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的观后感

2024-10-17

三峡好人的观后感(通用6篇)

三峡好人的观后感 篇1

电影《三峡好人》观后感:好人,一生平安

电影《三峡好人》观后感:好人,一生平安

一件朴素的背心,一个破烂的包袱,山西矿工韩三明为了寻找分别十六年的妻女,踏上了陌生的土地;一副简单的生活用品,一份热切的期盼,山西护士沈红为了再见离别两年的丈夫,来到了偏远的城镇。《三峡好人》中,两个毫不相关的普通人,怀着各自的期待,来到了同一块满目疮痍的土地——重庆市奉节县。

《三峡好人》是一部由贾樟柯导演,在“三峡移民”工程背景下拍摄的影片。贾导用平淡的叙事手法,以韩三明、沈红的寻亲过程为主线,讲述三峡人民在“三峡移民”时的生活状况。

“三峡移民”,是一件历时八年的浩大工程。因为长江水位上涨迅速,将会淹没奉节县的一部分,政府安排十万名居民迁到广东、福建等地。正如影片所说:“一个两千多年的县城,几年就拆了,怎么能没问题?”被迫离开故土的居民们遭受着种种磨难——经济困难、疾病缠身、亲人分别......在重重苦难下,人们为了生计,只能靠耍小聪明、攀附他人甚至贩卖亲人谋利。但他们本性淳朴,不会在金钱中迷失自我,《三峡好人》正是赞美了这些为了生存努力的“好人”。

我的祖籍隶属奉节县,每年过年都跟着爸爸妈妈回家看望亲人。虽然我曾经听爸爸妈妈谈到三峡移民,但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在《三峡好人》中,当我真正目睹了这一切,才体会到居民们将要离别故土,远走他乡时的无奈与眷恋。一个两千多年,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古城就这样沉入了水底,确实让人觉得惋惜。

《三峡好人》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整部影片通篇都在讲一个平淡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华丽的特效。某些“大片向”电影确实让人感觉激情澎湃,但终究只能消遣;《三峡好人》虽然只是安安分分地讲故事,却将“三峡移民”的背景及当地居民的淳朴融合其中,这一点做得十分出色。

如今,电影市场正在被各种各样商业影片包揽,植入广告无处不在。而这样一部从头到尾叙述、不带任何商业性、能为我们传播正能量的电影,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构思精妙,演员也要“专业”,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三峡好人》在背景处理上恰到好处:民工之间的方言谈话、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表演、真实的移民场景......这些景象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置身于影片中。不得不佩服贾导的胆量,为了让故事真实,他放弃了明星大腕,剑走偏锋,选择了“业余演员”——影片中除了沈红的扮演者是专业演员,其他的群众演员几乎都是当地居民。一句句从“演员们”嘴中说出的方言,不但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反而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气氛,显得更现实。这样的大胆尝试,收效甚佳。

相比沈红,我觉得群众演员更有“演员范儿”。特别是“小马哥”,做人处事真有一副“发哥风范”,让人感受到“江湖豪气”。“小马哥”这一类人,属于当时社会中的“异类”,能力不足的他不努力工作,想走“不平凡”的道路谋生。从他一开始欺负韩三明,到后来视韩三明如兄弟,不难看出,“小马哥”也是一位“三峡好人”。

贾导在一些小细节的刻画上,更是令人拍手叫绝。

影片中四次出现了“烟、酒、茶、糖”的字幕。乍一看,只是对四种物品的总括,但仔细品味,其实这四个字对应的正是《三峡好人》中的情节。每一个字是小片段的总结,也是下一个片段的开始:“酒”是韩三明找到妻子哥哥时的场景;“茶”是沈红寻找丈夫时的过程;“烟”代表三明初来乍到寻求帮助;而“糖”则有两重含义——“小马哥”与三明的告别、三明对妻子的告别。这四个字的运用,让故事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引人入胜。

影片中,韩三明与拆迁工人们的对话令我印象深刻。一位工人问韩三明:“你来的时候看见夔门没?”韩三明摇摇头:“没有。”另一位工人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十元人民币,在他面前晃了两下,带着几分得意地说:“这十元的后面就是夔门。”夔门是奉节的标志性景点,我回老家时,爸爸曾指给我看过。老实说,这件事连我也不清楚。

韩三明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哦,这是我的老家。”他拿出一张老版的五十元人民币——背后印的是黄河壶口瀑布。工人们大开眼界,一位工人低声嘟囔了句:“哦,你的家乡也不错啊。”一段简单的对话,把各自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一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马哥”不幸遇难后,韩三明为他点了三只香烟祭拜。这样一个不起眼,甚至有些不尊敬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韩三明的质朴和重视朋友的善良本质。看见“小马哥”的微笑永远定格在黑白相片上,我竟也感到鼻头一酸。

故事的最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平凡结局——韩三明准备和妻子复婚,沈红决定和丈夫离婚。生活就是如此戏剧性,世事难料,幸福无法强求,我们只需顺其自然,享受每一天。

《三峡好人》的英文名被译为“still life”,意为“仍然生活”。是的,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也要坚强地活着,生活还要继续,遭遇困难时,请在心里默念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三峡好人的观后感 篇2

剧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传播三峡作为中国具有地标性的天然景观, 它的神奇和秀

丽, 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三峡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杜甫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说, 三峡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时性的空间, 它给了中国人以美好家国的想象。1992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修建三峡工程, 这意味着一百多万三峡库区居民将为这项世纪工程离开故土, 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其中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 局外人很难体会和感知。贾樟柯以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 把镜头投向历史重大事件下的三峡底层的现实空间, 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当下, 以三峡大坝建设为历史背景, 展现了为三峡工程做出默默奉献的底层人民生活状态, 将一个正在消逝的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人民的故园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时代风貌和底层空间。

一、青石街5号

“青石街5号”是写在香烟壳上的地址, 即片中男主人公韩三明十六年前花钱买来的而后又被公安解救回家的妻子麻幺妹家地址。它是电影中一个真实而又虚拟的道具, 它存在于观众真实的想象, 又具化为一个写着地址名“青石街5号”的香烟壳。看到“青石街5号”, 观众自然会联想到是一个曾经的热闹的居民区。对于韩三明来说, “青石街5号”就像黑夜中的灯塔, 人生的港湾, 那里有他的妻子 (尽管是非法买来的) 和他十六年都没见过的女儿。韩三明按图索骥, 坐着摩的来到所谓的“青石街5号”看到的却是被江水淹没的茫茫一片的水面。巨大的空间转换震惊体验便在银幕内外同时产生, 给人一种瞬间沧海桑田的幻觉。这不是片头展示的变钱魔术, 但与变钱魔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在变钱魔术面前, 憨厚老实的韩三明并不吃套, 没钱不说, 在被搜包之后从裤兜里掏出来的竟是一把小弹簧刀, 让勒索钱财的“江湖艺人”大吃一惊。然而, 站在变成一片“江湖”长满杂草的“青石街5号”岸边, 韩三明却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问道:“怎么都是水?”。继而又问:“人呢?”

“青石街5号”代表的是平民的生活空间, 随着三峡库区的放水, 它静静地沉入了水底, 同时它又代表着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那就是三峡工程产生的移民对底层生活空间的重大改变。“青石街5号”在电影中的空间呈现暗喻了一种权力的介入和秩序, 它是在外界的强力介入形成的, 具有时间上的断裂性和空间上的虚幻性, 它是现代社会的“异托邦”。它是一个带有平民性、政治性和历史性的空间, 永远地消失了。就在韩三明凝视着眼前的一大片水面之时, 一种巨大的现实虚幻性在银幕上弥漫开来, 而现实的虚幻性更说明了真实的残酷性。淹没在水下的“青石街5号”暗合福柯的“异托邦”特征, “最虚幻的空间却揭示出真实的空间”。这种空间变化的震惊体验可以说是每个身处现代化进程中普通中国人的共同感受。

二、拆迁的废墟现场

影片《三峡好人》多次真实呈现了拆迁的废墟现场空间。影片第17分钟时, 韩三明去找麻老大打听麻幺妹的下落, 他站在高处看着正在拆迁的奉节县城, 画外音是铁榔头砸击砖块的声音。接着画面上呈现一片拆迁的房屋的废墟之上, 一个所占部位很小的人在右上部房屋上用榔头敲击砖墙, 韩三明从废墟上穿过, 一路走来不时传来榔头砸击砖墙的声音, 走过一片拆迁的房屋留下的废墟, 来到江边麻老大的船上。另一段, 韩三明加入拆迁民工队伍, 在拆迁的房屋现场, 几个民工光着流油的膀子正抡着锤子, 发出叮叮光郎的锤击声。忽然, 废墟之中, 瓦砾之上出现几个消毒工人拿着喷雾器在消毒, 随着他们消毒的踪迹可以看到残留的房屋内墙上的写着“努力”的字幅、奖状等。片中多处有韩三明凝视拆迁中的奉节县城镜头, 也有多处韩三明在拆迁的废墟中行走的镜头, 废墟在电影中大量地呈现, 成为导演强制性地要求观众观看的对象。

显然影片中大量建筑废墟影像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本雅明在《拱顶长廊》一文中曾提出过关于“废墟”的主题, 他把“废墟”视作一种象征, 一种现代消费文化背后的指向, “它代表了消费文化的另一面, 因为不断追求新奇, 反而变得重复, 甚至死气沉沉。”“‘历史’一词以瞬息万变的字体书写在自然的面孔之上。”“在废墟中, 历史物质地融入了背景之中。在这种伪装之下, 历史呈现的与其说是永久生命进程的形势, 毋宁说是不可抗拒的衰落的形式。”[1]《三峡好人》中大量建筑废墟的呈现正是对历史的一种表现。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 旧的不断被破坏和拆除, 碎片不断累积形成废墟, 新的建构正是要在这废墟之上。贾樟柯的电影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耐人寻味。而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韩三明到奉节正是要在自己的婚姻的废墟上重建未来的幸福。十六年前他花了3千元钱买了麻幺妹做自己的妻子, 后来马幺妹被公安解救回奉节老家, 他们的非法婚姻宣告解体。十六年后, 韩三明再次来到奉节, 在拆迁的建筑工地废墟上不停行走寻找, 正是努力重新建立与麻幺妹的合法婚姻关系, 重建他们未来的幸福。深刻的寓意, 真实的表现手法, 这样的废墟呈现也是贾樟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本雅明废墟主题的开掘, 贾樟柯用电影的方式完成了相同意义上的哲学思考。

三、奉节造船厂

从纪录短片《有一天, 在北京》一直到2010年《上海传奇》, 贾樟柯电影里的空间呈现有小县城山西汾阳、四川奉节三峡, 都市包括北京、成都、上海等, 公共场所, 而其片内更是大量地呈现了各种、各色空间, 贾樟柯的电影空间呈现现代性和传统性共存, 民族性特质和国际性特质共存, 如实纪录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激烈变化的中国。

《三峡好人》中女主人公沈红千里之外来到奉节造船厂寻找自己2年未归的丈夫郭斌, 电影通过沈红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向观众呈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真实空间。巨大斑驳的锅炉和锈迹斑斑的水管、丢在地上废弃的工作手套、已经停止了运转的生锈的车间电扇等破败凌乱的奉节造船厂的空间呈现显示了贾樟柯对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思考。造船厂象征着的是工业文明, 它的倒闭和没落也意味着现代竞争的加剧, 它同样也象征了前进的历史。片中对奉节造船厂的镜头只有那么几个, 却清晰地展现了现代工业兴衰的历史, 这是一个方面。站在历史的现场, 是对历史的凭吊。另一方面, 破败、停止运转的造船厂也是一堆钢铁废墟, 但也有辉煌的过去,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体会到它的寓意也十分明显, 过往的一切都已经终结, 未来需要重建。这样的空间呈现很好地表现了时间的隔离。片中沈红的婚姻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她到奉节来就是要结束这一举成为废墟的婚姻。她和丈夫郭斌在三峡大坝上跳舞分手时说:“我已经有别人了”也有重构的意味。重构是因为旧的已经被破坏掉, 新的宫殿正是建立在旧的废墟之上。

在《三峡好人》中, 奉节造船厂是现代工业的一个缩影, 在贾樟柯后来的一部工业题材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中则对现代工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呈现, 体现了贾樟柯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电影工作者的时代担当和对中国现代工业转变的深刻洞察。

四、重叠的三峡空间

三峡作为特定的地理空间在《三峡好人》里也有不同的呈现。第一次呈现出来的三峡是人民币上的一个缩影。在几个拆迁民工的租住屋“唐人街客栈”里、一个民工拿出十元钱让韩三明看自己的家乡———印在十元人民币背面的三峡夔门, 韩三明拿着十元人民币仔细端详背面的三峡夔门风景, 随后拿出五十元钱介绍自己的家乡, 让他们看五十元钱币背面的黄河口瀑布。后面的段落便是韩三明拿着十元纸币对照比看现实中的景观三峡夔门, 韩三明近景, 中景三峡夔门朦胧的景色。十元钞票给了一个特写。对于底层来说, 钱, 似乎对他们更重要, 是他们生活的基础, 而真实的三峡只是他们生活依存的一个空间。

在影片的另一处, 片中韩三明与小马哥在小酒馆里吃饭, 交换手机号码, 小马哥手机铃声响起《上海滩》的主题曲“浪奔, 浪流”的歌曲声, 随着歌曲声画面依次切换为轮船上电视里播放的三代中国领导人建设三峡大坝的远景表达以及含泪撤离三峡的移民镜头, 然后画面又切换到沉默木讷的韩三明光着膀子扶着围墙眺望在云与雾笼罩下的三峡的大全景, 给人巨大的空间感, 力量非凡, 仿佛穿越了历史与民族。这个画面很好地用电影语言诠释了苏东坡“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哀吾生之须臾”诗句的哲理性、空间性、历史性。

在片中, 作为权力空间的三峡、底层生活空间的三峡和自然空间的景观三峡重叠在一起, 这样的空间使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感到自身身份的危机。我们在观看贾樟柯电影时, 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强大的社会力量的介入, 感觉到个体被社会力量的推挤。或许只有对现实有着深刻理解和洞察的艺术家才能在自己的作品里自觉地做到这一点。

五、结语

三峡的变迁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化, 三峡地区的民众思想的变化也折射出整个中国人思想的转变, 三峡地区出现的问题也反映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三峡相当于处于现代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缩影, 贾樟柯讨巧的把故事建置在奉节这样一个被全部拆迁的古城, 这是中国所普遍呈现的外在形态;同时他又聪明的把那些标签式人物以及他们概念化人生柔和到背景里, 于是一个外在和内在的真实中国呈现在眼前, 那正是观众熟悉的中国, 那正是从未有人去表现的中国。电影中的刘厂长回答闹事职工的那句台词一样:“这么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 两年就给它拆了, 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 简单的一句台词像画龙点睛一样点出了一个真实的三峡!现实中国是躁动的, 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比电影更戏剧。现实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 建城和拆城交叉进行, 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历史现场, 而三峡是其中一个碎片。

参考文献

浅谈《三峡好人》的叙述方式 篇3

[关键词]《三峡好人》人文精神艺术语言诗意

在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一个转变就是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席卷下,从计划经济的“政治社会”转向了市场经济的“商品社会”,那么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们的艺术是不可能不受到辐射的,很多自持清高的艺术家大都成了消费社会的顺民,艺术也不在是像以前那样神圣而遥不可及,而是从精神载体转变为市场里的一种商品,使其形成一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的笼罩下生存和发展。有了市场,就要按市场规则办事,于是我们的艺术创作也要受到“优胜劣汰”的考验,去经受市场化的洗礼。

在《三峡好人》这部影片中,贾樟柯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着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城市,狭义来讲,这是一部反映发生在破坏与建设并存的三峡底层阶级人们的生存状态的电影,广义来讲,其实这就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的一个微缩景观,由小见大,它纵向地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的问题,横向则洞察了当下人们的喜怒哀乐,记述了中国社会阶层中边缘化、人性化的生活状态以及转瞬即逝却又刻骨铭心的情感遭遇。社会中光明与黑暗的对立,温情与严酷的焦灼,真实和虚伪的较量都化作影片活生生的展现,化作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艺术语言,在这种艺术的叙述方式中,既有隐秘的诗意,诗意的朦胧和含蓄又有难言的凌厉以及我们精神世界微妙体验的隐蔽渴望和激情。

在影片的客观叙述方式中,一是片中的主人公和大多数角色都可以说是形象比较木讷和有些呆滞,说话总是没有升降调,同时影片也散发着疏离散漫的风格。人物的面无表情使得在面对别人时,只有令人振颤的沉默,听着时间强大的洪流从头顶碾过,这种沉默的空灵感却给予了我们更宽广的思考空间,把控诉的权力交到了我们的手中,使我们看见了许多,了解了很多。如同一块湿润的木头,质地坚韧,人物内心却有着无法掩饰的情怀,所以愈是静默便愈有力量,贾樟柯给了这一百万没有话语权的人们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不是庄严的宣誓,也不是哭天地,它没有一丝虚假和煽情,这是一个竭力自我压制的呜咽声,只能用心灵才能听到。二是片中的画面可以说很多都是采取近镜,原生态的处理人物像,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如画如雕塑般的镜头,让观众乍眼一看。还以为是记录片。如在韩三明和那帮民工告别时的聚餐上,大家光着上身,精瘦且黝黑的皮肤在镜头前暴露无疑,时而抽烟时而嚼菜,古铜色脸上的嘴巴干瘪,眼窝枯竭,眼神充满着那种对未来的不可确定和知难而上,如《父亲》_一般的描绘蕴涵着感动中国的故事,因此影片灌注了一种深沉的悲悯气质。

粗鄙的方言、极其廉价的肮脏旅馆、破败的县城、三峡风光、残留的废墟、混浊的底层生活场景、及其对人民流离的细节捕捉、平凡的感情、庸俗的流行歌曲等等杂合在一起,看似散漫的内容却闪现着灵魂的光辉,这些散落、单一、干瘪,了无生气的小场景通过诗意的组合,便有了立体感,才充满了张力和弹性,同时也就获得了质的飞跃。在现实外壳的包裹下有血有肉,有份量,这就是艺术的叙述方式:从日常现实生活叙事到诗的观照,这里的诗是广义的,不是指一种特定的题材。诗是一切艺术的本质,是一种诗性的观照,《三峡好人》表面上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但背后却散发着隐秘的诗意,平凡而简洁的对话就能点出哲理,运用饶有诗意的语言来刻画人性,雕刻灵魂并寓于生命哲理:借助诗的语言,我们才得以开始体验,开始想象,开始情感的熔铸。黑格尔在《美学》中举了一个例子:古希腊时期的希波战争,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三百多名斯巴达人守在一个关口来抵挡四千多的敌军,来挽救斯巴达城邦,这三百多名斯巴达人最后都全部阵亡,那么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就需要记载下来保存给后世,就有两种保存方式:一种是日常叙事,像历史记载一样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详实的记录下来,可以说三百多名斯巴达人曾经在这里与四千多敌军战斗,而后全部阵亡,如果要给这三百多名阵亡的将士立一块英雄纪念碑。那上面的墓志铭该怎样表达呢?日常表述方式仅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事实.我们肯定是不会满意居然用这种方式来记录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事件,它应该印刻在世世代代后人的心灵之中,所以我们这时候要采取艺术的方式,需要对语言进行艺术的用法,于是必须有一首诗来记述这段历史事件,这个任务便交给了古希腊的诗人:西蒙尼,碑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于是他创作了一首只有两行体的诗:“过路人,请传句话给斯巴达人,为了听从他们的嘱咐,我们躺在这里。”这显然和刚才的日常叙述是迥然不同的,给予观众的影响也就完全不一样,当我们面对这两行体诗的时候,面对《三峡好人》中这种叙述方式的时候,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事实,我们还获得了另外一种东西,它是形象的、直观的,它给予我们心灵的影响就像是在心野中看到了一尊雕像,它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虽然有点模糊,只有大概的轮廓。但它充满了精神意味,我们直观到斯巴达人的英雄似的死亡和英雄的墓地,它用的是一种雕塑般的文字在表述,用海德格尔的话讲就是:一种存在被成名了,这里不是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这个存在者本身给予我们了,而是一种存在向我们敞开了,如海德格尔本人所讲:“被我们称之为情感(FEELING)或情绪(MOOD)的东西或许是更为合理的,就是说,更具有深刻的感知力。因为与所有那些理智相比,它更向存在(BEING)敞开。那些理智由于同时变成了理论模式(RATIO)故错误地解释为是理性。”也就是说,情感与情绪更密切的联系着存在,更具体、深刻。更内在的呈现存在的状态。所以人的情感体验对艺术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世界存在着各种事物,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物,并没有什么意蕴,意蕴是人赋予它们的,艺术之所以要情感体验就在于体验能赋予事物以意蕴,艺术家在体验过程中,情感灌注对象的结果就是让对象的意蕴显露出来,存在及其意义更向情感敞开,事物通过情感而获得存在;而艺术家的体验又和普通的经验有着根本的区别,伽达默尔这样对体验作解释:“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一种新的存在状态(SEINSTAND)。”也就是说体验首先是被自己经历的生活,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又是经历后“继续存在意义”的部分,是经历中让我们难忘的、激动人心的东西。而艺术家通过艺术表现就把体验转化成了一种“新的存在状态”,那么所谓的体验就是经

验中见出意义、诗意和精神思想的那部分。就像诗中的英雄,不再是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但我们把这种存在:三百多名斯巴达将士为挽救一个城邦的存在斥诸于诗意的语言的时候,它就深刻而精确的表达了三百多名英勇将士所遭遇的桀难、牺牲和拯救精神,诗的语言引发了我们的静观默照,自身获得了一种得以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并延伸出一个遥远的未来。于是黑格尔这样总结:“美是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诗意的语言正面临着衰亡的命运,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诗意和神性已经荡然无存,我们至多去眺望它们远去的稀微的影子,而在《三峡好人》里我们又看到了这种回归,也认识到了语言的衰落是人在世界上的一种厄运,这在本质上是“由于人的本质被戕害”,它是生活的僵死和秩序对语言的原创性功能的侵蚀,于是诗意消失了,只有不断的复制同样的东西,对世俗语言的迷恋和把玩越来越使人陷入软弱的境地,陷入了对千篇一律秩序规则的依赖,这便导致人个性的丢失,人们陷入一种集体的幻觉之中,一方面对物顶礼膜拜。市场下的商业社会把人的精神思想活动都简化为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一切不能为人们消费象征地位的事物都被宣判是无用的,于是诗意的语境无情的消失了,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牢牢控制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这正是个性力量消失后一种必然趋势,媒介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又加速了个性的进一步沦丧,思想、情感、意识等被简单的复制。《三峡好人》在借助语言的诗意力量把人从毫无话语,毫无个性的、软弱的生存状态中拯救出来的同时,也力图在日常语言的统治中恢复语言的再生功能,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拍电影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知道我们生活在变化中的中国。每部电影背后都是一个社会,并不是自我的、个人的生活状态。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背后巨变的社会背景的影响,这是一开始确定的主题。”

影片三峡好人的影评 篇4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细节是影片一开始的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此处长镜头的运用如同一副翻卷开的画轴,将其中的内容缓慢的呈现出来。影片一开始显现出之前声画串前,伴随着轮船声长鸣,江水滔滔,嘈杂声响,船上的人群打牌抽烟、看手机、看手相、聊天、扳手劲的场景被展现出来,俨然一副众生相。船外风景秀丽的三峡风光,对船内是人来说只是装饰,他们或娱乐,或在思考,与他们似乎相隔甚远。空气中弥漫的是噪杂的声音和浓浓的烟雾,即使船外的风景再漂亮也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一根又一根的燃烟似乎永远不能驱赶人们心底的压抑,这一段很好的将劳动人民麻木的心理和艰辛的生活以及空虚的精神世界刻画出来了。

影片中,导演在很多细节运用隐喻蒙太奇使得导演的意图在被隐蔽的同时得到了升华。韩三明和其他人一起谈论人民币时,反面的背景由黄河壶口瀑布变成隐喻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于韩三明来说寄托的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与独在异乡寻找爱人的艰辛。片中小男孩在韩三明身边唱《老鼠爱大米》的歌时,镜头转向正在吃面的韩三明,他满含深情的听着小男孩的歌,看着他离开,此处则是对韩三明和麻幺妹感情的隐喻,像老鼠爱着大米一样,感情浓厚,时长却永不会改变。而当小男孩出现在沈红的船上时,《两只蝴蝶》响起,特写镜头呈现的是沈红失落和无奈的表情,此处导演意在表达沈红和郭斌爱情的悲剧性的隐喻,像两只蝴蝶一样彼此追逐,最后却各自飞走。结合整部影片小马哥这一角色的悲剧性,更是对这一缺少道义社会的一次深层的批判。小马哥的手机铃声《上海滩》,又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在如此缺少道义的社会里苦苦寻找道义的“小人”,最终只能像浮萍一样被海浪打翻。《山海滩》则是对小马哥注定悲剧收场的暗指,更加剧了其悲剧性。

影片在叙事上被明显的分成四部分,借以烟、酒、糖、茶四种实物予以划分,然而作为影片中的物体细节,它们却有深深的含义。烟酒糖茶,这四种计划经济时代标志产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部影片中被导演赋予了更深的韵意。烟,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是做为韩三明这个从计划经济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暗指。对韩三明来说更多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三峡库区与人相处的一种工具,无论是何老板,小马哥还是工友。酒,一种与人礼上往来的工具,更多的蕴含了韩三明对麻幺妹的深深的感情,越陈越香的感情。糖,在韩三明决定要带麻幺妹走时,两人分糖的场景不禁让观众落泪,虽然相隔十六年,俩人的感情依旧如此糖一般甜蜜。茶,则是对沈红爱情悲剧的隐喻。茶对与沈红越喝越淡,像沈红和郭斌的爱情越来越淡,最终不会走到一起。

超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也是片中值得观众注意的细节。连接韩三明和沈红两个段落的飞碟,飞过时都会被两人或者更多的人注意。然而,现在看来又有多少人注意过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此处是对当权者的一种讽刺。蕴含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华”字碑,对三峡工程大移民的一种纪念,如今却变成了烂尾楼,立在三峡库区最显眼的地方,一群儿童高高兴兴的奔向石碑,孰不知自己的命运早就被改变,而当石碑升空的时候则是对女主人公下定决心的一种暗指。韩三明临走时看到一个走钢丝的人,此处的超现实手法则是对韩三明一伙人道路危险的暗指,然而面对危险为了生活不得不坚持走下去。

影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其成就不言而喻。纪实与美学的完美融合更成就了它的经典。贾樟柯,这个独具特色的导演,带给了电影太多的惊喜,也观众带来了太多的感动

《三峡好人》影评精选

《三峡好人》:好人开始自救极度爱一部好电影的时候,会象爱一个人,情最浓时反而说不出有条理的话来。在我的眼里,贾樟柯还是那个贾樟柯,我喜爱的就是他不变的情怀。并不是因为说《三峡好人》得了金狮奖才让我觉得它与众不同,它的与众不同是天生的,跟《世界》一样,跟他之前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甚至偏激地认为,那些去年鄙夷《世界》而现在猛夸《三峡好人》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贾樟柯。

《世界》借“世界公园”这个浓缩世界来表现现实社会是取巧的,《三峡好人》借过客的游历眼光来巡视三峡库区,其实也是取巧的,但这两个巧取得好,后者更是紧密结合当下中国甚至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反映了大部分中国人面临的生存状态,诉说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凡人命运。如果说在过去的贾樟柯电影里大时代背景只是停留在背景音乐和影像上,作为一个个符号出现。现在主角则是要身陷这样的历史变动,眼看着江水慢慢淹没曾经住过的房屋,实实在在地跟随历史发生。

《三峡好人》里最触目惊心的就是变化。三千年的古城,两年就拆了,这是城市的命运。在这样急剧变化的漩涡里凡人的命运就更不必说了。昨天才住过的房子,今天墙上就写上了大大的“拆”字。楼墙上的淹没水位线数字让人有今夕何夕之感,因为不久后我们注视它的角度将不复存在。面对这样的废墟之城,相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有心里被掏空的感觉。这是一个时代的寓言,旧的已经统统拆去,我们丢弃了几千年的传统,但新的还没建立,我们只能象库区移民一样流离失所、彷徨找寻。这其实是贾樟柯一直都在表达的情怀,这次他更直接就借“小马哥”说了出来——“这个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

好在这次他不再让电影的主人公继续彷徨,在那么多的变化背景里,贾樟柯先讲的就是一个“不变”。影片的英文名“Still Life”意思是“静物”,是不会变的东西。当镜头扫过那些楼房废墟,遗留在墙上“静物”一个个映入眼帘:写着“努力”两个大字的书法、不知道是学生还是工人的奖状、偶像明星的海报„„每一件静物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人,现在,他们在哪里呢?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了吗?他们是否还是那样努力那样先进那样喜欢那个偶像?我多希望他们不会因这些巨大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里,韩三明是个闯入者,而且还是个倔强得难以改变的闯入者。他没有动摇过寻找妻女的决心,他以自己的沉默和坚决对抗周遭的一切,在船上被勒索的时候很沉静地掏出小刀,在遭到亲家冷遇的时候一再重复“我就是想看看孩子嘛”。在这个山西小矿工的身上,有着这个时代普遍丢失的坚持。

电影的两个主人公都是三峡的过客,他们都是来这里找人的。寻找的主题是贾樟柯过去电影的延续,在他之前的作品里,人物也都是生活在不确定的状态中,但他们始终是无力的,是随波逐流的。而本片一开始的寻人,其实就已经是一个不同,是不向命运妥协的举动。而最后无论两个人寻找到的结果如何,他们都为以后作出了决定。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说“中国的变化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大家都该做个决定的时候了。”其实变化永远不会结束,但对于一个个的个体来说,时代的步伐是无法改变的,与其等待外在来改变自己,不如坚决些,在变化中做出自己的决定。“三峡好人”的名字来自布莱希特的话剧《四川好人》,该剧探讨的是“改变人还是改变世界”的问题,在这里贾樟柯显然是选择了改变人这条路,象韩三明和沈红一样默默活着的好人,其实都是很孤独无助的,那个只同时出现在他们俩眼里的UFO,是他们维系的线——他们都是那么的孤独,他们期待的美好生活仿佛只在UFO时代那么遥远。在这样的无助之下,好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得坚决起来、开始自救。前面已经说过韩三明的坚持,沈红则是学会了坚决。从挥起铁锤敲开锈迹斑斑的锁,到留给无情丈夫一个远去背影,这个渐进的坚决过程,相信也可以感动你。特别是宣布决定前,轻偎着丈夫起舞。这应该是她独居两年来一直在梦里做的事吧,于是她实践了这个梦,然后在丈夫还疑惑不解的时候让睡梦苏醒,坚强地走向现实生活。赵涛的这段表演,是电影里最华美的篇章。

是巧合吗?今年最直面现实的两部好电影说的都是四川方言(包括重庆话),又都是发生在长江边上的故事,它们是《三峡好人》和《疯狂的石头》。真好,中国电影还有贾樟柯和宁浩,真是我们的幸运!多希望他们以后都能如现在这般,一个艺术一个商业,永远不拍假大空的东西,永远那么坦率地面对真实„„唉,2006还没过去我就开始怀旧了,我是不是也不适合这个社会了„„

影片中用文字突出了这四个细节:烟、酒、茶、糖

烟,伴随着民工们每一个日夜。烟雾中,打发时间,打发寂寞。也是大家之间交流增进情感的工具。

酒,麻老大拒绝三明的礼物。因为还记恨着十六年前,三明三千块钱买了个从四川被拐来的媳妇,虽然百般爱护,媳妇还是跑回家了。她就是麻幺妹。

茶,巫山云雾茶。斌斌(好搞笑的昵称),如今已贵为老总,天天应酬领导的他,两年前扔在厂里的东西。作为和往日作别的礼物,留给了两年后寻来的妻子。

糖,两处出现了糖。小马哥赚了50块钱,丢掉的却是命。而临走前,年轻的他还开心的分着糖,与大家分享这50块钱生意的喜悦。另一处是三明和幺妹夫妻一人半颗糖的相濡以沫。(有人说看完了这片再也吃不下大白兔奶糖了....)

细节回味:

开摩的黄毛带三明来到“青石街5号”,对着江心说“中间那个土墩墩就是青石街5号”,黄毛长时间望着江面:“看到没,停在那边的那条船,我家原来就在那底下,早就没的了”——江面下是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奉节县古城

在废墟中喷洒消毒水的工作人员,拆了一半的房子,遗留下半面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写着“努力”,还贴着周杰伦的海报、奖状、屋子原来主人的照片。

那个光膀子的孩子,不停地扯着嗓子唱着那两首流行得让人感觉恶俗的歌。《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他努力地唱着,也许他不明白歌词的含义,然而,至少在歌声中,他快乐。

“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三明心中当时一定一镇。

小马哥永远都是乐观的,开朗的。世界就像是在发哥电影里面那样的美好。还是个年轻的生命,随这个古城而去。他手机铃声“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很切题。而韩三明的手机是《好人一生平安》。嗯,美好的愿景。

沈红渡江去对岸找丈夫,路上遇到十几岁的女孩子春宇,拉着她问要不要保姆。(贫困的命运,往往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对,“世袭贫穷”)小姑娘低下头一直不安拨弄野花,沈红转过头去,看着远处,说“天真阴啊”。

沈红一路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到处接水喝。感觉这就像她对郭斌的感情。一路失望,水很快干了,却不舍丢弃。结尾应该一幕沈将瓶子丢弃的镜头,哦,不,那样就流俗了。

10元钞票,后就是这个地方,夔门。奉节民工们为之骄傲。正如三明为五十元背后的黄河壶口瀑布也算是他的家乡一样骄傲。可是却没有人为他们骄傲。

一亿四千万。歌舞升平间,郭斌骄傲地向领导展示巫山长江大桥,展示这“光艳”的工程。展示这天堑变通途的“伟绩”。

外星人。正如导演隐晦地说的那样。本片中外星人的出现,是第四个眼睛默默关注着这些底层人的生活。他们不去关注长江大桥的宏伟,而是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

茶馆里,川剧扮相的刘关张或玩着PSP游戏,或眼神迷离发呆.颇为讽刺.最后是一个人在高空中走钢丝.隐寓前路确实不明方向更是坎坷危险,但是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路,还要走下去.影评二

1·镜头语言

主要采用了景深长镜头,段落镜头以及静观长镜头来平行描述两条主要的故事主线,而极少使用蒙太奇镜头语言来叙述,这样的镜头设置,景别变以丰富,人物调度灵活纪实感很强,有点类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中全景为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流动,人物周围的平民生活的丰富细节,让存在于现实中的真实的连续性转现在银幕上。这是第一点。其次影片中的镜头位置与镜头表现的主体(人物)通常都保持在一个全景的固定距离上,镜头或静或动,动也是在全景画面的横移中形成画卷式的构图的空间流动,在这种缓慢的横移中展示人物的游历,探望,被接待成被冷落等活动,这样观众的视觉感受也始终处于客观审视的状态,因此给观众的观赏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的空间。

2·理性思考

贾导的上部影片故事背景也是在三峡,他似乎很看重这块土地,三峡的变迁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化,三峡地区的人思想的变化也折射出整个中国人思想的转变,三峡地区出现的问题也反映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三峡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缩影吧,贾樟柯讨巧的把故事建置在奉节这样一个被全部拆迁的古城,这是中国所普遍呈现的外在形态;同时他又聪明的把那些标签式人物以及他们概念化人生柔和到背景里,于是一个外在和内在的真实中国呈现在眼前,那正是观众熟悉的中国,那正是从未有人去表现的中国。

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畸形的发展的,仔细想想中国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的进程,从宏观上看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追赶发达国家(中国是想用不到30的时间来完成欧洲将近300的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就像是在这条无止境的“高速公路”上的洪流一样疾驰,无论是是出于主流的意识驱使还是个体的欲望,大多数都一致向前(钱)看,生怕被落在后面,于是大家都疯狂的飙起车来,互相竞争,卡位,尽可能的加大马力超车,从而忽视了交通法则(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制度),而且交通的潜规则像是另一只无形的手也在操纵着这条“高速公路”,又一些人却是减速,想看清这路边的风景或是休息一下,这就可能造成后方车辆的追尾,于是这条“高速公路”上必定是严重的交通事故重重,堵车现象严重,交通无秩序。正常的国家发展应该是在平稳的常速公路上进行的,及时也会有交通事故(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造成的影响也不大。电影中的刘厂长回答闹事职工的那句台词一样:“这么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两年就给它拆了,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就这么一句话像画龙点睛一样点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现实中国是躁动的,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比电影更戏剧。现实中国是个大工地,建城和拆城交叉进行。现实中国是漂流欲室,漂流的人,漂流的欲望,沸腾交织。

可以说在现实中国里总能找到韩三明、赵涛、郭斌、夭妹子、小马哥、丁亚铃这样具有高度标签符号式的角色。

韩三明:生命特征:男,40岁左右,长期重体力劳动锻造结实身板,几十年艰辛生活印刻在脸上,是生来就不被关注、没有话语权的沉默者。韩三明是个真实的人物;姓名真实,是贾樟柯的亲表弟;身份真实,他是个地道的煤矿工人;行为式真实,他勤劳、沉默、善良、坚持、忍受一切生活磨难。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物是现实中国坚守在土地上的大多数劳动者的典型代表,是从不曾被影视作品阳光关照的人,他们仿佛生来就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不曾被注视到;从贾樟柯开始,韩三明们开始浮现在所谓的主流人群眼中,主流媒体版面上;这个浮现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贾樟柯用了十年时间从《站台》开始,经过《世界》的再注视,到《三峡好人》的全面关注,完成了对韩三明式沉默的大多数致敬仪式!

赵红:生命特征:女,35岁左右,小城市普通女职员,有过曾经美好的爱情婚姻生活,最后又失去这一切。赵红在《三峡好人》里是个虚拟的人物,和现实生活里赵红的角色不符,所以赵红在表演上无法达到韩三明那样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情绪的高度统一,她是个符号化的人物,是中国式离婚中被遗忘被抛弃的女性代表。

小马哥:生命特征:男,17岁左右,小城市无业叛逆青年,争强斗狠,恪守义气,最后把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洒在虚妄的江湖里。小马哥在《三峡好人》里是贾樟柯刻意安插进去的一个更符号化的人物,贾樟柯通过小马哥的口表达了一种当下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精神失落,一种怀旧情感。小马哥这样的角色和周润发的“小马哥”一样都不适应现实世界,他们应该生活在金庸武侠世界的江湖里,他是这个世界反抗着的代表,但最终都是悲惨结局。

夭妹子:生命特征:女,40岁左右,一个没有经过文化教化的重体力劳动者,生活遭遇让她变的木呆,她也曾经反抗过,最后她默默接受了来自生活的一切重压,在内心里她后悔了当初的反抗。她是没有任何资力反抗来自社会的任何伤害的,是比韩三明更无助,被现实损害的更深的劳动女性代表。

郭斌:生命特征:男,40岁左右,军人出生,不甘平庸,他同样相信暴力可以改变生活,但是他成熟、世故、与时俱进的变化并成功的分享了改革开放造就的大蛋糕中的一点点甜头;他相信自己的变是对的,不变的人是傻的,所以当赵红说出自己的变化“我喜欢上别的男人了”,他立即不假思索的说:很好呀。他是变革社会中获得利益者的代表。

而面对这么一个高的速度,这么多的陷阱,这么险的路面,每个人都必须选择自己的车速,方向。就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或是像郭斌一样成了一番事业,或是像小马哥一样未成功便已埋了尸骨,或是像韩三明一样继续着自己的轮回生活,或是像赵红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选择放弃„„影片结尾的一幕让人潸然泪下。拆房子的短工活快要做完了,韩三明在拆迁工地的工友们,跟韩三明讨论起将来的生计。他们先是对韩三明老家山西煤矿的工钱数目(一天两百块)兴奋不已,但听韩三明说完煤矿经常出事死人后又集体陷入了抽烟沉默。在缭绕的烟雾中,在一片静默中,农民工们艰难的考虑着这个艰难的决定。去?还是不去?要赚更多的工钱养活家人?还是要保证自己的生命?银幕前的我,也在揣度着他们的犹豫,他们的彷徨。这是怎样的一个决定啊,让你在生存和生命之间取舍?你会选哪样?但影片除了给出了小马哥意外死亡的答案外,其他人的选择都没给出答案,三明不知道是死于黑矿还是赚钱娶妻回家,赵红不知是重新开始生活还是孤独一生,那些和三明一起上路的那些民工也是生死未付,郭斌不知有没有和丁亚玲结婚。对于这种种选择,导演也没有给出褒贬的个人判断,不带有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这样的手法娓娓的道出了事实:在这么一条“高速公路“上我们多数人的选择是无奈的,尤其像三明这样的社会底层人民,他们的命运的好坏已经不是由他们人生选择的好坏决定,能更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洪流的制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勇敢的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纵观全篇导演只是很客观把中国社会做成一个小模型呈现给你,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影片中人物的选择可能和你的选择相似,但答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3.导演责问

而就是这么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却出现了一些超现实的镜头,这在贾导以前的作品中从未出现过,我想这可能是导演演绎现实的另一种的技法,这些超现实的笔触并不为表现人类的潜意识状态,也不是要反抗写实主义,当观众看的时候或许会觉得莫名其妙,会有种不可言状或者无法理解的感受,其实这种感受正是当下中国很多事情带给大家的反应(韩三明和赵涛同时看见飞碟,他们都没有表情,不惊奇,不呼喊,因为这对他们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飞碟如同国家大事,比如:三峡大坝的建设,十六大的召开,上海市长被抓,奥运会等等都和他们没有关系,眼前他们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爱人,过平凡人的生活,那些大事或许曾经给了他们惊奇的表情,给了他们呼喊的动作,但从没有给他们任何实质的帮助,所以他们会无视这些惊奇,即便是飞碟)。另外我觉得这也是导演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在长时间的对现实沉默后贾导终于发出了对现实生活的怀疑和不信任,这部分的处理和余华的《兄弟》后半部的处理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兄弟》后半部有种强烈的荒诞、超现实感,但这种感觉又那么真实,不曾脱离中国;这是种高度的抽象形式,有此处理,获得金狮奖不足为奇(《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电影的一贯主题,即展示巨变的中国现状下变化与不变的人,揭示变化的中国里谁是获得利益的人,谁是被损害的人;进一步对中国社会、制度、变化发出疑问甚至责问!以《三峡好人》为结,十年来他的系列作品完成了对劳动者的致敬,对现实的责问。此后他的《刺青时代》、《双雄会》即将展开对对逝去者致敬,对历史责问!)。

4.感性呼吁

最后针对韩三明这个人物我再做一次评论。韩三明表面上是个老实懦弱的男人,而实质上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不需要像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高大威猛。而是当你面对残酷的现实,你是否有勇气来面对,即使会有牺牲。当韩三明得知自己的妻子需要三万块钱赎身时,就暗暗下定决心,即使自己死在煤矿,也要救妻子出来,最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我要带夭妹走!”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将男子汉的气概诠释的淋漓尽致!

中国导演中不乏有勇气正视平凡人、失败者的生活和存在者,却绝少有导演像贾樟柯那样,有想像力将平凡人和失败者描绘成英雄。环顾今日的中国影坛,除了贾樟柯,还有谁愿意用摇摄的方式,三番四次给予煤矿工人韩三明一种英雄式的注目礼?

烟酒糖茶的好人生活

贾樟柯导演的影片三峡好人以独特视角关注拆迁过程中三峡人民的生活,用质朴的表演和新奇的艺术手法传达一份努力生活的渴望。像格非评卡夫卡时所说:若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愿阅读,那必定要失望的,贾导演的电影亦不是以情节取胜,全片讲了韩三明来三峡找寻逃走的妻子后复婚和沈红找到多年未见的丈夫后离婚的故事。拍摄中注重生活细节,还原人物本色,是“有故事性的纪录片,有纪录片特色的故事片”。而真正打动人的是影片深处散发着不浓不淡的人性关怀,导演与演员共同用浅浅的笔触却恰到好处地直击社会现实,我想这也是近年来最具有人文气质的一部好片子了。

烟:最先出现在影片中,从昏暗的画面中淡出白色的中英文字。此时的烟是韩三明用来与麻么妹儿家人套近乎的工具。麻老大对这个曾拐走自己妹妹的男人却毫不领情,言谈中透出冷漠与不耐烦也是常理,甚至有个小伙子怒火中烧,端着面碗上前踹了韩几脚,这些都和韩对妻子对十六年未谋面的女儿的想念形成对比。几年夫妻也有百日恩了吧,他们早已冲出“买妻”的封建含义,在道德伦理底线上开出别样浪漫的爱情之花。

韩三明在片中常掏出一和芒果牌香烟,这在二十年前是好烟,多少年走过,他依然保留着旧习。重复出现的掏烟,点烟,吸烟的动作,无不折射出韩复杂矛盾的内心。这个不善言辞的山西男人话语简单,常用“哦”“嗯”代替回答。是物是人肥还是一个人的独舞,这要看看那吐出的变幻上升的烟圈如何回答。

糖 :大白兔奶糖,这是每个孩子记忆中童年的香甜,在影片中出现时不由得让观众浮想联翩。小马哥与朋友们去云阳摆平一个人,临走前意气风发,给车上的兄弟们和韩分发糖吃.好像是对眼前道路过于美好的估计,这块糖拿在韩手中有了沉甸甸的担心,他更年长,也更加深思熟虑,或许他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望着一张张兴奋的跃跃欲试的脸,他只能用沉默表达自己的关心.想不到一块糖竟成了俩人分别的见证,当韩点了三根香烟立在他照片前时,铃声响起,观众终于流下苦涩的泪.小马哥死时,身边仅有一个萍水相逢的朋友,让人想起命如草芥,在这个混乱拥挤的县城.另一处糖出现在韩与其妻在未拆完的楼上交谈,韩接过糖,很自然地将它咬成两半,将一半送到妻子嘴里,远方一栋楼房轰然倒塌,两人被惊起,汉把妻子揽在怀中.一块糖,几个简单的动作却传达了丰富的情感.记得两人在岸边棚下的那段对话:

“我对你那么好,你还要跑.”

“那时年轻,不懂事.”

“你都出月子了,我妈还不让你干活.”

三峡好人影评 篇5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电影。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电影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电影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电影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电影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电影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电影,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电影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Still Alive,活着而已。

三峡好人的观后感 篇6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倾向于松散经典电影的叙事。允许无因果动机的叙事存在。《三峡好人》的叙事显得有些慵懒,这或许是贾樟柯追求的风格。松散慵懒的叙事手法给人一种接近真实和自然的感觉。

在拍摄手法上,《三峡好人》承袭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很多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倡“扛着摄影机上街”,很少在摄影棚拍摄,提倡长镜头。在光线处理上,倾向于采用自然光效。贾樟柯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废墟都是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中的中国城市的真实景象《三峡好人》的光线效果基本是自然光线的处理,弥漫的多是长江两岸城市所特有的白雾,给人一种白茫茫的感觉。《三峡好人》大量使用了长镜头,有距离感的全景、中景、中近景,表现了贾樟柯镜头的客观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试图再现、记录战后意大利社会的贫困。而贾樟柯的电影也毫无疑问地试图展现某种社会疮痍。和他的意大利先驱一样,贾樟柯关注的是中国生活较为窘困的一群人。而且由于某种不大清晰的原因,描绘穷困和苦难的电影,比描绘富裕的中上层社会的电影更能打动观众、更逼真、更有力。无论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主题上,贾樟柯都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血脉相通。贾樟柯的电影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回归。

叙事

《三峡好人》共有两条故事的线索。慵懒地讲述了两个故事情节不是很强的故事o“dedramatize”可翻译为“使…非戏剧化”《三峡好人》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非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如果说有些许悬念,那只是韩三明找不到前妻、等待前妻的悬念:同时沈红对丈夫斌斌的寻找也是一种悬念。但比起好莱坞似的叙事,这种等待的悬念非常淡泊,整个影片其实是关于韩三明和沈红两个外来者在即将被三峡工程彻底淹没的奉节老城的见闻,有种“报道”和“记录片”的感觉,其故事情节几乎没有任何跌宕和矛盾冲突,但通过平凡的见闻。贾樟柯营造了另一种含蓄、隽永、真实,一种散文诗般的美丽和伤感。这种“慵懒”的叙事风格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一种美,就像是飘浮在奉节老城的白茫茫的雾。贾樟柯的电影,不靠故事情节取胜。靠故事情节而存在的电影在今天看来颇为“情节剧”fmelodrama)。从这点说来,《三峡好人》丢掉了戏剧的拐杖。《三峡好人》缓慢慢的、几乎没有跌宕的情节和叙事,让人想起了在六十年代兴起的“非戏剧”化的电影风格。

两条故事线索并行,是当前电影的一个叙事手段。但韩三明和沈红的故事并没有交接,完全独立,但共享着同样的背景——即将被淹没的奉节老城,所以虽然这两个故事线索没有交叉和汇聚,丝毫没有产生突兀的感觉。反而非常流畅自然。韩三明找前妻等不到,沈红找丈夫找不到。观众在心理上也开始了等待。贾樟柯通过从山西到奉节的两个外来者的视角,展现了奉节老城的风貌。

镜头语言分析

《三峡好人》片头是一个长镜头,以写实的风格细腻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民工的生活状态。长江上一辆塞满了乘客的客轮为奉节老城载来了又一大批民工,他们坐在轮船的经济仓中。摄影机在运动,客轮本身也在运动,这样就带来一种双重运动的视觉效果,然而并不令人眩晕。赤裸着上身的劳动者。一个挨着一个,在强烈的太阳光和江风中,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发手机短信,身边是他们所有的家当:打捆好的铺盖卷。生锈的老式电扇,简陋的座椅,还有扑克牌,有的在看手相,在甲板上,还有表演“吐火”的艺人。当摄影机的镜头旋转到船尾时,长镜头的画面出现了来自于山西的矿工韩三明。他所有的家当就是手中的一个帆布包。三明来奉节。和船上别的农民不同,不是来打工拆房的:三明来奉节,是为了见他十多年未见的女儿和前妻。贾樟柯的摄影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只有一个:大量民工勃勃的生机,哪里有活干他们就往哪里去。他们勃勃的生机冲淡了他们黯淡的生活现实:贫困。

关于面值为十元的人民币的特写是《三峡好人》唯有的特写。一位民工问三明坐船过来时看见夔门没有,并拿出一张十元的人民币给三明看:那就是他家乡美丽的风景。屏幕上显示的是黑暗中十元人民币上夔门风景的特写。接下来的画面切换到了第二天清晨雾蒙蒙的江畔:站在高处的韩三明,睡眼惺忪地凝视着手里十元人民币上夔门的景观,抬眼间又望着前方白茫茫的江雾中已经显现的夔门景色:他在判断和思索这是不是同一个地方。长江白茫茫的雾中,韩三明手里拿着的十元人民币上面的夔门景色,是银幕上一个奇怪的特写,这毫无疑问是贾樟柯的一个强调。

关于沈红的这段故事有着较多的近景和中近景。多为长镜头。近景和中近景为的是表现沈红的失落、伤感、无助。在三峡大坝前,沈红告诉斌斌,她已经有了一个男朋友,正在宜昌等她。但斌斌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于是她平静地决定和他离婚。他们在三峡大坝前极为勉强的一支舞。就像他们支离破碎、已经不复存在的婚姻:勉强不得,已经拖不下去。当脸贴着舷窗神情漠然的沈红凝视着离她渐渐远去的奉节老城时。毫无疑问,她和斌斌共同的现实已经不复存在;而他们共同的过去,已经成为生命和情感的一种浪费。她脸上的悲凄和茫然。让人怀疑是否真有个情人在下游的宜昌等她。等待沈红的,将是一个暗淡的现实。

影片用了大量的全景、远景展现了奉节城的废墟。废墟的象征意义在贾樟柯的影片中不容被忽略。废墟。在新建筑物出现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背景,反复出现于贾章柯的电影中,与贾章柯要表达的主题密切相关。

双重挽歌

上一篇:2015扬州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讲话稿下一篇:的夏天谚语