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化--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

2024-06-24

心理学化--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通用13篇)

心理学化--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 篇1

定远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年来, 坚持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通过课堂教学、教育渗透、创业实践、个性指导、就业援助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 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架起通向未来生活的桥梁, 为其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奠定良好基础。近几年, 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建立职业指导组织体系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为此, 学校建立了职业指导工作组织体系, 落实人员岗位职责和职业指导工作职能。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负责, 以班主任、德育课教育、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 县劳动局、农委、阳光办、教育局等单位和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职业指导工作体制, 并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处, 聘请县劳动就业中心部门负责人做职业指导顾问。德育课教师重点进行职业指导理论的传授, 学生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班主任则通过主题班会等渠道进行个性化指导, 就业指导处主要结合市场信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反馈和就业援助, 就业中心主要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二以课堂为主渠道, 发挥职业指导教育作用,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从入校便开始按正课开设, 实施“案例教学法”, 指导学生学习写求职信和掌握求职面试技艺等, 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办法, 本着“宽基础、精技能、强素质”的教学理念,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坚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内容。

各学科均有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实施小组化、模块化、分层教学, 并逐步将课题研究与职业学校特点结合, 与职业指导结合, 开拓课题研究的广度。

学校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成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 并按课题组要求实行了以考证为核心的课程改革, 改进了教学方法, 进行了教育结构模式的转变, 适时开展职业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自觉地学习专业技能。

学校坚持学生持“双证”离校制度, 突出抓好学生的专业技能, 让学生技能水平达到上岗要求, 与将来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保持“零距离”。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大比武和“技能月”活动, 评出专业能手, 进行技术操作水平考核, 学生技能考核获证率达95%以上。

开展礼仪教育,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校园礼仪、社交礼仪和求职礼仪。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增加了砝码。

三坚持职业指导教育的渗透功能, 构筑学生通向未来的桥梁

学校坚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 让每一个人了解和熟悉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并贯彻到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职业指导真正做到全员化、全程化。学生入学伊始, 学校即分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初步树立起学生的职业理想, 并通过开展“优秀生报告与交流”活动, 让学生逐步寻找职业成功的途径:通过开展军训、学农教育等活动, 不断地让每一个学生挖掘自身的职业潜能;在学生和班主任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指导教育内容,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规划方案”和“主题班会”方案中, 职业指导的教育内容都作为“必修课”, 并以此作为班级和班主任考核的内容, 定期检查, 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职业指导意识, 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概念;坚持开展开放性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考察参观, 并开展与企事业单位的双向教育活动, 把课堂搬到企事业单位, 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感官认识;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并排除学生错误的职业心理认识, 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职业心理。全员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教育, 使学生在每一项活动中都与未来挂钩、与职业挂钩,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同时也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四发挥学校供需信息枢纽作用, 构建学生就业网络

学校作为县职业教育中心、县职业技能鉴定站、县“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与市、县劳动和人事部门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建起了学生就业网络。学校在学生入校前即与其签定推荐就业协议书, 承诺进行就业安置。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 到省内外多家企业考察, 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发展前景, 通过反复磋商, 先后与苏、浙、沪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为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充分利用中国求职网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网站推荐毕业生, 并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信息, 既与本县开发区多家企业联系, 又组织学生异地就业。学校定期举办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创造条件。另外, 学校坚持“扶上马, 送一程”的做法, 积极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反馈和就业援助工作, 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遇到的就业相关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支援和设计, 使学生享受到了全程的“售后服务”。

五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把职业指导放到实践中进行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分专业进行社会调查, 建起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信息档案, 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市场、就业形势, 并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使学生的职业选择更具针对性。在毕业教育中开展学生创业设计,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创业意识。毕业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 学生对生产过程 (如工艺流程、销售环节等) 有了全面了解, 熟悉了自己将来可能的工作岗位, 掌握了岗位要求, 能更顺利地就业。同时学校利用自身的实习实训基地,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报告、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创业的喜悦和艰辛,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建立了学生个人职业指导档案, 积极开展调查回访工作, 邀请“就业明星”回校作报告, 并定期开展“就业明星”评比活动,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坚持不懈、深入扎实的开展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使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学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总之, 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将遵循国家需要和个体发展相统一、理论联系实践、普遍性和个性相结合、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和协作性等原则, 对学生耐心做好专业选择的指导、就业理论指导、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走向职业成功的指导等, 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各科教学相结合、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与课外、校外活动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真正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生活。

摘要:建立职业指导组织体系, 发挥学校供需信息枢纽作用, 以课堂为主渠道, 构建学生就业网络,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在职业指导实践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构筑学生通向未来的桥梁, 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林东、田广奇.营造规模优势, 提升服务功能[J].职教通讯, 2003 (12) [1]戴林东、田广奇.营造规模优势, 提升服务功能[J].职教通讯, 2003 (12)

[2]陶向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J].职教论坛, 2003 (19) [2]陶向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J].职教论坛, 2003 (19)

[3]周凝.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职教通讯, 2004 (11) [3]周凝.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职教通讯, 2004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走向 篇2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由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的,当时提出的背景还是在工业高度发展和经济发达的时期,当时的美国就是这一时期的鲜明写照,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产能的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比如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的流动性大,于是作为管理学着的彼得.德鲁克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早已超越了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阶段,现在已经到了人力资源的阶段,这个时候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力和财力了,而是人力资源,于是一场革命因此而起,人力资源的旋风刮到全世界各地,各国高校掀起了一股人力资源热,纷纷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考当时还处在迷茫期的我,于是也“随大流”加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者的行列中来,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HR,然而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随着专业数量开设过多,于是也出现了比如市场需求与学校供给不对接,毕业生质量下降等问题,人们开始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质疑,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如以前的互联网一样,“火”过一段时间过后,势必会降温,而降温的最终结果就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前途不明朗,面对这种质疑,作为准HR的我,是如何想的呢?大体上讲,人力资源的确遇到了一些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热度就过去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我认为他在将来的地位是会越来越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张,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从物力竞争和财力竞争发展到了人力竞争的阶段,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那他势必要拉拢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此时,人才是竞争的核心,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于是人力资源管理就有了用武之地了,我不会谈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我只会从战略角度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处境以及他的前景,我想这比一般的分析要变得有力的多,这就是我的答案,我想将来人力资源管理势必要成为一门显学,身为准HR的我们,就尽情期待这个时代的到来吧!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走向]

对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计划和建议 篇3

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乃学校之根本。好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而如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都在不断思索的问题。从以往和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针对教学上的建议,还望校长见教。

1、由于目前学校各个班级层次的学生水平参次不齐,要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难免有些偏颇,然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迫切提高的要求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学校的教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然后让家长和学生根据自身不同要求选择:

糼儿教育------以剑桥预备级和一级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早期语言教育,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低段教育-------以剑桥二级及以上,小升初为主,渐渐培养学生除听,说外的读写能力,和应试成绩

高段教育(基础块)--------以新概念一、二册为主,全方位的提高听,说,读,写,译,试的能力。

高段教育(中学应试块)---------(考虑开设)以公立教材为前提,以考试资料包为教材,传授解题技巧,解析考试动向,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

那么根据我们清晰的分位表,学生若是想提高兴趣或是

综合能力可以选报剑桥或新概念班,但若是要提高成绩,选基础教育就效果较慢,我们就可推荐考试班。

2、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寒暑假除外)。由教学主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分派幼教组长,低教组长,高教组长。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教师心得体会讨论,教师教学,专业素养交流共享。

3、引进公立学校教材,教师用书,教辅及试卷,供教师研习讨论。只有和公立学校接轨而后高于公立学校我们学校才能真正保持长青。

4.定期去不同的公立,私立,培训学校参观,交流,学习。没有学习就只会停滞不前,所以只有培养教师,以教师为本才能保持教学的常新与活力。

二、提高教师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每3月开展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促进教师间良性竞 争和学习氛围。对考试前三名的教师给予如浮动工资系数或一次性奖励等

每6月开展教师教学大赛,以说课形式为主,还

包括模拟电话教学,家长会等。对考试合格的给予如浮动工资系数或一次性奖励等

2、对中表现合格的教师或管理人员给予年底分红,切实地让员工体会到做主人的感觉,提高教师的积

极性。

三、管理

加强学校管理,使学校走上正规化,首要做的就是明细工作细则。如:

明确校长,教学主管,教师等工作职责:

公布每月账表及打印教师个人工资,做到账目清晰透明;

单独拿出前台咨询一块,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研习教材。每半年制定、打印、宣布下半年工作计划,使教师知道 学校进展,学校也更好地推动计划。

四、招生

招生是一个学校运转的前提,除了优良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外,我们还可以多研习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打开市场盲区。

比如:目前我们的教学大多处在基础教育上,虽然我们定位在中小学生上,但由于教材的脱节和师资的缺乏,使我们一直未能打开中学市场。那么配备合适的考试教材和水平较高了解中学教育的教师就是我们做这块的前提了。

规划青春 走向未来 篇4

——学习十八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次重要的大会。作为大学生群体,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使同学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班在学院团总支的号召下,组织同学们观看十八大精神专题片——《团萱漫话-感悟十八大》。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集体观看,个人观看,写心得感悟并以纸质档上交。在第一阶段中,我班全体成员于3月15日7:30,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在我校弘德楼4205教室,观看视频《团萱漫话-感悟十八大》至8:20。期间,同学们认真观看学习,并相互探讨分析。并认为所观看的视频,不仅生动并且形象的解读了十八大报告,而且萱萱提出的问题,正是大家说疑惑的,团团的解答让人受益匪浅。

由于时间限制,视频并未全部播放完毕,因而决定未播放部分由各寝室长将视频拷贝回寝室,以寝室为单位抽时间观看完毕,此为第二阶段。

而第三阶段则是同学们将观看视频后的心得体会于3月20日之前交至组织委员处,此为第三阶段。

浅析走向未来的“非物质设计” 篇5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 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同时使社会以及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革。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传统设计本身成为改造的对象, 而计算机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 导致设计从手段、方法、过程等方面开始迈入“数字信息化”的设计时代。这种“非物质设计”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与人文性。它也展现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意义从实用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 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的一个变迁过程。

一、未来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因特网的环境中以及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 设计从范围、定义、本质、功能及教育诸具体方面开始向“非物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方向变革。美国学者马克·第亚尼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 人们工作的主导性结构形成的一个主要特色, 就是技术的无所不在性和随机应变性。从以人力工作发展到以机器工作, 再发展到以电脑为工具工作, 其间发生的迅速的技术变化, 导致了个人和群体为适应其特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这种技术变化同时发生的, 还有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革, 这一变革反映了从一个基于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到一个基于服务或非物质产品的社会的变化过程。在这样一些新的条件下, 设计已经变成一个更复杂和多学科相结合的活动。”[1]这就是说未来设计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硬件设计, 即不像传统那样设计类似椅子、屏风、键盘之类的物质产品, 而是着重对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流互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等“非物质化设计”。它涵盖绿色设计、仿生设计、符号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多个方面, 注重激发消费者的创造潜能和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当然“非物质”并非是“物质”的简单反义。在信息化时代里, 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 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 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生产方式共存。如汽车设计, 不仅仅是设计物质的汽车本身, 而且要求更多地考虑非物质的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洗衣机设计不仅是洗衣机本身的设计, 更多考虑的是洗衣服务的方式和可能的使用习惯。可见, 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非物质性考虑 (如产品的构思和设想、功能和样式) , 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形式才能得以实现 (如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 ;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 缺一不可。然而非物质设计又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并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和发展的路径。非物质设计作为物质设计的前期存在形式, 蜕变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形式, 无疑是当代科学技术与艺术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也预示着未来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非物质设计的信息化特征

从前文所述中不难看出, 未来的非物质设计跨越了学科的界限, 把设计师、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专家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传统艺术设计发展成为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视觉艺术。

信息化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主要特征, 体现在许多不同的非物质层面。首先, 由于高科技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的渗入, 设计师需要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 以虚拟化、数字化为设计媒介或手段与新技术相匹配进行设计。如苹果机等绘图工具几乎完全取代了绘图桌, 各种绘图、设计软件代替了铅笔, 所有需要绘制的形象,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 还是立面、侧面、横截面都在电脑中完成。这使得设计者的想象力如虎添翼, 并在更大的空间里尽情发挥创造性。.其次, 信息化界面设计过程就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传达与交流过程。一方面设计的产品已不再有物质层面的存在形式, 而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产品。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已不仅仅是为表现功能, 产品功能也成为一种“超功能”。例如文件在电脑中的复制粘贴, 物质层面的纸张、文件夹已不存在, 我们看到的只是信息复制的数字化表现。屏幕上显示纸张向某个文件夹飞去, 实际上只是为方便使用者了解信息处理过程而在非物质操作下特意添加的物质形式。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借助虚拟设计为产品的创意设计、形式变更以及工艺优化提供虚拟的三维环境, 对产品进行虚拟的加工、装配和评价。这样既避免实体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 又降低了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成本, 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再次, 设计中图形符号的样式和表达方式虽由信息本身和理性的规范决定, 但也需要艺术及感觉的配合, 这种艺术和感觉必须与科学和理性结合, 它要求任何一个形的出现必须要有明确的、科学的、实证的理由才可确立。李砚祖教授在《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中认为信息设计类似于“地图”的绘制。他认为地图制作者将具象事物科学严谨地转换为符号并将它们合成为有意义能识别的图形时, 他既参与了科学的生产过程又参与了艺术的制造过程。以上这些都是提供给用户的对信息的判断、使用、感受、处理和管理的权利, 属于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非物质层面的信息化表现。

三、非物质设计的人文性价值

信息时代强化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个性化的生存方式, 人们更渴望设计在提供更好功能的同时, 突出设计产品的精神追求和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表现, 使其包含更多的人文价值。德国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提出的“形式服从情感”的理念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 更是对产品所包含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购买。所以非物质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 担当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并扮演着延续人类文明的角色。然而作为连接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的非物质设计, 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人文文化的表现, 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人文性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为了使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与尊严真正得到重识, 设计必须真正贴近使用者的愿望。非物质设计将与使用者的交流沟通贯穿在设计作品生存周期的全过程中。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设计, “它产生于深刻的认知及力求实现某种强烈的想法的创造性努力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努力应永远受到制约:即永远属于它的特定主题而不是基于创作者的个人自我表达。”[2]设计的社会责任是使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为使用者代言, 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方便。非物质设计运行中设计师通过倾听并贯彻使用者需求个性, 从中获得灵感, 创作出实用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从而使人们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成为可能, 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日本一家吸尘器公司, 设计了一种吸尘器的租赁服务体系;GR地铁公司设计了一种快速地铁+出租+自行车的系统交通服务方式, 由于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灵活快捷的交通条件, 而深受民众欢迎。

其二, “非物质设计”又是以为人服务为根本的设计, 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 服务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服务为本的非物质设计中, 服务量成为联系生产者与用户的纽带, 生产者以提供“服务”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侧重点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物尽其用、资源共享, 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 因此会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 (如有用部件回收再利用) , 用户选择使用产品, 按服务量付费, 这样就会主动优化使用过程。最终使生产者与用户共同担负起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责任。

其三, 非物质设计为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及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与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注重修身养性、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文化传统极其相似;非物质设计倡导的绿色设计与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正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我国面临着人口大国与资源小国的矛盾, 只有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才能获得好的发展前提。非物质设计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未来的非物质化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并超越物质设计的一种全新设计, 它是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人文性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未来产品的设计, 生成而制造出相应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 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设计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人类的未来, 从发展的角度看, 在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之时, 设计的趋势将又向“自然平衡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从而形成“以生命环境为中心”的新的设计趋势。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 对于引导形成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不断修正观念, 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符合信息时代的设计观念, 将非物质设计所具有的前瞻性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方向。

注释

1[1][美]马克·第亚尼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走向未来作文 篇6

《我是90后》这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199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小公民,他们创新学习,敢于竞争,团结协作,走向世界,他们是信息处理的能手,是未来的小领袖!他们善于发现,他们敢于质疑,他们更是一个个的环抱小卫士!他们珍爱生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理财小行家!他们是文明使者,是小小志愿者!《我是90后》中的故事令我吃惊,震撼。

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使我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在辽宁沈阳市于洪区鸭绿江街道,13岁的马鹏飞的奶奶,不久,鹏飞的奶奶又患上了颈椎病,心脏病等疾病,现在鹏飞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奶奶。在大地震捐款时,鹏飞捐了50元,这是他们祖孙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他却执意要捐。啊,故事中的马鹏飞是多么乐观,坚强,善良,阳光,乐于助人!然而,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是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不过,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会大声说“不”,因为有马鹏飞这样一个90后的优秀榜样,我们也会像他那样学着感恩,学着去分担。

走向未来作文 篇7

不过,我心目中的行走可不是单纯的走路,而是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有人曾说:“人生的道路上是充满荆棘与坎坷的。可以说,这是一条最艰难的路——尤其是你想获得成功时。走一步你可能会摔倒;再走一步你可能就会退回原点,也可能会走向成功。”

许多人因为这条道路的艰难,从而停滞不前。我也曾想过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辈子,随遇而安算了。但转念一想,这是多么窝囊的想法啊!既然有了这么一遭新生,我又为何不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呢?不论成功与否,重要的是:我曾拼搏过,我并没有遗憾!

现在的我只是一名初中生,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虽然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我也明白:如果我就此知足,我的未来也将是遥遥无期的。

中国出过许多院士,也有许多为祖国做贡献的人,他们靠的又是什么?超常的大脑吗?我想不是的,每一个成功人物的背后总是会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或许是快乐充实的吧,学习总是先苦后甜的。

只要是道路,就一定会有分岔口,这个分岔口也可能是人生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决定的,看你是想做一个未来的“毒瘤”,还是做一个未来的栋梁。做一个“毒瘤”容易,做一个栋梁却不易,但其中包含的人生态度却截然不同,前者是怯弱消极的,后者则是顽强向上的!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会有所收获,失败了还会站起来。我一步一步向前行走,即使脚有千斤重,也要坚持向前行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实地,我为我的未来而行走!

当我迷茫时,我的决心会令我清醒;当我看不清道路时,我的心会为我做出选择;当我松懈时,我的耳边会回响起我的决心,振作向前。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梦想的驱使,希望的督促和决心的警醒。它们使我在人生之路、未来之路上不断前行!

窗外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又开始在我的思想之路上徜徉……

走向集群化的城市设计团队 篇8

编者基于以下两个基本概念:

其一, 城市设计师是从“有名分”到“无名分”的多元构成的设计群体, “有名分”的人是指城市设计的直接实践者, “无名分”的人则是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决策者、参与者。

其二, 城市设计并非仅仅是结果, 而是一个过程, 是城市开发、管理、更新、规划和保护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的愿景、原则和内容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 总是在发生变化, 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能适合城市设计的全过程。

该书以“城市设计是开发过程或对开发实践的检讨”为主线, 把这些经典的论文分为三个版块:“城市设计的理解”选择6篇论文;“城市设计的维度”选择25篇论文;“城市设计的实施”选择6篇论文。

第二部分涉及城市设计内涵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 第三部分则略显单薄, 笔者认为这是作者本身的局限所致, 应该说是该书的一个遗憾吧。

在“城市设计的理解”版块中一篇论文《当代城市设计诠释》 (A Procedural Explanation for Contemporary Urban Design, 1997) , 作者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瓦可·乔治教授 (R.Varkki George) , 文章综述了前人对当代城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以设计师和设计产品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 对当代城市设计作了全面阐释, 认为由于城市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城市设计需要脱离“一次订单设计” (first order design) 的范畴, 更多地转向设计目标、设计策略、设计导则与实施计划。

他提出当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应该是“二次订单设计” (second order design) 方法, 即城市设计师并非像建筑师那样直接设计出具体产品, 而是设计影响城市形态的一系列“决策环境”, 使得下一层次的设计者们在这一决策规则的指导下, 做专业化的具体设计, 强调全过程的参与和多学科的整合是当代城市设计的主旋律。

他使用了“当代城市设计”一词, 以强调这一概念与过往的不同, 进而对城市设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在复杂的城市设计工程中, 城市设计师必须与一个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组合作”, 城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将决定他与专家组成员的合作和领导能力, 共同向理想的设计目标努力”。

的确, 随着社会发展, 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 当今的城市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关注。一个城市设计项目从市场研究、项目策划、创作构想到方案评价选择、控制技术制定、操作实施管理, 经历了“无中生有”和“有中生形”的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城市设计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从以三维空间为核心的学科向二维的学科扩散和渗透, 已经形成了“多学科融贯研究” (multi-disciplines) 的态势。城市设计学科延展的这一趋向, 在国内的学术界也早已达成共识。

从城市设计实践角度来理解, 由于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实施操作的时间比较长, 在全过程中参与城市设计项目的人群众多, 城市设计师只是其中的一员, 其他参与的人群分别代表不同的行政部门、技术领域、投资集团、利益群体等, 他们在城市设计全过程的不同阶段里, 对城市设计方案有不同程度的决策权和参与权, 甚至能对城市设计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显然, 一个城市设计项目从策划到完成, 不是一个人或一组人, 而是一个“庞杂”的团队资源。因此搭建一个适应广泛参与的“城市设计团队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决策、建立规范秩序、促进有效沟通, 对于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至关重要。

“集群” (cluster) 的概念为这一平台建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集群是19世纪提出来的一个产业概念, 作为一种整合资源的思考方法, 通过网络联系和规范行为, 使集群内部的个体建立明确的关联关系和角色定位, 提高集群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工作效率。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如计算机集群、通讯集群、产业集群等。

集群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信以科学的集群结构、通过“以人为本”思路建构起来的“集群化城市设计团队”, 将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框架、利益平衡机制整合起来, 一定能对中国新型城镇空间建设和品质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技术学未来走向 篇9

(1)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包括网上学习的研究,在本文论及的58个博士论文题目中,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为:8,10,11,12,18,20,31,35,36,41,42,49,51,53,54,占全部论文的26%.论文涵盖的范围。包括远程教育及网上学习的技术、方式、学习态度等问题的研究.显然这是教育技术学科当前研究的一个最大热点.(2)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为:1,7,9,14,24,29,30,34,44,45,52,58,占全部论文的21%.本组论文涉及到认知推理过程、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协作学习、认知策略等认知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这是继远程教育后另一个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热点.(3)对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有:4,19,22,25,26,27,37,39,43,55.占全部论文的17%.内容涉及教学系统的设计、评价、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等.这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方向.(4)对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运用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有:2,6,13,17,23,28,38,40,57.占全部论文的16%.内容涉及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等.这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方向.(5)对教学系统/方法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有:3,5,15,32,33,48,56.占全部论文的12%.内容涉及教学系统及具体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的研究.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方向.(6)对教学管理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有:21,46,50.(7)对论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属于此范畴的论文题目序号有:16,47.3

启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技术界对教育技术学科研究有两大热点和三个比较集中的方向.两大热点研究领域是: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科学的研究.三个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是:对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运用的研究;对教学系统/方法的研究.此外,对教育管理及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了教育技术学者的视野.以上对研究动态的分析,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和参考.宫淑红,李亚平,影响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一、技术发展的影响

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每当一种新的媒体产生,便被迅速地引进到教育领域,引起一股将其应用于教育的热潮。19世纪末产生的幻灯,20世纪20年代的无声电影和播音,30至40年代的有声电影和录音,50至60年代的电视、程序教学机器和电子计算机,七八十年代的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教学系统和卫星电视教学系统,直到90年代以后的多媒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无不如此。

二、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系统理论的影响

(二)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影响

(三)传播理论的影响

三、社会和实践领域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各国政府都对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于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考虑,各国对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报有很高的期望,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提供经费以鼓励、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心得(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篇10

学习心得

唐代诗人颜真卿曾在《劝学》中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是我们一步步奋进的动力,学习室伴随一个人终生的事情,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的学习,学习认知这个世界,学习适应这个世界,学习告别这个世界。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在这样激励竞争的社会洪流中站稳自己的脚跟,也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用知识武装自己,点亮自己服务他人。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古人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如今我们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就更要加倍努力才行,凭借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多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贯彻贯彻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思想观念,在学海中咬牙坚持,才能苦尽甘来,收获宝贵的知识。

美国高中走向应试化 篇11

其实, 美国的“高考”不是一个, 而是两个。SAT之外还有个ACT, 性质差不多, 是美国大学入学测试, 被大部分大学接受。如今ACT的考生人数超过了SAT。不仅如此, 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 这两个“高考”都参加。

ACT全称AmericanCollegeTesting (美国大学测试) , 由ACT公司经营, 1959年登场, 与1926年就问世的SAT相比, 显然是个后起之秀。长期以来, SAT主宰着美国的大学入学测试, 特别是在东部和西部等教育发达地区, 几乎“一手遮天”。但是, 近年来ACT势头迅猛, 2012年的考生人数首次超过SAT。这并非SAT丧失考生。事实上, SAT的考生人数依然持续上涨。问题是, ACT的考生人数上涨更快, 1992~2012年间在7个州的上 涨率超过1000%!

题型和SAT有所不同, 是ACT崛起的一大原因。比如, ACT包括科学的内容和更高级的数学。另外, 在语文部分, ACT对词汇的要求似乎不 如SAT高。词汇量小 的学生, 考ACT表现往往好一些。业内一些人士指出, ACT不像SAT那么绕, 更直来直去。ACT侧重考学生们学习过的内容, 对有些人来说好准备一些。虽然ACT和SAT的主办者联合公布了两种考试的分数相关性, 即ACT的某一等分数, 大致相当于SAT的多少分, 但是, 同样的考生, 在两个考试中的表现往往相当不同。于是, 一些考生就开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试。

这听起来似乎轻松了许多: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考试。其实不然。既然同一考生在两个考试中表现相当不同, 说明两个考试测试的是不同方面的能力。如今的升学战越来越激烈, 优秀学生往往分数差之毫厘。于是, 一些学生就宁愿多考一个, 两个成绩都有, 希望以此给自己一些额外优势。

大学方面, 似乎还挺吃这一套。普林斯顿的录取部主任JanetRapelye称, 她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要参加两门考试, 普林斯顿也只要求一门的成绩;但是, 如果申请人两个考试的成绩都有, 那么多少给了学校一些额外信息。这当然是有价值的。在2013年普林斯顿的26000名申请者中, 有3477位提交了ACT成绩, 而2006年仅385位, 只占当时17000名申请者中的2%。另外, 2013年有将近8000名申请者同时提交了ACT和SAT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 SAT和ACT各有传统上的地域垄断。SAT主宰着东部和西部以及德州, ACT则主宰着中西部内陆。不过, 1992~ 2012年间, ACT考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主要在东部和西部;SAT考生增长最快的, 则在ACT的传统地盘。显而易见, 这种在对方的地盘中增长的趋势, 也使两者的地域界限越来越模糊。

ACT所享有的最大一个优势, 恐怕是有12个州 (主要是中西部各州) 要求高中生在毕业前一年参加ACT考试, 州政府支付考试费用, 以此检验义务教育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 也是因为ACT比较注重学生在中学所学的内容。这 就使一大 批学生投 入ACT的怀抱。

那么, SAT是否大势已去了呢?这也未必。相关的公开数据显示, 虽然ACT增长势头甚猛, 但SAT在精英大学的既有优势很大。有些学校过去的提交率接近100%。这样的优势不可能一两天就消失。ACT提交率在这些学校中的上涨, 包含着许多两个考试都考的学生。按常识判断, 那些表现平平或比较差的高中生, 上大学的意愿并非太强, 州里出钱并要求他们考ACT, 他们就考, 不再考虑SAT。但是, 那些最有竞争力的学生, 仍然觉得SAT是进好大学的主流考试, 不会轻易跳过。

SAT面对ACT的挑战, 当然不敢怠慢, 正在积极酝酿改革以扭转不利的势头。不过, 这两种考试之间的战争, 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中教育的应试化。目前, 美国各州不断加强各种考试不说, 那些瞄准好大学的学生, 往往从十年级 (美国高中是九年级到十二年级) 就开始准备两个“高考”, 压力过大不说, 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机械。

(原载2013年8月16日《新闻晨报》)

【点到为止】

身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的旅美学者薛涌先生, 对美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状况极为了解, 并有较深的研究。我们在国内很多报刊上就时常可以读到薛涌先生撰写的介绍、评议美国教育的文章。本文就是这些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中的一篇。文章主要向我们对比介绍了SAT与ACT考试的异同和在美国的受关注程度, 向国内读者提供了两点信息:第一, 美国的“高考”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教与考分离, 考核内容各有侧重;第二, 美国基础教育也有“应试教育”的趋势———看来, 强化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考核已是大势所趋 (当然如何进行考核这又是我们应当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那些一见到考试就批“应试教育”的愤青们对此应该深思了。有资料披露, 以前一直笑傲SAT考场的中国学生在最近几年的考试中也渐渐表现出力不从心, 难以“摆平”美国本土学生的势头, 尤其是中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与美国学生相比毫无优势。由此看来, 我们的基础教育时下最需要研讨的, 不是要不要考试、要不要应试, 而是如何考试、如何应试的问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愿薛涌先生这篇文章能给中国教育界 (尤其是基础教育界) 带来有益的启示。

(王淦生/荐)

观《告别昨天走向未来》有感 篇12

节目开始一首《铁窗泪》唱出了少年犯们心中的悔恨和对铁窗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接着有《少年犯》、《魔术》、《口技》、《杂技》等精彩节目让我大开眼界。

在所有的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女子戒毒所》,节目开头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走向戒毒所,她向在戒毒所里的女儿—雪儿说出了她心里想说的话和对雪儿的殷切劝告,可雪儿她就是听不进去,她娘最终伤心绝望地一头撞在戒毒所的铁栏上死去,想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无知和固执的女儿,让雪儿能真正地把毒戒掉,重新做人。

妈妈的死终于换来了雪儿的清醒,之后,一曲《白发亲娘》的歌表达了她内心里对母亲无比的内疚和忏悔。节目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多么的深刻,宁可以自己的死来换取儿女们的未来和幸福!

让数学情境走向“草根化” 篇13

一、不着边际, 过于迁就学生的趣味

【案例】“玩具世界”真奇妙?“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上课伊始, 师:机灵狗的商店今天开业了, 小朋友猜猜机灵狗会开什么店呢?霎时, 小手如林, 学生纷纷发言。肯德基店、水果店、玩具店、书店、水晶店……各式商店应有尽有。场面很是热闹, 好不容易老师控制住了局面, 随即出示画面——“机灵狗玩具店”, 货架上摆满了标明单价的玩具, 画面的下方是笑笑和淘气分别拿着60元、70元钱。师:机灵狗的玩具店开业了, 看到这么多的玩具, 你想说什么?顿时, 教室里又像炸开了锅。“我最喜欢那只兔子, 它比我家里的那只大。”“我喜欢机器猫和憨憨猪。”“这些玩具我都喜欢。”“一只甲壳虫要20元, 是不是会变形的?”“遥控车我都玩腻了。”……不同答案五花八门。课始至此, 15分钟过去了, 小朋友们还陶醉在玩具世界里尽情地说着他们想说的……

【思考】表面看来这情境确实吸引了学生, 人人都参与到情境中,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说得不肯罢休。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15分钟学生收获了什么?15分钟对一节数学课意味着什么?为什么15分钟过去了还不能切入主题学习?笔者以为这样的情境过于迁就学生的趣味,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无实质性的作用, 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繁荣”之中。

二、趣味有余, 偏离数学的本质内涵

【案例】“倒着说”真有趣?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 师生首先玩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称叫做“倒着说”。教师说“1、2、3”, 学生就说“3、2、1”;教师说“老师爱学生”, 学生就说“学生爱老师”。接着教师又说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八分之三倒过来是三分之八”“二分之一倒过来就是一分之二”, 然后让学生做“分数倒说”的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几组分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倒数的意义, 探讨求倒数的方法。

上一篇:洮河之冬作文下一篇:春天的作文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