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夏商西周更迭》说课稿

2024-11-20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更迭》说课稿(精选2篇)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更迭》说课稿 篇1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更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更迭》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是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第1册第1单元第1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统领的重要地位。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开端,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学习本课对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了解政治制度对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基于以上学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体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建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发展。

我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

环节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计划用时3分钟。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封神榜》片段,把学生引入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向学生提问:在武王伐纣灭商胜利之后,仍旧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对新征服的商朝疆土,他如何才能实现稳固的统治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体验情境,自主探究,计划用时27分钟。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夏商的政治制度

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回顾“大禹治水”的故事,了解王位世袭制的内容;再向学生展示甲骨文图片,引用诗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诗句,让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商朝政治制度,强调内外服制度控制力有限和神权王权合一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夏商时期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教学活动2:西周分封制

这是本课重点。在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分封制的基础上,我投影西周分封形势图、晋祠等投影史料,带给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分封制的确立、内容、特点和作用。通过设置和讨论探究性问题组,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脉络产生清晰认识:

问题1:展示周公平定三监史料,思考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都分封给那些人,有没有区别,在我们的家乡能找到例子吗?

问题2:西周诸侯国和王室间存在怎样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什么特点?分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否存在隐患?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史料,锻炼学生系统论述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活动3:宗法制的特点 对宗法制的认识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将先引导学生置身西周的历史情境思考一个问题:在分封制体系中,如何解决权力的分配和继承问题?

组织数名学生分别饰演周王、嫡长子、嫡女、幼子,以“周天子选继承人”为题扮演一幕微型历史剧,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宗法制的性质和特点;再向学生展示大宗小宗示意图等史料,让学生了解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关系,理解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的联系,归纳宗法制的政治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周礼对礼乐制度的规定,让学生认识其等级壁垒森严的特点,引用论语中的典故,让学生理解西周礼乐不仅是艺术文化的体现,更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工具。

环节

三、归纳总结,升华认识,计划用时7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本课内容,明确主要问题,强化核心知识。然后让学生就本课学习心得体会讨论3分钟后进行交流。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了解政治制度对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环节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一是课内达标,布置一道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材料题,5分钟完成并讲评。二是课后延伸:在今天的风俗之中,是否还存在宗法制的缩影?类比礼乐制度,在生活中找出答案,写一篇作文。

六、说板书设计(略):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力图简单明了,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直观、系统地掌握本课知识。

上一篇:立志是人生的支点作文下一篇:物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