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共6篇)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1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
讲 话
省农业厅副厅长 邹永霞
2011年3月9日
同志们:
今天,常德市召开高规格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表明了常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刚才,万发市长就如何落实厅市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建设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表明了常德市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农业厅,讲三点意见。
一、要正确认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农业成果和经验的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的规范,也就是要按照统一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推进农业科学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必须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逐步实现农产品丰年有余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启动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为重点的结构变革。实践表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可以有效节约和保护耕地、水资源、能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科技普及,推动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建设,既能有效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又能大大推进农业科学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省委“四化两型”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坚持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档次,必须加快农业标准化。产销衔接,城乡一体,需要统一的标准进行联结。特别是千家万户的农业小生产,如何对接国内国外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如何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始终是现代农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协调生产力各要素与生产关系内在因素的纽带。以标准化联结城乡产业,推动农业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规律。落实省委“四化两型”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标准化发挥着联结农 2 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作用。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前几年发生的生猪瘦肉精、海南毒豇豆等事件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关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生产经营主体量大、范围广、基础弱,监管难,但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体系不健全,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能力不强。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就是发挥农业标准化的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保障作用,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重要保障。
二、要充分肯定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常德是传统农业大市,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湖南粮仓,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具备良好的基础,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截止2010年底,全市围绕水稻、柑橘、茶叶、生猪等主导产业,制订农业地方规范350多项,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市县标准化示范区6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达到150万亩,标准化生猪养殖规模达到480万头,通过 “三品 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08个,农业标准化率和农产品认证率已达到30%以上。通过农业标准化,培育了水稻、油菜、蔬菜、柑橘、葡萄、茶叶、畜禽、水产等8个优势产业,壮大了金健米业、大湖股份等一批上市龙头企业,打造了石门柑橘、城头山葡萄、石门有机茶、桃源大叶茶、金健大米、汉寿中华鳖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探索了“六个一”等一系列的农业标准化推进模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常德已成为全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排头兵,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常德农业标准化建设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一是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2010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在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发展蓝图时,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作出了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五年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市财政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投入,将每年的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由2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二是各方面大力支持配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常德按照集中智慧和力量,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市直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 4 职责,大力支持农业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和管理区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出台政策支持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办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标准化示范园区。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层干部指导农业标准化,动员群众实施农业标准化,将农业标准化的各项技术要求落实到千家万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发挥主要载体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三是农业部门共同努力。常德市农业部门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标准化生产管理、“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试点县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机制,加大力度,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常德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常德市的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总产多年居全省之首,其中,商品粮稳居全省第一;柑橘面积、年产量居全省第一;棉花面积和总产占全省一半;油菜面积和总产占全省三分之一;生猪常年产量、水产品产量都居全省前列,还有一批高效产业,比如葡萄、甲鱼、茶叶等规模扩张快、发展来势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这样,年初,省农业厅经过审慎考虑后,在全省14个市州中选择常德市,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厅市合作,并成功签订合作协议。
三、要大力支持常德农业标准化建设
省农业厅选择常德市作为厅市合作伙伴推进常德市农业标准化,是省农业厅和常德市政府的创新决策。今后,省农业厅将围绕把常德建设成全省农业标准化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全国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加速常德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的目标,在技术指导、项目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常德农业标准化建设。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工作指导。组织专门力量,指导常德市制定5年农业标准化建设规划和2011年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指导具体实施。二是加强技术支持。派出技术专家,帮助常德市制修(订)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三是加强项目扶持。今年,将重点在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民标准化知识培训、水稻标准化基地建设、粮食高产创建、“双低”油菜基地建设、优势水果产业提升、品牌茶叶产业提升、葡萄产业提升、城郊及蔬菜外销大县蔬菜基地建设、环洞庭湖优质水产品综合开发、标准化池塘改扩建、优质家禽生产基地建设、外销生猪基地县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等涉及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项目方面,对常德市予以重点倾斜和扶持,安排项目资金3000万元以上;并积极帮助常德市争取国家级项目。
同志们,厅市合作共同推进常德农业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6 前景广阔。我相信,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今年常德农业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一定会迈开坚实的一步,为今后加快推进现代常德、幸福家园谱写新的篇章。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2
一、五年来的回顾
标准定额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各次中央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统筹对内对外开放的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抓住战略机遇、突出重点领域、注重工作实效,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做了大量开拓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标准定额从注重技术性到技术与政策并重的转变, 为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开辟了新的途径。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 在重点领域及时制定了一批涉及“四节一环保”、公共安全、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新
(2007年12月2日)
的建设工程劳动定额。
强制性条文到全文强制标准转变, 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体系构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近颁布的《城乡规划法》首次明确执行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借鉴国外技术法规的经验, 发布实施了全文强制的《住宅建筑规范》, 改进工程建设标准制度有了好的起步。
完善标准体系, 提高了标准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出台了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电力工程等一系列标准体系框架, 标准的覆盖范围大幅提升, 工业建设领域标准滞后的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标准制订修订从分散到有目标、有重点的转变, 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制定的发展方向。
标准工作从服务国内到面向国际的转变, 在推进标准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在地方标准化工作取得全面进展的同时, 启动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 首次帮助其他国家制定了工程建设标准, 使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全面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 实现了定额定价到市场竞争定价模式的转变。通过发布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政府投资工程为重点, 建立了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机制, 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现采用竞争的方法, 来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标准定额工作, 几年来,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从法规、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推进工作, 为标准定额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 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大力推进, 为标准定额制定、实施和监管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准定额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重要进展, 是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分不开的。在此, 我代表建设部向为推动标准定额工作付出不懈努力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全国标准定额战线上的同志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的成绩, 我们的体会是, 在理念上, 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决策, 坚持以人为本, 采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定位上,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 把标准定额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在思路上,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约束作用;在机制上, 坚持行政管理和组织编制分离又协调的工作机制, 更加注重部门的协调配合, 更加注重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更加注重依靠专家的力量;在体制上, 坚持改革创新, 理顺政府职责和事业责任的关系, 促进了标准定额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 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志们, 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 标准定额工作从重视工程建设向城乡建设和工程建设全方位转变;从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向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转变;从重视工程技术向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共政策转变;从注重标准制定向加强标准定额强制性规定并依法实施监督转变, 仅有了好的开端, 落实这些要求任重而道远。还应该看到, 在新的发展阶段, 标准定额工作与新要求相比, 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当前标准定额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重要标准定额的制订修订需要进一步加快, 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实施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方向, 深入研究, 不懈努力, 深化改革, 予以解决。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坚持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重新审视和认识标准定额的重要性, 继续加强和改进标准定额工作。
进一步从转变发展方式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提升产业水平, 推进管理创新, 提高质量效益, 适应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进一步从城乡统筹发展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性作用, 促进城乡科学规划, 城镇建设集约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适应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从构建社会和谐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保障性作用,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社会公众权益, 确保工程质量和城市运行安全,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设生态文明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约束性作用, 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定额, 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 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推动性作用, 建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 适应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要求。
进一步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规范性作用, 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适应扩大开放的要求。
进一步从规范市场秩序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调控性作用, 强化标准定额的政府监管力度, 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 适应进一步开放的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显著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技术法规性作用, 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依据, 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改革的要求。
总之,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继续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总体趋势, 落实科学发展、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 更加重视公共安全和社会公正公平, 巩固和发展五年来的成功经验, 正视存在的不足, 不断研究新情况, 依靠法规和机制的完善,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积极性, 不断推进标准定额工作的与时俱进。
三、深化改革, 开创标准定额工作的新局面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把握形势, 抓住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促进标准定额工作的新发展。
坚持强制性标准发展方向,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体系。通过总结全文强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经验和做法, 加快一批全文强制标准的制定, 逐步形成与现行强制性条文有机结合, 满足我国工程建设发展要求的技术法规体系, 促进标准体制改革。
改革和改进组织制定方式, 依据体系加快标准定额制订、修订步伐。以标准定额体系为指导, 统筹规划, 突出城乡规划、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安全运行、防灾减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业建设等重点领域, 完善经常性复审修订机制, 继续实施标准国际化战略, 鼓励社会广泛参与, 不断提高标准定额水平。
完善标准定额法规制度, 探索形成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相结合体制。贯彻《标准化法》、《城乡规划法》、《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和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在有关行政立法中充分体现技术法规和实施标准定额的要求, 在技术法规制定中积极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逐步形成技术法规为支撑、行政法规为保障的新体制。
强化标准定额实施监督, 切实发挥标准定额的调控作用。明确责任, 加强协调, 发挥地方标准化的作用, 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 坚决遏制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在改进工程建设管理方式, 落实节能降耗减排要求, 提高政府工程的科学决策水平, 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 全面推进落实城市无障碍建设标准等方面, 强化标准定额的实施。
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能力。要把企业和执业人员执行标准定额的情况记录, 作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依靠信息化技术, 不断提升政府的科学决策和行政管理水平,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要适应政府科学决策和提高标准定额编制水平的需要, 加快完善标准定额技术支撑体系, 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家队伍。要满足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保障标准定额实施的需要, 逐步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作用, 加强全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标准定额能够在规划、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3
常德市
同志们:
这次会议内容很多,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刚才,剑英同志的报告,客观总结了去年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年任务,我完全赞同。小明、谋军同志宣读了去年优化经济环境和作风建设结果通报,6个单位做了发言,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增强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涉及群众利益,体现政府形象,事关发展大局。抓改进作风和优化环境,就是抓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1.推进‚十二五‛开局、实现‚十二五‛目标,必须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肩负着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推进‚十二五‛发展、完成‚十二五‛目标的重大责任。面对新时期新任务,要实现‚十二五‛‚一个翻番、两个同步‛的发展目标,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作
风和发展环境作为保障。从各地的发展实践来看,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大程度上是综合环境的较量。哪里的干部作风实,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当前,我市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扎实,势头很好,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改进作风和优化环境,才能有效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与任务。作风出战斗力,环境出生产力。我们一定要把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放在固本强基的重要位置,作为推动全局的重要抓手,始终紧抓不放,切实抓出成效,用实际行动开创‚十二五‛发展的新局面。
2.提高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改进作风、优化环境。改进作风和优化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的政党发展史,凡有大作为、大成就的政党,无不是靠作风立党、靠作风取胜、靠作风走向繁荣兴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过硬的作风领导人民打下了红色江山,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当前,群众意见比较大的还是集中体现在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上。平时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基层群众抱怨‚现在的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办公楼越盖越气派,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不少外来客商认为目前投资兴业‚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痛的是检查,最反感的是‘三乱’,最难缠的是‘小鬼’,最害怕的是‘报复’‛。这些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
视和深刻警醒,切实把改进作风和优化环境放在事关执政兴衰的高度,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问题,使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3.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改进作风、优化环境。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发展呈现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文化思想形态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显著特征。新的形势变化给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经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不和谐,而第二个方面就集中体现在机关效能、服务质量、社会稳定等软环境上。因此,抓作风和环境建设,就是打造科学发展的内在品质,就是创造和谐发展的优良土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以高效的行政效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二、要突出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始终看得很重、抓得很紧。去年,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抓了优化经济环境、改革行政审批、治理‚三乱‛
行为、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客观地讲,通过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些好纠正、易改进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些触及部门和少数人利益的问题。今年,我们要坚持从基层群众反映最突出、意见最大、要求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治本治源头抓起,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把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抓出更大的成效。
1.要在强化民本理念上下功夫。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深刻反思和查找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把改进作风、优化环境落实在履行宗旨、服务群众上。一是要增进同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中深入开展‚坚守一线、服务群众‛主题活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定期下访、联点帮扶等制度,组织和引导各级干部更多地面向基层、深入一线,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三是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完善和落实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信访等工作制度以及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了解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四是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2.要在坚持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总的来讲,我们绝大部分干部在求真务实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群众是比较满意的。但要清醒地看到,在有些工作中,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与求真务实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比如,有的作风漂浮,庸碌懒散,松松垮垮,玩心重、应酬多;有的能力素质不高,业务不熟,占着位子不会干事;有的责任心不强,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层层批转部署,层层开会发文;有的墨守陈规,思想不解放,不敢创新,怕担风险,等等。针对这种现状,今年要围绕求真务实主题,在各级机关和干部中集中开展以治假、治浮、治庸、治懒、治散、治奢为主要内容的‚六治‛行动。一是要强化法纪约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纪律,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心浮气躁、铺张浪费等问题。二是要强化整改落实。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大巡视巡查、民主评议 的力度,深入开展纠风治乱,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强化考核问责。认真落实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规定,对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引发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树立正确的发展导向和工作导向。
3.要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行政效能是衡量一个地方作风好坏、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市场竞争的法则不仅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比如,国家对土地使用审批实行‚一次申报、两级审批‛制度,错过了一次申报,就会耽误一年。这就要求我们开展工作一定要有‚抢‛的意识、‚争‛的观念、‚快‛的思想。近年来,我们通过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途径,在行政效能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今年,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努力在行政服务、行政审批、行政管理等方面创造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一是简政放权要到位。各部门和单位要紧贴法人主体、群众利益、项目建设的需求,抓住职能科室、服务窗口、执法人员等关键环节,坚持‚带着问题开展工作,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整改问题贯穿始终‛,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机关效能。二是贯彻落实要坚决。要牢固树立执行意识,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要令行禁止、坚决执行,决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应付。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进一步改进行政方式,加快推进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多讲责任、多讲协作、多讲配合,少讲利益、少讲特殊、少讲困难。三是工作运行要规范。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等行政效能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阳光行政、高效行政,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不仅要从思想层面、工作要求上解决问题,还要从操作层面、具体事情上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我着重强调这么四个具体问题:一是要着力解决‚三乱‛问题。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和检查行为,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处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索拿卡要‛等问题。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诉必查、一查到底,切实从源头上、机制上、纪律上防止和管住‚三乱‛问题。二是要着力解决征地拆迁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原则,适应拆迁政策的新变化,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既要文明和谐拆迁,防止因拆迁而激化矛盾,又要强力推进拆迁,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三是要着力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周边环境问题。要巩固去年开展环境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成果,继续整治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周边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垄断建材、强行参运、恶意索要、阻工闹事的不法分子,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和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要着力解决换届纪律问题。要坚持以好的作风抓好换届工作,以好的作风树立用人导向,以好的作风落实各
项换届纪律。
三、要加大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的执行力和推动力
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关键是要落实在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我们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在推进中抓好落实。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分解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要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要坚持以身作则。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在广大干部的前面,各级领导机关要走在基层的前面,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要走在班子成员的前面。三是要敢于动真碰硬。在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上,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敢抓敢管、勇于担当,不能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宁愿得罪少数人,也要赢得多数人。怕得罪人,是抓不好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的。
2.要加强监督检查。实践证明,监督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加大舆论引导和监督力度。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力宣传和褒奖先进典型,敢于揭露和批评负面问题,切实为推动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营造强大 的舆论声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加大自查自纠和明察暗访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提高。市纪委、监察局和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地对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管齐下、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实效性。三是要加大问责处理力度。继续开展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民主评议活动。对民主评议中处在落后位置的、违反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该黄牌警告的黄牌警告,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该追究法纪责任的追究法纪责任,充分发挥查案办案的警示作用。
3.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把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上巩固工作成果,增强工作实效。一是要完善制度体系。近些年来,我们各级党政组织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对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对各项制度的规范、完善和创新,过时的要废止,落后的要改进,有效的要坚持,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注重总结提炼。制度既来源实践,又指导实践。我们要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坚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注重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加强提炼总结,及时把一些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措
施,把一些点上的好经验推行到大面上来。三是要强化兑现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加大执行力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4
同志们:
根据中心党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中心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刚才,X对202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X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形势要求、工作重点等,给我们作了重要指示,X的讲话站位高远,列举事例通俗易懂,所讲道理透彻入心,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较强的警示作用,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的指导监督下,中心党组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全面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规定》,强化班子“主体责任”与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中心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党组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张清单”,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常抓不懈,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支部学习等方式,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三是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支部。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确定2020年党组书记突破项目选题为“推进过硬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丰富党员活动载体,加强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支部。二、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X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X月X日“X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平台重点围绕专利检索、专利导航、专利预警、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知识产权线上培训等功能,实行“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向社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便利化专业服务。二是建设全市十大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
重点围绕我市信息产业、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医养健康和金融业等十大重点产业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集成产业专利文献、前沿技术、国内外专利信息等数据,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提供系统全面、专业及时的专利咨询,为我市各级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调查研究。
开展市政府调研课题《提升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创造能力》研究,为领导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数据信息参考。围绕服务我市打造“两高”“两新”产业集群,推进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与重大项目知识产权预警工作。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利权人提供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法律状态、纠纷处理和诉讼的咨询服务。对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信息利用的工作流程公开发布,方便群众快捷咨询。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是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网站等传播渠道和阵地,宣传廉政文件精神和廉政文化有关内容,形成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筑牢反腐防线,党员干部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党员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二是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局就要战斗,全年都要攻坚”的总要求,围绕服务于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召开提升干部执行力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动员令》和《关于进一步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的实施意见》,动员干部职工迅速推进,真抓实干,全身心投入工作状态。四、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制约。
切实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协作配合,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组执纪监督,形成反腐倡廉整体合力。在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监督检查。邀请派驻纪检组参与事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检查。二是运用好“第一种形态”。
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党的观念和纪律意识,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运用好“第一种形态”,每季度中心党组将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书面报告给派驻纪检监察组,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作为经常性手段,发现错误苗头就及时约谈提醒、谈话函询,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违纪问题发展为违法行为,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三是出台“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健全集体领导制度,经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中心党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实施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及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由党组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四是狠抓制度执行,确保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警惕隐形与变异的“四风”问题,将工作向基层前移,围绕群众所需,扑下身子搞服务。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职能,梳理职责任务,努力开拓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模式。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的过程,与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市委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结合这次市委对中心的巡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论学习存在学习笔记和学习记录不完整、缺项、字迹潦草等问题,集体学习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二是基层党建存在缺项漏项,落实党课制度不规范。领导干部讲党课计划性、系统性不强。基层党支部工作距离过硬支部还有不小差距。三是担当意识、进取意识还需加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习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的主动性不够强,在高标准、严要求方面还存在差距。四是党风廉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结合活动方式方法较单一,缺少独立自主、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下一步结合巡察组对中心的意见反馈,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建立台账,逐一销号。
下面,我代表中心党组,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点:提认识,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
一是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的强烈信号。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在“常”和“长”二字上下功夫,建立长效机制,经常抓,长期抓。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
大家在看到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四风”问题仍然以不同形式突出存在,作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看看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桩桩、一件件的案件,提醒大家当前的形势到底有多严峻,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到底有多紧迫,干部职工对严峻形势保持高度清醒到底有多必要。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复杂性和艰巨性。
面对现实中有些单位或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想提醒大家的是,现在以及今后,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对警示教育保持长期的警醒,警示教育、常态化教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我们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必要手段。
第二点:讲担当,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人人肩上扛责任。
班子成员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当做分内之事、应尽职责,常研究、常部署。我个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带头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抓好工作,又要带好队伍。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工作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监督。二是层层压实责任。
党组与各科室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一定要做到真部署、真落实、真检查、真整改,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压力落实到每一个科室,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持之以恒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监督管理,营造中心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制约。
切实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协作配合,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形成反腐倡廉整体合力。邀请派驻纪检组参与事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一把手”履职用权行为的若干规定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增强监督的制衡力,使监督成为预防腐败的有力武器。第三点:抓教育,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
一要抓好政治理论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狠抓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贯穿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要抓好廉政警示教育。注重警示教育的日常性、普遍性,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纪律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监狱等场所,通过反面典型的现身说法,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增强廉政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以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与深刻教训,培养党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警觉性。
三要抓好品德素养教育。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品德都是一个人立足的最基础条件。品德素养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成长,另一方面依靠于长期的教育引导。党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与教育活动,加强品德素养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我们的事业做得有多成功,不管我们的技术发展的多先进,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有品德、有素养、有温度的人。
第四点:重监督,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
一是党内政治生活要“严”。
规范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二是整治“四风”要坚持。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对各环节进行把控。坚持抓节点、抓具体、抓以上率下,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作为知识产权事业部门,真正为企业和发明人服务,推进行风建设,要对得起我们身上的担当,维护好创新发展的大好形势,从源头上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三是机制建设要加强。
要完善党内日常监督,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党员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做好节日期间廉政情况的督促提醒;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推进落实问责制度,对失职渎职乱作为、棚架政令,影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影响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强化追责问责。要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排查梳理新调整岗位、新开展业务、新服务方式的风险点,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标准化建设,快速构建起权责清晰、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四是执纪工作要真要实。
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组的领导与业务指导,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要强化日常监督执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提出告诫、提醒和引导,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铸成大错。对违纪事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理一起,起到一个案例警示一片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五是长效问责机制要强化。
充分发挥党组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职能工作结合起来,与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类廉洁谈话等制度,形成长效问责的高压机制。从制度的角度严格规范个人的行为,使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人员能坚持原则、遵章守纪,同时管好自己的亲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岗位负责,对党负责,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5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22日)
同志们:
按照市教育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濮阳市实验中学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及集中教育活动月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员,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深化创先争优,以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成绩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下面,我代表党总支,对这次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一、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意义。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创先争优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和市教育局党组部署要求,充分认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意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对我校党组织建
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市教育局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贯彻四项要求,实现五大目标。
1、贯彻四项要求。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认真落实“创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标准”三项要求,大力推广“知识精讲,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和班级自主化管理,把各项工作抓到支部,让每个支部都行动起来,让每名党员都参与进来,扎扎实实取得成效,形成特色。要坚持落实听民声、访民意制度,回应党员关注,顺应群众期盼,使基层组织建设年让党员满意、群众满意。
2、实现五大目标。一是党支部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支部建设。二是党支部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要不断拓宽选任渠道,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增强支部书记服务发展、服务教学、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加强教育管理,逐步完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四是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要不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五是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要落实好现有制度,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各项考核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五是群众反映好。办学行为规范,师德师风优良,关注教职工利益,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群干群关系融洽。
四、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一是深入开展“学雷锋比奉献讲文明”活动,树立文明学校的良好形象。二是深入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全校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三是深入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标兵群体像,深入学习师德标兵的事迹,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四是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要未雨绸缪,提前收集整理材料,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健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争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五是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中华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 篇6
1 2013年农业工作成绩显著, 实现了重灾条件下农业生产“十连增”
2013年, 垦区广大干部和职工在自然灾害极为罕见, 防汛抗灾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稳产增收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下,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务实奋进, 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优农”战略, 扎实推进“夯基础、调结构、上科技、提标准、抗灾害、强管理”等有效措施, 取得了抗洪除涝夺丰收的巨大胜利, 粮食总产达到212.1亿kg, 实现了农业生产“十连增”。全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639亿元,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8.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152.0亿元、林业增加值6.1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2950元, 分别比2012年增长5.0%、5.6%、5.2%、15.3%和13.5%, 圆满地完成了总局党委确定的预期目标。
1.1 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
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全面实施“优农”战略, 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 有效发挥国家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激励作用, 争取和落实国家粮食直补、粮食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等共计45.39亿元, 扎实推进土地整理、耕地复垦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 坚持“两扩、两增、两稳、两提、一强化”的原则, 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 稳步扩大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全年总播种面积287.99万hm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0.36万hm2, 占总播面积的97.4%。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56.71万hm2和89.09万hm2, 分别比2012年增长1.2%和4.3%。粮食总产达到212.1亿kg, 较2012年新增1.6亿kg, 粮食平均亩产再次超千斤, 达到7566kg/hm2。
1.2 畜牧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以“两牛一猪”为重点, 着力推进现代化牧场和大项目建设, 畜牧业呈现出转型升级的良性发展态势。投资9.2亿元在九三管理局建设11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建设标准化牛舍30万m2, 饲养奶牛2.58万头, 引进澳大利亚良种奶牛1.98万头。启动建设了宝泉岭大型肉鸡产业一体化项目。有效开展了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 全年生鲜乳三聚氰胺和盐酸克伦特罗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推广了优质苜蓿种植, 奶牛性控、TMR等“十项”畜牧实用技术, 使奶牛、肉牛冻精配种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各类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 生猪三元杂交率达90%以上, 奶牛性控产母犊率达90%以上。
1.3 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加强
以打造国家商品粮核心产区为目标,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 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中央财政资金8.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00万hm2, 对俄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农机具购置补助项目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2亿元。2013年实现农机更新总投入35亿元, 新增各类机械5万余台件, 新建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0个。肇东机场已启动建设, 利用美贷引进购置的34架农用飞机第一批已到货8架。“北大荒农机制造产业园区”等26家农机骨干企业, 预计全年实现农机制造业销售总收入13.5亿元, 增长30%。截至2013年底, 垦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70万kW, 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20亿元, 完成工程量8936万m3, 各类建筑物6459座。加快了勤得利、江萝等7个大型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建设步伐, 全面启动了青龙山灌区渠首工程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 黑龙江干流堤防达标、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统筹推进。
1.4 农技推广和创新能力提高
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生态环境适应的原则, 继续集成完善和推广应用水稻“三化一管”、玉米“四精一管”等“十大”栽培模式, 农业、农机和畜牧三个“十大”新技术为重点, 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化栽培、精密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健身防病、物联网技术、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集中智能化浸种催芽、毯式育苗机插和奶牛性控与DHI等技术。坚持开展农业部、总局农作物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等活动, 高标准落实农业部整场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1个, 整管理区试点5个, 万亩示范片共计235个。经专家组实测, 绥滨、七星农场水稻万亩片平均产量11487kg/hm2;友谊农场玉米万亩片平均产量14640kg/hm2, 胜利农场玉米核心区平均产量高达18720kg/hm2;八五三分公司大豆万亩片平均产量4127kg/hm2。通过典型带动, 整体推进, 加快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促进了垦区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1.5 林业建设稳步推进
以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 2013年完成造林绿化7827hm2, 绿色通道651km。城镇及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39%, 区域森林覆盖率为18.2%。家庭林场扩大到1.7万个, 苗圃达成面积3367hm2, 年产苗木2.78亿株, 经济林1.11万hm2, 棚室基地建设298.7万m2, 食用菌6565万袋, 人工种植中草药、山野菜4.05万hm2, 特禽养殖67.86万只。森林草原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了0.5‰以内,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2.9‰。《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垦区湿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1.6 现代种业快速发展
“垦丰种业”已全面完成重组升级, 年销售种子31万t, 对外辐射供种11万t, 辐射面积240.00万hm2, 实现经营利润3亿元以上, 全国种子行业年度综合排名第三, 主营业务排名第一。垦区连续4年以“十查”为内容开展了冬、春季种子市场整治, 有效遏制了各类假冒伪劣种子流入, 种子用价水平和安全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5%。全局连续10年种子工厂化加工率、标准化包装率、包衣率、专用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和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统供率达到100%。2013年有23个自育品种通过审定, 品种更新更换面积100.00万hm2, 启用国家救灾贮备种子0.1万t, 救灾面积2.13万hm2。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围绕国家安全食品基地建设目标, 以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 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为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10年坚持开展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 全局形成了创先进、争一流、扛红旗的良好氛围, 使垦区农业标准化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3个农业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质检中心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8个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已经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追溯种类已扩展到9大类60余个品种。截至2013年底, 垦区种植绿色、有机面积220.87万hm2, 有机农产品278个, 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创建单位47家、建设单位58家, 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88个, 共有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
1.8 粮食储销能力不断提升
以“打造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实现粮食规模化运作”为目标, 以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为导向,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客观分析当前及中、长期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走势, 科学指导农户适时变现。依据垦区作物区域布局和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仓的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 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2400万元, 落实新型玉米农户储粮仓1万套。按照省财政厅政策要求, 争取和落实种粮大户贷款贴息政策共1179户, 落实面积23.00万hm2。北大荒粮食集团投资4800余万元新建仓容8.7万t、罩棚4万m2等配套设施。积极开展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业务, 全年有150余万t粮食通过港口或陆路发往南方粮食主销区, 破解了粮食物流的运输瓶颈问题。截至目前, 水稻、玉米等新粮已销售1580万t, 占商品总量的81.4%。
1.9 农业抗灾减灾成效显著
针对2013年垦区“四涝”叠加, 气候异常, 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 大部分局场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的严峻形势, 垦区各级干部、职工站在维护垦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高度, 顾全大局, 积极应对, 攻坚克难, 强化措施, 打赢了春播抗涝夺全苗、夏管提质促升级和抗洪除涝保成果“三大”战役。坚持以增积温、抗旱涝、防病虫、提品质、保增产为重点, 有效应对严重的春涝、夏汛和秋涝灾害。春季清淤挖沟1904.8km, 投入设备2592台套, 消除明水面积28.07万hm2, 保证了春耕生产如期完成;夏季投入抗灾抢险人员40.64万人次, 抢险资金2.07亿元, 有效应对了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特大洪水, 减少经济损失20.1亿元, 严格落实中央财政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等政策, 完成促熟追肥587.53万hm2次, 病虫防治451.60万hm2次;投入各类设备3021台套, 及时排除农田积水21.37万hm2, 保证了秋收生产顺利进行, 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1.1 0 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领跑”的总体部署, 垦区与地方积极推进场县全方位合作共建。全年完成跨区作业面积372.40万hm2, 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和高产栽培模式覆盖面积340.00万hm2, 良种覆盖面积240.00万hm2, 开展农业保险服务246.67万hm2。龙头企业拉动地方种植基地面积333.33万hm2, 牵动地方养殖奶牛4.43万头, 猪12.23万头, 肉牛7.92万头。共建科技示范园区150个, 免费科技示范培训10.9万人次, 建立科技示范户9365个, 吸纳地方劳动力就业28.6万人。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在黑龙江省星级管理区创建工作中, 垦区八五二农场第一管理区等7个管理区被评定为省五星级管理区, 建边农场第一管理区等5个管理区被评定为省四星级管理区, 获得以奖代投资金1250万元。
2013年, 垦区农业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国家政策有力, 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是总局党委、总局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 真抓实干, 指导到位的结果, 特别是广大农业战线的各位同志, 坚持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基层最前沿, 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过去的一年, 垦区农业任务艰巨、条件艰苦、成效显著。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旱涝、冰雹、低温、冷害、病虫等自然和生物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抗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标准偏低, 骨干工程配套资金比例过高, 地表水开发利用不够, 粮食高产稳产保障能力不强。三是旱田作物结构单一, 玉米面积增长迅猛, 粮食烘干整晒等配套装备不足, 个别农场越期、越区种植, 晚播面积低产低效。四是生资及劳动力价格等直接成本持续上涨, 粮食变现价格低于预期, 职工增收压力巨大。
2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促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解决好‘三农’问题, 根本在于深化改革,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国家把粮食安全放在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六大”重点任务的首位, “三农”问题再次上升到优先地位, 并特别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的硬性指标, 把粮食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这无疑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垦区作为我国商品粮生产的重要主体,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粮食生产的资源、技术、组织和现代装备等独特优势。我们要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机装备、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垦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和高效农业, 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垦区特色和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模式,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职工持续增收,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做出新贡献。
基于对新情况、新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按照总局党委确定的总体目标, 垦区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为统领, 坚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信念, 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为契机, 坚持实施“优农”发展战略,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高效农业, 坚持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食品有效供给能力, 努力开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局面。主要目标是: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86.67万hm2,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217.5亿kg以上, 商品总量稳定在200.0亿kg以上。
3 坚定信念, 科学发展, 开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局面
为实现总局党委确定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抓好2014年农业重点工作, 要扎实落实“十项”重点措施, 实现农业稳中求进, 提质增效,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
3.1 优化农业结构, 注重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 要在增产增效上抓突破
坚持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为己任, 严格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紧紧抓住“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 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农业为核心, 以稳定总产、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 扎实推进土地整理、耕地复垦和高标准粮田建设, 坚持“两稳、两调、两提、两增”的原则, 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在水田上, 以稳定提高水稻总产为前提, 以国标二级米为目标, 以加强优质品种推广, 地下水置换, 地表水灌溉, 施肥结构调整,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为手段, 全面提升稻谷品质。在旱田上, 玉米以挖掘单产潜力为重点, 以高产创建和模式攻关为载体, 加快早熟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坚决杜绝越区、越期种植, 加强田间和晒场脱水, 实现增产提质增效;大豆以稳定种植面积, 集成增产技术, 复制高产模式为手段, 提升效益水平;发挥城郊区位优势, 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绿色果品、优特杂粮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 实现提质增产增效。2014年总播种面积286.67万hm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0万hm2。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56.67万hm2和86.67万hm2以上, 实现粮食总产217.5亿kg, 粮食商品量稳定在200.0亿kg以上。
3.2 发展现代畜牧业, 注重牧场建设和疫病控制, 要在标准化养殖上抓突破
紧紧围绕畜牧产业发展、行业安全、提质增效“三大”任务, 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有效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牧场建设, 加快推进以标准化牧场为目标的养殖小区升级, 进一步完善九三示范奶牛场建设和管理, 新建现代示范牧场50个, 引进国际良种奶牛2万头以上。扎实推进宝泉岭白羽肉鸡一体化项目建设, 确保2014年10月全产业链投入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严把动物免疫和引进“两关”, 打好春秋“两个”大会战, 切实做到“力争不发生, 确保不扩散”, 实现畜牧业生产安全。继续推进苜蓿饲草基地建设, 通过采取专业合作社、草原经营权流转和公司化经营等多种形式, 实现苜蓿饲草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确保新增种植面积3333hm2, 新增苜蓿节水灌溉面积1333hm2。继续加快养殖场 (区) 粪污处理工程建设, 新建养殖场 (区) 粪污处理厂50个;引进推广大型厩肥抛洒还田设备10台套, 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 保障垦区生态安全。到2014年底, 实现奶牛存栏31万头、肉牛存栏21万头、生猪存栏180万头。
3.3 夯实农业基础, 注重生态条件和设施改善, 要在抗灾减灾上抓突破
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适度加快农机换代更新步伐。重点支持精密播种机、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设备、高性能插秧机、玉米秸秆处理、水稻大型智能化浸种催芽成套设备、粮食和种子烘干及畜牧养殖机械等设备的更新与装备, 积极探索引进和试验水稻深施肥装置和玉米田间高地隙喷药机械。加快北大荒通航肇东核心机场建设, 全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完成利用美贷引进飞机项目, 使飞机总数超过80架。进一步加快农机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力争农机制造业产值突破15亿元, 增幅达到10%以上。全年农机更新总投入30亿元以上, 农机总动力达到790万kW, 农机田间机械化率保持在98%, 完成航化作业面积173.33万hm2以上。
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力争中央财政资金突破11亿元。继续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 新建高标准农田6.33万hm2。继续支持“两牛一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以上。大力扶持设施农业项目和绿色、有机食品、蔬菜、林果等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业项目。积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对垦区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
继续推进“绿在我身边、共创森林垦区”活动, 全年计划完成造林绿化任务6667hm2, 小城镇和管理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继续推进食用菌、经济林、中草药、特禽养殖、林业育苗等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强垦区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 落实责任, 加强监管, 有效防控, 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2.9‰。
继续落实国发[2011]8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供种保障和市场监管能力, 确保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推进垦丰种业上市, 力争2014年种业上市实现“过会”。继续以新品种展示示范为基础, 坚持作物熟期结构与生态适宜、推介品种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继续开展标准化统一供种, 杜绝越区越期种植。依法加强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监管,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2014年完成种子销售3.2亿kg, 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
3.4 加强水利建设, 注重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要在保障能力上抓突破
总局决定利用3年时间, 集中建成三江平原灌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和主要江河治理项目, 各相关管局农场要按照总局决策部署, 打响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要集中水利基本建设和国土部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 全力加快推进三江平原灌区项目建设, 力争建成绥滨、二九○、饶河灌区和江萝等灌区近期工程, 推进兴凯湖灌区项目和青龙山灌区水源工程建设, 合理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为全面发挥灌区设计效益, 骨干和田间配套工程必须有机衔接, 统一设计单位, 统筹考虑设计方案。要以西部松嫩平原为重点, 高标准推进“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 充分考虑西部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需求, 因地制宜建设各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新增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万hm2。大力实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及达标工程建设, 重点推进黑龙江堤防二九○农场和嫩江堤防大山种羊场等重点堤段建设, 并全面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同时, 搞好水土保持、民生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各类项目建设, 进一步提升粮食高产、稳产保障能力。
3.5 强化科技支撑, 注重创新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在推广应用上抓突破
按照农艺农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原则, 坚持农林水机畜一体化方向,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 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全面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 进一步集成完善和推广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等增产提质增效栽培模式, 重点应用水稻智能化育秧、玉米精准栽培、玉米育苗移栽等“十大”农业新技术;扩大应用保护性耕作、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等“十大”农机新技术;大力推行奶牛性控、TMR等“十大”畜牧新技术。继续开展农业部和总局“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整场、整管理区创建, 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启动农业部和总局水稻、玉米增产模式攻关活动, 着力以玉米吨田为目标,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为技术依托, 联合开展玉米“吨田”栽培技术示范, 进一步挖掘玉米单产潜力。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要集中项目资金, 突出物联网技术应用, 全面加快水稻智能化育秧、农情气象信息平台、病虫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农机自动导航与信息化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大型喷灌设施信息化管理等领域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3.6 实施农业标准化, 注重质量安全和监督管理, 要在安全食品基地建设上抓突破
围绕国家安全食品基地建设, 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据龙头加工企业和市场需求, 按照优势作物区域布局, 要以建三江管理局为重点, 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为技术依托, 以全面提升稻米食味值为目标, 着力打造东部管理局优质稻谷生产基地;以九三、北安管理局为重点, 以增产提质为目标, 着力打造西部管理局优质玉米、大豆生产基地;以齐齐哈尔、九三、北安管理局为重点, 科学制定马铃薯5年种植计划, 落实脱毒种薯、病虫防治和节水灌溉等措施, 着力打造60万t马铃薯生产基地。继续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 使垦区农业标准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 完善制度, 强化培训, 高质量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服务工作。继续抓好45个质量追溯续建项目、13个新建项目及50个创建项目的实施, 促进垦区质量追溯工作全面开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力争到2014年底, 垦区全年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236.67万hm2, 其中绿色种植面积213.33万hm2, 有机作物种植面积23.33万hm2。绿色食品获证企业11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290个;有机农产品企业75家、有机农产品280个。
3.7 加强粮食流通, 注重政策落实和市场开拓, 要在粮食提质增收上抓突破
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储、粮食直补、综合补贴、产粮大户补贴政策, 加强粮食收储设施建设, 搞好各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发布, 科学指导农户粮食变现。要加强对粮食经营企业执行国家粮食储存、质量、卫生等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指导、监督检查, 保证库存商品粮食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合作, 积极支持粮食经营企业采取购销贸易、委托收购、租赁经营、订单收购等多种方式, 与主销区开展粮食产销合作, 积极与上海等销区省市的粮食、饲料加工企业以及中粮、华粮等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终端用户对接, 整合现有经营网点、开辟新的经营网点, 完善网点布局,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优化集团销售体系。拓展粮食经营途径, 凭借现货基础做好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改良库存模式, 力争取得期货交割库资格, 寻找粮食经营新增长点。创新销售渠道, 利用电子交易平台, 拓展电子商务, 实现网络实体双重经营,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创建现代营销模式。
3.8 深化农业改革, 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 要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抓突破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大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加快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 以农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纽带, 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引导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优势作用, 进一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 围绕明晰产权职责、规范财务管理、完善民主制度、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 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 规范利益分配, 增强服务功能, 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着力解决境外建设资金不足、境外开发人才匮乏和投资环境的不稳定等问题, 拓展经济合作领域、增强资本运作能力、完善经营管理模式, 拓展境外粮食产能, 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 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活力更加强大、后劲更加充足, 推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
3.9 推进新农村建设, 注重典型培育和整体推进, 要在引领示范上抓突破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在前列、做出表率”、“发挥农垦体制机制优势, 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的总体部署, 要在加快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 积极主动促进垦地共建。要继续抓好跨区作业, 积极向农村农民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机具和新技术, 扩大龙头企业辐射基地规模和农业保险规模,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按照黑龙江省和垦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 要以创建星级管理区为突破口,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协调好稳定农业生产、增加职工收入和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更加关注管理区可持续发展, 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要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生产文明、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各具特色的“北大荒美丽乡村”, 力争创建省级三星级以上管理区30个。
3.1 0 加强组织领导, 注重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要在推进落实上抓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 扎实抓好当前和2014年农业重点工作, 确保粮食总产217.5亿kg, 实现职工持续增收, 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目标, 根本在认识, 核心在领导, 关键在落实。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要把总局党委的战略决策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不断解放思想,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发展有思路、推进有举措、工作有突破。要转变工作作风, 组织精干力量,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科学总结实践经验, 加强指导服务, 及时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着力解决深化农业改革、土地承租政策、种植结构调整、职工持续增收等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与时俱进, 打破常规, 推进理念、思路和方法创新。要深化对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 提高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各级农业部门要形成任务明确、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建立必要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导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绩效考评制度,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对决策失误、贻误战机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运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进一步调动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干劲, 促进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在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省厅)】推荐阅读:
常德市医疗生育保险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11-14
赴常德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06-13
常德市房地产市场分析08-27
常德文化11-19
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公开招聘临时工作人员06-02
常德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07-26
常德民俗文化08-23
常德名人故事演讲11-13
常德市第三中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计划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