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走向未来随笔
让清明走向未来随笔 篇1
让清明走向未来随笔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在传统义化中,人们在清明节时祭奠死者。但传统的节日中,人们不免把死看得太重,这样的清明节是很难走向未来的。
“庐墓三年”,这种做法也太过了一些。在清明节痛苦不堪“欲断魂”,并没有真正领会清明的内涵。
清明节是鉴死知生的节日,传统中人们见死而不见生,实则忽视了清明的.真正内涵。从人情上讲,没有哪一个逝者在天之灵愿意看到后人因已死而身形憔悴,更不用说“哀殆死”了。其实,清明祭祖的真正意义不在悲悯,而在明志清心,完成祖上的遗愿,光宗耀祖才是最好的祭。也只有这样认识清明,清明才有走向未来美好社会的潜质。
有人批判清明节的踏青游乐有悖于传统。然而,它虽在表面上看似和清明格格不入,却是清明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欢乐属于生者,死寂属于逝者,人们知晓了欢之真谛即生之欢娱,又有何碍于清明走向未来?如今是和平年代,百姓安居,并无时时死之虞,大可将生之欢演绎到最大化。这既是对传统重死过悲的否定,也是当今时代的如实反映。古代用八股钳制思想,自然不觉生之乐,唯有陆王心学,将天理置于山脚,让心胸囊括宇宙,才得有生之欢娱。清明,自然可以借鉴这样一种划时代的学问走向未来。
清明要走向未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将传统的义化改造,并注入未来元素。清明之际,阴阳平衡,昼夜平分,万物清明,正是春游出行的好时机。扫墓踏青为鉴死知生,这是在物质层面。自己的精神也要清明,从纷杂的现代生活暂时抽离,去领略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水合为“清”,日月合为“明”,天地合而万物生。领略自然,从清明之际亦可鉴知生死,生死合而万物生息,让心灵超脱,释放压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生活中,笑对一切困难挫折。由此,清明作为传统,亦可走向未来,创造未来!
唐人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者必拘于传统,无论是因生死之困或是心不超脱。断魂也只是唐人旧事,传统的东西在如今都必须有所发展。
我想,清明莫断魂,清明方可走向未来!
【让清明走向未来随笔】推荐阅读:
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09-13
从梦走向未来作文05-14
迸发青春活力同心走向未来06-19
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10-27
让作文教学走向开放05-15
让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07-10
作文:朋友,让我们走向田野吧09-11
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08-02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10-18
心理学化--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