论,就要开始回想它有哪些前提假设,然后开始自己进行推导(书看得多之后,你自然会受书里推理思维的影响)。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个前提假设在推导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会对这一理论留有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你将那种思维显式化。推导之后就要回想其结论,并尝试将知识发散,直到现实。比如:有J曲线效应就会有倒J曲线效应;国金里涉及到的两国政策传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美国量化宽松和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在考研中,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基本上是十天一大计划,三天一小计划,这样能使你在复习中有条不紊。成功地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成功。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篇3

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还是研究真题,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94年到10年的,主要是阅读和翻译,完型做得不多,也没特地复习,新题型很重要,尤其是这两年考的排序题,错一个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所以要多加练习。作文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的,背了些往年的高分作文,自己也练习了一点,到考前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模板,注意最好是从往年的高分作文中自己总结一点,不要用网上的,这样既印象深刻,得分也有保障。至于模拟题,我建议从考前一个月到半个月开始做,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看能得多少分,是为了摸索考试的节奏,训练在时间和环境受限的情况下解题,模拟题我一共做了四五套,有的是套卷,有的是自己拼凑起来的一份卷子,我主要是配合正式考试的时间,下午2点到5点,按照正式考试的要求,做一整套试卷,包括大小作文,这样上了考场就不至于手忙脚乱心神不定了。总的来说,英语最好拿分的是作文,最重要的是阅读,这两块把握住,真题有时间的话多研究几遍,其他问题不大。

再说说政治,政治我用的书比较多。比较下来,还是应该以红宝书为主,任一是上辅导班用的,很厚,虽然有人说它的提纲很清晰,但我觉得还是红宝书好,我在任一和红宝书中纠结了很久,以至于到后来要做模拟题,没有时间再看了,所以希望各位吸取教训,果断选择一本,另一本就视而不见,切勿三心二意,有舍才有得啊。政治我是从9月开始的,时间很紧,而且我放在每天晚上复习,基本经历了白天英语和专业课的洗礼,很容易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应该再早点开始,狂翻红宝书,多翻几遍一定行。(当初我计划着若不幸二战就这么干……)至于辅导班,不报也罢。

专业课政治学原理,我主要看了孙关宏的《政治学概论》,虽然11年考研没有指定这本为参考书,但是与其在书海中徘徊不定,还不如就看这本,因为这本是之前几年一直沿用的指定参考书,因此还是比较靠谱的。此外,我还看了海伍德的《政治学》、罗斯金的《政治科学》,这两本结构比较类似,可用来入门,而且外国学者的书案例比较多,理论成分比较少,容易理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请大家引起重视,每年必考其中的名词解释,比如今年的选举经济周期也是出自其中。这本书很多是定量分析,我直接跳过了,自己总结了其中的名词解释,主要就背了那些,还算比较简单的。说说真题试卷吧,我买的是《复旦大学833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精编》,个人觉得挺不错的,特别是里面的答案解析。政治学原理这科考卷很简单,只有名词解释和分析题,把握住名词解释是关键,今年的两道分析题都是民主还是比较让人跌破眼镜的……我觉得看书要做到有博有精,毕竟初试不是考看了多少书,而是能答出什么,这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还是很有难度的,理解和记忆须并重。

国际关系主要分为理论和历史两部分来复习,理论比较难以理解,但是题目比较好猜,所以可以自己总结一下。我建议大家可以以这本为主复习战前的,如果时间来不及,战前可放弃,毕竟分数不多。战后史其实也包括了两本指定参考书,《战后国际关系》和《当代中国外交》,这两本书我都自己做了详细的笔记,把两本书重复的内容,比如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都整理在了一起,我觉得这样合并同类项可以减少复习的量,虽然整理的阶段比较辛苦,但是最后复习起来的就去掉了相互重复口径不一所导致的精力消耗。这两本书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仔细看,对整理出来的笔记要反复记忆,包括横向、纵向都需要比较清楚。

但是,从今年的试卷中可以看书,简答题几乎没有可能从这两本书中直接反映出的题目,除了全球化那题在《战后国际关系》的第二章有所提及外,其他都没有明确的出处。不过,拿政党外交这题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好答的,因为这些内容在《当代中国外交》各章节中都零散的有所提及,只要合理整合在一起,总结历史历程,突出当今状况,并非无话可说。今年的论述题我认为是比较简单的,虽然题目只有三个字……但是只要对战后国际关系有所了解,都能答出一二。从今年的名词解释可以看出,历年真题还是很重要的,真题必有重复,此外,题目的时代性也更强了,比如东亚峰会、多哈回合谈判等都不是指定参考书中可以直接了解到的,所以建议大家多看新闻多看报,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篇4

我就读于某所大学,专业是财务管理,本科呢学过税法和纳税筹划,所以专业课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难度。其实税务的专业课对于经济学金融这些的专业课来说还是比较好把握的,当然,也可能是我比较喜欢税务才会有这种感觉。

对于很多学弟学妹跑来问我复旦会不会歧视本科院校不好的考生,这个我不能准确的说有或者没有,我只能说我感觉复旦还是比较公平的,并且是人家在选你,选择权在他们那里,你要做的是给他们选择你的理由。所以,大家就好好复习考个高分吧。

接下来我讲一下各科的复习计划

一、数学

必看的书: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概率论(浙大版)、线性代数(同济版)、李永乐复习全书。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个比复习全书上的线性代数部分讲得好、可以只看这个不看全书上的线性代数部分、数学基础过关660题。

真题

数学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合工大五套卷、李永乐那一套的400题:这个可看可不看,我感觉难度有点高了,计算太复杂,有点浪费时间。

(一)暑假之前李永乐复习全书第一遍。看完一章的教材,看一章的复习全书,并且做复习全书上的习题,不建议做教材的习题,因为题目的类型、侧重点还是不同的。不会做的题目标注出来。第一遍如果有很多不会做,这是正常现象。能把答案看懂就可以了。不要纠结于会不会做。

(二)暑假李永乐复习全书第二遍。准备几本笔记本。一本写考点和解题方法,其他几本写错题(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分开写)。注重技巧,关注一些专题知识,做好相似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另外,复习全书的线性代数部分可以不看,看《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我感觉这本书讲得好。

看完全书后,做一遍《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不管题目是做对还是做错,都要把答案仔仔细细看一遍,这本书非常好。

(三)9月份之后做完一遍《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之后,我又做了一遍,对于许多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大家多做做。然后就是做真题。留着最近两年的不要做。真题做下来就知道自己的水平了。做完后接下来就是每天做些题目了。这个阶段的数学的提高空间已经很少,每天的复习时间也要减少,因为要给专业课和政治留下时间。数学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和合工大五套卷这两份都不错。大家都做一下。之后基本上都是每天练笔,不能忘了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二、英语

必看的书:单词书――我用的是星火的巧记速精练,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它分为3本书,每本书都不厚,它不是按照单词的一个个顺序来背的,它是由一个单词扩充到一组相关的单词,这样背起来非常方便,很好记,而且一本背起来很快,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不会枯燥。

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篇。

黄皮书真题基础版和珍藏版(基础版是之前的,珍藏版是05年之后的,我建议都做一下。

英语二的真题――建议买蒋军虎的。

1号英语写作160篇。

(一)暑假之前先讲一下背单词,背单词在9月份之前每天都要背,早上最少一个小时。所以暑假之前。单词书2遍。

第二遍看单词的时候。每天开始做阅读理解。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篇。每天2篇。差不多暑假之前做完。

(二)暑假按照记忆曲线背单词,我把单词书分成30部分。正好一个月的量。具体怎么做各位亲可以百度一下。

做英语一真题,做阅读A部分。看文章的时候把不会的单词标出来,准备一本笔记本总结真题的生词。真题连续做2遍,第一遍关注错在什么地方,第二遍把文章每一句话都弄明白。

暑假之后:做英语二真题,再做专项训练(阅读B部分,翻译,完型),完型和阅读B也可以拿英语一的来做下,翻译就不建议了。11月份开始准备写作,自己准备模板,再挑选几篇好的范文背下,到12月份每天写作文,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

三、政治

政治本人考的不是很好,所以就简单讲下吧!

必看的书:红宝书。

肖秀荣1000题(只需要做选择题)。

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肖秀荣最后四套题、20天20题。

红宝书出来后,每天就是看红宝书,做肖秀荣1000题,题目很基础,帮助记忆,最好连续做2遍。时政到后期看2遍有个印象就好。到最后20天左右就是背,肖秀荣4、20天20题最好都背出。不过政治想考高还是靠选择题,大家在后期不要对选择题放松,每天还是做一点。

四、专业课

3本专业课书,最先看的是税收学原理,暑假看了2遍,第二遍的时候做了笔记。

2遍税收学原理看完后,翻了下中国税制这本书,知识点虽然应付考试是够了,但是还是不太全,而且错误太多,所以就先看了一遍CPA的税法书,因为这本书学过,所以看的很快。而且观察往年真题和中国税制后面的习题,都不是很难,所以税法书很多知识点可以跳过,很细的税收优惠条款还有些有的没的就不用看了。以前没有学过税法的亲还可以去买本东奥轻松过关或者中华会计网校梦想成真的参考书,那些书都是编的不错的,配合着税法看。

看完税法就看了遍中国税制,把很多没有的知识点补充了上去,当然很多错误的地方也果断地叉叉了。中国税制后面的题目挺重要的,反正考试差不多就这个难度,不过错误真的.太多了,大家做的时候要相信自己。

税收征管最后看,很多章是不用看的,不怎么会考,大家看真题就可以知道哪些章节比较重要,理一下这些知识点就可以了,主要出客观题。

税收学原理这本书很多知识点最好背出,还是很有可能出分析题什么的。中国税制看你能否灵活运用,看到题目每个知识点最好都能蹦出来。征管么,什么罚款啊什么税款征收啊乱七八糟的别搞混了。

五、总结

其实考研难的地方并不是在竞争怎样激烈,分数线怎样高,难的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所以呢,大家复习的这段时间,就不要想着其他事情了,真心想要考上的就一心一意准备考研,千万不要被外界给诱惑去了。

最后呢,再说一下,大家选专业的时候要慎重,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毕竟大四这一年是考研最好的时候,不要浪费了这一年的学习。

复旦大学新闻学考研复试经验谈 篇5

英语

首先,英语口语测试应准备好主题。不同的学校对口语测试有不同的标准和流程。有些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甚至规定了每个老师发问的方式和时间;有些只是面试老师的自由发挥,成绩也基本上由面试老师主观判定。不管面试是否严格控制,考生对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认真准备,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表达框架:一是自我介绍,如来自哪里,毕业学校、所学专业、毕业论文课题、业余爱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复旦新闻学院好像没有)二是做好用英语定义和解释自己所学专业的准备。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考生用英语讲述事物的能力。我在复试的时候老师就问了我一个关于我本科时候学习的专业的话题,幸亏有所准备。因此考生对此要有所准备,先用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句型和词汇将答案组织起来,再用一些更精确的不经常用的句型和词汇来替换,提高语言质量,让考官感觉表述地道,有利于获得好成绩。

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回答问题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反应要快,但不要慌,吐字清晰一点。第二,不要紧张。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说一点,不懂得地方尽量避开,老师一般会就一个问题深入问。如果一开始就察觉到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就不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引到你熟悉的领域去。另外,最好准备一下新闻时事,特别是复试之前发生的一些重要的时事,如两会等,这些都是老师容易出题的地方。比如,去年,老师问我选举法的情况我没有看时事,结果没有回答上来。

穿着和礼仪

首先,礼仪仪表一定要显得严肃、庄重,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穿着方面,男生应该尽量穿比较正式的服装,女生千万不要穿紧身衣或者短裙。这里关键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穿着,不能太过于随便,要让老师有被尊重的感觉。另外,尽量不要染发,如果一定要染,女生可以染一些比较淡的浅色。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你所报考的那所院校的师兄或师姐,打听清楚你所报考学院导师的偏好,然后有针对性的打造导师心目中完美的考生。

其次,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敲门,然后很有礼貌的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鞠躬比较好,或者对着各位老师说声“老师好!”问好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神扫一下各位老师,不能就望着一位老师说,因为每一位老师都不希望被忽视,这一点要注意。如果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同学们在面试的时候应该刻意的注意一下。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篇6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11年中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毕业那年考五道口金融,未进复试。后参加工作,准备二战。第二年准备考复旦金融学硕,没考上。12年9月份离职准备13年复旦金融学考试,现在已通过复试。

复试那天,天气很冷,很多准备考14年复旦经院的同学早早到那,很多人等候一天,只想从我们过来人这边取点经验,那份用心让我感动。记得那天我和很多同学说了话,也重复回答很多问题,到后来嗓子都有点哑了,我也答应一些同学复试成绩出来后我会写点东西,让大家看看。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最初原因。

这些天一直在酝酿这篇文章该如何去写,中间也有一些纠结,担心自己想写的不是你们想要的,你们想要的我不想写。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写这篇文章,也是对自己这些年的一个回忆与纪念吧。望能惠于有缘人。

由于好久没写过东西了,文字可能有点晦涩,望见谅。另外有些东西不是文章能写出来,也不是能通过看文章能体会的,所以我的很多想法也只能止于文字,更深的东西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去体会,我自己也要继续修行。本文的第一段写的很简单,但其中很多很多事我无法细说,只能说我的经历和经验有很大的特殊性,我的经验对于大家的可参考性有限,我也不希望大家能完全参考,三战本身不应该成为膜拜的对象。

写到这,我决定将本文的题目定为单纯的执着,以下是正文。

关于历程

先说说这些年我的经历吧,可能有点说来话长了,大家可略过不看。从小到大我的数学一直不错,也很喜欢,高考时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南大学(我也是高考填志愿时才知道母校的)统计学,生物技术是填在后面(听生物老师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呵呵),但最终还是被调剂到了生物技术专业。

高考结束时我偶然(纯属偶然,也没有人推荐,主要是看那本书顺眼)买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the great game),那可以说是我金融的启蒙读物吧,开始对于金融经济有了一些淡淡的冲动吧。

入大学后,第一学期是真心好好学习了,结果也很不错,当时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继续学习,争取保研出国之类的吧。但由于大一下学期个人问题,影响了心情,自然影响了学业。另外也发现自己对于生物科研难提起兴趣,所以开始有了换专业的想法,但终未换成。大二以后就将学业放下了,做了很多琐碎的事,各种活动,家教,兼职,创业等等,着实很累,像大学时一个英语老师说我叫瞎忙,也对。但现在回头来看,用心经历过都会有收获。生活中每一种尝试都是在扩充认知总计的信息集,也可以说是熟悉自己的效用函数和比较优势,为之后做选择做准备。

大二快结束时,自己开始有想法考金融,当时简单的动机还是想去挣钱,以后能回到生物做点事情再当官啥的。当时彪哥(松韵辩论协会其他的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这些年给了我很多支持与感动,在此谢过)也跨考金融,他当时就和我说人行(五道口)很不错,我也没多想,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觉得要考就考最好的,难度不是问题,现在想来,那时还是太单纯了。

定下目标后,我就没有多想,一心准备考试。那时五道口还没有并入清华,考的专业课那个多啊,现在想来是有点后怕。所以大三一年我基本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很多的书,基本上是与金融有关的我都看。很多同学让我推荐书,我觉得没事的时候去逛图书馆吧,挑顺眼的书看就好,多看书是有用的。我想我的经济金融的基础应该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到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针对性准备考研。在自习教室遇到了一个同考五道口的研友(超),他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们之间会有很多思考的交流,学社会科学的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以及思考的交流。另外受他的影响我开始看《读书》(一本很好的思考读物),基本上每期都看,应该说对于我的社科思维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复习直到考试。第一年考试总分是385,未过复试线,后来总结主要原因是最后一个月的复习状态没有保持好,心态还是不够稳定,后来者需引戒。

由于单纯的骄傲,没去想调剂的事,直接找工作了。第一份工作(也是迄今最后一份工作)是关于碳资产开发的,主要负责项目投资分析,复习期间金融的学习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体会到用心学的都是有价值的。我三月份就开始上班了,毕业季基本上没有去享受,现在想来有些失落。

工作后我的想法是先好好了解行业,学点东西,后期离职二战。那一年五道口要并入清华(现已并入),培养模式将转入专硕。另外一年多的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对于这个社会的一些了解,发现自己可能对做学术的兴趣大一点,因此我准备转战复旦(基本上是金融学硕还招考研学生的唯一名校)。

工作后陆陆续续有了一些准备,但工作后没几个月,由于意外因素再战的想法被迫推迟(考研的放弃对于住在一起准备考研的学弟瀚应产生了负面影响,至今任感到愧疚,好在结果终究是好人好报),甚至有段时间放弃了考研的想法。之后我一直安心工作,本来没打算12年考,也基本没准备,在大学室友兼好友(中)怂恿下还是报了名,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多了次考试经验。

进入2012年,上半年基本上读研还不在计划范围内(生而在世,责任应在理想之前),好在生活境况好转,加上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所在行业的不景气和公司晋升的不顺(减少了考研的机会成本),我在2012年9月份决定辞职考研,最后与公司协商后,于9月下旬开始请假三个月考研。之前我也还一直住在母校,所以考研准备也自然还在中南。

总的感觉工作之后,知道了学习的珍贵,学习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另外有很多朋友(中,邱,赵,杜,武,孙,陈等)的陪伴,所以并不孤单。我很幸运的在一个考研氛围很好的教室里找到了一个固定座位。考研的这100天生活规律大致如下:

早上7:15起 洗漱 早餐

7:45 看政治半个小时

8:15 一套数学题

10:30 看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政治或做题 11:15 午餐 午睡

13:45 政治15分钟左右

14:00 英语(真题或长难句)或专业课 16:30 政治半小时 17:00 晚餐

18:30 专业课或英语

10:00 回宿舍 收拾11:30睡觉

以上是大致的生活规律,这100天中基本上有85天达到了上面的要求,中间也有休息,爬山,睡觉,电影,中国好声音等。基本上我每天都是和中(他考的是本专业)在一起准备,应该说他对我帮助也很大,幸运的是他也以专业第一考上了(不过他们专业就他一个人考,呵呵)。

由于中南政策安排,我不能在中南参加考试,最后只能在长沙市考试院报名考试,最后考场是安排在长沙一个中学(记得那天中南负责的老师说,你在中南考了两次都没考上,说不定换个地方就考上了,看来是借他吉言了)。由于自己估计不足以及信息滞后,最后在考场旁边租房子考试问题上遇到了麻烦,附近好的房子被考生提前在定完(类似后来者需注意)。好在高中同学海后来帮我订到了如家的一个房间,这对我考试的发挥有很大帮助。考试那几天长沙下了大雪,好在那几天我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比较好,加上海的房子的优势,我发挥得很好。考后自我感觉也比较好。

考完后的第二天我就会公司上班了,工作了一个月,年假后便来上海等成绩了,并在上海过的年(爸妈在上海闵行郊区打工)。记得成绩出来那一天,老爸和我一起打电话查分,并且打了两次以确认,成绩是431.电话查分很紧张,这个成绩对于我来说在意料之中,但当成绩真达到自己预期时,还是很惊喜的,当时和老爸相拥而庆。

成绩出来之后,我就搬到复旦来了(感谢鑫的帮助),一直旁听经院研究生的课和一些讲座,途中遇见了同来准备复试的沐,基本上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一起学习、交流、打球,反倒没怎么有针对性为复试准备(就最后两三天用以往复试题练练)。之间每周去参加了复旦外院几个美女弄的英语角(叫思语堂),这应该说对我的复试口语有一定帮助,之前我英语是开不了口。

顺便说一句,复试排名出来之前,我基本上每天逛论坛,想了解一些排名情况,也参加投票之类的,事实证明论坛的排名很不可靠,大家以后别轻信。

之后便是复试,基本上都很顺利和幸运,就连我最担心的英语口语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应该感谢沐和外院的几位美女。

现在官方正式的预录取名单还未出,但我想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了吧。实话说,由于朋友们的帮助以及幸运,初试和复试发挥都异常好,最近自己都感觉有点飘,也有些膨胀,也许这篇文章中都有些得瑟的影子,如无意间让人感到不适,在此歉过。

关于选择

这些天,甚至这些年很多人问过我关于考研选择的事。实话说,这个问题真心很难回答,毕竟人生而不同,不可能像经济学假设中简单假设那样有同质的效用函数。我的选择是基于我自身的效用函数,而为他人提供选择建议是需要去理解别人的效用函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真的很难。还是先说自己吧。

我事后分析自己考研选择最终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兴趣和理想,想法也很单纯,一是喜欢,二是要考就考好点的。当然我的兴趣和理想都有变过,好在关注点都还在金融上,所以就坚持了下来。另外大学的充实忙碌以及工作让我对自己的认知相对提高,这对于我做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是一个在抉择上相对果敢(当然需做好充分的前期信息收集分析工作),转换角色较快,选定后基本上不怎么徘徊,这种性格应该对我考研帮助很大。

接下来是我对于人生选择的一点想法,主观性可能较强,不一定对,大家批判地看吧。

经济学上的选择一般而言在既有约束下的实现效用最大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认识清楚自身的既有约束和效用函数,也就是认识自己。当然对自己完全认知是不可能的,所以任何选择都会有一点风险,有时候感性的选择未必不是最优,我考研之路也有很大随性而行的成分,但不管如何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去考虑:

1、是否喜欢或者说爱吧(效用函数)。

2、是否擅长(比较优势)。

以上两点的不同排列组合决定了选择的不同等级,也取决于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比较。我的排序是:

最好:自然是爱且擅长,这也是经济学想要达到的最好境界,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并以此为乐,有一点马的自由王国的意味。

次之:不擅长但爱。这种选择意味着价值性选择,享受的是过程本身而而结果(如金钱)或结果带来的其他享受。或者说是为爱而工作本身带来的效用可以去弥补放弃自己擅长工作而带来的损失。有点马的劳动是第一需求的意味。

再次之:不爱但擅长。这种选择是一种工具性选择,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没有享受过程本身,甚至过程带来的是负效用,通过结果带来的衍生效用(用钱去享受其他消费)来弥补奋斗过程中的效用损失。

最差:不爱也不擅长。这种选择基本上是自虐。这种选择一般不是主观意愿,一般是由于自身分析不足,选择上一种的后果。也就是你认为你选择了一件你不爱但擅长的事,但后来发现这事其实也不擅长,那就悲剧了。

所以我一般不会去选择第三种,也就是我不会去做自己讨厌的事。当然没得选择时候也没办法了。另外我固执地认为你不喜欢一样东西活一个人,你有多大可能喜欢它或他(她)给你带来的生活?!

当然第二种也有风险,那就是一开始喜欢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这种情况主要是不清楚自己的选择东西是什么导致的。所以在选择之前,对于选择标的(金融和金融行业到底是怎样的?)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其实我自己也感觉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分析好那两样是很难得,需要很大的信息收集成本和分析成本,而且人是会变的,所以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清楚自己约束的条件下(责任和经济支持)跟随自己的意愿,选择之后就单纯的去坚持吧,除非你确定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坚持现在是最好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路径依赖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做法,也就是不知道干嘛时,就该干嘛干嘛。

就我看来,选择金融一般有两种动机,一是能找好工作;二是喜欢。我是经历了从一到二的转变,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会转回到一,但当下我是二(呵呵)。当然可能在潜意识里因为有一作为保底,所以更加勇敢了,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但不管如何,我觉得对于要考金融研究生的后来者来说,应该需要认真思考着两个动机的理性程度。

喜欢本身是很主观的,所以我不多置评,我只是感觉莫名的喜欢可能才是真正的喜欢,因为别人喜欢而喜欢是较差的喜欢。

关于工作,金融的高薪是大家都看到的,但是人们总是关注一个群体中金字塔顶端人群的光鲜一面,很有可能会造成信息失真。我现在还未没有踏入金融行业,所以还没有发言权。但就我工作的经验来说,市场是很公平的,想要多大收获就必须获得多大付出,除非你天生异禀或者有很强的继承资本。另外我认为一般热门事物本身都有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至少其应该不会是被低估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金融(其实是几乎所有行业)高端人才应该还是很缺乏的,所有事做到极致了都是稀缺的。

再说说兴趣和比较优势是否可以培养,我觉得是可以的,尤其是比较优势,时间换空间的,我的考研结果应该也是用青春换来的。至于培养兴趣,应该来说也是可以,但总感觉培养兴趣总有点怪怪的感觉,就像那句感情是可以培养起来的一样,关键是你得想明白为什么要去培养。另外兴趣和擅长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擅长了一样东西的人一般会喜欢上它,喜欢一样东西的人也愿意为去努力地擅长它。但我的感觉还是兴趣的内生性强一点,有可能是天生的,擅长这个东西可塑性相对会高一些。所以我做选择时喜欢还是放在第一位。

上面零碎的说了很多,关于选择总结一句就是,了解自己选的是什么,喜欢就好。

关于心态

关于选择,大家的异质性很强,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价值标准。但当选择已定,或者有明确目标且准备为之奋斗时,好的心态应该有相对一致的范式。我也真心觉得心态是考研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如下: 专注;

经济学中的一个定理叫做一个工具难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除非巧合(就是两个目标线性正相关)。放到考研上说就是,一心难二用,所以考研时尽量让自己有独立的时间去准备,准备时就安心看书,学习,啥也不要想。对于那些在职考研的,这需要异常强大的定力,需要在学习时将工作甚至生活完全抛开,心无旁骛。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离职了。复习期间电脑基本上可以闲置,上自习时手机可以不带或者飞行模式。我是一个自制力比较差的人,我的经验是当自己主观不能控制自己时,就创造客观约束来控制自己,让学习成为唯一的选择,那就不会纠结了。坚定:

很多人在准备过程中会动摇,个中原因很多,这也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必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走到最后,因为一开始本来就有许多人就不该踏上这条路,只是他在中途才发现而已。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选择时,还是坚持吧,尽管可能不成功,但用心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我认为这个世界做所有事情的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其成为一种习惯,考研也是一样,也就是说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在咬牙坚持,但这需要很高的境界,我未达到。考研本身就是一种选拔考试,选拔本身就有一定压力测试的成份,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在考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人类本身对于透支性压力的本能反应就是身体懒惰性休息和胡思乱想(基本上是再选择考虑或恐惧)。胡思乱想在潜意识里就是在为自己放弃或懒惰找合理的解释。如何克服胡思乱想可能决定了考研成败。我的经验如下:

1)保持身体良好状态,要有放松和锻炼的计划。考研是个长跑,节奏很重要。

2)至少有个大致计划,写出来也好,尽量让自己学习充实一下,不要给自己留时间去胡思乱想;

3)学会屏蔽噪音,考研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无关信息(如不考研同学的娱乐、工作等)引起胡思乱想。每当自己胡思乱想是就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是个问题,是否有思考的必要?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放到考研之后去思考?如果现在考研是我必然选择,我想这个问题何用?

4)找一个足够坚定的研友,相互鼓励。乐观

我本身是一个乐观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人,自认为比较幸运。一个朋友说我乐观自信的人无法理解悲观忧郁人的心态,所以关于乐观心态的保持可能有点天生的成份,我关于乐观一些看法可能有人不会认同,大家可跳过。

另外说一下,乐观和悲观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这个世界是由乐观者推动前进的,但需要悲观者的警惕和提醒以保证不至于失控,当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都过度乐观时,金融危机也就不远了。

但就考研过程来说,乐观的心态是比悲观心态要好,因为只有乐观才有前进的动力。我对于保持乐观心态的经验如下:

1)学会自我满足,要去想能够有机会去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很多人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当你认为幸福是捡来的或者事情本来可以更糟时,你将倍加珍惜现在。接受平淡追求卓越才是最好的乐观。

2)自我暗示,保持对成功的憧憬,天天想着自己能达到的最佳成绩,并为之奋斗。这个有点意淫的成分,但我在考研过程中我就一直暗示自己可以考460(并想着每科能考的最高分),最低也能考400,最后的成绩就是这个的平均。经济学告诉我们,预期是能够自我实现的,所以很多事想多了就会心想事成。

关于学习

我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巧办法,所以也无法传授什么捷径。

自己觉得学习这东西来不得取巧,取巧的风险很大,出来混的迟早要还。有价值的东西(政治可以除外)都应该扎扎实实的学,不要老是想着捷径什么的,再说别人的捷径也不一定适合你。

我本来这一部分只想写一句话,好好学习,多看书。但感觉还是应该多写一点,毕竟很多人是冲着这一部分来得,接下来还是分科写一点吧,但估计还是会让大家失望,我的经验参考性不强。

专业课:

我的经济学基础在第一年考研时打下的,所以很多具体的学习过程也忘了,很多同学问我看哪些书,我真的记得不是很清了,只知道自己是看了蛮多书的,个人觉得书这东西特别是教科书,只要没错,基本上都差不多,只是内容深浅多少的问题。

这次考研我学习用书如下:

指定教材:基本每本书都看了三四遍,习题指南做了两遍。我是按照真题的权重分配看书仔细程度的。翔高的复习指南:除了货银都看了一两遍,这个是第二次考试时网上买的,第三次考研时才去看,感觉还行吧,但还是指定教材最重要。

小川行长的文章和经院老师的观点收集了看了一两遍。小川的文章真心很不错。

真题做了两遍多吧。包括之前856的题。如果就考试而言,真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其他的零碎的记不清了。

另外,经济学的学习一定要去思考,没事的时候拍拍脑袋,想想一些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对于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刚接触经济的跨专业学生来说,一开始要好好看书,别想着什么新闻之类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瓶颈的感觉,但不要怕,要继续坚持看书,瓶颈过去后你会发现你对经济学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每一次纠结都会是一次涅槃。

大家毕竟是要考试,所以还是多看指定参考书吧,专业课要拿高分需要时间积累,所以不可定太高目标,110就好,如果科班出身的可以追求高点,但注意边际效益,拉分还是在公共课。

数学: 这个网上经验太多了,很多考满分的,所以我就不多说了。只提一点,数学一定要奔着150分去,在基础打好后,多做套题,每套至少两遍(真题和模拟题);

英语: 背单词(推荐一个手机软件:我爱背单词 我是从高中单词开始背的)长难句(到爱问知识人里面搜搜,每句要琢磨两遍以上,要看懂)真题(15年的真题阅读部分至少5遍以上,多多益善,总结出题人思路)

其他的我没什么经验了,阅读好了,完型和翻译自然就好了。写作我心中的痛,我没有发言权,我想背点文章如真题阅读或新概念应该是有作用的。

政治:

这门科目就是一纯应试科目了,几乎无营养。大家要想高分的话,大纲解析8遍以上,做做真题和一点选择题吧,也不要太多(什么2000之类的就算了),关键还是看大纲解析。后期模拟题出来了,看到就做做吧,另外对照大纲解析看真题的出题点。不要寄希望于押题,可能会悲剧。

关于报班:

我只能说我没有报过任何班,但也许我要是第一年报班就考上了呢,谁知道呢,所以我没有发言权。报的话一定要报一个口碑好一点的。如果自己自学效率高的话,不报较好。

关于二战或三战

由于我是一个三战的考生,我在这说一说的心路吧。

1、我第一次和第三次考的时候没有想过考不上怎么办,第二次没想过考上怎么办,我觉得这个问题考完有的是时间去思考;

2、我每次考都会和家里商量好,我会和他们说的心底的想法,也会努力地让他们理解我的想法,也就是统一家的效用函数或幸福取向吧。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真心重要。

3、选择前把所有物质准备都做好,我第三次离职之前准备8000的备考资金,让我能在准备时不用为钱烦恼。(不过现在是要开始烦恼了,有需要家教的没?嘿嘿)

4、选择后就不要去想自己是否是二战或三战的了,一心准备就是,把每次都当做自己最后的奋斗,不要在意结果以及别人的眼光,要知道家里人在支持你就好。

5、对于要不要二战或三战,我觉得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因为理想坚持到现在的,为理想而奋斗真心会很幸福。可以参照选择篇。

感觉没什么可写的了,以后有想说的再加吧。文章有点长,也写了很多天,希望能有点社会价值吧。

最后说说题目,在单纯与执着之间我更喜欢单纯。单纯才会勇敢,执着放得始终。

2011复旦药学考研经验 篇7

数学部分:

数学三我用的参考书大概包括李永乐的全书、660题、一本蓝色的大纲解析、真题、400题,还有一些模拟题。全书是一定要好好看的,第一遍看的时候每一道题都动手算一下,有的题目即使知道怎么解,也要防止计算出错,将不会做的题以及做错的题都摘抄到错题本上,第二遍复习全书的时候,就着重看这些题。蓝色的大纲解析里面的题也比较多,可以作补充。660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全书复习完之后,可以做做660,找找题感。真题建议用上午整段时间来做,8:30-11:30是数学的考试时间,尽量在这样的时间段进行练习,模拟考试的状态,错题依然要好好订正、总结,真题要做两遍,第一遍做的时候可能分不高,这都没什么,看看错题,找找考察的知识点,总结才是关键。其他一些模拟题比如400题、合工大的题等,难度都挺大,后期可以适当练习,保持好心态,不要过分看重模拟题的分数。

英语部分:

英语二市面上的书还是很多的,也没什么值得特别推荐的。英语二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了,尤其是阅读。阅读出错往往并不是因为文章没读懂、单词障碍等,而是由于理解,与命题人的理解、意图没有保持一致,所以必须好好研读真题。英一的真题,有的人推荐,认为英一的题更有难度,英一做好了,英二肯定没问题;有的人不推荐,英一的思路与英二的思路有差异,确实有人出现英一做完了之后,英二反而做得更不好的现象。我觉得这看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是无论是否做英一的真题,都得保证英二的真题有充分的时间做和订正。阅读模板还是有用的,适应背背,总结一下,形成自己的模板,更重要的是多背背作文,如果光被模板,就会出现搭的架子很好看,但是自己填充的内容很难看,看起来很怪异,所以多背背文章,记些好词好句。

政治部分:

政治我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精讲精练、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背诵、大纲1600题,后期买了很多模拟题。可以边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边做1000题,等风中劲草出来了以后,好好背一下,记记知识点,对选择题有帮助。大纲1600题也不错,刷刷选择题。答题主要就是背肖四,后期的模拟题能买多少买多少,只做选择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专业课部分:

新祥旭推荐金融参考书目:

1.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五版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zckylm】

2.姜波克的《国际金融》第五版 3.刘红忠的《投资学》第三版 4.朱叶的《公司金融》第四版 以上为必看书目,以下则为补充书目。5.罗斯的《公司理财》 6.博迪的《投资学》

7.约翰•赫尔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8.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

具体来说,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是可以覆盖考纲的内容的,货银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可以看看书后的本章总结,所列的名词解释和习题。虽然名词解释 不再在试卷中出现了,但是基本的知识点不会变的。易刚的《货币银行学》的内容相对而言更浅显易懂一些,尤其是货币需求那里,写的更简单清楚,可以补充阅读。货银所涉及的热点话题也要了解,比如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巴塞尔协议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困难,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央行的独立性发展和现状;货币政策部分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不仅掌握书上的内容,也要看看在现实生活中,央行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与书本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可以阅读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加以了解。中国目前在严控金融风险,所以金融创新与风险以及金融监管这块也要好好看看热点话题。比如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 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事件谈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最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知识比较多,但同样要学会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比如,我国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讨论,我国货币需求的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可以找一些论文找找答案,看看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就可以了。货银基本不会出计算题,知识点也比较琐碎,但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姜波克的《国金》可以完全覆盖考纲,也可以参考姜波克与杨长江合著的《国金》,这本书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国金在学习初期还是比较难的,内容非常多,理论和模型都比较繁杂,所以同样可以看看书后的本章总结,所列的名词解释和习题,查漏补缺。国金涉及的热点话题也要了解,比如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情况,其发展变化及原因。中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书本是最基本的,但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汇率变化、政策选择、调节工具等,考纲中出现的汇率制度 选择理论在姜波克与杨长江合著的《国金》这本书中说的更加详细;中国的内外均衡冲突的情况以及政策调节;国际资本流动这一块要和利率市场化还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zckylm】

有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是个重点话题,美元、欧元以及逐步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三者的比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必然对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影响;中美贸易战更是个热点话题,现在仍没有定论,可以看看新闻,也有论文对贸易战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朱叶的《公司金融》完全覆盖了考纲,但是他的课后习题的内容比较少,适 当做做罗斯的《公司金融》,练练计算。财物报表分析可以看看罗斯的书进行补 充,这本书讲的比较详细。重点内容主要有:资本预算非常重要,投资决策的方法都要掌握,NPV 法是比较常用的,要会计算,实物期权也是掌握计算;资本成本这里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市场的融资成本存在扭曲;资本结构也是重中之重,理论都要掌握,也要和实际相结合,中国企业的融资、资本结构与理论还是有较大差异;股利政 策也是联系实际,中国的股利政策与实际相差甚远,存在不分配、少分配等问题; 兼并收购的计算题要好好做,就热点来说,管理层收购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看看相关论文;公司治理这块要多看看论文,做到理论实际相结合。

刘红忠的《投资学》并不能完全覆盖考点,必须看博迪的《投资学》,而且 博迪的课后题内容比较丰富,课后题可以用来练习计算。重点内容主要有:两种机制即做市商和竞价机制,必须要掌握概念、特点、区别等;马科维兹的均值方差理论,掌握图形、计算;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价掌握 夏普、特雷诺、詹森等指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各自的前提假设,要能把模型完整表述出来,计算很重要,博迪的书提供了较多的计算;有效市场 和行为金融掌握理论,并且要结合中国实际,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程度;这一块内容也可以去看看罗斯的公司理财,写得非常详细,而且好懂;证券收益的实证分析,这块感觉考的概率不大,主要就是计量的线性回归。股票、债券、衍生品这块非常重要,计算题一定要好好练习,计算是考察的重点形式,这一块着重看博迪的书,博迪的书写的很详细,而且书后也有很多计算。

平时可以关注下复旦经院的公众号,里面的专家教授观点可以看看,了解前沿的学术思维。关于复试:

首先自我介绍还是好好准备下,尤其是英文的,万一老师问到了,磕磕巴巴总显得态度不认真。多准备热点,老师问的基本上都是比较热点的话题,想听听学生的想法。如果遇到不会的,千万不要瞎说,谦虚点,可以请教下老师的观点。千万不要拘泥于书本,老师不太喜欢单纯的照搬书,多看看新闻,看看专家的观点。还有多思考下自己的毕业论文,老师在复试的时候会问毕业论文,所以即使毕业论文还未完成,也要理清思路,能向老师表达清楚。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zckylm】

2011复旦大学翻硕真题回忆 篇8

看了一遍就上战场了,对了下答案真是烂到家了,千万别受限啊!

话说多看看还是大有裨益的,我觉得光看重点差不多就够了,毕竟那么多材料只考一点点~ 愿以后的弟弟妹妹吸取教训啊~

翻译硕士英语

一、无选项完形填空(每题1分,共20题)

看着不难填起来费劲,估计失分不少

二、改错(每题1分,共20题)

又是悲催的一道题,我历来改错不好,一共改了18个错,空了2个,结果还全是改词的,没有添词或删词的建议大家多练练

三、选择(每题0.5分,共40题)

题目都比较简单,高中语法题吧,考虚拟比较多,貌似没有词汇题。

四、阅读理解(每题1分,共20题)

共四篇,每篇5个问题,总体难度不大,大家不用怕~

五、作文

language很重要,尤其是在literary writing方面,运用例子写一篇400词作文

翻译

一.词汇翻译(每题1分,共30题)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 reserves,安乐死euthanasia,拜金主义money worship,闭路电视cable television;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载人空间站manned space station,水货smuggled goods

禁飞区No-fly zone,可行性报告feasibility report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intensive industry

试婚trial marriage

收视率viewing rate

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

双赢win-win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GNP国民生产总值

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家庭办公室;小型家庭公司,non-proliferation不扩散,核不扩散,inside trading内幕交易,anti-dumping反倾销,stamp tax印花税,industrial dispute劳资纠纷,installment payment分期付款,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基因组计划,geothermal energy地热能

desertification 荒漠化

cyberspace网络空间,虚拟空间

catch-22(这个去年考过,去年考的同学回忆版里有)悖论式的进退维谷的局面,叫人左右为难的情况,《第22条军规》

素质教育(这个去年考过,去年考的同学回忆版里有)quality education;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二.段落翻译

英译汉是写james henry 还是Henry James啊?考过的同学快过来瞧瞧,我怎么写的的詹姆士·亨利啊?!

汉译英写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文化要被吸收同化什么的。

汉语写作与百科

一、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25题)

Barack Obama,globlization,euro tunnel,Mayflower,a nation on wheels,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科学发展观,生态难民,超级细菌,world

Englishes,David Cameron论语 莎士比亚 神舟七号 上海世博会 G20(去年考了G2和G7)Euro Tunnel,DNA次级贷款 君主立宪制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dot-com 蔡元培

二、写作

1.小作文,2选1,写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40分)

选择一:某大学递给教育部的翻译硕士扩招申请书(去年就考的申请书)

选择二:写一篇作文大赛征文启事(话说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网页一打开就能看到一个,大家得多关注官网啊,可我还是选的第一个)

2.大作文,不少不800字,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感想(60分)

清华复旦揽才遭冷遇 名校光环令学子望而却步

2010年11月08日 09:25 来源:荆楚网

↓小】 参与互动(6)【字体:↑大

昨日(7日),今年下半年以来规模最大、招聘单位层次最高的研究生双选会在华中科大举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到场揽才,但记者发现,不少研究生被名校招牌“吓倒”,一些职位甚至无人问津。

据了解,复旦大学此次来汉主要是为某科研项目引进3至5名硕士和博士,清华大学研究院则是准备为6个重点实验室招聘10余名工程师,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在复旦大学展位前,记者观察了约半个多小时,却发现其招聘的科研助理职位竟无一人投简历应聘。“哇,复旦也来了,谁敢投啊?”“让我去复旦读书还差不多,要是去当老师就算了吧。”„„一些求职学生在复旦大学的招聘海报前驻足观看,可就是不敢投简历。对于求职研究生的“望而却步”,复旦大学负责招聘的老师也很无奈,他分析说,毕业生不敢投复旦,可能是因为不够自信,还有就是对所招聘职位的认识不深,像科研助理岗位,实际上硕士学历者就可应聘。后来,该老师还在海报上增加了一个科研秘书职位,本科学历即可。

而在与复旦大学一墙之隔的长安大学展位前,应聘思想政治教师职位的学生却排起长龙。据了解,除博士学历的“门槛”外,该校还要求应聘学生本硕都就读于“211”院校。

除了1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昨日还有300余家知名企业到场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岗位需求涉及通讯、光电、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生物技术、食品、医药、外语等200多个专业。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名企名校纷纷来武汉招人,一方面是因为武汉科研人才素质高、数量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就业形势好转,很多用人单位抱团到学校招人,像珠海、扬州、宜昌等地的企业都是组团报名参加招聘会。(记者陈博雷 通讯员何树千 蒋甜甜)

总体来说,今年复旦风格有变,题目更贴近现实生活,文学气息没有去年那么浓重,重复考了去年的几个小题,跟别的学校去年的题也有小重叠。建议以后考的童鞋们多看看chinadaily手机报什么的,开拓视野,多搜集一下各校题目,积极备考~

上一篇:松鼠的作文100个字下一篇:作文:中秋节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