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2024-06-12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共12篇)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1

导入设计:展示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提问:材料中的轩辕是指谁?(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帝,了解黄帝。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课《华夏之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炎黄战蚩尤

(1)展示《炎黄战蚩尤》图,问:距今四五千年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

(2)你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

(3)这场战争对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指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二、黄帝——“人文初祖”

(1)引导学生看课本及插图,并提出问题:“后人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请找出可以论证这一结论的传说依据。

(2)引导学生看动脑筋题(第14页)并进行讨论:这些只是神话传说,那么你对这些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是科学的?

三、尧舜禹的“禅让”

(1)、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还有哪些比较杰出的代表呢?

(2)他们是怎样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呢?(禅让)“禅让”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欣赏历史短剧“尧舜的禅让过程”

(3)引导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再谈谈尧舜禹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4)展示材料:相传,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曾经在会稽山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会议,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等礼品,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开会迟到了,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个传说说明了原始社会发展到末期,产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课堂小结:略 学生通过观察图回答:

主要有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

在老师指导下从征战双方、征战原因、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归纳并回答:战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通过长期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看课本、图举例回答: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得出:

(1)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出现文字,指原始文字。但把所有的发明说成是皇帝、嫘祖、仓颉、伶伦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2)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是人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皇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学生回答:尧舜禹

学生表演:略

学生自由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2

一、让学生读书的想法

升入初中, 学生新接触历史学科, 书上图片很多, 感觉很新鲜, 有些学生上课时喜欢超前翻看图片, 而要求他们读书时, 则表现得兴味索然。同时, 阅读能力相差悬殊, 不少学生字读错、句读破、读得断断续续, 理解归纳时更是不知所云。初一学生读书的现状提醒我们教师在初始年级就必须利用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 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也决定了学生必须学会读书。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历史的基本知识容量大, 而且前后知识之间、相似知识之间极易混淆, 很多教师就对知识进行条分缕析、归纳对比, 可谓一清二楚, 学生也记得八九不离十, 可一遇到解题, 学生仍觉得是一团乱麻, 反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效果好, 正应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个道理。课标还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判断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

再次, 读书能力的培养符合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课标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学会学习。改革后的各版本教科书图文并茂, 内容生动, 可读性强,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读中思, 在思中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让学生读书的方法

1.全局性阅读

(1) 读目录:

目录包括单元标题、课题, 是一册书的提纲, 简单明了。读目录, 就从全局上了解了本册书介绍的几大主题及主题下要学习的篇目, 这就好比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根目录”, 课文中繁杂的知识才会有序罗列到相应的目录下。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 首先要向他们讲清目录的作用;新单元开始时, 要求学生先看目录,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篇目, 指出上下单元之间、单元内篇目之间的联系;单元复习时再以目录为参照, 师生共同编写单元知识体系, 逐步培养学生看目录、用目录的习惯。

(2) 读课题、分标题:

不少学生读书时总是忽略课题、分标题。他们习惯直奔正文, 认为课题、分标题算不上是内容, 看不看都无所谓, 这种认识上的错误直接影响到阅读方法。课题就是本课的主题, 分标题告诉我们围绕主题从哪几方面讲述。如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分“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三个分标题介绍, 三者既是并列关系, 也是远古人类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抓住了课题和分标题, 也就抓住了知识的主干。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理清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有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读书先看课题、分标题的习惯, 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提问, 如第1课先让学生列举本课介绍了祖国境内的哪些远古居民?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 在生产生活、体质形态上会有怎样的进化呢?通过这种提纲挈领式的提问, 提醒学生重视标题, 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3) 读正文:

“正文”是主要内容, 它用精练的语言叙述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 读来脉络清晰。新授课最后几分钟安排学生通读正文, 有利于对主要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2.指导性阅读

初中历史简要叙述中国、世界历史的进程, 其中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课文中占有很大篇幅。指导性阅读就是让学生熟悉学习类似内容的章法, 使学习有章可循。

如初一历史上册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商鞅变法、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等, 包括了改革、农民起义、战役等, 类似的事件, 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 因此, 指导学生了解掌握不同事件的基本要素十分必要:如改革, 通常要了解背景、时间、主持改革者、主要内容、影响;如农民起义, 通常要了解根本原因、爆发时间和地点、领导人、口号、进军路线、重要战役、政权名称、结果、影响等;如战役, 通常要了解战役目标、时间、地点、作战双方、将领、结果、影响等。如配有地图, 如路线图、形势图, 要配合阅读, 这样会更直观、生动。

3.问题性阅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漫无目的, 效果较差, 问题性阅读就是把知识点问题化,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边阅读边思考, 这样效果较好。如重点内容的学习, 针对重点设计问题, 使重点凸显, 帮助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印象。再如难点内容的学习, 针对难点设计的问题, 或纵向比较、或横向联系、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总之, 要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使难点不难。

4.反思性阅读

顾名思义就是反思阅读行为, 促使学生思考, 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概括整合能力。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就阐发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例如, 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段后提炼出一个问题;在学完一课后写出提纲;在学完一个主题后写学后感;涉及同一历史人物的内容学完后评价历史人物等。这种变化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专题性阅读

可分两种情形, 一是国别史或地区史的阅读, 就是把分散在不同单元、不同书本的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的内容按时间顺序串起来集中阅读, 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二是打破篇章体例, 把古今中外历史上同一领域、同一性质的事件或问题集中阅读, 比较其异同, 理解历史的联系性、发展性。

三、让学生读书的做法

谈初一历史课的“目标教学” 篇3

【关键词】历史课;目标教学

1以《中国社会演变歌》为龙头,首先进行整体目标教学以新颖有趣、别具一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初一学生刚刚离开小学步入初中,就历史知识而言,小学知识很不系统,很难掌握历史的基本发展线索,认识的只是表面的东西。进人初中,知识面拓宽了,知识层次加深了。要使学生脱离原来的知识结构,树立新的结构观念,必须采取有别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其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系统。强化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组织。针对这一特点,从1 991年开始,我就着手编写《中国社会演变歌》,经过十年易稿,最后定型,把它作为我初一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首演变歌,刊登在1994年甘肃省的《少年文史报》上。《中国社会演变歌》是这样编写的:

原始社会百万年,元谋猿人是开端。

潜移默化代传代,阶级国家渐明显。

三皇五帝是传说,盘古开天为奇谈。

奴隶社会夏商周,还有春秋紧相连。

夏启商汤周武王,先都来把王朝建。

西周东周立天子,实行分封和井田。

接着便是封建制,前后延续两千三。

春秋五霸烟云过,战国七雄闹中原。

赢政统一立秦朝,从此“皇帝”来专权。

刘邦开国立两汉,王莽中问曾篡权。

光武刘秀续汉位,定都洛阳弃长安。

嗣后天下分三国,曹魏孙吴刘蜀汉。

随之便是西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炎。

接着则为南北朝,民族融合新局面。

杨坚一统立隋朝,犹如县花瞬息间。

李渊旋而建唐朝,天时地利好昌繁。

政通人和贞观年,国泰民安开元间。

朱温倒戈建后梁,五代十国紧相连。

陈桥兵变赵匡胤,北宋南宋一脉传。

同时并存辽夏金,统霸北国半壁山。

成吉思汗蒙古起,弯弓射雕任北南。

忽必烈,改元朝,少数民族把权揽。

朱元璋,建明朝,苦僧顶上金皇冠。

努尔哈赤续后金,八旗制度人中原。

清朝是由满人立,社会形态有更弦。

鸦片战争发生后,中国社会性质变。

前者称为封建制,后者半殖半封建。

西方炮舰扰华夏,中华民族陷灾难。

虎门销烟林则徐,名标青史在人间。

太平天国闹革命,惊夭动地英雄汉。

北方兴起义和团,八国联军心胆寒。

革命先驱孙中山,推翻帝制民国建。

北洋军阀袁世凯,死有余辜臭万年。

兵燹弹戈直皖奉,洒向人间都是怨。

随后便是国民党,血雨腥风二十年。

五四运动吹号角,十月革命震长天。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创业难。

马列主义指航向,唤起工农千百万。

二十八年驰骋紧,推翻头上三座山。

中国人民站立起,当家作主掌政权。

社会主义新中国,金光大道甚灿烂!

这首歌共88句600多个字,把全部中国历史进程作了全面的综括和简捷的描述,整齐押韵,好记好背,对初学历史的学生大有裨益。这样,在学生接触历史课之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基本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对学生激发学习历史兴趣,对学生以后全面掌握历史知识起到了定向导航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社会演变歌》作为历史课的开场课,起到了整体目标教学的作用。学生们普遍反映,演变歌记得牢,一生一世忘不了。这首歌,在一届又一届学生中咏诵、扎根。就连九十年代毕业的老学生还不时地向我索要这首诗。

2进行章节目标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按照布卢姆“掌握学习”的教育机制。在对初一进行目标教学中我抓了以下几个环节:①出示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点的要求,每节课开始,首先向同学们出示本课目标,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知识概念,带着目标进行学习。②组织教学:围绕学习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充分地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把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双向活动,达到掌握知识之目的。③形成测验:围绕学习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题,它以不同形式从认知、理解、能力诸方面考核学生对本节课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题都是经过精心研究策划编写的。它尽可能覆盖全部学习目标,同时又把数量压到最低限度。④目标检测:这一教学过程,主要用于单元教学,基本任务是对已学知识,按照目标要求,进行综合考评,以检查学习掌握知识之程度,达到反馈——矫正之目的。通过历史大小型考试,实施目标教学基本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学生猎取知识、巩固知识的水准,为初一历史教学开辟了一条捷径。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4

【设计简说】

本课主要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初步的接触历史的学习方法为主,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讲述历史故事、渲染历史气氛等方式,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把课堂分为三部分来学习:神话中想象的答案、遗址中出土的线索、尘埃中封存的真相。明确本课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更清晰的把握上课的思路,达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存相关史实,培养学生通过遗存了解古人类的生活的能力,并通过比较三个人类遗存,认识人类进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考古工作者和古人类学家发觉古人类遗存并据此推断古人类发展脉络的艰难历程,了解挖掘古代遗址和研究化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考古工作者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特征和身体特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遗址与化石的含义和历史意义。

难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首先大家跟我看屏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什么是历史呢?它有很多层的含义,我们要学习的历史通俗点讲就是“人类的过去”。那么我们学习历史从哪里如何入手呢?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国家的过去吧: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师:这节课其实是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从哪里来?其实我们的祖先从很早开始就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他们往往用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想象,神话

师:对,我们的祖先往往在神话中想象他们的答案

一、神话中想象的答案

师:那么,我们的祖先想象了哪些神话是和中国人的起源有关的呢?

生:女娲造人

师:很好,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有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讲讲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呢?

生:一位学生讲授神话故事(如果说的好大家鼓励,如果说的不完整,就和大家一起看女娲造人的视频)。

师:那么在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思考:

这个神话中,我们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这个答案有科学依据么?

如何科学的探寻答案?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由此引出化石、遗址两个概念)

师: (多媒体展示化石的相关图片)既然遗址中出土的化石是我们研究中国人起源的重要线索,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第二个板块:

一、遗址中出土的线索

1.元谋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从这几方面认识一下元谋人遗址:

出土地点、生活年代、出土地点、历史意义(多媒体展示)

生: 阅读教材,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找一个小组的代表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大家注意几个地方

元谋人遗址出土了碳屑和烧骨这说明了什么?

初一历史教案(精选) 篇5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知道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联横的历史事实,从正反两面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讲述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卧薪尝胆等故事,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为实现理想不畏困难的恒心毅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但七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的知识并展现自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难点:本课时间跨度大,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多媒体播放)

2700多年前,华夏大地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在那个激荡的时代,勇者彰显崛起之势,智者掀起变革风暴,谋者解开兴亡之谜,这就是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春秋战国时代。悠悠岁月沉封了那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时代,留给我们的是古老的历史斑痕与辉煌而又沉重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西周末年,昏聩的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最终付出了身死国破的沉重代价,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和名称的含义。(学生找出并回答)同学们请注意,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幕:说周王衰落 看纷争四起

看多媒体出示的图片,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东周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大大下降,到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就更可怜了。而正是在此时,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面我们就根据材料来分析诸侯争霸的原因。通过出示两则材料来帮助学生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一是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变得强大。二是为了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和权力。)实质就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幕:观春秋烽火 看霸主雄风

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结合老师的提示来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学生分析并作答,教师总结。)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之后起来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这两国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期最壮观的景象。

在晋楚争霸中,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教师讲解)

虽然称霸受挫,但楚国并没有放弃对霸主地位的追求,到楚庄王时,通过邲之战,楚国终成春秋一霸。(教师讲解)

请一位学生朗读每课一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教育学生学习勾践的优秀品质。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个国家了,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幕:谈七雄兼并 解战国风云

战国初期,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来的齐、楚、秦、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知道各国的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上中下。介绍战国七雄的实力变化特别是秦国,由学生扮演角色分析问题。进而导出“合纵”“连横”。著名的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那么,“合纵”“连横”政策的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教师进行指导。得出结论:合纵失败,秦国壮大,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探究: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恢弘壮观的春秋战国时期还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面来看第四幕:讲趣味故事 悟历史智慧

请一位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个成语故事,然后一起领悟其中的智慧。教师罗列一些相关的故事其启示。

春秋战国,纷争不休,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国家逐渐走向统一。最终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让我们把视野移至海峡两岸,那一弯浅浅的海峡成为无数中国人抹不去的乡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和梦想。遥想当年,国弱民穷,山河破碎,梁启超先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努力拼搏;看今朝,国泰民安,复兴在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努力、共奋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请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牢记:中华复兴,重担在肩!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作业:当堂练习。

活动4【活动】课堂活动

初一历史教案第5课 篇6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知道商周时期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2.知道甲骨文的含义、造字方法、特点、地位及影响。

3.认识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灿烂的奴隶制文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重点难点精归纳

1.青铜铸造业与青铜文明的区别

(1)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历史学家根据人们使用工具的不同,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人们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文明,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3)青铜文明泛指我国整个奴隶社会的生产发展状况,即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和繁荣,并不仅仅是指青铜铸造业。只不过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成就辉煌,最具代表性。

考点:

考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铜器最早出现于我国商朝后期

B.商朝以后,青铜器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青铜礼器的数量反映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后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解析】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就出现了铜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可以为证。因此,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二

甲骨文记事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个候选项中,汉语(汉字)排名第一。已知的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钟鼎文

D.铭文

【解析】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例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下列属于象形字的是

()A.日

B.从 C.上

D.河

【解析】象形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会意字,是把两个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C项是指事字,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D项是形声字,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

【答案】A

图文识读

四羊方尊

图注:上图是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的四羊方尊。其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

后母戊鼎

图注:上图呈现的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后母戊鼎。鼎重832.84千克,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

甲骨文

对初一历史学法指导的探索 篇7

【关键字】初一历史;教学;指导

历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一直都处在被冷落的状态,得不到学生与家长重视,被列为副科。外加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讲授过程,布置的很多题目都很枯燥,让学生背诵、回答与思考。在这期间,学生只得被动接受,用旁观的形态学习历史,而不是身临其境接近历史。这种学习不仅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对历史课堂的鲜活性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对此,在初一历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做好学法指导,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快速发展的社会,伴随着知识更新,人类对知识有了更多的需求,知识老化速度加快,上学所得的知识很难达到终身受用的目的。对此,学生必须掌握获取知识的渠道与方法。中学生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对象,大部分学生将来从事的事业不是历史研究与教学,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将大量时间花在历史学习上是浪费。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掌握史实。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初中生都必须面对的事情,而初一作为整个中学历史学习的关键,影响着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成果。与小学相比,初中科目增多,从历史学习来看:怎样才能掌握复杂的地点、事件、人物与时间,挖掘历史演变经验,及时总结教训,指导学习与日后工作,是师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从而树立起全面终身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陌生的特征,树立教育目标,做好学习指导,从怎样参与课堂教学、怎样高效的完成作业、规范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打下基础。综上,在初一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学法指导,将学会变成会学。

二、做好初一学法指导的途径与方法

(一)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所以老师要从课堂、课前学习与社会实践、作业处理等方面做好专题讲述,这些方法是通用的学习方式,需要专业的学习方法,利用学法指导,让学生对学习方法、目的有深入的掌握与理解。在操作中,学法指导无需太多课时,一两节课足矣,主要看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摸索,通过积累,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

(二)为学生创设条件,做好预习

启发,即对教学重点、目的、难点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将科学的思路给予学生,让预习方向更清晰。课前预习事实上是学生自学的过程。为了达到预习目的,在学习中应该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做好批注,同时结合问题序号,梳理知识,让学生对老师讲到的内容有良好的认知,从而避免课堂上一片空白。通过翻阅字典,解决课本中的生词,掌握教材提到的事件、人物,然后才能对问题有较好的解答。通过归纳不理解的事件、不确定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预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结合学生不甘落后、争强好胜等特征,对预习进行记录。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

要真正掌握学习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教学作为核心环节,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教学策略着手,让学生自觉行动。为了解决知识重难点,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各种直观教具与多媒体,突破时间局限,进入自然的思维状态。为了打开思维,充分利用类比、对比、比较等教学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比,然后再激发思考。在此期间,老师不能急于将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思索。

三、增强初一历史学法指导的途径

(一)讲述过程通俗化、具体化

具体作为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的条件,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为了让初一历史教学具象化,老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片、讲故事等方式,让教材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传递知识,生成概念的目标。如:讲到《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如果仅仅凭借文字很难达到理解,对此可以利用光盘播放的方式完成。从光盘中为学生讲述十万多年前,北京周口店与周边地区的人文景观与地理环境。

形象化则是对知识进行形象的阐述,它是增强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整合下西洋这件历史壮举时,为了让这句空洞的话更加形象具体,可以利用《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从数据中讲述整个事件,表中列出了出海时间与所作的事情。从这些数据中,学生就能明白为何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和欧洲相比,要早50多年。

通俗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教材中难懂的专业术语与深奥的地方通俗的解释给学生,让其真正领会教材内容编排。

(二)活用启发式教学

因为初一学生基础不多,仅限于小学六年学到的知识,和高年级学生相比,初一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都较差,为了提高与培养注意力,就必须活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其主动开动思维。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启发不是满堂启发,必须放在恰当的环节。启发题目要难易恰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难。如:在讲到《秦帝国的兴亡》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两课中,可以借助最近火热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向学生提问:你认为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有的学生会说秦始皇是个伟人,也是个好人,有的学生则说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郡县制与货币。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历史人物,同时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从多项实践结果来看: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创新与发散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启发得当,对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即将教材谈到的内容细分成很多具体的问题,结合学生的记忆、分析能力,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写到黑板上,然后再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点。如:《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可以从(1)我国最早的人类叫什么?(2)北京人距今约多少年?(3)北京人有那些特征?(4)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5)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火?(6)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通过这些题目既阐述了整堂课内容,同时也突出了重难点,明确了具体内容,如果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这样既能便于学生听懂,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从教育分析来看:初一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事物表层,更喜欢听故事。从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来看: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从怎样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出发,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处理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聪明。

参考文献:

[1]何雪静.上海市东升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政地学科整合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周雷.浅谈初一历史教学方法[J].教育艺术,2012,04:28-29.

[3]宋立荣.初一历史课本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13,19:39-41.

初一历史《“秦王扫六合”》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2.体验探究乐趣,交流探究结论,形成国家统一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的价值观

3.形成努力进取,奋发向上,为国家发展勇于献身的人生态度。

4.长城和灵渠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考察、研究、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质疑和解疑获取历史信息。

2.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树立课程意识,深入挖掘学生这一人力课程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1.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秦的统一及作用

2.“焚书坑儒”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师参考书、教材 《秦王扫六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 1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古诗《古风》

1.师生齐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教师: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哪一个历史事件?

3.学生:秦王灭六国最终统一中国。

教学活动 2

(二)探究合作

1.实现统一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设问:“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呢?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秦兼并六国的时间及过程,再现兼并战争场面。

初一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篇9

1、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

2、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

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我们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来回顾一下,经过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风雨夹击,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之初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怎样的景象?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又是如何做的呢?(P67)

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的景象。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发展。

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

[师]经过统治者的治理,西汉经济有了发展。东汉时期统治者也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节。

首先,请同学们分成三组自由阅读,了解本课的大致概况,然后分别进入实况:以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国家和生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适当加以指导。(10分钟)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师]:在两汉时期,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黄河之水变的水旱从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学生复述)

[师]:由此看来,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板书]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补充: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到了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认识到了“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不过同学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汉武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他对黄河水患的认识有一个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听任黄河水泛滥了二十多年,直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他才下决心治河的。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动脑筋题目?

生: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免除水患。

武帝又迷信思想,所以会听田蚡的话。

当黄河决堤影响到财政收入了,汉武帝才派人去治理,而且亲自力行。

[师]:这次治理有何效果?

生:黄河有八十多年没有泛滥。到景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次黄河有八百多年没有改道。

[教师过渡]:两汉农业的发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进。

[师]:如果你生活在两汉时期,你是一位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你可以怎么做?

生:①在耕犁上安装犁壁。便于翻土碎土。(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②发明了耧车,用于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③使用二牛抬杠的方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速度,增加了产量。

(扶犁者用牛鼻串环来控制牛的方向,用犁箭来控制犁的深度。)

[板书]农业工具:犁壁出现、二牛抬杠法、耧车

[补充]课本第73页 耧车

耧车的构成分为种子箱、播种器、输种管、开沟器、牵引装置。由牛牵引,利用前进时的摇摆振动,使种子由种子箱落入播种器和输种管,然后通过开沟器上的小孔摇落于耧腿开的沟内。优点在于将开沟、下种两项作业合二为一,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且能节省种子,一次可播两行,提高了劳动效率。

[师]: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汉代我国农业生产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原因是什么?

生:(1)劳动人民善于创造和发明,制造了一批先进的生产工具。

(2)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

[师]:下面我们再看下农作物的种植(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当时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生: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

[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当时大规模的种桑、种麻为了什么?

生:种桑为了养蚕,种麻为了织布。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目,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师]:你是位手工业者,你以何为生?

生:我进行纺织,我用提花机织出的丝绸质地精良、薄如蝉翼,我还会染色,能织出精美的花纹,这些东西深受外国人的喜爱。

[补充]: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商路叫丝绸之路。种桑养蚕最早的是中国,而且长期是世界上唯一种桑养蚕的国家。到了汉代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纺织技术。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给我们提供了实物证据。仅在一号墓中,就出土了丝织品成衣五十多件(不包括穿在死者身上的),衣料四十多卷,此外,还有绣枕、香巾、鞋袜和香囊等。丝织品种类别也由很多,简单就是一个汉代丝绸博物馆。其中一件素纱单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薄如蝉翼,轻软透明,总重量才49克令人赞叹不已。

[师]:除了纺织,还有其他的吗?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10

1、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半学期我做了一次统计,我带班级共有学生41人,有许多家长是渔民长期在外,将孩子委托给祖父母管。二是目前农村离婚率也比较高,加之其他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比较多;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好,致使有一批学生迷恋上了电子游戏、网络小说。学生长期沉迷于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无心学习。四是由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缺少方法,大多数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他们的子女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由于义务教育,有部分基础极其薄弱的孩子升入了初中,他们学习起来也很吃力。

三、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的出现及商鞅变法的实行来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突出反映了变化的实质是导致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期,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等是此时期的重要内容。

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本课上承《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改革。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学习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可以结合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于是私田和封建生产方式出现,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战国时期各国积极变法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六、设计思路:

本课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切入占,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以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图片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以人物为标杆,激发学生的正气、品格、以及勇气等优秀品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

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

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

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

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生生合作: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11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重农措施及新开运河、中外交往,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文天 祥的抗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

二、前置自学

1、12世纪时,蒙古族受到 的奴役控制。蒙古族杰出的首领 ,经过多年征战 统一了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 ,标志着蒙古国的建立。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 和 ,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3、继承汗位后,于 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来

4、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皇帝投降,南宋灭亡;元军进攻南宋时,大臣 积极抵抗,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其名言:

5、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到中国,他写的. , 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

6、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时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简称 “行省”。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了对 (今台湾)的管辖。

7、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三、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

元朝时民族融合有哪些发展?有何影响?

五、达标拓展

1.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 忽必烈

2.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和元朝灭亡的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 ③ B.②③④ C. ② ③ D.③④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诗:A. 岳飞 B.韩世忠C.文天祥D.寇准

5 . 元朝建立的者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6.元朝时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 B.回纥 C.女真D.回族

7. 元朝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中国 B.疏通运河 C.民族融合D.行省制度

8.下列不是元世祖重视农业的表现是:

A.户数增加和田地开垦最多B.兴修水利C.推广植棉 D.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

9. 是谁结束了12世纪时蒙古高原各部“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局面: A.成吉思 汗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阿保机

☆:智力大比拼:

初一历史教学教案 篇12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和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

师:这个器物是战国时期的铜壶,它价值非常高,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壶身上的刻画,我们截取铜壶上的一组刻画来欣赏。从这组刻画中我们能看出,是什么样的场面? 生:战争。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拿着弓和矛之类的武器,他们站在城墙上,那这几个人在攀登云梯,向城墙上攀爬,其中一个人已经掉了下来,身首异处。这边是陆战。我们看另一边,应该是水战,两船已经开始交战,有的人已经掉了下去。大家根据壶上的刻画想象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应该是怎样的?

师:是非常激烈的,是惊心动魄的。铜壶上的刻画,就是战国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入第7课:战国争雄,来探索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规律。大家翻开课本第38页。【讲授新课】

师:我们之前讲到周朝分为两半:西周和东周,西周是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11年,东周又分为两半:春秋和战国,春秋是公元前710年到公元前476年,那这节课要学的战国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师:我们在上一课讲到,春秋时周王室王权衰落,那到了战国时,周王的权力又有什么变化,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大家看一下。师:“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称周天子为周王,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不提“周王”这个称呼了。这表示,战国时期的周王已经无足轻重了。

师:除了周王无足轻重,战国还有怎样的变化?这里有两幅图,一幅是春秋形势图,一幅是战国形势图,大家从图中能看出什么变化? 师:首先,有的同学看到,诸侯国减少了,诸侯国从春秋时的140多个减少到战国时期的20多个。

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蔡一个诸侯国?晋国的卿大夫赵、魏、韩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我们看到赵、魏、韩三国。总结一下,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就是三点。师: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是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就是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啊? 师:先顺时针看,东边的是齐国,南边的是楚国,西边的是秦国,北边的是燕国,然后是赵魏韩,我们通常使用一个口诀,就是“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师:我们要记住这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还要记住它们的国都。我们一起来看38页得战国七雄简表。师:当时这些国都已经成为每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规模都很大,临淄是七国国都中最繁华的,这里居住了七万户人,有两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每人挥一把汗,简直像下雨一样)就反映了齐国的人口众多和社会繁华。过渡:其它六个城市规模也非常之大,这样大规模的城市显示出了诸侯的实力增强,他们的野心也变得更大了,想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那会引起什么? 生:战争。

师:对,战争。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场战争是什么? 生:就是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

师:围魏救赵过程中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桂陵,所以也叫桂陵之战。有没有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知道的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 生:······

师:大家看到这是围魏救赵的战争形势图,魏国有一个人叫李悝,他最早是魏国开始变法,帮助魏国成为战国早期实力很强的诸侯国,公元前354年,魏国本来是要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没有直接派兵去解救邯郸,而是进攻魏国的大梁,大梁岌岌可危,魏军没有办法只好火速撤回来解救大梁,在回来途中,齐军以逸待劳埋伏在桂陵,齐国和魏国在桂陵展开激战,这就是桂陵之战,后人们把它形象的称为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齐国解救赵国的一项计策,这项计策是谁提出来的?(孙膑)为什么要采用这一策略?(避实就虚,攻其要害,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使对方受到牵制)战争结果如何?(庞涓中计,魏国大败)

师:我们看这张孙膑的图片,其实孙膑被称作坐轮椅的将军,为什么这么说呢?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他们本是同门,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孙膑的膑就是膑刑的膑。孙膑残疾后逃往齐国,成为田忌门客,帮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任他为军师。孙膑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孙子的后代,他也擅长研究兵法,著作有《孙膑兵法》。课后石海拾贝大家自己下去看一看。

过渡:围魏救赵是战国中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围魏救赵魏国战败之后开始衰弱。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商鞅进行了变法,秦国实力大增,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

师:长平之战的交战国是秦国和赵国,秦国进军赵国长平,本来赵国的将领是廉颇他经验丰富,觉得敌强我弱,便采取固守的策略,秦国攻击很久没有成功,于是秦国另谋出路,秦国派人到赵国散步谣言,说廉颇胆小怕死,延误战机,还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国的年轻将领赵括结果赵国把赵括派往前线,赵括缺乏经验,全线出击,秦国将领白起就后退诱敌,他假装撤退,其实是从两翼包抄,赵括以为逼近秦国军营非常高兴,结果却是被秦军包围,连续46天突击没有结果,最后赵括被乱箭射死,只放了200多个年级小的人,剩下40多万人都被秦国将领白起杀了。大家思考一下,秦国战胜的原因有哪些? 生:······

师:1.秦国采用了反间计。2.秦国白起英勇善战。3.赵国赵括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简上谈兵。

师: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首先秦国的反间计,成功的换掉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著名的故事负荆请罪就发生在他身上,但是他老年不得志,楚国请他出山,他一心只念赵国,但是赵国最后并没有重用他。)第二,秦国的白起戎马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攻取七十余城,歼敌过百万,未尝败绩,他用兵灵活,擅长野战进攻,遇敌必歼,长平之战开启了中国早期的歼灭战。第三,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我们说到赵括都会想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但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所以更准确的说是简上谈兵,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大将,赵括出山军事世家,从小熟读兵书,能倒背如流,别人都夸赞他,但他的父亲说他没有实战经验,赵国的战败证实了他的父亲说的很正确。

过渡:这就是长平之战,联系我们刚才讲的围魏救赵,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一些军事谋略显得很突出,当时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都更加注重军事策略,长平之战有反间计,围魏救赵有避实击虚,我们上节课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页讲过一个谋略,叫退避三舍,它出自那次战争?城濮之战,这是城濮之战的图片,另一幅是这节课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根据图上的画面,你觉得战国时期的战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师: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爆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大家在课本39页找一找,都有哪些变化?①第一点是兵器的变化,我们先来认识几个战国时的兵器,先从我们熟悉的兵器看起,剑,剑可以佩戴,也可以手持;刀,刀有单刃双刃,这是一把双刃尖刀;矛主要是刺杀敌人用的;戈,戈的主要功能是勾杀敌人;戟,它是戈和矛的结合体,同时有刺和勾两种功能。战国时兵器的变化体现青铜兵器得到改进,从这几幅图可以看出,战国时青铜兵器的做工更加精致,盾上纹上了花纹。除了青铜兵器,还出现了一种新材质的兵器,老师这里有一段材料,形容它的锋利“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陆地上能够斩断牛马,在水中能击杀天鹅和大雁,遇到敌人可以立刻斩杀。这种兵器就是铁兵器,这则材料体现出铁兵器锋利无比。铁兵器比青铜兵器有三个有点,第一,延展性好,利于加工打磨;第二,韧性好,青铜剑如果做的很长,容易折断,第三,就是铁兵器非常锋利。所以,战国后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②除了兵器的变化,还有兵种的变化,春秋极其以前主要是以车兵为主,车兵适宜平原地形作战,那到了战国时期,步兵逐渐成为主力,步兵的作战是比较灵活的,看长平之战图,步兵在山上伏击赵军,是不是体现出步兵的灵活。骑兵也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看 “战国铜镜上的骑兵形象”的图,骑士手持刀与猛兽搏斗,并且与马配合极好。③在防御方面,各国组织起庞大的军队在都城修筑起坚固的防卫工事。这里有三幅图片,都是战国时长城的遗址。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除了这三点,还要一点就是战争规模的扩大,长平之战白起活埋赵军40万,从兵力人数来看,我们就知道战国时期兵力越来越多,规模扩大。这四点,大家在书上标记一下。

过渡:战国时期除了战争精彩、出名,当时的各种外交关系也很值得人们探究。尤其是合纵和连横的外交手段。

师:我们来看战国七雄分布简图,秦国偏居西边,其它六个诸侯国在东边,我们把他们称为东方六国。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实力增强,秦国要向东发展,这便威胁到东方六国的安全。因此东方六国就联合起来,一起攻打强大的秦国。东方六国,尤其是赵魏韩,很像一条竖线,所谓“合纵”,就是“合纵势以功一强”,即联合纵多的小国家去攻打一个强大的国家。大家在书上标记一下。师:那什么是“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依附于一个强国去攻打其他弱小国家。秦国要想向东的发展,就得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为此,秦采用各个击破,横向破坏六国的联合,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师: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出现许多研究这种纵横之术的人物,我们把其成为纵横家,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就是张仪和苏秦,他们分别是哪一家的代表?我们来一起看两个剧本。

师:最后哪一家取得了胜利?(连横)为什么?六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最终秦国完成了统一。【小结】

师:那我们这节课完了战国,如果你是战国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会给游客介绍战国的什么历史呢?你觉得哪一些内容给你的印象更深刻?

师:纵观战国250多年历史的发展,如果把它比作一次长跑比赛,那么,起跑最快的是魏国。战国初期魏国一马当先,称雄中原。战国中期桂陵之战后,齐国赶上去,超到魏国的前面,秦国长平之战后,与齐称为东西两强,你追我赶,难分先后地跑了一段,终于秦国越跑越快,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最后我们知道一统天下的金牌是被秦国夺走的。秦朝奋起直追的力量来源于哪里呢?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商鞅变法。

苏秦的剧本

秦王:(高兴激动的语气)如今我已称“西帝”,我派人送齐王你“东帝”的称号,这样,我们一起攻打赵国,就天下无敌了,哈哈哈。

齐王:(痛快的语气)好好,我们一言为定。

旁白:苏秦听说此事,感觉不妙,马上赶来劝说齐王。苏秦:(焦急的口气)齐王,请您放弃帝号,秦国是在利用你,离间你与其他诸侯国。齐国、秦国并立为帝,秦国的实力比我们齐国强很多,你认为天下人是更尊齐国还是尊秦国? 齐王:(肯定的语气)当然是更尊秦国。

苏秦:(紧迫的语气)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国呢,还是爱秦国?

齐王:当然是爱齐国了!

苏秦:(深沉的语气)如果我们同秦一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戴齐国而认为秦国很强势。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与韩赵魏联合攻打秦国。

旁白:于是齐王与秦王断交,联合韩赵魏燕一起攻秦。

张仪的剧本

旁白:秦王认为齐、楚两国关系密切,感到担忧,派张仪到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深沉的语气)楚怀王,您若愿意与齐国断交,秦王将赠送给您楚国方圆600里的大块土地,请您好好考虑考虑!楚怀王:(惊喜的语气)600里的土地啊?好好,我马上就与齐国断交。

旁白:楚国与齐国断交,派人去秦国要土地。可是张仪却否认。张仪:(虚假的语气)我哪里有说过要赠送大块土地?一定是楚怀王弄错了!

楚怀王:(愤怒的语气)秦国竟然敢戏弄我,我一定要出兵攻打秦国!

上一篇:医疗风险预警防范制度下一篇:对子公司授权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