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浙人美版

2024-08-25

初中美术教案浙人美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浙人美版 篇1

2.手绘学习笔记教案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徒手绘画作品,使学生再次认识徒手绘画的这种形式,感知徒手绘画中线条的魅力。2.能力目标

学生运用徒手绘画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观,体验线条的表现力,提高欣赏能力及创作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徒手画魅力,培养学生的绘画情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成就感。

【学情分析】经过学习,对于徒手绘画的概念、以及徒手绘画的表现和空间的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的理解。并已经掌握一定的徒手绘画技巧,具备一定的线条表达能力,能简单的进行徒手画表现。

由于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训练比较少,还没有达到能把自己看见过的东西透过回忆和徒手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的表达还不是很好。学生对于徒手绘画中的绘画意味性以往关注的不是很多。学生对于徒手绘画中的绘画意味性以往关注的不是很多。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徒手绘画的形式来描绘并创作自然景物的绘画作品。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的展示和示范来观察体会徒手绘画的创作过程。观察图片完成作品的构思,运用炭精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能对线条和简单的明暗的控制,掌握一定的徒手绘画的表现技法。解决办法:通过赏析和评述名家作品来体会大师是如何对线条和明暗进行控制。经过自己的创作和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徒手绘画的创作。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

(一)、回顾出课题教师活动: 1.出示徒手绘画作品,组织教学。

2.教师询问徒手绘画的相关知识。(1)徒手绘画作品给你什么印象?

(2)徒手绘画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进行创作的? 3.出示课题——徒手绘画的线条表达(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学生欣赏徒手画作品。

2.学生回顾所学的徒手绘画知识,并简单作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方面思考。)

环节要点: 1.注意调节气氛,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意图:

1.创设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动】

(二)、学生尝试并展示作品教师活动:

1.请学生尝试运用徒手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张小的作品 2.在实物投影上学生作品展示并作简要评述。学生活动:

1.学生体验徒手绘画运用炭精条在32开的纸张上进行徒手绘画的创作。2.展示自己的创作的作品,说说徒手绘画的体会。环节要点:

1.注意时间控制。

2.主要引导学生说说徒手画中的线条。设计意图:

1.及时满足学生学习兴趣,摸清学生之前学习徒手绘画的实际情况,有利进一步教学。2.为学生进一步尝试运用线条做准备。【讲授】

(三)、名家名作欣赏教师活动: 1.展示作品。

2.说说画面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依靠线条和线条的组合)

3.请学生观察大师们的作品,并说一说这些作品的整个画面和所运用的线条给我们什么感觉?

(1、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手》——长短线条合用,直线为主加以明暗的辅助。给人一种稳定平静的感觉。)

(2、梵高的绘画作品《树》——以短促的线条组合为主,给人一种激动跳跃的感觉。)

(3、马蒂斯绘画作品《女人像》——以无序不规则的长短线条组合为主,给人以轻松天真的感觉。)

(4、吴冠中的绘画作品——他以极少的线条表达出了一个平静的场景,给人以清新俊逸的感觉。

学生活动:

1.学生欣赏老师出示的图片。

2.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分析和回答。

3.学生了解此创作方法主要依靠的是线条,大师也用此法。

环节要点:

1.赏析徒手绘画中的线条的本身的多样性,以及线线的组合的多样性。2.感受线条内容与画面的关系。设计意图:

1.明确线条在徒手绘画表现中重要性 2.了解画面的一般规律。(构图、线条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空间和明暗的表达等)【导入】

(四)、作品创作1.出示风景照片

2.展示和示范徒手绘画作品。

(教师简要示范两张不同风格)

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个别进行辅导。学生活动:

1.根据风景图片学生尝试徒手绘画作品。环节要点:

1.注意示范时对线条控制讲解(疏密、粗细等)。2.注意线条与空间、明暗技法讲解。3.注意时间的控制。设计意图:

1.了解创设绘画作品中意境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对线条和画面进行控制。3.学生学会运用徒手绘画的方式表达自然景物。【活动】

(五)、作品展示赏析教师活动: 展示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展示区展示作品。)并请同学们欣赏和评价。教师做简要的点评。(主要还是围绕徒手绘画的线条、线条的组合、空间透视、明暗等方面评价。)4.结束本课 学生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其他的作品并简要评述。环节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时间。2.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评述。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信心和成功感。

2.进一步体会和赏析线条在徒手绘画作用。

课堂没有实录

初中美术教案浙人美版 篇2

关键词: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浙教版的初中科学教材中增添了很多阅读材料,在这些材料中主要介绍了关于教材正文方面的科技发展、资源、自然现象、环境、生产以及生活等内容,其主要的作用为教材内容的铺垫与延伸,通过阅读材料的添加,打破了以往教材内容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孤立性等,使得教材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同时通过这些阅读资料的阅读,还可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扩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且合理地利用这些阅读资料,也是当前科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为例,就阅读材料的教学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一、阅读材料内容的扩展,加大阅读指导力度

在教材中,很多阅读材料都是介绍常识性方面的内容,其内容自身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以后就可获得相应的知识、方法以及结论。然而阅读的最终目的并非简单地为学生对知识、方法以及结论的获取,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以及总结这些知识,成为一个系统且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会质疑以及思考,继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教材中阅读材料所介绍的具体内容、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意图等,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适时的指导,比如给出相应的阅读提纲、作业布置、阅读讨论的组织、阅读问题的提出以及疑问的解答等,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阅读转变成为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继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

比如,《我们身边物质的pH》,该阅读材料所介绍的内容为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和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相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于自主阅读,就可明白pH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人体健康以及农作物之间的关系,而在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被相应地激发,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针对教材中有关内容,收集满足学生阅读的其他相关材料,并将其印发于学生,供给学生来阅读。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花在酸碱性溶液中,其颜色所发生的变化,美人蕉在酸性溶液中呈淡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绿色;玫瑰在酸性溶液中为粉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粉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绿色;牵牛花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月季花在酸性溶液中为浅红,在中性溶液中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黄色等。又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些农作物,要想确保其正常生长,则所需的这些土壤其pH的范围,水稻正常生长下其pH为4-7,适宜生长pH为5-6;棉花正常生长下其pH为6-8,适宜生长的pH为6-8;小麦正常生长下其pH为5-8,适宜生长的pH为6.3-6.7;茶正常生长下其pH为5-5.5,适宜生长的pH为5-5.5;玉米正常生长下其pH为5-8,适宜生长的pH为6-7;松树与杉树正常生长下其pH为4-7,适宜生长的pH为5-6。基于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对这些资料进行阅读,尽管这些知识和材料相对比较感性,但是这些材料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通过这些相关资料的阅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便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基于阅读材料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阅读材料

基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与阅读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充分挖掘阅读材料自身所蕴含的各种内涵,将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合理且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借助于课堂教学活动,使阅读材料所具备的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酸碱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正文内容与阅读材料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收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以及收集资料的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物质酸碱性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有针对性地来选择所需的材料内容,积极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的形式把科学直观且具体地展示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借助于探究活动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科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基于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来着手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确保所开展的这一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接受,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该项活动中来,自主进行思考,继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全)

1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点难点

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

凝固的音乐--------建筑

二、讲述新课

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三、学生作业

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四、教师点评

五、教后反思:

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请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咏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三停五眼”“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一)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二)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三)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2、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情况:

授课班级 六(1)六(2)六(3)授课日期

授课情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二、讲授要点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B、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2、师点评部分需要改进的作业。

三、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2、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3、同学们修改作品,继续完成作业,教师指导点评。

四、教学总结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五、课后拓展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六、教后反思:

3、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

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

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

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6、教后反思:

第4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本课主要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a)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b)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4、练习、辅导。

6、作品展览和评述

a)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教师点评。

d)修改、评优。

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8、教后反思:

第5课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

1、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2、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教学重点: 感受线描画中线条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若干图片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2、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3、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4、揭题:线描画

板书

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小组探究)(汇报)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8、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4)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想比较)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

(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

三、练习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4、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5、练习

6、辅导

四、作品展评

五、课堂小结

第二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3、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4、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

四、辅导

五、教后反思:

6、《自制小相框》(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2、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六、教后反思:

7、色彩的调和(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调和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

2、智能:了解色彩调和知识,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3、情感:感受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色彩调和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调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更多的方法进行色彩调和,完成色彩调和的作业。

教学准备: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欣赏色彩调和的作品《鸡冠花》

在淡淡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鸡冠花与绿叶和谐地相互辉映,使画面浓艳却不浮躁。

2、提问:你能从这样的色彩搭配中体会到色彩调和的美感吗?

3、小结:色彩调和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二、研究活动。

1、欣赏色彩调和范画。

教师介绍两种简单的色彩调和方法

调和方法A:混入同一种黄色调和,作品为黄色调。调和方法B:混入同一种灰色调和,作品为灰色调。

2、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调和色彩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3、实践学生的想法。

三、艺术实践。

想一想,学生作品用了什么方法使色彩调和?你也试着创作一幅色彩调和的作品。

四、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评价作品。

1、介绍你画中的色彩调和的方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3、你认为自己画的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课后记:

第8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七、教后反思:

第9课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10课 参观劵的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券券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教材分析:本课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不难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具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五)教后反思:

11.神秘的礼盒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难点: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板书课题。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12、故事中的人

课型 工艺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塑出一个故事中的人。(了解)

2、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练习)

3、努力表现出人的美。(接受)

重、难点

重点是用泥土塑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姿势。

教学准备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学生:课本、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讲故事

1、观察投影中的人物。

2、出示教师的泥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二、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黑板上演示。

2、小结: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2、教师示范。

三、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板书 课题*《故事中的人》

幻灯屏幕

四、教后反思:

第13课

笔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笔的功能和外形之间的联系,了解笔的形状与手形的联系。

2、欣赏各种款式的笔,了解笔的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联想出各种新颖的笔形和功能。

3、学习设计搞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笔的功能,并根据手的形状设计出笔的外形。

难点:设计一支新颖的笔,用设计稿的形式完成。

三、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彩纸,笔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笔,提问,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课题:笔的世界

二、新授:

1、请学生把收集到的笔集中起来,举办一个“笔的世界”展览会。

2、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笔有些什么功能,哪个方面设计的比较新颖。

3、实物投影出示书上作品,讨论,哪些地方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

A、用日历表装饰又美观又大方。

B、上粗下细显的非常可爱。

C、握笔的地方设计的很圆润,保护手长时间写字时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笔型顺着手的外形,握笔非常舒适。

E、夜光笔,随身带着可以当小电筒。

F、米老鼠的耳朵会动是按钮的功能 你还能说出那些其他新颖的功能呢?

三、分析笔的组成部分:

笔尖,握笔处,笔杆,笔头,可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设计。

四、教师师范:

1、根据四个部分设计出笔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进行变形,添加。

3、用图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说明文字。

4、涂色。

五、学生进行创作。

六、举办“新颖的笔”设计作品展,评出最佳外形奖,最佳功能奖和综合奖。

七、教后反思:

第14课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一、教学目标:

1、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拼贴,的漫画肖像。

3、把自己的照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变形,与其他图片进行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漫画人物的变形方法,能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一个基本的脸部形状。

难点: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人物变形,并进行拼贴。

三、课前准备:

各种人物变形的漫画,每个同学自己的照片。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受漫画的魅力。

二、交流

1、说说你所知道的印象较深的漫画。

2、老师这里有一些漫画。如:《三毛》、《父与子》等。

出示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

3、漫画种类有很多,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三、比较与发现

1、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2、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学生介绍)

“有何区别?”(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出示: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1、展示教师漫画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

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

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五官的变化)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四、练习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五、展评(要求: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

1、小组自评

2、学生全体评

3、教师小结

六、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七、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八、学生创作

九、展评欣赏

十、教后反思:

第15课

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

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出示)(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指名答)

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最后看看我们祖国雄伟的建筑:北京天安门(图片)、故宫(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图片)、金贸大厦(图片)。

四、了解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

来看看祖国秀丽的河山:书本提供图片

及事先准备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图片。(略)

五、激发感情,祝福祖国

(1)我们的祖国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组交流)

(2)作为神州大地上的一分子,你想从哪里去表现祖国的神圣和美丽呢?

六、学生作业

七、作品展评

八、教后反思:

16、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

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

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

线条结合法。

(2)

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山外有山——浙版美术教案 篇4

课题:山外有山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全国各地各种名山大川的图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浙版美术教案

2.了解简单的浅浮雕知识,尝试用各种纸材,学习撕、剪、拼、贴等纸造型技法,表现山外有山重叠的山峰。

3.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山外有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山外有山

.编写思路。

本课教学分欣赏和立体纸造型两部分。旨在通过大量的自然风光、名山图片的欣赏,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用纸雕拼贴组合的形式再现山的美感,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爱国热情。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用立体纸造型表现重叠的山峰。山外有山●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各地名山的摄影图片,纸材、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山外有山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启发谈话。

(1)出示有关黄山的图片和画作: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对黄山的认识。引入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看图提问:你们去过这美丽的地方吗?这是哪儿?(黄山)

(2)出示黄山其他景点的图片,学生谈谈感受。

(3)说说自己熟悉的山区景色,谈谈印象深刻的景点。

(4)小结: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课题:用纸造型表现重重叠叠的山。

3.示范制作,讲授纸造型的创作方法。

(1)边示范边讲解纸造型的制作步骤。

(2)讨论如何组合纸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学习重叠排列的方式。

4.观察分析,交流表达。

(1)出示,播放全国各地的名山图片。

(2)欣赏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纸造型的方式表现。

5.学生创作,表现创意。

(1)利用不同纸材的特点,设计制作纸造型山。

(2)选用不同的色纸进行创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6.作品展示评价。

可以将作品放置在盆中,添加植物装饰,进行点缀美化。

●方案二浙版美术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剪刀、彩笔

(教师)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欣赏图片,感受美感。

(1)看图片,认识中国的名山大川。看看、说说、议议:我最想去的名山是哪儿?

(2)结合本地区的山水风光,说说其造型特点和观山的感受。

(3)说一说,我国还有哪些名山?讨论自己曾经看到过的名山以及观山感受。

2.分析纸造型山的制作步骤。

(1)请学生看步骤图,分析制作步骤。

(2)讨论:想一想,可以表现山的纸造型还有哪些方法?

3.研究纸造型组合、重叠的处理方法。

4.学生创作。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5.作品展示,添制或添画一些植物进行陪衬。

6.师生互动评价。

课外资料黄山:

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备受游人称赞。黄山有名可数的山峰有72座,也各有特色。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1800米以上。黄山不仅是峰之海,还是云之海,观云海也是黄山旅游的重点之一,游过黄山的人都认为,黄山最好的景色必须登上高峰才能欣赏到,有云雾时最佳。庐山:

以风景秀丽驰名中外,气候宜人的夏季又使之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整个山体的山势非常独特,山势自东北至西南陡峻高拔千尺;而东南至西北又平缓低落成丘。庐山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因而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留下了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有奇峰峻岭90余座,其主峰名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岗岭、壑谷、岩洞、怪石散布在群峰之间,水流、溪涧、瀑布、湖潭点缀在庐山之中。庐山之美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称道:“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流传甚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使庐山与深刻的哲理、思辨的色彩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使庐山西林寺尽人皆知。华山:

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5峰,主峰有3: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的“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张家界:

人美版第7册美术教案 篇5

1、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以人文结构散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了综合性因素。重视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20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第2、3、5、6、10、11、12、15、16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4、7、8、9、13、14、17、18、19、20课为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欣赏评述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的冷暖基本知识,2、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念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3、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是小班化教学,一共五个班,其中3、5两个班的基础较为扎实,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当然各班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作品较雷同,想象力较缺乏。

四、教学措施:

1、针对各班的情况,因材施教,如:5班可以适当让学生尝试一些不同的创作表现方法。

2、评价多样性,让学生充分体念成功的喜悦。

3、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I)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 图的提示。)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 的感受。

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第4课快乐的人(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线造型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第6课猜猜我是谁(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第7课有趣的属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探究学习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课后拓展

l布置学生继续创作十二生肖邮票。2.继续收集资料、准备在班里办展览。第8课棋牌乐——棋篇(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面„)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第9课棋牌乐——牌篇(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例如:blke,gme,(教师辅导,学生制作)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l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2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五)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闻一闻花香)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1)生动的花瓣。(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3)整合画面的桌布。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1)工整、细腻(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

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

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第11课画水果(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I)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

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2)出示课题:画水果。3.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

① 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5.小结

组织交流。第12课娇艳的花(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3)教师示范。

(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 方法?

(5)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5小结 组织交流。

第20课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隐性目标: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重点: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资料调查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纸、剪子、胶水、卡纸„„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请你收集一些剪纸。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3、仿照书上的剪纸做一做吧。个别回答。观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仿制。

三、交流与互助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交流。(演示)

四、课后作业下次我们要做一件大的剪纸,请准备好彩色纸(8k)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教学过程:第二、三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剪纸作品。(课件出示)

2、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3、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板书设计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纹样寓意阳刻色彩技法阴刻图案构思时要考虑混合刻用途 教后小结:

上一篇:医院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优秀学生干部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